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伤后成长_概念_影响因素_与心理健康的关系_涂阳军

创伤后成长_概念_影响因素_与心理健康的关系_涂阳军

创伤后成长_概念_影响因素_与心理健康的关系_涂阳军
创伤后成长_概念_影响因素_与心理健康的关系_涂阳军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1, 114–12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涂阳军郭永玉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摘 要 创伤后成长是指在与生活中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许多因素, 包括人口统计学、创伤事件的特征、人格与认知、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等都对创伤后成长有影响。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未有一致的结论, 两者间关系的不一致有四种可能的解释。未来研究应注意创伤后成长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探寻确证成长有效性的新证据和新方法。

关键词成长; 创伤; 创伤后成长

分类号 R395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上》)孩提时代耳熟能详的经句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苦难和挫折暗含着成长和成功的可能。一直以来, 有关创伤后心理机制的研究往往过分强调创伤事件引发的负性结果, 但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创伤后成长在近十几年内受到了学者们的积极关注(Helgeson, Reynolds, & Tomich, 2006)。创伤后成长强调创伤后个体自我恢复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它的提出将一改心理病理领域一直以缺陷为基础的研究预设, 对该现象的深入研究能增进对创伤后心理机制的理解, 其研究成果将为临床上如何更有效地激发成长以及恢复和提升创伤者的身心机能提供有益的指导。鉴于此, 本文将引入创伤后成长这一概念, 围绕该概念在相关研究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1 创伤后成长的概念

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Tedeschi等人就对个体能从创伤等负性生活事件中获得成长这一现象展开了研究, 但在对该现象的正式测量中才首次正式提出并使用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一词(Tedeschi & Calhoun, 1996), 并将其界定为在与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

收稿日期:2009-04-15

通讯作者:郭永玉, E-mail: yyguo@https://www.doczj.com/doc/8c12137934.html, (Tedeschi & Calhoun, 2004)。创伤后成长不仅能发生在个体水平上, 它也能发生在群体或国家, 甚至世界水平上, 历经压力或创伤能使婚姻关系、家庭机能、邻里关系、组织士气发生变化, 甚至能使一国和一地区内产生社会变革和文化变动(Cohen, Cimbolic, Armeli, & Hettler, 1998)。我们可以想象, 在历经大的自然灾害, 如地震后, 人们的团体凝聚力会增强, 慈善或正义的行为会增多。除创伤后成长外, 指代该现象的词语还有很多, 如与压力相关的成长(stress-related growth)、益处寻求(benefit-finding)、感知到的益处(perceived benefit)、观念的变化(changes in outlook)及心理活力(psychological thriving)等(Linley & Joseph, 2004), 而Joseph和Linley (2006) 则提出用逆境与成长(growth following adversity)一词来统指上述各称谓。但Tedeschi和Calhoun给出了之所以选择使用创伤后成长一词的充分理由, 他们认为该词不但抓住了成长的本质, 而且和与压力相关的成长相比, 它突出强调了引发成长的事件的危机性、挑战性和威胁性; 与积极幻想和心理活力相比, 它反映了人们在创伤后表现出实际的成长以及成长与心理痛苦(psychological distress)共存的事实; 而与将成长看作应对策略的观点相比, 它表明成长是创伤后的结果或适应过程。因此, 本文如不作特别说明, 仍用创伤后成长来指称成长, 但所引文献中已有的用以指称成长的各个词语仍予以保留而不作改动。

第18卷第1期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15-

引发创伤后成长的事件和成长的领域都有很多。引发创伤后成长的事件主要包括丧失亲人、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心脏病发作(heart attacks)、战争或政治迫害、性虐待和强奸以及各类疾病, 如SARS、HIV/AIDS、脑损伤和癌症等。但与其它类型疾病相比, 癌症具有许多独特性(Mehnert & Koch, 2007)。而创伤后成长的领域主要有觉知到的自我、人际关系和生活哲理方面的变化(Tedeschi & Calhoun, 1996), 还包括物质获得、娱乐价值、工作上有更好的表现、工作条件改善及法律政策的改变(McMillen & Fisher, 1998)以及对他人同情和信任的增强、助人能力的提升、更为成熟地处理将至的创伤、加深对自我的认识、终止酒精与毒品伤害以及邻里之间的互助合作等(McMillen, 2004)。对特定创伤所做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成长领域, 如儿童期受到性虐待的成年被试, 其创伤后获益体现在保护小孩免受虐待、自我保护、儿童性虐待知识的增加以及更为坚强的人格品质等方面(McMillen, Zuravin, & Rideout, 1995)。尽管成长的领域有许多, 但有研究发现, 各成长测量工具的各个子量表共享一个高阶因素, 这似乎表明成长的多个领域或维度可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Joseph, Linley, & Harris, 2005), 成长领域或范围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可能反映了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及人格等因素的作用(Cohen, Hettler, & Pane, 1998)。

与创伤后成长相关的概念有很多, 如韧性(resilience)、坚韧(hardiness)、乐观、凝聚感(sense of coherence)、寻求意义(making sense)等。除韧性外, 这些概念往往被研究者们直接当成与成长相对的不同概念, 但许多研究者或明或暗地将创伤后成长与韧性等同了起来。其实心理韧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是指尽管面临人生的丧失, 困难或身处逆境, 但仍然能够有效地应对和适应(Yu & Zhang, 2007), 而创伤后成长则指挫折后人的身心机能不但能有效地应对和恢复, 而且还能有所提升。当面临挫折时, 人的心理机能水平可能反弹至原先的水平, 也即韧性, 但也可能机能水平不但反弹至原先的水平, 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超越先前的水平, 也即表现为成长(Linley & Joseph, 2005)。相比较而言, 尽管韧性一词也包含有成长之意, 但创伤后成长则明确提出并强调韧性中的成长, 实证研究也初步证明韧性与创伤后成长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事物(Westphal & Bonanno, 2007)。

2 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2.1 人口统计学变量

与男性相比, 女性在与压力相关的成长量表上得分更高(Aslikesimci & Tulin, 2005; Park, Cohen, & Murch, 1996), Polatinsky和Esprey (2000) 对失去小孩的父母亲所做的比较却发现, 父母亲在获益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但因样本量较小, 有可能检测不出差异。被试年龄越小, 其在益处寻求量表上的得分会越高(Lechner, et al., 2003)。随着年龄的增加, 个体所体验到的创伤后成长有下降的趋势(Jaarsma, Pool, Sanderman, & Ranchor, 2006)。少数民族身份是唯一可以预测成长中新的可能性的因素(Maguen, Vogt, King, L.

A., King, D. W., & Litz, 2006), 而且与白人相比, 有色人种能从创伤事件中获得更多的益处(Siegel, Schrimshaw, & Pretter, 2005)。另外, 也有研究发现, 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及受雇佣情况对创伤后成长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llizzi & Blank, 2006)。

除上述人口统计学变量外, 文化与宗教信仰对创伤后成长也有影响。研究发现, 信仰改变的开放度与创伤后成长有高的正相关(Calhoun, Cann, Tedeschi, & McMillan, 2000), 精神性(spirituality)也与成长有显著的正相关(Cadell, Regdhr, & Hemsworth, 2003)。不但如此, 具有宗教性质的应对方式也与益处寻求有密切关系(Proeeitt, Cann, Calhoun, & Tedeschi, 2007; Urcuyo, Boyers, Carver, & Antoni, 2005)。另外, 对历经恐怖事件的青少年所作的研究也发现, 与没有宗教信仰的青少年相比, 那些有宗教信仰者报告发生了更多的成长(Laufer & Solomon, 2006)。Shaw, Joseph和Linley (2005) 在对11篇有关宗教信仰(religion)、精神性及创伤后成长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后认为:宗教信仰和精神性通常对那些正在应付创伤者有助益; 创伤体验能导致对宗教和精神性的信赖加深; 积极的宗教应对、信仰的开放性、面对存在性问题的准备性(readiness to face existential questions)、宗教参与及发自内心的对宗教的虔诚(intrinsic

-116-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religiousness)等因素通常都与成长相关联。最后, 有证据表明成长的领域及内容具有文化差异性。Shakespeare-Finch和Copping (2006) 用扎根理论对澳大利亚成人所做的研究, 并未发现精神或信仰因素的存在, 而且精神性(spirituality)、宗教信仰和同情的内涵也与美国文化不同。而Samuel, Cecilia和Rainbow (2004) 对中国香港188名成年癌症患者所做的研究也发现, 考虑文化因素后的人际间—人际内两因素模型能比较好地拟合数据。

2.2 创伤事件的特征

(1) 严重程度。那些评估事件具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威胁以及适度挑战性和严重性的被试, 其在与压力相关的成长量表上的得分更高(Armeli, Gunthert, & Cohen, 2001)。就可控事件而言, 对不可控事件采取情绪中心的应对方式将导致更多的成长(Goral, Kesimci, & Gencoz, 2006)。感知到事件的威胁程度对创伤后成长的三个维度都具有显著预测作用(Maguen, et al., 2006), 但癌症的客观严重程度却与创伤后成长无关(Barakat, Alderfer, & Kazak, 2006)。另外, 创伤后成长与事件的严重程度可能并非为学者们早先所认为的那样, 是直线关系, 而实质上也可能曲线关系。譬如, 与处于不太严重或非常严重程度的癌症患者相比, 处于中等严重程度癌症患者报告了更多的益处寻求(Lechner, et al., 2003), 之所以如此, Tomich和Helgeson (2004) 推测认为, 疾病太过于严重可能完全耗尽创伤后成长赖以成长的心理资源, 而太轻的疾病却不足以对创伤历经者的认知图式等产生震撼性的影响, 因此成长都不易发生。(2) 类型。研究发现被试感知到的益处在事件类型上有差异。譬如, 与面临工作压力的人相比, 那些面临所爱之人死亡的人在对人同情方面的得分就更高(McMillen & Fisher, 1998), 而与飞机失事的幸存者相比, 历经龙卷风灾难的人在亲密感和个人力量方面有最大的获益(McMillen, Smith, & Fisher, 1997)。另外一项为期18个月的纵向研究也发现, 在控制创伤前的心理痛苦程度后, 事件类型仍与创伤后成长各维度的不同组合间有关系(Ickovics, et al., 2006)。但也有研究发现, 被试在与压力相关的成长量表上的得分在事件类型上无显著差异(Park, et al., 1996)。各研究间之所以出现差异, 可能是因为事件本身的差异程度不够大或者不具有质的差异; 事件类型本身对创伤后成长无直接影响, 需要通过当事人对所发生事件的认知、情感评估才能发生作用。(3) 发生时间。发生时间是指创伤事件发生时或被诊断出患有某疾病时离成长测量时的时间跨度。一些研究表明成长与创伤事件的发生时间无关(Park, et al., 1996; Tedeschi & Calhoun, 1996), Stanton, Bower和Low (2006) 也认为, 从现有研究来看, 我们无法确知发生时间是否与成长有关, 但Zoellner和Maercker (2006) 认为, 成长的发生是需要时间的, 从长远来看, 随着时间的流逝, 创伤后成长的积极面才能显现出长期的适应价值。

2.3 人格、认知变量

成长与大五的神经质无显著相关, 但与大五的其余四个维度及乐观均显著正相关(Park, et al., 1996; Zoellner, Rabe, Karl, & Maercker, 2008), 但也有研究发现乐观与创伤后成长的任何子维度圴无关, 并且不能有效预测成长(Bellizzi & Blank, 2006)。研究发现, 对第一次心脏病发作时所做的归因能够有效预测病人8年内的死亡率(Affleck, Tennen, Croog, & Levine, 1987), 而与那些做外在、特定和不稳定归因的被试相比, 对正性事件做稳定、广泛和内在归因的被试报告了更多的成长(Samuel, Kwung, & Jessie, 2008)。除归因方式外, 自我效能感、自尊等也对成长有影响。自我效能感对生活不完美的接纳度等多个成长领域有直接影响(Luszczynska, Mohamed, & Schwarzer, 2005), 而自尊对心理活力有直接作用(Abraido- Lanza, Guier, & Colon, 1998)。高自尊的高乐观者会报告更多的成长(Evers et al., 2001)。另外, 韧性(resilience)与创伤后成长显著正相关, 而且是创伤后成长唯一的预测变量(Hooper, Marotta, & Lanthier, 2008), 创伤后成长也与感知到的积极品质(perceived positive attributes)的变化显著相关(Ransom, Sheldon, & Jacobsen, 2008)。

事发后旋即发生的沉思(rumination soon after the event)程度与创伤后成长显著正相关, (Taku, Calhoun, Cann, & Tedeschi, 2008), 而且对事件的认知加工深度也与创伤后成长显著正相关(Weinrib, Rothrock, Johnsen, & Lutgendorf, 2006)。纵向研究发现, 成长与生活意义(life meaningfulness)在两个不同时间点上均显著相关(Park, Edmondson, Fenster, & Blank, 2008)。另外,

第18卷第1期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17-

对矿难者伴侣所做的质性分析也发现, 获得个人

成长者, 往往感知到事件对自我的威胁, 并从创

伤中找寻到了意义, 而那些未获成长者, 往往不

能从创伤中发现意义(Davis, Wohl, & Verberg, 2007)。除上述因素外, 目标的性质与创伤后成长

也有关。创伤后成长与内源性目标和外生性目标

间相对重要性的变化相关联, 表现为内源性目标

变得更为重要(Ransom et al., 2008)。最后, 历经

创伤并获成长者, 将获得苦难人生的回报——智

慧(wisdom), 它能通过对不确定性的认识与管理

等三个维度来激发创伤后成长(Linley, 2003)。

2.4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

实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具有

积极的作用, 这一发现在许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证

实(Karanci & Erkam, 2007; Schwarzer, Luszczynska, Boehmer, Taubert, & Knoll, 2006), 不仅如此, 感知到的支持对成长也有促进作用。Weiss (2004) 研究发现, 仅感知得到丈夫的支持, 患癌症的妻子都会报告出更多的成长, 而与那些

体验到成长的癌症幸存者有简单接触的被试相比, 那些未有接触者会报告更少的成长。另外, 来自重要他人(如伴侣)对疾病的认知和情感因素

与患者本人的创伤后成长也显著相关(Manne et al., 2004), 哪怕仅有来自朋友的支持也能对创伤

后成长有所助益(Lev-Wiesel & Amir, 2003)。Lechner和Antoni (2004) 认为, 由社会支持构筑

而成的团体环境是创伤后成长得以发生、发展的

土壤, 因为它为创伤经历者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

观点、获得新的思想和信念以及共享创伤体验的

平台, 而这些都有利于当事人认知图式的重构和

适应。

研究发现, 使用问题导向和宿命应对策略(fatalistic coping strategies)频率越多者, 其在与

压力相关的成长量表上得分越高(Aslikesimci & Tulin, 2005), 而具有积极性质的应对方式也与创

伤后成长的多个维度有高的正相关并能显著预

测成长(Bellizzi & Blank, 2006)。另外, 情绪中心

的应对策略也能导致更高水平的与压力相关的

成长(Goral et al., 2006)。研究还发现, 创伤后成

长的领域与应对机制密切相关, 也即不同成长领

域与不同的应对机制相关(Morris, Shakespeare- Finch, & Scott, 2007)。另外几项纵向研究还发现, 研究开始时的积极重评策略能够有效预测12个月时的创伤后成长(Sears, Stanton, & Danoff-Burg, 2003), 而在骨髓移植前, 那些使用积极重评等应对方式的被试会报告出更多的创伤后成长(Widows, Jacobsen, Booth-Jones, & Fields, 2005)。

最后, 除上述因素外, 研究也发现情绪对创伤后成长有影响。正性情绪对心理活力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 而负性情绪则通过自尊对心理活力产生间接作用(Abraido-Lanza et al., 1998), 在间隔9个月的三个时间点上, 情绪表达和情绪加工对患者本人及其伴侣的创伤后成长有显著的预测作用(Manne et al., 2004), 与那些低正性情绪、高负性情绪以及正负性情绪都低的人相比, 那些具有高正性情绪和低负性情绪者, 具有最高水平的能从创伤中获得活力(thriving)的能力(Norlander, Schedvin, & Archer, 2005), 手术后幸存者在手术前的负性情绪对1年后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Thornton & Perez, 2006)。

综上所述, 对创伤性事件的认知评估而非客观的严重程度是创伤后成长发生的重要条件, 但两者到底为何种关系仍不清楚。时间长短并非表征创伤后成长发生过程的有效指标, 因为现有的横断研究混淆了时间与创伤后成长的积极成分和幻想成分间的关系。总的看来, 在乐观、韧性、自我效能、自尊、外倾与开放性上得高分并作稳定、广泛和内在归因的那些非白人的年轻女性, 当其认为创伤事件非常具有挑战性和震撼性, 对该事件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和积极沉思, 并采用了适应良好的应对策略, 在有重要他人实际提供的或自己感知到的支持下, 更易报告发生了成长, 并且具有更高的创伤后自我恢复和发展的潜能以及对创伤更强的抵抗力, 创伤后也有更高的身心机能、心理健康、幸福水平和更低的心理痛苦感水平。另外, 正性情绪对成长有正向的助益作用, 而负性情绪对成长的作用则不明确, 其作用机制可能受到创伤事件发生的时间、对创伤事件的认知评估及应对策略的调节。

3 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成长与适应良好和高健康水平有关。从横断研究来看, 成长与抑郁显著负相关(Siegel et al., 2005), 与情绪上的痛苦(emotional distress)负相关(Urcuyo et al., 2005),

-118-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与适应水平正相关(McCausland & Pakenham, 2003)。从纵向研究来看, 与压力相关的成长能有效预测6个月后的积极心理状态(Park & Fenster, 2004), 益处寻求对表征积极结果的一些心理指标, 包括生活满意度、正性情绪和动态调适, 均具有强的直接作用(Pakenham, 2005), 而人际关系方面的获益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残疾程度及心理痛苦程度显著负相关, 并且获益组的心理痛苦程度显著低于无人际关系获益组(Danoff- Burg & Revenson, 2005), 在术前1周及术后1个月和12个月的三个时间点上, 益处寻求在前两个时间点上的变化能够显著预测第3个时间点上的抑郁、生活质量及对健康的担心水平(Schwarzer et al., 2006)。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的恶化无关或正相关。研究发现益处寻求与抑郁无关, 与高焦虑和高愤怒水平有关(Mohr, Dick, Russo, Likosky, & Goodkin, 1999), 先天脑损伤病人的焦虑和抑郁得分与创伤后成长显著正相关(Mcgrath & Linley, 2006)。而乳腺癌幸存者在创伤后成长上的得分与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Ryff’s Well-Being Scales)上的得分也无关(Cordova, Cunningham, Carison, & Andrykowski, 2001), 与生活质量也无关(Thornton & Perez, 2006)。研究甚至还发现, 目睹一系列恐怖和暴力事件的被试, 其创伤后成长与更高水平的心理痛苦相关(Hobfoll et al., 2007)。

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间关系的不一致, 有许多可能的解释:其一, 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健康的恶化间的无关或正相关, 反映了创伤后成长能与心理痛苦共存这一事实。譬如, 那些历经丧子之痛的父母会在好些年里频频报告其体验到的痛苦, 但同时也会报告体验到了创伤带来的成长(Tedischi & Calhoun, 2004)。其二, 各研究大多以成长和表征心理健康各指标的总分作为分析单元, 这既掩盖了创伤后成长的多领域性以及各个成长领域自身发生发展的特殊性, 也会使数据分析发现不了某一具体的成长领域与心理健康某一子指标间的关系情形; 其三, 成长与心理健康可能并非如大多数研究者所预设的那样, 是线性关系, 而可能是曲线关系。对两个乳腺癌患者样本在术后1年及术后5~8年的追踪研究就发现, 与益处寻求处于中间组的被试相比, 高低益处寻求组均有更好的适应(Lechner, Carver, Antoni, Weaver, & Phillips, 2006)。其四, 有许多研究表明, 成长与心理健康要受到认知等许多变量的调节。创伤发生的平均时间、研究中是否使用特定的测量工具、样本中少数民族被试所占的比例(Helgeson et al., 2006)、癌症等疾病所处的发生阶段(Tomich & Helgeson, 2004)以及乐观和正性情绪(Cordova et al., 2001)都对成长与心理健康各变量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4 研究展望

对创伤后成长本质的进一步探究亟待解决以下问题。第一, 指称同一现象的不同称谓是否真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从现有研究来看, 对癌症等疾病加以研究的学者大多采用益处寻求, 而对丧失亲友、自然灾难和偶发事件的研究, 则大多采用创伤后成长, 而有关校园压力等的研究, 则更多采用的是与压力相关的成长, 这到底反映的仅是各研究者在学术背景、研究领域和使用偏好上的差异, 还是暗藏着内涵和本质的不同呢?有研究发现, 益处寻求、创伤后成长与积极重评这三者间尽管紧密相关, 但却可能是不同的结构(Sear et al., 2003)。另外, 未来研究还须注意弄清创伤后成长与韧性、坚韧、乐观及凝聚感等概念的区别(Tedeschi & Calhoun, 2004)。第二, 引发创伤后成长的事件非得具有危机性和挑战性吗?从现有研究来看, 激发成长发生的事件既可能是非常严重的身体疾病, 也可能是相对轻微的压力事件, 还可能是自然灾害、战争和交通事故, 甚至也可以是因见证别人的疾病而带来的替代的痛苦体验(Cadell, 2007)。既然成长是个体主观感知到的(self-perceived posttraumatic growth) (Zoellner & Maercker, 2006), 那么符合逻辑的推论是, 任何一件事件, 无论严重程度如何, 都有可能令被试感知到成长, 只要创伤信息与事发前个体所持的有关自我和世界观念(world assumptions)不相符或相互冲突, 并有可能动摇其事发前的假设, 成长就可能发生(Joseph & Linley, 2005)。第三, 创伤后成长具有领域特定性吗?特定的成长领域是否与特定的创伤事件相关联, 成长是否为具有整合性的单维结构, 只要发生, 就会显现在各个领域?还是发生在不同的领域, 各个成长领域各有其不同发展趋势和规律, 并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而且与心理健康有着各自

第18卷第1期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19-

不同的关系?第四, 成长一定只有现实面, 或只有幻想面吗?Taylor (1983) 认为, 积极幻想在成功应对创伤的过程中不但是必须的, 而且个体从创伤中痊愈还有赖积极幻想。但创伤后成长肯定也不只是一种幻想(Tedeschi, Calhoun, & Cann, 2007), 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发生的事实(Sumalla, Ochoa, & Blanco, 2009)。Zoellner等(2006)认为区分二者有赖于随时间的流逝, 被试所使用的不同认知策略重要性的相对变化。第五, 成长难道只是创伤后的结果吗?尽管从词面意思来看, 创伤后成长一词表明成长是创伤后的结果, 但不同研究者仍或者将其看成是创伤性后的结果, 或者看作是一种应对策略, 或者是一个过程(Maercker & Zoellner, 2004)。

从研究方法来看, 创伤后成长发生的时间需求特性要求未来更加侧重纵向追溯性的研究并采取更为巧妙的研究设计, 如采用重要他人评定法, 或使用控制分析法, 或使用配对控制组法(Cohen et al., 1998), 以及借鉴开放式访谈以及个人叙事等质性研究的结果, 最为重要的是要采用重要他人外显行为测量法, 以考查创伤后成长在个体行为层面的实际情形, 因为毕竟只有基于信念的行动, 才能有效克服有关成长仅是一种防御或幻想的猜测(Johnson et al., 2007)。

创伤后成长这一概念本身就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它承认当事人自己就有从创伤和苦痛中自我恢复、痊愈和成长的力量, 认为成长的激发有赖于个体自身内在的信念体系的改变。尽管有研究表明益处寻求与焦虑和广泛性痛苦(global distress)无关, 与更低的抑郁和更高的幸福水平相关(Helgeson, Reynolds, & Tomich, 2006), 但Joseph和Linley (2006) 仍十分严肃地指出:将成长应用于临床应保持充分的谨慎, 因为到目前为止, 成长发生的内在机制仍不清楚, 痛苦可能与成长并存, 当痛苦结束时, 成长也就可能终止了, 这样一来, 现有的立足于减轻当事人痛苦的治疗措施, 反而会起到间接终止成长发生、发展的负向作用。因此, 未来临床上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究各影响因素共同对创伤后成长起作用的途径、机制以, 以及这许多因素与成长发生关系的具体情形, 深入挖掘调节变量在成长与心理健康间起作用的内在机制, 更要弄清成长积极面与幻想面的关系以及探寻如何区分二者的新方法和新证据。

参考文献

Abraido-Lanza, A. F., Guier, C., & Colon, R. M. (1998). Psychological thriving among Latinas with chronic illnes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4(2), 405?424.

Affleck, G., Tennen, H., Croog, S., & Levine, S. (1987). Causal attribution, perceived benefits, and morbidity after

a heart attack: an 8-year stud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5(1), 29?35.

Armeli, T., Gunthert, K. C., & Cohen, L. H. (2001). Stressor appraisals, coping, and post-event outcomes: the dimensionality and antecedents of stress-related growth.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3), 366?395.

Aslikesimci, F., Goral, S., & Gencoz. T. (2005). Determinants of stress-related growth: gender, stressfulness of the event and coping strategies. Current Psychology: Development·Learning·Personality·Social, 24(1), 68?75.

Barakat, L. P., Alderfer, M. A., & Kazak, A. E. (2006).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cancer and their mothers and fathers.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31(4), 413?419.

Bellizzi, K. M., & Blank, T. O. (2006). Predicting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Health Psychology, 25(1), 47?56.

Cadell, S. (2007). The sun always comes out after it rains: understanding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HIV caregivers. Health & Social Work, 32(3), 169?176.

Cadell, S., Regdhr, C., & Hemsworth, D. (2003).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posttraumatic growth: a propos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3(3), 279?287.

Calhoun, L. G., Cann, A., Tedeschi, R. G., & McMillan, J. (2000). A correlational tes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traumatic growth, religion, and cognitive processi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3(3), 521?527.

Cohen, L. H., Cimbolic, K., Armeli, S. R., & Hettler, T. R. (1998).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riving.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4(2), 323?335.

Cohen, L.H., Hettler, T., & Pane, N. (1998). Assessment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R. Tedeschi, C. Park, & L. Calhoun (Eds), Posttraumatic growth: Positive changes in the aftermath of crisis (pp.23?42). Mahwah, NJ: Erlbaum. Cordova, M. J., Cunningham, L. L. C., Carison, C. R., & Andrykowski, M. A. (2001). Posttraumatic growth following breast cancer: a controlled comparison study. Health Psychology, 20(3), 176?185.

Danoff-Burg, S., & Revenson, T. A. (2005). Benefit-finding

-120-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among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positive effects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8(1), 91?103.

Davis, C. G., Wohl, M. J. A., & Verberg, N. (2007). Profiles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following an unjust loss. Death Studies, 31, 693?712.

Evers, A.W. M., Kraaimaat, F. W., Lankveld, W. V., Jongen, P. J. H., Jacobs, J. W. G., & Bijlsma, J. W. J. (2001). Beyond unfavorable thinking: the illness cognition questionnaire for chronic diseas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9(6), 1026?1037.

Goral, F. S., Kesimci, A., & Gencoz, T. (2006). Roles of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event and coping strategies on stress-related growth in a Turkish sample. Stress and Health, 22, 297?303.

Helgeson, V. S., Reynolds, K. A., & Tomich, P. L. (2006).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benefit finding and growth.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4(5), 797?816.

Hobfoll, E. H., Hall, B. J., Canetti-Nisim, D., Galea, S., Johnson, R. J., & Palmieri, P. A. (2007). Refin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raumatic growth in the face of terrorism: moving form meaning cognition to doing what is meaningful.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56(3), 345?366.

Hooper, L. M., Marotta, S. A., & Lanthier, R. P. (2008). Predictors of growth and distress following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 retrospective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7, 693?705.

Ickovics, J., Meade, C. S., Kershaw, T. S., Milan, S., Lewis, J.

B., & Ethier, K. A. (2006). Urban teens: trauma, 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emotional distress among femal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4(5), 841?850.

Jaarsma, T. A., Pool, G., Sanderman, R., & Ranchor, A. V. (2006).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Dutch version of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among cancer patients. Psycho-Oncology, 15, 911?920.

Johnson, R. J., Hobfoll, S. E., Hall, B. J., Canetti-Nisim, D., Galea, S., & Palmieri, P. A. (2007). Posttraumatic growth: action and reac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56(3), 428?436.

Joseph, S., & Linley, P. A. (2005). Positive adjustment to threatening events: An organismic valuing theory of growth through adversity.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9, 262?280.

Joseph, S., & Linley, P. A. (2006). Growth following adversit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6, 1041?1053. Joseph, S., Linley, P. A., & Harris, G. J. (2005). Understanding positive change following trauma and adversity: structural clarification. Journal of Loss and Trauma, 10, 83?96.

Karanci, A. N., & Erkam, A. (2007). Variables related to stress-related growth among Turkish breast cancer patients. Stress and Health, 23, 315?322.

Laufer, A., & Solomon, Z. (2006). Posttraumatic symptoms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Israeli youth exposed to terror inciden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5(4), 429?447.

Lechner, S. C., & Antoni, M. H. (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group-based interventions for persons dealing with cancer: what have we learned so fa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1), 35?41.

Lechner, S. C., Carver, C. S., Antoni, M. H., Weaver, K. E., & Phillips, K. M. (2006). Curvilinear associations between benefit finding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to breast cancer.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4(5), 828?840.

Lechner, S. C., Zakowski, S. G., Antoni, M. H., Greenhawt, M., Block, K., & Block, P. (2003). Do sociodemographic and disease-related variables influence benefit-finding in cancer patients. Psycho-Oncology, 12, 491?499.

Lev-Wiesel, R., & Amir, M. (2003).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holocaust child survivors. Journal of Loss and Trauma, 8, 229?237.

Linley, P. A. (2003). Positive adaptation to trauma: wisdom as both process and outcome.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6(6), 601?610.

Linley, P. A., & Joseph, S. (2004). Positive change following trauma and adversity: a review.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7(1), 11?21.

Linley, P. A., & Joseph, S. (2005). The human capacity for growth through advers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0(3), 262?264.

Luszczynska, A., Mohamed, N. E., & Schwarzer, R. (2005).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predict benefit finding 12 months after cancer surgery: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ping strategies. Psychology, Health & Medicine, 10(4), 365?375.

Maercker, A., & Zoellner, T. (2004). The Janus face of self-perceived growth: toward a two-component model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 41?48. Maguen, S., Vogt, D. S., King, L. A., King, D. W., & Litz, B. T. (2006).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gulf war I veterans: the predictive role of deployment-related experiences and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Loss and Trauma, 11, 373?388.

Manne, S., Ostroff, J., Winkel, G., Goldstein, L., Fox, K., &

第18卷第1期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21-

Grana, G. (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after breast cancer: patient, partner, and couple perspectives. American Psychosomatic Society, 66, 442?454.

McCausland, J., & Pakenham, K. I. (2003). Investigation of the benefits of HIV/AIDS caregiving and relations among caregiving adjustment, benefit finding, and stress and coping variables. Aids Care, 15(6), 853?869.

Mcgrath, J. C., & Linley, P. A. (2006).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acquired brain injury: a preliminary small scale study. Brain Injury, 20(7), 767?773.

McMillen, J. C. (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what’s it all about.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1), 48?52.

McMillen, J. C., & Fisher, R. H. (1998). The perceived benefit scales: measuring perceived positive life changes after negative events. Social Work Research, 22(3), 173?187.

McMillen, J. C., Smith, E. M., & Fisher, R. H. (1997). Perceived benefit and mental health after three types of disaster.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5(5), 733?739.

McMillen, C., Zuravin, S., & Rideout, G. (1995). Perceived benefit from child sexual abus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3(6), 1037?1043.

Mehnert, A., & Koch, U. (2007). Prevalence of acute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comorbid mental disorder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during primary cancer care: A prospective study. Psycho-Oncology, 16, 181?188. Mohr, D. C., Dick, L. P., Russo, D., Likosky, W., & Goodkin, D. (1999). The psychosocial impact of multiple sclerosis: exploring the patient’s perspective. Health Psychology, 18(4), 376?382.

Morris, B. A., Shakespeare-Finch, J., & Scott, J. L. (2007). Coping processes and dimensions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Th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Disaster and Trauma Studies, 1.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08, from https://www.doczj.com/doc/8c12137934.html,/issues/2007-1/morris.htm Norlander, T., Schedvin, H. V., & Archer, T. (2005). Thriving

as a function of affective personality: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factors, coping strategies and stress. Anxiety, Stress, and Coping, 18(2), 105?116.

Pakenham, K. I. (2005). Benefit finding in multiple sclerosis and associations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outcomes. Health Psychology, 24(2), 123?132.

Park, C. L., Cohen, L. H., & Murch, R. L.(1996).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of stress-related growt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4(1), 71?105.

Park, C. L., Edmondson, D., Fenster, J. R., & Blank, T. O. (2008). Meaning making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following cancer: the mediating roles of growth, life meaning, and restored just-world belief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6(5), 863?875.

Park, C. L., & Fenster, J. R. (2004). Stress-related growth: predictors of occurrence and correlates with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3(2), 195?215.

Polatinsky, S., & Esprey, Y. (2000). An assessment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benefit resulting from the loss of a child.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3, 709?718. Proeeitt, D., Cann, A., Calhoun, L. G., & Tedeschi, R. G. (2007). Judeo-Christian Clergy and Personal Crisis: Religion, 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well being.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46(2), 219?230.

Ransom, S., Sheldon, K. M., & Jacobsen, P. B. (2008). Actual change and inaccurate recall contribute to posttraumatic growth following radio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6(5), 811?819. Samuel, M. Y. Ho., Cecilia, L. W., & Rainbow, T. H. Ho. (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Chinese cancer survivors. Psycho-Oncology, 13, 377?389.

Samuel M. Y. Ho., Kwung Wing Chu., & Jessie, Yiu. (200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lanatory style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fter bereavement in a non-clinical sample. Death Studies, 32, 461?478.

Schwarzer, R., Luszczynska, A., Boehmer, S., Taubert, S., & Knoll, N. (2006). Changes in finding benefit after cancer surgery and the prediction of well-being one year later.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3, 1614?1624.

Sears, S. R., Stanton, A. L., & Danoff-Burg, S. (2003). The yellow brick road and the emerald city: benefit finding, positive reappraisal coping,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women w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Health Psychology, 22(5), 487?497.

Shakespeare-Finch, J., & Copping A. (2006).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osttraumatic growth. Journal of Loss and Trauma, 11, 355?371.

Shaw, A., Joseph, S., & Linley, P. A. (2005). Religion, spirituality,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 systematic review. Mental Health, Religion & Culture, 8(1), 1?11.

Siegel, K., Schrimshaw, E. W., & Pretter, S. (2005). Stress-related growth among women living with HIV/AIDS: examination of an explanatory mode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8(5), 403?414.

Stanton, A. L., Bower, J. E., & Low, C. A. (2006). Posttraumatic growth after cancer. In L. G. Calhoun & R. G. Tedeschi (Eds.), Handbook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pp. 138?175). Mahwah, NJ: Erlbaum.

Sumalla, E. C., Ochoa, C., & Blanco, I. (2009).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cancer: reality or illusion. Clinical Psychology

-122-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Review, 29, 24?33.

Taku, K., Calhoun, L. G., Cann, A., & Tedeschi, R. G. (2008). The role of rumination in the coexistence of distress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bereaved Jap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Death Studies, 32, 428?444.

Taylor, S. E. (1983). Adjustment to threatening events a theory of cognitive adapt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8(11), 1161?1173.

Tedeschi, R. G., & Calhoun, L. G. (1996).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measuring the positive legacy of trauma.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9(3), 455?471.

Tedeschi, R. G., & Calhoun, L. G. (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1), 1?18.

Tedeschi, R. G., Calhoun, L. G., & Cann, A. (2007). Evaluating resource gain: understanding and misunderstanding posttraumatic growth.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56(3), 396?406. Thornton, A. A., & Perez, M. A. (2006).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prostate cancer survivors and their partners. Psycho-Oncology, 15, 285?296.

Tomich, P. L., & Helgeson, V. S. (2004). Is finding something good in the bad always good? Benefit finding among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Health Psychology, 23(1), 16?23.

Urcuyo, K. R., Boyers, A. E., Carver, C. S., & Antoni, M. H. (2005). Finding benefit in breast cancer: relations with personality, coping, and concurrent well-being. Psychology and Health, 20(2), 175?192. Weinrib, A. Z., Rothrock, N. E., Johnsen, E. L., & Lutgendorf, S. K. (2006). The assessment and validity of stress-related growth in a community-based sampl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4(5), 851?858.

Weiss, T. (2004). Correlates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married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3(5), 733?746.

Westphal, M., & Bonanno, G. A. (2007). 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resilience to trauma: different sides of the same coin or different coins.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56(3), 417?427.

Widows, M. R., Jacobsen, P. B., Booth-Jones, M., & Fields, K. K. (2005).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following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for cancer. Health Psychology, 24(3), 266?273.

Xiaonan, Yu., & Jianxin, Zhang. (2007). 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with Chinese people.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5(1), 19?30.

Zoellner, T., & Maercker, A. (2006).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clinical psychology-a critical review and introduction of a two component model.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6, 626?653.

Zoellner, T., Rabe, S., Karl, A., & Maercker, A. (2008).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accident survivors: openness and optimism as predictors of its constructive or illusory side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4(3), 245?263.

Posttraumatic Growth: Conception,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Mental Health

TU Yang-Jun, GUO Yong-Yu

(School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nd Hubei Human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Key Laborator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The term posttraumatic growth (PTG) refers to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hange experienced as a result of the struggle with highly challenging life circumstances. Many factors, including demographics, characteristics of event, personality, cognition,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rategy, etc. will exert influences on PTG. Four possible explanations can be used to make clear the disagreement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TG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Future stud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TG and some related concepts, try to find more new methods and new evidences to validate its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growth; trauma; posttraumatic growth (PTG)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报告 2(1)

2013/2014学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报告报告题目:________________ 分院: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递交时间:

亲爱的同学: 反思和分析自我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本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我们从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意识、自我概念、健康人格、人际沟通、爱情心理、情绪管理、挫折应对、全面提升自己等方面共同探讨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对自己有些什么样的反思与分析呢请结合心理健康的标准,你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和课堂互动,写一份自我成长报告,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 内容包括: 1.你对自己的认识,包括人格特征、人生观、价值观、优势劣势、自我健康状况评估等; 2.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或者在人际关系、恋爱、情绪等方面印象最深的一个问题,当时你是如何处理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对此有什么新的看法以及新的应对方式; 3.目前还有哪些事情感到苦恼,希望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4.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你对优化完善自我人格方面有哪些打算; 5.通过课程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写出你印象深刻的上课环节,并说明理由。 行文要求 标题设置为三号黑体;下空一行后为正文,仿宋,小四,20磅行距。 报告递交 2014年6月20日前以A4打印稿上交给任课老师。 评分标准 1.优秀(90—100分):具有强的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意识;自我认知全面且合理;对人际、恋爱、情绪等问题的的处理能力强;人格水平改善显著;行文优美流畅,字数及格式符合要求。 2.良(80—89分):具有较强的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意识;自我认知较全面且合理;对人际、恋爱、情绪等问题的的处理能力教强;人格水平得到较大改善;行文优美流畅,字数及格式符合要求。 3.中(70—79分):具有较强的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意识;自我认知较全面且合理;对人际、恋爱、情绪等问题的有一定的处理能力;人格水平得到改善;行文优美流畅,字数及格式符合要求。 4.及格(60—69分):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意识;自我认知有一定合理性;对人际、恋爱、情绪等问题能有意识的去处理;行文不够讲究,字数及格式接近要求。 5.不及格(60分以下):无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意识;自我认知不客观、不全面;行文不符合中文写作规范,字数及格式不符合要求。

心理健康有关概念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例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应该选择女性,而不应该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物,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心理健康(正常心理状态)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 与社会保持同步。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 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怎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心理健康标准的定义从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心理健康的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

平有重要意义。 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分析报告

自我成长分析 摘要:成长,我们共同经历;经历,我们不同感想。人间走过二十年,每一个人都在自我成长中,每一个人都拥有不一样的领悟,不一样的想法。以下是我的自我成长分析,望通过此文能对自己有新的认识,更全面的对自己做出定位。 关键词:自我成长分析经历目标人生观 成长是人都必须经历的,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发现原来我一直在改变着。二十年来,我品尝酸甜苦辣,感受悲伤欢喜,享受比赛胜利的喜悦,握拳对失败的不气馁·接下来,生活仍要继续,我将继续成长,继续通往仅属于我成功的殿堂! 一、自我成长分析 我来自一个较为繁华的小城市,在那里,几乎见证了我所有的成长过程,在那里,看到了我欢呼、奔跑,在那里,也见到了我伤心、流泪。 小的时候,我在这一方土地之上放肆的玩耍,毫不担心未来的路会坎坷,会遭遇许多的挫折。春天,放风筝、折杨柳枝做杨柳帽;夏天,拽上个游泳圈就敢跳进小水池里扑腾、没事就跑爷

爷种的葡萄园中摘葡萄吃;秋天,爬上桂花树使劲倒腾、穿着单衣四处闲逛;冬天,武装齐全跑雪地里堆雪人,爬上院墙摘腊梅·天真无邪的样子,让此时的我,无比想回到那个年纪! 在长大些,我便已入学堂,学习着加减乘除,记背着ABCD,诵读着之乎者也,念叨着天文地理。业余,还和同学开开玩笑,打打闹闹,找几个伙伴一起踢毽子,跳牛皮筋,也没有任何的忧虑。 之后,面临中考、高考,我的生活便被许多的补习课程,各门课的考试试题所侵占。一天二十四小时,睡觉休息的时间渐渐压缩,上课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多,上课的频率也愈加频繁起来。水笔的笔芯一支接一支,空白的试卷渐渐被做题步骤和解题分析占满,肩头的负担也愈加明显! 尤其是在高三这年,最令人记忆犹新!两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紧张的气氛让人无法喘息,每个人都不能停下来,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被甩在身后。正在此时,我变得敢于担当,觉得自己需要为自己的未来着想,已经成长了!胜不骄,败不馁,考的不错不会飘飘然的,考的不好也不会失落灰心,而是吸取教训,补习欠缺部分继续努力。 经历高考,因发挥欠佳,我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不过,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很倒霉、前途无光的事,因为,在任何地方还需靠自己,即使在名牌大学,不努力,过堕落人生也不会有好的出路,不能抵达成功彼岸。相反,在我考取的大学之中,

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

心 理 健 康 与 自我 成 长 期 末 复 习 资 料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健康: 是指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 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 效的功能状态。 2. 自我意识: 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又是心理活动是客体,它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过程的多 3. 理想自我: 是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特质和品质,对将来或则想象的自我认 识。 4. 人际交往: 是指在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心理交流及相互作用 的过程。 是指有机体反应客观事物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 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生性惊恐状态,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 焦虑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些不合理的思维存在, 正是这些不合理的思维维持着精神的紧张和 身体的不正常反应。 8. 依恋: 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简答题(稍加解释) 1. 心理健康的标准 a. 智力正常,智商80以上为正常。 b. 情绪稳定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C.意志品质健全,独立性强;果敢性强;坚毅性强 d. 行为协调适度,行为具有一贯性和统一性。 e. 人际关系和谐,同心协力、合作共事并乐于助人。 f. 人格完整独立,能够不断地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 2. 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途径 a.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1) 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大学生们要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类的课程学习。 2) 努力汲取课外知识,大学生要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 调节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7. 焦虑: 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 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 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 层次、 多维度的心理现象。 在心理学上可以把自我意识的结构划分为自我认知、 自我 调节三个方面。 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 接受自己” 自我调节: 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 属于情绪范 畴,它以情绪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主要涉及 “我是否满意自 己”等 主要表现在人的意志行为上。 自我体验和 我是否 5.共情: 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6.情绪: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

一、心理概述 1、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1)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脑只是人的心理产生的前提,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依赖于客观现实。因此,心理的产生必须具备脑与客观现实两个条件。 (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主观性是指一定的个人或主体对客观现实带有主体自身特 点的反映。对同样的客观现实,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往往反映各不相同。 能动性是指一定的个人或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自觉、积极、主动的。它集中体现了人的心理(即意识)的主要特点。人有意识,能自觉确立目的,制定计划,调节行动,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达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目的。 2、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等统称为人的心理现象,通常分成两个方面,即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主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按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情、意。 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是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认识过程是引起人的情感与行动目标的基础,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与意志行动起着动力或阻力的作用;意志品质如何,又反过来对人的认识、情感和目标的实现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2)个性心理(一个人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由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仅有认识、情感、意志各种心理过程,还会表现出每个人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就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就叫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与性格(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稳定地贯穿在他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中的表现。性格表现着一个人的品质、道德行为和

浅谈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

浅谈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 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 人们不禁要问一一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黑龙江大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崔建华教授说,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裴秋宇老师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 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 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但是性与恋爱所造成的危害却最严重。 首先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其次在性与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性与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一一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说明,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个方面看,一旦它们不能符合规律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

心理健康论文“个人成长报告”

个人成长报告 有人说过“眼因留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我已记不清这句话是谁说的了,但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一个人应当由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幵真切体味泪洗过的良心,所蕴含的痛苦彻悟后纯净的善和美。人生的风景只有自己才能感悟的最深。生命的真是也正在于此。 快要踏入人生第20个年头了,借心理健康课的这次作业,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通过这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迚行自我完善,如何迚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非常的全面。我认为此次自我分析非常的有必要。我从何而来,又将往哪里而去?家庭、学校、教会生活的体验,形成了今天的我。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 在个人兴趣爱好上,我喜欢音乐,但我幵不是一个很有艺术细胞的人,只是很喜欢,幵从其中获得快乐。 专业兴趣上,我比较喜欢金融类的,也正是我现在所学的会计专业,我认为此专业很符合我的兴趣爱好。我心目中的英雄是拿破仑,他不因自己自身的身高而自卐,反而有很高的

斗志。我的偶像嘛,是吴奇隆,一个大叔,但却是我心中的男神,不是因为他的样貌,只因他的诙谐幽默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征服了我。我觉得他们的做事风格和对生活的忍受能力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幵且对我自己的影响非常大。 我是一个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也还不错的人。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思维敏捷,头脑灵活。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迚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通常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进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但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 (三)人生观

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

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是指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 2.自我意识: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又是心理活动是客体,它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过程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可以把自我意识的结构划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方面。 自我认知: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 自我体验:属于情绪范畴,它以情绪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主要涉及“我是否接受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 自我调节:主要表现在人的意志行为上。 3.理想自我:是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特质和品质,对将来或则想象的自我认识。 4.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心理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5.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6.情绪:是指有机体反应客观事物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 7.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生性惊恐状态,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焦虑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些不合理的思维存在,正是这些不合理的思维维持着精神的紧张和身体的不正常反应。 8.依恋: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二.简答题(稍加解释) 1.心理健康的标准 a.智力正常,智商80以上为正常。 b.情绪稳定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c.意志品质健全,独立性强;果敢性强;坚毅性强 d.行为协调适度,行为具有一贯性和统一性。 e.人际关系和谐,同心协力、合作共事并乐于助人。 f.人格完整独立,能够不断地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 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途径 a.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1)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大学生们要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类的课程学习。 2)努力汲取课外知识,大学生要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b.在实践中成长 1)在心理活动中体验,心理活动以团体活动、团体游戏为基础,可以使我们在参与中学会与他人互动、团队协作,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 2)在社会实践中历练,我们也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成长。在参加的各种社会实践中,我们会了解与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技术,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学效应,不断积累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一、健康概念的演进 (1)健康的生命观。 (2)健康的疾病观。 心理健康是衡量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 心理健康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健康,仅指正常心理下的心理状态和水平。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不仅包括正常心理,还包括异常心理状态,是所有心理状态健康状况的统称。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世界卫生组织WH0的心理健康标准: 1.具有健康心理,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且有自知自明。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并能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有事业上的追求。 (二)国外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 在国外曾对心理健康标准作出了定义的学者有: 马斯洛和迈特尔曼;奥尔波特;斯考特;弗罗姆等。 (三)国内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 在我国曾对心理健康标准作出了定义的学者有: 黄坚厚;严和锓;王效道;王极盛;王希永;李百珍;黄珉珉;郑日昌;林崇德;樊富珉;沃建中等。 四、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目前研究者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可以归类如下: 1、统计学标准。

2、社会规范标准。 3、主观经验标准。 4、生活适应标准。 5、心理成熟标准。 6、生理学标准。 在界定心理健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心理健康标准是多维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是一个从健康到不健康的连续体。 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结合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界定如下:(一)心理健康的总体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稳定乐观。 3、意志品质健全。 4、行为协调且适龄。 5、人际关系和谐。 6、人格完整独立。 (二)心理健康的基础性标准 1、有充分的个体安全感 2、有恰如其分的愉快感 3、有与事实相符的满意感 4、有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5、相对和谐稳定的个性 6、有把握事物的基本能力 7、有积极稳定的环境接触 8、有符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三)升华性心理健康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个人成长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课程论文 题目:我的成长 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姓名:刘力瑛 学号:11521870119 年级:2015级 评阅老师: 日期: 成绩:

大学生心理健康个人成长报告 11521870119 刘力瑛 摘要: 当我迈过我人生中的第19个年头时,我不经回头看了看,这19年来,我所有的成长,所有的悲欢。在我之前的人生中,我会学了如何提高自我,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我明白了如何面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培养和塑造人格和意志品质。我用欢笑和泪水铸成了今天的自己,以后我将用经历与经验发展更好的自己 我的发展: (一)心中的英雄 某天,当我逛微博的时候,被一个长得十分美丽的女子吸引。黑色的皮肤,在20世纪90年代她是时尚界最璀璨的一颗“黑珍珠”,她是第一个登上《Vogue》封面的黑人女模特,她一直在慈善领域积极奔走,她的一生布满苦难又写满荣耀,她就是华莉丝·迪里。她悲惨的童年,奠定了她成功的人生。她的人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段奇遇,在她好不容易从狠毒贪小利的父亲手中逃出来时,又不幸在沙漠中遇到一只狮子,在她以为自己的人生快要终结时,她活了下来。从此,世界又多了一个不可小看的女性。当她在模特界大红大紫的时候,她袒露了自己儿时受割礼的故事,作为大使,她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自己的悲惨命运,只是希望有人看看非洲那些还在经历痛苦的女性。她退出T台后,开始到各国呼吁废除割礼,在她的积极奔走下,多地立法禁止了割礼。然后,她也引起了顽固派分子的仇视,但这一切没有阻止华莉丝的脚步,创办沙漠黎明基金会和塞特兹基金会,保护着世界的女性。 我并不是羡慕她了不起的人生或者光彩的生活,而我是敬佩她,她可以重复地将自己的故事来吸引人们看到非洲受苦的女性,就像拉开自己的伤疤向人说不要再伤害其他人了,不要让女性继续陷入痛苦。在当年那个时期,黑人是受歧视的,她可以迎着这些困难,不断前进,一点一滴地改变人们封建的思想,不顾同胞的辱骂,她是伟大

心理健康培训教师个人成长史分析报告模版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资格认证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初级) 姓名:丽 号:8 学号:1 培训中心:齐河县奥鹏培训中心 考试日期: 完成时间: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成长史分析报告 齐河县鼎新中学丽 考试时间: 摘要:学生们比较信任我,时常向我倾吐她们心的小秘密,想向我求助。可是,有时我也感到无能为力,因为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心理存在一些偏差,而我在这个方面涉及到的知识实在是太少了。我深深地渴望有一个机会让我多一些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接受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我发现了一个崭新的空间,原来学生的一些困惑可以这样容易就解决。多年来,我第一次有针对性地、深入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心理辅导员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同时我也试着去倾听,去理解,去走进孩子们的心世界,在此期间,也感受了很多同学深埋于心的伤痛与泪水,而且目睹着这份伤痛与泪水如何慢慢转化为勇气、力量与行动。只要心理健康辅导员心中有爱,运用一些心理咨询技巧和倾听等手段来解决学生的问题,随之而来的辅导才会润物细无声。但是真正要做一名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员,还是一个不小的角色转换。 关键词:个人成长历程分析,心理健康辅导员职业行为分析,自我规划, 一、个人成长历程分析 这个世界本身是不公平的,这个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了,相信大家应该也早就体会到了,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使我们有贫穷与富裕之别,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造成我们性格和习惯的不同。但是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先天的不足,所以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我们需要不断分析和探索,不断的反思,不断的进取。 幼年的我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就像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样脑子里总是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会是那样?可是却没有人来解答我的好奇,甚至见见我的父母都成了一种奢望,父母在这个难以立足的社会靠做些小生意来维持简单的生活,每天一早我还在熟睡的时候他们早已出去,晚上等我熟睡的时候才会回来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桌子上那五元钱的生活费,没人管得孩子早当家,从我记事我的一切生活只能我自己去完成早早的学会了洗衣做饭。我用做人起码的原则约束自己外,有了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当然我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 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本书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指出,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 第一,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 第二,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例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低、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等。 第三,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衡量心理是否健康时,要把这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一)心理活动强度 心理活动强度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 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表明,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差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障码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二)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日常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作为检验自身生存价值的指标。有的人甚至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成绩。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为心理活动耐受力。 (三)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

大学生心理健康个人成长报告(同名11809)

大学生心理健康个人成长报告(同名118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课程论文 题目:我的成长 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姓名:刘力瑛 学号:11521870119 年级:2015级 评阅老师: 日期: 成绩:

大学生心理健康个人成长报告 11521870119 刘力瑛 摘要: 当我迈过我人生中的第19个年头时,我不经回头看了看,这19年来,我所有的成长,所有的悲欢。在我之前的人生中,我会学了如何提高自我,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我明白了如何面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培养和塑造人格和意志品质。我用欢笑和泪水铸成了今天的自己,以后我将用经历与经验发展更好的自己 我的发展: (一)心中的英雄 某天,当我逛微博的时候,被一个长得十分美丽的女子吸引。黑色的皮肤,在20世纪90年代她是时尚界最璀璨的一颗“黑珍珠”,她是第一个登上《Vogue》封面的黑人女模特,她一直在慈善领域积极奔走,她的一生布满苦难又写满荣耀,她就是华莉丝·迪里。她悲惨的童年,奠定了她成功的人生。她的人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段奇遇,在她好不容易从狠毒贪小利的父亲手中逃出来时,又不幸在沙漠中遇到一只狮子,在她以为自己的人生快要终结时,她活了下来。从此,世界又多了一个不可小看的女性。当她在模特界大红大紫的时候,她袒露了自己儿时受割礼的故事,作为大使,她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自己的悲惨命运,只是希望有人看看非洲那些还在经历痛苦的女性。她退出T台后,开始到各国呼吁废除割礼,在她的积极奔走下,多地立法禁止了割礼。然后,她也引起了顽固派分子的仇视,但这一切没有阻止华莉丝的脚步,创办沙漠黎明基金会和塞特兹基金会,保护着世界的女性。 我并不是羡慕她了不起的人生或者光彩的生活,而我是敬佩她,她可以重复地将自己的故事来吸引人们看到非洲受苦的女性,就像拉开自己的伤疤向人说不要再伤害其他人了,不要让女性继续陷入痛苦。在当年那个时期,黑人是受歧视的,她可以迎着这些困难,不断前进,一点一滴地改变人们封建的思想,不顾同胞的辱骂,她是伟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分析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 分析报告

编号:FS-DY-6226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人生是一个过程,心理也是一个过程,成长中充满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回顾自己这二十年的成长历程,远离亲人的幼年生活让我体会了亲情的重要,形成了我独立、倔强、敏感的性格;不服输、重拾自信的少年生活造就了我热情、感性、坚强的个性;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青年使我感受快乐、走向自信。特别是,小学的那一段痛苦的学习时光造成了我心里潜在的自卑情结和人格的改变。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份付出都为我带来新的收获、每一次挫折都使我承受着自卑,但我还是要感谢挫折对我的磨砺,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关爱、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更加积极面对人生的热情。与心理学的第一次接触可能谁也说不清吧!因为自从懂事开始我们就似乎开始揣摩大人们的心思,而与它近距离接触源于我在高中学校读书的时候,那时的我比较喜欢看各种小说,而小说中就不乏对各种人物的性格心理的描写啦,

从那以后我就对这门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学科充满了好奇甚至到大学的时候还成像过自己能不能辅修心理学呢!自从上了老师您的课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所学的根本就上不了台面,通过这门课程让我明白啦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也让我对它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时光与微风一样一而吹过,它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却只留下风吹过后的平静,那一股温度。时间亦是如此,它没有留下什么,却只留下生活的丝丝变动。此时此刻它是如此,下一秒它是那样。留下的是 上一秒的回忆,和这一秒的点点滴滴,有人曾经计算过我们现在所生活了7000多个日子,倘若用秒计时,那么我们现在存活的时间将是很大的一个数字。但是每一秒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我们学会的什么,我们又放下了什么。这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而不是留下自己的悔恨。过去的那段有我们的伤痕的记忆,也有我们快乐的日子,那一幕幕如电影一般总是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再次回眸过去,想永远停留在那一秒,但是又想永远忽略那一段。回眸过去的自己只是为了让我再次认识了自己,清楚地了解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范文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完善。在现代社会中,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动态的,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标准。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过去,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强调的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即大部分人会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但是,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认识逐渐加深,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77年恩格尔(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在该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假设: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Engel, G.L.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 Science, 1977, 196, pp.129-136。这立即在医学和健康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导致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向了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此相一致,1989年WHO又将健康的定义修改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WHO还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 第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第二,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第三,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第四,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第五,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第六,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第七,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 第八,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齿和牙龈颜色正常; 第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第十,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协调。 (二)对健康定义的理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分析报告范本(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380-8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分析报告范本(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分析 报告范本(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参加了一学期的自我成长小组,每次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悟和体会,只是没有很好地总结。现在写这份自我成长报告时,这个学期的活动情景又一次慢慢浮现在脑海中。 对于成长小组的活动,我都会尽量参加,参加这个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通过相互倾听组员的成长经历、分享自己的困惑、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我们不仅折射出自己在生活中的现状,也得到了更深入的分析和反馈。我们的小组也在不断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了信任、自由的氛围。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无论是作为一名心理老师,还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自己的

问题都可能会对咨询工作产生影响。而对于我来说,我一直渴望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改变自认为需要改变的地方,解决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学习心理学专业是为了这个目的,参加成长小组活动也是为了这个目的。现在的我能够更加客观地来看待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仔细体会自己的感受,能够更加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出发,我形成现在的这种性格和行为模式,肯定和小时候的经历分不开。虽然我还不能很深入地找到根源,但回想小时候,我是那种什么事情都是由父母包办的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经历,也没有和其他同龄人一起撒欢玩的经验,从小印象最深的就是被反锁在家里和电视机作伴的情景。也许无形之中,这样的生活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 在小组成员们的分享、倾听和反馈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很自卑、被动的人。正因为自卑,在小组活动中,我总觉得大家都比我有能力、有思想,会担心自己说的没有深度,所以我习惯性地把自己藏

大学生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学论文-个人心理成长历程报告

时光的沉浮 时间像一条奔流的大河,携裹着沙子一样渺小的众生,匆匆远去,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给人留下,只留下无数人在岸边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弹指之间,在时光的洪荒里已经沉浮了二十余载。从宏观尺度来看这当然只是惊鸿一瞥,而作为个人生命体验来讲,这已经是整个人生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从心理学上看,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核在这个阶段已经成型,余生只是这个内核的延伸和实现。因此,尽管有人说回忆是衰老的表现,在这种时刻还是有必要做个简要的回顾。 我,一个人,一个大学生,和众多大学生一样,需要改进的方面很多,需要学习的也不少,经历一些事情后,人也会变得成熟些,借用别人的一句话“眼因留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竟忧患而愈益温厚”。我已经记不清楚这句话是谁说的了——应该是太久没背书的缘故吧!不过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一个人应当有着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并真切体味泪洗过的的良心,所蕴涵的痛苦彻捂后纯净的善和美。人生的痛苦只有自己才能感受最深。生命的真实就在于历经磨难,人生路上所蕴涵的挫折需要仔细品味。 哇哇落地:从不同的起点开始,如今能跟别人坐在同一个教室,我觉得很自豪。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上早自习时在朦胧的夜色下和伙伴升起篝火, 黄昏时看着金色的云朵,踏在乡村的田埂上回家,有空就爬树上掏鸟窝,去河里捉小鱼小虾,晚上伴着满天星光入睡,是那样的快乐和无忧无虑。现在已经很久没做过那样的事了,真的很想回到以前。 童真无邪:小时候我和每个同龄人一样单纯,每天过着相同的日子,玩,吃饭,睡觉,不必考虑过多将来的事,也不必担心今天吃什么。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让人怀念。那时我经常生病,爸骑着单车带我到处治病,下雨的话就抱着我,有时候还用满脸的胡子茬蹭我的脸,痒痒的感觉。渐渐大了之后爸爸就对我有些无所谓了,不管不问的,见面甚至都不说话。妈妈则脾气很好,对我甚至还有些溺爱,爸老说她太宠我了。现在想来,我现在软弱的性格很可能是从妈妈那里来的。 少年做梦:很多人说少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开始形成的阶段,对我来说,那是一个过早夭折的梦。那时总会有一些美妙奇特的想法,对所有人都怀有一种美好单纯的感念,对文字开始产生一种发自心底的触动,从那时开始喜欢上了看书,以为生活会一直这么美好,对世界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