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术后电解质紊乱临床治疗方案

外科术后电解质紊乱临床治疗方案

授课内容:外科术后补液及电解质紊乱临床治疗

手术期后病人常出现水盐电解质紊乱,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异常,如失水引起的低容量性休克、低钾引起的心律失常等,若长时间得不到纠正,则可能直接影响、术后预后不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由于术后疼痛禁食、呕吐等,各种体液的丢失及大量补液时电解质补充不当,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而危重病人病情复杂,难以单纯从临床表现判断水电解质紊乱情况,更多依靠寻找病因及生化等辅助检查判断水电解质紊乱情况,且严重的基础疾病使水电解质紊乱的纠正过程更加艰难。临床须重视手术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做到早期诊断,及时纠正。

补液量和补液速度依据病情而变化。补液快时可达1000ml/小时,慢时仅10ml/小时。过慢达不到目的。过快可以引起心衰,或中毒。为带入药物时速度在100—200ml/小时,普通补液速度为300—500ml/小时。

生理需要生理需要:一个健康的人的需要量,即不是因为疾病的治疗需要。一个禁食水(不吃饭或饮水)的病人每日生理需要量一般:5%葡萄糖1500ml 加0.9%生理盐水500ml加10%氯化钾30—40ml.

病理需要为治疗不同疾病,液体量不同。休克的病人可以输液10000ml,多为晶体液部分胶体液和血液;糖尿病病人输液达体重的10%,最初多为盐水,血糖下降到13.9mmol/L以下时,可以给5%葡萄糖;尿崩症输液多在4000ml 以上,以糖水和胶体为主电解质紊乱

如钾钠氯钙,其浓度都有一定的范围,过多过少都需要调节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钠血症,低钠血症…

1。根据病人的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重要的如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病肾

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来调整补液的量和质。2。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对液体的需要,容量不足。如低血压,尿量少,等低容量的情况。注意改善循环。3。根据化验结果:白蛋白,钠,钾,钙等,缺多少补多少,补到化验复查基本正常。4.禁食大于3天,每天补20%脂肪乳250ml。5。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RI。根据不同情况:a:老年人,即使没有糖尿病,也要加RI,按5:1给,因为手术是一个应激,会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b糖尿病病人,根据具体血糖情况。RI4:1可完全抵消糖,再升高,如3:1可降糖。

正常人血液的酸碱度即pH值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其变动范围很小。疾病可以造成过酸或过碱。根据血液pH的高低,<7.35为酸中毒,>7.45为碱中毒。HCO3-浓度主要受代谢因素影响的,称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H2CO3浓度主要受呼吸性因素的影响而原发性增高或者降低的,称呼吸性酸中毒或者碱中毒。在单纯性酸中毒或者碱中毒时,由于机体的调节,虽然体内的HCO3-/H2CO3值已经发生变化,但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成为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如果pH异常,则称为失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

注意观察病人尿量,关节反射,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准确补液是治疗的关键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一、概述 水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被打破,导致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异常。这种疾病常见于患有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严重感染的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是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以确保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运转。 二、护理目标 1. 保持水平衡 •目标: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防止脱水或水中毒。 •措施: –定期检测体重、尿量和血压,及时发现和纠正水分异常。 –鼓励患者适量饮水,避免过度脱水或过度补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水分需求,调整输液速度和容量。 –教育患者注意饮食中水分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盐分和咖啡因。 2. 维持电解质平衡 •目标:保持体内电解质的正常浓度,防止电解质紊乱。 •措施: –定期监测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 –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调整饮食中的电解质摄入。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补充电解质的药物或液体。 –教育患者注意饮食中电解质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或缺乏。 3.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 •目标:预防并处理水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等。•措施: –定期监测心电图、血气分析和尿液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并发症风险,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

–教育患者注意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三、具体措施 1. 脱水的护理措施 •目标:纠正脱水,恢复体内水分平衡。 •措施: –给予患者足够的饮水量,根据医嘱进行口服或静脉补液。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颜色,及时发现脱水的迹象。 –鼓励患者多喝水,避免过度出汗和脱水的因素。 –教育患者注意脱水的早期症状,如口渴、尿量减少等。 2. 水中毒的护理措施 •目标:纠正水中毒,恢复体内水分平衡。 •措施: –限制患者的饮水量,避免过度补水。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浓度,及时发现水中毒的迹象。 –注意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水中毒引起的并发症。 –教育患者注意水中毒的早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3.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措施 •目标:纠正电解质紊乱,恢复体内电解质平衡。 •措施: –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调整饮食中的电解质摄入。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补充电解质的药物或液体。 –监测患者的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 –教育患者注意电解质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或缺乏。 4. 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目标:预防并处理水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并发症。 •措施: –定期监测心电图、血气分析和尿液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并发症风险,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

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方法

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方法 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嗪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酊0.3-1ml/次,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0.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 危及生命的电解质紊乱的处理 一、钾血清钾浓度的轻微变化能对心脏节律和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一) 高钾血症及处理 高钾血症多见于肾衰,严重溶血,挤压综合症,大面积肌肉组织损伤,醛固酮减少症,缺氧,医源性高血钾见于输入过多过快的钾或 CPB 高钾停跳液回收入 CPB 机内,烧伤,肌肉营养不良使用琥珀胆碱致肌肉抽搐,使用保钾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 I 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 紧急处理应根据血钾升高的程度进行处理血钾 5.5-6.50mmol/l 以排除为主,可用呋塞米 1mg/kg 静注,和 5%氯化钙 20ml 缓慢静注以减轻 K+对心肌的抑制作用; 血钾 6-7 mmol/l 以促进 K+向细胞内转移为主。 (二) 低血钾危象的处理 血清 K+<3.5mmol/l 为低钾血症. 紧急处理治疗低血钾的关键是切断其产生的原因. ⑴静脉补钾:公式 10%KCL(ml)=(4.5-实测血钾浓度)*0.3*KG 体重⑵补镁⑶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⑷加强监测:ECG\电解质,血气等 二、钠钠是细胞外液中主要的可交换的阳离子,是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高钠引起细胞内脱水,低钠可引起细胞内水肿。 (一) 高钠血症 血钠>145mmol/l 为高钠血症. 紧急处理补液:对高渗性脱水伴有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的病人,首先可给予平衡液或生理盐水 1000-2000ml,如有高钠血症无明显脱水者,可输 5%GS1000-2000ml;高钠血症病人需补液量的简便公式=4*体重(kg)*欲降低的 Na 量(mmol/l) .

外科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

第一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病人护理 第一节正常体液平衡 一、水的平衡 (一)体液的含量及分布 人体体液及其组成成分比较恒定,波动范围小 成年男性液体总量占体重的60% 女 55% 婴幼儿 70~80% 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40%,女性占35% 细胞外液占20%,组织间液为15%,血浆为5% 第一间隙-细胞内液所在的空间 第二间隙-细胞外液所在的空间,不断进行交换, 又称为功能性细胞外液。 第三间隙-胸腔、腹腔、脑室、关节和滑囊等 是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吗?

(二)24小时液体出入量的平衡 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摄入量(ml)排出量(ml) 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 食物水700 粪150 内生水300 呼吸蒸发350 皮肤蒸发500 总入量2000~2500 总出量2000~2500 体温每升高1℃,每日每千克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 浑身汗湿约失水1000ml 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 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水分丢失迅猛 1.尿液 正常人每日尿量约1000~15OOml,尿比重为1.012

每日体内固体代谢物约30~40g,每g需15ml水溶解每日尿量至少500~600m 少尿小于400ml、无尿小于100ml 2.粪便 约150ml的水分从粪便排出 呕吐、腹泻、肠瘘易导致脱水 3.内生水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 急性肾衰时,必须将内生水记入摄入量 (三)体液平衡调节 渗透压调节-下丘脑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 血容量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二、电解质的平衡 1.钠正常值135~145mmol/L 每日需氯化钠5~9g,自食物中获得 禁食的病人需每日输注等渗盐水500~1000ml 2.钾 正常值为3.5~5.5mmol/L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 水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常见于各种疾病的 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水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及措施,以 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护理目标: 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液量和电解质浓度,及时纠正失衡情况,保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2.预防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肌肉痉挛、脱水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防止病情 恶化。 3.促进康复。水电解质紊乱可能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和代谢,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护理措施: 1.监测体液量和电解质浓度。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液量和电解质浓度,及时发现失衡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 2.纠正失衡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可以采取口服或静脉注射等方式,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纠正失衡情况。 3.预防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肌肉痉挛、脱水等。 4.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促进患者的康复。 5.教育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水电解质紊乱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水电解质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其护理目标及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同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电解质紊乱护理问题

电解质紊乱护理问题 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浓度异常的情况,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离子的紊乱。这些电解质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和机体的 电生理活动非常重要。本文将从电解质紊乱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电解质紊乱可以分为水钠紊乱、钾紊乱、钙磷紊乱、酸碱平衡紊 乱等。其中,水钠紊乱最为常见,包括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低钠血 症通常由于体内失钠或增加水分所致,常见于肾功能损害、水过多或 摄入不足等情况。高钠血症则常见于丧失大量水分,如高渗透压性失水、失水不足等。钾紊乱主要包括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常见于肾功 能不全、细胞内外钾分布异常等情况。钙磷紊乱则表现为低钙血症和 高钙血症,通常与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维生素D缺乏等相关。酸碱平 衡紊乱包括酸中毒和碱中毒,主要由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引起。 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多样,具体症状取决于电解质的紊乱类型 和程度。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肌肉无力、抽搐、意识

障碍等。此外,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血栓等并发症。 对于电解质紊乱的诊断,首先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评估液体摄入、排尿情况、心肺功能和神经系统状态等。其次, 常规实验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血液尿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肾功能评估、甲状旁腺功能检测等。根据检查结果,可以明确电解质 紊乱的类型与程度。 针对电解质紊乱的护理,首先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对于低 钠血症,护理重点是补充钠盐,可通过口服、静脉输液等途径给予。 在补钠过程中,需监测血钠水平,避免钠浓度过快或过高。对于高钠 血症,护理重点是纠正原发病因并限制钠摄入。对于低钾血症,应补 充适量的钾盐,并监测血钾水平,以避免过快或过高。同时,要监测 心电图,以及关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高钾血症,首先应 停用钾盐,限制钾摄入,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或透析治疗。对于低钙血症,可通过补充钙剂来纠正,同时要监测血钙水平和心电图。对于高 钙血症,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发病因,并适当限制钙摄入,有需要时可

外科术后电解质紊乱临床治疗方案

授课内容:外科术后补液及电解质紊乱临床治疗 手术期后病人常出现水盐电解质紊乱,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异常,如失水引起的低容量性休克、低钾引起的心律失常等,若长时间得不到纠正,则可能直接影响、术后预后不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由于术后疼痛禁食、呕吐等,各种体液的丢失及大量补液时电解质补充不当,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而危重病人病情复杂,难以单纯从临床表现判断水电解质紊乱情况,更多依靠寻找病因及生化等辅助检查判断水电解质紊乱情况,且严重的基础疾病使水电解质紊乱的纠正过程更加艰难。临床须重视手术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做到早期诊断,及时纠正。 补液量和补液速度依据病情而变化。补液快时可达1000ml/小时,慢时仅10ml/小时。过慢达不到目的。过快可以引起心衰,或中毒。为带入药物时速度在100—200ml/小时,普通补液速度为300—500ml/小时。 生理需要生理需要:一个健康的人的需要量,即不是因为疾病的治疗需要。一个禁食水(不吃饭或饮水)的病人每日生理需要量一般:5%葡萄糖1500ml 加0.9%生理盐水500ml加10%氯化钾30—40ml. 病理需要为治疗不同疾病,液体量不同。休克的病人可以输液10000ml,多为晶体液部分胶体液和血液;糖尿病病人输液达体重的10%,最初多为盐水,血糖下降到13.9mmol/L以下时,可以给5%葡萄糖;尿崩症输液多在4000ml 以上,以糖水和胶体为主电解质紊乱 如钾钠氯钙,其浓度都有一定的范围,过多过少都需要调节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钠血症,低钠血症… 1。根据病人的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重要的如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病肾

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来调整补液的量和质。2。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对液体的需要,容量不足。如低血压,尿量少,等低容量的情况。注意改善循环。3。根据化验结果:白蛋白,钠,钾,钙等,缺多少补多少,补到化验复查基本正常。4.禁食大于3天,每天补20%脂肪乳250ml。5。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RI。根据不同情况:a:老年人,即使没有糖尿病,也要加RI,按5:1给,因为手术是一个应激,会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b糖尿病病人,根据具体血糖情况。RI4:1可完全抵消糖,再升高,如3:1可降糖。 正常人血液的酸碱度即pH值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其变动范围很小。疾病可以造成过酸或过碱。根据血液pH的高低,<7.35为酸中毒,>7.45为碱中毒。HCO3-浓度主要受代谢因素影响的,称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H2CO3浓度主要受呼吸性因素的影响而原发性增高或者降低的,称呼吸性酸中毒或者碱中毒。在单纯性酸中毒或者碱中毒时,由于机体的调节,虽然体内的HCO3-/H2CO3值已经发生变化,但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成为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如果pH异常,则称为失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 注意观察病人尿量,关节反射,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准确补液是治疗的关键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诊断治疗指南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诊断治疗指南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体内的水分称为体液,体液由水及溶解在其中的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和蛋白质等组成。细胞内外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在体液中进行的。机体体液容量、各种离子浓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恒定,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相关脏器的调节得以实现的。当体内水、电解质的变化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和(或)调节系统本身功能障碍时,都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十分常见,它往往是疾病的一种后果或疾病伴随的病理变化,有时也可以由医疗不当所引起。严重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又是使疾病复杂化的重要原因,甚至可对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一、体液的组成及分布 体液由细胞膜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占总体液的三分之二,约占体重的40%,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基质。细胞外液占总体液的三分之一,约占体重的20%,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必须依赖的外环境或称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可由毛细血管壁进一步划分为细胞间液和位于血管内的血浆,细胞间液约占体重的15%,血浆约占5%,血浆是血液循环的基质。 表4-1 正常人体液的分布和容量(占体重的百分比,%)

成人成人儿童婴儿新生儿老年体液总60 55 65 70 80 52 细胞内40 35 40 40 35 27 细胞外20 20 25 30 45 25 细胞间15 15 20 25 40 20 血浆 5 5 5 5 5 5 二、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分布及特点 体液中的电解质一般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有Na+、K+、Ca2+、Mg2+、Cl-、HCO3-、HPO42-、SO42-、有机酸根和蛋白质阴离子等。各种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见表4-2。 表4-2 体液中主要电解质的含量 血浆mEq/L 细胞间液细胞内液 阳离Na+142 140 10 K+ 5 5 150 Ca2+ 5 5 极低 Mg2+ 3 3 40 总量155 153 200 阴离Cl-103 112 3 HCO3-27 28 10 HPO42- 2 4 142 SO42- 1 2 5 有机酸 6 6 — 蛋白质16 1 40 总量155 153 200 三、静水压和渗透压 体液中的水分在不同体液腔隙之间的移动取决于两种压力:静水压和渗透压。 1.静水压 2.渗透压

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方法与实用建议

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方法与实用建议电解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其平衡与稳定对身 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电解质紊乱可能发生,导致 机体功能受损。本文将探讨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方法和提供一些建议, 以帮助患者恢复电解质平衡并促进康复。 电解质紊乱是指体液内电解质的浓度失衡,通常以血液中的电解质 水平为参考。其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钠、钾和钙的异常。治疗 电解质紊乱的方法主要包括补充电解质、调整饮食和处理潜在疾病。 下面将具体介绍每种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方法和相应的实用建议。 一、钠的电解质紊乱 1. 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 低钠血症是指血液中的钠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治疗方法包括限制液 体摄入、补充钠、治疗潜在原因等。在钠严重不足导致症状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静脉输液补充钠。 2. 高钠血症的治疗方法 高钠血症是指血液中的钠浓度高于正常范围。治疗方法包括限制盐 和含钠食物的摄入、饮水增加、调整潜在原因等。在严重的情况下, 可能需要药物干预或静脉注射盐水。 二、钾的电解质紊乱 1. 低钾血症的治疗方法

低钾血症是指血液中的钾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治疗方法包括增加钾 的摄入、调整药物和饮食、治疗潜在原因等。对于严重的低钾血症, 可能需要静脉输液补充钾。 2. 高钾血症的治疗方法 高钾血症是指血液中的钾浓度高于正常范围。治疗方法包括限制摄 入高钾食物、调整药物和饮食、治疗潜在原因等。对于严重的高钾血症,可能需要药物干预或者透析治疗以快速降低钾水平。 三、钙的电解质紊乱 1. 低钙血症的治疗方法 低钙血症是指血液中的钙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治疗方法包括补充钙、增加摄入含钙食物、调整药物和饮食、治疗潜在原因等。严重的低钙 血症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给药以快速纠正钙缺乏。 2. 高钙血症的治疗方法 高钙血症是指血液中的钙浓度高于正常范围。治疗方法包括限制摄 入含钙食物、增加饮水量、调整药物和饮食、治疗潜在原因等。在严 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药物干预或透析治疗来降低钙水平。 总的来说,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电解质、调整饮食 和处理潜在疾病。对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以 监测和纠正电解质水平。预防电解质紊乱的关键是保持均衡饮食、适 度运动和定期体检,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应定期进行电解质检查以及咨询医生的意见。

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失常的表现及处理措施

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失常的表现及处理措 施 电解质紊乱主要影响心肌动作电位,对心肌应激性及传导性也有影响,严重电解质紊乱会引起激动起源异常、传导异常、心脏停搏、室颤。临床上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及心律失常并不少见,但漏诊比较多,主要原因是大家对这方面的知识缺乏足够的重视及了解。尤其是在基层医院,较容易忽视这类问题。 基层医生应该掌握电解质紊乱的判断方法和处理措施,本文例举了一些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及心律失常表现,并就处理措施做简要阐述。 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特点 ●大多数情况下非单一电解质素紊乱,而是2种或多种电解质紊乱同时存在,如低钾常伴随低镁,高血钾常合并低血钙。 ●常伴有酸碱失衡,如高钾合并酸中毒,低钾合并碱中毒。 ●掺杂因素多,如本身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 ●药物的影响,如利尿剂、转化酶抑制剂等。 ●个体差异大。 因此,在分析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及心律失常时必须结合每个人的具体临床情况综合判断及处理。 高钾血症

钾是人体最重要的电解质之一,临床上血钾对心电的影响最明显。正常情况下体内98%的钾存在细胞内,细胞外液即血清钾浓度很低。正常血清钾浓度3.5~5.5 mmol/L。 心电图改变 当血钾浓度>5.5mmol/L时,心电图出现高尖T波、表现为两支对称,基底部狭窄,即所谓“帐篷状T波”,为最具特异性的改变。但并非所有患者均可表现为T波高尖,有报道特征性的T波改变仅22%。 随着血钾浓度的继续增高,可出现QRS波群的振幅降低、均匀增宽、时限延长,甚至呈左束支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型。 当血钾浓度>7 mmol/L时,可出现P波振幅降低,Q波时限延长;当血钾浓度>8mmol/L时,P波往往消失,即所谓窦室心率。 此外,严重高钾血症可引起ST段抬高,类似急性心肌缺血,这需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 心律失常表现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以缓慢型为主: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等,严重时可出现心室静止或心室颤动而死亡。 处理措施:葡萄糖加胰岛素、钙剂高血钾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时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危及生命。首先是治疗原发病(如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减少或祛除诱发因素,如转化酶抑制剂可以引起血钾增高,当同时合并保钾利尿剂时容易诱发高钾血症,因此,临床上应当慎将二者联合使用。处理原则

鞍区肿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观察及护理

鞍区肿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观察及护理 鞍区肿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观察及护理 鞍区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鞍区结构复杂,电解质分析仪术后易出现并发症,电解质紊乱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1]。特别是血钠紊乱,如果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通过术后对血钠严密监测,及时纠正和有效的护理。提高了鞍区肿瘤手术疗效。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7年至2009年收治的37例鞍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37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12岁~64岁,平均年龄43.19岁。其中垂体腺瘤30例(复发患者1例),颅咽管瘤6例,脑膜瘤1例。其中手术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4例。 1.2术后并发电解质紊乱37例术后患者并发电解质紊乱30例。其中低钠血症22例,高钠血症3例,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交替出现5例。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电解质,细致周密的护理,全部并发电解质紊乱病例均得到有效控制,早期消除症状,顺利出院。 2 临床特点及治疗 2.1鞍区肿瘤术后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SIADH)引起的低钠血症[2],主要特征是细胞外液量正常或稍高,钠代谢为正平衡。由于SIADH引起的低钠血症是稀释低钠血症,不是真正的缺钠。这就决定了它的治疗是限制液体入量而不是补充钠盐。只有在体内钠总量缺乏及尿钠水平低于正常时才可补钠;但当血钠低于105mmol/L应静脉给予高渗盐,当症状改善和血钠达120mmol/L水平即停止补充高渗盐,给予常规的限水治疗。 2.2鞍区肿瘤特别是颅咽管瘤及垂体腺瘤经颅全切除术后较易发生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引起低钠血症,主要特征是细胞外液减少,钠代谢为负平衡,所以治疗需补充容量和恢复钠的正平衡。根据低血钠的严重程度给予静脉补充正常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 2.3鞍区肿瘤术后的高钠血症对脑病理形态影响很大,死亡率高。尿崩症出量大于入量或过份的液体限制可引起低血容量性高钠血症,下

电解质紊乱

急性颈髓损伤水电解质紊乱的分析与治疗 张勤安1母心灵1 王少华2孙宜保3 杨勇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CSCI)后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的异常情况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CSCI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及处理方法。结果:CSCI导致患者水电解质紊乱是常见的并发症,对于这种并发症临床医生应该正确掌握补液方法,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提高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救治水平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颈髓损伤;电解质紊乱;低血钠症 Water and Electrolyte Disorders and Their Supporting Treatment during Acute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 Qin an Zhang1,Xin ling Mu1,Shao hua Wang2,Yi Bao Sun3,Yang Yong3【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water-electrolytes imbalance and Giving Appropriate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al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Methods :Some 40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or water-electrolytes Na+ imbalance,and Giving Appropriate Measures.Results :hyponatremia of water-electrolytes imbalance is as very complication in acute complete CSCI patients, Clinical doctors can actively respond to Giving Appropriate Measures. 【Author,s Adderss】orthopaedic hospital spinalⅡDpartment of Zhengzhou,450052 【Key words】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water-electrolytes imbalance: hyponatremia. 急性颈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是一种在临床较为常见、严重的创伤,颈髓损伤的同时严重的低钠血症是急性颈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作者以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的住院患者为对象,研究其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临床变化,旨在探讨颈髓损伤患者出现水电解质变化的应对措施和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是总结我科2011-01—2011-12共收治的40例由于各种不同原因所致急性颈脊髓损伤而人院者,同时除外其它部位(特别是有胸椎、腰椎)损伤,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39.21士8.96岁。其中下颈椎(以C4-C7)骨折或脱位者31例,上颈椎(C4以上)无骨折脱位型损伤者9例。患者受伤后至人院时间平均2.76土1.82d,平均住院41.88土21.93 d,人院/出院时均为完全性脊髓损伤。所有住院患者按照Frankel分级法均评定为A级[1]。 1.2观测指标 本组病例均取人院后次日清晨卧位静脉血,查血清钾离子(K十)、钠离子(Na十),氯离子(Cl一)和肾功能。对于水电解质紊乱病例及时进行处理,每日复查一次,至正常后每3天复查1次。同时人院后记录急性颈髓损伤病人的每日尿量及液体入量,在伤后7---15d 期间,每日留24h尿标本,检测尿中K十,Na十,CL一浓度,并计算其各自的24h排出总量。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 2.1血电解质变化 本组病例94.9% (38/40)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低钠血症,平均值低于正常值,其中 1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Ⅱ科 450052 e-mail:Qinanzhang118@https://www.doczj.com/doc/8c19146714.html, 2郑州市骨科医院骨关节科 通讯作者:王少华 3郑州市骨科医院微创脊柱科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措施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措施 世界是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的。人体也是一个平衡的状态。中医讲究“阴平阳秘”,意思是阴阳顺和,处于平和状态,人体才会健康。阴盛阳衰或是阳盛阴衰,人体都会生病。西医讲究的便是电解质的平衡。细胞内外的压力大小合适,人体的酸碱平衡,人体才会健康。但是生活中人们往往处于电解质紊乱的状况,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人体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Na、K、Ca、Mg,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外液中主要阴离子以Cl-和HCO3-为主,二者除保持体液的张力外,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通常,体液中阴离子总数与阳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当出现任何一个电解质数量改变时,将导致不同的机体损害,即出现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病因: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离子代谢异常

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症状: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低钙血症,低血镁症,高血镁症 治疗关键要针对病因及时彻底的治疗电解质紊乱,如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低钾血症时,去除引起低血钾原因,在补钾过程要预防高血钾症。一般随着补钾,临床症状也随之恢复,如合并抽搐应注意是否有其他电解质改变,尤其是血钙的调节。慎用抗精神病药物以防发生意识障碍。高血钾时,治疗原则除针对病因外,要对抗钾中毒,促使钾离子的排泄,保护心肌功能。低钠血症要注重钠的补充,而高钠血症要监测计算水的补充。 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给予大量维生素及神经营养物质,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如给予谷氨酸、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辅酶A、烟酸等。精神障碍一般无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用抗焦虑、抗抑郁类药,应用精神药物要慎重,要注意避免对有关脏器的进一步损害,加深意识障碍或损害其他脏器功能。

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电解质的浓度因各种原因而偏离正常范围, 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和问题。电解质扮演着维持身体各种生理功 能平衡的重要角色,因此对于电解质紊乱的了解十分重要。本文将介 绍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一、常见症状 1. 钠离子的紊乱: 钠离子是维持体液浓度和体积的重要因素。当钠离子浓度过高(高 钠血症)时,症状可以包括口渴、脱水、尿量少、皮肤干燥等。而当 钠离子浓度过低(低钠血症)时,症状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抽搐等。 2. 钾离子的紊乱: 钾离子是参与神经肌肉功能的重要电解质。高钾血症(钾离子浓度 过高)可能导致心脏节律紊乱、肌无力等症状。而低钾血症(钾离子 浓度过低)则可能引起心率失常、肌肉无力等问题。 3. 钙离子的紊乱: 钙离子对于神经肌肉功能和骨骼健康均至关重要。高钙血症(钙离 子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问题、神经系统异常等。低钙血症 (钙离子浓度过低)则可能引发手足抽搐、异常心律等症状。 4. 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的重要因素。当体内酸性过高(酸中毒)或碱性过高(碱中毒)时,肌肉疲乏、呼吸困难、意识混乱等症 状可能出现。 二、治疗方法 1. 诊断电解质紊乱: 通过临床症状、血液检查或尿液检查等手段来确定电解质的紊乱情况,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补充电解质: 针对不同的电解质紊乱情况,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 相应的电解质。补充过程需要严密监测,防止补充过量或不足。 3. 治疗原发病: 有些电解质紊乱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肾脏疾病、心脏病等。治 疗原发病有助于纠正电解质紊乱。 4. 调整饮食: 在轻度的电解质紊乱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帮助纠正。例如,低钠血症患者可以适量增加摄入钠离子的食物如咸菜和高盐食物,高 钾血症患者则需要限制钾的摄入。 5. 药物治疗: 一些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调节,如利尿剂用于 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钠和水分。

手术常备:临床医生必须知道的补液知识,4张表格讲透!

手术常备:临床医生必须知道的补液知识,4张表格讲透! 液体治疗是外科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液体失衡和异常分布等,并能影响预后,其是通过补充或限制某些液体以纠正体液平衡失常或维持体液平衡的治疗方法。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可分为针对脱水(细胞外液丢失为主,常伴随电解质紊乱)的补液治疗及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复苏治疗,在补充细胞外液及有效循环血量的同时,纠正并发的电解质紊乱,其中脱水的治疗液体应尽可能根据其电解质变化而增减调整相应溶质的成分与含量,以矫正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休克(有效血容量减少)复苏治疗的液体选择尽量接近于正常血浆成分,并酌情补充胶体。对围手术期者,既应避免因低血容量导致的组织灌注不足和器官功能损害,也应注意容量负荷过多所致的组织水肿。 目前常用的治疗液体包括晶体液与胶体液,区别是溶质分子质量的大小。晶体液可自由通过大部分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内外有相同的晶体渗透压;胶体液不能自由通过大部分毛细血管而在血管内产生较高的胶体渗透压。 晶体液 临床使用最多、用量最大的一类静脉输注溶液,是血容量低、出血、脓毒症和脱水症的一线选择,其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直径<1nm、最稀薄的溶液,可自由通过大部分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内外有相同的晶体渗透压,主要用于补充功能性的细胞外液缺失。因其无大分子物质存在,输注血管后大部分渗透分布于组织间隙,只有1/5-1/3左右的液体可保留在血管内,并对凝血、肝肾功能基本无影响,光束透过时不会产生反射现象,但扩容效率低、效应短暂,大量输注可致组织水肿、肺水肿等。 晶体液包括生理盐水(NS)、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液)、高张氯化钠溶液、乳酸林格液(LRS)、醋酸林格液(ARS)、碳酸氢钠林格液、醋酸平衡盐溶液等,可分为含糖晶体液和不含糖晶体液,含糖晶体液可补充能量,不含糖晶体液若不含碳酸氢根或其前体物质,如

外科水、电解质紊乱患者的护理要点

外科水、电解质紊乱患者的护理要点 一、等渗性缺水 等渗性缺水是指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 1.评估要点(1)监测血电解质、肾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ABG)。 (2)了解等渗性缺水的原因有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 如大量呕吐、肠外掇等;有无体液丧失,如急性腹膜炎、肠梗阻、大面积烧伤早期等。 (3)症状和体征有无皮肤弹性下降;口腔内颊黏膜或齿龈线区出现干燥;有无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降低;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意识改变、乏力、神志淡漠;出入量的变化;中心静脉压是否低于正常值等。 2.护理措施(1)维持充足的体液量 ①去除病因积极处理原发疾病,以减少体液的丢失。 ②实施体液疗法遵医嘱及时补液,补液时严格遵循定量、定性和定时的原则。 ③遵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④疗效观察精神状态;缺水征象;生命体征;血、尿常 规、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中心静脉压的改变。 (2)减少受伤的危险①监测血压以免在改变体位时发生眩 晕而跌倒。

②定时翻身,经常变换体位,保持皮肤完整。 ③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栏、约束带等。 二、低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是指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低于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1.评估要点 (1)监测血电解质、肾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ABG)。 (2) 了解低血钠的原因有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的情况,如反复呕吐、慢性肠梗阻等;有无大创面慢性渗液的情况;有无肾脏排水、排钠过多而补钠不足的情况。 (3)有无体液过多潴留的征兆,如肺部湿啰音、中心静脉压升高、肺毛细血管/动脉楔压升高、组织水肿、颈静脉怒张、腹水等。 (4)症状和体征有无消化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痉挛等;有无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如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脉压缩小等;有无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和体征,如颅内压升高、头痛、倦怠、意识不清、昏迷、痉 挛、肌肉无力或反射过度等。 2.护理措施(1)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CVP)、 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2)监测体重变化。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与补液(一)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与补液(一)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与补液 外科手术后,由于术中引起的创伤和应激等原因,常常会出现体液失 调的情况。体液失调分为电解质失衡、血容量不足、酸碱平衡紊乱等,如果不及时予以补液则会影响恢复和预后。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电解质失衡 手术后由于术中输液不当或者电解质丢失过多,常会出现电解质失衡 的情况。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高钙血症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 者的恢复,甚至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临床上通常可以通过血液电 解质检查来确定病情,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补液治疗。 二、血容量不足 手术创伤引起的体液丧失,可能会导致血容量不足,从而引起肾加压素、醛固酮、肾素等内分泌反应的释放,进一步加重机体应激反应。 所以,及时补液是维持血容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临床上可根据中心静 脉压、肺动脉楔压、血压等指标来确定患者的血容量情况。如果判断 为血容量不足,则可进行补液治疗。 三、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是指血液酸碱值(pH)或碳酸氢根离子(HCO3-)失常, 从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紊乱可能由呼吸和代谢因素引起。 术后患者由于机体应激和手术创伤导致呼吸、循环、消化等器官功能 受到影响,患者容易出现酸碱平衡失调。但是,不同的紊乱类型需要

不同的处理方法。所以,对于酸碱失衡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 四、补液治疗 以上三种情况都需要进行补液治疗。补液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体征和生命指标来确定。目前在临床上普遍采用的补液方式包括口服补液、静脉补液和胃肠外营养补液。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可以选择合适的补液途径和补液剂量。 总之,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医生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液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的体液恢复正常,从而提高手术后恢复的成功率。

心脏手术后严重电解质紊乱的分析与护理

心脏手术后严重电解质紊乱的分析与护 理 摘要:伴随着心脏手术的进行,让很多患有心脏病的患者获得了手术的机会,手术之后心功能获得了有效的提升改善,让病人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可 是因为心脏手术所具备的特殊性,手术之后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电解质紊乱 是当前心脏术之后经常出现的一种较为严重的一项并发症,我院从2020年 1 月 到2022年 12 月针对69 例心脏疾病患者采取了手术治疗,当前对患者术后电解 质紊乱应该如何预防和需要采取何种护理体会进行如下报道。 关键词:心脏;手术;电解质;紊乱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9 例接受手术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比例为42 例:27 例;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患者最大年龄为78岁,患者平均的年龄为50. 7 岁。其 中进行单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33 例,进行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18 例,冠状动 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9 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4 例,换瓣加冠状动脉搭桥 术手术的患者4 例,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置换手术1 例。全部病人都在全麻和 体外循环模式下完成手术。手术之前患者电解质全部保持在稳定的范围。本组病 人其中有16 例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产生了电解质紊乱问题,这一比例占到了手 术整体病人数的23% ,其中出现低血钾患者2 例,出现低血钠患者14 例,病情 产生在病人接受手术之后的3天到5 天,主要的表现是头晕和乏力,纳差并尿量 减少。 1.2结果

本组中的16 例病人,尽管护理人员及时的发现,同时通过积极进行电解质的补充,和指导并激励病人进行进食之后,病人的电解质紊乱问题获得了有效的缓解,在完成手术之后的7天到10天正常出院。 2原因分析及预防 2.1原因 病人在完成手术之后第二天则会从ICU 转入到普通病房,手术完成的第3天到 5天则因为病人产生极度的乏力或者是纳差情况,心电监护并未产生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等问题,对电解质进行复查后看出病人本身出现了低血钾或者是低血钠的问题,其中血钾在3 0~4 0mmol/ L,血钠则保持在125 ~ 135mmol/ L。当前将其具体原因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体液不足: 因为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和进行手术因为创伤等问题而导致机体中的环境产生紊乱,手术之前持续的服用利尿剂并控制水的摄入,手术之后持续的使用强心利尿的方式治疗,手术之后病人出现大量出汗等情况。(2) 水量摄入不足: 因为纳差和手术之前以及之后所要求的禁食,及术之后病人饮食一般都是比较清淡的。(3) 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的判断存在严重失误: 因为对低血钠的关注度并不是十分的充分或者是因为个人经验的缺失,对于低血钾所作出的判断产生严重的失误,针对部分手术完成之后血钾保持在35到 40mmol/ L 的病人并未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 2.2 预防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有充分的专业知识,手术之前需要对病人实际心功能状况进行品股,认识到病人实际的进食情况,术前三天需要对患者肝肾功能和电解质进行检查,并且对积极体内水电解质紊乱情况予以纠正。手术之后病人产生和病情不一致的乏力和纳差以及尿少等问题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并即刻对其展开电解质检查,从而能够快速找出电解质紊乱的具体情况。其次,手术完成之后病人在ICU 转入到病房病房后护士应该需要与ICU 护士及时完成好交接班,深入了解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以及血液稀释的具体程度,并对患者尿量和入水情况进行记录,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三,关注病人提出的严密观察症状以及患者体征,通过护士细致的观察和对病人主诉的关注,可以对产生电解质紊乱的病人在并未

研究24例垂体腺瘤术后水电解质失衡及处理

研究24例垂体腺瘤术后水电解质失衡及处理 摘要:本院在20XX年6月至20XX年10月期间共手术切除垂体瘤24例,术后部分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失衡,予以积极的治疗,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垂体腺瘤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4例,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岁。发病时间2月~3年,平均个月。术前CT或MRI检查直径≥1 cm的大腺瘤5例,<1 cm的微腺瘤17例,>5 cm的巨大腺瘤2例。均无糖尿病史。术前均无多尿症状。 手术方法 8例为经蝶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14例行开颅显微镜下切除术。术中均顺利,无术中并发症出现。除2例因为肿瘤向鞍上和蝶窦内生长,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无法完全切除而行大部分切除术外,均完全切除。 临床资料术前、术中和术后每日定时检查血糖和离子状况。术前监测血糖和离子均在正常范围内。本组患者术后均清醒。24例患者中出现体液平衡紊乱者14例,其中水钠平衡紊乱出现尿崩者13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崩者9例,中度3例,重度1例,多在术后6~7 h内发生。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例,血糖高达28~78 mmol/L,血钠152~180 mmol/L,出现于术后24 h,60 h后死亡。 2 处理方法和结果 患者术前、手术当日和术后每日检查Na+、K+、Cl-、BUN和Cr等水平,监测每小时尿量。补液量依照血钠,每小时尿量和中心静脉压进行调节。入液量根据尿量和不显性失水进行调整。如出现低钠血症,可根据补钠公式计算补钠量,用3%的氯化钠溶液先补充计算钠量的2/3,然后复查血钠值,调整补钠量,纠正多尿和低钠血症,应补充白蛋白和血浆,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排除低渗性多尿,出现高钠血症时,应限制补钠量,并按计算公式滴注5%葡萄糖以稀释血钠。过快纠正严重高钠血症,也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一般希望在48 h内将血钠降至接近正常水平。并根据尿崩情况给予不同的药物。轻度尿崩患者给予双氢克尿塞25 mg,日3次口服;中度和重度尿崩或者给予垂体后叶素5~10单位皮下注射或加入液体中静滴。根据尿量调节用药和液体输入量,直至尿量恢复正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