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文小说中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以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逃离》为例

英文小说中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以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逃离》为例

英文小说中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以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逃离》为例
英文小说中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以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逃离》为例

逃离-爱丽丝门罗 观后感 赏析

逃离-爱丽丝门罗观后感赏析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脚步,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无论是十八岁从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脱丈夫和婚姻的卡拉;放弃学术生涯,毅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朱丽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再无踪影佩内洛普;已然谈婚论嫁,却在一念之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格雷斯…… 真正的逃离不是物理空间上的,而是心灵的。第一篇《逃离》的结尾,主妇卡拉最终还是回到了丈夫克拉克身边。可是白山羊弗洛拉的尸体阻隔了他们心灵接触的可能。大隐隐于市,这是一样的道理。最终极的逃离不是我逃到天涯海角,你遍地寻觅不到,而是我和你相距不过咫尺,却再无靠近的可能。 卡拉年轻鲜活,西尔维亚像女主人爱慕一只刚刚孵出的小鸡一般喜爱她。但这种爱隔着多少时空呢!卡拉永远不能体谅一个迟暮女人对新鲜热腾的事物的爱慕,对于生命的记念和追挽比西尔维亚拥有的所有财产重要得多,而卡拉需要的仅仅是一小叠满足她对美好物质生活的追求的钞票而已。卡拉带着西尔维亚塞给她的一卷钞票逃离她的同居男友克拉克并给他留下了一张纸条: 我已经走了,我不会有事的。 而出于同样的厌倦,几年前她逃离自己的父母时也留下了一张纸条: 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 纸条上提到真实的字眼,仿佛只有她能理解“真实的”三个字如何在她的身体和心灵上留下的分量,也只有她和克拉克的相爱才能诠释“真实”的全部涵义,他们躺在草地上嚼草根哼歌,他们过着浪费金钱浪费时间的快乐时光。 但是过了多久呢,真实的日子陷入艰辛的窘迫现实,她和克拉克失去了激情,卡拉再一次留下纸条,惟一的特殊原因只是:去一个地方,过一种生活,那里将不会包括克拉克。 大巴士里没有年轻人,除了她自己。现在的她正奔向未来世界,但恐惧感像轻烟袅袅冒出,她发现那逐渐接近的未来世界的奇特之处和恐惧之处在于,她无法融入其间。以为还能像当初逃离家庭奔向克拉克时那样欢欣鼓舞,能惘惘然就投入了新的生活,不顾一切的无知原来也是如此美好!但是每一段日子都是生命的印记,她无法抛弃与克拉克相处的那段同居生活留给她的成熟和历练,她再不是往日的无知少女。于是,当她坐在逃往多伦多的大巴士上,突然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恐慌正是源于自由的未来时,巨大的空洞像漩涡一样正一圈一圈把她抽吸进去,她她从车窗玻璃里见到了没有克拉克的自己,像患了幽闭恐惧症的病人一样逃离了大巴士。 卡拉欲逃离与克拉克之间没有激情的生活,西尔维亚为丈夫的病死而感到解脱,克拉克把卡拉心爱的绵羊弗洛拉藏起来最后让野兽吃掉。。。。。。三个人都在逃离某种现实存在但不想继续拥有的生活,每个人都对现状不满,但实际上,他们哪儿也去不了,逃离不过另一种囚禁。 阅读该中长小说,脑内联想到的情景一直都是朦胧淡雅的加拿大乡村,由米色,驼色构成的背景。让人只觉恬淡舒适,仿若初秋的惬意自得。作者的叙事手法也是悠然自得,徐徐铺开故事画卷,不骄不躁,缓缓道来。像截了一段大河,却不是物理上的那种截断,而是心理上的,为观看的方便而截的,前因后果都潜藏着,丰沛奔涌也照旧,甚至比看到整条河流更为浩荡。艾丽丝·门罗笔致绵密,气息醇厚平静,从不因为写小说而人为破坏生活的肌体,刻意制造落差。一切都很淡,但又淡得恰到好处,不至于淡到虚无,也不会浓烈的刺人。 另外,和当代小说锐利却琐碎、简约却留白过多、克制到寡情的作风不同,小说重新成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的翻译活动#若从公元前(世纪%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问世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罗马的西赛罗!)*+,-."’贺拉斯!/.-01*23"以来#翻译学学派林立#学说纷繁$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各自的阐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西方翻译学史就是一部学派的传承与更替’聚合与交锋的历史$国内对于西方翻译理论的译介与评价也有三十年的历史了#由于不同学者对西方翻译流派划分时所依据的标准不同#一度出现了流派名称混乱的情况$有人把文化学派归于(翻译研究)学派的框架之下456(5%(7#也有人用(文化学派)来统称(翻译研究)学派!张南峰’陈德鸿##$$$"$同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有人把它归为(解构学派)或译者中心学派456(7%(8#也有人把它归为翻译研究学派4#6$本文通过对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的梳理与评价#一方面呼吁国内学者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正名)#以方便学术界的理论交流*另一方面希望从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获得启示#以促进国内翻译理论流派的形成$ 一对翻译理论流派的概括和梳理是翻译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许多翻译理论家都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尤金+奈达!5&8!"根据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9*:0;5&’7"$埃德温+根茨勒!<:=0-:>,?1@A,-"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 B5&&(C中#根据二战至九十年代初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状态#依据各流派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在%西方翻译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派!并且在大流派下分出小流派的划分方法比较合理"首先!他划分的目的明确#$$为了强调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其次!这种方法以时间为线!把各个流派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姻亲关系表述得非常清楚!脉络分明"他的缺陷是在当代翻译理论的划分方法上显得有点混乱!而张南峰的划分更易于被学术界所接受"当然!要想得出公正合理的划分还是得考察一下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的渊源" 二从古代的西赛罗到!"#"年!可以叫做传统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学科意识!理论均零碎而不成系统!作者大多是翻译实践家!理论大多是经验性的"&潘文国!$%%$’%从!"&"年雅可布逊&’()*+,*-(./(+’发表他的著名论文(翻译的语言观)开始到0"1$年!可以叫做现代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朦胧的学科意识!认为需要加强翻译学的理论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科学+"人们把这一阶段的翻译研究称之为*语言学派+&陈德鸿,张南峰!$%%%’或*科学学派+&23+45637!0""8’%从0"1$年霍姆斯发表里程碑性的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开始至今!可以叫做当代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学科意识%当代的翻译学阶段是翻译研究最为繁荣的阶段!也是最有争议的阶段%而最大的争端就是*翻译研究学派+之*名+与*实+的问题% 霍姆斯及赞同他主张的一批学者一度被称作*翻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复习进程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 新闻英语,即“新闻报道文章中所使用的英语,具有新闻特性、适合新闻报道要求、适应新闻信息传播需要的语言”(张建,2004),成为了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新闻翻译这一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强,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逐渐多元化,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新闻本身的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原则等方面。 1 新闻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 徐泉、王婷(2001)总结出新闻文体的如下特点:1.用词新颖,精巧别致;2.句式多样富于弹性;3.巧用时态,布局呼应;4.频繁使用被动语态,重点突出;5.结构合理层次分明;6.善用修辞,讲求效果。就语法层面的翻译而言,李侠(2004)分析了英语新闻句子的四大特点:1.信息量大;2.结构简单; 3.语法手段丰富;4.名词修饰语前置。李认为在翻译英语新闻时,必须遵循汉英两种语言的规律和使用习惯,努力增强译作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并提出了英语新闻句子汉译的3种方法: 1.化长为短; 2.调整句子中各部分的顺序与敢减敢删;3.使用四字格结构。曾尼(2010)从新闻英语的标题、词汇和时态及语态的角度,论述了新闻英语的一些文体特征。比如,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事件在语法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句式简短精练,语言简洁是受人们称赞并为人们所追求的风格。郑连勋、郑堃(2011)认为新闻英语的问题与其他形式的新闻问题相同,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在理解其用词特点的基础上面,代词、复合词、外来词等应用方式,也是新闻英语用词方面的关键,从英语新闻报道展开分析,以借代词、引申词、复合词、外来词、小词语缩略词、临时造词等方面为例探讨了英语新闻当中的用词特点。 不少学者就这些文体特点的翻译进行了单项阐述。王治江(2001)提出了新闻外来词语音译中应注意的原则,即人名和地名中翻译要统一,不仅要译出指称意义,还要译出联想意义,但要避免产生贬义联想。范晓航(2003)

化工英文文献翻译

Heavy Oil Development Technology of Liaohe Oilfield Han Yun (Scientific Research Information Department Exploration&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Liaohe Oilfield Company) Liaohe Oilfield,the largest heavy oil production base in China,features in various reservoir types,deep burial,and wide range of crude oil viscosity.For many years,a series of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different oil products and reservoir types of the oilfield,of which water flooding,foam slug drive,steam stimulation,steam drive,and SAGD are the main technologies. After continuous improvement,they have been further developed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oil in the oilfield. Liaohe Oilfield is abundant in heavy oil resources,46%of the total proved reserves of Liaohe Oilfield Company. Horizontally the resources concentrates in the West Depression and the southern plunging belt of the Central Uplift in Liaohe Rift. Vertically,it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Paleocene Shahejie Formation(ES). The distinctive geological feature of Liaohe 0ilfield is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first,the heavy oil reservoirs are deeply buried and 80%of them are buried more than 900m deep;second,the heavy oil viscosity ranges widely.For most of the reservoirs.the dead oil viscosity ranges in 100~100000mPa·s with the maximum 650000mPa·s.Third the reservoir types are various with complicated oil—water relationship,most of the reservoirs are edge water and bosom water reservoirs and there are also edge water reservoirs,top water reservoirs and bosom water reservoirs.For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Liaohe Oilfield has developed series of heavy oil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for different oil product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reservoirs,such as water flooding, foam slug drive,steam stimulation steam drive and SAGD.The most difficult issues have been overco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per

2019年爱丽丝·门罗经典语录(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9年爱丽丝·门罗经典语录(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篇一:20XX年1-8月诺贝尔文学图书排名 20XX年1月-8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0年-20XX年)作家排行榜前十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20XX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玛丽·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附录1:亚马逊中国20XX年1-8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0年-20XX年)作品排行榜前30 1.《二手时间》,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2.《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3.《公开的秘密》,艾丽丝·门罗

4.《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5.《丰乳肥臀》,莫言 6.《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奥尔罕·帕慕克 7.《蛙》,莫言 8.《锌皮娃娃兵》,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9.《我的名字叫红》,奥尔罕·帕慕克 10.《酒国》,莫言 11.《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12.《爱的进程》,爱丽丝·门罗 13.《我还是想你,妈妈》,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14.《企鹅经典丛书:绿房子》,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15.《师傅越来越幽默》,莫言 16.《红高粱家族》,莫言 17.《檀香刑》,莫言 18.《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奥尔罕·帕慕克 19.《红树林》,莫言 20.《白狗秋千架》,莫言 21.《纯真博物馆》,奥尔罕·帕慕克 22.《好女人的爱情》,爱丽丝·门罗 23.《快乐影子之舞》,爱丽丝·门罗 24.《八月的星期天》,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25.《天堂蒜薹之歌》,莫言

科幻小说练习答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练习题 一、填空(括号里是答案) 1、儒勒?凡尔纳是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为“”。(法国,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第三部是。(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 为现代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机器时代”西方和日本科幻) 4、《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 ,还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5、《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自然科学家、仆人 捕鲸手,“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他们分别是。(尼莫、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法拉格特,) 6、《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发电。(海洋) 7、《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它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鲨鱼儒艮) 8、《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 9、《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10、你还知道作者的那些作品?写出其中两部:《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机器岛》《大木筏》《隐身新娘》等 二、选择(红色字母为正确选项) 1、()是加拿大人,勇敢机智,捕鲸技艺天下无双。 A康塞尔B尼德C阿尤纳斯 2、尼摩船长在海底用()做的笔写字。 A鲸鱼骨头B鹅毛C塑料 3、“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谁说的。 A阿尤纳斯B尼摩船长C尼德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与根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取舍,目标文本的制作都以这个翻译目的为参照。翻译过程以目的性为指导,以语内语际一致和忠实性为评估手段,这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目的论形成发展以及框架体系进行梳理评价,希望读者对该理论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研究评价 一、引言 纵观翻译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已经出现了重大突破,翻译理论家们开始从阐释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不同角度来研究翻译,于是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等。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为“目的”,theorie 是德语词,意为“理论”。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究竟是创作一个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还是创作出一个能满足译人语读者要求的自由译文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翻译目的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的预期效果,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仲伟合,钟钰:1999)

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OIL UNDER ICE DETECTION: WHAT IS THE STATE-OF-THE-ART? Abstract. Since the exploration for oil and gas in the Canadian and US arctic commenced in the early 1970s, a need has been identified to develop technology to detect oil under ice. Both electromagnetic and acoustic sensors have been tried, but a practical field instrument has not been identified. Most proposed systems require that the equipment be operated from the ice surface in order to get adequate coupling and, for some systems, the snow must be removed from the ice. For many ice

situations, surface access is difficult and poses a severe safety issue. Two recent spills in Alberta used “high technology” ice augers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oil under the ice. Some potential new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ir operation described. Keywords: arctic, oil spill response, oil in ice, detection 1. Introduction The detection of oil under continuous ice cover has presented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challenges to the oil-spill technological community for the past two decades and there is still no operationally proven system available. Dickins (2000) under the sponsorship of the US Minerals Management Service conducted an excellent review of the status of oil-under-ice detection and this paper complements this review with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of some systems. Dickins identified many false start concepts, which will not b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of a suitable oil-under-ice detector, the various situations under which oil may be found under a continuous ice sheet need to be considered. The oil must come from a sub-surface release since any surface release would either be on the ice surface or in a lead or other opening in the ice. Potential sources of sub-surface oil are a leak in a pipeline, the leakage from a submerged tank or vessel or a natural seep. Oil when trapped under ice does not spread rapidly or cover a large area due to natural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史约两千年。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 (一)古代西方翻译 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首先是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外国科幻小说发展由来概览(一)

外国科幻小说发展由来概览(一) 汉语'科幻'一词是科学幻想的简称,概指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文学创作,属文学艺术创作范畴。如同科学称谓一样,科幻小说一词对我们来说也是舶来品。它原产于美国,英文称为"ScienceFiction"。据有人考证,解放前我国称其为科学小说,解放后,受前苏联的影响,遂改名为科幻小说,沿用至今。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就有人开始翻译移植国外的科幻小说,但中途多舛,一直未能发达起来。近年来国内出版界出现科幻热,外国科幻译作排峰叠浪滚滚而来,已然形成潮观。科幻小说自其发微,经过近两百年的演化,踪迹遍及全球,其影响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干及人们对世界、对未来乃至对科学技术本身的看法,作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我们是无法无视它的存在的。此外,科幻小说毕竟与赛先生沾亲,与科学宣传多有牵涉,并且早已形成一种文学流派,堂而皇之地在文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因此就更有必要认真地对待它,了解它。而要了解它,首先就应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对它有个概括性的认识,这就是本文的初衷。 说到科幻,我们脑际只是一个单一的概念,然而今天当西方人提起科幻时,他们经常要加上一个Fantasy(姑且译作奇想小说)。它确实与科幻小说有关,是本世纪70年代从科幻小说中剥离出来的一个分支。科幻小说和奇想小说虽系同宗,但各自有着完整的体系(创作内涵,品评根据等)和不同的界说。我们在引进或欣赏这类作品时,应当注意区别。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理论专着对二者的定义颇为拗折,不甚

简明;按照通俗的说法,大概可以这样解释:即科幻小说是以未来为舞台、以科学原理为准则、以技术应用为道具而进行的遐想,一般是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不太借重传统意义上的怪力乱神;奇想小说也是以科学原理为依据,但现代技术手段不占重要地位,时间背景是过去没有发生过的某个历史场景(叫做alternativeworlds,另一种世界;比如,假设拿破伦没有战败,希特勒打败了同盟国,世界会怎么样),多涉及荒诞的外力,如巫术和咒语,有极浓的恐怖成分。所以有人说科幻小说是在可能性中寻不可,而奇想小说则是于根本不可能中求可能。目前国外对这两类创作的解释说法不一,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 未成曲调,先弄拨弦之声,为的是使读者能从大处着眼,对当前国外科幻作品的分野有个较为明晰的概念,这将对阅读欣赏科幻作品有所裨益。 科幻作品(在此我们将上述两种创作视为一体)如同我国的武狭小说,是一种土特产,不过它是西洋的土特产,有关这个土特产的内涵特征,国外已经有了至为详尽的研究和总结,作者在此只不过是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总其大概,略加梳理,旨在得出一个粗泛的轮廓,以便于记识。本文以1818年为分界线,前一部分溯源,后一部分叙流;全篇以时序为隐线,以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为缀珠,重在表现历史流程和转折节点,不论当今的发展状况和各家风格。下面试将对科幻文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做一概要的介绍。一经过几十年的争论与探讨,国外

英文文献翻译

中等分辨率制备分离的 快速色谱技术 W. Clark Still,* Michael K a h n , and Abhijit Mitra Departm(7nt o/ Chemistry, Columbia Uniuersity,1Veu York, Neu; York 10027 ReceiLied January 26, 1978 我们希望找到一种简单的吸附色谱技术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常规净化。这种技术是适于传统的有机物大规模制备分离,该技术需使用长柱色谱法。尽管这种技术得到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并且由于频带拖尾经常出现低复原率。当分离的样本剂量大于1或者2g时,这些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近年来,几种制备系统已经进行了改进,能将分离时间减少到1-3h,并允许各成分的分辨率ΔR f≥(使用薄层色谱分析进行分析)。在这些方法中,在我们的实验室中,媒介压力色谱法1和短柱色谱法2是最成功的。最近,我们发现一种可以将分离速度大幅度提升的技术,可用于反应产物的常规提纯,我们将这种技术称为急骤色谱法。虽然这种技术的分辨率只是中等(ΔR f≥),而且构建这个系统花费非常低,并且能在10-15min内分离重量在的样本。4 急骤色谱法是以空气压力驱动的混合介质压力以及短柱色谱法为基础,专门针对快速分离,介质压力以及短柱色谱已经进行了优化。优化实验是在一组标准条件5下进行的,优化实验使用苯甲醇作为样本,放在一个20mm*5in.的硅胶柱60内,使用Tracor 970紫外检测器监测圆柱的输出。分辨率通过持续时间(r)和峰宽(w,w/2)的比率进行测定的(Figure 1),结果如图2-4所示,图2-4分别放映分辨率随着硅胶颗粒大小、洗脱液流速和样本大小的变化。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经典科幻小说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经典科幻小说 凡尔纳经典三部曲 儒勒·凡尔纳被尊为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代表作是科幻三部曲,包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是丰富的幻想和科学知识的结合,虽然他笔下的幻想极为奇特,极为大胆,但其中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所以他的科幻小说,既是一部蕴寓着科学精神的幻想曲,也是富有幻想色彩的科学预言。 该三部曲的人物,或是地理发现者、或是探险家、或是科学发明家,他们具有超人的智慧、坚强的毅力和执着不懈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具有反压迫、反强权、反传统的战斗精神,他们热爱自由、热爱平等,维护人的尊严。他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性格、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已赢得了亿万读者的喜爱和尊敬,并一直成为人们向往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 02 赫·乔·威尔斯《时间机器》 威尔斯是20世纪初英国的科幻作家,与凡尔纳并并称为“科幻小说之父”。 《时间机器》是英国科幻小说大师威尔斯最早获得成功的一部科幻小说,也是他最负盛名的科幻作品之一,在此书中第一次提出了“时间旅行”的概念。 一位科学家乘自己研制的时间机器旅行到公元802701年的未来世界中,此时的世界已变成了一个大花园,到处是宫殿式的建筑。时间机器为我们描绘的未来极其荒诞但又让人深思,情节引人入胜,充满惊险刺激和悬疑。人类之所以持续进步就是在于对于未来的思考、探索,推荐高年级孩子阅读。

03 艾萨克·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与凡尔纳、威尔斯并成为科幻历的三巨头,获得代表着科幻界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这部《永恒的终结》厘清了关于时间旅行的终极奥秘和恢宏构想。 24世纪,人类发明了时间力场。27世纪,人类在掌握时间旅行 技术后,成立了一个叫做永恒时空(Eternity)的组织,在每个时代 的背后,默默地守护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本书仿佛站在世界顶端俯 瞰整个人类历史,把读者从现实中抽离,体会到时空的广大和生命的 渺小。 04 阿瑟·C·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 《2001太空漫游》是英国作家阿瑟·C·克拉克《太空漫游》四 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其中最的,因为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把它 搬上了大银幕,成就了一部经典电影,并且把科幻电影从“谁也看不起”提升到“谁也看不懂”。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宇航员们,都看过《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从2001到2010、2061一直到最后的3001,四部曲的故事,都 与外星文明300万年前留在太阳系的神秘石板相关。他们告诉克拉克,在太空漫游时,他们很想发无线电回来,说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 05 罗伯特·海因莱因《出卖月亮的人》

二十本最应该看的科幻小说

二十本最应该看的科幻小说 1.《2001太空漫游》 这本小说是英国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为1968年的同名电影剧本所做,这个故事是根据克拉克不同的短篇故事所拼凑的。 故事的开始都由一块石板导致,这直立的石板,无论你用何种精密仪器去测量,尺寸分毫不差地是1:4:9。为了解开谜题,就有了2001年的太空任务,而故事就发生在飞船上。

这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后世的一些小说或多或少都会有着它的影子。连《三体》作者刘慈欣都说自己的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 2.《基地》系列 其实在这应该分成《基地》系列与《银河帝国》系列,但是阿西莫夫在晚期把《银河帝国》系列也归类到了《基地》系列。基地系列的灵感最初来自《罗马帝国衰亡史》,因此在故事架构中,气数已尽的银河帝国占有很重的份量。这一类的时空背景,如今早已成为科幻小说的重要原型。 《基地三部曲》篇幅巨大,在阿西莫夫之前尚无人敢问津这样的宏篇巨著。整个系列包括四、五○年代的“基地三部曲”,以及艾氏晚年撰写的两本前传与两本续集,长达七巨册!

3.《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可能大家对这个名字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说《银翼杀手》这个名字,想必知道的人更为多一点。里面描写地球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为了鼓励残存的人口移民,政府承诺,只要移民到外星球,就可以为每个人自动配备一个仿生人,而仿生人不满足于被人类奴役的现状,想方设法逃回地球。 主人公里克·德卡德是一名专门追捕逃亡仿生人的赏金猎人。在与仿生人的接触和较量中,里克发现自己对仿生人的看法和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小说的最后才揭露了鬼才菲利普·迪克的中心思想:什么才是人? 4.《星船伞兵》

中石油部门英文翻译

一、公司领导职务英文翻译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总经理:President 副总经理:Vice President 总会计师:Chief Financial Officer 纪检组长:Chief of Discipline & Inspection Group 、Vice President 总经理助理:Assistant President 总法律顾问:General Counsel 副总会计师:Deputy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副总经济师:Deputy Chief Economist 副总工程师:Deputy Chief Engineer 股份公司: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董事长:Chairman, Board of Directors 副董事长:Vice Chairman, Board of Directors 董事:Director, Board of Directors 监事会主席:Chairman, Board of Supervisors 总裁:President 副总裁:Vice President 财务总监:Chief Financial Officer 总工程师:Chief Engineer 总地质师:Chief Geologist 董事会秘书:Secretary, Board of Directors 二、机关部门及处室职务英文翻译一、机关部门职务: 1、办公厅、直属党委、×办公室、××部、××局: 主任(总经理):Director-General 副主任(副总经理):Deputy Director-General 副总工程师:Deputy Chief Engineer 副总经济师:Deputy Chief Economist 副总会计师:Deputy Chief Accountant 副总审计师:Deputy Chief Auditor 2、专业公司:总经理:President 副总经理:Vice President 总工程师:Chief Engineer 总经济师:Chief Economist 总地质师:Chief Geologist 总会计师:Chief Financial Officer 3、董事会助理秘书:Assistant Secretary, Board of Directors 纪委书记Secretary, Disciplinary Inspection 工会主席Chairman, Worker ' s Union 4、处室主任、处长:Director 副主任、副处长:Deputy Director 二、下属子公司、分公司职务:总经理:President 副总经理:Vice President (副)总工程师:(Deputy) Chief Engineer (副)总经济师:(Deputy) Chief Economist (副)总地质师:(Deputy) Chief Geologist (副)总会计师:(Deputy) Chief Accountant 处室、处级办公 室: Department 处室主任、处长:Director 副主任、副处长:Deputy Director 科室:Division ;科长:Chief ;副科长:Deputy Chief 三、机关部门及处室名称英文翻译集团公司机关机构编制总表办公厅General Office 、总裁办President's Office 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 General Reception(Emergency Response Coordination Office)、秘书一处Secretariat 秘书二处Secretariat 综合处(办公室)Administration 文电处(保密办公室)Document Management 、公共关系处Public Relations 、网站管理处Website Management 、档案处(史志办公室)Filing Management 、行政事务处Logistic Support 、扶贫援藏办公室Poverty Alleviation & Tibet Assistance 政策研究室Polic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