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妇的喂奶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产妇的喂奶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产妇的喂奶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产妇的喂奶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产妇的喂奶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在给新生儿哺乳时最好采用坐姿。母亲可以选择一个有靠背的椅子,还可事先准备好一个小板凳。哺乳时可以将喂奶一侧的脚踩在小板凳上以便抬高大腿,这将使你可以不费力地抬高孩子的头部,让他很容易地靠近母亲的乳房。把婴儿放在腿上,让婴儿头枕着妈妈胳膊的内侧,用手腕托着后背。妈妈用手托起乳房,先挤去几滴宿乳。妈妈用乳头刺激婴儿口周皮肤,待婴儿张开嘴时,把乳头和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让婴儿充分含住乳头。用手指按压乳房,这样既容易吸吮,又不会压迫婴儿鼻子。

当婴儿吸得差不多时,妈妈可用拇指和中指轻轻挟一下两侧的脸蛋。给婴儿喂完,把婴儿身体直立,头靠在妈妈的肩上,轻拍和抚摩后背,以排出吞入的空气。

在孩子未满3个月前最好不采用卧位哺乳。因为小婴儿的头、颈部力量均很弱,一旦母亲哺乳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乳房堵住了孩子的口鼻而孩子又没有足够的力量避开,就可能因窒息而发生意外。只有当孩子4个月后,才具备抬头躲避和用手推开母亲乳房,或用身体动作将母亲惊醒的能力。

孩子一次吃奶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那种让孩子叼着奶头睡的方式是有害的,是不可取的。

?精彩组图

?

?

一定要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必要时用垫子或枕头垫好胳膊。把孩子放在膝上,使孩子的头部在你的肘窝里,用你的前臂支撑起孩子的后背。不要把孩子放成水平,应该让孩子呈半坐姿势,这样能保证孩子呼吸和吞咽安全、容易,也不会呛着孩子。

在喂奶前,将奶瓶的奶水向手腕内侧的皮肤上滴几滴,检查一下奶的温度。牛奶不宜过热,也不宜过冷。你应该提前检查好奶的流速。把奶瓶的盖子略微松开,让空气能够进入瓶内,以补充吸出奶后的空间。

如果不这样做,在瓶内便会形成负压,使瓶子变成扁形,而且孩子吸吮非常费力。这时孩子可能会发脾气、生气或者不想再接着吃剩下的牛奶。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轻轻地把奶嘴从孩子的嘴里拉出让空气进入瓶内,然后接着喂奶。

可以轻轻地触碰孩子靠近你一侧的脸蛋,诱发出孩子的吸吮反射。当孩子把头转向你的时候,顺势把奶嘴插入孩子的嘴内。孩子会一下子吸住奶嘴,与吸吮人的

乳头一样,将整个奶嘴吸入口内。这时需要注意,不要把奶嘴捅得过深,以免呛着孩子。

让孩子以自己的速度吸食。有时孩子在吃奶的过程中可能停下来,四处看看,玩一玩奶瓶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应该得到的快乐。从孩子刚刚学会吃奶时起,就应该让孩子在吃奶时感到快乐。

面对着孩子坐下,正视孩子的眼睛。不要单纯静静地坐着,要对孩子说话、唱歌,你想发出什么声音都可以,但一定要保证声音听起来舒服、高兴,与现实环境相关。这就是婴儿最初喜欢的谈话方式,一定要对孩子报以动作、手势和微笑。

喂的时候,你一定要保证奶嘴里面充满牛奶,方法是使奶瓶呈一度的角度。如果奶嘴中有空气,会呛着孩子的。

在孩子吃奶吃到一半的时候,换一下手臂,这样会给孩子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你还可以休息一下胳膊。这时也可叫顺便轻拍孩子背部使其打一打嗝。

吃过奶后,轻轻而果断地移去奶瓶,以防孩子吸入空气,这时孩子也会放开奶瓶。如果孩子不放开,可以轻轻地把你的小手指塞到孩子的嘴角,使孩子放开奶瓶。

放个靠垫在宝宝的头旁边,自己侧身躺下,要让靠垫垫在靠床一侧的背部,以便提高靠床一侧的乳房,使乳头与宝宝的嘴巴在同一水平面上,方便哺乳,让宝宝面对自己侧卧在自己的腋下,嘴对着自己的乳头,然后就可以哺乳了。

喂奶的四种正确姿势:

1、摇篮抱法。在有扶手的椅子上坐直,将孩子抱在怀里,用前臂和手掌托着孩子的身体和头部。喂右侧时用左手托,喂左侧时用右手托。放在乳房下的手呈U 形,不要弯腰,也不要探身,而是让孩子贴近你的乳房。这是早期喂奶的理想方式。

2、交叉摇篮抱法。与第一种类似,但喂右侧时用右手托,喂左侧时用左手托。

3、足球抱法。如果你是剖腹产,或者乳房较大,这种方式比较合适。将孩子抱在身体一侧,胳膊肘弯曲,手掌伸开,托住孩子的头,让他面对乳房,让孩子的后背靠着你的前臂。为了舒服起见,可以在腿上放个垫子。

4、侧卧抱法。疲倦时可躺着喂奶。身体侧卧,让孩子面对你的乳房,用一只手揽着孩子的身体,另一只手将奶头送到孩子嘴里。这种方式适合于早期喂奶,也适合剖腹产的母亲。

刚开始喂奶的新妈妈,往往累得一身汗,胳膊酸了,脖子僵了。这往往是因为喂奶姿势不正确所致。正确的喂奶姿势是“三贴”: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妈妈用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妈妈的肘部托住宝宝的头颈部,宝宝的上身躺在妈妈的前臂上,这是宝宝吃奶最舒服的姿势。另外,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保证妈妈和宝宝都得到最舒适的感觉:

1、体位舒适。喂哺可以因人而异、因地而异采取不同姿势,重要的是妈妈应当了解:心情愉快,体位舒适,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排出。

2、母婴必须紧密相贴。无论怎么样抱宝宝,喂哺时宝宝的身体都应与妈妈身体相贴。宝宝的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嘴巴处于乳头相同水平的位置。

3、防止宝宝鼻子受压。喂哺全过程,应保持宝宝的头和颈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压人乳房而影响呼吸,同时还要防止宝宝头部与颈部过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难。

4、手的正确姿势。把拇指放在乳房上方或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喂哺。除非奶流量过急,宝宝呛奶时,不要以剪刀式手势托夹乳房。这种手势会反向推动乳腺组织,阻碍宝宝把大部分乳晕含进小嘴里,不利于充分挤压乳窦内的乳汁排出。

由于手术切口的问题,剖腹产产妇的哺乳姿势与自然分娩的坐式哺乳有所不同,一般都采用侧卧式哺乳。可以在产妇身后放几个枕头作为支撑,在头和肩膀下面垫个枕头,在弯曲的双膝之间再夹一个,让后背和臀部在一条直线上。让宝宝面朝妈妈,妈妈用下面的胳膊搂住宝宝的头,用上面的胳膊扶着宝宝的头。可以用一个小枕头或叠起来的毯子把宝宝的头垫高。让宝宝不用费劲就能伸头够到产妇的乳房,产妇也无需弓着身子让宝宝吃奶,这样的姿势就是正确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南沙分院

2014.08.18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附件1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一、目的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三、内容与方法 (一)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 <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 1.问诊

(1)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 (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喂养情况: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存在问题。 2.测量 (1)体重 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计零点。新生儿需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袜子、尿布,仅穿单衣裤,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2)测量方法:称重时新生儿取卧位,新生儿不能接触其它物体。使用杠杆式体重计称重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新生儿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计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后2位。 (2)体温 1)测量前准备:在测量体温之前,体温表水银柱在35摄氏度(℃)以下。 2)测量方法:用腋表测量,保持5分钟后读数。 3.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精神状态,面色,吸吮,哭声。 (2)皮肤黏膜:有无黄染、紫绀或苍白(口唇、指趾甲床)、皮疹、出血点、糜烂、脓疱、硬肿、水肿。 (3)头颈部:前囟大小及张力,颅缝,有无血肿,头颈部有无包块。 (4)眼:外观有无异常,结膜有无充血和分泌物,巩膜有无黄染,检查光刺激反应。 (5)耳:外观有无畸形,外耳道是否有异常分泌物,外耳廓是否有湿疹。 (6)鼻:外观有无畸形,呼吸是否通畅,有无鼻翼扇动。 (7)口腔:有无唇腭裂,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8)胸部:外观有无畸形,有无呼吸困难和胸凹陷,计数1分钟呼吸次数和心率;心脏听诊有无杂音,肺部呼吸音是否对称、有无异常。 (9)腹部:腹部有无膨隆、包块,肝脾有无肿大。重点观察脐带是否脱落、脐部有无红肿、渗出。

婴幼儿期的行为发育参照表

婴幼儿期的行为发育参照表 婴幼儿期的行为发育参照表 运动发育 运动发育的规律是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大到精细。运动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和精细动作两部分。 大运动 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等。 新生宝宝:能在俯卧位将身体从一边转向另一边。 1 个月:能在俯卧位短暂抬头片刻; 2 个月:能在俯卧位抬头45 度; 3 个月:能在俯卧位抬头90 度,竖直位能抬头但不稳定,可从仰卧位变为侧卧位; 4 个月:俯卧位时用两手支撑抬起胸部,扶住髋部能坐; 5 个月:扶腋下能站直,能直腰靠背坐; 6 个月:喜欢被扶着腋下跳跃; 7 个月:会翻身,俯卧位可向左右追逐物体;

8 个月:长时间稳坐,开始学爬; 9 个月:扶着栏杆能站立; 10 个月:会自己从坐位攀栏站起; 11 个月:会扶栏行走或被大人牵一手行走; 12 个月:会独站片刻,约1/4 宝宝会独走; 15 个月:走得好,能蹲下拾物; 18 个月:行走快,能扶栏独自上楼梯,会倒退走几步; 24 个月:会跑; 36 个月:双脚交替上楼梯。 精细动作 指手及手指功能,如取物、搭积木、绘图等。手功能的发育遵循先用手掌握物,再用橈侧(拇指侧),再用手指。先用4 个手指一把抓,后用拇指和食指钳取,先会抓握后会放松。视觉的发育是精细动作发育的必要基础。 出生到2 个月:握紧触及手的物体; 2 个月:短暂握住拨浪鼓; 3 个月:两手放松,常拉自己的衣服;

4 个月:两手在胸前玩弄,见到新鲜物体两臂会挥动; 5 个月:手伸向物体,碰到时会随手抓起; 6 个月:双手可各拿一块边长约2.5 厘米的方木; 7 个月:可在两手间传递玩具,能用一把抓的方式取到小丸; 8 个月:出现敲打及抛掷玩具的动作; 9 个月:伸出食指拨弄小物件,用拇指、食指拿小丸,但近小指一面的腕部仍靠在桌上; 12 个月:可垂腕用拇指和食指拿起小丸; 15 个月:搭方木两块,将小丸放入小瓶中; 18 个月:搭方木3 ~4 块,将小丸从瓶中倒出,会用笔在纸上乱画; 24 个月:搭方木5 ~6 块,模仿画竖线、横线,会逐页翻书; 30 个月:搭方木八块,会穿短裤和便鞋; 36 个月:会用三块方木搭桥、串木珠、解纽扣、画圆圈和十字。 语言的发育 语言发育除受语言中枢控制外,还需正常的听觉和发音器官配合,分为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宝宝先理解后表达,先会发语音再会用词和句。 新生儿:大声啼哭;

母乳喂养试题

母乳喂养知识培训考试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 1.纯母乳喂养: 2.按需哺乳: 3.母婴同室: 二、填空题 1. 是指在婴儿一次哺乳过程中早期产生的奶。 2.产妇哺乳时乳头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母乳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婴儿正确含接姿势是面颊鼓起呈圆形,含时可见乳晕比下方多,有慢而深的吸吮,有时会暂停,能看到吞咽动作和吞咽的声音。 3.婴儿个月之后,须为婴儿添加辅食,又称过渡期食品、断乳食品。 4.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有、、

易建立母乳喂养。 三、选择题 1.初乳是指() A.产后5天分泌的乳汁 B.产后6天分泌的乳汁 C.产后7天分泌的乳汁 D.产后8天分泌的乳汁 2.正常分娩的母亲皮肤接触应该在产后() A.2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60分钟 3.产后6--10天的乳汁称为() A.初乳 B.过渡乳 C.成熟乳 D.晚乳 4.为什么女婴出生后几天内会有“白带”、“月经”() A.婴儿聪母体带来的少量女性激素,出生后随激素水平下降出现“白带”、“月经”。 B.胎儿自体产生的女性激素,出生后激素水平下降出现“白带”、“月经”。 C.婴儿垂体功能异常 D.以上都不是 5.母乳优于代乳品是因为() A.蛋白质成分 B.脂肪酶 C.表皮生长因子 D.以上都是 6.母乳所含抗感染物质包括() A.乳铁蛋白 B.分泌性IgA C.溶酶体 D.以上都是 7.乳头痛最常见的原因有() A.喂养时间过长 B.孕期缺乏乳头准备 C.含吮姿势错误 D.婴儿吸吮过强 8.严重乳胀常见原因有()

A.催乳素水平高 B.喂哺次数少 C.产后抑郁 D.以上都不是 9.增加产乳的方法主要有() A.频繁排空乳房 B.多喝流汁 C.增加热量 D.补充维生素D 10.母乳喂养的禁忌症有() A.母亲患甲肝 B.母亲患乳腺炎 C.婴儿患半乳糖血症 D.母亲乳头凹陷 11.在开始哺乳后,每日正常的乳房护理应该包括() A.照常洗澡,但尽可能避免肥皂、油膏等擦乳头 B.在哺乳结束后,让乳头暴露在空气中 C.在上厕所后洗净双手 D.哺乳结束后挤乳汁并涂在乳头 12.在产前检查时,如发现乳头凹陷,处理方法不应该包括() A.应发现是否有早产危险 B.对孕妇说不能母乳喂养 C.向好示范某些有助于改善乳头条件的练习 D.让我相信她有可能成功的母乳喂养 13.影响乳汁分泌量的因素有() A.营养丰富 B.易消化吸收 C.有利于增进母婴感情

新生儿访视内容与方法

新生儿访视内容与方法 (一)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 <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 1.问诊 (1)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 (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喂养情况: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存在问题。 2.测量 (1)体重

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计零点。新生儿需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袜子、尿布,仅穿单衣裤,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2)测量方法:称重时新生儿取卧位,新生儿不能接触其它物体。使用杠杆式体重计称重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新生儿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计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后2位。 (2)体温 1)测量前准备:在测量体温之前,体温表水银柱在35摄氏度(℃)以下。 2)测量方法:用腋表测量,保持5分钟后读数。 3.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精神状态,面色,吸吮,哭声。 (2)皮肤黏膜:有无黄染、紫绀或苍白(口唇、指趾甲床)、皮疹、出血点、糜烂、脓疱、硬肿、水肿。 (3)头颈部:前囟大小及张力,颅缝,有无血肿,头颈部有无包块。 (4)眼:外观有无异常,结膜有无充血和分泌物,巩膜有无黄染,检查光刺激反应。 (5)耳:外观有无畸形,外耳道是否有异常分泌物,外耳廓是否有湿疹。 (6)鼻:外观有无畸形,呼吸是否通畅,有无鼻翼扇动。 (7)口腔:有无唇腭裂,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8)胸部:外观有无畸形,有无呼吸困难和胸凹陷,计数1分钟呼吸次数和心率;心脏听诊有无杂音,肺部呼吸音是否对称、有无异常。 (9)腹部:腹部有无膨隆、包块,肝脾有无肿大。重点观察脐带是否脱落、脐部有无红肿、渗出。 (10)外生殖器及肛门:有无畸形,检查男孩睾丸位置、大小,有无阴囊水肿、包块。 (11)脊柱四肢:有无畸形,臀部、腹股沟和双下肢皮纹是否对称,双下肢是否等长等粗。 (12)神经系统:四肢活动度、对称性、肌张力和原始反射。

产妇的喂奶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产妇的喂奶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坐着喂奶的正确姿势 在给新生儿哺乳时最好采用坐姿。母亲可以选择一个有靠背的椅子,还可事先准备好一个小板凳。哺乳时可以将喂奶一侧的脚踩在小板凳上以便抬高大腿,这将使你可以不费力地抬高孩子的头部,让他很容易地靠近母亲的乳房。把婴儿放在腿上,让婴儿头枕着妈妈胳膊的内侧,用手腕托着后背。妈妈用手托起乳房,先挤去几滴宿乳。妈妈用乳头刺激婴儿口周皮肤,待婴儿张开嘴时,把乳头和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让婴儿充分含住乳头。用手指按压乳房,这样既容易吸吮,又不会压迫婴儿鼻子。 当婴儿吸得差不多时,妈妈可用拇指和中指轻轻挟一下两侧的脸蛋。给婴儿喂完,把婴儿身体直立,头靠在妈妈的肩上,轻拍和抚摩后背,以排出吞入的空气。 在孩子未满3个月前最好不采用卧位哺乳。因为小婴儿的头、颈部力量均很弱,一旦母亲哺乳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乳房堵住了孩子的口鼻而孩子又没有足够的力量避开,就可能因窒息而发生意外。只有当孩子4个月后,才具备抬头躲避和用手推开母亲乳房,或用身体动作将母亲惊醒的能力。 孩子一次吃奶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那种让孩子叼着奶头睡的方式是有害的,是不可取的。 ?精彩组图母乳喂养的姿势图解 ?母乳喂养的步骤图解 ? 奶瓶喂奶姿势 一定要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必要时用垫子或枕头垫好胳膊。把孩子放在膝上,使孩子的头部在你的肘窝里,用你的前臂支撑起孩子的后背。不要把孩子放成水平,应该让孩子呈半坐姿势,这样能保证孩子呼吸和吞咽安全、容易,也不会呛着孩子。

在喂奶前,将奶瓶的奶水向手腕内侧的皮肤上滴几滴,检查一下奶的温度。牛奶不宜过热,也不宜过冷。你应该提前检查好奶的流速。把奶瓶的盖子略微松开,让空气能够进入瓶内,以补充吸出奶后的空间。 如果不这样做,在瓶内便会形成负压,使瓶子变成扁形,而且孩子吸吮非常费力。这时孩子可能会发脾气、生气或者不想再接着吃剩下的牛奶。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轻轻地把奶嘴从孩子的嘴里拉出让空气进入瓶内,然后接着喂奶。 可以轻轻地触碰孩子靠近你一侧的脸蛋,诱发出孩子的吸吮反射。当孩子把头转向你的时候,顺势把奶嘴插入孩子的嘴内。孩子会一下子吸住奶嘴,与吸吮人的乳头一样,将整个奶嘴吸入口内。这时需要注意,不要把奶嘴捅得过深,以免呛着孩子。 让孩子以自己的速度吸食。有时孩子在吃奶的过程中可能停下来,四处看看,玩一玩奶瓶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应该得到的快乐。从孩子刚刚学会吃奶时起,就应该让孩子在吃奶时感到快乐。 面对着孩子坐下,正视孩子的眼睛。不要单纯静静地坐着,要对孩子说话、唱歌,你想发出什么声音都可以,但一定要保证声音听起来舒服、高兴,与现实环境相关。这就是婴儿最初喜欢的谈话方式,一定要对孩子报以动作、手势和微笑。 喂的时候,你一定要保证奶嘴里面充满牛奶,方法是使奶瓶呈一度的角度。如果奶嘴中有空气,会呛着孩子的。 在孩子吃奶吃到一半的时候,换一下手臂,这样会给孩子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你还可以休息一下胳膊。这时也可叫顺便轻拍孩子背部使其打一打嗝。 吃过奶后,轻轻而果断地移去奶瓶,以防孩子吸入空气,这时孩子也会放开奶瓶。如果孩子不放开,可以轻轻地把你的小手指塞到孩子的嘴角,使孩子放开奶瓶。 躺着喂奶姿势 放个靠垫在宝宝的头旁边,自己侧身躺下,要让靠垫垫在靠床一侧的背部,以便提高靠床一侧的乳房,使乳头与宝宝的嘴巴在同一水平面上,方便哺乳,让宝宝面对自己侧卧在自己的腋下,嘴对着自己的乳头,然后就可以哺乳了。 喂奶的四种正确姿势: 1、摇篮抱法。在有扶手的椅子上坐直,将孩子抱在怀里,用前臂和手掌托着孩子的身体和头部。喂右侧时用左手托,喂左侧时用右手托。放在乳房下的手呈U 形,不要弯腰,也不要探身,而是让孩子贴近你的乳房。这是早期喂奶的理想方式。 2、交叉摇篮抱法。与第一种类似,但喂右侧时用右手托,喂左侧时用左手托。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 作训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训练 婴儿运动发育规律 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 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 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 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 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 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 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 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 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 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 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0 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点: 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 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 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 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 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注意点: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

操作2(母乳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指导考核标准 姓名职称单位专业总分

二.相关知识要点

附表4 母乳喂养中相关问题的处理: 相关问题/困难问题/困难的处理婴儿问题 1、拒绝母乳喂养:(1)母乳喂养技术上的困难;(2)表面上拒乳;(3)疾病或伤痛;(4)环境改变使婴儿不适1、治疗或去除病因; 2、改善母亲喂养技术; 3、帮助母亲重新开始母乳喂养。 2、哭闹:(1)不舒适;(2)生病或疼痛;(3)生长太快引起的饥饿;(4)母亲的食物或药物不合适;(5)乳汁过多或流出太快;(6)“肠绞痛”;(7)“高需求”的婴儿。1、寻找原因;2、建立信心和给予支持; 3、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4、给予实际的帮助。 母亲问题 1、母乳不足:(1)使用奶瓶或过早添加配方奶;(2)未能实施按需哺乳;(3)母婴分离,导致母乳分泌不足;婴儿生后2周、6周和3个月时,生长发育快,需要量增加,出现暂时性母乳分泌不足。1、最重要的是让婴儿频繁、有效吸吮乳房,24小时内至少吸吮10次或每2小时喂哺1次; 2、鼓励按需哺乳,夜间乳汁分泌多于白天,母婴夜间应在一起,且按需哺乳; 3、母亲得到各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母亲树立信心; 4、指导母亲正确的喂哺姿势和和含接姿势; 5、鼓励母亲与婴儿同步休息; 6、乳汁不足时,可以让婴儿吸吮后再用吸奶器继续吸10分钟;6、观察婴儿尿量,定期检查体重增长情况,以确定婴儿是否得到足够的乳汁。 特殊情况处理: 情景一、 8天大新生儿,纯母乳喂养,母亲乳胀不能很好含接或孩子不肯吸吮时,如何指导挤乳? 答:l、不是常规挤乳;2、必须要符合挤奶的适应症才能进行挤乳。即不提倡把剩余乳挤出放入乳库。 现在一般认为婴儿吃多少乳、:母亲产多少乳形成一种“生理供需平衡”。孩子能够吃完或吃不完都不需做额外的挤乳;以免增如母亲的负担(生理:母亲消耗量大/ 心理:觉得不公平,未得到补偿,出院后感到麻烦)。 挤乳的部位和手法: 1、将拇指放在乳晕上,其余四指并拢放在其对侧,如乳晕面积过少,可把拇指放在乳头根 部外2cm处,其余四指并拢放在对侧。 2、用拇指和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压(食指外的三指起托住和固定乳房的作用),挤压乳晕 下的乳窦,手指不能在皮肤上滑动,有节奏的挤压、放松,沿着乳头挤压所有的乳窦。 3、手法挤奶的方法要教会所有的产妇。如遇乳胀较严重,影响婴儿含接吸吮,可挤出少量 乳汁,使乳晕部分松软,再进行含接吸吮。 情景二、

(完整版)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训练 婴儿运动发育规律 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 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 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 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 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 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 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 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 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 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 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0 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点: 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

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 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 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 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 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 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注意点: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 6个月:前倾坐 目的:坐位时眼睛的视野比卧位时开阔双手的活动多,是运动发

第四章 粗大运动发育

第四章粗大运动发育 第一节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一、反射发育 反射(reflex)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 (一)原始反射 1.觅食反射 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低下、脑瘫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 (2)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 (3)存在时期:0~4个月。 2.握持反射 此反射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入并按压。 (2)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握物。 (3)存在时期:0~4个月。 3.拥抱反射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长,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1)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有5种引出的方法。 ①声法: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 ②落法:抬高小儿头部15cm后下落; 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后倾斜10°~15°; 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 ⑤拉手法: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 开桌面(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 (2)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快感觉,多见3个月以上的婴儿。

母乳喂养的体位

一、母乳喂养的体位 (一)母亲的体位要舒适 ①母亲坐的椅子的高度要合适 ②用一个授乳枕(垫或枕头)放在她的背后 1、如果椅子太高: 放一小凳子在母亲脚下,注意不要使母亲的膝盖抬得过高,这样使得婴儿的鼻头不能对着母亲的乳头。 2、如果母亲坐在床上: 垫一个授乳枕在她背后有帮助 注意:使用垫乳枕可帮助妈妈舒适喂哺 (二)医务人员的体位要舒适 医务人员要坐下——舒服轻松 如果体位不舒服就不可能很好地帮助母亲 (三)母亲抱奶体位的4个要点 1、孩子带头和身体呈一直线 2、孩子的脸对着乳房,他的鼻子对着乳头 3、母亲抱着孩子贴近她自己 4、新生儿母亲不只是托她的头及肩部,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要点: ①假如孩子头是扭曲的或歪的,就不能轻松地吸吮和吞咽 ②母亲容易将孩子抱的过高,孩子的嘴对着母亲的腋下,孩子的正确含接乳房,只有婴 儿鼻子对着乳头,母亲很容易将乳头放在孩子的嘴里。 ③只有将孩子抱紧,含接姿势才能正确,孩子才能含住大部分乳晕。 ④这点对新生儿很重要,是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对于稍大的孩子,托着孩子的上半 身就够了。 (四)环抱式的喂养方法 摇篮式——橄榄球式——交叉式——侧卧式 适应征: 1、双胎 2、孩子含接有困难 3、治疗乳腺管阻塞 4、母亲喜欢这种体位 环抱的方式: 1、母亲将孩子放在胳膊下 2、用枕头托住新生儿的身体 3、婴儿的头枕在母亲的手上 上述4个要点同样适用换于环式抱的方法 (五)母亲用乳房对侧的胳膊抱孩子的方法(交叉式) 适应征: 1、非常小的孩子 2、病儿或伤残儿 3、母亲喜欢这种体位 交叉式方法: ①母亲用乳房对侧的胳膊抱住孩子

②母亲用前臂托住婴儿的身体 ③婴儿的头枕在母亲的手上 ④她的手在婴儿的耳朵或更低一点的水平托住婴儿的头部 ⑤用枕头帮助托着婴儿的身体 ⑥可用乳房同侧的手托起乳房,不是将婴儿的脑部推向乳房 (六)卧位的母乳喂养 适应征: 1、剖宫产术后的母亲 2、正常分娩后第一天的母亲 3、喜欢卧位喂奶 卧位方法: ①帮助母亲采用舒适轻松的体位躺着 ②母亲要侧卧位 ③头枕在枕头的边缘 ④孩子的头不要枕在母亲的手臂上 ⑤母亲的手臂要放在上方枕头旁 ⑥新生儿也要卧位,抱奶体位的“4个要点”同样适用于卧位喂奶 ⑦母亲不要用手按住新生儿的头部 ⑧让新生儿的头部能自由活动 ⑨避免乳房堵住新生儿的鼻部,引起呼吸不畅 ⑩母亲可以选择任何她喜欢的体位 ?不论母亲用何种体位4个要点都适用 常见问题: 1、座位太高:母亲只撑着婴儿的头而未托着其臀部 2、座位太低:婴儿的颈部歪着 3、座位太远:婴儿的身体扭着美贴近母亲,没有东西支撑母亲的背 二、托起乳房的方法 (一)C字形托起乳房的方法 1、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 2、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3、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 4、两个手指可以轻压乳房改善乳房形态,使孩子容易含接 5、托乳房的手不要再太靠近乳头处 ★如果母亲的乳房大而且下垂,用手托住乳房可帮助乳汁流出 ★如果乳房小而高,在喂奶时手不需要总托住乳房,医务人员尽可能不要去碰母亲和婴儿 常见问题: “剪刀”“雪茄”式→用一手指将婴放儿鼻子处→手指靠乳晕太近→医务人员将孩子推向乳房 三、新生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一)正确的含接姿势 1、母亲用C字形的方法托起乳房 2、用乳头刺激孩子的口周围 3、使孩子建立觅食反射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为贯彻落实《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卫妇社发〔2009〕235号),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2012年4月20日,卫生部办公厅以卫办妇社发〔2012〕49号印发《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分目得、服务对象、内容与方法、流程图、工作要求、考核指标6部分。 颁布时间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目得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与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与疾病,及时处理与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与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得新生儿。 内容与方法 (一)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得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得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 1.问诊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新生儿 紧握拳,触碰时收缩,可引出握持反射,持续2-3个月。 1个月 双手常握拳,物体碰到手时,握得更紧。 2个月 偶尔能张开手,给物体能拿住。偶尔把手或手里的物体送到口中。 3个月 用手摸物体,触到时偶尔能抓住,手经常呈张开姿势,能握住数秒。 4个月 仰卧清醒状态时,双手能凑到一起在眼前玩弄手指,称为“注视手的动作”,6个月后消 失。常常去抓东西,距离判断不准。用整个手掌握持物体,手拿东西时间变长,而且会摇晃,并用眼睛看,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 5个月 物体碰到手时出现主动抓握动作,但动作不协调不准确。会玩衣服,把衣服拉到脸上。能玩玩具并抓握较长时间。往往双手去拿,把东西放到口中。 6个月 迅速伸手抓面前的玩具,玩具掉下后再抓起。用全手抓积木,能握奶瓶,玩自己的脚。准确拿悬垂在胸前的物体。会撕纸玩。会拿积木,给第二块时扔掉第一块。 7个月 可用拇指及另两指握物,会用一只手触物,能将饼干放入口中,玩积木会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手中有积木给另一块时,不扔掉原有的,会模仿对击积木。 8个月 桡侧手掌或手指抓握,用拇指和三指捏桌上的小物体,会用多种方法玩一个玩具,能将物体递给旁边的人,但不知道怎么松手,喜欢让东西故意从高空掉下去。 9个月 能将双手拿的物体对敲,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 10个月

很熟练的用拇指和另一手指捏串珠,可用示指指物,能主动放下手中的物体,向其索取时不松手。 11个月 喜欢将物体扔到地上听响,主动打开包方积木的花纸。 12个月 能用拇指与食指捏较小物体,单手抓2-3块小物体,会轻轻抛球,会将物体放入容器中 并拿出另一个。全手握笔在纸上留下笔道。 15个月 搭2-3块积木,全手握笔,自发乱画,会打开盒盖,斜到处瓶中小物体用手去捏。 18个月 搭3-4块积木,能几页几页翻书,用小线绳穿大珠子,用汤匙等。 21个月 搭4-5块积木,模仿画线条,但不像,用双手端碗。 24个月 搭6-7块积木,会转动门把手,旋转圆盖子,穿直径1.2CM的串珠,正确用勺,模仿画 直线,能一页一页翻书,用匙外溢。 27个月 能模仿画直线,基本像,会拆装简单拼插玩具,会脱鞋袜。 30个月 搭8-9块积木,模仿画水平线和交叉线,基本像,能较准确把线穿入珠子孔,练习后每分钟穿20个珠子,会穿裤子,短袜和便鞋,解开衣扣,一手端碗。 36个月 搭9-10块积木,将珠子放入直径5CM的瓶中,会折纸,折成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边角整齐,能模仿画圆形和十字形,基本像,向杯中倒水,控制流量。

产妇的喂奶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修订稿

产妇的喂奶姿势和婴儿 含接姿势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产妇的喂奶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在给新生儿哺乳时最好采用坐姿。母亲可以选择一个有靠背的椅子,还可事先准备好一个小板凳。哺乳时可以将喂奶一侧的脚踩在小板凳上以便抬高大腿,这将使你可以不费力地抬高孩子的头部,让他很容易地靠近母亲的乳房。把婴儿放在腿上,让婴儿头枕着妈妈胳膊的内侧,用手腕托着后背。妈妈用手托起乳房,先挤去几滴宿乳。妈妈用乳头刺激婴儿口周皮肤,待婴儿张开嘴时,把乳头和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让婴儿充分含住乳头。用手指按压乳房,这样既容易吸吮,又不会压迫婴儿鼻子。 当婴儿吸得差不多时,妈妈可用拇指和中指轻轻挟一下两侧的脸蛋。给婴儿喂完,把婴儿身体直立,头靠在妈妈的肩上,轻拍和抚摩后背,以排出吞入的空气。 在孩子未满3个月前最好不采用卧位哺乳。因为小婴儿的头、颈部力量均很弱,一旦母亲哺乳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乳房堵住了孩子的口鼻而孩子又没有足够的力量避开,就可能因窒息而发生意外。只有当孩子4个月后,才具备抬头躲避和用手推开母亲乳房,或用身体动作将母亲惊醒的能力。 孩子一次吃奶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那种让孩子叼着奶头睡的方式是有害的,是不可取的。 ?精彩组图 ? ? 一定要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必要时用垫子或枕头垫好胳膊。把孩子放在膝上,使孩子的头部在你的肘窝里,用你的前臂支撑起孩子的后背。不

要把孩子放成水平,应该让孩子呈半坐姿势,这样能保证孩子呼吸和吞咽安全、容易,也不会呛着孩子。 在喂奶前,将奶瓶的奶水向手腕内侧的皮肤上滴几滴,检查一下奶的温度。牛奶不宜过热,也不宜过冷。你应该提前检查好奶的流速。把奶瓶的盖子略微松开,让空气能够进入瓶内,以补充吸出奶后的空间。 如果不这样做,在瓶内便会形成负压,使瓶子变成扁形,而且孩子吸吮非常费力。这时孩子可能会发脾气、生气或者不想再接着吃剩下的牛奶。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轻轻地把奶嘴从孩子的嘴里拉出让空气进入瓶内,然后接着喂奶。 可以轻轻地触碰孩子靠近你一侧的脸蛋,诱发出孩子的吸吮反射。当孩子把头转向你的时候,顺势把奶嘴插入孩子的嘴内。孩子会一下子吸住奶嘴,与吸吮人的乳头一样,将整个奶嘴吸入口内。这时需要注意,不要把奶嘴捅得过深,以免呛着孩子。 让孩子以自己的速度吸食。有时孩子在吃奶的过程中可能停下来,四处看看,玩一玩奶瓶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应该得到的快乐。从孩子刚刚学会吃奶时起,就应该让孩子在吃奶时感到快乐。 面对着孩子坐下,正视孩子的眼睛。不要单纯静静地坐着,要对孩子说话、唱歌,你想发出什么声音都可以,但一定要保证声音听起来舒服、高兴,与现实环境相关。这就是婴儿最初喜欢的谈话方式,一定要对孩子报以动作、手势和微笑。 喂的时候,你一定要保证奶嘴里面充满牛奶,方法是使奶瓶呈一度的角度。如果奶嘴中有空气,会呛着孩子的。 在孩子吃奶吃到一半的时候,换一下手臂,这样会给孩子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你还可以休息一下胳膊。这时也可叫顺便轻拍孩子背部使其打一打嗝。 吃过奶后,轻轻而果断地移去奶瓶,以防孩子吸入空气,这时孩子也会放开奶瓶。如果孩子不放开,可以轻轻地把你的小手指塞到孩子的嘴角,使孩子放开奶瓶。 放个靠垫在宝宝的头旁边,自己侧身躺下,要让靠垫垫在靠床一侧的背部,以便提高靠床一侧的乳房,使乳头与宝宝的嘴巴在同一水平面上,方便哺乳,让宝宝面对自己侧卧在自己的腋下,嘴对着自己的乳头,然后就可以哺乳了。 喂奶的四种正确姿势: 1、摇篮抱法。在有扶手的椅子上坐直,将孩子抱在怀里,用前臂和手掌托着孩子的身体和头部。喂右侧时用左手托,喂左侧时用右手托。放在乳房下的手呈

婴幼儿精细动作评定

精细动作评定 精细运动能力(fine motor skills)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精细运动能力是在人体获得了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发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视觉功能发育也受到姿势和移动能力发育的影响,同时反过来又促进了精细运动能力的发育。 一、手功能发育 手是最复杂最精细的器官,是认识客观世界、与外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器官。手的基本动作包括:非抓握动作与抓握动作(grasp)两大类。非抓握动作包括悬浮(suspension)、约束(constrain)、推(push)、压(press)、触(touch)、勾状抓握(hook grasp)等;抓握动作又分为力性抓握(power grip)与精细抓握(precision grasp),前者包括球形抓握(ball grasp)、柱状抓握(cyclindrical grasp)及拉(pull),精细抓握包括指尖捏(tip pinch)、指腹捏(finger pulp)、侧捏(lateral pinch)及三指捏(tripod pinch)。精细动作主要包括伸手取物,手掌大把抓握较大物品,拇指与其它手指分开取一些小的物品,拇指与食指分开准确捏取一些很小的东西,如花生、纽扣、小豆子、小丸等,拿铅笔画画、翻书、搭积木、串珠子等。而包括进食、更衣、书写等在内的各种精细运动活动均以抓握物体、将手伸向物体、随意放下物体、腕关节可在各个方向活动4项基本动 作为基础。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年龄精细运动 新生儿紧握拳,触碰时能收缩。 可引出握持反射,持续2~3个月,主动握物动作出现时,此反射消失。

新生儿护理标准

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评估新生儿出生周数、评分;面色、呼吸、吸吮情况等。 2.评估产妇有无妊娠合并症、自理能力、健康教育依从性、分娩情况等。 二、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低血糖、感染、肺炎等 三、护理措施 (一)基础护理 1、加强安全管理:新生儿入室后,严格按交接流程核对新生儿身份,产科病房护士、产房护士及新生儿监护人核对新生儿腕带、床头牌、病例。 2、保持适宜的环境:室温24℃~26℃,湿度55%~65%。维持新生儿体温在36℃~℃。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的粘液及呕吐物,注意避免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或压迫其胸部。保持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位是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俯卧时,头偏向一侧,专人看护,防止窒息。 4、严格观察体温、呼吸、面色等一般情况,脐部有无出血、大小便排泄情况及母乳吸吮情况,严格床头交班。 (二)预防潜在并发症 1、宣传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指导正确的哺乳体位及婴儿正确含接姿势;指导按需哺乳、早接触、早吸吮。产后半小时给予母乳喂养。 2、高危儿(母亲为妊娠糖尿病、低体重儿、巨大儿、早产儿)出生后半小时应给予葡糖糖水喂养,防止低血糖。 3、每日根据情况实施新生儿床旁沐浴或沐浴室集中沐浴,严格新生儿交接流程及身份核查。做好皮肤、眼部及脐部护理,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的碘酊消毒脐部2次。指导产妇及家属及时更换尿布防止红臂。 四、健康教育 (一)新生儿出生后,足月、体重满5斤、体温?℃、无先天免疫性疾病者,均满足以上条件

者,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 (二)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 (三)加强安全指导,勿拉下床挡,禁用热水袋,指导孕妇及家属做好新生儿监护工作。参考资料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崔焱.儿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015年爱婴医院考试题

2015年爱婴医院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科别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 2.5 分,共计35 分) 1、以下哪项不是母乳喂养的重要作用:() A.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B.容易消化吸收C.减少母亲子宫收缩D.保护婴儿免于感染。 2、WHO 推荐纯母乳喂养可至婴儿:() A.4 个月B.6 个月C.9 个月D.12 个月 3、母亲喂奶体位正确的是:() A.母亲用一只手托住婴儿的肩和臀部B.婴儿的头及身体在一直线上C.婴儿颈部扭曲着D.母亲将身体和乳房挪向孩子。 4、该婴儿含接乳房姿势不正确的是:() A.婴儿的口含住乳头 B.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应含在婴儿口中C.婴儿嘴张的很大,下唇向外翻D.婴儿的舌头呈勺状环绕于乳头及乳晕。 5、婴儿无效吸吮的结果是:( ) A.乳汁过少B.婴儿总是哭,总想吃或每次吃奶的时间很长C.母亲感觉良好,充满信心D.婴儿身长可能不增。 6、乳头痛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婴儿只含接乳头、无效吸吮B.婴儿吸奶时口腔负压太大C.婴儿吃奶的时间太长D.母亲乳房念珠菌感染。 7、预防乳房肿胀的措施不包括:( ) A.分娩后尽早母婴皮肤接触B.分娩后尽早让婴儿吸吮乳房C.按需哺乳,不限制哺乳时间 D.为保证母亲休息夜间将婴儿放在婴儿室。 8、有关母乳喂养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母亲一旦发烧,应该停止母乳喂养B.妊娠糖尿病的母亲,应该鼓励母乳喂养C.甲乙丙肝病人均不宜母乳喂养 D. 母亲吃药,应该停止母乳喂养。 9、以下疾病不适宜进行母乳喂养的是:() A.甲减的母亲产后服用甲状腺素 B.乙肝小三阳C.患糖尿病的产妇D.植入胎盘应用氨甲喋呤治疗期间。 10、关于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喂养指导,下列错误的是:()

母乳喂养知识要点

母乳喂养知识要点 一、母乳喂养的好处 A、最营养、最容易吸收 B、含独有的抗体、防病 C、促进母体健康(避免子宫出血,有利子宫复旧) D、预防成年后代谢性疾病 E、促进婴儿口腔发育 F、增进母婴感情 G、对家庭及社会均有益 1、对婴儿的好处 ①易消化,易吸收,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助于婴儿发育; ②保护婴儿免于感染,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 ③减少过敏性皮炎的风险; ④减少儿童期肥胖的发生; ⑤有利于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宝宝的情感发育。 2、对母亲的好处 ①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 ②有助于推迟再次妊娠; ③帮助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预防产后出血; ④减少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保护母亲健康; ⑤消耗母亲多余脂肪,促进体型恢复,使乳房丰满。 3、对家庭的好处:经济、方便、温度适宜、减少感染的机会

加食品减少婴儿吸吮次数引起的乳汁分泌不足;增加婴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婴儿4个月之前体内无消化淀粉的酶,加辅食可造成消化不良、腹泻)。 三、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 (一)早接触:出生后60分钟内母婴皮肤接触,接触时间最好达30分钟以上,这样有助于母乳喂养及母婴感情结合。 自然分娩:将新生儿身上的羊水擦干净,趴在母亲胸、腹部,用干净的毛巾盖上,为新生儿保暖。 剖宫产:1、在手术室,母亲亲吻或抚摸新生儿。 2、回病房后,解开新生儿衣服的前襟,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 (二)早吸吮、早开奶:出生后60分钟内让新生儿吸吮母亲的乳房。 重要性:①刺激乳汁早分泌;②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 ③帮助子宫收缩,减少母亲产后出血;④让婴儿得到第一次免疫剂,少生病;⑤增加肠蠕动,利于胎便排出,减轻新生儿黄疸;⑥增加母子感情。 早吸吮可促进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早吸吮可强化婴儿的吸吮能力,因为分娩后婴儿的觅食反射最强,是强化吸吮的好机会;早吸吮刺激乳头,

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一、仰卧位姿势发育规律: 1.头向一侧或正中、屈曲(1个月) 2.头向一侧或回旋、伸展(2个月) 3.非对称伸展、翻身(3~4个月) 4.屈曲、手口眼协(5~6个月) 5.四肢自由伸展(8~9个月) 二、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 ②抗重力伸展发育 ③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 俯卧位姿势发育规律 姿势,瞬间抬头(1个月) 2.臀头同高,TLR姿势, 瞬间抬头(2个月) 3.抬头45度,两肘支撑(3个月) 4.抬头45度~90度,胸离床(4个月) 5.抬头90度两手支撑(5~6个月) 6.腹爬(8个月) 7.四爬(10个月) 8.高爬(11个月) 14月:手膝关爬楼梯2台阶 15-16:倒爬楼梯3台阶 三、坐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①全前倾→半前倾→扶腰坐→拱背坐→直腰坐→扭身坐 ②与平衡反应密切相关 ③是抗重力伸展以及相关肌群发育的过程 坐位姿势发育规律 1.全前倾(1个月) 2.半前倾(2~3个月) 3.扶腰坐(4~5个月) 4.拱背坐(6个月) 5.直腰坐(7个月) 6.扭身坐(8个月) 7.坐位自由玩(9个月) 9月:坐位自由玩,臀移(向前移动),坐位转圈90度(两侧)11月:坐位转圈180度 四、立位姿势运动发育 10个阶段 阳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体重→短暂支持体 重→足尖支持体重→立位跳跃→扶站→抓站 →独站→牵手走→独走 1.阳性支持反射(1个月) 2.不支持(2个月)

3.短暂支持(3个月) 4.尖足支持(4个月) 5.立位跳跃(5~6个月) 6.扶站(7~8个月) 7.独站(10个月) 8.牵手走(11个月) 9.独走(12个月) 具体每月表现: 2月:扶站,足底放平,膝关节屈曲,支持体重3s. 9月:扶物站起。 10月:小儿握住大人的食指屈膝跳三次;扶物侧向迈步,扶物下蹲到坐位且不跌倒;扶小儿腋下能够两脚交替原地踏步或者向前走4步;独站保持平衡3秒 11月:握住小儿一只手,能够两脚交替原地踏步或者向前走4步;独站保持平衡5秒 12月:坐位站起;握住小儿一只手,交替迈步走2米;独走5步 13月:捡起玩具,站起来继续走三步,保持平衡; 14月:窄基底面支持,跟-趾步态走3米,至少一半路程有手交叉 15-16月:扶物上4个台阶 17-18月:快走;倒退走(拉或者不拉玩具车);拉手指下楼梯(四个台阶) 19-20月:向前跑3米;双脚一前一后站在线上,两脚之间距离小于8cm; 21-22月:侧向走3米;走直线(米); 23-24月:向前跳(10厘米,保持平衡)双脚起跳向上跳5厘米;向下跳;独上楼梯(四个台阶); 25-26月:下楼梯(无辅助);倒走三米(足跟不碰足尖); 27-28月:双手叉腰向前走直线(3步);扶墙或者栏杆,一步一台阶,上四个台阶;向下跳(40厘米台阶); 29-30月;双手叉腰踮脚走5步;快跑; 31-32月:向前跳(米,双足同时起跳与落地);向下跳(米,双脚同时起跳与落地) 33-34月:跳跃障碍;双手叉腰踮脚走3米 35-36月:独上楼梯 39-40月:向前跳70厘米,双足同时起跳与落地 41-42月;正确跑步姿势(前后横跨躯干的摆动,躯干前倾) 43-44月:单脚跳15厘米; 45-46月:跑步两步之内停下,不跌倒;倒退走直线米,脚跟不碰脚趾 47-48月:向前跳75厘米;单脚跳五步,换另一只脚跳3-5步 51-52月:倒退走直线5步;前翻滚;马步跳走; 53-54月:向前跳87厘米;转身跳;单脚跳回; 57-58月:踮脚跳 59-60月:侧向跳(三个回合) 61-62月:交替单脚跳 五、步行姿势运动发育婴幼儿特点8项 (1)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发展 (2)由上肢上举到上肢下降发展 (3)由无上肢的交替运动到有上肢的交替运动 (4)由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