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性炭脱硫反应原理

活性炭脱硫反应原理

活性炭脱硫反应原理
活性炭脱硫反应原理

活性炭的炭表面能吸附捕集二氧化硫这一点,很早就知道。此时,二氧化硫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当有水蒸气存在时就形成硫酸。从而,利用这个吸附反映连续地除去二氧化硫的原理,就在于通过回收硫酸来恢复活性炭的活性。回收硫酸、恢复吸附性能有如下两种方法:

1、三氧化硫加热还原成二氧化硫的形态回收;

2、水和溶解成硫酸。

前者可将吸附了二氧化硫的活性炭加热到400℃以上,让二氧化硫脱附。此时,三氧化硫的还原在炭的表面进行,氧与炭相结合,通过加热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形式脱离。从而、没回收一分子的二氧化硫,将损失0.5-1个碳原子。一般而言,在400℃附近产生二氧化碳,在800℃附近产生一氧化碳,已经知道,炭表面的二氧化硫的氧化活性,由于汉阳官能团的残存而降低。为了使吸附能力再生,要求含氧官能团分解掉。所以再生所需要的温度取决于生成二氧化碳或者一氧化碳基团的生成量。通常高比边面积的活性炭,脱附后产生的一氧化碳量要多。

另一方面。为了回收需要把炭表面的硫酸进行充分的水和。为了使孔隙的硫酸水合、流出,用液体进行萃取的效率低,水和能够伴随着水蒸气的冷凝而有效的进行,因此,在70℃一下的温度操作比较合适,按照这样的回收法,原理上来说没有炭的损失。以前一直认为,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是二氧化硫进行氧化的活性点,通过烧成把活性炭的大部分含氧官能团分解掉,脱硫活性大幅度上升,除去含氧官能团,所形成的表面缺陷才是二氧化硫或氧的活性点。

沈阳市沈民活性炭厂

https://www.doczj.com/doc/8c11081356.html,

工业:400-024-988

家居:400-024-8887

车用活性炭罐

车用活性碳罐 1、为什么使用活性碳罐 每年,每一千台装内燃机的汽车在其燃油系统中产生的燃油蒸气(碳氢化合物)大约为11400千克。在以前,这些碳氢化合物都没有经过任何过滤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这也是导致烟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欧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至今,活性碳罐和计算机控制的三元催化转化器一起应用使汽车的排放降低了99%。而在美国,活性碳罐已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得到了应用。为了更好的保护气候环境,尤其是在阳光明媚的加州,已经实施了比欧洲更严格的车辆燃油蒸发排放的法规。自从活性碳罐被作为法规件以来,马勒滤清器系统就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汽油机用活性碳罐的研发和生产。 2、活性碳罐的工作原理 活性碳罐作为燃油系统的一部分,是油箱与外部环境进行压力平衡的一个缓冲器,并具有贮存油箱排出的燃油蒸气(碳氢化合物)的功能。不管是油箱周围环境温度的升高还是燃油箱内部的油温的升高(由于汽油在燃油系统中的循环)都会增加油箱内的燃油蒸气(碳氢化合物)的含量,随着汽油蒸气的产生,燃油箱内部的压力也在升高。作为一个安全法规件油箱对其内部蒸气压力的限值有要求;因此,活性碳罐作为油箱系统的一部分就能起到降低燃油蒸气(碳氢化合物)压力的作用。而作为一个附加装置,活性碳罐在车辆的寿命期限内应被设计成能经受住连续不断的吸、脱附循环的考验。 燃油蒸气(碳氢化合物)被贮存在活性碳罐中经脱附过程送到发动机中燃烧掉。活性炭作为储存汽油蒸气的介质,其碳粒微孔孔径分布决定了活性炭内部及表面的燃油蒸气(碳氢化合物)吸附能力。据发现,活性炭的吸、脱附过程都在微孔中同时进行。 活性碳罐的吸附过程见图1。汽油中易挥发的组分随着油温的增加不断的从液态变成气态;燃油蒸气(碳氢化合物)被导入碳罐经过滤变成纯净空气再排到大气中,活性炭的吸附效率一般都能达到99%甚至更高。 脱附过程见图2。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进气歧管产生真空,真空度随着车辆行驶工况(发动机节气门的开度)的不同而不同;此时外界空气通过碳罐被吸入进气歧管中,碳罐中气体流动冲刷活性炭,使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燃油蒸气(碳氢化合物)脱附,随同外界吸入的大气一起吸到发动机中燃烧掉。然而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时刻清除碳罐里的燃油蒸气(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也是不必要的,所以在碳罐和发动机节气门间便增加了一个阀(碳罐电磁阀),当这个阀打开时允许燃油蒸气(碳氢化合物)进入到发动机中,否则就不行。用来监控汽车排气中氧气的浓度以确保空燃比保持在要求的界限范围内的氧传感器,也可决定碳罐电磁阀是否工作; 在脱附过程结束后,碳罐中的活性炭就可再吸附新的燃油蒸气(碳氢化合物)。 3、美国和欧洲在1994年前的活性碳罐 为了满足燃油蒸发(碳氢化合物)排放的法规要求,活性碳罐已被应用在所有装载汽油机的车辆上。这个蒸发排放法规还包括车辆上其他部件渗漏的碳氢化合物(例如,轮胎、内饰塑料件、燃油管路、涂层等等)。但

活性炭吸附和脱附原理

活性炭吸附原理 1、依靠自身独特的孔隙结构 活性炭是一种主要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活性炭材料中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孔,1克活性炭材料中微孔,将其展开后表面积可高达800-1500平方米,特殊用途的更高。也就是说,在一个米粒大小的活性炭颗粒中,微孔的内表面积可能相当于一个客厅面积的大小。正是这些高度发达,如人体毛细血管般的孔隙结构,使活性炭拥有了优良的吸附性能。、 2、分子之间相互吸附的作用力 也叫“凡德瓦引力”。虽然分子运动速度受温度和材质等原因的影响,但它在微环境下始终是不停运动的。由于分子之间拥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当一个分子被活性炭内孔捕捉进入到活性炭内孔隙中后,由于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会导致更多的分子不断被吸引,直到添满活性炭内孔隙为止。 活性炭脱附的几种方法 (1)升温脱附。物质的吸附量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将吸附剂的温度升高,可以使已被吸附的组分脱附下来,这种方法也称为变温脱附,整个过程中的温度是周期变化的。微波脱附是由升温脱附改进的一种技术,微波脱附技术已应用于气体分离、干燥和空气净化及废水处理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也是最常用的脱附方法。 (2)减压脱附。物质的吸附量是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在较高的压力下吸附,降低压力或者抽真空,可以使吸附剂再生,这种方法也称为变压吸附。此法常常用于气体脱附。 (3)冲洗脱附。用不被吸附的气体(液体)冲洗吸附剂,使被吸附的组分脱附下来。采用这种方法必然产生冲洗剂与被吸附组分混合的问题,需要用别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因此这种方法存在多次分离的不便性。 (4)置换脱附。置换脱附的工作原理是用比被吸附组分的吸附力更强的物质将被吸组分置换下来。其后果是吸附剂上又吸附了置换上去的物质,必须用别的方法使它们分离。例如,活性炭对Ca2+、C1-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这些离子占据了吸附活性中心,可对活性炭吸附无机单质或有机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用活性炭吸附待分离溶液中的物质后,选用CaCl2作为脱附剂可降低活性炭对吸附质的吸附稳定性,从而达到降低脱附活化能的目的。 (5)磁化脱附。由于单分子水的性质比簇团中的水分子活泼得多,能充分显示它的偶极子特性,从而使水的极性增强。预磁处理能增大水的极性,这就能充分解释经过预磁处理后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减小的现象。当磁场强度增大时,分离出的单个水分子越多,则阻碍作用就越大,从而吸附容量减小得也就越多。活性炭

基于静电吸附原理的空气净化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c11081356.html, 基于静电吸附原理的空气净化器 作者:王煦焱韩冬严石桂名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5期 本项目静电式吸附空气净化器是以静电吸附为基本,结合主流的智能化趋势而产生的新事物。其摒弃了活性炭吸附方法不能吸附有毒气体的缺点,也放弃了机械性过滤—HEPA网繁重又复杂的拆卸手段,同时本项目设计的空气净化器有着智能化,价格低廉,便于安装,积极采用高新技术等特点,这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响应了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健康保障,同时也为市场的更新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 1空气净化器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现在,空气浄化器已经有了多种不同的设计制作方式,并且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为人们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带来显著效果。而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浄化室内空气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市场上空气浄化器大都主要构成有:机箱外壳、过滤段、风道设计、电机、电源、液晶显示屏等。决定寿命的是电机,决定浄化效能的是过滤段,决定是否安静的是风道设计、机箱外壳、过滤段、电机。在“绿色、健康”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新鲜的空气是人们高品质健康生活的必要条件,空气净化器应运而生,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且此领域开发时间较短,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2市场当前主流空气净化器总结 市场上存在两大类空气净化器:抽风式空气净化器和静电式空气净化器。抽风式空气净化器存在技术陈旧,安装形式僵化,体积大,噪音重等各种缺点旧式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存在价格昂贵,生成大量臭氧,结构不合理等缺点市场上急需一项新的空气净化器来代替,并需要全方位改善之前两者的缺点。 3设计的研究方案 3.1项目研究的原理 静电吸附的原理:当一个带有静电的物体靠近另一个不带静电的物体时,根据静电感应原理,没有静电的物体内部靠近带静电物体的一边会集聚与带电物体所携带电荷相反极性的电荷(另一侧产生相同数量的同极性电荷),由于异性电荷互相吸引的特性,就会表现出“静电吸附”现象。 利用静电发生器对物体施加静电以产生吸附作用在其它行业也有很多应用,使用时可以根据情况调节静电发生器的输出电压高低来调节吸附力的大小。交流的升压电路,再加上倍压整流电路,就可将低压电变换成为高压的直流电,从而产生静电荷。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原理 (2)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湿法脱硫的一种,是目 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工艺技术最成熟的标准脱硫工艺技术。是当 前国际上通行的大机组火电厂烟气脱硫的基本工艺。它采用价廉易得 的石灰石或石灰作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 拌成吸收浆液,当采用石灰为吸收剂时,石灰粉经消化处理后加水制 成吸收剂浆液。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 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被脱除, 最终反应产物为石膏。脱硫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去带出的细小液滴, 经换热器加热升温后排入烟囱。脱硫石膏浆经脱水装置脱水后回收。 由于吸收浆液循环利用,脱硫吸收剂的利用率很高。最初这一技术是 为发电容量在100MW以上、要求脱硫效率较高的矿物燃料发电设备配 套的,但近几年来,这一脱硫工艺也在工业锅炉和垃圾电站上得到了 应用. 根据美国EPRI统计,目前已经开发的脱硫工艺大约有近百种,但真正实现工业应用的仅10多种。已经投运或正在计划建设的脱硫系统中,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占80%左右。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流技术是最主要的技术,其优点是: 1、技术成熟,脱硫效率高,可达95%以上。 2、原料来源广泛、易取得、价格优惠 3、大型化技术成熟,容量可大可小,应用范围广

4、系统运行稳定,变负荷运行特性优良 5、副产品可充分利用,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6、只有少量的废物排放,并且可实现无废物排放 7、技术进步快。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一般布置在锅炉除尘器后尾部烟道,主要有:工艺系统、DCS控制系统、电气系统三个分统。 基本工艺过程 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俘获二氧化硫(SO2)的基本工艺过程:烟气进入吸收塔后,与吸收剂浆液接触、进行物理、化学反应,最后产生固化二氧化硫的石膏副产品。基本工艺过程为:(1)气态SO2与吸收浆液混合、溶解 (2) SO2进行反应生成亚硫根 (3)亚硫根氧化生成硫酸根 (4)硫酸根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硫酸盐 (5)硫酸盐从吸收剂中分离 用石灰石作吸收剂时,SO2在吸收塔中转化,其反应简式式如下: CaCO3+2 SO2+H2O ←→Ca(HSO3)2+CO2 在此,含CaCO3的浆液被称为洗涤悬浮液,它从吸收塔的上部喷

活性炭活化原理

活性炭的活化机理及应用 材研1407 朱明2014200483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植物原料(木屑、木炭、果壳、果核)、煤 和其它含碳工业废料作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根据活化介质的不同,活性炭活化方法分 为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和物理—化学复合活化法。物理活化水蒸汽、二氧化碳、空气 或它们的混合气体对环境污染小,因其依靠氧化碳原子形成孔隙结构,活化温度较高且活 性炭得率低。化学活化法活性炭得率较高,孔隙发达,吸附性能好。但此法对设备腐蚀性大,环境污染严重。热解能量循环利用困难。而且活性炭中残留化学药品.在应用方面受 到限制。 一.活性炭的活化机理 1.物理活化法 物理活化法一般分两步进行,先将原料在500℃左右炭化,再用水蒸汽或CO2 等气体在高温下进行活化。高温下,水蒸汽及二氧化碳都是温和的氧化剂,碳材料内部C原子与活化剂结合并以CO+H 2或CO的形式逸出,形成孔隙结构。物理活化法所需的活化温度一般较化学活化法高,而且活化所需的时间也更长,因此耗能比较大,成本高。尽管有这些缺点,物理活化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仍然十分广泛,原因在于其制得的活性炭无需过多 的后处理步骤,不像化学活化法制得的活性炭需要除去残留的活化剂。 将炭化材料在高温下用水蒸气、二氧化碳或空气等氧化性气体与炭材料发生反应,使炭材料中无序炭部分氧化刻蚀成孔,在材料内部形成发达的微孔结构。炭化温度一般在600℃,活化温度一般在800℃∽900℃。其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C+2H2O 2H2+CO2 △H=18kcal C+H2O H2+CO △H=31kcal CO2+C 2CO △H=41kcal 上述三个化学反应均是吸热反应,即随着活化反应的进行,活化炉的活化反应区域温度将逐步下降,如果活化区域的温度低于800℃,上述活化反应就不能正常进行,所以在活化炉的活化反应区域需要同时通入部分空气与活化产生的煤气燃烧补充热量,或通过补充外加热源,以保证活化炉活化反应区域的活化温度。 活化反应属于气固相系统的多相反应,活化过程中包括物理和化学两个过程,整个过程包括气相中的活化剂向炭化料外表面的扩散、活化剂向炭化料内表面的扩散、活化剂被炭化料内外表面所吸附、炭化料表面发生气化反应生成中间产物(表面络合物)、中间产物分解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环工综合实验(1)》(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报告 专业环境工程(卓越班)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二0一六年 11月

附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表面化学性质等有关。 吸附等温线(Adsorption Isotherm): 指一定温度条件下吸附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吸附量 q 与吸附质在流体相中的分压 p (气相吸附)或浓度 c (液相吸附)之间的关系曲线。 水中苯酚在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

水中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 吸附机理和吸附速率 吸附机理: 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1)外扩散 (2)内扩散 (3)吸附 ①外扩散:吸附质从流体主体通过扩散传递到吸附剂颗粒的外表面。因为流体与固体接触时,在紧贴固体表面处有一层滞流膜,所以这一步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吸附质以分子扩散通过这一滞流膜的传递速率。 ②内扩散:吸附质从吸附剂颗粒的外表面通过颗粒上微孔扩散进入颗粒内部,到达颗粒的内部表面。 ③吸附: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在内表面上。 对于物理吸附,第三步通常是瞬间完成的,所以吸附过程的速率由前二步决定。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非极性的吸附剂。 ?由于活性炭为非极性分子,因而溶解度小的非极性物质容易被吸附,而不能使其自由能降低的污染物既溶解度大的极性物质不易被吸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容量q e表示: ?qe=X/M=V(Co-C)/M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存在于溶液中的被吸附物质的浓度与固体表面的被吸附物质的浓度处于动态平衡时,吸附就达到平衡。 1、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其吸附容量和吸附效果就越好吗?为什么? 答:比表面积越大,不一定吸附容量就越好。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只能说明其吸附能力较大,并不代表吸附容量就越大。吸附容量的大小还与脱吸速度有关,如果脱吸速度很快,就算吸附能力再大,吸附容量也还是没多大提升。吸附容量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吸附剂的良好吸附性能是由于它具有密集的细孔构造,与吸附有关的物理性能有:a.孔容(VP):吸附剂中微孔的容积称为孔容,通常以单位重量吸附剂中吸附剂微孔的容积来表示(cm3/g);b.比表面积:即单位重量吸附剂所具有的表面积,常用单位是m2/g;c.孔径

活性炭吸附脱附及附设备选型详细计算

目录 1. 绪论 (1) 1.1概述 (1) 1.1.1有机废气的来源 (1) 1.1.2有机物对大气的破坏和对人类的危害 (1) 1.2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进展 (2) 1.2.1 各种净化方法的分析比较 (3) 2 设计任务说明 (4) 2.1设计任务 (4) 2.2设计进气指标 (4) 2.3设计出气指标 (4) 2.4设计目标 (4) 3 工艺流程说明 (6) 3.1工艺选择 (6) 3.2工艺流程 (6) 4 设计与计算 (8) 4.1基本原理 (8) 4.1.1吸附原理 (8) 4.1.2 吸附机理 (9) 4.1.3 吸附等温线与吸附等温方程式 (9) 4.1.4 吸附量 (12) 4.1.5 吸附速率 (12) 4.2吸附器选择的设计计算 (13) 4.2.1 吸附器的确定 (13) 4.2.2 吸附剂的选择 (14) 4.2.3 空塔气速和横截面积的确定 (16)

4.2.4 固定床吸附层高度的计算 (17) 4.2.5吸附剂(活性炭)用量的计算 (18) 4.2.6 床层压降的计算]15[ (19) 4.2.7 活性炭再生的计算 (19) 4.3集气罩的设计计算 (21) 4.3.1集气罩气流的流动特性 (21) 4.3.2集气罩的分类及设计原则 (21) 4.3.3集气罩的选型 (22) 4.4吸附前的预处理 (24) 4.5管道系统设计计算 (24) 4.5.1 管道系统的配置 (25) 4.5.2 管道内流体流速的选择 (26) 4.5.3管道直径的确定 (26) 4.5.4管道内流体的压力损失 (27) 4.5.5风机和电机的选择 (27) 5 工程核算 (30) 5.1工程造价 (30) 5.2运行费用核算 (31) 5.2.1价格标准 (31) 5.2.2运行费用 (31) 6 结论与建议 (32) 6.1结论 (32) 6.2建议 (32)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5)

@空气净化器,PM2.5净化原理

空气净化器,PM2.5净化原理 PM2.5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通常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源是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排放、燃煤)、挥发性有机物,或工业生产过程中经过不完全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PM2.5大多含有重金属等一些有毒物质,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进入身体内部,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燃放鞭炮或者吸烟,微颗粒物占PM2.5总量的绝大部分。除吸烟和室外污染空气流入外,空调、烹调、装修污染和积尘,也都对室内空气环境恶化有莫大关系。装修材料释放出的有毒物质,也是室内PM2.5超标的原因之一,有不少装修材料虽无重味,但有害物质仍然存在,成为室内空气质量的隐形杀手。在面对PM2.5等有害物质的侵害时,作为普通老百姓是难以左右大气的影响的,只能尽量能做到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来完成主动防御,或者依靠呼吸过滤设备来自保。 目前整个空气行业市场可谓是日益繁荣,在选择室内空气净化器时,可以挑选的空间很大,各个品牌的净化器层出不穷,不管是进口品牌还是国内厂商,都推出了多款净化产品。那么通过了解空气净化器PM2.5去除机制的背后的原理尤其重要。 当前市面上主流空气净化类产品,大部分是围绕滤网过滤空气之原理进行制造,空气净化器滤网大致可分为前置滤网、加湿滤网、集尘(HEPA)滤网、甲醛去除滤网以及可清洗脱臭滤网五大类,其进风处通常都装有粗效网抑或集尘网。理论上,如上滤网能够显著滤除PM2.5和甲醛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然而,当环境的湿度有所增加,被阻截于滤网之上的病毒、细菌便难以形成脱水,反而有可能会畸变为有害成分肆意繁衍、泛滥的温床,最终形成二次污染,为健康带来新威胁。因此,以滤网作为清洁核心的空气净化类产品,不是最优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创新,在空气净化器行业新兴起一种专业技术手段,即是以活性炭为核心要素的新产品。它的专利技术是针对活性炭滤芯采用了全新的内部结构,呈蜂窝状的内核,使得比表面积(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具有的表面积)扩增了2倍,空气接触面积扩增了20倍,滤网阻力却同比减小了1.5倍。这种技术直接刷新了以往的活性炭吸附能力,能对PM2.5和甲醛等有害气体发挥完全充分的吸附作用。同时,利用混晶二氧化钛被负载于空气净化器活性炭分子的孔径内壁,

活性炭过滤器原理及技术流程

活性炭颗粒的大小对吸附能力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活性炭颗粒越小,过滤面积就越大。所以,粉末状的活性炭总面积最大,吸附效果最佳,但粉末状的活性炭很容易随水流入水族箱中,难以控制,很少采用。 活性炭过滤器原理及技术参数分析 一、活性炭过滤器作用原理 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单位面积有很大的微孔,通常我们叫他毛细管孔。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在与与水中杂质充分接触。这些杂质能被吸附在微孔中,从而去掉水中胶体等杂质。活性炭还能吸附水中的CL离子以及臭氧,对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明显的对水中的色素进行吸附,在水处理行业一般我们要求碘值在700mg以上,这样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较强。 二、活性炭过滤器制作结构 活性炭过滤器一般采用不锈钢304材质,碳钢材质,因为活性炭吸附水中CL等氧化剂、金属离子,微孔中的细菌以及化学物质,对罐体产生腐蚀,所以一般活性炭过滤器内要衬胶防腐。 三、活性碳过滤器技术参数 1、过滤速度:8-12m3/h 2、工作温度:常温工作压力 3、反洗压缩空气量:18-25L/m2.S 4、滤料层高:1000-1200mm 膨胀率50% 5、反洗强度:9-15L/m2.S 6、反冲洗时间:4-6分钟 四、活性炭过滤装置的工作方式: Ⅰ采水:生水自活性炭塔槽上方流入,经活性炭过滤装置下方流出,而得到去除杂质、臭味等水质。 Ⅱ逆洗:目的为逐出活性炭上方之沉积物。经一段时间的过滤后,若干杂质沉积在活性炭上方排出并除去。 Ⅲ沉整:在逆洗时活性炭会上浮,逆洗完成后将所有阀门关闭使活性炭因重力而沉下。 Ⅳ洗净:在逆洗时恐有杂质附在活性炭下面,用正洗来洗净以免在采水时候污染水质。

活性炭干法脱硫资料总结

活性焦干法烟气净化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是一种资源化的脱硫,脱氮、脱重金属和脱二嗯英等功能的烟气净化技术,近年来的应用不断增多,其主要技术优势是:)1 污染控制减排,脱硫效率高,可达9 %;可同时进行脱氮,脱氮率达70 % 以上,脱除汞、二嗯英、卤化氢和粉尘,实现集成净化;也可分别进行脱硫或脱氮。)2 节水:在烟气净化操作温度宽(08 一108‘C ),不需工艺水,省去废水处理设施,不需要烟气再热,设备腐蚀轻,同时还可节约我国宝贵的水资源。)3 资源回收: 脱硫副产物是富含5 02气体,便于生产硫酸(89 % );硫磺等化工产品,利用价值大,实现资源利用。1 1 0)4 环保性能优异,无二次污染。脱硫副产物生产化工产品,脱硫废水排放,脱硫破碎活性焦可做燃料或作为炭材料用其他污染控制,同时脱硫剂原料为煤,我国资源丰富。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高效多污染物联合脱除活性焦性能需提高,活性焦成本偏高,硫氮双脱吸附反应塔结构开发与工程放大需加强,再生装备能耗偏高,产业化推广工作滞后 活性焦净化过程反应慢,净化反应器体积大,初次装填活性焦,床层阻力大等,同时活性焦硫容相对较低,活性焦的循环再生量大,增加了再生过程的机械磨损,同时使加热的能量热能耗大,因此造成活性焦净化技术目前的成本较高。目前进行国产化研究重点是降低联合净化装置的建设投资及运行费用,活性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原料配煤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研制廉价高性能的活性焦;净化装置方面优化工艺,采开发多功能设备,减少运行过程活性焦的消耗和能耗,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 典型工艺的运行费用和投资由装备费、活性焦费和运行费等组成;初次填装活性焦时初次投资较大,如06 o MW 机组,初次填装活性焦需要80 0 。吨左右,市场价近50 0 0 万左右,运行消耗活性焦中整个运行费用的5 0一07 %。目前活性焦净化装置单位投资05 0 元/ kw,但副产物的价值高,硫酸价值在050元/ 吨, 新的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活性焦脱硫脱硝与多污染集成净化的专用活性焦、工艺条件、动力学、新工艺流程、新装备等方面。通过研发,提高联合脱除效率,降低能耗与成本,优化流程与装备流体力学性能,实现工程装备的大型化,从而开发成套技术与装备,为实现活性焦烟气净化的技术创新和进一步产业化推广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活性焦孔结构及表面性质对脱除烟气中SO2的影响 吸附性能 活性焦的脱硫性能与其表面积的大小无关, 而与其微孔结构存在一定的关系, 但表现不明显. 活性焦表面碱性的强弱直接关系着脱硫性能. 而表面碱性的强弱与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浓度密切相关. 较高浓度的羧基官能团会抑制SO2的吸附, 羰基官能团与醚基官能团可通过重排构成具有碱性行为的吡喃酮或类吡喃酮结构从而表现出脱硫活性, 因此, 这两种官能团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活性焦的脱硫性能. 吸附系统是活性炭/焦脱硫工艺的核心。 吸附塔是活性炭/焦脱硫工艺的核心设备。活性焦脱硫吸附塔内装有一定量的活性焦,经过除尘器之后的烟气进入吸附塔,烟气中的SO2被活性炭/焦吸附,净化后的烟气从烟囱排入大气。吸附SO2至饱和的活性焦送入脱附塔再生后,连同补充的新鲜活性焦一起输送回吸附塔。 吸附设备有固定床吸附塔和移动床吸附塔两种形式。固定床活性炭(焦) 吸附烟道气

活性炭室内空气净化的吸附应用原理..

活性炭空气净化的吸附应用原理 1 室内空气品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生活居室环境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改善。空调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创造了一个以温湿度为主的舒适性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尤其是无新风系统的空调房间,导致了“病态建筑综合症”、“建筑相关病”和多种化学物过敏症。“ 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常见症状主要有头痛、神经疲劳、皮肤干燥、鼻塞、流鼻涕、流泪、眼痒等等。“建筑相关病”是指由空气中的某种成分直接引起的病症,比较严重的有“军团病”、“超敏性肺炎”等,有时甚至能带来生命危险。 所谓室内空气品质,一般是指在某个具体的环境内,空气中的某些要素对人群工作、生活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了人们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概念。这种概念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显然,人们不仅要求适宜的室内温湿度,而且人们还要求室内空气是新鲜的,无污染的,从而引发了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广泛研究。 室内空气基本污染物与污染源如下表一室内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悬浮微粒、燃烧、抽烟、人体、烟草烟雾、人的吸烟行为、石棉、保温材料、氡及其蜕变物、墙体和地基、建筑材料、家具、挥发性有机物(vocs)油漆、清洁剂、建筑材料、一氧化碳、燃烧、吸烟、二氧化碳、燃烧、呼吸、微生物、家畜、人体、过敏物、动物、毛发、昆虫、花粉、臭氧

室内空气有害物的种类繁多,但一般都是以低浓度的形式存在,有时还远远低于人的嗅觉阈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体无害,恰恰相反,人一生中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室内度过,长期受低浓度污染物的直接毒害,其后果还是相当严重的。 为了清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通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但是它也有缺点:在室外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及机动车辆排放的废气使得室外空气的质量也很差,而且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的交换会带来巨大的能耗。 局部通风有时也因为污染源较分散或根本就不知道气态污染物从何而来而无法实现。目前通用的过滤器只是过滤灰尘,还不具备清除有害气体和细菌的功能。成功分离低浓度的气态污染物质和细菌对改善室内陆空气品质至为重要。 活性炭吸附材料对室内气态污染物具有优秀的吸附性能,使活性炭过滤器逐渐应用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中。在通风量不变的条件下,它能使室内空气得到更全面的净化。 2 活性炭的发展历史及分类 使用活性炭作为一种吸附材料已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埃及时代,人类就会利用木炭来消除伤口散发的气味;1773年,谢勒首次科学地证明了木炭对气体具有吸附力;1808年,木炭被用到蔗糖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消除化学武器的威胁,活性炭防毒面具问世,这是活性炭第一次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物理结构且吸附性能优异的新型纤维状活性炭材料研制成功。目前对吸附材料的

烟气脱硫基本原理及方法

烟气脱硫基本原理及方法 烟气脱硫基本原理及方法: 1 、基本原理: =亚硫酸盐(吸收过程) 碱性脱硫剂+ SO 2 亚硫酸盐+ O =硫酸盐(氧化过程) 2 ,先反应形成亚硫酸盐,再加氧氧化成为稳定的硫酸盐,然碱性脱硫剂吸收 SO 2 后将硫酸盐加工为所需产品。因此,任何烟气脱硫方法都是一个化工过程。 2 、主要烟气脱硫方法 烟气脱硫的技术方法种类繁多。以吸收剂的种类主要可分为: ( 1 )钙法(以石灰石 / 石灰-石膏为主); ( 2 )氨法(氨或碳铵); ( 3 )镁法(氧化镁); ( 4 )钠法(碳酸钠、氢氧化钠); ( 5 )有机碱法; ( 6 )活性炭法; ( 7 )海水法等。

目前使用最多是钙法,氨法次之。钙法有石灰石 / 石灰-石膏法、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法,循环流化床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法、 GSA 悬浮吸收法等,其中用得最多的为石灰石 / 石灰-石膏法。氨法亦多种多样,如硫铵法、联产硫铵和硫酸法、联产磷铵法等,以硫铵法为主。 二、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 一 ) 石灰石 / 石灰 -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石灰石 / 石灰 -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价廉易得的石灰石作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制成吸收浆液。当采用石灰为吸收剂时,石灰粉经消化处理后加水搅拌制成吸收浆液。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空气进行化学反应,最终反应产物为石膏。同时去除烟气中部分其他污染物,如粉尘、 HCI 、 HF 等。脱硫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去带出的细小液滴,经热交换器加热升温后排入烟囱。脱硫石膏浆经脱水装置脱水后回收。该技术采用单循环喷雾空塔结构,具有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脱硫效率高、运行可靠性高、可利用率高,有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的可能性等特点。

活性炭脱硫工业实验

文/唐 强 曹子栋 王盛 刘 义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 西安) 1 前言 利用活性炭填充床脱除SO2被认为是一项有前景的脱硫技术。活性炭微孔呈毛细结构,微孔直径分布范围大,完全脱附吸附质比较困难,湿塔干燥过程需消耗大量能量,使得运行费用增加。降低活性炭再生的能耗,减少运行费用是推广活性炭脱硫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按照降低运行费用,简化活性炭再生工艺的原则,设计了一套活性炭脱硫装置,通过工业实验验证了本工艺的可靠性。 2 实验系统 SO2、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经 加热器加热到110~120℃,从下往上穿过厚度400mm的活性炭层,混合气流流量4Nm3/h,空截面速度约0.2m/s。活性炭失效后,用10公斤清水从上往下洗涤活性炭床层。活性炭是山西新华化工厂生产的煤基柱状活性炭,活性炭层随机堆放,床层直径100mm。TH-08微电脑烟气分析仪测量气体流量、温度, QGS-O8B远红外分析仪、德国MSI电化学SO2浓度计测量SO2浓度。 3 实验结果 活性炭的脱硫效率和流动阻力是相互制约的。活性炭颗粒越小,流动阻力越大,脱硫效果越好。实验使用ZL30和ZL40活性炭,进口SO2浓度3000ppm。按照我国相关的SO2排放标准,认为床层出口SO2浓度超过300ppm,床层失效,活性炭需再生。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 由图1、图2可见,活性炭进行第一次吸附时,由于其具有非常发达的微孔结构,吸附SO2的能力很强,ZL30的穿透时间为60分钟;ZL40的穿透时间只有14分 钟。进行第二次吸附、脱附时,床层的穿透时间缩短,ZL30的穿透时间为28分钟;ZL40的穿透时间只有4.5分钟。进行第三次吸附、脱附时,床层的穿透时间进一步缩短,ZL30的穿透时间为11分钟;ZL40的穿透时间只有3分钟。进行第四次吸附、脱附时,床层的穿透时间和第三次相比,基本相同。重复进行洗涤脱附、吸附实验,活性炭的穿透时间不再有明显变化,保持恒定。 上述实验表明,用水洗涤脱附活性炭吸附的SO2,由于活性炭的微孔结构发达,孔直径分布是无规律的,在进行第一次充分的吸附之后,吸附剂大孔、过渡孔和微孔中都充满了SO2分子。一些微孔中的SO2分子远离吸附剂的表面层。对于加热脱附,吸附质分子是通过分子动能的提高而脱离吸附位,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可以完成对活性炭的深度活化。而水洗脱附则是依靠浓度差导致的扩散力,脱附必然首先发生在吸附剂表层。而距离吸附剂表层较远的微孔中的吸附质分子必须依次经过 过渡孔和大孔,才可以到达吸附剂表层,较长的扩散路径导致了较大的扩散阻力,扩散阻力很难被这种只依靠浓度差形成的扩散动力所克服,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水洗脱附,活性炭深度活化是非常困难的。 另一方面,活性炭微孔构造也是杂乱无章的,因而必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孔口小于孔内宽度的孔形态,根据Zsigmendy的毛细凝结吸附理论,

PF-E型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脱附装置

PF-E型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脱附净化装置 一、简述 有机废气处理一般有催化燃烧法,活性炭吸附脱附法,直燃式等几种方法,当废气总浓度为1000g/m3以下,出口温度小于45℃,其性质属于低浓度废气。因此选择活性炭吸附—— 催化燃烧脱附较为合理。 本系列设备,系统设计完善,附属设备配套齐全,净化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它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橡胶、涂装、印刷等行业中,苯类废气以及其它有机废气均能净化。它能有效地净化环境、消除污染、改善劳动操作条件,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并能解决二次污染。 系统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对设备进行控制。系统设置了自动、软手动、硬手动三种控制方法。在设备安全运行方面设置了催化室的超温报警、吸附床超温报警、风机故障、风机欠压报警、阀门故障报警等功能。另外,当脱附停止工作时,可以延时风机运行时间(延时时间可设定),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基本做到控制自动化,操作简单化。 二、流程: 说明:吸咐工作间断时,进行再生脱附。 三、原理 活性炭吸附的实质是利用活性炭吸附的特性把低浓度大风量废气中的有机溶剂吸附到活性炭中并浓缩,经活性炭吸附净化后的气体直接排空,其实质是一个吸附浓缩的过程。并没 有把有机溶剂处理掉。是一个物理过程。 催化燃烧脱附的实质是利用催化燃烧的热空气加热活性炭中被吸附的有机溶剂,使之达到溶剂的沸点,使有机溶剂从活性炭中脱附出来,并且把这高浓度的废气引入到催化燃烧反应器中。在~250℃的催化起燃温度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氧化反应转化为无害的水和二气化碳排入大气。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并非明火的燃烧,且能彻底解决脱附时的二次污染。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脱附是把以上两者的优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即先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浓缩,当活性炭吸附达到饱和时,利用电加热启动催化燃烧设备,并利用热空气局部加热活性炭吸附床,当催化燃烧反应床加热到~250℃,活性炭吸附床局部达到60~110℃时,从吸附床解吸出来的高浓度废气就可以在催化反应床中进行氧化反应。反应后的高温气体经换热器的换热,换热后的气体一部分回用送入活性炭吸附床进行脱附,另一部分排入大气。脱附出来的废气经换热器换热后温度迅速提高了。这样能使催化燃烧装置及脱附达到小功率 或无功率运行。 四、型号、技术参数 序号项目\型号PF-E-500 PF-E1000 PF-E-1500 1 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处理风量5000m3/h 10000m3/h 15000m3/h 外形尺寸2500×1500×1850 3000×2500×2900 4200×3000×3600 装机功率0.75kw 0.75kw 1.1kw 2 催化燃烧脱附净化装置处理风量1000m3/h 2000m3/h 3000m3/h 外形尺寸1050×800×1730 1450×800×1980 1650×1350×2430 装机功率27kw 39kw 49.5kw 3 吸附风机型号4-68No4.5A 4-68No6.3C 4-68No6.5C25 功率7.5kw 11kw 15kw

活性炭室内空气净化的吸附应用原理

活性炭空气净化的吸附应用原理 1 室空气品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生活居室环境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改善。空调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创造了一个以温湿度为主的舒适性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室空气品质问题,尤其是无新风系统的空调房间,导致了“病态建筑综合症”、“建筑相关病”和多种化学物过敏症。“ 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常见症状主要有头痛、神经疲劳、皮肤干燥、鼻塞、流鼻涕、流泪、眼痒等等。“建筑相关病”是指由空气中的某种成分直接引起的病症,比较严重的有“军团病”、“超敏性肺炎”等,有时甚至能带来生命危险。 所谓室空气品质,一般是指在某个具体的环境,空气中的某些要素对人群工作、生活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了人们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概念。这种概念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显然,人们不仅要求适宜的室温湿度,而且人们还要求室空气是新鲜的,无污染的,从而引发了对室空气品质的广泛研究。 室空气基本污染物与污染源如下表一室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悬浮微粒、燃烧、抽烟、人体、烟草烟雾、人的吸烟行为、石棉、保温材料、氡及其蜕变物、墙体和地基、建筑材料、家具、挥发性有机物(vocs)油漆、清洁剂、建筑材料、一氧化碳、燃烧、吸烟、二氧化碳、燃烧、呼吸、微生物、家畜、人体、过敏物、动物、毛发、昆虫、花粉、臭氧

室空气有害物的种类繁多,但一般都是以低浓度的形式存在,有时还远远低于人的嗅觉阈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体无害,恰恰相反,人一生中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室度过,长期受低浓度污染物的直接毒害,其后果还是相当严重的。 为了清除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通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但是它也有缺点:在室外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及机动车辆排放的废气使得室外空气的质量也很差,而且室外空气与室空气的交换会带来巨大的能耗。 局部通风有时也因为污染源较分散或根本就不知道气态污染物从何而来而无法实现。目前通用的过滤器只是过滤灰尘,还不具备清除有害气体和细菌的功能。成功分离低浓度的气态污染物质和细菌对改善室陆空气品质至为重要。 活性炭吸附材料对室气态污染物具有优秀的吸附性能,使活性炭过滤器逐渐应用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中。在通风量不变的条件下,它能使室空气得到更全面的净化。 2 活性炭的发展历史及分类 使用活性炭作为一种吸附材料已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埃及时代,人类就会利用木炭来消除伤口散发的气味;1773年,勒首次科学地证明了木炭对气体具有吸附力;1808年,木炭被用到蔗糖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消除化学武器的威胁,活性炭防毒面具问世,这是活性炭第一次应用于空气净化领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物理结构且吸附性能优异的新型纤维状活性炭材料研制成功。目前对吸附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非均匀吸附剂的加工工艺、微观特征、能量不均匀性及吸附性能

活性炭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硫酸转化条件的实验研究

第36卷 第1期2002年1月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XI′AN J IAO TON G UN IV ERSITY Vol.36 №1 Jan.2002 文章编号:0253-987X(2002)01O0108O03 活性炭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硫酸转化条件的实验研究 刘 义,曹子栋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西安) 摘要:在活性炭法烟气脱硫工艺中,通过对各项参数的控制,得出使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为硫酸的转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将吸附温度控制在60℃以上,并保证在烟气中有足够的水蒸气含量,就可以将二氧化硫充分地转化为硫酸. 关键词:活性炭;吸附;烟气净化 中图分类号:X842 文献标识码:A Conditions of the T ransformation from Sulf ur Dioxide to Sulf uric Acid in Flue G as Active C arbon Desulf urization L i u Yi,Cao Zi dong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二氧化硫是一种最常见的工业有害排放物.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石灰法脱硫.采用石灰法脱硫,副产品为低品质的熟石膏,将其回收以后的利用率很低,因而经济价值很不明显,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本文所采用的活性炭法烟气脱硫工艺,将回收的二氧化硫(SO2)的最终产物转变为硫酸(H2SO4),从而使脱硫副产品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1]. 硫酸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化工产品,我国主要采用焙烧硫铁矿的方法来生产硫酸.这种传统的硫酸生产工艺,需要经过破碎、筛分、配料、焙烧、炉气净化、催化氧化、吸收等操作环节.在催化氧化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以五氧化二钒为主体的钒催化剂,而且要保证425~600℃的操作温度.为了提高硫的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还需要进行两转两吸的流程,因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生产过程.[2] 在使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吸附纯净SO2的时候,吸附率是比较小的.但是,当烟气中有氧和水蒸气存在时,由于活性炭表面力的作用,可在活性炭表面发生如下反应 SO2+H2O+ 1 2 O2  活性炭  H2SO4 由于H2SO4的分子活性远小于SO2,因而更易于被活性炭吸附,从而使吸附率大为增加,例如在吸附温度为60℃的时候,活性炭对纯净SO2的吸附率仅为2%,而当存在氧和水蒸气的时候,吸附率可达13%[3]. 这些附着于活性炭空隙中的硫酸,可在水洗脱附工艺中被洗出并收集,得到一定浓度的硫酸水溶液,再经过多级浓缩,使其转化为具有商品价值的浓硫酸. 如果将以上这个过程应用于工业生产,既可以有效地处理烟气中含有的大量的SO2污染物,又可以大大地简化传统的硫酸生产工艺,得到有较高品质的副产品硫酸.这个一举两得的生产工艺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为将其用于生产实际, 收稿日期:2001O06O15. 作者简介:刘 义(1974~),男,博士生;曹子栋(联系人),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活性炭吸附脱附及附属设备选型详细计算

目录 1. 绪论1 1.1概述1 1.1.1有机废气的来源1 1.1.2有机物对大气的破坏和对人类的危害1 1.2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进展2 1.2.1 各种净化方法的分析比较3 2 设计任务说明4 2.1设计任务4 2.2设计进气指标4 2.3设计出气指标5 2.4设计目标5 3 工艺流程说明5 3.1工艺选择5 3.2工艺流程6 4 设计与计算7 4.1基本原理7 4.1.1 吸附原理7 4.1.2 吸附机理8 4.1.3 吸附等温线与吸附等温方程式8 4.1.4 吸附量12 4.1.5 吸附速率12

4.2吸附器选择的设计计算13 4.2.1 吸附器的确定13 4.2.2 吸附剂的选择14 4.2.3 空塔气速和横截面积的确定17 4.2.4 固定床吸附层高度的计算17 4.2.5吸附剂(活性炭)用量的计算19 4.2.6 床层压降的计算]15[20 4.2.7 活性炭再生的计算20 4.3集气罩的设计计算22 4.3.1集气罩气流的流动特性22 4.3.2集气罩的分类及设计原则22 4.3.3集气罩的选型23 4.4吸附前的预处理25 4.5管道系统设计计算26 4.5.1 管道系统的配置26 4.5.2 管道流体流速的选择27 4.5.3管道直径的确定28 4.5.4管道流体的压力损失28 4.5.5风机和电机的选择29 5 工程核算31 5.1工程造价31 5.2运行费用核算32 5.2.1价格标准32 5.2.2运行费用32 6 结论与建议34

6.1结论34 6.2建议34 参考文献36 致38

1. 绪论 1.1 概述 1.1.1有机废气的来源 有机废气的来源主要有固定源和移动源两种。移动源主要有汽车、轮船和飞机等以石油产品为燃料的交通工具的排放气;固定源的种类极多, 主要为石油化工工艺过程和储存设备等的排出物及各种使用有机溶剂的场合, 如喷漆、印刷、金属除油和脱脂、粘合剂、制药、塑料、涂料和橡胶加工等。 1.1.2有机物对大气的破坏和对人类的危害 有机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称为VOCs (Volatileorganic pounds) ,在涂装、印刷、制鞋和化工生产的许多行业中,一些工业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都伴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废气的排出。VOCs 废气排入大气环境中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①VOCs 是光化学反应的前体,有照射时,在合适的条件下VOCs 与NOx及其它悬浮化学物质发生 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主要生成臭氧,形成光化学烟雾,从而发生光化学污染;②光化学烟雾会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有些VOCs 还具有强烈刺激气味,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则产生令人不适的感觉,影响空气质量;③有些有毒的VOCs (如芳香烃等) 气体在环境中存在会损害人们的健康,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空气中会引发癌变或引起其它严重疾病, 如苯 对骨髓的造血机能造成破坏, 是一种致癌物;甲苯和二甲苯对中枢神经具有强的麻醉作用;氯乙烯为致癌物。在制鞋业, 由于“三苯”中毒而导致工人致死事件已发生过多起, 而涂料工业使用的溶剂中,主要是甲苯、二甲苯和其它毒性有机物。光化学烟雾也会危害人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1965 年日本各大城市频繁发生的光化学烟雾, 1966 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均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VOCs 对环境的极大危害和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环保署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定义的污染物中VOCs 占了300 多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