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快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总结报告模板

关于加快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总结报告模板

关于加快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孵化器发展状况与趋势

科技孵化器作为专门的科技产业化服务机构,在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中小科技型成功生存并迅速成长,加快地区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已经显现出其独特的功能和潜力。

从国际孵化器的发展情况看,孵化出现50年来,全球孵化器总量已超过4000家,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产生与发展,为新经济的出现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国内看,在科技部火炬计划的指引下,我国的孵化器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拥有各级各类孵化器500余家,其中经科技部批准认定的国家级科技创业中心109家,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据2004年对464家孵化器的统计,各类孵化器场地总面积达1515.1万平方米,正在孵化的超过3万家,占全国科技型中小数量的1/4;孵化申请专利12134项,其中发明专利3548项;年技工贸总收入实现1121.7亿元,创造直接就业机会55.2万个,吸引1.1万余名留学归国人员和近39万科技人才在各类孵化器中创业;已累计毕业11718家,其中近2000家进入国家高新区,已培养出上市公司20多家。目前,北京、上海等一些地区还专门制订了孵化器发展计划,从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全力支持科技孵化器建设。

政府引导下的孵化器投资主体多元化已形成趋势,涌现出了一批适应各类创新创业主体需要、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创业中心;科技孵化器络和协会组织向区域、省、市等多层次纵深发展,专业性研究机构、媒体等行业服务机构破土而出,形成了现代创业服务行业雏形;国际孵化器、海外科技创业园为我国科技型中小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新舞台,国际培训、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化工作已经进入了跨国培养、跨国孵化、对外输出管理的合作阶段,在国际上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二、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科技园区创业孵化事业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是创业孵化基地的核心,成立于1999年9月,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于2002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又被指定为国家创新基金创业项目服务机构。经过五年努力,累计引进创业近400家,毕业10家;2004年,创业实现销售收入9.7亿元,上缴税金270

0余万元。

创业中心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中科院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浙江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宁波市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宁波市软件产业园、浙江省青年创业基地等十大创业载体,为争取共建单位的科技、人才资源发挥了有效的作用。通过引进多方面中介服务机构,可为创业提供法律、税务、专利、会计、风险投资、教育培训、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展览展示以及上技术市场、科技人才市场、国际经济交流等多方面服务,能满足创业多种个性需求。帮助创业争取政府科技项目资金、搭建投融资服务络等,努力为创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并且,针对创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业中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辅导培训,内容涉及法律法规、财税政策、知识产权、谈判实务、消防知识、络安全等。为了搭建一个与领导沟通、请专家答疑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与之间的,创业中心还启动了每月一期“创业沙龙”,邀请领导和专家现场交流指导等等。通过以上工作,创业中心在创业项目的引进、创业服务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除创业中心外,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大厦也已落成使用,将成为浙江大学成果转化基地。香溢软件园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年内可竣工使用,也将为软件的集聚提供有效的空间。

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园区全面实施“创新、创业、产业化”的要求相比,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形势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差距。由于宁波缺乏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及研发机构,现有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不高,的成长速度不快;孵化器现有水平尚不能满足为深层次服务的需要,与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不足,整体服务水准及专业化程度不高,现有服务仍局限于场地出租、物业管理、项目申报、培训辅导等常规内容;园区的投融资体系还不健全等。

三、加快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意见和建议

(一)建设孵化空间

1.用好现有孵化空间。宁波市科技创业大厦,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通过加强对现有创业的考核,建立动态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创业大厦孵化空间的利用率。

浙大科创中心大厦,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利用浙江大学的智力、技术等资源,依托园区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其尽快成为浙江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