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第五章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教学内容: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五章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本册教材按照一

章人文地理一章自然地理编排,在第二章《世界的地形》、第三章《世界的居民》与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分别介绍了世界的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气候等的差异后,第五章《世

界的发展差异》着重介绍经济发展的差异,属人文地理。

2.教学思路

本节教材共分三个内容:“不同类型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发展

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其中后两个内容为重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成因

是教学难点。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达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并初步了解“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使学生认识世界各国虽然

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但各主权国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据,能进行经济发展差异的对比分析。

问题。如何达成这三个目标,根据学生以有的基础知识,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取舍。我让学

生通过阅读美中尼三国相关资料,自主总结不同类型国家的相关知识,再阅读世界政区图与

教材中的《面积、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图表,了解面积最大与最小,人口最多与最少

的国家。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与差异,采用学生讨论、读图析

图、探究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则只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安排在课后

搜集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原因。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崛起的原因,使学生知道改革开放的重要

意义,激发起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最后通过活动深化所学知识以及培养正确的情感与世

界观!

教学资源要求:

1.世界政区图

2.CAI教学课件

3.课前搜集相关国家(美国、中国、尼泊尔)的经济发展资料及数据

一、导入

教师提问:世界上目前有多少人口?多少国家和地区?

二、新授

1.不同类型的国家

(1)我们到世界的几个角落去看一看(课件展示贫富差异图片)

(2)引导学生谈读图感受――点题(世界的差异)

(3)世界各国存在那些差异呢?(引导学生读美国、中国、尼泊尔三个国家差异对比表)得出:

面积不同、人口不同、政治体制不同

(4)师生共同探讨:出示世界政区图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最小的国家、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人口最少的国家

(5)教师讲述:地区

(6)设疑:国家之间还有没有其他的差异呢?

(7)学生阅读美中尼三国经济差异对比表。

(8)引导总结: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揭本章题,在“世界的差异”中添加“发展”)

(9)教师讲述: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板书本节课题)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讨论: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发达国家吗?

(2)评价并小结主要发达国家

(3)引导学生读课件“南北差异”资料,学生讨论:南北差距与南北对话中的“南”与“北”各指什么?为什么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称为“北”与“南”?师生总结,引导学生得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

分布特点,再出示课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巩固知识。

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课件出示相关的统计图,分别从“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工农业生产的

差异”比较,分组阅读并讨论,完成探究性学习表格。)

(2)学生在展示台上展示探究性学习表格并讲述探究结果,教师指导阅读分析柱状图与饼状图并做出总结。

(3)出示美中尼三个国家经济发展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国家之间的具体个别差异。教师提示学生不仅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差异、在发展中国家之间与国家内部之间都有差异,教师以数据指出

美国的贫富悬殊,以湖南与上海的人均收入差距为例,说明我国的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都

存在差异。

(4)国家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教师稍作小结,布置作业:收集几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料和历史背景资料,完成课本90页的“活动”内

容。

(5)国家之间领土面积有大有小,有的贫穷有的富裕,国家之间能不能以强凌弱呢?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学生明确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6)教师讲述南美洲、亚洲四小龙等抓住机遇,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的例子。

(7)提问:中国属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祖国经济发展怎么样呢?

(8)引导学生探究“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出示曲线图引导学生阅读,进行国情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与民族自豪感。

(9)讨论:你对中国经济了解多少?学生自由发言。

三、活动

向学生提供美中尼三个国家的基本概况,将学生分成三组,各代表美国、中国、尼泊尔三国公民,谈谈你将为本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作些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总结

1.由学生来谈这节课的收获

2.教师作简单总结

板书设计:

国家与地区人口数量领土面积政治体制分布

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世界各国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富状况,通常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一般包括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里主要是指1960年成立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个成员国。它们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芬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土耳其、澳大利亚、新西兰、希腊、冰岛、爱尔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其中,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是7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只有日本是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又称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是指政治上已独立,经济上比较贫穷,工业基础薄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的国家,绝大多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也包括东欧一些国家。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可分为较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按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大致有四种类型:新兴工业国家、石油输出国家、原料输出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少数石油输出国人均收入虽比某些发达国家还富裕,但按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发达国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4%,却拥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90%;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6%,只拥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0%。据外国一些经济学家估计,如果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每年保持5%,发达国家增长率保持2.5%,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还需要150年。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这种经济差别,根源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在国际生产领域,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造成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结构是畸形的单一经济,如中东生产石油,东南亚生产橡胶、椰子和锡,非洲生产热带作物和有色金属,拉美生产咖啡、可可、香蕉,以及铝土;发达国家则早已形成以制成品为中心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原料产地)—发达国家(工业中心)”的国际生产格局。

在国际贸易领域,形成“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的国际交换格局。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石油、农矿原料,及其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粮食及高级消费品;发达国家主要出口机床、汽车、精密仪器、化工及电子工业产品,并在世界市场上凭借其垄断地位,低价进口原料,高价出售成品。这种不平等的国际交换关系,使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的逆差越来越大。

在国际金融货币领域,发达国家不仅控制国际金融机构,而且控制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金融。据世界银行统计,100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储备总额为1569.48亿美元,19个发达国家的国际储备总额却为5057.48亿美元。在世界银行中,5个发达国家拥有42.33%的投票权,116个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只有29.35%的投票权。在获得资金方面,由于受制于国际金融垄断财团,致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负债累累,1970年底为729亿美元,1980年底为6100亿美元,1985年底猛增到1054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9.7%。1980年至1985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3—4%,大大低于债务的年增长率,不少国家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

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既存在资金与技术、原料与市场等方面纵横交错的互相依赖关系,又存在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就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已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永远处于贫穷落后状态,不仅发展中国家经济振兴难以实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要受到限制,并影响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国际政治的稳定。因此,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也是关系人类发展的一个全球性的核心问题。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国际上又称之为“南北关系”。即以地理方位可把世界划分为“南方”和“北方”,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地处南半球以及北半球的南部,故称“南方国家”;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故称“北方国家”。这种“南北方”国家的划分,主要不是地理上的含义,而是指不同类型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种划分也是大致上的,在南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富裕的发达国家;在北方,中国和原南斯拉夫等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南北关系,在广义上包括南北方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关系;在狭义上仅指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关系,通常在狭义上使用南北关系的概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又称为“南北之差”。南方国家为了维护民族经济利益,要求发展经济,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即变革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世界贸易体系、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世界金融体系,建立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为了解决“南北之差”的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进行双方合作进行谈判,称之为“南北对话”、“南北谈判”。在60年代,发展中国家就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发会议召开,南北方开始对话。1974年,联合国召开研究原料和发展问题的第6届特别会议,通过《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1975年12月,阿尔及利亚、南斯拉夫等19个发展中国家和美国、欧洲经济共同体、日本等8个工业国家或集团,在法国巴黎举行国际经济合作会议,这是第一次全球性的南北对话。1977年5月,举行第二次南北对话会议。由于美国拒不接受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两次南北会议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南北对话陷于僵局。1977年11月,根据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和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的建议,在1979年12月成立“南北委员会”,勃兰特任主席,并发表《北方和南方:争取生存的纲领》。1979年底,第3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138号决议,推动南北对话,并确定了全球谈判的原则。1981年10月,14个发展中国家和8个发达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及其代表,在墨西哥的坎昆进行关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会议,就恢复全球谈判和改善南北关系进行广泛讨论和磋商。中国政府提出了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的原则。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极态度,使南北对话未能取得进展,至今处于停滞的状态。

尽管南北对话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达成的一些协议,对调解南北矛盾、缓和南北关系起了一定作用。1974年,第4届贸发会议通过《商品综合方案》。1978年11月,联邦德国、日本等11个发达国家取消了约45个最穷国家的部分债务。1975年2月,46个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国家和欧洲共同体国家在多哥首都洛美签订为期5年的协定,称为《洛美协定》。该协定规定:非、加、太国家全部工业品和92.4%的农产品,可以不限量地免税自由进入欧区体;欧共体商品进入非、加、太国家,享受最惠国待遇,但不免税;欧共体拨出46.5亿美元的财政援助。这个协定标志着南北关系揭开新的一页。1979年10月和1984年12月,非、加、太国家和欧共体又签署了第二、第三个《洛美协定》,非、加、太国家集团成员从原来的46个国家扩大到65个国家。占发展中国家半数的非、加、太地区的国家同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之间的经济合作,为改善和促进南北关系提供了范例。

南北对话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南南合作,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南南合作系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这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为谋求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南南合作的基础目标是:促进集体自力更生,发展民族经济;协调立场,加强南北对话中的谈判能力,推动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南南合作最早始于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第一届亚非国家会议,到60年代开始付诸行动。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呼吁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合作;1974年,在卢萨卡举行的第三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首次提出“集体自力更生”的概念。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南北方开始对话,发展中国家为了协调立场和加强谈判能力,在会上成立77国集团,到1984年该组织的成员已达125个国家。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和77国集团成为南南合作的全球性组织。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和77国集团会议通过一系列关于经济合作的文件,逐步确立南南合作的行动纲领。其中最重要的文件有2个,即1979年2月77国集团第4次部长会议通过的《阿鲁沙集体自力更生纲领和谈判纲要》,1981年5月77国集团加拉加斯会议通过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前者制定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优惠制,开展发展中国家国营贸易组织之间的合作,创办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标志着南南合作最完整、最系统的计划,要求采取果断行动保证执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计划。1983年,有26个国家参加的北京第一次南南合作会议,是南南合作史上的重大事件,会议就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打破南北对话僵局、推进南南合作进行探讨。随后,发展中国家代表又于1984年和1985年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和津巴布韦的喻拉雷召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南南合作会议,会议建议成立第三世界银行和南方银行,要求发展中国家集中资源和智慧,克服困难,发展民族经济,并从总结经验出发,着重研究了具体的合作问题。

从70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南南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范围日益扩大,形式日趋多样。1、贸易合作。从1970年到1980年,南南贸易额由111.7亿美元提高到1490亿美元,并建立20多个各种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2、资金和金融合作。如石油输出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1975年为62.39亿美元,1981年达84.66亿美元。发展中国家还建立10多个金融组织,对成员国提

供援助,还款期限长,达10—35年,利息低,只1.5—6%,并且不附带任何条件。3、技术合作。4、发展多国企业。5、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亚洲的“东南亚国家联盟”,1980年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决定在2000年以前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1981年拉美自由贸易协会准备逐步向拉美共同市场迈进。南南合作正在由纲领和宣言变成具体行动,由区域性合作向全球性合作方向发展。

在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东西方冷战时代结束后,南北问题更加突出,南方面临的处境更为困难。调整南北关系迫在眉睫,加强南南合作更为重要。南南合作的加强,必将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有利于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自然地理学 课程名称(英文):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分:2.5 学时:54 ,其中理论学时:36 ,实践(实验)学时:18 授课对象:生态学专业 授课语言:中文 开课院系: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课程网址:无 撰写人:徐启新 审定人:杨凯 一、课程简介(中文) 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

规律的学科。本门课程是为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针对本校生态学专业设置的特点,本门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表层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各圈层的基本特性、形成、分布、分异的过程和规律;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自然环境野外调查分析的基本方法等内容。本课程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两部分。 课程简介(英文) Physical Geography is one of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ecological scienc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Physical Geography is study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s surface.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atmosphere, hydrosphere, lithosphere, pedosphere, etc. ;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distribution, differentiation processes and regularity for every spheres; Interac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spheres; the basic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for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This course include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periments. 二、课程目标

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

当前联合国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来划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使用三个指标计算,1,人口健康水平,主要用人均寿命来衡量。2,教育和知识水平,用文盲率,大学,中学,小学入学率等指标来衡量。3,生活质量: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以色列、韩国、马耳他、匈牙利和捷克。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卢森堡(69,056)挪威(53,465)瑞士(49,246)爱尔兰(46,335)丹麦(45,015)冰岛(44,133)瑞典(38,451)英国(36,977)奥地利(35,861)荷兰(35,393)芬兰(35,242)比利时(34,081)法国(33,126)德国(33,099)意大利(29,648)西班牙(24,627)希腊(18,995)葡萄牙(16,658) 欧洲非发达国家:东欧的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黑,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克罗地亚,匈牙利,都算不上发达国家 美洲(2国):美国(42,076)加拿大(32,073) 亚洲(2国):日本(36,486)新加坡(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19,008)巴哈马(18,190)斯洛文尼亚(17,660)以色列(16,987)韩国(14,649)马耳他(13,144)匈牙利(10,896)捷克(10,708)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

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1994 K—4 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1994(K—4年级) 地理学的六大必要要素和十八条地理课程标准 我们使用“必要”一词主要是指每一条要素都是核心并且必要的:我们必须使用这种方式来观看世界。使用“元素”一词我们主要是指每一条对于整体来说都是基础性的部分。每一项必要要素都由一些地理课程标准组成。每一个条课程标准都展示了一系列作为一名有地理素养的人都需要知道和懂得的建议和方法。 空间术语中的世界 地理学研究人类、地域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将有关他们的信息图示到特定的结构中。 具有地理素养的人应该知道和懂得…… 地理标准1:如何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表示方法、工具和技术来从一个特定的方面获 工具和技术来从一个特定的方面获得得、进行和表达知识与信息。 在四年级结束的时候,学生应该知道并懂得: 1、地理表示方法的特征和目的——例如地图,地球仪,曲线图,图标,天线和其他照片以及卫星遥感影像等; 2、工具与技术的特征和目的——例如参考著作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 3、如何在地图上和其他地理表达方式上展示空间信息; 因此,学生应该能够: A,识别和描述地理表达方式,工具和技术的特征和功能,通过事例能够: 检查一些地图以识别并描述他们的基本元素(名称、图例、主要用法、中间的方向、栅格、主要的平面、子午线和规模等); 说明航空图片或卫星遥感影像来定位和识别物理的与人类的特征(例如,山脉范围、河流、植被覆盖区域、城市、水坝和保护区域等) 设计一张地图来展示学生选择的信息,使用通过某一方法解释的符号。 B,在地理表达方式上显示空间信息,通过事例能够达到: 阅读一段陈述并设计一个简略地图来阐明这段陈述(例如:就像在让路雏鸭的故事中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

人口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比较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人口总量、人口年均增长率、性别结构以及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00、2005、2010年国际数据)等方面的不同得出如下分析: 在人口方面,2000、2005、2010年这几年中,以上各国人口总量都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人口总量趋于稳定。这与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相一致。 在人口年增长率方面,美国、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人口年增长率持续降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妇女教育水平提高、就业机会增多,生育、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 ②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不断上升; ③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养儿防老的后顾之忧不再存在; ④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使得对孩子的偏好程度下降; ⑤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父母已不必因为担心孩子的夭折而生育很多子女。其中日本的主要人口问题是“少子高龄化”,一方面,生育率持续下降,一方面,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高。这就导致社会保障、福利开销不断增长,而劳动力不断减少。目前,日本采取的对策主要有:鼓励生育;推迟退休年龄;提早征收养老保障年金;适当增加引进外国劳工(因为日本是非移民国家,这一点非常谨慎)。 再说美国,美国是移民国家,但在如何对待非法移民问题上,各党派政见不同,仍在不断胶著。其主要人口问题是非法移民持续增多,占国内人口比例不断扩大,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但人口年增长率仍逐渐降低。 而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澳大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率缓慢增长,在澳洲的新增人口中有高达6成是移民,当中五分之一来自英国。更有联邦数据显示,自2005年起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中,有一半是海外移民,移民的增加速度已经超越了婴儿的出生率。 现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均是在于人口的进一步老化,人口生育率过低,无法维持自然的替换。 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巴西,人口的年均增长率都逐渐下降,中国的人口年均增长率要远低于巴西。中国人口转变历时短,是因为国家人口控制政策干预的结果,国家从70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了我国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个体生育行为先于生育意愿的变化。 ①从人口转变速度以及政府干预的角度:中国人口转变的速度非常迅速,生育率在短期内快速、大幅度的下降。国家干预色彩明显,并且起了主导的作用,具有政策性; ②从人口转变平衡性的角度:中国的人口转变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达城市与落后地区之间等都有很大的体现; ③从人口转变与经济适应性的角度:中国的人口转变先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超前性; ④从人口转变稳定性的角度:中国的人口转变由于国家政策色彩浓厚,不是在经济发展与人们意愿的自发状况下进行的,是在外在力量的压力下进行的,所以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教学设计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教学设计 市八中X玉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上有着形形色色的国家和地区,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国家。 2、掌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和发展差异。 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统计图,国民生产总值比较柱状图、饼状图,初步学会搜集世界各国的主要经济数据,能进行经济发展差异的对比分析。 情感价值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世界各国虽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但各主权国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2、通过学习,激发起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热情和自豪感,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其原因 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一分钟内写出你所知道的国家和地区名称。(每组一人,时间一分钟,写出一个得两分)

师评价并引导: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各有特色,领土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社会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不同类型的国家(板书) 多媒体出示“世界政区地图”,点击俄罗斯、梵蒂冈 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 A%C0%BD%E7%D5%FE%C7%F8%CD%BC&in=8891&cl=2&lm=-1&st=&p n=1&rn=1&di=&ln=1999&fr=&fm 学生观察:这两个国家有什么不同? 学生读课本87页表格,认识世界面积大国。学生在地图中落实。 师生共同小结并过渡;世界各国面积大小不同 多媒体课件2:中国、印度、美国、梵蒂冈的人口数(表格) 师设疑:从这些数据中你又发现了什么?(世界各国人口多少不同)学生自学课本87页最后一自然段,了解世界各国政治体制不同。 设计意图:采用对比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世界国家的认识。 过渡:世界上的国家面积、人口、政治制度不同,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哪两类呢? 3、多媒体展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图 image.baidu./i?word=%CA%C0%BD%E7%B7%A2%B4%EF%B9%FA%BC% D2%BA%CD%B7%A2%D5%B9%D6%D0%B9%FA%BC%D2%B7%D6%B2%BC% CD%BC&opt-image=on&cl=2&lm=-1&ct=201326592&ie=gbk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 英文名称: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128 学 分:8.0 适用对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二、课程简介 《自然地理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壳及其运动、地质构造与地壳的演化,气候与气候资源,水文及水资源,地貌及地貌灾害与防治;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自然地理基础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主要阐明地壳、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及土壤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和规律,为学生今后开展自然地理学知识的教学和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自然地理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发展变化和分布规律,进一步认识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并能在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管理研究和应用中熟练地应用自然地理学知识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3.熟悉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主要内容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地理环境。 3.问题

如何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如何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1.发达国家主要从四个方面衡量:人均GDP高、工业技术先进、科学技术 先进、社会福利高。必需同时满足以上四点才能算是发达国家,四个标准缺一不可。 2.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 GDP (不是 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 3.什么叫发达国家,而什么又叫发展中国家呢,从国际分工的合作之中可见 一斑。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可以得到高尖精的产品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只能是做一些低端产品的市场。最终低端消费品往往不是发达国家制造的,而是发展中国家才生产最终低端消费品,发达国家主要是搞工业化引领、集约型研究和现代化信息整合的工作。而发达国家的脑力型工人必然 要求更多的休闲时间、学习时间和考究时间;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当地资本家要把发达国家强加给当地资本家身上的成本都让工人来承担,因此当地工人只能夜以继日地更长时间地加班。于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为的是让本国公民得到更多的生活休息时间,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只能是让工人付出更多的生产劳动时间,其中的差额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强抢来的。什么叫发达国家,而什么又叫发展中国家呢,从国际分工的合作之中可见一斑。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可以得到高尖精的产品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只能是做一些低端产品的市场。最终低端消费品往往不是发达国家制造的,而是发展中国家才生产最终低端消费品,发达国家主要是搞工业化引领、集约型研究和现代化信息整合的工作。而发达国家的脑力型工人必然要求更多的休闲时间、学习时间和考究时间;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当地资本家要把发达国家强加给当地资本家身上的成 本都让工人来承担,因此当地工人只能夜以继日地更长时间地加班。于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为的是让本国公民得到更多的生活休息时间,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只能是让工人付出更多的生产劳动时间,其中的差额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强抢来的。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发展的时间先后不同罢了,一个是现在进行时,一个是过去时。 4.但单独用人均 GDP显然存在很多缺点,首先是人均 GDP很不稳定,受汇率、 物价等影响而波动很大,其次人均 GDP也只代表了经济水平,而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水平。对此,联合国的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人类发展指数”,用以取代单一的人均 GDP衡量体系,以此来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就相对全面客观了。目前的具体标准是:人类发展指数不低于 0.9 即为发达国家。人类发展指数的构成及公式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 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 GDP的对数。这三个指标分别 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一、人类发展指数计算的三 个指标: 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 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 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 ( 1/3 权重)共同衡量; 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 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二、每个指标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出生时预期寿命: 25 岁和 85 岁;成人识字率: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案2解析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 1、广义的地球表层 上自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沉积层底部(陆地部分在地下5~6km,海洋部分平均在海面以下4km处), 2、狭义的地球表层 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m,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辐射能可到达的深度。 第二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1、从研究对象看,地理学可以分为:①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②研究经济地理环境的经济地理学;③研究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人文地理学。三者的研究对象组合起来便是地理环境,这是地理学研究的整体的对象。 2、从研究层次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组成要素的部门地理学,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部门人文地理学。 3、从研究领域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理论性的理论地理学研究,即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阐述;②应用性的应用地理学研究,即应用理论和具体方法的阐述; ③区域性的区域地理学研究,即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和方法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的研究。 上述三方面可依次概括为:三分支、三层次和三重性。综合自然地理学从“三分支”来看,它属于自然地理学范畴;从“三层次”来看,它又属于部门综合的层次;从“三重性”来看,它包括综合理论研究(如整体性规律、时间演替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等)、综合应用研究(如农业土地类型、农业自然区划等)和综合区域研究(如中国土地类型、中国自然区划等)。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结构 二、自然环境的组成 (l)对流圈。大气圈底部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圈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这里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 和几乎全部水汽。它的下界是海陆表面,上界随纬度、季节及其他条件不同而不同。根据观测,对流层的平均厚度在低纬度为17—18 公里,在中纬度为10—12 公里,在高纬度为8—9 公里。一般夏季厚而冬季薄。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一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教学目的] 1、明确不同类型的国家应从领土面积、人口多少、政治体制等方面了解他们 2、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认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原因 4、通过图表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认识发达国家的差异,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国家的领土面积、人口多少、分布状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难点:如何从数据上说明这些问题 疑点:发达国家为何发达,发展中国家为何落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启发法 [教具准备] (世界政区图、及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于世界的地形,气候,居民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世界的国家。 1、设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呢?(学生自主回答) (过渡)世界上的国家很多,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2、学生预习教材。 一、不同类型的国家 1、学生预习回答:世界上共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2、教师结合地图,举例分析国家和地区的含义 3、设问: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它们呢?(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4、结合P87资料,强调面积居于前十位的国家和人口居于前十位的国家,而后结合挂图,在地图上指出上述国家的位置. (过渡)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还可以把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5“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分布图”,设问:从大洲来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从半 球的位置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什么半球? 2、教师小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并强调:根据分布特点,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往往称为“北”,发展中国家则称为“南” 3、引导学生对照世界政区图,找出主要的发达国家的位置,并提问:中国属于哪类国家? (过渡)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悬殊,所以各方面差异较大。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教案(新版)湘教版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教学目的] 1、明确不同类型的国家应从领土面积、人口多少、政治体制等方面了解他们。 2、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认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原因。 4、通过图表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认识发达国家的差异,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国家的领土面积、人口多少、分布状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难点:如何从数据上说明这些问题。 疑点:发达国家为何发达,发展中国家为何落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法、启发法。 [教具准备] (世界政区图、及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于世界的地形,气候,居民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世界的国家。 1、设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呢?(学生自主回答)(过渡)世界上的国家很多,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2、学生预习教材。 一、不同类型的国家 学生预习回答:世界上共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教师结合地图,举例分析国家和地区的含义。 设问: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它们呢?(学生结合教材回答)(过渡)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还可以把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分布图”,设问:从大洲来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从半球的位置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什么半球? 2、教师小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并强调:根据分布特点,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往往称为“北”,发展中国家则称为“南”。 3、引导学生对照世界政区图,找出主要的发达国家的位置,并提问:中国属于哪类国家?(过渡)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悬殊,所以各方面差异较大。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代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按照P104活动题的思路,结合书本讨论本国的特征。 2、设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最根本的原因什么差异造成的? 引导学生阅读P102图5-2,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两方面理解发达国家和发

国家地理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背景 二、课程性质 三、基本理念 四、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地理 三、中国地理 四、乡土地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7-9'GEO'1) 一、背景(7-9'GEO'1.1)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7-9'GEO'1.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7-9'GEO'1.3)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7-9'GEO'1.3.1)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7-9'GEO'1. 3.2)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7-9'GEO'1.3.3)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7-9'GEO'1.3.4)

自然地理学教案

《自然地理学》教案 绪论 一、章节教案 1.教学目的和要求:阐明‘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地理学中的位置及其任务。 2.讲授课时数2 3.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三分支、三层次、三重性的关系。 4.主要内容提示:自然地理环境也称为自然综合体或景观,是一个物质整体,它与外界环境保持着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其内部维持着有序的结构和稳定的功能,是为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阐明其结构特点、功能效应、发展动态等基本问题。 5.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 6.复习题、思考题及作业题: A.自然地理环境是否包括人为环境? B.谈谈你对地球表层尺度的认识, 为什么? 二、每课时单元教案 1.教学时数 2学时 2.教学方式(手段) 讲授法 3.师生活动设计 提问和探讨 4.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5.教学内容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地球 一、章节教案 主要章节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理坐标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活动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 本文以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依据利用正态分布的拐点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法,比按人文发展指数进行划分更全面、科学。同时澄清整体国力、国家竞争力、社会发展水平的概念、关系,以排除整体国力和国家竞争力对划分社会发展水平在概念上的干扰。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 发达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还有文明程度、国民的素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享受的自由和民主等。发达国家大多具有较高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但是较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意味着就有较先进的科技水平,比如沙特阿拉伯开发石油。 从这两个概念上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标准是固定的。发达应与先进对应,而先进是相对的,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是相对的。 2.划分方法 早起以人均GDP划分,目前用人文发展指数划分,本文提出用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划分。 2.1 按照人文发展指数划分 以前人们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都是用人均GDP,但单独用人均GDP显然存在很多缺点,首先是人均GDP很不稳定,受汇率、物价等影响而波动很大,其次人均GDP 也只代表了经济水平,而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水平。对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人文发展指数",以取代单一的人均GDP衡量体系,具体标准是:人文发展指数不低于0.9即为发达国家。它的《201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数量由2009年的38个,上升到2010年的44个,最不发达国家25个,中国被列入发展中国家。 人文发展指数是"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人均GDP)"的几何平均值。虽然用它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对于GDP是进步的,但这三个指标只与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关,无法全面反映一国社会发展水平,没有考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能源、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国家安全、国民贫富差距,并且引入了GDP的弊病。 2.2 按照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划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且是动态的,其评价体系涉及因素应全面反映社会发展水平。所以本文用社会发展水平指数按照相对性提出划分它们的方法。 《整体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模型》(《经济要参》(2013年第47期))坚持以人为本,依据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国家安全,体现共生理念。模型如下(文中给出了更具体的模型,包含了更具体的因素且计量): 整体国力=人口数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区域面积×能源×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国家安全 社会发展水平指数=整体国力/(人口数量×国土面积) 世界各国社会发展水平指数若(一般)服从正态分布,按照其曲线拐点划分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层次。若服从幂分布,则按相应的的统计学原理处理。 正态分布为钟形曲线,σ代表标准差,μ代表均值。x=μ即为图像的对称轴。数值分布在(μ-σ,μ+σ)中的概率为0.6826;数值分布在(μ-2σ,μ+2σ)中的概率为0.9544;数值分布在(μ-3σ,μ+3σ)中的概率为0.9974。 划分方法: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处于1σ之间的为发展中国家,1σ之右的为发达国家,1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翻译)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doc 的翻译 地理FOR LIFE 1994年国家地理标准 K-4 生活地理 国家地理标准1994(希腊文K-4) 六要素的地理和十八地理课程标准 我们必须意味着,每件作品是中央和必要的:我们必须以这种方式看待这个世界。元素,我们的意思是,每件作品是一个构建块的整体。每一个重要的元素包含一些地理课程标准。每个标准提供了一组在地理上获悉的人的思想和方法,需要知道和了解。 在空间方面的世界 地理研究关于他们的信息映射到空间范围内的人,地点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地理上知情的人知道和了解... Geography Standard 1: 地理标准1: How to use maps and other ge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tools, and technologies to acquire, process, and report information from a spatial perspective 如何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陈述,工具和收购的技术,工艺,和报告信息从空间的角度 到四年级结束时,学生知道和理解: 1。的地理陈述-比如地图,手套,图形,图表,航空和其他的照片和卫星产生图像的特点和用途 2。的工具和技术-如参考作品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用途 3。如何显示在地图上的空间信息和其他地理陈述 4。如何使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和技术 因此,学生能够: A.识别和描述的特点和目的的的地理陈述,工具和技术,例如能够: 检查各种地图,以确定和描述他们的基本元素(标题,图例,主要方向, 中间的方向,电网,主要的相似之处,经络,规模) 解读航空摄影或卫星生成的图像定位和识别的物理和人性化功能(如山脉,河流,植被区,市,水坝,水库) 设计由学生选择的信息,显示在地图上,用符号解释在一个关键 B.显示空间信息的地理陈述,例如能够: 阅读叙事,然后创建一个示意图来说明的叙述(例如,使地图显示一个家庭的鸭子让路雏鸭的运动或阅读威尔德的小房子系列地图Ingalls家庭生活) 报告的区域中的数据二者的二维格式(例如,通过使用比例在地图上绘制的符号)和一个三维的格式(例如,每个区域上层叠的柜台数目比例) 构造图或图表显示空间信息(例如,建立一个条形图在美国的一个州五大城市的人口比较) C.使用地理陈述,工具和技术,例如能够回答地理问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

楚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院、部)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2105104 课程中文名称:综合自然地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使用专业:地理科学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总学时: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实验学时:4) 总学分:2.5学分 预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部门自然地理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系统讲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与结构、土地评价与土地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教材建议:伍光和,蔡运龙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 [1]刘南威、郭有立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景贵和主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陈传康,伍光各,李昌文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33。 [4] 赵松乔等编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5]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 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蒙吉军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 课程的基本特性: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基础理论课程。它是在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基础上研究地球表层整体性特征及其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科学。特别着重研究地球表层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机制、地球表层区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认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地位、特点与任务,熟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深入认识和掌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相关工作和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综合自然地理学”又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故该课程除了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外,还要求通过相关的专题讨论和实践教学等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程应着重掌握地球表层系统、耗散结构、时空尺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综合体、地域分异、土地、景观、土地分类、土地分等等基本概念;重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和分级理论等基础理论;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土地类型划分和应用地域分异原理分析各大洲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章节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2学时)本章的内容、地位与作用分析,重点难点、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 本章主要介绍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任务与特点,它是对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一个总体介绍或概述。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重点在于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三分支、三层次、三重性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概念、范围、组成、特征。 (2)了解本学科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和特点(1学时)理解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掌握自然地

湘教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五章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第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不同类型的国家应从领土面积、人口多少、政治体制等方面了解他们。 2.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认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原因。 过程与方法 阅读“世界政区图”,结合教材知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总结两类国家的分布特点。通过阅读教材中“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比较图”,并收集其他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世界各国虽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但各主权国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我国是经济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国家的领土面积、人口多少、分布状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教学难点 如何从数据上说明这些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于世界的地形,气候,居民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世界的国家。 设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呢?(学生自主回答)(过渡)世界上的国家很多,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学生预习教材。 一、不同类型的国家 学生预习回答世界上共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教师结合地图,举例分析国家和地区的含义。 设问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它们呢?(学生结合教材回答)(过渡)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还可以把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分布图”,设问从大洲来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从半球的位置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什么半球?

初中地理学科课程规划方案

轵城镇实验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轵城镇实验中学地理组 一、课程背景分析 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根据这一地理学科特点,结合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学这一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我校“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践行“德艺同厚,知行合一”的办学目标,适应现阶段形式,转变育人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特制订《轵城实验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二、课程理念、思路及目标 基本理念: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满足学生成长及个性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我校基本条件与我组教师的能力,结合济源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地方和学校的特色,既有科学性,又体现时代性,使课程更好贴近科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基本思路:运用地图突出地理学科特色,打造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推行研究性学习,借助课题研究、小论文撰写、科技活动、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

相关时事热点等,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研究、创作、自由作答、放飞思维的空间,把课堂向课下延伸。就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加以探究,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课程目标: 1、促进教师的发展 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及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地和内容选择与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价值;转变观念,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提高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在我校建立一支具有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资源能力的地理教师队伍。 2、形成学校地理教育特色 遵照学校提出的学科特色建设的总体构想,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充分发挥地理组教师的各自优势,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创造出具有特色和学校个性的地理教育,努力彰显地理学科的特色,通过学具制作、地理观测、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挖掘地理组教师的潜力,体现我校地理学科的优势,打造地理学科教学的品牌。 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听过的我会忘记,我看过的我会记得,我做过的我才会理解。”理解了才会记住,才会改变。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或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把地理教学从教室延伸到室外和校外,开发出更多的校本课程资源,既扩大学生的视野,又改变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