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脊梁 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民族脊梁 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民族脊梁 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民族脊梁 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民族脊梁

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位于河北省乐亭县城的李大钊纪念馆,每年的参观人数超过百万。纪念馆宣教部主任王晶晶说,每一名前来的参观者,都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被李大钊的精神所感染,“尽管历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从来就在我们身边,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临刑前他慷慨激昂

一袭长袍,两撇黑须,目光深邃,态度从容——临刑前,他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

这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定格在人民心中最后的形象。

漫漫长夜中,他高擎火炬,在旧中国最早播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他将短暂的一生,全部倾注到建立“青春中国”的革命伟业中,并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李大钊烈士陵园中,淡青色花岗石纪念碑上这样镌刻着:“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为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追求真理的一生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生于河北乐亭县。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彼时的中国,正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仁人志士都在思索,中华民族的路在哪里?中国人民的明天在哪里?

“人生的最高理想,在于求达真理。”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苦苦探求中国未来道路的李大钊备受鼓舞和启发。

位于乐亭县大黑坨村的李大钊故居中,有一把淡黄色的陈旧藤椅。这把藤椅是李大钊牺牲后,他的夫人赵纫兰从北京运回故乡的。

在这把藤椅上,李大钊写出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表达着他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求索与呐喊。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又在这把藤椅上,写出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成为我国第一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

“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在李大钊故居管理处主任吴瑞彬看来,李大钊的这句话,可以作为他一生的注脚,“李大钊短暂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他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他要为这个国家找出一条强国救亡之路”。

去世后家里仅有1块大洋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迅速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此,他开始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人生实践。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一直到被北洋军阀秘密逮捕直至行刑,李大钊的内心都有一种强大的动力,使他不惧死亡,安然若素。在监狱时,李大钊曾和家人见过最后一面,他的女儿李星华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种“伟大的力量”,就是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1927年4月28日临刑前,他对其他19位革命者说:“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得到光辉的胜利”“试看将

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财产。他生前每月收入240银元,大多用于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和资助青年学生。为了不让李家断炊,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嘱咐会计科每月从李大钊的工资中拿出50块大洋,直接交给他的夫人。在他去世后,家里的财产仅有1块大洋。

但他又留给后人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不久前的一个上午,在李大钊故居中,来自天津市铁路运输法院的23名法官、干警正在重温入党誓言。政治处主任朱健告诉记者,此次参加重温入党宣誓的是近年来单位新进的大学生,目的就是继承烈士的遗志,保持共产党的初心。

一名在李大钊纪念馆参观的党员说,95年过去了,先驱大钊前仆,成千上万共产党员后继。大钊先生的精神,有后来者传承;大钊先生强国富民的期盼,有后来者完成!

据新华社

国之重器铸民族脊梁

国之重器铸民族脊梁 —观看《大国重器》有感 在公司的号召下,xx分公司的全体员工一起观看了《大国重器》这部中国首部工业纪录片。 它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介绍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步伐。精选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机床、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电气装备、重型装备、通用装备、港机装备、船舶业、关键零部件、节能装备等10余个重点领域、18家行业领军企业。纪录片将镜头聚焦创新中的关键人物,通过人物故事和细节,殷实的讲述了机器制造的故事,展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艰辛的发展历程与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辉煌成绩。《大国重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装备工业的巨变,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精心的制作,每一集视频的内容都历历在目,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每集视频的内容梗概: 第一集:《国家博弈》 2007年11月,中国瓮福集团在与欧美20多家公司的角逐和博弈中取胜,成功中标沙特全球最大磷肥装置的选矿项目。作为项目总承包商,他们提振了约100亿元人民币的国内GDP增长。带动上百家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当全世界的港口都在使用着中国的港机设备时,振华港机又走向更高更远的远洋海工装备,具有国际水准的深水钻井平台、海上石油铺管船、大型海上浮吊已经制造完成。湘潭电机厂以电机为动力驱动轮子转动的几层楼高的300吨矿山电动

轮自卸车,驰骋在国内外的大型矿山。 第二集:《国之砝码》 2009年,沈鼓集团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心脏———裂解气压缩机组试车成功。这标志着国家重大化工项目的核心主机从此实现自主独立制造,进口产品的价格被迫下降一半,价格的国家砝码越来越重。 大连光洋集团承担了国家的重大专项研制任务,走上了自我研制高端精密数控机床的艰难历程,打破了国外对精密机床出口中国的控制。 与美国卡特彼勒同台较量,徐工集团实现了。从50吨到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再到3600吨履带式起重机,徐工在不断超越。 第三集:《赶超之路》 后来者居上。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在实现赶超的征程中,中国的装备企业默默坚守并勇往直前。 唐山客车厂制造了清末第一辆火车和新中国的毛泽东号机车。他们制造的CRH3动车组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世界一流的先进水平,创造了运营速度、载客量、节能环保、舒适度四个世界第一。 北京第一机床厂已成为数控铣床的领跑企业。通过成功的并购,它极大缩短了技术创新的时间,并以“独门绝活”保持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领域。 沪东中华集团早在10年前就已经把目光锁定在造船业公认的三颗“明珠”之一的LNG船,登上造船极端制造赶超的顶峰。而沪东

李大钊的故事

李大钊与昌黎五峰山 位于河北省昌黎县境内的五峰山,是李大钊同志生前最喜爱的名山胜境,也是他从事重要革命活动,并借以躲避反动军阀缉捕的地方。将李大钊当年在五峰山留下的旅迹游踪一一查寻清楚,对研究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的生平及革命实践活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李大钊的家乡——乐亭县大黑坨村,是个沿海村庄,其地一马平川,但村北偏东70华里开外的昌黎县城北,却有着古今有名的观海胜地碣石山。碣石山为燕山主峰伸向东南海边的突起余脉,由近百座峰峦组成,方圆达数十里,跨越与乐亭县比邻的昌黎和抚宁、卢龙三县境界;其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海拔695米,山势险峻奇特,为渤海近岸最高的山峰,相传为历史上的秦皇、汉武、魏武等帝王巡行观海、刻石纪功之地。晴天朗日,立足大黑坨村头北望,能把碣石山那如屏似障横列排开的群峰看个清清晰晰,而且显得既悠远又神奇。因此,从小生活在海边平原上的李大钊,对朝夕可见的碣石山非常神往,并不为怪。那么,他第一次游览碣石山,为何不去登主峰仙台顶,却与友人“相率竟至西五峰韩昌黎祠一憩”呢?这是因为,西五峰韩昌黎祠当时为游览碣石山的第一去处。五峰山,为碣石山群峰的一支,它位于仙台顶迤东,由两组颠连交错的10座山峰组成,按方位分称为东、西两个五峰,由于山势都很奇丽险要,均被列为古碣石十大名胜,一名“东峰耸翠”,一名“西嶂排青”。由于五峰山临海较近,景色异常宜人,再加上西五峰半山腰平台上筑有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而建的韩昌黎祠(亦名“韩文公

祠”),在京东一带久负盛名。古人曾留由下“北平山水古称奇,五峰兀然当昌黎”(清·龚应霖《游五峰山》)、“北平山水称五峰,五峰屹立摩苍穹”(清·彭延禨《登五峰山望海》)等诗句,赞美其地的山光水色。五峰山,数百年来一直被列为古北平郡的名山胜境,为临碣石必游之地。李大钊等人首次到昌黎,欲进山游览,当地人引导他们先去五峰山韩文公祠“一憩”,并不偶然。还有一个原因,即他们上山这天正赶上“是日零雨不止,山中浓雾荡胸”⑴这样的天气是登不得碣石绝顶的,即使登上去也只见云雾,无任何胜景可览。正因此种种因素,使自幼“神往”碣石的李大钊得以同五峰山结下不解之缘。 李大钊第一次登临五峰山的时间,他自己在后来写的游记中并没有具体记述,仅说“曩者”(从前)。据分析,极可能是在1907年夏天,他“与二三同学,乘暑假之便,赴天津投考学校”⑵归来,在昌黎下火车之时。他们是由卢龙永平府中学出发,经滦州上火车去天津的。李大钊考取的是北洋法政专门学堂,该校招生考试于8月13、15日进行。也就是说,李大钊一行人由天津归来,当在是年8月16日或17日。倘若此说属实,那与李大钊同游五峰的“二三友辈”,即与他同赴天津投考学校的“二三同学”。另一种可能是1908年夏天,即李大钊到天津上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到来之际。从李大钊追述的口气看,以前一种可能性较大;再者,云“时适溽夏”,也似在8月中旬。 李大钊在文中提及,和他同与碣石山结下初度之缘的一共三人,分称“子蘅”、“守恒”、“际青”;到李大钊几年后再上五峰时,旧游已天涯零散,“子蘅则从戎南下,守恒则执法塞北,际青则侨寓云津”

中国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演讲稿范文

中国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演讲稿范文 说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其实毫不过分。且不说她幅员之辽阔、历史之悠久、文明之辉煌,单是新中国50余年来的成就,就足以折人之心: 我们只用了20多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发展上用了半个世纪才走完的道路;我们用别人无法想像的时间和条件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开发;我们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制造出汽车、飞机、轮船,从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工业;如今,我们自己的祖国强大,兴盛,能屹立于世界东方,是美好的愿望。然而以上的种种却显然有些虚骄之气和浮躁心态。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可以发现,中国的整部近代史实际上是饱受外来侵略和威胁,人民奋起反抗的血泪史。一个被侵略被压迫的民族,为了伸张正义,维护自身的人生权与民族尊严,高喊民族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无疑是进步的表现。改革开放后,我们更面临许多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万众一心,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弘扬爱国主义更是值得提倡。 这一切,缘于一种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缘于一种绵延数千年而沉淀于中国人民血液中的巨大神力——中国精神! 那么,什么是中国精神呢?是“愚公移山”式的奋斗精神,还是“羿射九日”的拼搏精神?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不屈精神,还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应该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然而,笔者以为,中国精神更为重要的体现还是那存在于国人深处的忧患意识。《易传》之中“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条命题也许可以为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中国精神作一个大致的概括。 中国曾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古就战乱频繁。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持。她的子民至少要团结、坚强、拼搏和爱憎分明,——这些素质绝不能少,否则只靠众多的人民,如何能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呢而只有中国精神,则使得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得以存在、延续、发展。到了近现代,作为中国精神之主导的忧患意识,更成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们拯救国家、救亡图存的强大精神支柱。以拯国救民为己任的林则徐面对着洋人的欺凌和政府的腐败,用他忧国忧民的赤胆诚心抒写了中国人不甘屈辱的壮歌。“弃医从政”、“弃医从文”的孙中山和鲁迅都以其传奇色彩的经历定格成了“中华绝唱”。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振兴祖国体育事业,更有多少体育健儿努力拼搏,汗洒赛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了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又有多少优秀儿女兢兢业业,奉献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从而创造了无数的奇迹;而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多少海外游子毅然抛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学成归来,甘愿与祖国母亲同甘共苦,把自己的激情与才智贡献给祖国……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精神表现了不同的形式和各异的内容。然而,其本质却只有一个:为了中国的腾飞、为了中国人的中国!其心可鉴,其志可钦! “海不辞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方能就其高”,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我们要逐步树立一种“世界人”的思想,以

高分作文范文-民族的脊梁

我们读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再次感受到了伟大来自平凡。 一位漆工做了一件好事:在一次为人漆船的过程中,不声不响地将船上漏洞补好了。而这一平凡的举动,最终却救了几个年轻人的生命。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当“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震撼杭城、感动中国的时候,他的姐姐说了这样一段话:吴斌一生很平凡,他只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让人们记住了他。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 首先,莫以善小而不为。漆工是在做生意。从一般意义上讲,船主委托漆船,我保质保量,按时漆好,就完成了任务。船上的漏洞是在漆船的过程中发现的,并不在交易合约内。漆工悄悄把它补好,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次,责任比金钱更重要。漆工进行的是有偿服务。发现漏洞,补没问题,提出加钱也顺理成章。但漆工想到的不是金钱,而是社会责任。修复船的隐患同样是他的职责。 漆工的行为让我们肃然起敬。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孩子们平安归来,心头阴霾烟消云散。送一大笔钱表达感激之情是船主最原始也是最真诚的方法。漆工却用两句平淡的话婉言谢绝:“工钱已经给过了”,船的漏洞“那是顺便补的。” 两句平淡的话,揭示了漆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一贯低调助人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不计报酬,视信誉、责任为生命,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也深刻批判了金钱至上主义。救人生命,拒收一大笔钱,可见漆工的义利观符合当今时代精神,对金钱拜物教是有力鞭挞。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船主与漆工的故事告诉我们,今天社会真正富有的人,不是富可敌国的富豪,不是沟壑难填的贪官,不是只会数钱的富二代,而是漆工。正是千千万万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漆工”,成就了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演讲稿_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演讲稿_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演讲稿_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英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历代英雄们牺牲宝贵的生命谱写的。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英雄的存在、这个民族的文化就将无法继续,这个民族就将处于无方向可行的迷茫状态。只有发扬英雄精神、尊敬英雄精神、崇拜英雄精神、才能使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永世不衰,才能不辜负英雄们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独立、牺牲自己换取后世幸福的价值意义。 英雄是民族之魂!国家之魂!人民之魂! 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语文课中讲到黄继光、邱少云、王成等抗美援朝烈士光荣事迹,思想品德课上讲到越战英雄张大权烈士的光荣事迹。今天的幸福是许多他们这样的英雄烈士用生命换来的。 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英雄也是生命,在他活着的时代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是他们付出宝贵的生命才有今天的和平幸福,也就是说和平是无数英雄烈士在战争中打出来的,没有英雄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和平。我们应该尊敬英雄、爱戴

英雄、祭奠英雄、崇拜英雄、学习英雄才能突出活在人世间的意义。 当然,英雄不仅仅是战争中的英雄,还有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英雄,如在抗洪救灾中牺牲的武警战士、地震救援中牺牲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所以对英雄我们应该尊敬、崇拜,因为英雄是无私忘我、不惧艰险、为人民的利益敢于牺牲自己而英勇奋斗,有凌云之志、肩扛正义、救黎民百姓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对整个民族和国家有特别贡献的人。 以此、尊敬英雄、崇拜英雄、祭奠英雄、树立英雄、学习英雄、当个英雄应该在社会中大力发扬英雄精神,以实际行动的所作所为成长为新时代新青年,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英雄舍弃个人小家,换来我们幸福的大家,大家心手相连,齐心协力才换来我们和谐富饶的国家!

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大钊是清代末期一名充满热血的革命党人,他是革命先辈的领袖,那么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下面是为你搜集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现在的充满和平幸福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记住历史,记住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我们更不能忘记,他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本来当时的留学生回国可以走上很好的仕途,可是他却没有,只是在学校工作,可是他并不是消极的面对生活,他努力观察学习其他国家,借鉴有用的经验教训,他观察中国的社会环境,看到了人民生活的辛苦不容易,解救人民不只是身体上伤痛的治愈。 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李大钊通过其他国家的一些思想文化,敏锐的发现了适合中国的新制度,走上这条道路以后会面对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可是他并没有放弃,他一直奔走在人民群众之中,在这路上遇到很多挫折,可是他也没有轻言失败,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革命是需要行动的,它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也不是说说就行,很多事情坚持了就要走下去。正是因为李大钊的坚持才会有后来的一切,李大钊在最后因为国共合作,国民党的一些人反革命,绞杀革命党人员,李大钊被绞杀,当时只有38岁。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国家的稳固发展提供绵薄之力,所以我们不能颓废,像李大钊这样的革命先辈致敬学习。

鲁迅和李大钊关系鲁迅李大钊两个人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的关系非常的友好。在那个艰苦的革命时期,两个人虽然经常天南地北的分隔两地,但经常有书信来往。 在后人整理鲁迅李大钊的遗物时,发现了他们来往的很多书信。既有李大钊写给鲁迅的,也有鲁迅写给李大钊的。而书信里面几乎都是互相勉励的话语。言辞澎湃,激发人的激情。大概鲁迅李大钊两个人之间的友情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加深的吧。 而对于那个处在水深火热时期的中国人民,正是需要鲁迅李大钊这样的仁人志士来解救。于是,在报刊上,在爱国主义者的爱国运动中,到处都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坚持,坚持,再坚持!这就是他们的信念。而随着他们和众多革命者的救国存亡运动的逐渐开展,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个站,不是站的比谁都高,而是站的比谁都直!而鲁迅李大钊他们穷极一生去证明,他们所探索的道路是正确的,是没有歪掉的一条道路。 鲁迅李大钊两位前辈,如果现在我们去参观他们当年的故居,依稀还会看见他们当年革命过程中留下的成果。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不怕死不怕牺牲的革命者,才有了今天的我们。鲁迅李大钊他们都曾经说过,我并不是不怕死,但我更怕的是我死了之后这片丰饶美丽的国土会被敌人的铁骑无情的践踏!所以,他们必须不怕死,只有不怕死的革命者,才能在革命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李大钊简介李大钊是早期共产党的领导人物,他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际关系,他从小生活在兵荒马乱充满战争的环境中,造就他

演讲稿:中国精神民族的脊梁

演讲稿:中国精神民族的脊梁 演说稿:中国精神民族的脊梁 说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事实上毫只是分。且别说她幅员之辽阔、历史之悠久、文明之辉煌,单是新中国50余年来的成就,就脚以折人之心:? 我们只用了20多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进展上用了半个世纪才走完的道路;我们用别人无法想像的时刻和条件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开辟;我们在“一穷二白”的事情下创造出汽车、飞机、轮船,从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工业;现在,我们自己的祖国强大,兴旺,能屹立于世界东方,是美好的愿望。但是以上的种种却显然有些虚骄之气和浮躁心态。翻开中国的近代史,能够发觉,中国的整部近代史实际上是饱受外来侵略和威胁,人民奋起抵抗的血泪史。一具被侵略被压迫的民族,为了伸张正义,维护自身的人一辈子权与民族尊严,高喊民族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无疑是进步的表现。改革开放后,我们更面临许多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万众一心,致力于进展民族工业,弘扬爱国主义更是值得提倡。这一切,缘于一种独特的民族凝结力,缘于一种绵延数千年而沉淀于中国人民血液中的巨大神力——中国精神!? 那么,什么是中国精神呢?是“愚公移山”式的奋斗精神,依然“羿射九日”的拼搏精神?是“共工怒触别周山”的别屈精神,依然大禹“三过家门而别入”的忘我精神?应该说,这些基本上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但是,笔者以为,中国精神更为重要的体现依然那存在于国人深处的忧患意识。《易传》之中“天行健,君子当自强别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条命题也许能够为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中国精神作一具大致的概括。? 中国曾是一具多灾多难的国家,自古就战乱频繁。一具民族要生存和进展,必须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持。她的子民至少要团结、坚毅、拼搏和爱憎分明,——这些素养绝别能少,否则只靠众多的人民,怎么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别倒呢!而惟独中国精神,则使得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得以存在、连续、进展。到了近现代,作为中国精神之主导的忧患意识,更成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们解救国家、救亡图存的强大精神支柱。以拯国救民为己任的林则徐面对着洋人的凌辱和政府的腐败,用他忧国忧民的赤胆诚心抒写了中国人别甘屈辱的壮歌。“弃医从政”、“弃医从文”的孙中山和鲁迅都以其传说色彩的记忆定格成了“中华绝唱”。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振兴祖国体育事业,更有多少体育健儿努力拼搏,汗洒赛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了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又有多少优秀儿女兢兢业业,奉献在自己一般的岗位上,从而制造了无数的奇迹;而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多少海外游子毅然抛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学成归来,甘愿与祖国母亲同甘共苦,把自己的激情与才智贡献给祖国……在别并且期、别同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精神表现了别同的形式和各异的内容。但是,其本质却惟独一具:为了中国的腾飞、为了中国人的中国!其心可鉴,其志可钦!? “海别辞细流故能成其大,山别辞土石方能就其高”,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我们要逐步树立一种“世界人”的思想,以“兼容并蓄”的中国精神看待世界,融入世界,而别仅仅以“中国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寻觅民族归属感和民族精神的并且,别忘了把自己融入在世界的坐标上,让中国精神与之相融,惟独如此,我们才干运用各种先进文化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出贡献!怎么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精神无疑成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一具重大课题。中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赖以强大昌盛的内在动力,作为中华文化赖以光大辉煌的民族灵魂,作为始终支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为民族救亡和振激动斗别息的坚毅意志。她,才是中华民族的铁的脊梁!

读《苦难辉煌》有感---时代的民族脊梁

读《苦难辉煌》有感---时代的民族脊梁 导读:本文是关于读《苦难辉煌》有感---时代的民族脊梁,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苦难辉煌》有感---时代的民族脊梁 历史量变的堆积注定引发质变,质变的分割又会看到量变的进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伴着苦难积累的,当一个民族迎来辉煌之后,他的人们又开始回顾一路的蜕变。历史的奥妙与冷峻被一代又一代人细细品味,推敲。奥妙性是在于它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而严峻性是又在于它不给世人以假设,无情的把人类推向时代的尖端。 《苦难辉煌》是一部共产党的血泪史,书中没有太多的儿女情长,却读之令人潸然泪下。读《苦难辉煌》心情和书中的情节一起跌宕起伏。细细品读,跟着书中的历史前行,为我们缓缓展开的是一幅宏伟壮丽的党史画卷。如果说之前对党史的了解有些模糊,那么金一南将军就为我们揭开了这幅画卷的面纱,向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 走进书中就如同走进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当我们翻开这本历史画卷,眼前布满的是疮痍的大地,可就在这片积淀了无数苦难的大地上孕育着红色的希望。无数的先烈永远的将生命留在了这里,而这里却被更多的人留在了心中。看着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蚕食瓜分;看着中华儿女丧生在同胞的手中;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战火吞噬;看着共产党员在一次次历史

的隘口选择坚守,我们的民族不再选择沉默。那些前赴后继的英雄在死亡面前选择了大义,选择了一条为信仰而战的道路。历史的车轮碾过,那些历史应该铭记的英雄不该化为历史书中寥寥数笔,更不应尘封在档案之中,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对党的事业的不懈追求者。他们是丰碑,是值得我们铭记心中的丰碑。 海纳百川容纳一个时代精髓的民族脊梁 从前我对陈毅的了解只停留在他的职位上,对这样一位老党员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对《苦难辉煌》中"风火来去一陈毅"一节,我对这位共和国将领由衷的敬佩。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有的是以卓越的能力,有的是以容人的心胸。无疑陈毅就是后者。陈毅以耀其一生的大度与豁达,永载史册。他用于向真理低头,和大家一起打倒"陈毅主义",并请毛泽东回到前委主持工作。在队伍行进中,一路瓢泼大雨,加之昼伏夜行,陈毅伤口复发,由于身边无衣无药,陈毅就自己挤伤口的脓血。警卫员帮忙时,一碰他就如全身触电般颤抖,脸色蜡黄,大汗淋漓。陈毅拿带子把伤腿绑在树干上,硬是把开刀没有取干净的一块碎骨从伤口挤了出来。读到此处,我有些不忍卒读,这是一种怎样的毅力与信念才能抵的住如此巨大的痛苦。老一辈革命家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付诸理想,用行动践行着对党的信仰与忠诚。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任再沉重的苦难也无法摧毁,这是一种文化,是共产党人用鲜血孕育出的一种苦难文化。陈毅作为我军最早的政治工作者,他不用语言技巧,不靠权利威逼,他是用只记得生命贴近别人的生命;用自己的热血激发

李大钊

近代百年历史人物之李大钊观后感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诞生在一个农家宅院。生命的诞生从来都是夹杂着痛苦与欣喜的,他的母亲在他刚刚一周岁零三个月时追随丈夫而去,而他是在60多岁爷爷李如珍膝下长大的。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从下就是去父母的孩子将来能成为名重当世的学者,青年导师,马克思主义的的先驱者,共产党的创始人,这样的一个人让我感慨万分,佩服至极,我想让更多的人,更深入的了解李大钊这个人,所以着笔写下这一文章,借以评析李大钊这一生的事迹。 是什么促使一个农村子弟长为一个革命的领袖?是什么使得他在走上绞刑架时那样的从容不迫?翻阅历史资料我了解到是因为爱!是是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给了他无尽的勇气和动力!从少年时代开始,李大钊便为中国被列强欺辱、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痛苦,数年间探索中华民族新生之路。直到他找寻到马克思主义,并坚信马克思的学说才是“拯救中国的导星”,他就像一个播火者,给中国传播着马克思主义的火种。这火种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奋斗中,终于燃成燎原之势,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是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1915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学日本的抗议斗争。他起草了《警告全国父老书》,并且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爱国志士。一年后,李大钊回国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再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 为了更加了解李大钊我上网查阅了关于他的书籍,其中《李大钊与现代化意识》让我印象深刻。我从中得出结论李大钊的现代化意识应该说比较强。纵观李大钊

六月演讲稿:中国精神民族的脊梁

2011年六月演讲稿:中国精神民族的脊梁 2011年六月演讲稿:中国精神民族的脊梁说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其实毫不过分。且不说她幅员之辽阔、历史之悠久、文明之辉煌,单是新中国50余年来的成就,就足以折人之心:我们只用了20多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发展上用了半个世纪才走完的道路;我们用别人无法想像的时间和条件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开发;我们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制造出汽车 2011年六月演讲稿:中国精神民族的脊梁 说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其实毫不过分。且不说她幅员之辽阔、历史之悠久、文明之辉煌,单是新中国50余年来的成就,就足以折人之心: 我们只用了20多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发展上用了半个世纪才走完的道路;我们用别人无法想像的时间和条件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开发;我们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制造出汽车、飞机、轮船,从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工业;如今,我们自己的祖国强大,兴盛,能屹立于世界东方,是美好的愿望。然而以上的种种却显然有些虚骄之气和浮躁心态。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可以发现,中国的整部近代史实际上是饱受外来侵略和威胁,人民奋起反抗的血泪史。一个被侵略被压迫的民族,为了伸张正义,维护自身的人生权与民族尊严,高喊民族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无疑是进步的表现。改革开放后,我们更面临许多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万众一心,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弘扬爱国主义更是值得提倡。 这一切,缘于一种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缘于一种绵延数千年而沉淀于中国人民血液中的巨大神力——中国精神! 那么,什么是中国精神呢?是愚公移山”式的奋斗精神,还是羿射九日”的拼搏精神?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不屈精神,还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应该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然而,笔者以为,中国精神更为重要的体现还是那存在于国人深处的忧患意识。《易传》之中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这两条命题也许可以为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中国精神作一个大致的概括。 中国曾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古就战乱频繁。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持。她的子民至少要团结、坚强、拼搏和爱憎分明,——这些素质绝不能少,否则只靠众多的人民,如何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呢!而只有中国精神,则使得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得以存在、延续、发展。

国家栋梁 民族脊梁

国家栋梁民族脊梁 ——论英雄的意义 作者: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刘戟锋少将《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3日11 版)在人类文学巨擘们的创作史上,在人类哲学大师们的书本堆里,在人类历史学家们的笔触之下,在人类普罗大众们的口碑当中,有个话题永远绕不开,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什么需要英雄? 这可以从人类与动物的比较谈起。 在动物的进化史上,应该存在诸如狮子王、猴王、蜂王等等各种各类在小范围内称霸一时的王者,但是动物没有英雄,何也?因为动物自己不记载历史,没有留下思想和传说。恐龙虽然曾经在地球上不可一世,但它们的历史竟然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是人类帮助它们重建了历史。人类则不然,他们记载历史,首先是记载思想,记载丰功伟绩,尤其是英雄们的思想和丰功伟绩,因而才有文明的传承和发扬。中华历史上远古传说的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谓之英雄;中古文字记载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近代以来的孙中山、毛泽东,也是英雄。可以说,任何时候、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英雄,也不能没有英雄。

英雄是时代的象征。据说英雄一词,最早出处为《汉书·刑法志》。志云:高祖刘邦“总揽英雄,以诛秦项。”三国时期魏国刘邵《人物志》卷中解释说: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两者兼得,方为英雄。所谓英雄者,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人类历史那么漫长,芸芸众生,不管是史学家,还是寻常百姓,要记下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显然做不到,也不需要做到,只好选取一些代表人物,尤其是英雄,来反映一个时代,代表一个时代。战乱时代,英雄往往以武略而胜出,和平年代,英雄往往以文韬而成就。否定英雄,就是否定一个时代,否定一段历史。因为没有英雄,人们就会对历史失去记忆,人类文明史就会出现空白。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尚未由动物进化为人类的民族,在强权政治依然盛行的当今世界必定走向灭亡。司马迁写《史纪》,以传记体裁,记载的就是这样一些代表人物,这些人物是时代的产儿,而又跨越时空,成为永恒。 英雄是理想的化身。曹操曾经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道:“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胸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按照孟子的说法,能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而担当大任者,才成其为英雄。但英雄本是凡夫俗子,人们热爱英雄、追捧英雄,就会对英雄有所修饰、有所加工,在英雄的传唱过程中,大众又会想当然地将自己所向往、所追求的品格粘贴到英雄们身上,以供学习、模仿和崇拜,激励后人积极向上。这是不以英雄本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谈到拿破仑时如此评价:“你们是了解拿破仑这位萨托里的英雄的!他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固执性格而闻名,但是,他的道路是曲折的,他的前进有经常的后退伴随着,而且每当他达

民族的脊梁

民族的脊梁 闲来无事,我随手拿起了桌子上的书,翻了起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詹天佑》一文。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身处清朝末年的詹天佑顶着国内外的重重压力,克服了无数困难,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并比有计划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让中华人民扬眉吐气。 接着翻下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鲁迅先生认识到当时的中国人民最需要知道的是旧社会的丑陋面孔,所以他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与敌人做斗争。通过文章揭露讽刺当时的社会黑暗现象,唤起了许多人的斗志。不管是在反动派的迫害下,还是生病的痛苦下,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直到生命结束。 《十六年前的回忆》详细记录了李大钊同志逝世前后的事情。李大钊同志在局势严峻的时刻,始终坚持工作。被捕后严守党的秘密,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军神》刘伯承眼睛受了重伤,到德国医生沃克的诊所疗伤,拒绝使用麻醉剂,在手术中强忍剧痛,还数出了沃克医生手术时割了72刀。 《这样的教师彪炳千秋》为我讲述了汶川大地震中为保护学生而牺牲的谭千秋、张米亚等老师,他们在生与死、亲人与学生的抉择中,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师者最真实的爱,用血肉为学生筑起一道永生的长城,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上了最深刻的一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为圆中华民族的升天梦,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

民族的综合实力。 合上书本,詹天佑工程师、鲁迅先生、李大钊同志、刘伯承将军、谭千秋老师、张米亚老师、可敬的航天人……这一个个名字不断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都是民族的英雄,他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们少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铭记着中华民族的丰功伟业,更应牢记她曾经承受的千灾百难。我们要站在时代的起跑线上,在“一带一路”的指引下,诚实守信,正直无私,发愤图强,努力拼搏,开创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中华民族脊梁精神有感-精选范文

中华民族脊梁精神有感 本文,: 中华民族脊梁精神有感 09年最新预备党员思想汇报:中华民族脊梁精神有感 尊敬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组织: 传统的新春就要来临,我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很自豪的民族情感。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就是因为民族脊梁精神之所在。民族脊梁精神,有着深刻的丰富内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成就了它,创造了东方文明。俗语说,山无脊梁要塌方,虎无脊梁妄称王,人无脊梁何为其人?而脊梁精神则是支柱力量之显现,支撑作用之发挥。有了脊梁精神,不断壮大这种脊梁精神这个群体部件,那么,作为国家这个整体、这个国家的民族就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就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往而不胜。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所说的四种民族脊梁人物:其一,“埋头苦干的人”;其二,“拼命硬干的人”;其三,“为民请命”的人;其四,“舍身求法”的人。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具有这四种特质的人都不同程度的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人我们就把他视为“民族脊梁人物”,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民族脊梁精神”。他们的代表人物有的为经世济民,追求真理,竭尽全力,声名远播,REader8成绩卓着;有的不为名利,公而忘私,利泽于民,无私奉献着自己

的博爱;有的为了扞卫祖国的安全舍生忘我;有的为了祖国建设 爱岗敬业;有的为了科学创新勇攀高峰孜孜不倦;有的……。民族脊梁精神是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民族脊梁精神,就扑捉到了民族之魂这个道理。在这六个方面中, 包含了各家学派的思想,容纳了各家学派的精华。诚然,各个学派都有其优秀的文化、各自的特点,是互相学习、采长补短、共同进步,一起为民族繁荣为人类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团结起来,其能量一定是巨大的。 民族脊梁精神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等领域具体的体现着。远有古代的女娲补天、神农氏尝百草、大禹治水、李世民贞观之治……等;又有近代的虎门销烟、辛亥革命……等;近则还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青藏铁路、三峡工程……无不体现民族脊梁精神的巨大力量;司马迁、文天祥、李时珍、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鲁迅、白求恩、张思德、黄继光、董存瑞、王进喜、雷锋、牛玉儒……这些人他们无不是民族脊梁人物中最杰出的代表;卧薪尝胆、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都是脊梁精神的楷模;井岗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则更是民族脊梁精神的发扬光大。 民族脊梁精神的内涵,涵盖了百家学说的精华,内容广泛、意义深远。如果全面论述、即使写上几万字、几十万字,也未必能够参透说得明白。我们撰写她在于弘扬民族脊梁精神才是目的,

问渠 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民族脊梁

开学了,我们将不定期陆续公益推送问渠系列阅读材料 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民族脊梁梁衡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但没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这座带有传奇色彩的建筑,令海内外所有的崇拜者一提起它就产生一种神秘的向往。 武侯祠坐落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榕为屏,一对古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你只要往门口一站,一种尘世暂离而圣地在即的庄严肃穆之感便油然而生。进门是一庭院,满院绿树披道,杂花映目,一条50米长的甬道直达二门,路两侧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这绿阴的清凉和古碑的幽远先教你有一种感情的准备,我们将去造访一位1500年前的哲人。进二门又一座四合庭院,约50米深,刘备殿飞檐翘角,雄踞正中,左右两廊分别供着28位文臣武将。

过刘备殿,下11阶,穿过庭,又一四合院,东西南三面以回廊相通,正北是诸葛亮殿。由诸葛亮殿顺一红墙翠竹夹道就到了祠的西部──惠陵,这是刘备的墓,夕阳抹过古冢老松,教人想起遥远的汉魏。由诸葛亮殿向东有门通向一片偌大的园林。这些树、殿、陵都被一线红墙环绕,墙外车马喧,墙内柏森森。诸葛亮能在1500年后享此祀地,并前配天子庙,右依先帝陵,千多年来香火不绝,这气象也真绝无仅有了。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进行他一生的最后一次对魏作战时病死军中。一时国倾梁柱,民失相父,举国上下莫不痛悲,百姓请建祠庙,但朝廷以礼不合,不许建祠。于是每年清明节,百姓就于野外对天设祭,举国痛呼魂兮归来。这样过了30年,民心难违,朝廷才允许在诸葛亮殉职的定军山建第一座祠,不想此例一开,全国武侯祠林立。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晋,以后多有变迁。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诸葛祠前香火旺,刘备庙前车马稀。明朝初年,帝室之胄朱椿来拜,心中很不是滋味,下令废武侯祠,只在刘备殿旁附带供诸葛亮。不想事与愿违,百姓反把整座庙称武侯祠,香火更甚。到清康熙年间,为解决这个矛盾,干脆改建为君臣合庙,刘备在前,诸葛亮在后,以后朝廷又多次重申,这祠的正名为昭烈庙(刘备谥号昭烈帝),并在大门上悬以巨匾。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直到今天。“文化大革命”,曾经疯狂地破坏了多少文物古迹,但武侯祠却片瓦未损,至今每年还有200万人来拜访。这是一处供人感怀、抒情的所在,一个借古证今的地方。

李大钊的后代

李大钊的后代 李大钊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尽管他就义了,但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李大钊的子女后代李大钊11岁时,因为家中无劳力,爷爷就给他完了婚,娶了16岁了赵纫兰。赵纫兰一生默默无闻,她为声名显赫、壮烈刚直的丈夫作了很多牺胜。李大钊就义后留下五个子女: 长子李葆华(1909—2005),男,汉族,曾用名赵升阳、赵振声,化名杨震,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李大钊之子。1909年出生于河北,后于日本留学。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投身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长,后调任安徽省省委书记。1973年出任贵州省省委第二书记,同年中共十大被选为中央委员。1978年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并于中共十一大连任中央委员。1982年卸任人民银行行长之职,同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005年2月19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次子李光华。1922年在北京出生。父亲牺牲时刚满4岁。1933年母亲病故时,也只有10岁。他在党组织和亲友的关怀抚育下成长。1940年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后,曾任中共乐亭县委宣传部长、唐山华新纺织厂党委书记等职务。1956年调任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党委书记。 幼子李欣华。他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第一个回家乡的大钊儿女。1927年在大黑坨出生,未能与父亲见过面。1933年母亲病故时他只有5岁。后在党组

织和友人的帮助下,接到北京读书。1940年跟随哥哥姐姐到延安。从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市大峪中学校长,门头沟师范学校党委书记兼教师进修学校校长。1989年病逝于北京。 长女李星华(1911-1979)。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李星华随母亲一同被捕,其兄李葆华当时不在家,逃过一劫。1931年,李星华复学。1937年在中法大学毕业1940年与妹妹一起赴延安市。主要作品有《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集》《十六年前的回忆》,其中《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在她去世后不久就出版,为读者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大革命”中郁愤成疾,双目失明,1979年病故,终年68岁。 次女李炎华,1919年生。大钊牺牲时她8岁。从小学习刻苦。在大黑坨小学工作多年。全国解放前夕到冀东建国学院工作,后调北京。 李克强是李大钊的孙子吗? 不是,李克强的父亲叫李奉三,李奉三在安徽省定远县九梓乡出生,共七兄弟姐妹。1951年,李奉三任安徽省凤阳县副县长,后到安徽省文联工作,其后升为安徽省蚌埠巿中级人民法院院长,1975年,任省委文史办公室主任,直至退休,1999年去世。现在只有五弟李敬初尚在人间,独居于九梓乡。 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李宏塔是李大钊的孙子、老革命家李葆华的儿子。李葆华是李大钊之子,李宏塔是李大钊的孙子。

国防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国防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国防就是指国家的防务,是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巩固与否,维系着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国防的强弱与国家安危、荣辱和兴衰休戚相关。一个民族没有国家只能任人宰割,一个国家没有国防只能任他国侵略、践踏! 犹太民族作为一个古老的种族,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从古希腊神话中就有提及。此后,犹太人一直为世人所熟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曾湮灭,曾数次登上历史大事件之中。犹太人虽然在历史舞台中活跃着,但却不曾拥有自己的国家的,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地,沦为他国属民。 信仰上的区别在欧洲多年来深刻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不断被利用,造成犹太人在欧洲国家长期受到歧视、迫害和杀戮。19世纪末期,由于东欧的迫害加剧,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逃离此地,大多数投奔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到1924年,共有大约两百万犹太人移民至美国,因当时美国社会对待犹太族群的态度相对比东欧而言更加宽容。欧洲对犹太人的迫害终于在大德意志帝国时期达到顶峰,发生了灭绝约600万犹太人左右的大屠杀,几乎彻底摧毁犹太人在欧洲2000年的文化历史沉淀。 这就是没有自己国家的悲哀,拥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信仰,但唯一没有自己的国家,这就是造成犹太人长期被歧视、迫害和杀戮的根本原因。直至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犹太人才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才终于立足在世界民族之林。随着1948年以色列国的建立,犹太人在两千年前丧失的独立地位获得心声。为让“流亡他乡者重聚家园”的精神历年得以实现,以色列大门敞开,欢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回自己的国家并获得公民资格。今天的以色列是中东的第一强国,虽是弹丸小国,但却是经济与军事一体的战争强国,是中东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以色列重视国防,基本上是全民皆课为兵的国家,军队体系先进健全,武器装备都居于世界的前列,国防力量空前强大,今天的以色列是一个可以让美国这个超级大国都为之侧目的军事强国。没有国家一个民族无法在世界上屹立,没有国家一个民族无法被人们尊重,没有国家一个民族只能受人欺凌!

中国精神民族的脊梁

说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其实毫不过分。且不说她幅员之辽阔、历史之悠久、文明之辉煌,单是新中国50余年来的成就,就足以折人之心: 我们只用了20多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发展上用了半个世纪才走完的道路;我们用别人无法想像的时间和条件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开发;我们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制造出汽车、飞机、轮船,从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工业;如今,我们自己的祖国强大,兴盛,能屹立于世界东方,是美好的愿望。然而以上的种种却显然有些虚骄之气和浮躁心态。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可以发现,中国的整部近代史实际上是饱受外来侵略和威胁,人民奋起反抗的血泪史。一个被侵略被压迫的民族,为了伸张正义,维护自身的人生权与民族尊严,高喊民族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无疑是进步的表现。改革开放后,我们更面临许多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万众一心,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弘扬爱国主义更是值得提倡。这一切,缘于一种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缘于一种绵延数千年而沉淀于中国人民血液中的巨大神力——中国精神! 那么,什么是中国精神呢?是“愚公移山”式的奋斗精神,还是“羿射九日”的拼搏精神?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不屈精神,还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应该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然而,笔者以为,中国精神更为重要的体现还是那存在于国人深处的忧患意识。《易传》之中“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条命题也许可以为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中国精神作一个大致的概括。 中国曾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古就战乱频繁。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持。她的子民至少要团结、坚强、拼搏和爱憎分明,——这些素质绝不能少,否则只靠众多的人民,如何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呢!而只有中国精神,则使得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得以存在、延续、发展。到了近现代,作为中国精神之主导的忧患意识,更成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们拯救国家、救亡图存的强大精神支柱。以拯国救民为己任的林则徐面对着洋人的欺凌和政府的腐败,用他忧国忧民的赤胆诚心抒写了中国人不甘屈辱的壮歌。“弃医从政”、“弃医从文”的孙中山和鲁迅都以其传奇色彩的经历定格成了“中华绝唱”。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振兴祖国体育事业,更有多少体育健儿努力拼搏,汗洒赛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了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又有多少优秀儿女兢兢业业,奉献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从而创造了无数的奇迹;而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多少海外游子毅然抛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学成归来,甘愿与祖国母亲同甘共苦,把自己的激情与才智贡献给祖国……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精神表现了不同的形式和各异的内容。然而,其本质却只有一个:为了中国的腾飞、为了中国人的中国!其心可鉴,其志可钦! “海不辞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方能就其高”,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我们要逐步树立一种“世界人”的思想,以“兼容并蓄”的中国精神看待世界,融入世界,而不仅仅以“中国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寻找民族归属感和民族精神的同时,别忘了把自己融入在世界的坐标上,让中国精神与之相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运用各种先进文化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出贡献!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精神无疑成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赖以强大昌盛的内在动力,作为中华文化赖以光大辉煌的民族灵魂,作为始终支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为民族救亡和振兴奋斗不息的坚强意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