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

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

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
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

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

1、混凝土混合料

1.1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1.1.1现象

(1) 混合料胶凝材过少,松散,粘结性差,结构物表面粗糙。

(2) 混合料胶凝材过多,粘聚力大、容易成团,流动性差,浇筑比较困难。

(3) 混合料中水泥砂浆量过少,子间空隙充填不良混凝土不密实。

(4) 混合料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分层,表面泌水重。

1.1.2原因分析

(1) 水泥用量选用不当。当水泥用量过少,水泥浆量不足,混合料松散;当水泥用量过多,水泥浆量富裕太多,易成团,难浇筑。

(2) 砂率选择不当。砂率过大,混合料粘聚性不够,过小则不易振捣密实。

(3) 水灰比选择不当。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均匀度难以保证,出现分层离析。

(4) 水泥品种选择不当,选择玻璃体含量大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 较易造成泌水,离析。

(5) 混合料配合比不准,计量不精确,搅拌时间不足,管理不格都会对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易性产生直接的影响。

1.1.3预防措施

(1) 正确进行路面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格按《水泥路面施工及验收规》(GBJ97 —87)要求执行。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 /m2,在保证设计强度要求前提

下,单位水泥用量不宜过大。

(2) 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落度应根据道路的性质、使用要求及施工条件来合理选用,参见表3.3 —1, 3.3 —2。路用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常用围见表 3.3 —3。

(3) 混合料砂率对与保证路面混凝土的和易性十分重要,应合理的选用。表

3.3 —4为别于中砂的常用砂率。当砂粗时,宜选用较大砂率,砂细时,可选用较小砂率。

(4) 为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必要时可掺减水剂,为延长作业时间可掺缓凝剂,但是前必须经过试验,符合要求后可使用。

(5) 格计量装置的标定与使用,加强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保证混合料配比准,和易性良好。

(6) 混凝土和易性不好会影响路面工程质量及耐久性,不能应用于原等级路面工程,但可降级使用。

1.2外加剂使用不当

1.2.1现象

(1) 混凝土浇筑后较长时间不能凝结硬化。

(2)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鼓包或在暑季较早出现收缩裂缝。

(3)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快,商品混凝土运至工地出现倾料不畅;普通混合料浇筑时,难以震捣密实。

1.2.2原因分析

(1) 缓凝型减水剂掺量过多。

(2) 外加剂以干粉状掺人,其中未碾成粉的粒状颗粒遇水膨胀,使混凝土表面

起鼓包。

(3) 夏季缓凝减水剂选择不当,缓凝时间不够,过快结硬,或由于缩缝锯缝不

及时,导致过早出现收缩裂缝。

(4) 沙门0剂选择不当或混合料运输时间过长,造成坍落度重损失。

1.2.3预防措施

(1) 应熟悉各类外加剂的品种与使用性能。在使用前必须结合工程的特点与施

工工艺进行试验,确定合适的配比,符合要求后可使用。

目前市场上外加剂品种繁多,有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及援凝减水剂,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等,其性能各有区别,使用场合不一,应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予以使用。

⑵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外加剂应分别堆放,专职保管。

(3) 粉状外加剂要保持干燥状态,防止受潮结块。已结块的粉状外加剂应烘干、碾碎,过0.6mm筛后使用。

(4) 选择离施工现场较近的拌站,以缩短运输时间减少坍落度损失。

1.2.4治理法

(1) 缓凝域水剂掺量过多,造成混凝土长时间不凝结,则可延长养护时间,视后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可使用。

(2) 因缓凝时间不够,致使混凝土过快而产生收缩裂缝时,应采用适当的措施

予以修补;“鼓包”部分应在凿除后再修补。

(3) 坍落度损失已超过标准的,则应退货。

1.3抗折强度低

1.3.1现象

(1) 不同期间抽样测得的混凝土抗折强度波动大,合格判断强度不符合要求

合格判断强度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与均差同合格判断系数之积的和。强度离散越大,均匀性越差,要求的合格强度越高。

1.3.2原因分析

(1) 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水泥过期或受潮结块;砂、集料,级配不好,空隙率大,含泥量、杂质多;外加剂种类选择不当或外加剂质量与,掺量不当。

(2)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者没有按抗折强度指标确定配合比。在混合料制备过程中,没有认真计量,格控制配比、用水量与搅拌时间,影响了混合料的强度与均匀性。

(3) 混凝土试件没有按规定取样与养护。如随意取样或多加水泥;试件没有振揭密实;试件养护温度与湿度不标准,随意堆置等,均会影响试块强度的均匀性与代表性。

133预防措施

(1) 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1) 水泥进场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取样检验,合格后可使用。

2) 加强对水泥的储存保管。水泥堆放时,下面要垫高30em,四离墙30cm 以

上,以防受潮。不同品种、版号、标号、出厂日期的水泥分别堆放,分别使用,先到先用,存放期不应超过三个月。散装水泥应置于水泥筒仓。

3) 砂、堆放场地要进行清理,防止杂物混入,各种粒径的砂,不得混放,应隔离堆放。批量达规定量时,应及时交试验室检验。

4) 外加剂的保管工作也应与水泥一样,特别是干粉状外加剂,应避免受潮。

(2) 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1)现场来料应及时交于试验室,通过试验来确定或调正现场施工配合比,确

保其正确、可靠。

2)格按配合比计量施工,当集料含水率变化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配合比,在规定计量偏差称量。

(3) 拌制混凝土时,要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质量监督与日常抽检,保证混合料强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4) 应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GBJ97 —87中取样频率以及《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法))GB81 —85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5) 如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调查研究,查明原因,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

1.4混合料色差大

1.4.1现象。

(1) 硬化后混凝土路面颜色深浅不一。

(2) 每盘出料的混合料颜色呈“花样”。

1.4.2原因分析

(1) 采用了不同品牌的水泥,而水泥的颜色有差异,造成混合料色差。

(2) 搅拌时间不足,没有达到规定的最短拌料时间(见附录1),造成混合料颜色不均匀。

1.4.3防治措施

(I) 根据配合比与阶段工程量,确定阶段进料量,选择水泥品质稳定、产量较大的供货单位。

(2) 应根据拌和机的种类、容量以及混合料的情况,保证适当的搅拌时间,使混凝土混合料质量均匀稳定,色泽不一。

2、路面裂缝

2.1龟裂

2.1.1现象

混凝土路面表面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缝,呈小的六角形花纹,深度5?10mm。

2.1.2原因分析

(1)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在炎热或大风天气,表面游离水份蒸发过快,体积急剧的收缩,导致开裂。

(2) 混凝土在拌制时水灰比过大;模板与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

(4)混凝土表面过度震荡或抹平,使水泥和细骨料过多上浮至表面,导致缩裂

2.1.3预防措施

(1) 混凝土路面浇筑后,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浇水养护,防止强风和曝晒。在炎热季节,必要时应搭棚施工。

(2) 配制混凝土时,应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合适的粗集料级配和砂率。

(3) 在浇筑混凝土路面时,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4) 干硬性混凝土采用平板震揭器时,防止过度震荡,使砂浆集聚表面。砂浆层厚度应控制在2?5mm围。抹平时不必过度抹平。

2.1.4治理法

(1) 如混凝土在初凝前出现龟裂,可采用馒刀反复压抹或重新振掏的法来消除,再加强湿润覆盖养护。

(2) 一般对结构强度无甚影响,可不于处理。

(3) 必要时应用注浆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封闭裂缝。

2.2横向裂缝

2.2.1现象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

长春地铁南环路车站及区间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钢筋) 审批: 审核:编制: 中铁二十二局长春地铁南环路车站及区间工程项目部 二0一二年三月七日

一、指导原则 为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塑造我项目部在安全、质量、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各方面的良好信誉,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建设部有关标准和质量体系要求,确保施工项目达到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切实做到“样板引路,规范施工,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确保长春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卫星广场站-南环路车站(不含卫星广场站)及区间主体工程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按计划完成,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正确处理好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转变质量理念,加强质量管理,创新质量控制措施。坚持精益求精的质量追求,树立质量均衡提高的质量观。推动质量通病智力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促进长春地铁南环路车站及区间工程质量全面提高。运用科学理论预测和总结质量通病、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及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用以克服质量通病的产生、严细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效指导施工生产。 二、工作目标 通过地铁工程质量通病的防范和治理,进一步提长春地铁南环路车站及区间工程各作业工区的质量意识,进一步营造强化质量管理的氛围,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逐步消除常见的质量问题,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耐久性,促进长春地铁南环路车站及区间工程整体质量上一个新台阶,切实落实好“治理质量通病”活动。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推动治理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长春地铁南环路车站及区间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同果 副组长:麻国臣张玉成朱成龙胡明林 成员:刘力军毛德勇何海涛高宏瑾徐炳华丁剑南黄艳春魏江李永军周昊 四、质量通病防治基本要求 1、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必要的变更的治理行为。治理质量通病要充分体现管理和技术的作用,从“管理”和“技术”上要效果,在管理上,要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

混凝土质量通病总结

大中修改建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 为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促进大中修改建工程建设的安全、优质。根据交通运输委《关于开展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集中治理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公路大中修工程的实际情况,市公路局对在建的大中修改建工程项目积极开展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安全、可靠。活动实施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总结如下: 一、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主要容 (一)治理围 2011年度至2012年度大中修改建项目桥涵构水泥混凝土造物工程。 (二)主要容 1、施工工艺通病 (1)钢筋加工、制作和安装不规,焊接不标准,间距控制不。 (2)混凝土浇筑、养护不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分层厚度过大,钢筋密集区振捣不到位,养护未覆盖或覆盖不到位,养护时间不足。特殊气候条件施工时混凝土生产、浇筑、养护质量控制措施不力。 (3)预应力构件施工不精细,拉机具未及时标定,工序安排不合理,拉龄期控制不规,道压浆不及时、不密实。

(4)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处理不到位,接茬效果不好。 (5)支模工艺简单粗糙,模板接缝处理不当,模板支撑数量不够、强度不足。 (6)梁板预制底模处理简单,浇注混凝土前清理不干净,预拱度设置不够,脱模后底板平整度和光洁度不够。预应力芯模上浮,造成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和混凝土结构断面不足、。 (7)梁板预制拉后放置时间太长,梁板起拱度增大,造成桥面铺装厚度不足。 (8)保护层垫块强度不足、间距太大或绑扎不紧;钢筋绑扎不紧或焊接不好,造成保护层厚度不足。 (9)板底沟缝不饱满、不密实,易脱落。 3、实体质量通病 (1)质量技术指标合格率低,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钢筋间距偏差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预埋件偏差大,小型预制构件外形尺寸控制不等。 (2)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缺陷,裂缝超限,蜂窝、麻面、露筋、色差较大。 (3)原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砂、材料混堆,钢筋、钢绞线、水泥等的存放保管措施不到位,造成钢材锈蚀、水泥变质。 二、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主要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奖惩制度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沙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 1)、名称及现象: 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漏现象) 2)、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沾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沾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沾接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除,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3)、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 1)、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有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 阜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王家光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设计、施工及使用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着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通病影响了混凝土道路的使用功能,缩短了其使用寿命。本文对这些通病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不规则裂缝、通缝、起皮、起砂、平整度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传统的沥青石子路面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由于设计、施工及使用等原因,许多路面出现了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通病影响了混凝土道路的使用功能,缩短了其使用寿命。下面是笔者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通病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路面不规则微裂缝产生原因与防治 路面混凝土浇筑不久或施工阶段已完成,其表面常会出现一些密集的不规则网状微裂缝。裂缝宽度一般为0.02~0.1mm,深度为2~10mm。产生微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受混凝土自身材料的影响,另外与施工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也有关。 1.水泥使用不当引起的路面微裂缝。 (1)我国水泥生产厂家极多,质量水平控制各异,尤其是小窑生产的水泥,质量极不稳定,往往因水泥强度等级不足或安定性不合格引起路面微裂缝。 (2)水泥混用引起的微裂缝。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批量生产的水泥其性能不可能完全相同,水化后初凝和终凝时间也不完全一致,水泥水化反应时膨胀及后期冷缩的时间也不完全一对待,因此混凝土表面很可能因水泥水化反应时间不一致、膨胀收缩不一致而产生微裂缝。 (3)选用水泥品种不适合施工环境。应根据现场环境、气温等条件及水泥品种的特性合理选用水泥品种,优先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可有效地减少早期裂缝的产生。 2.骨料质量不合适造成早期微裂缝的产生。 (1)砂石体积通常占混凝土体积的70%~80%,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如果施工管理松懈、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很容易在石子中混入膨胀性矿物质,例如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甚至混入石灰块,这些膨胀性矿物吸水后体积膨胀,容易造成路面的微裂缝。 (2)用含泥量超标的骨料搅拌的混凝土,路面容易形成泥浆干缩裂缝,并且路面强度降低。 3.外加剂使用不当产生的微裂缝。在混凝土施工中,人们常使用一些外加剂来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加和易性和节约水泥,或在冬期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日期强度和抗冻性,或调整夏季施工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但使用不当或计量不准确也容易产生微裂缝。例如减水剂用量过大,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过大,石子下沉、混凝土表面砂浆层过厚,产生微裂缝。 4.新浇筑混凝土在终凝前,由于受天气炎热、干燥、多风的影响,会导致混凝土路面水分蒸发过快,引起路面干缩裂缝。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要避免在大风、炎热的天气条件下施工。其次要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遮盖、挡风和及时湿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 二、路面通缝产生原因与防治

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1.蜂窝、麻面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搅拌时间不够,和易性差,存在漏振;(3)下料高度超过2m时未设串筒,造成石子砂浆离析,使石子集中,或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4)模板缝隙不够严密,有漏浆现象,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没有足够的养生,拆模时间过早;(5)基础、柱、墙根部未进行接缝处理。(6)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时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7)设计不当,造成钢筋过密,使石子不能很好的流动或坍落度过小;防治的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设计时充分考虑的钢筋的间距。(2)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较硬性的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3)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 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露筋: 混凝土内部各钢筋局部裸露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浇筑小构件时,设计不当钢筋过密,浇筑混凝土时没有足够的保护层,使钢筋紧靠模。(2)设计不当使钢筋较密、保护层太小、振捣时由于人为因素造成钢筋移位、变形,从而产生露筋;(3)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4)混凝土配合比及振捣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防治的措施(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适当减小石子的粒径,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 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人为因素致使钢筋移位;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充分养生,不宜过早拆模以使碰坏棱角。(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混凝土搅拌站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搅拌站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及解决方法混凝土搅拌站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应用已成为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搅拌站的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常容易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给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带来麻烦。现就搅拌混凝土常出现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并解决途径。 1、泵送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坍落度不稳定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1 产生原因 (1)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好引起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快。(2)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不够,缓凝、保塑效果不理想。 (3)天气炎热,某些外加剂在高温下失效;水分蒸发快;气泡外溢造成新拌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快。 (4)初始混凝土塌落度太小,单位用水量太少。 (5)工地现场与搅拌站协调不好,使罐车压车、塞车时间太长,导致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过大。 (6)混凝土搅拌称量系统计量误差大,不稳定。 (7)粗、细骨料含水率变化。 (8)水泥混仓存放,混合使用。 1.2 解决途径 (1)调整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使其与水泥相适应。施工前,务必做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 (2)调整砼配合比,提高或降低砂率、用水量,将混凝土初始塌落

度调整到200mm以上。 (3)掺加适量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 (4)适量加大混凝土外加剂掺量, 外加剂中调整缓凝成份(尤其在温度比平常气温高得多时)。 (5)防止水分蒸发过快、气泡外溢过快。 (6)选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 (7)改善混凝土运输车的保水、降温装置。 (8)计量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有关规定,并具有法定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合格证,加强自检,确保计量准确。 (9)加强骨料含水率的检测,变化时,及时调整配合比。 (10)进库水泥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和标号分别贮存、使用。 1.3 总结经验 针对泵送混凝土特别是泵送混凝土以及水下灌注桩基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问题。通过学习摸索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沟通外加剂厂家改善和调整外加剂中的缓凝成份;调整混凝土的施工时间,尽量避免不在高温情况下施工;在施工便道路况差路途远的情况下采用外加剂的二次投料;使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等。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这一棘手问题,得到较大缓解。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坍落度变小造成无法泵送或是满足不了施工要求的坍落度的情况我们都能用外加剂进行调节使之达到所需坍落度,杜绝随意加水增大坍落度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确定了混凝土的质量! 2 、混凝土易出现泌水、离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第一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 一、水泥混凝土波面质量标准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外观质量标准 1.基层经过检测,必须符合检验评定标准中各项指标的要求,还应进行基层弯沉测定,验算基层整体模量,并应满足设汁要求. 2.采用的水泥;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应符合GBl75-9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的规定,粗细骨料、水及接缝填充料应符合6BJ97—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3.模板必须支立牢固,不得倾斜、漏浆;混凝土配合比准确,拌合均匀,振捣密实。 4.板面边角应整齐,严禁有裂缝,并不得有石子外露、浮浆、脱皮、脚印、草裳印、积水等现象。表面拉毛纹理要适宜。 5.伸缩缝必须垂直,缝内不得有杂物,伸缩缝必须全部贯通,传力杆必须与缝面垂直,切缝直线要直,曲线段要弯顺,不得有夹缝。灌缝不得漏缝。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施工方面的种种原因,造成路面工程的质量通病,如路面胀缝处破损、拱胀、错台,混凝土板块裂缝,路圆纵横缝不直顺,路面相邻两板间高度差过大,路面板面起砂、脱皮、露骨,路面乎整度差和板面出现死坑等种种质量病害,影响着投资效益的发挥。 (一)胀缝处破损、拱胀、错台、填缝料失落。 1.现象:混凝土路面当运行一段时间后,胀缝两侧的板面即出现裂缝、破损、出坑。严重时出现相邻两板错台或拱起。胀缝中填料被挤出面进行车带走。 2.原因分析:(1)胀缝板歪 斜,与上部填缝料不在一个垂直 面内,通车后即产生裂缝,引起 破坏(见图14-1)。 (2)缝板长度不够,使相邻两 板混凝土联结,或胀缝填料脱落, 缝内落入坚硬杂物,热胀时混凝土 板上即产生集中压应力,当超过混凝土的抗强度时扳即发生挤碎。 (3)胀缝间距较长,由于年复一年的热胀冷缩,使伸缩缝内掉入砂、石等物,导致伸缩缝宽度逐年加大,热胀时,混凝土板产生的压应力大于基层与混凝土板间的摩擦力(但未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时),以致将出现相邻两板拱起(见图l -4-2)。 (4)胀缝下部接缝板与上部缝隙未对 齐,或胀缝不垂直,则缝旁两板在伸长 挤压过程中,会上下错动形成错台;由 于水的渗入使板的基层软化;或传力杆 放置不合理,降低传力效果;或交通量、 基层承载力在横向各幅分布不均,形成 各幅运营中沉陷量不一致;或路基填方 土质不均、地下水位高、碾压不密实,冬 季产生不均匀冻胀。上述四种情况均会产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 施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摘要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很多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程量越来越大,结合工作实践,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关键词:裂缝、分析、防治 1.1砼实体裂缝 原因:1、水灰比过大、干燥裂缝;2、砼保护层偏小,位置放置不当;3、收光时间及收光次数掌握不当;4、过早拆除及承受外部荷载;5、支撑强度不够,使模板产生扰度、沉降不均匀;6、温度变化以及砼收缩变形大于极限拉升变形导致砼裂缝;7、配筋不合理; 8、结构跨度过大,未留置后浇带或后浇带留置不合理。 防治措施:1、尽量减小砼坍落度,在最后一次抹光结束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2、浇筑前应检查保护层垫块位置和厚度,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复振;3、砼浇筑后至终凝至少收光三次,最后一次需控制在初凝后终凝前;4、根据同养试块的抗压强度合理选择拆模时间和加荷时间;5、浇筑砼前检查排架各节点锚固是否到位,地基和排架垫木是否硬实;6、确保大体积砼内外温差小于25℃,温度梯度每米小于15℃;7、合理配置钢筋,特别是墙板水平筋和柱、梁交接处加强筋的配置;8、合理留置后浇带。 1.2砼凝结时间异常 原因:1、外加剂计量不准确(过量);2、FA等掺合料是否掺错;3、现场人为随意添加外加剂;4、外加剂本身缓凝成分超量。

防治措施:1、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校验,出现异常立即整改;2、查看库存原材料;3、现场添加外加剂必须由技术人员旁站指导监督;4、及时通知外加剂生产厂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比。 1.3现场砼养试块强度不合格 原因:1、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2、取样不规范;3、制作不规范;4、冬季砼强度增长缓慢,且未按要求送检;5、冬季砼受到早期冻害,影响砼强度增长;6、现场随意加水。 防治措施:1、严格按JGJ55-2011设计配合比;2、应在同一车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3、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规范制作;4、加强工地砼养试块的管理,记录温度,按规范要求养护及送检;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必须添加防冻剂,并做好保温措施;6、禁止现场加水。 1.4砼坍落度损失较大 原因:1、外加剂保塑性能差;2、现场浇筑缓慢,砼在现场等待时间过长;3、配合比设计不当;4、现场施工人员较少,工地停电,胀模等。 防治措施:1、根据季节变化要求厂商合理调整外加剂中的缓凝成分;2、调整配合比,根据运距控制出厂砼坍落度,合理掺用外加剂;4、施工方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浇筑砼人数。 1.5砼蜂窝、麻面、孔洞 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脱模剂涂抹不均匀或品种不当,砼浇筑前未用水湿润;2、对浇筑有一定高度的砼下料不当,造成砼离析;3、砼浇筑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4、模板拼缝不严,或是砼浇筑时模板变形导致漏浆。 防治措施:1、模板表面应平整,无粘附物,脱模剂涂抹要均匀,浇筑前应用清水湿润,并不留积水;2、砼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米,必要时采取串筒、溜槽进行下料;3、合理掌握振捣时间和振捣间距,振捣均匀,不过振、漏振;4、模板拼装应丝严缝合,并加固牢固。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处理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处理 商品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本文结合传统的施工工艺及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商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质量通病,提出相应的防治及处理措施。 一、商品混凝土表面蜂窝现象 指商品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产生的原因 1.1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1.2商品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把安全工 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1.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1.4商品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1.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1.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1.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商品混凝土。 2、防治的措施 2.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商品混 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商品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 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体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商品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商品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商品混凝

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解决方案

57yhhgfg 7yughfd 4rfvvtrtrtgr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上海“楼脆脆”事件分析 一:与质量问题相关的工程情况 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 ,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整体倒塌,由于倒塌的高楼尚未竣工交付使用,所以,事故并没有酿成特大居民伤亡事故。不幸的是,造成一名施工人员死亡。记者当日在现场看到,该栋楼整体朝南侧倒下,13层的楼房在倒塌中并未完全粉碎,但是,楼房底部原本应深入地下的数十根混凝土管桩被“整齐”地折断后裸露在外,非常触目惊心。该小区临河原本有六七栋在建的13层小高层,远远望去,沿河的这排楼房之间出现了一处“空当”。事故发生后,引起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质量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等详细情况 1、质量问题发生的时间: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 2、地点: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 3、性质:严重事故 4、外观表现:楼盘倾倒 发生倒塌的一栋13层在建住宅楼由上海众欣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开发商为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栋楼整体朝南侧倒下,13层的楼房在倒塌中并未完全粉碎,楼房底部原本应深入地下的数十根混凝土管桩被“整齐”地折断后裸露在外。该小区现场施工的工人称,死者是6月27日早上到倒塌大楼安装门窗的。另一位工人早上5时30分正在距倒塌大楼20多米处工作,他亲眼目睹了大楼倒塌的过程:“一开始看到大楼向南倾倒,不到半分钟,就整个儿倒了下来,工人们都拼命往外逃。”工人朱师傅说,当时他正在距离大楼20多米处的地方捆扎钢筋。“我抬头一看,这栋楼正向南面倾倒,我看情况不妙,拼命往边上逃。” 居民薛阿姨说,当天早上5时37分左右,她还在睡梦中,感觉到床体在震动,当时还以为是地震。 5、现状: 据《上海商报》报道,2009年6月29日,闵行莲花河畔景苑发生倒楼事件。2010年5月30日是小区集中交付新房的最后一天,售出的437户房屋中已有421户业主办妥了交付手续。小区业主已协商决定,小区仍以莲花河畔景苑命名。 ---------------------------------------------------------精品文档---------------------------------------------------------------------

道面混凝土缺陷

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质量通病及预控方法;机场水泥混凝土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1、边角破坏;边角破坏是指道面板的边、角部位混凝土断裂、剥落; 根据水泥混凝土道面边角破损的原因分析,为防止边角;2、龟裂;“龟裂” 混凝土道面表面呈现碎小的六角形裂纹;针对施工中可能产生“龟裂”的原因, 防止其出现,;浇筑混凝土道面时,将基层和模板湿透,避免吸收混凝; 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质量通病及预控方法 机场水泥混凝土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少等优点,成为我国机场道面结构的主要形式。然而,由于水泥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 如在施工中处理不当,经常会导致水泥混凝土道面出现一些早期损坏,比如边角破坏、表面网状、条状或环状裂纹、板体断裂等。这些早期质量问题,我们称之为水泥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因此,总结、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对保证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质量、延长道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边角破坏 边角破坏是指道面板的边、角部位混凝土断裂、剥落。边角损坏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水泥混凝土板浇筑振捣时,在模板四周、边角漏真或振捣不实,造成边角强度不足;混合料振捣密实后矫正胀缝板位置,使板边混凝土受损;切缝过早,打掉边角混凝土;假缝切割时不到头,混凝土从切缝处收缩断开时将脚部混凝土拉裂;浇筑填仓混凝土过早,先筑混凝土板边被机具破坏;拆模碰坏混凝土板的边角;拆模后,边角养护得不到保证。 根据水泥混凝土道面边角破损的原因分析,为防止边角破损现象的发生,在施工中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施工时,边角部位定要振捣密实、均匀,不漏振,以保证边角强度。连续浇筑中,需设置胀缝时,胀缝板需采用特质的按设架安放,振捣时,在缝的两侧同时振捣,需矫正胀缝板位置时,应振实已松动的混合料,严禁胀缝部位出现顶板现象。施工中应掌握好切缝时机。假缝要切到头,如因模板不能切到位,应在拆模后及时补切。填仓宜宁晚勿早,施工缝尽可能设置在胀缝部位。拆模不能过早,不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以下就笔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笔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 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2、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3、处理方法: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三)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根据目前**工程高层建筑地下室、主体模板制作安装质量的现状,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为保证砼、钢筋的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因此特编制以下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望引起各方高度的重视。 (一)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模板干缩造成裂缝。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二)模板未清理干净 1.现象: (1)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2)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砼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 2.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未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3.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 (2)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封严清扫口。 (三)柱模板缺陷 1.现象 (1)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2)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 (3)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处偏差大。 2.原因分析 (1)柱箍筋间距太大或不牢,钢筋骨架缩小,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压力拔出。

水泥混凝土路路面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水泥砼路面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当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就其在施工和养护中出现的各种病害、裂缝产生的过程,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水灰比、施工操作等对质量的影响,以及产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其质量病害的主要问题有: 一、裂缝 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从时间上可分硬化前和硬化后两个过程。 (一) 在硬化前,混凝土还处于塑性状态,由于各种组成材料的密度不同而发生沉降,内部自由水析出,引起沉降收缩裂纹,这一般发生在抹面层的时候。但在干燥的基层上浇筑混凝土面层时,因水份很快被基层吸收,引起混凝土较大地收缩也会产生宽而深的裂缝。 为防止沉降裂缝的发生,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混凝土浇筑后,在尚未出现析水前,应防止强风吹拂和烈日曝晒。 2、同时在浇筑后要及时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水份蒸发而干燥。 3、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路基基层浇湿。 4、采用二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纹。 5、避开高温气候施工。在高温天气下,水泥水化作用加快,内部水化热不易及时散开,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同时因水份蒸发加快,使混凝土迅速干燥而收缩,易产生收缩裂缝。 (二)硬化后,由于施工不当或材料质量问题而产生裂缝 1、干缩裂缝 因水份蒸发,使干缩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它的特征是表面开裂,走向纵横交错,没有一定的规律,形似龟纹,缝宽和长度都很小,与发丝相似。引起干缩裂缝的因素主要有: (1)水泥中的硅酸二钙可产生很多肢体,它在干湿作用下,体积变化很大。水泥中的铝酸三钙水化时需大量的水,养护过程中膨胀值大,干燥时收缩亦大。这两种物质含量大时干缩性亦大。 (2)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对干缩值有很大的影响,当用水量增加一定百分数时,干缩值成倍增加。 (3)骨料的大小和级配也对干缩值有密切关系。级配良好时,空隙率小,砂浆含量减少,收缩值相对减少。对使用偏细砂时,会使混凝土收缩值增大。含泥量大的情况与使用偏细砂相类似。 2、由于温度应力而产生的裂缝 这主要是因昼夜温差太大,而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由于没有设置伸缩缝和对混凝土面板进行及时切割,而造成面板拉裂。因为混凝土材料对温度的变比而引起的伸缩量约为每度0.01毫米,当累计长度内温度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时,就会发生裂缝。一般在20—40米范围内应设置伸缩缝,以防断裂。 3、基层原因而产生的反射裂缝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摘要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很多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程量越来越大,结合工作实践,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关键词:裂缝、分析、防治 1.1砼实体裂缝 原因:1、水灰比过大、干燥裂缝;2、砼保护层偏小,位置放置不当;3、收光时间及收光次数掌握不当;4、过早拆除及承受外部荷载;5、支撑强度不够,使模板产生扰度、沉降不均匀;6、温度变化以及砼收缩变形大于极限拉升变形导致砼裂缝;7、配筋不合理;8、结构跨度过大,未留置后浇带或后浇带留置不合理。 防治措施:1、尽量减小砼坍落度,在最后一次抹光结束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2、浇筑前应检查保护层垫块位置和厚度,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复振;3、砼浇筑后至终凝至少收光三次,最后一次需控制在初凝后终凝前;4、根据同养试块的抗压强度合理选择拆模时间和加荷时间;5、浇筑砼前检查排架各节点锚固是否到位,地基和排架垫木是否硬实;6、确保大体积砼内外温差小于25℃,温度梯度每米小于15℃;7、合理配置钢筋,特别是墙板水平筋和柱、梁交接处加强筋的配置;8、合理留置后浇带。 1.2砼凝结时间异常 原因:1、外加剂计量不准确(过量);2、FA等掺合料是否掺错;3、现场人为随意添加外加剂;4、外加剂本身缓凝成分超量。 防治措施:1、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校验,出现异常立即整改;2、查看库存原材料;3、现场添加外加剂必须由技术人员旁站指导监督;4、及时通知外加剂生产厂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比。 1.3现场砼养试块强度不合格 原因:1、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2、取样不规范;3、制作不规范;4、冬季砼强度增长缓慢,且未按要求送检;5、冬季砼受到早期冻害,影响砼强度增长;6、现场随意加水。 防治措施:1、严格按JGJ55-2011设计配合比;2、应在同一车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3、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规范制作;4、加强工地砼养试块的管理,记录温度,按规范要求养护及送检;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必须添加防冻剂,并做好保温措施;6、禁止现场加水。 1.4砼坍落度损失较大 原因:1、外加剂保塑性能差;2、现场浇筑缓慢,砼在现场等待时间过长;3、配合比设计不当;4、现场施工人员较少,工地停电,胀模等。 防治措施:1、根据季节变化要求厂商合理调整外加剂中的缓凝成分;2、调整配合比,根据运距控制出厂砼坍落度,合理掺用外加剂;4、施工方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浇筑砼人数。 1.5砼蜂窝、麻面、孔洞 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脱模剂涂抹不均匀或品种不当,砼浇筑前未用水湿润;2、对浇筑有一定高度的砼下料不当,造成砼离析;3、砼浇筑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4、模板拼缝不严,或是砼浇筑时模板变形导致漏浆。 防治措施:1、模板表面应平整,无粘附物,脱模剂涂抹要均匀,浇筑前应用清水湿润,并不留积水;2、砼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米,必要时采取串筒、溜槽进行下料;3、合理掌握振捣时间和振捣间距,振捣均匀,不过振、漏振;4、模板拼装应丝严缝合,并加固牢固。

混凝土质量通病

4、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 4.1麻面 4.1.1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4.1.2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4.1.3处理方法 ①、将该处脱模剂油点或污点用洗刷干净,于修补前用水湿透。 ②、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为细纱,粒径最大不宜超过0.5mm。 ③、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或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拌匀,随拌随用。必要时掺拌白水泥调色。 ④、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随即刮平。 ⑤、修补完成后,用毛毡进行保湿养护。 起砂和掉皮的处理方法同上。 4.1.4预防措施 ①、振捣遵循紧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下层5-10CM,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工插捣的方法振实。 ②、新拌混凝土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混凝土结块比较严重时,严禁使用。 ③、浇注混凝土时,无论那种模型,均需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注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 ④、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未经允许不得拆模。 4.2蜂窝 4.2.1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的窟窿。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3380>字节集美组2006-1-9 4:48:19 发表于房地产门户-搜房网>业主论坛> 南湖山庄业主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8c15569165.html,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施工实践和总结,较为全面的阐述了现在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和缺陷,分析、列举了这些质量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预防措施和施工中应着重注控制的环节,另外,本文还简要介绍了一些缺陷的弥补方法,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施工质量事故处理 -------------------------------------------------------------------------------- 一、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以下就笔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笔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

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提要: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源自物业管理资料 常见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时,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不能根除,在施工时只能进行防治,以下从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面进行探讨。 1、蜂窝 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麻面 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