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

有关民间金融资料

一.概念

国外多将民间金融界定为“非正规金融(informal finance)”,是指在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正规金融)之外所存在的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行为。

央行认为:相对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而言的,泛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财政除外)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转移及本息支付。

民间金融是与官方金融相对而言的.官方金融是属于正式金融体制范围内的,既纳入中国金融监管机关管理的金融活动.因此,民间金融是主要指在中国银行保险系统、证券市场、农村信用社以外的经济主体所从事的融资活动,属于非正规金融范畴(未观测金融)

具体来说,民间金融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从交易活动的主体来看,交易的对手基本上是从正式金融部门得不到融资安排的经济行为人,比如发生相互借贷行为的农民,创业企业获得创业资本。

(2)交易对象不是被正式金融所认可的非标准化合同性的金融工具。

(3)正式的金融中介具有规范的机构和固定的经营场所,而民间金融一般不具备这些特征。

(4)民间金融一般处于在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范围之外。

二.我国民间金融现存模式

民间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完成或通过民间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完成的债权融资。主要运行形式有:

小额信贷

小额信用贷款(Microfinance)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工商个体户、小作坊、小业主。贷款的金额一般为10万元以下,1000元以上。小额信用贷款是微小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其特征就是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由于这种贷款方式风险较大,一般要对借款方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以降低风险。

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性信贷服务。小额信贷通过提供小额贷款,发挥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变了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方式。

典当行

典当行亦称典当公司或当铺,是主要以财物作为质押进行有偿有期借贷融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物换钱是典当的本质特征和运作模式。当户把自己具有一定价值的财产交付典当机构实际占有作为债权担保,从而换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使用,当期届满,典当公司通常有两条营利渠道:一是当户赎当,收取当金利息和其他费用营利;二是当户死当,处分当物用于弥补损失并营利。

典当行作为一种既有金融性质又有商业性质的、独特的社会经济机构,融资服务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融资服务功能是典当公司最主要的,也是首要的社会功能,是典当行的货币交易功能。此外典当公司还发挥着当物保管功能和商品交易功能,此外典当行还有其他一些功能,诸如提供对当物的鉴定、评估、作价等服务功能。

融资担保

民间融资担保是指民间放款人(即以自然人、法人为主体的贷款人)与借款人发生借贷关系,或通过银行委托贷款发生借款关系,公司依据与借款人签订的《委托担保合同》向放款人提供保证的融资类担保。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又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主要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

卡收单等。其中,网络支付被定义为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

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借助网络为付款人提供支付服务的行为。

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平台,第三方支付企业逐渐以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了

诸多客户群体的支付需求,而这些领域可能是银行难以覆盖,或者并不重视的。近年来,第

三方支付行业发展非常迅速,这既是由于市场规则不断完善,也是基于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

快速发展。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民间借贷是各种民间金融的总称,狭义的民间借贷指民间个人之间的借贷活动,民间金融活动总体上看是无组织的金融活动。按利率高低划分,民间借贷有三种形式:友情借贷(白色借贷)、灰色借贷(中等利率水平借贷)和黑色借

贷(高利贷)。狭义民间借贷一般较分散、隐蔽,利率高低不一,借款形式不规范,管理难度大,其中黑色借贷风险较大。农村民间借贷的形式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口头约定型。这种情况大都是在亲戚朋友、同乡、同事、邻居等熟人之间进行,他们完全依靠个人间的感情及信用行事,无任何手续,一般数额较小;而且双方关系密切;二是简单履约型,这种借贷形式较为常见,大都仅凭一张借条或一个中间人即可成交-一般数额不太小或双方关系不十分密切.;借款期限或长或短,借款利率或高或低,凭双方关系的深浅而定;三是高利贷型。个别富裕农户将资金以高于银行利率借给急需资金的农户或企业,从而获取高额回报。民间借贷的资金筹集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一个民间放贷人是本人有一笔余款,还有就是放贷人信誉比较好,亲友或者其他人把钱放到这里,可以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利息收入。放贷人把这些钱贷出去,获得利差。这些民间放贷人有一种半机构化的特点。民间借贷机构的信用还是很不错的,大面积的倒会是一种例外情况。

合会

合会是各种金融会的通称。这是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历史的民间金融形式,是一种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带有互动、合作性质的自发性群众融资组织。在国外称为“轮转基金”,在国内包括轮会、标会、摇会等。虽然叫法有多种多样,具体做法也五花八门,本质上都是入会成员之间的有息借贷。这是民间盛行的一种互助性融资形式,集储蓄和信贷与一体。一般有若干人组成,相互约定每隔一段时间开会一次,每次聚集一定的资金,轮流交给会员中的一人使用,基本上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中,事先固定使用次序的称为“轮会”,按照抽签方式确定使用次序的叫做“摇会”,以投标方式决定使用次序的属于“标会”。这些合会一般以地缘、人缘、血缘为纽带,处于地下状态。合会的名目虽多,但都不外乎遵循一套简单规则:一个自然人作为会首,出于某种目的(比如孩子结婚上学、造房子、买生产原料等等)组织起有限数量的人员,每人每期(每月、每隔一月、每季、每半年、每年等)拿出约定数额的会钱,每期有一个人能得到集中在一起的全部当期会钱(包括其他成员支付的利息),并分期支付相应的利息。谁在哪一期收到会钱,由抽签或者对利息进行投标等方式来确定。

私人钱庄

私人钱庄是没有经过审批的所设立的类似银行的金融机构,以吸收存款的形式来发放贷款。私人钱庄分为两类:其一主要涉及从事外汇买卖业务的私人钱庄或者窝点的运作;其二涉及“非法集资”或“发放高利贷”。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1月31日发出了《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专门提及近年来在部分农村地区民间信用活动活跃,高利借贷现象突出,甚至出现了专门从事高利借贷活动的私人钱庄。

民间集资

民间集资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其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当时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起步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对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规模的集资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公募资金,没有经过批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在农村,有少数大户、专业户和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都有可能产生对大规模资金的需要,出现民间集资的情况。集资包括生产性集资、公益性集资、互助合作办福利集资等,具体包括以劳带资、人股投资、专项集资、联营集资和临时集资等。

三.民间金融街可引入的机构

1.小额信贷

2.融资担保

3.典当

4.第三方支付

5.投资

6.保险

7.黄金交易

8.贵金属

9.珠宝

10.投资咨询

11.证券

12.期货

13.收藏品

14.配套服务机构:中介,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

广州民间金融街机构入驻情况一览表

——共46家

中国民间金融研究

中国民间金融利率综述 民间金融一般指游离于政府批准设立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机构之外的金融行为,也有很多人把它称为非正规金融。而这些民间金融行为自发形成的资金交易价格便是民间金融利率。但必须意识到民间金融市场远不是统一的市场,该市场往往是高度割裂的,各个分市场有着彼此相对独立稳定的价格和参与群体,其利率往往是多层次的。 第一层次:零利率或低利率。 由于民间金融可以通过“熟人社会”的社会活动来确保资金回收,否则给予舆论谴责等违约惩罚,使采取零利率或低利率进行借贷成为可能。陈锋、董旭操(2004)在《中国民间金融利率———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的再认识》中指出,零利率或低利率主要体现了以互助互济的原则,即并不以获利为直接目的,而是为了相互帮助以应付生活中的紧急情况;其形式主要包括友情借贷、农村合作基金会等。姜雅莉(2005)在《农村民间金融利率浅析》中指出民间借贷的利率很可能很低,甚至是无息。但这种低息或无息却是以支付面子和人情为代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面子和人情就是利息。如把其折合成利率的话,那么此利率水平也是较高的,只是该种利率不是以货币方式直接支付而已。 第二层次:中等利率。 姜旭朝(1996)在《中国民间金融研究》中提出,中等利率是民间灰色借贷的主要利率形式,是我国利率较为适中的水平,具体高低视期限的长短而定。在资金供求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会更高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其借贷利率反映了民间资金供求状况,尤其反映了农村地区的资金供求状况。陈锋、董旭操(2004)认为,中等利率在民间金融中占有主要地位,实际上代表了民间资金的真正价格。陈瑛(2007)在研究民间金融的利率效应时指出,中等利率的融资主体主要是个体及民营中小企业,以关系、信誉为基础,多用于生意周转需要,融资利率水平主要依据信用情况商定或随行就市。张凤(2009)在《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的路径依赖与发展趋势分析》认为中等利率主要发生在非亲友之间的私人借贷活动中,以盈利为目的,利率一般达到银行同档次利率的3至4倍。由此可见,对于中等利率的水平和适用范围,国内学术界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

民间融资理财的发展历程以及行业现状

成都民间融资理财行业从幕后到台前,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积淀和发展,民间融资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感觉民间融资理财就是高利贷,其实是被妖魔化了,由我来给大家普及一下成都民间融资理财. 民间融资理财的发展历程以及行业现状 四川成都民间融资已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期 民间融资理财行业是为民间金融服务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民间融资理财行业在四川得到了迅猛发展,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一是萌芽期,四川地区民间融资理财是2008年从遂宁开始的,当时仅局限于遂宁当地,直到2010年初,才在成都出现。 二是初步发展期,契机是在2011年7月,四川省担保协会组织成立了四川省担保协会民间融资与担保分会,行业组织的成立和介入,使得民间融资理财行为逐渐步入规范化、阳光化的运作。 三是平稳快速发展期,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在成都东大街,几乎天天都有民间融资理财咨询机构开业。民间融资服务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国家对此给出了正面的评价,并希望它的操作更加规范化、阳光化。 截止目前,整个四川这种投资理财的法人单位有500多个,实实在在经营的有200个左右。在整个成都市有50余家规范的民间投融资理财机构。就我们来看,整个四川的民间投资理财行业是蓬勃发展的。 民间金融对银行等传统金融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民间金融的良性化、高速化发展,也体现出了我国金融领域的开放性,民间金融对于整个金融行业来说有什么重要性和作用呢?我们认为把民间金融界定为一种补充金融,它的定位应该是银行类金融的补充。那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来看两个现象: 一个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提到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不仅是四川地区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难题。很多中小微企业有优质的项目,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的不足。特别是应急资金的缺乏,从传统的金融部门取得贷款需要较长的时间,也有较高的门槛,能真正获得传统金融贷款的中小微企业是非常少的。 二个是广大民众闲散资金的投资问题。 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迅速增加,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存在一种投资焦虑。民众辛苦一辈子,挣了些财富在手里,但是面对的投资环境是比较狭窄的:股市风险大,房地产投资又受到限制,放在银行,较高的通胀率又会导致资产的贬值。 在投融资领域就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一方面优质的中小微企业想发展,但缺少流动资金、应急资金,另一方面,广大居民的闲置资金找不到有效的投资渠道。 作为民间投资理财机构,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通过民间金融渠道,让融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和投资方的资金供应实现快速、高效的对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利国利民,利人利已,所有参与方共赢的一个好事情。 第三模式:“中介+担保”,最大限度保障资金安全 成都民间投资理财这个行业中有一种模式,叫作“第三模式”,这个“第三模式”是什么意思,与我国的其它的模式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和优势? 四川的“第三模式”是区别于青岛“五色土模式”和“河南模式”的操作模式,是在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吸收多方面优势因素、结合市场需求,综合评判设计出来的。它的创始人是四川省担保协会的会长王永其先生。王会长对各地的民间融资做了很多实地调查研究,再根据四川的具体情况,最终设计出了这种模式。 这种第三模式,简单说就是“中介”加“担保”,它的具体操作是:理财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居间公司,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即资金需求方和有闲置资金的广大居民——即资金提供方,在中间搭起一个桥梁,然后由第三方

金融机构有些我国的金融机构大全

金融机构有些我国的金融机构大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 注册发布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务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行业)与此相应,金融中介机构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一起来看看金融机构有哪些吧!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1984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身兼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的职能。1983年9月, * 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同时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来办理其原来商业银行的业务。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 * 中国人民银行法》确立了其作为中央银行的法律依据。 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的,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1994年,我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xx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由政策银行转型而来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放款,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是其最显蓍的特征。 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其银行资产、负债进行综合、全面管理,通过谋求合理的资产与负债结构,使银行资产达到保值增值目的。我国现有 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交)、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东发展、深圳发展、渤海、广发、兴业、浙商及恒丰),110家城市商业银行。 保险公司 保险,运用互助共济的原理,将个体面临的风险由群体来分担。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业务险种达400余种,大致可分为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人身保险四大类及保险机构之间的再保险。1995年10月1日,第一部保险法《 * 保险法》开始施行。 我国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华泰财产保险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和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等;地方性的保险公司有新疆兵团保险公司,天安保险公司,大众保险公司,永安财产保险公司和华安财产保险公司等;外资、合资保险公司有香港民安保险深圳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美国美亚保险公司广州分公司,东京海上

温州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温州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民间金融一直处于地下隐蔽活动状态,不少不法分子借着民间借贷的旗号,从事非法活动,同时将民间金融与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相等同,受到监管当局的严格控制,严重影响了民间金融的正常发展。因此要正确对待民间金融问题,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纳入国家监管范围之内,使其阳光化、规范化、合法化。近年来,随着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及随后的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建立,温州民间金融问题再一次成为一个关注的话题。这可视为一个契机,去分析研究温州民间金融问题,理解其内在的机制和原理,并从中获得现实启示.为温州金融改革提供一些启示性的内容。本文以温州民间金融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温州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重点针对温州金融的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温州民间金融的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字:温州;民间金融;对策

Abstract: Private finance has been active in the underground covert, many criminals through banner private lending, engage in illegal activities, while private finance and loan-sharking and illegal fund equal to the same, subject to strict control of regulatory authoritie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normal private financ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correctly deal with private financial issues, guide and regulate its inclusion within the scope of national regulators to sunlight, standardized and legalize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outbreak of Wenzhou private lending crisis and the subsequent establishment of Wenzhou financial reform pilot area, Wenzhou private financial issues once again become a topic of concern. This can be seen as an opportunity to analyze the study of Wenzhou private financial issues, to understand its internal mechanisms and principles, and derive the real revelation. Provide some suggestive content Wenzhou financial reform. In this paper, Wenzhou private finance for the study,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nzhou financial analysi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oping strategies focusing on the financial Wenzhou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a private financial reform in Wenzhou. Keywords: Wenzhou;The folk finance;Countermeasures

民间金融发展分析论文

民间金融发展分析论文 一、民间金融的内涵界定 到底何谓民间金融,理解角度不同,对其内涵的概念表述也不同。姜旭朝认为:“民间金融就是为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资金运动。”这一界定主要是从资金服务对象角度考虑的。而美国经济学家吉利斯以是否纳入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为标准,把民间金融定义为:“未能纳入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另外,还有学者从经营权角度对其进行界定,认为“民间金融是由民营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和与此相关的金融交易关系的总和”。可见,民间金融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上述对民间金融概念的表述都是将制度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即假设制度不变。事实上,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带有明显的转型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分析民间金融,制度因素是不能不考虑的,因为制度的变迁对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可以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民间金融进行界定:民间金融是指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经济主体(自然人或法人)在正规金融体制以外,进行的合理的资金融通活动,它的产生属于需求诱致型的金融制度安排。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民间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有着很大的交叉,但却属于两个不尽相同的范畴。民间金融只是非正规金融的一种特殊形式,而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补充。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非正规金融而言,民间金融带有更多的一般性,主要是金融管制的产物,是在主流金融体制之外而生的体制外金融形式。 2、我国民间金融的运行特征 近年来,我国的民间资本在农村经济、民营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民营经济的资金需求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总体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发展速度快,融资规模逐年扩大。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日益多元化和快速的发展,民间金融的融资规模逐年扩大。我国的民间金融主要发源地在农村,从1986年开始,农村的民间借贷规模己经超过了正规信贷规模,而且每年以19%的速度增长(何安耐,胡必亮。2008)。2005年末,央行的统计数据认

中国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 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况 (1) 1.1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 (1) 1.2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 (2) 1.3民间借贷的制度优势 (2) 2 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发展 (2) 2.1农村非正式金融的需求 (2) 2.2 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3) 3民间借贷市场的规范和引导 (4) 3.1对民间借贷市场的正确引导 (4) 3.2 促进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对策 (4) 3.3建立特色鲜明的监管制度 (5) 参考文献 (5)

中国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金融专业 200*级) 摘要:我国的民间金融由来已久,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民间金融市场逐渐的发展壮大。民间借贷作为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农村比较普遍,规模较大,且形式多样。因此,民间借贷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民间借贷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缺陷又大大的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所以对民间借贷市场的规范与引导以及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针对农村金融需求构成分析当前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促进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利率管制;金融监管;制度优势;非正规金融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完善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村金融逐渐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目前农村金融体制与农村金融需求还不相适应,在农村正规金融体系缺位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市场以其产权优势、信息优势、交易成本优势以及内生性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占据了主要份额,因此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及其局限性会对农村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引导民间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就具有重大的建设性意义。本文从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况出发,了解民间借贷市场产生的背景,以及当前主要的民间借贷形式。从民间借贷市场的特点及制度优势来研究民间借贷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农村金融需求的构成分析,以及当前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问题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发展。从政府层面出发,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为民间借贷市场营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对民间借贷市场进行引导和规范,促进民间借贷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 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况 经历了50多年的改革、发展、探索,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与“三农”经济发展的互动下,可把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分为正规金融体系和非正规金融体系两个部分。其中非正规金融体系在目前还占据着主要位置,常以多种民间融资形式构成,民间借贷作为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借贷。民间借贷融资是一种直接融资渠道,是民间资本的一种投资渠道。 需求诱致民间借贷市场的存在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对农村金融的旺盛需求[1],20世纪80年代在农村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户替代集体成为独立的财产所有者或生产经营者,农民的生成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的金融需求旺盛,但是农村的正规金融体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为农村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国家对金融的垄断控制是我国民间借贷产生的基本制度性原因。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孕育出一批新的资金需求主体,是民间借贷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2]。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民间的资金供给

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概览

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概览 截至2011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2家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0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66家信托公司,127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8家金融租赁公司,4家货币经纪公司,14家汽车金融公司,4家消费金融公司,635家村镇银行,10家贷款公司以及4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800家,从业人员319.8万人。 1、政策性银行 (1)国家开发银行 国开行,全称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于1994年3月成立,直属国务院领导。目前在全国设有32家分行和4家代表处。十年来,开行认真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支持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中,发挥长期融资领域主力银行作用。 (2)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 1994 年,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银行,其国际信用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

中国进出口银行总部设在北京。截至2011年末,在国内设有21家营业性分支机构;在境外设有东南非代表处、巴黎代表处和圣彼得堡代表处;与1250多家银行的总分支机构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职责是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金融服务。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1994年11月挂牌成立。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全系统共有30个省级分行、300多个二级分行和1800多个营业机构,服务网络遍布除西藏自治区外的中国大陆地区。 2、国有商业银行 指工、农、中、建、交5大行,即: 1)中国工商银行 2)中国农业银行 3)中国银行 4)中国建设银行

论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最新范文

论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日益向大城市和大企业集中,造成中小企业和农村资金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使得我国民间金融日趋活跃并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如何将我国的民间金融从“地下”转为“地上”,变私下交易为公开操作,使这部分“体外循环资金”纳入有效的金融监管范围內,并不断向规范化、合法化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途径 一、我国民间金融的现状 所谓民间金融是指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以及各种民间金融组织的融资活动,属于非正规金融范畴(苑德军,2005)。民间金融是在国家正式金融体制安排之外的资金融通活动,即未得到国家法律认可、尚未纳入政府监管范围之内。民间金融的外延比较广泛,除了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个人和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之外,还有合会、标会、各种基金会的融资、地下钱庄,甚至洗钱、资金和外汇黑市交易、金融诈骗等各种方式的金融活动:其中,洗钱、资金和外汇黑市交易、金融诈骗等金融活动属于“黑色金融”,是违法的金融活动,它们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容易造成经济金融秩序的混乱,应予打击和取缔。除此之外的其他民间金融活动,虽然生存在正规制度之外,但却是能够适应市场与经济发展客观需求的金融活动,属于“灰色金融”。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分布广泛。我国民间

金融活动广泛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既有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也有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较早,民间金融的发展也相对较快;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民的资金需求,民间金融也在迅速膨胀。二是规模巨大。据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对全国20个省份的地下金融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全国地下信贷的规模在7400~8300亿元之间,占到正式金融规模的近30%,美国花旗银行2005年1月报告说,2004年5—10月,中国国内银行居民存款流失额在9000亿元左右,这些流失的资金大多进入了收益更高的民间金融系统中(谢毅,2005)。此外,央行统计司对民间融资的调查推算,我国民间金融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的6.96%左右,占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张士锋、张小羽,2006)。三是主体和用途多样。在城镇中,借款入主要是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主、股份制公司、城镇居民等。在农村,则主要是农作物种植户、禽畜类养殖户、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户等。资金的用途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农户的农业生产及婚丧嫁娶、住院治病、子女上学的各个方面。四是利率浮动大。民间金融中既有低利率的互助式借贷,又有利率水平较高的信用借贷。前者的主体主要为自然人,双方关系密切,主要用于应付短期生活急需,规模小且大多不计利息或利息很低;而后者的主体主要是个体及民营中小企业,以关系、信誉为基础,多用于生产性周转需要,利率水平主要依据借款人实力、信用情况等商定或随行就市。五是信用好、违约率较低。民间金融活动中信用关系的达成,是建立在资金供求双方彼此相互了

国内外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于民间借贷的概念,理论界已经做过一些研究,有多种定义。有的学者也把民间借贷称为民间金融、地下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等。 1.3.1国外学者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 麦金农1973年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假说(financial repression hypothesis)与市场分割假说(market segment hypothesis)揭示了民间金融在发展中国家产生的体制性根源。1 Kropp(1989)认为,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是同一国家中同时并存的,相互割裂的,正规金融处于国家信用和相关金融法律控制下,而民间借贷则在这种控制之外进行运转,二者利率不同、借款条件不同、目标客户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借贷资金不能跨市场流动。2 Krahene和Schmidt(1994)认为,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之间的区别在于交易执行所依靠的对象不同。正规金融活动依靠的是社会法律体系,而民间借贷活动则依靠的是社会法律体系以外的体系。3 Stiglitz和Weiss (1981)的信贷配给模型将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引入信贷市场的分析框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为非正规金融的内生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们认为,银行的预期收益取决于贷款利率与贷款风险,如果贷款风险独立于利率水平,借贷市场上供求均衡时的利率水平可以使银行的预期收益最大化,银行无需进行信贷配给。由于不完全信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结果,当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的提高将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或者诱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此时,利率的提高可能是降低而不是提高银行的预期收益。为了规避风险,银行会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但能使银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利率水平上对贷款者实行信贷配给,即 1 罗纳德·I·麦金农(1973).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 Kropp,E.etal ,Linking Self-help Groups and Bank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scbom: GTZ-Verlag, 1989. 3 Kratnen,J.P.and R.H.Schmidt, Developing Finance as Institution Buklding, Boulder, San Francisco an Oxford: Westview, 1994.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正规化的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正规化的对策分析 吴晓明李晓荻关霞 摘要: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农村民间金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支持。本文界定了农村民间金融的内涵,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农村民间金融政策法规等若干对策。 关键词:农村民间金融;正规化;民间借贷;风险管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民间融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受国家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影响,民间借贷市场更趋活跃。在银根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市场资金紧张,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生存艰难,民间借贷发展愈演愈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金融体系能否稳健运行事关重大。民间金融发展不仅影响我国金融运行,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一、农村民间金融的内涵 在当前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并存发展。非正规金融市场,是在我国农村经济正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以家庭经营

为主、经营分散、经营规模小、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条件下形成的。民间金融是非正规金融的一部分。非正规金融是指不通过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来融通资金的融资活动和用超出现有法律、规范的方式来融通资金的融资活动的总和。农村民间金融是指农村资金的融通。它以资金为实体,信用为手段,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农村资金运动、信用活动和货币流通三者的统一。农村的货币投放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支取、贷款的发放与收回、汇兑、转账结算、保险、信托、租赁、债券的发行、票据贴现、证券交易等都属于农村金融活动。整个农村金融活动都是信用活动、资金运动和货币流动交织在一起,并且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缺乏合法地位 农村民间金融是制度变迁的产物和结果,当前,由于国家对农村民间金融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没有做出相应的法律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竞争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同时,政府所采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工具对农村民间金融也是鞭长莫及。因而,农村民间金融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该标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现状 国际审计学院2011级审计二班刘懿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总体呈向前趋势,但仍有诸多问题,诸多阻碍,若要论述我国金融体系现状,必要从原因纠起,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外部环境 较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起步较晚,许多机构至今仍处于转型阶段,一些在国际组织中的应有权利也因为战争以及国家内部原因遭到极为大幅度的推迟,或者不能获得平等的待遇。 以下的例子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国际清算银行创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也就是1918年左右,而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才得以进入该组织发光发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本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国之一,但由于美国等少数国家的阻挠,直到1980年4月才恢复了代表权的决定,在开始只有2.22%的投票权,经过27年的发展,中国经过增资和认购数额的调整,2007年上升至3.72%,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名列第三,可喜可贺,而美国今年来的投票值大概稳定在17%左右,也可想而知美国在当年阻挠中国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是有一定的力度的。 世界银行(WB)主要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的优惠贷款,在某种程度上,世界银行是国家借款的一个比较方便快捷的途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1999年7月起,被世界银行判定已接近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不再对我国提供优惠的软贷款(软贷款指的是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项目资本金的50%。贷款期限为25年,其中宽限期5年。贷款利率比其他商业银行同期利率下浮10%。贷款方式主要是与各级政府合作选项、建立相应融资平台和发放贷款,并由各级财政对项目实行还款担保)。我本人并不认为我国经纪水平在20世纪末就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许同当时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强硬表现有关,不知是国际组织出现错觉还是借题发挥。 各大国际金融机构在发展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诸如,组织商讨国

我国的金融机构有哪些

我国的金融机构有哪些: 我国的金融机构,按地位和功能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第二类,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第三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投资银行),财务公司等。第四类,在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以上各种金融机构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机构体系。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都有哪些? 以成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开发银行为标志,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和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显现。但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规模偏小,在经济发展中的杠杆作用偏弱,因定位不清、职责不明造成工作被动的事件时有发生。笔者以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宏观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应该进一步明确;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的作用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强。同时,政策性金融机构本身的组织结构亦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它的经营和管理水平需要大幅度提高,也需要在经营内容、方式和监管程序上与时俱进,避免落后于市场变化。 经济发展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 本来,金融机构(以银行为主体)是典型的盈利机构,以嫌贫爱富为主要特征,要求还本付息是根本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公平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而且,市场竞争的不足--如过度的残酷性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对于有潜力的行业或企业而缺乏创业阶段的基本支持而影响发展,暴露得越发明显;从社会整体看,需要一种条件较好、有一定财政背景支持、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扶助弱势产业和企业的金融机构。这些理念似乎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背道而驰。但正是这种理念,共同构成日臻成熟的市场体系。 不容忽视的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世界各国有所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银行、基金甚至政府机构名称出现的这类金融机构,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某些特定领域,如外贸,特别是大型工程和项目,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已经成了国际惯例,甚至成为这方面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各国经验看,政策性金融机构设立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总体上说,它应该以援助援助弱势产业为战略目标,但决不是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它以强化造血功能为宗旨、有时需要进行必要的输血,但不能成为扶贫和救济的取款机;它虽然由政府财政支持的背景,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方向,但又要求还本甚至付息,一般要遵守好借好还,下回不难的银行铁律。因此,把握好政策性与市场规律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扶助与保本甚至盈利之间的矛盾,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政策性金融机构需要优化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特别是作为一个资源相对贫乏、人口基数很大、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长期发展中会不断出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的进程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的进程 一、中国“大一统”金融体制的初步形成 1948年12月1日,在解放区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于当日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解放后按行政区设立分支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同时成立人民保险公司,农业合作银行和信用合作组织。对于接管的金融机构分别进行改组,官僚资本银行根据情况直接并入中国银行或继续营业,其中,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蓄金汇业局和中央合作金库及国民政府省市银行全部并入中国人民银行。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则进行改组,私股权益被保留,官股没收,分别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专门经营外汇业务和工矿交通事业长期信用业务的专业银行。而1952年后,在华外国银行只剩下汇丰和渣打两家英国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逐步收兑各解放区货币,清理国民政府的金圆券,禁止外币流通等措施,建立起了独立和统一的货币制度。 1952年,国家又对继续营业的私营金融业率先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的办理私营工商业存贷款业务的专业银行。同时,中国银行从独立经营改变为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外业务局合署办公,交行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由财政部领导,撤销了农业合作银行,农村合作社由中华合作联合总社华贵中国人民银行领导。 这样,到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时,一个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领导和经营管理的金融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二、“一五”时期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1952年年底,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结束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根据这一路线,国家制定了“一五”计划,而中国金融体制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指针,发展适合当时经济环境发展所需要的路子。 这一时期,为了适应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金融部门建立了集权式的统一的银行体制和信用制度。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金融领域也开始建立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从1953年起,国家在基本完成对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银行的国有化,并对金融业务实行非常严格的计划管理。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纵向的信贷管理体制,对信贷资金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办法,这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基本金融制度即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 这一时期的主要变迁是将公私合营银行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撤销各大行政区中国人民区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建立,中国农业银行的再建立及其撤销等等。在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农村金融管理局,管理全国农村金融业务,随着农业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的发展,到1956年基本实现农村信用合作化。至此,中国“大一统”金融体制初步形成。 当时,为了加强对资金的计划分配,集中信用于国家银行,推行包括托收承付结算在内的一成套银行结算制度,信托基本消失,取消了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建立集中管理的货币投放回笼计划制度,建立现金出纳计划制度,加强了对货币发行的管理。此外还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体制和高度集中度外汇管理制度。 三、“大跃进”及其后期计划金融体制的强化

民间金融

有关民间金融资料 一.概念 国外多将民间金融界定为“非正规金融(informal finance)”,是指在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正规金融)之外所存在的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行为。 央行认为:相对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而言的,泛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财政除外)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转移及本息支付。 民间金融是与官方金融相对而言的.官方金融是属于正式金融体制范围内的,既纳入中国金融监管机关管理的金融活动.因此,民间金融是主要指在中国银行保险系统、证券市场、农村信用社以外的经济主体所从事的融资活动,属于非正规金融范畴(未观测金融) 具体来说,民间金融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从交易活动的主体来看,交易的对手基本上是从正式金融部门得不到融资安排的经济行为人,比如发生相互借贷行为的农民,创业企业获得创业资本。 (2)交易对象不是被正式金融所认可的非标准化合同性的金融工具。 (3)正式的金融中介具有规范的机构和固定的经营场所,而民间金融一般不具备这些特征。 (4)民间金融一般处于在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范围之外。 二.我国民间金融现存模式 民间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完成或通过民间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完成的债权融资。主要运行形式有: 小额信贷 小额信用贷款(Microfinance)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工商个体户、小作坊、小业主。贷款的金额一般为10万元以下,1000元以上。小额信用贷款是微小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其特征就是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由于这种贷款方式风险较大,一般要对借款方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以降低风险。 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性信贷服务。小额信贷通过提供小额贷款,发挥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变了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方式。

民间金融的现状与发展出路

民间金融的现状与发展出路 摘要 目前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迅速,规模空前。我国民间金融的形式多样,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它推动着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民间金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民间金融的发展,即是遵循市场需求,由下而上的变迁的结果,这是对金融改革方式的有益探索,为今后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民间金融蓬勃发展缓解了金融资源供需上的矛盾,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民间金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都存在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现代民间金融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及合理性,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弱点,它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始终没有受到有效地扶植与保护,也没有法律地位,这对于民间金融的研究极为不利。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民间金融的现状及其发展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改革政策以及规范化建议,最终使民间金融走上正规、合法的道路。 关键词:民间金融发展现状规范民间金融的建议 正文: 一、民间金融的概述 (一)民间金融内涵: 国外都将民间金融定义为“非正规金融”,是指在政府批准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正规金融)之外所存在的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行为。民间金融,就是为了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活动。 从金融监管角度来说,以是否纳入政府金融监管体系为标准来划分,将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和规范、处在金融当局监管之外的各种金融机构及其资金融通活动统称为民间金融,即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而从事资金融通活动的组织。 民间金融的表现形式:民间借贷(含私人借贷、企业借贷及集资、“银背”等形式),民间合会:轮会、摇会、标会,钱庄,民间典当,农村基金会:经历了从 1984 年的萌芽到改革试验、高速扩张、整顿发展,至 1996年清理关闭五个阶段,小额信贷组织,私募基金。 由于民间金融没有取得合法地位,所有,既未纳入监管范围,也不受法律保护。而我国纳入正式金融体系即纳入政府监管范围的组织和机构都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国家信用的担保。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本应该属于民间金融的组织,由于有政府的监管,人事安排和经营的干预,以及经常性的整顿,本质上已经变成了一种准官方金融形式。因此,可以这么认为,目前的民间金融实际上是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没有得到国家法律认可的,尚未纳入政府监管范围的金融形式。 基于以上分析,民间金融可以定义为:由于一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社会资金流动性需求与法定金融组织供给之间产生一定程度的错位,由此出现的以个人信用为基础,以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以经营行为避开国家监管为特征,活跃于经济生活中的金融组织形式和金融行为。 (二)民间金融发展的背景:

民间金融的现状及分析

摘要 目前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迅速,规模空前。我国民间金融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合会、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地下钱庄、中小私营银行等。 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它推动着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民间金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民间金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都存在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现代民间金融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及合理性,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弱点,它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始终没有受到有效地扶植与保护,也没有法律地位,这对于民间金融的研究极为不利。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蓬勃发展,民间金融作为重要的组成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民间金融的现状及其发展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降低民间金融的风险,使民间金融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民间金融的涵义、分类与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民间金融如何发展所提出的建议。民间金融自身存在的弱点及法律的束缚制约着民间金融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民间金融机构监管与扶植力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专门服务管理民间金融的机构等方法促进民间金融规范化,降低风险。 关键词:民间金融分类监管存款保险制度 一、民间金融的概述 (一)民间金融内涵 从金融监管角度来说,以是否纳入政府金融监管体系为标准来划分,将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和规范、处在金融当局监管之外的各种金融机构及其资金融通活动统称为民间金融,即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而从事资金融通活动的组织。 它的主要运行形式有:(1)农村信用社;(2)农村合作基金;(3)合会;(4)民间借贷;(5)私人钱庄;(6)民间集资;(7)小额信贷。 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因为一直没有合法身份,不得不处于地下活动状态。作为我国信用体系中的一种非正规信用形式,民间金融又称为草根金融、地下金融、民间借贷、体外循环金融、灰色金融等。Anders Isaksson将民间金融定义为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不受国家信用控制和中央银行管制的信贷活动及其他金融交易。世界银行认为,民间金融是没有被金融监管当局所控制的金融活动。J Krahene和Schmidt认为,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之间的区别在于交易执行所依靠的对象不同。正规金融依靠社会法律体系,而民间金融则依靠法律以外的体系。亚洲发展银行认为民间金融是不受政府对于资本金、储蓄和流动性、存贷利率限制、强制性信贷目标以及审计报告等要求约束的金融部门。 (二)民间金融的分类 中国民间金融可分为三大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以熟人借贷、地下钱庄为代表,这种模式存在于一定的关系圈中,借贷行为以个人信誉为基础;第二种模式以中介为代表,是由房产中介演变过来的民间借贷中介行为,中介机构并不承担民间借贷中的风险;第三种模式是以民间借贷担保为代表,是由正规担保机构提供的一种民间借贷“中介+担保”的行为,在民间借贷中由担保机构负责控制和承担风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