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几分之几 说课稿

认识几分之几 说课稿

认识几分之几 说课稿
认识几分之几 说课稿

课题:认识分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分数》。

一、说教材

本册《认识分数》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单元只是对分数进行“初步认识”,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分数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

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能读、写分数;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情感目标: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和感知分数的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实践能力。为落实新课改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质疑引导”“分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一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观察思考――交流理解――操作实践”。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通过独立思考、课堂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数学课程的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3、类比迁移,总结提升

4、面向全体,分层练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第一个环节先用动画片《哆啦A梦》主题曲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哆啦A梦和大雄野餐时分食品的情境,把4个苹果和2瓶矿泉水都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得同样多。接下来分1个蛋糕,学生立刻

会产生困惑,1个蛋糕怎么分才公平呢?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这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自己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然后让学生四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指名学生回答,作适当表扬和鼓励。(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教师在肯定学生创造的基础上,转入第二个环节:揭示“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1/2表示。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结合多媒体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第二个环节我设计了“读一读,写一写”的操作活动,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先让学生认识分数的书写顺序和注意事项(比如: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其中的份数),教师介绍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后,再让学生结合分蛋糕的过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的意思,教师适时做小结,并强调分数的读法要用中文表示。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接下来我设计了“判断图形的涂色部分”的操作活动,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2的本质特征平均分。“折一折、画一画”环节,我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大小、形状相同的图形,让他们通过折一折和涂色画一画来表示出每个图

形的1/2,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2的意思,又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方法的多样性。

接着,我利用课本: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然后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几分之一。因为前面已突出认识了1/2,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直观图形认识几分之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通过这一环节,既能考察学生对分数写法的掌握情况,又能引出下一环节:认识几分之一。

(三)类比迁移,总结提升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给每个学生发1个同样大小的圆,让学生尝试着折一折,再用涂色的方式表示出几分之一。再集体交流比较1/2和1/4的大小,比出的大小,接下去猜想,如果折出这个图形的1/8,和上面的分数比较,大小怎样?最后验证猜想结果,得出结论。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渗透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学法指导。

(四)面向全体,分层练习

在教学中,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分层练习,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

3个练习:①想想做做第3题先填一填,再读一读。②想想做做第6题,《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哪一部分大些?③播放生活中的一段广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广告中的动态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最后一幅图又是两人分蛋糕,每人“半个”,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突出重点与课堂小结。

2、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图文并茂。

七、结束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学生的活动还是有效的,因为每一活动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进行,但也有不足的地方。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客内容,请各位评委和老师给予批评与指正,谢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几分之几

第3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2.通过练习,体会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 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出示小猴图)还记得它们吗,上一次我们在小猴子分桃子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 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1)出示教材第80页例4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图片。 谈话:猴妈妈准备了一盘桃,要把这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让学生图上分一分,涂一涂。 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3 1) 引导:一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一份是3 1,2只小猴取走这盘桃的几份?(2份)是几分之几?(3 2)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

分得这盘桃的31。2只小猴一共分得2个31,2个31是3 2。 2.试一试。 (1)出示问题: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3份、4份呢? 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明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1份是2个,每份就是5 1,2份就是2个51,是52;3份就是3个51,是53;4份就是4个51,是5 4。 (2)辨析:有的同学认为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就是这些桃的10 2,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思考把什么看成一份。再填一填、说一说,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根据分数思考:把灯笼和鱼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灯笼或几条鱼,应该把这样的几份图上颜色。然后让学生涂一涂。 3.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8根小棒,分别拿出这些小棒的32和6 5。 提问:分别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拿出这样的几份?(指名上台演示) 说一说:你还能拿出这些小棒的几分之几? 4.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7题。 让学生先观察线段图,说说把这条线段图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独立填空,最后指名汇报答案。 5.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9题。 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几角是1元?(10角)1角是1元的几分之几? (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元的10 1,即1角) 让学生独立填空,指名汇报答案。 四、反思总结

认识几分之几

《理解几分之几》微课 前期准备: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含义的基础上解决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除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课件动画展示能够很好的协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 需要分析: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小棒。教师需要准备PPT。 实施过程: 1、同桌之间相互合作,用摆小棒的方法协助兔宝宝解决“12个蘑菇的是多少个”的问题,并且能够边展示边解释自己是怎样分的,怎样拿的,最后拿出了多少个。 2、课件展示平均分几份和拿出几份,并且相对应地出示算式,让学生很自然从摆小棒过渡到列式计算,层次清晰,便于学生接受。针对于算式,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是怎样来的,求得的是什么,协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式。 3、出示练习,先让学生分一分,再列式计算,进一步理解“份”和“个”。分数中不管分母还是分子,都是代表几份,一份里可有有一个也能够有几个。先看分母,代表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再看分子,代表从中取出几份;最后,用乘法算出这几份一共有多少个。 4、展示学生错误的算式,进一步巩固算式中每个数代表的含义以及算式求得的是什么。 应用成效: 课例结束后,整体感觉学生的接受水平和理解水平都很不错,并且语言组织表达水平也很强。通过动画的展示,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思维敏捷,语言表述准确,即使有部分学生出现错误,通过课件的展示,也能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即时改正。 评价反思: 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本来就是难点,学生必须先很好地理解几分之几的分数含义,然后才能列式计算。本节课,先采用动手操作,自己分一分、拿一拿,让学生有个感性的理解;然后创设情境,协助兔宝宝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动画演示,协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案。接着,通过两道练习题的动画演示来巩固新知。

《分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意图

《分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意图 理解教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三年级上册90、91页例1、例2.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都与整数有很大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析学情 学生对于平均分并不陌生,在二年级学习除法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在生活中有时候也对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你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平均分一个物体;也有的同学通过不同的渠道听说过甚至知道一些简单的分数。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宝贵的基础资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数就是数出来的,今天遇到的分数怎样通过数的方式来认识,对学生来说都是新问题。 我的思考 1.我想我们教师要有"学科"视角,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数学内涵"并和学生的学习现实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让数学学习有更好的"数学味道 ".本课是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分数,在数系中,整数、小数、分数都属于 "数".数学大师华罗庚的话:"数起源于数。" 2.当然,从学生学习的基础来看,他们此前对数的认识都仅限于自然数(整数),认识逻辑是:有一个 "东西 "(如实物、图形、

一米长度等),记为"1",几个这样的"1" 记为 "几 ".相对说来,这种由"1"到"几"的递增思维几乎进入了自动化的阶段,而分数的认识,需要建立的是将 "1"均分到"几分之一"反向思考。三年级学生需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完成新的建构。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分数,能用分数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2.经历"举例——解释——建模——应用"的学习过程,了解"先分后数"的分数实质,建立整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学的学习方式,渗透模型思想。 3.在富有情趣又层层推进的学习中,感受数学的逻辑魅力和思维力量,激发良好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读、写几分之一并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并描述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数"整数". 从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话:"数起源于数。"引到数数。 屏幕上依此出现 1个苹果、2个苹果、6个苹果,学生一边数着,屏幕上就同步出示相应的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几分之几”》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认识“几分之几” 一、教学目标 1.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几分之几;帮助学生建立几分之几的概念,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几。 三、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 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出示:81和12 1 师:在这个分数中,“8”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8 1 表示什么? 师:那 12 1 表示什么? 2.填空: 我们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 )份,第一份是它的( ),第四份是它的( ),每一份都是它的( ),共有( )个 6 1 。

3.出示下图: 这个图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该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 教师提问: 谁知道这个图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该是多少呢? 生:我认为应该用 4 3 表示。 师:谁同意他的说法?你们愿意用手中的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吗? 要求:小组合作,折一折、画一画,分别找到正方形的41、42、43、4 4。 (2)汇报交流: 生:我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1份涂色,这1份表示这个正方形的4 1。 师:那这一份呢? 生:我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41。 生:我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2份是这个正方形的4 2。 师:你把2份涂了色,你能说一说42里面有几个4 1? 生:42里面有2个4 1 。

认识几分之几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89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中抽象出几分之一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初步体会数的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例1主题图 提问:观察野餐活动图,你看到些什么? 把每种视频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不满1个,只能说每份分得“半个”。这“半个”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平均分蛋糕 引导:把1个蛋糕怎样分可以得到着半个呢?(学生操作平均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怎样分的,没人分得其中的多少? 说明:吧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是这2份中的1份,这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可以写成1/2 2、教学读写二分之一 先写短横线;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下面写2;横线上面写1,表示这 样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问:蛋糕的另一份可以用哪个数表示?每份是谁的1/2? 3、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4、教学“试一试” 学生动手折正方形纸的1/2并展示。

指出:不管怎样折,也不管折出的这1份形状是怎样的,只要是吧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1/2 进一步要求: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1/4吗?折一折,再互相交流。 三、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出示例2 1、同桌两人合作,用两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分别涂出它们的1/2和1/4试着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再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8,然后把1/8与上面的两个分数分别比一比大小。讨论并小结:把同样大小的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四、实践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4、做“想想做做”第7题 五、全课总结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缪智萍 一、教学设想: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节内容。这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教材提供了情境图和操作活动。课标中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所以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是:一、利用书上主题图编成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到学习数学就是身边的事,让学生“我要学”。二、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构建分数的概念,降低知识难度。 二、教学目标: (一)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二)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三)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在头脑中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 三、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和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初次学习会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借助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本提供的素材,我设计的教法是:创设情景法,演示法,激励法。学生的学法是:合作法,操作法,比较推理法等。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纸及纸带、蜡笔。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秋游吗?看,三一班的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了森林公园(出示91页—92页主题图),他们多高兴呀,有的在玩积木、有的在折纸、有的在喂鸽子、有的在分西瓜,小明和小亮也饿了,小明拿出来一个月饼,把它切成了两半,一人一半(引导生说出一人一半就是平均分成两份,一人一份)。 师:看谁还能在图中找出其它平均分成几分的。 生:根据图回答。 师,好,我们先看一个故事,引导出狗兄弟买月饼分月饼的故事,并填空。 师:我们看看狗兄弟怎么分月饼的,用刀对半切开来,平均分成两份(师用课件把分月饼的过程演示一遍)。 师:其中的一半还能用我们学过的1、2、3这样的数表示吗?(不能)那“一半”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呢?(生根据经验可能说是0.5,也可能说出12 。) 师:真不错!0.5是我们学过的小数。12 是一个什么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几》公开课导学案_1

《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整理和复习课,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分数简单的加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设计中,我优化所学内容,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学内容,而是把几个相关内容组合在一个题目中,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意义的了解,能够比较熟练的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我还精心设计了一组练习。使学生在已有的的知识基础上拓宽知识范围,能根据已学的旧知来解答遇到的新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能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学生拿出在家做好的《分数初步认识》的知识树,互相欣赏 1、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知识树做得好,好在哪里。选出小组内做得好的知识树。再在班级内进行评选。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回顾这个单元的知识点。 2在交流中小结分数的相关知识点。 3、老师也出示自己做的知识树。然后让同学到黑板上就讲解各个知识点。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1)、几分之一一共有五个知识点: a\ 分数的写法 : 先写分数线 , 再写分母, 最后写分子。例如 31 中先写横线,再写3,最后写1。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几分之几

第2课时几分之几 课题几分之几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基于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做了这样的安排: 1.由复习过渡到探索新知。 上课开始,设计关于几分之一和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的内容,使学生在对旧知进行回顾的同时,学习兴趣受到激发,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动手实践中加强对分数的认识。 由于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在教学教材92页例4和例5前,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把彩带平均分成10份,进一步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然后任意取其中的几份,认识几分之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会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使学生明确几分之几的含义。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彩笔、刻度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6分钟)1.复习几分之一。 举例子说说四分之一的意义。 2.复习分数的构成各部分的名 称。 谁能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习分数。(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1.举例说明,并说说这 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分数,说 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 任务。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内容。 2.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相等的4 份,你能想出几种折法?画出折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及课后反思

认识几分之几 教师:陈英宁 学校:严家渠小学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份是三个 41,也就是它的34 ; 学生说:4份是四个41,也就是它的4 4 。 教师强调:4 4 其实就是1. 2、认识十分之几。(出示第92页例5) 把1分米长的一条彩带平均分成10份, 师:每份是这条彩带的几分之几? 生:每份是这条彩带的10 1 。 师: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 生:3份是它的103,5份是它的105,7份是它的107 ,9 份是它的109 。 小结:像42、43、103、10 7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师:同学们,既然我们今天认识了新朋友---几分之几,你能举出分数的例子吗? 大家举出的例子都非常好!那么你们愿意尝试一下老师给你们出的更具挑战的题吗? 生:齐声说,愿意! 开始:第一关 你能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吗? ( 4 5 ) ( 5 9 )

( 23 ) (35 ) (5 9 ) 第二关 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得正确吗?为什么? 分数的大小比较(第93页例6) (1)52○5 3 小组合作:先涂色表示这两个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说说为什么. 学生汇报: 52 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 5 3 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都平均分成了5份,这样的2份显然比3份少,所以52﹤5 3 。

(2) 66○6 5 动手操作:先涂色表示这两个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说说为什么。 学生汇报: 66和65都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份,6 6 表示这样的6份,即全部。而65表示这样的5份,即一部分,所以66﹥6 5 。 小结: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第三关 第四关 第92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第五关 写出合适的分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2课时《几分之几》 人教新课标(2014秋)

《几分之几》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得到培养。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进一步提升,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点: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复习导入。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 ( ) (2)比较分数的大小。

1 3○ 1 5 1 8 ○ 1 7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奠定基础。 ⊙实践探究 1.教学教材92页例4:认识四分之几。 (1)学生把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你用分数表示出涂色的部分,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 (3)说一说没有涂色的部分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说出理由) (4)师小结:这些正方形纸都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四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 2.教学教材92页例5:认识十分之几。 (1)课件出示一条1分米长的彩带,并把它平均分成10份。 (2)学生讨论: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的1份?3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7份呢?(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圆形纸任意对折,先选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然后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4)小结:像2 4 、 3 4 、 3 10 、 7 10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3.加深对分数各部分含义的理解。 (1)请同学们说一说2 4 、 3 4 、 3 10 、 7 10 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师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母,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子。

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课题: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87~89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分数概念抽象,学生初次学习分数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三年级这个学段只是对分数进行初步的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学例题应借助电脑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并且紧密联系生活,创设了大量为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从而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能联系实际说明几分之一的含义;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使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中抽象出几分之一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体会分数是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及其大小。 教学难点:知道几分之一表示的含义。 教学用具:两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片和两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秋高气爽,正是郊游的好时候,周末小明和小红去野外郊游,大家想不想去看看?(想)(出示例一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答(学生说出每种食品的数量) 师:这些好吃的怎样分才能让他俩满意呢? 生答(板书:平均分) 师:那什么叫做“平均分”呢?(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依次讨论: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个?(2个)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得几瓶?(2瓶) 进一步讨论: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呢? 结合学生的交流,自然引出“半个”。 启发:同学们发现,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这两种食品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能用以前学过的1、2这样的整数表示,那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这“半个”用怎样的数表示呢?

认识几分之一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 减法。从整数到分数是数学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这一节认识几分之一是放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也是为认识几分之几做铺垫。 2.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建立起分数的概念,知道并了 解生活当中的一些事物分不到整数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学情分析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知上的突破,接受起来不 算容易,为了能使他们更容易的接受本节课,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姿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并让学生有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 (2) 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 难点:初步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直接拿出4瓶没有开过的矿泉水,让同学们说说把它分给2个人的时候一人几瓶?当有2瓶和1瓶时又是怎么分给两个人?(让学生动手分一分) 2.为了公平起见,我要求平均分。(强调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3.揭示课题,当一瓶水平均分给两个人后,每人得到半瓶,那半瓶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个新的数——分数来表示。(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节内容。这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教材提供了情境图和操作活动。课标中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所以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是:一、利用书上主题图编成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到学习数学就是身边的事,让学生“我要学”。二、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构建分数的概念,降低知识难度。 二、教学目标: (一)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二)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三)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在头脑中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 三、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和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初次学习会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借助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本提供的素材,我设计的教法是:创设情景法,演示法,激励法。学生的学法是:合作法,操作法,比较推理法等。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纸及纸带、蜡笔。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秋游吗?看,三一班的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了森林公园(出示91页—92页主题图),他们多高兴呀,有的在玩积木、有的在折纸、有的在喂鸽子、有的在分西瓜,小明和小亮也饿了,小明拿出来一个月饼,把它切成了两半,一人一半(引导生说出一人一半就是平均分成两份,一人一份)。 师:看谁还能在图中找出其它平均分成几分的。 生:根据图回答。 师,好,我们先看一个故事,引导出狗兄弟买月饼分月饼的故事,并填空。 师:我们看看狗兄弟怎么分月饼的,用刀对半切开来,平均分成两份(师用课件把分月饼的过程演示一遍)。 师:其中的一半还能用我们学过的1、2、3这样的数表示吗?(不能)那“一半”用一

认识几分之几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折一折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你们还能用折纸、涂色的方法表示分数吗? 请大家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一位涂1/4的学生到前面展示。 问:你涂了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这一份为什么可以用1/4表示? 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纸,问: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尝试回答) 讲述: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个1/4,可以用3/4表示。(板书:3/4) 4、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你涂了4份中的几份?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用分数表示。 6、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作品展示、比较。 问:这几位同学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2/4表示呢? 二、试一试 1、学习"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说说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先由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再和同桌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然后填在书上。 2、"想想做做"2 学生自己在书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比一比 谈话:上节课我们比较过1/2和1/4的大小,还记得吗?那么你能想办法比较出3/5和2/5的大小吗? 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好。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不同方法的学生展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四、做一做 1、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做题,在书上填写,全班共同订正。 2、想想做做1、5 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理由。 五、读一读 谈话:分数是谁发明的呢?自由阅读P104"你知道吗?" 六、全课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公开课教案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6-78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初步学会用几分之一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结果。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整体几分之一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以及相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感受分数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新 1。 1.复习一个物体的 2 提问:猴妈妈准备把一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 1。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 2 2.引新:我们在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继续来认识分数。 1,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说明:创设猴子分桃的情境,一方面,复习一个物体的 2 识经验,为学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做好知识铺垫;另一方面,通过这一情境将新旧内容自然串联起来,既丰富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也增强全课结构的紧密性。】 二、探究新知 1。 1.教学例1:认识整体的 2 谈话:两只小猴吃了一个桃,觉得不够,于是猴妈妈端来了一盘桃(课件出示一盘盖好的桃),想把这一盘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2 1。 追问:这盘桃不是1个,为什么在这里也可以用2 1表示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它与 前面的一个“2 1”有什么不同? 明确:可以把盘里的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2 1既能表示一个桃的2 1,也 能表示一盘桃的2 1。 【说明:由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时,很容易受到物体个数的干扰。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知识逻辑的“序”和学生认知的“序”, 一步一个台阶地拾级而上。出示一盘盖好的桃,既有助于形成“整体”的概念,也可以避免物体个数的干扰,降低认识“一盘桃的21”的难度。通过对两个“2 1”的对比分析,沟通“一个桃的21”与“一盘桃的21”之间的联系,为下面更深入地认识“整体的2 1”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谈话:盘里到底有几个桃呢?(课件演示,露出盘里的6个桃,取出来摆成一排)这6个桃放在盘里是一个整体,从盘里取出来怎样表示才能看出它们仍然是一个整体呢? 指出:数学上我们用一个圈把这6个桃圈起来,表示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课件演示在6个桃外加上集合圈,并要求学生在图中表示出来)。 谈话: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把这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2 1,现在你能在图中表示出它的2 1吗?请在图上分一分、并涂出一只小猴分得的桃。 汇报交流,课件适时演示把6个桃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课件出示下图。谈话:你会表示下图中每盘桃的2 1 吗?先在图上分一分、涂一涂,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 数山有路趣为径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苏教版教材中有关“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分三个阶段学习:第一阶段在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第二阶段在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第三阶段在五年级下册认识单位“1”,认识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之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方法。本课时内容不仅为本单元学习几分之几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基础,也为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打下了根基。因此,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设计理念: 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有时有几个物体,物体的个数会直接干扰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能够突破这样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从分数的份数定义入手,始终关注每份和平均分的份数的关系,强调分母和分子表示的意义,从而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教学上的一次飞跃,跨度比较大。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由于分的是一些具象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他们比较关注表示的个数与总个数的关系,而忽略了表示的份数与平均分的份数的关系,因而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知识逻辑的“序”和学生认知的“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一个台阶地“拾级而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②使学生能用几分之一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出相应的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几分之几》教案

《几分之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和作业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多媒体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图中的情境你们熟悉吗?谁能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2.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归纳小结。关键抓住“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这两个要素。 二、设疑自探。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能说出几个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吗? 想好的同学快把你的答案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三、解疑合探。 1.初步认识四分之几。 (1)师: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1张正方形的纸,请将它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一份。想一想:涂色的部分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它的14 。) (2)师:接着再涂一份,现在还能用14 表示吗?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生:2份是它的24 。 师:对。一份是它的14 ,两份就有2个14 ,2个14 就是24 。

(3)师:如果我们接着再涂出它的3份、4份,又该分别用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呢?请同学们自己涂一涂,想一想。 师:你涂了几份?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你涂了几份?4份是它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4)归纳小结:这些正方形都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 2.认识十分之几。 (1)请学生用直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并把它平均分成10份。 师: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多媒体出示: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 师: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那么3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7份呢?为什么? (2)同桌相互交流,加深对几分之几分数的理解。 师:请同学们任意数出其中的几份,并用一个分数表示,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你数了其中的几份?是它的十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师小结: 像24 、34 、310 、710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4)师:你能任意说一个分数吗? 3.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1)师: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请同学们从课本第90页寻找答案吧!(学生看书自学。) (2)师:分数中间的短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 (3)师: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以34 为例说明。 (4)巩固练习:你能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吗?

人教版三年级《认识几分之几》公开课教案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9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归纳推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具准备: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分之一,你能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你喜欢的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学生折纸、涂色,表示出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如果在你们刚才的纸上涂2份或3份又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1)学生4人小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你喜欢涂几份就涂几份,然后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

之几,再向小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2)谁能上来展示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多媒体演示图片。 问:你能发现他们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吗?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份之几,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2、拓展思维,认识分数名称。 (1)让学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1、2、3……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学生画线段)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 (2)同桌互相取其中的几份,说出相应的分数。 (3)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一个分数来吗? (4)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3、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出示例6的一组分数,让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比较?反馈。 用相同的方法比较第二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巩固练习。 1、P95页做一做1、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优秀教案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2页例3、例4、“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运用直观方法比较同分母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你能说出一个吗?(指几名学生说一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辆车,你能找出这辆车上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奔驰车标志,指名说一说这个标志是怎么分的,其中一份是几分之一? 2.复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小结并揭题:今天我们再来折折涂涂比比,认识更多的分数。(板书: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二、探究新知 1.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它的1/4。 2.你还想涂几份?涂一涂。想一想应该用哪个数来表示。

3.展示学生涂好的正方形纸(如下图)。 重点说说2/4的含义。(板书:2/4,取其中的2份,就是2个1/4) 同桌交流自己涂了这张纸的四分之几,就是几个四分之一。 4.试一试。 先说说涂色部分各表示多少个几分之一,再在()里写出分数。 课件动画演示: (1)出示一个平均分成9份的三角形。 问:涂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依次出示后面三幅分好的三角形图,指名说一说:平均分成()份,涂了()份,是()个()分之一,就是()分之()。 (2)课件出示第二行的圆,独立填写后跟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5.辨一辨。(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的正确吗?为什么?) (1)同桌交流结果。 (2)全班交流,说一说不正确的原因。 三、比较分数的大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