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汉倒装修辞格对比及译法研究

英汉倒装修辞格对比及译法研究

英汉倒装修辞格对比及译法研究
英汉倒装修辞格对比及译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c7292369.html,

英汉倒装修辞格对比及译法研究

作者:杨晓茹

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2016年第03期

摘要倒装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格,但是英语和汉语由于其文化背景不同,语法

不同,在表达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给翻译带来困难。本文着重研究英汉倒装修辞格的对比及其翻译方法。

【关键词】倒装;对比;译法

1 定义

英语中的anastrophe 又叫hyperbaton 或 stylistic inversion,是与汉语的倒装相对应的辞格.比较权威的词典中对英语中的anastrophe是这样定义的:

Anastrophe: In rhetoric, the inversion of the natural or usual order of words,as ‘homeward directly he went’.---Standard College Dictionary

Anastrophe is the “inversion of usual, normal, or logical order of the parts of a sentence. Anastrophe is deliberate rather than accidental and is used to secure rhythm or to gain emphasis or euphony.”------C. Hugh Holman, A handbook of literature.

它的特点是将句子、正常的、合乎逻辑的语序故意倒装,以此用来调和韵律,强调语

意,平衡句子结构,和谐语音等等。anastrophe 和语法中的inversion有些不同:

(1) Anastrophe 句子的语序有变化,但基本意思没有变,只是感情色彩和附带意义上有差别,解决的是话说得妙不妙的问题。而语法上讲的inversion 是从句法角度看问题,运用它解决的是句子通顺与否的问题。

(2)Anastrophe 指的是一切正常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而inversion 只指主谓的完全倒装或部分倒装。

(3)有些语言现象属于anastrophe而不属于inversion,比如表语前移,宾语前移,状语,定语的前移或者后置,有的语言现象属于inversion 而不属于anastrophe,如疑问句,感叹句里的非正常语序。

2 汉语中的倒装

《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对倒装的定义是:故意颠倒句子成分或分句的语序。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突出重点,协调音节,错综句法。

常见的几种英汉修辞对比_李芳元

常见的几种英汉修辞对比 李芳元 (岳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岳阳414006) 摘 要:形象化的表达是以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联想与对比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不同的文化教养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养成不同的事物比较习惯。对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关键词:常用修辞;英汉对比 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01)04-0116-03 人们要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并充分发挥其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必须学习和讲究修辞。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大多相同或近似,因此,对二者进行一些研究,作一些对比是有益的。下面就十种常见的英汉修辞进行对比。 1.Simile(明喻) 明喻就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尽管甲乙两事物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在一定的对比含义上都有相同之点。明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①本体,②喻体,③喻词。常用的喻词有as,like,than和as if等。例如: Rise,like lions after slu mber, In unvanguishable number Shake your chains to earth like dew, Which in sleep had fallen on you——— You are many———they are few. (Shelly) (All of you,awakened slaves,rise to arms,break the chains, which had fallen on you in your sleep,and be confident of your vic-tory,for you are invincible in number.) 象睡醒的雄狮一样站起来吧, 你们的人数多得不可征服; 抖掉你们身上的锁链, 象抖掉沉睡时落在身上的霜露; 你们是多数,他们是少数。(雪莱) ★my lo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my love's like the melody, That's s weetly played in tune. (How s weet and beautiful my love is!) 爱人象六月初绽的玫瑰, 爱人象和谐甜美的乐曲。 在汉语中,明喻也是一种本体、喻体和喻词(象、如、似、仿佛、犹如、有如等)都出现的修辞手法。例如: ①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象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孙犁《荷花淀》) ②朝着老百姓指点的安顺方向看去,只见山北面闪着几点灯光,仿佛冬天昏暗的夜空出现的几点星星。 2.M etaphor(隐喻) 隐喻与明喻不同,即在本体与喻体之间没有喻词来表示比较关系。所以说隐喻是一种暗含着的比喻。例如: He talked,too,melodiously,and with the ghost of a question mark after each of his sentences as though he were saying”Is this right?Who am I to lay down the law?” 他还用悦耳动听的声音说着,每句话的末尾都带一点儿问话的口气,好象是说:“对吗?”“我算老几,我怎能说了算?” 这里作者用ghost(幽灵)来暗中比方说话时声音中隐隐约约动听的声调。 Argument is war.辩论犹如战争。 实际上argument和war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前者是口头谈论,后者是武装冲突。但argument和war都可能十分激烈,该句用war来暗指argument激烈的程度。 汉语中,隐喻又叫“暗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而且两者之间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起关联作用。其格式通常概括为“甲是乙”。例如: ①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②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116 云梦学刊 J OU RNAL OF YUNM ENG 2001年7月 收稿日期:2000-11-06  作者简介:李芳元(1958-),女,湖南岳阳人,岳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

英汉修辞

1.明喻格:Simile 明喻是常用as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 例如: My heart is like a singing bird.(我的心像一只歌唱的小鸟。) 2.暗喻格:Metaphor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 ①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3.借喻格:Synecdoche 是比喻修辞的一种,不用本体和比喻词,只有喻体作本体的代表,借助于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点,使读者看到喻体便联想到本体,获得语言上独特的艺术美感。如王安石的《木末》诗“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中的“白雪”喻“蚕丝”,“黄云”喻“成熟 例句 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4.借代格:Metonymy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5.拟人格: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6.移就格:所谓“移就”,就是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 7.拟物格: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做拟物,拟物又分为三种情况。把人当作物来写。例如: ①革命党也一派新气……说是"咸与维新"了,我们是不打落水狗的,听凭他们上来吧。于是它们爬上来了,伏到民国二年下半年,二次革命的时候,就跳出来帮着袁世凯咬死了许多革命党人,中国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一直到现在,遗老不必说,连遗少也还是这么多。(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例如: ①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他们的嘴上。(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例如:①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 (《鲁迅全集》第三卷) 8.粘连格:Zeugma轭式修饰法(Zeugma)也可翻译成粘连或轭式搭配法。 Zeugma(轭式搭配法)是用一个词(动词、形容词或介词)与两个以上的在意义上不相干的名词搭配。 定义Zeugma通常是指在一个句子中,某一成分可以支配该句子中其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后来Zeugma经常被用于指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支配成分和每一被支配成分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相同的情况,这就是配对不当。

常见的几种英汉修辞对比

常见的几种英汉修辞对比Ξ 李芳元 (岳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岳阳414006) 摘 要:形象化的表达是以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联想与对比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不同的文化教养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养成不同的事物比较习惯。对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关键词:常用修辞;英汉对比 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01)04-0116-03 人们要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并充分发挥其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必须学习和讲究修辞。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大多相同或近似,因此,对二者进行一些研究,作一些对比是有益的。下面就十种常见的英汉修辞进行对比。 11S imile(明喻) 明喻就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尽管甲乙两事物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在一定的对比含义上都有相同之点。明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①本体,②喻体,③喻词。常用的喻词有as,like,than和as if等。例如: Rise,like lions after slumber, In unvanguishable number Shake y our chains to earth like dew, Which in sleep had fallen on y ou——— Y ou are many———they are few. (Shelly) (All of y ou,awakened slaves,rise to arms,break the chains, which had fallen on y ou in y our sleep,and be con fident of y our vic2 tory,for y ou are invincible in number.) 象睡醒的雄狮一样站起来吧, 你们的人数多得不可征服; 抖掉你们身上的锁链, 象抖掉沉睡时落在身上的霜露; 你们是多数,他们是少数。(雪莱) ○my lo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my love’s like the melody, That’s s weetly played in tune. (H ow s weet and beautiful my love is!) 爱人象六月初绽的玫瑰, 爱人象和谐甜美的乐曲。 在汉语中,明喻也是一种本体、喻体和喻词(象、如、似、仿佛、犹如、有如等)都出现的修辞手法。例如: ①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象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孙犁《荷花淀》) ②朝着老百姓指点的安顺方向看去,只见山北面闪着几点灯光,仿佛冬天昏暗的夜空出现的几点星星。 21Metaphor(隐喻) 隐喻与明喻不同,即在本体与喻体之间没有喻词来表示比较关系。所以说隐喻是一种暗含着的比喻。例如: He talked,too,melodiously,and with the ghost of a question mark after each of his sentences as though he were saying”Is this right?Who am I to lay down the law?” 他还用悦耳动听的声音说着,每句话的末尾都带一点儿问话的口气,好象是说:“对吗?”“我算老几,我怎能说了算?” 这里作者用ghost(幽灵)来暗中比方说话时声音中隐隐约约动听的声调。 Argument is war.辩论犹如战争。 实际上argument和war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前者是口头谈论,后者是武装冲突。但argument和war都可能十分激烈,该句用war来暗指argument激烈的程度。 汉语中,隐喻又叫“暗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而且两者之间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起关联作用。其格式通常概括为“甲是乙”。例如: ①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②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611 云梦学刊 J OU RNAL O F YUNM EN G 2001年7月Ξ收稿日期:2000-11-06  作者简介:李芳元(1958-),女,湖南岳阳人,岳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

英汉构词法对比

英汉构词法对比 摘要:记忆大量的英文词汇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绊脚石,但是从对比语言学的研究角度,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构词法方面的异同,从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素的构成来分析词汇的构成,对于认识语言的内部结构特点、第二语言习得以及跨文化交际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构词法复合法拼缀法转化法对比语言学二语习得 1引言 对于很多英语学习者来说,其中的一大难题莫过于掌握丰富的英语词汇。掌握英语的构词规律,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再将英语的构词法和汉语的构词法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对两种语言本质及其异同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去掌握这两种语言。词汇是语言重要的物质基础,汉语的词汇较之于英语的词汇要更少,原因是英语的构词方法多样,致使词汇构成较灵活,因此,掌握英语的构词法对英语词汇的掌握及英语的学习都有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从几方面探讨英汉构词法的异同。 2对比语言学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对比语言学是一门较年轻的语言学学科,其研究成果对第二语言习得、翻译、对外汉语教学、双语词典编纂等方面均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在其《中国人学英语》与书中曾写道:“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们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性、词义、词语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让他们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要想学好并正确的运用英语,应该从横向了解英语的语言结构,语言环境等。在讲授英语的过程中,适当的对比英语与汉语在基本知识方面的异同,例如语音,词语构成,句子结构,语篇分析,修辞,文化等,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英语,以至于更好的掌握和使用。 3英汉构词法对比

英汉修辞格双关比较

英汉修辞格双关比较 张立玉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摘要:双关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它利用音或义的巧合,进行同码异义的偷换,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双重含义,来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殊效果,而第二层意思才是本意所在,才是言内意义蕴含的语用意义。虽然英汉双关在构成和修辞作用上基本相同,但由于两种语言的语音不同,两种语言的多义词并不能一一对应,大多数英汉双关语不能用相应的汉英来翻译。 关键词:英汉双关;修辞格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3)05)0267)03 收稿日期:2003-03-08 作者简介:张立玉(1961-),女,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汉语比较和应用语言学。 双关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它利用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一个语言片断同时关顾两种事物,表达双重意思:一个是表面的,一个是隐含的,好像/一箭双雕0,/一举两得0;不过在双重意思中往往还是以没有说出的那个意思为主。因此,双关是一种含蓄的修辞方法,准确地运用它可以加深语言的余味,启发读者的思考,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本文拟就英汉双关的构成对其异同作一探讨。 一、英语双关的构成 英语Pun (双关)又称为Paronomasia ,其特点是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两层不同的意思,借以使语言活泼有趣,或者借题发挥,旁敲侧击来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殊效果。英语构成双关(Pun)的方式有两种:谐音双关(H omophone)和词义双关(H omog raph)。 11谐音双关(H omophone) 谐音双关是利用词义根本不同的谐音来构成。它利用音的巧合,进行同音异义的偷换,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双重含义。例如: 1) /And then there .s that woman w ith the Pagan name,0said my aunt,/that Peggotty,she g oes and gets married nex t ,10 (Charles Dickens:David Copperfield) 例(1)中的Pag an (异教徒)与peggotty (佩格蒂)是谐音,在此构成双关。 2)Your earn your living and you urn your dead 1earn 与urn 同音,但意义不同:earn your liv -ing 指/谋生活0;urn your dead 则指/火化死者0。 它们出现在同一句中,显得十分俏皮。 3)On Sunday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 1 pray 与prey 是同音,但意义不同:pray 是指/祈祷0;而prey 则指/掠夺0或/诈取0,在此产生/一语双关0。 4)/Oh,excellent!0said Rebecca,who was suf -fering tortures with cayenne pepper 1/Try a chili w ith it 1Mr Sharp 10said Joseph,really interested 1/A chili was something cool,as its name imported,and w as served w ith some 10How fresh and green they look,/she said,and put one into her mouth 1It w as hotter than the curry;flesh and blood could bear it no longer 1She laid down her fork,0Water,for H eaven .s sake,w ater!/she cried 1 (W 1M 1Thackeray:Vanity Fair ) 此句中的chili (青椒)与chilly (清凉)谐音,构成双关。 谐音双关的使用,导致一语双关,使语言俏皮、幽默,而且读起来和谐悦耳。 21词义双关(Homograph) 词义双关是利用一词多义现象使一句话产生两层不同的意思,导致一语双关。例如: 1)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or w e shall hang 总24卷 第5期2003年5月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 est U 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 es Vol 124No 15M ay 12003

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_百度文库.

学号:127142008112101021 成绩: 西安翻译学院 高职高专毕业论文 题目: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 作者:曹树军 指导教师杨艳敏 专业班级 08级英语教育1班 院系外国语学院 完成日期 2011年3月 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 曹树军 外国语学院08级英语教育1班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 710105) A Comparative and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 formation Cao Shu-jun

English Education Class 1,Grade2008,Foreign Language School (Xi’an Fanyi University,Xi’an 710105,China) 摘要: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高度发达的自然语言,都拥有极其丰富的词汇。尤其是英语现已发展为一种国际性现代语言,多年来既不断地从其他许多语言中吸收了大量的词汇,同时又通过灵活多样的构词方法构造了无数的新词。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英语和汉语在构词法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英汉构词法进行对比:派生构词法、重叠构词法、复合构词法以及缩略构词法。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对比,使人们对英汉构词法的异同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在翻译或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汉语;构词法;对比 Abstract:As two high-developed languages,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quite abundant in vocabularies. For English, it has developed into an international one. For ages, English has absorbed many vocabularies from other languages, meanwhile it has also built many new words.As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language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word form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contrast about word form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derived word formation, the overlapping word formation, the compound word formation and the abbreviated word formation. By comparing these areas, people can have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 formation. Thus, people will have a definite purpose to achieve a multiplier effect in translation or teaching. Key Words: English; Chinese; Word-formation; Contrast

英汉修辞对比

英汉修辞对比 外语学院06级4班:杨海燕学号:061106109062 1.英汉修辞中语音表达手段对比 1).英汉语音表达手段对比 相似之处:英语和汉语在运用语音手段来表达修辞功能时都会用到停顿、表达的速度、音色等。 不同之处:英语是语调语言,而汉语是声调语音 英语中能对表达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语音因素主要包括重音、音长、语调。如,英语单词中重音有规律地排列是英语的重要语音特征。单词重音位置的不同说明词类或词义的不同,例如英语单词perfect,当重音在第一个音节是形容词,完美的的意思;重音在第二个音节时是动词,使完美的意思。句子重音位置的改变还可加强语气,突出对比意义。 汉语中能对表达产生直接影响的语音因素主要包括声调、语调。汉语的声调特征赋予了汉语抑扬顿挫、高昂洪亮、优美动听的音乐美。每个汉字为一个音节,每一个音节有四声:阴阳上去。 2).英汉音韵对比 英文词汇是多音节的,英语句子的节奏感是有音量、音节、重音等几个因素构成。英语的节奏一般是通过轻重音的对比,音节的长短交错和音量的多少巧妙安排来实现的。 汉语的音韵美表现在音调的平仄相间、高低起伏、音节的整齐匀称、铿锵有力,以及声与韵的重叠等方面。此外,汉语句子在表情达意的同时,还讲究句子结构的开合有度,张弛有序,使句子长短搭配,句式整齐,抑扬顿挫。 2.英汉修辞中词汇表达手段对比 1)英汉词汇语体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多数词语都没有色彩,它们属于词汇中的“共核”成分。英汉语中都存在口语词语和书卷词语。有些“共核”成分的词语经过转义便具有明显口语体色彩的词语。例如,gonna=going to 2) 英汉词汇色彩对比 ①不同事物表达相同的语用意义。例如,西方人认为百兽之王是狮子,而汉族人则认为是老虎。 ②相同事物表达不同的语用意义。西方人认为红色表示人物脾气暴躁,而红色在京剧中却是表示人物性格忠勇。 ③英汉语中无对应语用意义的词语。比如“山羊”在汉语中没有特别的含义,但在英语中却表示色鬼的意思。 3.英汉修辞格对比 2)英汉比喻对比 ①明喻:英语中,明喻标志性的连词通常是as, like.例如:as brave as a lion 汉语中通常使用“像”、“似”、“如”、“好像……似的/一样”等词来连接比喻 和用作比喻的事物。例如:南方的夏夜,蛙声如潮,月色似银。 ②暗喻:英汉语暗喻基本相同,这表现在:A、结构相同。只有本体和喻体,或只有喻体。

英汉倒装修辞格对比及译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c7292369.html, 英汉倒装修辞格对比及译法研究 作者:杨晓茹 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2016年第03期 摘要倒装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格,但是英语和汉语由于其文化背景不同,语法 不同,在表达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给翻译带来困难。本文着重研究英汉倒装修辞格的对比及其翻译方法。 【关键词】倒装;对比;译法 1 定义 英语中的anastrophe 又叫hyperbaton 或 stylistic inversion,是与汉语的倒装相对应的辞格.比较权威的词典中对英语中的anastrophe是这样定义的: Anastrophe: In rhetoric, the inversion of the natural or usual order of words,as ‘homeward directly he went’.---Standard College Dictionary Anastrophe is the “inversion of usual, normal, or logical order of the parts of a sentence. Anastrophe is deliberate rather than accidental and is used to secure rhythm or to gain emphasis or euphony.”------C. Hugh Holman, A handbook of literature. 它的特点是将句子、正常的、合乎逻辑的语序故意倒装,以此用来调和韵律,强调语 意,平衡句子结构,和谐语音等等。anastrophe 和语法中的inversion有些不同: (1) Anastrophe 句子的语序有变化,但基本意思没有变,只是感情色彩和附带意义上有差别,解决的是话说得妙不妙的问题。而语法上讲的inversion 是从句法角度看问题,运用它解决的是句子通顺与否的问题。 (2)Anastrophe 指的是一切正常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而inversion 只指主谓的完全倒装或部分倒装。 (3)有些语言现象属于anastrophe而不属于inversion,比如表语前移,宾语前移,状语,定语的前移或者后置,有的语言现象属于inversion 而不属于anastrophe,如疑问句,感叹句里的非正常语序。 2 汉语中的倒装 《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对倒装的定义是:故意颠倒句子成分或分句的语序。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突出重点,协调音节,错综句法。

英汉构词法的对比分析_顾文利

《成人高教学刊》2008年第3期 一、形合和意合 谈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和学习英语的人大多可能都听过这样的说法:即英语是形合,汉语是意合。虽然国内外语言学界对形合和意合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定义,但一般也都包含了这样一个基本意义:即所谓形合,是指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语法和词汇手段来表示,是有形的结构上的衔接(cohesion)。 例如:a)Hurryup,oryou’llbelate.快点,否则你就要迟到了。 (两小句间的关系通过连接词or来表示) b)Theworkisgood.Itcouldbebetter.这工作干得还不错,它可以做得更好些。 (前后两句通过代词it取得语义上的联系) 而意合则不同,句子之间的意义并不需要通过形式词来表示,而是通过上下文的逻辑推理就可以实现,是无形的语义上的连贯(coherence)。 例如:a)Theclassisover;wecangobackhome.下课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b)--Thebacktireisflat.后胎憋了。 --WhencanIcometocollectthecarA我什么时候可以来取车啊? (a中两小句和b对话中前后两句间的关系仅通过逻辑推理来判断,而没有借助任何形式上的词语,但同样都实现了语义上的连接。) 在句间关系层次上,英语和汉语的一个重要差别,就是英语以形合为主,汉语以意合为主,这已是在英汉对比分析方面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那么在构词方面,英汉两种语言是否也有如此的差异呢? 二、英语构词法 英语主要有三种构词法:转化法、派生法和合成法。 1.转化法(conversion):由一个词类转化为另一个词类。 例如:a)Theediblepartofthisplantisitsroot.(n.)这种植物可食的部分是根部。 b)Everycultureisrootedintradition.(v.)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传统。 a句中的root是名词,在句中作表语,而在b句中则转化为动词,作谓语。 2.派生法(derivation):由词根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构成另一个词。 例如:happy-unhappy(happy通过添加前缀un-构成另一个词unhappy) happy-happily(happy通过添加后缀-ly构成另一个词happily) 3.合成法(compounding):由两个或更多的词合成一个词。 例如:daydream(做白日梦),good-for-nothing(没用的人),never-to-be-forgotten(永不忘记的) 三、英汉构词法的对比分析 下面我们也从这三方面对英汉的构词法进行对比和分析。 1.转化法:英汉两种语言,在此方面基本相同。在英语中,有许多动词可以转化成名词,名词可以转化成动词,也有些形容词可以转化成动词或名词。 英汉构词法的对比分析 顾文利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英语和汉语构词法的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语言在构词方面的主要特点。指出英语的构词以派生法为主,形合是其主要的特点;而汉语的构词则以合成法为主,意合是其主要的特征。了解英汉不同的构词特点有助于英语的学习者从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 关键词:构词法;派生法;形合;意合 教育?就业 58 --

中英句子翻译语义修辞格的翻译

中英句子翻译- 语义修辞格的翻译 中英句子翻译- 语义修辞格的翻译 语义修辞格的翻译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注意语义修辞格的译法 1) True ease in writing comes from art, not chance, as those move easiest who have learnt to dance… (Pope) 写作中运用自如的艺术,绝非偶然,正象学过舞的人步履轻松洒脱。(明喻) 2) The slave-owner’s heart was like stone, (simile) 奴隶主的心象石头。 3) Her happiness vanished like the morning dew.她的幸福像晨露一样消失了。 4) The news you bring is a dagger to my heart. 你带来的消息是一把匕在我心上的短剑。(隐喻) 5) Sometimes you go into what I call a bubble boom.有时候,你会进入一种泡沫式的繁荣。(隐喻) 6) East St. Louis High School, in fact, is the citadel of a football dynasty.东圣路易中学,事实上是一个足球王朝的堡垒。(隐喻) 7) So I shut all other thoughts and switch them onto the road mending.所以,我摒弃了一切杂念,集中精力来修路。

(隐喻) 8) There are many sails along the river.河中有很多船只。(转喻) 9) Many authorities were involved in this case.很多官员卷进了这一案件中。(转喻) 10) Premier Zhou Enlai is my admiration, the boy said.那男孩说周恩来总理是他崇拜的人。(转喻) 11) Alas, that spring should vanish with the rose.啊,春天将随着玫瑰花的凋谢而消失。(转喻) 12) He had a superb confidence that fortune was always working for him;… 他信心十足地相信幸运之神一直为他效劳。(拟人) 13) Then Night, like some great loving mother, gently lays her hand at our fevered head,… 像慈爱的母亲那样,夜晚把她的手轻轻地放在我们发烧的额头上, ……(拟人) 14) Fortune seems to be always bestowing his smiling on you.幸运之神似乎总是向你微笑。(拟人) 15) History will never forget that it was here that Thomas More was falsely accused and condemned..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就是在这里托马斯。莫尔被诬告并被处决。(拟人)16) All of us want to escape the fact that John would never

浅论英语习语中的_双关_修辞格

浅论英语习语中的“双关”修辞格 □何超兰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1201) 【摘 要】习语,即习惯用语,是在语言的形成和长期发展中约定俗成的。它是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特 殊意义的语言实体。双关是利用同音同形异义词或同音异义词使其同时表达两种不同的意义的修辞手段。本文从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两方面对英语习语中的修辞手段“双关”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这对于正确理解“双关”在英语习语中的使用以及提高我们的英语习语鉴赏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习语;双关;语义双关;谐音双关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01(2004)01-0081-03 引言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与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极富表达力的重要因素和组成部分。而英语习语是在语言的形成和长期发展中约定俗成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语言实体。由于英语习语是经过长期使用而逐渐固定下来的短语或短句,因此它在语义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整体的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习语的各个词的意义中揣测出来。例如:pull one ’s leg 不是“拖某人的腿”,而是“取笑某人”,“开某人的玩笑”;break t he ice 不是“打破冰”,而是“打破僵局”,“打破冷场”;再如have a bone in one ’s t hroat 不是“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而是“骨头 卡了喉咙,作不愿说话的借口”;同样道理lock t he stable door after t he horse 不是“亡羊补牢,犹为未 晚”,而是“事后弥补为时已晚”的意义,与“亡羊补牢”恰好相反;have a bee in one ’s bonnet 不能按字面理解成“帽子里有只蜜蜂”,其真正的含意是“有一种想法或念头老是萦饶在脑际,不能排解”;read be 2 tween t he lines 也不是“在两行之间阅读”,而是“领 会言外之意”等。英语习语丰富多彩、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修辞功能。如果使用得当,可以使语句含蓄凝练,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深度,激起读者的丰富联想。而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英语习语中“双关”修辞格的运用。 所谓“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为了有效、含蓄、幽默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以及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人们有意识地让同一话语具有两种不同的思想、概念、情感等。不同语义的暗示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某些词与词之间在音、形、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类同现象。这种类同现象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够自然地关涉词语的表层信息和它暗指的深层语义。在英语修辞中,利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同形、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关涉到两件事的修辞称为“一语双关”。在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中,其定义为:“The use of a word in such a way as to suggest two or more mean 2ings or different association ,or t he use of two or more words of t he same or nearly t he same sound wit h dif 2ferent meanings ,so as to produce a humorous effect.”(用一个词去暗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或引起不 同的联想,或者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发音相同或相近 而意义不同的词,以产生一种幽默效果。 )双关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的含蓄性。说话者话语中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没有直接表露,而是隐藏在其话语的表面意思之后,暗含的意思才是说话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一旦这种真实意思被读者领会,便会让人感到余味无穷,引人思考,从而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收稿日期:2003.11.19 作者简介:何超兰(1968-)女,湖南邵阳人,毕业于湖南师大,现工作于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 学、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1 8Mar.,2004Vol.12 No.1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2004年3月 第12卷第1期

汉英构词法对比

最常用的英语构词方法有以下三种 (1)转化法conversion 转化法就是把一个词从一种词类转成另一种词类。例如:black a.(黑)→to blacken v.(使黑),这种转化被称为缀后(affixation)或派生(derivation).可以用改变词根的元音或辅音的方法,例如:hot a.(热)→to heat v.(热)、full a.(满)→to fill v.(装满)、whole a.(健康)→to heal v.(医治)、blood n.(血)→to bleed v.(出血)等,这叫做元级派生(primary derivation).也可以不改变词本身的拼法,转成其它词类,如:gangrene n.(坏疽)→gangrene v.(使生疽)、gargle n.(嗽喉)→gargle v.(嗽喉)、correct a.(正确的)→correct v.(纠正)、second num.(第二) →second vt.(支持)、image n.(影像)→image v.(作图像)sample n.(样品)→sample v.(取样),这些就属于转化(conversion)了。除此之外,还可以有种种的词类转化。(2)合成法(composition)合成法就是把两个以上的词、组合成一个复合词。如:three year-old(三周岁的)、up-to-date(最新式的)、up-to-the-minute(非常时髦的)、peace-keeping(维持和平的)、take-off(飞机的起飞)、film-goers(电影观众)、easy-chair(沙发)、consulting-room(诊室)、over-estimate(估计过高)、outnumber(超过数目)、furrow-keratitis(勾状角膜炎)、esimate-ray (r射线)、gas-forming (产气)、giant- cell(巨细胞)、group-specific(类属特异性的),等等。 (3)缀后法(affixation)缀后法指在词上附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新词。比方名词兼动词的care的派生词有:careful a.→care n.+-ful (a. suf)、carefully adv.→careful a.+-ly (adv. suf)、carefulness n.→careful a.+-ness (n.suf),又比方:动词connect 的派生词有:disconnect v.→dis-+con-nect n.( 使分开)、connective a.→connect v.+-jve(有连接作用的)和connection n.→connect v.+ -ion(连接)。 除了上面三种最常用的构词法外,还有其它的构词方式,如:反成法(back-formation)缩略法(shortening),拟声法(imitation)和混合法(blend).因它们都不是本书讨论研究的重点,故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赘述了。 在开始研究本书的重点内容--缀合构词法之前,为方便起见,有必要先介绍几个有关词结构方面的概念。 (1)词根和词干(root and stem)长期以来,语言学家对词根root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中把词根严格看 作单章节的原始意义单位,这种词根为数不多,在英语里,大约有460多个(见w.w.skeat,a primet if English etymology §102..)这对于研究词源学( etymology)或许是必要的,但对于普通的英语学习者,词不达意根就 成了难以辩认的了,因此,它的用处不大。例如:narrow,narcissus,nerve,snare等词不达意的词不达意根都是sne.其二是把词不达意根看作同根词不达意共有的可以辩认的部分,不一定是单音节,也不一定是原始形式。 比如:医学方面的词根有:ophthalmo-(眼),esophage-(食道),epithelio(上皮),reticulo-(网状),erythro-(红)等。换名话说,词不达意根指的是有些音节(不是前缀或后缀)在不同的词不达意里出现,而其根本形 式和含义相同,如:error(错误),erratum(印刷错误),aberration(迷误),errkoneous(错的)的词不 达意根都有是err-[to wander](离)。 (2)词干(stem) 指的是未经词形变化的原形词。例如:动词to impede(hinder)的词根是impede,必须注意, 词的词形变化(inflection)不属于构词法研究的对象,这是因为词的这些变化既不能改变词不达意的原意,又 不能改变词类。比如:动词teach有时态的变化,即可以在其后加时态的词尾-ed或-ing,但这并不表明构造出 新的词来了。 (3)前缀和后缀(prefix and suffix)前缀的后缀都是词根或单词,它们原来故地是独立的词或词根,但由于 经常缀在其它词或词根的前后,辅助中心意义,逐渐就失去了独立的形式,读音意义而成为附加部分。前缀有 一定的含义,缀前缀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compound).如:cohost →co-[together,with]+host.后缀只具有转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