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燕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燕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燕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燕子

《燕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尾巴、翅膀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剪刀似的、轻快有力”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再朗读第一小自然段,试背。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齐背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的段意。

二、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四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

(板书:斜、叽、已)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叽”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便一圈已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教师板画)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读了第三、四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图画”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图画)

6、学生齐唱《小燕子》

7、同学们唱得美,从歌词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一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四、朗读三-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1、3、4、5自然段。

2、说说这四自然段各写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平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3、学习第二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图画?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平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5)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朗读全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中的词语。 2.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 3.学会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首。 4.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 5.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汉字偏旁分析字义,掌握部首查字法。 2.初步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图片(各种食物图片),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食物。 3.(示例:葡萄)说说看,你吃到葡萄之后是什么感受?是酸的还是甜的? (出示词语:甜津津、酸溜溜)教师引导说句子:我吃到的葡萄是的,我吃过的葡萄。 4.(出示其他图片)请仿照老师刚刚说话的句式来说一说你吃过哪些食物。 5.(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6.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与食物有关的词语吗?(示例:热腾腾、凉丝丝、黏糊糊) 二、我会认偏旁 1.出示两组字:“霄、宵、削”“赔、陪、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是“肖”和“咅”) 2.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小组讨论这些字又有什么特点。 3.猜一猜,这些汉字都与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与偏旁有关,偏旁表意) 火字旁、四点底:与火和水有关。 心字底、竖心旁:与人的心情、感觉有关。 利刀边、刀字旁:与武器有关;表示切割、分离。 4.出示课本中的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对于错得集中的题目做重点讲解) 5.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8组汉字,说说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 6.复习部首查字法。 三、我爱传统文化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知道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的属相是什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全 册)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1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主要描绘了早春二月乡村田野的迷人景色和散学儿童竞放风筝的欢快情景。诗人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语言朴素、诗情淳厚、意境悠远、寓情于景。第一句写“春之景”:通过“春草初长、黄莺飞鸣、杨柳拂堤”三种典型事物为我们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图。第二句则写“童之乐”:通过放学归来的儿童,迎着春风放飞风筝,尽情地、快乐地享受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与赞美。诵读此诗还可以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愫。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作者简介】 高鼎(1851-1861),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贺知章(659~约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人。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性狂放,与李白友善。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工书法,尤擅草隶。其诗今存二十首,多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传诵颇广。

【教学目标】 1.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4.在朗读、想象中体验春天的美好,背诵古诗,积累优美诗句。 5.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 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搜集诗歌、作者的有关资料以及与诗中描写的景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等。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

部编二年级语文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二年级语文教学内容指要 一、汉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拼读汉语拼音音节,掌握汉语拼音书写规则。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学会用音序、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3、累计会写汉字1000个左右。书写端正、规范,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常用的代词、语气词、数量词等。 5、扩大现代汉语常用句型积累,在具体语境中尝试使用多种常用句型。 6、认识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并知道它们的一般用法及书写规范。(二)教学内容 1、拼音 (1)正确熟练拼读音节。 (2)初步掌握汉语拼音标调规则。 (3)初步掌握汉语拼音书写规则。 (4)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2、识字 (1)认识汉字累计1600个。 (2)汉字基本知识。 ①认识汉字的笔画和常见的笔画变形。 ②累计认识50种汉字常见的偏旁部首。 ③区分同音字的字形。 ④分辨形声字的不同读音。

⑤区分形近字的字形。 ⑥扩大多音字积累,在具体语境中读准学过的多音字。 (3)识字方法。 ①运用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多音字知识认识生字。 ②运用汉字构字法认识生字。 ③在生活中通过多种媒体识字。 (4)查字典。 ①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检字典。 ②运用字典识字。 3、写字 (1)正确书写累计1000个汉字。 (2)书写规范。 ①认识句子的书写格式。 ②按照规范的格式书写句子。 ③运用铅笔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 4、词和词语 (1)常用词的认识和使用。 ①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等代词。 ③在具体语境中学习使用“的、得、地” (2)继续积累常用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3)认识成语。 5、句子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汇总 1 古诗二首 本课两首古诗虽然作者不同,写作朝代与写作方式不同,但其主题却是一致的,都是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在教学《古诗二首》时,我抓住“春”这一主题,让学生通过两首古诗徜徉在更多描写春天的美的诗文中,从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机。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掌握古诗的朗读节奏,注意停顿和重音。 2.展示春景图,引导学生组织语言描述古诗展现的情景,这样能使学生更快地理解古诗,体会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的气息,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4.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观察生字的结构,掌握生字的书写,为理解古诗打下基础。 2 找春天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让学生了解早春,知道哪些景物是属于早春的,理清脉络。理解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然后让学生画出孩子们仔细地寻找春天时的过程以及喜悦的心情,用正确的语气来朗读。寻找春天时的快乐可以从孩子们寻找春天的过程中体会出来。这是个教学的重点,这么美的文章,学生怎么会不喜欢读呢?教学中,我就投其所好,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学生多读,培养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 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仿照课文内容,看着图片说一说早春还有哪些特征,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对故事都非常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找出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他们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就容易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讲起这个故事来也就容易多了。 这个故事中间是留有悬念的,当松鼠太太帮助鼹鼠先生看看包裹里是什么礼物时,因为包裹破了,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到底是什么礼物呢?课文在这里没有说出来,学生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提醒学生学会卖关子,这样,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花籽本来是送给鼹鼠先生一个人的,结果,开出的鲜花大家一起享受,正是这种无私的、具有奉献意义的花,才会有课文末尾“多么美好的礼物”。这正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在教学中,为了挖掘这个意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晒一晒生活中的“美好的礼物”,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本文旨在通过描写发生在邓小平爷爷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邓小平爷爷用实践说话的优良品质。因为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经历相近,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因而在教授本课时,我告诉学生邓小平爷爷是我们国家老一辈领导人的相关知识,还让学生查阅关于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并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先在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总之,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我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让学生从课文的遣词中明白植树的意义,体会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付诸实践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产生敬爱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感。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树立形象,在导入课文时适时恰当地介

最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ABB式词语,规范书写汉字。 2.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部首表意作用。 3.积累十二生肖。 4.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ABB式词语,规范书写汉字。 2.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部首表意作用。 3.积累十二生肖。 【教学难点】 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素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加油站。 2.字词句运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 出示几个ABB式词语,问同学们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绿油油亮晶晶光闪闪 生:这些词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字不同,后面两个字相同。 二、认字写字。(课件出示)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 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 4.读了上面的词语,你会想到什么食物? 生:我吃过苹果,觉得甜津津的。 生:妈妈做的米饭香喷喷的。 生:火腿肠油腻腻的。 …… 三、字词句运用。(课件出示) 1.出示两组字:“霄、宵、削”“赔、陪、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是“肖”和“咅”) 2.出示课本中的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对于错得集中的题目做重点讲解)

3.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8组汉字,说说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 下面的字查什么部首,查一查,记一记。 鹿麝金鉴高敲音章 黑默衣装辛辣鱼鲁 讲解部首查字典方法,学生查字典。 汇报交流。 老师提示:有些字虽然不认识,但是可以根据偏旁来猜它的意思。例如“装”,它是“衣”字底,说明“装”与衣服有关,下节课我们还继续这方面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ABB式的词语,还学习了同音字和形近字的使用,用部首查字典,并根据部首来猜汉字的意思,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练习巩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我的发现。 2.日积月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的发现。(课件出示) 老师出示下面几组字: ①炒烤烧煎蒸煮 ②怒恋感慌惊愣 ③刺剑割分剪切 师:大家观察一下,看一看每组的字有什么特点,它的意思与什么有关。 生:第一组前面三个都是“火”字旁,后面三个是竖心旁; 第二组前面三个都是“心”字底,后面三个是四点底; 第三组前面三个都是“立刀”旁,后面三个部分都是“刀”。 师: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意义。 第一组我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带“火”和“灬”的字多与“火”有关。 师:第二组和第三组呢? 生:第二组中,我发现带“心”和“忄”的字多与心理活动有关。 第三组中,我发现带“刂”和“刀”的字多与刀有关。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都能够找出偏旁部首与汉字意义的关系,很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及时总结,找出规律,这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 二、日积月累。 1.讲解十二生肖的故事。 老鼠和牛马羊等当选十二属相后,老鼠说:“我应该摆在第一位。”牛、马、羊它们不服气,说:“你凭什么排第一位呢?”鼠说:“我大,所以我要排在第一。” 牛马等忍俊不禁笑了:“你有我们大吗?”老鼠说:“我们几个争了不算数,还是让人来说吧。”牛马羊等都同意让人来评议。于是它们商量了办法:由牛领头,马、羊、鼠先后一个接一个从大街上走过,看人们怎么评议。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中的词语。 2.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 3.学会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首。 4.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 5.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汉字偏旁分析字义,掌握部首查字法。 2.初步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图片(各种食物图片),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食物。 3.(示例:葡萄)说说看,你吃到葡萄之后是什么感受?是酸的还是甜的? (出示词语:甜津津、酸溜溜)教师引导说句子:我吃到的葡萄是的,我吃过的葡萄。 4.(出示其他图片)请仿照老师刚刚说话的句式来说一说你吃过哪些食物。 5.(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6.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与食物有关的词语吗?(示例:热腾腾、凉丝丝、黏糊糊) 二、我会认偏旁 1.出示两组字:“霄、宵、削”“赔、陪、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是“肖”和“咅”) 2.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小组讨论这些字又有什么特点。 3.猜一猜,这些汉字都与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与偏旁有关,偏旁表意) 火字旁、四点底:与火和水有关。 心字底、竖心旁:与人的心情、感觉有关。 利刀边、刀字旁:与武器有关;表示切割、分离。 4.出示课本中的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对于错得集中的题目做重点讲解) 5.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8组汉字,说说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 6.复习部首查字法。 三、我爱传统文化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知道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的属相是什么。 3.读读与背背。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一) 成功之处: 1.“识字加油站”是平时吃东西时闻到的、品味到的、感觉到的,联系食物来讲这些字,学生接受的比较快。 2.同音字,形近字填空,这个内容比较难,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除了将课本中的字填好外,在学生练习的时候适当加宽。“我的发现”中“火”与“灬”是不同的书写方式;“心”字底和“忄”也是这样的,在教学时适当提醒学生,让学生可以在今后遇到这些偏旁部首时能够猜到字的意思。 3.“日积月累”中十二生肖里面的生僻字比较多,所以在教学时让学生对着图画认字,能够帮助学生记忆。 不足之处:这个单元的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和“我的发现”联系非常紧,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突出出来。 (二) 本次“语文园地”主要有“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识字加油站”让学生说说看到“甜津津、酸溜溜”之类的词语,会想到什么食物,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字词句运用”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复习巩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理解同偏旁的字的特点。 “日积月累”积累十二生肖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十二生肖是什么。 “我爱阅读”阅读有趣的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从故事中让学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一、教学效果 “识字加油站”在交流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说,达到语言积累和识字的目的。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词语,感受词语在形式上的特点,再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读到这些词语的时候自己会联想到什么食物,如甜甜的葡萄,酸溜溜的梅子等,然后用这些词语说说自己吃过的美食. “字词句运用”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弄清楚了同音字、形近字的不同含义。能够借助形旁猜测字义、准确选用形声字。并且进行拓展,找出有相同的部件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区别的。如:“飘”和“漂”、“忠”和“钟”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感觉成功的地方是:1.在进行“我的发现”的教学活动时,让小组交流讨论,观察字形,找出特点,学生在掌握同偏旁的字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课堂气氛很浓厚。2.在“日积月累”环节中,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竞赛活动,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和家人的属相,说说生肖的故事,并且借助多媒体欣赏生肖邮票、绘画、民间工艺作品等,了解生肖文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背诵的速度也很快。 三、不足之处 我也感觉有些欠缺:1.在我的发现环节中,学生虽然做动作,做表情,在活动中感受偏旁的字和心理感情有关,但是学生没能进行拓展,这是教学中失误的地方,本来这应该是课堂的一个亮点,但是教师没有把握好,课堂的掌控能力还是需要加强。2.在“我爱阅读”环节中,有些学生在交流读后的感受方面,谈的不是很到位,需要引导。在阅读理解方面还需要下大力度。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8部编本二年级下期语文教学教学进度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由于他们各自的家庭不同,家庭教育、经济基础等因素都不同,因此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优秀的孩子较突出,学困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但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而且在上一学年里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依然有几位同学学习语文的态度不正确,不喜欢读书,认字的数量少。这部分同学也是我这学期需要监督的和帮助的对象。这个学期我对语文教学更是充满信心,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班同学有会有好成绩的。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编部本二年级下册教材于2018年春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完整)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部编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院堡镇中心小学二(3)班张真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集中编排了 1 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科书安排了 7 个单元的课文,共选编 25 篇课文进行学习。分别围绕着“童话“故事”“自然”“道理”“人物”“观察”“狐狸”为主题,精选课文,阐明问题,讲述道理,寓教于乐,激发学生情感。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 450 个字,会写 250 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制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语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四、教材的重、难点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班全班45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2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好在对于偏旁部首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积累,这为本册的部首查字法打下了基础。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掌握双基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基本适应小学生课堂常规和日常行为规范,还有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如上课坐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写作业、不能按时按要求值日等。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班的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班级中能够形成乐学、善学、会学的良好学风,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 暑假过后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散漫,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都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上个学期里他们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这个学期要重点培养他们的读书的兴趣和指导学习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读课外书中从中受益,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学期教学总目标 思想品德方面 引导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自信的源泉,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将其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和开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争做文明小市民,共创幸福上虞城。做到“四爱”、养成“四习惯”,即“爱祖国、爱老师、爱学校、爱伙伴”及“安全习惯、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 知识技能方面 1、识字写字: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认识450个字,会写2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 2.阅读: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制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语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3.口语交际(1)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完整)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完整) 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科普童话,对于课文的主要情节,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基本上能够读懂。那么,这样一篇课文,其语文教学的价值何在?如何通过文本来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这是教师备课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深入研读文本,把握文本特点的基础上,教师没有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于情节的分析上,而是确定了“以读代讲,以读促练”的方法,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分角色朗读、练习讲故事上。从课堂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水平逐步提升,从读正确、读流利到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再到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真正得到了训练,实现了从材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这种转变,是语文教学的要求,也应当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 课文2《我是什么》 从课堂中学习表现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文中语句的生动形象,用词的准确。这样的教学策略,才是让学生真正学习语文,才不会“荒了自家的园子”。如对第2自然段中“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又叫我“雪””这一片段的教学,我并没有着力于介绍水究竟是如何变成。雨、冰雹、雪。的,而是引导学生关注“落、打、飘”这3个动词,借助课文插图和多媒体动画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体会这个动词表达上的准确,并适时进行拓展迁移的训练,让学生也进行说话练习。 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

反观本课的教学,有两点成功之处。一是落实了“读”这一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纵观教学过程,从初读时的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再到精读时关键词语的理解和朗读指导,再到回归整体时的趣味朗读,教师一步一个台阶,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虽然是读,但是不同的环节要求各不相同,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义,较好地落实了“读背”这一教学目标。二是突破了“说”这一教学难点,在学生已经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地创设介绍的情境,鼓励学生扮演植物妈妈,用第一人称的语气来介绍,这种角色的转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真正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从课堂教学酌情况来看,情境的创设贴近儿童的心理,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每一位孩子都跃跃欲试,想一展身手,真正把口语交际的“要我说”转变为材“我要说”。说的愿望有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我会说”,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说,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亲自解说,即“授之以鱼”,还和孩子们一起总结了说的方法,即”授之以渔”,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从整节课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乐说、会说、文明说,无论是说的能力,还是听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语文园地一 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创设了多种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识字加油站”中创设带小朋友们去野外考察大自然的情境。二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习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因此学生才能调动自己积极的情绪乐于学习。在教学中还成功突破了“字词句运用”中体会不同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yuan 教学 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ABB 式词语,规范书写汉字。 2.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部首的表意作用。 3.积累十二生肖。 4.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 重点 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ABB 式词语,规范书写汉字。 2.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部首的表意作用。 3.积累十二生肖,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主题。 教学 课时 三课时。 1.识字加油站。 2. 字词句运用。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 情境导入 出示几个ABB 式词语,问同学们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绿油油 亮晶晶 光闪闪 生:这些词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字不同,后面两个字相同。

二认字写字 甜津jīn津酸溜liū溜辣là乎hū乎香喷pēn喷油yóu腻nì腻软绵mián绵脆cuì生生硬邦bānɡ邦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 4.读了上面的词语,你会想到什么食物? 生:我吃过苹果,觉得甜津津的。 生:妈妈做的米饭香喷喷的。 生:火腿肠油腻腻的。 ……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 三字词句运用。 1.选一选,填一填。 堵睹赌 耳闻目()()塞打() 盯钉叮 ()防()咬铁() 学生试着填写。 汇报交流。 总结: 耳闻目(睹)(堵)塞打(赌)

(盯)防(叮)咬铁(钉) 2.下面这些字查什么部首?查一查,记一记。 鹿麝金鉴高敲音章黑默衣装辛辣鱼鲁 学生查字典。 汇报交流。 老师提示:有些字虽然不认识,但是可以根据偏旁来猜它的意思。例如“装”,它是衣字底,说明“装”与衣服有关,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这方面的学习。21教育网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ABB式的词语,还学习了同音字和形近字的使用,用部首查字典,并根据部首来猜汉字的意思,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练习巩固。 1.我的发现。 2.日积月累。 多媒体课件。 一学习我的发现 老师出示下面几组字: (1)炒烤烧煎蒸煮 (2)怒恋感慌惊愣 (3)刺剑割分剪切 师:大家观察一下,看一看每组的字有什么特点,它的意思与什么有关。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66553

一、学生分析: 二年级四班共有学生45人,男生27人,女生18人。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情况为: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本学期,通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我班的学困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学期,我的教学思想重点仍是以体有复查为主。上学期,我通过对自主识字能力的研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本学期,重点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话能力,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阅读,自由吸取课外营养来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话兴趣。 二、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第1----4 课为“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部分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 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识 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第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 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 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 第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 做人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

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编部编版教材新选入1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每 组课文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语文园地” 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 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 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和句子的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 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三、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继续复习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①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250个。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②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 第三课时优质教案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自主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能明白事物各有各的长处。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小柳树的美 1.自由读课文,找出写柳树长得很漂亮的句子。 2.朗读、交流、感悟。 (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2)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3)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3.谁能把自己感受到柳树的美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再读句子。 4.过渡:对比美丽的柳树,枣树确实难看了,怪不得小柳树会——(嘲笑)小枣树。是啊,那你能找到她有关的句子读读吗? 5.出示: (1)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长得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2)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3)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 6.朗读感悟小柳树嘲笑小枣树的叶子、树枝难看。 二、探究担心的原因。(课件出示1) 1.自由读,找出小柳树担心小枣树嘲笑自己的原因,划出句子读一读。 2.交流出示 到了秋天,小枣树结出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大家把枣设计意图 本短文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对比来说明人有所长也有所短的道理。所以首先提问题找描写柳树长得漂亮的句子,再找出柳树说小枣树不漂亮的地方,以此为突破口,找出与小枣树区别之处。 找出担心的原因,让学生理解

子打下来。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她想:从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回她该说我啦! 可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小枣树什么也没说。 3.朗读感悟,体会小柳树的心情的变化。(越来越担心) 三、感悟小枣树的可贵 过渡: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小柳树为什么担心了吧!那么结出枣子的小枣树又是怎样对待小柳树的呢?我们再去读读课文的6、7自然段。 1.自由读,用~~~~划出小枣树与小柳树对话的句子. 2.朗读句子 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他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 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 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 3.指导朗读对话:谁会学着小枣树的样子夸夸小柳树,而且是发自内心地夸一夸! 4.学习最后一段 (1)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2)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了?(“不好意思”小柳树的转变) 5.交流: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6.小结:小柳树和小枣树都值得我们去喜欢,它们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出小柳树的短处。 小枣树的精神可贵之处正是这篇短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要达到的目标,引导学生从两棵小树的对话中找出所蕴含的道理: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教学目标顺利达到。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柳树的叶子又____又____ ,______地跳起舞来__________地吃起来__________地笑了。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完整版可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完整版 | 可下载 01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 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 齐读课题:第33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

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 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 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

(完整word版)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张官屯小学曹琳琳2018.3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定量的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培养了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语文素养不高,读书、写字等习惯的养成有待于加强和培养,学习兴趣有待于引导、激发。 二、教材分析 新版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仍然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安排八个单元,大体围绕“春光”“爱心”“传统文化”“童话“哲理”“科技”“故事”“历史”等主题编排,共25篇课文,4篇识字,八个语文园地。本册教材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汉字450个,会写250个。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 4、培养正确、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6、培养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7、诵读浅显的儿歌、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9、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10、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内容,与别人交流大方自然,有礼貌。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250个培养正确、良好的写字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五、工作措施 1、详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努力做到教学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2、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阶段教学目标,新版教材特点和编排内容。 3、认真备课,设计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各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学生分析: 二年级四班共有学生45人,男生27人,女生18人。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情况为: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本学期,通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我班的学困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学期,我的教学思想重点仍是以体有复查为主。上学期,我通过对自主识字能力的研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本学期,重点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话能力,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阅读,自由吸取课外营养来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话兴趣。 一、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春光篇”,课文内容 大部分与春天的物候和热爱春天有关;第5----7课为“爱心篇”,意在培养儿童的爱心;识字1----4课为“传统文化篇”,意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8----11课为“童话篇”,意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第 12----14课为“道理篇”,意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5----18课为“自然科技篇”,意在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 爱科学,学科学;第19----22课为“故事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其中的道理;第21---24课为“人物篇”意在让学生学习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第23----25课为“历史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

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编部编版教材新选入14篇课文,其中新选识字4篇。每组课文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了解。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二、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继续复习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①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250个。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②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③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④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