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玻璃钢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

(完整word版)玻璃钢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

(完整word版)玻璃钢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
(完整word版)玻璃钢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

玻璃钢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

姓名:他雪峰学号:130242119

手糊成型工艺属于低压成型工艺,所用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有时还可以现场制作某些制品,方便运输,所以在经常被用来解决一些临时的﹑单件的生产问题。

手糊成型工艺的最大特点是灵活,适宜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复合材料专业的学生掌握手糊工艺技术很有必要。

一.实验目的

1.选择适合的树脂配方;

2.掌握手糊成型工艺的技术要点﹑操作流程和技巧;

3.合理剪裁玻璃布和铺设玻璃布;

4.进一步理解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胶衣树脂配方﹑凝胶﹑脱模强度﹑富树脂层等物理概念和实际意义;

5.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与力学性能测试;

二.实验内容

1.选择适合的树脂配方;

2.按制作要求剪裁玻璃布;

3.手糊工艺操作;

4.脱模并修毛边,如有可能还可装饰美化;

5.对自己手糊制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三.实验原理

实验学习选择合理的配方﹑合理的固化制度。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苯乙烯既是稀释剂又是交联剂,在固化过程中不放出小分子,所以手糊制品几乎90%是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四.实验仪器和药品

1.手糊工具:辊子﹑毛刷﹑刮刀;

2.模具制作:盒子﹑刮本﹑砂纸﹑木工工具;

3.树脂﹑引发剂﹑促进剂﹑颜料﹑脱膜膏等;

五.实验步骤

1.选择一个合理的树脂配方和固化制度

(1)对所用树脂配方最重要的要求有两条:一是在加热过程和固化反应中不挥发或不放出可挥发的小分子;二是温度在Tg 下它的粘度较小,或随温度逐渐升高粘度变大缓慢,否则,得不到好的树脂浇注体样品。

(2)配方: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份(质量份),固化剂3份(质量份),促进剂2份(质量份)。

(3)固化制度:手糊完成以后,固定好固化模具,放在室温条件下固化一周使其成型。 2.固化模具、脱模剂、表面粘、玻璃布的准备

我们此次手糊成型采用两块正方形钢板作为模具,脱模具采用聚酯薄膜,裁剪聚酯薄膜时比钢板宽1~2cm ,而表面粘和玻璃布跟钢板宽度相当。 3.手糊成形试验操作

(1)在一片钢板上铺上聚酯薄膜。

(2)配制胶衣树脂(按不饱和聚酯树脂常规配方,胶衣树脂也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一种),首先在模具表面涂刷一层胶衣树脂,保证400g/m 2—500g/m 2的用量,稍候,观察胶衣树脂即将凝胶时,将表面毡轻轻铺放于模具表面,注意不要使表面毡过分变形,以贴合为宜。

(3)取引发剂(1.38g )与不饱和聚酯树脂(46g )按比例配合搅匀,然后再加入促进剂(0.92g ),搅匀,马上淋浇在表面毡上,并用毛刷正压(不要用力刷涂,以免表面毡走样),使树脂浸透表面毡,观察不应有明显气泡。这一层是富树脂层,一般应保证65%以上的树脂含量。 (4)待表面毡和树脂凝胶时马上铺上第一层玻璃布,并立即涂刷树脂,一般树脂含量约50%:紧接着第二层﹑第三层依次重复操作,注意玻璃布接缝错开位置,每层之间都不应有明显气泡,即不应有直径1mm 以上的气泡。

(5)最后外层是否需要使用表面毡应视制品要求。

(6)手糊完毕后需待玻璃钢达一定强度后才能脱模,这个强度定义为能使脱模操作顺利进

46g

m 400g/S )(m 2=?=(模具)胶衣树脂

行而制品形状和使用强度不受损坏的起码强度,低于这个强度而脱模就会造成损坏或变形。通常气温在15℃—25℃﹑24h即可脱模;30℃以上10h形状简单的制品可脱脂:气温低于15℃则需要加热升温固化后再脱模。

(7)修毛边,并美化装饰。

4.玻璃钢力学性能测试

4.1我们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所制作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1)开机:试验机-打印机-计算机

注意:每次开机后,最好要预热10min,待系统稳定后,再进行试验工作。若刚刚关机,需要再开机,至少保证1分钟的时间间隔。

(2)双击电脑桌面实验软件快捷键,进入试验软件,选择好联机的用户名和密码,选择对应的传感器及引伸计后点击“联机”

(3)根据试样情况准备好夹具,若夹具已安装到试验机上,则对夹具进行检查,并根据试样的长度及夹具的间距设置好限位装置。

(4)点击“试验部分”里的新试验,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案(试验方案的设置参照软件说明书),输入试样的原始用户参数尺寸等,多根试样直接按回车键生成新记录。(5)夹好试样(有需使用引伸计或大变形时也应相应正确安装),在夹好试样一端后,力值清零(点击力窗口的“清零”按钮)再夹另一端

(6)点击“开始”,开始自动试验。试验自动结束后,软件显示试验结果。

(7)如有下一根试样,则重复上述5~6步骤。

(8)试验完成后,点击“生成报告”,打印试验报告。

(9)关闭试验窗口及软件。

(10)关机:试验软件-试验机-打印机-计算机

4.2试验结果分析

Tab.1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测定试验报告

如上图所示,图1,2,3分别代表着第1,2,3根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试样的力学性能数值,从整体上看,玻纤复材都比较脆,只有第二根有屈服拉伸应变,其余的两根直接从大致的弹性状态直至拉伸到了断裂状态,而没有发生塑性变形。这三根试样当中,又数第三根的力学性能最为优异,其拉伸弹性模量达到586.61 MPa ,拉伸断裂应力为87.67

PositionValue(mm)L o a d V a l u e (N )Fig.1

Fig.2 PositionValue(mm)

L o a d V a l u e (N )

Fig.3 PositionValue(mm)

L o a d V a l u e (N )

MPa,拉伸强度达到87.67 MPa,整体力学性能超过第1,2根。同时也看出了一个问题是我们手糊成型制作的复材力学性能数据分布没有均一性,较为分散,它表示我们的产品质量并不乐观。

六.思考题

1.什么是富树脂层?它起什么作用?

制品表面需要特制的面层,称为表面层。一般多采用加有颜料的胶衣树脂(俗称胶衣层),也可采用加入粉末填料的普通树脂代替,或直接用玻璃纤维表面毡。表面层树脂含量高,故也称为富树脂层。表面层不仅可以美化制品,而且可保护制品不受周围介质侵蚀,提高其耐候、耐水、耐腐蚀性能,具有延长制品使用寿命的功能。

最新金属的力学性能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填空题 1、金属工艺学是研究工程上常用材料性能和___________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 2、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_____________,反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另一类叫__________,反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3、金属在力作用下所显示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力—应变关系的性能,叫做金属________。 4、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常用的强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断裂前金属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成为塑性,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________和_________。 6、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氏硬度。 二、单项选择题 7、下列不是金属力学性能的是() A、强度 B、硬度 C、韧性 D、压力加工性能 8、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 属的() A、强度和硬度 B、强度和塑性 C、强度和韧性 D、塑性和韧性 9、试样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为() A、抗压强度 B、屈服强度 C、疲劳强度 D、抗拉强度 10、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 A、冲击 B、多次冲击 C、交变载荷 D、静态力 11、属于材料物理性能的是() A、强度 B、硬度 C、热膨胀性 D、耐腐蚀性 12、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 A、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B、塑性和韧性 C、断面收缩率和塑性 D、断后伸长率和塑性 13、工程上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其屈强比()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大些,但不可过大 D、小些,但不可过小 14、工程上一般规定,塑性材料的δ为() A、≥1% B、≥5% C、≥10% D、≥15% 15、适于测试硬质合金、表面淬火刚及薄片金属的硬度的测试方法是()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维氏硬度 D、以上方法都可以 16、不宜用于成品与表面薄层硬度测试方法()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维氏硬度 D、以上方法都不宜 17、用金刚石圆锥体作为压头可以用来测试()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维氏硬度 D、以上都可以 18、金属的韧性通常随加载速度提高、温度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加剧而() A、变好 B、变差 C、无影响 D、难以判断 19、判断韧性的依据是() A、强度和塑性 B、冲击韧度和塑性 C、冲击韧度和多冲抗力 D、冲击韧度和强度 20、金属疲劳的判断依据是() A、强度 B、塑性 C、抗拉强度 D、疲劳强度 21、材料的冲击韧度越大,其韧性就() A、越好 B、越差 C、无影响 D、难以确定 三、简答题 22、什么叫金属的力学性能?常用的金属力学性能有哪些?

玻璃钢基本性能

玻璃钢基本性能 概述 玻璃钢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纤维复合材料,是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为基体复合而成的新型工程材料. 玻璃钢的基本性能十分复杂.不同的玻璃纤维和不同的合成树脂所组成的玻璃钢的性能是不相同的,即使采用同一牌号的玻璃纤维和同一牌号的树脂,只要其间的配比不同,其性能(包括力学、物理、化学方面的性能和静态、动态方面的性能)就不会相同.充分了解玻璃钢的基本性能,才能合理地进行玻璃钢结构设计,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玻璃钢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力学性能)是进行玻璃钢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静态力学性能一般是指玻璃钢在某一初始阶段的力学性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强度和弹性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与时间有关,例如蠕变、疲劳等是玻璃钢材料随着时间延续,在持久载荷或交变载荷作用下所反映出来的特性;冲击性能则是材料在极短的时间内承受载荷的特性.一般玻璃钢工程结构设计大都是选用静态力学性能参数进行设计.但如果不考虑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很可能十分危险.在选用静态力学性能参数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动态力学性能对实际结构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安全系数. 玻璃钢的主要力学性能大致有如下特点: (1)强度和弹性性能的可设计性.因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组成的,所以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两个组分材料的配比,和改变玻璃纤维的分布方向,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不同强度和弹性性能的玻璃钢.例如,对于单向受结构,可以采用单向铺层方式,即可将单向玻璃布或玻璃纤维沿受力方向铺设.这种单向铺层方式能够在纤维方向获得很高的强度,而在垂直于纤维方向,则没有多余的强度储备.又如,对于双向受力的结构;可以采用双向铺层和多向铺层方式,并根据双向受力的大小,采用不同双向纤维量分布.对不同方向选用适当的纤维用量,不仅可以使玻璃钢在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强度值,也可以使其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 上述特点所表现出来的强度和弹性的可设计性,使得从事结构设计的研究者也同时参与到材料的设计中去了,这对于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2)各向异性性能,玻璃钢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因此是一种各向异性材料. 玻璃钢是由若干个单层板层合起来,构成一个多层的层合板(壳)结构.每一个单层板在

橡胶力学性能测试标准

序号标准号:发布年份标准名称(仅供参考) 1 GB 1683-1981 硫化橡胶恒定形变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方法 2 GB 1686-1985 硫化橡胶伸张时的有效弹性和滞后损失试验方法 3 GB 1689-1982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机) 4 GB 532-1989 硫化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5 GB 5602-1985 硫化橡胶多次压缩试验方法 6 GB 6028-1985 硫化橡胶中聚合物的鉴定裂解气相色谱法 7 GB 7535-1987 硫化橡胶分类分类系统的说明 8 GB/T 11206-1989 硫化橡胶老化表面龟裂试验方法 9 GB/T 11208-1989 硫化橡胶滑动磨耗的测定 10 GB/T 11210-1989 硫化橡胶抗静电和导电制品电阻的测定 11 GB/T 11211-1989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强度测定方法拉伸法 12 GB/T 1232.1-2000 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门尼粘度的测定 13 GB/T 12585-200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橡胶片材和橡胶涂覆织物挥发性液体透过速率的测定(质量法) 14 GB/T 12829-200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小试样(德尔夫特试样)撕裂强度的测定 15 GB/T 12830-1991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剪切强度测定方法四板法 16 GB/T 12831-1991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氙灯)老化试验方法 17 GB/T 12834-2001 硫化橡胶性能优选等级 18 GB/T 13248-1991 硫化橡胶中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钠光度法 19 GB/T 13249-1991 硫化橡胶中橡胶含量的测定管式炉热解法 20 GB/T 13250-1991 硫化橡胶中总硫量的测定过氧化钠熔融法 21 GB/T 13642-1992 硫化橡胶耐臭氧老化试验动态拉伸试验法 22 GB/T 13643-199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应力松弛的测定环状试样 23 GB/T 13644-1992 硫化橡胶中镁含量的测定CYDTA滴定法 24 GB/T 13645-1992 硫化橡胶中钙含量的测定EGTA滴定法 25 GB/T 13934-200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屈挠龟裂和裂口增长的测定(德墨西亚型) 26 GB/T 13935-1992 硫化橡胶裂口增长的测定 27 GB/T 13936-1992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28 GB/T 13937-1992 分级用硫化橡胶动态性能的测定强迫正弦剪切应变法 29 GB/T 13938-1992 硫化橡胶自然贮存老化试验方法 30 GB/T 13939-1992 硫化橡胶热氧老化试验方法管式仪法 31 GB/T 14834-1993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附性及对金属腐蚀作用的测定 32 GB/T 14835-1993 硫化橡胶在玻璃下耐阳光曝露试验方法 33 GB/T 14836-1993 硫化橡胶灰分的定性分析 34 GB/T 15254-1994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180°剥离试验 35 GB/T 15255-1994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碳弧灯)试验方法 36 GB/T 15256-1994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 37 GB/T 15584-1995 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第一部分:基本原理 38 GB/T 15905-1995 硫化橡胶湿热老化试验方法 39 GB/T 16585-1996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荧光紫外灯)试验方法 40 GB/T 16586-1996 硫化橡胶与钢丝帘线粘合强度的测定 41 GB/T 16589-1996 硫化橡胶分类橡胶材料

力学性能检测试验仪器

力学性能检测试验仪器 一、力学性能检测试验仪器技术参数:最大试验力:5KN负荷传感器容量:0.5T(5KN)(能加配1个或多个其他容量的负荷传感器) ?精度等级:0.5级试验力测量范围:0.4%~100%FS(满量程)试验力分辨率:最大试验力的±1/300000,全程不分档,且分辨率不变。力控制:力控控制速度范围:0.001%~5%FS/s。力控速度控制精度:0.001%~1%FS/s 时,±0.2%;1%~5%FS/s时,±0.5力控保持精度: ±0.002%FS。变形控制:变形控控制速度范围:0.001%~5%FS/s。变形控速度控制精度:0.001%~1%FS/s时,±0.2%;1%~5%FS/s时,±0.5%。变形控保持精度:±0.002%FS。位移控制:位移控控制速度范围:0.0001~1000mm/min。位移控速度控制精度:±0.2%;位移控保持精度:无误差。有效试验宽度:120mm、360mm、410mm三种规格有效拉伸空间:800mm有效压缩行程:800mm控制系统:全微机自动控制。单位选择:g/Kg/N/KN/Lb多重保护:系统具有过流、过压、欠流、欠压等保护;行程具有程控限位、极限限位、软件限位三重保护。出现紧急情况可进行紧急制动。主机结构:门式,结构新颖,美观大方,运行平稳电源:220V 50Hz功率:0.4Kw主机重量:95,130Kg主机外型尺寸:650*360*1600,800*410*1600 ?二、力学性能检测试验仪器使用范围及技术说明:1、适用范围QX-W400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为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的试验设备,可进行金属线材与非金属、高分子材料等的拉伸、剥离、压缩、弯曲、剪切、顶破、戳穿、疲劳等项目的检测。可根据客户产品要求按GB、ISO、ASTM、JIS、EN等标准编制,能自动求取最大试验力,断裂力,屈服力,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弯曲强

材料级《材料力学性能》考试答案AB

贵州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A 缺口效应; 因缺口的存在,改变了缺口根部的应力的分布状态,出现: ① 应力状态变硬(由单向拉应力变为三向拉应力); ② 应力集中的现象称为缺口效应。 解理台阶; 在拉应力作用下,将材料沿某特定的晶体学平面快速分离的穿晶脆性断裂方式称为解理断裂,称该晶体学平面为解理平面;在该解理平面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小台阶,叫解理台阶;这些小台阶有汇聚为大的台阶的倾向,表现为河流状花样。 冷脆转变; 当温度T ℃低于某一温度T K 时,金属材料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材料的αK 值明显降低的现象。 热疲劳; 因工作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在构件内部产生交变热应力循环所导致的疲劳断裂,表现为龟裂。 咬合磨损; 在摩擦面润滑缺乏时,摩擦面间凸起部分因局部受力较大而咬合变形并紧密结合,并产生形变强化作用,其强度、硬度均较高,在随后的相对分离的运动时,因该咬合的部位因结合紧密而不能分开,引起其中某一摩擦面上的被咬合部分与其基体分离,咬合吸附于另一摩擦面上,导致该摩擦面的物质颗粒损失所形成的磨损。 二、计算题(共42分,第1题22分,第2题20分) 1、一直径为10mm ,标距长为50mm 的标准拉伸试样,在拉力P=10kN 时,测 得其标距伸长为50.80mm 。求拉力P=32kN 时,试样受到的条件应力、条件应变及真应力、真应变。(14分) 该试样在拉力达到55.42kN 时,开始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在拉力达到67.76kN 后试样断裂,测得断后的拉伸试样的标距为57.6mm ,最小处截面直径为8.32mm ;求该材料的屈服极限σs 、断裂极限σb 、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8分) 解: d 0 =10.0mm, L 0 = 50mm, P 1=10kN 时L 1 = 50.80mm ;P 2=32kN 因P 1、P 2均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拉力55.42kN ,试样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据虎克 得 分 评分人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2个)讲解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教学指导书 实验总学时:4 实验项目:1.准静态拉伸 2. 不同材料的冲击韧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工程材料及机制基础实验室

实验一 准静态拉伸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低碳钢(塑性材料)与铸铁(脆性材料)在准静态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包括屈服、强化和颈缩等现象),并绘制拉伸图。 2.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σs ,强度极限σb ,断后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3.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 4.比较低碳钢和铸铁的力学性能的特点及断口形貌。 二、概述 静载拉伸试验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一方面,由静载拉伸试验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可以作为工程设计、评定材料和优选工艺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另一方面,静载拉伸试验可以揭示材料的基本力学行为规律,也是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试验方法。 静载拉伸试验,通常是在室温和轴向加载条件下进行的,其特点是试验机加载轴线与试样轴线重合,载荷缓慢施加。 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静拉伸试验,试样在负荷平稳增加下发生变形直至断裂,可得出一系列的强度指标(屈服强度s σ和抗拉强度b σ)和塑性指标(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通过试验机自动绘出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伸长和负荷之间的关系曲线,即P —Δl 曲线,习惯上称此曲线为试样的拉伸图。图1即为低碳钢的拉伸图。 试样拉伸过程中,开始试样伸长随载荷成比例地增加,保持直线关系。当载荷增加到一定值时,拉伸图上出现平台或锯齿状。这种在载荷不增加或减小的情况下,试样还继续伸长的现象叫屈服,屈服阶段的最小载荷是屈服点载荷s P ,s P 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Ao 即得到屈服极限s σ: s s A P = σ 试样屈服后,要使其继续发生变形,则要克服不断增长的抗力,这是由于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强化。这种随着塑性变形增大,变形抗力不断增加的现象叫做形变强化或加工硬化。由于形变强化的作用,这一阶段的变形主要是均匀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当载荷达到最大值b P 后,试样的某一部位截面积开始急剧缩小,出现“缩颈”现象,此后的变形主要集中在缩颈附近,直至达到 P b 试样拉断。P b 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A 0即得到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目录 摘要1 1引言2 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简介2 2.1 强度3 2.2 塑性3 2.3 硬度3 2.4 冲击韧性4 2.5 疲劳强度4 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4 3.1拉伸试验5 3.2压缩试验8 3.3扭转试验11 3.4硬度试验15 3.5冲击韧度试验22 3.6疲劳试验27 4常用的仪器设备简介29 4.1万能试验机29 4.2扭转试验机34 4.3摆锤式冲击试验机40 5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42 参考文献42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摘要:金属的力学性能反映了金属材料在各种形式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某些能力,它与材料的失效形式息息相关。本文主要解释了金属材料各项力学性能的概念,介绍了几个常见的测试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最后阐述了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发展趋势 Test Methods fo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Abstrac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which reflect some abilities of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resistance under various external forces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failure form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ome concept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mon experiments tes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and apparatuses use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est methods f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is also discussed. Keywords:metal material,mechanical properties,test methods,apparatuses,development trend

氧化铝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

实验二 氧化铝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 为了有效而合理的利用材料,必须对材料的性能充分的了解。材料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等方面。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光学性能、磁性等。化学性能包括耐氧化性、耐磨蚀性、化学稳定性等。工艺性能指材料的加工性能,如成型性能、烧结性能、焊接性能、切削性能等。机械性能亦称为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弹性模量、塑性、韧性和硬度等。而陶瓷材料通常来说在弹性变形后立即发生脆性断裂,不出现塑性变形或很难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对陶瓷材料而言,人们对其力学性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上,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其力学性能检测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1.弯曲强度 弯曲实验一般分三点弯曲和四点弯曲两种,如图1-1所示。四点弯曲的试样中部受到的是纯弯曲,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四点弯曲得到的结果比较精确。而三点弯曲时梁各个部位受到的横力弯曲,所以计算的结果是近似的。但是这种近似满足大多数工程要求,并且三点弯曲的夹具简单,测试方便,因而也得到广泛应用。 图1-1 三点弯曲和四点弯曲示意图 由材料力学得到,在纯弯曲且弹性变形范围内,如果指定截面的弯矩为M ,该截面对 中性轴的惯性矩为I z ,那么距中性轴距离为y 点的应力大小为: z I My =σ 在图1-1的四点弯曲中,最大应力出现在两加载点之间的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其大小为: =???? ???=z I y a P max max 21σ?????圆形截面 16矩形截面 332D Pa bh Pa π 其中P 为载荷的大小,a 为两个加载点中的任何一个距支点的距离,b 和h 分别为矩形截面试样的宽度和高度,而D 为圆形截面试样的直径。因此当材料断裂时所施加载荷所对应的应力就材料的抗弯强度。 而对于三点弯曲,最大应力出现在梁的中间,也就是与加载点重合的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其大小为:

玻璃钢的基本性能物理性能

玻璃钢具有密度小,良好的介电绝缘性能和良好的隔热性能以及吸水性、热膨胀性能等。 一、密度: 玻璃钢密度介于1.5~2.0之间,只有普通碳钢的1/4~1/5,比轻金属铝还要轻1/3左右,而机械强度却很高,某些方面甚至能接近普通碳钢的水平。例如某些环氧玻璃钢,其拉伸、弯曲和压缩强复均达到400MPa 以上。按比强度计算,玻璃钢不仅大大超过普通碳钢,而且可达到和超过某些特殊合金钢的水平。
  玻璃钢与几种金属的密度、抗伸强度和比强度比较见表2-6所示. 材料名密度 拉伸强度(MPa ) 比强度 高级合金钢 8.0 1280 160 A3钢 7.85 400 50 L Y12铝合金 2.8 420 160 铸铁 7.4 240 32 环氧玻璃钢 1.73 500 280 聚酯玻璃钢 1.8 290 160 酚醛玻璃钢 1.8 290

160 *比强度:即单位密度下的拉伸强度,也就是材料的抗拉强度与密度之比,用以说明其轻质高强的程度. 二、电性能: 玻璃钢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可作为仪表、电机及电器中的绝缘零部件,在高频作用下仍然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在绝缘材料中,用玻璃纤维布代替纸及棉布,可提高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在用相同树脂的情况下,至少能提高一个等级。玻璃钢占绝缘材料用量的1/3~1/2,。在一些大型电机中,如12.5万KW 电机,要用几百千克玻璃钢作绝缘材料。此外玻璃钢不受电磁影响,而且有良好的透微波性能. 下表几种玻璃钢的介电性能: 玻璃钢种类 介电常数 介电损失角正切 丁苯玻璃钢 3.5~ 4.0 (3.5~5.0)*10-3 DAP玻璃钢 4.0~4.8 (0.9~105)*10-2 聚丁二烯玻璃钢 3.5~ 4.0 (4.5~5.5)*10-3 307聚酯玻璃钢 4.0~4.8 (0.9~1.5)*10-3 6101环氧玻璃钢 4.7~ 5.2 (1.7~2.5)*10-2 三、热性能 玻璃钢有良好的热性能,它的比热大,是金属的2~3倍,导热系数比较低,只是金属材料的1/100~1/1000。

玻璃钢力学性能测试

玻璃钢板层间剪切强度试验 玻璃钢板层间剪切强度试验只包括玻璃纤维织物增强玻璃钢板材的层间剪切强度试验。其方法是首先把试样固定于夹具中间,再将其放在试验机上,使试样受层间单面剪力的作用,直至使试样破坏,根据测量破坏时的载荷,然后计算破坏时单位剪切面上所承受的载荷值,即为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 1.试样 (1)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如图2-10 所示。 (2)试样加工时应保证 A、B C、三面相互平行,并与布层垂直。 D面应为加工面,且D E、F 、面与布层严格平行。受力面A 、C 要不光滑。 (3)试样数量:每组不少于5 个。 2.试验条件 (1)试样制备、试验环境条件和试样状态调节按《试验方法总则》规定。(2)试验设备接《试验方法总则》规定。 (3)层间剪切夹具见图2-11 。 (4)加载速度为5-15mm/min 。 3.试验步骤(1)试样制备、外观检查和状态调节按《试验方法总则》规定。(2)将合格试样编号。测量试样受剪面三处的宽度和高度,取算术平均值。测量

精度按《试验方法总则》规定。 (3)将试样装入层间剪切夹具中, A面向上,夹持时以试样能上下滑动为宜,不可过紧。然后把夹具放在试验机上,使受力面A 的中心对准试验机上压板中心。压板的表面必须平整光滑。 (4)对试样施加均匀、连续的载荷,直到破坏。记录破坏载荷。 (5)有明显内部缺陷或不沿剪切面破坏的试样,应予作废。同批有效试样不足5个时应重作试验。 4.计算 层间剪切强度按式(2-12 )计算:

5.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按《试验方法总则》规定 玻璃钢板弯曲性能试验 中国玻璃钢综合信息网日期: 2010-11-20 阅读: 201 字体:大中小双击鼠标滚屏 玻璃钢板弯曲性能试验包括玻璃纤维织物增强玻璃钢板材弯曲性能试验和短切纤维增强玻璃钢的弯曲性能试验。 其方法是将试样放在试验机上,采用三点中心加载法,使试样受弯曲,载荷逐渐增加,直到使试样破坏或变形达到规定的挠度,根据测量的载荷及试样弯曲挠度,可以测定以下弯曲性能: ①在挠度小于或等于规定挠度下呈现最大载荷或破坏的材料,测定其最大载荷下或破坏时的弯曲应力(即弯曲强度)及其挠度。 ②在挠度等于规定挠度下不呈现破坏的材料,测定其规定挠度下的弯曲应力。 ③弯曲弹性模量。 ④绘制弯曲载荷挠度曲线。 以上测定的弯曲弹性模量为近似值。 规定挠度下的弯曲应力为:挠度等于1.5 倍试样厚度时的弯曲应力。 1.试样 (1)试样的形状图,如图2-8 和表2-5 所示。 采用矩形截面的条状试样,试样最小长度按下式计算: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目录 摘要 (1) 1引言 (1) 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简介 (2) 2.1 强度 (2) 2.2 塑性 (2) 2.3 硬度 (2) 2.4 冲击韧性 (3) 2.5 疲劳强度 (3) 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3) 3.1拉伸试验 (3) 3.2压缩试验 (6) 3.3扭转试验 (8) 3.4硬度试验 (11) 3.5冲击韧度试验 (16) 3.6疲劳试验 (19) 4常用的仪器设备简介 (20) 4.1万能试验机 (20) 4.2扭转试验机 (23) 4.3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28) 5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 (30) 参考文献 (30)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摘要:金属的力学性能反映了金属材料在各种形式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某些能力,它与材料的失效形式息息相关。本文主要解释了金属材料各项力学性能的概念,介绍了几个常见的测试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最后阐述了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发展趋势 Test Methods fo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Abstrac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which reflect some abilities of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resistance under various external forces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failure form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ome concept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common experiments tes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and apparatuses use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est methods f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material is also discussed. Keywords:metal material,mechanical properties,test methods,apparatuses,development trend 1引言 材料作为有用的物质,就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某种性能,所有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以及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在某种程度上承受着力或能量、温度以及接触介质等的作用,选用材料的主要依据是它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其中使用性能是首先需要满足的,特别是针对性的材料力学性能往往是材料设计和使用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材料性能测试与组织表征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和获知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人们要有效地使用材料,首先必须要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各种因素。因此,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是所有测试项目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过程中,人们已经建立了许多反映材料表面的和内在的各种关于力学、物理等相关材料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技术,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已使材料性能测试分析从经验发展并建立在现代物理理论和试验的基础之上,并且

玻璃钢力学性能

玻璃钢的基本性能——力学性能 玻璃钢的力学性能突出的一点是比强度高,这是金属材料和其它材料无法相比的。 这里,我们要提一下强度的概念。强度通常是指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超过这个荷载,材料就破坏了。强度又分为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例如说聚酯玻璃钢抗拉强度290MP a,是指每平方厘米截面可承受2900Kg的拉力。 玻璃钢轻质高强的性能,来源于较低的树脂密度(浇铸体密度左右)以及玻璃纤维的高抗伸强度(普通钢材的5倍以上)。玻璃钢的密度随着树脂含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高树脂含量的玻璃毡制品到低树脂含量的玻璃钢缠绕制品(密度),玻璃钢的密度只有普碳钢的1/4-1/5,比铝还轻1/3左右。 玻璃经高温熔融、快速拉成细丝时,由于比表面积增大,玻璃纤维内部及表面就难以存在大缺陷,所以玻璃纤维的强度就非常高,常用的是无碱铝硼硅酸盐纤维,其一般性能如表下所示。 性能:密度(g/cm3 ) 性能数据:性能:折射率(25℃) 折射率(25℃) 性能数据:性能:拉伸强度(MPa)) 性能数据: 100-300 性能:介电常数 102赫兹 性能数据:赫兹 性能:拉伸弹性模量(MPa) 性能数据: 7000 性能:介电常数 106赫兹 性能数据: 性能:断裂时的伸长率(% ) 性能数据: 性能:介电常数 1010赫兹 性能数据: 性能性能数据性能性能数据 泊松比(块玻璃)正切损失 102赫兹 线膨胀系数℃-1 *10-4 正切损失 1010赫兹 比热〔KJ/(Kg/.K)〕 体积电阻(Ω·cm ) 体积电阻(Ω·cm ) 1011-1013 导热系数〔W/m·K)〕 声速m/s 声速m/s 5500

玻璃钢的物理性能.doc

玻璃钢的物理性能 玻璃钢具有密度小,良好的介电绝缘性能和良好的隔热性能以及吸水性、热膨胀性能等。 一、 密度: 玻璃钢密度介于1.5~2.0之间,只有普通碳钢的1/4~1/5,比轻金属铝还要轻1/3左右,而机械强度却很高,某些方面甚至能接近普通碳钢的水平。例如某些环氧玻璃钢,其拉伸、弯曲和压缩强复均达到400MPa 以上。按比强度计算,玻璃钢不仅大大超过普通碳钢,而且可达到和超过某些特殊合金钢的水平。玻璃钢与几种金属的密度、抗伸强度和比强度比较见表2-6所示. 表2-6 *比强度:即单位密度下的拉伸强度,也就是材料的抗拉强度与密度之比,用以说明其轻质高强的程度. 二、电性能:

玻璃钢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可作为仪表、电机及电器中的绝缘零部件,在高频作用下仍然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在绝缘材料中,用玻璃纤维布代替纸及棉布,可提高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在用相同树脂的情况下,至少能提高一个等级。玻璃钢占绝缘材料用量的1/3~1/2,。在一些大型电机中,如12.5万KW 电机,要用几百千克玻璃钢作绝缘材料。此外玻璃钢不受电磁影响,而且有良好的透微波性能. 下表几种玻璃钢的介电性能: 三、热性能 玻璃钢有良好的热性能,它的比热大,是金属的2~3倍,导热系数比较低,只是金属材料的1/100~1/1000。 此外,某些品种玻璃钢的耐瞬时高温性能也十分突出,如酚醛型高硅氧布玻璃钢,在遇极高温度时,产生碳化层,可有效地保护火箭、导弹及宇宙飞船在穿过大气层时需要承受的5000~10000K 高温及高速气流的作用。 表2-8列出了几种材料的热性能。

由表2-8可以看出,玻璃钢具有良好的热绝缘性能,这是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 四、耐老化性能 任何材料都存在老化问题,玻璃钢也不例外,只是速度和程度不同而已。玻璃钢在大气曝晒、湿热、水浸泡及腐蚀介质等作用下,性能有所下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使光泽减退、颜色变化、树脂脱落、纤维裸露、分层等现象。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们可以采取必要的防老化措施,改善使用性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例如玻璃钢放在哈尔滨地区进行自然老化试验,板材拉伸强度下降最少,小于20%;弯曲强度次之,一般不超过30% ;压缩强度下降最多,波动也最大,一般为25%~30% 。见下表所示。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实验 报告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拉伸和弯曲一、实验原理 拉伸实验原理 拉伸试验是夹持均匀横截面样品两端,用拉伸力将试样沿轴向拉伸,一般拉 至断裂为止,通过记录的力——位移曲线测定材料的基本拉伸力学性能。 对于均匀横截面样品的拉伸过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金属试样拉伸示意图 则样品中的应力为 其中A 为样品横截面的面积。应变定义为 其中△l 是试样拉伸变形的长度。 典型的金属拉伸实验曲线见图 2 所示。 图3 金属拉伸的四个阶段 典型的金属拉伸曲线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如图 3(a)-(d)所示。直线部分的斜率E 就是杨氏模量、σs 点是屈服点。金属拉伸达到屈服点后,开始出现颈缩 现象,接着产生强化后最终断裂。 弯曲实验原理 可采用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方式对试样施加弯曲力,一般直至断裂,通过实 验结果测定材料弯曲力学性能。为方便分析,样品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或矩形。 三点弯曲的示意图如图 4 所示。 图4 三点弯曲试验示意图 据材料力学,弹性范围内三点弯曲情况下C 点的总挠度和力F 之间的关系是 其中I 为试样截面的惯性矩,E 为杨氏模量。 弯曲弹性模量的测定 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放置于弯曲装置上,施加横向力对样品进行弯曲, 对于矩形截面的试样,具体符号及弯曲示意如图 5 所示。 对试样施加相当于σpb0.01。 (或σrb0.01)的10%以下的预弯应力F。并记录此力和跨中点处的挠度,然后对试样连续施加弯曲力,直至相应于σpb0.01(或σrb0.01)的50%。记录弯曲力的增量DF 和相应挠度的增量Df ,则弯曲弹性模量为 对于矩形横截面试样,横截面的惯性矩I 为 其中b、h 分别是试样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也可用自动方法连续记录弯曲力——挠度曲线至超过相应的σpb0.01(或σrb0.01)的弯曲力。宜使曲线弹性直线段与力轴的夹角不小于40o,弹性直线段的高度应超过力轴量程的3/5。在曲线图上确定最佳弹性直线段,读取该直线段的弯曲力增量和相应的挠度增量,见图 6 所示。然后利用式(4)计算弯曲弹性模量。 二、试样要求

玻璃钢化学成分

玻璃钢化学成分 玻璃钢的种类较多,其化学成分和力学一物理性能不同,那它有什么化学成分呢?以下是本人要与大家分享的:玻璃钢化学成分,供大家参考! 玻璃钢化学成分一 玻璃纤维对各种腐蚀介质(水、蒸汽、弱碱溶液及化学试剂等)的抵抗能力是玻璃纤维化学稳定性的标志.玻璃纤维除氢氟酸(HF)、浓碱(NaOH)、浓磷酸外,对所有化学药品和有机溶剂都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种纤维的使用范围. 1.腐蚀介质对玻璃纤维制品的腐蚀情况 根据网络结构假说可知,二氧化硅四面体相互连结构成玻璃纤维结构的骨架,是很难与水、酸(H~P03,HF除外)起反应的.同时在玻璃纤维结构中还有Na+,ca2·L,K+等金属离子及SiO:与金属离子结合的硅酸盐部分.当腐蚀介质与玻璃纤维制品作用时,大多是溶解玻璃纤维结构中的金属离子或破坏硅酸盐部分;但在浓碱溶液、氢氟酸、磷酸等作用下,将导致玻璃结构的全部溶解。 2.影响玻璃纤维化学稳定性的因素 (1)玻璃纤维的化学成分. 中碱玻璃纤维对酸的稳定性是较高的,但对水的稳定性较差;无碱玻璃纤维和中碱玻璃纤维,从弱碱液对玻璃纤维强度的影响看,二者的耐碱性相近.中碱纤维中所含的Na:O 和K:O,比无碱纤维高二十多倍.受酸作用后,一开始从表面上有较多的碱金属氧化物浸析出来,但主要是Na:O和K:O 的离析与溶解;同时酸与玻璃纤维中的硅酸盐作用生成硅酸,

硅酸又能迅速聚合并凝成胶体,在玻璃表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氧化硅保护膜.这层膜使酸的浸蚀与离子交换过程迅速减缓, 强度下降也缓慢,实验证明Na:O和K:O有利于这层保护膜 的形成.所以,中碱纤维比无碱纤维的耐酸性好,水与玻璃纤 维作用,首先是浸析玻璃纤维表面的碱金属氧化物,主要是Na:O,K:O的溶解,使水呈现碱性.随着时间的增.加,玻璃 纤维与碱液继续作用,直至使二氧化硅骨架破坏.由于无碱玻 璃纤维的碱金属氧化物含量较低,因此其对水的稳定性较高. 无碱纤维与中碱纤维受到NaOH溶液侵蚀后,几乎所有玻璃成 分(包括Si02)都均匀溶解,使纤维变细,但随浸碱时间的增加,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基本不产生变化,即内部结构并未破坏,因而强度基本不变.例如测试100根单丝在11—17~C温度下,在5gG的NaOH溶液中浸泡后直径的变化发现无碱纤维 单丝直径平均值从10.97gtm降为10.48[tm;中碱单丝直径从11,54[tm降为11.1[tm.两种纤维强度下降幅度相接近.总之,玻璃纤维的化学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其成分中的二氧化硅及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 (2)纤维表面情况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玻璃是一种非常好的耐腐蚀材料,但拉制成玻璃纤维后,其化学稳定性远不如块状玻璃,这主要是由于玻璃纤维的表面积大所造成的.例如,一克重的2mm厚的玻璃,只有5,lcm2表面积,而一克玻璃纤维的表面积则有3100cm2,表面积增大608倍,也就是说玻璃纤维受侵蚀介质作用的面积比块状玻璃大608倍,因此,玻璃纤维的耐腐蚀性能比块玻璃差很多. (3)侵蚀介质体积和温度对玻璃纤维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温度对玻璃纤维的化学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在100~C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复习题new要点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复习题 1.力学实验方法的内涵? 是以近代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先进的科学方法为手段,测量应变、应力等力学量,从而正确真实地评价材料、零部件、结构等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是用来解决“物尽其用”问题的科学方法; 2.力学实验的主要任务,结合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以阐述。 面向生产,为生产服务;面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研究新的测试手段;面向力学,为力学的理论建设服务。 3.对于单向层合板而言,需要几组实验来确定其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如何确定实验方案? 共需五组实验,拉伸0/90两组,压缩0/90两组,剪切试验一组。 4.单向拉伸实验中如何布置应变片? 5.单向压缩实验中如何布置应变片? 6.三点弯曲实验中如何布置应变片? 7.剪切实验中如何布置应变片? 8.若应变片的粘贴方向与实样应变方向不一致,该如何处理? 9.若加载方向与材料方向不一致,该如何处理?(这个老师给了) 10.纤维体积含量的测试方法? 密度法、溶解法 11.评价膜基结合强度的实验方法? 划痕法、压痕法、刮剥法、拉伸法、黏结剂法、涂层直接加载法、激光剥离法、弯曲法。 12.简述试样机械加工的规范? 试样的取位区(距板材边缘30mm以上,最小不得小于20mm) 试样的质量(气泡、分层、树脂富集、皱褶、翘曲、错误铺层) 试样的切割(保证纤维方向和铺层方向与试验要求相符) 试样的加工(采用硬质合金刀具或砂轮片加工,防止试样产生分层、刻痕和局部挤压等机械损伤) 试样的冷却(采用水冷,禁止油冷) 1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拉伸试验中的几种可能破坏模式及其原因? 所有纤维在同一位置破坏,材料吸收断裂能量很小,材料断裂韧性差; 纤维在基体中拔出,吸收断裂能量很大,材料韧性增加并伴随界面开裂; 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14.加强片的要求? 材料硬度低,便于夹具的咬合;材料的强度高,保证载荷能传递到试样上,且在试样发生破坏前本身不发生破坏。

(完整word版)玻璃钢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

玻璃钢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 姓名:他雪峰学号:130242119 手糊成型工艺属于低压成型工艺,所用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有时还可以现场制作某些制品,方便运输,所以在经常被用来解决一些临时的﹑单件的生产问题。 手糊成型工艺的最大特点是灵活,适宜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复合材料专业的学生掌握手糊工艺技术很有必要。 一.实验目的 1.选择适合的树脂配方; 2.掌握手糊成型工艺的技术要点﹑操作流程和技巧; 3.合理剪裁玻璃布和铺设玻璃布; 4.进一步理解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胶衣树脂配方﹑凝胶﹑脱模强度﹑富树脂层等物理概念和实际意义; 5.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与力学性能测试; 二.实验内容 1.选择适合的树脂配方; 2.按制作要求剪裁玻璃布; 3.手糊工艺操作; 4.脱模并修毛边,如有可能还可装饰美化; 5.对自己手糊制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三.实验原理 实验学习选择合理的配方﹑合理的固化制度。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苯乙烯既是稀释剂又是交联剂,在固化过程中不放出小分子,所以手糊制品几乎90%是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四.实验仪器和药品 1.手糊工具:辊子﹑毛刷﹑刮刀; 2.模具制作:盒子﹑刮本﹑砂纸﹑木工工具;

3.树脂﹑引发剂﹑促进剂﹑颜料﹑脱膜膏等; 五.实验步骤 1.选择一个合理的树脂配方和固化制度 (1)对所用树脂配方最重要的要求有两条:一是在加热过程和固化反应中不挥发或不放出可挥发的小分子;二是温度在Tg 下它的粘度较小,或随温度逐渐升高粘度变大缓慢,否则,得不到好的树脂浇注体样品。 (2)配方: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份(质量份),固化剂3份(质量份),促进剂2份(质量份)。 (3)固化制度:手糊完成以后,固定好固化模具,放在室温条件下固化一周使其成型。 2.固化模具、脱模剂、表面粘、玻璃布的准备 我们此次手糊成型采用两块正方形钢板作为模具,脱模具采用聚酯薄膜,裁剪聚酯薄膜时比钢板宽1~2cm ,而表面粘和玻璃布跟钢板宽度相当。 3.手糊成形试验操作 (1)在一片钢板上铺上聚酯薄膜。 (2)配制胶衣树脂(按不饱和聚酯树脂常规配方,胶衣树脂也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一种),首先在模具表面涂刷一层胶衣树脂,保证400g/m 2—500g/m 2的用量,稍候,观察胶衣树脂即将凝胶时,将表面毡轻轻铺放于模具表面,注意不要使表面毡过分变形,以贴合为宜。 (3)取引发剂(1.38g )与不饱和聚酯树脂(46g )按比例配合搅匀,然后再加入促进剂(0.92g ),搅匀,马上淋浇在表面毡上,并用毛刷正压(不要用力刷涂,以免表面毡走样),使树脂浸透表面毡,观察不应有明显气泡。这一层是富树脂层,一般应保证65%以上的树脂含量。 (4)待表面毡和树脂凝胶时马上铺上第一层玻璃布,并立即涂刷树脂,一般树脂含量约50%:紧接着第二层﹑第三层依次重复操作,注意玻璃布接缝错开位置,每层之间都不应有明显气泡,即不应有直径1mm 以上的气泡。 (5)最后外层是否需要使用表面毡应视制品要求。 (6)手糊完毕后需待玻璃钢达一定强度后才能脱模,这个强度定义为能使脱模操作顺利进 46g m 400g/S )(m 2=?=(模具)胶衣树脂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 主编部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1986年7月1日 关于发布《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国家标准的通知 计标〔1985〕1889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通知的要求,由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等三本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等三本标准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该三本标准由城乡建设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试验论证工作,收集并参考了国际标准和其它国内外有关的规范标准,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而成的。在编制过程中曾多次征求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才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标准为普通混凝土基本性能中有关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内容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等五个方法。由于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涉及范围较广,本身又将随着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测试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故希望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研究所,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一九八五年七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