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一

专题一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夏朝:王位世袭制(世卿世禄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有财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血缘贵族政治的开端。

2商朝:宗法制的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每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神权王权相结合,一切政治事务都要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3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完善

⑴分封制(封建制---封邦建国,中世纪的欧洲与日本称为“封建领主制”)

时间:形成于夏商盛行于西周影响整个封建社会

目的:巩固西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分封的内容:土地及土地上的人口建立诸侯国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帝王的后裔

诸侯四项义务:镇守边疆、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主要诸侯国:(姬姓王族)晋鲁燕卫吴、(功臣) 齐、(先代帝王的后裔)楚、宋、陈、许。

特点:王族主体、层层分封、宗族色彩

作用:前期加强了统治,后期导致国家割据分裂。

衰落原因:井田制瓦解;王权衰落;诸侯势力发展

⑵宗法制

特点: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解决贵族内部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既是相对的大宗小宗关系,又是君臣关系。(家国一体观念形成)

影响:有利于凝聚宗族保证了贵族内部稳定与团结,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⑷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与神权结合,族权与政权结合;②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为基础;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考点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⑴确立基础: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⑵内容①皇帝制度,君权神授,皇位世袭,皇权至上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以“朝议”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③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郡县官员皇帝任免。

⑶历史作用和影响:积极方面: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由血缘政治发展到官僚政治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统一;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消极方面:依靠皇帝的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秦因专制暴政二世而亡。

考点3西汉的政治制度形成

特点;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不利中集权

(1)、君主专制汉武央帝建立“中外朝”制度,以亲信近臣组建“中朝”对抗丞相为首的外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法”,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高官和王侯;(刺史“以小治大”位卑权重,有利于督查地方官勤政、廉政,维护封建秩序)

(3)、选拔人才---察举制

方式:自上而下,举荐人才;标准:依据“德才”使西汉一度出现“布衣将相”的局面,为西汉巩固统治提供了人才条件。

考点 4 唐朝制度的完善

1、中央:在隋朝三省的基础之上,确立并完善为三省六部制。

内容: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特点:三省分工制衡,六部分工明确,皇权高度集权。

评价:积极方面: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有“皇权下的民主”之称);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中央官制的重大创新,它标志着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一制度。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决策的失误。

2、唐的地方管理机构—-从州县两级到道州县三级制

唐太宗在隋朝基础上,依山水之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朝后期,道的长官及地方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州县二级制变为道州县三级制。

考点 5 北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目的:一是为了结束和有效防止地方割据、君弱臣强的局面重新出现,二是为了防止兵变重演。从根本上是为了加强巩固统治。

特点:一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二是重文轻武,文官当政;三是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机构制度-----二府三司与禁军制

具体措施⑴中央分割相权:以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财政权。

⑵地方收权:军事上,收地方将领的兵权,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派文官出任州郡长官,设通判监督知州,通判直接对中央负责。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加强地方监察形成路州县三级地方管理体制;财政上,派转运使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评价:积极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

消极方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导致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的形成。

考点5 元朝的政治制度

1、中央:一省两院制在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管辖军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并统领全国宗教事务。

2、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河北、山西和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设十个行省;地方形成省路府州县五级制;行省的设立,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土司制度: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西南云贵川任命少数民族的首领担任土司管理当地事务,地方独立性较大。当时有利于国家统一,西南地区的开发。

考点6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中央: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以六部分掌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明成祖时设内阁,内阁有决策参与权,但无决策权,后来,内阁有了票拟权,位居六部之上,但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也没有决策权。

2、地方:明初沿用元制,设行省。明太祖设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管一省的行政军政监察司法,三司互相牵制分别对中央负责,习惯上将“三司”所辖之地称为“行省”或“省”。省下又设道、府、州、县,形成五级地方管理制度。另,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土司进行管理。明后期开始实行“改土归流”,由中央派流官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管理。

考点7 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中央:设军机处

目的:雍正帝为了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后来为加强皇权服务。

官员职权:主要官员由皇帝挑选可靠亲信任军机大臣。但不能决策,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特点:机构简单、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简、速、密)

评价:实质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作用:一方面提高了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加强了君主权力,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2、理藩院:管边疆民族事务,地位与六部相同,管理蒙古、新疆、西藏地区的行政、赋税、兵刑、户口、宗教等事务。

3、地方:设省---州--府-- 县四级行政机构;

4、明清君主专制的评价:积极方面巩固了国家统一,保证领土完整,稳定了政局,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和平统一的环境。(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四字抹杀其作用)

消极方面专制统治的加强在政治上阻碍了民主进步;在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文化上阻碍了人文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综合知识归纳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建立原因经济根源: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政治上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思想上受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的影响;实践上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成功实行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

2、演变过程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极端强化发展到顶峰于明清。

3、发展趋势:一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废除;二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4、基本矛盾、主要特点与核心

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是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

特点: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皇帝专制独裁(家国同治,人治色彩浓厚)。

核心:君主专制、皇权至上

5、作用与影响

积极方面: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消极方面:政治上专制主义导致权力过分集中、个人崇拜,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极易形成暴政、导致腐败、引起政局动荡;经济上强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思想上严格控制思想文化,实行文化专制,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了近代科技的产生。

二、丞相制度

1、发展特征相权不断削弱,并最终废除。

2、发展过程

秦朝:丞相权力较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显尊

西汉:汉武帝丞相失去决策权。受到了中朝的牵制

东汉: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利。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有所分散。三省分工明确,既合作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独尊。

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管行政、军事、和财政,分散了相权。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

3、君臣关系秦汉----主宾关系;唐宋---- 主仆关系;明清-----主奴关系

三、明清内阁、军机处与近代西方的内阁区别

1、形成条件明清内阁、军机处:封建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的加强。

近代西方内阁: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完成。

2、产生方式不同

明清内阁与军机处官员有皇帝任免;西方的内阁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内阁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

3、权力不同

明朝内阁、虽是国家的中枢机构,始终不是国家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顾问,没有决策权。清朝军机处是皇帝旨意直接发出之处,非决策机构。

西方内阁: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接受议会的监督。首相实际控制行政权、立法权。总统制下的内阁由总统组建,不对议会负责,与议会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4、历史作用

明清内阁、军机处是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的重要标志,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近代西方的内阁巩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建立选官制度原因:巩固统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大多信奉人才为本兴国。

2、主要选官制度

⑴世袭制又称世官制或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封建社会的皇帝地位的传承和贵族爵位的继承沿袭这一制度。

特点:封闭性,重血缘出身贵族,不以才能为依据,方法世袭。凡定爵位和官职者都是带享有

采邑和封地。

⑵荐举制亦称举荐制(是推举的性才能俱佳有议政能力的人,授以官职的管理选拔制度。汉武帝时正式确立。荐举制包含察举和征辟)

察举制:是自下而上选拔人才的制度,就是由地方官在自己辖区内考察人才举荐给中央政府,议乡举里选为依据,有孝廉茂才贤良等名目,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最主要的标准。有时皇帝用对策的方式进行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官职。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皇帝聘用的人才为征,公卿郡守聘用的幕僚为辟。

评价:举荐制冲破了先亲贵族血缘贵族世袭制的束缚,使下层人士又进入国家管理层的机会,为国家选举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是用人制度的进步。到东汉后期被门阀士族所破坏。

⑶九品中正制亦称九品官人法(魏晋南北朝时盛行是两汉时的察举制的继续和发展)

主要内容①是选择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查访本州、郡、县三处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等级和评语,供吏部选官参考。②品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目的: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

评价:①设立之初,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贤任能以更好地维护其统治的作用。但后来门第几乎成为唯一的标准,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②九品中正制,从形式上看,是选官制度的继承与创新;从结果来看,选官用权贵、重门第,是一种倒退。(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

⑷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建立原因:政治社会阶层的变动,士族衰落,庶族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经济:封建经济继续的发展。

科举制度的演变:源于汉,创于隋,完善与唐,发展于宋,中断于元,僵化于明清,废止于1905年。

特点:自由报名(工商刑狱子不得报考),公考考试;以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评价:积极:扩大了统治基础,打击了门阀士族,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文学繁荣;对世界的影响催生了西方近代的文官选拔制度,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弊端:明清发展成为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之一。

古代选官的演变趋势:选官标准由重视血缘门第出身到德才再到成绩;由闭塞到公开公平客观。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考点8近代前期列强的侵华

1、背景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中国的国力衰弱落后:政治封建统治腐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闭关锁国思想愚昧保守,盲目自大不了解世界形势.

2、侵华方式多样:发动军事战争;经济掠夺垄断;政治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思想奴化教育。

3、近代前期列强的侵华战争

⑴、鸦片战争(1840---1842年)

原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威胁到英国在华利益;导火线:虎门销烟

结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

影响:政治上破坏了中国领土领海关税贸易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经济上将中国卷入了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⑵、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英法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直接原因)

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结果:英法美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⑶、中法战争(1883---1885年)

原因:法国欲打开中国西南门户。

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法新约》

影响: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⑷、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制订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朽(主要原因)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解决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资金市场不足问题;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⑸、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直接原因:中国义和团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

结果: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归纳总结:⑴近代列强在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开放长江口以南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南开放长江以南琼州、至长江以北至营口、天津,西至汉口等十一处通商口岸,开始深入中国腹地。

甲午中日战争:苏州、杭州、沙市、重庆四处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上游等内地。

⑵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敲诈中国的赔款:鸦片战争,清政府赔款英国2100万银元。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英国法国各800万两白银英商200两;白银共计1800万两白银。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赔款日本白银2亿两,后来3000万辆白银作为赎辽费共计2.3亿两白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折合本息9.8亿两。

⑶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割占香港

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割九龙司给英国。

1899年帝国主义瓜分狂潮英国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⑷近代列强侵华中的关系:为了自身的利益,既合作又斗争。

其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充当“先锋”,“美俄”充当调停伙同侵略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中俄德法三国不愿日本独占中国,三国强迫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日本迫于三国压力允许清政府3000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

⑸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反动政府统治更加腐败,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对内加紧搜刮和镇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但是,中国的民主革命不断发展。

经济上: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境艰难,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列强的侵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思想上:民族危机的影响下,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有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思想,层层深入不断加深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与发展。

考点9近代后期日军侵华战争

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面临困境,侵略中国是日本既定国策。

直接原因:20世纪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要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

现实因素:1936年,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有利时机:中国国内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

国际因素: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

概况: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局部侵华;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进逼上海。1933年,侵占热河,入侵察哈尔;1935年发动“华北事变”占领北京天津,策划华北五省自治。1937年7月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灭亡中国;1937年8月发动“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

结果:日军1945年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考点10近代前期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外来侵略的斗争。

⑴人民自发的反抗斗争: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1860年太平天国运动李秀成率军在苏南抗击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900年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

⑵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75—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⑶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特点:

①斗争阶层的多样性,既有政府组织的军事斗争,又有人民自发组织的反抗行动;

②斗争英勇顽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③大多以失败告终。

⑷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政治上:清朝封建统治腐朽,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落后;

经济上: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实力不如列强。

军事上:军事装备落后;战争爆发后,组织抵抗不力,战和不定。

思想上: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是统治者盲目自大,愚昧无知,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形势,不愿用民主科学改造中国。

国民素质:整体不高,大多愚昧无知,懂的反抗的人较少。

从客观上看:英法美日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实力强大。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德尔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

考点11近代后期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日斗争

⑴概况:一个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个战场-----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三个阶段-------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⑵特点:范围空前,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第一次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性质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两个战场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相互配合,相互依存一直贯穿始终;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⑶抗战胜利的原因: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持与配合,加速了日本投降。

⑷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次全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专题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的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的成立)

考点12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

相同点:社会背景相同----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

不同点: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

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对象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帝、官、封三座大山;

目标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世界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考点13太平天国运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的激化。

直接原因:国家内部自然灾害严重。(水、旱、蝗灾不断)

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战争、赔款、毒患)

思想方面:受西方基督教的影响。(建立拜上帝教)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851—1853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金田起义开始兴起;永安建制初建政权;定都天京正式对峙;颁布纲领推向高潮。

2.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全盛(1853-1856年)

北伐:1853年,林凤祥李开芳领导,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的,因孤军奋战而失败。

西征:1852年制855年,赖汉英石达开大败湘军曾国藩。巩固天京大本营。

东征:1856年,秦日纲攻破江北大营后与石达开汇合攻破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

西征东征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

3、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天京事变(内部争权)(1856---1857年)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腐朽和争权。

天京事变:1856年,韦昌辉滥杀东王府→洪秀全处死韦昌辉→1857年石达开出走。

事变影响: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是其由胜到衰的转折点。

4、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防御战(1858---1864年)

新任务: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使命。

重建领导核心:洪秀全提拔李秀成、陈玉成担任军事指挥,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

后期斗争:1858年,陈李合力再破江北大营→1860年,再破江南大营,李秀成率军在上海抗击华尔洋枪队→1861年安庆陷落→1864年天京陷落。

(三)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目的:满足农民的土地愿望,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内容:平均分配土地;平均分配财产,其核心是土地制度。

性质: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革命性: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与要求。

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建立小农经济,但同时有规定余粮交圣库,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空想性:太平天国一开始一直处于战争之中,缺乏实施的客观环境,是一种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2.《资政新篇》(1859年)

(1)目的与内容:改革内政,振兴太平天国。

政治上:主张法治和中央集权。(体现了民主与法制的君民共主思想);

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对外自由通商(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文化上:兴办学馆等(体现了发展近代教育的思想)

外交上:主张独立平等开放,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体现了近代外交理念)

其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⑵评价:革命性和进步性,全面否定封建制度,主张民主法治,发展资本主义。

空想性,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不涉及农民的利益,缺乏社会基础;同时处于后期紧张的军事斗争,缺乏实施的客观条件。(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历史意义

(1)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理论不科学领导不团结)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镇压。

(2)评价性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民主革命的序幕)

作用:太平天国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革命纲领和改造建设国家的方案)

打击了清王朝,动摇了清朝统治的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考点14辛亥革命

⑴原因政治上:民族危机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侵略与统治的阻碍;

实践上: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⑵条件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强。

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提出;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的起义;

外部条件: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部分立宪派倾向革命;

客观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

⑵过程

兴起: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

发展: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后来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威武长期以胜利奠定了基础。

高潮: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⑶辛亥革命的成果①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与颁布

目的: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内容:国体,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政体,共和制,责任内阁;国民基本人权,国民有人身,居住,集会结社,财产言论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与被选举权利。民族政策,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民族平等。

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具有反对封

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一座里程碑。

⑷辛亥革命的失败

失败的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迫使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自己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失败的含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彻底完成;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客观原因:一是帝国主义、立宪派、旧官僚的破坏二是袁世凯有强大的实力并耍两面手段:对革命派进攻、施压、迫使孙中山辞职;对清政府进行威胁、利诱,迫使清帝退位。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同盟会组织涣散;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革命武装。

⑸辛亥革命的评价

性质:近代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功绩: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了人心;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而中国的民主化;对近代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考点15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⑴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与条件

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基本条件:经济方面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阶级方面无产阶级的力量壮大。

思想方面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

⑵五四运动的经过与口号

5月4日至 6月3日,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

6月3日后中心在上海,工人是主力,各阶级阶层广泛参与,出现“三罢”斗争。

口号: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⑶五四运动的结果

取得了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拒绝了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⑷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意义: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爱国、民主、进步、科学)

考点1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一)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

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外来援助: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中国共产党的前三次代表大会

考点1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1、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根本原因: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时代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方面: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召开中共三大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方面: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转变,需要吸收新鲜力量改组国民党;

外部原因:共产国际的支持;

2、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与形式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精神)

合作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了国民党改组问题。

合作形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和改组国民党。

3、国共合作的意义

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4、革命高潮----北伐战争

一期北伐1926年7月--1927年初(具有革命性);二期北伐1927年5月--1928年6月(不具有革命性)

原因:直系与皖系军阀结成反革命联合阵线,镇压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条件: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影响

原因: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和革命武装;正确的战略决策;共产党员的英勇模范作用;工农运动的支持与配合。

影响:歼灭了孙、吴主力,基本上打败了旧军阀;革命实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革命的中心;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

5、大革命的失败

标志: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失败理由: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失败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国民党右派背叛了革命;主观上中共幼稚还不成熟,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另外有共产国际错误的指示。

6、大革命的功绩与教训

功绩: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宣传了共产党的主张,为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教训:共产党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武装。

考点18国共十年对峙----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一、创建革命军队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揭开建军序幕

背景: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陷入低潮;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决定以革命的暴力方式回击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旗帜与方针:使用国民革命军的旗号;坚持“城市中心”革命方针。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教训: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行不通,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2、八七会议---确定革命方针

①八七会议”的内容

清算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在湘赣边界发展秋收起义。

②“八七会议”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给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是没有注意防止正在滋长的“左”倾错误的苗头,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为危害极大的“左”倾错误。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举起工农旗帜

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进军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

意义: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革命道路)

4、建设革命根据地

(一)理论创新----“农武装割据理论”

1928年,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相继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造性地提出并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

工农武装割据的意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难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1、土地革命

目的: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路线: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2、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根据地的经济包含国有、集体、小农、个体工商业等经济形式,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

(三)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年冬)

背景:1930年10月至1931年9月取得了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发展。

政权性质:工农民主政权。

意义:建立了与国民党政府对峙的红色政权。

考点19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背景、原因

日本大举侵华,民族矛盾上升;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左倾错误在党中央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实现战略转移,保存革命力量。

3、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1月)

4、内容: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纠正了李德博古的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军事行动。

5、意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在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6、最后的胜利

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的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基础知识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以家庭为生产单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消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二、手工业的发展 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 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窑明朝—青花瓷、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代有些瓷器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 清朝—珐琅彩 商朝—出现丝织品;西周—斜花提纹织物;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明清—丝织业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三、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明朝中后期地区:江南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含义:一些手工业部分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与被雇佣) 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发展缓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根本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国内商业的发展 “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隋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益州)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元代:大都成为国家性的城市明清:商帮的出现(徽商和晋商) 二、对外贸易 繁荣唐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广州;外贸易机构——市舶使 两宋: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特点:朝贡贸易(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衰落:明清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打击,仅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国通商。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秦汉——明清):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 二、重农抑商 1、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2、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3、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同外国的往来,而非完全禁绝。清朝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冶金 瓷器丝织业演变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知识点整理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1)国防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显着)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意义: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1)空间技术领域 ①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2)运载火箭研究 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②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 ③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作用: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家天下形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宗法制: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目的: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的地位。 (1)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②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作用 ①对西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②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商朝时期实行宗法制。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C、先代贵族等;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获得世袭的统治权,但承担一定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影响: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 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 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秦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一途。

必修一《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1.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 物。) 2.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 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 等价物。(√) 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6.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 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7.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 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8.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 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9.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只可 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力) 10.金银纪念币的本质是商品(×)(金银纪念币是商品,是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11.Q币是商品,它可以充当支付手段。(×)(Q币是特殊商品,是虚拟货币,代表一种服务,不是货币,没有 货币的职能。) 12.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 (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所以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量。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纸币发行量,缩减银行信贷规模。通货紧缩时相反。 13.外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外币就是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4.一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时涨时落,但是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受 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的。(√) 15.“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价值决定价格。(×)(“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供求影响 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 16.商品需求量的增加,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还要结合供应量,如果供不应求,才会引起价格上涨。) 17.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是由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8.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19.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供过于求)。(×)(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是价值 决定价格,所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0.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 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2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受供求关 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2.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都相符合。(×)(由于供求关系不断 变化,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所以,并不是每一次交换价格与价值都相符合,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23.粮食、蔬菜、食用油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大幅下跌。(×)(粮食、蔬菜、食用油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 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小,不会大幅下跌.汽车、珠宝首饰等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大,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大幅下跌。) 24.随着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行,航空公司的反应是提高票价,吸引客源。因为飞机和火车是互补商品。(×)(高 速铁路的通车运行,航空公司的反应是降低票价,吸引客源。因为飞机和火车是互为替代商品。) 25.如果某商品价格持续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而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 量将会有所上升,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生产者将会扩大生产,增加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变动能够调节生产规模)。(√)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75586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 2、职位世袭 3、设置官员 4、建立武装 (1)分封制 5、正派赋役 早期政治制度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2、镇守疆土 3、随从作战 4、缴纳贡赋 5、召见述职 (夏商周时期) (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 西周政治制度 ①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宗法制②特点:a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 b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 制 c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且有双重关系 (嫡长子与其他之后再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③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 御史大夫 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丞相→郡(守)→县(令)→乡(里) 太尉 古郡国、郡县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与朝廷对抗)代①汉朝 推恩令(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中②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 国(1)中央集权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各地调派精兵,充当中央禁军 ③宋朝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管理 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的 政①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 治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 制演进与强化(2)君主专制③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④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 (秦朝至清朝) 汉:察举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通过虽然用“家天下”取代“公天下”,但这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所以王位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 2.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姬姓(周王室的姓氏)贵族与异姓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专制主义起的作用主要是消极的,中央集权起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 4.郡县制不是秦始皇的首创。郡县制起源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只是在全国推行。 5.秦朝短暂而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全面废除分封制,而是秦朝统治者的暴政激化阶级矛盾的结果。 6.“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7.元朝并非在全国范围实行行省制度。山东、山西、河北直辖中书省;西藏由宣政院直辖;其他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8.古代地方势力并非一直呈削弱态势。西汉初年的封国制和唐朝中期设置节度使导致地方势力膨胀和地方割据,地方一度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9.“内阁大臣和军机大臣实际上是宰相”的说法没有看到其本质区别。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侍从机构,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的传达机构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备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帝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10.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但又会造成皇权过于集中,或者出现宦官专权和外戚专权的局面。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文明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它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城邦不是一个城市,城邦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3.民主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不等同《查士丁尼法典》。实际上《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四部分:《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5.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自由民,奴隶作为财产得不到法律保护。 6.罗马法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时代性。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大宪章》的实质:它的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不具有民主性质。 2.君主立宪制下君主不可缺少:虽然君主“统而不治”,但是,君主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通过一系列法案确立的,1689年的《权利法案》是其中的关键一个。 4.美国建立之初的政体是邦联。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联邦制、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5.在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分权原则不非美国独有,而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性特征,只是美国的“分权与制衡”原则尤显突出。

2018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全)

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分封制: 目的:拱卫王室 对象:亲族(主体)、功臣、先代帝王后代 内容:人口、土地 义务:驻守王畿,随从作战,定期朝觐,交纳贡赋等 作用:1、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2、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3、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二、宗法制: 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②大宗与小宗(家族等级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特点:把血缘关系和政治纽带结合在一起 作用:1、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三、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2、分封制下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 3、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 4、尚未实现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一、内容: 1、皇帝制度 表现: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③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三公职责: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协助管理军务3、郡县制(地方官制) 特点:中央集权,分工明确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纳入到国家政治体制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③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分单元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抑制土地兼并 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 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值” 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①时间:明清时期 ②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c、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 ③评价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 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知识点复习大全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秦汉——明清):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 第2课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一、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 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消极 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 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郑国渠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 第3课 享誉世界的手工业 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 古代手工业经营模式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手工业的发展 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 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 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 元朝—青花瓷; 明朝—彩瓷 第4课 商业的发展 一、先秦商业产生 商朝时期:“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 二、唐宋元商业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益州)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演变 冶金 瓷 器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 总结每一个知识点,会让你更容易掌握课本内容。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时得到巩固,隋唐时完善,北宋时加强,元朝时发展,明清时期皇权空前强化。 认识:发展趋势:①是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是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形成的条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③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极影响:①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

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危害尤为严重。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即使是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在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反击外来侵略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汉至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时期的内朝、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中央、地方双管齐下) ①内外朝制度:吸取汉初“七国之乱”诸侯势大乱国的教训;为强化皇权削弱相权、强干弱枝、巩固统一的需要。皇帝亲信组成内朝(即中朝:尚书台),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成为外朝,中朝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 ②刺史制度: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王国的控制,防止地方叛乱,巩固统一。建13个州郡,派位卑权重的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称“州牧”,掌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借鉴汉初“削藩令”的做法,汉武帝的“推恩令”成功地削弱了地方王国的势力,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利与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东汉、唐、明)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

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知识: 1、“百家争鸣”出现在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 革经济:井田制瓦解。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 教育学术: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2、主要流派: (1) 道家学派:老子和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把世间万物看作 是相对的。 (2)儒家学派:孔子、孟子和荀子。 (3)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 (4)法家学派: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3、“百家争鸣”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 的基础。 (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 特点。 4、儒家学派主要主张 孔子孟子荀子 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王道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 考点突破: 1、孔子的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提示: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 (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社会环 境。 (2)“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 2、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们如何认识这种“民本”思想?提示:从孟子的阶级属性出发来分析。 孟子代表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他的主张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利益。 孟子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的强大,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不能就说是“民主意识” 。 从根本上讲,孟子是地主阶级思想家,其“民贵”的主张是为了更长久稳固地统 治压迫人民,“君轻”也是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君主统治剥削人民。 3、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哪一派?为什么? 法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