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丁学堂Java_04_面向对象基础
- 格式:pdf
- 大小:617.47 KB
- 文档页数:51
java面向对象设计知识点总结Java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编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思想,它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为对象,并通过定义类、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概念来实现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以下是Java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和整理。
一、类与对象1. 类(Class):类是对象的抽象模板,用于描述对象具有的属性和行为。
它可以包含属性(成员变量)和方法(成员函数)。
2. 对象(Object):对象是类的实例化结果,具有独立的状态和行为。
通过new关键字可以创建对象,并通过对象来访问和调用类中的方法和属性。
3. 属性(成员变量):属性是类中用于描述对象状态的变量。
它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或其他自定义类型。
4. 方法(成员函数):方法是类中用于描述对象行为的函数。
它定义了类的行为和操作,并对外提供了接口。
二、封装1. 封装(Encapsulation):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将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实现了数据的隐藏和保护。
封装可以提高程序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2. 访问修饰符(Access Modifiers):Java提供了四种访问修饰符,分别是public、protected、default(包级访问)和private。
它们用于控制类成员的访问权限。
三、继承1. 继承(Inheritance):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它允许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
通过继承,子类可以重用父类的代码,并且可以在子类中添加新的属性和方法。
2. 继承关系(Inheritance Hierarchy):Java中的类可以按照父子关系来组织,形成一个继承层次结构。
3. 超类和子类(Superclass and Subclass):继承关系中,被继承的类称为超类(或父类),继承超类的类称为子类。
4. 方法重写(Method Overriding):子类可以重写父类中的方法,以实现子类特有的功能。
Java编程基础面向对象的理解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的核心思想就是面向对象编程(OOP)。
在Java中,一切都被视为对象,对象之间通过相互交互来完成任务。
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是Java编程中的基础,它有助于代码的组织和复用,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1. 封装(Encapsulation)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将数据和方法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对象。
对象对外部隐藏了其内部实现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方法供其他对象调用。
封装提供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减少了代码的耦合性。
2. 继承(Inheritance)继承是指一个对象可以从另一个对象获得属性和方法的机制。
在Java中,继承允许我们创建一个新的类,并且从现有的类中继承属性和方法。
被继承的类称为父类或超类,继承自父类的类称为子类或派生类。
通过继承,可以实现代码的重用和扩展。
3. 多态(Polymorphism)多态是指一个对象可以以多种形态存在的特性。
在Java中,多态可以通过方法的重写(Override)和方法的重载(Overload)来实现。
方法的重写指子类重新定义父类中已有的方法,实现了对父类方法的继承和重写;方法的重载指在一个类中可以存在多个同名方法,但参数或返回类型不同,通过不同的方法调用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4. 类和对象类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单位,它是对一类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的抽象描述。
对象是类的实例化结果,它具有类所定义的属性和方法。
在Java中,我们通过关键字"class"来定义一个类,并通过关键字"new"来创建一个对象。
5. 类的成员在Java类中,可以定义属性和方法。
属性(也称为成员变量)代表了类的特征或状态,方法(也称为成员函数)代表了类的行为或功能。
属性和方法必须被声明为公有(public)、私有(private)或受保护(protected)的之一,以便控制其访问权限。
Java面向对象编程基础教程Jav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的编程语言,具有强大的面向对象编程功能。
本文将通过分点介绍Java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类和对象、继承和多态、封装和抽象等方面。
1. Java中的类和对象:- 类是Java中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它是对象的模板或蓝图。
一个类可以包含属性(成员变量)和方法(成员函数)。
- 对象是类的实例,通过关键字“new”可以创建对象。
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状态和行为。
2. 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 成员变量是类中定义的变量,用于表示对象的状态。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访问修饰符(public、private、protected)来控制其可见性。
- 成员函数是类中定义的函数,用于表示对象的行为。
通过对象调用成员函数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3. 构造函数:- 构造函数是特殊的成员函数,在创建对象时被调用,用于初始化对象的状态。
构造函数的名称必须与类名相同。
- Java中可以定义多个构造函数,它们可以有不同的参数列表,称为重载。
4. 继承和多态:- 继承是Java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特性,通过继承,一个类可以派生出一个或多个子类。
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同时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属性和方法。
- 多态是指同一个方法在不同的对象上具有不同的行为。
通过方法的重写和重载可以实现多态性。
5. 封装和访问控制:- 封装是一种将数据和方法组合在一起的机制,通过封装可以隐藏数据的具体实现细节。
通过关键字“private”可以设置成员变量的访问权限,只允许类内部访问。
- 通过“get”和“set”方法可以实现对私有成员变量的访问,同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验证和控制。
6. 抽象类和接口:- 抽象类是一种不能被实例化的类,用于定义子类必须实现的方法。
抽象类可以包含抽象方法,抽象方法只有声明没有实现。
- 接口是一种完全抽象的类,用于定义一组方法的规范。
一个类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实现接口的类必须实现接口中定义的所有方法。
Java面向对象编程基础Java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领域。
了解和掌握Java面向对象编程基础原则和概念,对于从事Java开发的程序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Java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知识:类和对象、封装、继承和多态。
一、类和对象类是Java中的基本概念之一,代表了一类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事物。
对象是类的实例化,可以理解为类的具体表现。
类由属性和方法组成。
属性表示了对象的特征,而方法则表示了对象的行为。
在Java中,定义一个类需要使用关键字"class",并给类起一个名称,通常使用大写字母开头的名词。
类中的属性和方法使用访问修饰符(public、private和protected)来控制访问权限。
二、封装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一种重要原则,它通过隐藏对象的内部实现细节,提供公共的接口来访问和操作对象。
封装可以保护对象的数据不被外部直接访问和修改,增加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在Java中,使用访问修饰符来控制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访问权限。
通常情况下,属性应该使用private修饰符来隐藏内部细节,通过提供公共的getter和setter方法来访问和修改属性。
三、继承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另一个基本原则,通过继承,一个类可以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从而实现代码的重用。
在Java中,使用关键字"extends"来实现类的继承关系。
被继承的类称为父类或者超类,继承的类称为子类。
子类可以使用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或者重写。
通过继承,可以实现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多态性。
四、多态多态是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允许一个对象在不同的时候以多种形态出现。
多态通过父类的引用指向子类的对象,实现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Java中,通过创建一个父类的引用,指向其子类的对象实例,从而实现多态性的使用。
多态性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
Java基础知识总结(超详细整理)Java语⾔的特点1.⾯向对象⾯向对象(OOP)就是Java语⾔的基础,也是Java语⾔的重要特性。
⾯向对象的概念:⽣活中的⼀切事物都可以被称之为对象,⽣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就是⼀个对象,我们可以将这些事物的状态特征(属性)以及⾏为特征(⽅法)提取并出来,并以固定的形式表⽰。
2.简单好⽤Java语⾔是由C和C++演变⽽来的,它省略了C语⾔中所有的难以理解、容易混淆的特性(⽐如指针),变得更加严谨、简洁、易使⽤。
3.健壮性Java的安全检查机制,将许多程序中的错误扼杀在摇蓝之中。
另外,在Java语⾔中还具备了许多保证程序稳定、健壮的特性(强类型机制、异常处理、垃圾的⾃动收集等),有效地减少了错误,使得Java应⽤程序更加健壮。
4.安全性Java通常被⽤在⽹络环境中,为此,Java提供了⼀个安全机制以防恶意代码的攻击,从⽽可以提⾼系统的安全性。
5.平台⽆关性Java平台⽆关性由Java 虚拟机实现,Java软件可以不受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约束⽽在任意计算机环境下正常运⾏。
6.⽀持多线程在C++ 语⾔没有内置的多线程机制,因此必须调⽤操作系统的多线程功能来进⾏多线程程序设计,⽽ Java 语⾔却提供了多线程⽀持。
多线程机制使应⽤程序在同⼀时间并⾏执⾏多项任务,该机制使得程序能够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实时性。
7.分布式(⽀持⽹络编程)Java语⾔具有强⼤的、易于使⽤的⽹络能⼒,⾮常适合开发分布式计算的程序。
java中提供了⽹络应⽤编程接⼝(),使得我们可以通过URL、Socket等远程访问对象。
8.编译与解释共存Java语法基础标识符: ⽤来标识类名、对象名、变量名、⽅法名、类型名、数组名、⽂件名的有效字符序列。
合法的标识符:由字母、数字、下划线“_”、美元符号“$”或者“¥”组成,并且⾸字符不能是数字。
不能把java关键字和保留字作为标识符。
标识符对⼤⼩写敏感。
关键字:Java语⾔中已经赋予了特定含义的保留字: const、goto,Java版本中尚未使⽤,但以后版本可能会作为关键字使⽤变量:程序运⾏期间可以被改变的量。
第四章:面向对象(上) (2)1.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 (2)2.面向对象的特点 (2)3.类和对象 (2)4.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的区别 (2)5.匿名对象的使用 (3)6.封装 (3)7.private(私有) (3)8.构造方法 (4)9.this关键字 (4)10.this的作用 (4)11.创建对象在内存中的详细步骤 (6)12.static(静态)特点 (7)13.方法区 (7)14.静态的使用 (8)15.单例设计模式应用 (9)16.final关键字 (11)17.final和private区别 (11)第四章:面向对象(上)1.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334157810这群每日java技术分享教程和定期资料更新(1)面向过程强调过程,执行者:它是一种更符合人们思考习惯的思想;(2)面向对象强调对象,指挥者:它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3)面向对象思想的特点:它使我们从执行者变成了指挥;2.面向对象的特点封装;继承;多态3.类和对象(1)类对现实世界中同一类事物的描述(成员变量和方法);(2)对象现实世界中实际存在具体的个体;4.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的区别1.作用域:成员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类中都可以访问;局部变量是的作用域是定义它的{}内,{}中的语句执行完它就被回收;2.初始值:局部变量使用前必须手动赋值,系统不会赋默认值;成员变量系统会赋默认初始值.3.所在内存区域:局部变量在方法运行的栈内存里,在栈里,会自动释放;成员变量在对象里,对象在堆里,成员变量也在堆里,不使用的对象会被垃圾回收机制在不确定的时候回收.334157810这群每日java技术分享教程和定期资料更新5.匿名对象的使用(1)当对对象中的功能只执行一次的时候使用。
(2)用于作为实际参数进行传递。
(3)可以用匿名对象调用属性,没意义.6.封装(1)封装的好处:便于重复使用,安全性高。
(2)private(私有的)权限修饰符。
7.private(私有)334157810这群每日java技术分享教程和定期资料更新private修饰成员变量和成员不能在其他类中直接访问.注意:私有仅仅是封装的一种体现形式,封装是一种思想,就是将具体实现隐藏,仅对外暴露访问方式.8.构造方法(1)用途:用于给对象中属性进行初始化。
第四章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知识回顾与疑点解析4.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4.1.1 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封装,继承,多态是面向对象的三个特性。
封装:encapsulation继承:inherit,Java只支持单继承,使用关键字extends多态:polymorphic,多态分为静态多态(方法重载等)以及动态多态(方法重写等);父类中定义的属性或方法可以被子类继承之后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或者表现出不同的行文,同一个属性或方法在父类及其各个子类中可以具有不同的语义。
关于多态性描述的证明如下:1)对于@Override注记标识的方法重写,必须与父类中的申明一模一样,包括返回值的类型该测试表示@Override重写的方法必须与父类中的申明一模一样,但若无虽然无@Override注记,但是与父类中的函数名,函数参数个数,类型,对应顺序一样,则返回值也必须一模一样,此时,没有@Override也和有一模一样;此外如果其其他类型的重写,则必须不能使用@Override注记。
2)重写属性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在该测试中,属性a被重写,父类中是int类型,但是在子类中则为String类型。
3)重写方法表现不同的行为在该测试用例中,getA(String s)方法即是对getA()方法的重载。
4.2 类的定义4.2.1 类的声明[public|缺省即default] [abstract|final] class 类名extends 父类implements 借口列表。
说明:class的声明若是public的,则该类可以被所有的类(包括同一个包和不同包下的类)所引用;若是缺省的,则该类只能被同一个包下的类所访问;若类修饰是abstract的,则该类必须被继承而不是被new实例化一个对象;若该类的修饰符是final的,则该类必须不能被继承,即该类不能派生出子类。
4.2.2 类体的申明类体在一对大括号中进行声明,包括属性和行为的声明,格式如下:{[public|protected|private|缺省即default] [static][final] [transient] [volatile]类型变量名;[public|protected|private|缺省即default] [static][final|abstract] [native] [synchronized]返回类型函数名(参数列表) [throws 异常列表]{函数体声明}}说明:对于属性声明:1)如果是声明为public类型的,则任何包下的的任何类可以通过该类的实例访问该属性。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的设计基础是建立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念之上。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编程思想,将问题划分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对象,并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解决问题。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概念是类和对象。
类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它定义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对象是类的实例,它具有类定义的属性和行为。
通过创建对象,我们可以使用类中定义的属性和行为来完成具体的任务。
在Java中,类是一种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它可以包含属性和方法。
属性是类的数据成员,用于存储对象的状态信息。
方法是类的成员函数,用于定义对象的行为。
通过将属性和方法封装在类中,我们可以实现代码的重用和模块化。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还有三个重要的概念:封装、继承和多态。
封装是将数据和方法封装在一个类中,以实现对数据的隐藏和保护。
通过封装,我们可以控制对类的访问,提高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继承是一种通过扩展已有类的方式来创建新的类的机制。
通过继承,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和修改。
继承可以实现代码的重用和层次化的组织。
多态是一种对象的多种形态性。
在Java中,多态可以通过继承和接口实现。
多态可以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程序更易于理解和维护。
在Java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面向对象的特性,如抽象类、接口、访问控制等。
抽象类是一种不能实例化的类,它只能被继承。
接口是一种定义了一组方法的类,它可以被实现。
访问控制是一种限制对类成员访问的机制,它可以保护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编程范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实现复杂的软件系统。
通过将问题划分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对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技术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编程方法。
总结起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编程思想,通过类和对象的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机制来实现代码的重用和灵活性。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1 类的结构1.1 类声明类的定义:class A{成员变量与成员方法的定义}1.2 创建对象对象的创建:A a; //对象的声明,即定义A类的一个对象,名为aa=new A(); //对象的创建,即为a对象开辟一个内存区,//并调用构造方法A()对对象进行初始化上面两步也可以合并为一步:A a=new A();a/*Class1.java*/class Man{int height;int age;}public class Class1{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Man man1;man1=new Man();man1.height=180;man1.age=20;System.out.println(man1.height);System.out.println(man1.age);}}1.3 构造方法构造方法是在创建对象时调用执行的特殊函数,用于对对象进行初始化。
如果编程者没有编写构造方法,编译器会自动提供一个缺省的无参的空构造方法。
但如果编程者编写了构造方法,编译器将不再提供缺省的无参的空构造方法。
造方法的名字必须与类名相同,且没有任何返回值,也不可使用void关键字。
可以在构造方法中使用this()来调用其他被重载的构造方法。
/*Class17.java*/public class Class17{int a;public Class17(){ //构造方法a=10;}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Class17 ob=new Class17();System.out.println(ob.a);}}/*Class18.java*/public class Class18{int a;public Class18(){a=10;}public Class18(int a){this.a=a;}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Class18 ob1=new Class18();Class18 ob2=new Class18(20);Class18 ob3=new Class18(30);System.out.println(ob1.a);System.out.println(ob2.a);System.out.println(ob3.a);}}/*Class19.java*/public class Class19{int a;public void Class19(){ //这里Class28()不是构造函数a=10;}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Class19 ob=new Class19();System.out.println(ob.a);}}2 类的成员2.1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类体中定义的变量称为成员变量,而类的成员方法中定义的变量以及方法中的形式参数则称为局部变量。
Java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知识第一章:面向对象编程的概述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编程思想和方法论,它通过抽象、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方式,将现实世界的事物抽象为对象,并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程序的功能。
面向对象编程的目标是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
第二章:Java中的类和对象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支持通过类和对象来实现面向对象编程。
类是对象的模板,它定义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对象是类的实例,它具有类定义的属性和行为。
在Java中,可以通过关键字“class”来定义类,而通过“new”关键字可以创建类的对象。
第三章:封装性和访问控制封装性是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它通过将数据和行为封装在类中,隐藏了对象的内部实现细节,只对外界暴露必要的接口。
Java中通过访问修饰符(public、private、protected)来实现对类成员的访问控制,保证了类的封装性。
第四章:继承和多态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中实现代码重用的机制,它允许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
Java支持单继承,即一个类只能继承自一个父类。
多态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又一个重要特性,它允许不同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不同的响应。
在Java中,使用关键字“extends”来实现继承,使用关键字“super”来引用父类的属性和方法。
第五章:抽象类和接口抽象类是一种不能被实例化的类,它用来作为其他类的基类。
抽象类可以包含抽象方法和具体方法。
抽象方法只有定义,没有实现,由子类来实现。
接口是一种完全抽象的类,它只包含抽象方法,没有具体实现。
Java中只支持单继承,但可以通过接口实现多继承的效果。
第六章:多线程编程多线程编程是利用计算机多核心和并发执行的特点,将程序分成多个线程并行执行,从而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Java通过Thread类和Runnable接口提供了多线程编程的支持,可以方便地创建和管理多个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