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涵地基承载力检测)

桥涵地基承载力检测)

桥涵地基承载力检测)
桥涵地基承载力检测)

桥涵地基承载力检测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P28)“小桥涵的地基检验可采用直观法或触探方法,必要时可进行土质试验”。就我国在建高速公路桥涵地基承载力而言,设计单位在施工图中多给出了地基承载力要求,如圆管涵基底承载力要求100kpa、箱涵250 kpa等等。因此承建单位一般采用(动力)触探法对基底进行检验。

触探法可分为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及标准贯入试验,那么它们分别是怎样定义的?适用范围又是什么呢?我想我们检测人

员是应该搞清楚的。

1、静力触探试验:指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某种规格的金属触探头用静力压入土层中,同时用传感器或直接量测仪表测试土层对触探头的贯入阻力,以此来判断、分析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主要用于划分土层,估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估算单桩承载力及判定砂土地基的液化等级等。(多为设计单位采用)。

2、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及各类土;动力触探分为轻型、重型及超重型三类。目前承建单位一般选用轻型和重型。①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

力,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0.8×N-2)×9.8(R-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 N-轻型触探锤击数)。②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法是采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10cm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35.96x+23.8( y-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 x-重型触探锤击数)。

3、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是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其利用质量为63.5 kg的穿心锤,以76cm的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触探头打入土中15cm,然后开始记录锤击数目,接着将标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30 cm,用此30 cm的锤击数(N)作为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广泛应用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手段,它不仅可用于砂土的测试,也可用于粘性土的测试。锤击数(N)的结果不仅可用于判断砂土的密实度,粘性土的稠度,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砂土的振动液化,桩基承载力,同时也是地基处理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多为测试中心及设计单位采用)。

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书

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构件编号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设计资料 1.基础信息 基础长:l=4000mm 基础宽:b=4000mm 修正用基础埋深:d=1.50m 基础底标高:dbg=-2.00m 2.荷载信息 竖向荷载:F k=1000.00kN 绕X轴弯矩:M x=0.00kN·m 绕Y轴弯矩:M y=0.00kN·m b = 4 0 l=4000 x Y 3.计算参数 天然地面标高:bg=0.00m 地下水位标高:wbg=-4.00m 宽度修正系数:wxz=1 是否进行地震修正:是 单位面积基础覆土重:rh=2.00kPa 计算方法:GB50007-2002--综合法 地下水标高-4.00 基底标高-2.00地面标高0.00 5 5 5 5 5 4.土层信息: 土层参数表格

二、计算结果 1.基础底板反力计算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为: G k = A×p =16.0×2.0= 32.0kN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 1.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根据5. 2.2-1 : P k = F k+G k A= 1000.00+32.00 16.00= 64.50 kPa 1.2当竖向力N和Mx同时作用时:x方向的偏心距为: e = M k F k+ G k= 0.00 1000.00 +32.00= 0.00m x方向的基础底面抵抗矩为: W = lb2 6= 4.00×4.00 2 6= 10.67m 3 x方向的基底压力,根据5.2.2-2、5.2.2-3为: P kmax = F k+G k A+ M k W= 64.50 + 0.00 10.67= 64.50 kPa P kmin = F k+G k A- M k W= 64.50 - 0.00 10.67= 64.50 kPa 1.3当竖向力N和My同时作用时:y方向的偏心距为: e = M k F k+ G k= 0.00 1000.00 +32.00= 0.00m y方向的基础底面抵抗矩为: W = bl2 6= 4.00×4.00 2 6= 10.67m 3 y方向的基底压力,根据5.2.2-2、5.2.2-3为: P kmax = F k+G k A+ M k W= 64.50 + 0.00 10.67= 64.50 kPa P kmin = F k+G k A- M k W= 64.50 - 0.00 10.67= 64.50 kPa 2.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下取浮重度 γm = ∑γi h i ∑h i = 2.0×18.0 2.0= 18.00 基底以下土层的重度为 γ = 18.00 b = 4.00 f a = f ak + ηbγ (b-3) + ηdγm (d-0.5) = 150.00+1.00×18.00×(4.00-3)+1.00×18.00×(1.50-0.5)

灰土挤密桩检测报告

灰土挤密桩检测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报告编号:M X G L-H T J M Z-J Z-5- 1 民和(甘青界)至小峡(平安)公路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民和至小峡公路工程 工程地点:K49+668~698 委托单位:青海省收费公路管理处 检测日期: 2015年5月17至21日 报告编号:MXGL-HTJMZ-JZ-5-1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民和至小峡中心试验室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二日 检测: 编写: 审核: 签发: 声明: 1. 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 2.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3. 本报告无检测、编写、审核、签发人员签字无效; 4.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他用; 5.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15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目录

一、项目概述 民和(甘青界)至小峡(平安)段公路工程,全长,技术标准为一级,设计行车速度分段采用80km/h和60km/h。部分路段采用城市道路标准,其中民和工业园区路段、临空经济区(3号路)路段采用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40km/h 标准。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24.5m、26m和32m;分离式路基:16m、 12.25m、10m和8.5m。 本项目部分地段为黄土地基,设计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处理,桩长分别为3m和6m,桩径为40cm,桩间距L=120cm(正三角形布置),呈梅花形布置,灰土垫层厚80cm,如下图所示。 图1 灰土挤密桩桩位布置 本次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路段桩号为K49+668-698,属第5合同段施工范围。 二、检测依据 (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5)民小公路设计文件 (7)行业其它相关规范要求 三、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1)当压力-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限界的2倍时,可取比例限界;其值小于对应比例限界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2)当压力-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确定:

地基基础检测细则

(编号:01-ZJ-2015A-02)RSM-PRT(T)型基桩低压变检测实施细则 1、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别桩身缺陷的程度和位置,并为静载、基桩钻芯和低应变检测确定桩位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指导本公司人员用建筑工程基桩的承载力和桩身法检测评价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身结构完整性。 3、检测依据 3.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3.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3.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抽样原则: 4.1设计单位或质监部门对受检桩桩位提出具体要求。 4.2随机抽样,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工程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4.3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一柱一桩的应全部检测。 5、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5.1检测前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应明确:试验项目、检测方法和数量。填写工程概况表; 5.2收集必要的资料: 1.检测桩的桩位图和编号; 2.检测桩的设计资料:桩型、桩径、桩长、设计承载力; 3.检测桩的现场施工记录;检测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 5.3检测桩的桩头处理: 1.挖孔桩、锤击灌注桩和钻孔桩要凿去桩顶浮浆、松散或破损部分,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桩顶表面应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2.桩顶的材质、强度、载面尺寸应与原柱身基本等同;对于预应力管桩,当法兰盘与桩身混凝土之间结合不紧密时,应锯去法兰盘。 5.4制定检测方案 6、仪器设备武汉岩海公司生产的动测仪(K1616P)或PIT桩身完整性检测仪(PIT-V)、内装TC 电加速度传感器、力棒、力锤、室内电脑、打印机。 7、检测步骤和方法 7.1检测前检测员用红油漆笔在所有待检桩的桩顶写上相应的桩号表示待检,然后每检测完一根桩后用黑油漆笔划“√”来表示该桩已检。 7.2检测时,应合理设置采样时间间隔、采样点数、增益、模拟滤波、触发方式等,其中增益应结合激振方式通过现场对比试验确定; 7.3传感器安装: 1.传感器安装在桩顶面,传感器用耦合剂与桩顶面粘接; 2.安装完毕后的传感器必须与桩顶面保持垂直,且紧粘桩顶表面,在信号采集过程中不得产生滑移或松动。 7.4对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感器安装点及其附近不得有缺损或裂缝;

地基承载力计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地基承载力是通过地基原位测试后再修正得到的,如果没有原位测试,可参照有关规范使用。如《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第3章,就有各种岩石、土的基本承载力数据可查(岩石地基承载力、碎石地基承载力、砂土地基承载力、粉土地基承载力、老黏土地基承载力、新近沉积黏土承载力)。通过承载力查表后,再通过测量地下水位情

况,地基的透水情况以及结构物的基底尺寸,进行承载力修正,得到最终的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是由荷载试验直接测定或由其与原位试验相关关系间接确定和由此而累积的经验值。它相于载荷试验时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上线性变形段内某一规定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不应超过该压力-变形曲线上的比例界限值。 扩展资料 地基承载力(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是地基土单位面积上随荷载增加所发挥的承载潜力,常用单位KPa,是评价地基稳定性的综合性用词。 应该指出,地基承载力是针对地基基础设计提出的为方便评价地基强度和稳定的实用性专业术语,不是土的基本性质指标。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有: (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

地基基础检测人员考试题

地基基础检测人员考试题 姓名: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水平受荷桩的工程性能主要体现在桩与的相互作用上,最后是体系的破坏。 2.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定义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达到前,或出现不适合继续承载的变形所对应的。 3.当桩的直径或边长大于时,应设置4个位移计进行沉降测量。 4.据我国现行规范规定,基桩静载荷试验的方法按受力方式可分为、 和三种静载荷试验的方法。 5.按我国现行规范规定,对工程桩应进行单桩和抽样检测。 6.地基土的载荷试验可分为载荷板试验和载荷板试验,两者之间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 7.低应变可以用于桩身的检测,不能对桩的进行评价。 8.低应变法中一般分析的物理量是,其分析方法一般常用、。 9.当一根灌注桩埋设3根声测管时,需要测量_个剖面;埋设4根声测管时,需要测量个剖面。 10、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且不得少于根。 二、选择题(单选、多选) (以下10题为单选题,每题1分) 1.静载试验法属于。A.半直接法B.间接法C.直接法 2.引孔打入桩属于。A.挤土桩B.非挤土桩C.部分挤土桩 3.按照郑州市专家论证会意见,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检测数量是:竖向增强体单桩静载试验不少于总桩数的;单桩复合地基试点的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0.5%,且均不少于3个试点。 A.5%, B.0.5%, C.1% 4.设某回填土地基处理深度为1.8m,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静载试验采用正方形压板的面积至少应为m2。 A. 0.5, B.0.25, C.1

5、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定义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A.达到破坏荷载前B.出现不适合继续承载的变形所对应的。 A.最大荷载 B.最大加载量 C.陡降起始点 6、在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充分发挥的条件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的桩称为桩。 A.摩擦型, B.端承型, C.端承摩擦型 7、在SI基本单位中,长度的计量单位是。 A.m; B.cm; C.mm 8、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复合地基。 A、承载力特征值, B、承载力设计值, C、增强体的强度 9、褥垫层在复合地基中所起的作用有。 A、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B、减少应力集中, C、调整桩、土应力比 10、换填垫层的作用主要是。 A.节省工程造价, B.提高浅基础下地基的承载力, C.施工方便 (以下5题为多选题,每题2分) 1.复合地基与桩基的差别是。 A、地基与基础的差别, B、不同基础形式的差别, C、不同地基形式的差别, D、都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 E、都是传递上部结构荷载的结构构件 2.单桩静载试验中,基准桩与试桩的距离应。 A、≥3D1(试桩直径D1,较锚桩直径D2大)且≥2m; B、≥3D2(试桩直径,较锚桩直径小)且≥2m; C、≥4D1(试桩直径,较锚桩直径大)且≥2m; (锚桩直径,较试桩直径小)且≥2m; D、≥4D 2 E、工程桩检测中排桩的中心距离小于4D时,只需≥3D(试桩、锚桩中的较大直径)且≥2m。 3.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时的沉降稳定标准为1小时内沉降量。 A、≤0.09mm;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附小桥涵地基承载力检测)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附小桥涵地基承载力检测) 【摘要】简明列出太沙基、汉森、魏锡克、梅耶霍夫、沈珠江、普兹列夫斯基、王长科等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下面用TXT文本简明列出太沙基、汉森、魏锡克、梅耶霍夫、沈珠江、普兹列夫斯基、王长科等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供参考使用。适于标准受压,只考虑基础宽度、超载影响,不考虑其他诸如倾斜等因素。 1、太沙基(Terzaghi)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c*Nc+q*Nq+0.5*γ*B*Nγ 其中 Nc=(Nq-1)*cotφ Nq=exp(π*tanφ) * tan2(45+φ/2) Nγ= 6 * φ / (40 -φ) 式中c、φ分别表示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B表示基础宽度。以下同。 2、汉森(Hansen)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c*Nc+q*Nq+0.5*γ*B*Nγ 其中 Nc=(Nq-1)*cotφ Nq=exp(π*tanφ) * tan2(π/4+φ/2) Nγ = 1.5 * Nc * tan2φ 3、梅耶霍夫(Meyerhof)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c*Nc+q*Nq+0.5*γ*B*Nγ 其中 Nc=(Nq-1) * cotφ Nq=exp(π*tanφ)*tan2(π/4+φ/2) Nγ = (Nq - 1) * tan(1.4 * φ) 4、魏锡克(Vesic)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c*Nc+q*Nq+0.5*γ*B*Nγ 其中 Nc=(Nq-1) * cotφ Nq=exp(π*tanφ) * tan2(π/4+φ/2) Nγ = 2 * (Nq + 1) * tanφ 5、沈珠江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 (1 + d / B) ^ (1 / 3) * (c / tanφ * (Nq - 1) + 0.5 * γ * b * Nγ)

桩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详细]

合川城区涪江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二标段 桩基静荷载试验 报告编号:2014桩基(J)001 检 测 报 告 重庆恒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7月1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重庆江城水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黄河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洪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重庆恒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参与人员: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合川城区涪江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二标段 桩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上2层.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桩径为ф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

图1 各试验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 ---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 7 、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 三、载荷试验 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 1、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

浅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部分计算题

一、计算题 图示浅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6.5m×7m,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如图中所示(其中竖向力 ]=240kPa[。试检算地为主要荷载,水平力为附加荷载)。持力层为砂粘土,其容许承载力基承载力、偏心距、倾覆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K≥1.5(提示:要求倾覆安全系数)0 [本题15分] 参考答案: 解: )(1

代入后,解得: ,满足要求 ),2满足要求( ), 满足要求(3 3kN,对应的偏心距e=0.3m×10。持力层的=5.0二、图示浅埋基础,已知主要荷载的合力为N容许承载力为420kPa,现已确定其中一边的长度为4.0m (1)试计算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另一边所需的最小尺寸。 (2)确定相应的基底最大、最小压应力。 [本题12分] 参考答案: 解:由题,应有 )2(N=6×1m×3m,已知作用在基础上的主要荷载为:竖向力图示浅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6三、32M。试计算:kNm。此外,持力层的容许承载力0kN,弯矩×=1.510 1)基底最大及最小压应力各为多少?能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e的要求?(2)其偏心距是否满足ρ≤N不变,在保持基底不与土层脱离的前提下,基础可承受的最大弯矩是多少?此时3)若(基底的最大及最小压应力各为多少?

[本题12分] 参考答案: )解:(1 )(2 )3( ba,四周襟边尺寸相同,埋=某旱地桥墩的矩形基础,基底平面尺寸为7.4m=7.5m,四、hN=6105kN2m=,在主力加附加力的组合下,简化到基底中心,竖向荷载置深度,水平荷载HM=3770.67kN.m。试根据图示荷载及地质资料进行下列项目的检算:,弯矩=273.9kN(1)检算持力层及下卧层的承载力; (2)检算基础本身强度; )检算基底偏心距,基础滑动和倾覆稳定性。3 (.

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静荷载)Word版

SJJC3E0601 报告编号:SJ-FD0600001 第1页共7页 质监登记号:/ 监督方案编号:/ 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静荷载) 工程名称: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 工程地址: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 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 2006年11月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2页共7页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委托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宁波市义和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宁波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宁波市公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检测: 编写: 审核: 审批: 报告日期: 检测单位: 检测资质号: 检测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3页共7页 目录 1 概述 2 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工程概况 3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 3.1检测依据 3.2 检测方法 3.3资料整理 3.4 检测仪器设备 4 检测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附图:复合地基检测桩位平面示意图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4页共7页 1 概述 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工程位于宁波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受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委托书编号:0000007),我公司于2006年11月14日至2006年11月20日,对其进行了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以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复合地基承载特征值,并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次检测抽检3点试验点,占总工程桩数的2.9%,检测时休止时间大于28天,检测现场环境正常。 2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宁波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06-010034)场地内土层分布见表1。 2.2 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复合地基,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面积为m2,工程复合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径为φ500mm,设计有效桩长为15.0m,桩端持力层为4-1层粘土,设计桩身强度为15MPa,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本工程共有水泥搅拌桩105根,本工程要求检测的复合地基由水泥搅拌桩处理,其成桩施工日期及桩周休止时间见表2。 表2 复合地基施工日期及休止时间表

地基基础检测试卷A卷

地基基础检测试卷A卷

t 2L t L t 3L 成都交大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检测一所 地基基础检测内部培训考核试卷(A) (满分100分,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姓 名 : 分数: 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题) 1、变形模量是在现场进行的载荷试验在( )条件下求得的。 a 、无侧限 b 、有侧限 c 、半侧限 d 、无要求 2、低应变设备检定试验的检定时间一般为( )。 a 、3个月 b 、1年 c 、2年 d 、3年 3、低应变试验中,对于灌注桩和预制桩,激振点一般选在桩头的( )部位。 a 、1/4桩径处 b 、3/4桩径处 c 、桩心位置 d 、距桩边10cm 处 4、桩身混凝土纵波波速C 的公式为( )。 a 、C =2L/T b 、C = c 、C = d 、C = 5、一块试样,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为210cm 3,重量为350g ,烘干后的重量为310g ,设土粒比重Gs 为2.67.(选做2道小题) (1)该试样的密度ρ=( )。 a 、1.67 b 、1.48 c 、1.90 d 、1.76 (2)含水率ω为( )。

a、Ⅰ类桩 b、Ⅱ类桩 c、Ⅲ类桩 d、Ⅳ类桩 12、对于中密以上的碎石土,宜选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进行试验。 a、轻型 b、重型 c、中型 d、超重型 13、土的三相基本物理指标是()。 a、孔隙比、含水量和饱和度 b、天然密度、含水量和相对密度 c、孔隙率、相对密度和密度 d、相对密度、饱和度和密度 14、与砂土的相对密实度无关的是()。 a、含水量 b、孔隙比 c、最大孔隙比 d、最小孔隙比 15、地基常见破坏形式中不含下列选择中的()。 a、整体剪切破坏 b、局部剪切破坏 c、拉裂破坏 d、冲剪破坏 16、地基整体剪切破坏过程中一般不经过下列()阶段。 a、压密阶段 b、体积膨胀阶段 c、剪切阶段 d、破坏阶段 17、地基土达到整体剪切破坏时的最小压力称为()。 a、极限荷载 b、塑性荷载 c、临塑荷载 d、临界荷载 18、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 a、浅层硬土 b、深层软土 c、浅层各类土 d、深层各类土 19、天然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圆形压板的面积一般采用()。 a、0.1~0.2m2 b、0.25~0.5m2 c、0.5~1.0m2 d、1.0~2.0m2 20、平板载荷试验资料P~S曲线上有明显的直线段时,可以取()作为承载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地基的承载力是随负载增加而地基单位面积的承载力。常用单位KPa是评估基础稳定性的综合术语。应该指出的是,基础承载力是基础设计的一个实用术语,它有助于评估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不是土壤的基础特性指标。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plastic zone)。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但此时地基变形稍大,必须验算变形的计算值不允许超过允许值。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此时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 确定方法: (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

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静荷载)

SJJC3E0601 报告编号:SJ -FD0600001 第1页共7 页质监登记号:/ 监督方案 编号:/ 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静荷载) 工程名称: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 工程地 址: 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 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 2006 年11 月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委托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宁波市义和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宁波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宁波市公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检测:编写:审核:审批:报告日期: 检测单位:检测资质号:检测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目录 1 概述 2 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工程概况 3 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 3.1 检测依据 3.2 检测方法 3.3 资料整理 3.4 检测仪器设备 4 检测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附图:复合地基检测桩位平面示意图

第 4 页 共 7 页 报告编号: FD0600001 1 概述 宁波市清泉花园 2#楼工程位于宁波甬江工业园区 12#地块,受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 司委托(委托书编号: 0000007),我公司于 2006年11月14日至 2006年 11月20日,对其 进行了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以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特征值,并 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本次检测抽检 3 点试验点,占总工程桩数的 2.9%, 检测时休止时间大于 28 天,检测现场环境正常。 2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宁波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宁波市清泉花园 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报告编号: 2006-010034)场地内土层分布见表 1。 表 1 场地土层分布简况表 2.2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复合地基,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面积为 m 2,工程复合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径为φ 500mm ,设计有效桩长为 15.0m ,桩端持 力层为 4-1 层粘土,设计桩身强度为 15MPa ,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120kPa ,本工 程共有水泥搅拌桩 105 根, 本工程要求检测的复合地基由水泥搅拌桩处理,其成桩施工日 期及桩周休止时间见表 2。 表 2 复合地基施工日期及休止时间表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一览表

附件:建筑地基基础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一览表(恩施州) 第1页,共4页 序号基础选型 天然地基桩(墩)身完整性 桩(墩)的承载力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检测数量 1 人工挖孔灌注墩 (埋深大于3米,直径不少 于1000mm,且埋深与墩身 直径小于6或墩身直径与 扩底直径的比小于4的独 立刚性基础,墩身有效长 度不宜超过5米。《建筑地 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 DB42/269-2003第 3.0.8 条) 非 嵌 岩 墩 浅层平板静载荷试 验 依据:《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第10.1.6条 具体数量部位由设计文件 给出,但单位工程试验数 量不少于3点,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 技术规范》DB42/269-2003 第3.0.7.1条 低应变 依据:《建筑地基 基础检测技术 规范》 DB42/269-2003 第3.0.8条 每根柱的承台下抽检的墩数不应 少于1根,承台下单墩、二墩应 全数检测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 范》DB42/269-2003第3.0.8条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 范》DB42/269-2003第3.0.7.2条 。 执行《建筑地基基础检 测技术规范》 DB42/269-2003标准 3.0.7条第2款天然地 基的检测规定。 嵌 岩 墩 岩基静载荷试验 依据:《建筑地基基 础检测技术规范》 DB42/269-2003 第3.0.7.1条 具体数量部位由设计文件给 出,但单位工程试验数量不 少于3点,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 术规范》DB42/269-2003 第3.0.7.1条。

第2页,共4页序号基础选型 天然地基桩身完整性桩的承载力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检测数量 2 人工挖孔 灌注桩 (桩径 ≥1000mm) 端 承 型 非 嵌 岩 桩 深层平板 静载荷试 验 具体数量由设计 文件给出,但单 位工程试验数 量不少于3点, 依据:《建筑地基 基础检测技术 规范》 DB42/269-2003 第3.0.7.1条 声波透射法 ①甲级设计等级的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 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 其他建筑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 干成孔作业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 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②且每根柱的承台下的抽验桩数不少于1根,单桩和两桩应全 数检测。 ③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第 3.0.6.7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1.7 条。 静载荷试 验或抗 拔试验 总桩数的1%,不应少 于3根,总数小于50 根时,不应少于2根。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 检测技术规范》 DB42/269-2003第 3.0.6.2条;《建筑地 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第 10.1.8条。 端 承 型 嵌 岩 桩 岩基静载 荷试验 具体数量由设计 文件给出,但单 位工程试验数 量不少于3点, 依据:《建筑地 基基础检测技 术规范》 DB42/269-2003 第3.0.7.1条 声波透射法 ①甲级设计等级的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 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 其他建筑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 干成孔作业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 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②且每根柱的承台下的抽验桩数不少于1根,单桩和两桩应全 数检测。 ③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第 3.0.6.7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1.7 条。 核验 根据岩基静载荷试验 报告,结合桩身质量 (声波透射法、钻芯 法)报告校验。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GB50007-2002 第10.1.8条。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bai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地基基础允许承载力是指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房屋和构筑物 的沉降量不超过容许值的地基承载力。中国制定的“工业与民用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中规定,在基础宽度小于3米,埋深0.5—1.0米的条件下,粘性土主要根据孔隙比(e)、天然含 水量(Wo)、相对含水量(Wb)考虑。砂根据饱和度(Sr)和紧密度(D)决定,也可按标准贯入试验及钻探试验锤击数确定地基 承载力。当基础宽度大于3米,埋深大于1米时,必须按下式校正:P=[σ]+ k1r0(b-3)+k2r(h-1)。式中P为计算承载力(吨/平 方米),[σ]为按表查得的承载力(吨/平方米),r0及r为地基土 持力层的天然容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水下容重,吨/立方米),k1 及k2为安全系数,取2—3。 密实法 用密实法处理地基又可分为:①碾压夯实法:对含水量在一定 范围内的土层进行碾压或夯实。此法影响深度约为200毫米,仅适于平整基槽或填土分层夯实。②重锤夯实法:利用起重机械提起重锤,反复夯打(图a),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2米。此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砂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地基和对大面积填土的压实以及杂 填土地基的处理。③机械碾压法:用平碾、羊足碾、压路机、推土 机及其他压实机械压实松散土层(图b)。碾压效果取决于被压土层的含水量和压实机械的能量。对于杂填土地基常用 8~12吨的平碾或13~16吨的羊足碾,逐层填土,逐层碾压。④振动压实法:在地基表面施加振动力,以振实浅层松散土(图c)。振动压实效果取决于 振动力、被振的成分和振动时间等因素。用此法处理以砂土、炉渣、碎石等无粘性土为主的填土地基,效果良好。⑤强夯法:利用重量 为8~40吨的重锤从6~40米的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的处理方法。经过强夯的地基承载能力可提高3~4倍,以至6倍,

地基承载力计算书

地基承载力验算书 楼上钢结构重量统计如下: 1). 柱子(22aI工字钢) 3*22*33.07=2.2t 2). 梁(22aI工字钢) (10.8*10+9.8*2)*33.07=4.2 t 3). 钢柱(方管60*120) 2.9*48*14.13+11*36*14.13+94*14.13=8.9 t 4). 连梁(方管60*60) (90*3+32*6)*14.3=6.6 t 5). 圆管(圆76) 32*4*5.76=0.7 t 5). 水槽(3mm) 94*0.64*23.55=1.4 t 5). 混凝土柱子500*600 0.5*0.6*0.7*2400*0.5=5.5 t 合计:2.2+4.2*8.9+6.6+0.7+1.4+5.5=29.5 t 二:取中间跨一米宽基础核算, 1)荷载统计 钢屋架荷载设计按300 kN计算(包括活荷载0.7kN/m): 300x5.55/(36x11.1) =4.2Kn 一二层墙体总重(包括装修0.5kN/m):20x7x0.25=35kN 一二层板荷载计算(包括活荷载2.5kN/m):板厚为150mm 板自重0.15x25=3.75kN/m2 板底装修0.50kN/m2 楼面做法,考虑到原来二层板为屋面做法,故取1.50kN/m2 每层楼面横荷载合计为4.25kN/m2 2*4.25x2.7+2.5*2.7+1.5=31.25kN 一米宽基础荷载总计为N=4.2+35+31.25=70.45kN

2)确定基础宽度 b>=N/(fa-yd)=70.45/(100-20x1.2)=0.93<1m (式中fa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0kPa,y为土和基础的容重20kN/m2 ,d为基础埋深1.2米) 根据现在结果看,满足。 3)地基净反力 p=N/b=70.45/1=70.45KP 计算基础悬臂部分最大内力 a=(1-0.24)/2=0.38m M=0.5Pa^2=0.5x70.45x0.38x0.38=5.1kN*m 基础底板配筋A=M/0.9hof=5.1x1000000/(0.9x200x210)=134.8mm2<565(12@200),满足.。 三:加固方案论述 1.先在楼房四角及中间埋设8个沉降观测点,每天观测楼房的基础沉降,如果楼房沉降大于3mm用以下方案进行加固处理。 方案一: 1.1加大基础底面积法适用于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加大基础底面积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基础承受偏心受压时,可采用不对称加宽;当承受中心受压时,可采用对称加宽。 2 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将原基础凿毛和刷洗干净后,铺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老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 3 对加宽部分,地基上应铺设厚度和材料均与原基础垫层相同的夯实垫层。 4 当采用混凝土套加固时,基础每边加宽的宽度其外形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中有关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的规定。沿基础高度隔一定距离应设置锚固钢筋。 5 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时,加宽部分的主筋应与原基础内主筋相焊接。 6 对条形基础加宽时,应按长度1.5-2.0m划分成单独区段,分批、分段、间隔

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docx

SJJC3E0601 报告编号: SJ- FD0600001 第 1 页共7页 质监登记号: / 监督方案编号:/ 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静荷载) 工程名称: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 工程地址: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 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 2006 年 11 月

报告编号: FD0600001第2页共7页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委托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宁波市义和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宁波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宁波市公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检测: 编写: 审核: 审批: 报告日期: 检测单位: 检测资质号: 检测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报告编号: FD0600001第3页共7页 目录 1概述 2地质及工程概况 地质概况 工程概况 3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资料整理 检测仪器设备 4检测结果分析 5结论与建议 附图:复合地基检测桩位平面示意图

报告编号: FD0600001第4页共7页1概述 宁波市清泉花园 2#楼工程位于宁波甬江工业园区 12#地块,受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 ( 委托书编号: 0000007),我公司于 2006 年 11 月 14 日至 2006 年 11 月 20 日,对其 进行了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以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复合地基承载特征值,并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次检测抽检 3 点试验点,占总工程桩数的 %,检测时休止时间大于 28 天,检测现场环境正常。 2地质及工程概况 地质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宁波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报告编号: 2006-010034) 场地内土层分布见表 1。 表 1场地土层分布简况表 层序土层名称层顶埋深 (m)平均 P S值预制桩桩在土中位(MPa)fs() fp()置示意图 kPa kPa ①素填土//8/ ②粘土~6/ ③淤泥~7/ ③ -1淤泥质粘土~5/ ③ -2淤泥质粉质粘土~7/ ④ -1粉土~10400 ④ -2粉质粘土~12300 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复合地基,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面积为2 m,工程复合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径为φ 500mm,设计有效桩长为,桩端持力层为 4-1 层粘土,设计桩身强度为 15MPa,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120kPa,本工程共有水 泥搅拌桩 105 根,本工程要求检测的复合地基由水泥搅拌桩处理,其成桩施工日期及桩周 休止时间见表 2。 表 2复合地基施工日期及休止时间表 桩周土恢复期序号桩号 (#)沉桩日期测试日期备注 ( 天 ) 116 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 报告编号: FD0600001第5页共7页

地基与基础检测方案

精品文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 地基与基础检测方案 编号: 一、工程概况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106-2003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 三、检测方案 四、单位意见 五、须知 1、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办理检测方案的备案手续; 2、各质量责任主体制定检测方案后,须送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审核备案后方可实施检测; 3、检测过程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各质量责任主体应按规范要求制定检测方案进一步扩大检测;

精品文档 . 4、未办理备案的工程不得进行验收; 5、质监站、检测机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2- 附录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摘要 3.1 一般规定 3.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分为地基检测、基桩及基础锚杆检测、支护工程检测和基础检测。应根据检测目的合理选择检测方法。 1 地基检测。地基检测内容包括天然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及岩土性状评价,处理土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及施工质量评价,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及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施工质量评价。检测方法可选择平板载荷试验、钻芯法、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土工试验、低应变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 2 基桩及基础锚杆检测。基桩及基础锚杆检测内容包括工程的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基础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基础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可选择钻芯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等。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可选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高应变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可选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高应变法,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可采用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承载力检测可采用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基础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可采用基础锚杆抗拔试验。 3 支护工程检测。支护工程检测内容包括土钉和支护锚杆抗拔力检测、土钉墙施工质量检测、水泥土墙墙身完整性检测、地下连续墙墙体质量检测、逆作拱墙的施工质量检测、用于支护的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方法可选择土钉和支护锚杆验收试验、钻芯法、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法。 4 基础检测。基础检测内容包括各类基础及桩基础承台的施工质量检测和建筑物沉降观测。混凝土强度可选择钻芯法和回弹法。 3.1.5 检测单位应根据调查结果和确定的检测目的,选择检测方法,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检测数量,抽样方案,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配合、试验时间要求,必要时还应包括桩头开挖、加固、处理,场地平整,道路修筑,供水供电等要求。 当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判断所选择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检测目的时,应重新选择检测方法,制定检测方案。不能完全满足检测目的的检测结果,不能计入抽检数量。 3.1.6 地基基础工程验收检测的抽检数量应按单位工程计算。当单位工程由若干个子单位工程组成时,抽检数量宜按子单位工程计算。 3.2 地基检测规定 3.2.1 天然土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应合理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进行地基检测,并应符合先简后繁、先粗后细、先面后点的原则。 3.2.4 天然岩石地基应采用钻芯法这行抽检,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得少于6个孔,钻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每孔芯样载取一组三个芯样试件。天然岩石地基特性复杂的工程应增加抽样孔数。当岩石芯样无法制作成芯样试件时,应进行岩基载荷试验,对强风化岩、全风化岩宜采用平板载荷试验,试验点数不应少于3点。 3.2.5 天然土地基、处理土地基应进行平板载荷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为每500㎡不应少于1个点,且不得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抽检数量。 3.2.6 天然土地基、处理土地基在进行平板载荷试验前,应根据地基类型选择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法对地基处理质量或天然地基土性状进行普查,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为第200㎡不应少于1个孔,且不得少于10孔,每个独立柱基不得少于1孔,基槽每20延米不得少于1孔。检测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2.7 复合地基及强夯置换墩应进行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单位工程抽检平板载荷试验点数量应为总桩(墩)数的0.5%~1%,且不得少于3点。同一单位工程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形式可选择多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或单桩(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也可一部分试验点选择多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而另一部分试验点选择单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 3.2.8 复合地基及强夯置换墩在进行平板载荷试验前,应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对复合地基的桩体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抽检数量:当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等方法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应为总桩(墩)数的0.5%~1%,且不得少于3根;当采用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钻芯法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得少于3根。 3.2.9 当设计有要求时,应对复合地基桩间土和强夯置换墩墩间土进行抽检,检测方法和抽检数量宜参照本规范第 3.2.5条和第3.2.6条的规定。 3.3 基桩及基础锚杆检测规定 3.3.1 工程桩验收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承载力检测。宜先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当基础埋深较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宜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 3.3.2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0%或预留立方体试块强度不得 小于15MPa。 2 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不得小于28d或预留立方体试块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等级。 3 高应变法和静载试验的间歇时间:混凝土灌注桩的混凝土龄期不得小于28d。预制桩(钢桩)在施工成桩后,对于砂土, 不宜少于7d;对于粉土,不宜少于10d;对于非饱和黏性土,不宜少于15d;对于饱和黏性土,不宜少于25d;对于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不应少于25d。 3.3.3 桩身完整性和单桩承载力抽样检测的受检桩宜按下列情况综合确定: 1 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 2 设计认为重要的桩; 3 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4 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检测方法时,宜根据前一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来确定后一种检测方法的受检桩; 5 同类型桩宜均匀分布。 3.3.4 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 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抽检桩数不应少于相应总桩数的30%,且单位工程抽检总桩数不得少 于20根。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工程; 2)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的桩基工程; 3)施工工艺导致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的桩基工程; 4)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采用新工艺施工的桩基工程。 对于其他工程,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抽检桩数不应少于相应总桩数的20%,且单位工程抽检总桩数不得少于10根。 -3- 3 对于直径大于等于500mm的端承型混凝土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4 当检测数据难以评价整根受检桩的桩身质量,不能确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时,不得计入上述三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应重新确定受检桩或重新选择检测方法,以确保抽检桩数满足本条的规定要求。 3.3.5 混凝土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静载试验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采用高应变法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 3.3.6 预制桩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孔内摄像或将低压灯泡放入管桩内腔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查。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预制桩工程,应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静载试验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 1)场地地质条件为岩溶的桩基工程; 2)非岩溶地区上覆土层为淤泥等软弱土层,其下直接为中风化岩、或微风化岩、或中风化岩面上只有较薄的强风化岩; 3)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 4)采用“引孔法”施工的桩基工程。 3 对本条第2款规定以外的预制桩工程,应采用高应变法同时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抽检桩数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8%,且不得少于10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管桩基础工程,抽检桩数应增加一个百分点。其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工程,抽检桩数可减少一个百分点; 1)已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对焊接接缝进行了抽检的桩基工程; 2)对于已采用孔内摄像或低压灯泡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查、检查桩数超过工程桩总数的80%且未发现明显质量缺陷的预应力管桩工程; 3)采用机械接头的预应力管桩工程; 4)施工过程中采用打桩自动记录设备进行施工记录的桩基工程。 注:当不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抽检时,检测方法和抽检桩数应符合本条第2款的规定。 3.3.7 钢桩应采用高应变法和静载试验进行检测。高应变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10根;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 3.3.8 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打桩过程监测的工程桩或施工前进行静载试验的试验桩,如果试验桩施工工艺与工程桩施工工艺相同,桩身未破坏且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大于等于2倍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这类试验桩的桩数的一半可计入同方法验收抽检数量。 3.3.9对竖向抗拔承载力有设计要求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 3.3.10 对水平承载力有设计要求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 3.3.11 基础锚杆应进行抗拔试验,抽检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6根。 3.4 支护工程检测规定 3.4.1 支护锚杆应进行验收试验,抽检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6根。 3.4.2 土钉墙质量验收应进行土钉抗拔力试验,抽检数量应为土钉总数的0.5%~1%,且不得少于10根。墙面喷射混凝土厚度应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可采用钻孔法,抽检数量宜每100㎡墙面积一组,每组不少于3点。 3.4.3 用于支护的混凝土灌注桩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检测方法可采用低应变法;当根据低应变法检测结果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采用钻芯法补充检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少于3根。 3.4.4 应采用钻芯法对水泥土墙身完整性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5根,并应截取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3.4.5 地下连续墙墙体完整性应选择声波透射法、钻芯法检测。当地下连续墙作为永久性结构的一部分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槽段数的20%,且不得少于3个槽段;当地下连续墙作为临时性结构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槽段数的10%,且不得少于3个槽段。 3.4.6 应对逆作拱墙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为每100㎡墙面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检测方法可采用结构钻芯法。 3.5 基础检测和沉降观测规定 3.5.1 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和桩基础承台应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构件总数的10%,且不应少于3个构件。检测方法可选择钻芯法和回弹法;采用钻芯法检测时,每个构件钻取芯样孔不应少于3个,每孔截取1个芯样试件,对于截面尺寸较小的构件不应少于2个孔。 3.5.2 钢筋混凝土基础和桩基础承台宜进行保护层厚度检测,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构件总数的10%。 3.5.3下列建筑物应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标准: 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 2 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 3 基础有严重质量问题并经工程处理的建筑物; 4 受施工影响的邻近建筑物; 5 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 6 改扩建工程和加层工程; 7 采取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 8 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