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史论文题目

数学史论文题目

数学史论文题目
数学史论文题目

第一章数学的起源

1 探讨用10以外的其它数为数基的语言上的证据.

2 试论用10以外的数作为数基的利和弊.

3 浅谈数学符号的早期起源.

4 设计一场算盘和台式电动计算机的比赛.

5 比较天文学的兴趣和测量的需要对古代几何学兴起的影响.

6 试论古代的宗教仪式对几何学起源的重要性.

第二章古希腊数学史

1 归纳的(或经验的)数学与演绎的(或证明的)数学之探析.

2 试论归纳数学的教学法价值.

3 试论归纳程序在数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4 希腊人是怎样把演绎法引进数学的.

5 解读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的神秘主义.

6 以现代物理学的公式证实毕氏学派的观点.

7 不可公度量的发现,怎么样使得数学的发展中产生了危机.

8 试论黄金分割在艺术和建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9 浅谈正多面体(连同它们的构造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

10 解读希腊数学受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古代埃及的影响.

11 试论希腊人以几何的观点处理算术的方法的利与弊.

12 解读柏拉图对数学的影响.

13 解读亚里士多德对数学的影响.

14 试论未解决的问题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15 解读柏拉图的“教育之间相互渗透”的思想.

16 解读欧几里得的生平、著作和影响.

17 为什么说阿基米得是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

18 解读希腊天文学家们对数学的贡献.

19 第一位女数学家评传.

第三章中国古代数学史

1 试论中国和印度数学对欧洲数学的影响.

2 解读阿拉伯数学的兴衰.

第五章近代数学史

1 解读欧洲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数学处于低潮的理由.

2 浅谈中世纪的数学游戏.

3 古希腊和印度学术在黑暗时代之后向西欧的传递.

4 解读文艺复兴时期数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5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与数学.

6 试论三次方程的解在虚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7 韦达(Viète):第一个真正的现代数学家.

8 探讨十五世纪出版的第一流数学著作.

9 探讨十五世纪后半叶商业算术处于突出地位的理由.

10 解读十七世纪数学上升的理由.

11 试论艺术对射影几何的促进作用.

12 解读十七世纪最伟大的法国数学家.

13 十七世纪五位最重要的法国数学家评传.

14 浅谈概率论的起源.

15 解读芝诺悖论与微积分的关系.

16 试论古希腊对积分学发展的贡献.

17 微积分学的发展中的现代先躯:牛顿和莱布尼茨.

18 探讨十七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发现.

19 解读莱布尼茨的微分概念.

20 解读牛顿—莱布尼茨之争.

21 解读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四部数学著作.

22 解读十七世纪最重要的五位英国数学家.

23 解读十七世纪在数学和物理两方面均享盛名的人物.

24 解读十七世纪六个第一流的数学国家(依重要程度排次序).

25 解读十七世纪日本数学的决定因素.

26 解读著名的数学家族.

27 解读十八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

28 解读勒让德对美国几何教学的影响.

29 解读支持法国革命的三位杰出的法国数学家.

30 解读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

31 关于高斯的故事和轶事.

32 解读柯西对今天大学数学的影响.

33 解读十九世纪的一些数学神童.

34 解读十九世纪的一些早逝的数学家.

35 阿贝尔(Niels Abel,1802—1829)评传.

36 伽罗瓦的评传.

37 解读球面三角研究中的对偶原理.

38 解读曲面的内蕴和外在几何.

39 作为科普作家的庞加莱.

40 没有坐标或参考标架的解析几何.

41 十九世纪分析的发展受到数学中内在因素的激发.

42 在研究和教学两领域中均很卓越的一些十九世纪数学家

43 为什么著名的女数学家如此之少?

第六章现代数学史

1 探讨现代电子计算机和数论中的新发现.

2 关于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的故事和轶事.

3 天才与神童: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

4 解读作为数学游戏的麦比鸟斯带.

5 试论数学被发明还是被发现?

6 数学的美学和美学的数学.

7 关于布尔巴基的故事和轶事.

8 为什么要研究数学史?

9 作为教学手段的数学史.

10 解读中学课堂上的数学史实例.

科普知识调查问卷

丽水市“科普网络书屋”问卷调查表 丽水市“科普网络书屋”由丽水市科协和中国知网共建,市委组织部和市科协联合推广。“书屋”开通一年来给全市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科普知识。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向农户推广“书屋”,扩宽农户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为了解广大群众在使用“书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收集对“书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提升“书屋”科普服务质量,市科协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此次问卷调查工作。 1.您的年龄段: A.18岁以下 B.18-25 C.26-30 D.31-40 E.41-50 F.51-60 G.60以上 2.您属于哪一类人群?: A.农民 B.社区居民 C.党政干部 D.青少年 E.城镇劳动者3.您获取科普知识的主要途径有[多选]: A.报刊、图书 B.计算机网络 C.电视、广播 D.科普培训、讲座 E.身边人介绍 F.向专业人员咨询4.您是否能从网络上找到您所关心的科普知识? A.总是能找到 B.只能找到部分 C.总是找不到5.您是否相信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的科技知识信息: A.完全相信 B.部分相信 C.不相信 6.您是否访问过丽水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A.是 B.否 7.您是否使用过丽水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中丽水市科普网络书屋平台:A.是 B.否 8.您更喜欢哪种方式登录丽水市科普网络书屋: A.账号密码 B.网站链接自动登录 9.科普网络书屋的内容对您的生产生活有帮助吗? A.很有帮助 B.有帮助 C.用处不大 10.您最感兴趣的科普热点(科普网络书屋中的)为: A.食品安全 B.绿色生活 C.安全生产 D.减灾防震E.出行安全 F.医疗卫生 G.网络诈骗 H.社会保障11.您还希望通过科普网络书屋获得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多选]

数学史论文——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德国百科全书式的天才 【内容摘要】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一位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和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始人,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从其生平、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科学产生的影响等几方面介绍这位科学史上的巨匠。 一. 个人生平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7月1日生于德国莱比锡,1716年11月14日卒于汉诺威。 莱布尼茨的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哲学教授,母亲也出身教授家庭。在莱布尼茨6岁时父亲去世,为他留下丰富的藏书。 1661年15岁的莱布尼茨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并钻研哲学,广泛阅读了培根、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著作。1663年5月,他以题目为《论个体原则方面的形而上学争论》的论文获得学士学位。1664年1月,以《论法学之艰难》取得该校哲学学士学位。从1665年开始莱比锡大学审查他提交的博士论文《论身份》,但1666年以他年轻为由不授予他博士学位,对此他愤怒地离开莱比锡前往纽伦堡的阿尔

特多夫大学,1667年2月阿尔特多夫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并聘他为教授,被他拒绝。 1672—1676年,任外交官并到欧洲各国游历,此间他结识了惠更斯等科学家,从惠更斯的论著中看到了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了他对数学的兴趣与追求,在惠更斯的热情指导下,他深入钻研了笛卡尔、帕斯卡、巴罗等人的论著,并写下了很有见地的数学笔记,并于167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676年,他到德国西部的汉诺威,担任腓特烈公爵的顾问及图书馆馆长近40年,这使他能利用空闲钻研自己喜爱的问题,撰写各种题材的论文,其论文之多浩如烟海。 1682年,他与门克创办拉丁文科学杂志《教师学报》,他的数学、哲学文章大都刊登在此杂志上。 1700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创建了柏林科学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至此当时世界上四大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罗马科学与数学科学院、柏林科学院都以莱布尼茨作为核心成员。 1712年左右,他同时被维也纳、布伦兹维克、柏林、彼得堡等王室所雇用。这一时期他一有机会就积极地宣传他编写百科全书,建立科学院以及利用技术改造社会的计划。在他去世以后,维也纳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先后都建立起来了。据传,他还曾经通过传教士,建议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北京建立科学院。 1716年11月14日,由于胆结石引起的腹绞痛卧床一周后,莱

关于数学史考试的习题

数学史概论期末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个把π计算到3.1415926<n <3.1415927 的数学家是( B ) A.刘徽B.祖冲之C.阿基米德D.卡瓦列利2.我国元代数学著作《四元玉鉴》的作者是( C )A.秦九韶B.杨辉C.朱世杰D.贾宪 3.就微分学与积分学的起源而言( A ) A.积分学早于微分学B.微分学早于积分学C.积分学与微分学同期D.不确定4.在现存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最早的一部是( D ) A.《孙子算经》B.《墨经》C.《算数书》D.《周髀算经》5.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V、面数F及棱数E间有关系V+F-E=2这个公式叫( D )。 A.笛卡尔公式 B.牛顿公式 C.莱布尼茨公式 D.欧拉公式 6.中国古典数学发展的顶峰时期是( D )。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宋元时期 7.最早使用“函数”(function)这一术语的数学家是( A )。A.莱布尼茨B.约翰·伯努利C.雅各布·伯努利D.欧拉8.1834 年有位数学家发现了一个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微的函数例子,这位数学家是( B )。 A.高斯 B.波尔查诺 C.魏尔斯特拉斯 D.柯西 9.古埃及的数学知识常常记载在(A )。A.纸草书上B.竹片上C.木板上D.泥板上 10.大数学家欧拉出生于(A )A.瑞士B.奥地利C.德国D.法国 12.《九章算术》的“少广”章主要讨论(D )。A.比例术B.面积术C.体积术D.开方术 13.最早采用位值制记数的国家或民族是( A )。A.美索不达米亚B.埃及C.阿拉伯D.印度 二、填空题 14 15.在现存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周髀算经》是最早的一部。卷上叙述的关于荣方与陈子的对话,包含了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 16.二项式展开式的系数图表,在中学课本中称其为_杨辉_ 17卷,包括有(5)条公理、(5)条公设。 18.两千年来有关 20,被称为“数学之王”的数学家是(高斯)。 欧氏几何对应的情形是曲率恒等于零, 对应的情形是曲率为负常数。 .中国历史上最早叙述勾股定理的著作是《周髀算经》,中国历史上最早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数学家是三国时期的(赵爽)。 三、简答题 26.简述莱布尼茨生活在哪个世纪、所在国家及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答:莱布尼茨于1646 年出生在德国的莱比锡,其主要数学成就有:从数列的阶差入手发明了微积分;论述了积分与微分的互逆关系;引入积分符号;首次引进“函数”一词;发明了二进位制,开始构造符号语言,在历史上最早提出了数理逻辑的思想。 27.写出数学基础探讨过程中所出现的“三大学派”的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答:一,逻辑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罗素和怀特黑德,主要观点是:数学仅仅是逻辑的一部分,全部数学可以由逻辑推导出来。二,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希尔伯特,主要观点是:将数学看成是形式系统的科学,它处理的对象不必赋予具体意义的符号。三,直觉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布劳维尔,主要观点是:数学不同于数学语言,数学是一种思维中的非语言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内省式构造,而不是公理和命题。 29.《周髀算经》(作者,成书年代,主要成就) 答:该书出版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但从史上考证应成书于公元前240 年至公元前156 年之间,可能是北汉平侯张苍修订和补写而成;书中记载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分数运算、等差数列公式及一次内插公式和勾股定理在中国早期发展的情况。 31.简述刘徽所生活的朝代、代表著作以及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 答:刘徽生活在三国时代;代表著作有《九章算术注》;主要成就:算术上给出了系统的分数算法、各种比例算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代数上有方程术、正负数加减法则的建立和开平方或开立方方法;在几何上有割圆术及徽率。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讲述方程最早的著作是( A ) A.中国的《九章算术》 B.阿拉伯花拉子米的《代数学》 C.卡尔丹的《大法》 D.牛顿的《普遍算术》 2.《数学汇编》是一部荟萃总结前人成果的典型著作,它被认为是古希腊数学的安魂曲,其作者为( B )。 A.托勒玫 B.帕波斯 C.阿波罗尼奥斯 D.丢番图 3.美索不达米亚是最早采用位值制记数的民族,他们主要用的是( A )。A.六十进制B.十进制C.五进制D.二十进制 4.“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出自我国古代名著( B )。A.《考工记》B.《墨经》C.《史记》D.《庄子》5.下列数学著作中不属于“算经十书”的是( A )。A.《数书九章》B.《五经算术》C.《缀术》D.《缉古算经》6.微积分诞生于( C )。A.15 世纪B.16 世纪C.17 世纪D.18 世纪 7.以“万物皆数”为信条的古希腊数学学派是( D )。A.爱奥尼亚学派B.伊利亚学派C.诡辩学派D.毕达哥拉斯学派8.最早记载勾股定理的我国古代名著是( A )。 A.《九章算术》 B.《孙子算经》 C.《周髀算经》 D.《缀术》 9.首先使用符号“0”来表示零的国家或民族是( A )。A.中国B.印度C.阿拉伯D.古希腊 10.在《几何原本》所建立的几何体系中,“整体大于部分”是( D )。A.定义B.定理C.公设D.公理 11.刘徽首先建立了可靠的理论来推算圆周率,他所算得的“徽率”是( B )。A.3.1 B.3.14 C.3.142 D.3.1415926 12.费马对微积分诞生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发明的( C )。A.求瞬时速度的方法B.求切线的方法C.求极值的方法D.

收入水平_收入结构与中国农村妇女生育意愿_基于CHNS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0年第3期 第25卷(总99期) No.32010Vol.25General No.99 南方人口 SOUTH CHINA POPULATION ①本文是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904508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收稿日期]2010-03-19 [作者简介]潘丹(1986-),女,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宁满秀(1979-),女,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后,研究方向:农村社会保障。 一、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在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据统计资料显示, 1952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为37‰,到1978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8.25‰,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12.10‰。生育率的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的发展无疑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很 多学者对生育行为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多采用收入水平的变化来表征经济发展,然而单纯的收入水平的变化能够等同于经济的发展吗?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除了带来人们收入水平的变化外,也会改变人们的收入结构,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如此。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1985年我国农村农业收入约占人均总收入的73.26%, 1995年为70.66%,而到2007年这一比例已下降到31.48%,收入结构的这种巨大的变化会导致孩 子提供给家庭的成本收益发生变化,从而无疑会对家庭的生育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仅仅用收入水平来研究经济发展和生育行为的关系并不全面。由此,本文试图研究的就是在考虑收入结构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基础上,从微观层面考察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变化对妇女生育意愿的影响,以期能够更好地阐释经济发展对生育行为的作用机制,为我国制定合理的生育政策提供依据。 与以往文献相比,本研究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拓展:(1)考虑了收入结构对生育意愿的 影响; (2)从需求角度研究生育意愿,用期望孩子数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并且是在强调“如 果可以选择要孩子的个数”的前提下的期望孩子数目,真正体现了需求角度的生育意愿; (3)现 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与中国农村妇女生育意愿 ———基于CHNS 数据的实证分析① 潘丹1,宁满秀2,3 (1.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2.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3.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 )2006年的数据,本文采用负二项回归方法考察了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变化对妇女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收入结构变量后,家庭持久总收入对妇女期望孩子数的负向影响显著地降低,而且相比于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在妇女的生育意愿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因而在未来人口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除了不断强调提高农民收入外,也要进一步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比重,这对于农村生育意愿的转变至关重要。 [关键词]家庭持久总收入;收入结构;期望孩子数;负二项回归[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13(2010)03-0045-06

安全知识调查问卷及答案

安全知识调查问卷及答案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请认真配合完成以下调查问卷。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安全知识调查问卷答案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安全知识调查问卷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1、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为 3 月的:( ) A. 第一周的星期一 B.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2、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 A. 110 B.122 C.120 3、如果看到有汽车撞人后要逃跑了,你应该立即:( ) A. 记下车牌号 B.告诉老师或家长 C.不需要做任何事 4、少年儿童几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 ) A. 8 岁 B.12 岁 C.14 岁 5、经过一个有信号灯的铁路道口时,应该:( ) A. 直接从铁路上穿过去 B.看看左右没火车就快速走过去 C.在准许通过的信号灯亮时通过

6、在家遇到烫伤,马上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 A. 将烫起的水泡挑破 B.抹上豆浆或食用油 C.用自来水冲烫伤部位降温 7、以下对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供给,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小学生可随时吃零食 B. 供给全面而合理的营养,保证三餐热量能合理供给 C. 应尽量增加热能的摄入 D. 提高动物性食品的比值,注意补充含铁碘钙食品 8、下列蔬菜,那些会引起食物中毒?( ) A. 生韭菜 B.已发芽的土豆 C.未煮熟的扁豆 9 、发现食物中毒后,自己能采取的最有效的一项应急措施是什么?( ) A. 催吐 B.多喝开水 C.找解毒药 10 、发生煤气泄漏时,下面哪些措施是不正确的?( ) A.马上关掉煤气开关,不动任何电器开关 B. 打开排气扇通风 C. 打开门窗,让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 11 、被下列动物咬伤,哪些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 A. 猫 B.狗 C.蛇 12.下课了,下面的哪些游戏方式不可取?( )

数学史概论论文

数学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正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迅猛的势头强烈地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并以各种丰富的形式深刻地影响,渗透并冲击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学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石之一,而且是新技术革命的弄潮儿。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的飞速进步、科学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都对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的基础科学地位、科学典范作用和高技术地位日益增强,数学的社会化程度与水平日益提高。 【关键词】数学科学当代社会影响 最近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学好语文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华文化,学好英语可以让我们和外国人更好的交流,以便学习对方,学好历史可以让我们更理智的看待当今,学好哲学可以让我们更科学的看待问题。可是学好这个数学能干嘛?买菜还要求导?花钱还要微分?其实说这句话的人,只是片面的看待问题。社会需要数学,但是数学更多的是以抽象的方式存在,使得数学似乎已成为少数人才能理解和掌握的一门学问,与实际越来越脱离;而公众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与数学教育的偏颇也有一定的关系。事实上,当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深入和全面了以后,就会感受到数学的社会功能,社会对数学的需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正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迅猛的势头强烈地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并以各种丰富的形式深刻地影响,渗透并冲击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学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石之一,而且是新技术革命的弄潮儿。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的飞速进步、科学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都对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的基础科学地位、科学典范作用和高技术地位日益增强,数学的社会化程度与水平日益提高。数学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一)数学与计算机 数学是整个科学的基础,也是高新技术的理论基础,是联络科学与技术的纽带。毫无疑问,计算机也是以数学为基础的:其工作原理是以布尔代数和数理逻辑为基础的,解决问题是以各种数学模型为基础的,计算方法也是以计算数学为基础的。所以计算机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计算机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被称为“计算理论”,而目前的冯?诺依曼体系(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高速发展都是建立在计算理论基础上的。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程序设计过程,是“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选择数据结构──设计算法──翻译成计算机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后一步才是通常所说的编程序(更确切地说是编写代码)。所以,学会一两门编程语言或者会用一两种开发工具仅仅是学会了最后一步,而前面四步的掌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范文: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1、调查设计 (1)CHFS抽样设计:经济富裕地区(东部地区)的样本比重相对较大(样本市县中东中西部省份的比例为32:27:21,全国为34:27:38),城镇地区(相对于农村地区)的样本比重相对较大(样本中城镇居委会与农村村委会比例为181:139),城镇富裕家庭占比较大,样本的地理分布比较均匀。 (2)数据核查:事后对所有受访者进行(电话)回访。 (3)拒访率:CHFS的拒访率低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调查的拒访率。 (4)数据代表性:人口统计学方面,CHFS调查数据在家庭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方面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比较一致,其中城市人口比例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有差异(2011年CHFS数据按户口计算为0、36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0、513,但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不是户籍概念)。在居民收入总额上,CHFS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居民收入总额、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总额、人均收入方面比较一致,在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内部构成上二者差距比较大。

(5)国内有影响力的家庭调查数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CHARLS)。 PPS(probabilityproportionatetosizesampling):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它是一种使用辅助信息,从而使每个单位均有按其规模大小成比例的被抽中概率的一种抽样方式。PPS抽样是指在多阶段抽样中,尤其是二阶段抽样中,初级抽样单位被抽中的机率取决于其初级抽样单位的规模大小,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大,被抽中的机会就越大,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小,被抽中的机率就越小。 2、家庭人口和工作特征 (1)20XX年CHFS样本数据显示平均家庭规模为2、94人。少儿(15周岁以下)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23:100,劳动年龄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0、5:100,老年(60周岁以上)人口的男女性别小于1、 (2)无论是根据人口老龄化指标1(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0%,根据CHFS我国2011年该数据为16、34%)还是指标2(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我国为10、65%)都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少儿抚养比低于老年抚养比,且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高于农村。 (3)根据CHFS数据,我国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高达63、58%,年龄组越低的人群高学历的比例越高。 (4)根据CHFS我国城市剩男、剩女(30周岁以上的未婚男女)

经典数学史论文

通过对《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这门课程一个多月的学习,我对数学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数学的发展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数学史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是一场精彩纷呈的电影,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历程!它饱含着无数个前辈伟大的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又为那些愿意为数学历史写下新篇章的后来者铺好了道路! 法国伟大的数学家亨利·庞加莱曾说:“如果我们想要预测数学的未来,那么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们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尽管我们反复强调学习知识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历史叙述,那么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感到费解的.对于学习数学的学生来说,一些课程所介绍的通常是一些似乎没有什么关系的数学片段,而历史可以提供整个课程的概貌,不仅使课程的内容互相联系,而且使它们跟数学思想的主干也联系起来.因此数学学习中,应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把一些重要的数学史料结合起来,更能掌握数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数学发展的曲折,数学家们所经历的艰苦漫长的道路.数学史中那些能够深深感动我们、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而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样的话,我们不仅获得真知灼见,还将获得顽强学习的勇气,进而塑造完善的人格. 1.数学史料对理解数学发展的作用 (1)数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延伸出上百个分支,但它毕竟是一个整体,并且有它自己的重大问题和目标.如果一些分支专题对于数学的心脏无所贡献,它们就不会开花结果,一些被分裂的学科就面临着这种危险.如由于在工业技术上的极大应用,哈密顿四元法曾传播很广,风行一时,但不久后,四元法就不再使用了.如同Hilbert说的:“数学是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所有各部分的不可分离的结合.” (2)数学课程所介绍的似乎是一些没有什么关系的数学片段.历史可以提供整个课程的概貌,不仅使课程的内容互相联系,而且使它们和数学思想的主干也联系起来.数学史既可以展示数学发展的总体过程,又详加介绍各学科的具体发展过程,把握数学这一发展过程可使我们视野开阔,深刻理解数学的本质,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能高瞻远瞩.把握数学这一发展过程,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正如无理数是由于度量问题而产生的,它的发现导致几何学在一定时期内独立于算术孤立发展;求极大、极小问题、求曲线长等问题的研究,直接促使牛顿、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微积分产生后,出现了许多分支,如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分析学中的“病态”函数给勒贝格以启发,后来勒贝格创立了测度论;著名数学家康托因研究分析学问题而发明朴素集合论,朴素集合论又包含悖论.因此,集合论应运而生.深刻地理解数学史的内容,才能了解数学发展的基本进程. (3)通常的数学课程直接给出一个系统的逻辑叙述,使我们产生这样的印象:数学家们几乎理所当然地从定理到定理,数学家们能克服任何困难,并且这些课程完全经过锤炼,己成定局.我们可能被湮没在成串的定理中,特别是当我们刚开始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历史却形成对比,它教导我们,一个科目的发展是由汇集不同方面的成果,点滴积累而成的.我们也知道,常常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努力才能迈出有意义的几步.不但这些科目并非天衣无缝,就是那些已经取得的成就,也常常只是一个开始,许多缺陷有待填补,或者真正重要的扩展还有待创造.今天的小学生都知道阿拉伯数字为1、2、3、4、5、6、7、8、9、0,

《数学史》朱家生版+课后题目参考答案+第五章

1.导致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中世纪时期是欧洲最为混乱的时期,也是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全面停滞发展的时期,当时的欧洲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被称为黑暗时期. 1、政治的黑暗、政权的分散:自罗马帝国衰亡后,中欧、西欧被来自东欧的日耳曼民族统治,日耳曼民族又有很多种族,因此相互征伐不断,如法兰克帝国、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王国、教皇国等等,这些国家相互征伐、动乱不已,而且中世纪时期虽然是欧洲的封建时期,但却不集权、不统一,类似分封制的封建制度导致封建国家缺乏强有力的基础,例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仅仅是一个称号而已.而封建地主又对百姓盘剥,加之战乱不断、瘟疫横行,民不聊生. 2、宗教的干涉:这一时期的基督教对各国的干扰极强,甚至对政权的建立、稳定都十分重要.宗教严格的控制文化教育、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他们严格要求中下层教士及普通百姓,另一方面,上层教士又和封建势力相勾结,腐败没落,压榨百姓和人民,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又有极大的权力,可以处死他们所认为的异端分子,由于思想、科学被严格控制,这一时期的欧洲思想、文化、科学鲜有成就. 3、经济的没落,由于盘剥严重、科技落后,这一时期的经济几乎没有发展,没有进步就代表了落后; 4、瘟疫盛行:宗教的干涉,科技的落后,医学的不发达,导致瘟疫的盛行,540年~590年查士丁尼瘟疫导致东地中海约2500万人死亡;1346

年到1350的鼠疫导致欧洲约2500万人死亡,灾难极大地打击的了欧洲的经济、政治甚至人口的发展. 简而言之,这一时期的欧洲百姓生活在一种暗无天日,毫无希望的生活里,所以被称为黑暗时期. 2、在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曾经出现过那些知名的数学家,他们在当时那样的背景下各自做了哪些数学工作? 答:罗马人博伊西斯(罗马贵族),曾不顾禁令用拉丁文从古希腊著作的片段中编译了一些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的初级读物,他把这些内容称为“四大科”,其中的数学著作还被教会学校作为标准课本使用了近千年之久,但博伊西斯本人还是遭受政治迫害被捕入狱并死在狱中。 7世纪,在英格兰的北部出现了一位博学多才的神学家,这就是被称为“英格兰文化之父”的比德。在数学方面,比德曾写过一些算术著作,研究过历法及指头计算方法。当时,对耶稣复活期的推算是教会讨论最热烈的课题之一,据说,这位比德大师就是最先求得复活节的人。 培根是英格兰人(贵族),曾在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任教,会多种语言,对当时几乎所有的知识感兴趣,号称“万能博士”。他提倡科学,重视现实,反抗权威(应为不惧权威)。他认为,数学的思想方法是与生俱来的,并且是与自然规律相一致的。在他看来,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真理之所以是珍贵的,是因为它们是在数学的形成中被反映出来,即用数量和尺规刻画的。培根认为:“寻找和发

性知识调查问卷1

性知识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 B )A 女 B 男 2.你来自哪里?( B )A农村 B 城市 3.你的年级(A )A 大一 B 大二C大三D大四 4.你的学院(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问卷主体部分 1.你觉得应该在什么时候就开始接受性教育?( C ) A.幼儿园 B. 小学 C.初中 D.高中 E.大学 2.你认为你现在的性知识丰富吗?( B ) A.很丰富 B. 不是很丰富 C. 很欠缺 D. 不知道 3.在谈论性话题的时候,你的心态是怎样的?(A ) A.很正常,完全把它当作一种生理现象 B. 害羞 C.有猎奇心理,觉得好玩 D. 不参与谈论 E. 其他 4.你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D ) A. 家长、老师或朋友 B. 报纸广播 C. 电视剧电影网络 D. 其他 5. 你对性爱的态度是( B ) A. 性和爱是一体的 B.性和爱是分离的 C. 可以接受无爱的性 D.可以接受无性的爱 E. 没有考虑过 6. 你希望所在的学校开设性教育课程吗?( B ) A. 非常希望 B. 一般 C. 反对 D. 无所谓 E. 从未考虑过 7. 你对性的看法是( B ) A. 正常生理需求 B. 认识到是正常的,但因社会因素还是不够坦然面对 C. 感到厌恶、肮脏、罪恶 D. 其他 8.你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B ) A.大力支持 B. 个人自由,双方愿意就行 C. 感情冲动,可以谅解 D. 违背社会公德,坚决反对 E. 持中立态度 9.你眼中的性知识包括哪些?(多选)(ACD ) A性爱B生理结构 C 避孕方法 D 性心理 E 如何预防性病 10.你怎样看待性冲动?(多选)( A ) A 释然 B 羞愧 C 自责 D 恐惧E困惑 F 其他 11.在与异性交往方面你认为可以容许哪些行为?(可多选)(CDEF ) A一般交往 B 一般朋友C多人结伴交往 D 手挽手散步 E 约会 F 接吻 G 性爱抚,性交同居 12.你认为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是为了( B ) A 为丰富精神生活 B 为今后的婚姻 C 受同学的影响 D 追求时尚 E 为了性 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理健康协会

一篇有关数学史的论文

数学史 研究数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自然科学史研究下属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所有的自然科学史一样,数学史也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数学史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历史科学的方法,在这一点上,它与通常的数学研究方法不同。它研究的对象是数学发展的历史,因此它与通常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又不相同。具体地说,它所研究的内容是: ①数学史研究方法论问题;②总的学科发展史——数学史通史; ③数学各分支的分科史(包括细小分支的历史);④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数学史及其比较;⑤不同时期的断代数学史;⑥数学家传记;⑦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发展的历史;⑧数学发展与其他科学、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⑨数学教育史;⑩数学史文献学;等等。按其研究的范围又可分为内史和外史。 内史从数学内在的原因(包括和其他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数学发展的历史; 外史从外在的社会原因(包括政治、经济、哲学思潮等原因)来研究数学发展与其他社会因素间的关系。 数学史和数学研究的各个分支,和社会史与文化史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明数学史具有多学科交叉与综合性强的性质。人们研究数学史的历史,由来甚早。古希腊时就曾有人写过一部《几何学史》,可惜未能流传下来,但在5世纪普罗克洛斯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卷的注文中还保留有一部分资料。中世纪阿拉伯国家的

一些传记作品和数学著作中,曾讲述到一些数学家的生平以及其他有关数学史的材料。12世纪时,大量的古希腊和中世纪阿拉伯数学书籍传入西欧。这些著作的翻译既是当时的数学研究,也是对古典数学著作的整理和保存。 近代西欧各国的数学史研究,是从18世纪,由J.é.蒙蒂克拉、C.博絮埃、A.C.克斯特纳同时开始,而以蒙蒂克拉1758年出版的《数学史》(1799~1802年又经J.de拉朗德增补)为代表。从19世纪末叶起,研究数学史的人逐渐增多,断代史和分科史的研究也逐渐展开,1945年以后,更有了新的发展。19世纪末叶以后的数学史研究可以分为下述几个方面。 ①通史研究代表作可以举出M.B.康托尔的《数学史讲义》(4卷,1880~1908)以及 C.B.博耶(1894、1919)、D.E.史密斯(2卷,1923~1925)、洛里亚(3卷,1929~1933)等人的著作。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也写了一部数学史收入《数学原理》丛书之中。以尤什凯维奇为代表的苏联学者和以弥永昌吉、伊东俊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学者也都有多卷本数学通史出版。1972年美国M.克莱因所著《古今数学思想》一书,被认为是70年代以来的一部佳作。 ②古希腊数学史许多古希腊数学家的著作被译成现代文字,在这方面作出了成绩的有J.L.海贝格、胡尔奇、T.L.希思等人。洛里亚和希思还写出了古希腊数学通史。20世纪30年代起,著名的代数学家范?德?瓦尔登在古希腊数学史方面也作出成绩。60年代以来匈牙利的 A.萨博的工作则更为突出,他从哲学史出发论述了欧几里得

数学史(考试重点及答案)

1. 简述数学史的定义及数学史课程的内容。 答:数学史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数学史课程的功能可以概括成以下四部分: (1)掌握历史知识:通过学习关于数学的专门知识,更好的从整体上把握数学。 (2) 复习已有知识:按学科讲述学过的数学知识,系统的提高对该学科的理解。 (3) 了解新的知识:通过学习数学各学科的发展,了解没有学过的学科的内容。 (4) 受到思想教育:通过了解数学家为数学而奋斗的高尚品质,陶冶数学情操。 2.简述数学内涵的历史发展。 答:数学的内涵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A数学是量的科学:公元前4世纪。 B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19世纪。 C 数学研究各种量之间的关系与联系:20世纪50年代。 D数学是作为模式的科学:20世纪80年代。 1.简述河谷文明及其数学。 答:历史学家往往把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称之为“河谷文明”,因为这些国家是在河流的入海口建立的。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孕育了巴比伦文明;黄河和长江孕育了中国文明;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印度文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产生较早,纪元前已经衰微,而印度、中国的数学崛起较晚,却延续至中世纪。 2. 简述纸草书与泥板文书中的数学。 答: 古埃及人在一种纸莎草压制成的叶片上书写,幸存至今,被称为纸草书。莱茵德纸草书(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中有84个数学题目;莫斯科纸草书(现存于俄国普希金精细艺术博物馆)中有25个数学题目;还有其他纸草书。 纸草书中的数学知识包括:(1)算术,包括加法运算、单位分数、十进制计数、位置法;(2)几何,包括面积、体积计算和四棱台体积公式。 美索不达米亚人用尖芦管在湿泥板上写字,然后将湿泥板晒干或烘干,幸存至今,被称之为泥板文书。出土50万块其中数学文献300块。 泥板文书中的数学包括:(1)记数,包括偰形文、60制、位值原理;(2)程序化算法,包括??1.414213;(3)数表;(4)x2–px–q=0 ,x3=a,X3+X2=a (5) 几何,测量、面积、体积公式、相似形、勾股数值。代数学。 1.简述几何三大问题及历史发展。 答: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完成作图(称为尺规作图); (1)画圆为方:作一个与给定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2)倍立方体:求作一个正方体,使其体积等于已知正方体体积的两倍; (3)三等分角:分任意角为三等份角。 历史发展:从古代希腊开始,人们对三大问题做了不断的探索但没有解决;直到19世纪人们才能用代数学等的知识彻底解决了;彻底解决证明是不可能的,有的人不了解历史有时仍然盲目的研究它。 2.简述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答:欧几里德集古代希腊论证数学之大成,写成第一部典范的数学著作几何《原本》。 前六卷相当于几何内容。第1卷首先用23个定义给出了点、钱、面、圆以及平行线等原始概念,接着提出了5个公社和5个公理,第2卷主要讨论几何代数,第3卷是与圆有关的一些问题,包括圆、弦、割线、切线以及圆心角和圆周角的一些熟知的定理,第4卷在引入了圆的内接和外切圆形的概念以后,讨论了给定圆的某些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第5卷讨论了有关量的比例理论,第6卷主要是将激励理论应用于平面几何,其中包括相似三角形等。第7、8、9卷主要研究初等数论。第10卷讨论无理数。后3卷是立体几何的内容.

健康知识调查问卷模板

为了解公民对健康知识的实际情况,让公民正视健康知识的问题,故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公民 调查内容:健康知识调查,对健康知识的认识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公民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具体可参考以下调查问卷模板: 您好!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帮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我们郑重承诺将对参加问卷调查的内容严格保密,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Q1: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身体没有病 不胖不瘦,身体强壮 能吃能睡无大病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不知道 Q2:饮食卫生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不挑食和不偏食 少吃或不吃零食 饭前便后要洗手 预防食物中毒 以上都是 Q3:颈肩腰痛的主要原因 从事办公室工作 姿势不当,运动量减少 肌肉劳损、受伤、受风寒 以上都是 Q4: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注射)可预防哪些疾病 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 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 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 百白破混合制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 以上都是 Q5:怎样预防病毒性肝炎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不吃不洁食品 饭前便后要洗手

病人的餐具要消毒,粪便要妥善处理 慎用血液制品 使用疫苗预防 以上都是 Q6:高盐饮食对健康造成有那些危害 易引起肾病 易引起肝病 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 不知道 Q7:植物油除了提供脂肪酸以外,还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 无机盐 维生素 不知道 Q8:食用胡萝卜的最好办法是 生吃 与肉类一同用油炒着吃 腌制后吃 不知道 Q9:甲型肝炎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通过病人粪便污染水源、食物和密切接触 血液或血制品 蚊叮虫咬 不知道 Q10:便秘病人饮食中应多吃 高蛋白食物 高纤维素食物 高脂肪食物 不知道 Q11:预防心血管疾病应多吃下列哪类食品 豆制品类和鱼类 肉类和鱼类 油脂类 不知道 Q12:急性腹痛的病人在去医院之前,主张 先用止痛药

数学历史论文

邢台电大13秋土木(本)专业第二次提交作业 数学历史中的数学文化 姓名:李闯飞学号:131300126003613秋土木工程本科 【摘要】: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将数学的智慧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凝聚了数学 家们智慧的知识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数学的方法是贯穿了整个数学,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此我将我所学到的和我心中所想的一些数学方法和思想写出略表我对数学的解读。历史上,数学的发展有顺利也有曲折。大的曲折也可以叫做危机。危机也意味着挑战,危机的解决就意味着进步。所以,危机往往是数学发展的动力。 数学发展史上共有三次数学危机。每一次都是数学的基本部分受到质疑。实际上,也恰恰是这三次危机引发了数学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大大推动了数学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的智慧和魅力、三次数学危机、数学方法和思想、数学发展一、智慧展现——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数学的很多方法是有辩证性的,比如具体与抽象;演绎与归纳;发现与证明;这些方法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具体与抽象 具体是社会实践,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因为数学是源于社会实践的。同时数学是一种利用自身已有的概念、定理、公设,借助已知的相互关系,通过推理、计算而获得新发现的学科。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数学的方法也是抽象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恰恰是借助于数学的方法论路径去实现的,如果没有非欧几何人类可能还要在牛顿的时空观中走过许多年才能寻找到相对论。数学方法的抽象是借助数学概念、公理、定理、公设等,把所有涉及研究对象的概念以及研究对象的抽象性归并汇集在一起,找出他们更具体抽象、统一的结论。现在,数学研究的对象已不是具体、特殊的对象,而是抽象的数学结构。 (二)、演绎与归纳 演绎法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它有三段论的表现形式,由一般的判断,特殊判断,结论三部分组成。归纳与演绎不同,归纳是这样一种推理:其中所得到的结论超越了经验材料所提供的东西的一种经验猜想。看起来归纳与演绎很有区别的,事实归纳与演绎是相依而存、互为发展、对立统一的。 (三)、发现与证明 发现实际上就是定律的发现和理论地提出问题,最主要是通过假说,猜想。猜想是提出新思想,一个猜想可以带出或生出一个新的学科方向。比如,对欧氏第五公设的证明产生了非欧几何理论,四色猜想对开辟数学研究新途径有重要意义。在数学史上有很多有名猜想,人们熟悉的费马猜想,曾是一个悬赏10万马克的定理,实际上,它是源于几千年前的勾股定理。得沃尔夫奖。 二、成长与磨砺——数学的发展 写关于数学文化不得不写数学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知识之一,它主要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与数、形与形,以及数与形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他们发展也经历的很多的坎坷,在磨砺中他也得以不断的成长。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数学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数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100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变量的函数是一个由该变量与一些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这个函数定义在18世纪后期占据了统治地位,给出这个函数定义的数学家是( ) A.莱布尼茨 B.约翰·贝努利 C.欧拉 D.狄利克雷 2.发现著名公式eiθ=cosθ+isinθ的是( ) A.笛卡尔 B.牛顿 C.莱布尼茨 D.欧拉 3.我国最古的一部算书——《算数书》是( ) A.传世本 B.甲骨文算书 C.钟鼎文算书 D.竹简算书 4.我国古代十部算经中年代最晚的一部( ) A.《孙子算经》 B.《张邱建算经》 C.《缉古算经》 D.《周髀算经》 5.由于对分析严格化的贡献而获得了“现代分析之父”称号的德国数学家是( ) A.魏尔斯特拉斯 B.莱布尼茨 C.欧拉 D.柯西 6.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进入微积分的大门,他们的工作也是相互独立的,但在发表的时间上( ) 1

A.牛顿先于莱布尼茨 B.莱布尼茨先于牛顿 C.牛顿和莱布尼茨同时 D.谁先谁后尚未定论 7.我国古代文献《墨经》一书中的“平”、“厚”,就是现代几何课本中所指的( ) A.平面与空间 B.平行与高度 C.平行与体积 D.面积与体积 8.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数学家是( ) A.周公后人荣方与陈子 B.三国时期的赵爽 C.西汉的张苍、耿寿昌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徽 9.“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的原理在我国现行教材中称为( ) A.祖暅原理 B.祖冲之原理 C.平衡法 D.阿基米德原理 10.《九章算术》是从先秦至_________的长时期里经众多学者编撰、修改而成的一部数学著作。( ) A.西汉 B.三国 C.东汉 D.魏晋南北朝 11.希尔伯特在_________中使用公理化方法对欧几里得《原本》中的公理体系进行完善。( ) A.《数学问题》 B.《几何基础》 C.《数学基础》 D.《几何问题》 12.古希腊数学家帕波斯的唯一传世之作《数学汇编》被认为是( ) A.古希腊论证数学的发端 B.古希腊数学的颠峰 C.古希腊数学的安魂曲 D.古希腊演绎几何的最高成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用圆圈符号“O”表示零,可以说是_________的一大发明,有零号的数码和十进位值记数在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又通过阿拉伯人传至_________。 2

基于CHNS数据的中国老年人锻炼与寿命关系研究

基于CHNS数据的中国老年人锻炼与寿命关系研究 摘要:伴随着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我国正在经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然而,在人均寿命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一部分老年人因为各种健康原因而过早死亡。过早死亡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损失以及个人和国家应对老年人疾病的费用是减贫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障碍。而体育锻炼是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2006年与2011年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寿命表法、Mantel-Cox检验、Breslow检验以及Tarone-Ware检验等方法研究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寿命的关系,结果发现参加锻炼的老年人较平时不参加锻炼的老年人有较高的生存率。 关键词:锻炼与健康;老年人;定量研究 0 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也有了很大提高,死亡率不断下降,使得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在人均寿命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一部分老年人因为各种健康原因而过早离世。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大部分过早死亡都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过早死亡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损失以及个人和国家应对

老年人疾病的费用是减贫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障碍。因此,促进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遗传和社会因素、吸烟喝酒锻炼等行为因素、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等因素。对于可控的行为因素,目前针对吸烟喝酒的研究已经非常多,而对于老年人群体锻炼与寿命的定量研究非常有限,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数据对此进行研究。因此,本文拟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研究参加锻炼与寿命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使用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中国营养 与健康调查CHNS)2006年与2011年的成人调查数据,以 55岁以上(包括55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锻炼与寿 命的关系。CHNS始于1989年,主要由隶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食品安全和营养研究所收集。变量包括大量健康、地域、社会经济和营养信息。 1.2研究变量 为深入开展研究,我们根据调查问卷的内容创建了是否参加锻炼的变量。 本调查数据中没有明确的变量直观反映受访者是否参 与锻炼,但是有变量能够反映受访者是否参与特定的运动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