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

合肥工业大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蒸发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汤文武

学号 20082952 专业班级高分子08-1班

指导老师杨则恒

日期 2011年1月21日

摘要:

蒸发操作是将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加热沸腾,使其中的挥发性溶剂部分汽化,目的是获得浓缩的溶液。本次设计利用三效蒸发将 4 ?4

10t 10%

K N O溶液浓缩至40%,采用中央循环管式。

3

我们计算所得面积为40. 3 2

m;加热管采用三角形排列;辅助设备有气液式除沫器、多孔板接触式蒸发冷凝器、浮头式列管换热器、真空泵、离心泵和支座。蒸发器加热管选用φ57?3.5m m无缝钢管,管长2m;中央循环管选用φ45717m m

?;加热管数目为162根;分离室直径1.15m、高度2.30m;

冷凝器直径为429.3mm;淋水板取4块。

关键词:蒸发,中央循环管,三效并流蒸发系统。

Abstract:

Evaporation operation is the way that heating the solution which containing

non-volatile solute to boil, separating the volatile solvent. The purpose is to

gain partial vaporization concentrating to 40%, we choose the evaporator

with central circulation downcomer.

We calculated the area 40.3 2

m.The designed technical and process parameters are as following. Heating Tube: adopting triangle permutation,

steel tube of φ57?3.5m m, length 2m, the number is 162;The evaporator

with central circulation downcomer: steel tube ofφ45717m m

?.Separation Chamber: diameter 1.15m, height 2.3m. The diameter of the condenser for

429.3mm. Water spray plate loaded take 4 pieces.

Key words:Evaporation, central circulation downcomer, triple-effect forward evaporation system.

目录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中英文摘要...........................................................................第一章.概述 (6)

1.1蒸发操作的特点 (6)

1.2 蒸发操作的分类 (6)

1.3蒸发设备 (7)

1.4 蒸发流程示意图 (9)

第二章.蒸发工艺设计计算 (10)

2.1完成液浓度计算 (10)

2.2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总有效温度差估算 (10)

2.3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水分蒸发量 (13)

2.4传热系数确定 (15)

2.5有效温度差在各效的分配 (15)

2.6 蒸发器传热面积的估算 (22)

2.7 计算结果列表 (23)

第三章.蒸发器主要结构尺寸计算 (23)

3.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23)

3.2循环管的选择 (23)

3.3加热管的直径以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24)

3.4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25)

3.5接管尺寸的确定 (26)

第四章.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27)

4.1气液除沫器 (27)

4.2蒸汽冷凝器 (28)

4.3真空泵的选型 (29)

4.4预热器的选型 (30)

第五章主要设备强度校核计算及校验 (31)

5.1蒸发室厚度校核 (31)

5.2 加热室厚度校核 (32)

5.3支座的选取与校核 (32)

第六章设计总结 (34)

6.1设计结果汇总表 (34)

6.2设计评价 (36)

6.3心得体会 (37)

附录1 (38)

附录 2 (39)

参考文献 (41)

第一章. 概述

1.1蒸发操作的特点

从上述对蒸发过程的简单介绍可知,常见的蒸发时间壁两侧分别为蒸汽冷凝和液体沸腾的传热过程,蒸发器也就是一种换热器。但和一般的传热过程相比,蒸发操作又有如下特点 :

(1)沸点升高蒸发的溶液中含有不挥发性的溶质,在港台压力下溶液的蒸气压较同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汽压低,使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液的沸点,这种现象称为溶液沸点的升高。在加热蒸汽温度一定的情况下,蒸发溶液时的传热温差必定小于加热纯溶剂的纯热温差,而且溶液的浓度越高,这种影响也越显著。

(2)物料的工艺特性蒸发的溶液本身具有某些特性,例如有些物料在浓缩时可能析出晶体,或易于结垢;有些则具有较大的黏度或较强的腐蚀性等。如何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宜的蒸发流程和设备是蒸发操作彼此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3)节约能源蒸发时汽化的溶剂量较大,需要消耗较大的加热蒸汽。如何充分利用热量,提高加热蒸汽的利用率是蒸发操作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

1.2蒸发操作的分类

按操作的方式可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工业上大多数蒸发过程为连续稳定操作的过程。

按二次蒸汽的利用情况可以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若产生的二次蒸汽不加利用,直接经冷凝器冷凝后排出,这种操作称为单效蒸发。若把二次蒸汽引至另一操作压力较低的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并把若干个蒸发器串联组合使用,这种操作称为多效蒸发。多效蒸发中,二次蒸汽的潜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加热蒸汽的利用率。

按操作压力可以分为常压、加压或减压蒸发。真空蒸发有许多优点:

(1)在低压下操作,溶液沸点较低,有利于提高蒸发的传热温度差,减小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2)可以利用低压蒸汽作为加热剂;

(3)有利于对热敏性物料的蒸发;

(4)操作温度低,热损失较小。

在加压蒸发中,所得到的二次蒸汽温度较高,可作为下一效的加热蒸汽加以利用。因此,单效蒸发多为真空蒸发;多效蒸发的前效为加压或常压操作,而后效则在真空下操作。

1.3 蒸发设备

蒸发设备的作用是使进入蒸发器的原料液被加热,部分气化,得到浓缩的完成液,同时需要排出二次蒸汽,并使之与所夹带的液滴和雾沫相分离。

蒸发的主体设备是蒸发器,它主要由加热室和蒸发室组成。蒸发的辅助设备包括:使液沫进一步分离的除沫器,和使二次蒸汽全部冷凝的冷凝器。减压操作时还需真空装置。兹分述如下:

由于生产要求的不同,蒸发设备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型式。对常用的间壁传热式蒸发器,按溶液在蒸发器中的运动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循环型蒸发器

特点:溶液在蒸发器中做循环流动,蒸发器内溶液浓度基本相同,接近于完成液的浓度。操作稳定。此类蒸发器主要有

a.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b.悬筐式蒸发器

c.外热式蒸发器

d.列文式蒸发器

e.强制循环蒸发器

其中,前四种为自然循环蒸发器。

(2)单程型蒸发器

特点:溶液以液膜的形式一次通过加热室,不进行循环。

优点:溶液停留时间短,故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蒸发;温度差损失较小,表面传热系数较大。

缺点:设计或操作不当时不易成膜,热流量将明显下降;不适用于易结晶、结垢物料的蒸发。

此类蒸发器主要有:

a.升膜式蒸发器,

b.降膜式蒸发器,

c.刮板式蒸发器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结构和原理:其下部的加热室由垂直管束组成,中间由一根直径较大的中央循环管。当管内液体被加热沸腾时,中央循环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平均密度较大;而其余加热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平均密度较小。在密度差的作用下,溶液由中央循环管下降,而由加热管上升,做自然循环流动。溶液的循环流动提高了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强化了蒸发过程。

这种蒸发器结构紧凑,制造方便,传热较好,操作可靠等优点,应用十分广泛,有"标准蒸发器"之称。为使溶液有良好的循环,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一般为其余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100%;加热管的高度一般为1~2m;加热管径多为25~75mm 之间。但实际上,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其循环速度一般在0.4~0.5m/s以下;蒸发器内溶液浓度始终接近完成液浓度;清洗和维修也不够方便。

1.4蒸发流程示意图

第二章.蒸发工艺设计计算

2.1完成液浓度计算 总蒸发量: 3

4500010F 5859.375kg /h

32024

?=

=?

01233x W F 1W W W 4394.53125kg /h x ??

=-=++= ??

?

因并流加料,蒸发中无额外蒸汽引出,可设

1231231123011

212

W :W :W 1:1.1:1.2W W W W 3.3W 5859.375

W 1331.68kg /h

3.3

W 1.11331.681464.84 kg /h W 1.21331.681598.01kg /h Fx 5859.3750.10x 0.1467

F W 5859.3751331.68

Fx 5859.3750.10

x F W W 5859.3751331==++==

==?==?=?==

=--?=

=

---30.1913

.681464.84

x 0.40

=-=

2.2各效蒸发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

设各效间压力降相等,则总压力差为

1

K

ΔP P

P 4000.8101.3481.04 kPa '=-=+?=∑ 各效间的平均压力差为i ΔP

ΔP 160 .3467kPa

3

=

=∑

由各效的压力差可求得各效蒸发室的压力,即

11i 21i 3K

P P ΔP 340.9533 kPa

P P 2ΔP 180 .6066kPa P P 20 .26kPa '=-='=-=''==

由各效的二次蒸汽压力,从手册中可查得相应的二次蒸汽的温度和气化潜热列

于下表中。

表1 二次蒸汽的温度和气化潜热 效数

Ⅰ Ⅱ Ⅲ 二次蒸汽压力,kPa P i ' 340.95 180.61 20.26 二次蒸汽温度C ,T 0i ' (即下一效加热蒸汽的温度) 137.8

116.8

60.3

二次蒸汽的气化潜热kJ/kg ,r i ' (即下一效加热蒸汽的气化潜热)

2155 2214 2355

(1)各效由于溶液沸点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可用校正系数法求得 校正系数法:?'=0f '?

式中 '?——常压下由于溶液蒸气压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C ?; 某些溶液在常压下的沸点A t 值可从手册查到; f ——校正系数,量纲为一。 一般取 f =0.0162

2

1(T 273)

r '+'

式中 1T '——操作压强下水的沸点,亦即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C ?C

r '——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汽化热,kJ /kg 。

查表得:101.3kP a 下,13.19%3K N O 和23.66%3K N O 的沸点分别为101和102C ?

∴A 1t =100.97C ? A 2t =101.56C ? A 3t =103.56C ?

1

Δ'=1f 0Δ'=0.162

2

11(T 273)

r '+'?0.97=1.23C ?

2Δ'=2f 0Δ'=0.162

2

22(T 273)

r '+'?1.56=1.73C ?

3Δ'=3f 0Δ'=0.162

233(T 273)

r '+'

?3.56=2.67C ?

Δ 1.23 1.73 2.67 5.63 C '=++=?∑

(2)由于液柱静压力而引起的沸点升高(温度差损失)

为简便计算,以液层中部点处的压力和沸点代表整个液层的平均压力和平均温度,则根据流体静力学方程,液层的平均压力为

m ρgL P P 2

'=+

所以

m 1m 2m 3 1.01759.811

P 340.95345.94 kPa 2

1.03619.811

P 180.61185.69 kPa 21.075629.81 1.

P 20.2625.54 kPa

2

??=+=??=+=??=+

= 由平均压力可查得对应的饱和温度为

av1P av2

av3

P P T 138.3534 C T 117.6242C

T 63.6456 C '=?'

=?'=?

所以

av1av2av3

1

P 12P

23P 3ΔT T 138.3534137.80.5534C ΔT T 117.6242116.80.8242C ΔT T 63.645660.3 3.3456 C Δ0.55340.8242 3.3456 4.7232C ''''=-=-=?''''=-=-=?''''=-=-=?''=++=?∑

(3)由于不计流动阻力产生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则Δ0C '''=?∑,故各效总的温度差损失为 Δ 5.63 4.7232010.35C =++=?∑

(4)各效料液的温度和有效总温差

由各效二次蒸汽P i '及温度差损失i Δ',即可由下式估算各效料液的温度i t ,

i i i

11

1122223333111222333t T ΔΔΔΔΔ 1.230.55340 2.55 C ΔΔΔΔ 1.720.820 2.55 C ΔΔΔΔ 3.35 2.670 6.02 C t T Δ137.8 2.55139.58C t T Δ116.8 2.55119.35 C t T Δ60.3 6.02'=+''''''=++=++=?''''''=++=++=?''''''=++=++=?'=+=+=?'=+=+=?'=+=+66.32 C

=?

有效总温度差

()∑∑-'-=ΔT T

Δt K

S

由手册可查得501.3kPa 饱和蒸汽的温度为151.8C ?、气化潜热为2113kJ/kg ,所以

()S

K

Δt T

T Δ151.860.310.3581.15 C '=--=--=?∑∑

2.3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水分蒸发量 第Ⅰ效的热量衡算式为

???

?

??'-+'=11

0p01

1111r t t Fc r r D ηW 对于沸点进料,1

0t t =,考虑到3K N O 溶液浓缩热的影响,热利用系数计算式为

()1η0.98-0.70.129-0.10.9597=?=

所以 1111

111D r 2113W η0.9597D 0.9410D r 2155

==?

='

同理 第Ⅱ效的热量衡算式为

()()()()121222p01pw 222121

222p01pw 22111W r t t W ηFc W c r r η0.980.70.1910.1290.9366W r t t W ηFc W c r r 2155

139.58119.350.9366W 5859.375 3.768 4.187W 221422140.876W 188.745

??

-=+-??

''??=-?-=??

-=+-??'

'??-??=?+?-????=+

对于第Ⅲ效,同理可得

()()()3232

333p01pw 2pw 3321221η0.980.70.40-0.1910.8337W r t t W ηFc W c W c r r 2214

119.3566.320.8337W 5859.375 3.768 4.187W 4.187W 235523550.7052W 0.078604W 414.4792

=-?=??

-=+--??

''??

-??=?+?--????=-+

又因为 123W W W 4394.53125kg /h ++= 联解上面各式,可得

1231W 1515.196 kg /h W 1515.348kg /h W 1364.002 kg /h D 1610.198 kg /h

====

2.4传热面积的确定

i i i i

5

1111115

2

1111

5

211222222Q S K Δt 1000

Q D r 1610.19821139.4510 W

3600

Δt T t 151.8139.5812.22C Q 9.4510

S 38.67 m

K Δt 200012.22

1000

Q W r 1515.19621559.0710 W

3600

Δt T t 137.8119.3518.45C Q S K Δt =

==??=?=-=-=??=

=

=?'==??=?=-=-=?=

5

2

2

5

3223335

2

3333

9.0710

49.16 m

100018.45

1000

Q W r 1515.34822149.3210 W

3600

Δt T t 116.866.3250.48 C Q 9.3210 S 36.93 m

K Δt 50050.48

?=

=?'==??=?=-=-=??=

=

=?

误差为min max

S 36.931

10.249S 49.16

-=-

=,误差较大,应调整各效的有效温度差,重复

上述计算过程。

2.5有效温度差在各效的分配

112233

2

S Δt S Δt S Δt S Δt

38.6712.2249.1618.4536.9350.48

39.97 m

81.15

++=

?+?+?=

=∑

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可得

11122233

3S 38.67Δt Δt 12.2211.82C S 39.97

S 49.16Δt Δt 18.4522.69 C S 39.97S 36.93Δt Δt 50.4846.64C

S 39.97

'==?=?'==?=?'==

?=?

2.5.1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1)计算各效料液

由所求得的各效蒸发量,可求各效料液的浓度,即

011

212

3Fx 5859.3750.10x 0.135

F W 5859.3751515.96

Fx 5859.3750.10

x 0.207

F W W 5859.3751515.961515.348

x 0.40

?=

=

=--?=

=

=----=

(2)计算各效料液的温度

因末效完成液浓度和二次蒸汽压强均不变,各种温度差损失可视为恒定,故末效溶液的温度仍为66.32C ?, 即

3t 66.32 C

=?

则第Ⅲ效加热蒸汽的温度(也即第Ⅱ效料液二次蒸汽温度)为

3233

T T t Δt 66.3246.64112.96 C '''==+=+=?

由第Ⅱ效二次蒸汽的温度(112.96C ?)即第Ⅱ效料液的浓度(2x 0.207=),根据校正系数法可得第Ⅱ效料液的沸点为115.647C ?. 同理 2122T T t t 115.64722.69138.337 C ''==+=+=?

由第Ⅰ效二次蒸汽的温度(138.337 C ?)及第Ⅰ效料液的浓度(0.135),根据校正系数法可得第Ⅰ效料液的沸点为139.43C ?。 第Ⅰ效料液的温度也可由下式计算

111

t T Δt 151.811.82139.98 C '=-=-=?

说明溶液的各种温度损失变化不大,不需要重新计算,故有效总温度差不变,即

Δt 11.8222.6946.6481.15 C =++=?∑

温度差重新分配后各效温度情况列于下表:

表2 三效蒸发器各效的温度

效次

Ⅰ Ⅱ Ⅲ 加热蒸汽温度,C ? T 1=151.8

T'1=138.337 T'2=112.96

有效温度差,C ? 1

Δt 11.82'=

2

Δt 22.69'=

3

Δt 46.64'=

料液温度(沸点),C ?

t 1=139.98 t 2=115.647 t 3=66.32

(3)各效的热量衡算

112233T 138.337 C r 2160 kJ /kg T 112.96 C r 2224 kJ /kg T 60.3 C r 2355 kJ /kg

'=?'='=?'='=?'=

第Ⅰ效

()11η0.980.7Δx 0.980.70.1350.100.9555=-=-?-=

1111

111D r 2113W η0.9555D 0.9347D r 2160

==?

='

第Ⅱ效

()()()22121

222p01pw 22111η0.980.7Δ x 0.980.70.2070.1350.9086W r t t W ηFc W c r r 2160

139.98115.6470.9086W 5859.375 3.768 4.187W 222422240.8408W 219.48

=-=-?-=??-=+-??

''??

-??=?+?-????=+

第Ⅲ效

()()()3232

333p01pw 2pw 3321221η0.980.70.400.2070.8449W r t t W ηFc W c W c r r 2224

115.64766.320.8449W 5859.375 3.768 4.187W 4.187W 235523550.7238W 0.0741W 390.716

=-?-=??

-=+--??

''??

-??=?+?--????=-+

又因为

123W W W 4394.53125kg /h

++=

联解上面各式得

1231W 1526.3419 kg /h W 1502.8283 kg /h W 1365.3611 kg /h D 1426.67 kg /h

====

与第一次计算结果比较,其相对误差为

1515.19610.00731526.34191515.34810.00831502.82831364.00210.0010

1365.3611

-=-=-

=

计算相对误差均在0.05以下,故各效蒸发量的计算结果合理。其各效溶液无明显变化,不需要重新计算。 (4)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5

11115

2

1111

5

21125

2

2222

3231000Q D r 1426.6721138.3710 W

3600

Δt 11.82 C Q 8.3710

S 35.4 m

K Δt 200011.82

1000Q W r 1526.3421609.1610 W

3600

Δt 22.69 C Q 9.1610

S 40.4 m

K Δt 100022.69

Q W r 1502.832224==??=?=??=

=

=?'

==??=?=??=

=

=?'

==?5

35

2

3333

10009.2810 W

3600

Δt 46.64C Q 9.2810

S 39.8 m

K Δt 50046.64

?=?=??=

=

=?

误差为m in m ax

S 1 0.124 >0.05S -=,误差较大,故应调整各效的有效温差,重复上述

计算步骤。

2.5.2重新分配各效的有效温度差

112233

2

S Δt S Δt S Δt S Δt

35.411.8240.422.6939.846.64

39.33 m

81.15

'''++=

?+?+?=

=∑

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得

111222333

S 35.4Δt "Δt 11.8210.64 C S 39.33S 40.4

Δt "Δt 22.6923.31 C S 39.33S 39.8Δt "Δt 46.6447.20 C

S 39.33

'==?=?'==?=?'=

=?=? 5

2

11115

2

222252

3333Q 8.3710

S '39.33 m

K Δt "200010.64Q 9.1610

S '39.30 m

K Δt "120012.3Q 9.2810

S '39.32 m

K Δt "

50026.1

?==

=??==

=??=

=

=?

误差为m in m ax

S 39.301

10.00076 < 0.05S 39.33

-=-

=,结果合理

2.5.3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1)计算各效料液

由所求得的各效蒸发量,可求各效料液的浓度,即

011

212

3Fx 5859.3750.10x 0.135

F W 5859.3751526.3419

Fx 5859.3750.10

x 0.207

F W W 5859.3751526.34191502.8283

x 0.40

?==

=--?=

=

=----=

(2)计算各效料液的温度

因末效完成液浓度和二次蒸汽压力均不变,各种温度差损失可视为恒定,故末效溶液的温度仍为66.32 C ?,

3t 66.32 C

=?

则第Ⅲ效加热蒸汽的温度(也即第Ⅱ效料液二次蒸汽温度)为

3233

T T t Δt 66.3247.2113.52 C '''==+=+=?

由第Ⅱ效二次蒸汽的温度(113.52 C ?)即第Ⅱ效料液的浓度(0.207),根据校正系数法可得第Ⅱ效料液的沸点为116.22 C ?. 同理 2122T T t t 116.2223.31139.53 C ''==+=+=?

由第Ⅰ效二次蒸汽的温度(139.53 C ?)及第Ⅰ效料液的浓度(0.135),根据校正系数法可得第Ⅱ效料液的沸点为141.4 C ?。 第Ⅰ效料液的温度也可由下式计算

111

t T Δt 151.810.64141.16 C '=-=-=?

说明溶液的各种温度损失变化不大,不需要重新计算,故有效总温度差不变,即

Δt 10.6423.3147.281.15 C =++=?∑

温度差重新分配后各效温度情况列于下表:

表2 三效蒸发器各效的温度

合工大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部分答案

3 凸轮机构 1.【答】 根据形状,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和圆柱凸轮三类。 基本组成部分有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部分。 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可以通过弹簧力、重力或凹槽来实现。 2.【答】 从动件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运动开始时,速度由零突变为一常数,运动终止时,速度由常数突变为零,因此从动件加速度及惯性力在理论上为无穷大(由于材料有弹性变形,实际上不可能达到无穷大),使机构受到强烈的冲击。这种由于惯性力无穷大突变而引起的冲击,称为刚性冲击。 从动件运动时加速度出现有限值的突然变化,产生惯性力的突变,但突变是有限的,其引起的冲击也是有限的,这种由于加速度发生有限值突变而引起的冲击称为柔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和简谐运动规律都会产生柔性冲击。 3.【答】应注意的问题有: 1)滚子半径:必须保证滚子半径小于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在确保运动不失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大滚子半径,以减小凸轮与滚子之间的接触应力; 2)校核压力角:进行为了确保凸轮机构的运动性能,应对凸轮轮廓各处的压力角进行校核,检查其最大压力角是否超过许用值。如果最大压力角超过许用值,一般可以通过增加基圆半径或重新选择从动件运动规律; 3)合理选择基圆半径:凸轮的基圆半径应尽可能小些,以使所设计的凸轮机构可能紧凑,但基圆半径越小,凸轮推程轮廓越陡峻,压力角也越大,致使机构工作情况变坏。基圆半径过小,压力角就会超过许用值,使机构效率太低,甚至发生自锁。 4.【答】绘制滚子从动件凸轮轮廓时,按反转法绘制的尖顶从动件的凸轮轮廓曲线称为凸轮的理论轮廓。由于滚子从动件的中心真实反映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受力状况,因此基圆半径和压力角应在理论轮廓上量取。

随机过程试卷 (A卷)【合肥工业大学】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设}0),({3t t X 是以)0(2>s s 为方差参数的维纳过程,则)()(t g t X ×+x (其中x 为与 }0),({3t t X 相互独立的标准正态随机变量,)(t g 为普通函数)的协方差函数为 ,)()(2 a t aX t Z =(其中a 为正常数)的自相关函数为 ; 2.设随机过程at X t X cos )(=,其中X 是随机变量,)0)((~>l l P X ,a 为常数,则 =))((t X E ,=G ),(t s X ,=),(t s R X ; 3.设m i t t N i ,,1,0},0),({L =3是m 个相互独立的泊松过程,参数分别为m i i ,,1,0,L =l ,记T 为全部m 个过程中第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刻,则T 的分布为 ; 4.设某种电器发生故障的次数服从非齐次的泊松过程,若强度函数? íì<£<£=105,4.050,2.0)(t t t l , 则电器在10年内发生2次(含2次)以上的故障概率 ; 5.已知平稳过程)(t X 的谱密度为2 22 )(w w +=a a g (a 为正常数),则)(t X 的自协方差函数为 ; 6.设齐次马氏链状态空间}3,2,1{=I ,一步转移概率矩阵为÷÷÷ ? ????è?=2.07.01.04.03.03.01.05.04.0P ,若初始 分布列为)8.01.01.0()0(=P v ,则2=n 时绝对分布=)2(P v ,=)2(2P 。 二、计算题 1. 顾客以Poisson 过程达到商店,速率小时人/4=l ,已知商店上午9:00开门,试求 到9:30时仅到一位顾客,而到11:30时总计到达5位顾客的概率。(8分) 2. 设齐次马氏链},1,0,{L =n X n 的状态空间}1,0{=I ,转移概率矩阵为 ÷ ÷? ? ??è?=4/34/14/14/3P ,若初始分布为)1.09.0()0(=P v , (1) 求}0)4(,0)3(,0)2(,0)1(,0)0({=====X X X X X P ,

微机原理复习资料

2014年 合肥工业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1级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一、地址总线的问题 n 位地址总线可有 个地址(0∽ -1)。 16位地址总线 65536(64KB ) 20位地址总线 1MB 32位地址总线 4GB 二、错误、改正问题 1、如:MOV CX , DL(语法错误) 原因:错误原因:类型不一致。 2、若VAR1为字变量, VAR2和VAR3为字节变量,判断下列指令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正确的说出SRC 和DST 的寻址方式,不正确说出错误原因 (1)MOV AX , VAR1 √ SRC 为直接寻址,DST 为寄存器寻址 MOV AX , VAR2 ╳ 类型不一致 MOV VAR2, VAR3 ╳ 两存储器单元之间不 能直接传送数据 MOV [0200H] ,12H ╳ 类型不明确 注意:AX 为16位寄存器,即是一个字 (2)将下列中语法不正确的语句改对。 MOV AX , VAR2 ╳ 类型不一致 改:MOV AL , VAR2 MOV VAR2, VAR3 ╳ 两存储器单元之间不 改:MOV AL ,VAR3 能直接传送数据 MOV VAR2 ,AL MOV [0200H] ,12H ╳ 类型不明确 改:MOV BYTE PTR [0200H] ,12H 或者:MOV WORD PTR [0200H] ,12H 四、数据寻址方式 例1:MOV AX , [BX] 其SRC 为寄存器间接寻址;DST 为寄存器寻址; 指令完成的功能为:AX (DS:(BX))若:DS=3000H , BX=1050H 。则:SRC 所在单元的物理地址为:PA=(DS) × 16+(BX) =30000H+1050H =31050H 例2:MOV ES:[SI] , AL 指令完成的功能为: (ES:(SI)) (AL) 若:ES=4000H , SI=1234H,(AL)=23H 则:DST 所在单元的物理地址为: PA=(ES)×16+(SI) =40000H+1234H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合肥工业大学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一、实验要求 了解和掌握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及模拟电路图,观察和分析各典型环节的响应曲线。 二、实验原理(典型环节的方块图及传递函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在实验中欲观测实验结果时,可用普通示波器,也可选用本实验机配套的虚拟示波器。如果选用虚拟示波器,只要运行LCAACT程序,选择自动控制菜单下的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实验项目,再选择开始实验,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即可使用本实验机配套的虚拟示波器(B3)单元的CH1测孔测量波形。具体用法参见用户手册中的示波器部分。 1.观察比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典型比例环节模似电路如图1-1-1所示。该环节在A1单元中分别选取反馈电阻R1=100K、200K来改变比例参数。 实验步骤:注:‘S ST’不能用“短路套”短接! (1)将信号发生器(B1)中的阶跃输出0/+5V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Ui)。(2)安置短路套、联线,构造模拟电路: (a)安置短路套

(b)测孔联线 (3)虚拟示波器(B3)的联接:示波器输入端CH1接到A6单元信号输出端OUT (Uo)。 注:CH1选‘X1’档,CH2置‘0’档。 (4)运行、观察、记录: 按下信号发生器(B1)阶跃信号按钮时(0→+5V阶跃),用示波器观测A6输出端(Uo)的实际响应曲线Uo(t),且将结果记下。改变比例参数(改变运算模拟单元A1的反馈电阻R1),重新观测结果,其实际阶跃响应曲线见表1-1-1。 当R1=200K的电路与相应曲线

当R1=100K的电路与相应曲线

2.观察惯性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典型惯性环节模似电路如图1-1-2所示。该环节在A1单元中分别选取反馈电容C =1uf、2uf来改变时间常数。 实验步骤:注:‘S ST’不能用“短路套”短接! (1)将信号发生器(B1)中的阶跃输出0/+5V作为系统的信号输入(Ui)。(2)安置短路套、联线,构造模拟电路: (a)安置短路套 (b)测孔联线

2020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考研初试及复试总结

XX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考研初试及复试总结工大初试专业课考试一向很让人纠结,但我要说,其实不然!特别是现在不考简答题了,难度减小了不少,把握好历年真题命题方式其实很简单,120不难拿下。现在我简单介绍下 自由度,平面机构运动分析解析法(图解法基本不用看),凸轮,齿轮,轮系,每年必考,考得不难,这些都是必须拿下得分。第三章,第八章着来年过年都考了一题,其他几章间歇考,不过都要看,像第九章特别繁的计算就不用看了,不会考的,一般考运动副力的方向标注。第八章机构的组合方式框图是重点。课后习题和真题很重要!!!其他可以在搞一本考研辅导书做做。大家细心研究,真题要总结规律和题型,课后习题不用每道都会做,那些特别难的也不会考。好了,说多了都是废话,大家好好复习。我和几个学长学姐会经常去看看,能帮忙的我们一定尽力。作为过来人我也深深体会考研不容易。 合工大机械考研不是很难,综合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也是老牌名校。在合肥找工作绝对是没问题的,就是地理位置比一线城市差些,但分数线今年要比南京,上海那边低很多。合肥近几年发展也很快,欢迎大家报考。 我是跨专业考的,本科工业设计,学校只是二本,跨专业考机械。貌似其他和工大同等水平的院校都比较有偏见,但工大要好很多,

只要你分数够,工大就敢收你,不过跨度太大的话我也不敢保证。现在已经顺利录取了,而且拿了一等奖学金。 祝大家考研顺利!坚持到底! 今天去工大照了所有录取的名单,在手机里不太好弄。有空再陆续上传。 先说听力,八点开始,听往届的学长说,声音比较杂,但今年亲身体验没有,很清楚,难度不高于四级听力,题型和四级前25道一样,总共也就25题。 然后隔半小时专业课笔试,两个半小时,做快点时间够了,三门课,这个都知道,题量有点大,但是难题少,像加工工序安排比较难。另外提醒一点,专业课答题纸是白纸,自己安排答题结构,选择题有的选项是a b c,有的是123,有的是ABCD,不统一。 题型每年都有变化,我说说今年的情况: 1.选择,差不多10道,不难。 2.简答,有三个。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期末考试试题答案3

2014年 合肥工业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1级 微机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厚德、笃学、崇实、尚新 合肥工业大学欢迎您

1.微机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三部分: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存储器,I/0接口,系统总线),外围设备,电源。2.什么是微机的总线,分为哪三组? 答:是传递信息的一组公用导线。分三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3.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分为哪两大模块,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总线接口部件(BIU)功能:根据执行单元EU的请求完成CPU与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执行部件(EU),作用:从指令对列中取出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发出相应的传送数据或算术的控制信号接受由总线接口部件传送来的数据或把数据传送到总线接口部件进行算术运算。 4.8086指令队列的作用是什么? 答:作用是:在执行指令的同时从内存中取了一条指令或下几条指令,取来的指令放在指令队列中这样它就不需要象以往的计算机那样让CPU轮番进行取指和执行的工作,从而提高CPU的利用率。 5.8086的存储器空间最大可以为多少?怎样用16位寄存器实现对20位地址的寻址?完成 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的部件是什么? 答:8086的存储器空间最大可以为2^20(1MB);8086计算机引入了分段管理机制,当CPU 寻址某个存储单元时,先将段寄存器内的内容左移4位,然后加上指令中提供的16位偏移地址形成20位物理地址。 6.段寄存器CS=1200H,指令指针寄存器IP=FF00H,此时,指令的物理地址为多少?指向 这一物理地址的CS值和IP值是唯一的吗? 答:指令的物理地址为21F00H;CS值和IP值不是唯一的,例如:CS=2100H,IP=0F00H。 7.设存储器的段地址是4ABFH,物理地址为50000H,其偏移地址为多少? 答:偏移地址为54100H。(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 8.8086/8088CPU有哪几个状态标志位,有哪几个控制标志位?其意义各是什么? 答:状态标志位有6个:ZF,SF,CF,OF,AF,PF。其意思是用来反映指令执行的特征,通常是由CPU根据指令执行结果自动设置的;控制标志位有3个:DF,IF,TF。它是由程序通过执行特定的指令来设置的,以控制指令的操作方式。 9.8086CPU的AD0~AD15是什么引脚? 答:数据与地址引脚 10.INTR、INTA、NMI、ALE、HOLD、HLDA引脚的名称各是什么? 答:INTR是可屏蔽请求信号,INTA中断响应信号,NMI是不可屏蔽中断请求信号,ALE 是地址锁存允许信号,HOLD总线请求信号,HLDA总线请求响应信号。 11.虚拟存储器有哪两部分组成? 答:有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12.在80x86中,什么是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物理地址? 答:线性地址是连续的不分段的地址;逻辑地址是由程序提供的地址;物理地址是内存单元的实际地址。 13.段描述符分为哪几种? 答:分为三大类,程序段描述符,系统段描述符,门描述符。 14.RAM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ROM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RAM有两种,SRAM(静态RAM),它采用触发器电路构成一个二进制位信息的存储单元,这种触发器一般由6个晶体管组成,它读出采用单边读出的原理,写入采用双边写入原

最新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 案

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专业课笔试试 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8分) 每空2分 1.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仿真、系统预测或预报 。 2.保持不变 3.(3)2 (4)1 (5)10 4.(6)1t (7 )4 t 5.左 6.(9)减小 (10)增加 7. T 8.幅频高频衰减特性 9.22x x x 10.(2) 2(1) 2() (1) ()c k c k c k r k r k 二.(18分) 1.图略(8分) 2.2 21 2() (4)3 s s s g s g (6分) 3.13g =,21g =(4分) 三.(18分) 1.开环传递函数4 ()(1) G s s s = +,0.25,2n ξω==

0.5()1 1.03sin(1.9475.5)t h t e t -=-+ 0.5()1 1.03sin(1.9475.5)t h t e t -=-+ %44.4%σ= 3 6s n t ξω= =秒(12分) 2.16(1) () 5.6 c s G s s += +(6分) 四.(18分) 1.*2 (1) 10(0.5)K s s s ++=+(10分) 2.3 2 10(2)as s +=+(8分) 五.(15分) 2ω=时,()G j ωπ∠=- |()|2 K G j ω= 系统稳定时,|()|12 K G j ω= < 2K < 六.(20分)略 七.(18分) 211322()() ()() ()()() ()() () ()() E z R z G H z D z D z G z E z H z B z B z G H z D z 121322() ()[()()()]()()() D z G z R z G H z D z H z G H z D z (9分)

合肥工业大学微机原理试卷2015-1-13-A(答案)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每空1分,共12分) 1.(1100 0111),(1011 1000),(-71) 2.(1,0,1,0,0),(0,1,0,1,0) 3.(2) 4.(8),(3) 5.(3),(2MHz),(11999/2EDFH),(二进制方式)。 二、(每题1分,共8分) 1.√2.?3.?4.?5.?6.√7.?8.√ 三、(本题共20分) 1.寄存器间接寻址;1 ;6100H:4843H ;65843H ;02H 2.直接寻址;1 ;6F00H:6F54H ;75F54H ;0EH 3.相对基址变址寻址;1 ;AE00H:0052H ;AE052H ;1B1AH 4.寄存器相对寻址;2 ;8A00H:3643H ;8D643H ;1716H 四、(本题共10分) 1.(6分) 流程图(4分): 功能(2分):将AL内容按要求转换为ASCII吗,并存于RESULT单元。若AL内容在00H~0F H之间,将AL内容转换为一位ASCII码;若AL内容大于0FH,则AL置为20H;转换结果存于RESULT单元。 2.(4分) (2分)该子程序中入口参数采用寄存器传递参数,出口参数采用存储器传递参数。 (2分)入口参数为寄存器AL中存放的待转换数据,出口参数为RESULT单元中存放的转换结果。 五、(本题共20分)1.(6分) (2分)最多可接22个中断源。 (4分)主IR0、从2 IR0~从2 IR7、主IR2、主IR3、主IR4、从1 IR0~从1 IR7、主IR6、主IR7。 2.(6分)(每个中断2分) 主片IR6:6EH;6200H:AB08H 从片1的IR2: 7AH;A000H:17B0H 从片2的IR5:75H;3600H:45A0H 3.已知各中断服务程序中均执行STI指令,且均在RETI指令前执行普通EOI结束指令。(1)(3分) (1分)CPU优先响应从片1的IR2的中断请求。 (2分)主片的ISR、IRR:0010 0000、0100 0000。从片1的ISR、IRR:0000 0100、0000 0000。 (2)(5分) 主片IR6和从片1的IR2同时产生中断请求时,CPU优先响应从片1的IR2的中断请求,转移至A000H:17B0H处执行从片1的IR2的中断服务程序;从片2的IR5又有中断请求产生时,打断从片1的IR2的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转移至3600H:45A0H处执行从片2的IR5的中断服务程序;在从片2的IR5的中断服务程序执行结束后,中断返回被打断的从片1的IR2的中断服务程序的断点处继续执行从片1的IR2的中断服务程序,在从片1的IR2的中断服务程序执行结束后,中断返回主程序并响应主片IR6的中断请求,转移至6200H:AB08H 处执行主片IR6的中断服务程序,主片IR6的中断服务程序执行结束后,中断返回主程序继续执行主程序。 六、(本题共20分) 1.(4分)(2分)ROM:4KB,(2分)RAM:8KB。 2.(12分)(略) 3.(4分)(略) 七、(本题共10分) 1.(4分) (2分)主程序:程序段二 (2分)中断服务程序:程序段一 2.(4分) (2分)运行程序,若开关K断开(输入为1),LED0~LED7显示状态:2s循环移位亮一位。(2分)运行程序,若开关K闭合(输入为0),LED0~LED7显示状态:全灭。 3.(2分) (1分)开关K断开:LED0~LED7显示状态有变化,1s循环移位亮一位。 (1分)开关K闭合:LED0~LED7显示状态没有变化。

085210 控制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标准 -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 ...

085210 控制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标准 (2017年6月21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 1 专业基本情况 控制工程领域研究控制工程学科的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包括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自动化所需的理论与方法、基础技术和专业技术。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强弱(电)结合、软硬(件)兼施”的特点,掌握坚实的控制理论、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知识,掌握控制系统、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调试、运行和维护所需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本专业具有一支职称和年龄配备合理、学术水平高、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学术队伍。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省部级攻关和基金课题及多项技术研发和工程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学术氛围浓厚,实验条件优越。发表了大量的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及应用; (2)运动控制系统; (3)工业过程控制; (4)现代检测技术; (5)智能系统及装备; (6)模式识别技术; (7)系统工程技术。 2 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遵守科学道德、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富有合作精神,既能正确处理国家、单

位、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能力;能够胜任控制工程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3 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相关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3.1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可选的高等代数、矩阵理论、随机过程与排队论、计算方法、应用泛函分析、数值分析、优化理论与方法等数学知识及相关物理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外语、管理与法律法规、计算机应用等人文社科知识。 3.2 专业知识 具备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系统地掌握控制理论、系统建模、信号检测与处理、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电力电子、电路设计、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相应的工具软件和开发平台应用软件,如Matlab、Protel、Labview、C语言编程等。 知识体系所涵盖的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其中,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外语等公共课,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工程数学类课程等基础理论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必修课的学分不少于1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学分及课程的具体要求,参见合肥工业大学控制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 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4.1 获取知识能力 本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很强的自学,即自我更新和补充知识的能力;能借用相关方法和途径获得各种载体的知识素材,并通过学习、合理分类归档、比较与分析、综合与归纳、提取与再制,形成为己所用的知识。 4.2 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有运用专门知识和综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有关技术或管理问题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优化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实践研究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授课老师:王卫荣 日期: 2014年 4 月 19 日

目录 1、λ=0.618的证明、一维搜索程序作业; 2、单位矩阵程序作业; 3、连杆机构问题+自行选择小型机械设计问题或其他工程优化问题; (1)分析优化对象,根据设计问题的要求,选择设计变量,确立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建立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编制问题程序; (2)选择适当的优化方法,简述方法原理,进行优化计算;(3)进行结果分析,并加以说明。 4、写出课程实践心得体会,附列程序文本。 5、为响应学校2014年度教学工作会议的改革要求,探索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特探索性设立一开放式考核项目,占总成绩的5%。 试用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书面)表达您在本门课程学习方面的努力、进步与收获。(考评将重点关注您的独创性、简洁性与可验证性.

1.λ=0.618的证明、一维搜索程序作业; 证明:0.618法要求插入点α1、α 2 的位置相对于区间 [a,b] 两端点具有对称性,即 已知a1=a2 , 要求α11=α22 由于α1=b-λ(b-a) α2=a+λ(b-a) 若使α11=α22 则有:b1-λ(b1-a1)=a2+λ(b2-a2)= a1+λ2(b1-a1) 因此: b1- a1=(λ2+λ)( b1- a1) ( b1- a1)( λ2+λ-1)=0 因为: b1!=a1 所以: λ2+λ-1=0 则有: 取方程正数解得 若保留下来的区间为 [α1,b] ,根据插入点的对称性,也能推得同样的λ的值。 其0.618法的程序框图如下:

合肥工业大学数字电路习题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数字电路试卷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杨萍 姓名:__ 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1. 有一数码10010011,作为自然二进制数时,它相当于十进制数(),作为8421BCD码时,它相当于十进制数()。 2.三态门电路的输出有高电平、低电平和()3种状态。 3.TTL与非门多余的输入端应接()。 4.TTL集成JK触发器正常工作时,其和端应接()电平。 5. 已知某函数,该函数的反函数=()。 6. 如果对键盘上108个符号进行二进制编码,则至少要()位二进制数码。 7. 典型的TTL与非门电路使用的电路为电源电压为()V,其输出高电平为()V,输出低电平为()V,CMOS电路的电源电压为()V 。 8.74LS138是3线—8线译码器,译码为输出低电平有效,若输入为A2A1A0=110时,输出应为()。 9.将一个包含有32768个基本存储单元的存储电路设计16位为一个字节的ROM。该ROM有()根地址线,有()根数据读出线。 10. 两片中规模集成电路10进制计数器串联后,最大计数容量为()位。 11. );Y3 =()。 12. 某计数器的输出波形如图1所示,该计数器是()进制计数器。13.驱动共阳极七段数码管的译码器的输出电平为()有效。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函数F(A,B,C)=AB+BC+AC的最小项表达式为( ) 。 A.F(A,B,C)=∑m(0,2,4) B. (A,B,C)=∑m(3,5,6,7) C.F(A,B,C)=∑m(0,2,3,4) D. F(A,B,C)=∑m(2,4,6,7) 2.8线—3线优先编码器的输入为I0—I7,当优先级别最高的I7有效时,其输出的值是()。 A.111 B. 010 C. 000 D. 101 3.十六路数据选择器的地址输入(选择控制)端有()个。 A.16 B.2 C.4 D.8 4. 有一个左移移位寄存器,当预先置入1011后,其串行输入固定接0,在4个移位脉冲CP作用下,四位数据的移位过程是()。 A. 1011--0110--1100--1000--0000 B. 1011--0101--0010--0001--0000 C. 1011--1100--1101--1110--1111 D. 1011--1010--1001--1000--0111 5.已知74LS138译码器的输入三个使能端(E1=1,E2A = E2B=0)时,地址码A2A1A0=011,则输出Y7 ~Y0是( ) 。 A. 11111101 B. 10111111 C. 11110111 D. 11111111 6. 一只四输入端或非门,使其输出为1的输入变量取值组合有( )种。 A.15 B.8 C.7 D.1 7. 随机存取存储器具有( )功能。 A.读/写 B.无读/写 C.只读 D.只写 8.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最大计数长度(进制数)为( )的计数器。 A.N B.2N C.N2 D.2N 9.某计数器的状态转换图如下, 其计数的容量为( ) A.八 B. 五 C. 四 D. 三 10.已知某触发的特性表如下(A、B A. Q n+1=A B. C. D. Q n+1= B

合肥工业大学微机原理试卷2015-1-13-A

2014~2015学年第 一 学期 课程代码 0410022B 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及应用 学分 3.5 课程性质:必修 限修考试形式:开卷专业班级(教学班) 自动化专业、生医专业2012级 考试日期 2015.1.13 命题教师 集体 系(所或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名 一、(每空1分,共12分)填空题。 1.若[X]补为1011 1001B ,则其原码为( ),反码为( ),真值为( )。 2.8086 CPU 与存储器或I/O 进行数据交换时,若CPU 正在对存储器进行16位写操作周期时,M/IO 、WR 、RD 、A0和BHE 引脚的状态为( , , , , )(对应位置填写1或0,全对才得分),若CPU 正在通过D15~D8总线对I/O 设备进行8位输入操作时,M/IO 、WR 、 RD 、A0和BHE 引脚的状态为( , , , , )(对应位置填写1或0,全对才得分)。 3.8259A 在中断响应周期中接收到CPU 发送的第( )个中断应答信号INT A 后,送出中断类型号。 4.8255A 内部包含3个( )位的输入输出端口,其中端口A 可工作于( )种工作方式中的任一种。 5.8253内部具有( )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通道,最高计数频率为( ),已知某计数器通道工作于方式0,预实现计数12000的功能,则该计数器通道的计数初值应设置为( ),其计数方式应设置为( )(填写BCD 方式或二进制方式)。 二、(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画√,错误画 。 1.十进制数125.125对应的16进制数是7D.2H 。 2.对一个用补码表示的符号数求补,结果是这个数相反数的补码。 3.8255A 的D 7~D0引脚只能连接到8086 CPU 的低8位数据总线D 7~D0。 4.已知X 和Y ,8086 CPU 在执行X+Y 运算后,若ZF=1,则OF 一定为0。 5.8086 CPU 复位后从存储器0FFFFH 处开始执行程序。 6.8086 CPU 允许中断嵌套,且8259A 的8个中断源全部开放,若ISR 中任何时刻最多只有 一个‘1’,则该8259A 设置为自动EOI 结束方式。 7.8253在写入控制字后,OUT 端输出高电平。 8.8086 CPU 的堆栈操作指令均是对堆栈进行16位字操作的指令。 三、(本题共20分)已知CS =6100H ,DS =6F00H ,SS =AE00H ,ES =8A00H ,BX =4843H ,BP =0CA00H ,SI =2D04H ,DI =3650H ,AX=0A008H ,变量BUF 的偏移地址为6F4EH ,存储器部分单元的内容如表所示。针对以下每条指令分别说明存储器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执行 过程中总线操作的次数、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并给出该存储器操作数的值。 1.MUL BYTE PTR CS :[BX] 2.MOV AL ,BUF+6 3.AND SI ,[BP +DI+2] 4.ADD BX ,ES :[DI-13] 四、(本题共10分)阅读下面子程序段,RESULT 为字节变量。 DEAL : CMP AL ,10H DEAL1: ADD AL ,30H JNC DEAL2 JMP DEAL3 CMP AL ,10 DEAL2: MOV AL ,20H JC DEAL1 DEAL3: MOV RESULT ,AL ADD AL ,7 RET 1.请画出该子程序的流程图,并说明该子程序的功能。(6分) 2.该子程序采用什么方法传递参数?传递了哪些参数?(4分) 五、(本题共20分)一个由3片8259A 所组成的级联中断系统,从片1的中断请求INT 连接到主片的IR5引脚,从片2的中断请求INT 连接到主片IR1引脚;主片设置为特殊全嵌套工作方式,从片设置为完全嵌套工作方式;主片的ICW2设置为69H ,从片1的ICW2设置为78H ,从片2的ICW2设置为72H ;主片、从片1和从片2的OCW1均设置为00H 。 1.该级联中断系统最多可接多少个外部中断源?请按由高到低列出中断优先级顺序。(6分) 2.写出主片IR6引脚、从片1的IR2引脚和从片2的 IR5引脚所引入中断源的中断类型号?并参照下表,写出每个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6分)

合肥工业大学微机原理试卷(A-2014-6-4)

2013~2014学年第 二 学期 课程代码 04200120 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及应用 学分 3.5 课程性质:必修 限修考试形式:开卷专业班级(教学班) 自动化、电气2011级 考试日期 2014.06.04 命题教师 温、鲍、朱、储 系(所或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名 一、(每空1分,共11分)填空题。 1.若[X]补为1010 0100B ,则其原码为( ),反码为( ),真值为( )。 2.8086 CPU 与存储器或I/O 进行数据交换时,若M/IO =1,WR =0,RD =1,A0=1,BHE =0,则CPU 在执行对( )(填写存储器或I/O )进行( )(填写读或者写)操作的指令,数据交换是通过数据总线( )实现的;若M/IO =0,WR =1,RD =0,A0=0,BHE =0,则CPU 在执行对( )(填写存储器或I/O )进行( )(填写 读或者写)操作的指令,数据交换是通过数据总线( )实现的。 3.Intel 8253某通道计数时钟频率为2MHz ,则该通道最大定时时间为( ),此时该通道的计数初值是( )。 二、(每题1分,共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画√,错误画 。 1.十进制数75.125对应的16进制数是4B.2H 。 2.8086CPU 在中断响应时,SP 内容加6。 3.补码和求补的意义是不同的。 4.8086CPU 执行STI 指令后就可以立即响应外部可屏蔽中断。 5.8086CPU 访问存储器的地址是20位,访问I/O 的地址也是20位。 6.8086CPU 复位后从存储器FFFF0H 处开始执行程序。 三、(本题共20分)已知CS=4000H ,DS =0FE00H ,SS =8000H ,ES =0A000H ,BX =3A00H ,BP =7F00H ,DI =8E30H ,数据段中定义的变量BUF 的偏移地址为5201H ,针对以下每条指令分别说明存储器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执行过程中总线操作的次数、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 1.MOV CX ,[DI] 2.SUB AX ,BUF+2 3.ADD BL ,[BP +DI] 4.MUL BYTE PTR ES:[BX] 四、(本题共 22分)某8086 CPU 单板机的存储器与CPU 的连接意如下图所示。 1. 写出存储器芯片容量。(4分) 2. 完成硬件连接。(14分) 3. 写出芯片的地址范围,若有地址重叠,同时写出所有重叠的地址范围。( 4分) RD WR 131 A ~A D ~D 15 870 D ~D 五、(本题共13分)阅读下面程序段,假定标号LP1的偏移地址为2AC6H ,CS=8A00H ,SP =3100H ,CX =1122H ,BX =3344H ,若输入端口PORT1输入的数据为0F2H ,请写出执行该程序段后堆栈指针SP 的值,说明堆栈内容的变化过程,写出加法指令执行完后6个状态标志位(OF 、SF 、ZF 、AF 、PF 、CF )的内容,并指明子程序入口的逻辑地址。 START : IN AL ,PORT1 ADD AL ,1CH JNC LP1 PUSH CX POP BX LP1: CALL BX ;此指令的机器码为2个字节 ……………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A》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DX2006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A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别: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专业及网络专业 总学时:80 总学分:5.0 先修课程:《线性电子电路》、《脉冲与数字电路》、《数字逻辑》 后续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系统讲授以INTEL 80X86微型计算机为背景,从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上对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和接口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论述,重点对INTEL 8086微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及可编程接口等做全面介绍。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8086 CPU的内部结构、系统配置、操作时序和存储器组织;8086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以及编程实验;存储器系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微型计算机系统中输入输出的基本方法;8086中断系统及中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各种(可编程)接口芯片的实际电路分析、设计以及电路实验;D/A和A/D转换电路工作原理及应用。 选用教材:1.《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吴秀清编著.第3版.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赵彦强编著.第2版.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 1.《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谢瑞和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戴梅萼编著 3.《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谭浩强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4.《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明德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5.《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陈建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6.《微型计算机原理》姚燕南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李伯成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 ⑴能正确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特点和组成原理; ⑵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一般分析方法; ⑶正确理解CPU指令系统,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⑷正确理解各种存储器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存储器系统的设计方法; ⑸掌握微机系统接口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开发的要求,扩充微机系统功能; ⑹掌握微型机接口的实际应用编程技术; ⑺掌握编程和接口电路实验方法,能够正确设计实验,以解决实际问题; ⑻为“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INTEL 80X86微型计算机为背景,从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上对16/32位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和接口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重点对INTEL 8086微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及可编程接口等作了全面介绍。同时,对多微处理器系统、微机系统实用接口新技术和各类总线新技术等作了叙述,硬件部分着重于电路的功能及应用,软件部分着重于编程的方法与技巧。 1.教学内容 (1)微型计算机概述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与发展状况,微型机的分类,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总线结构。

合肥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综合实验倒立摆实验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综合实验倒立摆实验报告

————————————————————————————————作者: ————————————————————————————————日期:

1、把上述参数代入,求解系统的实际模型; a)摆杆角度和小车位移之间的传递函数; M=1.096;m=0.109;b=0.1;l=0.25;I=0.0034;g=9.8; n1=[m*l 00];d1=[I+m*l^20-m*g*l]; Phi1=tf(n1,d1) 返回: Transfer function: 0.02725 s^2 -------------------- 0.01021 s^2- 0.2671 b)摆杆角度和小车加速度之间的传递函数; 继续输入:n2=[m*l];d2=d1; Phi2=tf(n2,d2) 返回: Transfer function: 0.02725 -------------------- 0.01021 s^2 - 0.2671 c)摆杆角度和小车所受外界作用力的传递函数; 继续输入:q=(M+m)*(I+m*l^2)-(m*l)^2;n3=[m*l/q 0 0];d3=[1 b*(I+m*l^2)/q -(M+m)*m*g*l/q -b*m*g*l/q 0]; Phi3=tf(n3,d3) 返回: Transfer function: 2.357 s^2 --------------------------------------- s^4+ 0.08832 s^3 - 27.83 s^2 - 2.309 s d)以外界作用力作为输入的系统状态方程; 继续输入:q2=(I*(M+m)+M*m*l^2); A1=[0 1 0 0;0-(I+m*l^2)*b/q2m^2*g*l^2/q2 0;0 001;0 -m*l*b/q2m*g*l*(M+m)/q20]; B1=[0;(I+m*l^2)/q2;0;m*l/q2];C1=[1 0 0 0;0 0 1 0];D1=[0;0]; sys1=ss(A1,B1,C1,D1) 返回:a = x1 x2 x3 x4 x1 0 1 0 0 x2 0-0.08832 0.6293 0 x3 0 00 1 x4 0-0.2357 27.830 b= u1 x1 0 x2 0.8832

生产实习报告-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生产实习报告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4-6班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玉琳卫道柱陈甦欣王道明实习日期:2017年6月19日——7月7日

目录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 (3) 二、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 (3) 三、生产实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4) 1、生产实习动员大会 (4) 2、生产实习讲座1——实习安全知识 (5) 3、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6) 4、生产实习讲座2——汽车传动系基础知识 (9) 5、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 6、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13) 7、生产实习讲座3——磁变流技术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16) 8、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 (17) 9、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9) 10、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室 (22) 11、合肥长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24) 12、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27) 13、撰写《实习报告》,答辩 (29) 三、生产实习总结 (30) 四、实习思考题 (32) 五、你对本次生产实习的意见以及对本专业今后生产实习的建议 (43)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 生产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与任务如下: (1)使我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验证、巩固和丰富已经学过的课程内容,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让我们了解本专业范围现代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制造技术。 (3)培养我们用工程技术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训练我们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各种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5)培养我们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 二、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 (1)了解自动化生产与装配线; (2)了解典型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 (3)了解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4)了解典型零件的毛坯制造工艺及热处理工艺; (5)了解典型零件加工所需的设备、工装和量具; (6)了解企业所用的先进制造技术; (7)了解企业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方式; (8)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生产管理情况和物流模式; (9)了解知名企业的理念和文化氛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