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整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整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整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整合

线索脉络

百家争鸣——法家独尊——黄老盛行——儒家主流——受到挑战——融合完善——自我批判趋势: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一统的趋势;儒家在汉代以后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

特点:每一时期的文化都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客观反映。

预设问题:

1、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够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参考答案:具体答案视材料内容而定

(1)儒家思想的主张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政治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以维护封建纲常礼教为前提)

(2)儒家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不断的更新、改造,使之更适应时代的需要(如:董仲舒吸收阴阳家、法家、黄老之学,形成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程朱等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思想体系……)

(3)统治者对于儒家思想的重视和政策引导(如: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汉武帝采纳“罢百独儒”,以儒学经典为课本,兴办太学;宋以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元将理学做为考试内容等等)(4)中国历史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更适合儒家思想生存(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儒学受到重视)

(5)儒家的中庸之道不偏激,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百家争鸣:

背景: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百家争鸣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崩溃;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分裂,诸候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国家尚未统一,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阶级: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士”阶层活跃并受到重用。

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出现文化下移。

各派主张

儒家:

创始人:孔子:思想家、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后世尊为“圣人”

政治:仁:(1)背景:A:矛盾激化: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统治者不断加大对人民的搜刮,给人科带来无

穷灾难,社会动荡不安。

B:时风日下: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社会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2)含义:仁者爱人:A: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刑杀;

B :老百姓: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

(3)目的:调整人际系,稳定社会秩序;

(4)方法:遵循忠恕之道A:含义: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三点要求: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与他人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5)标准:“克己复礼为仁”

(6)评价:进步性: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其他人,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

和等级的界限,

局限性:A: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

B:在当时无法做到的,所以没有被统治者所采纳。

2、礼(1)背景:A:必要性:社会动荡。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宗法分封制日

趋崩溃,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传统的价值观遭

到破坏,社会迫切需要一种制度来规范约束统治者之间、统治者与人民

之间、人民之间的关系。

B:可能性:西周初年,礼乐制度对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2)含义:做人要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的要求。

*何谓礼?制定者?主要内容是什么?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它规定

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仪礼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3)方法 A:“克己复礼”

B: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

过来,

(4)目的: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5)评价: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的一面。

为政以德——孔子的民本思想((1)爱惜民力,以德教化,(2)在以礼治国的同时,改良社会政治)哲学:伦理——中庸之道天命:敬鬼神而远之(注意力放在人类社会,带有人文主义色彩)

人性:性相近

教育:1.指导原则:有教无类:

(1)含义:不分贵族与平民,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目的:培养贤者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建立大同社会。

(3)理论基础: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和仁爱思想。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

(4)意义: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2.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含义:A:愤:学生对某个问题急于解决但又无从下手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提出问题)

B:启:教师这时要教给他怎样打开思路的行为(思考问题)

C:悱:指学生初步解决了某个问题,但却苦于无法表达的另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深

入思考)

D:发:教师帮助他用准确的语言加以阐述表达出来。(解决问题)

(2)意义:A: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

B: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的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

C: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1)含义: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

4.学习态度:坚持真理:“当仁不让于师”*与古希腊哪位哲人相似?实事求是

贡献:六经《大学》《尚书》《中庸》

影响:

对中国:

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经历代不断创新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渗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形象也逐渐被神圣化了。

对世界:A: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学说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B:18世纪后,儒学传到了西欧,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

C: 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儒家的根本智慧和核心价值并没有过时,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实际的作用,正在成为全人类都能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

战国时期代表:

孟子:(1)地位: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奠基人,被尊为“亚圣”,有《孟子》为经典著作。

(2)主张:A:核心:仁政学说。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

仁政三宝:土地、人民、政事;

重民的表现:土地、时间、减税

君民关系:民贵君轻

B:人性论:人性本善。人性有“四端”。“仁义礼智根于心”。

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性善论的最高目标——“慎独”

慎独:“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 ,“尤加谨焉”。

C:义利观: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传统的道德和眼前

的利益发生冲突。(胸怀坦荡、侠肝义胆、正义善良)

2、内容:舍生取义、浩然之气(仁义浩大),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地位:A:著作: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B:人物: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C:作用: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孔孟之道。

思考:仁与仁政的不同:仁:范围广,全体人;仁政:对统治者制定的政策;对象不同。

2、荀子

(1)地位:唯物主义思想家,是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重要代表

(2)主张:A:天命观:尊重客观规律,并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①世界是客观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人治则吉,应之以乱则

凶”

②天人关系(制天命而用之),“交相胜,还相用”

B:人性论:人性本恶,但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C: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王霸兼用,王道为主。

(3)评价:A:荀子的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不完全一致,被视作儒家的异端。

B:是战国思想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道家:(一)地位:是时期重要的家,派的创始人。

(二)代表作:《道德经》来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

特点:内容: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

影响:一直流传至今

(三)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

(1)世界本原:道是世界本原

A:道的含义:是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的哲学概念,不是物质实体,而是看不见的精神规律。

哲学派别:客观唯心主义。

B:作用: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上天是否依旧存在?)因为:老子以前的天命观认为天是最高的主宰。天有意志,有知识,能作威作福。在否定“天命”方面与老外谁相似?

C:依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2)天人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天人合一”思想。剔除了天命权威

(3)辩证法思想: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B: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C:转化条件:只要能“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车

到山前必有路)

2.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1)核心:无为而治

(2)理论基础:天道自然无为:含义是什么?

(3)含义:A:不要使用权谋,不要过分威逼百姓——这具有积极的意义

B:倡导“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

C:愚民政策:方法:“圣人之治,使民无知无欲”,

目标:把原始纯朴的社会“小国寡民”当作理想的奋斗目标。

评价: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地位:A、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B、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

C、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影响深远。庄子

(1)地位: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后人称他为庄子,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

(2)著作:《庄子》

(3)思想:A:哲学:齐物,即齐一万物,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没有区别。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B:人生观:“逍遥”。含义: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方法:逍遥(旁观、超然,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过

虚无的生活,希望绝对的自由“无所恃”。比如: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我与万物永存、化作春泥更护花)

评价:庄子的“逍遥”思想,反映了没落贵族的消极思想。

C:天人关系:不相胜(人顺从自然)人为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们必须顺从自然。(即:不以人助天)

(4)文学特点:庄子在文学、美学方面很有建树。他的寓言、散文蕴含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

义风格。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墨家:墨子

(1)地位: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2)组织特点: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一切行动听巨子的指挥。

(3)思想:A:兼爱:“兼爱”即“仁”是不分等级贵贱的。与孔子的爱不同,空想不切实际

B:非攻: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不是反对战争,是反对侵略战争) C:尚力: D:尚贤: E:节俭:

(4)著作:《墨子》自然科学知识。如《墨子》中的《墨经》介绍许多物理学知识。

(5)影响:A:阶级属性: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B:地位变化: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但到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原因:主观上: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客观上: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发展。

法家:韩非子

(1)地位:战国后期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2)姓名:

(3)思想:A: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B:历史观: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他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

C:政权形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D:法律:制定法律,除君主之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法不阿贵。

*什么是法?法治社会?

(4)评价:A: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B: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的思想基础。

产生影响:(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A、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

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B、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C、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D、共

同构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诸子比较:

1、治国上,儒家主张:法家主张:墨家主张:道家主张:

2、人性上:孔子主张:孟子主张:荀子主张:法家主张:

3、人自然:荀子主张:庄子主张:

4、人生观: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法家独尊的背景:A 、秦完成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B、儒生攻击郡县制,是古非今。C、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

内容: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影响:

必要性:是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局限性: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

黄老盛行

构成:以道家理论为基础,同时兼采阴阳(五行)、儒、墨、名(逻辑学)、法等各家学说

黄老之学盛行的愿因:A、吸取秦灭亡教训,实行“无为而治”

B、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C、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D、个人因素:刘邦出身于普通百姓,了解百姓的疾苦。

内容: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地位:从高祖到武帝之前的七十年,是汉政治的指导思想。

影响:A:积极性:使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B:消极性: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儒学确立主流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是文化专制。

背景:

1、经济:经过汉初休养生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

2、政治:政治稳定,但臣下与君主,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3、思想:(1)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2)儒学自身的发展,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顺应了统治者的需求

4、人为因素:汉武帝想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新儒学:董仲舒《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了法家、阴阳家和黄老之学而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

董仲舒的思想:

①提出“天人感应”学说(理论基础),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

②提出政治:“春秋大一统”(思想核心)和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③提出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天谴说。

④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⑤施政方面:强调以刑辅德,外儒内法。

独尊儒术的影响:

1:积极: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统治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行为,使君主实行仁政。

C、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2、消极: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这种做法是不可取。受到佛道的挑战

原因:

(1)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粗糙的天命观和恐吓已经无法控制人心。人们对此产生了一定的怀疑)

(2)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3)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弥漫在各个领域。

影响:政治上:部分帝王以佛道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

经济上:出现寺庙经济

文化上:引发了儒学的危机,促使其进行自我调整,最终形成理学;

佛道的寺庙和洞窟为今天留下宝贵的遗产

融合完善——理学:儒家融合了佛道两家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并与传统儒家对社会的现实关怀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以天理或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被称作: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分枝。

理学兴起的原因:

必要性:

①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

②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要求调整统治思想;可能性:

①儒学兼容并蓄,进行自我更新:魏晋以来儒学吸收佛、道精华,更为理性化,思辨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

②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儒学家们的主观努力(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运动)

探究问题2:为什么理学在宋代形成?

1、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2、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论、伦

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人们的束缚。

与传统儒学的关系:继承与发展

A:继承:目的:积极入世、关怀现实,建立理想社会;

B:发展:天人关系:把哲学和政治学有机结合一起(哲学:回答宇宙自然的问题本原。政治:回答现实社会问题。)

核心:以天理或理(儒家的伦理道德——仁政和三纲五常)

程朱理学

代表人物:二程一朱:

(2)主张:

A、世界观:①“理”,是万物的本源②体现在人类社会:理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③体现在人身上:理是人性

B、方法论:格物致知(理气一体,理在气先)

C:行为准则:“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3)著作:《四书章句集注》《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

(4)影响:国内:南宋: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将朱熹编著的《》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初期或中期明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国际: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

(5)局限:求理的方式:被动而繁琐

陆王心学:(1)人物及地位:陆:陆九渊;王:王阳明。(2)原因:A:宋: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

B:明: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失去了以往的社会价值,所以要以心学来更新理学。(原来是做人,现在是做官。是做人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

(3)主张:A、世界观:理是万物渊源,只是存在的位置不同。“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所以心学也是理学。

B、方法论:陆九渊:发明本心,内心反省,性本善。由内心去支配行动

王守仁: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主张知行合一

C、特点:强调了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用毅力、品德、目标、理想来战胜惰性、私欲)

评价:

1、地位:理学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

影响。

2、工具: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3、影响: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

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七、明清之际儒学的自我批判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社会背景:

政治:专制主义制度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文化: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士人要求摆脱传统儒家的束缚。

社会:拜金逐利风气冲击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观点:

(1)学术上: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提倡个人判断,不唯标准论。解放思想。与中国现代史上谁相似?彻底批判儒家思想吗??

(2) 强调人皆有私,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3)) 道德上:批判传统道德,主张男女平等

(4)哲学上: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即阴阳二气,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评价:A:把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精神,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B:在一定程度牙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什么要求)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背景:

(1)政治: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矛盾尖锐,专制社会的统治危机日益加深;腐朽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社会发展;

(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市民工商阶层兴起(根本原因);

(3)思想: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八股取士束缚人的思想.思想上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4)民族危机日渐加深:葡、西、荷、俄等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

(5)自然科学有了一定发展。

(6)有识之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

2.特点:

矛头指向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倡导个性解放、平等民主、批判空疏学风,主张经世致用。三大思想家的观点:

(一)的思想主张

1、著作:《读通鉴论》《船山遗书》

2、观点:

(1)世界本原:“气”“理在气中”。理:客观规律;气,物质实体。

(2)认识论:“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形,感觉器官;神,心理活动;物,客观规律。三者相结合才能产生知觉和认识。(实践出真知)

(3)修养观:“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二)黄宗羲的思想

1、著作:《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

2、观点:(政治上:经济上:学术上:)

(1)批判君主专制,《原君》宣称:君主天下之大害者。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强调双方的师友关系)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A.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B、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内阁、学校,以保证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学校既是监察机构又是咨询机关。(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三)顾炎武思想主张

1、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2、观点:

(1)强调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区别“亡国”与“亡天下”、“保国”与“保天下”。

(3)治学方面:经世致用思想。

三位思想家的共同观点有哪些?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倡“人民为主”;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思想上:主张务实,强调经世致用;(以史为鉴)

影响:

经济: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兴起的思想反映,冲击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

政治:君主批判和早期民主思想冲击了君主专制,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思想启蒙作用

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对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也产生影响,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顽固的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得早期民主思想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根)

(2)八股取士、文字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是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体系。

(4)闭关锁国不利于中西文化交流。

认识:(容易出现误区)

是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但本质上还没有跳出儒学的范畴

没有成为主流思想,理学仍占统治地位。

儒家思想发展的八个阶段:

1.产生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特点: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的改进,体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统治者重视。

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2.遭受打击:时间:秦:

表现:“焚书坑儒”,遭受沉重打击

评价:必要性:残酷性:

3.确立正统:时间:西汉

特点:(1)汉武帝时代,实行以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家地位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2)儒学者趋向官方化和制度化。

4、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

5、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三教合一之风弥漫社会各个角落。

6、走向成熟:时间:宋明:

特点:(1)从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内容,理学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

(2)由理学发展到心学,完成更为理论化、思辨化过程;(不切实际的概念化,

理论严重脱离实际)

5.自我批判:时间:明清之际

特点:(1)出现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

(2)批判理学,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中国古代科技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1、造纸术:

(1)发明前:书写材料。种类:、局限:重量;价格;

(2)发明:时间:西汉;名称:植物纤维纸;局限:质量比较粗糙;依据:地图。

(3)改进:时间:东汉;人物:蔡伦;名称:“蔡侯纸”作用:原料、质地、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发明。

(4)外传:A:6世纪朝鲜;B:7世纪日本;C:8世纪阿拉伯;D:12世纪欧洲;

2、印刷术:

(1)发明历程:

A:雕版印刷术:时间:作品:佛经(《金刚经》)、诗歌、日历;说明了什么问题?

B:活字印刷术:时间:

人物:

作用:节省费用,提高效率,加速人类文明进程。

发展:活字的材质:胶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

(2)外传:朝鲜(13世纪中期);西域—欧洲

3、火药:

(1)发明历程:

①唐代: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唐代末年:火药用于战争

②五代和宋朝时: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2)主要火器: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

(3)外传:时间: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有何影响?

4、指南针:在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久远

(1)发明:①战国:司南②北宋: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2)外传: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拓展】

1、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1)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火药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指南针在地理大发现中起重要作用

(4)是16-18世纪西欧社会性质变革的关键性因素,促进了西欧的社会变革。

2、为何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影响大不相同?

(1)影响:A:火药:中国,做爆竹敬神;西方,做子弹御敌

B:指南针:中国,看风水;西方,航海

(2)原因:(可以从中国和西方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

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

B: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

二、天文学:

1、天象观测:

A、殷商时甲骨文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B、我国对彗星、哈雷慧星、太阳黑子的记录比欧

洲早很多年。

C、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著作,其中《石氏星表》记载了120多个恒星的

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星表

2、天文学著作:A: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

星表》记载了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作者是?

3、天体测量:

(1)东汉:张衡:A:张发明水运浑象仪,

B:对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欧洲早1000年,

C: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2)唐朝:A:僧一行与梁令瓒制黄道游仪,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

B:实测子午线;

C:制水运浑象仪

(3)元朝:A:郭守敬制简仪;

B:测定黄赤交角

C:编制《授时历》

三、数学

1、计算方法:A、春秋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B、春秋时发明度量衡 C、春秋战国出现算筹 D、元代出现珠算

2、数学专著:

(1)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最先提出勾三股四弦五的特例。

(2)《九章算术》A:时间:东汉

B:内容: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

就;

C:地位:标志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以算筹为工具,以十制位计算(计数

单位)的数学体系形成

3、数学家:圆周率:南朝祖冲之精确到7位,领先1000年,什么是圆周率???

四、农学

1、南北朝:《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

内容:介绍北方农牧业生产经验

地位: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最完整农书,

说明:重农抑商的思想

反映:民族融合的社会情况

2、元朝:《农书》作者:王祯

内容:重点在生产工具改革,附有《农器图谱》(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

转轮排字盘)

3、明朝:《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

内容:A:三主题:屯垦、水利、荒政,

B:评价中外农业生产的利弊得失,

C:总结中国历代经验,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泰西水法》

地位:被誉为“中西近代科学先驱”。

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

五、医学

1、黄帝内经:编于战国,成为西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临床经典,张仲景被

称为医圣

3、华佗:与张仲景同时期,擅长针灸与外科,发明麻沸散,发明五禽戏,是最早的体育保健

体操。

4、《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反映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创立了世界最先进的分类

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六、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及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衰落的原因

(一)特点:

1、从内容上看: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与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2、从科技使用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3、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二)领先世界的原因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

障。

2、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以及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如天文方面有哪些史实??

3、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对外交往的广泛,外国先进科技的传入,也推动了中国古代

科技进一步发展。比如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有哪些史实??

4、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三)16世纪后没能产生现代科学的原因,“李约瑟难题”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小农经济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也就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

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知识点整理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1)国防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显着)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意义: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1)空间技术领域 ①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2)运载火箭研究 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②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 ③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作用: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家天下形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宗法制: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目的: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的地位。 (1)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②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作用 ①对西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②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商朝时期实行宗法制。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C、先代贵族等;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获得世袭的统治权,但承担一定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影响: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 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 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秦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一途。

高中历史必修三高考题专题一

第1课百家争鸣 (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 【答案】B (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图3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①迎江寺,曾名“古万佛寺”,属于佛教思想,不符合题意。②徽州牌坊群中的贞女坊体现了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内容,符合题意。③涡阳老子庙供奉老子的神像,老子属于道家的思想。④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这个含义也属于三纲五常的内容。所以②④体现儒家伦理思想,故选B。 【答案】B

(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A项爱无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治国方针,D项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帮故排除A、C、D三项;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又符合儒家思想。 【答案】B (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刍狗” 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答案】A (2008·上海单科A组·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解析】从材料中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主张“法治”来教育和管理人民。因此是法家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75586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 2、职位世袭 3、设置官员 4、建立武装 (1)分封制 5、正派赋役 早期政治制度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2、镇守疆土 3、随从作战 4、缴纳贡赋 5、召见述职 (夏商周时期) (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 西周政治制度 ①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宗法制②特点:a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 b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 制 c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且有双重关系 (嫡长子与其他之后再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③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 御史大夫 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丞相→郡(守)→县(令)→乡(里) 太尉 古郡国、郡县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与朝廷对抗)代①汉朝 推恩令(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中②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 国(1)中央集权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各地调派精兵,充当中央禁军 ③宋朝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管理 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的 政①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 治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 制演进与强化(2)君主专制③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④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 (秦朝至清朝) 汉:察举制

2018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全)

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分封制: 目的:拱卫王室 对象:亲族(主体)、功臣、先代帝王后代 内容:人口、土地 义务:驻守王畿,随从作战,定期朝觐,交纳贡赋等 作用:1、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2、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3、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二、宗法制: 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②大宗与小宗(家族等级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特点:把血缘关系和政治纽带结合在一起 作用:1、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三、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2、分封制下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 3、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 4、尚未实现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一、内容: 1、皇帝制度 表现: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③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三公职责: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协助管理军务3、郡县制(地方官制) 特点:中央集权,分工明确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纳入到国家政治体制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③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 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知识点复习大全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 总结每一个知识点,会让你更容易掌握课本内容。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时得到巩固,隋唐时完善,北宋时加强,元朝时发展,明清时期皇权空前强化。 认识:发展趋势:①是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是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形成的条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③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极影响:①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

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危害尤为严重。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即使是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在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反击外来侵略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汉至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时期的内朝、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中央、地方双管齐下) ①内外朝制度:吸取汉初“七国之乱”诸侯势大乱国的教训;为强化皇权削弱相权、强干弱枝、巩固统一的需要。皇帝亲信组成内朝(即中朝:尚书台),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成为外朝,中朝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 ②刺史制度: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王国的控制,防止地方叛乱,巩固统一。建13个州郡,派位卑权重的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称“州牧”,掌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借鉴汉初“削藩令”的做法,汉武帝的“推恩令”成功地削弱了地方王国的势力,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利与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东汉、唐、明)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

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1+必修2+必修3)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1+必修2+必修3)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知识: 1、“百家争鸣”出现在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 革经济:井田制瓦解。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 教育学术: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2、主要流派: (1) 道家学派:老子和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把世间万物看作 是相对的。 (2)儒家学派:孔子、孟子和荀子。 (3)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 (4)法家学派: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3、“百家争鸣”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 的基础。 (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 特点。 4、儒家学派主要主张 孔子孟子荀子 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王道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 考点突破: 1、孔子的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提示: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 (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社会环 境。 (2)“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 2、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们如何认识这种“民本”思想?提示:从孟子的阶级属性出发来分析。 孟子代表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他的主张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利益。 孟子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的强大,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不能就说是“民主意识” 。 从根本上讲,孟子是地主阶级思想家,其“民贵”的主张是为了更长久稳固地统 治压迫人民,“君轻”也是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君主统治剥削人民。 3、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哪一派?为什么? 法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知识整合

第七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程标准】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江苏08考试说明】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梳理】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②标志: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①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责任制内阁的产生程序: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下院议员;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政府”。 ②1832年的议会改革 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 作用:新兴工业城市代表席位大增,贵族保守势力受到削弱。这样,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的地位,这为日后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3)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①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②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与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疑难解惑】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作用:(1)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4)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提供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123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3.18世纪中英两国政治体制的差别 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中国皇帝是独断专权,政治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 第二课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课程标准】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江苏08考试说明】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知识梳理】 (一)1787年宪法: 1、背景:A、1776~1781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独立初期的美国是邦联制国家,中央政府软弱无能。B、联邦主义者和其它社会上层,迫切要求强化资产阶级的权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美国。 2、制订:1787年,北美各州代表在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一部联邦宪法。 3、内容:①阐明了制定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②对联邦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③对其它立法事项进行了规定。④特别提到州和联邦政府的关系。⑤规定了修正案的制定和生效等问题。 4、评价:积极意义:(1)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2)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确立了联邦制,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过于集中;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保留了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限性:(1)没有反映人民的权益,经过几年斗争后作为修正案才补充了人民权利进宪法。(2)它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3)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4)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知识讲解

专题一.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 一、春秋 (一)孔子(儒)--创立 1.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敬鬼神而远之”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3.影响:形成完整儒家思想体系,成为时代主流 (二)老子(道)《道德经》 1.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B(精华)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2.影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商业繁荣为其提供物质条件 政治:周王室衰危,士大夫崛起,社会大变革时期新统治者没有绝对权威 (二)孟子和荀子(儒)===发展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A仁政学说B人性本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 ②影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教育思想:治国应以礼教为先,礼法并施 ②影响: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墨) 1.墨家思想:①兼爱②非攻③尚贤、尚同尚力、节用、节俭 2.影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②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 (四)道家 1、庄子 ①庄子的思想:“齐物”,“逍遥”的人生态度,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 (五)法家《韩非子》 1.韩非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③变法革新 2.影响:①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②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六)兵家《孙子兵法》 (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三、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背景: 1.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地主出现封建经济形成初步发展 2.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3.阶级: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 国统治者的重用 4.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影响 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物 孔子(儒家,春秋晚期): 思想核心“仁”政治思想(1)以德治民(2)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3)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4)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儒家,战国末):(1)政治思想主张实行仁政(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3)伦理观性本善(4)价值观舍生取义 荀子(儒家,战国末):(1)政治思想仁义王道以德服人(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3)伦理观性本恶(4)朴素唯物思想制天命以用之老子(道家,春秋晚期)客观唯心体系(1)哲学思想世界万物本原

是道(2)辩证法思想祸福相依(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道家,战国末)(1)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2)世间万物相对(3)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社会批判精神 韩非子(法家,战国末)(1)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时而变(2)依法治国系统了法制理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厚今薄古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墨子(墨家,战国初)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 (1)边疆危机(2)土地兼并(3)亡国问题(4)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要求(5)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即位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豪强势大,黄老学说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 影响 利于社会恢复,利于社会稳定(积极) 致使地方势力膨胀,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容: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导读:本文是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