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创新分析——以华为为例

技术创新分析——以华为为例

技术创新分析——以华为为例

V 〇I.40/N 〇. 16/Westleather

技术创新分析

—以华为为例

彭明蕊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的立足之本,华为无疑是众多优秀的创新公司中的佼佼者。本文选取了华为公司,分析了其从 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创新发展过程,为其他公司探索创新之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华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TJ 510.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 -1602 (2018) 16-0083 -01

1华为简介

从1987年到现在,华为经过31年的发展,由当初的一家不知名的 小公司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通信技术领域的翅楚,在云计算、电信运营商

和企业终端等领域取得不菲业绩。截至目前,华为的员工数目超过17 万,为全球170多个地区和国家、20多亿人口提供通信服务。[1]1. 1 g 历程。华为于1987年成立,以代理销售用户交换机起 家。1989年,华为开始了模仿创新之路,先后推出BH 01、BH 03、 HJD 48等产品。1994年华为研发C &C 08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 之后,华为开始了技术创新之路。2015年底,华为的业务范围覆盖了包 括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华为在全球 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中处于领头羊地位,实现了自主品牌的国际化。

1. 2卓越的创新能力。华为的立足之本是其拥有核心的技术 创新能力。自从2005年技术专利申请位列全国第一之后,华为连续

几年的技术专利申请均名列第一。2014年华为以3442件专利申请

数成为全球专利申请最多的企业。2015年底,华为拥有的专利授权 数量共计52377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90+。[1]

华为坚持将超过每年销售额的10+用于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

2015年,华为在研发上花费了 596亿人民币,超过了总收入的 10+。目前为止,华为员工中从事研发的人员超过7.9万,是员工

总人数的45+。2技术创新过程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华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经历了从模仿创

新到合作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创新过程,从一个不知名的民营企业

迅速成长为全球知名企业。

2.1模仿创新。1989年,华为最先开始从事的是代理销售用 户交换机以赚取差价。由于代理行业的利润空间小,发展前景不

大,华为开始模仿创新。华为从其他地方买来产品的零部件,模仿

现有产品,组装成新的产品,配上华为自己的标签和使用说明,华

为的第一个产品BH 01就诞生了。BH 01这一组装产品生产成本相对 具有竞争优势,同时,华为对该产品提供了较好的售后服务,推出 之后反响热烈。BH 01的销售成功后,华为趁热打铁,在BH 01的基 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随后推出了华为的自主产权产品BH 03。推 出BH 03之后,华为学习吸收HJD 04产品技术,模拟创新生产出 HJD -04用户交换机,迅速积累了资金,树立了公司形象。与此同时,华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优秀技术人才和创新人

才,并开始将大量的资金注入到产品研发中。华为积极与各大高校

开展合作,高校学生的加入催生了 HJD 48产品。与之前的同类产品 相比,HJD 48体积小,节省空间,增加了用户的数量,大大提升了 集成程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性价比,销量一度居高不下。

1994年华为自主研发了 C &C 08交换机,并提出6件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标志着华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处于适度领先地位。2.2合作创新。1990年代后期,华为意识到模仿并非企业发展

的长久之计。随后,华为一方面在国内开始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等进 行合作,另一方面,华为与国外企业积极展开合作,主动融入到全球创 新系统当中去,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的创新性和开放性。

1997年,华为成功研发了商用GSM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998年,进军到3C 领域中。2002年,华为推出QuidwayNetEngine 系列高端路由器等产品,研发成功40G SU H 系统。2003年,华为成 为我国第一家能独立开发设计并优化WCDMAASIC 芯片的厂商。[3]2.3 自 创

华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2002年,华 为投入30亿元来更新研发设备、建立高端人才库、创建中央研究

院。截止2014年底,华为建立的联合创新中心有28家,实现的联 合创新有100多个,与华为开展合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有200多家, 与业界大多数主流厂商签订了交叉许可协议。[3]

2003年7月,华为成立了手机业务部。2004年,华为针对我国市场 开发了 3C 移动通信标准。2009年2月,华为推出第一款Android 智能手 机。2010年,华为与他人合作开发UMTS 技术。2011年,华为研发成功

首款高端路由器200C 线卡。同年8月,华为推出了云服务平台以及全 球首款云手机¥9〇。[2]2013年,华为成为世界上规模商用能力的400C 核心路由器的唯一一家拥有者。同年,华为推出了网络部署方案,研发

成功LTE 创新技术,推动企业的迅速发展。从2008年开始,华为的技术创新和发明更多地体现了独立性, 不再过多依赖外部。现在,华为积极参与到5C 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当中,逐步从一个追随者蜕变为行业领跑者。

3结语华为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人低级向高级的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 过程,并逐渐展现出开放性和合作性,呈现出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发 展趋势。随着创新能力和技术的提高,华为在创新领域已达到极高的水 平,可供其模仿和超越的企业越少,华为接下来要立足自身,整合 全球创新资源,方可获得更大的发展,成为领袖级企业。参考文献:

[1] 尹志欣,袁立科,李振兴.高科技企业全球创新布局及模式 选择——以华为公司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2017 (10)$

72 -79.[2] 张永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演化分析:以苹果、三星和华为 为例[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33 (02)$ 54-61 + 111.

[3] 牛力娟.基于知识治理机制视角的华为技术创新路径分析与 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16, 34 (04)$ 17-20.作者简介:彭明蕊(1993 -),女,汉族,山东聊城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华为的成功案例分析

华为的成功案例 发展战略 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华为积极致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一个人人共享、更加美好的全联接世界,实现人与人、行业与行业、物与物的全面互联。整合全球资源,开展本地化运营,提升当地技术与经济水平,实现整个产业链和行业之间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信息行业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华为围绕客户需求和技术领先持续创新,与业界伙伴开放合作,聚焦构筑面向未来的信息管道,持续为客户和全社会创造价值。基于这些价值主张,华为致力于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华为力争成为电信运营商和企业客户的第一选择和最佳合作伙伴,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1、华为的一体化战略 (1)、横向一体化战略 在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2)、纵向一体化战略 华为所面临的通讯信息市场,可谓是竞争激烈,强手如云,华为始终能够在竞争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占据主动。这要归功于华为灵动的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前向一体化战略 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可以是华为控制销售和分配渠道,有助于改善库存积压和生产下降的局面。 ●后向一体化战略 即发展企业原有业务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料、配件、能源、包装和服务业务的生产经营。 华为先后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海思公司,华为赛门铁克公司等从原材料、研发、以及和经销商合作、技术支持和服务等使得华为对原材料的成本、可获性及质量有了更大控制权。在拥有的众多的自主产权、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的同时,在于思科、爱立信、北电、贝尔等通讯巨头谈判时有了足够的底气和实力。 (3)、多样化战略—相关多样化战略的选择 华为在电信通信行业内,不断开拓新的产品和技术。 竞争战略 专业化战略 不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华为选择了只做设备供应商,选择的是专业化的发展战略。它定位于“做世界级的、领先的通讯设备供应商。”并写入《华为基本法》,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1、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 2、、专业化产品体系

华为公司如何建立新产品的研发技术管理体系

华为公司如何建立新产品的研发技术管理体系 在2007年结束的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上,华旗资讯、深圳迈乐数码、纽曼等多家中国企业的MP3和MP4产品由于涉嫌专利侵权而被查抄,成为此次CeBIT最受关注的新闻之一。 据报导,中国制造的DVD产品,每一台的出口价格也就是30美元左右,但向汤姆逊、6C组织联盟(日立、松下、JVC、三菱、东芝、时代华纳)、3C组织联盟(索尼、先锋、飞利浦产品)支付的专利费成本就高达15 美元以上,因为这些生产DVD的大多数企业缺少核心技术。 同是中国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个总部设在中国深圳的国际电信设备商,2008年提交了1737项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超过了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大户松下(日本)的1729项,和皇家飞利浦电子有限公司(荷兰)的1551项,华为公司名列PCT申请量榜首。 同是中国企业,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这要从企业技术管理体系(MOT)来分析。 华为技术在1999年引入集成产品开发(IPD)管理体系时,就在IBM咨询顾问的指导下,实施了MOT管理咨询,为华为公司在技术上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技术管理体系简介 技术管理体系在一些书籍和文章中简称MOT,它是企业通过相应组织,对技术平台、技术要素、和重用技术模块(CBB)进行识别、规划、研发和管理,以提高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减小市场与技术风险,达到产品快速、高质量、低成本上市为目的。 技术管理体系(MOT)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成熟发展,例如在日本,在学习美国技术创新体系后(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技术创新管理,成立了技术与创新管理学会,IBM等高科技公司更是创新的典范),在日本成立了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TIM-Japan),日本企业也非常热衷于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在三菱研究院(MRI)建立了技术管理协会。 IBM推行的技术管理体系,为华为公司创新管理、建立华为核心技术竞争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技术管理体系在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模块,和产品管理、市场管理、供应链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作为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它具有一些核心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研发是一项投资行为:要从投入与产出、赢利的角度来看待技术创新。 2. 基于市场的技术研发:技术研发要关注市场需求,是基于市场的创新,虽然有些需求是潜在的、未来的,它以市场的关注点作为创新的基础。

IT行业的技术创新之路

IT行业的技术创新之路 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科研强度对比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创新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由于起步晚和其他种种原因,技术创新层次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在这方面发展十分迅速,技术创新能力逐年提高,已经能够与部分发达国家相近。 各国(地区)今明两年科研支出情况对比 国家和地区2010年支出 (亿美元) 占GDP% 2011年支出 (亿美元) 占GDP% 美国3958 2.7% 4053 2.7% 日本1420 3.4% 1441 3.3% 中国1414 1.4% 1537 1.4% 印度333 0.9% 361 0.9% 欧洲2686 1.7% 2766 1.7% 其他国家348 1.2% 363 1.2% 1997-2007年各国R&D占GDP的比重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虽然在科研支出总量上位居高位,但是比重却不大。并且发达国家在科研支出方面的低迷,主要也是因为近期的经济状况不佳。此外,在专利方面。经《中国专利活动》报告预测,我国在推进创新议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年度专利量将于2011年底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报告,我国在本国专利申请量方面表现出迅猛增长,从2006年的不到9万项增加到了2010年的23万项。在研究选定的技术领域,针对我国2006年至2010年间的国内专利申请量的分析结果,所有领域都显示增长趋势,其中电

气机械、设备、能源、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测量仪器和制药在2010年排在前五位。 报告指出,我国在国外的专利申请水平仍然较低,但呈稳步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只有5.6%的发明通过在国外提交全球专利申请实现了保护,远不及美国和日本。美国在国外保护其48.8%的国内专利,而日本则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其38.7%的专利。 然而,即使种种数据表明,我国的科研能力正在提升,我们也要认清我们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我们能从下表看到在全球前25家R&D投入公司中并没有中国公司在列。这也就暗示着,我国高研发经费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企业。 全球R&D投入TOP25

华为创新之路给中国通信企业带来的启示

华为创新之路给中国通信企业带来的启示 在中国企业或行业的创新中,走向成功的也为数极少,无数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先烈。究其原因,不外乎几种:一,因为有国外现成的技术和产品可以引进,导致企业不想创新、不愿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同样严重的是同赴黄泉的竞争后果。比如中国计算机产业开创者们长城电脑(000066,股吧)、实达电脑,同创,东海,康佳,熊猫,创维等等; 二,不能立足市场持续创新。比如推出04机万门程控交换机开启中国通信业兴起之路,但现在已经消失的巨龙通信; 三、创新战略和创新机制不健全。如中国人首次运用数字压缩和解码技术研制的VCD整机技术发明,由于该技术发明人没有申请专利,导致国几百个厂家生产VCD,市场一片混乱的结果是整个产业的凋零; 四、产业崛起之后遭遇国外利益集团以高昴专利池收费、贸易保护措施等形式加以阻挠和削弱。比如2004年中国DVD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3时,向中国DVD厂商收取专利许可费的跨国企业由最初的1家增加到40家,总共专利许可费用超过20美元,中国DVD企业生产一台DVD利润仅为30元人民币,中国DVD企业难以为继,最终导致从辉煌走向没落。 中国通信业发展30年,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通信业的创新也走在了所有行业的前面。历程中虽然充满艰险,典型例证有巨龙的消亡、凯明的轰然倒下,但也成就了像华为技术(以下

简称华为)这类在国际通信舞台上长袖擅舞、独领风骚的中国企业。2009年华为实现全年300亿美元的销售额,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设备商;在光传输、光接入、移动宽带核心网、移动基站等诸多领域,华为2009年的出货量位居全球首位。如今的华为,不仅成为中国通信企业的成功典,其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努力和成绩,也使它正在成长为全球通信行业的引领者。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大智大勇体现在能不能创新(是否有创新环境、和创新背景),想不想创新(创新动力在哪里、动力足不足),敢不敢创新(是否敢投入、投入力度有多大),会不会创新(创新管理和机制是否健全、创新策略是否正确)等方面。在明确“能创新”和“想创新”之后,华为在创新方面的大智慧更多地体现在坚定不移的创新大投入,规化的创新流程管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理念,创新之后的进一步开放创新等等。从创立之初注册资本仅有2.4万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到如今让人尊敬的国际通信巨头,华为的创新应该能给中国的通信企业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然而后起国家的企业和产业的崛起,必然会遭遇先机占据利益者的阻碍,来自国际环境的压力将会让中国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们也期盼,中国通信企业的创新之路和发展之路,能在政府和本土市场的保驾护航之下,涌现出更多的“华为”。到那个时候,中国通信业、中国通信企业屹立不倒的巅峰时代就将真正到来。 1持之以恒的创新投入

华为公司系统的技术管理体系

华为公司系统的技术管理体系 在2007年结束的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上,华旗资讯、深圳迈乐数码、纽曼等多家中国企业的MP3和MP4产品由于涉嫌专利侵权而被查抄,成为此次CeBIT最受关注的新闻之一。 据报导,中国制造的DVD产品,每一台的出口价格也就是30美元左右,但向汤姆逊、6C组织联盟(日立、松下、JVC、三菱、东芝、时代华纳)、3C组织联盟(索尼、先锋、飞利浦产品)支付的专利费成本就高达15美元以上,因为这些生产DVD的大多数企业缺少核心技术。 同是中国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个总部设在中国深圳的国际电信设备商,2008年提交了1737项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超过了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大户松下(日本)的1729项,和皇家飞利浦电子有限公司(荷兰)的1551项,华为公司名列PCT申请量榜首。 同是中国企业,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这要从企业技术管理体系(MOT)来分析。 华为技术在1999年引入集成产品开发(IPD)管理体系时,就在IBM咨询顾问的指导下,实施了MOT管理咨询,为华为公司在技术上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技术管理体系简介 技术管理体系在一些书籍和文章中简称MOT,它是企业通过相应组织,对技术平台、技术要素、和重用技术模块(CBB)进行识别、规划、研发和管理,以提高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减小市场与技术风险,达到产品快速、高质量、低成本上市为目的。 技术管理体系(MOT)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成熟发展,例如在日本,在学习美国技术创新体系后(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技术创新管理,成立了技术与创新管理学会,IBM等高科技公司更是创新的典范),在日本成立了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TIM-Japan),日本企业也非常热衷于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在三菱研究院(MRI)建立了技术管理协会。 IBM推行的技术管理体系,为华为公司创新管理、建立华为核心技术竞争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技术管理体系在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模块,和产品管理、市场管理、供应链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作为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它具有一些核心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研发是一项投资行为:要从投入与产出、赢利的角度来看待技术创新。 2. 基于市场的技术研发:技术研发要关注市场需求,是基于市场的创新,虽然有些需求是潜在的、未来的,它以市场的关注点作为创新的基础。 3. 业务分层管理:将复杂的业务进行分层细化管理,在每个层次上都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待,面向市场需求进行研发,如解决方案层、技术平台层、技术要素层。 4. 技术重用(CBB):技术模块重用是最大限度地提升研发效率,在质量提升、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都大有益处。 5. 跨部门团队技术研发:技术研发不仅仅是技术部门的事情,也是市场、采购等部门的职责,跨部门的合作才能减少沟通壁垒。 6. 结构化的研发流程:技术研发是可管理的,是基于结构化的流程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不是在“混沌世界”的灵光乍现。 7. 开放式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的来源不仅仅是内部的创新元素,也要通过外部网络如合作、联盟、收购、风投、创新网络等方式。

《华为创新》读后感

《华为创新》读后感 计量中心-李鹏举 华为目前是世界上吵得最热的企业了,也是中国最值得骄傲的企业,中国的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像华为这样的企业能让西方国家变得如此谨慎,担忧,美国不惜扣押华为高层孟晚周来压制华为,西方国家不是害怕华为的这个企业,而是害怕华为的技术,创造力,害怕中国以后再出现十个、百个、华为这样的企业。 华为的任何管理者,包括任正非,到全世界出差,不能坐飞机的头等舱,如果坐头等舱,多出来的钱需要自费。这是任正非和华为各级管理者的道德自觉吗?当然不是,这是一种价值趋向,即整个组织的所有神经末梢,任何体系、任何人,所有的劳动和奋斗,所有的组织成本都只能围绕客户这样一个方向。华为没有专为领导人使用的专车、司机,在国内任何地方,多数情形下,任正非出差不是自己开车就是打出租车,上飞机没有人送,下飞机没有人接。经常自己拉一个行李就去坐出租车。 作为领袖或者创始人的任正非,通过严格的自我约束使得华为取得巨大的成功,华为不是一夜之间成为黑马的,华为是如何一步步的走向成功的呢 1“创新”促使华为从一个弱小的、没有任何背景支持的民营企业快速地成长、扩张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导者 过去三年以来,全球通信行业呈现出一种萎缩、低迷的状态,但华为2015年将比2014年收入增长30%以上。 华为公司成立于1987年,在28年里,呈现出这样几个阶段: 1987年-1992年,这个阶段的华为是一个贸易类的公司。华为的创业资本金只有21000人民币,五年时间,从3名员工发展到1992年的200多名员工。这时候主要从事的是通信交换机产品的贸易代理。1990年开始华为有了自己的交换机产品,但是技术和产品质量都比较低端,当时中国的通信市场主要被西方公司所占据,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华为的产品主要用于中小企业内部通信方面。 1997年-2000年,华为进入到了中小城市市场,即地级市以下的市场。 1996年开始向中国之外市场开拓,但是持续多年屡战屡败,然而华为却屡败屡战。 2000年-2004年,华为在全球新兴市场,比如俄罗斯、东南亚、非洲市场有了重大突破。 到今天,华为已经全面进入全球各大市场,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市场。过去七年,华为65%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中国之外的海外市场,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民营公司,能够在28年内快速成长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导者,主要依靠的是什么?在我对华为16年近距离的追踪、考察、研究过程中,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自主创新案例xx 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 五年”的宿命,我们也听到和看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的悲伤故事。但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2万元起家,用25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和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华为成功的秘密就是创新。创新无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法宝,同时它也是一条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的成长之路。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被称为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和一个品牌的价值核心。 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回顾华为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正是这种强烈的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 华为虽然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做贸易”起步,但是华为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继续沿着贸易”的路线发展,而是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华为把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数十年如一日,近10年投入的研发费有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华为15万名员工中有近一半的人在搞技术研发。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华为在招揽人才时提供的薪资常常比很多外资企业还高。 华为的创新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各个细节之中,但是华为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它打造的是一种相机而动、有的放矢的创新力,是以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为导向,紧紧沿着技术市场化路线行进的创新,这是一种可以不断自我完善与超越的创新力,这样的创新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1.小灵通与3G 在国际化战略中,华为与大多数科技公司只盯着眼前利益的技术机会主义”态度不同,华为对技术投资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如在小灵通”火热时期, UT斯达康、中兴等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赚了不少真金白银。相比之下,华为在小灵通”上反应迟钝,却把巨资投入到当时还看不到钱景”的3G技术研发,

任正非:华为只推动有价值的创新

任正非:华为只推动有价值的创新 华为投入了世界最大的力量在创新,但华为反对盲目的创新,反对为创新而创新,华为推动的是有价值的创新,任正非说。 华为是一家创新型的企业吗?前不久,欧洲一家通信制造商的高管在一个非正式场合这样讲道:过去20多年全球通信行业的最大事件是华为的意外崛起,华为以价格和技术的破坏性创新彻底颠覆了通信产业的传统格局,从而让世界绝大多数普通人都能享受到低价优质的信息服务。 然而,令人纳闷的是,“创新”一词在华为的“管理词典”中却不多见,在任正非20多年来的上百次讲话、文章和华为的文件中,“创新”是被提到最少的。尤其在近两年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风靡整个中国产业界的氛围下,任正非却在华为15万员工中大谈以乌龟精神追赶龙飞船,要求上上下下“拒绝机会主义”,沿着华为既定的道路,并且不被路旁的鲜花所干扰,坚定信心地朝前走…… 那么,这一切背后到底反映着什么样的企业哲学观,以及在哲学观基础上的华为的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创新故事? 一、关于创新:追随·连续·颠覆 什么叫追随型创新呢? 就是模仿。中国大量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的所谓创新,都应该属于追随型创新,包括华为的早中期,甚至在今天,很多产品都属于追随型创新。这跟我们的文化有很大关系。 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不同是,美国从孩子开始,就让他们展开大视野,培养他们领袖精神的成长。而中国重在培养孩子的循规蹈矩的工匠精神,工匠文化的背后是模仿型思维。 由于历史、文化、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东方民族在模仿式创新方面非常有智慧——日本人在这方面尤其突出。但在颠覆性创新方面,在另辟蹊径的创新方面,我们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有很大的缺陷。但是,这也不完全是坏事。几年前有两位美国学者在一篇相对客观严谨、不带偏见的报告中评价说,中国人的创新本质不在常规的突破层面上,而在

华为创新之路给通信企业带来的启示

华为创新之路给通信企业 带来的启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华为创新之路给中国通信企业带来的启示在中国企业或行业的创新中,走向成功的也为数极少,无数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先烈。究其原因,不外乎几种:一,因为有国外现成的技术和产品可以引进,导致企业不想创新、不愿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同样严重的是同赴黄泉的竞争后果。比如中国计算机产业开创者们长城电脑(000066,股吧)、实达电脑,同创,东海,康佳,熊猫,创维等等; 二,不能立足市场持续创新。比如推出04机万门程控交换机开启中国通信业兴起之路,但现在已经消失的巨龙通信; 三、创新战略和创新机制不健全。如中国人首次运用数字压缩和解码技术研制的VCD整机技术发明,由于该技术发明人没有申请专利,导致国内几百个厂家生产VCD,市场一片混乱的结果是整个产业的凋零; 四、产业崛起之后遭遇国外利益集团以高昴专利池收费、贸易保护措施等形式加以阻挠和削弱。比如2004年中国DVD 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3时,向中国DVD厂商收取专利许可费的跨国企业由最初的1家增加到40家,总共专利许可费用超过20美元,中国DVD企业生产一台DVD利润仅为30元人民币,中国DVD企业难以为继,最终导致从辉煌走向没落。 中国通信业发展30年,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通信业的创新也走在了所有行业的前面。历程中虽然充满艰险,典型例

证有巨龙的消亡、凯明的轰然倒下,但也成就了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这类在国际通信舞台上长袖擅舞、独领风骚的中国企业。2009年华为实现全年300亿美元的销售额,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设备商;在光传输、光接入、移动宽带核心网、移动基站等诸多领域,华为2009年的出货量位居全球首位。如今的华为,不仅成为中国通信企业的成功典范,其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努力和成绩,也使它正在成长为全球通信行业的引领者。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大智大勇体现在能不能创新(是否有创新环境、和创新背景),想不想创新(创新动力在哪里、动力足不足),敢不敢创新(是否敢投入、投入力度有多大),会不会创新(创新管理和机制是否健全、创新策略是否正确)等方面。在明确“能创新”和“想创新”之后,华为在创新方面的大智慧更多地体现在坚定不移的创新大投入,规范化的创新流程管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理念,创新之后的进一步开放创新等等。从创立之初注册资本仅有万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到如今让人尊敬的国际通信巨头,华为的创新应该能给中国的通信企业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然而后起国家的企业和产业的崛起,必然会遭遇先机占据利益者的阻碍,来自国际环境的压力将会让中国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们也期盼,中国通信企业的创新之路和发展之路,能在政府和本土市场的保驾护航之下,涌现出更多的“华为”。到那个时候,中国通信业、中国通信企业屹立不倒的巅峰时代就将真正到来。

华为公司技术创新风险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c13193846.html, 华为公司技术创新风险评价 作者:李晓婷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6期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经济的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产业结 构、经济模式急需调整。企业是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经济模式转变的重要载体,而高新技术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国家竞争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国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华为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环境,探讨华为公司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使企业可以有的放矢的针对各风险的不同危害程度,采取不同的风险对策,对于华为公司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风险评价,对华为公司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华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4技术经济学 The risk of Huawei company about technology innovation Li Xiao-t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Gu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9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economic, it faces many problems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so it is urgent to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the model of economic The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mode adjustment,upgrading of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At the same tim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nhancement in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takes China's well-known high-tech enterprises - Huawei company as the research object,By search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ombine with the polic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state and discuss on the risk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cess in the company Huawei, So that the enterprise can have a definite object in view of the different harm degree for each risk and take different risk countermeasures ..It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ies risk management of Huawei company. Keywords: Huawei; High-tech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isk management 1 华为公司概况

华为自主创新战略的经验启示

华为公司自主创新战略及其经验启示 袁华连何馨滢郭敏华张涵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本文通过对华为公司自主创新发展历程的探讨研究,从而得出对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信息产业华为公司自主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产业迅猛崛起,如今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等综合性生产活动,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现在信息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有着高科技、高投资、高利润的特点,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在信息产业中,由于收益递增率的作用,高技术也不一定就必然能获得高附加值,把技术创新与市场联系起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企业在选择技术领先策略时,应在加强对其核心技术保护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开放技术的比例,一种比较理想的技术创新战略应当是企业致力于再企业核心技术上保持领先,而在产品平台上实行尽可能广泛的开放与合作。且在信息产品的营销活动中需注意克服传统的工业时代为产品定价和营销的方式,也需注意产品的技术优势不是导致商业成功的唯一决定因素。所以要通过营销努力,建立一套行业事实标准时信息产业经营的最理想状态。在中国,信息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历程。回顾改革开发以来,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道路,可以看出以华为代表的一批通讯设备制造企业是我国信息产业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研究探讨华为等企业的发展路径对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华为公司发展历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建于中国深圳,是全球最大的

华为创新读书心得

读华为创新有感 华为从最初的势单力薄,到在众多电子科技企业的竞争大潮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初始阶段的激励创新,离不开最初集中力量的突破;而创新也成为了华为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焦点,创新是一个企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企业快速成长的必然机会。 作为一名国企的员工,我觉得任重而道远,因为不仅仅要贯彻和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更重要的是学会创新,学会突破;华为的颠覆型创新及创新发展之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从华为的创新路上我们能学到了什么? 1、华为最可怕的就是执行力,能执行到位,其实也就是学习能力强;我们不是要学华为的经营模式,我们要学的是华为的发展战略眼光,学习它颠覆型创新,以价格和技术赢得战场,赢得商机;华为的颠覆型其实就是追随式创新加连续型创新,在普通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华为的创新是广泛的: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 2、华为坚持在大平台上持久地大规模投入,拒绝机会主义,拒绝短视,敢于抓住机会开窗的一瞬间,赢取利润,以支持长线产品的生存发展;当长得长、当短得短;长短结合、相当益彰;利用商业模式的创新广泛影响人类的生活,用商业运作的模式来发展业务,建立在平衡的商业生态循环中,这才是华为的主力军。 3、客户需求是创新之本,这一点华为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华为反对盲目创新,积极推动有价值的创新;其中开放式合作是创新的基石,华为坚决反对投机倒把,用开阔的胸怀与包括竞争对手、客户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价的标尺,成就客户就是成就我们自己。 4、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代表着未来创新的主朝流;华为在创新的道路上也会遇到挑战与危机。但是,华为有自己的应对策略:a、拒绝保守,开拓性创新;b、有一批年轻战队的研发;c、有效运用实用主义,拿来主义; d、服务战略的改变; e、有快速应变能力和强悍的执行力。战略资源的整合包括技术、人力、资本资源的整合,华为用这三大战略赢得了市场。在市场与研发上进行组织创新,以市场突破、技术研发、层层突破、层层把关为原则,以整体作战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相结合。 5、“工者有其股”这应该是华为最大颠覆型创新,是华为创造奇迹的根本所在;华为有八万股东,这是在制度上一大创新;让人人都觉得再为自己打工,在为自己做事,从而留下了人才,储备了人才,正是这些一流的人才,忘我奋战,为华为打下了一流的市场,稳固了华为的大好江山。 6、企业精神领袖的作用:一个领袖和他的企业之间往往有太多耐人寻味的关系,就像人们一提到微软就会联想到比尔·盖茨,一提到海尔就会联想到张瑞敏一样,提起华为不可避免要提到任正非;华为的成功,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任正非有一个战略家的思想,任正非的企业发展理念以及华为的成长经验,对中国本土企业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对国外企业发展也同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自主创新案例——华为 在过去地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地宿命,我们也听到和看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地悲伤故事.但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万元起家,用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地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强和全球最大地通信设备制造商,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地奇迹! 一.综述 华为成功地秘密就是创新.创新无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地法宝,同时它也是一条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地成长之路.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被称为一个企业地生存之本和一个品牌地价值核心.b5E2R。 “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地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地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地创新精神.“回顾华为多年地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地.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地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正是这种强烈地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p1Ean。 华为虽然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做“贸易”起步,但是华为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继续沿着“贸易”地路线发展,而是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华为把每年销售收入地投入研发,数十年如一日,近年投入地研发费有多亿元人民币,在华为万名员工中有近一半地人在搞技术研发.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华为在招揽人才时提供地薪资常常比很多外资企业还高.DXDiT。 华为地创新体现在企业地方方面面,在各个细节之中,但是华为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它打造地是一种相机而动、有地放矢地创新力,是以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为导向,紧紧沿着技术市场化路线行进地创新,这是一种可以不断自我完善与超越地创新力,这样地创新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地基石.RTCrp。 二.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小灵通与 在国际化战略中,华为与大多数科技公司只盯着眼前利益地“技术机会主义”态度不同,华为对技术投资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地.如在“小灵通”火热时期,斯达康、中兴等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赚了不少真金白银.相比之下,华为在“小灵通”上反应迟钝,却把巨资投入到当时还看不到“钱景”地技术研发,华为也因此被外界扣上“战略失误”地帽子.在任正非看来,“小灵通”是个落后技术,没有前景,而才代表未来主流技术发展趋势.事实证明,任正非地判断是正确地.华为从年开始海外布局,在国内市场遭遇建设瓶颈地时候,华为在海外市场开始有所斩获,一路走来,华为如今已成为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地最佳合作伙伴.5PCzV。 现在,华为地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多个国家,服务全球地人口.在全

华为的技术创新之路

华为的技术创新之路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易经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叫大过卦。易经专家解析,大过卦意为创新、改革,中间四阳、上下两阴的爻看似一座棺材,对于大智大勇的人来说,则是一座桥梁——通往未来成功的桥梁。成功或成仁,就在同一卦之中,真正能够走向成功的是少数,走向成仁的一批又一批。 更多企业管理的知识尽在https://www.doczj.com/doc/8c13193846.html,/tall 在中国企业或行业的创新中,走向成功的也为数极少,无数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先烈。究其原因,不外乎几种:一,因为有国外现成的技术和产品可以引进,导致企业不想创新、不愿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同样严重的是同赴黄泉的竞争后果。比如中国计算机产业开创者们长城电脑、实达电脑,同创,东海,康佳,熊猫,创维等等;二,不能立足市场持续创新。比如推出04机万门程控交换机开启中国通信业兴起之路,但现在已经消失的巨龙通信;三、创新战略和创新机制不健全。如中国人首次运用数字压缩和解码技术研制的VCD整机技术发明,由于该技术发明人没有申请专利,导致国内几百个厂家生产VCD,市场一片混乱的结果是整个产业的凋零;四、产业崛起之后遭遇国外利益集团以高昴专利池收费、贸易保护措施等形式加以阻挠和削弱。比如2004年中国DVD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3时,向中国DVD厂商收取专利许可费的跨国企业由最初的1家增加到40家,总共专利许可费用超过20美元,中国DVD企业生产一台DVD利润仅为30元人民币,中国DVD企业难以为继,最终导致从辉煌走向没落。 中国通信业发展30年,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通信业的创新也走在了所有行业的前面。历程中虽然充满艰险,典型例证有巨龙的消亡、凯明的轰然倒下,但也成就了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这类在国际通信舞台上长袖擅舞、独领风骚的中国企业。2009年华为实现全年300亿美元的销售额,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设备商;在光传输、光接入、移动宽带核心网、移动基站等诸多领域,华为2009年的出货量位居全球首位。如今的华为,不仅成为中国通信企业的成功典范,其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努力和成绩,也使它正在成长为全球通信行业的引领者。 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大智大勇体现在能不能创新(是否有创新环境、和创新背景),想不想创新(创新动力在哪里、动力足不足),敢不敢创新(是否敢投入、投入力度有多大),会不会创新(创新管理和机制是否健全、创新策略是否正确)等方面。在明确“能创新”和“想创新”

技术创新分析——以华为为例

V 〇I.40/N 〇. 16/Westleather 技术创新分析 —以华为为例 彭明蕊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的立足之本,华为无疑是众多优秀的创新公司中的佼佼者。本文选取了华为公司,分析了其从 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创新发展过程,为其他公司探索创新之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华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TJ 510.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 -1602 (2018) 16-0083 -01 1华为简介 从1987年到现在,华为经过31年的发展,由当初的一家不知名的 小公司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通信技术领域的翅楚,在云计算、电信运营商 和企业终端等领域取得不菲业绩。截至目前,华为的员工数目超过17 万,为全球170多个地区和国家、20多亿人口提供通信服务。[1]1. 1 g 历程。华为于1987年成立,以代理销售用户交换机起 家。1989年,华为开始了模仿创新之路,先后推出BH 01、BH 03、 HJD 48等产品。1994年华为研发C &C 08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 之后,华为开始了技术创新之路。2015年底,华为的业务范围覆盖了包 括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华为在全球 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中处于领头羊地位,实现了自主品牌的国际化。 1. 2卓越的创新能力。华为的立足之本是其拥有核心的技术 创新能力。自从2005年技术专利申请位列全国第一之后,华为连续 几年的技术专利申请均名列第一。2014年华为以3442件专利申请 数成为全球专利申请最多的企业。2015年底,华为拥有的专利授权 数量共计52377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90+。[1] 华为坚持将超过每年销售额的10+用于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 2015年,华为在研发上花费了 596亿人民币,超过了总收入的 10+。目前为止,华为员工中从事研发的人员超过7.9万,是员工 总人数的45+。2技术创新过程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华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经历了从模仿创 新到合作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创新过程,从一个不知名的民营企业 迅速成长为全球知名企业。 2.1模仿创新。1989年,华为最先开始从事的是代理销售用 户交换机以赚取差价。由于代理行业的利润空间小,发展前景不 大,华为开始模仿创新。华为从其他地方买来产品的零部件,模仿 现有产品,组装成新的产品,配上华为自己的标签和使用说明,华 为的第一个产品BH 01就诞生了。BH 01这一组装产品生产成本相对 具有竞争优势,同时,华为对该产品提供了较好的售后服务,推出 之后反响热烈。BH 01的销售成功后,华为趁热打铁,在BH 01的基 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随后推出了华为的自主产权产品BH 03。推 出BH 03之后,华为学习吸收HJD 04产品技术,模拟创新生产出 HJD -04用户交换机,迅速积累了资金,树立了公司形象。与此同时,华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优秀技术人才和创新人 才,并开始将大量的资金注入到产品研发中。华为积极与各大高校 开展合作,高校学生的加入催生了 HJD 48产品。与之前的同类产品 相比,HJD 48体积小,节省空间,增加了用户的数量,大大提升了 集成程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性价比,销量一度居高不下。 1994年华为自主研发了 C &C 08交换机,并提出6件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标志着华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处于适度领先地位。2.2合作创新。1990年代后期,华为意识到模仿并非企业发展 的长久之计。随后,华为一方面在国内开始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等进 行合作,另一方面,华为与国外企业积极展开合作,主动融入到全球创 新系统当中去,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的创新性和开放性。 1997年,华为成功研发了商用GSM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998年,进军到3C 领域中。2002年,华为推出QuidwayNetEngine 系列高端路由器等产品,研发成功40G SU H 系统。2003年,华为成 为我国第一家能独立开发设计并优化WCDMAASIC 芯片的厂商。[3]2.3 自 创 华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2002年,华 为投入30亿元来更新研发设备、建立高端人才库、创建中央研究 院。截止2014年底,华为建立的联合创新中心有28家,实现的联 合创新有100多个,与华为开展合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有200多家, 与业界大多数主流厂商签订了交叉许可协议。[3] 2003年7月,华为成立了手机业务部。2004年,华为针对我国市场 开发了 3C 移动通信标准。2009年2月,华为推出第一款Android 智能手 机。2010年,华为与他人合作开发UMTS 技术。2011年,华为研发成功 首款高端路由器200C 线卡。同年8月,华为推出了云服务平台以及全 球首款云手机¥9〇。[2]2013年,华为成为世界上规模商用能力的400C 核心路由器的唯一一家拥有者。同年,华为推出了网络部署方案,研发 成功LTE 创新技术,推动企业的迅速发展。从2008年开始,华为的技术创新和发明更多地体现了独立性, 不再过多依赖外部。现在,华为积极参与到5C 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当中,逐步从一个追随者蜕变为行业领跑者。 3结语华为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人低级向高级的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 过程,并逐渐展现出开放性和合作性,呈现出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发 展趋势。随着创新能力和技术的提高,华为在创新领域已达到极高的水 平,可供其模仿和超越的企业越少,华为接下来要立足自身,整合 全球创新资源,方可获得更大的发展,成为领袖级企业。参考文献: [1] 尹志欣,袁立科,李振兴.高科技企业全球创新布局及模式 选择——以华为公司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2017 (10)$ 72 -79.[2] 张永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演化分析:以苹果、三星和华为 为例[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33 (02)$ 54-61 + 111. [3] 牛力娟.基于知识治理机制视角的华为技术创新路径分析与 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16, 34 (04)$ 17-20.作者简介:彭明蕊(1993 -),女,汉族,山东聊城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自主创新案例——华为 在过去得30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就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得宿命,我们也听到与瞧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得悲伤故事。但就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2万元起家,用25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得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与全球最大得通信设备制造商,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得奇迹! 一.综述 华为成功得秘密就就是创新。创新无疑就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得法宝,同时它也就是一条充满了风险与挑战得成长之路。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被称为一个企业得生存之本与一个品牌得价值核心。 “不创新才就是华为最大得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得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得创新精神。“回顾华为20多年得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就是不可能得。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得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正就是这种强烈得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 华为虽然与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做“贸易”起步,但就是华为没有像其她企业那样,继续沿着“贸易”得路线发展,而就是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华为把每年销售收入得10%投入研发,数十年如一日,近10年投入得研发费有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华为15万名员工中有近一半得人在搞技术研发。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华为在招揽人才时提供得薪资常常比很多外资企业还高。 华为得创新体现在企业得方方面面,在各个细节之中,但就是华为不就是为创新而创新,它打造得就是一种相机而动、有得放矢得创新力,就是以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为导向,紧紧沿着技术市场化路线行进得创新,这就是一种可以不断自我完善与超越得创新力,这样得创新能力才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得基石。 二.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1、小灵通与3G 在国际化战略中,华为与大多数科技公司只盯着眼前利益得“技术机会主义”态度不同,华为对技术投资就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得。如在“小灵通”火热时期,UT斯达康、中兴等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赚了不少真金白银。相比之下,华为在“小灵通”上反应迟钝,却把巨资投入到当时还瞧不到“钱景”得3G技术研发,华为也因此被外界扣上“战略失误”得帽子。在任正非瞧来,“小灵通”就是个落后技术,没有前景,而3G才代表未来主流技术发展趋势。事实证明,任正非得判断就是正确得。华为从1996年开始海外布局,在国内市场遭遇3G建设瓶颈得时候,华为在海外市场开始有所斩获,一路走来,华为如今已成为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得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