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姓名权讲义

姓名权讲义

姓名权讲义
姓名权讲义

姓名权讲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民商法学向华2007224022

感谢学院给我的宝贵机会,我试讲的内容是具体人格权之一的姓名权。

主要方式:理论结合实际,注重互动,尽量使课堂气氛活跃,请各位老师指正。

我先说明一下,我是按照两节课的标准课时来备课的,第一节课主要是我讲,主要是姓名及姓名权的基本理论;第二节课我安排的是讨论课:讨论的主题是由“赵C”案谈谈自然人设定姓名的法律限制。

一、姓名概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口语中叫名字,英语中名字的指称比较随意,比如;一个很著名的英国人叫做大卫.贝克汉姆,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叫他大卫,也可以叫他贝克汉姆,还可以叫他大卫.贝克汉姆。但是在东方语系国家,像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名字一般就是指的姓名。

姓名,是自然人借以相互识别的文字符号系统的总称。姓名是自然人的姓氏和名字的组合,其中,姓氏表明家族系统和血缘关系,名字则表示姓名的持有者本人。在我国,除了一些少数名族外,大多数人的姓名主要以四种形式表现,单姓单名、这个很简单,比如我的名字,向华;单姓双名,像什么刘德华张学友周杰伦之类的都是;复姓单名,如:慕容复;复姓双名:西门吹雪。

除本名外,文学界和娱乐圈的很多人还有笔名艺名,比如:金庸,还如小沈阳;中国传统上还习惯在姓名之外另起字号,现在好像很少了。

法律上姓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姓名是自然人维持其个性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其性质同自然人的生命、名誉、荣誉、肖像等一样,是自然人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人格利益。人格利益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就是人格权。动物也可以设定姓名,但是动物的姓名权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因为动物没有人格,人格是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2、姓名使自然人在社会上特定化,以自己的名义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简言之,姓名成为民事主体资格的外在表现。

二、姓名权概述

学者们都挺喜欢下定义的。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两种给姓名权下定义的方式:一、概括式:王利明教授认为:姓名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为与他人区别而

使用姓名的权利。二、列举式:杨立新教授认为:姓名权是公民设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如果列举式能够以不太复杂的方式列举概括,那将比概括式的定义更明确,让人更能够一目了然。比较而言,我更认同姚辉教授给出的定义:

姓名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决定、变更和使用自己的姓名并取得排除他人干涉或非法使用的权利。因为从这个定义上,法律特性显而易见:第一是法定性(自由和权益必须上升到法律层面才能变成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第二是人格权属性(自然人才能享有)、第三是对世权性质(自己享有并排除他人干涉和非法使用,义务人是不确定的)。

和其他的法律关系一样,姓名权法律关系也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组成的:

(一)主体:是自然人,且是对一特定姓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特定自然人。

注意,我在这里用了两个特定,特定姓名和特定自然人。人民大学姚辉教授说的是:对某一姓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我加上两个特定是想更加突出表现姓名权的对世权性质和姓名权的专属性,以及与人身的不可分离性。我们知道,经度加纬度的方式确定能够确定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的坐标,绝不重复。所以,我提出姓名权的主体是由特定姓名加特定自然人确定的。社会实践中,同名同姓的情况时常发生,比如我自己,我叫向华,当时我读高中的时候我们班还有个同学也叫向华,问题是她是个女生,而且我们俩还坐在一块儿。有次上课的时候老师说向华,你来回答这个问题,结果没人站起来,只听到下面同学们捂着嘴笑,七嘴八舌的说,老师,我们班有两个向华呢,您指的是哪个呢?老师指着我们座位的一边说这边的向华回答,下面笑得更厉害了,老师,他们都坐在这一边呢,我们班是有一个男向华,还有一个女向华呢,所以啊,楞是没人站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同样的姓名,老师搞糊涂了,我的同学们却不至于混淆,这是为什么?特定的姓名+特定的自然人,老师只确定了特定的姓名,但没有确定一个特定的自然人,所以他就找不着人来回答问题。这样一来,如果有个人效仿齐玉苓案中被告陈晓琪的做法(湖南有个罗彩霞案),冒用向华的姓名来到咱们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试讲来了,这就是一个具体的侵犯姓名权的行为,但是呢,我可以说,只有

我,公安大学民商法学的向华才有资格来追究他的民事责任,而我高中的同学哪个女向华她就没份儿。所以,我感觉啊,特定姓名+特定的自然人确定姓名权主体的方法还是很管用的。

(二)客体:姓名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权利主体的姓名以及与姓名相关联的精神利益和非直接体现的财产利益。传统理论上认为姓名权具有非财产性,一般认为姓名权的客体是姓名以及与姓名相关的精神利益,但是现在的教科书都基本上认同了人格权包括姓名权具有非直接体现的财产性。

对此处的“姓名”,杨立新教授在他的《人身权法论》一书中说:我国自然人的“姓名”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姓名即为本名。广义的姓名包括姓名本名以及字、号、笔名、艺名等区别公民人身特征的文字符号。狭义的姓名一般严格依照姓加名的方式设定,而本名之外的姓名随意性就比较大。作为姓名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仅指狭义的姓名即本名还是广义的姓名,学者们有不同意见。

姚辉教授认为:姓名应该作广义理解和解释,不仅指公民在户籍和居民身份证上显示的姓名,还包括曾用名、笔名、艺名、及我国传统文化中所独具的“字”、“号”等。判断一个符号或称呼能否成为姓名权客体,关键并不在于该符号或称呼的表现形式,而在于它们能否表示某个特定的人。

公安大学徐武生教授有着不尽相同的意见,他认为:姓名权的客体应当限定为狭义的姓名, 即正式姓名。理由有如下三点:1、非正式姓名可以随意更改,

体现的义务性不够,人格属性不够强;2、未经过户籍登记的姓名,如笔名,艺名不具有专属性;3,笔名、艺名等假名由于不具备人身专属性, 因而虽可自由决定和使用但不能为法律所保障, 不能称之为权利。徐老师还认为:由于长期为某人所固定使用并为社会所公认的笔名和艺名,在事实具有了一定的人身专属性, 法律对此应当予以保障, 赋予当事人以相应的权利。不过,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其人身专属性都是基于文字、戏剧等作品而产生的, 因而该权利并非任何自然人都可以享有。他认为, 这类权利也决非作为人格权之一的姓名权, 而只能属于著作权中诸如署名权之类权利的范畴。

我觉得徐老师的观点值得商榷:就姓名权的客体“姓名”而言,除了自然人在户籍机关登记的正式姓名和有关身份证件所显示的姓名外,还应包括曾用名、笔名、艺名、字、号等,因为这些名字有个特点,要么是自己取的要么是经过自

己认可的,所以即凡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能够明确无误地指向特定自然人的称谓的,都是姓名权的客体。职务称呼、民间习惯称呼乃至互联网用名等,而这些名字都是别人叫的,但是只要其能在一个确定的地域范围内或一定领域内(包括虚拟空间)能被特定为某一自然人,并被自己所认可的均应作为姓名权的客体加以保护。比如蒋委员长,芙蓉姐姐等等,但如果你如果侵犯“周老虎”的姓名权,估计周正龙不会找你的麻烦,原因很简单,我估计他应该不会认可“周老虎”这个名字吧。

再拿艺名举例,艺名的人格属性和专属性的甚至更胜于其本名。小沈阳这个名字就是个艺名,我问问在座的各位,小沈阳的本名叫做什么?对,叫做沈鹤,但是,现在最起码在中国范围内,只要有人干涉、盗用、冒用小沈阳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哦,这种行为侵害了小沈阳(沈鹤),就是那个喜欢穿裙子、带发卡、唱《大海》的赵本山的徒弟的姓名权及小沈阳这个名字后面体现的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但是,如果在09年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有人侵犯小沈阳的姓名权,估计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不知道这个姓名指向的是谁,但是你能说小沈阳这个名字不具有专属性吗?在春晚之前,小沈阳在东北已经小有名气,这个名字还是指向特定的人。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小沈阳这个艺名只有侵权者和沈鹤自己知道,他还是能够准确指向沈鹤这个人,因为在具体的侵害姓名权法律关系中,具体的侵权行为,具体的法律事实具体的因果联系都能准确指向特定的人,只要这个姓名符号能够使人认为确实可代表某人时,具体的姓名就具有专属性。所以干涉、盗用、假冒笔名艺名等非户籍登记姓名的行为依然是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德国民法上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即使是纯粹的数字组合,只要这些数字组合已被公认为一个人的名称,也能成为姓名权的客体从而受到法律的保护。另外,侵害署名权和侵害姓名权的法律关系不同,一般情况下是很容易将两个法律关系分别开来。

(三)姓名权的内容

《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此条为授权性规范,依据此规范我们可以得知姓名权的内容。

1、姓名决定权:

1.1姓名决定权的时限和程序要求。

有人说,公民不是享有决定自己姓名的权利吗?但是我的姓名却不是自己决定的啊。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大致有两种学说,一为自由权说,决定姓名的自主权属于自由权的范围,是姓名权产生的条件,不是本义上姓名权的内容。姓名的决定,俗称取名,是取得姓名权的根据。而代理权认为说,公民的名,一般都是公民出生时其父母给起的,但这不是对自我命名权的否定,实际上是父母亲权的表现,是父母实施亲权的代理行为。公民成年后,也可以通过姓名变更手续,变更自己的姓名。因为公民出生时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最初的姓名是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的。我赞同这种观点。这在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中得以体现。我国《户口登记条例》第7条的规定,婴儿出生后1个月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姓名一经户口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并记入户籍档案,就成为公民的正式姓名,不得随意更改。《姓名登记条例(初稿)》第九条规定:公民姓名由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申报出生登记时决定。

1.2 姓名决定权中的姓氏决定权。

公民姓氏分为出生姓氏和婚姻姓氏。出生姓氏依血统关系而取得,我国《婚姻法》和《收养法》做出了明确规定。《婚姻法》第16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一条的规定很模糊,不少人理解为婚姻法的这一规定是任意性规范, 应当理解为子女既可以随父姓, 也可以随母姓, 还可以谁的姓也不随,但是按照目的解释我们应该得出相反的结论:婚姻法该条规定是针对子女随父随母姓起争议这个社会问题的,类似的规定有,《收养法》第24条规定“养子女可以随养父或者养母的姓,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目的是想告诉大家,男女平等,随父姓随母姓都可以。有人可以说了私法意思自治,法不禁止即自由,但是显然立法者当时并不认为有人会不想随父姓或者随母姓。追求个性的今天,立法者终于发现了这个问题了。现在比较有争议的是《姓名登记条例(初稿)》,第八条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我认为姓氏的设定是涉及公共利益的,血缘关系得到了延续,传统也应该坚持,在承认广义的姓名是姓名权法律关系的客体的前提下,追求自由个性者可以设定别名,这样两种价值得到了平衡。

婚姻姓氏则基于婚姻双方的意思表示由双方自愿共同确定,《德国民法典》第1616条规定了子女以其父母的婚姻姓氏为出生姓氏。德国、台湾、香港等国家

和地区采用此种姓氏,我们比较熟悉的,如连战的妻子连方瑀等,如这个在我国大陆地区现在好像不流行。

1.3姓名决定权中的取名权。

案例:全国首例姓名权案——青年赵C之烦恼(不是少年维特之烦恼)

赵C,家住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目前已是大四学生。

赵C的烦恼源于2006年的二代身份证变更。鹰潭市月湖公安分局以“C”为英文字母进不了公安部户籍网络程序为由,不给赵C换发二代身份证,除非他把这个中西合璧的名字改为原汁原味的汉字。

赵C 的父亲赵志荣说, 之所以给儿子取名“赵C”, 是想寄托自己的一种希望。他认为, 人一辈子至少要学会两种语言, 首选汉语和英语, 他自己英语没学好, 因此儿子出生后想在儿子名字上做点英语文章, 希望他能学好第二语言。而且, 在英语中,“C”是“China (中国)”的第一个字母, 又有“西方”谐音的意思, 因此告诫儿子最好能到西方国家留学并学有所成, 但又不能忘掉自己是中国人。另外, 以“C”开头的单词最多, 有人丁兴旺之含义。

2008年1月8日,无奈之下的赵C将月湖公安分局告上法庭,法院当天受理了此案。

2008年6月6日,法院一审判决被告月湖公安分局允许原告以“赵C”为姓名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并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完毕。理由有两点:一,《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 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 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居民身份证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文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由汉字、数字、符号三种元素组成的。“C”既是英文字母, 也是汉语拼音字母, 也是一种符合国家标准的符号, 因此姓名“赵C”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另外,“赵C”这个名字已经使用了22年, 未给国家、社会及他人造成不利。二,原告赵C 于2005 年6 月进行居民身份证初始登记, 经公安机关核准领取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应视为被告作出了具体行政行为。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并不是第一次进行居民身份证初始登记, 而是为了提高居民身份证的制作质量和防伪性, 公安机关只要“复制”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的内容即可, 而不是改变登录的内容。这个案子后来月湖公安分局上诉了。

二审结果是:在经过长达四个多小时的二审庭审后,备受社会关注的“全国首例公民讨姓名权案”终于尘埃落定。江西省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庭宣判,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赵C同意更名,鹰潭市公安局月湖分局免费为其办理二代身份证,并协助其办理有关学籍、银行、保险等各项更名手续,同时撤销一审判决。网上热议这是全国首起姓名权案件,我觉得这个案件实质上是一个法律解释的问题。让我们看整个案件争议的关键,公安局辩称不是其不作为不给赵C换发二代身份证,而是因为“C”是英文字母,进不了公安网的户籍系统。显然此系统的开发者是严格按照其理解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开发的,使用外文字母作为名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从而违背了民法的“公序良俗”原则,造成户籍登记秩序的紊乱,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按照赵C的委托代理人其父赵志荣的说法, C是一种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把它理解成外文字母是片面的,《居民身份证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文字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由汉字、数字、符号三种元素组成的。而赵C 的“赵”是规范的汉字, 名“C”既是英文字母,又是汉语拼音字母,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

我认为姓名的设定是要有一定的法律限制的,姓名既然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对姓名的设定应该采用二元的法律标准,姓氏表征着血缘关系的延续和传统的继承,于公序良俗和社会公益关系较大,应该采取较之名字更加严格的法律限制,父母姓氏理应坚持和婚姻姓氏也可以得到允许。名字的设定可以相对宽松一些,但是不得违反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至于本名之外的其他名字法律的干预理应越少越好,让当事人的自由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

2、姓名变更权

2.1姓名变更登记。根据我国《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的规定,目前在户籍管理工作实践中,未满18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时,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被收养或被认领人年龄较大的须征得本人同意。18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现有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2.2姓名变更的原因和次数限制。我国现行法律未做明确规定。国外法律规定比较详细,一般要求有充足的理由。《姓名登记条例(初稿)》规定姓名变更

以一次为限。

2.3姓名变更中的姓氏变更。这个更多的是一个与婚姻家庭有关的社会问题。在我国户籍管理工作中,姓氏变更主要由以下情况引起:①因收养关系引起的姓氏变更。《收养法》第24条规定:“养子女可随养父或养母的姓,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②因父母离婚引起的姓氏变更。根据198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变更子女姓氏问题的复函》和199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9条规定的精神,父母离婚后,其子女姓氏变更应按以下原则处理:一是子女已具备相应的意思表达能力的,可根据其子女本人意愿,允许子女申请将姓氏由原父(母)姓变更为原母(父)姓;二是经原父母双方协商同意,未成年子女姓氏可由原父(母)姓变更为原(母)父姓,亦可改为现继父(母)姓。但如果原父母双方未经协商或协商不一致,父或母一方植自将子女姓氏由原父(母)姓改为原(母)父姓或皿继父(母)姓氏的,应责令其恢复原姓氏。对此,公安部2002年5月《关于父母离婚后子女姓名变更有关问题的批复》也予以明确规定,即对于离婚双方未经协商或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而其中一方要求变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机关可以拒绝受理;对一方因向公安机关隐瞒离婚事实,而对子女姓名变更的,若另一方请求恢复其子女原姓名且离婚双方协商不成,公安机关应予以恢复。

3.4关于姓名变更权行使的例外。我国1958年4月公安部《关于执行户口登记条例的初步意见》规定,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分子和正在受刑事处分的分子,以及被劳动教养的人,一律不准变更姓名。另外,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民法通则》亦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也对公民姓名变更权的行使做出了一定限制。

3、姓名使用权

自然人对自己姓名的专有使用权, 这也是自然人姓名权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人在民事活动中有权使用自己的姓名, 也有权不使用自己的姓名。一般情况下, 任何人不得强迫自然人使用或不使用其姓名。未经自然人许可, 其他人也不得擅自使用自然人的姓名。不过, 重名即姓名的平行不包括在内。但是, 自然人使用自己的姓名, 也必须依法进行。

姓名权本质变革论

姓名权本质变革论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姓名权本质变革论 作者:袁雪石 [ 摘要]单纯认定姓名权是人格权的观点存在缺陷。姓名的功能决定了姓名权的本质。等级社会中的姓名具有表明等级关系的功能,姓名可以成为身份权的客体。在条件下,姓名用于体现社会评价和指代特殊事物,姓名因此分别成为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客体。先占理论、功利主义理论和人格理论可以成为作为财产权的姓名权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姓名权;身份权;人格权;财产权 一、问题的提出 姓名权本质是人格权已有定论。但上姓名权是否一直以人格权的姿态受保护在人格权弱小、身份权发达的封建社会,姓名是否会成为身份权的客体姓名权是否也发生过类似“从身份到契约”的“从身份到人格”的运动市场经济条件下,姓名权的本质是否仍然仅仅体现为人格权姓名的商业利用是因为姓名权具有一定的经济内涵,还是因为姓名权本身就是财产权姓名的商业化利用会不会引发一场从“财产到人格”的运动 姓名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姓名权的本质。本文试论证:第一,由于姓名具有表明等级关系的功能,姓名可以成为身份权的客体。第二,在从身份到契约演变的同时,姓名权也经历着从身份到人格的演变。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姓名不再仅仅体现人格利益,经济领域的姓名体现了财产权的本质,领域的姓名体现了人格权的本质。姓名权本质的二元时代已经到来。 二、姓名不是身份权的客体吗 人类学学者认为,姓名承担了代表群体或者个体、表明等级身份、规范婚姻关系、弥补命运缺憾、指代特殊事物、体现社会评价、凝聚文明精华等社会功能。[1](P8-16)而姓名代表群体或者个体、表明等级身份、指代特殊事物和体现社会评价的功能具有层面上的意义。事实上,姓名权的人格权本质说是以近代法典化时代为背景进行论述的。而姓名在法典化前的等级社会中表征了一定的身份关系,也正是姓名“表明等级身份的功能”的功能决定了“姓名可以成为身份权的客体”。姓名权在历史上的确曾经以身份权的形态存在过。 首先,姓名中的姓表征了一定的身份关系。 姓一般是世代相袭的,因此它发挥的最主要功能是血缘区分,即群体区分。在某些条件下,姓还可以发挥个体区分和身份区分的作用。因为在等级社会中姓本身就意味着高低贵贱。从微观上讲,家长权、夫权、亲属权等都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姓体现出来。正因为如此,德者莫迭尔等人才提出了姓名权为亲属权(即身份权)的观点。他们认为姓名权的发生多源于亲属关系,所以姓名权为亲属权的一部分。该观点从姓的角度论证了姓名权是一种身份权。[2](P326)

独家授权合作合同协议书

独家授权合作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 年_______ 月_______ 日甲方:地址: 电话:

乙方: 地址: 电话: 为了繁荣原创文学创作,促进中国各种类型文学的发展,,甲乙双方就签约作品的合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自本协议签字之日起,甲方将签约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汇编权(包括但不限于简体和繁体中文版,签约作品网络连载发布、电子光盘、电子书下载、手机阅读、改编成ivr 语音业务和以多媒体数字格式发布等业务形式的权利)独家授权卖断给乙方。第二条:甲方保证签约作品系甲方独立创作,不抄袭乙方或第三人的作品,不存在侵害乙方或第三人的著作权,不存在任何版权纠纷,没有违反著作权法、出版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作品不含有下列内容: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泄露国家机密;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第三条:甲方保证拥有第一条授予乙方的权利。因上述权利的行使侵犯他人著作权及其他知识产权的,甲方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因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乙方可以终止合同。 第四条:签约作品含有侵犯他人名誉、肖像权、姓名权等人身权及其他民事权利内容的,甲方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因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乙方可以终止合同。

第五条:乙方网站:乙方拥有___________ 网站的所有权,签约作品即在该网站上进行发表或 连载。 第六条:本协议签订后,未经双方书面同意,甲方不得行使第一条约定的授予乙方的权利,也不得许可第三方使用,如果违反,乙方有权要求经济赔偿并终止合同。乙方有权将本协议全部或部分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第三方。 第七条:协议有效期间内,协议中第一条授权标的物遭受第三方侵害时,若一方采取法律等行动维护一方或双方的权益,另一方有义务协助对方。 第八条:乙方原则上不干涉甲方的非电子版出版计划,但甲方与第三方关于非电子版权方面的出版协约不应影响到电子版连载计划及根本利益,包括但不限于减缓或停止电子版更新进度等,乙方保留由于非电子版的发布给本站带来损失的追究权利。 第九条:签约作品的交付方式 1、甲方应在签约前,交付给乙方签约作品的作品大纲,并承诺签约作品的后续情节将基本按照作品大纲进行完成,直至签约作品结稿。甲方已公开发表过的签约作品章节视为甲方同意乙方无偿使用。签约作品完成字数不低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字。 2、甲方作品必需以word 格式提交,甲方承诺每月累计交付给乙方的稿件字数不低于___________ 万字。除不可抗力原因或甲方事先通知并获得乙方书面同意外,甲方未按量提供书稿所造成的损失,由甲方承担全部责任,同时如甲方无故欠稿,时间超过 ___________ 个月或表示确实无法 继续完成作品,则视为甲方放弃作品著作权利,乙方可以继续使用甲方笔名完成此作品。版权归于乙方所有,乙方有权拒付剩余款项。 3、乙方对于作品内容不满意时,可提请甲方做适当的修改,经双方协商后达成共识。甲方如果胡写、乱写而造成买断方的经挤损失,甲方应负全部责任并赔偿买断方损失。

委托合同管辖规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委托合同管辖规定 篇一:管辖异议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四条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

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法释〔20XX〕5号) 第十八条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九条人民法院对管辖异议审查后确定有管辖权的,不因当事人提起反诉、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等改变管辖,但违反级别管辖、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按第一审程序再审的案件,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审查。 第二百二十三条当事人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异议,又针对起诉状的内容进行答辩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

冒用他人姓名接受教育,侵害人应当如何担责

冒用他人姓名接受教育,侵害人应当如何担责? 【案情介绍】 原告齐玉苓与被告陈晓琪均是被告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以下简称滕州八中)的90届应届初中毕业生,当时同在滕州八中驻地滕州市鲍沟镇圈里村居住,二人相貌有明显差异。齐玉苓在90届统考中取得441分的成绩,虽未达到被告济宁市商业学校(以下简称济宁商校)当年统一招生的录取分数线,但超过了委培生的录取分数线。当年录取工作结束后,济宁商校发出了录取齐玉苓为该校90级财会专业委培生的通知书,该通知书由滕州八中转交。 被告陈晓琪在1990年中专预选考试中,因成绩不合格,失去了继续参加统考的资格。为能继续升学,陈晓琪从被告滕州八中处将原告齐玉苓的录取通知书领走。陈晓琪之父、被告陈克政为此联系了滕州市鲍沟镇政府作陈晓琪的委培单位。陈晓琪持齐玉苓的录取通知书到被告济宁商校报到时,没有携带准考证;报到后,以齐玉苓的名义在济宁商校就读。陈晓琪在济宁商校就读期间的学生档案,仍然是齐玉苓初中阶段及中考期间形成的考生资料,其中包括贴有齐玉苓照片的体格检查表、学期评语表以及齐玉苓参加统考的试卷等相关材料。陈晓琪读书期间,陈克政将原为陈晓琪联系的委培单位变更为中国银行滕州支行。1993年,陈晓琪从济宁商校毕业,自带档案到委培单位中国银行滕州支行参加工作。 被告陈克政为使被告陈晓琪冒名读书一事不被识破,曾于1991年中专招生考试体检时,办理了贴有陈晓琪照片并盖有“山东省滕州市招生

委员会”钢印的体格检查表,还填制了贴有陈晓琪照片,并加盖“滕州市第八中学”印章的学期评语表。1993年,陈克政利用陈晓琪毕业自带档案的机会,将原齐玉苓档案中的材料抽出,换上自己办理的上述两表。目前在中国银行滕州支行的人事档案中,陈晓琪使用的姓名仍为“齐玉苓”,“陈晓琪”一名只在其户籍中使用。 经鉴定,被告陈克政办理的体格检查表上加盖的“山东省滕州市招生委员会”钢印,确属被告滕州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滕州教委)的印章;学期评语表上加盖的“滕州市第八中学”印章,是由被告滕州八中的“滕州市第八中学财务专章”变造而成。陈克政对何人为其加盖上述两枚印章一节,拒不陈述。1999年1月29日,得知真相的齐玉苓以侵害其姓名权和受教育权为由,将陈晓琪、济宁市商业学校、滕州市第八中学和滕州市教委告上法庭,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16万元和精神损失40万元。 【审理结果】 1999年,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陈晓琪停止对齐玉苓姓名权的侵害、赔偿精神损失费35万元,并认定陈晓琪等侵害齐玉苓受教育权的主张不能成立。 原告不服,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该案二审期间,围绕陈晓琪等的行为是否侵害了上诉人的受教育权问题,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最高人民法院递交了《关于齐玉苓与陈晓琪、陈克政、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山东省滕州市教育委员会姓名权纠纷一案的请示》。200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山东省高级人

第二课第二框维护姓名权04

永和中学初三政治导学案 第二课第二框题维护姓名权 备制人:王芳复核人: 【课型】预展课 【学习目标】了解姓名权的含义,找出侵犯姓名权的主要行为;能够判断出是否侵犯权利,并能够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姓名权,同时尊重他人的姓名权。 【重难点】重点: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及表现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姓名权 【学习活动安排】 新闻播报----搜集新闻材料时,要抓住新闻中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物和特定的事件,注意多关心热点新闻,更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目标展示----注意目标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仔细阅读课本相对应的部分,然后根据自学问题,找到关健词和句子,并组织答案。(参照教材P23——P28)1.姓名包括哪些方面。 2.姓名权的含义。 3.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如何行使? 4.例举侵犯公民姓名权的行为。 5.尊重他人的姓名权,依法行使自己的姓名权,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和素质。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要运用自主学习中的的知识处理,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 姓名权受到侵犯后,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从不同角度分析) 2. 公民如何正确使用姓名权? 3 . 大学生赵C因为名字是“中西合璧”,在换发第二代身份证时遇到麻烦,民警要他把名字全部改为原汁有原味的汉字,否则不予签发。赵C不服,一纸诉状将公安局告上法庭。(1)如果你是法官,你将怎么判决?为什么? (2)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试从不同角度分析,赵C、民警、及维权手段) 能力提升-----整理本节课的思路,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练习。 根据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自问自答。 收获与质疑

模特授权方(个人)肖像权姓名权授权使用协议

授权协议 授权人(模特或艺人):x 身份证号码:x 地址:x 电话:x 被授权人:成都x娱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电话: 鉴于授权人作为【X】与【成都x娱乐科技有限公司】于【】年【】月【】日签署的《_________》(以下简称协议)项下【】作品(以下简称作品)中的艺人参与上述作品的拍摄,现双方对授权人授权被授权人使用其肖像及姓名于【】年【】月【】日签署授权协议(以下简称本授权协议),约定如下: 一、授权内容: 1、授权肖像内容:依照协议约定拍摄所获得包括授权人肖像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底片、样片、精修片、成片、视频样片、花絮、最终作品等);及基于前述内容在授权期限内进行再创作(包括但不限于改编、汇编)而形成的包括授权人肖像的内容。 2、授权姓名内容:包括本名【x】、艺名【萝莉】、及双方确认代言服务代名【帝菲儿COS】。 二、授权范围:该授权无使用期限、地域、方式限制,被授权人可以法律允许的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并可将前述权利转、分授权给其他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包括但不限于用于代言产品中形象植入、代言产品包装、代言产品客户端及官方网站、代言产品广告或其他推广活动(推广媒介不限)、新闻宣传、广告语、广告短片等。授权人授予被授权人全球范围内一切必要之包括姓名权及肖像权在内的永久性权利,以便被授权人实现依照本授权协议无任何附加限制的使用。 三、授权人承诺不就完全或部分基于履行本授权而形成的任何作品主张知识产权;该等作品的知识产权由创作人或由被授权人与创作人约定的权利人享有,授权人无权干预。在任何情况下,被授权人不对就该等作品享有(或声称享有)知识产权的全部或部分的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创作人)的任何言论或行为是否侵犯授权人肖像权及姓名权,向授权人承担任何担保责任、单独或连带责任或任何其他责任,授权人亦无权就此以任何方式主张被授

合同纠纷管辖权异议上诉状

合同纠纷管辖权异议上诉状 合同纠纷管辖权异议上诉状【1】 上诉人(原审被告):山东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某某,董事长 住所地:山东省济南市某某区某某路南 代理人:山东法杰律师事务所王成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安徽某某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杨某某,董事长 住所地:安徽省某某市某某县某某街某某号 上诉请求 1、依法撤销某某县人民法院(2010)来民二初字第00099-1号民事裁定书; 2、将本案移送至山东省济南市某某区人民法院进行审理。 事实和理由 2010年7月15日,上诉人山东某某有限责任公司就某某县人民法院受理被上诉人安徽某某股份有限公司诉上诉人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向某某县人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某某县人民法院没有管辖权,该案应移送上诉人山东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010年7月22日,某某县人民法院就此作出了(2010)来民二初字第00099-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上诉人提出管辖权异议。 上诉人认为某某县人民法院的裁定违背了事实和法律规定,属于

错误的裁定,应根照《民事诉讼法》第22条的规定,依据"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将本案移送至上诉人的住所地人民法院(山东省济南市某某区人民法院)审理。 具体理由如下: 一、原审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 原审裁定认为:本案中的双方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第十二条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约定:合同发生争议时,双方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时,双方均可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直接向起诉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认定该院对该案具有管辖权。 上诉人认为: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之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无效的协议无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的规定确定管辖。 "2、在本案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方式问题上,当事人双方约定了"申请仲裁"或"起诉"两个不同的争议解决方式。 因此,在合同中,既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又选择人民法院管辖,违反了仲裁管辖权与法院管辖权相排斥的原则,可以认定双方对于以何种方式来解决双方争议并未达成合意,意思表示不一致,应当属于约定不明确,该争议解决方式的约定不明应属无效,因此,上诉人认为原审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

侵权责任法对人格权侵权赔偿的规定

一、侵权责任法对人格权侵权赔偿的规定 (一)《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侵害人格权的民事责任】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4月2日法(办)发〔1988〕6号)(节录) 149.盗用、假冒他人名义,以函、电等方式进行欺骗或者愚弄他人,并使其财产、名誉受到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50.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确定其赔偿责任。 151.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名称权、名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而获利的,侵权人除依法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外,其非法所得应当予以收缴。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8日法释〔2001〕7号)(节录)

为在审理民事侵权案件中正确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条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条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案及练习题教案修订版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案及练习题教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第四课第二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公民享有的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权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自觉地尊重他人,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本课地位:本课介绍了肖像的含义及作用,肖像权的内容,侵害肖像权的表现形式和后果;姓名的作用,姓名权的内容,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和后果。 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和姓名的义务。

学生分析:肖像权和姓名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学生还不了解这一权利,对于生活中出现的侵权现象,学生们也不懂得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因此,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教学设计: 第一目:(1)、导入:以我们如何区别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一些知名人物为引子,让学生去感受一个具体的人有两大外在标志: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以容貌将人区别开来);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用文字符号将人区别开来),这样就进入本课要讲的内容。 (2)、展示学生艺术周的相关作品:有人物剪纸、素描、石膏像、摄影等。目的让学生去感受肖像含义、制作方法的丰富性、多样性及之所以成为特定人的容貌标志。 (3)、案例分析: 见书本:15岁的小红,喜爱芭蕾舞,让爸爸给自己拍了张跳舞的照片。某刊编辑找到了小红,要求将该照片刊登于杂志封面上。小红征得爸爸同意后答应了编辑的要求,编辑将使用照片的报酬交给了小红。 思考:小红行使了什么权利 连连看: 小红让爸爸给自己拍照片肖像使用权

浅论侵害姓名权的方式及其民事救济

浅论侵害姓名权的方式及其民事救济 [摘要] 本文根据我国姓名权的现状,对姓名权法律制度的概念、基本内容、侵权行为以及民事救济制度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姓名权;侵害行为;民事救济 由于姓名权是自然人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的人身权以及财产权利有密切关系,采取完善的法律措施保护姓名权,不仅可以使受到侵害的姓名权权益得到及时恢复,而且还可以使因此受到损害的其他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得到及时的救济。 一、姓名权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在欧美国家,由于其“姓名”与“名称”是同一概念,如英文中的name,德文中Name,且范围较广,既包括自然人姓名(名称),也包括法人姓名(名称),因而姓名权的名称权可以概括为一项权利即姓名(名称)权。东方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则不同,姓名是自然人姓与名的结合,与法人的名称不同,因而分别形成姓名权、名称权的概念。 关于姓名权的概念,在定义方式上主要表现为列举式和概括式两种,前者称“姓名权是自然人对于姓名设定、变更和专用的人格权” [1];后者称“姓名权为专用其名称的权利”[2],“姓名权是人之姓名

在法律上享有的利益”[3]。我们认为前者对姓名权的意义较之后者对姓名权的意义更明确,更易于接受和掌握。姓名权作为人身权的一种,具有人身权的一般属性,在性质上应为人格权,体现人格权的一般属性,如姓名权具专有性;姓名权具有非财产性;姓名是使自然人特定化的标志,是自然人人格的外在表现。姓名权与特定的主体不可分割,姓名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和组织不能成为姓名权的主体,自然人死后不享有姓名权,姓名权是一种绝对权,其权利主体是对特定姓名享有权利的人;姓名权的客体是姓名以及与姓名相关联的精神方面的利益和情感;姓名权的内容就是姓名权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对姓名权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据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由此可见,公民的姓名权包括姓名决定权、姓名变更权和姓名使用权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侵害姓名权的主要方式 侵害姓名权的责任构成要件包括侵害行为、行为人的过错、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损害后果。 1.侵害行为 根据《民法通则》第99条的规定,侵害姓名权的行为一般由作为的方式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最常见的行为就是干涉、盗用和假冒他人的姓名。

如何确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权

本案如何确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权 作者:林诒高发布时间: 2004-06-28 11:10:52 一、案例 2001年11月21日,原、被告签订《工矿产品购销合同》一份,合同第三条交货地点、方式中约定“由供方(即原告)送货至需方(即被告)仓库或指定地点”。原告完成供货义务后,双方于2003年7月3日共同确认出具了一份《对账单》,载明被告尚欠原告货款155万余元,但对付款方式和付款地点未作约定。原告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履行地为由,向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被告偿付货款。 二、分歧 对本案的履行地及其管辖法院存在不同看法: 第一种意见认为:双方共同出具的《对账单》,对付款方式和付款地点未作约定。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第三项的规定,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根据本案《对账单》,原告是接受货币的一方,本案的履行地应在原告一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作为合同履行地的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的《对账单》是基于双方签订了《工矿产品购销合同》而成立的买卖法律关系,应以该买卖合同的履行地确定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管辖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交货地点

为该买卖合同的履行地,作为合同履行地的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三、管辖权的确定依据 买卖合同(即购销合同)纠纷管辖权的确定依据有《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19条“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管辖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约定的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合同)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合同法》第六十二条“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第一百四十一条“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第一百六十条“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支付价款”等等。实务中,对以确定管辖的被告住所地争议不大,但是,由于对买卖合同履行地的不同理解,使得此类纠纷引发的管辖权争议问题较多,前述就是典型的案例。 四、合同履行地的理解 所谓“合同履行地”,通常认为是“合同规定履行义务的地点”,也即义务清偿地点。可具体到个案中,由于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法律行为,这决定了买卖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因此买卖合同的双方既是权利人又是义务人,不管是出卖人还是买受人都必须履行相应

侵犯肖像权、名誉权的法律法规

《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民法通则》 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一九九三年八月七日) 七、问:侵害名誉权责任应如何认定? 答: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八、问: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答: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九、问:因文学作品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答:撰写、发表文学作品,不是以生活中特定的人为描写对象,仅是作品的情节与生活中某人的情况相似,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描写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对特定人进行侮辱、诽谤或披露隐私损害其名誉的;或者虽未写明真实姓名和住址,但事实是以特定人为描写对象,文中有侮辱、诽谤或披露隐私的内容,致其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编辑出版单位在作品已被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或被告知明显属于侵害他人名誉权后,应刊登声明消除影

知识产权日报:对在先姓名权的保护

对在先姓名权的保护 《商标法》除保护在先商标权外,亦在一定条件下对其他在先民事权利予以保护。《商标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该条规定的“在先权利”是指在系争商标申请注册之前已经取得的,除商标权以外的诸如商号权、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权、姓名权、肖像权等其他权利。其中,姓名权是评审案件中并不常见的一种在先权利,但涉及该项权利的评审案件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本文将结合乔治·阿玛尼商标争议案对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一条保护在先姓名权的适用条件进行阐述。此案还涉及《商标法》其他实体条款的适用问题,为突出姓名权保护问题并节省篇幅,其他情况本文予以省略。案情 申请人:加·莫德菲尼公司 被申请人:杭州某贸易有限公司 争议商标:第1560251号乔治·阿玛尼商标 一、当事人主张 申请人的主要理由是:乔治·阿玛尼是申请人创始人、世界最为著名的时尚品设计大师GIORGIO ARMANI先生的中文名称。中国所有媒体报道,都直接将GIORGIO ARMANI的英文名称音译为乔治·阿玛尼。争议商标与GIORGIO ARMANI先生的中文名称完全相同。被申请人未经授权,擅自将GIORGIO ARMANI先生的中文名称注册为商标,给GIORGIO ARMANI 先生造成了损害,直接侵犯其姓名权。GIORGIO ARMANI先生委托申请人在中国维护其姓名权。被申请人是专门从事国际品牌服饰销售的公司,其注册争议商标的行为具有明显恶意。申请人请求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一条等规定撤销争议商标注册。 被申请人答辩的主要理由是:申请人虽称“乔治·阿玛尼”是“GIORGIO ARMANI”的译音,但被申请人认为译音可以有很多种译法,用不同的中文表示。申请人提供的证据中就有阿玛妮、阿马尼、乔治奥·阿曼尼、亚曼尼等。争议商标不存在仿冒或相近的情形。对姓名权的保护应以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为前提,争议商标不是“GIORGIO ARMANI”人名的音译,即使读音相似也纯属偶然,未侵犯GIORGIO ARMANI的姓名权。请求维持争议商标。 二、商评委审理与裁定 商评委经审理查明:争议商标由被申请人于2000年2月3日向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2001年4月28日取得注册,核定使用于第3类肥皂、去污剂、上光剂、化妆品用香料、化妆品等商品上。 商评委经审理认为:申请人提交的乔治·阿玛尼先生的个人身份证与维权声明复印件、公证书原件及中文翻译等可以证明GIORGIO ARMANI先生授权申请人在中国维护其姓名权的事实。申请人提交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公开出版发行刊物《国外纺织技术》(1991年第14期和1992年第14期)、《经济导刊》(1996年第4期)、《江苏纺织》(1992年第10期和1997年第10期)、《中国新时代》(1998年第1期)、《音乐世界》(1999年第4期)、《国际人才交流》(1999年第10期)、《艺术生活》(2000年第1期)上刊登的《92/93秋冬服装流行趋势》、《意大利设计师阿玛尼》、《1992年春夏服装流行趋势》、《霓裳梦》、《谈男装女性化的趋势》、《冰山下的火焰:乔治·阿玛尼——米兰的时装设计大师》、《我爱名牌》、《走进意大利看时装帝国》、《东方面孔上的西方时尚》等文章复印件。这些文章可以证明如下事实:GIORGIO ARMANI先生出生于1934年,于1975年在意大利注册GIORGIO ARMANI S.P.A.(乔治·阿玛尼股份公司)。GIORGIO ARMANI先生作为世界时装界

艺人独家经纪合同(详细版)

艺人经纪合同 本合同由以下双方于年月日于中华人民共和 国省市区签订。 甲方(经纪公司):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乙方(艺人): 艺名: 证件类型: 证件号码: 地址: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鉴于: 1.甲方在演艺活动经营管理及唱片制作方面有着丰富资源和经验,可为演艺人士提供良好的经纪代理服务; 2.乙方拥有良好的艺术天斌和条件,具备在演艺活动全面发展的重要潜质; 3.甲方将利用优势传媒资源,通过为乙方开展演艺事业规划、演艺培训、形象策划及包装、宣传、安排及接洽各类演艺活动等方式对乙方的演艺事业予以全方位的推广发展。乙方同

意此等安排,就自己的演艺事业的全面发展与甲方开展合作,并授权甲方担任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演艺事业的独家全权经纪方。 双方经平等自愿协商,遵循公平及诚实信用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合作内容、范围、方式及期限 1.1 合作内容及范围 (1)乙方委托甲方担任其演艺活动经营管理公司(即独家经纪公司),甲方接受乙方的 委托,根据本合同的约定担任乙方的独家经营管理公司(即独家经纪公司)。乙方是以自由身份不受任何合同或职业之约束与之签订本合同。甲方为乙方独家代理全世界范围内乙方全部演艺文化事业的经纪和经营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关乙方参与的业务活动范围(以下简称“演艺活动”): ① 出席参加各类公益、商业、公关等活动; ② 与第三方进行业务和报酬洽谈,签订和履行相关约定; ③ 已知及未知媒体上的广告及商业宣传(包括但不限于电影、电视、电台、报纸、刊物、互联网、户外媒体等); ④ 电影、电视、电台、数字音乐、戏剧、舞台表演、录音、专辑、文字著作等相关内容 或产品的拍摄、制作、发行、授权及转让; ⑤ 安排乙方在互联网平台上(含移动互联网)进行直播,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视角游戏直播、游戏解说、唱歌跳舞或其他才艺展示、参加比赛、综艺节目或推广活动、以主持人身份进行现场或事件报道或评论等; ⑥ 其他涉及乙方的个人形象、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著作权及其邻接权的一切事务 活动,或者其他可能会对甲乙双方的权益和收益产生影响的商业活动、公益活动以及会对甲乙双方在公众和媒体产生影响的一切事务。 (2)本合同项下合作地理范围为:全世界。 1.2 合作方式 (1)甲乙双方同意,进行独家排他性的娱乐演艺业经纪管理合作,乙方委托甲方担任其 独家的经纪管理公司。甲方接受乙方的委托,根据本合同的约定担任乙方的独家的经纪管理公司。

买卖合同的诉讼管辖

篇一:签订买卖合同时如何有效约定管辖法院 签订买卖合同时如何有效约定管辖法院? 张国华 企业对外签订买卖合同,经常涉及“约定管辖”。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约定管辖”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我们应注重理解和运用,适当约定较为便利、合适的法院打官司,以节省诉讼成本,达到诉讼目的。 “约定管辖”须符合法定规则。笔者在多年的法制服务活动中,发现有些企业想方设法、费尽口舌争取到管辖条款,却因约定欠妥而得不到法院认可,到头来空忙一场,还因管辖异议,被人为拖延诉讼,贻误时机,实在可惜。 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一:某不锈钢制品公司与山东的某贸易公司签订供销合同一份,约定不锈钢制品公司向 “如发生纠纷,贸易公司供应不锈钢紧固件。为保障货款回笼,不锈钢制品公司提议写出约定: 由不违约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解决。”合同签订、送出30多万元货后,贸易公司迟迟不付款。为此,不锈钢制品公司向本市法院起诉。但诉状送达被告时,贸易公司却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经审查认为,在审理前无法判定谁才是合同约定的“不违约方”。裁定将案件移送到被告即山东贸易公司所在地法院处理。 案例二:赵某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在上海办公司的沈某,两人一见如故。当赵某拿出以往格式合同打算给对方签字时,沈某仔细看过提出补充条款:“如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交由乙方(指沈某公司)所在地法院裁定”。赵某为了公平,要求把条款改为“交由甲方(指甲方工厂)或乙方所在地法院管辖”,终于达成协议。签约后,赵某按时送货到对方公司,可左等右要就是追不到货款,则一纸诉状送给本市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看后告诉他,由于约定的管辖条款无效,须到对方所在地法院起诉。 案例三:原告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与南通某贸易有限公司签订钢材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如发生争议协商不成,则向xx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该案标的额不超过95万元,属基层法院管辖范围,承办法官查明事实后,将该案依法移送。 那么,究竟应如何有效地约定管辖法院呢?归纳起来,应把握“五个只能和不能”及“两个不得”。 一是只能约定一审法院,不能约定二审法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审法院确定后,二审法院则按照级别管辖的规定当然确定。一审判决、裁定后当事人上诉的,只能上诉至一审法院的上级法院,而不得向其他法院上诉。 二是只能约定有联系的法院,不能约定无联系的法院。根据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选择的管辖法院,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超出该范围任意选择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四是只能明确约定,不能模糊约定。当事人选择管辖法院必须是明确的。如有的公司约定“在甲方所在地按照合同法处理”。其本意是在甲方所在地法院诉讼,但是“按照合同法处理”的方式有多种。对方提出管辖异议后,法院认定异议有效,则裁定移送管辖。其实,该公司完全可以约定发生争议“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五是只能以书面约定为准,不能以口头约定为凭。约定管辖法院是要式行为,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协议管辖必须以书面形式,可以是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也可以是在诉讼前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如果合同中未约定管辖法院,仅口头达成协议,即使对方予以认可,在没有签订书面约定管辖协议的情况下,该口头约定仍不能采用。 “两个不得”,即约定管辖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法院对于级别管辖是有硬性规定的。某案件按性质或者标的额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如果选择由中

侵犯人身权利的案例

侵犯人身权利的案例 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要利。它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但主要上指人的生命。健康。人格。名誉和人身自由等权利,以及与人身直接有关的权利。例如: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等。 我国《刑法》为了切实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专章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民主权利”。《刑法》第131条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任何人,任何机关非法侵犯。违法侵犯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刑事处分。”根据这一原则性的规定,我国《刑法》在保护公民人身权利方面,具体规定了以下几种犯罪: 1、侵犯他人生命的犯罪,包括: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 2、侵犯他人身体健康的犯罪,包括: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3、侵犯妇女身心健康的犯罪,包括:强奸罪,奸淫幼女罪,强迫妇女卖淫罪; 4、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包括:非法拘禁罪,非法管制罪,拐卖人口罪; 5、侵犯他人人格名誉的犯罪,包括:诬告陷害罪,侮辱罪,诽谤罪,伪证罪,隐匿罪证罪; 6、侵犯涉及到有关人身权利的犯罪,包括:刑讯逼供罪,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聚众”打砸抢”罪,因刑讯逼供,聚众打砸抢致人重伤,死亡的,以伤害,杀人罪(包括过失)论处,法律是神圣的,不管是什么人,如果不惜”以身试法”,肆意践踏公民的人身权利,触犯刑律,那么,他就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案例一侵犯生命权

案情介绍 2009年某月某日,河南某市的赵某在吃了晚饭后,在街道上锻炼身体,被素有仇恨的李某看见。李某顺手拿起路边正在施工场地上的一根铁棍,不由分说就向赵某的头上砸去,赵某躲开,但还是一条胳膊被打成重伤,眼看李某的铁棍又要砸向赵某的头部,赵某慌乱之中顺手拿起路边的一块砖头砸向李某,李某应头倒在地上。赵某以外李某昏倒在地上,想赶紧离开,还没有跑出几步,看见李某的铁哥们王某和几个人拿着刀具跑过来,赵某因伤跑不快,背上被王某他们砍了两刀,流血不止,一边跑一边大叫救命。恰巧一个姓张的女孩骑摩托车路过,赵某不顾一切地把女孩推下摩托车,抢过摩托车逃走,并随即到公安派出所自首,并被检察院批准逮捕。事后查明李某当时已经被赵某打死。骑摩托车的女孩被摔伤,花费了近3000元。 最终结果 本律师为赵某做了不负刑事责任辩护,法院采纳了本律师的辩护意见,当庭宣告赵某不负刑事责任,并当庭释放。 理由(解释) 一、赵某打死李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因为:根据《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其一,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其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其三,防卫行为必须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其四,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其五,除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外,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本案中,李某明显要杀害赵某,赵某在情急之下,无意打死李某,主观上没有犯罪恶意,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无意造成李某的死亡,没有超过

公民享有姓名权

公民享有姓名权 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四、《户口登记条例》 《民法通则》第99条也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姓名权保护的客体是权利人的姓名。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户籍机关正式登记的本名。 《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18周岁以上公民需要变更姓名时,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民法通则》第99条也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18周岁以上公民需要变更姓名时,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所以,申请修改姓名被拒绝,或者限制姓名所引用的文字,从法理上来说,都是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公民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合法的姓名权。 对16岁以上公民更改姓名“从严掌握”,仅仅是公安机关内部规定,无可操作性的具体标准,且与《民法通则》有关规定有抵触之嫌,应无法律约束力。若一味拒绝为公民更改姓名,公民因公安机关行政不作为打起官司时,若公安机关不能举出公民更改姓名违反法律规定的证据,公安机关就可能承担败诉的后果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精神,公民申请更改姓名不应附加任何条件。公安机关在制定行政规章时,不能仅考虑公共行政权力,还要考虑整个法律体系的一致性。若认为公民改名对户籍管理、对公民违法犯罪信息管理可能造成麻烦和不便,从而限制公民行使更改姓名的私权利,这样做是不对的。公民的姓名更改后,公安机关在各种档案信息中对公民的曾用名如实加以记载即可,公民以原名字存款、炒股、缴纳、领取各种保险费保险金,缔结合同后需要以新名字继续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只需到公安机关开具名字变化的证明即可。公民改名字应该不会对户籍管理和治安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