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皇上的称谓

关于皇上的称谓

关于皇上的称谓
关于皇上的称谓

关于皇上的称谓

古代对皇帝的称谓很多,有真龙天子、万岁、圣上、朕、寡人等。但是这些称谓是有差别的。有些是一种敬称,即臣民和百姓对皇上的敬称,有些则是皇上的自称。

“万岁”是一种敬称。说“万岁”,都知道是皇帝的代称,使封建时代臣子朝见皇帝的称呼。但是最早万岁一词并不专属于皇上。据史料记载: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称“始皇帝”。当他临殿时,臣下就“上寿呼万岁”表示祝贺。但这并不是除皇帝外,其他人都不能称“万岁”。在秦汉以前,“万岁”一词就作为欢呼祝颂的代词。战国、秦朝时,“万岁”是群众用来对尊者的颂词和庆祝胜利的欢呼,并不是对君王的尊称。

到了汉代,“万岁”一词才成为对皇帝朝拜祝贺时的一个专用名词。据说汉高祖刘邦在马上得天下,登上皇帝宝座后,仍时常露出草莽英雄本色。名臣叔孙通认为不利于维持天子的尊严,于是制定了一套御用礼仪,使各诸侯王对皇帝表示尊敬。于是在汉高祖刘邦林朝时,殿上群臣就皆呼“万岁”。到汉武帝时,独尊儒术,“万岁”更被定于只能使用于皇帝一人了。这一规矩一直延续到了帝制的结束。

“朕”一词是作为皇帝专用的谦词,用来指自己。其实作为第一人称的代词,“朕”在上古时代就已通行,也并不是皇帝一人专用。在先秦文献中早已有记载。《尚书·康诰》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朕心朕德惟乃知。”意思是我的心意只有你才知道。这句话中“朕”是周公旦的自称。屈原在《离骚》中也有这样的话:“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名叫伯庸。这里的“朕”是屈原的自称。不过从秦始皇开始,“朕”就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自称为朕。他认为古代不分贵贱,谁都可以称为朕是不行的,于是规定只有君王才可以称朕,臣下则不能这么自称。

不管皇帝用什么称谓,都是显示他与其他人的不同和他崇高的地位。如果有谁胆敢用这些称谓,那可是大逆不道、欺君犯上的大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