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率》教学设计第五版

《功率》教学设计第五版

《功率》教学设计第五版
《功率》教学设计第五版

《功率》教学设计

归纳总结:

(1)物理学中用一新的物理量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它的定义是

(2)公式:功率= 。

功率用符号:表示,功用符号:表示,时间用符号:表示。因此用符号表示公式是

(3)功的单位是,时间的单位是,所以功率的单位是,

为了纪念英国的工程师,人们将功率的单位叫做,简称,符号。所以: 1W= J/S。常见的单位还用、。

1KW= W,1MW= W

小试牛刀:

利用功率的公式,计算出小红的功率P= ,小明的功率P= ,

小强的功率P= _____ 。

【合作交流】

一、做功“快”与做功“多”有什么不同?——做功快慢和做功多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例如,甲在1s内做了50J的功,而乙在5s内做了100J的功时,乙做的功虽然比甲多,

电机与变压器试题答案

电机与变压器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如下图所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中,电压源的电压= (D ) A.9V B.3V C.-9V D.-3V 2. 把一个三相电动机的绕组连成星形接于UL=380V的三相电源上,或绕组连成三角形接于UL=220V的三相电源上,这两种情况下,电源输出功率(A )A.相等 B.差√3倍 C.差1/√3 倍 D.差3倍 3. 三相四线制的中线不准安装开关和熔断器是因为( C) A、中线上无电流,溶体烧不断 B、中线开关接通或断开对电路无影响 C、中线开关断开或溶体熔断后,三相不对称负载承受三相不对称电压作用, 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会烧毁负载 D、安装中线开关和熔断器会降低中线的机械强度,增大投资 4. 整流的目的是(A ) A、将交流变为直流 B、将高频变为低频 C、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5. 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目的是(C )。 A、将交流变为直流 B、将高频变为低频 C、将交、直流混合量中的交流成 分滤掉 6. 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的放大环节所放大的对象是(C ) A、基准电压 B、采样电压 C、基准电压与采样电压之差 7.以下不属于变压器基本结构部件的是(C ) A、绕组 B、分接开关 C、转子

8. 一台频率为50 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为,该电机的极数和定子旋转 磁场转速为( C ) A、4极, B、6极, C、8极, 9. 单相变压器铁芯叠片接缝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则空载电流(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0. 高频保护通道中耦合电容器的作用是( A ) A、对工频电流具有很大的阻抗,可防止工频高压侵入高频收发讯机; B、对工频电流具有很小的阻抗,可防止工频高压侵入高频收发讯机; C、对高频电流阻抗很大,高频电流不能通过; D、滤除高次谐波的作用。 11.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属于( B ) A、保护接地 B、工作接地 C、保安接地 D、接零 12. 对放大电路进行静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B ) A、确定电压放大倍数Au B、确定静态工作点Q C、确定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13.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接反,则(C ) A、输出电压约为2UD B、变为半波整流 C、整流管将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14.变压器绝缘老化速度主要决定于( B ) A、湿度 B、温度 C、氧气 D、油中的分解物 15.新安装、检修后、长期停用和备用的变压器,超过(C)天,在投入运 行前,应测定绝缘电阻。 A、5天 B、10天 C、15天 D、30天 16.在同一个小接地电流系统中,所有出线装设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的电流保护,电流互感器装在同名相上,这样发生不同线路两点接地短路时,可保证只

高一物理优秀教学教案设计有哪些

高一物理优秀教学教案设计有哪些 【学习目标】 1、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2、知道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4、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学习重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 平均速度计算 【方法指导】 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知识链接】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阅读】P15“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A级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表示,Δx的大小表示,Δx的正负表示 【思考与交流】1、汽车在沿x轴上运动,如图1—3—l表示汽车从坐标x1=10m,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到达坐标x2=30m处,则

Δx=,Δx是正值还是负值?汽车沿哪个方向运动?如果汽车沿x轴 负方向运动,Δx是正值还是负值? 2、如图1—3—l,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 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怎么表示? 3、绿妹在遥控一玩具小汽车,她让小汽车沿一条东西方向的笔 直路线运动,开始时在某一标记点东2m处,第1s末到达该标记点 西3m处,第2s末又处在该标记点西1m处.分别求出第1s内和第 2s内小车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知识点二:速度 【阅读】P10第二部分:速度完成下列问题。 实例: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21岁的上海小伙刘翔像闪电 一样,挟着狂风与雷鸣般的怒吼冲过终点,以明显的不可撼动的优 势获得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12秒91的成绩平了由英国名将 科林?约翰逊1993年8月20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世界纪录,改 写了奥运会纪录.那么请问我们怎样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呢?试举 例说明. 1、以下有四个物体,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 初始位置(m)经过时间(s)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20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10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500301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500102500 A级1、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用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 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2、速度公式v=

高一物理《变压器》2教案

第四节变压器 【教学目标】 1、了解使用变压器的目的,知道变压器的基本构造,知道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的区别。 2、知道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会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释变压器的变比关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变压器。 【教学重点】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互感过程的理解及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互感过程的理解,变比关系的推导和理解 【教学方法】 演示、推理、学生实验 【教具】 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小灯泡、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变压器这一节,在进入新课前,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投影:

提问:我们发现不同的用电器所需的额定电压是不同的,但是我国民用供电电压均为220V,怎样才能让这些工作电压不同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呢? 回答: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设备――变压器。 演示实验:出示交流电源,用交流电压表(量程10V)测其电压为7V,若想用这个电源来使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显然不能直接接电源,我们就可以利用变压器将电源电压降下来后再接灯泡。 现象:灯泡能够正常发光。 这说明变压器是能够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 过渡:为什么变压器会有这样的功能呢?就让我们先从变压器的构造说起。 一、变压器的构造 最典型的变压器是由两个线圈和闭合铁芯构成。 展示可拆变压器,左右各有一个线圈套在铁芯上,其中一个与电源相连的称为原线圈(或初级线圈),另一个与用电器相连的称为副线圈(或次级线圈)。线圈是由绝缘的导线绕制的。闭合的铁芯是由涂有绝缘漆的薄硅钢片叠加而成的。线圈与铁芯彼此绝缘。 投影:变压器的示意图,原副线圈的匝数一般是不同的,n1和n2分别表示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U1和U2表示原线圈和副线圈的端电压。 提出疑问:从前面的实验中看到灯泡能够发光,说明副线圈两端是有电压的,但是线圈和铁芯彼此绝缘,不可能将原线圈的电能直接传送到副线圈来,那么这个电压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实变压器也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一种应用,我们可以具体来分析变压器是如何工作的。 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分析:把交变电压加在原线圈上,原线圈中的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的磁场,将铁芯磁化并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的磁通量不但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所以也在副线圈中激发感应电动势。如果副线圈两端连着用电器,副线圈中就会产生交变电流。这一

电功率教学设计

电功率教学设计 《电功率》一章是初中电学的重要内容,是初中电学知识学习的核心。而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学好本节内容是掌握好本章知识的关键。本节内容较多,包括:建立电功率的概念;根据P=Wt公式进行有关计算;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电功率的测量和利用公式P=UI的计算。 本节教学可分为4部分: 1.电功率。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常认为用电器的瓦数越大越费电,即将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教学中可通过将不同瓦数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学生正确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可通过问题引出电功率的计算,引导学生认识电功率的单位。 教材通过小资料介绍了常用“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这些数值对很多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应使学生通过阅读对用电器的电功率分类了解,尤其要知道哪些用电器属于大功率用电器。2.“千瓦时”的来历。对于此知识点,教材通过公式W=Pt直接介绍“千瓦时”的来历,简单易懂。教学中可让学生推导千瓦时与焦耳的换算关系,加深对这两个单位的理解。还要让学生知道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公式W=Pt,并增加适量练习,以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该公式求解某些问题的能力。 3.“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看似很简单的知识点,但学生接受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是初中电学中的难点之一。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实验一:分别观察同一灯泡在额定电压、略高于额定电压和略低于额定电压这三种情况下的发光情况,三次所观察到的亮度是用电器在各实际功率下所显示出的亮度,由此得出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实验二:探究额定电压相同而额定功率不同的两个灯泡(“220 V 40 W”和“220 V 15 W”)并联和串联接入电压是220 V的电路中的发光情况,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两盏灯发光时的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关系。最终使学生明确: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只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灯泡的实际功率影响灯泡的亮度。 4.电功率的测量。由前面的实验学生很自然地能想到灯泡的实际电压影响了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电压越大,实际功率越大。根据欧姆定律,我们还可以知道当电阻不变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大小与灯泡两端的电压大小成正比,它们都直接影响灯泡的实际功率。由此可推知,电功率P与灯泡两端的电压U和灯泡中的电流I有关系,由实验证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P=UI。 由于下一节学生将运用伏安法直接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实际功率,所以有必要在本节教学中对伏安法测电功率进行深入讨论,为下一节实验探究留出更充裕的时间。 教学重点: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 2.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UI进行简单计算; 4.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电机与变压器教案 .

科目:电机与变压器 授课 班级 高二(12) 授课 时间 第2周星期二第3节第2周星期二第4节课 题 变压器的构造 教学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用途和种类2.了解变压器的基本构造 教材分析重点:变压器的用途和种类难点:变压器的基本构造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教师口述,导入 讲授新课:第一节变压器的构造 一、变压器的用途和种类 变压器是利用互感原理工作的电磁装置,它的符号如图11-1 图11-1 变压器的符号 1.变压器的用途:变压器除可变换电压外,还可变换电流、变换阻抗、改变相位。 2.变压器的种类:按照使用的场合,变压器有电力变压器、整流变压器、调压变压器输入、输出变压器等。

教学内容 二、变压器的基本构造 变压器主要由铁心和线圈两部分构成。 铁心是变压器的磁路通道,是用磁导率较高且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制成,以便减少涡流和磁滞损耗。按其构造形式可分为心式和壳式两种,如图11-2(a)、(b)所示。 线圈是变压器的电路部分,是用漆色线、沙包线或丝包线绕成。其中和电源相连的线 圈叫原线圈(初级绕组),和负载相连的线圈叫副线圈(次级绕组)。 作 业 画出变压器的符号 教学后记本节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兴趣大,教学情况较好。 图11-2 心式和壳式变压器

科目:电机与变压器 授课 班级 高二(12) 授课 时间 第2周星期五第3节第9周星期五第4节课 题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一) 教学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的概念 3.掌握电压和电流变换公式,并能做相关计算 教材分析重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难点:电压变换电流变换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教师口述,导入 讲授新课: 第二节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一、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按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在铁心中产生交变磁通,从而在原、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如图11-3所示。 1.变换交流电压 原线圈接上交流电压,铁心中产生的交变磁通同时通过原、副线圈,原、副线圈中交变的磁通可视为相同。 设原线圈匝数为N1,副线圈匝数为N2,磁通为Φ,感应电动势为 t N E t N E ? Φ ? = ? Φ ? =2 2 1 1 , 由此得 2 1 2 1 N N E E = 忽略线圈内阻得 图11-3 变压器空载运行原理图

变压器 教学设计

《变压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 2.理解变压器的原理。 3.掌握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及功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探究,自己分析出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重点难点 重点:变压器的原理。 难点: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与电压、电流及功率关系的得出。 教学手段及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启发式教学为主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电源、可拆变压器、多用电表、10欧姆的滑线变压器、额定电压为4.2伏的灯泡等。 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察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总结归纳”为教学结构,采用“交流—互动”的探究模式教学。 充分开发和利用新课程资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体现物理与社会、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生活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生活需要导入提出问题生活中,所用各种小型电器要求的交流输入电 压数值,能不能高于市电220伏特? 学生举例互相补充 激发学生 兴趣,活 跃气氛

师生互动展开新课(四)变压器硅钢片的插接组合方式是由什么道理决定的提问:变压器产生的热量主要是交变电磁场在 铁芯中引起的涡流造成的吗? 2归纳:交变电磁主要通过铁芯 2.为了减少变压器的热损耗,铁芯有结构的要 求、绝缘的要求和散热的要求 3.演示:成品的变压器硅钢片如何插接组合成 铁芯 学生讨论 回答:结论是肯定的 学生倾听,仔细观察 开拓学生 思维 拓宽学生 知识 课堂小结梳理内容1.什么是理想变压器 2.探究原副线圈匝数比与电压比的电路设置, 探究过程和结论得出 3.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功率的关系 4.变压器对线径粗细和铁芯的硅钢片及铁芯的 结构有何要求,并弄懂其基本道理 学生认真倾听 系统梳理 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变压器 一、理想变压器的概念 变压器通过电磁感应将传到电磁能从初级传到次级的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满足该条件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 二、变压器中原副线圈匝数与电压比的电路设置 三、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N1:N2=U1:U2 N1:N2=I2:I1 P1=P2 U1*I1=U2*I2 四、变压器线圈线径粗细的选择和铁芯结构的要求 1.降压变压器的初级线线圈径较细、次级线圈线径较粗。 2.铁芯有结构要求 五、布置作业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 人教版

第七章电功率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更好地掌握电功和电功率概念、单位、公式及意义 (2)能灵活运用知识解有关问题,特别是电功率公式的正确选用; (3)理解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 (4)测定电功率的方法——P=UI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通过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及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3)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电功率的计算;深刻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学习用探究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区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三、知识梳理

?????????????? ???????????????? ? ?? ? ???????????????<<>>====== ????????? ???????=??====,用电器不能发挥正常,当,用电器易被烧坏,当,用电器正常工作,当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单位:公式:做功的多少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功的快慢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电功率(测量仪表:电能表或单位:公式:形式能的过程实质:电能转化为其它 定义:电流所做的功发光、发声等现象动、发热、种用电器使之产生的转表现形式:电流通过各)电功(额实额实额实额实额实额实P P U U P P U U P P U U kW W R U R I UI t W P P J h kW h kW J t R U Rt I Pt UIt W W 2 262 2)106.31(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出示问题: 将一个标有“220V ,40W ”的灯泡接入220V 的电路中,灯泡为什么会发光? 将它分别接在220V 与110V 的电路中,哪种情况下灯比较亮?为什么? 若把“220V 、100W ”与“110V ,100W ”的两灯泡分别接在110V 的电器中,哪个灯亮? 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涉及到电功、电功率的知识? 二、复习内容及过程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UQ=Pt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 2 Rt= U 2 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 2 Rt 。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 2t/R W 1:W 2= R 2:R 1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展开图绘制教案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展开图绘制教案 课程: 《电机与变压器》 课题: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层链式定子绕组展开图绘制方法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绘制定子绕组展开图的基本步骤和作图技巧,充分领悟电动机绕组的嵌线规律,为后期的电机实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正确绘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层链式定子绕组展开图 教学难点: 1、电机定子铁心是圆的,而展开图是平铺的,二者如何关联? 2、怎样正确连接U相绕组?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例法、练习法 时间: 2014年2月25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者: 王泽忠 授课班级: 12电3.4班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复旧导入】 1、三相定子绕组的构成原则 2、电动机定子铁心是圆的,如何正确表达其绕组的结构?——运用展开图【新授】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层链式定子绕组展开图绘制方法 一、展开图的含义 将电动机从两个定子槽之间沿着轴线方向切开,然后展开平铺于一个平面上,是一种直观的、方便同学们了解和学习电动机的平面图形。 注: 其切开开口处不是电动机的槽,而是两槽之间的硅钢片铁心。 ==> 二、展开图的绘制 以三相单层链绕组为例: 绘制方法第一步: 计算参数

极距每极每相槽数 第二步: 画槽划出24 根平行线段,表示电机的24 个槽,并在其上标明槽号 第三步: 分极将24个槽分成4极,每个极下6个槽,极距为6槽,每个极占有180度电角度,并标明磁极号 第四步: 分相带每个极分三相,每相为两个槽,每个槽占有30度电角度,并按相带排列顺序U1—W2—V1—U2—W1—V2标明相带 第五步: 标明电流参考方向假设某一瞬间电流从绕组的首端流入,尾端流出,根据同一个相带中有效边的电流参考方向相同,相邻相带有效边的电流参考方向相反,标明电流参考方向。 第六步: 画单个线圈U相绕组包括第1、2、7、8、13、14、19、20共八个槽四个线圈,从节省端部导线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最短节距y =5,故四个线圈为2和7、8和13、14和19、20和1.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圆周运动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 导语:教科书在列举了生活中了一些圆周运动情景后,通过观察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关联转动,提出了描述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圆周运动呢?以下是品才整理的,欢迎阅读参考! 一、教材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为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5节.它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和曲线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后,接触到的又一个美丽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章节的重要部分,主要要向学生介绍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教材有一个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得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 教科书在列举了生活中了一些圆周运动情景后,通过观察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关联转动,提出了描述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理解线

速度的概念;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 ②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ω=2πr/T。 ③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④能够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具体情景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极限思维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和矢量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去分析有关问题。 ②体会有了线速度后,为什么还要引入角速度.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②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感受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③进行爱的教育。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表达关爱和赏识,如微笑着对学生说“非常好!”“你们真棒!”“分析得对!”让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心情愉快地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高中物理-变压器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变压器教学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中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想化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变压比和匝数比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讲解法。 教学手段: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灯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改变交流的电压。大型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压有几万伏,而远距离输电却需要高达几十万伏的电压。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也各不相同。 电灯、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220 V的电压,机床上的照明灯需要36 V的安全电压。一般半导体收音机的电源电压不超过10 V,而电视机显像管却需要10000 V以上的高电压。交流便于改变电压,以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 这节课我们学习变压器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1、变压器的原理 思考与讨论:

按上图所示连接好电路,接通电源,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问题1:两个线圈并没有直接接触,灯泡为什么亮了呢?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当一个线圈中同交变电流时,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在另一个线圈中激起感生电场,从而产生感生电动势,灯泡中有了感应电流,故灯泡发光。实验说明,通过互感现象,电源的能量可以从一个线圈传输给另一个线圈。变压器就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构成的。 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原线圈(初级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副线圈(次级线圈)。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 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下图所示: 互感现象时变压器工作的基础。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都要引起感应电动势。如副线圈是闭合的,在副线圈中就产生交变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引起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两个线圈并没有直接接触,通过互感现象,副线圈也能够输出电流。 问题2: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有何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功率》的教学设计介绍

《功率》的教学设计介绍 《功率》的教学设计介绍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标准是“理解功率,关心生产和生活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要求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定义; 2.,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常指平均功率,为瞬时功率; 2.,分析汽车的启动,注意知识的迁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科学的价值观。 【重、难点分析】 1.重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

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就能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2.难点:理解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一个新概念。通过汽车起动过程的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设计测量人的做功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步骤】 一、课前活动,引入课题(采取比赛的形式组织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在课前抽一段空余时间,安排部分学生参加活动(提升重物比赛);组织学生测量教学楼二楼层的高度及两捆书的质量,并做记

《电机与变压器》教案设计

《电机与变压器》第四版教材教案 XX市XX学校XX教研室 使用班级 XX级X班 XXX教室 绪论 一电机在电能产生、传输、转换中的作用 电能在产生、传输、使用上拥有诸多的优势,这个过程中,电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电动机的作用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现代各种生产机械都广泛应用电动机来驱动。 二、电能的产生 发电机: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⑴火力发电:燃料的化学能→水和水蒸气的能 →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⑵水力发电: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机械能 →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⑶核能发电:核能→水和蒸汽的能 →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三、变压器在电能的传输中的作用 1.减小输电线电阻的方法来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有色金属消耗大,安全系数低。 2.提高输电电压,有色金属消耗小,输电成本较低,安全系数高,故广泛使用。 四、电动机在电能的使用上的优点 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高效、节能、性能好、振动小、噪音低、寿命长、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启动转矩大等优点。 五、电机发展概况 蒸汽机启动了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电机又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 发展趋势:高密度、高效率、轻量化、低成本、宽调速。 第一单元变压器的分类、结构和原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变压器的分类、结构、用途。掌握变压器工作原理,理解变压器空载试验和短路试验的目的、方法。 教学重点:变压器结构、原理、阻抗变换、外特性、损耗与效率。 教学难点:变压器原理分析、电压方程式、效率分析。 教学容与步骤: 课题一变压器的分类和用途 变压器是一种能够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除了用于改变电压之外,变压器还用于变换交流电流、变换阻抗以及相位等。变压器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电压在35kv及以下,容量在5~500kVA称为小型变压器,630~6300kVA称为中型变压器。 2.大型变压器。电压在110kV及以下,容量为8000~63000kVA的变压器。 3.特大型变压器。电压在220kV及以上,容量为315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按用途可以把变压器分为 1.电力变压器:( 1)升压变压器(2)降压变压器(3)配电变压器(4)联络变压器。(5)厂用或所用变压器。 2.仪用变压器。诸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作为测量和保护装置。 3.电炉变压器。特点是输出电压低,限制短路状态下的工作电流。 4.试验变压器。特点是输出电压很高,可以高达100万伏,而电流很小,用于电气设备和绝缘材料的工频耐压试验。

高中物理《弹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奇趣导入 (展示视频)蹦床比赛,运动员撑杆跳的上升过程,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避震弹簧的缓冲过程,蹦极的过程。 教师:在上面我们所看的片段中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物理规律,不知同学们能否指出来呢? 学生:它们都在发生形变后对其它物体施加了一个力的作用。 教师:不知同学们还可以举出哪些利用弹力的例子,谁来说? 学生:拉弓射箭、蹦极、跳水踏跳板、打篮球…… 教师:这种力是什么性质的力?它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又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内容。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把过去以教师讲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为学生探求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和培养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点。教师创设情境和显现内容和教学重点相关联,并不是结论性的答案,而是在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是以学生观察、联想活动为主,教师通过媒体显示或实物显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二)巧妙设问 (1)学生实验1:捏橡皮泥,用力拉或压弹簧,用力弯动尺子。 (2)提出问题:捏橡皮泥,用力拉或压弹簧,用力弯动尺子的共同点是什么? 橡皮泥的形变与用力拉弹簧的形变有什么不同? 手为什么受力?手受力的方向?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得出:捏橡皮泥,用力拉或压弹簧,用力弯动尺子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形变的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针对橡皮泥形变之后不能恢复的形状改变,拉或压的弹簧能够恢复形状改变,总结出: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 (3)将钩码悬挂在弹簧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弹簧被拉长,提问:钩码受哪些力?拉力是谁加给钩码的?弹簧为什么对钩码产生拉力? (由此引出弹力的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变压器》教学设计

第四节《变压器》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 “变压器”的教学围绕“变压器为什么能改变电压”变压器是怎样改变电压、电流等问题为线索来展开教学过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先使学生理解互感现象,再通过学生探究活动,验证电压与匝数的关系,邂逅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推导出电压与线圈匝数之间存在的关系。 教材分析: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学习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本节教材配有小实验,思考与讨论,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贴近生活的图片生动而形象,开阔眼界的科学漫步。教材对变压器原理的表述比较浅,在处理时要将这部分内容情境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利于学生理解透彻。?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电磁感应》整章的学习,已经对磁生电以及涡旋电流有了基本的掌握,在《交流电?》前两节的学习,对交流电的特点也比较清楚,已经基本具备了学习变压器这一节内容的必备知识。但对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原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大小关系这一知识点比较欠缺,在教学中需作出补充提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变压器的基本构造 2)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探究并应用变压器的各种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能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解决多变量问题 2)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激发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 2)通过真实操作和记录,获得团队合作精神的体验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 教学难点:(l)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 (2)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 (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 重难点的突破措施: (l)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变压器工作规律使学生能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规律. (2)通过理想化模型建立及理论推导得出通过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间的关系. (3)通过运用变压器工作规律的公式来解题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公式各物理量的含义. 四、教学媒体 变压器模型、学生电源、闭合铁芯、小灯泡、导线、多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互感现象?

《功率》教案完美版

《功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功率的概念: (1)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知道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P=W/t;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3)知道公式P=Fv的物理意义。 2.掌握功率的计算: (1)能够用公式P=W/t解答有关的问题。 (2)能够用公式P=Fv解答有关的问题。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能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 三、主要教学过程 1.功率 初中同学们学习过功率的有关知识,都知道功率是用来描述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我们一起讨论一些问题。 力F1对甲物体做功为W1,所用时间为t1;力F2对乙物体做功为W2,所用时间为t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 A.W1=W2,t1>t2; B.W1=W2,t1<t2; C.W1>W2,t1=t2; D.W1<W2,t1=t2。

上述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的问题学生都能作出判断,其实都是根据W/t这一比值进行分析判断的。让学生把这个意思说出来,然后总结并板书如下: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如果用W表示功,t 明确告诉学生上式即为功率的定义式,然后说明P的单位,W用J、t用s作单位,P的单位为J/s,称为瓦特,符号为W。最后分析并说明功率是标量。 接下来着重说明,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力所做的功为等值。 至此,再将功的定义式与速度v的定义式作类比,使学生理解,虽然研究的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同时也为后面讲瞬时功率做了些准备)。然后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功率的物理意义。 上一节我们讲了功的概念、功的公式之后,经过分析和讨论,对功的物理意义已有所了解。谁能复述一下? 在学生说出做功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之后,立即启发:那么做功快慢恰能表明能量转化的快慢吗?因此,应该将功率理解为是描述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并将这一认识进行板书。 2.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举例一个质量是1.0kg的物体,从地面上方20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第1s时间内下落的位移是多少?(与学生一块算出是5m,g取10m/s2)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与学生一起算出W1=50J)第2s时间内物体下落的位移是多少?(15m)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W2=150J)前1s和后1s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各是多大?(P1=50W,P2=150W)这2s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P=100W) 指出即使是同一个力对物体做功,在不同时间内做功的功率也可能是有变化的。因而,用P=W/t求得的功率只能反映t时间内做功的快慢,只具有平均的意义。板书如下: (1)平均功率 (2)瞬时功率

《变压器》教案

变压器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难点】 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教教学学方方法法】】 实验探究法 【【教教学学用用具具】】 课 件 【教学过程】 一、变压器的原理 1、变压器的构造 (1)变压器是由套在闭合铁芯上的原、副两线圈组成:跟电源连接的线圈叫原线圈,也叫初级线圈,跟负载连接的线圈叫副圈,也叫次级线圈,两线圈由绝缘导线绕制,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 (2)变压器的示意图和在电路中的符号分别如图所示: 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互感现象。 变压器通过闭合铁芯,利用互感现象实现了电能到磁场能再到电能的转化。 (2)变压器只能工作在交流电路.

3、理想变压器: 不计漏磁,略去原、副线圈的电阻和各种电磁能量损失的变压器,称为理想变压器。实际变压器(特别是大型变压器)一般都可以看成是理想变压器。 二、理想变压器的工作规律 【实验探究】 (1)按图示电路连接电路 (2)原线圈接低压交流电源6V ,保持原线圈匝数n 1不变,分别取副线圈匝数 n 2=2 1 n 1,n 1,2 n 1,用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分别测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记入表 格。 (3)原线圈接低压交流电源6V ,保持副线圈匝数n 2不变,分别取原线圈匝数 n 1=2 1 n 2,n 2,2 n 2,用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分别测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记入表 格。 U 1=6V (4)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1)连接好电路后,同组同学分别独立检查,然后由老师确认,电路连接无误才能接通电源。

《功率》教学设计

《功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四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是什么?2、计算功的公式和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什么 二、引入:我们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做功不但有一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做功快慢的问题。如体重相同的甲、乙两同学,甲慢慢从一楼走到五楼,乙快速从一楼跑到五楼,尽管两人做的功一样多,但甲需较长时间,做功慢;乙需时间较短,做功快。比较做功快慢就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样,可以采用: a.做同样的功,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b.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 物理学上常采用b 情况,一般都取“单位时间”。就是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很显然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三、新课教学:阅读课本111页,钩出重点知识,在不懂之处打上问号。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做的功叫做功率,它是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公式:t w p P -功率-瓦特(W );W -功-焦耳(J );t -时间-秒(s )。

单相电动机工作原理

单相电动机工作原理教案(详案) 三门职业中专何邦先 课程名称:《电机与变压器》(电类专业通用) 适用专业层次:中职电子专业所需课时数:2课时 教材分析 《电机与变压器》是一门纯理论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也相当的深奥,普遍认为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学生很容易失去这门的学习兴趣,但电机、变压器使用非常的普遍,特别是电动机工厂到处多是;不学又不行。没能打好基础,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对考证和就业都带来不良的影响。 学生分析 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理论普遍具有抽象性,而我们中职类学生基础较薄弱,所以中职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过程就较吃力。同时班级同学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教学目标与价值观 认知目标:1、旋转磁场形成 2、单相电动机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学会单相电动机三个接线端的判断 2、学会单相电动机的正确接线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理科思维;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单相电动机的正确接线 2、电容器大小对风扇运行的影响 教学难点 旋转磁场形成 课前材料准备(每组) 单相风扇一台(三根线),万用表一个,电源引线一个,小一字十字螺丝刀各一把 教学方法 做中学,任务驱动法 教学活动 一、组织教学(约2分钟) (1) 师生致礼(2) 考勤登记、清点人数 二、导入新课(约1分钟) 老师:你们家有单相电动机吗? 学生:不知道。 老师:那你们家有吊扇吗? 学生:有(没有)。 老师:你家新买的吊扇或者把吊扇移动位置,你会接线吗? 学生:不会。 老师:我们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这点小事该不该完成啊?有没有信心完成? 学生:有。

老师:下面我们就进行吊扇电动机的试接线。 三、讲授新课(约60分钟) 任务一风扇电动机的试接线 1、观察器材:风扇三个接线孔,电源和电容器共四个接线头,怎 么办? 老师:有些同学会想,学都没学过,怎么接啊?我告诉你,今天你必须得接,有些同学说:那我就乱接,没关系,你乱接好了;但是我先 要强调安全问题首先要注意人身安全,严防触电事故发生;其次要注意电路安全,不要出现短路事故,造成停电,所以电源的相线L 和零线N不能短接在一起。 2、开始接线(3-5分钟)(学生动手操作) 老师:只要接好的就请举手,结果怎样不要管。(叫一个学生) 老师:结果怎样? 学生:有响声,但不转。 老师:不同结果请举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