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爬行纲

爬行纲

爬行纲
爬行纲

爬行类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

一、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1、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被角质鳞或盾片,防止体内水分蒸

发。

2、骨骼比较坚硬,分化完备,出现了胸廓。

3、五趾型附肢进一步完善,适于陆地爬行。

4、肺呼吸进一步完善,呼吸面积增长。

5、二心房一心室,心室出现不完全分隔。

6、后肾执行排泄功能,尿以尿酸为主。

7、体内受精,雄性具交配器,产羊膜卵,适应陆上繁殖。羊

膜卵含大量卵黄;具纤维质的或石灰质的卵壳,防止卵内水分

蒸发及机械性损伤。

二、爬行类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1. 出现了羊膜卵

2. 大脑皮层开始出现新脑皮

三、羊膜卵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1.卵外包有一层石灰质的硬壳或不透水的纤维质卵膜,防水蒸

发、机械损伤和细菌感染。

2.卵壳仍能透气,保证胚胎发育正常的气体代谢。

3.卵内有一大的卵黄囊,储存大量养分,保证胚胎不经变态直接

发育的可能性。

4.在胚胎发育期间,胚胎本身还发生一系列保证能在陆地完成

发育的适应.即产生三种胚膜:羊膜、绒毛膜和尿囊膜。

四、什么是新脑皮

从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由灰质构成的大脑皮层,叫做新脑皮。新

脑皮具有分析、综合及发布信息的功能,并能联系嗅觉以外的

一切感觉,是一个高级神经活动中枢。爬行动物的新脑皮仍处

于萌芽阶段。

五、爬行纲的躯体结构

1.外形

体分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体被角质鳞片,前后肢五指(趾),末端具爪,有活动的眼睑;鼓膜下陷于外耳道的深

处;泄殖孔纵裂、横裂或圆形;尾细。

体形一般分蜥蜴型、蛇型、龟鳖型。

2.皮肤

干燥、具鳞片、缺乏腺体

蜥蜴和蛇表皮具有双层角质层,其外层在定期蜕皮时脱落。蛇蜕皮完整脱落,而蜥蜴成片脱落。

爬行动物真皮薄,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在真皮的上层,有发达的色素细胞,形成鲜艳的体色,具调温、保护(避役)、警戒(鳄蜥)

3.骨骼系统

大多由硬骨构成,骨化程度高,分化程度高,具很大灵活性。

脊柱分区明显,躯干部有发达的肋骨和胸骨,高颅型,很多种类具有颞窝和眶间隔,具单一枕骨髁,具次生鳄。

4.肌肉系统

肋间肌和皮肤肌是陆生动物所特有。

5.消化系统

口腔腺发达,起湿润食物,有助于吞咽的作用。包括腭腺、

唇腺、舌腺、舌下腺。

肌肉质舌是陆栖脊椎动物的特征。

6.呼吸系统

由内鼻孔、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呼吸方式:口咽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羊膜动物特有),

外肋间肌收缩→提起肋骨→胸腔扩展→空气入肺;内肋间

肌收缩→牵引肋骨下降→胸腔缩小→呼出气体。

水栖龟鳖类以咽壁和突出在泄殖腔两侧的副膀胱(肛囊)为辅助呼吸器官。

7.循环系统

爬行动物的血液循环为不完全的双循环。

8.排泄系统

在羊膜动物经历前肾、中肾和后肾3个阶段发育为成体的

肾脏。

具尿囊膀胱。

吴氏管雄性演化为输精管

雌性牟勒氏管演化为输卵管

9.生殖系统

体内受精(交接器);体外发育。(多数毒蛇为卵胎生)

卵是多黄卵,有卵壳。

10.神经系统

出现新脑皮;12对脑神经(脑干弯曲);顶眼发达.

11.感觉器官

眼、顶眼、耳、红外线感受器、犁鼻器

顶眼:具有感光作用,调节身体暴露在阳光下的量,

对外温动物的体温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也与生命活动

周期有关。

红外线感受器:蛇类头部特有热能感受器,有助于夜

间活动觅食。

犁鼻器:蛇、蜥蜴以独立鼻腭管开口于口腔顶部,感

觉上皮和嗅粘膜经嗅神经与脑相连。

六、爬行纲的分类

爬行纲总的分为四目:龟鳖目、喙头目、有鳞目、鳄目

爬行纲各目比较

羊膜卵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动物进化史上的意义?爬行类适应于陆地生活的主要特征?

爬行动物都有哪些生活方式?

毒蛇的防治方法?

蛇断尾后,还能长出来么?

蛇和蜥蜴的蜕皮现象相同么?

常见桥梁类型及截面形式及使用范围

基本类别 结构分类 桥梁按照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承重(悬索桥、斜拉桥)四种基本体系。梁桥一般建在跨度很大,水域较浅处,由桥柱和桥板组成,物体重量从桥板传向桥柱。 拱桥一般建在跨度较小的水域之上,桥身成拱形,一般都有几个桥洞,起到泄洪的功能,桥中间的重量传向桥两端,而两端的则传向中间。 悬桥是如今最实用的一种桥,桥可以建在跨度大、水深的地方,由桥柱、铁索与桥面组成,早期的悬桥就已经可以经住风吹雨打,不会断掉,吊桥基本上可以在暴风来临时岿然不动。 长度分类 1、按多孔跨径总长分:特大桥(L>1000m);大桥(100m≤L≤1000m);中桥(30m150m);大桥(40m≤Lk≤150m);中桥(20m≤Lk<40m);小桥(5m≤Lk<20m)。

其他分类 按用途分为: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舟桥、机耕桥、过水桥。 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 按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中承式桥、下承式桥 按承重构件受力情况可分:为梁桥、板桥、拱桥、钢结构桥、吊桥、组合体系桥(斜拉桥、悬索桥)。 按使用年限可分为:永久性桥、半永久性桥、临时桥。 按材料类型分为:木桥、圬工桥、钢筋砼桥、预应力桥、钢桥。[4] 4巩固方法 桥梁使道路、铁路或人行道跨越河流、湖泊、河谷、峡谷或其他道路。桥梁大多是固定的,但有些桥梁可以升起或旋转。无论是哪一类桥梁,工程师面对的设计及建筑问题是使桥梁结构牢固,不会因承受重量而下陷或破裂。解决这个问题有好几种方法。 悬臂桥桥身分成长而坚固的数段,类似桁梁式桥,不过每段都在中间而非两端支承。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同步练习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青蛙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是( ) A.保护体水分不散失 B.有利于体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D.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 2.青蛙前后肢的主要作用是( ) A.前后肢都支撑身体 B.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跳跃 C.前肢游泳,后肢支撑身体 D.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跳跃、划水 3.英国伦敦动物学会曾公布了一份最新濒危两栖动物名录,俗称娃娃鱼的中国珍稀动物大鲵居首。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是因为( ) A.以陆地或水域作为栖息地 B.水中生活但到陆地上产卵 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4.两栖动物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资料。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螃蟹和蜻蜓 B.青蛙和蟾蜍 C.鳄鱼和壁虎 D.蟾蜍和乌龟

5.在较为干燥的陆地上,能找到下列哪一种动物( ) 6.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爬行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水分的蒸发 7.在爬行动物中,蜥蜴、扬子鳄等依靠什么器官进行呼吸( ) A.鳃和外鳃 B.肺 C.气管、鳃和皮肤 D.鳃和肺 8.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壁虎的描述,正确的是( ) 9.爬行动物是指( ) A.能在陆地上爬着行走的动物 B.体表有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卵壳的一类脊椎动物 C.体表有鳞片或硬壳的动物 D.四肢短小、行动缓慢的动物 10.下列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栖动物都是有益的

第十章 爬行纲

第十章爬行纲 第十章爬行纲教学目标 1.理解蜥蜴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生理、生殖发育的特点;掌握爬行纲的主要特证;了解其他的爬行动物及古代爬行动物的繁盛和绝灭。2.通过对纲的知识的学习及爬行与两栖动物的比较,继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3.通过对蜥蜴等有关知识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对已绝灭的古代爬行动物的了解,特别是兽齿类动物的了解,继续培养学生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重点、难点分析 1.蜥蜴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等特点是学生掌握本纲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这两部分知识对学生理解蜥蜴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及在进化中比两栖高等也十分必要,并为以后学习鸟类、哺乳动物的知识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所以这两部分知识都应作为本章的重点。2.蜥蜴的循环途径与青蛙一样也是两条路线,即肺循环和体循环,但这两条途径仍较为复杂。而且蜥蜴心室开始出现了一个隔膜,使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程度减少,学生对这点理解起来也有较大困难,所以蜥蜴的循环系统仍应作为本章的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二、教学过程(一)引言:复习两栖纲的主要特征。放录像或投影片,给学生展示一些爬行动物,如蜥蜴、壁虎、蛇、龟、扬子鳄等,告诉学生这类动物差别很大,但都属于爬行动物。(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答出这些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一类真正适于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只不过有些种类又回到水中去生活了,下面以学生较熟悉的蜥蜴为例了解爬行动物的主要特点。(二)新课:1.蜥蜴(1)生活习性用投影片或挂图给学生展示蜥蜴的生态环境,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曾经在什么环境下见到过蜥蜴?(2)你知道蜥蜴吃什么吗?当学生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后,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蜥蜴生活在田野和山坡的草地上,白天捕食昆虫、蜘蛛等小动物,夜间住在洞穴里,有冬眠的习性,它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从外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2)外部形态了解蜥蜴的外部形态最好能给学生放一段它活动的录像,没条件就通过挂图让学生观察,让学生经过观察后思考:蜥蜴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外部形态有哪些?为什么?在思考此问题时,要注意与两栖动物比较。可以强调观察的重点为颈部、四肢、尾及皮肤的情况。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后能答出:蜥蜴有颈,

最新爬行纲较两栖纲的进步性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两栖纲相比,其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1)出现羊膜卵,在胚体之外出现羊膜、绒毛膜、尿囊膜 (2)在外形上,四肢较两栖类强健,颈部外观明显,尾发达。颈部发达由颈椎的数目决定,爬行纲的颈椎有多枚。 (3)皮肤高度角质化,体表具鳞被,皮肤干燥缺少腺体;而两栖纲皮肤轻微角质化,富有腺体;相比较,爬行纲不在需要用皮肤进行辅助呼吸,而且进 一步减少了体内水分的散失。 (4)在骨骼上:a:颈椎具有多枚,导致外形上有了明显的颈部,有了寰椎和枢椎的分化,提高了头部和躯体的运动性;b:躯干部具有发达的肋骨和胸骨,加强了保护并协同呼吸动作的完成;两栖纲有不发达的肋骨不具有胸骨 c:很多种类具有颞孔,具有单一枕髁,两栖纲无颞孔和两个枕髁。 (5)肌肉系统:躯干肌和四肢肌均较两栖类进一步复杂化,出现了肋间肌和皮肤肌,肋间肌调节肋骨升降,协同腹壁肌肉完成呼吸运动。皮肤肌节制鳞片活动,在蛇类尤其发达。 (6)消化系统:a:牙齿进一步进化,分化为端生齿、侧生齿和槽生齿。龟鳖类有角质鞘齿;b:口腔腺发达,具有润湿食物、有助于吞咽的作用c:出现了盲肠,在大、小肠的交接处,与消化植物纤维有关。 (7)呼吸系统:呼吸器官都为肺,但两栖类还有多种辅助呼吸,泡状非,为咽式呼吸,而爬行纲是囊状肺,为胸腹式呼吸;是通过肋间外肌收缩使胸腔变大,吸入空气,肋间肌收缩,胸腔变小,压力变大,呼出废气CO2;(8)循环系统:a:两栖纲的心脏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和动脉圆锥四部分组成,心室不分开;而爬行纲由静脉窦、心房和心室3部分构成,动脉圆锥 退化,其中鳄类的心室完全分隔。 (9)排泄系统:a:两栖纲排泄的含氮废物为尿素,爬行纲则为尿酸,尿酸对睡得需求量最少,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水分的散失;b:某些爬行类具有盐腺,一种肾外排泄器官。 (10)神经系统:a:大脑更加发达b:大多数种类开始具有12度对脑神经 (11)感官:a:嗅觉更加发达,开始具备嗅黏膜,犁鼻器更进一步发达b:听觉:出现了外耳道c:具有红海外感受器,可感知环境温度微小的变化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钢材截面

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 时间:2002-09-05 23:58:27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3 型号分类 3.1型号原则 3.2型号编制方法 3.3本标准中焊条型号举例如下 4 技术要求 4.1尺寸 4.2药皮 4.3T型接头角焊缝 4.4熔敷金属化学成分 4.5力学性能 4.6焊缝射线探伤 4.7药皮含水量或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 5 试验方法 5.1试验用母材 5.2焊条烘干与焊接电流种类 5.3T型接头角焊缝试验 5.4熔敷金属化学分析 5.5力学性能试验 5.6焊缝射线探伤试验 5.7焊条药皮含水量试验 5.8熔敷金属中扩散氢含量试验 5.9吸潮试验 6 检验规则 7 包装、标记、质量证明书 附录A 低合金钢焊条标准有关规定的简要说明(参考件) 附录B 药皮含水量试验装置的改进(参考件) 附加说明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合金钢焊条型号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药皮焊条电弧焊接用低合金钢焊条。 2引用标准 GB700碳素结构钢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223.1-223.2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2652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2650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GB2653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 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T3965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 3型号分类 3.1型号划分原则 焊条型号根据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药皮类型、焊接位置和焊接电流种类划分,见表1及表2。 3.2型号编制方法:

字母“E“表示焊条;前两位数字表示熔敷金属抗拉强度的最小值;第三位数字表示焊条的焊接位置,“0“及“1“表示焊要适用于全位置焊接(平、立、仰、横),“2“表示焊条适用于平焊及及平角焊,第三位和第四位数组合时表示焊接电流种类及药皮类型。后缀字母为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分类代号,并以短划“-“与前面数字分开,若还具有附加化学成分时,附加化学成分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并在短划“-“与前面后缀字母分开。对于E50XX-X、E55XX-X、E60XX-X型低氢焊条在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分类后缀字母或附加化学成分后面加字母“R“时,表示耐吸潮焊条。 表1 焊条型号药皮类型焊接位置电流种类 E50系列-熔敷金属抗拉强度≥490Mpa(50kgf/mm2) E5003-X 钛钙型平、立、仰、横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5010-X 高纤维素钠型直流反接 E5011-X 高纤维素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5015-X 低氢钠型直流反接 E5016-X 低氢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5018-X 铁粉低氢型 E5020-X 高氧化铁型平角焊交流或直流正接 平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5027-X 铁粉氧化铁型平角焊交流或直流正接 平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55系列-熔敷金属抗拉强度≥540Mpa(55kgf/mm2) E5500-X 特殊型平、立、仰、横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5503-X 钛钙型 E5510-X 高纤维素钠型直流反接 E5511-X 高纤维素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5513-X 高钛钾型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5515-X 低氢钠型直流反接 E5516-X 低氢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5518-X 铁粉低氢型 E60系列-熔敷金属抗拉强度≥590Mpa(60kgf/mm2) E6000-X 特殊型平、立、仰、横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6010-X 高纤维素钠型直流反接 E6011-X 高纤维素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6013-X 高钛钾型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6015-X 低氢钠型直流反接 E6016-X 低氢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6018-X 铁粉低氢型 E70系列-熔敷金属抗拉强度≥690Mpa(70kgf/mm2) E7010-X 高纤维素钠型平、立、仰、横直流反接 E7011-X 高纤维素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7013-X 高钛钾型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E7015-X 低氢钠型直流反接 E7016-X 低氢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7018-X 铁粉低氢型 E75系列-熔敷金属抗拉强度≥740Mpa(75kgf/mm2) E7515-X 低氢钠型平、立、仰、横直流反接 E7516-X 低氢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E7518-X 铁粉低氢型 E80系列-熔敷金属抗拉强度≥780Mpa(80kgf/mm2) E8015-X 低氢钠型平、立、仰、横直流反接 E8016-X 低氢钾型交流或直流反接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练习测验题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地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动物地进化历程中,最早成为真正地陆生脊椎动物地是() A鱼类B两栖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 2、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地是() A鱿鱼B海蛰C娃娃鱼D鲸鱼b5E2RGbCAP 3、青蛙地一生地呼吸器官地变化依次是() A外鳃、内鳃、肺和皮肤B内鳃、外鳃、肺 C肺、鳃、皮肤D皮肤、肺、鳃 4、下列有关青蛙地描叙正确地是() A青蛙地皮肤干燥,有鳞片起保护作用B青蛙地后肢短小,可支撑身体 C青蛙地眼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D肺地结构简单,不发达 5、现存最大地两栖动物是() A大青蛙B大蝾螈C大蟾蜍D大鲵 6、下列描叙中是青蛙能在陆地上生活地原因地是() A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B出现了肺,能在陆地上呼吸 C青蛙地后肢发达,趾间有蹼,适于游泳D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地限制7、青蛙地幼体生活在水中,靠下列哪种器官进行呼吸() A肺B鳃C气管D表膜 8、下列动物中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地脊椎动物地是() A蝾螈B娃娃鱼C蜥蜴D蝗虫 9、下列有关蜥蜴地说法错误地是() A头地后面有颈,所以头部能灵活地转动 B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C皮肤干燥,表面覆盖着角质地鳞片 D皮肤湿润,能分泌黏液 10、蜥蜴是属于在陆地生活地动物,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肺地结构简单,气体交换能力弱 B蜥蜴地生殖和发育没有摆脱水地限制 C受精卵较大,卵内养料较多,含有一定地水分,且卵外还有坚韧地卵壳 D蜥蜴地幼体才出壳时还不能完全适应陆地地生活 11、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爬行动物地是() A扬子鳄B蜥蜴C鳖D蝾螈 12、下列描述中属于爬行动物地主要特征地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C体表有外骨骼D在陆地上产卵 13、青蛙地趾间有蹼,与之相适应地运动方式是() A游泳B飞行C爬行D跳跃p1EanqFDPw 14、在动物地进化历程中,最早成为真正地陆生脊椎动物地是() A鱼类B两栖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 15、蛇地体表覆盖着角质地鳞片,这有利于() 1 / 6

3导线的种类和截面的选择

第四章低压绝缘布线 三、导线的种类和截面的选择 1、导线种类 室内配线均采用绝缘导线 按股数分:单股按材料分:铜线 铝线 橡皮绝缘线 按绝缘材料分: 聚氯乙烯塑料线 表格3—1

一般情况:干燥房屋,采用塑料线 潮湿地方,采用橡皮绝缘线 有电动机的房屋,采用橡皮绝缘线,靠近地面宜用塑料管。 2、导线截面的选择 选择的原则:同时满足允许载流量(发热条件),机械强度、允许电压损失等条件。 一般是先按其中一个条件选择,再以其它几个条件校验,选出截面最大的一个即可。其值不应低于下面表格3—2所列数值。 例如:Ⅰ、线路短,负载电流大,可先按允许载流量(发热条件)选择。 Ⅱ、线路长,可先按允许电压损失条件选择 Ⅲ、负载小,线路又不长,可先按机械强度条件选择 Ⅳ、动力线路可先按允许载流量(发热条件)选择,因为这样选出的截面最大。 注意: ①允许载流量(发热条件):表3—3~3—5列出了不同敷设时的要求。 ②机械强度要求:导线截面不应小于表格3—2中的数值。 ③允许电压损失: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 许电压降不应大于额定电压(220、380V)的的5%(农村的7%) 表格3—2

表格3—3 注:

★导线线芯最高允许的工作温度:+650C ★周围环境温度:+250C 表格3—4 注意: ★导线线芯最高允许的工作温度:+650C ★周围环境温度:+250C

表格3—5 注意: ★导线线芯最高允许的工作温度:+650C ★周围环境温度:+250C

(1) 220V 照明线路 ① 照明线路(包括接户线和进户线)应使用额定电压不低于250V 的绝缘线 ② 导线截面按机械强度和允许载流量(即发热条件)进行选择。(负荷小: 按机械强度选择;负荷大:按允许载流量进行选择) 例题: 某用户有一条供给10间房用电的220V 照明线路,每间房内平均有40W 灯泡两个,做饭用30W 的吹风机5台,电风扇共5台(每台50W ),电视机共4台(每台60W ),院内还有100W 公用照明灯泡一个。线路采用铝 芯塑料线明线敷设,环境温度250,试选择导线截面。 解:按全部负荷计算工作电流 A U p I i 7220 1540 22010046055053010240==+?+?+?+??= = ∑工 查表3--3:1.5mm 2铝芯塑料线 I 允=18A 且 I 工﹤I 允 查表3—2 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故选用1.5mm 2 线聚氯乙烯铝芯塑料线。 (2) 380/220V 动力线路 ① 动力线路应使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 的绝缘线 ② 导线截面先按允许载流量(发热条件)进行选择,然后按机械强度和允 许电压损失进行校验。 ③ 对380V 的电动机可用下面表格3—6估算。 表格3—6

爬行纲

第十九章爬行纲 一、学习要求 1、掌握: (1)羊膜卵结构,羊膜卵出现为什么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 (2)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3)列出爬行纲动物躯体结构中首次出现的结构。 (4)爬行纲动物的分目及目的特征。 (5)教材上提到的科的名称,以及常见的一些种类属于哪个科? (6)毒蛇的一般防治原则。 第一节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这是本章的重点,要紧紧围绕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来学习和掌握。 (一)羊膜卵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P392) 羊膜卵外包有卵膜,卵壳为石灰质硬壳或不透水的韧性纤维质厚膜,能防止卵的变形,损伤和水分的蒸发。卵壳具有通气性,含有丰富的卵黄,为胚胎期发育提供营养 羊膜卵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完全解除了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上对水的依赖,确保陆上繁殖的可能。 1)体内受精,受精不必借助水作为介质。 2)羊膜卵可以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 3)胚胎悬浮在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环境更稳定,既避免了陆地干燥的威胁,又减少振动,以防止机械损伤。 (二)爬行纲动物的躯体结构 1、外形(P393) 特点:体被角质鳞片,指(趾)端具爪。 2、皮肤(P393) 特点:干燥、缺乏腺体,具有来自表皮的角质鳞片或兼有来源于真皮的骨板。

功能:保护、防止水分蒸发。 蜕皮现象:外被角质鳞或骨板,蜥蜴和蛇有蜕皮现象。 变色现象:有保护色、警戒色的作用,吸收热能以提高体温的作用 3、骨骼系统 (1)特点:脊柱分区明显,出现多枚颈椎,首次出现枢椎;首次出现胸廓;头骨骨化良好;首次出现颞孔。首次出现次生腭(这是教材中没有讲到的,请参看名词解释)(2)补充:颞孔的知识,参考P408页的图。颞孔的类型,以前也称颞窝的类型。教材上的调节颞孔,以前叫合颞窝。 (3)补充:膜性硬骨:脊椎动物硬骨出现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是由间充质直接骨化形成的,称为膜性硬骨(膜原骨,膜化骨,膜骨),这种成骨方式称为膜成骨。另外一种形成方式是先形成软骨,再骨化成硬骨,这种来源的硬骨称为软骨性骨,这种成骨方式称为软骨成骨。 (4)注意:P395,图19-7B中的肠骨,也就是髂骨。 4、肌肉系统(P396) 首次出现肋间肌和皮肤肌。也是陆生动物特有的。 5、消化系统(P396) 陆栖种类口腔腺发达,主要是湿润食物,便于吞咽。毒腺也是一种口腔腺的变形。齿包括侧生齿、端生齿和槽生齿三类,可以脱落后不断更新,龟鳖类无齿代之以角质鞘。首次出现盲肠。 6、呼吸系统(P396) 首次出现胸腹式呼吸的方式。水生种类有咽壁和泄殖腔进行辅助呼吸。 7、循环系统(P396) 与两栖动物相比,心室的分隔更明显,但仍不完全。鳄类的心室分隔比较完全,但留有一个潘氏孔。 认真理解腹大动脉和动脉圆锥消失,代之以3条大动脉:肺动脉、左体动脉和右体动脉。注意教材上的这三条动脉的左中右的关系问题,主要是肺动脉从腹面饶了一下,从右变

蛙或蟾蜍的形态结构与两栖纲、爬行纲的分类

实验10蛙(或蟾蜍)的形态结构与两栖纲、爬行纲 的分类 ◎<目的要求>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思考题> ◎<返回主页> ※<目的要求> 1、通过对蛙外形和内部构造的观察,了解两栖类的主要特征。 2、学习双毁髓处死蛙类的方法,蛙类的一般解剖技术,蛙肠 系膜标本、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手术结扎技术和测 定反射时等基础实验技术方法。 3、通过由学生自行选择和合理安排实验项目,在1个单位实 验时间内,用1只蛙能完成多个实验项目,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设 计和合理地充分利用实验材料进行综合实验的能力。 4、了解两栖纲、爬行纲目及重要科的特征,认识常见的及有经济价 值的种类;学习使用检索表进行分类鉴定的方法。 5※<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活蛙、蛙皮肤切片标本、蛙神经系统浸制标本、蛙整体骨骼标本。两栖纲及爬行纲代表种的浸制标本、剥制标本。 显微镜、解剖器具、毁髓针、玻璃针、蜡盘、有孔橡皮蛙板、铁支架、细铁丝钩或蛙嘴夹、电炉、温度计、秒表、注射器、小 烧杯、大烧杯、滴管、大头针、纱布、棉球、细线、滤纸、培养 皿。 0.65%生理盐水、0.01%去甲肾上腺素%、0.01%组织胺、20% 氨基甲酸乙酯、1%可卡因、任氏液、0.5%、1%和2%硫酸溶液、瑞 氏染液、蒸馏水、冰水、水。 5※<实验步骤> 1、蛙的外形 将活蛙静伏于蜡盘内,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 (1)头部蛙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口宽大, 横裂型,由上下颌组成。上颌背侧前端有1对外鼻孔,外鼻孔 外缘具鼻瓣,观察鼻瓣如何运动?鼻瓣的运动与口腔底部的动作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每节[精品练习题]5.1.5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原卷版)

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0分钟达标练习)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枕着蛙声入眠”是许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下列有关青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属于爬行动物B.幼体用鳃呼吸 C.身体内有脊柱D.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大鲵俗称娃娃鱼,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判断其为两栖动物的依据是()A.受精卵较大,表面有卵壳 B.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活动 D.幼体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皮肤辅助呼吸 3.如图是一名摄影师抓拍到的“大胆“蜻蜓停在青蛙头部休息的精彩瞬间。青蛙属于两栖 动物,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B.所有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C.幼体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成体用肺呼吸,可水陆两栖,皮肤辅助呼吸 D.是指水陆两栖的动物,该类动物可通过体内受精来繁殖 4.“鱼”是人们餐桌上常常出现的食物之一,但是这些“鱼“不一定都是鱼。下面这些带“鱼”字的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鱿鱼B.鲸鱼C.娃娃鱼D.甲鱼 5.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③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④抱对提高了青蛙的受精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青蛙和龟都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但青蛙属于两牺动物,而龟属于爬行动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的肺比龟的肺发达 B.青蛙的皮肤比龟的甲更容易保持水分 C.青蛙的后肢比龟的后肢发达 D.青蛙在水中产卵,而龟在陆地产卵 7.两栖动物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资料。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螃蟹、蛇B.青蛙、蝾螈C.鳄鱼、壁虎D.蟾蜍、乌龟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A.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所以被称为两栖动物 B.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C.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主要用肺呼吸9.下列有关爬行动物的叙述正确是() A.体表都有甲B.体内受精,产有卵壳的卵 C.水陆两栖D.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 10.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它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 A.头后有颈使头能灵活转动B.四肢短小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C.皮肤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D.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11.某脊椎动物体表有鳞片,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可初步判断它属于() A.爬行动物B.鱼C.鸟D.两栖动物 12.白鳍豚、扬子鳄、中华鲟都是我国珍稀物种。扬子鳄不同于其他两种动物的特征是()A.有性生殖B.用肺呼吸C.体温不恒定D.体表有甲 13.蜥蜴生活在陆地上,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蜥蜴身体的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能保护身体,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B.蜥蜴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且受精卵较大,卵内有较多的养料和水分 C.蜥蜴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D.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已经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14.下列关于蜥蜴的叙述错误的是()

常用中药断面,横切面归类

断面方面 (一)断面纤维状的品种:断面纤维状,野葛北豆黄,藁甘柴石菖。 北豆根苦参野葛甘草(有粉性)黄芪(并显粉性)藁本(纤维状)柴胡(片状纤维性)石菖蒲 (二)断面有粉性的品种:断面有粉性,莪人川芷卿,何太防香茎(根茎)。 何首乌(有粉性)太子参(显粉性)川乌(粉质)防己(粉性)人参(显粉性)香附(晒干的品种显粉性)徐长卿白芷莪术(稍带粉性) (三)断面富粉性的品种:植物断面富粉性,葛母半天药南星。 粉葛天花粉半夏川贝母浙贝母山药(光山药粉性足)天南星(粉性) (四)断面显纤维性、有粉性的品种 甘草(纤维性、有粉性)黄芪(纤维性、显粉性) (五)断面颗粒性的品种:大泽射玉山,颗粒性面断。 大黄泽泻(有多数细孔)射干玉竹(角质样或显颗粒性)毛山药(颗粒状,粉性) (六)断面角质样的品种:断面角质样,红太附延香,芍及术玉黄,天郁牛莪姜。 红参延胡索白芍附子(黑白附片)太子参(烫制品)牛膝白术(烘白术)香附(蒸煮者)黄精玉竹(角质样或显颗粒性)天冬姜黄郁金(绿丝黄丝郁金)白及天麻莪术(广西莪术有角质样光泽、蓬莪术具角质样蜡光或稍带粉性) (七)断面有朱砂点的品种:羌活(分泌腔)毛苍术(大型油室) 第四部分显微鉴定总结 双子叶根及根茎横断面(从外向内依次为): 木栓形内层,皮层韧初次,形次初木层,根射线达中,有髓是根茎。 单子叶根及根茎横断面(从外向内依次为):

单无形栓有表层,辐射为根散为茎,根髓茎无不见线,皮大木小最常见。 一、含草酸钙晶体的品种 <一>含簇晶的品种 1.大黄:草酸钙簇晶,棱角大多短钝,多,无石细胞,无纤维。 2.何首乌:有草酸钙簇晶(有少数管胞和木纤维) 3.太子参:薄壁细胞含少数簇晶 4.白芍:草酸钙簇晶较多,有的细胞含2个至数个簇晶,也有含晶细胞纵列成行(有木纤维长梭形)。 5.地榆: 薄壁组织有较的草酸钙蔟晶,有木纤维和韧皮纤维. 6.人参:簇晶多,棱角锐尖(根茎导管旁偶有木纤维),淀粉粒有复粒,复粒由2~6分粒组成。 7.西洋参:簇晶棱角较长而尖,有树脂道,树脂道内含棕色树脂,淀粉粒为 单粒,类圆形。 8.三七:簇晶少,其棱角较钝。有树脂道碎片。淀粉粒有复粒,复粒由2~10分粒组成。 9.白芷:薄壁细胞有簇晶(18微米)。 10.牡丹皮:含簇晶,含晶细胞排列成行,也有一个薄壁细胞中含数个簇晶,或簇晶充塞于细胞间隙中,有时可见牡丹酚针状、片状结晶。 11.辛夷:有时可见簇晶,有的石细胞成分枝状,油细胞众多。 12.丁香:簇晶细小,极多,油室众多,纤维。 13.金银花:簇晶细小。 14.山楂:草酸钙蔟晶少数(山里红无石细胞),山楂有较多石细胞。 15. 蓼大青叶:叶肉细胞含大型草酸钙簇晶,多量的蓝色至蓝黑色色素颗粒。。 16. 小茴香:每一糊粉粒中含细小簇晶1个。 簇晶要记牢,蓼太何大小,白芷牡丹芍,三人楂关榆,丁香金银小。

汕头市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同步练习

汕头市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4分) 1. (2分)(2018·中山模拟) 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蜘蛛与菜粉蝶一样属于昆虫纲 B . 泥鳅能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也能存活较长时间,属两栖动物 C . 涡虫是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 D . “四大家鱼”指的是青鱼、草鱼、鲢鱼、胖头鱼 2. (2分)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 A . 四肢短小,能贴地迅速爬行 B .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 . 头部后面有颈,便于发现敌害 D . 体表有鳞片,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3. (2分)(2017·日照模拟) 自然界中,各类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所不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两栖动物的幼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 B . 爬行动物体温恒定,更能适应陆地生活 C . 鸟飞行时在肺和气囊内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 . 受精鸟卵的胚盘是已经发育的幼小胚胎 4. (2分) (2016八上·九台期中) 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 蟒蛇的鳞片﹣﹣保护 B . 蝗虫的后足﹣﹣跳跃 C . 扇贝的贝壳﹣﹣游泳 D . 家鸽的羽毛﹣﹣飞行 5. (2分)(2012·盐城) 如图分别表示青蛙发育过程中的四个阶段.能正确反映青蛙发育全过程的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②③①④ D . ④②①③ 6. (6分) (2018八上·汽开区期末) 请根据如图回答(1)~(3)题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同步练习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小试身手 1.[基础题]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A.用肺和皮肤辅助呼吸 B.水陆两栖生活 C.肺不发达 D.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2.[基础题]青蛙皮肤裸露且湿润的意义是() A.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 B.有利于体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D.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 3.[提高题]下列关于壁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恒温动物B.是爬行动物 C.不是脊椎动物D.进行体外受精 4.[提高题]青蛙幼体及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鳃,肺和皮肤B.肺,皮肤和肺 C.鳃,皮肤D.鳃,气管 5.[提高题]大力保护青蛙的意义在于() A.以蛙治虫,减少农药污染 B.人类用青蛙作为美食 C.青蛙的鸣叫很悦耳 D.把青蛙作为观赏动物 ?直击中考

6.[厦门中考]蜥蜴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有() ①头部后面有颈②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③肺比较发达④在陆地上产卵⑤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⑥卵在陆地发育成幼蜥 A.②④⑤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7.[厦门中考]蟾蜍、蝮蛇和鲨鱼的共同特征是() A.终生生活在水中B.体表有鳞片 C.身体内有脊柱D.用肺呼吸 8.[德州中考]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 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C.青蛙的肺发达,能适应陆地生活 D.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9.[通辽中考]下列特征不能说明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A.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B.用肺呼吸,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 C.体外受精,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 D.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10.[聊城中考]仔细观察下面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根据图5-1-2中所提供的信息以及自己所学的有关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甲

爬行纲(final)动物名录

爬行纲(final)动物名录爬行纲Reptilia 喙头蜥目Rhynchocephaliformes 龟鳖目Testudoformes或Chelonia 平胸龟科Platysternidae 龟科Testudinidae 海龟科Chelonidae 棱皮龟科Dermochelyidae 鳖科Trionychidae 蜥蜴目Lacertiformes 壁虎科Gekkonidae 鬣蜥科Agamidae 石龙子科Scincidae 蜥蜴科Lacertidae 蛇蜥科Anguidae 鳄蜥科Shinisuridae 巨蜥科Varanidae 巨蜥Commonwatermonitor 避役科Chamaeleontidae 毒蜥科Helodermatidae 蛇目Serpentiformes 盲蛇科Typhlopidae

蟒蛇科Boidae 花纹蟒 蟒蛇Python molurus 游蛇科Colubridae 王锦蛇Elaphe carinata 红脖颈槽蛇Rhabdophis subminiatus 铅色水蛇Enhydris plumbea 黄链蛇Dinodon flavozonatum 紫沙蛇Psammodynastes pulverulentus 花条蛇lineolatus 中国水蛇Enhydris chinensis 百花锦蛇Elaphe moellendorffi 九龙颈槽蛇Rhabdophis pentasupralabralis 虎斑游蛇(虎斑颈槽蛇)Rhobdophis tigrina lateralis 颈棱蛇Macropisthodon rudis 颈槽蛇Rhabdophis nuchalis 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 rufozonatum 华游蛇 绞花林蛇Boiga kraepelini 双全白环蛇Lycodon fasciatus 颈棱蛇 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us 三索锦蛇 乌游蛇 水律蛇 火赤链蛇 乌梢蛇Zoacys dhumnades 玉斑锦蛇 王锦蛇 眼镜蛇科Elapidae 孟加拉眼镜蛇Naja kaouthia 眼镜蛇Naja naja 舟山眼镜蛇Naja atra 海蛇科Hydrophiidae 蝰科Viperidae 白头蝰Azemiops feae 尖吻蝮(五步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 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 菜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jerdonii 白唇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albolabris

两栖纲+爬行纲

?第十七章两栖纲 ?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到陆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两栖纲动物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度类型。 ?由于要适应两栖生活需要,因此,两栖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个体发育各方面均表现出既保留水栖脊椎动物的某些特征,又发展出适应于陆栖生活的某些特征。两栖动物3项最主要的特征是: (1)发育过程需经历变态, (2)变温(体温随环境而变化), (3)亦陆亦水生活方式。 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1)空气中含氧量比水中多(多20倍) (2)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大1000倍,动物上岸需支撑身体) (3)水温恒定,而陆地上的温度存在很大的变化 (4)陆地环境的多样性比水环境复杂很多。 ?从水生到陆生需要克服的新矛盾: (1)生活介质与气体交换器官的矛盾 (2)浮力消失与动物支承体重的矛盾 (3)空气湿度减少与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矛盾 等等。 ?三、动物从水生到陆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在陆地上支撑体重并完成运动。 2.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3.防止体内水分过多的蒸发。 4.在陆地上繁殖。 5.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必需的温度条件。 6.适应陆生的感觉器官和完善的神经系统。 ?四、两栖动物完成适应陆栖生活的重要进化变化 1 呼吸器官由鳃到肺,完成了在陆地的适应空气呼吸。 2 成体具有了典型的陆栖脊椎动物的骨骼 偶鳍演化成五趾型附肢,以支撑体重 脊柱出现分化,提高躯体运动灵活性——脊柱分化出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肩带游离,前肢摆脱与头骨的连接,不在受头骨制约; 发展出具多支点的杠杆运动关节。使肢体的活动范围、复杂性和灵活性都大大增强。 3 伴随呼吸器官成为适应呼吸空气的肺,血液循环成为双循环。 4 皮肤发生进化改变,出现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 (1)皮肤裸露,表皮轻度角质化,有利于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2)皮肤内有丰富的皮肤腺和血管,辅助呼吸; (3)表皮衍生出大量的多细胞腺体(如粘液腺),粘液腺分泌黏液至体表,使皮肤保持经常湿润,不致干燥; (4)皮肤具有色素细胞,可使动物体色随环境而变化,达到保护自己(拟态)。 5 大脑两半球已完全分开,大脑顶壁出现了分散的神经细胞,形成了原脑皮。 大脑的神经细胞类型进化。 6 出现中耳和耳柱骨,能接受和传导空气中的声波。 ?第二节两栖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爬行纲教学总结

爬行纲

亮 爬行类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 一、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1、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被角质鳞或盾片,防止体内水分 蒸发。 2、骨骼比较坚硬,分化完备,出现了胸廓。 3、五趾型附肢进一步完善,适于陆地爬行。 4、肺呼吸进一步完善,呼吸面积增长。 5、二心房一心室,心室出现不完全分隔。 6、后肾执行排泄功能,尿以尿酸为主。 7、体内受精,雄性具交配器,产羊膜卵,适应陆上繁殖。 羊膜卵含大量卵黄;具纤维质的或石灰质的卵壳,防止卵内 水分蒸发及机械性损伤。 二、爬行类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三、 1. 出现了羊膜卵 2. 大脑皮层开始出现新脑皮 四、羊膜卵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1.卵外包有一层石灰质的硬壳或不透水的纤维质卵膜,防水 蒸发、机械损伤和细菌感染。 2.卵壳仍能透气,保证胚胎发育正常的气体代谢。 3.卵内有一大的卵黄囊,储存大量养分,保证胚胎不经变态直接 发育的可能性。

4.在胚胎发育期间,胚胎本身还发生一系列保证能在陆地完成 发育的适应.即产生三种胚膜:羊膜、绒毛膜和尿囊膜。 五、什么是新脑皮 六、从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由灰质构成的大脑皮层,叫做新脑 皮。新脑皮具有分析、综合及发布信息的功能,并能联系嗅 觉以外的一切感觉,是一个高级神经活动中枢。爬行动物的 新脑皮仍处于萌芽阶段。 七、爬行纲的躯体结构 1.外形 体分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体被角质鳞片,前后肢五指(趾),末端具爪,有活动的眼睑;鼓膜下陷于外耳道 的深处;泄殖孔纵裂、横裂或圆形;尾细。 体形一般分蜥蜴型、蛇型、龟鳖型。 2.皮肤 干燥、具鳞片、缺乏腺体 蜥蜴和蛇表皮具有双层角质层,其外层在定期蜕皮时脱落。蛇蜕皮完整脱落,而蜥蜴成片脱落。 爬行动物真皮薄,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在真皮的上层,有发达的色素细胞,形成鲜艳的体色,具调温、保护(避役)、警戒(鳄蜥) 3.骨骼系统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上节回顾】 l、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 A.脊索B.脊柱C.脊椎D.脊髓 2、北方的冬季,渔民通常在自家的鱼塘的冰面凿很多孔洞,其目的是( ) A.提高鱼塘中水的温度B.提高鱼塘中水的含氧量 C.减少鱼塘中水的压力D.便于给养殖的鱼喂食 【知识目标】 1、举例识别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2、描述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说出爬行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重难点) 3、了解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自主学习】 一、两栖动物 ,1、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25~26的相关内容,观察青蛙实物或图片,思考问题。(1)外形:青蛙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没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体色:不同环境中的青蛙身体的颜色相同吗?为什么? (3)体表:______________,有少量__________,可以辅助____________。 (4)四肢:前肢短小,可以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___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也能划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青蛙和蝌蚪,归纳: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爬行动物 1、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27~28的相关内容,结合图文资料帮助理解:爬行动物有哪些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1)形态结构: (2)呼吸: (3)生殖: 3、归纳: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明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课后提升】 1、完成课本P29练习l、 2、 3、 4、5 2、保护青蛙的意义在于( ) A青蛙的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B体表有斑点,观赏价值高 C青蛙可以作为气蒙预报的辅助工具 D 青蛙能捕食农业害虫 3、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 A昆虫B爬行动物C节肢动物D两栖动物

两栖纲至爬行纲自测题

两栖纲至爬行纲自测题 一、填空(44分) 1、蛙的发育要经过变态,其幼体称,完全生活于水里,以 等为食。 2、蛙的身体区分为、和三部分。吻端有一对外鼻孔,其上有能开闭的。头的两侧具一对眼,具上下,下眼睑的上方有折叠着的透明的,它能上下移动,这是与陆上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眼的后方有一圆形的为的一部分。 3、蛙的前肢短小,具四指,无,后肢长大具趾,趾间具,适于游泳,指趾间无。特别是生殖季节,雄蛙前肢第一指内侧膨大加厚为或称,与抱对有关。 4、两栖类的皮肤,富有回厚。 5、两栖类皮肤由表皮层和真皮层组成。真皮层源于胚层,是由组织构成的。分二层,上层为分布有、 、和;下层为、 组织构成,内有数月非常多的,能够吸收溶解于皮肤表面的,所以具有功能。蛙的皮肤与皮下组织未固着的地方称。 6、黑斑蛙具枚颈椎,放荐椎。 7、黑斑蛙属枚椎骨的椎体为型,第8椎骨的椎体为。 8、尾蛙骨愈合成,不分节。 9、黑斑蛙的肩带(上肩胛骨)通过与脊柱相连,而鱼则不同,鲫鱼的肩带直接与相连。 10、从两栖类开始有胸骨,它由、、和软骨质的组成,无,故虽有胸骨,但不与脊柱形成胸廓。 11、腺带通过和脊柱相连。 12、黑斑蛙整个肌肉系统的分布现象已经消失,只在,仍可见到分布现象的痕迹。 13、黑斑口咽腔的结构比较复杂,具有,口腔顶有两行,都齿,咀嚼机能,只有防止食物外滑的功能。舌类分叉伸向后方。

14、口腔内有分泌粘液的腺有而无消化功能,口腔内还有1对,1对,1对(雄性)和绦纵裂的。 15、初形蝌蚪用呼吸,后来用呼吸,成体用呼吸,(称式呼吸),另一种方式,即在和暖的季节,用呼吸。 16、黑斑蛙的心脏,位于内,由、、和四部分组织。 17、黑斑蛙的心房接受由肺静脉返回的血,右心房接受由返回的缺氧血。 18、动脉圆锥偏于心室右边,在其基部和心室相接处,有三块其作用可防止从心室压出的血流逆流,动脉圆锥内有一纵行的。在分配由心脏发出的含氧量不同的血液流入起着重叠的作用。 19、两栖类具条体动脉号。 20、门静脉包括和。 21、蛙的淋巴系统很发达,包括有、和等结构,淋巴管是输送的管道。淋巴液是血液的部分血浆透过血管壁滤入组织间隙去(红细胞不能透过)的液体。 22、脾脏虽位于肠系膜上,但其功能是属于范围。其主要功能是破坏,吸收和驱除混入血液中的以及产生等。 23、两栖类大脑半球的顶部,底部和侧部神经细胞构成的大脑皮层,但其作用主要司,称为。 24、蛙间脑顶部有一个不发达的,间脑底部有明显,其下为有,小脑。 25、蛙的视觉调节较为完善,具有,能于晶体向前移动,以调节焦距,这与高等脊椎动物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状以改变焦距的方法不同。 26、蛙的中耳开口于眼后的表面上,其上盖有一层薄膜,称,其内侧为腔,(),腔向内的一端借狭窄的管(管)与口腔相通。其主要功能是。 27、蛙鼻腔的鼻粘膜上有,嗅神经分布上膜上,鼻腔以与外界是相通,以与口腔相通,因而鼻腔不仅是器官,而且又是空气进出的通道。 28、雄蛙的中肾管有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