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译英常用方法和技巧(8-11)

汉译英常用方法和技巧(8-11)

汉译英常用方法和技巧(8-11)
汉译英常用方法和技巧(8-11)

第四章汉译英常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安排:8课时)

与词有关的翻译方法包括:

?直译和意译

?词义的选择

?词的增补与省略

?词类转义法

?重复法

?正说反译法和反说正译法

?分句法和合句法

第一节直译和意译

首先应当指出,直译不是死译,而是指基本保留原有句子结构,照字面意思翻译。意译也不是胡译、乱译,而是在不损害原文内容和精神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的需要,对原文作相应的调整。例1

原文: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直译:Our friends are all over the world.

意译:We hav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

直译以严格意义上的忠实为宗旨,意译则更多考虑英语的特点,更强调译文的效果,不求形式对应,只求语言在深层次中的对应。总之,选择直译还是意译,应该根据文章具体需要而定,两种译法可以并用。

?能直译则直译

例2

原文:爱是耐心和善良;爱不是妒忌和吹嘘;爱不是傲慢和粗鲁。

译文:love is patience and kindness; love is not jealous and boast; love is not arrogance and rudeness.

例3

原文:进入21世纪,麦当劳团体的对手们又集合到一面共同的旗帜之下——反对全球化。

译文:On stepp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the McDonalds’ groups have again assembled under the same flag——anti-globalization.

Upon entering opponents banner rafilled

例4

原文:电学上最常用的两个单位是安培和伏特,前者是电流单位,后者是电压单位。

译文:the unit of current the one of voltage

例5

原文:俗话说:“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过两三年,咱们都要离开这里的。

译文:“Even the longest feast must break up at last ,” says the proverb. In two or three years

例6

原文:你们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完成这项工作。

译文:you should display your special prowess like eight immortals ( in Chinese legend) crossing the sea,

?必须意译

例7

原文:怕什么呢?死了张屠夫,还有李屠夫,人多得很。

直译:If Butcher Zhang dies, there’s Butcher Li yet.

译文:What are you afraid of? He is not the only pebble on the beach.

例8

原文:不料半路上杀出一个程咬金。

译文:unexpectedly in the half way an man obtrude into the business

Little did he expect that half way he would appear and try to poke his nose into the matter.

例9

原文:我是半路出家,可能干不好这工作。

译文:I have not received regular training for the job, so I may not do it well.

例10

原文: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吃个饱再说。

译文:whatever you say ,I’d like to eat my fill first.

例11

某些汉语的粗俗语、歇后语、双关语根本无法直译,只好意译。

原文:她不满意人家说汤阿英是“三枪打不出一个闷屁”的落后的人。(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译文:backward and that no amount of coaxing would open her mouth to utter a word.

Dull in speaking ( morning in Shanghai,Zhou erfu)

原文:对于西班牙语,我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译文:Spanish is all Greek to me.

原文:这本小说可真是狗追鸭子呱呱叫(刮刮叫),卖得很快。

译文:worry

?意译效果比直译好

例12

原文:她怕碰一鼻子灰,话到了嘴边,又把它吞了下去。

译文:She was afraid of being turned down / snubbed, so she swallowed the words that came up to her lips.

翻译练习

用意译法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语。

1.穷困时,就一个人跑到马路上喝西北风,躲在亭子间里喝自来水。

2.路是这般遥远,望过去似乎就在半里以内,而走起来时经过了不知多少的草棚茅舍,还没有到达目的地。

3.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

4.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5.小时候我有一个愿望:我愿在你的庇荫下做一世的孩子。现在只有让梦来满足这个愿望了。

7.妈妈唱红脸,爸爸唱白脸,孩子说出了实话。

8.

第二节词义的选择

汉译英的过程就是寻找适当的英语词、词组和句型来重新表达汉语原文的思想的过程。正确的选词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前提。词的选择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原文的词义

词的正确选择首先取决于对原文词义的确切理解,而这又取决于对原文上下文的推敲。在具体运用中,词义往往随着语言情境而千变万化,因此,我们必须熟悉词在运用中的灵活变化,才有可能选择出等值词或近值词。

英语词汇在翻译成汉语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词义,因为汉语也有丰富的同义表达法。

二、辨析词义和正确选词

(一)注意词的广义和狭义

词义有广狭之分,运用范围也就各不相同。

例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林牧副渔互相结合的方针the principle farming , forestry, husbandry, side occupations and fishery

例2

?他从不喝酒。He never drinks wine.

?他从不喝烈性酒。Strong wine / spirits

(二)注意词义的强弱

例3

原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译文: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

and always urgently,

The world rolls on,

Time presses.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

Seize the day, seize the hour! Carpe diem

(三)注意词义的褒贬

例4

原文:他们讲唯心论,我们讲唯物论。(《毛泽东选集》五卷)

译文:they preach idealism, while we advocate materialism

(四)注意词的语体色彩

例5

原文:别了,司徒雷登!

译文:Farewell, Leighton Stuart

例6

译文:no gambling

Gambling forbidden

例7

原文:这小伙子干活真冲。

译文:this guy is full of vigor

(五)注意词的搭配

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固定词组和搭配用法,所以不能把汉语词的搭配用法生搬硬套到英语译文中去。

1.定语和中心词的搭配

例8

青山green 青天blue 青布black

大城市big city major city大雨heavy rain 大志great ambition

大宗large amount 大人物vip 大道理general(major) principle

2. 动词和宾语的搭配

例9

“进行”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arry out /implement

进行一场激烈的争论engaged in heated

进行实地调查make a research on the investigation

进行核实验conduct a

进行表决take a vote /put sth to vote

进行亲切的谈话have a conversation

进行侵略commit aggression

进行攻击launch attack

进行抵抗make resistance

进行协商hold consultation

对党员进行优良传统教育educate with

例10

“取消”

取消会议cancel

取消会员资格deprive disqualify

取消决定make a decision

取消禁令lift ban

取消诺言break one’s words

第三节词的增补与省略

汉语和英语在词法和句法结构存在极大的差别,所以要通顺正确地翻译出汉语原文的含义,逐词翻译是不可能的,译文必须有所增减。

一、增词

(一)根据句法结构需要增词

1.增补主语

汉语无主语的句子很多,汉译英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适当的代词或名词补做主语。增加什么主语取决于上下文。

例1

原文: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简直可笑!

译文:Isn’t it ridiculous that you want a horse to run fast without eating grass(while you don’t graze it)?

例2

原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译文:no investigation, no right to speak

例3

原文:重点是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优化教育结构。译文:emphases should be put(laid)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lsory edu, active develop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dult edu moderate optimize

2.增补非人称的或强势句中的it

it可以指天气、时间,还常用来表示强调、代替不定式等。汉语中的许多表达方法,翻译成英语时需要增补it。

例4

原文:是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的时候了。

译文:

例5

原文:把钟拆开比把它装起来容易。

译文:

例6

原文: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才解决了那些问题。

译文:

3.增补做宾语的代词或先行宾语it

汉语里只要从上下文能看清楚,宾语常常可以省略,但英语中凡是及物动词都得有宾语,因此要增补宾语。

例7

原文:交出翻译之前,必须读几遍,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译文:hand in

例8

原文:我们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译文:

4.增补物主代词

汉语里的物主代词常常可以省略,但英语中凡是说到一个人的所有物时总要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原文:他走进屋来,大衣上尽是雪,鼻子冻得通红。

译文:

Red with cold

5.增补并列连词

汉语语言精练,并列连词用得很少,但译为英语时,需要增补。

例10

原文:最好把毛衣穿上,外面相当冷。

译文:

例11

原文: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译文: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can’t the temple

You can run but you can’t hide

6.增补从属连词或关系代词等

汉语在表达上,从属关系是蕴涵在句子里的,翻译成英语时必须明确表达出来,而关系代词是汉语中没有的英语表达方法。

例12

原文:“爹,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我想想……”

译文:dad, even if you won’t think of yourself

例13

原文:凡是在科学技术上有建树者,都是工作最勤奋,并且勇于创新的人。

译文:those who

Break a new ground

7.增补连系动词

汉语的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谓语,但英语中却要使用系动词与形容词连用。

例14

原文:昨天元旦,人人都很高兴。

译文:

8.增补介词

例15

原文:你经常想到帮助别人是很好的。

译文:

9.增补冠词

汉语中没有冠词,翻译成英语时往往需要增补必要的冠词

例16

原文:我们对问题要做全面的分析,才能解决得妥当。

译文:

(二)为了明确表达原文的含义而增词

1.增补在汉语中不言而喻的词语

例17

原文: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相当艰苦的。

2.为了使上下文衔接,增补连接词语

例18

原文:努力学习吧,努力学习三年五载,你就会精通英语了。

译文:after you studying for three to five years, you will be proficient in English

(三)为了适应英语句子的逻辑要求而增词

英语句子各部分逻辑关系比较严谨,在形式上主次分明,而汉语句子的结构比较自由,如把汉语直译成英语,不增加英语中必要的词,就会使句子意思不清楚。

例19

原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译文:

For actually there is no roads on the earth to begin with

二、减词

省略词语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删节原文的词句,而必须遵守一些原则:省去的词语必须是(1)在译文中看来是可有可无的,或是多余的;(2)其意思已经包含在上下文里;(3)其含义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汉译英中所省略的词语可以分成一下几类:

(一)原文中重复出现的词语

汉语中为了讲究句子的平衡、气势、韵调常常使用排比、重复等修辞手段。如果照样一连串译成英语,往往不合英语的习惯。因此翻译时,原文中含义重复的词语往往只译出其中一个,其他可以省略不翻译。

例20

原文:青年人的觉悟程度如何,道德品质如何,知识水平如何,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关系着祖国的未来。

译文:how the youth come up in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in moral qualities and in intellectual attainments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spee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future of our mother land

例21

原文:英国人坐着思考问题,法国人站着思考问题,美国人走着思考问题,爱尔兰人事后思考问题。译文:

(二) 在汉语中,有时为了明确,往往需要将动词和一些关键性的名词加以重复,英译时有时只需要出现一次。

例22

原文:他们谈到19世纪外国对中国的干涉,谈到毛泽东在30年代中期的长征,还谈到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

译文:

例23

原文:在化学公式中,表示氢的符号是H;表示氧的符号是O;表示氮的符号是N。

译文:

(三) 原文中表示范畴的词语

词通常有具体的含义,自然应当照译,但它们用来表明范畴时,则失去了具体含义,一般可以省略不译。如:

“情绪不高”——be in low spirits

“防止急躁情绪”——guard against rashness

例24

原文:对于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问题,必须进一步考虑。

译文:

例25

原文:这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译文:

例26

原文:我们必须进行积极的宣传工作以控制生育。

译文:

第四节词类转义法

在翻译实践中,要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就不能机械按原文词类“对号入座”,逐字硬译,而需要适当改变一些词类。词类转换运用得当,可以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英语习惯;否则译文可能变得生硬累赘。

一、汉语动词的转换

汉语中动词用得较多,有大量的“动宾结构”、“连动式”和“兼语式”(两个主谓结构套在一起。一般来说,相当于英语的谓语动词+复合宾语)。汉语用动词的地方,英语中可以分别用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各种词类来翻译。

1.译成英语的名词

例1

原文: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都要求禁止原子武器。

译文:

例2

原文:林则徐认为,要成功地禁止鸦片买卖,就得首先把鸦片焚毁了。

译文:

例3

原文:我要说,一想到你我就恶心,你对我残酷到了可耻的地步。

译文:

例4

原文:事实上,滥用毒品已经成为美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译文:

2.转换成英语的形容词

形容词”结构表达。

例5

原文:获悉贵国遭受地震,我们极为关切。

译文:

相比而言,汉语喜欢用动态反映某些静态事实,而英语中,则喜欢用静态反映某些动态现实。因而,两种语言对译时就存在一个汉语动态句和英语静态句如何转换、使译文符合习惯的问题。例6

原文:一个人如果依赖的是身外之物,是金钱,是权力、名誉之类的东西,那他就不会感到安全,永远也不会。只有做到自制、知足的人,才会真正感到安全。

译文:

3.转换成英语的介词或介词短语

重意合的汉语动词很丰富,而重形合的英语则介词丰富。一篇英语文章,介词比比皆是。汉语动词译为英语的介词是最常见的。汉译英时介词使用得当可以使译文准确、简洁、流畅。

例7

“用”对应的英语动词有use, utilize, employ, apply等,但许多情况下可以转换成介词,如:with:

用右手写字to write with right hand

on:

汽车用汽油开动Cars run on petrol

by:

用特快专递邮寄。Send by express (mail service).

in:

不要用铅笔写。Don’t write in pencil.

例8

原文:这种人闹什么东西呢?闹名誉,闹地位,闹出风头。(《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译文:

例9

原文:他被逼急了,也就顾不得老婆的叮嘱,说出了真情。

译文:

4.转换成英语副词

例10

(英语副词在系动词后作表语,表达动词的意义)

原文:这电影正在上演吗?

译文:

例11

原文:我打开窗,让新鲜的空气进来。

译文:

二、汉语名词译成英语动词

要进行转换。

例12

原文:这种习惯势力既然在社会中还存在着,也就有可能给许多政府工作人员以影响。

译文:

例13

原文:中国科学研究发展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

译文:

例14

原文:他这次旅行所见所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译文:

三、汉语形容词或副词译成英语名词

在汉译英时有时为了语法结构和修辞上的需要,也可以把汉语形容词或副词译成英语名词。例15

原文:朱延年用热情的款待把他的窘态遮盖过去。(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译文:

例16

原文:空气是这样的清香,使人胸脯里感到分外凉爽、舒畅。(柳青《创业史》)

译文:

四、汉语的副词转换成英语的形容词

(一)与动词转译成名词有关

例17

原文: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教学质量。

译文:

(二)由于英汉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在某些场合下汉语用副词,英语用形容词

例18

原文:这完全是胡说。

译文:

例19

原文:这正是你要找到人。

译文:

第五节重复词语和结构的译法

在汉英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气,或求得句子的平衡、对称或其他修辞效果,往往采用重复词语或重复结构。但由于英汉在语言结构和习惯用法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征,所以使用重复手段时也必然有一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啊。

(一)省略

在不影响明确、完整传达原义的前提下,可根据英语表达习惯,将汉语中重复出现的词语和结

例1

原文:这儿是一块宝地!要不是宝地,怎么越来人越多?

译文:

例2

原文:要是听我的话,我会帮助你,找条正道儿;要是不听我的话,你终究是玩完!(老舍《龙须沟》)

译文:

例3

原文:上头说把沟堵死。好吗,沟一堵死,下点雨,咱们这儿还不成了海?(老舍《龙须沟》)

译文:

例4

原文:判断我们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译文:

(二)代替

英语习惯用代词、名词等来代替重复出现的部分。汉译英时代替法是处理重复问题的常见方法。1.用代词或其他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来代替重复使用的名词或词组

例5

原文:蒋介石上台了,非但不感谢人民,还把人民一巴掌打了下去,把人民推入了十年内战的血海。(《毛泽东选集》四卷)

译文:

例6

原文: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译文:

2.用do, do so或so do来代替重复出现的主要动词或整个谓语部分。

例7

原文:你答应了帮助他就应当帮助他。

译文:

例8

原文: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

译文:

3.用so或as代替重复出现的表语或整个从句

例9

原文: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封建的经济。(《毛泽东选集》二卷)

译文:

4.用其他词或词组来代替重复出现的词语、结构或整个分句

例10

原文:马克思主义在开始的时候受过种种打击,被认为是毒草。现在它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还在继续受打击,还被认为是毒草。

译文:

(三)合并

将重复词语或结构全部抽取出来,总译一次,加在全部有关词语或结构的前面或后面。

例11

原文:中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勇于革命的。

译文:

例12

原文:在今后五年内,要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

译文:

(四)部分重复

既可保证译文达意,又不至于过于累赘。

例13

原文:我们应该知道什么东西是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不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应当反对的。

译文:

(五)全部重复

1.为了明确传达原文意思,避免产生歧义。

在翻译带有政策性的文件时,一字一词都关系重大,所以其中的重复词语或结构也应该全部反映在译文里。

例14

原文: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在支持你们,亚洲各国人民在支持你们,非洲各国人民在支持你们,世界各国人民在支持你们。

译文:

2.为了保证原文的强调语气和独特风格。

例15

原文:他们偷,他们抢,他们欺诈,谁也不敢惹他们。

译文:

例16

原文: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

译文:

例17

原文: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

3.在口语中,词语或结构的重复现象较多,这是英汉的共同特点。汉语重复的,英译时也往往重复。

例18

原文:婵娟:哼,我才不喜欢他呢。

子兰:你不喜欢他!喜欢谁?

婵娟:我喜欢我喜欢的人。

子兰:喜欢我吧,是不是?

婵娟:我喜欢你,喜欢你受罪。(郭沫若《屈原》)

译文:

4.遇到主语和谓语重复的汉语句子,英译时一般可照样重复,因为英语也习惯于这种表达法。例19

原文: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

译文:

(六)用名词复数表达重复部分

例20

原文:长时期的历史经验,必然使我们的党心、军心、民心,集中到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富强,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这一基本要求上来。

译文:

第六节正说反译法和反说正译法

一般说来,汉语肯定句译成英语时仍为肯定句;汉语的否定句仍译成英语的肯定句。人们在叙述同一事物或表达同一思想时,可以正说也可反说。因此,在翻译时,汉语中有些句子译成肯定否定都可以。

例1

原文:我们不否认我们工作中有缺点。

译文1:(肯定句)

译文2:(否定句)

例2

原文:每当他听到这支曲子,总要潸然泪下。

译文1:(肯定句)

译文2:(否定句)

例3

原文: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心。

译文1:(肯定句)

译文2:(否定句)

但是,由于英语否定结构的表现形式不一,在使用习惯上与汉语有很大差别,有时需要使用正说反译法和反说正译法来翻译汉语的肯定句和否定句。

例4

原文:他们一直谈到入睡。

例5

原文:他太年轻,还不能理解这件事。

译文:

例6

原文:要这样的高价简直是敲诈勒索。

译文:

正说和反说相互转换的现象很多,转换的原因有三个:

(一)汉英两种语言的习惯用法不同

例7

原文:油漆未干。

译文:

例8

原文:在收据尚未签字以前不得付款。

译文:

含有否定意义的英文词

英语中有许多含有否定或半否定意义的词语,在翻译中可以充分利用,以便使译文符合英文习惯,并使句式多样化。

1.英语中含有否定意义的动词有fail, lack, exclude, refuse, neglect, deny, overlook, withhold, refrain (from), miss等。

例9

原文:他没有射中靶子。

译文:

例10

原文:他看了看桌子上的点心,摇了摇头,一点也不吃。

译文:

2.英语中含有否定意义的名词:ignorance, failure, absence, refusal, neglect, exclusion等。

例11

原文:他开车时心不在焉,几乎闯祸。

译文:

例12

原文:他未能履行诺言,我们大家都很失望。

译文:

3.英语中含有否定意义的形容词和短语有:few, little, free from, short of, far from等。

例13

原文:据悉敌军给养不足。

译文:

例14

原文:他没有忧虑,所以过着很愉快的生活。

译文:

4.英语中含有否定意义的副词和短语有:little, otherwise, too…to, in vain等。

例15

原文:他显然有不同的想法。

译文:

例16

原文:我没料到会接到一个如此含糊的回答。

译文:

5.英语中含有的半否定意义的副词有:hardly, scarcely, barely, rarely, seldom等。

例17

原文:这一星期他几乎不曾吃过什么东西。

译文:

6.英语中含有的否定意义的连词:unless, before, until, or(否则)等。

例18

原文:车未停稳,不要开门。

译文:

例19

原文:他宁愿饿死,不愿行窃。

译文:

例20

原文: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最起码的知识。

译文:

7.英语中含有否定意义的介词和短语有:without, beyond, above, against, except, but, past, instead of, in place of, out of, but for等。

例21

原文: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

译文:

例22

原文:他的行为无可非议。

译文:

汉英两种语言在否定结构的使用习惯上有不同之处,在翻译时要注意转译。

例23

——他不知道这件事,是吧?

——对,不知道。

例24

——你明天不去吧?

——不,我去。

译文:

例25

原文:我想不会有人反对我的建议。

译文:

(二)为了加强语气以便取得较好的修辞效果

为此,可以灵活地变换句型,把肯定句转译为否定句或把否定句转译为肯定句。

肯定句转译为否定句

例26

原文:这场火烧得他只剩下身上那套衣服了。

译文:

例27

原文:援引权威性的经典著作,才能令人信服。

译文:

否定句转译为肯定句

例28

原文:倒霉的人经不起一点儿风波。

译文:

例29

原文:正如没经历过大事的人一样,他是经不起成功也经不起失败的。

译文:

第七节句子结构的翻译

翻译一个具体句子时,首先必须解决句子结构的问题。很多时候,将汉语原文的句子结构不加改变或稍加改变就移植到英语的译文中,是完全可能的;但也有一些情况,必须改变原文的句子结构。例如,原文的句子很长或由于其他原因,译成英语则需要使用分句法,译成几个句子。又如原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但其间的逻辑关系非常密切,或由于英语本身的原因,又需要在译文中使用合句法。此外,为了原文句子的语气、由于汉语比较特殊的句子如无主语句、由于英语本身的特点如被动结构使用多等,我们都必须改变原文结构。改变原文结构的方法如下。

(一)分句法

例1

原文:有的人以为散文不可捉摸,拿起笔来先害怕。

译文:

例2

例3

原文: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已建设得更加雄伟壮丽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林立,城内外遍地鲜花。译文:

例4

原文:中日两国是近邻,只隔一衣带水,我们两国的关系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译文:

(二)合句法

例5

原文:王先生心里有事,急促地走着。可是,满街光怪陆离的景色,不断地闯进他的眼帘。

译文:

例6

原文: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整整五十年了。这是光辉的五十年,不平凡的五十年。

译文:

例7

原文:我们必须扫除这个最大的障碍。这个障碍的扫除要靠中美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

译文:

(三)改变句子结构

1.分句译为短语

例8

原文:中国昂首挺立于世界之林,越来越成为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巨大力量。

译文:

例9

原文:目前下岗职工重新安排工作还有一定困难,具有高薪技术的劳动力同样感到不足。

译文:

2.主谓结构中的谓语翻译成短语

例10

原文:老人听到外甥这些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豪言壮语,激动和伤痛的感情冲击着他,不由得老泪纵横。

译文:

3.动宾结构的改变及翻译方法

例11

原文:不调查、不研究、提起笔来“硬写”,这就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译文:

例12

4.主动结构变为被动结构或反之

例13

原文:25年前尼克松访华后,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译文:

例14

原文: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进行过技术改造。但是,它是建立在绝大多数农民、工人破产和失业的基础上的。

译文:

(四)汉语无主语句的译法

汉英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汉语中只有谓语而无主语的句子比比皆是,如“下雨了”,“市郊建了许多花园别墅”等。英语的句子一般都需要主语。因此,汉语的无主语句译成英语时,就需要补充主语或改变其句型,使句子结构符合英语习惯用法。汉语无主语句的译法有一下几种:

1.广泛运用英语的被动结构

1)将汉语无主语句中的宾语转为英语被动结构中的主语

例15

原文:几年前发现了一种新的彗星。

译文:

2)某些表示规定和要求的汉语无主语句

例16

原文:一旦发现错误,必须立即改正。

译文:

2.采用There be…, It +be …+ to…等结构

汉语中的格言、谚语、哲理、经验的无主语句译成英语时经常采用这类结构。

例17

原文: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经济发展。

译文:

3.采用倒装语序。

某些表示事物的存在、出现或消失的汉语无主语句,译成英语时往往采用倒装语序。

例18

原文:祖国的地下到处都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译文:

4.采用祈使句

汉语中表示请求、命令、号召以及标语、口号等无主语句可以用英语的祈使句来翻译。

例19

原文:闲人免进!

译文:

原文:请勿践踏草坪!

译文:

5.选用恰当的名词或代词补出主语

例21

原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译文1:Know the enemy and know yourself, and you can fight one hundred battles without defeat.

译文2:Try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enemy and your own, you might win a hundred battles without any frustrations.

例22

原文: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译文1:Wisdom comes from experience.

译文2:

例23

原文:青年人和老年人不同,女青年和老太太也不同,不考虑这些情况,恐怕就解决不好“代沟”问题。

译文:

以上例句也说明,在翻译一个汉语的无主语句时,除了要看句子本身的结构外,还要根据上下文来灵活掌握。

翻译练习

1.听起来有理,其实是个因噎废食的逻辑,这个学生之所以在小学、中学12年间没有学会自治自

律,就是因为他们一直接受喂哺式的辅导,那么大学来继续进行“育婴”,这岂不是一个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把学生口里的奶嘴拿掉,我们总要有个起点:大学不做,更待何时?再说,我们对大学教育的期许是什么?教出一个言听计从、循规蹈矩、不穿拖鞋短裤的学生和教出一个自己会看情况、做决定、下判断的学生——究竟哪一个比较重要?为了塑造出“听话”、“规矩”

的青年,而牺牲了他自主自觉、自治自律的能力——这是我们大学教育的目的吗?

2.一进学校我们就呆了,这美国人怎么这样!所有学生都穿破破烂烂的蓝色劳动布裤子(后来才

知道这叫牛仔裤),在膝盖那儿还有两个大窟窿,上身就是一件小衬衫,都印着英文字(后来才知道这叫T恤衫),不三不四的。老师比学生还糟糕,一点没有中国老师的尊严,老跟学生嘻嘻哈哈,成何体统!开学典礼在一个大礼堂里,所有学生都席地而坐,一点组织纪律性都没有,说话、打闹、嘴里还老嚼着跟橡皮差不多的东西(后来才知道这叫泡泡糖)。

3.人们普遍认为理论基于实践。例如,伽利略(Galileo),他将他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基于实验和观

测。正是通过观测,他证实了太阳是太阳系中心的理论。同样,邓小平同志的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建立在当今中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毫无疑问,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科学的理论。

4.说起中国古代文明,人们都熟知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他们对于世界文

四大发明。

新四级汉译英段落翻译技巧

新四级汉译英段落翻译技巧 新四级汉译英段落翻译解题技巧 ?题型简介?基本要求?翻译技巧 题型简介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部分将由原单句汉译英调整文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 140~160词 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以词、句的翻译为基础,扩大到对整体段落的翻译的把握,段落内容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独立。翻译时要把整个段落当作一个有机的语篇,注意各句子之间的衔接和段落间的过渡。 翻译技巧 (一) 词的翻译 (二) 句的翻译 (三) 段落翻译 (一) 词的翻译 1. 词义选择 2. 词类转换 3. 词的增补 4. 词的省略 5. 词的替代 1.词义选择 (1)语境词?汉语有些词语的含义会因语境而发生微妙的变化,称之为“语境词”,应紧密结合上下文译成相应的词,不能按照原词的字面意思来译。?原文:手机刷新了人与人的关系。?译文:Cell phone have alter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分析:“刷新”此处实际是指“改变”,而并非是我们平常所指的含义,因此不宜译成refurbish或renovate,翻译为alter或 change更恰当。 (2) 表意模糊的词?原文:这所全国重点大学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人才。?译文:The national key university has prepared batches of qualified graduates for the society. ?分析:“输送”在句中是一个模糊笼统的词,具体说来是指“培养出”。“人才”笼统,译为qualified graduates比较确切。 (3) 比喻词汇?汉语有许多比喻词汇,表面意义和喻指含义完全不同,英译时应跳出机械对应的思维定式,动态地译出其潜在含义。?原文:老师答应给这几个学生“吃小灶”。?译文:The teacher has promised to give these students special tuition. ?分析:“吃小灶”在这里指的是“个别辅导”。 2.词类转换 (1)动词?名词?英语动词受到形态变化规则的严格限制,大量本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常需借助于名词,因为名词不受形态规则的束缚,使用相对灵活、方便。?原文:吃头两个主菜时,也是赞不绝口。?译文:You"ll be full of praise while eating the first two main courses. ?分析:英语中有大量抽象名词表示行为或动作意义 advice,agreement,inheritance,knowledge,praise,use等。以上例句借助抽象名词表达了特定的行为动作,译文也显得较为地道。 (2)动词?介词?介词与名词密切相关,英语名词的广泛使用使得介词也频繁出现,而且英语中有些介词本身就是由动词演变来的。汉译英时,有些动词可以用介词来表达。?原文:人们常用剪纸美化环境。?译文:People often beautify their homes with paper cuttings. (3)动词?形容词?汉语的一些动词常常用形容词来表达,这些形容词通常是与动词同源的词(如dreamful,doubtful,sympathetic 等),这样的译文有时会更地道、标准。?原文:在明朝和清朝时期特别流行。?译文:It was widespread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汉译英常用技巧

词汇汉译英常用技巧(1)对等译法 对等是翻译的最高境界,但完全的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采取大致对等的手法(所谓大致对等,是指比喻的方式基本一致,但意象,也就是比喻所用的image发生了改变): e.g.1.扪心自问,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 By searching his heart, he could not but admit that he was in the wrong. 2.你真是福星高照。 You have a lucky star above you. 3.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拿下这场比赛。 We must go all out to win this game. 4.你真不该插手他们的事情。 You really shouldn’t have poked your nose into their business. 5.那种情形之下,他除了忍气吞声又能怎样呢? As things stood, what could he do but swallow the insult? 6.他们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涨,准备再打一个漂亮仗。 Being in high morale, every one of them rolled up their sleeves, eager to win another brilliant victory.

7.为了救他的母亲,他赴汤蹈火。 He went through fire and flood to save his mother. 8.在纽约市寻找一个失落的小孩,那简直是大海捞针。 Looking for a missing child in New York City. Tha t’s like look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 stack. 9.对问题视而不见并不能解决问题。 Turning a blind eye to a problem won’t solve the problem. 10.为了迷人眼目,他们把自己打扮成革命者。 To throw dust into the eye of the public, they decked themselves out as revolutionaries. 11.有时候老虎走近些,但对驴子还是敬而远之。 Sometimes the tiger ventured nearer, but still kept a respectable distance from the donkey. Exercise : 1.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之,东益宅不祥,信有之乎?孔子曰,不祥有五,而东益不与焉。夫损人益己,身之不祥也;弃老取幼,家之不祥也;择贤用不肖,国之不祥也;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圣人伏匿,天下之不祥也。兆:presage ;omen 损人益己:to harm others to benefit oneself 贤:solon/sagacious person 不肖:unworthy 俗:custom 圣人:sage/saint 伏匿/匿伏:to stay in concealment

汉译英的几种翻译技巧

汉译英的几种常用技巧(一)常用的翻译技巧1. 增译2. 减译(省译)3. 重复 4. 转译 5. 语序(词序/句序)调整(倒置) 6. 拆句与合并7. 正说反译, 反说正译8. 语态变换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 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1.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holidays. 我们等待假日的到

2.Much of our morality is customary. 我们大部分的道德观念都有习惯性。 3.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精确。 4.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5.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He who makes no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has no right to speak. (No investigation, no right to speak.) 6.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7.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So long as green hills remain, there will never be a shortage of firewood. 8. 班门弄斧 Showing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9.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汉译英翻译方法

汉译英三步骤: 1.理解原文 包括原文逐字逐句的理解、对原文整体思想、观点和态度的理解,也包括对原文句子之 间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2.英语表达 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是一对一的死译,而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相应 的英语结构、词汇和表达习惯准确的表达原文的意思。 3.核对检查 认真阅读自己的译文,要用挑错的眼光来检查译文是否正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是否有 漏译、错译,译文语法如时态、语态、单复数形式和拼写上是否有错误。 汉译英翻译技巧: 1.选择恰当的英语词汇 有些英语词汇不仅有字面意思,还有内含意思。 e.g.“国家”:country, nation, state, land 分别内涵:疆土、人民、政府、感情 有些英语词汇本身含有贬义或一些委婉的意思,运用时要特别注意。 e.g.“宣传”publicize, propaganda (带贬义) 汉译英选词原则: (1)选适合上下文的词汇 e.g.“观众”:audience,viewer, spectator 分别表示:听音乐会或看戏的观众、电视观众、看体育表演的观众 “条件”不同情况下应用不同的英语词表达: 工作条件:working condition 有利的条件:favorable situation 录取条件:admission requirement 付款条件:terms of payment 词汇选择首先要忠于原文的意思。 e.g.近年来由于就业问题日益严重,有些人建议让没有工作的未婚妇女来替换那些 家务繁重的女工。 “就业问题”:employment problem, unemployment problem(找不到工作就业已 成问题,即失业问题) “没有工作的妇女”: women without jobs, women hunting for jobs(没有工作又 需要找工作的妇女,不需找工作的并不包括在内) (2)要注意词的广义、狭义、具体的意思和抽象意思的不同 e.g. ①他讲的笑话逗得我们都笑了。 ②他讲的话使我们大家都笑了。 ①His joke made us laugh. ②What he said make us laugh. We all smile at what he said. (3)选词时不要望文生义,不要死译,要考虑与汉语对应的英语词汇真正的意思。 e.g.①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汉译英翻译十大技巧

汉译英翻译技巧1:了解中英文区别,避免机械对等翻译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差异比较大的语言。在汉英双语互译时,其差异具体体现为词汇、句式、衔接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对于备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考生,了解中英文两种语言的以下主要区别,对段落汉译英答题很有帮助。 1.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强调意义上紧密结合,主要靠词义手段连接,讲究“意境美”,所以有时候语法是不完整的;英语则注重句法、词汇手段等形式上的紧密结合,讲究“结构美”,强调句式完整和上下文的衔接。因此,汉译英需要通过对汉语句子进行句型变换,使用逻辑衔接词、从句等来显现句中的逻辑关系,从而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2.汉语多短句,英语多长句。汉语侧重语义,多用短句、分句来表达;英语多用长句及复合句,其结构通过时态、标点符号及关联词来表达。因此,汉译英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合译、增补词汇等。 3.汉语多重复,英语多替代。汉语由于结构较松散,常对名词进行重复,使语义更加清晰,对动词进行重复起增强语气的作用:而英语常使用代词、名词及do,do so或so do,so,as或其他词组来代替重复出现的部分。

4.汉语多用主动,英语多用被动。 5.汉语用词多动词,英语用词多名词和介词。汉语句子多用动词,具有动态性和具体性的特点;英语句子则喜用名词和介词,体现静态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这一不同的特点决定了汉译英过程中常常需要转换词性。 6.汉语句中的定语通常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前,英语中定语的位置却可前可后。因此,汉译英时往往需要调整语序,如汉语中定语过多,英语可使用介词短语、分词、不定式、从句等后置定语以求句子结构上的平衡。 7.汉语重心在后,英语重心在前。在表达多逻辑思维时,汉语一般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英语则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等在后,即重心在前。【例1】九寨沟气候宜人,夏季凉爽,冬无寒风。 译文: Jiuzhaigou enjoys a favorable climate which is cool in summer but free from cold wind in winter. 解析:原句含三个汉语短句,但都是对“九赛沟”的描述,存在逻辑上的联系,译文中将第一个短句处理成主句,后两个短句则处理成 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既能体现三个句子间的逻辑联

汉译英翻译技巧分析解析资料讲解

汉译英翻译技巧 一、分清主从(Subordination) 汉语句中各分句关系比较松散,所以在动笔前应认真分析句子要旨所在。句中重点往往在后。英译时,要突出重点或主句,其他部分可分别用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形式或各种从句表示。 1、没有农业,人们就不能生存,社会生产就不能继续下去。 Without agriculture, people cannot exist, neither can social production proceed. 2、他们一听到“反霸”就火冒三丈,这充分暴露了他们那霸权主义的蛮横嘴脸。 The fact that they fly into a rage at a mere mention of the expression“anti- hegemony”is enough to reveal their true colours as a domineering hegemonists. 3、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哪有这个事? Some believe that socialism is just perfect, without a single flaw. How can that be true? 4、但是,象我们常说的那样,道路总是曲折的,前途总是光明的。 But as we have often said, while the road ahead is tortuous, the future is bright. 二、选词用字(Diction) 在汉译英时应特别注意选找与原文中在意义上和风味上尽可能都类似的词语。 1、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 Every nation has its own strong points. If not, how can it survive? How can it progress? 2、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Foster lofty ideals, set high goals and march forward for the revolution of modern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一个国内安定团结, 天下大治的局面。 For it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hina needs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peace and a domestic situation of stability, unity and great order. 4、论技术,她那时还不如我,但思想却比我高得多。 Professionally she was then not yet my equal, but ideologically she was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me. 三、增益(Ampification) 汉译英时的“增益”技巧的运用,有时是为了使英美人理解原文的精确含义,有时是为了遵循英语的行文习惯。 1、交出翻译之前,必须读几遍,看看有没有要修改的地方。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Before handing in your translation, you have to read it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see if there anything in it to be corrected or improved. Only then can you do your work well. (英语行文时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用得较多) 2、她挑水,生炉子,洗东西,忙个不停。 Fetching water, building the fire, washing --- she had her hands full every minute. (增益为了意译) 3、他们一听说有新任务,就坐不往了。

最常用的十大英语翻译技巧

最常用的十大翻译技巧 转载自:花开有声转载于:2010-06-22 13:41 | 分类:转载的阅读:(1) 评论:(0)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一:增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 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5)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译连词) (6)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又一个共同点。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增译介词) (7)在人权领域,中国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汉译英实用技巧

汉译英实用技巧初探 提要:汉英结构和表达方式相去甚远,为了在译文中不露刀斧之痕,译者务必灵活运用转换、省译、扩译等主要实用技巧。 关键词:转换,扩译,省译 一、转换技巧(transforming) 由于汉英结构不同,表达方式迥异,“硬性翻译”不仅读起来别扭,而且会闹出笑话。这就译者在翻译时灵活使用转换的技巧,有时将汉语中的动词转换成英语的介词短语,有时将并列句译成主从句,等等。法无定法,随机而化。力求做到云过无声,水过无痕。读来自然流利,移植的有如原生的。 1.词类的转换 (1) 名词译成动词 美国反对的理由是,北朝鲜不是联合国会员。 The U.S. objected that North Korea was not a member of the UN. 你很有鉴别力。 You know what?s what. (2) 动词译成名词 消防队员连续奋战了九个昼夜,才控制住了火势。 The firemen battled against the flames for nine days and nights before getting them under control. 邱吉尔来到华盛顿说服罗斯福把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日期拖延下去。 Churchill arrived in Washington to talk Roosevelt out of an early invasion of Europe. 富兰克林深信,我们必须学会了解我们所在的这半球的邻居并学会与他们和睦相处。Franklin had a deep conviction that we must learn to understand and to get on with our neighbors in this hemisphere. (3) 动词译成形容词 先生曰:“狼负我,狼负我!”狼曰:“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 “ You are an ungrateful beast,” complained the man. “Not at all,” retorted the wolf, “it is not that I?m ungrateful, but you men were created for us to devour.” (颜惠庆译《马中锡·中山狼传》) 他急切地想得到消息。 He was news-hungry.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个方案。 The program was not popular with all of the staff. (4) 动词译成介词或介词短语

汉译英的八大技巧

汉译英的八大技巧 编辑:liqiao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发布时间:2011-05-30 11:46 一、戒“从一而终” 汉语言简意赅,句子灵活,往往是一个汉语词汇对应N个英语(论坛)词汇,具体到在本句中应该采用哪个意项,务必抓住精神实质,不可以不变应万变。至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示译者功力的地方了。比如:都是“问题”,下面的翻译各不相同。 共同关心的问题questions of common interest 解决问题solve a problem 问题的关键the heart of the matter 关键问题a key problem 原则问题a question/matter of principle 没有什么问题without any mishap 摩托车有点问题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motorcycle. 问题不在这里That is not the point. 译者要掌握这种汉英翻译中的“游击战术”,翻译家应是不同“文化王国”边境线上的“游击战略家”。 沙博里将《水浒传》译为: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地上的亡命之徒),杨宪益译将屈原的《国殇》译为:For Those Fallen for Their Country,北外出版社将《儒林外史》译为:The Scholars。这些都是译者吃透了原文的原意而译出的佳作。 二、戒望文生义,机械直译 这多半是初学者犯的毛病,他们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黄牛(yellow cow——ox前误后正,下同) 黄鹂(yellow bird ——oriole) 黄瓜( yellow melon——cucumber) 紫菜(purple vegetable ——laver) 红木(red wood——padauk) 红豆杉(red fir——Chinese yew) 黑社会(black society ——sinistergang) 三、戒“水土不服”,习惯搭配失当这的确是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它要求译者既有较高的中文修养,又要有较高的英文造诣,一知半解的人常常在此“翻车”。如: 写罢,掷笔在桌上。又歌了一回,再饮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呼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And tossed the pen on the table. He intoned the verses to himself, then downed a few more cups of wine. He was very dunk. Song-Jiang asked for the bill, paid, and told the waiter to keep the change. (沙博里译《水浒传·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目前,《水浒传》最好的英译本要数沙博里先生的本子了。沙博里出生在美国,青年时来到中国,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为了译好《水浒传》,据说他潜心研究了山东的地方志和旧时方言,可谓精诚所致,译著既“达”又“雅”。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古人没有用过钢笔,宋朝时用的还是毛笔,故the pen 应改为the writing-brush。 下面的译文就较好地照顾到了西方人的思维和理解习惯: 美国把贸易和扯在一起,只会损害两国的经济利益。The US policy of linking trade with hum an rights can only bring harm to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two countries.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成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hina can't develop in isolation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四、戒主语暗淡

汉译英第二讲(句子翻译技巧)学生版

汉译英(二)句子翻译技巧 主语选择 ●汉语:话题式主语,不一定是动作的执行者,作主语的词性很灵活。 ●英语: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词性很固定,只可以是名词,代词,非谓语动词(doing, to do), 主语从句等。另外,英语表达侧重于多样性,可以用不同的单词作为主语。 汉译英时,不同的句子起始点,结构完全不同,我们要尽可能变化思路,使译文句式多样。 ●例1: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得到很大提高。 ●思路一:Chines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improved a lot in recent years. (语序未调整,句子起始点没有变化。) ●思路二:There has been great raise in the living standard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recent years. ●(以“提高”作主语,原文动词作谓语,现变为名词,作主语) ●思路三:These years have witnessed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Chines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以“近年”作主语,原文时间状语变为主语) ●(还有其他思路吗?仔细想想。记住:汉语中名词皆可以充当英语句子中的主语, 只看你想不想的到,当然句子有优劣之分。) ●以上三个版本,第三句应该评分最高。用时间或者地点作主语,不仅强调了时间观 念,而且句子简洁、生动,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表达习惯。类似的动词有:see, witness, find等。 ●拓展练习:(1)这个运动会首先在北京兴起。 ●Beijing first saw the rise of the movement.(地点作主语) ●(2) 在南京城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Nanjing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 events.(地点作主语) ●(3) 近十年来,中国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 ●The past decade has witnessed great changes in Chinese education.(时间作主语) ●China has witnessed enormous changes in education in the past ten years.(地点作主 语) ●(4) 中国在2012年成功发射了“神州九号”飞船。 ●2012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 China’s “the Ninth Shenzhou Spacecraft”. (地点作主语) ●主语选择还必须符合逻辑关系。 ●例2:我们国家的建设事业不仅需要工程师和科学家,同样需要各行各业的能工巧 匠。 ●难点一:选词:能工巧匠:talents, skilled workers, craftsmen, artisan, gifted people. 应该选哪个?建设:building-up,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应该选哪个?) ●难点二:主语的选择。我们国家,建设事业,应该选择哪个? ●译法一: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not only needs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but also various craftsmen. (字对字翻译,不符合逻辑) ●译法二:In her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needs not only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but also various skillful craftsmen.(主语选择正确,与need照应) ●译法三:Our country in her development needs not only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but also talents of various kinds. ●换个思路:以工程师,科学家,能工巧匠做主语怎么改?

汉译英翻译技巧

Theory:Translation Process 1. The comprehension 1) Nida: translation process consists in analysis, translating, re-constituting and checking. 2) to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3) to understand word meaning 4) to seek help from dictionary 5) to attend to the role of logic 6) to know the role of context 汉英短语比较: 1、汉词英译法: 翻译词,基本任务是词义的对应转换,形式问题是第二位的任务。 对应,又称“直译法。”但必须受一词多义和惯用法等机制的调节。 如:佳期wedding day,佳人beautiful woman,佳节joyful festival, 佳句well-turned phrase,佳音good news,佳肴dainty food 2阐释,主要是难以取得双语对应契合时,义恰如其分的铺衍方式加以解释,常见的是文化隔膜形成的对应障碍。 如:城楼tower over a city gate 民工irregular laborer working on a public project/ migrant worker 留用人员personnel kept on after reshuffle 民乐tradi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井底之蛙a frog sitting at the bottom of a dried well/ person with very narrow outlook 夜郎自大be blinded by presumptuous self-conceit 空城计undefended city, a stratagem of putting up a bluff 3引申, 由一般的、泛指词义到具体的、特指词义的引申 如:时令season 太平间mortuary 清茶green tea/ tea served without refreshments 轻生commit suicide 体魄健壮的男孩an athletic boy 由具体的、特指词义到一般的、泛指词义的引申。 如:连珠in rapid succession 文盲illiteracy 十二万分地(感激)extremely 慢镜头slow motion 微笑外交并非在五湖四海都奏效。Smile diplomacy, then, is working, but not everywhere. 我们客栈热诚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Our hotel welcomes frie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4转换:词类转换,句中肯、否定式的转换, 例: 人生琐事the little nothings of life 等闲视之think nothing of 家常便饭make nothing of 请来吃顿家常便饭。Come along and take potluck 在北京,堵车是家常便饭。Be in Beijing, blocking a car up is common occurrence. 5. 淡化(虚化) “闹名利”译为:be out for fame and gain

英语翻译的十大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一、增译法 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①、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②、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③、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④、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⑤、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译连词) ⑥、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又一个共同点。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增译介词) ⑦、在人权领域,中国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China opposes the practice of the big oppressing the small

中译英翻译技巧

一、戒“从一而终” 汉语言简意赅,句子灵活,往往是一个汉语词汇对应N个英语词汇,具体到在本句中应该采用哪个意项,务必抓住精神实质,不可以不变应万变。至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示译者功力的地方了。 比如:都是“问题”,下面的翻译各不相同,几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共同关心的问题questions of common interest 解决问题solve a problem 问题的关键the heart of the matter 关键问题a key problem 原则问题a question/matter of principle 没有什么问题without any mishap 摩托车有点问题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motorcycle. 问题不在这里That is not the point. 译者要掌握这种汉英翻译中的“游击战术”,翻译家应是不同“文化王国”边境线上的“游击战略家”。 沙博里将《水浒传》译为: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地上的亡命之徒),杨宪益译将屈原的《国殇》译为:For Those Fallen forTheir Country,北外出版社将《儒林外史》译为:The Scholars。这些都是译者吃透了原文的原意而译出的佳作。 二、戒望文生义,机械直译 这多半是初学者犯的毛病,他们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黄牛(yellow cow——ox前误后正,下同) 黄鹂(yellow bird ——oriole) 黄瓜( yellow melon——cucumber) 紫菜(purple vegetable ——laver) 红木(red wood——padauk) 红豆杉(red fir——Chinese yew) 黑社会(black society ——sinister gang) 三、戒“水土不符”,习惯搭配失当

汉译英常用方法和技巧(8-11)

第四章汉译英常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安排:8课时) 与词有关的翻译方法包括: ?直译和意译 ?词义的选择 ?词的增补与省略 ?词类转义法 ?重复法 ?正说反译法和反说正译法 ?分句法和合句法 第一节直译和意译 首先应当指出,直译不是死译,而是指基本保留原有句子结构,照字面意思翻译。意译也不是胡译、乱译,而是在不损害原文内容和精神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的需要,对原文作相应的调整。例1 原文: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直译:Our friends are all over the world. 意译:We hav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 直译以严格意义上的忠实为宗旨,意译则更多考虑英语的特点,更强调译文的效果,不求形式对应,只求语言在深层次中的对应。总之,选择直译还是意译,应该根据文章具体需要而定,两种译法可以并用。 ?能直译则直译 例2 原文:爱是耐心和善良;爱不是妒忌和吹嘘;爱不是傲慢和粗鲁。 译文:love is patience and kindness; love is not jealous and boast; love is not arrogance and rudeness. 例3 原文:进入21世纪,麦当劳团体的对手们又集合到一面共同的旗帜之下——反对全球化。 译文:On stepp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the McDonalds’ groups have again assembled under the same flag——anti-globalization. Upon entering opponents banner rafilled 例4 原文:电学上最常用的两个单位是安培和伏特,前者是电流单位,后者是电压单位。 译文:the unit of current the one of voltage 例5 原文:俗话说:“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过两三年,咱们都要离开这里的。 译文:“Even the longest feast must break up at last ,” says the proverb. In two or three years 例6 原文:你们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完成这项工作。 译文:you should display your special prowess like eight immortals ( in Chinese legend) crossing the se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