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一对一

五年级一对一

五年级一对一
五年级一对一

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如果数出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添上0补足。小数乘整数:

一、填空。

1、4×4=()+()+()+()

2、把3.67扩大10倍是(),扩大100倍是(),扩大1000倍是()。

3、把560缩小10倍是(),缩小100倍是(),缩小1000倍是()。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5×10=0.56×100= 3.78×100=

3.215×100=0.8×10=

4.08×100=

2、用竖式计算

4.6×6=8.9×7=1

5.6×13=

0.18×15=0.025×14= 3.06×36=

三、根据13×3=39,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30×3=13×30= 1.3×3=

1300×3=130×30=0.13×3=

1、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198×0.895×0.9

168×1.5132×4.6

小数乘小数:

一、填空

1、6.3×16.789的积里有()位小数。

2、根据47×14=65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47×14= 4.7×14=0.47×1.4=

47×0.14=0.47×0.14=470×0.014=

3、在里填上>、<或=

196×0.35×2.5

0.78×1.1 6.2×0.99

若A×0.56>0.56,则。

若B×0.42<0.42,则。

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1、乘数比1小时,积一定小于被乘数。()

2、一个数的1.5倍一定比原数大。()

3、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一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最多是三位小数。()

4、37×3.8=166.06( )

5、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三、计算下面各题

31.5×24.50.8×0.56 4.23×0.028

0.63×1.0536×0.560.32×0.2

四、列式计算

1、0. 56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2、1千克面粉可磨面粉0.85千克,53.5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当A为何值时,下面等式成立:

2.6×1.5+A×1.5+0.15×34=76×0.15

积的近似数:

一、填空:

1、6.9628保留整数是();保留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位。

3、4.3×0.83的积是(),保留两位小数后约是()。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近似值4.0和4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

2、7.995精确到百分位是8。()

3、一个自然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

4、两个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2.16,这个准确数可能是2.156( )

三、计算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58×20.5×0.90.37×2.4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5.6×0.506 6.728×3.234.3×0.23

四、解决问题

1、蒙古牛一般体重约320千克,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体重的1.32倍,草原红牛的体重

约是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2、甲乙两人共同生产一批零件,甲每小时生产28.5个,乙每小时生产35个,甲在中路途因

为修理机器耽误了一小时,5小时后,这批零件全部生产完,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3、有16个教授,有人带1个研究生,有人带2个研究生,也有人带3个研究生,他们共带

了27个研究生,其中带1个研究生的教授人数和带2个和3个研究生的教授总数一样多,问带2个研究生的教授有几人?

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1.35×4 3.7×0.5 0.56×0.6 7×0.86

2:判断下列各式的积是几位小数。

1.34×0.67 0.418×3.5 0.85×28.3 6.54×0.7

3: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2×2.5=0.8 0.86 ×0.75=0.624 2.6×1.08=2.708

4:计算下面各题,说说积与因数的关系。

63×0.3 63×2.5

57×0.7 57×1.5

0.75×0.2 0.75×1.4

0.06×0.5 0.06×1.6

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练习一

1.你能说出下列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吗?

0.9×6 2.3×20 1.8×0.2 5.4×0.05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任选两题写出验算过程。

0.85×0.7 3.6×17 5.8×1.2 0.06×1.3

9×1.235 1.8×2.04 25×0.04 0.35×2.6

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456×0.8○456 4.25×1.2○4.25 1×0.99○1

32.5×1.6○32.5 1.3×0.7○1.3 0.25×0.45○0.25

4.填空。

(1)4.8×0.74表示()。

(2)0.432×3.6的积有()位小数。

(3)甲乙两数的积是6.28,如果两个因数的小数点都向左移动一位,积是(),如果第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要使积不变,第二个因数的小数点应向()移()位。(4)某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比原数大18.9,原数是()。

5.判断。

(1)两个因数的积一定大于每一个因数。()

(2)比0.1大且比0.2小的数有无数个。()

(3)0.16×20和20×0.16的意义和结果都相同。()

(4)0.04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4小。()

(5)大于0而小于1的任意两个数,它们的积比原来的每个数都小。()

(6)整数都大于小数。()

(7)80.6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再缩小到原来的0.1是8060。()

(8)正方形的边长是4.5米,它的面积是18平方米。()

(9)两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的小数位数是2,那么这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也一定都是2。

6.列式计算。

(1)8个4.5相加是多少?(2)把5.4扩大36倍是多少?

(3)一个数是1.08,它的3.6倍是多少?

(4)32个7.3的和是16的多少倍?

(5)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大3.24,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积的近似数

1: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78×0.24 0.56×1.07 0.048×45

2:超市有一种糖果,每千克售价是12.55元。买4.5千克这样的糖果应付多少钱?(结果保留到百分位)

练习二

1.用四舍五入法求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2.想一想,填一填。

(1)2.983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2)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3)16.992保留整数是(),精确到十分位是()。

3.计算,并按要求取近似值。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4.8×0.74 3.5×6.4 0.563×42

(2)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5.24×2 0.18×0.45 1.57×0.65

4.李阿姨到水果店买了8.38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售价6.8元。李阿姨应付多少元?

5.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水3.7千克。

(1)照这样计算,一天会浪费多少千克水?(结果保留整数)

(2)一年(按365天计算)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3)一所学校有12个水龙头,如果都不关紧,一年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最新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对一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对一教案 徐海怡 教学目标:掌握倍数和因数方法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基础巩固 一.填空 1、因为3×6=18,所以()是()的因数,18是6的()。 2、在自然数1~20中,质数分别有 ()。 3、同时是2,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4、一个数既是9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5、有一个两位数5□,如果它是5的倍数,□里填()。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如果它同时是2、5的倍数,□里可以填()。 二.选择题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3、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三.1、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个)。 20 因数:倍 数: 25 因数:倍 数: 17 因数:倍 数:

四、计算下图的体积(单位:分米) 重点练习 一.用0、5、8组成三位数: (1)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 (2)这个三位数有因数5: (3)这个三位数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5: 二、应用题 1.一块水泥砖长8厘米,宽6厘米,厚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把一块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钢材,长方体钢材长多少厘米?

3.某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4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4.长方体的长为12厘米,高为8厘米,阴影部分的两个面的面积和是20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课后作业 一、填一填。 1、50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2、25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完整版)孙佳凝历6五年级数学一对一辅导方案

辅导方案 校区:全福校区 学生姓名:孙佳凝 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个性化辅导方案 日期:_2016年___月___日 学员编号:年级:六年级总课时数:班主任: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辅导时间:学科教师: 学生的基本情况 学习心理 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有□无学习目标:□有□无 主动性:□强□弱上进心:□强□弱 其他:_从上课情况来看,孙佳凝同学对学习有自己的目标,如果能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改正学习方法,相信成绩很快能提高。 习惯与方法计划性(制定和执行):□强□弱课堂注意力集中度:□高□低 课堂笔记习惯:□有□无课前预习习惯:□有□无 课后复习习惯:□有□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有□无 学习方法指导:建议孙佳凝给自己的作业制定一个时间规划,提高作业效率,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找到自己的薄弱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风格知觉感官 □偏视觉□偏听觉□偏触觉□偏动觉 其他:___ ___ 思维方式 □分析型□整体型□沉思型□冲动型□独立型□依赖型 其他:__ 基础过于薄弱,导致无法独立完成学习 学科分析 优点不足 四、上课纪律性很好 五、有自己的学习目标 六、对学习有上进心 七、对成绩提升有自己的想法1.学习效率不高。 2.思维不缜密。 3.做题不够严谨 4.基础知识需要着重掌握 5.注意力不集中 6.做作业的独立性不高 孙佳凝阶段性教学辅导方案 一、学生个性特点分析(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应试 能力;学习类型与性格特点;学科知识实际掌握情况与缺漏之处)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 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 1 / 16

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 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 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 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 2 / 16

五年级数学每份数、份数、总数专题(一对一辅导)

五年级数学每份数、份数、总数专题(一对一辅导) 专题简析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题1一个商店去年全年的营业额为120万元,平均每个月营业额是多少万元?每份数:份数:总数: 例题2有8吨煤,烧了16天,求平均每天烧几吨?每吨烧几天? 每份数:份数:总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 例题3王老师买了3瓶墨水,每瓶1.25元;又买了5支钢笔,每支3.4元。买这些东西一共用了多少钱?墨水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钢笔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例题4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3.5米,21天完工,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甲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乙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例题5小华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2千米,需要2.5小时,如果每小时多行3千米,需要几小时? 每份数:份数:总数: 后来的每份数: 例题6李洋看一本职工作264页的小说,前3天已经看了72页,照这样计算,这本小说他还要看多少天才能看完? 每份数:份数:总数: 剩下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课后作业 1、一个工人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小时加工20个,12小时可以完成。现在 要提前2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要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每份数:份数:总数: 后来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2、有5千米的路,走了25分钟,求1小时走多少千米?走1千米要用多少小时?每份数:份数:总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 3、一个车间要生产2560个零件,3天生产了960个,照这样计算,剩下的零件还需要多少天? 每份数:份数:总数: 剩下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4、两地间的铁路长250千米。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2.5小时后相遇。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列车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客车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5、水泥厂食堂运回3吨煤,计划可以烧饭20天,改进炉灶后,这批煤实际烧了25天。实际平均每天比计划节约用煤多少千克? 每份数:份数:总数: 改进后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6、加工1620个零件,如果甲乙两人同时开工,6小时可以完成。已知甲每小时加工150个,乙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甲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乙的每份数:份数:总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精华版)讲解学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先由上面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再由左(右)和前(后)确定立体图形有几层,每层有几行几列。)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例:1会画三视图(画一画)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2、会搭积木 例如:如右图是从上面看到的搭积木的形状,请你画一画。

从正面看从侧面看从上面看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1、熟记概念: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或者商)的倍数,除数(或者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在整数乘法中,因数是积的因数,积是因数的倍数。 例如:12÷2=6 →12是2(或者6)的倍数,2(或者6)是12的因数。 2×6=12→12是2(或者6)的倍数,2(或者6)是12的因数。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例如:12的最小因数是( 1 ),最大的因数是(12 )。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例如:18的最小倍数是(18 )。 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最小倍数,又是它本身的最大因数。 例:⑴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各科教案类文档,如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草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

完整五年级上册 小数乘法一对一经典讲义重点学校

小数的乘法 教学目的: 1、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小数乘法的简便方法; 3、 掌握小数一般的应用题、含“每”、“ 1”的应用题、归一(归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并且能灵 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的简便方法的能力;分清含“每” 、 “ 1 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第一部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乘法的意义 引入:45+45+45+45+45=( ) X ( ) 4.5+4.5+4.5+4.5+4.5= ( ) X( )=( 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 )是多少。 3、1、5个1.6相加,用加法表示是( ), 用乘法表示疋( ),结果是( )。 4、 1.25的8倍是( 5、 1.5 X 0.8就是求 ( 6、 2.7的一半是( ),1.5 X 1.8就是求 )。 )。9.8的十分之三是( )。3.72 是 2.4 的( )倍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 )的简便运算 )。32个1.5的和是(

例题分析: 42 X 0.54 1.08 X 25 3500 X 0.96 0.25 X 0.046

总结: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 有几位小数,就在积后点上几位小数。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 ,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 要用()占位。 (一)【考?考你的计算能力】 1.5 X 62= 2.3X 12= 3.5X 16= 12.5 X 42= 1.8X 23= 1.06X 25= 21 X 2.84= 4.32X 8= 6.8X 25= (二)【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1、计算 5.6 X 1.8= 0.86X 40.5= 4.8 X 0.25 =

小学五年级语文一对一辅导教案

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科目语文年级五 第部分基础知识 ?、读一读,写一写。 sh a o w 百w a y印 e ji ao zh e ji ①w u xi a ( )( )( )( )( ) 亠田“ ”划出句中的错别字, 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代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联棉不断的画倦。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暇( 稍()峦()碗()桐() 暇(梢()恋()蜿()洞()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波()壮阔( )()森郁变化()( ) 五()斑斓( )()如镜盘曲()( ) 五、依照下列词语的结构形式,各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词语。 1、斑斑点点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光溜溜_________________ 3、无边无际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六、选择恰当的叠词填空。 清清缓缓渐渐轻轻朵朵 1、汽车()入山,沿途的景色更美了。 2、溪水()地流,声音()的。 3、()盛开的白莲映在()的河水里。 七填空(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上明月共潮生。 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白银盘里一青螺。 4、落木千山天远大,。 5大漠孤烟直,() 6(),带雨云埋一半山。 7几行红叶树,()。 8相看两不厌,()。 9遥望洞庭山水翠,() 八、这组课文,我们学了三首古诗词,你能默写《独坐敬亭山》吗?记住写上作者 第二部分阅读 L、读《桂林山水》片段,回答问题。 九: 我攀登过()的泰山,游览过()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词语。 2、“兀”字是()结构,部首是(),音序是()。 3、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划上横线。 险:①地势不平坦②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③狠毒④险要 危:①危险,不安全②处于危险境地,损害③指人快要死④高⑤端正 4、给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5、这段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作者把桂林的山跟()和()作比较,还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的特点写具体。 7、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划上“一”。 十、阅读课外文章,回答问题。 十多个春秋,岁岁都有妈妈的眼睛,岁岁都离不开妈妈的眼睛。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妈妈的眼睛总是微笑着,那微笑后面有好多好多的故事、谜语、糖果和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 1、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笔试分97分卷面分3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填空。(30分) 1.(1分)用18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有种拼法. 2.(2分)32的因数有,40以内的自然数中7的倍数有. 3.(3分)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化成小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4.(3分)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0,这两个数是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是,最小公倍数是. 5.(1分)把1千克的糖放入5千克的水中,糖占糖水的. 6.(1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c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二、看图填一填(6分) 7.(2分)估一估方格上图形的面积.(每一个方格面积为1cm2)

8.(4分)看图写分数,再化成小数. 三、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x”(4分,每题1分)9.(1分)是最简分数.() 10.(1分)两个分数比较,分母较大的分数值小.() 11.(1分)五(2)班男生30人,女生2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12.(1分)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四、解答题. 13.(4分)在横线上填入“>”“<”或“=”. 0.2 0.125 .

五、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10分,每题2分) 14.(2分)任何一个自然数一定是()的倍数. A.1 B.2 C.3 D.4 15.(2分)15和45的公因数有()个. A.1 B.4 C.10 D.6 16.(2分)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 A.加上6 B.加上27 C.不变 D.扩大3倍 17.(2分)已知4路公共汽车10分钟开出一辆,6路公共汽车15分钟开出一辆,同时开出一辆后,至少再过 ___分钟又同时开出.() A.20 B.25 C.30 18.(2分)有10张卡片,分别写着1﹣﹣10各数,任意摸出一张,摸到奇数的可能性是() A. B. C. 六、基本技能(30分) 19.(20分)计算 +﹣﹣+ 1﹣(+)++. 20.(10分)解方程

五年级语文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五年级语文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个教学教性化辅辅辅案 学教科,辅文任辅辅, 授辅辅辅年月日;星期 ,: 2013 年辅五年辅性辅男辅辅教学辅文辅辅叙姓名 教学 知辅点,正把握辅文辅辅的答辅技巧。确叙目辅 能力,1.提高辅辅外辅辅文章的辅感~到熟能生巧的目辅。达 辅辅事作文的理解~在不辅辅辅解的件下提升辅作水平。断与条写2. 方法,辅辅辅合 重点 辅点1.重点抓抓住辅辅的答辅重点~住要害。: 辅点把握辅事作文辅型其他辅辅的辅~能正表。与区并确达: 辅前辅作辅完成情,辅? 良? 中? 差? 建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辅_ 知辅点,辅辅文要素,叙堂 教

学 内 容 辅一辅;一,

六要素, 辅辅, 地点, 人物, 起因, 辅辅, 辅果, ;二, 重要辅辅 卡胆医她独秋莎子小得不得了~辅上辅辅上院辅班~不敢自一人待在家里~就逃到小 伙卡她没伴辅辅奇家去辅夜。辅辅拿那有辅法。 可是有一天辅上~辅辅却辅秋莎辅,卡 “今天我要辅班~有一辅辅要~非常重要,可得注意了。”个来你 辅辅是生~常常接到病人的辅辅~秋莎明白辅些辅辅的重要性。个医卡

辅辅走了~秋莎拿起辅~辅看辅等~隔一就望望那架辅辅机。想~重要辅辅辅上就卡会儿她会 打的。可是~辅辅辅老是不~秋莎心里辅始着急了。来响卡 突然~辅辅辅了起~辅辅地拿起筒,“……”响来她听喂 “~辅是汽辅辅,”筒里辅。喂你厂听 “不是的,”秋莎懊辅地回答~辅下筒。卡听 她响来听卡心里巴望辅辅辅再起~完重要辅辅~就通知辅辅~然后逃到辅辅奇家里去。但是~ 辅辅辅又默起。沉来 从来声她跑窗窗窗框窗什辅地方~辅了辅高辅低的辅辅。心里辅毛~向口~仔辅察看了台、、 帘没架子~什辅都好好的~有什辅人。 “~是上人家的收音机,”猛然醒悟辅~暗自好笑。哦楼她来 忽然~似乎到老鼠在辅西~白了辅。可仔辅一~楚了~是辅辅辅把什辅投辅听抓她吓听听清 了信箱。 辅了一~秋莎又辅得~辅有老鼠在什辅辅西。会儿卡确抓 “奇怪~老鼠辅到天花板上辅去了,”思索着~辅辅地辅起耳辅~“辅~是辅辅怎会跑呢她哦 辅,”到辅辅辅的辅曲~辅才的~原是人家在跳舞的磨。她听来声响声来蹭声平多久~又像到地板了一下~打了冷辅~住呼吸去……静没听响她个屏听 卡怕她离秋莎又害又辅愁~想辅上辅。可是不行~不能走,重要辅辅辅有,没来啊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一对一辅导

熙励教育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廖棋任课教师:刘航所授科目:数学__ 学员年级:五年级上课时间:201 1年12月4日09时00分至11时00分共两_课时 教学标题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同步练习题 教学目标练习检测 教学重难点列方程 授课内容: 一、选择题 1、5.4和5.6之间的小数有()个。 A. 一 B. 二 C. 三 D.无数 2、与306÷1.7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 30.6÷17 B. 3.06÷17 C. 3060÷17 D. 306÷17 3、与0.456×2.1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 4.56×21 B.21×0.0456 C. 45.6×0.21 D. 456×0.021 4、食堂每天用大米a千克,用了2天后还剩下b千克,原有大米()千克。 A. a+2-b B. 2a-b C. 2a+b D. 2(a+b) 5、做一套西服用布2.4米,30米布最多可以做()套。 A. 12.5 B. 12 C. 13 D. 14 6、买10千克大米用25.5元,买4.5千克大米用()元。 A. 11.475 B. 11.48 C. 11.4 D. 11.47 二、判断题 1、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2、3.5和3.50的意义相同。() 3、3x+5x-8是方程。() 4、37÷4的商是无限小数。() 5、(135-1.08)÷9=13.5÷0.9-1.08÷0.9 () 6、9与x的4倍的和是9+4x。() 三、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10÷0.2÷2.5 64×4.5+3.6×45 1.25×3.2×0.8

五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语文一对一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愿意为他人服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教学设想】 本课识字量不大,可以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交流读与评价读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情本身。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要有信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小组分自然段朗读。 4、全班齐读。 三、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想一想,“我选我”这句话是谁说的?我选我干什么? 2、再自由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有感情朗读。 4、讨论交流:

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⑴自由发言。 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 四、创造性的演读课文 1、师生表演。 2、小组内表演。 3、各组推选优秀“老师”、“王宁”上台表演。 五、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已经和生字成为好朋友的大声叫出朋友的名字。 2、找一找: 师出示生字卡片,生从文中找出它的朋友,并叫出他们的名字。 语文一对一教案2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继续深化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认真揣摩文章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积累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4、学习成语故事,讲述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利用课文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抒写对生命感悟的文章,那用心去感受春光的盲姑娘,那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祖孙三代人,以及那些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和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小花,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同学们课下还搜集了许多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相信你们对生命也一定有自己的解读。今天,我们就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来畅所欲言。

一对一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学生版)教程文件

一对一五年级第一次课教师辅导讲义 课题走进语文学习 教学目的 1.培养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学习能力训练,提高孩子听课效率。 3.考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能力的考查、知识的运用。 教学内容 1、学会做好语文周、月、年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完成。 2、准备一本课堂笔记本,随时记录知识与方法,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准备一个周记本和摘抄本, 一、兰兰大舞台: 亲爱的兰兰小朋友,欢迎你加入精锐大家 庭,老师希望你在这里的每一分钟都是开心快 乐的!今天是我们第一次上课,你可以和老师 谈谈你自己吗? 我的兴趣爱好?我的烦恼?我的性格、我的特长、我的 闪光点、我的小幽默、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最喜欢的 作家、我最喜欢的格言……

学会观察,积累、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准备一个错题本随时记下你的小失误,下次不要再犯哦! 3、认真听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做好课堂知识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导,随时反思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改正,端正学习态度; 5、扩大阅读量,多思考,多练笔,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6、每节课内容: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及布置的作业——上课——检查课堂知识学习情况——布置每周学习报告作业 上课之前,老师先要考考你的学习力,准备好了吗? 小学生学习能力教育训练 训练目的: 训练学习能力,让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提高听课效率。 训练要求: 每天训练10分钟,坚持训练,效果明显。 听课不走神题 训练目的: 提高听课注意力和听课效率。 数字传真 训练方法:老师读一组合数字(如2356),兰兰听完后复述一遍。 例如:老师读:68713 兰兰听完就回答:68713(提醒68713不能读成六万八千七百一十三) 听课排序 训练方法:老师读完一组词语和数字后,兰兰把听到的汉字词语复述出来。 例如:3—文化—4—教育—形状—海洋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对一讲义1

小数的乘法 教学目的: 1、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小数乘法的简便方法; 3、掌握小数一般的应用题、含“每”、“1”的应用题、归一(归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且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的简便方法的能力;分清含“每”、“1”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第一部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一、小数乘法的意义 引入:45+45+45+45+45=()×() 4.5+4.5+4.5+4.5+4.5=()×()=()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是多少。 3、1、5个1.6相加,用加法表示是(),用乘法表示是 (),结果是()。 4、1.25的8倍是()。 32个1.5的和是()。 5、1.5×0.8就是求(),1.5×1.8就是求 ()。 6、2.7的一半是()。9.8的十分之三是()。3.72是2.4的()倍。 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例题分析: 42×0.54 1.08×25 3500×0.96 0.25×0.046

总结: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后点上几位小数。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占位。 (一)【考一考你的计算能力】 1.5×62= 2.3×12= 3.5×16= 12.5×42= 1.8×23= 1.06×25= 21×2.84= 4.32×8= 6.8×25= (二)【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1、计算 5.6×1.8= 0.86×40.5= 4.8×0.25=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讲义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一、错题回顾: 二、内容讲解 试卷评奖 五年级期末考点 一、 选择 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 1.下面各数含有因数3的是( ) A.62 B.91 C.257 D.500 2. 一个偶数( ),结果是奇数。 A.加1 B.减2 C.乘3 D.除以5 3.分母是10的最简真分数的和( )。 A.1 B.2 C. 29 D.2 1 4.右图,甲线段长度是乙线段的( )。 甲:┗━┛ A . 21 B. 3 1 C.2倍 D.3倍 乙:┗━┻━┻━┛ 5.如果一个数含有因数( ),那么它一定是合数。 A.2 B.3 C.5 D.9 6.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个。 A.0 B.1 C.3 D.5 7.25乘一个( ),积一定是偶数。 A.质数 B.合数 C.奇数 D.偶数 8.如果a 是b 的4倍(a >0,b >0),那么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a B.b C.ab D.4 长方体和正方体 1.若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扩大到原来 的( )倍。 A.2 B.8 C.12 D.24

2.把一个正方体木块,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 木料增加了16cm2,原来这个木块表面积是() ()cm2。 A.96 B.64 C.48 D.24 3.下列图形中有()个长方体。 4.右面是一个长方体的立体图,其中面积相等的面最多有()个。 A.6 B.4 C.2 D.0 5.把一个棱长为4dm的正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它们表面积的和比原来增加了()2 dm。 A.8 B.16 C.32 D.64 6.把一个棱长是3dm的正方体木块,切成两个长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之和比正方体木块表面积增加()。 A.3 B.6 C.9 D.18 观察物体 1.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拼成这个几何体要()个小正方体。 A.3 B.4 C.5 D.6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对一教学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体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及周长(10mins) 长方形:面积=长×宽即 S=ab(a表示长,b表示宽) 周长=(长+宽)×2 即 C=2(a+b)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即 S=a2 (a表示边长) 周长=边长×4 即 C=4a 二、概念:(20mins)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单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单位之间的换算:1m3=1000dm3 1dm3=1000cm3 1m3 =1000000cm3 1m3=1000dm3=1000000cm3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与立方米之间的进率就是1000 3.长方体与正方体:(学会画长方体与正方体) (1)长方体:①都有8个顶点、12条棱与6个面。 ②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互相平行的棱长度相等。 ③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宽、高。 ④棱长之与=(长+宽+高)×4 (2)正方体:①都有8个顶点、12条棱与6个面。 ②棱长全部相等,面全部相同。 ③也叫做立方体。 ④棱长之与=棱长×12 (3)关系:正方体就是特殊的长方体。 练一练:(10mins) 1.长方体中,相较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2.在长方体中,( )的面完全相同,( )的棱长度相等。 3.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 ),也叫做( )。 4.正方体有12条( )的棱,如果一条棱长就是3厘米,则它的棱长之与就是( )厘米。 5.一个长方体中,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与就是7、5分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与就是( )分米。 6. 35、06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718、2立方分米=( )立方米 56、3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6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70080立方厘米=( )立方米 57、6立方米=( )立方厘米 5dm3 2cm3 =( )cm3 10020cm3 =( )dm3 ( )cm3 270cm3 +2dm3 =( )dm3 4m3-2750cm3 =( )cm3 7.长方体的棱长之与就是80厘米,长就是8cm,宽就是5cm,高就是( )。 8.某个长方体的棱长之与就是72厘米,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之与就是( )。 9.用一个铁丝,正好可以做成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个正方体的框架,这根正方体的棱长之与就是__________厘 米。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一、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例如:3×6=18,那么3和6就是18的因数,18就是3和6的倍数。 24÷6=4, 那么4和6就是24的因数,24就是4和6的倍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说一个数是因数,一个数是倍数,必须说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例如:⑴ 5是因数,15是倍数。(×) ⑵ 5是15的因数,15是5的倍数。(√) 3、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找;(看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要求的数,这两个数 就是这个数的因数。要从自然数1开始,一对一对去找不要遗漏。) (2)列除法算式找。 (这个数除以那些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商和除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例: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4、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列乘法算式找;(用这个数乘以不是0的自然数得到的积就是 这个数的倍数,要从自然数1开始。) (2)列除法算式找。(哪个数除以这个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那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 4的倍数有哪些?50以内8的倍数有哪些? 5、倍数和倍的区别:倍可以运用于整数、小数、分数,而倍数只能运用于整数。 例:15是3的5倍,可以说15是3的倍数。1.5是0.3的5倍,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 6、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例如:12的最小因数是( 1 ),最大的因数是( 12 )。 7、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例如:18的最小倍数是(18 )。 8、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最小倍数,又是它本身的最大因数。 例:⑴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⑵一个数(0除外)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⑶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8,这个数是( 18 )。 9、如果两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差)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如:14是7的倍数,21是7的倍数。14和21的和也是7的倍数。 64是8的倍数,32是8的倍数。64和32的差也是8的倍数。 1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 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例:按2的倍数的特征,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 ),最小的奇数是(1 )。 所有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教案设计:五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五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五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五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供大家参考。 语文一对一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 会写“员、青”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 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愿意为他人服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 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教学设想】

本课识字量不大, 可以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 采用交流读与评价读相结合的方法, 来帮助学生识字。“我选我”, 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 特别是小学生, “我选我”的意义, 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情本身。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对自己要有信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导入 1、板书课题, 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后, 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 互相正音。 3、小组分自然段朗读。 4、全班齐读。 三、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 想一想, “我选我”这句话是谁说的?我选我干什么? 2、再自由读课文, 告诉大家自己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五年级语文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星期) 姓名年级五年级性别男教学课题记叙文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点:正确把握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能力:1.提高对课外阅读文章的语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标。 2.对记事作文的理解,在不断训练与讲解的条件下提升写作水平。方法:讲练结合 重点难点1.重点:抓住阅读的答题重点,抓住要害。 难点:把握记事作文类型与其他问题的区别,并能正确表达。 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教学内容知识点: 记叙文要素: 练一练(一)

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二) 重要电话 卡秋莎胆子小得不得了,晚上妈妈上医院值班,她不敢独自一人待在家里,就逃到小伙伴莲诺奇卡家去过夜。妈妈拿那她没有办法。 可是有一天晚上,妈妈却对卡秋莎说: “今天我要值班,有一个电话要来,非常重要!你可得注意了。” 妈妈是个医生,常常接到病人的电话,卡秋莎明白这些电话的重要性。 妈妈走了,卡秋莎拿起书,边看边等,隔一会儿就望望那架电话机。她想,重要电话马上就会打来的。可是,电话铃老是不响,卡秋莎心里开始着急了。 突然,电话铃响了起来,她兴奋地拿起听筒:“喂……”

“喂,你们是汽车厂吗?”听筒里说。 “不是的!”卡秋莎懊丧地回答,搁下听筒。 她心里巴望电话铃再响起来,听完重要电话,就通知妈妈,然后逃到莲诺奇卡家里去。但是,电话铃又沉默起来。 从什么地方,传来了时高时低的讲话声。她心里发毛,跑向窗口,仔细察看了窗台、窗框、窗帘架子,什么都好好的,没有什么人。 “哦,是楼上人家的收音机!”她猛然醒悟过来,暗自好笑。 忽然,似乎听到老鼠在抓东西,她吓白了脸。可仔细一听,听清楚了,是邮递员把什么投进了信箱。 过了一会儿,卡秋莎又觉得,确实有老鼠在抓什么东西。 “奇怪,老鼠怎么会跑到天花板上头去了呢?”她思索着,紧张地竖起耳朵,“哦,是华尔兹!”她听到远远传来的乐曲声,刚才的响声,原来是人家在跳舞的磨蹭声。 平静没多久,又像听到地板响了一下,她打了个冷战,屏住呼吸去听…… 卡秋莎又害怕又发愁,她想马上离开。可是不行,不能走! 重要电话还没有来啊! 她用力关上房门,锁起来,再加一条链子。 她躺在沙发上,盖上线毯,拼命想着小说里、电影里那些勇敢的人们。 想着想着,她睡着了。 梦中,电话铃声大作。卡秋莎睁开眼睛。 电话铃确实在响,天却完全亮了。 她赶紧拿起电话筒。 “卡秋莎,”是妈妈的声音,“没有逃到莲诺奇卡家去吧?” “没有,妈妈,我没有逃。” “是个勇敢的好孩子,祝贺你!” “但是重要电话一直没有来呀。” “怎么会呢?”妈妈笑了,“我打的这个电话,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电话啊! ” 1.“完全”这个词是由“完”和“全”两个近义字组成的。下面三组词语中,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一组是() A.上下高低醒悟思索 B.察看醒悟磨蹭独自 C.懊丧东西来回思索 2.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因为她想出去,所以忍住了。 B.如果她想出去,就忍住了。 C.虽然她相处了,但是忍住了。 D.要是她想出去,就忍住了。 3.阅读第1、4、6、8自然段应该分别用什么语气? 4.卡秋莎害怕一个人晚上在屋中,但为什么这一晚她却没有逃到伙伴家中呢?试着用“因为……所以……”写两句话来回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