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动物的繁殖 |鄂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动物的繁殖 |鄂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动物的繁殖 |鄂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动物的繁殖 |鄂教版

《动物的繁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动物的繁殖活动属于小学科学“生命世界”领域的范畴,是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分三个部分: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总结我们了解到的动物产生新生命的方式。我们知道,每一课都是不孤立的,他与前后课甚至前后单元都是有联系的,本课的前一课“动物的卵”,学生已经建构的一个科学概念是: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基于这点认识,对课的各个环节做了重新架构。在课的开始,教师罗列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名称,先让学生找一找其中的卵生动物,找出卵生动物后,很自然地抛出一个问题:“剩下来的动物又是如何繁殖后代的?”。这样既是对前一课概念的检测,又能很好地衔接到本课。了解了动物的两种主要的繁殖方式后,告诉学生,不管是卵生的还是胎生的动物,在繁殖前、繁殖中、繁殖后都会做出许多与繁殖有关的行为。让学生通过看视频资料、通过讨论,获取和整理动物的不同的繁殖活动的信息。知道动物们总会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来繁殖后代,感受到动物新生命诞生的不易,进一步理解繁殖是动物的基本特征。最后用维恩图对动物的繁殖方式进行梳理,动物们除了两种主要的繁殖方式之外,有没有既有些像胎生又有些像卵生的动物?有没有既不是胎生也不是卵生的动物?这也是对课作了一个很好地梳理,并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起到了概念提升的作用,这

条线很自然地、很有效地贯穿了整堂课的始终。

二、学情分析:

科学概念方面:学生对“繁殖”并不陌生。学生的生活环境存在着丰富的信息刺激,他们在生活世界中已经积累一些经验,对生命现象有一些零散的看法,有些看法还是错误的。如: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狗是直接生小狗的,但不知道狗繁殖的整个过程。很多学生知道某种动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但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本课概念的建构就是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提供一段“小狗是怎样诞生的”视频资料,感受新生命诞生的不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

科学探究方面:学生在科学课上常用的一些探究方法是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等,而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等资料,通过讨论、交流,获取和整理动物繁殖的信息。本课的有关材料的结构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说起动物的繁殖,学生的已有经验给予的感受更多的是停留在有趣、神奇这个面上的。而我们深知动物繁殖的意义与价值远不止这些。让学生感受到动物新生命诞生的不易;感知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是这堂课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另外,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其中的几段精彩的镜头是取自于法国摄影师雅克·贝汉拍摄的电影《微观世界》,他花了长达20年的时间用他的镜头语言,记录了生命世界的不易被察觉的故事。

还有学生熟知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大作《昆虫记》,也是花了十余年的时间千辛万苦写出来的。科学家的这种精神,不是说这堂课能

让学生学习到多少,也不是说要大篇幅的渲染,让学生如何地去敬仰他们。而是在学生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点拨,让学生有所感受,领悟科学家坚持不懈对事物做细微观察的研究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主要方式。动物总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繁殖。繁殖是动物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等资料,获取和整理动物的不同的繁殖活动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动物新生命诞生的不易;感知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领悟科学家坚持不懈对事物做细微观察的研究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动物的繁殖方式;教学难点是动物繁殖的价值和意义。五、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动物的繁殖活动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

六、教学过程预设: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请学生找出其中卵生动物,将卵生动物贴在韦恩图的左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一些常见的动物名称卡片、动物繁殖方式韦恩图)

2.(指着板书中不是卵生的动物)提问:这些动物又是如何繁殖的呢?引出对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的研究。

(让学生检索已有的在科学课堂中探究过的或生活中见过的、听过的一些动物的繁殖信息,产生对新的繁殖方式学习的愿望。)(二)、认识胎生动物的繁殖过程。

1.观看“小狗的诞生”视频。

2.交流汇报:小狗是怎样诞生的?

适时穿插提问:①雌狗和雄狗在干什么?交配后就能怀孕吗?

(引导学生联想植物的繁殖,进行知识的迁移,对狗的交配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

②孕育过程需要多久,才能生下小狗?雌狗在孕育小狗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做出充分的推测和解释,感受新生命诞生的不易。)

3.小结,理解胎生这种繁殖方式的特征。

4.把卵生动物的卡片贴在韦恩图的右圈。

(三)、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

1.组织活动

其实不管是卵生,还是胎生,动物们在繁殖前、繁殖过程中、繁殖之后,都会表现出一些与繁殖有关的行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并对其中你最感兴趣的镜头做些记录。

2.学生观看视频,并做记录。

3.汇报交流:

①你们从中获得了哪些有关繁殖的新的信息?(指向事实性的信息,

即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新信息?)

②在了解动物的各种繁殖活动后,你有产生什么问题吗?对繁殖活动有哪些新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们进行各种繁殖活动其背后的意义。)

③引导学生谈对视频的精致镜头观看后的感受,告诉学生这些镜头采集中的故事,领悟科学工作者坚持不懈对事物做细微观察的研究精神。

(背景信息:这些镜头大多取自法国摄影师雅克·贝汉拍摄的电影《微观世界》,他花了长达20年的时间用他的镜头语言,记录了生命世界的不易被察觉的故事。)

4.整理信息、建构概念

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两种主要的方式。讨论与思考:

①有没有既有些像胎生又有些像卵生的动物?(在韦恩图的交叉部分打上问号)

②有没有既不是胎生也不是卵生的动物?(在韦恩图的外边打上问号)

③假如动物没有繁殖会怎样?

(通过对反例的思考,建立起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繁殖使生命得以延续。认识到了动物繁殖的意义。)

(四)、课堂拓展,指导后续活动:

1.调查了解自己——我是怎么来的?

2.黑板上的二个问号?

3.建议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第九节《蟋蟀出世记》。

字幕引用《昆虫记》第九节《蟋蟀出世记》最后一段文字,请学生默读。

(字幕: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现在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了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法布尔《昆虫记》,作家出版社)

师总结: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他用美妙绝伦的文学表达了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之作《昆虫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