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历史——中国古代史2

考研历史——中国古代史2

第十二章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与经济(907~960年)

一、五代十国概况

1、梁唐晋汉周(量糖进汉州):所谓五代,是指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的五个短命王朝。

1)后梁(907~923年),朱温,都开封

2)后唐,李存勖(沙陀人,923~936),都洛阳

3)后晋,石敬唐(936~947),都开封,割辽燕云十六州

4)后汉,刘知远(沙陀人,947~950),都开封

5)后周,郭威(950~960),都开封,死后养子柴荣即位,为周世宗,进行了改革,奠定了北宋统一的基础。2、十国:是指五代宋处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建立的十个割据政权。

1)吴:杨行密建(902~937年),都扬州; 2)南唐:徐知诰(李弁)建(937~975年),都金陵;

3)吴越:钱镠(907~978年),都杭州; 4)楚:马殷建(927~951),都长沙;

5)闽:王审(897~945); 6)前蜀:王建(891~925),都成都;

7)后蜀:孟知祥(933~965); 8)南汉:刘隐(905~971),都广州;

9)南平(荆南):高季兴(907~963),都荆州; 10)北汉:刘崇(刘旻,沙陀人,951~979),都太原。

1)唐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时封建军阀称王称帝的时代。

2)南北对峙,战乱频繁,吏治败坏,赋役苛重,人民生活困苦。

3、五代十国特点 3)北方五代相互兴替,更迭频繁,国祚短促,政局不稳,南方诸国雷同唐末藩镇割据,

各自据地称雄,甚或同时并存,政局相对稳定。

4)各政权的君主大多是前朝的藩镇,常以兵变篡位。

1)经济:①鼓励开垦荒地;②颁发均田图;③限制佛教;④兴修水利

①注意改善吏治,赏罚比较严明,并能听取群臣的意见;

4、周世宗的改革2)政治②《大周刑统》《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

③注意节俭,裁剪后宫

3)军事:整饬军纪,整编禁军,提出“凡兵务精不务多”的原则,革除了唐后期豢养冗兵的弊端评价:为后来北宋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

5、南方经济的发展(政权比较稳定,战争较少)

1)南方各国重视水利,以提高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农业 2)南唐与吴越在境内广泛修建圩田,对保证粮食丰收意义重大

3)经济作物日益增加;比如蚕桑

1)南方的制茶业最为发达,南平都城江陵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市

2)瓷器业:吴越秘色瓷是当时瓷器的最上品;越窑“金扣”瓷器

手工业 3)织染业:吴越,南唐;“天水碧”(秘色,南唐)

4)矿冶业:冶铜技术上发明了胆水浸铜法(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技术)。吴和南唐生产铜铁;南汉产金银 5)制盐业技术不断提高,产量增加;6)造纸业和雕版印刷业:扬、越、蜀(纸);成都和金陵(印刷)

1)吴越都城杭州成为东南繁荣的大都市,有“天上地宫”之称;楚地;成都

商业 2)海上贸易活跃

3)全国的经济重心,经过五代,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4)南北方在经济上既有直接商业往来,又有以“朝贡”和“赐予”形式的官方贸易。

第十三章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7年)

辽宋夏金元时间表

916―――――辽―――――1125

960―――-北宋――――1127――――南宋――――1276

1115――――金――――1234

1227--西夏——1308

1271——元———1367

注:916,就要留(名号),宋夏争名号

960,酒留兵(杯酒释兵权)

1125,一一而无,辽亡

1127,一一而弃,北宋亡

1227,一二而弃,西夏亡

一、契丹的兴起和南侵

1、辽政权的建立

耶律阿保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自立为皇帝,国号契丹,建元神册。两年后,筑“西楼”城为皇都。

1)军队的基干是直属皇室的“御帐亲军”和“宫卫骑军”,还有个地区由贵族将领统率的部族军和州县军

耶律阿保机 2)制订了成文法律

3)命人根据汉字形状,创制了契丹文字,继而又仿照回鹘文字,创造了契丹小字

1)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的双轨统治机构:南面官依“汉制”(唐)统治汉人及渤海人,用汉和契丹人;

北面官以“国制”(契丹旧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任用契丹贵族。(重要特点)

耶律德光 2)在地方,契丹和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草原部族制;在原渤海和幽云地区实行州县制;“投下军州”

契丹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经济基础,没有统一的语言,也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是一个军事行政联合

组织

3)统和十二年(994年)七月,“诏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至此,封建制度在契丹全面确立。

2、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背景:契丹建立政权后,统一了中国北边的广大地区,客观上形成了契丹地区各族的杂居局面,加速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各族人民的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了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编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

表现 2)手工业以冶铁业较为发达,首山;蚕织业:灵河、上京;陶瓷业:单色釉、三彩釉;

3)商业:契丹与南方政权及西北各族都有贸易往来;同日本、高丽、新罗、波斯、大食等国通商。

3、契丹的南侵

1)辽太宗十一年(936年,后唐清泰三年),石敬瑭同契丹共同打击后唐。十一月,石敬瑭以割让幽云十六州、岁贡绢帛三十万匹和认辽太宗为父皇帝等条件,活的契丹的册名,成为“大晋皇帝”。

幽云十六州成为辽南下攻掠中原的基地,致使北方社会经济屡遭契丹军队的蹂躏和破坏。

2)辽太宗会同十年(947年)正月,契丹军队攻占开封;二月,改国号为辽,改年号为大同。

二、北宋的建立和社会矛盾的发展

1、北宋的建立和统一战争

1)显德七年(960年)元旦,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在镇压北汉和辽的路程中,于陈桥驿“黄袍加身”,后夺取皇位,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都汴京,改元建隆。

2)978年,南方的割据政权完全被消灭。

3)979年,灭北汉,五代十国分立割据的局面宣告结束。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在地方削减州郡一级长官的权利,不允许兼任;州郡长官由文官担任,另设通判以牵制;

政治②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道(太宗),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

③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管兼任,属于差遣性质,“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

④在中央分割相权,“参知政事”;枢密使(军权)和三司使(财权)成为常设;合称“二府”。

①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帅;两司分为三衙(“三司”),即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②任用资历浅、易驾驭的人统率军队,但军队的调遣听命于枢密院;

军事③实行“更戍法”“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士兵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④中央和地方军各一半;中央禁军比例分配,“内外相制”,结束了武人专横局面;

⑤“守内虚外”进行军事部署,这导致对辽、西夏的被动守势。

文化①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②宋太祖在省试之后,增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宋太宗又创殿前肠鸣赐及第之制。“天子门生”,彻底收回了

取士大权。

评价: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2)措施具有局限性,兵将分离政策使得将帅无权,指挥不灵,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

3)北宋实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但是后来逐渐走向反面。

3、北宋前期的社会矛盾

1)主户(占有土地因此要向政府缴纳两税的人户,分五等)和客户(农村的佃客,“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士,佣而耕者”;坊郭户(城镇的民户)按照财产多少划为十等以定差科。

2)“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和剥削的加重:支移:官府借口军事急需,强迫北方农民把秋水谷物送到沿边城镇去缴纳,人畜盘费全需自备;折变:官府借口需要,命令农民改纳指定的物质或纳现钱;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和买绢帛”“和籴粮食”、差役、杂徭;人身依附关系严重。

3)北宋统治者采取“不抑兼并”和“田制不立”的政策,纵容地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

4)王小波、李顺起义

原因:①征发夫役,将后蜀府库中大量财物运往开封;

②在成都设置“博买务”,四川出产的布帛完全由其买断专卖,大大损害了农家的副业收入;

③禁止民间运销茶叶出四川境外,加紧剥削茶农。

过程:①淳化四年(993年)春,茶农王小波在青城县领导起义,第一次明确提出“均贫富”的战斗口号;

②994年,起义军占领成都府城,李顺即位称王,国号大蜀,发行了“应运元宝”和“应运通宝”,这是我国农

民政权所发行的最早货币;

③995年在宋军和地主武装的镇压下失败。

评价:使唐末农民起义已处于萌芽状态的均平思想具体化、明确化,对以后的农民起义具有重大影响。是我国农民战争史进入一个新时期的标志。

三、辽、西夏及其他边疆各族与北宋的关系

(一)契丹(辽)

1、经高粱河之战(979年)和岐沟关之战(986年,杨业的事迹)两次失败后,北宋放弃了收复幽云失地的计划,对辽采取消极防御的政策。

2、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北宋景德二年)九月,辽圣宗、萧太后带兵攻至澶州,宋真宗亲征但却急于议和,于是与辽朝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合约规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宋岁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

1)澶渊之盟,宋夏议和是北宋统治者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在战争有利的情况下接受了屈辱条件,这种和议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澶渊之盟影响 2)每年给予少数民族政权大量的岁币,增进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造成积贫积弱,财政困难。

3)统治者为了转嫁危机,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引起了阶级矛盾激化。起义不断。

4)澶渊之盟结束了战争状态,维护了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3、澶渊之盟以后,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了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等四处榷场,其中以雄州榷场

最为重要。

4、辽经济发展(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受到中原地区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

1)辽专门设立了管理国家马群的群牧官;

表现2)农业生产因地区不同而不同:幽云地区和渤海地区(农业基地;稻、麦为主);契丹旧地(梁、黍)

3)手工业以冶铁、纺织、制瓷为主。

(二)西夏

1、党项是羌族的一支,1002年,李继迁攻下北宋灵州,迁都于此;1006年,德明与北宋议和,之后大力进行内部整顿。

2、元昊模仿宋朝制度,逐步建立了中央集权额专制王朝,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府。

①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三司使司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财政和监察;

②在地方设立州郡和蕃落两套不同的行政机构;

③军事:一方面继续保持并加强部落兵制,另一方面设十二监军司,委任各部首领为长官,控制部落兵

④模仿汉字创造西夏文字(“蕃书”),译汉文典籍,设“蕃学”。

3、西夏与宋的和战以及经济、文化交流

1)1006年宋夏之间的合约:宋封德明为西平王;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两万贯、茶两万斤;在保定军设榷取消青白盐输入宋境的禁令。

2)元昊要求“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宋夏关系破裂。

3)庆历四年(1044年),宋夏重订合约:规定元昊取消帝号,仍由宋朝册封为夏国王;重开保安军和高平寨榷场。4、党项族人民对西北地区的开发

1)农业:河套地区农业发展;灵州水利工程;开垦荒地;稻、麦、青稞

2)手工业:制盐业最发达(盐州青白盐);设文思院(毡毯业);设“铁冶务”;设通济监专门铸钱;木活字印刷术相当发达。

(三)大理(937~1253年)

1、政权建立:段思平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起义,推翻大义宁奴隶制政权,建立了以白族为主体的“大理”政权。

2、大理和宋的经济、文化交流

宋在邕州横山寨和宜州开设榷场。大理实行和平的对外政策,同四邻没有大的战争,社会经济逐渐繁荣。白族人民创造了白文。佛教盛行,有“妙香国”之称。

(四)壮族

1、对广西的开发

1)对水稻的栽培和发展有重大的贡献;创造了踏犁;2)冶铁;3)纺织业:麻纺织业;竹笠;藤舟

2、侬智高反宋及其失败(1052年)

侬智高反宋失败后,宋政府对广南西路壮族地区采用“以民官治理之,兵官镇压之;以诸洞财力养官军,以民丁备招集驱使”的政策。

四、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土地并:不立田制,不抑兼并

冗积行:冗兵、冗官、冗费(北宋中期)和积弱、积贫(宋太宗后期)

背景赋役重:交税时,有支折(支移,折变);二税外,加丁杂(丁口之赋,杂变之赋);五等籍,分主客军失利:宋辽币,宋夏赐民族矛盾

民起义:川王李(早期王小波和李顺),中王则(中期王伦、张海和郭邈山、瑶族、王则起义)阶级矛盾(一)庆历新政:庆历三(1043),范仲淹向仁宗上了一封《答手诏条陈十事》的奏疏,改革开始

1、“明黜陟”,根据政绩决定官吏升黜;

2、“抑侥幸”,改变恩荫之滥,减少官员数量;触犯了官僚和权贵的既得利益

3、“择官长”,根据政绩选择监司和州、县长官(地方);遭到强烈反对,“新政”仅推

4、“精贡举”,改革科举考试制度,选拔真才实学的官员;行一年。

主要内容 5、“均公田”,改变各地由于职田有多有少,造成地方官贫富不均;

6、“厚农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7、“修武备”;

8、“减徭役”;

9、“覃恩信”,兑现皇帝给百姓的各种恩泽;

10、“重命令”,取信于民。

(二)王安石变法

1)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

2)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主张废除以文辞和记诵取士的科举,官吏应从“乡党”选拔1、王安石的变法思想 3)认为理财应从增加社会财富入手“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以发展社会生产作为充裕国家财政的先决条件(进步之处)

4)从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北宋统治。

2、王安石变法内容: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的机构;次年,王安石任中书门

下平章事,变法开始。

①均输法:有利于减少国家开支,同时限制了富商大贾的投机倒把;

②青苗法:抑制兼并之家的高利贷盘剥,对青黄不接的农民暂救燃眉之急;

1)财政经济方面(富国)③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④募役法: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是农业生产得到较多的劳动力;

⑤市易法:打击了市场垄断,平抑物价。(促成王第一次罢相和变法派内部分裂)

⑥方田均税法:对大量隐瞒土地的地主不利,遭反对,难实施。

①置将法:加强了北宋的边防力量;

2)军政方面(强兵)②保甲法:为了加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控制和统治

③保马法

④在开封府设军器监

①在京师和州、县广泛兴建学校,在太学实行“三舍法”;

3)教育和科举方面(培养和选拔人才)②“一道德”,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

③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

④规定应举人考经义和策、论,经义以《三经新义》作为应试标准。

3、王安石变法失败

1)取得的成效:

①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某些效果;②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

2)失败原因:

①变法派触动了北宋大官僚、大贵族、大地主集团的既得利益,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和攻击,推行新法举步维艰;

②新法自身存在弊端,也有执行不力的情况;

③变法派领袖之间存在矛盾和纷争,削弱了内部力量。

评价:旧事物――触利益,遭反对背景

新事物――少数人,不得民(人民群众)

任非人,至分裂(领导组织)过程

两辞相,有损害(历史人物)

存弊病,未能正(新物不新)

斗争果――上而下,基达标结果

这类评价其实是对新旧事物相互斗争的经验教训总结。

3)最终结果:

①神宗后将重点放在扩大税源和加强各项军事措施,企图求得对辽、夏战争的胜利,但都失败;

②神宗死后,高太后启用保守派司马光为宰相,废除了除教育和科举的部分改革之外的其他内容。“元祐更化”标志着王安石变法的最终失败;

③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变法派,恢复新法,史称“哲宗绍述”,之后各派之间和内部的斗争,演变成为派系倾轧和争权夺利的斗争。

五、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和农民起义

1、“元祐党人”:徽宗时重用假变法派蔡京,以恢复新法为幌子,大肆排斥和打击异己,将不同政见或不与他们狼狈为

奸的朝臣,包括已经去世的文彦博、司马光、苏轼等人打成“奸党”,并不断扩大奸党人数,对其子弟采取不公平待遇。

1)荒淫腐朽,重用奸臣;

2)增加剥削,出卖官爵,致使官俸和兵饷大增;

2、徽宗的腐朽统治 3)修建宫殿、园林,设“造作局”“应奉局”;

4)滥发纸币,增加赋税,致使物价飞涨,“括公田”以侵夺民田和公用湖泊;

5)大官僚、大地主依仗权势加紧土地兼并。

3、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

1)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聚众起义,自号“圣公”,建年号“永乐”。

2)由于起义军对官军的迅速南下缺乏准备,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方腊被俘,起义失败。

3)和方腊起义同时期,宋江领导的起义军活跃于河北、京东、淮南等地。打出“劫富济贫”旗号,宣和四年,宋江起义失败(领袖投降朝廷)

4)宋江起义规模不大,但是战斗力强,又发生在京师附近的黄淮平原,影响很大。

六、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立割据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背景 2)封建的租佃契约关系得到较大的发展,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劳动者积极性比较高;

3)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一)农业

1)垦田面积扩大,使得人口增加,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批劳动力,促进了北宋经济的发展; 2)农具的进步:龙骨翻车和筒车等灌溉工具的使用;政府推广“踏犁”;创造秧马;

1、农业生产的发展 3)农业生产技术提高,重视精耕细作,耕作程序增多,农学专著的增加;

4)重视对黄河、汴河的治理,南方地区水利兴修成绩更为显著;

5)南北农作物品种交流,“占城稻”;经济作物的种植;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

2、佃户身份的变化

1)租佃制有两种形式:合种(分田客)和承佃;

2)佃客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弱,在各地区之间差别很大,但总的趋势是缓慢地向着减弱的方向发展;

表现:①可以离开原地主佃种别的地主的土地;②佃户可以自立门户,成为封建国家的税户。

3)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十一月,封建政府以法令的形式承认佃户有一定的退佃自由,表明北宋时有些地区的佃客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封建隶属关系有所削弱。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和广大农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手工业

1、手工业的发展

1)矿冶业①开采冶炼规模的扩大以及产量的增加(徐州、邢台、繁昌<铁>, 信州<铜、铅>)

②采矿冶炼技术进步:冷锻技术

①原因:建都开封使得东南漕运更为重要;海上贸易兴盛;

②官营作坊以造纲船(漕运船,前期<路虔、吉州>;后期<温州、明州>)为主,兼造座船、战船、马船2)造船业等;民间制造商船和游船

③船只的体积和载重量大(神宗时“万石船”,徽宗时大海船),隔离舱的设置和指南针的应用,大大增

强了航海能力,我国是当时世界上造船业和航海业最先进的国家。

④内坞和干船坞的建造

①北宋五大名窑:官窑(开封)、钧窑(禹州)、汝窑(汝州)、定窑(曲阳,白瓷红瓷)、哥窑(龙泉,

青瓷“千峰翠色”);真宗景德年间,江西新平的制品就是以后的景德镇瓷器。

3)制瓷业②在瓷器上雕画花纹是北宋时的新创

③北宋瓷器大量运销国外

①原因:科举制度和文化的普及,佛教、道教的盛行,对书籍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4)雕版印刷业和造纸业②分官刻本和坊刻本,开封、杭州(质量最好,浙江瑞安慧光寺塔《大悲心陀罗尼经》<

明道二年1033年>)、建阳、眉州、成都是印刷业中心

③印刷业的发展为造纸业开辟了广泛的市场。北宋造纸原料多样,制作精美

①丝织业仍为丝、麻、毛、棉中最重要的部门,并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婺州(金华)“衣被天下”5)纺织业太湖流域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丝织业最重要基地的基础

②麻织业:黄、宜、袁、吉等州的纻布,虔州的白纻

③毛织业以西北地区为主,泾州

2、工匠身份的变化

1)北宋的手工业生产,总体上说,仍然是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占优势,但无论是官营还是私营手工业都获得了很大发展。

2)北宋工匠的封建人身束缚已有所松弛,这是促进手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表现:①私营作坊的雇值因不同时期、不同部门而异;

②官营作坊不再无偿服役,铸钱作坊出现了类似计件给雇值的方式。

(三)商业的发达

1、城市的繁荣和市镇的兴起

1)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2)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有夜市和晓市,有定期集市。市内出现了“瓦子”,里面有“勾栏”,是娱乐的中心。3)行会的地位更显重要,组织更加严密,商业性的行会叫做“行”、“团”或“铺”。

4)草市更加普遍,农村有定期开放的小市,北方叫做集,岭南叫做墟,坊场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了初级的商业网。

2、金属货币的大量发行和交子的出现

1)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使用。

2)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僚、地主的窖藏,岁币和海外贸易的需要,“钱荒”十分严重。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以代替缗钱流通,数年一换,称为交子。流通区域限于四川。交子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商税和专卖

1)全国各地设置场、务等机构,专门征税。商税分为过税和住税。另有各类杂税:力胜钱、事例(市利)钱;

2)商税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源之一;

3)北宋政府为了搜括更多的钱财,对盐(最严)、茶、酒、矾等实行专卖,由官府控制这些物品的生产并垄断销售。

影响:食盐专卖造成盐价高、盐质低的恶果,人民深受其害,加剧了阶级矛盾;北宋政府因专卖大获其利,但影响了私营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七、金朝的建立与辽、北宋的灭亡

(一)金朝(靺鞨后裔)建立

1、11世纪中期,完颜部(乌古乃)成为统一女真诸部的核心;完颜阿骨打时,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

2、辽朝对女真的剥削和压迫非常残酷(统治荒淫暴虐、肆行敲诈);1114年,阿骨打正式举起反辽的旗帜,在宁江州

和出河店大败辽兵。

3、政和五年(1115年)元旦,阿骨打称皇帝,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定都会宁府,阿骨打为金太祖。

1)猛安谋克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阿骨打使其同时也成了一部分较早归附金朝的奚猛安谋克制度人和契丹人的社会基层组织。

2)猛安谋克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组织,这样不仅能节约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有较强的战斗力。

(二)北宋、金的“海上之盟”与辽朝的灭亡

1、北宋看到辽朝有必亡之势,想借助金人的力量收复燕云十六州。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订立所谓“海上之盟”。

双方商定:北宋和金从南北两方同时夹攻辽,金兵攻辽的中京大定府,攻取辽长城以北州县;宋兵攻辽的燕京析津府。灭辽之后,燕云诸州归宋;北宋原来每年给辽的银和绢如数给予金朝。

2、宣和七年(1125)二月,天祚帝在逃亡西夏途中被金兵俘虏,辽亡。

(三)北宋的灭亡

1、背景:1)女真的军事力量大为增强;

2)北宋的腐败无能;

3)女真渴望更多的奴隶和财富

2、金军南侵和北宋的灭亡

1)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太宗下诏分两路侵宋,在李纲等抗战派官员的坚持,开封军民以及各路勤王军的努力下,金军于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撤退。

2)“靖康之变”:金军于靖康元年八月再次侵宋,在投降派的昏庸判断下,金军最终攻占汴京,并掳走了徽钦二帝,北宋至此灭亡。

八、南宋的建立与宋金和战

(一)南宋的建立与南北军民的抗金斗争

1、南宋的建立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赵构(宋高宗)即位于南京应天府(商丘),改当年年号为建炎,后定都临安(杭州)

2、李纲、宗泽领导的抗金斗争

3、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

1)红巾军:活动地区由最初的太行山西部的河东,扩大到河北、陕西等地。

2)八字军:王彦和部下七百人转移到太行山下的共城西山继续战斗。

3)五马山寨义军:赵邦杰组织,后由马扩领导。

这些义军的抗金活动,有力地牵制了金兵的难下啊,使金朝在北方的统治长期不能稳定,从而支援了新建立的南宋政权,使它有可能站稳脚跟,但是,两河义兵既受到南宋政府的猜忌,又遭到金兵的镇压,使抗金力量大大削弱。

4、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分路南下。韩世忠于黄天荡挡金兵;岳飞收复建康府;吴玠、

吴璘粉碎金人入川的企图,扭转了危局。

(二)南宋与金的和战

1、绍兴和议(1141年)的主要内容:

1)宋向金称臣;

2)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

3)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2、岳飞的抗金斗争

岳飞等抗金将领在绍兴和议之后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原因:1)宋高宗认为自己有力量守住淮河,如果继续抗金,将促使大将久握重兵,造成尾大不掉的局势;

2)秦桧等奸臣惧怕岳飞功高权重。

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沉重的打击了南侵的金军,为保卫南方人民的和平生活,免遭女真贵族的奴役和蹂躏做出了重大贡献。

3、完颜亮南侵和“隆兴和议”

1)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完颜亮正式宣布燕京为首都。迁都燕京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另一方面是为了便利对南宋的军事进攻。

2)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为了灭亡南宋,统一全国,完颜亮又迁都开封,九月大举南下侵宋。

3)采石之战(安徽当涂)的胜利,使南宋转危为安。

①南宋不再向金称臣,世为叔侄之国;当时宋金双方军事实力尚处于均衡状态,任何一方想侥幸

4)隆兴和议②“岁贡”改为“岁币”;取得胜利都是困难的。此后,孝宗又做了近十年的北伐准

③疆界和绍兴时相同。备,未成功后转向佚乐。

4、“开僖北伐”的失败和“嘉定和议”

1)开僖北伐(1206年):“百年教养之兵,一日而溃;百年公私之盖藏,一日而空;百年中原之心,一日而失”。

①依靖康故事,世为伯侄之国;

2)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重新签订合约②增岁币为银30万两、绢30万匹;

③疆界与绍兴时相同(金放弃大散关、濠州等地);

④另付金犒军银300万两

九、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方的社会经济

(一)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

绍兴和议后,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

①南方的水利建设大大超过北方

1、农业②南宋的圩田面积又有扩大

③农业生产技术以江浙一带最进步,四川次之。“苏湖熟,天下足”

④南方麦的普及;植棉区从两广、福建逐渐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

①纺织业:苏州、杭州、成都三个官营丝锦院;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

2、手工业②造船业:偏安江南后,中西陆上交通几乎完全断绝,海上交通更显重要,推动了造船业发展

③制瓷业:景德镇;临安官窑

④军器制造、造纸、印刷、制茶等业也都相当发达。

①南宋都城临安府是当时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商业极其繁荣

3、商业②宋金两国都在边界附近设立榷场,贸易发达,民间私相贸易数量极多

③海上贸易也超过北宋

④纸币日益替代铜钱,成为主要交换手段。发行了会子:东南会子(便钱会子,1161年正式发行);淮交

(通行于两淮);湖会(直便会子,湖北、京西和广南)。

南宋政府发行纸币数量巨大,不储备本金,造成币值下跌,通货膨胀,南宋经济终于全面崩溃。

(二)南宋中后期的社会矛盾

1)封建统治的腐朽;财政极端困难,赋税剥削更加残酷;

1、原因2)官僚机构的庞大;土地兼并加剧,贪官污吏横行;

3)与蒙(元)的连年战争,军费占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九佃户在法律上受到歧视

1)起义大多发生在远离抗金、抗蒙(元)前线、南宋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

2、农民起义特点 2)起义群众十分广泛,斗争形式也多种多样;

3)次数多,但力量分散,规模不大,很少有设官分职、建立政权的情况出现。

这些特点的出现,既反映了整个南宋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与南宋民族矛盾尖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阶级矛盾的发展有关。

(三)金朝的社会经济

1、金朝的封建化:始于金太宗时期。这一时期,迁都燕京,改革政治制度,继续实行女真人南迁的政策,加快

了封建化的进程。到世宗和章宗之际,金的封建化基本完成,封建的租佃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

1)推行汉法,改革管制,废勃极烈制;

金熙宗 2)在中央设尚书省,下设六部。设御史台;在地方实行路、府、州、县制行政制度改革 3)财政上对土地收二税,对人民按财产征物力钱。

金太宗设立科举取士

完颜亮建国子监

金世宗置太学和州学

2、封建化的意义:女真族的封建化,既是民族融合的产物,也推动了进一步的民族融合。在生产上,各族人民

相互学习;在生活上,女真人讲汉话,改汉姓,与汉人通婚。女真族的封建化和各民族的融合,也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①冶铁业有了明显进步,铁制工具广泛使用。初期,“实内地“政策;

1)东北地区②田间管理有所加强,改变了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共同做出

③商业活动逐渐活跃。积极贡献的明证。

①背景:金初破坏十分严重,后不平衡发展。

2)黄河流域②农业:虽有土地抛荒现象,然而在某些地区耕地也有所扩大;

③畜牧业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④手工业:陶瓷、矿冶、铸造、造纸、印刷(平水)等有了恢复和发展

4、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1)背景:女真贵族的残酷统治,赋役繁杂沉重。

2)农民起义:1214年——1225,鲁东的杨安儿、鲁南的刘二祖和鲁中的李全所领导的红袄军。

十、南宋的灭亡

(一)南宋后期统治危机的加深

1、史弥远擅权和理宗朝的黑暗统治

1)湖州之变:宝庆元年(1225年)正月,史弥远通过平定事变以“定策功”独揽了朝政;

2)“端平更化”:理宗从端平元年(1234年)起,陆续召回理学名臣,不断提升朱熹等理学家的地位,贬黜史弥远党羽。

影响:理学从此确立了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上的正统地位,信奉理学成为做官入仕的必要途径。理学思想弥漫朝野,给南宋后期的政治带来了极大的祸害,最后造成了“万事不理,丧身亡国”的恶果。

3)理宗时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对蒙战争节节失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蒙古南侵

1)端平入洛(1234年)的失败激化了与蒙古的矛盾,为蒙古大举进攻南宋提供了借口;宋军伤亡惨重,极大的削弱了南宋的国防力量。

2)端平二年春天,蒙古兵分三路侵宋。四川、襄阳、两淮遭到洗劫。

3、贾似道擅权(理宗、度宗)

(二)南宋的灭亡

1278年六月,南宋流亡政权移到了崖山。次年二月,崖山之败后,南宋彻底灭亡。

十一、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

(一)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1、蒙古的发展和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蒙古族的起源(远祖是战国时代居住在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人)→蒙古族的强大(成吉思汗时代建成了政治—军事制度)→蒙古国的建立

建立过程:1)1203年,铁木真击败王罕,成为蒙古中东部的主人,帝业基本奠定;

2)1204年,铁木真为提高汗权,整顿军事组织;

3)1206年,统一蒙古高原;同年春,铁木真在斡难河源“根本之地”建九游白旗,即大汗位,号成吉

思汗。国号“也客·蒙古·兀鲁思”即大蒙古国。

①扩充千户制。千户制是一种军政合一的单位,代替了旧时代的部落或氏族结构

4)军政整顿建设②设大断事官,掌管民户和刑狱,是最高的行政长官,相当丞相

③创立蒙古文字;1219年“大札撒”

2、蒙古灭西夏(1227年)与灭金

灭金过程:1)1210年,遮别袭杀构筑乌沙堡,第一次派兵攻金;

2)1215年五月,蒙古攻占金京中都;

3)1229年,窝阔台即大汗位;

4)1234年,蒙古军杀完颜承麟,金亡。

3、蒙古四大汗国的建立

成吉思汗西一,黑海东;(成吉思汗灭花剌子模)

1)蒙古西征拔都西二,黑海北;(窝阔台命成吉思汉孙拔都西征,灭钦差,占俄罗斯,捷克受阻)

旭烈兀西三,西南亚;(蒙哥汉派旭烈兀西征,灭木剌伊,陷巴格达和大马士革)

长子术赤,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术赤早死,归拔都,据有花剌子模和康居故地 2)四大汗国次子察合台,察合台汗国,据有西辽和维吾尔故地

三子窝阔台,窝阔台汗国,据有乃蛮故地

蒙哥汉弟旭烈兀,伊儿汗国

4、元朝的建立

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十五日,“取《易经》‘乾元’之义”,建国号“大元”,改变了此前中国各朝代沿用了数千年的以发祥地为国号的旧传统,开创了以吉祥字词为国号的新时代。

1)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的大一统

2)发展和巩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评价 3)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4)加强了我国境内各民族间的联系,

5)扩大了中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客观上打通了中外间的交通(特征) 6)奠定了元朝以后历史发展及统一这一主流和今天的版图的基础(西藏成正式,云南置行省,台湾归福建行省)

(二)元朝的政治

1、“汉法”与“旧俗”之争中汉法胜利的原因:

“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使国家而居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旧俗”适应原来的游牧生产方式和创业阶段的需要,而“汉法”则符合国本所系的农耕地区生产方式的守成、发展的要求,它可以缓和民族矛盾,同时也是蒙古族建立当时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先进的农耕文明和封建制度的最佳途径。

2、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

①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其下设左三部司吏、户、礼,右三部司兵、刑、工。

1)中央②枢密院掌管军事,其长官为院使。

③御史台司黜陟监察

④宣政院主管全国释教及吐蕃地区军民之政(元代新创)

①其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长官为丞相;

②行省: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高丽。

2)地方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称腹里(由中书省六部掌管)

③划路、府、州、县,其长官均称达鲁花赤。基层行政机构:社、乡、都(农村),隅、坊(城市)

④行省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保证了中央集权,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

改革,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①元世祖实行军民异籍、军民分治政策,军职世袭,但军队的调遣、军官任命权均归枢密院

3)军事防止了分裂割据势力的形成,保证了政治的巩固和统一。

②元朝军队分为两大系统:保卫皇帝的京畿的宿卫系统和镇守全国的镇戍系统。

①元世祖在元朝建立前,行用金国法律;

4)法律②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变成《至元新格》,元朝第一部法典;元仁宗《风宪宏纲》;元英宗《大元通制》《元典章》;元顺帝《至正条格》

③元朝法律的阶级性特点:a.浓厚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色彩,公开宣布各族在法律上地位不平等

b.增强蒙汉贵族官僚地主对奴隶的占有权,加强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

c.僧侣地主在法律上有特权,但又严厉禁止人民利用宗教反抗斗争

①蒙古化与汉化相表里的教育体制

5)学校与教育②教育的发展起伏不定(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③学校与科举关系松弛

④创设域外文化的教育机构:设立“回回药物院”、“回回司天台”,学习使用阿拉伯、波斯的

知识技术

6)科举:元代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所以举办科举的次数极少。

3、元朝的民族政策

1)四等人制:元朝立,维地位,固特权;色目人:中亚、西夏、回回等

服先后,分四等,色汉南;汉人:金朝统治区的汉、契丹、女真

用族矛,造差别,达统目南人:南宋统治区汉人和西南各族

注:第一等蒙古人,指蒙古各部落。

2)对各族上层的笼络: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区别对待,一切以巩固统治为旨归。

元朝在笼络利用汉族地主的同时,防范意识并未放松,发生李璮之乱以后,汉族的“世侯”纷纷被解除兵权,而汉族知识分子大多数仍是仕进无门,儒生的社会地位几乎降到了最底层,以致有“九儒十丐”之讥。

3)元朝政权的性质:是以蒙古贵族为首,包括各族上层分子在内的封建统治阶级对各族人民的联合专政。

4、巩固政权的行动

1)平定叛乱

①李璮之叛(1262年)后,忽必烈趁机迫使地方军阀世侯们交出实权和军队;这一事件也进一步加深了蒙古统治

者对汉人的疑惧心理,色目人则更进一步受到重用。

②海都、乃颜之叛与元世祖的平叛,表面上是汗位争夺,实质上是统一与分裂的斗争。这些军事上的胜利,进一步

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治理边疆

①漠北屯田不仅推动了蒙古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充实了军储,对于保障统一,反对守旧贵族的分裂活动也

起了一定的作用。

②1247年,蒙古与西藏建立了宗藩关系,西藏正式归蒙古国管辖。1253年,忽必烈封吐蕃喇嘛教首领八思巴为国

师,后又加封为帝师。自元朝开始,西藏地区已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西藏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都是由元朝政府规定的。

③元世祖即位后,回回人赛典赤·赡思丁,第一任云南行省长官。

④元朝通过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这是中国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元朝是我国规模空前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这种政治形势,促进了边疆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的发展;各民族联系的加强,又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⑤“回回”一词最初是指由中亚、阿拉伯、波斯等地迁到中国的人,逐渐形成了新民族——回族。回族的形成,说

明我国民族融合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⑥驿站:为维持驿站运行,元政府特设站户。

⑦急递铺:专用以传递紧急文书的邮驿。

(三)元朝的社会经济

1、农业生产和土地占有关系

1)①设立管理农业的政府机构(大司农司;《农桑辑要》);

②保护农田,限制抑良为奴,颁布《户口条画》,整顿户籍

忽必烈③招集逃亡,鼓励开荒;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以农桑为急务”④大力开展军民屯田

的政策⑤减免租税棉花(中后期)等新作物推广

⑥设置粮仓、常平仓江浙行省农产量最高

⑦兴修水利,设都水监、河渠司

2)土地占有关系

①屯田

土地分类②官田国有土地,综称“系官田”,采用租佃制,设有田庄,收取田租

③寺观田私有土地

④民田——地主所有制在民田中占有绝对支配地位,汉族地主是元代的主要土地占有者

生产方式:北方有相当数量土地是由驱奴耕种的;南方租佃关系占绝对支配地位。

地租形态:元代依然以实物地租为主。实物地租中有分成制和定额制,以定额制为主。

土地兼并手段:北方蒙古贵族和各族地主多用政治权势进行兼并,利用特权霸占土地成为合法手段;

南方地主先凭借财富来谋求政治地位,然后再依靠其权势来保护和兼并土地。购买或强买是江南

地主进行兼并的主要方式。

3)户等和赋役

①户等:元世祖时按居民贫富划分上、中、下三等户,每等再分三级,成称为三等九甲。

②释放驱口问题的实质是国家政权与蒙古贵族集团间争夺赋役与科差的负担者的问题。要“遵用汉法”,建立统一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就必须把贵族们占有的驱口变为皇帝治下的编民。

③赋役制度

④科差

⑤役

2、手工业的发展

1)官府机构:工部、将作院、大都留守司、武备寺等。

1)官办手工业和匠户2)实行工匠和匠户制度;匠户分为军队、各局院、贵族王公(投下匠户)服务三种。

3)各部门的生产效率低、质量差;属于国家管制的工匠还有盐户、茶园户、冶户。

纺织业:主要产地集中在南京、平江、杭州、庆元(宁波)、泉州和四川、中原等地;

①杭州的民间丝织业出现了来去自由的雇佣劳动者。生产技术:青地粉花缂丝(披

梭戗色法;单双子母经);波斯织金锦缎纳失失和中亚的丝织物撒答剌欺的生产

技术;

②棉纺织业发展突出:搅车、三锭脚踏纺车、弹棉椎弓;染织方面:错纱、配色、

2)私营手工业综线等技术。松江乌泥泾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陶瓷业:①南方: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最大制瓷中心(青白瓷);浙江龙泉窑(青瓷);怨政府

对民窑加以课税。

②北方:河南钧窑、河北定窑继续发展;新窑出现;

③远销日本、朝鲜、南洋和中亚、西亚、非洲等地。

印刷业:北方印刷业中心为大都和平阳(平水刻);南方印刷业中心是杭州和建安、建阳

王祯发明木活字印刷术和转轮排字架

3、商业的繁荣

1)大都(汗八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名的经济中心之一

1)城市的繁荣 2)沿着运河和长江繁荣的城市:杭州、平江(苏州)、南京、扬州

3)泉州为对外贸易第一大港

2)国家对外贸易的控制和管理

1)元代实行重商政策,政府对商业的控制和管理比较宽松,轻商税,少限制,免杂役等政策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发展。

2)政府全力营运海外贸易;

3)不利的限制政策:专卖办法垄断资源,控制市场。

3)钞币的统一和流通:纸币已经在全国境内流通,而且在今越南和南洋一些地方通行。

4)斡脱钱

1)斡脱:蒙古和元朝经营高利贷商业的官商。

2)高利贷的盛行加速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4、航运

1)海运:元朝形成了漕运以海运为主,内河运输为辅的格局。

2)大运河的整治:划直和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以代替原本以洛阳为中心的旧运河,是元代政治大运河的目的和最终结果。

(四)元朝的衰落和灭亡

1、元朝社会矛盾的逐渐激化

1)地主的残酷剥削

2)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南坡之变<1323年>)

3)各级政权的日趋腐朽

2、红巾军起义

1)背景:元朝政府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的压迫剥削极为严重。

2)特点:1)主要利用白莲教组织起义队伍

2)起义根本原因: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导致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导火线:变钞与开河 3)过程:1)韩山童与刘福通首举义旗(1349年于颍州)

2)彭莹玉与徐寿辉在南方的斗争(1351年起兵,建立“天完”政权,提出“摧富益贫”政治纲领) 3)方国珍、张士诚的斗争

1354年高邮战役是元末农民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元军丧失了对农民起义军的优势,主要依靠地主

武装镇压农民起义,至1355年,元末农民战争进入了新时期。

4)北方红巾军的失败及原因(1366年)

1)缺乏稳定的人民支持,流动战为主;

2)领导组织混乱,目光短浅,不注意建立巩固的后方和坚守阵地;

3)战略误,过早进行北伐

3、朱元璋建立明朝和元朝的灭亡

1)朱元璋建明

1)1363年的水军大战中,朱元璋以少胜多,推翻大汉政权;

2)1367年即皇位。1368年正月,改元洪武,定国号为明,以应天府为京师。

2)元朝的灭亡(1368年八月初二,元朝灭亡。后朱元璋用了35年,才完成全国的统一)

十二、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宗教

1、佛教

①除徽宗有过短暂崇道排佛外,都采取扶持政策,重视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

1)两宋时期②最为盛行的是佛教禅宗南宗,编集了大量的灯录、语录,成为宋代禅宗的一大特色

③净土宗流传尤为广泛

2)喇嘛教①当时最盛行的是佛教,喇嘛教在朝廷的地位最高,禅宗在全国最盛行;

(吐蕃佛教)②经典由《甘珠尔》、《丹珠尔》两大部分组成,是世界上著名的佛教丛书,俗称藏文大藏经

③内地盛行的佛教分为禅、教、律三派。派生出两个道门——白云宗和白莲教

2、道教

①道教的政治地位最高,真宗赵恒、徽宗赵佶(北)和理宗赵昀(南)

1)两宋②理宗推《太上感应篇》使得该书宣扬的宗法性伦理道德以宗教方式普及民间,加速儒道融合

③内丹派(金丹派)代表:陈抟和张伯端;符箓派中正一道成为南方道教的领袖

2)金:出现了太一、大道、全真(王喆:重阳子)三个新的道教教派

①全真教势力最大,教主丘处机弟子李志常著《长春真人西游记》,是研究中西交往史的珍贵史料

3)元②窝阔台时道藏《玄都宝藏》

③蒙哥、元世祖时道教经典除《道德经》外都被判为伪经,幸存下来一些两宋时《政和万寿道藏》

3、基督教在中国分两派:聂斯脱里派和天主教的圣方济各派,统称十字教

4、伊斯兰教:两宋时阿拉伯商人带入中国,元人称伊斯兰教徒为回回,元代的回回人,是今回族先民的主体。

(二)哲学

1)从西汉到隋唐,受经今古文之争的影响,儒家学者讲究的是师承家法;

2)在察举和科举上,不允许对义理内涵作自由发挥,严重阻碍儒学发展。

1、宋学产生的背景 3)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的推动。需要新的思想武器,挽救社会危机

4)佛、道两教对儒学的渗透,宋代儒学有了新养分

5)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书籍的遍布和文化的普及

6)科举改革的影响

1)北宋中期开始,汉唐学者专事经学笺注的传统被废弃;

2、儒学的变化 2)《五经正义》为代表的经学久说被怀疑,群儒开创了以己意解经的新时代;

3)逐渐形成了包括各种儒家学派在内的宋学,儒学开始哲学化;

4)越出了单纯研究儒家经典的范围,成为包括经学、文学、史学、哲学在内的新学问。

3、北宋宋学各派

1)学术活动基本开始于仁宗朝前期;

“宋初三先生” 2)胡瑗把研究学问的重点转向讲究大义和时务,适应了当时科举改革的需要

3)孙复作《春秋尊王发微》,强调尊王攘夷

4)石介鼓吹庆历新政,重视对《周易》的研究,开南宋理学道通论的先河 1)王安石①其新学是早期宋学中最重要的一派,提出研究经术要为现实服务

(荆公新学)②主撰《三经新义》、《字说》中体现了他兼收并蓄的主张

仁宗后到神宗③“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其政治改革的思想基础

①政治上保守,思想上大力宣扬天道观和“礼治”,积极维护现存秩序

2)司马光②宋代儒家学者重视史学、强调“以史为鉴”的最重要人物

(温公学派)③强调“中和”之道,认为“求道贵于要”,而“道之要在治方寸之地”

④视“中庸”为士大夫的最高美德,实启后来理学家探讨“中庸”学说的先河

1)周敦颐①《太极图说》带有儒、道糅合的特色“自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也”

(濂溪先生)②思想上已具有理学的雏形,开始使用理学的基本范畴“理”

③《易通》中提出:性与命依理而行,太极即理,提出“主静”的修养方法

①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

4、理学先驱 2)程颢、程颐②认为理是先于气而存在的,“理”是社会的最高原则

(洛学)③提出“灭私欲,则天理明”,宣扬“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④竭力为维护皇权和礼教服务

①理学创始人之一,强调“气”是万物的本源,论述了气和太虚与万物的关系

3)张载②认为每个人都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两种,提出“立天理”“灭人欲”

(关学)③提出“理一殊分”的思想,为程朱理学以“理”为宇宙本体张本

④提出了“穷神知化”与“穷理尽性”的认识论,发展为后来程朱的“格物致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