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试卷分析

中考试卷分析

中考试卷分析
中考试卷分析

物理试卷阅卷分析报告

20xx年的中考物理试卷阅卷工作全面结束了。回过头来,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教师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和学生答卷的结果全面审视试题,就试题特点和答题效果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将今年中考物理命题和答题中的得与失、好与差总结出来,作为今后的物理教与学之借鉴。促使我们的物理教学与新课程理念更贴近,指导我们改进物理教学方法,增强物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物理教育教学质量。

一、试题特点

1.难易适当,突出重点

全卷有选择、填空、作图、实验探究、计算题五大类型,共24小题,根据今年的调整命题,题量适当,题中渗透的知识涉及到初中物理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各部分知识分数界定适中,考查的知识有:导体和绝缘体、光的直线传播、液化、手机的有关常识、重力的方向、保护接地、增大压强的方法、电流表读数、并联电流计算、滑动变阻器、漂浮中力和状态判断、长度温度读数、欧姆定律、噪声的防止、水作为介质的优势、功率计算、斜面计算、并联串联开关短路电路分析和计算两条特殊光线最小动力、力臂、天平读数求质量量筒读数密度计算、误差分析、比较动能大小的方法、分析控制的变量因素、科学探究环节、电路连接故障分析、调节电压的方法、测额定功率的前提、燃烧热、电能的转换和计算浮力、简单机械和功率等,难易梯度较为合理,考查重点如电路分析与计算、压强浮力分析与计算、功和功率计算等比较突出,题型与题量的相对稳定,对于初中物理教师今后的教学具有导向性。

2.题材新颖,凸显理念

试题的取材新颖,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尤其注重将知识与生活、生产、技术、社会等各方面综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且让学生倍感亲切的情景,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观。

例:试卷Ⅰ第1、3、4、5题,试卷Ⅱ第1、3、4、5、题,此题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同时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试卷Ⅰ第7、9、10题,以学生感兴趣的物品创设情境,试卷Ⅱ第10题,此题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探究,尝试探究方法,大胆质疑得出误差考察了学生思辨能力。

例:试卷Ⅰ第2题以成语为切入点设置考查点增加了趣味性。

例:试卷Ⅱ第13、14题,此题以生活生产设备创设情境,考查了热量、电能、及功、功率、机械效率、浮力等知识的运用,还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信息的处理能力及分析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观。

3.立足课标,突出“双基”

试题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这非常符合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中“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全卷五大类型题中几乎都渗透有直接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便可以解答的问题。如:选择题中的第1、2、3、4、5、6、7、8题等,填空题中的第1、2、3、4、5、6、7题等,实验探究第10、12题等,计算题

13题等。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教学的主要部分,是学好物理应掌握的关键知识,也是本试题考查的核心内容,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内容,占全卷绝大部分。

4.注重过程,突出“探究”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渠道,新课标和新课本对实验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强调学生要动手动脑学习物理,试题很有意识地考查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同时还特别重视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也是非常符合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所要求的。

例:试卷Ⅱ第10题,此题以测密度为情景,考查学生读数、计算密度和误差分析的能力。

例:试卷Ⅱ第11题,此题以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为情景,要求学生会运用科学探究环节进行实验,掌握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探究能力。。

5.强调思维,突出“创新”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因此试题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给学生提供展示开放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例:试卷Ⅰ第7、9、10题,此题以同学们感兴趣的物品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既突出了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考查了学生思维水平,又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例:试卷Ⅱ第13题,此题以火力发电创设情境,通过考查热量电能的转化等知识,关注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运用,提起学生对能源的思考,让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有机结合,切实有效地发挥物理教学的教育价值。

例:试卷Ⅱ第14题以渠江的治理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读图考查提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考查功、功率、机械和浮力有关知识,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6.命题反思

今年中考物理试题注重了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课标要求,试题的难易程度与往年相比略有提高,有利于高中教育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特别是优生。绝大多数教师反映本次试题整个编组得非常好,如试卷Ⅰ中的2、7、9、10等题,特别是10题以考查整体性思维水平为主,立意巧妙;而试卷Ⅱ中的13题、14题分别涉及的焦耳与千瓦时的换算、热值的定义、浮力与浸入的体积的关系、功率与力和速度的关系(也可用功来解)等知识的考查,一些教师反映,对燃烧热的考查Q=mq,功率公式P=F v从《教师使用说明书》和《中考物理考试说明》来看,这些知识不作为学生掌握的知识,但我认为这些知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涉及到了,从学生答题来看确实掌握得不好。当初设计这些题目,就是为了考查思维的水平和变通情况,实际上也可不用Q=mq,P=F v这两个公式来解,如从定义求1Kg

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又如从图象可看出时间和功率,由s=vt和W=Pt,分别求出距离和功,再由W=Fs求出力也能完成解题。从这点来看,平常我们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比较固化的。当然,如果仅从这两个公式本身的要求来看确有过深之嫌,有可能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挖,这样会使部分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失去正确方向和自信心,也不利于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所以这只能针对选拔高中教育阶段学校优秀学生用,占极少分值。

二、抽样分析

今年中考,我市参加物理学科考试的考生有人,平均分为分,合格率为,优生率为。

分析试卷,就整体而言,基础较好的考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很好,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手也较强,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也还可以,相对而言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稍显薄弱了一些,这部分考生获取的分数一般在51分左右;基础较差的考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较差,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弱,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就更谈不上了,比如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得分较低,因而纵观全卷中等难度以上的题目得分率偏低,失分较重的试题有:试卷Ⅰ第8、试卷Ⅱ13、14等。

从抽取的300份样卷来看,选择题完成情况较好些,填空题稍逊,最差的是计算题,其基本情况如下表:

分析试卷,就学生答题而言,失分的主要两个因素为:

1.审题不准,过失失分较重例:试卷Ⅰ第9题设中“力量计由电流表改装而成”部分同学有所忽略,第10题中AB代表轮船部分学生忽略了这一描述缺乏整体性思维,导致选错;试卷Ⅱ第4、10、13等题中特别强调“选填”,部分学生任意更改“选填”项目中的文字。试卷Ⅱ第9题,题设条件中的“最小动力”,而部分学生忽略了这一条件,

2.学生计算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较差导致失分例:试卷Ⅱ第13题部分学生计算3.0×107J×39.6%和由焦耳换算到千瓦时出错;试卷Ⅱ第14题,学生不能正确看出桥墩从开始到完全离开水面的时间(很多学生读为20秒,应该是30秒),相当部分学生读图能力较差,对功率随时间变化不知所云。

三、教学启示

1.今后的物理教学中还应继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定律的教学,应从要求学生认识、

记忆的层次升到理解、应用的层次,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中进行概括、理解、掌握和应用。作为学生,要更加重视对“双基"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在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自己运用“双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中,要更新教学观念,尽可能创造物理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过程,积极开展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意挖掘与物理学相关的生活生产实际,结合身边的所见所闻,活化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学生,要重视把书本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积极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3.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有针对性地加强开放性、探究性题型的训练,特别是与时政要闻密切联系的综合分析能力题、实践探究题的专项训练。作为学生,要时时关注时政要闻,关注与物理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4.教学中,要脚踏实地,注重实效,虚心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增强中考服务观念和备考意识。作为学生,要不断关注中考的新信息,分析中考新形势,提高中考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