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对高频交易的监管措施及启示

美国对高频交易的监管措施及启示

美国对高频交易的监管措施及启示
美国对高频交易的监管措施及启示

美国对高频交易的监管措施及启示

高频交易(HFT)是指交易者利用硬件设备和交易程序的优势,快速获取、处理交易指令信息并生成和发送交易指令,在短时间内多次买入卖出,以获得利润。HFT的主要特征有:使用超高速的复杂计算机程序,生成、发送和执行交易指令;使用交易所等机构提供的服务器托管和特别信息流服务,最小化信息传递和处理时滞;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建立然后结清头寸;短期内提交大量指令,之后迅速撤销指令;不持有大量未对冲的头寸过夜。

199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启动监管框架改革,引发了持续至今的美国金融市场结构变革,为HFT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近几年,在适宜的市场环境中,HFT 的市场份额、收益和市场影响力迅速上升,立法者和监管者对HFT的关注也不断升温,SEC 和CFTC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HFT有关的监管措施,并且正在酝酿更全面的HFT监管方案。

一、美国HFT:市场份额迅速上升且获利颇丰

近几年,美国金融市场高频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比例迅速上升,据Tabb集团的Andy Nybo估计,美国股票市场高频交易量所占份额已从2005年的21%上升到2009年的61%。2009年第四季度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收益报告显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交易量的43%是高频交易。

HFT在美国市场的收益十分可观,2009年仅套利策略HFT所产生的利润就达218亿美元之多,其中股票做市、期货与股票间套利和股票套利获利所占比例较高。

二、美国监管制度的变迁与HFT发展间的关系

美国HFT的迅速发展是监管制度变化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1998年7月7日,SEC建立了新的监管框架Regulation A TS,催生了ECNs、暗池(dark pool)等交易中心,引发了美国市场结构的变革,为HFT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

十多年来,SEC出台的监管措施直接影响着HFT的发展进程,进而影响着美国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如果SEC出台有利于HFT发展的监管措施,Nasdaq和NYSE的交易量就会随之向上跳跃;反之,如果SEC对HFT表示担忧或发布相关禁令,Nasdaq和NYSE的交易量就会随之下挫。

三、近期出台的HFT监管措施及政治背景

近几年,HFT的市场影响力不断上升,各种对HFT潜在的负面影响的担忧和质疑也随之而来。2009年下半年开始,SEC和CFTC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HFT的监管措施,在这些措施背后,还有复杂的政治原因。

1.近期出台的HFT监管措施

(1)禁止闪电指令

闪电指令使得高频交易商能够比其他市场参与者提前数毫秒看到市场中的交易指令,造成了不公平竞争。2009年8月4日,SEC主席Mary Schapiro宣布,SEC将会发布闪电交易禁令,2009年9月SEC正式提议禁止闪电交易。实际上,闪电指令反映了新兴交易平台对传统交易平台的挑战。截至SEC发布闪电交易禁令,美国仅有4家交易平台提供闪电指令,其中两家为新兴的电子交易所——Direct Edge ECN和CBSX(CBOE的股票市场),另外两家传统交易所NASDAQ和BATS在2009年6月开始提供闪电指令,但都在8月6日做出声明:9月1 日以后将不再提供闪电指令。提供闪电指令成为新兴交易平台抢占市场份额的有力手段,正是由于提供闪电指令,2009年7月Direct Edge的市场份额从一年前的5%上升到12%。

(2)禁止无审核通路

无审核通路又称为无过滤通路,是指经纪商将向交易所发布指令的席位和高速链路通道

租用给交易者,并且完全不对交易者发布的指令进行审查。无审核通路可以为交易者节省数毫秒的信息传递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子交易的速度。据估计,在美国约有38%股票交易量是通过无审核通路进行的,其中一部分是HFT 所为。

SEC主席Mary Schapiro认为,如果无审核通路发布了指令错误,将导致经纪商或其他市场参与者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突然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2010年1月13 日,SEC 发布了对无审核通路的监管提案,主要措施有:要求经纪商实行风险监控流程,在指令到达交易所之前,过滤错误指令以及超出交易者信用和资本所能承受风险范围的指令。

(3)对巨量交易者分配识别代码

2010年4月14日,SEC对巨量交易者的识别代码分配提案进行投票,该提案为交易量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的交易者分配识别代码:每日买卖股票超过200万股;每日执行价值超过2000万美元的交易;每月执行价值超过2亿美元的交易。在交易发生的次日,经纪公司会将巨量交易者的交易记录提供给SEC,以便SEC迅速分析和调查巨量交易者是否有操纵市场等行为。

(4)托管服务监管措施

2010年6月11日,CFTC发布对托管服务的监管提案,内容包括:对愿意付费的所有合格投资者提供托管服务;不可以为了阻止某些市场参与者进入而制定过高费用;时滞透明公开,公布最长、最短和平均时滞;如果托管服务由第三方提供,交易所要能够获得足够的与市场参与者系统和交易有关的信息,以便履行监管职责。

2.HFT监管政策出台的政治背景

除了对HFT潜在负面影响的担忧,立法者所代表的平民主义情绪和政府内部官僚博弈等政治因素也推动了近期监管措施的出台。

(1)平民主义情绪

两位民主党参议员——来自特拉华州的Ted Kaufman和来自纽约的Charles Schumer认为,闪电交易会使拥有最快计算机的投资者处于优势地位,造成不公平竞争。在这种压力下,2009年9月SEC提议禁止闪电交易。包括Ted Kaufman在内的立法者还提出质疑,华尔街是否以个人投资者受损为代价,从HFT中受益。此后SEC开始征询意见:应该使用什么指标判断HFT对长期投资者的影响;是否应该对HFT施加新的监管措施等。

(2)官僚政治博弈

2009年春,奥巴马总统意图成立一个新的消费者保护机构,这将削弱现有监管机构的权限,因此现有监管机构的高层领导急于展示本机构的监管能力和手段。在这样的政治博弈中,2009年8月4日,SEC主席Mary Schapiro宣布对闪电交易实施禁令。

四、未来SEC对HFT的监管思路

HFT是交易所利润和市场份额增长的源泉,因而SEC也在研究如何增加市场透明度,同时又不妨碍交易所为高频交易商等专业投资者提供特别服务。2010年1月13日,SEC 发布了“Concept Release on Equity Market Structure ”,为形成最终的监管规则征询反馈意见。从中可以看出,未来SEC对HFT的监管思路是:分析高频交易策略、技术手段可能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并推出相应监管措施。

1.SEC对HFT策略的考量

SEC将HFT的交易策略分为四种:被动做市策略、套利策略、结构性策略、方向性策略。SEC关注的问题有:某种交易策略的执行对市场结构和长期投资者影响如何;能否通过某些标准(例如提供或吸取市场流动性、与现有价格趋势同向或反向交易等)识别有害策略;使用何种监管工具限制有害策略,同时尽量降低对有利策略的影响。

(1)被动做市策略

被动做市策略通过买卖证券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被动”是指该策略的执行无需履行传统

做市商主动提供买卖报价的义务,仅通过自主的买卖行为活跃市场。被动做市策略的利润来源于证券的买卖价差和交易所对流动性提供者的费用返还。

被动做市策略创造了新的流动性提供机制,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有的流动性提供者——交易所专家系统和OTC做市商系统。与后两者不同的是,使用被动做市策略的高频交易商并不与客户直接交易,而是将指令流递交给交易所或其他交易系统,同时也并不享有某些时间、位置上的特权。

SEC主要关注流动性的质量和费用返还的公平合理性:由于被动做市策略通常迅速结清头寸,有时反而会吸取流动性而不是提供流动性,监管者需要提取哪些市场数据,以评价被动做市策略所提供流动性的质量;在市场处于较大压力时期,被动做市策略提供的流动性有所增加还是减少;当长期投资者等其他市场参与者最需要流动性时,被动做市策略提供的流动性是否反而减少,成为“影子流动性”;交易所对流动性提供者的费用返还是否不利于长期投资者以及市场功能的发挥。

(2)套利策略

套利策略寻找相关产品或市场之间的定价偏差,从中获利。美国的HFT使用套利策略时,还利用了不同交易中心数据流和汇总后市场数据流之间的时滞,获取利润。SEC主要关注:对在不同交易中心同时上市的股票进行套利,对长期投资者有何利弊。

(3)结构性策略

结构性策略利用市场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获利。例如,高频交易商能够快速获取市场数据,因而理论上可以识别那些不具有信息优势的交易者发出的已经跟不上最新市场动态的价格指令,并从中获利。SEC主要关注:结构性策略对市场功能有什么影响。

(4)方向性策略

某些方向性策略通过识别证券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的机会,建立头寸,等待证券价格回归其基本价值以获取利润。SEC重点关注两类可能给市场带来危害的方向性策略:指令占先策略和趋势引发策略。

第一,指令占先策略。指令占先策略是指事先判断潜在大买(卖)方的存在,并抢先发出买(卖)指令,引发价格上升(下降)后,再与潜在大买(卖)方进行卖出(买入)交易,赚取其中的差价。该策略会损害大买(卖)方的利益,是一种掠夺性的策略。通过非法手段(如利用非公开信息等)识别潜在大买(卖)方是被SEC禁止的。目前HFT使用两种尚未被禁止的手段判断潜在大买(卖)方:使用复杂的模式识别软件处理公共信息做出判断;向不同的交易中心发出试探性指令做出判断。SEC关注的问题有:指令占先策略是否严重损害了机构投资者的利益;是否造成了机构投资者所代表的个人财富向高频交易商转移;是否有方法区别指令占先策略和其他有益的策略。

第二,趋势引发策略。趋势引发策略事先建立头寸,然后通过发起一系列指令和交易(同时可能会向市场散布谣言),引发价格快速上涨或下跌,然后结清头寸并从中牟利。操作手法有:故意快速提交然后撤销大量指令,并执行其中一些指令,诱骗其他交易者的程序开始运作,引发更激进的买(卖)行为;故意触发市场中存在的止损指令,引发价格下跌。SEC 关注的问题有:是否有可靠的方法识别趋势引发策略;是否有监管方法可以控制趋势引发策略的使用。

2.SEC对HFT技术手段的考量

托管和交易中心数据流是美国HFT常用的两种技术手段。

(1)托管

托管服务由自己营运数据中心的交易中心或者替交易中心管理配对机器的第三方提供,他们将机位出租给市场参与者放置服务器,这样可以尽可能地缩短服务器与交易中心配对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时滞。

SEC认为,交易所提供托管服务应该遵守交易所法案,如果由于提供托管服务而改变交易所规则,应事先向SEC申请并获得批准。托管服务的条款不可以存在非公平的差异化,费用必须合理地平均分配。

在托管服务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公平性方面,SEC关注的问题有:由于拥有资源和经验上的优势,即便托管服务向全部市场参与者开放,高频交易者是否会比其他交易者从托管服务获得更多好处;托管服务是否可以使流动性提供者更有效地运作,从而提高其所提供的流动性的质量;除了拉近服务器之间的物理距离,交易所是否还为托管者提供其他会导致不公平的服务;托管费用是否过高,实质上对小公司制造了进入壁垒。

在使用托管服务的高频交易商之间的公平性方面,SEC关注的问题有:交易中心能否保证使用相同托管服务的市场参与者信息传递时滞相等;交易中心是否应该向市场参与者披露时滞情况,例如公开速度最快市场参与者的时滞,并向每个市场参与者分别发送各自的时滞。

(2)交易中心数据流

交易中心数据流是指交易所和电子通讯网络(ECNs)为高频交易商提供的特别的经整合的数据流服务,数据流包括所有交易所和ECNs的最优价格的报价和交易等信息。美国同一公司在不同交易所上市的市场结构滋生了这一服务,我国的市场情况不同,交易所也没有提供交易中心数据流服务。

3.SEC对系统性风险的考量

SEC关注HFT是否增加系统性风险:HFT高速且大量的通讯是否会给交易中心的系统带来压力;高频交易商可能会使用相同或相关联的交易策略,如果这些策略在同一时间造成严重损失,是否会导致许多高频交易商陷入财务困境、市场价格剧烈波动;考虑到高频交易商一般从经纪商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参与交易,大量高频交易在同一时间巨额亏损可能导致财务危机传染给其他金融机构。

同时,SEC也考虑在困难的交易条件下,HFT是否通过提供流动性促进市场的完整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股票市场在交易量和波动性都达到创纪录高点的情况下仍然平稳运行,这与过去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的动荡状况明显不同。这是否意味着当前HFT占据较大份额的市场结构下,系统性风险较以前有所下降,市场的完整性有所提高?

五、启示

综合美国HFT的监管经验,我们认为可以为高频交易商分配识别代码,并从交易策略、技术手段方面着手,建立对HFT的监管框架。

第一,建立高频交易商的判定标准(可以使用交易量、报单成交比值等指标),并根据交易量大小对高频交易商进行分类,分配识别代码,每日盘中或交易结束后及时迅速分析其交易行为,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第二,建立HFT策略的评价标准,识别并限制对市场和其他投资者有害的策略。跟踪HFT的交易行为,分析其交易策略的种类、理念、操作手法,评价市场在正常和极端情况下,HFT所提供流动性的质量和对其他市场特征的影响,评价HFT对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识别和限制通过损害其他交易者牟利的掠夺性策略,维护市场的公正性。

第三,完善托管制度,公平地向市场提供托管服务。托管服务的公平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于所有市场参与者来说是公平的。这就需要保证除了拉近服务器之间的物理距离,交易所不为托管者提供其他会导致不公平的服务,并将托管服务条款透明化且收取合理的托管费用,降低市场参与者使用托管服务的进入壁垒。二是对于使用托管服务的高频交易商之间是公平的。保证使用相同托管服务的市场参与者信息传递时滞相等,建立时滞披露制度。

国外典型社区管理模式

国外典型社区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启示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区管理模式无外乎三种类型:政府主导模式、社区自治模式和混合模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府与社区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正是由于这种结合紧密程度的不同,使社区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具特色。在国外众多的社区管理模式中,较为突出的有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本文汇编了三国的社区建设模式,供大家参考。 美国:公民自治的典型 一、美国社区治理的模式 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社区并不是作为政府的一个基层管理单元(行政区划) 而存在。联邦各州乃至各个市、镇,都有其独特的社区治理方式,但是社区发展和管理上,基本都采取了“政府负责规划指导和资金扶持,社区组织负责具体实施”的运作方式。他们将具体事务交给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在社区的日常运作中,社区委员会、社区主任、专业社区工作者、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居民、志愿者均是社区治理的主体, 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负有职责和义务。 (一) 政府机构制定政策 美国政府一般通过制定政策影响社区的发展。例如,联邦、州地方政府一方面负责评估和修改社区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又采取措施消除在就业、信誉和住房等问题的种族、民族以及其他形式的歧视。联邦、州地方政府鼓励和支持社区组织的发展,并和慈善部门、社区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活动,联邦、州地方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合作机制,探索社区发展的途径。联邦、州地方政府还通过扩展社区组织来执行有关政府社区开发项目,为了推动社区发展,政府还通过各种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和法规,引导私营企业投入社区建设。 (二) 第三部门提供服务 国际上一般将非政府非企业的机构称为非政府组织(NGO),又称第三部门,它是美国社区治理的支柱力量。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政府的财政缩减,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2007年3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次贷危机是由于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而引起的,又通过大量金融衍生产品把其他金融机构卷入了这次危机,又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整个世界。中国应当在次贷危机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避免类似的风险。 关键词:次贷危机;影响;传导;启示 1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为了刺激经济,连续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措施,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1994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年度发行量不过350亿美元,仅占当年贷款发放总额的%,而这一比重在2006年升至20%,次级贷款余额也增至万亿美元,住房私有率高达%。在极低的利率刺激下,大量资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许多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更高利息和

扩张业务,也介入了次级房贷业务。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和“零文件”的贷款方式。贷款人可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只要证明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这就加大了贷款 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为了追求风险最小、收益最大化,放贷机构一方面继续大量发放次级贷款,一方面把这些债务进行资产证券化,打包做成各类金融衍生产品,拿到资本市场上去流通,卖给银行、投资公司、对冲基金及保险公司,以控制风险锁定收益。根据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要求,多种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MBS)、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bligation,CDO)等等。至此,由信贷公司、债权打包服务公司、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构成了一条长长的利益链条。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前几年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17次提高,由1%提高到%,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通过出售或抵押住房再融资也变得十分困难。这就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次级房贷大比例地转化为坏账形成了次贷危机,并且迅速在全球范围 内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及原因简析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及原因简析 美国次贷危机概况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且影响至今。 次贷危机的形成 次级抵押贷款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其首付比例一般低于20%。 举例,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两家主要服务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银行,他们承担了许多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存在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银行为了分担风险,会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刺激抵押贷款债券(CDO),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为了降低风险又会将次贷债券打包出售给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最后将次贷风险出售到全球。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从2005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截止2007年1月,美国按揭贷款支持的证券化产品总额达到5.7万亿美元。而自1995年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同时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导致的金融机构大量发行的次级按揭贷款达到1.2万亿,占全部按揭贷款的14%。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

论美国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崛起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对美国历史上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之争的思考 自从资本主义降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始终是各国不同政治经济派别分歧的重要成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国可能从主张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也可能从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一般来,在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声音往往抬头;而在繁荣时期,自由贸易又容易成为潮流。对于强国来说,自由贸易是占领弱国市场,打败弱国企业的旗帜;对于弱国来说,贸易保护是抵御市场强权,发展民族工业的盾牌。当一国从弱变强时,它就会开始赞同自由贸易;反之,当一国由强变弱时,它又会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上去。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根据本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力量强弱交替运用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两种主张的历史,而美国也正是因此才从一个殖民地国家变为世界第一流的强国。不仅如此,由于英国力图保持世界工场的地位,美国运用贸易保护手段曾遇到很大的阻力。如果不是英国炮舰调动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美国很难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如果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许今天的美国也许就如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一样,徒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却仍受发达工业国的控制和掠夺,仍然贫穷落后。因此,对于今天追求强大的中国来说,破解南北美洲不同历史命运的奥秘,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禁运催生了美国制造业1781年10月,英军将领康沃利斯于约克敦投降。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但是独立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来繁荣和发展。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1]。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2]。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3]。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4]。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自9.11事件之后,随着美国次贷市场的兴起,经济的复苏,为了防止经济过热,美联储又先后17加息,引起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次贷危机从而发生。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起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放大并移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资本渠道和贸易渠道扩展到整个世界。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国际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产生了金融危机。针对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和中国经济的现状,本文探讨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市场,美国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 二、美国次贷市场的兴起 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分为三类:优质抵押贷款,次优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评级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由于信用要求不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高出2%~3%。在巨大的利润的诱惑下,加之优质和次优级抵押贷款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许多金融机构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在楼市升温期间,这些贷款的风险并不高,因为即使违约,金融机构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出售房屋避免损失。 在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后,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通过贷款证券化的方式,形成一系列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如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以及以MBS、ABS等为基础发行的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从而将贷款风险通过证券市场专业给投资者。同时随着风险的转移,这些金融机构因贷款占用的资金得到回收,使得放贷规模继续扩大。自从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以来,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低利率刺激了房价持续上涨。在房地产业繁荣的现象下,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次级抵押贷款公司觉得,收不回的贷款反正有房子做抵押,而房价还在涨,所以还会赚;而且借助于金融创新,这些贷款被打包债券化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信用风险被转移出去了。 三、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持续加息,房地产业开始趋冷,一些借款买房人不能按期还贷而违约,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一些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如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出现亏损以至破产。同时,次级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也随之变成了垃圾债券,它的价格下跌引起了投资于此机构出现财务困难。投资者了解到这个信息后,纷纷要求赎回投资,造成基金公司流动性困难,不得不暂停赎回,这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商业银行出于安全考虑不肯拆出资金。出问题的金融机构从银行和债券市场都无法融到资金,次级债危机就演变为流动性危机,引起了造成美国和全球主要股市下跌。

联邦快递案例分析

联邦快递公司(FedEx)公司是美国物流行业的领先企业,也是世界物流和配送业的主导型企业。联邦快递的创始者佛莱德·史密斯有一句名言,“想称霸市场,首先要让客户的心跟着你走,然后让客户的腰包跟着你走”。由于竞争者很容易采用降价策略参与竞争,联邦快递认为提高服务水平才是长久维持客户关系的关键。 一、联邦快递的全球运送服务 联邦快递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互动与信息流通模式,使得企业能掌握自己的货物配送流程与状态。要成为企业运送货物的管家,联邦快递需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互动与信息流通模式,使得企业能掌握自己的货物配送流程与状态。在联邦快地,所有顾客可借助其网址同步追踪货物状况,还可以免费下载实用软件,进入联邦快递协助建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关税资料库。它的线上交易软件Business Link可协助客户整合线上交易的所有环节,从订货到收款、开发票、库存管理一直到将货物交到收货人手中。这个软件能使无店铺零售企业以较低成本比较迅速地在网络上进行销售。另外,联邦快递特别强调,要与顾客相配合,针对顾客的特定需求,如公司大小、生产线地点、业务办公室地点、客户群科技化程度、公司未来目标等,一起制定配送方案。 联邦快递还有一些高附加值的服务,主要是三个方面: 1. 提供整合式维修运送服务 联邦快递提供货物的维修运送服务,如将已坏的电脑或电子产品,送修或所还所有者。 2. 扮演客户的零件或备料银行 扮演业者的零售商的角色,提供诸如接受订单与客户服务处理、仓储服务等功能。 3. 协助顾客简化并合并行销业务 帮助顾客协调数个地点之间的产品组件运送流程。在过去这些作业是由顾客自己设法将零件由制造商送到终端顾客手中,现在的快递业者可完全代劳。 综上所述。联邦快递的服务特点在于,协助顾客节省了仓储费用,而且在交由联邦快递运送后,顾客仍然能准确掌握货物的行踪,可利用联邦快递的系统来管理货物订单。 二、联邦快递的客户服务信息系统 联邦快递的客户服务信息系统主要有两个,一是一系列的自动运送软件,如Power Ship、FedEx Ship和FedEx interNetShip,其次是客户服务线上作业系统(Customer Operations Service Master On-line System,COSMOS)。 1. 自动运送软件 为了协助顾客上网,联邦快递向顾客提供了自动运送软件,有三个版本:DOS版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引言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目前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世界经济衰退迹象明显。由于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需求减弱,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多困难,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实反映了盛极则衰、创新毁灭、月盈则缺的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必然性。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与极度创新的金融系统在有效监管出现困境的情况下,信贷过度扩张造成金融市场内在的稳定性脆弱, 其发展到极致时,金融市场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会极度脆弱,任何来自外部的小小风险都有可能触发系统性危机。本文致力于全新视角来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的直接原因与内在根源及对 中国的影响与启示性意义。 总之,针对此次金融风暴中国应该做好美国经济长期低迷、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准备。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应对外部金融风暴和内部不利因素的双重压力,确保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成功转型,促进中国宏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的关系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概述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大体分为优惠级和次级按揭贷款两个层次。次级按揭贷款是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首付一般低于15%。 次级按揭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贷款利率高2%~3%,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但由于次级按揭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比优惠级贷款低,借款人信用记录较差,其全额偿还的期望概率相对较低。因此,必须用严格的金融监管来防范风险。否则次级按揭贷款机构就会遭到巨大损失。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按揭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目前已对各国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的关系 次级揭贷贷款业务本身是一件正常业务,除美国外,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有次级贷款业务。这个业务从社会角度来说也是有益的。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有什么联系呢?是不是次级按揭贷款必然导致次贷危机发生呢?次级按揭贷款转变为次贷危机是需要条件的。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持续下跌。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还不起房贷,很容易发生违约事件。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也能规避风险。但在信贷环境紧缩,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不仅再融资困难,就是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也会发生亏损。当大规模集中性发生这类事件时,次贷危机就出现了。 二、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乃至形成一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非偶然,造成危机爆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从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尽行分析:(一)直接原因 房价的下跌和利率的升高是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产生并蔓延的直接原因。美国次级房贷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以后,

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

美国崛起中的种种因素对我国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借鉴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认为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如下: 1、美国强调依法治国,有着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我们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这需要有强大的法律保障,为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依法治国,有利于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亦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氛 2走的都是先经济后政治的路线,美国在经济领先世界半个多世纪后才扛起世界领袖的大旗,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近3 0 年的发展虽然拥有可观的整体经济实力,而且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仍然抱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着眼于国内的建设,并且认为自己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我要求作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因为个别经济指标跃居世界第一就沾沾自喜甚至狂妄自大 3、不断调整适合国情的国策与政策,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国策,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社会制度、外交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都是影响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既增强信心和机遇意识,充分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也要提高忧患意识,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4、美国重视科技、人才和教育。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这大大的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正是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爆发于美国,从此,美国一直处于科技的前列。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崛起的必要条件。美国善于吸收人才,有着一系列的人才保障制度。美国的崛起,人才不可谓不关键。教育是国家之根本,是百年大计,是人才和科技的摇篮。中国现在的教育水平不可谓高,中西部的教育依然很落后,要想振兴中西部,振兴中华,教育必须先行,国家必须得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也是所有历史性大国崛起的宝贵经验。

浅谈对美国社区的认识和启示

浅谈对美国社区的认识和启示 2009年11月25日14:56:36 星期三 社区是最基层、最靠近百姓生活、最代表居民基础利益的平台,如何建设并使其发挥应有作用,是上至地方领导,下到普通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美国的社区建设起步早,而且在“人人平等”的文化氛围下形成了完整的社区服务体系。结合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谈谈对美国社区建设的认识和启示。 一、初步认识美国社区 “社区”这个词汇,最初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来的,后翻译到美国,就使用了community这个词汇。社区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表示人们自然形成的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和单位。一般来讲,社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社区是由有限数量的人口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因此社区一般规模有限,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比较容易。二是社区这种单位是自然形成的,因此社区一般都具有历史的沉淀。三是社区是超越家庭的基本生活单位。在社区内,人们从事着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感情沟通,乃至可以参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四是社区以一定的聚落形式存在,是由一定的建筑和场地安排形式形成的人类居住地。美国社区除了具体上述基本特征外,还有其独自的优势和特点。 (一)社区治理的民主化程度高。在美国,社区参与成为民主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美国社区治理为公民的参与提供了各种渠道。社区会议和社区听证会是普通市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固定渠道。市政府进行某项涉及社区利益的政策变动,首先要做的就是召开社区听证会,听取居民的意见。市议员兼任社区董事会非正式成员,不参加投票。因此,社区的利益和群众的要求能够通过他们迅速地反映到市立法部门,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对社区事务进行宏观调控,但他们不会直接干预社区内部事务。社区最高权力机构——社区董事会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所以他们必须向社区居民负责。除了通过社区代议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外,社区居民也可以建立独立的自治组织或者参加社团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影响社区董事会以及地方政府的决策。在美国现代社区治理中,公民直接参与的意愿越来越清晰地凸现出来。社区居民既可以通过社区选举或政党选举来间接影响社区的公共事务,也可以通过社区全民公决或者社区听证会来直接决定社区的公共政策。总之,美国社区治理表现出的对社区居民参与巨大的容纳能力,其民主化程度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非政府组织在社区自治中扮演重要角色。社区非政府组织是美国社区实行居民自治和民主共管的主要载体,致力于表达居民的意愿和对社区居民开展服务。据统计,至2003年“活跃在美国大中小城市社区内的各类非政府组织共有100万个左右,约占美国各类组织的6%。1999年通过募捐、接受个人及企业捐赠、基金会和政府资助以及服务收费,美国非营利组织共筹集6 700多亿美元用于支付工作人员工资以及提供各种服务的费用。这些非政府组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推动了美国社区服务功能的开拓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它们承担了原属于政府所提供的管理和服务,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负担和成本。非政府组织作为个人与国家之间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而存在,有助于培育居民自治意识和社区参与意识。它们成为民选官员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供了渠道,保证社区居民有秩序、有组织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同时,非政府组织发展和增多,他们需要为争取政府支持和私人基金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促使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资产证券化视角的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分析及启示

资产证券化视角的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分析及启示 [摘要]资产证券化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被人们用来转移和分散风险、实施信用增级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方式。它是一柄双刃剑,是一件强大的金融武器,应用得好,可以带来创新和效率,给人们更多的惊喜;使用不当,则祸患无穷。我们对待资产证券化,要遵循经济规律和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小心谨慎地使用,加强使用过程的控制和监管,对其扬长避短,实施安全的金融创新。美国次贷危机表明,资产证券化只是力争在模型上做到了风险分散的完备性,而不是针对市场做到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市场变动并不是资产证券化模型所能主宰的变量,但却可以使资产证券化的利益链条发生断裂或者扭曲,从而引发危机。 [关键词]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金融危机;住房抵押贷款;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一、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从2007年初爆发至今已经两年多。迄今为止,人们对次贷危机原因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认为美国过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和霸权,忽视了国家责任和信用,造成了次贷危机向国外的扩散。次贷危机的根源是美国过度透支了“整个国家的信用”。〔1〕(2)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是导致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府政策的不当造成了高风险贷款的增加,二是金融创新带来了巨大风险;三是会计准则失灵导致了资产价值出现了大幅度变化。〔2〕如张维迎认为“这次危机与其说是市场的失败,倒不如说是政府政策的失败;与其说是企业界人士太贪婪,不如说是主管货币的政府官员决策失误”〔3〕。(3)认为次贷危机的原因在于政府金融监管的缺失。如罗熹认为,“对金融机构放松监管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因素”,“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市危机的重要成因”。〔4〕(4)认为流动性过剩是造成次贷危机的原因。如黄纪宪等认为“流动性过剩带来了信用风险的过度膨胀”,“流动性过剩下的新变化带来了新风险”。〔5〕(5)认为道德风险是次贷危机形成的重要原因。如证券市场导报认为“市场各主体道德风险失控、金融行为失范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6〕(6)认为过度消费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如卢宇峰认为,“过度消费导致宏观经济恶化,是次贷危机形成和爆发的实体基础”。〔7〕(7)认为盎格鲁-萨克逊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是此次危机的根源。如蒲勇健认为,“美国当前的这场危机是盎格鲁-萨克逊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是华盛顿共识的危机”。①以上观点都偏重于从制度、社会等宏观因素寻找危机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完整性和较强的宏观性。如果能选择一个关键性的相对微观的视角对次贷危机的成因进行剥茧抽丝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缘由和答案,对抑制危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吸取经验教训,意义重大。本文拟从资产证券化的视角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对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反思,以及对中国实施住房抵押证券化的启示。 二、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资产证券化视角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自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产生,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可以用飞速发展来形容。资产证券化也同时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运用和发展。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被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伴随着近年来美国市场上次级抵押贷款标准放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产品的创新和证券化技术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产品就成为受到市场追捧的创新投资品种,得以在美国迅速发展并在房地产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上深厚的资产证券化背景存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衍生的债券产品(以下简称次级债券产品)及其市场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壮大。在次贷危机前,美国的次级债券产品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并且蕴涵了巨大的风险。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累积风险的爆发,引发了从2007年初全面爆发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基于资产证券化的视角,以下对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作出分析。 (一)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放大了次级债券产品的市场风险 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原则之一是杠杆操作。通常,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机构———从抵押贷款公司到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1).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1) 本文从金融创新产品本身和连接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机构这两个角度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力图从微观角度解释危机酝酿与形成的过程。 一、引言 2007年8月,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国际金融体系累积的系统性风险得以全面暴露,其危害尚在蔓延。这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二、原因分析 (一)金融创新产品:次级贷款和资产证券化 1.失控发放的次级贷款 (1)次级抵押贷款 次级贷款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它给那些受到歧视或者不符合抵押贷款市场标准的借款者提供按揭服务,在少数族裔高度集中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受欢迎。与此同时,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也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从90年代末开始的利率持续走低带动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蓬勃发展。 (2)“掠夺式”的放贷 2001~2005年的房市繁荣带来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快速发展,房贷金融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将次级和次优住房贷款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机构之所以大力发展这一业务,还由于不断上涨的房价使金融机构认为,一旦出现严重违约,他们可以通过没收抵押品,并通过拍卖而收回贷款本息。 次级住房贷款的发放达到了失控的局面。次级房贷规模从1994年的350亿美元、约占4.5%的美国一到四家庭住房贷款总额,发展到2001年的1600亿美元、占5.6%和2006年的6000亿美元、占20%。 2.资产证券化工具推动次贷膨胀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重的金融创新之一,已经成为全球主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重业务构成和收入来源,也是各发达国家有效管理经济和金融风险、发挥金融市场投融资功能并促进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工具。因此,资产证券化产品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一方面,新的产品不断衍生,另一方面,在规模上也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势头。 (二)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与制度漏洞 1.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 (1)利益冲突首先产生于发行方付费的业务模式。 据统计,评级机构90%的收入来自发行方支付的评级费用。这使得评级机

国外社区管理理论分析及其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c16934222.html, 国外社区管理理论分析及其启示 作者:刘瑞王盟晓 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1期 摘要:国外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形 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区管理越来越成为辅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和改良社会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大陆的社区管理发展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状态,其发展经验十分缺乏,本文分析了国外社区管理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希望对我国社区管理的发展与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社区管理;社区发展;社区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管理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社区管理工作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很多大城市也兴起了社区建设的浪潮,但由于理论的不成熟,经验的缺乏,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到目前我国社区管理建设工作较之西方仍然落后。因此,比较和借鉴国外城市社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意義 一、国外社区管理模式 根据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模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政府主导型模式、社区自治型模式和混合型模式。 (一)政府主导模式 在现代国家中,新加坡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为特色的社区建设模式。由于新加坡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背景,它形成了一套官方色彩较为浓厚的社区管理模式。在新加坡,政府管理较为严格,自上而下地对社区工作进行管理,社区内部的各个组织职能分明、结构严密、井然有序,形成了一套具有新加坡特色社区管理模式。 首先,新加坡政府在社区组织中设立各种形式的派出机构。这些派出机构在社区中管理社区各项事务、增进社区各种福利,以促进社区更好的发展,提高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其次,新加坡政府控制着社区的物质基础。政府通过对社区财政的控制与管理,对社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来掌握社区发展的大局,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政府的指导思想。 (二)社区自治模式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从2007年春季爆发开始,已逐步发展成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和国家的金融风暴。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引起人们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对它进行深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依次分析讲述了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以及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和我国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华尔街金融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也给出其它国家经济带来极大危害。中国会不会重蹈美国次贷危机之覆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 (一)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 (二)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

美国联邦快递的成功奥秘(上)

物流攻略LOGISTICSSTR盯EGY V瞻liv时ode籽ver. 美国联郭快递的成功奥秘 坚忍不拔的创业历程 1965年.还未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弗雷德里克?史密斯在对几十家美国航空客运公司经营状况调查后发现,绝大多数美国航空运输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很不理想.无论是航空客运还是航空货运,飞机舱容浪费量太大,这时候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能否把陆运和空运两种不同的运输模式结合起来,搞出一个快件递送服务公司?不少人认为他是在空想,因为陆路运输是以公吨计算运费的,而空运是以公斤计算运费的,两者相差1000倍.谁会拒绝使用价廉物美的陆运而采用运费至少要高出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飞机运送货物?弗雷德里克?史密斯则认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速度和时间同样也是金钱.再说如药品.电脑备件,电子元件,重要文件、报表、证书和其它高价值货物,还有必须提前送达的礼品和样品等等.唯有急事快办,采用航空快递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 1971年8月.史密斯买下位于阿肯色州小石城的阿肯色航空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开始经营航空快件业务。他立即发现从客户收取托运包裹,在1天至2天内送达目的地并非轻而易举。但是没有被困难压倒的弗雷德里克?史密斯通过不断实践和创新后终于解决包裹配送系统效率低下的难题,于是经过2年的试营运后.以”联邦快递”命名的快件公司终于在1973年4月17日在美国纽约成立了。当天晚上公司接纳的第一笔快件业务是把186个包裹从纽约州的罗切斯特运送到佛罗里达卅l的25个美国城市。史密斯所以用“联邦”命名其私人快件公司显然是受到美国国名的启迪,一方面表示他非常爱国,另外他希望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获得一大笔贷款购买飞机和车辆,迅速拓展快件业务.但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根本不理他,当初拒绝给他贷款。但是史密斯认为,银行不承62中国远洋航务公告Ⅲ04.7■惠良 认问题不大,只要美国公众承认就行了。有人调查发现,仅仅“联邦”这两个字确实为史密斯的联邦快递赢得更多的快件托运业务。后来.史密斯把联邦快递总部移到美国中部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孟菲斯国际机场的条件较好,很少有堵塞现象发生。 一家全球性跨国快件集团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当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其中的艰辛和曲折一言难尽,史密斯的”联邦快递”直到1975年的7月才开始盈利.但是从那时起,联邦快递在市场上迅速发展.经营管理业务操作标准获得不断完善,公司利润如芝麻开花节节高。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航空管理法规的调整.联邦快递可以使用波音727型和Dc一1O型等大型运输机运送全球快递包裹.联邦快递的业务好像坐上了火箭,以年均40%的利润增长速度发展业务。1983年联邦快递的财务报告指出.当年的公司年收益是1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指出,在美国历史上.公司企业仅仅用10年的发展时间就达到如此高的年收益,联邦快递是第一家。 史密斯创建的联邦快递以无与伦比的最佳航线选用权及现代化、电子化和集成化管理的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快递公司之一,联邦快递全球每个工作日运送的包裹总量已经超过330万件、重量达600万磅。联邦快递拥有的全球员工1380∞人.在全球有42969个投递点、43000辆各类快运汽车,以及拥有638架飞机的庞大的航空货运机群。 联邦快递的全球总部设立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亚洲总部设立在中国香港,加拿大总部设立在加拿大安达略省的多伦多,欧洲总部设立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拉丁美洲总部设立在美国佛罗里达扑I的迈阿密.整个服务范围达到215个国家和地区.令人惊讶的是,从正式成立到今天,已经鼎立世界财富500强和美国企业5∞强宝座 (上) 万方数据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分析 内容简介:2007年8月份,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出现还款困难,进而引发以其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次级债危机,并波及世界金融市场,引起人们对世界经济衰退和爆发金融危机的担忧。本文着重对次级债次级债危机的原因、过程、影响和次贷危机背后的道德危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一系列危机没有离开三个方面的薄弱和漏洞,一是金融工具本身的薄弱和漏洞;二是过度的证券化;三是货币政策的调整。从次贷危机所处的阶段上看,由于分工、科技和信用扩张等方面目前都有衰竭迹象,因此把欧美金融危机判断为处于开端期的末尾更合适。次贷危机,已逐步演变成自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其影响不仅局限于美国,还波及到了全球范围,并引起了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大动荡,次贷危机发展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商品价格上涨,更引发了全球粮食危机。这些危机的背后实际上昭示了目前西方国家的道德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危机。次级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最重要的不是中国的金融机构持有多少可能变成坏账的美国次级贷款,或者持有多少相关衍生产品,而是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随着次贷危机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努力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在两周后引发美国德克萨斯刮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如果从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幻来看,次级债就是一只巨大的蝴蝶,当它不停地扇动起翅膀,全世界都为之心惊胆颤。 2007 年八月,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出现还款困难,进而引发以其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次级债风波,并波及世界金融市场,各大金融机构出现巨亏,各国央行不得不对金融市场紧急补充流动性。 曾经有一个小幽默,讲的是有一位富人提着大把美元走进瑞士银行,要求开立一个存 款账户,银行柜台人员问他:“先生,您要存多少钱?”那位先生环顾四周,神秘兮兮、小声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美国的领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地域十分辽阔,面积大约为整个欧洲的3/4,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占有着北美大陆最富庶的心脏地带;美国的中部大平原,幅员辽阔、土地肥沃,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其土地属于最肥沃和最高产的土地之列,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2/5。与加拿大共有的五大湖泊所蓄淡水约占世界淡水总量一半。除此之外,它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和能源矿源,其中:锡占世界总储藏量的40%,铜、银锌各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6%,金占世界总量的10%,烟煤、无烟煤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等等,此外还有数量十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所以,美国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点为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环境基础。美国地理环境优越性还在于它良好的地缘政治。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海洋的保护,美国本土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损伤,反而还利用战争的机会聚敛财富;而美国南北都是弱国,没有邻国的威胁,不必担心遭受外国军队的入侵。享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美国自然成为了美洲的领袖,更成为世界的霸主。 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安全环境和国际条件。东西两岸的两洋隔绝使美国可免于卷入欧亚大陆的战争和冲突,美国周边不存在强国作为邻国,南北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弱于美国,广大的西部边疆成为转移东部社会矛盾的安全阀。从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美国在20世纪快速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 一个国家的崛起是从各方面崛起的,绝不是单个方面的崛起就能实现一个国家的崛起,而是多个方面同时进行的。美国也不例外,为便于比较清楚的考察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所以分别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方面来分别梳理。 (一)经济崛起历程 在现代,与一国实力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它的工业生产[2]。20世纪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首先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的,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分别居于世界第二和第三

国外社区管理先进模式对我国社区管理模式启示

国外先进模式对我国社区管理模式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社区管理模式,结合我国目前城市和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外先进社区管理模式的办法,得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管理模式。 关键词:社区社区管理模式启示 一.国外先进国家的社区管理模式的分析。 欧美国家在社区管理上政府行为和社区行为一般是分离的,而亚洲国家和地区在社区的组织管理模式一般是政府行为和社区行为的结合较紧密这种关系上紧密程度的不同,使社区的组织管理各具特色在众多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模式中,较为显著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 1.1美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美国社区中心存在于社区中,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社区中心,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社区中心的组织结构原则的确定也有统一的标准社区中心的管理层由一名中心主任、两名副主任、一名出纳员、一名秘书和一名执行主任构成。社区中心的经费来源于捐献政府资助以及其它方面,中心的布局合理,有足够的地方开展活动,设备设施能满足不同需要,为不同年龄层次居民提供服务。 1.2 美国社区自治模式的特点。 社区自治模式体现为政府行为和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主要以间接的方式进典型的社区自治模式国家是美国,美国的市是州政府的分治区,市政体制采用的是议行合一或议行分设的地方自治制度,实行高度民主自治,依靠社区自治组织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因此,美国社区自治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实行民主管理。 美国城市社区没有政府基层组织或派出机构,实行高度民主自治,依靠社区居民自由组合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团组织如社区管理协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等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 (2)社区建设有序合理。 在制定社区发展规划时美国政府特别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对城市建设中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部分考虑得非常细致周到,从而保证了周围环境不被破坏 (3)公众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在美国。 公民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机构或组织提供无偿志愿服务已成为一种自觉意识美国社区志愿者年已达万人,占成年人口总数的,提供公益服务的机构或组织,绝大部分工作是由志愿者来承担因此,美国社区管理基本是政府规划指导资助,社区组织具体实施的运作方式 2.1日本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日本社区管理内容,日本社区管理是地域中心的管理模式,日本的地域类似我国街道的行政区域,而地域中心则等同于我国街道办事处地域中心是区政府根据人口密度和管理半径划分的一定区域的行政管理机构,隶属于区政府地域中心部地域中心负责收集居民对地域管理的意见地域中心的经费是政府拨款,经费的使用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 2.2日本混合模式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