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堂堂清的认识

堂堂清的认识

堂堂清的认识
堂堂清的认识

课堂教学“堂堂清”的认识

“堂堂清”是课堂教学方法。如果完整地说,“堂堂清”的后面还有两“清”,即“周周清、月月清”。

一、课堂教学“堂堂清”的含义

所谓堂堂清,课堂教学“堂堂清”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使班级全体学生掌握本堂课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同时使其能力和态度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向课堂要效益不能是一句空话。意思是每堂课老师讲的东西,都要让学生听懂吃透,如果有学生没听懂消化,老师就要想办法单独给学生补课,直到他听懂为止,老师必须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让学生消化。堂堂清,要让老师明白清什么(目标),怎么清(方法),清了吗(检测)?老师课前备好课,讲究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就完成了作业,课后作业自然减少,此举减轻了学生负担,和素质教育相吻合。

二、课堂教学“堂堂清”的意义

“堂堂清”教学模式是为了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达到以人为本,和谐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在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下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智力潜

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素质教育在现阶段的具体实践,是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三、课堂教学“堂堂清”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是任教学科“堂堂清”标准和要求的贯彻落实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管理,充分发挥40分钟的效益,更好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保障每堂课、每阶段、每学期教学效果检测中知识技能目标中基础知识技能的达成度,教师在“堂堂清”教学工作中具体要做到“五清”:

1、备清

备课时,了解学生情况,明晰并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设计每堂课的基本教学环节,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的结构,认识各知识之间的阶段性连续性,掌握重点和难点,要明确应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1)知什么:原理、定理、法则、公式、规律等。

(2)会什么:技能、技巧、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等。(3)发展什么:智力、非智力、道德等。教师备课时要明确、细化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对典型题、重难点要写清算理、理解思路;明确练习设计的意图,课前完成练习

题,做到辅导时胸中有数。

2、教清

优化教学过程,保障每堂课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踏踏实实地以每节课为单位,搞好目标教学,落实好当堂达标。优化教学过程,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对课堂提问、讨论、练习等环节进行集中整合,删除无效教学环节,让课堂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来衡量、评价教师地教学行为。教师要增强讲授地针对性合实效性,提问有价值,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给学生留有思维地空间;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落实好“三讲、三不讲”,即讲学生易混、易错、易漏地内容,讲结构性、规律性内容,讲延伸性、创新性内容。学生已学会地不讲,学生自学能会地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方法训练和行为养成,加强“学”的管理,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尊重学生,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参与,敢于质疑问难,提倡合作学习。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建议教师抓住“课前”、“课后”。抓住“课前”是指在开始上课的前几分钟,复习与巩固上一节课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加深或拓宽;抓住“课末”,是指在每一堂课结束前的3到5分钟的时间内,指导学生理清本节课的脉络,用简短的语言提纲挈领

地概括出本节课学习地内容。既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又有效地防止学生“听懂了”,却一做就错,一用就错的问题。3、练清

当堂完成所设计的作业练习,及时反馈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基础知识的达成度。教师进行当堂目标达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对共性的问题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对那些个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矫正,努力使全体学生都达标。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的这部分论述主要是准对巩固练习而言的。他认为巩固练习可以让学生回忆、思考所学的知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个专门的思考尤为重要。有经验的老师都特别重视让学习困难的学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上就是因果联系,即知识的基础。课堂练习,可以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练习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化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堂堂清与当堂完成作业、有效课堂的提出,正好符合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的论述是一致的。必要的练习是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到目前为止,许多教师不能很好的处理“练”的问题。练习的时间把握不能达到要求、不重视当堂完成。解决这问题首先要正

确理解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摆正练与讲的关系,还要精心设计习题,做到精练、巧练、及时练。

4、补情

检查侧重于是否夯实基础,是否掌握重点知识,能否运用,跟踪补救。做到目标实在,方法实用,确有实效,力求做到“堂堂清”。对当堂课个别未达标地学生,及时制定补救措施,并于当天适当时段予以落实。对阶段性未达标学生及时辅导、补救,以确保在学期检测中的达成度。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要及时撰写教学后记,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积累材料,总结经验,反思教学,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并知道下一步教学。作业批改分层次,优先批改学困生和课堂上接受知识较困难学生的作业,对个别未达标的学生,及时制定并落实措施,实行跟踪性补救辅导,以确保各阶段检测的达成度。

5、记清

对学困生的学困原因了然于心,并及时制定补救措施,保证补救效果,并对上述情况作好记录。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帮助学困生找出知识缺陷,建立错题档案,进行辅导补习,补习这一节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今后学习效果,多从情感上鼓励感化学生,激励他们重新鼓足勇气努力学习,争取每周学习内容经过补救后能够一次达

标,或者直到达标为止。有时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组内优生的作用,通过讨论和相互帮助,使学困生的部分知识缺陷得到补救。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