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113个知识点)

最新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113个知识点)

最新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113个知识点)
最新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113个知识点)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定理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3.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子集个数共有n 2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4.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

=,顶点坐标是???

? ??--a b ac a b 4422,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5.解连续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6. 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

有零点.

零点存在性定理:

函数在区间上的图像是连续的,且,那么函数

在区间上至少有一个零点. 即存在,使得,这个c 也就是方程的根.

7.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0()(2≠++=a c bx ax x f 在闭区间[]q p ,上的最值只能在a

b

x 2-

=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 8.

()0f x =?()y f x =?()y f x =[,]a b ()()0f a f b <()

f x [,]a b (,)c a b ∈()0f c =()0f x =

9.

10.

逆命题

若q则p

逆否命题

注意:全称命题与存在命题的否定关系。

11.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是q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是q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是q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12.函数的单调性

(1)设[]2

1

2

1

,

,x

x

b

a

x

x≠

?那么

[]

1212

()()()0

x x f x f x

-->?[]b a

x

f

x

x

x

f

x

f

,

)

(

)

(

)

(

2

1

2

1在

?

>

-

-上是增函数;

[]1212()()()0x x f x f x --

[]b a x f x x x f x f ,)(0)

()(2

121在?<--上是减函

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0)(>'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果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13.如果函数)(x f 和)(x g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x g x f +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u f y =和)(x g u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x g f y =是增函数.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口诀:同增异减.

14.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15.若函数)(x f y =是偶函数,则)()(a x f a x f --=+;若函数)(a x f y +=是偶函数,则)()(a x f a x f +-=+.

16.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函数2

b

a x +=;两个函数)(a x f y +=与)(x

b f y -= 的图象关于直线2

b

a x +=

对称. 17. 函数()y f x =的图象的对称性: ①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a =对称()()f a x f a x ?+=-(2)()f a x f x ?-=.②函数()y f x =与函数

()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

18.多项式函数110()n n n n P x a x a x a --=+++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P x 是奇函数?()P x 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P x 是偶函数?()P x 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19.函数()y f x =的图象的对称性

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f a x f a x ?+=-(2)()f a x f x ?-=.

20.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若将曲线0),(=y x f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象. 21.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a ; (2)0)()(=+=a x f x f ,

或)0)(()(1

)(≠=

+x f x f a x f , 或1

()()

f x a f x +=-(()0)f x ≠,

则)(x f 的周期T=2a ; 22.分数指数幂 :

(1)m n

a =0,,a m n N *>∈,且1n >). (2)1

m n

m n

a

a

-=

(0,,a m n N *>∈,且1n >).

23.根式的性质:

(1

)n a =.

(2)当n

a =; 当n

,0

||,0a a a a a ≥?==?

-

.

24.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 (0,,)r s r s a a a a r s Q +?=>∈. (2) ()(0,,)r s rs a a a r s Q =>∈. (3)()(0,0,)r r r ab a b a b r Q =>>∈.

注: 若a >0,p 是一个无理数,则a p 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 25.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log b

a N

b a N =?=(0,1,0)a a N >≠>. 26.对数的换底公式

log log log m a m N

N a

=

(0a >,且1a ≠,0m >,且1m ≠, 0N >). 推论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0a >,且1a >,,0m n >,且1m ≠,1n ≠,

0N >).

若a >0,a ≠1,M >0,N >0,则 (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2)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log log ()n a a M n M n R =∈.

27.设函数)0)((log )(2≠++=a c bx ax x f m ,记ac b 42-=?.若)(x f 的定义域为R ,则0>a ,且0a ,且0≥?.对于0=a 的情形,需要单独检验. 28. 平均增长率的问题

如果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N ,平均增长率为p ,则对于时间x 的总产值y ,有(1)x y N p =+.

29.数列的同项公式与前n 项的和的关系

11,

1,2

n n n s n a s s n -=?=?-≥?( 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12n n s a a a =++

+).

30.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其前n 项和公式为

1()2n n n a a s +=

1(1)2n n na d -=+211

()22

d n a d n =+-. 3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11()n n

n a a a q q n N q

-==

?∈; 其前n 项的和公式为

11

(1),11,1n n a q q s q na q ?-≠?

=-??=?或11,11,1

n n a a q

q q s na q -?≠?-=?

?=?. 32.若m 、n 、p 、q ∈N ,且q p n m +=+,那么:当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时,有q p n m a a a a +=+;当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时,有q p n m a a a a ?=?。 33. 弧长公式:r l ?=α(α是圆心角的弧度数,α>0); 扇形面积公式:r l S ?=2

1;

34.三角函数的定义: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r

y ,cos α=r

x ,tan α=x

y ,符号法则:全STC.

3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平方关系:22sin cos 1θθ+=,”1”的代换.商数关系:tan θ=

θ

θ

cos sin ,弦化切互化.

3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21

2(1)sin ,sin()2(1)s ,

n

n n co απαα-?

-?+=??-? 21

2(1)s ,

s()2(1)sin ,

n

n co n co απαα+?

-?+=??-?

37.和角与差角公式: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

22sin()sin()sin sin αβαβαβ+-=-(平方正弦公式); 22cos()cos()cos sin αβαβαβ+-=-.

注意:二化一

(辅助角)公式sin cos a b αα+)α?+(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a b 的象限决定,tan b a

?= ). 38.二倍角公式 :

sin 2sin cos ααα=.

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

22tan tan 21tan α

αα

=

-. 注意:半角公式是:sin 2α=2cos 1α-±

cos 2

α

=2cos 1α+± tan 2

α=ααcos 1cos 1+-±

=ααsin cos 1-=α

αcos 1sin +。

升幂公式是:2cos 2cos 12

α

α=+ 2sin 2cos 12

α

α=-。

降幂公式是:22cos 1sin 2αα-= 2

2cos 1cos 2α

α+=。

39.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in =的递增区间是??

???

?+-222

2πππ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

)(Z k ∈,tgx y =的

递增区间是

??? ?

?

+-22ππππk k ,)(Z k ∈

40.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

函数sin()y x ω?=+,x ∈R 及函数cos()y x ω?=+,x ∈R(A,ω,?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2T π

ω

=

;函数tan()y x ω?=+,

,2

x k k Z π

π≠+

∈(A,ω,?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T π

ω

=

. 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

π

2=

T ,频率是π

ω

2=

f ,相位是?ω+x ,初相是?;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2

Z k k x ∈+=+π

π?ω,凡是该图象与

直线B y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41.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42.余弦定理:

2222cos a b c bc A =+-;

第一形式,2

2

2

2cos b c a ca B =+-;第二形式,cosB=ac

b c a 22

22-+

2222cos c a b ab C =+-.

43.面积定理:

(1)111222a b c

S ah bh ch ===(a b c h h h 、、分别表示a 、b 、c 边上的高). (2)111

sin sin sin 222

S ab C bc A ca B ===.

③C B A R S sin sin sin 22=;④R

abc

S 4=;

⑤))()((c p b p a p p S ---=;⑥pr S = 4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在△ABC 中,有()A B C C A B ππ++=?=-+

222

C A B

π+?

=-

222()C A B π?=-+. △ABC 中:-tgC B)+tg(A ,-cosC B)+cos(A ,sinC =B)+sin(A ==

2cos 2sin

C B A =+, 2

sin 2cos C

B A =+ , 45.平面向量运算性质:()()

a a a c

b a

c b a a b b a =+=+++=+++=+00,,:

坐标运算:设()()2211,,,y x b y x a ==→

,则()2121,y y x x b a ±±=±→

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则

()1212,y y x x AB --=→

.

46.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设λ、μ为实数,那么

(1) 结合律:λ(μa)=(λμ)a; (2)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 (3)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

坐标表示:设()y x a ,=→,则λ()()y x y x a λλλ,,==→

, 47.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定义:??

? ??≤≤≠≠?=?→→→→→

→001800,0,0cos θθb a b a b a , 00=?→

→a . 运算律:(1) a ·b= b ·a (交换律);

(2)(λa )·b= λ(a ·b )=λa ·b= a ·(λb );

(3)(a +b )·c= a ·c +b ·c. (4)2

→→

→=?a a a ,0=??⊥→

→→→b a b a

坐标运算:设()()2211,,,y x b y x a ==→→ ,则2121y y x x b a +=?→

→ (5) a ·b 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a|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 θ的乘积.

48.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得a=λ1e 1+λ2e 2. 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49.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

=?b a b a λ// )(R ∈λ

坐标表示: ()()2211,,,y x b y x a ==→→,则?→

→b a // 01221=-y x y x

P A B 、、三点共线?||AP AB ?AP t AB =?(1)OP t OA tOB =-+.

50.两个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0=??⊥→

→→→b a b a 坐标表示: ()()2211,,,y x b y x a ==→

,则 02121=+?⊥→

y y x x b a 51.两向量的夹角公式: a =11(,)x y ,b=22(,)x y

则cos θ=.

52.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 11(,)x y ,

B 22(,)x y 则

AB =53.线段的定比分公式 :

设111(,)P x y ,222(,)P x y ,(,)P x y 是线段12P P 的分点, 且→

=21PP P P λ,λ是实数,则

则???

????++=++=λλλλ112121y y y x x x 。 中点坐标公式???

????

+=+=22

21

21y y y x x x

54.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

△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x ,y )、22B(x ,y )、33C(x ,y ),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是123123

(

,)33

x x x y y y G ++++. 55.常用不等式:

(1),a b R ∈?222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2)两个正数的平均值不等式是: ,a b R +∈

?2

a b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3)双向绝对值不等式:b a b a b a +≤±≤-

左边:)0(0≥≤ab 时取得等号。右边:)0(0≤≥ab 时取得等号。

56.平均值定理用来求最值: 已知y x ,都是正数,则有

(1)若积xy 是定值p ,则当y x =时和y x +有最小值p 2;

(2)若和y x +是定值s ,则当y x =时积xy 有最大值24

1s . 推广: 已知R y x ∈,,则有xy y x y x 2)()(22+-=+

(1)若积xy 是定值,则当||y x -最大时,||y x +最大;

当||y x -最小时,||y x +最小.

(2)若和||y x +是定值,则当||y x -最大时, ||xy 最小; 当||y x -最小时, ||xy 最大.

57.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或2(0,40)a b ac ≠?=->,如果a 与2ax bx c ++同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外;如果a 与2ax bx c ++异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间.简言之:同号两根之外,异号两根之间.

121212()()0()x x x x x x x x x <?--><或. 58.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

当a> 0时,有

2

2x a x a a x a

22x a x a x a >?>?>或x a <-.

59.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1)当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

>?>??>?

.

(2)当0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

>?>??

60.斜率公式 : 直线斜率的定义为:k= tan α,

两点111(,)P x y 、222(,)P x y 则21

21

y y k x x -=

-. 61. 同一坐标轴上两点距离公式:A B x x AB -= 62.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11()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 (2)斜截式 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11

2121

y y x x y y x x --=

--(12y y ≠)(111(,)P x y 、222(,)P x y (12x x ≠)).

(4)截距式 1x y a b

+=(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0a b ≠、)

(5)一般式 0Ax B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63.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 ①121212||,l l k k b b ?=≠;

②12121l l k k ⊥?=-.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且A 1、A 2、B 1、B 2都不为零,

①111122

2

2

||A B C l l A B C ?=≠;

②1212120l l A A B B ⊥?+=; 64.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

(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y y k x x -=-(除直线0x x =),其中k 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0A x x B y y -+-=,其中,A B 是待定的系数.

(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λ+++++=,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

(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y kx b =+中当斜率k 一定而b 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0Ax By C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0Ax By λ++=(0λ≠),λ是参变量.

(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0Ax By C ++= (A ≠0,B ≠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0Bx Ay λ-+=,λ是参变量. 65.点到直线的距离

d =

(点00(,)P x y ,直线l :0Ax By C ++=).

两平行直线002211=++=++C By Ax l C By Ax l :,:距离2

2

21B

A C C d +-=

66. 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直线:0l Ax By C ++=,则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若0B ≠,当B 与Ax By C ++同号时,表示直线l 的上方的区域;当B 与Ax By C ++异号时,表示直线l 的下方的区域.简言之,同号在上,异号在下.

若0B =,当A 与Ax By C ++同号时,表示直线l 的右方的区域;当A 与Ax By C ++异号时,表示直线l 的左方的区域. 简言之,同号在右,异号在左.

67. 圆的四种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222()()x a y b r -+-=.

(2)圆的一般方程 220x y Dx Ey F ++++=(224D E F +->0). 68. 圆系方程

(1)过点11(,)A x y ,22(,)B x y 的圆系方程是

1212112112()()()()[()()()()]0

x x x x y y y y x x y y y y x x λ--+--+-----=1212()()()()()0x x x x y y y y ax by c λ?--+--+++=,其中0ax by c ++=是直

线AB 的方程,λ是待定的系数.

(2)过直线l :0Ax By C ++=与圆C :220x y Dx E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22()0x y Dx Ey F Ax By C λ+++++++=,λ是待定的系数.

(3) 过圆1C :221110x y D x E y F ++++=与圆2C :222220x y D x E y F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2222111222()0x y D x E y F x y D x E y F λ+++++++++=,λ是待定的系数.

69.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00(,)P x y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若d =

d r >?点P 在圆外;d r =?点P 在圆上;d r

70.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0=++C By Ax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0相离r d ; 0=???=相切r d ; 其中2

2

B

A C Bb Aa d +++=

.

0>???<相交r d .

注意:研究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①代数法(判别式法):Δ>0,=0,<0,等价于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

②几何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距离大于半径、等于半径、小于半径,等价于直线与圆相离、相切、相交。 71.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 1,O 2,半径分别为r 1,r 2,d O O =21 条公切线外离421??+>r r d ; 条公切线外切321??+=r r d ;

条公切线相交22121??+<<-r r d r r ;

条公切线内切121??-=r r d ; 无公切线内含??-<<210r r d .

72. 椭圆12222=+b y a x )0(>>b a 的焦点坐标是)0(,c ±,

准线方程是c a x 2

±=,离心率是a

c

e =,通径的长是a b 22。其中222b a c -=。

73.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焦半径公式01ex a PF +=和02ex a PF -=.

74.椭圆的的内外部

(1)点00(,)P x y 在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内部22

00

221x y a b ?

+<. (2)点00(,)P x y 在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外部2200

22

1x y a b ?

+>. 75.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

12222=-b y a x 和122

22=-b

x a y )00(>>b a ,。 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焦点坐标是)0(,c ±,准线方程是c a x 2

±

=,离心率是a c

e =,通径的长是a b 22,渐近线方程是02222=-b y a x 。其中

222b a c +=。

76.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焦半径公式

21|()|a PF e x c =+,2

2|()|a PF e x c

=-.

77.双曲线的内外部

(1)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内部22

00

221x y a b ?

->. (2)点00(,)P x y 在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外部2200

2

21x y a b

?

-<. 78.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

(1)若双曲线方程为12222=-b

y a x ?渐近线方程:22

220x y a b -=?

x a

b

y ±

=. (2)若渐近线方程为

x a

b

y ±

=?

0=±b y a x ?双曲线可设为

λ=-22

22b

y a x . (3)若双曲线与12222=-b y a x 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λ=-22

22b y a x (0>λ,

焦点在x 轴上,0<λ,焦点在y 轴上). 与双曲线122

22=-b y a x 共焦

点的双曲线系方程是122

2

2=--+k

b y k a x 。 79.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是:,

,px y px y 2222-==。,py x py x 2222-==

抛物线px y 22=的焦点坐标是:???

??02

p

,准线方程是:2

p x -=。,过该抛物线的焦点且垂直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弦(通径)的长:p 2。 80. 抛物线px y 22=的焦半径公式: 点),(00y x P 是抛物线px y 22=上一点,则点P 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称为焦半径):PF=2

0p x +

过焦点弦长p x x p

x p x CD ++=+++

=21212

2. 81.抛物线px y 22=上的动点可设为P ),2(2 y p

y

或或)2,2(2pt pt P P (,)x y ,

其中 22y px =.

82.二次函数2

2

24()24b ac b y ax bx c a x a a

-=++=++(0)a ≠的图象是抛物线:

(1)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2)焦点的坐标为241

(,

)24b ac b a a -+-;(3)准线方程是241

4ac b y a

--=.

83.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

若直线b kx y +=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 1,y 1),B(x 2,y 2),则弦

长为 2212))(1(x x k AB -+=;

若直线t my x +=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 1,y 1),B(x 2,y 2),则弦

长为 2212))(1(y y m AB -+=。

84.圆锥曲线的两类对称问题

(1)曲线(,)0F x y =关于点00(,)P x y 成中心对称的曲线是00(2-,2)0F x x y y -=.

(2)曲线(,)0F x y =关于直线0Ax By C ++=成轴对称的曲线是

2222

2()2()

(,)0A Ax By C B Ax By C F x y

++++-

-=.

85.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

(2)转化为二直线同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3)转化为线面平行; (4)转化为线面垂直; (5)转化为面面平行.

86.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线平行; (3)转化为面面平行.

87.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定二平面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面平行; (3)转化为线面垂直.

88.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相交垂直; (2)转化为线面垂直;

89.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 (2)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相交二直线垂直; (3)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的一条垂线平行; (4)转化为该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行平面; (5)转化为该直线与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垂直. 90.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断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2)转化为线面垂直. 91.球的半径是R ,则

其体积343

V R π=,

其表面积24S R π=.

92.球的组合体

(1)球与长方体的组合体:

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2)球与正方体的组合体:

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棱长, 正方体的棱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面对角线长, 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3) 球与正四面体的组合体:

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为

,外接球的半径为

4

a . 93.体积公式:

直棱柱:h S V ?=, 锥体:h S V ?=3

1, 球体:33

4r V π=。 94. 侧面积:直棱柱侧面积:h c S ?=,;正棱锥侧面积:h c S '?=2

1

,,

球的表面积:24r S π=。

95. 比例的几个性质

比例基本性质:bc ad d c b

a =?=

;反比定理:c d a b d c b

a

=?= 更比定理:d b c a d c b a =?= ;合比定理;d

d

c b b a d

c

b a +=

+?

= 分比定理:d

d

c b b a

d c b a -=

-?=;合分比定理:

d

c d

c b a b a

d c b a -+=

-+?= 合比定理:d

c d

c b a b a

d c b a +-=

+-?= 等比定理:若n n b a b a b a b a ==== 33

2211,0321≠++++n b b b b ,则1

1

321321b a b b b b a a a a n n =++++++++ 。

96.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m

P A n

=

. 97.互斥事件A ,B 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

若事件A 、B 为互斥事件,则P(A +B)=P(A)+P(B).

98. 若事件A 、B 为对立事件,则P (A )+P (B )=1。一般地,()()A P A p -=1 99.标准差:σξ=ξD . 100.回归直线方程 :

y a bx =+,其中()()()1122211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 y b x x x nx a y bx

====?

---?

?==?

--??

=-?∑∑∑∑.

101.相关系数:

()(

)

n

i

i

x x y y r --=

∑ ()(

)

n

i

i

x x y y --=

∑|r|≤1,且|r|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大;|r|越接近于0,相关程度越小.

本定理对于单侧极限和∞→x 的情况仍然成立. 102.)(x f 在0x 处的导数(或变化率或微商)

00000()()()lim

lim

x x x x f x x f x y

f x y x x

=?→?→+?-?''

===??. 103.瞬时速度

00()()

()lim

lim

t t s s t t s t s t t t

υ?→?→?+?-'===??. 104.瞬时加速度

00()()

()lim

lim

t t v v t t v t a v t t t

?→?→?+?-'===??. 105.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000x x x f y y -'=-. 106.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①0'=C ,(C 为常数);②()()Q n nx x n n ∈=-1'

③()x x cos sin '=;④

()x x sin cos '-=

⑤()x Inx 1

'=;⑥()e Iog x

x Iog a a 1'=;⑦()x x e e ='

;⑧a a a x x ln )(='.

107.导数的运算法则

(1)'''()u v u v ±=±. (2)'''()uv u v uv =+.

(3)''

'2

()(0)u u v uv v v v -=

≠. 108. 导数的应用:

① 可导函数....

求单调区间或判断单调性的方法:使()x f '

>0的区间为增区间,使()x f '<0的区间为减区间.

② 可导函数....

()x f 求极值的步骤:ⅰ.求导数()x f 'ⅱ.求方程()x f '

=0

的根n x x x ,,,21

ⅲ.检验()x f '在方程的根的附近左右值的符号,若左正右负,则在这个根处取极大值,若左负右正,则在这个根处取极小值. ③ 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一定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④ ()x f 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a,b )内可导,则求()x f 最大值、最小值的步骤与格式为:ⅰ. 求导数()x f 'ⅱ.求方程()x f '=0的根n x x x ,,,21

ⅲ.结合在[a,b]上的根及闭区间[a,b]的端点数值,列出表格若(b x x x a n <<<<< 21)

ⅳ.根据上述表格的单调性及的大小,确定最大值与最小值. 109.判别)(0x f 是极大(小)值的方法: 当函数)(x f 在点0x 处连续时,

(1)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x f ,右侧0)(<'x f ,则)(0x f 是极大值;

(2)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x f ,右侧0)(>'x f ,则)(0x f 是极小值.

110.复数的相等

,a bi c di a c b d +=+?==.(,,,a b c d R ∈) 111.复数z a bi =+的模(或绝对值)

||z =||a bi +112.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第18章 勾股定理复习 一.知识归纳 1.勾股定理 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 4()2 ab b a c ?+-=,化简可证. c b a H G F E D C B A 方法二: b a c b a c c a b c a b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 422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 2S 222 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

a b c c b a E D C B A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4.勾股定理的应用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 在ABC ?中,90C ∠=? ,则c ,b = ,a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 、利用勾股定理作长为 的线段 作长为 、 、 的线段。 思路点拨:由勾股定理得,直角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等于,直角边为 和1的直 角三角形斜边长就是,类似地可作 。 作法:如图所示 (1)作直角边为1(单位长)的等腰直角△ACB ,使AB 为斜边; (2)以AB 为一条直角边,作另一直角边为1的直角。斜边为 ; (3)顺次这样做下去,最后做到直角三角形,这样斜边 、 、 、 的长度就是 、 、 、 。 举一反三 【变式】在数轴上表示的点。 解析:可以把 看作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 为了有利于画图让其他两边的长为整数, 而10又是9和1这两个完全平方数的和,得另外两边分别是3和1。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篇一 篇二 篇三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π/2*k ±α(k∈Z)的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奇变偶不变),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高考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200条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 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 i n m a x m a 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 i n ()m i n (),()f x f p f q =,若[]q p a b x ,2?-=,则{}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勾股定理的应用(讲义及答案).

勾股定理的应用(讲义) 知识点睛 1.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处理思路: (1)理解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找出相应的直角三角形,并找出其______、______; (3)根据已知及所求,利用___________进行计算. 2.“勾股定理”或“勾股定理逆定理”: 条件是直角三角形时,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证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讲精练 1.一艘帆船由于风向的原因先向正东方向航行了160km,然后 向正北方向航行了120km,这时它离出发点有________km. 2.我方侦察员小王在距离东西向公路400m处侦察,发现一辆敌 方汽车在公路上疾驶,他赶紧拿出红外测距仪,测得汽车与他相距400m,10s后,汽车与他相距500m,则敌方汽车的速度为_________km/h. 3.如图,一个梯子AB长2.5米,顶端A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 时梯子底端B与墙角O的距离为0.7米.梯子滑动后停在CD位置上,测得BD=0.8米,求梯子顶端A沿墙下滑了多少米?

4.一根竹子高1丈,折断后竹子顶端落在离竹子底端3尺处, 则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_________尺.(这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其中的丈、尺是长度单位,1丈=10尺) 第4题图第5题图 5.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大意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是_______尺,这根芦苇的长度是 _______尺. 6.如图,公路上A,B两站相距5km,在公路附近有C,D两 所学校,DA⊥AB于点A,CB⊥AB于点B,已知AD=2km,BC=1km,现要在公路边建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E,使C,D 两所学校到E的距离相等,则青少年活动中心E应建在距离A多远处?

勾股定理知识点

1.勾股定理 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 4()2 ab b a c ?+-=,化简可证. 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 422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 2 2 ()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 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 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4.勾股定理的应用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 C ∠=?,则c =,b ,a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 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a b +与较长边的平方2c 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 ,b ,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222a b c +>,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②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 c b a H G F E D C B A b a c b a c c a b c a b a b c c b a E D C B A

勾股定理(讲义)

勾股定理 一、知识归纳 1.勾股定理 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222 += a b c 2.勾股定理的适用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应用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 在ABC ∠=?,则c,b=,a= ?中,90 C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题型 题型一:直接考查勾股定理 例1. 在ABC C ∠=? ?中,90 ⑴已知6 BC=.求AB的长 AC=,8 ⑵已知17 AB=,15 AC=,求BC的长 解: 题型二:应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2 1 E D C B A 例2.⑴在AB C ?中,90ACB ∠=?,5AB =cm ,3BC =cm ,C D AB ⊥于D ,CD = 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之比为3:4,斜边长为1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⑶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 ,斜边长为13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例3.如图ABC ?中,90C ∠=?,12∠=∠, 1.5CD =, 2.5BD =,求AC 的长

A B C D E 例4.如图Rt ABC ?,90C ∠=?3,4AC BC ==,分别以各边为直径作半圆,求阴影部分面积 题型三:实际问题中应用勾股定理 例5.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cm ,另一棵高2cm ,两树相距8cm ,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数的树梢,至少飞了 m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第 课时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一.基础知识点: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 2 +b 2 =c 2)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 B C ?中,90C ∠=?,则 2 2 c a b = +,22 b c a = -,22 a c b = -)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 14()2 ab b a c ?+-=,化简可证. 方法二: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 2 1422 S ab c ab c =?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 方法三:1()()2 S a b a b = +?+梯形,2 112S 22 2 ADE ABE S S ab c ??=+=? + 梯形,化简得证 3:勾股数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 2 2 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 2 2 2 ,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 规律方法指导 1.勾股定理的证明实际采用的是图形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的关系相互转化证明的。 2.勾股定理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于解决求解直角三角形边边关系的题目。 c b a H G F E D C B A a b c c b a E D C B A c b a H G F E D C B A b a c b a c c a b c a b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汇总整理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汇总及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 系: 2 、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个. 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 一般式: (2) 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时,设为此式) (3)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为时,设为此式) (4)切线式:。(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为时, 设为此式) 4、真值表:同真且真,同假或假 5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6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下图):(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充要条件: (1) 则P是q的充分条件,反之,q是p的必要条件; (2)且q ≠> 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p ≠> p ,且,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p ≠> p ,且则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函数单调性: 增函数:(1)文字描述是: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f(x)在上有定义,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 则就叫在上是增函数。D则就是f(x)的递增区间。 减函数:(1)、文字描述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f(x)在xD上有定义,若对任意的,都有 成立,则就叫f(x)在上是减函数。D则就是f(x)的递减区间。

单调性性质:(1)、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2)、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 (3)、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4)、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 注:上述结果中的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情况下是要变的,是等号左边两个函数定义域的交集。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等价关系: (1)设,那么 上是增函数; 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则为增函数;如果,则为减函数. 8、函数的奇偶性:(注:是奇偶函数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 奇函数定义:在前提条件下,若有,则f(x)就是奇函数。

勾股定理复习讲义

2 1E D C B A 勾股定理复习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知识归纳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____________,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________,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其中_____为斜边 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1)首先确定最大边(如c ).(2)验证2 c 与2 a +2 b 是否具有相等关系. 若2c =2a +2b ,则△ABC 是 ;若2c ≠2a +2 b ,则△ABC 不是 . 3.勾股数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_________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_____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7,24,25等 题型一:直接考查勾股定理 例1.(1)在ABC ?中,90C ∠=?,17AB =,15AC =,BC = (2)在ABC ?中,90ACB ∠=?,5AB =cm ,3BC =cm ,CD AB ⊥于D ,CD =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之比为3:4,斜边长为1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 ,斜边长为13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2cm 练习1:求下列阴影部分的面积: (1) 正方形S = ; (2)长方形S = ; (3)半圆S = ; 2:如图2,已知△ABC 中,AB =17,AC =10, BC 边上的高AD =8,则边BC 的长为 例2.如图ABC ?中,90C ∠=?,12∠=∠, 1.5CD =, 2.5BD =,求AC 的长 D C B A

勾股定理的应用(人教版)(含答案)

勾股定理的应用(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如图,Rt△ABC的直角边长分别为12和16,在其内部有n个小直角三角形,则这n个小直角三角形周长之和为( ) A.28 B.48 C.36 D.56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图形的平移 2.暑假中,小明到某海岛探宝.如图,他到达海岛登陆点后先往东走8km,又往北走 2km,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3km,再折向北走6km处往东一拐,仅1km就找到宝藏,则登陆点到埋宝藏点 的直线距离是( )km.

A. B. C.10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3.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3,AD=1,AB在数轴上,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M,则点M的对应的值为( ) A.2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4.一架5m长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脚距离墙角1.4m,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8m,那么梯脚移动的距离为( )m. A.0.6 B.0.8 C.1.2 D.1.6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5.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

开7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度为( )米. A.8 B.12 C.24 D.25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6.路旁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 )米. A.8 B.10 C.12 D.14 答案:B 解题思路: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2.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 个. 3.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1212()()()0x x f x f x -->? []b a x f x x x f x f ,)(0) ()(2 121在?>--上是增函数; []1212()()()0x x f x f x --'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果0)(<'x f ,则)(x f 为减函 数. 5.如果函数)(x f 和)(x g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x g x f +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 )(u f y =和)(x g u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x g f y =是增函数. 6.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7.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函数2 b a x +=;两个函数)(a x f y +=与)(x b f y -= 的图象关于直线2 b a x += 对称. 8.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a ; (2),)0)(()(1 )(≠=+x f x f a x f ,或1()() f x a f x +=-(()0)f x ≠,则)(x f 的周期T=2a ; 9.分数指数幂 (1)m n a = (0,,a m n N * >∈,且1n >).(2)1m n m n a a - = (0,,a m n N * >∈,且1n >). 10.根式的性质 (1 )n a =.(2)当n a =;当n ,0 ||,0a a a a a ≥?==? -∈.(2) ()(0,,)r s rs a a a r s Q =>∈.(3)()(0,0,)r r r a b a b a b r Q =>>∈. 1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log b a N b a N =?=(0,1,0)a a N >≠>.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商的对数: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点: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90 ∠=?,则c, C b,a=)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则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应注意:(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 (2)验证c2与a2+b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c2

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 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4:互逆命题的概念 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规律方法指导 1.勾股定理的证明实际采用的是图形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的关系相互转化证明的。 2.勾股定理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于解决求解直角三角形边边关系的题目。 3.勾股定理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弄清谁是斜边谁直角边,这是这个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易犯的主要错误。 4.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 ,b ,c 有下列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该逆定理给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5.?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主要是进行代数运算,通过学习加深对“数形结合”的理解.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5: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 4()2 ab b a c ?+-=,化简可证. c b a H G F E D C B A

勾股定理实际应用(讲义及答案)

勾股定理实际应用(讲义) ? 课前预习 1. 常用的6组勾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你画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3. 读一读,做一做 小聪郊游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一只蚂蚁从易拉罐底部爬向易拉罐顶部的罐口处喝饮料,在侧面留下了其爬行的轨迹.小聪观察后发现,蚂蚁爬行的路径是一条曲线,小聪想知道蚂蚁具体爬行了多长,于是邀请小明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经过一番讨论,小聪和小明分别准备尝试用两种方法来进行测量. 的长度来估计爬行的路程,如图1. 方案二:小明准备将易拉罐侧面剪开,然后用尺子直接测量蚂蚁爬行的路程.小明剪开易拉罐侧面,将其展开后发现,蚂蚁爬行的路径竟然是一条笔直的线段,如图2. 请你选一张长方形纸片,画出他的对角线,然后卷成一个圆柱,的方法,动手测量一下这条线的长度. ? 知识点睛

蚂蚁爬最短路问题处理思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点,连线; (3)构造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进行计算. ?精讲精练 1.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如图所示,圆柱的高等于8 cm,底面半径等于2 cm.在 圆柱的下底面的A点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则蚂蚁沿圆柱的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π取整数3) 2.如图,一根藤蔓一晚上生长的长度是沿树干爬一圈后由点A上升到点B,已知 AB=5 cm,树干的直径为4 cm.你能计算出藤蔓一晚上生长的最短长度吗?(π取整数3) 3.如图所示,有一根高为2 m的木柱,它的底面周长为0.3 m,为了营造喜庆的气 氛,老师要求小明将一根彩带从柱底向柱顶均匀地缠绕7圈,一直缠到起点的正

勾股定理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

勾股定理复习 一.知识归纳 1.勾股定理 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 4()2 ab b a c ?+-=,化简可证. 方法二: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 221 422 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 2 2 ()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 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4.勾股定理的应用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 在ABC ?中,90C ∠=? ,则c ,b ,a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 ①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 ② 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③ 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6.勾股数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 c b a H G F E D C B A b a c b a c c a b c a b a b c c b a E D C B A

数学常用公式精致版

MBA 数学常用公式 初等数学 一、初等代数 1.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 222 )2a b a ab b ±=±+( (2) 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3)22()()a b a b a b -=-+ (4) 33223)33a b a a b ab b ±=±+±( (5)3322()()a b a b a ab b ±=±+ 2. 指数 (1)m n m n a a a +?= (2)m n m n a a a -÷= (3)()m n mn a a = (4)()m m m ab a b = (5)()m m m a a b b = (6)1m m a a -= 3. 对数(log ,0,1a N a a >≠) (1)对数恒等式 log a N N a =,更常用ln N N e = (2)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3)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4)log ()log n a a M n M = (5 )1log log a a M n = (6)换底公式log log log b a b M M a = (7)log 10a =,log 1a a = 4.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1)排列 (1)(2)[(1)]m n P n n n n m =--???-- (2)全排列 (1)(2)321! n n P n n n n =--?????=

l O b b a A C (3)组合 (1)(2)[(1)] ! !!()!m n n n n n m n C m m n m --???--==- 组合的性质: (1)m n m n n C C -= (2)1 11m m m n n n C C C ---=+ (3)二项式定理 01111n n n n n n n n n n C a C a b L C ab C b ---=++++n (a+b) ● 展开式特征: 1)11,0,1,...,k n k k k n k T C a b k n -++==通项公式:第项为 2)1n +项数:展开总共项 3)指数: 1100;a n b n ???→???→逐渐减逐渐加的指数:由; 的指数:由各项a 与b 的指数之和为n 4)展开式的最大系数: 212132n n n n C n C +++n 当n 为偶数时,则中间项(第项)系数最大 2n+1当n 为奇数时,则中间两项(第和项)系数最大。 2 ● 展开式系数之间的关系 1)n r n C -=r n C ,即与首末等距的两相系数相等。 1 2.2n n n n n C C C ++=),即展开式各项系数之和为2n 0241 35 132,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即奇数项系数和等于偶数项系数和 二、平面几何 1. 图形面积 (1)任意三角形 11sin 22S bh ab C == (2)平行四边形:sin S bh ab ?== (3)梯形:S =中位线×高=1 2(上底+下底)×高 (4)扇形: 21 1 22S rl r θ== 弧长 l r θ=

勾股定理全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8c302577.html, 勾股定理全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基础知识点: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 2+b 2=c 2)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 B C ?中,90C ∠=? ,则22 c a b = +, 2 2 b c a = -,22 a c b = -)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则有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应注意: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 ; (2)验证c 2与a 2+b 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c 2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8c302577.html, 3: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 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4:互逆命题的概念 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规律方法指导 1.勾股定理的证明实际采用的是图形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的关系相互转化证明的。 2.勾股定理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于解决求解直角三角形边边关系的题目。 3.勾股定理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弄清谁是斜边谁直角边,这是这个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易犯的主要错误。 4.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 ,b ,c 有下列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该逆定理给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5.?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主要是进行代数运算,通过学习加深对“数形结合”的理解.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5: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 14()2 ab b a c ? +-=,化简可证. c b a H G F E D C B A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 点总结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 1、N 表示N+(或N*)表示Z 表示 R 表示Q 表示C 表示 2、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 有个,非空真子集有个。 二、基本初等函数 1、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m n a a =m n a a ÷=()m n a =()m a b = n m a =m a -=()m ab = 2、对数运算法则及换底公式(01a a >≠且,M>0,N>0) log log a a M N +=log log a a M N -=log n a M = log a N a =log a b =log a a = log log a a a b =1log a = 3、对数与指数互化:log a M N =? 4、基本初等函数图像

(3)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三、函数的性质 1、奇偶性 (1)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f x f x -=,则()f x 为函数,图像关于对称; (2)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f x f x -=-,则()f x 为函数,图像关于对称; 2、单调性 设1122,[,],x a b x x x <∈,那么 12()()0()[,]f f f x x a b x --) 12()()0()[,]f f f x x a b x ->?在上是函数。(即 1212 ()() 0f x f x x x -<-) 3、周期性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f x T f x +=,则()f x 的周期为;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1 () ()()()f x f x T f x +=-或 ,则()f x 的周期为; 四、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函数()y f x =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