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DC选型经典指南

ADC选型经典指南

ADC选型经典指南
ADC选型经典指南

一ADC的定义

模数转换器即A/D转换器,或简称ADC,(简称a/d转换器或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通常是指一个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电子元件。通常的模数转换器是将一个输入电压信号转换为一个输出的数字信号。由于数字信号本身不具有实际意义,仅仅表示一个相对大小。故任何一个模数转换器都需要一个参考模拟量作为转换的标准,比较常见的参考标准为最大的可转换信号大小。而输出的数字量则表示输入信号相对于参考信号的大小。

二 ADC的基本原理

在A/D转换中,因为输入的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输出的数字信号是离散量,所以进行转换时只能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然后再把采样值转换为输出的数字量。通常A/D转换需要经过采样、保持量化、编码四个步骤。也可将采样、保持合为一步,量化、编码合为一步,共两大步来完成。

(1)采样和保持:

采样,就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定时测量,抽取其样值。采样结束后,再将此取样信号保持一段时间,使A/D转换器有充分的时间进行A/D转换。采样-保持电路就是完成该任务的。其中,采样脉冲的频率越高,采样越密,采样值就越多,其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就越接近于输入信号的波形。因此,对采样频率就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满足采样定理即:fs≥2fImax

其中fImax 是输入模拟信号频谱中的最高频率

(2)量化和编码:

所谓量化,就是把采样电压转换为以某个最小单位电压△ 的整数倍的过程。分成的等级称为量化级 ,A 称为量化单位。所谓编码 , 就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量化后的量化电平。

采样后得到的采样值不可能刚好是某个量化基准值 , 总会有一定的误差 , 这个误差称为量化误差。显然 , 量化级越细 , 量化误差就越小 , 但是 , 所用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就越多 , 电路也将越复杂。量化方法除了上面所述方法外 , 还有舍尾取整法 , 这里不再赘述。

采样的话时间非常短,起动AD转换后,就把模拟值读进去了。AD转换需要时间,转换完成后有标志位变了,表示转换完成,可不断查询标志位状态,标志位变了转换完成后,就可读取数据。如果CPU忙,可用中断方式,开AD转换中断,得有线路硬件,AD转换完成后自动申请中断,中断读取数据很快。

(3)ADC的基本结构及相关解释

1)其中滤波器决定ADC的采样频率(能够采样多大频率的模拟信号),主要是涉及带宽,根据香浓采样定理和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确定相应的滤波带宽。在Nyquist采样定理中已经提过,要满足采样定理必须要求信号带宽有限,使用大于2倍的最高信号频率采样才能保证信号的不混叠。低通滤波器的一个考虑就是使信号带宽有限,以便于后期的信号采样,这个低通滤波器是硬件实现的。另一方面,实际情况中我们也只会对某个频频段的信号感兴趣,低通滤波器的另一个考虑就是滤波得到感兴趣的信号。比如,测量汽车声音信号,其频率大部分在5KHz以下,我们则可以设置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在7KHz左右。

程控的实现方法就是使用模拟通道选择芯片(如74VHC4051等)。

2)多路开关主要用于选择是单端输入和差分输入。对多个变化较为缓慢的模拟信号进行A/D 转换时,利用多路模拟开关将各路模拟信号轮流与A/D转换器接通,使一个A/D转换器能完成多个模拟信号的转换。

3)采样保持电路:A/D转换器完成一次转换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模拟输入信号应保持不变,否则将影响AD转换的精度。

更为详细的描述如下:

将采样频率提高到kfs(k>>2)称为过采样。

(4)量化和编码

三 ADC的分类

1)积分型

积分型AD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电压转换成时间(脉冲宽度信号)或频率(脉冲频率),然后由定时器/计数器获得数字值。其优点是用简单电路就能获得高分辨率,但缺点是由于转换精度依赖于积分时间,因此转换速率极低。初期的单片AD转换器大多采用积分型,现在逐次比较型已逐步成为主流。

2)逐次比较型

逐次比较型AD由一个比较器和DA转换器通过逐次比较逻辑构成,从MSB开始,顺序地对每一位将输入电压与内置DA转换器输出进行比较,经n次比较而输出数字值。其电路规模属于中等。其优点是速度较高、功耗低,在低分辩率(<12位)时价格便宜,但高精度(>12位)时价格很高。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举例说明:

设逐次逼近寄存器SAR 是8位,基准电压,模拟输入电压,转换成二进制数码。工作过程如下:

转换开始之前,先将SAR 清零;

3)并行比较型/串并行比较型

并行比较型AD采用多个比较器,仅作一次比较而实行转换,又称FLash(快速)型。由于转换速率极高,n位的转换需要2n-1个比较器,因此电路规模也极大,价格也高,只适用于视频AD转换器等速度特别高的领域。

串并行比较型AD结构上介于并行型和逐次比较型之间,最典型的是由2个n/2位的并行型AD转换器配合DA转换器组成,用两次比较实行转换,所以称为 Half flash(半快速)型。还有分成三步或多步实现AD转换的叫做分级(Multistep/Subrangling)型AD,而从转换时序角度又可称为流水线(Pipelined)型AD,现代的分级型AD中还加入了对多次转换结果作数字运算而修正特性等功能。这类AD速度比逐次比较型高,电路规模比并行型小。

应用场合:这种ADC的最大优点是具有较快的转换速度,但是,所用的比较器和其他硬件较多,输出数字量位数越多,转换电路将越复杂。因此,这种类型的转换器适用于高速度、低精度要求的场合。

优点:模数转换的速度高

缺点:分辨率不高,功耗大、成本高

4)Σ-Δ(Sigma-delta)调制型(如AD7705)

Σ-Δ型AD又称为过采样转换器,由积分器、比较器、1位DA转换器和数字滤波器等组成。原理上近似于积分型,将输入电压转换成时间(脉冲宽度)信号,用数字滤波器处理后得到数字值。电路的数字部分基本上容易单片化,因此容易做到高分辨率。主要用于音频和测量。

Σ-Δ型ADC基本原理:

Σ-Δ型ADC包含了1个差分放大器、1个积分器、1个比较器、以及由1位DA(一个简单的开关,可以将差分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到正或者负参考电压)的构成的反馈环。反馈DAC的作用是使积分器的平均输出电压接近于比较器的参考电平。

Σ-Δ型ADC原理框图

从Σ-Δ型ADC的原理框图可以看出,Σ-Δ型结合了逐次比较型和积分型ADC。

5)压频变换型ADC

6) 流水线型ADC

四名词解释:

(1)ADC采样速率 SPS简介

SPS(sample per sencond,每秒采样次数),是衡量数模转换(ADC)时采样速率的单位。注意采样速率和转换速率的区别,数模转换是先采样再转换,采样速率小于等于转换速率的采样才是有意义的。即采样时间大于转换时间才是有意义的。类似的单位有KSPS(每秒采样多少千次)、MSPS(每秒采样多少兆次)等。

ksps 表示每秒采样千次,是转化速率的单位。

(2)ADC的转换速率和转换时间(Conversion time and Conversion rate )所谓的转换速率(Conversion Rate)是指完成一次从模拟转换到数字的AD转换所需的时间的倒数。积分型AD的转换时间是毫秒级属低速AD,逐次比较型AD是微秒级属中速AD,全并行/串并行型AD可达到纳秒级。采样时间则是另外一个概念,是指两次转换的间隔。为了保证转换的正确完成,采样速率(Sample Rate)必须小于或等于转换速率。因此有人习惯上将转换速率在数值上等同于采样速率也是可以接受的。常用单位是ksps和Msps,表示每秒采样千/百万次(kilo / Million Samples per Second)。

ThroughPut Rate 称为输出速率,或者吞吐速率、转换速率。“转换速率”这个名词有些资料用Conversion rate表示,有些资料用ThroughPut Rate 或者 T-Put Rate表示。在选择一个AD转换芯片的时候要考虑到位数、转换速度、输出方式等。位数很容易理解,由分辨率决定。一次完整的转换过程要经过模数转换时间、休止时间、下次转换的准备时间等,这些时间构成一个完整的转换周期。比如ADI生产的AD7610,转换周期为4us,也就是第i 次转换开始经过4us以后可以进行下一次转换。转换速率是转换周期的倒数,表征每秒最多多少次完整的采样,因此决定了采样频率的上限。

转换速率等于采样保持时间和量化时间(从模拟到二级制的转换时间)的倒数。ADC的转换速度主要取决于转换电路的类型。并联比较型ADC的转换速度最快,如一个8位二进制集成ADC的转换时间可在50ns之内;逐次比较型ADC的转换时间都在10~100us之间,较快的也不会小于1us;双积分型ADC的转换时间多在数十到数百ms之间。

引申:转换时间与转换精度、信号频率的关系

①瞬时值响应的A/D转换器

转换时间取决于所要求的转换精度和被转换信号的频率。

以图所示的正弦信号为例,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平均值响应的A/D转换器

(2)ADC的参考电压

参考电压也叫做基准电压,如果没有基准电压,就无法确定被测信号的准确幅值。例如基准电压为,则当被测信号达到时ADC输出满量程读数,使用者就会知道ADC输出的满量程等于。不同的ADC,有的是外接基准,也有的是内置基准无需外接,还有的ADC外接基准和内置基准都可以用,但外接基准优先于内置基准。

就实际的工程应用而言,大多数情况下真正关心的是参考电压的稳定性而不是绝对值。对于10bits的ADC,如果参考电压设计值是1V,而实际是不一定有问题,但是在~1V之间抖动可能就有问题。

对于ADC的来说,为了最大话还原输入的模拟信号,输入信号的最大值应是ADC的参考电压,输入信号最大值如果超过ADC的参考电压,会造成输出值得不准确,严重的会导致ADC损坏。输入信号最大值如果小于ADC的参考电压,由于不能满量程输出,会引入误差还会导致精度的下降。

(3)ADC的分辨率

ADC的分辨率是指输出数字量变化一个最低有效位所对应的输入模拟电压的变化量。

如ADC 输入模拟电压范围为0到10V ,输出为10位二进制数,则分辨率为

mV V U n 77.9210210==?,此处得出的还有另外一个概念,最低有效位,也即1LSB 分辨率有时也用最低有效位LSB 的量化步长表示。10V 也称为满量程电压,即FSR 。

注:满量程电压其实就是ADC 的参考电压,参考电压后面会有描述, 因为ADC 所能测量最大电压实际为ADC 的参考电压。因此分辨率(分辨率量化单位1LSB )也可如下表示

此外ADC 的分辨率还有另外的几种描述,每种描述不尽相同但所要表达的意思一致。 ADC 的分辨率指的是A /D 转换器所能分辨模拟输入信号的最小变化量。 设A /D 转换器的位数为n ,满量程电压为FSR ,则分辨率定义为:n FSR 2=

分辨率 %10021%100?=?=n FSR 分辨率相对分辨率

A /D 转换器分辨率的高低取决于位数的多少。以上所说的ADC 分辨率为理想情况下分辨率,分辨率通常随着噪声和非线性的增加而下降,因此,描述ADC 真正的分辨率还应包括静态和动态误差。

(4)ADC 转换误差

有时也称转换精度、绝对精度、量化误差。通常以绝对误差形式给出,它表示实际输出的数字量和理论输出的数字量之间的误差,一般多以最低有效位的倍数给出。此外还有相对精度的概念:%100?=FSR

绝对精度相对精度 转换误差是从时序变化信号中可分离出的最小信息量信息,以我们讨论ADC 来说,量化误差就是最小步距代表的电压,在A /D 转换时,量化带内的任意模拟输入电压都能产生同一输出数码。举例说明:例如:一个12位A /D 转换器,理论模拟输入电压为5V 时,对应的输出数码为。 实际模拟输入电压在~范围内的都产生这一输出数码,则

)mV (2)V (002.05)999.4997.42

1=-=-+=(绝对精度。 绝对误差一般都在1LSB 、LSB 2

1±范围内。 注:转换精度和分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③ 分辨率是指转换器所能分辨的模拟信号的最小变化值

④ 精度是指转换后所得结果相对于实际值的准确度;

相关引申:简单点说,“精度”是用来描述物理量的准确程度的,而“分辨率”是用来描述刻度划分的。可以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有这么一把常见的塑料尺,它的量程是10厘米,上面有100个刻度,最小能读出1毫米的有效值。那么我们就说这把尺子的分辨率是1毫米,或者量程的1%;而它的实际精度就不得而知了(算是0.1毫米吧)。当我们用火来烤一下它,并且把它拉长一段,然后再考察一下它。我们不难发现,它还有有100个刻度,它的“分辨

率”还是1毫米,跟原来一样!然而,您还会认为它的精度还是原来的0.1毫米么?

假定我们需要%或者说10位的精度(1/210),只有选择一个具有更高分辨率的转换器才有意义。如果是一个12位(分辨率)的转换器,我们可能会想当然地以为精度已足够高;但是在没有仔细检查其规格书之前,我们并没有把握得到12位的性能(实际情况可能更好或更糟)。举例来说,一个具有4LSB INL(INL下面会讲到)的12位ADC,最多只能提供10位的精度。一个具有 INL的12位ADC器件则可提供%的误差或13位的精度。要计算最佳精度,可用最大INL误差除以2N,其中N是转换器位数。

(4)影响ADC精度的静态指标

①满刻度误差(Full Scale Error)

满度输出时对应的输入信号与理想输入信号值之差,也叫增益误差。

该误差使传输特性曲线绕坐标原点偏离理想特性曲线一定的角度,如下图所示:

在一定温度下,可通过外部电路的调整使K=1,从而消除增益误差。

②偏移误差(Offset Error)

偏移误差的定义是指当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信号不为零的值。这个误差可用外接电位器将其调至最小。

但当温度变化时,偏移电压又将出现。

以上两种误差都可以通过微控制器进行校准修正。

③DNL(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差分非线性

理论上说,模数器件相邻两个数据之间,模拟量的差值都是一样的。就好比疏密均匀的尺子。但实际上,相邻两刻度之间的间距不可能都是相等的。所以,ADC相邻两刻度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叫微分非线性DNL,也称为差分非线性。同样举例来说明,如果对于12bit的ADC,其INL=8LSB,DNL=3LSB,在基准电压为时,测得A电压对应读数为1000b,测得B电压对应读数为1200b。那么就可以判断出,B点电压值比A点高出197mV到203mV,而不是准确的200mV

图中,001b到010b码制过渡过程的DNL为0LSB,因为刚好为1LSB。但是000b到001b过渡就有个的DNL,因为此时有的代码宽度。应当注意:如果在ADC或者DAC的datasheet中没有清楚说明DNL参数的话,可视该转换器没有漏码,即暗示它有优于正负1LSB的DNL。

④INL(Integral nonlinearity)积分非线性

积分非线性表示了ADC器件在所有的数值点上对应的模拟值和真实值之间误差最大的那一点的误差值,也就是输出数值偏离线性最大的距离。单位是LSB。例如,一个12bit的ADC,INL值为1LSB,那么,对应基准,测某电压得到的转换结果是1000b,那么,真实电压值可能分布在到之间。

总之,非线性微分和积分是指代码转换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非线性微分(DNL)主要是代码步距与理论步距之差,而非线性积分 (INL)则关注所有代码非线性误差的累计效应。对一个ADC来说,一段范围的输入电压产生一个给定输出代码,非线性微分误差为正时输入电压

范围比理想的大,非线性微分误差为负时输入电压范围比理想的要小。从整个输出代码来看,每个输入电压代码步距差异累积起来以后和理想值相比会产生一个总差异,这个差异就是非线性积分误差。

线性误差是由A /D 转换器特性随模拟输入信号幅值变化而引起的,因此,线性误差是不能进行补偿的。

(5)影响ADC 精度的动态指标

① SNR 信噪比

百度百科解释:信噪比,又称为讯噪比,即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电压与同时输出的噪声电压的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一般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否则相反。

信噪比指ADC输出信号功耗和噪声功耗间的比值,用dB表示。

noise signal

P P SNR log 10= 其中,信号是指频谱图中基波分量的有效值,噪声=总能量-信号能

量和谐波的能量。理想的ADC噪声主要来自量化噪声。对于正弦输入信号,信噪比的理论最大值为: dB N SNR )76.102.6(+=

② 总谐波失真(THD

总谐波失真:整个频带中各次谐波的功率之和。

③ 信号与噪声+失真比(SINAD )

信噪失真比:基本的信号功耗与所有谐波失真,混叠谐波以及所有的噪声功耗之和的比值。它是衡量模数转换器最重要的指标。与输入信号频率、幅度等因素有关。

另外的描述:

④ 有效位数(ENOB )

⑤ 无杂散信号动态范围(SFDR )

⑥ 输入动态范围

必须注意,ADC 动态范围应当匹配将要转换的信号的最大振幅,这样才能使ADC 转换精度最大化。

⑦ 互调失真(IMD )

五、噪音和失真的来源

(1)电源旁路不足

(2)

(3)产生噪音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

(4)耦合

(5)ADC输出端的大电容

(6)时间常数

(7)量化噪音

(8)时钟噪音

(9)过高的时钟抖动

六 PCB注意事项及常见错误

(1)时钟走线

(2)尽量减少噪音

(3)常见问题

七、小结

综上所述,选择一款ADC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

(1)确定采样的路数,单端输入还是差分输入。

(2)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结合香农采样定理(采样的频率要大于2倍的输入频率)确定采样频率。ADC厂家手册一般都会给出一个范围,只要最低采样速率大于输入信号频率的2倍即可。

(3)确定精度要求,精度和采样频率是相对的关系,采样速率越高,精度会越低,在一些对采样速率要求低的情况下,可适当的降低采样速率提高精度。根据要设计的要求要求,选择一款的合适的分辨率的ADC,ADC的分辨率是理想状态下的,因此要根据厂家手册中INL和有效位数,算出实际的精度。有一个经验公式:可用最大INL

误差除以2N,其中N是转换器位数。同时还要参考芯片手册中温漂等参数,以保证在任何极端条件下都能达到你的精度要求。

(4)确定基准,内部基准和外部基准,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外部基准。(5)根据采样速率和通讯速率,同时根据和主机的接口类型,选择合适隔离器件,如高速光耦、SPI隔离芯片等。

(6)合理的电路和PCB设计,尽可能的降低噪声的来源,提高ESD的防护性能。

夏普·光耦选型参数Opto_Line_Card_Full

https://www.doczj.com/doc/8c5247054.html, Pack performance into the smallest dimensions with Sharp’s solutions for Lighting, Sensing, and Power handling. Sharp’s Lighting, Drivers, Power handling, and Sensing modules a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engineers with small applications demanding higher packaging density and a smaller end product. Combine our Lighting with our Driver and Sensing modules for a complete solution. Sharp’s Sensors pro-vide the best cost/performance numbers in the industry, while Sharp’s Photointerrupters are at the forefront in size and ambient light management. Sharp’s Distance Sensors outperform capacitive, ultrasonic, and light-intensity offerings. Lighting ? LED Modules ? LED Drivers ? Ambient Light Sensors ? Blue Laser Diodes Power ? Photocouplers ? Phototriacs Sensors ? Photointerrupters ? Optical System Devices ? Emitters/Detectors Electronic Components Group Selector Guide

员工工作岗位双向选择实施方案

员工工作岗位双向选择实施方案 公司各部室、 为进一步理顺公司内部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经公司研究决定,现就公司全面推行员工工作岗位“双向选择”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立并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为目标,以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适应于“三网融合”的网络人才队伍为出发点,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为优秀人员的选拔任用创造条件,为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开、公正、平等自愿、双向选择、择优上岗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人尽其才的原则;坚持改革、发展、稳定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择优上岗,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企业用人机制。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双向选择”工作的领导,公司成立********公司员工工作岗位双向选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 副组长: ***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员工工作岗位双向选择具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兼任。 四、对象范围 (一)本次双向选择的对象:除公司领导、各部室负责人、中心营业部主任、经营部主任以外的所有在编员工。 (二)本次双向选择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 五、岗位设置 本次双向选择岗位共22个,其中: (1)综合办公室2个; (2)**部1个 (3)***部1个 (4)**经营部4个;

(5)**经营部1个; (6)***经营部1个; (7)**经营部2个; (8)***经营部2个; (9)**经营部1个; (10)**经营部3个; (11)**经营部2个 (12)**经营部2个; 本次双向选择的岗位名称、岗位定员及其职责详见附件1《***分公司双向选择岗位设置表》。 六、工作程序 (1)公布岗位。公布各部门岗位设置和主要职能职责、上岗条件。 (2)公开报名。根据公布的岗位职数和报名条件,由员工根据岗位职责、上岗条件和本人能力,自愿报名选择两个(第一意向和第二意向)工作岗位并填写《*****分公司员工工作岗位双向选择申请表》(详见附件2《员工工作岗位双向选择申请表》),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表中“是否服从调配”一栏是为了员工虽然自身优越但选择原部门无果的情况下领导小组可将其调配至其他部门。 (3)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岗位要求和报名条件进行初审,审查结果报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光耦选型经典指南

光耦选型经典指南 1.0.目的: 针对光偶选型,替代,采购,检测及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光偶特性变化引起的产品失效问题,提供指导。 2.0.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瑞谷光偶的设计,选型,替代等。 3.0.说明: 目前发现,因光偶的选型,光偶替代,光偶工作电流,工作温度设计不当等原因导致产品出现问题,如何减少选型,设计,替代导致的产品问题,这里将制订出相关指导性规范。 4.0.内部结构图及CTR 的计算方法: ●规格定义CTR:Ice/I F*100% (检测条件:I F =5 ma Vce=5V, 2701,2801系列) 5.0.光偶主要特性分析,设计选型替代要求: 5.1外观尺寸: 设计,选型,替代注意: ●封装正确,本体MARK字迹要清晰,品牌正确,与技术规格书一致; ●替代时,如都为标准件封装,基本上装配没有问题,但需注意厚度是否与原料 相同,是否满足整机的工艺要求。 5.2不同输入控制电流I F,CTR 值不同;

●由图表显示,IF在5-15ma时CTR值最大;在小于5mA时(目前我们产品设计大 多如此),CTR值一般小于正常额定规格值; ●附加Cosmo KPS2801-B 实测数据: J16(2009年第16周生产)的光耦在室温下的CTR I F(VCE=5V)#1 #2 #3 #4 #5 #6 #7 1mA 88.3% 90.48% 90.57% 86.56% 87.1% 85.12% 87..39% 2mA 133% 130% 130% 125% 135% 122% 126% 3mA 150% 154% 154% 147% 151% 139% 150% 5mA 177% 187% 183% 177% 178% 170% 177% J25(2009年第25周生产)的光耦在室温下的CTR I F(VCE=5V)#1 #2 #3 #4 #5 #6 #7 1mA 69.24% 78.61% 66.68% 66.41% 65.7% 75.5% 79.0% 2mA 97% 105% 110% 104% 101% 122% 126% 3mA 121% 121% 131% 132% 129% 151% 151% 5mA 166% 147% 174% 174% 173% 210% 196% ●评注:IF不同,CTR不同,且差异非常大;不同DATECODE的也有差异,但在IF=5ma时, CTR值都在规格(130-260)范围内; ●设计,选型,替代注意:设计时工作电流应接近来料的检测电流值(目前大多 IF=5ma),否则应用的CTR值无法保证,产品动态性能将很差; 5.3不同环境温度,CTR 值不同;

选择方案教学反思

选择方案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能够依据实 际情况从给定的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以下内容是为您精心的选择方案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走进新课堂,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实践,新课程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始终让我在思考,在尝试,究竟怎样教会学生,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呢?尤其是上好“课题学习”。 “数学课题学习”我想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在备课组老师的热心指导和帮助下,整节课我个人感觉还是比 较满意的,学生各有所获。下面就谈谈本人这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一、反思本课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 (1)本节课指导思想正确,达到了以下目的: ①巩固一次函数知识,会运用函数关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②会把选择方案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再通过函数统一 起来使用,利用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并结合方程,不等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让学生自己经历“问题情境——分析研究——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新课开始先利用了丰富的实际情景 (如圣诞大餐准备炸鸡翅,是直接去麦当劳6块/对,还是选择自己加工;寒假的旅行路线多家旅行社各自采取不同的打折优惠,又如何选择),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因为情境熟悉,也能快速地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学反思《课题学习——选择方案⑴教学反思》。创设了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氛围,师生互动较好,使学生主动开动思维,利用已有的知识顺利的解决这这些选择方案的问题。 (3)而对于教学中的重点例题,注意到利用问题串的形式,将难点分散,层层递进,逐步让学生掌握选择方案的一般方法。 在讲解例题的同时,试着让学生利用图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并提示学生注意自变量在实际情境中的取值范围问题。教学中还注意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4)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训练了学生灵活应用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中让学生体会到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建立数学函数模型。从总体看整个教学环节也比较完整。 教学时,能够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握难点。能够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关注对问题的分析过程,让学生自己利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分析实例。用函数的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的关键

光耦选型最全指南及各种参数说明

光耦选型手册 光耦简介: 光耦合器(optical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它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通常把发光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与受光器(光敏半导体管)封装在同一管壳内。当输入端加电信号时发光器发出光线,受光器接受光线之后就产生光电流,从输出端流出,从而实现了“电—光—电”转换。 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光耦的分类: (1)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接近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2)常用的分类还有: 按速度分,可分为低速光电耦合器(光敏三极管、光电池等输出型)和高速光电耦合器(光敏二极管带信号处理电路或者光敏集成电路输出型)。 按通道分,可分为单通道,双通道和多通道光电耦合器。 按隔离特性分,可分为普通隔离光电耦合器(一般光学胶灌封低于5000V,空封低于2000V)和高压隔离光电耦合器(可分为10kV,20kV,30kV等)。 按输出形式分,可分为: a、光敏器件输出型,其中包括光敏二极管输出型,光敏三极管输出型,光电池输出型,光可控硅输出型等。 b、NPN三极管输出型,其中包括交流输入型,直流输入型,互补输出型等。 c、达林顿三极管输出型,其中包括交流输入型,直流输入型。 d、逻辑门电路输出型,其中包括门电路输出型,施密特触发输出型,三态门电路输出型等。 e、低导通输出型(输出低电平毫伏数量级)。 f、光开关输出型(导通电阻小于10Ω)。 g、功率输出型(IGBT/MOSFET等输出)。 光耦的结构特点: (1)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阻抗很小,只有几百欧姆,而干扰源的阻抗较大,通常为105~106Ω。据分压原理可知,即使干扰电压的幅度较大,但馈送到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杂讯电压会很小,只能形成很微弱的电流,由于没有足够的能量而不能使二极体发光,从而被抑制掉了。 (2)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没有电气联系,也没有共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极小,而绝缘电阻又很大,因此回路一边的各种干扰杂讯都很难通过光电耦合器馈送到另一边去,避免了共阻抗耦合的干扰信号的产生。 (3)光电耦合器可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即使当外部设备出现故障,甚至输入信号线短接时,也不会损坏仪表。因为光耦合器件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可以承受几千伏的高压。 (4)光电耦合器的回应速度极快,其回应延迟时间只有10μs左右,适于对回应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数据库主机选型方案

(一)数据库主机选型 AS/400从诞生一开始就通过提供卓越的业务处理 功能,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从而提供真正 的商业价值。在全球,各种规模的企业都选择将 其关键的业务构筑于AS/400之上,其高的性能价 格比已得到各界用户的普遍认同。在国内与医疗 业保险相近的客户有:珠海医疗保险、深圳社会 保险、大连社会保险等。 AS/400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易于使用、功能最完善 的计算机系统。鉴于它能使客户在其经营上花更 多的时间,而很少花时间去管理他们的信息系统,因而相当多的客户均选择了该系统。所有的AS/400计算机均用同一使用方便的、完善的OperatingSystem/400(OS/400),它拥有强大的集成的关系数据库、多种通信协议、高度安全性、强大的文件维护及打印能力、完善的系统及网络管理特性,同时提供详细的中文联机帮助。而且全都使用易于理解的中文菜单方式或HTML浏览器方式进行访问。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包含一种全新的集成语言环境(ILE),它使应用开发可以使用多种编程语言同时进行,更快、更灵活和更有效。 ★选择AS/400e主要理由: 卓越的性能 AS/400e的成功赢利及众多的装机量,使得IBM每年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最新技术对其进行改进,AS/400e的性能不断提高,1990年以来,AS/400e的高端性能每年增长60-70%,性能价格比每年增长30%?AS/400e系列产品其可伸缩性从低端到高端跨度1100倍以上。TPC-C值达152,346Tpmc。 下面从影响AS/400e性能的三个主要方面逐一阐述:芯片、I/O子系统、先进的体系结构。 I 芯片

1、绝缘硅技术(SOI) 绝缘硅片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微处理器技术,它能将更多的硅和硅氧化层添加到处理器中用于绝缘。具体来讲,它是在处理器芯片内部的硅晶片上先嵌埋一层二氧化硅绝缘物,再以这一绝缘物作为基板来制造各个晶体管,通过绝缘的氧化层起到保护芯片上数万个晶体管的作用,减小晶体管的静电电容,而使晶体管的状态切换加快,降低了误差、提高了晶体管的工作效率以及微处理器的速度;同时,减小了状态切换时的充电电流,以降低功耗,延长了设备的实用寿命。 2、PowerPC64位处理器技术 AS/400e是目前唯一从硬件、操作系统到应用程序全面实现64位处理的计算机系统。此芯片的设计是为了适应商业环境的需要,采用5级流水,4级超标量运算,有20多条专为AS/400e设计的专用指令,这种扩展主要是针对商用工作负荷进行优化,使得AS/400e更适于定点运算,这样使AS/400e在商业环境中可以做一个非常优秀的服务器。在不同的应用领域,AS/400e的64位技术体现出强大的性能和巨大的潜力。它的TPC-C值在业界也处于领先地位。 3、CMOS技术 采用CMOS技术,在原有PowerPC60x的228条64位的指令上增加了20多条专为AS/400e设计的专用指令至253条,增加的指令主要包括数据值运算支持,一些新的载入和储存指令,对指令预装入的处理等,这些指令对商用运算非常重要。 4、256bit总线宽度与升级Cache通信 在总线方面,PowerPCAS采用256bit总线宽度与升级Cache通信,确保了中央处理器能够大容量地处理数据和指令。而很多的RISC芯片均采用64bit的总线宽度与Cache通信,这在商用数据的大吞吐量面前势必会形成瓶颈。尽管系统可吞吐大量数据,但Cache通常仍是多数RISC系统的瓶颈,AS/400e采用256KB单循环数据Cache来克服这个问题,Cache带宽高达4.9GB/S,系统总线带宽达36GB/S,这一值是许多RISC芯片总线宽度的两倍。 5、指令预取处理技术 在指令预取方面,大多数的RISC芯片的击中准确率仅为80%或90%,也就是说系统在为下一步运算预取指令后,常常需要重新再预取,这是因为程序中的跳转和转移等命令所致。这使得中央处理器未得到充分利用,某些时候处于空闲状态,而PowerPCAS芯片采用特殊指令预取处理技术使预取准确率达100%,充分利用了CPU的处理能力。 6、全面的错误检验技术 在商业应用方面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数据的高度集成和可用性。PowerPCAS芯片中采用全面的错误检验技术,不同的奇偶校验方式被集成到多数控制和数据流逻辑单元上,使得芯片级校验非常完备和可靠。 II I/O子系统 系统的设备通过I/O总线连接到主机上,对AS/400e来说,大量的I/O处理器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任务处理,极大地减轻了中央处理器的负担,使得中央处理器能对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 号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 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 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 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同时电源带 负载能力下降。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 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常用的4N2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 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 经查大量资料后,以下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高速光藕型号: ? 100K bit/S: 6N138、6N139、PS8703 1M bit/S: 6N135、6N136、CNW135、CNW136、PS8601、PS8602、PS8 701、PS9613、PS9713、CNW4502、HCPL-2503、HCPL-450 2、HCPL-2530(双路)、HCPL-2531(双路) 10M bit/S: 6N137、PS9614、PS9714、PS9611、PS9715、HCPL-2601、H CPL-2611、HCPL-2630(双路)、HCPL-2631(双路)

推荐人造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工艺 设备选型 财务概算 厂区规划)标准方案设计

推荐人造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工艺+设备选型+财务概算+厂 区规划)标准方案设计 【编制机构】:博思远略咨询公司(360投资情报研究中心) 【研究思路】:

【关键词识别】:1、人造肉项目可研2、人造肉市场前景分析预测3、人造肉项目技术方案设计4、人造肉项目设备方案配置5、人造肉项目财务方案分析6、人造肉项目环保节能方案设计7、人造肉项目厂区平面图设计8、人造肉项目

融资方案设计9、人造肉项目盈利能力测算10、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11、银行贷款用可研报告12、甲级资质13、人造肉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应用领域】: 【人造肉项目可研报告详细大纲——2013年发改委标准】: 第一章人造肉项目总论 1.1 项目基本情况 1.2 项目承办单位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4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5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6 经济及社会效益 1.7 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人造肉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人造肉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3.1 公司介绍 3.2 公司项目承办优势 第四章人造肉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4.1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4.2 市场容量分析 4.3 市场竞争格局 4.4 价格现状及预测 4.5 市场主要原材料供应 4.6 营销策略 第五章人造肉项目技术工艺方案 5.1 项目产品、规格及生产规模 5.2 项目技术工艺及来源 5.2.1 项目主要技术及其来源 5.5.2 项目工艺流程图 5.3 项目设备选型 5.4 项目无形资产投入 第六章人造肉项目原材料及燃料动力供应 6.1 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6.2 燃料及动力供应 6.3 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6.4 项目物料平衡及年消耗定额 第七章人造肉项目地址选择与土建工程 7.1 项目地址现状及建设条件 7.2 项目总平面布置与场内外运 7.2.1 总平面布置 7.2.2 场内外运输 7.3 辅助工程 7.3.1 给排水工程 7.3.2 供电工程 7.3.3 采暖与供热工程

光耦选型经典指引

光耦选型经典指南 一、文档说明: 针对光偶选型,替代,采购,检测及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光偶特性变化引起的产品失效问题,提供指导。 光耦属于易失效器件,选型和使用过程中要特别的小心。 目前发现,因光偶的选型,光偶替代,光偶工作电流,工作温度设计不当等原因导致产品出现问题,如何减少选型,设计,替代导致的产品问题,这里将制订出相关指导性规范。 二、原理介绍: 光电偶合器件(简称光耦)是把发光器件(如发光二极体)和光敏器件(如光敏三极管)组装在一起,通过光线实现耦合构成电—光和光—电的转换器件。光电耦合器分为很多种类,图1所示为常用的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原理图。 当电信号送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时,发光二极体通过电流而发光,光敏元件受到光照后产生电流,CE导通;当输入端无信号,发光二极体不亮,光敏三极管截止,CE不通。对于数位量,当输入为低电平“0”时,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为高电平“1”;当输入为高电平“1”时,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输出为低电平“ 0”。若基极有引出线则可满足温度补偿、检测调制要求。这种光耦合器性能较好,价格便宜,因而应用广泛。 图一最常用的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 4脚封装

图二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 6脚封装 图三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发光二极管输入三极管接收型 4脚封装 图四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可控硅接收型 6脚封装 图五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二极管接收型 6脚封装

光电耦合器之所以在传输信号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尖脉冲和各种杂讯干扰,使通道上的信号杂讯比大为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阻抗很小,只有几百欧姆,而干扰源的阻抗较大,通常为105~106Ω。据分压原理可知,即使干扰电压的幅度较大,但馈送到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杂讯电压会很小,只能形成很微弱的电流,由于没有足够的能量而不能使二极体发光,从而被抑制掉了。 (2)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没有电气联系,也没有共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极小,而绝缘电阻又很大,因此回路一边的各种干扰杂讯都很难通过光电耦合器馈送到另一边去,避免了共阻抗耦合的干扰信号的产生。 (3)光电耦合器可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即使当外部设备出现故障,甚至输入信号线短接时,也不会损坏仪表。因为光耦合器件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可以承受几千伏的高压。 (4)光电耦合器的回应速度极快,其回应延迟时间只有10μs左右,适于对回应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内部结构图及 CTR 的计算方法: 规格定义 CTR:Ice/I F *100% (检测条件:I F =5 ma Vce=5V, 2701,2801 系列)

技术架构选型方案报告

最高院执行项目 技术架构选型方案Fantasy 2011年8月25日

目录 总体架构!2整体系统描述 2架构选型!4 JDK选型(JDK1.6_22 32位) 4 IOC容器选型(Spring3.0.5.RELEASE) 5 ORM选型(MyBatis) 6 MVC选型(SpringMVC) 7认证和权限选型(shiro1.1 + ralasafe 1.1) 8前台组件选型 11案件导入导出架构设计!12总体架构设计 12客户端功能结构 13技术实现方式 14

总体架构 整体系统描述 系统架构图总揽 展示层 :主要面向B/S架构,展示层主要由web资源文件组成,包括JSP,JS 和大量的界面控件,同时还采用了AJAX和Flex等RIA技术,负责向用户展现丰富的界面信息,并执行用户的命令 控制层:负责展示层请求的转发、调度和基础验证,同时自动拦截后台返回 的Runtime异常信息。 领域层:是系统最为丰富的一层,主要负责处理整个系统的业务逻辑。这一 层包括业务服务和领域对象,同时负责系统的事务管理。其中业务服务可以提供本地调用和共享远程服务的功能。

数据访问控制层:数据访问层的目的很明确,主要作为提供数据持久化的功 能,包括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操作数据库的方法可以有两种方式ORM方式,ralasafe封装的方式。 公共基础设施层:可以包括Common通用模块,IOC模块,Logging日志模块, Exception异常模块和单元测试模块。

架构选型 1.JDK选型(JDK1.6_22 32位) JDK1.5、JDK1.6和JDK1.7选型 测试 1.增加5百万条String数据 测试 2.增加5百万数据到ArrayList中,并且插入时有额外的计算测试 3. HashMap 有5百万 keys, values. 每对key, value是通过并发线程计算 (这个测试主要测试计算和并发能力) 测试 4.把ArrayList长度位5百万的列表,插入1000个文件中,再从 1000个文件中读取放入到列表中。 (测试多核并发边缘) 从性能上看,JDK1.7 > JDK1.6 > JDK1.5

光耦选型指南(1)

光耦选型指南(1) 1.0.目的: 针对光偶选型,替代,采购,检测及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光偶特性变化引起的产品失效问题,提供指导。 2.0.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瑞谷光偶的设计,选型,替代等。 3.0.说明: 目前发现,因光偶的选型,光偶替代,光偶工作电流,工作温度设计不当等原因导致产品出现问题,如何减少选型,设计,替代导致的产品问题,这里将制订出相关指导性规范。 4.0.内部结构图及CTR 的计算方法: ●规格定义CTR:Ice/I F*100% (检测条件:I F =5 ma Vce=5V, 2701,2801系列) 5.0.光偶主要特性分析,设计选型替代要求: 5.1外观尺寸: 设计,选型,替代注意: ●封装正确,本体MARK字迹要清晰,品牌正确,与技术规格书一致; ●替代时,如都为标准件封装,基本上装配没有问题,但需注意厚度是否与原料 相同,是否满足整机的工艺要求。 5.2不同输入控制电流I F,CTR 值不同;

●由图表显示,IF在5-15ma时CTR值最大;在小于5mA时(目前我们产品设计大 多如此),CTR值一般小于正常额定规格值; ●附加Cosmo KPS2801-B 实测数据: ●评注:IF不同,CTR不同,且差异非常大;不同DATECODE的也有差异,但在IF=5ma时, CTR值都在规格(130-260)范围内; ●设计,选型,替代注意:设计时工作电流应接近来料的检测电流值(目前大多 IF=5ma),否则应用的CTR值无法保证,产品动态性能将很差; 5.3不同环境温度,CTR 值不同;

●由图表显示,CTR 值与光偶的工作环境有关,温度太高或太低都小于常温附近 的检测值; ●附加Cosmo KPS2801-B 实测数据(单体): CE F ●评注:温度不同,CTR不同,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低于常温,且差异很大; ●设计,选型,替代注意:产品在高低温CTR的值是否满足产品反馈环路的增 益?产品动态稳定吗?开关机,输出是否产生震荡掉沟等不良, 5.4光偶有RL阻值大小及工作频带带宽要求;

产品选型手册

产品选型手册●本手册汇编设备保护仪表用传感器、 调理器、通用传感器调理器。 主要涉及汽机保护(TSI)、 水机保护(HSI) 电机保护(ESI) 共几十个品种、数百个型号。 ●新技术、 以及开发工作的进行 使传感器不断升级换代, 数百个型号的产品中总有一款让您满意。 ●解决用户的需要是瑞慈公司的追求, 您可以按我们的手册选型, ●

您也可配瑞慈公司的仪表。 只用一个电话,我们就可免费为您提供配套 仪表资料。 ●由于继续研究和生产的发展, 瑞慈公司保留在没有通知的 情况下修改本手册的权力。 目录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述 (3)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特性 (5) RC系列电涡流传感器特点 (6) (8) 汽机保护传感器 (9) RC2100系列传感器(大位移、胀差、壳体膨胀) (9) RC2200系列传感器(振动、位移)..................... 错误!未定义书签。 RC2100、2200系列电涡流传感器选型指南 (14) RC2600系列水机保护(HSI)传感器 (28)

RC系列隔离信号调理器 (42) RC9210隔离位移信号调理器 (43) RC9220隔离轴振信号调理器 (46) RC系列速度、加速度传感器 (49) RC6110振动速度传感器 (49) RC6605/50加速度传感器 (53) RC8200磁电式转速传感器 (56) 校准设备 (58) RC21310静态位移校准器 (58) RC21320动态校准仪 (58) 订货一般准则: (60) 质量承诺: (61)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综述 轴振监测首选电涡流位移传感器 机器振动监测设备伴随着机器的出现而诞生。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初期的透平机振动监测装置(TSI),通常是用安装在壳体或轴承座上的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随着大机组的出现,透平机轴承座和基础结构的刚度远大于轴承油膜的刚度,轴振动与轴承座振动的比值很大(20:1或更大),从壳体(轴承座)

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 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 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 常用的4N2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经查大量资料后,以下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高速光藕型号: 100K bit/S: 6N138、6N139、PS8703 1M bit/S: 6N135、6N136、CNW135、CNW136、PS8601、PS8602、PS8701、PS9613、PS9713、CNW4502、HCPL-2503、HCPL-4502、HCPL-2530(双路)、HCPL-2531(双路) 10M bit/S: 6N137、PS9614、PS9714、PS9611、PS9715、HCPL-2601、HCPL-2611、HCPL-2630(双路)、HCPL-2631(双路) 光耦合器的增益被称为晶体管输出器件的电流传输比(CTR),其定义是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LED正向电流的比率(ICE/IF)。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VCE有关,即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可控硅型光耦 还有一种光耦是可控硅型光耦。 例如:moc3063、IL420; 它们的主要指标是负载能力; 例如:moc3063的负载能力是100mA;IL420是300mA; 光耦的部分型号 型号规格性能说明 4N25 晶体管输出 4N25MC 晶体管输出

2014121年产品选型手册

产品目录 PRODUCTS CATALOG

应用行业 应用图片 应用行业 解决方案 产品应用 半导体技术,纳米压印刷 光盘测试,掩模与晶圆对准 物镜精密定位,光刻 纳米定位台 压电致动器 显微 成像 高分辨率显微镜 压电Z 向样品台 压电物镜扫描器 生物工程 流式细胞仪 细胞分选 电生理/膜片钳/小区内计量 微平移台 直线促动器 微操作器 快速压电促动器 航天 图像处理 低温与真空环境 压电偏摆镜 压电扫描台 主动光学 纳米技术 纳米制造 纳米自动化 管型促动器 盘型促动器 弯片促动器 压电元件 通信调节 通信对接 测量 多通道波导 压电偏摆镜 压电促动器 晶圆检查 纳米计量 精密加工 微型定位台 旋转定位台 光电子 通信 集成光学 压电弯片 定位用压电 促 动器 微型 PZT 促动 器 数据存储技术 读/写头测试 高动态纳米定位台 超快控制器

公司简介 INTRODUCTION 哈尔滨溶智纳芯科技有限公司专从事微动与宏动类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产品覆盖科研,教学、工业等众多领域。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专业技术人员占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百分之九十,且拥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 公司制造工艺先进,专业技师加数控设备保证每一个零件的精度,互换性强,特殊表面外理工艺使你的产品美观耐用,赏心悦目。 公司质量管理严格,所有产品从研发到装调,每一个环节都纳入系统的管理,专业检测手段保证每一个产品完全做到质量要求。 公司售后服务完善,灵活机动的处理方式,使您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无后顾之忧。 雄厚技术,先进工艺,严格质检,及时售后,体现在您得到的任何一种产品上,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您个人。

结构选型分析报告new

星河雅宝高科创新园一期二地块 结构方案选型分析 一、基础选型 二、人防顶板(地下二层)平面选型 三、普通地下室楼板(地下一层)平面选型 四、地下室顶板(一层)平面选型 五、绿化平台楼板(二层)平面选型 六、塔楼楼层平面选型 七、已有基础的利用 艾奕康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2013年05月07日

结构设计过程中,在保证结构可靠性和使用性的前提下,兼顾方案的合理性和整体效益的经济性。因此,针对具体结构部位,本文分别给出几种可行方案的比较,供建设单位选择。在基础选型、人防顶板选型、普通地下室楼板选型、地下室顶板选型及二层绿化平台选型时,取8.1mX8.1m的标准柱跨进行计算和分析,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强度等级三级钢,地下室柱截面为600X600。 一、基础选型 1、地下室柱下基础

从总平面勘察布点图中,选取典型剖面5-5和13-13,如下: 从地质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在地下室底板以下,大范围均为砾质粘性土和素填土,不适合做天然基础。根据地质报告的建议及实际岩层、土层的分布,地下室采用桩基础。以下分析均基于预应力管桩和灌注桩的桩型比较。

地下室剖面示意如下图,楼板厚度、面层厚度及覆土厚度按标注取值,活荷载均取4.0 kN/m2。 计算分析可得:框柱柱底轴力标准值N1=5399 kN,恒荷载作用下柱底轴力标准值N2=4347 kN,标准柱跨内水浮力F1= (13.8-4.1)x10 x 8.1 x 8.1=6364 kN,柱底抗浮力F2=F1x1.05- N2-(0.3x20+0.6x25)x8.1x8.1=957 kN。 桩基承载力计算: (1)预应力管桩:以强风化岩层为持力层,选取典型钻孔,计算?500(壁厚125、AB型PHC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 值R a1=2200kN,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k1=330kN,平均 有效桩长l01=15.0m。地下室柱下需3根?预应力管桩。

使用HCNR200线性光耦的原理与电路设计

1.线形光耦的研究设计 1. 线形光耦介绍 光隔离是一种很常用的信号隔离形式。常用光耦器件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由于光耦电路简单,在数字隔离电路或数据传输电路中常常用到,如UART协议的20mA电流环。对于模拟信号,光耦因为输入输出的线形较差,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限制了其在模拟信号隔离的应用。 对于高频交流模拟信号,变压器隔离是最常见的选择,但对于支流信号却不适用。一些厂家提供隔离放大器作为模拟信号隔离的解决方案,如ADI的AD202能够提供从直流到几K的频率内提供0.025%的线性度,但这种隔离器件内部先进行电压-频率转换,对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变压器隔离,然后进行频率-电压转换得到隔离效果。集成的隔离放大器内部电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模拟信号隔离的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是使用线形光耦。线性光耦的隔离原理与 普通光耦没有差别,只是将普通光耦的单发单收模式稍加改变,增加一个用于反馈的光接受电路用于反馈。这样,虽然两个光接受电路都是非线性的,但两个光接受电路的非线性特性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反馈通路的非线性来抵消直通通路的非线性,从而达到实现线性隔离的目的。 市场上的线性光耦有几中可选择的芯片,如Agile nt公司的HCNR200/201 TI子公司TOAS勺TIL300,CLARE勺LOC111等。这里以HCNR200/20伪例介绍 2. 芯片介绍与原理说明 HCNR200/20的内部框图如下所示 其中1、2引作为隔离信号的输入,3、4引脚用于反馈,5、6引脚用于输出。

1、2引脚之间的电流记作IF , 3、4引脚之间和5、6引脚之间的电流分别记作IPD1和IPD2。输入信号经过电压-电流转化,电压的变化体现在电流IF上,IPD1 和IPD2基本与IF成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分别记为K1和K2,即 K —―皿K—‘皿工 K1与K2 一般很小(HCNR20是0.50%),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HCNR20的变化范围在0.25%到0.75%之间),但芯片的设计使得K1和K2相等。在后面可以看到,在合理的外围电路设计中,真正影响输出/输入比值的是二者的比值K3, 线性光耦正利用这种特性才能达到满意的线性度的。 HCNR200口HCNR20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差别在于一些指标上。相对于HCNR200 HCNR20提供更高的线性度。 米用HCNR200/20进行隔离的一些指标如下所示: * 线性度:HCNR200 0.25%, HCNR201 0.05%; * 线性系数K3: HCNR200 15% HCNR201 5% *温度系数:-65ppm/oC; *隔离电压:1414V; *信号带宽:直流到大于1MHz 从上面可以看出,和普通光耦一样,线性光耦真正隔离的是电流,要想真正隔离电压,需要在输出和输出处增加运算放大器等辅助电路。下面对HCNR200/20的典型电路进行分析,对电路中如何实现反馈以及电流-电压、电 压-电流转换进行推导与说明。 3. 典型电路分析 Agile nt公司的HCNR200/20的手册上给出了多种实用电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如下图所示:

国内9F 400MW级重型燃机装机方案及机组选型专题报告

13-F08281K-J01 河北华电石家庄鹿华二期 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 装机方案及机组选型专题报告

2017年09月石家庄

批准:闫占良审核:吕少胜校核:米永昌编写:安延杰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机组选型概述 (1) 2.1机组选型原则及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发展现状 (1) 2.1.1机组选型原则 (1) 2.1.2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现状 (1) 2.2联合循环热力系统分类 (2) 3 主机配置型式比选 (3) 3.12套“一拖一”及1套“二拖一”技术对比 (3) 3.22套“一拖一”及“二拖一”热经济指标对比 (7) 3.32套“一拖一”及“二拖一”主厂房指标对比 (7) 3.41套“二拖一”及2套“一拖一”综合造价对比 (8) 3.5“一拖一”与“二拖一”机组变负荷特性对比 (9) 3.6本工程推荐的主机配置型式 (9) 4 三种机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9) 5 结论 (10)

【内容提要】: 本专题针对2套“一拖一”与一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了对比,尽管“二拖一”机组在热经济指标、主厂房指标以及综合造价上略占优化,但2套“一拖一”多轴机组运行更加灵活,调峰性能更好,因此现阶段暂推荐2套“一拖一”多轴的机组配置型式。 1 工程概况 本期工程拟建设2套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主机拟采用两台F 级燃气轮机,三压再热自然循环余热锅炉和抽凝式汽轮机。 本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节能减排,还可以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的的应急和调峰能力。厂内设换热首站对外供民用采暖热水。 本专题针对联合循环电站的装机方案、主机选型进行专题论述,包括联合循环热力性能特性、“二拖一”及“一拖一”主机配置型式的技术、热经济指标、主厂房指标、综合造价比选、变负荷性能。 2 机组选型概述 2.1 机组选型原则及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发展现状 2.1.1 机组选型原则 1) 应综合考虑供热安全可靠,机组调节灵活,技术上经济上先进合理。 2) 应考虑天然气价格较贵的特点。应尽可能选用高效率的机组,以充分利用能源,降低供热供电价格。 3) 本工程热负荷随季节变化较大,具有多样性,机组选型应能适应一定热负荷变化的能力。 4) 选择先进、成熟的标准系列产品,努力提高设备的国产化率。 5) 具有较佳的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 6) 满足国家政策对热电联供电厂热电比和热效率的要求。 2.1.2 国内F级联合循环机组现状 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的燃气轮机属于国际公认的成熟机型,其稳定性已经得到实际运行的认可。我国F级燃气轮机的应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 常用光耦简介及常见型号 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开关电源电路中常用的器件。光电耦合器分为两种:一种为非线性光耦,另一种为线性光耦。 常用的4N系列光耦属于非线性光耦 常用的线性光耦是PC817A—C系列。 非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这类光耦适合于弄开关信号的传输,不适合于传输模拟量。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手特性曲线接进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光耦是线性光耦。如果使用非线性光耦,有可能使振荡波形变坏,严重时出现寄生振荡,使数千赫的振荡频率被数十到数百赫的低频振荡依次为号调制。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彩电,彩显,VCD,DCD等等,将在图像画面上产生干扰。同时电源带负载能力下降。 在彩电,显示器等开关电源维修中如果光耦损坏,一定要用线性光耦代换。 常用的4脚线性光耦有PC817A----C。PC111 TLP521等常用的六脚线性光耦有:TLP632 TLP532 PC614 PC714 PS2031等。常用的4N25 4N26 4N35 4N36是不适合用于开关电源中的,因为这4种光耦均属于非线性光耦。 经查大量资料后,以下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高速光藕型号: 100K bit/S: 6N138、6N139、PS8703 1M bit/S: 6N135、6N136、CNW135、CNW136、PS8601、PS8602、PS8701、PS9613、PS9713、CNW4502、HCPL-2503、HCPL-4502、HCPL-2530(双路)、HCPL-2531(双路) 10M bit/S: 6N137、PS9614、PS9714、PS9611、PS9715、HCPL-2601、HCPL-2611、HCPL-2630(双路)、HCPL-2631(双路) 光耦合器的增益被称为晶体管输出器件的电流传输比 (CTR),其定义是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LED正向电流的比率(ICE/IF)。光电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与VCE有关,即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可控硅型光耦 还有一种光耦是可控硅型光耦。 例如:moc3063、IL420; 它们的主要指标是负载能力; 例如:moc3063的负载能力是100mA;IL420是300mA; 光耦的部分型号 型号规格 性能说明   4N25 晶体管输出 4N25MC 晶体管输出 4N26 晶体管输出 4N27 晶体管输出 4N28 晶体管输出 4N29 达林顿输出 4N30 达林顿输出 4N31 达林顿输出 4N32 达林顿输出 4N33 达林顿输出 4N33MC 达林顿输出 4N35 达林顿输出 4N36 晶体管输出 4N37 晶体管输出 4N38 晶体管输出 4N39 可控硅输出 6N135 高速光耦晶体管输出 6N136 高速光耦晶体管输出 6N137 高速光耦晶体管输出 6N138 达林顿输出 6N139 达林顿输出 MOC3020 可控硅驱动输出 MOC3021 可控硅驱动输出 MOC3023 可控硅驱动输出 MOC3030 可控硅驱动输出 MOC3040 过零触发可控硅输出 MOC3041 过零触发可控硅输出 MOC3061 过零触发可控硅输出 MOC3081 过零触发可控硅输出 TLP521-1 单光耦 TLP521-2 双光耦 TLP521-4 四光耦 TLP621 四光耦 TIL113 达林顿输出 TIL117 TTL逻辑输出 PC814 单光耦 PC817 单光耦 H11A2 晶体管输出 H11D1 高压晶体管输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