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20
linux网络基础实验报告Linux 网络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 Linux 系统中的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配置、网络服务的搭建与管理、网络故障排查等方面,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对 Linux 网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Ubuntu 2004 LTS2、实验工具:终端命令行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配置1、查看网络接口信息使用`ifconfig` 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系统的网络接口信息,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MAC 地址等。
```ifconfig```2、配置静态 IP 地址编辑`/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添加以下内容来配置静态 IP 地址:```auto eth0iface eth0 inet staticaddress 1921681100netmask 2552552550gateway 19216811```保存文件后,使用以下命令使配置生效:```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二)网络服务搭建1、 SSH 服务安装 SSH 服务:```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修改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 来配置 SSH 服务的相关参数,如端口号、允许登录的用户等。
启动 SSH 服务:```sudo systemctl start ssh```2、 HTTP 服务安装 Apache 服务器:```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在`/var/www/html` 目录下创建测试网页,例如`indexhtml` ,即可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的 IP 地址来查看网页。
(三)网络故障排查1、无法连接网络首先检查网络接口是否正常启用,使用`ifconfig` 查看。
然后检查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配置是否正确。
实验一Linux常用命令(一)1、Shell环境和Shell命令格式如果实验用计算机上Linux以图形方式启动,登录系统后打开终端窗口。
方法:桌面:右键菜单-Terminal(终端);或:主菜单-系统工具-Terminal(终端)。
命令格式:command [-option(s)] [option argument(s)] [command argument(s)]步骤1:使用who命令步骤2:使用date命令步骤3:使用上下健提取历史命令who,执行。
2、文件系统操作命令(1)改变目录命令:cd 目标目录路径步骤1:使用绝对路径依次进入Linux根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
例如:cd /usr/bin步骤2:使用绝对路径依次进入用户目录。
步骤3:使用相对路径进入子目录1)使用绝对路径进入/lib目录2)使用相对路径进入/lib/i868目录3)使用相对路径退回到/lib目录(2)列出并观察目录中的文件步骤1:进入任意目录,使用无参数ls命令列出并观察其中所有文件;步骤2:进入任意目录,使用通配符列出其中部分文件;例如:cd /binls c*步骤3:使用-l选项,列出目录中文件的各种属性,并观察识别这些属性。
步骤4:直接列出子目录中的文件。
例如:ls i868步骤5:仅列出子目录本身(-d)步骤6:使用-F选项,显示文件类型标志。
步骤7:使用-a或-A选项,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
步骤8:综合使用以上选项。
(3)目录的创建与删除步骤1:在用户目录中,使用相对路径创建一个任意名称的目录,如“tmp”。
mkdir tmp步骤2:删除该目录rmdir tmp步骤3:在根目录中,使用绝对路径在用户命令中创建一个子目录。
mkdir ~/tmp步骤4:删除该目录rmdir ~/tmp步骤5:使用-p参数一次创建多级目录。
如:mkdir ~/tmp/dir1步骤6:使用-p参数删除多级目录。
如:cd ~rmdir tmp/dir1(4)文件和目录拷贝命令:cp步骤1:从/usr/include目录中,任选一个文件拷贝到用户目录的tmp子目录中mkdir ~/tmpcp /usr/include/signal.h ~/tmp步骤2:从/usr/include目录中,任选一个文件拷贝到用户目录的tmp子目录中,并改变其文件名。
《Linux 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一Linux基本命令熟悉及文本编辑器使用1. Red Hat Linux的文件系统管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与登陆方法。
2、熟悉Linux字符界面、窗口系统的常用指令。
二、实验内容在字符界面下,使用常用的Linux操作命令,完成下列内容。
1.在根目录(/)下新建一目录 test[root@localhost root]# mkdir /test[root@localhost root]# cd /test[root@localhost test]# pwd/test2.改变当前目录至 /test ,在该目录下,以自己名字的英文缩写建一个空的文件,再建两个子目录(-xh)与(ah);[root@localhost text]# touch pyh[root@localhost text]# mkdri -- -xh[root@localhost text]# lsah pyh –xh[root@localhost text]# Is –l后[root@localhost text]# cd -- -xh[root@localhost text]# ls[root@localhost text]# touch text13.进入到(-xh)子目录中,新建一个空文件text1;[root@localhost -xh]# cd ..[root@localhost text]# lsah pyh –xh[root@localhost text]# cd ah[root@localhost text]# mkdir abc[root@localhost text]# touch text2[root@localhost text]# lsabc text24.进入到(ah)子目录中,再新建一个子目录(abc),同时建立空文件text2;5.把刚建的text1文件移动到刚建立的abc子目录下,并改名为text3,同时把text2文件复制到-xh子目录中;[root@localhost text]# lsah pyh –xh[root@localhost text]# cd -- -xh[root@localhost -xh]# lstext1[root@localhost -xh]# mv text1 /test/ah/abc[root@localhost -xh]# ls[root@localhost -xh]# cd /test/ah/abc/[root@localhost -xh]# lstext1[root@localhost -xh]# mv text1/text3[root@localhost -xh]# lstext36.删除text3文件与-xh子目录及目录中的文件;并删除abc子目录;[root@localhost root]# rm text3Y[root@localhost -xh]# ls[root@localhost -xh]# cd..[root@localhost root]# ls[root@localhost root]# abc text2[root@localhost root]# rmdir abc[root@localhost root]# lstext27.在根目录(/)下新建目录test,test1,把/etc/passwd分别复制到/test1与/test下,并分别改名为file1与file;[root@localhost root]# cd\[root@localhost root]# cd..[root@localhost root]# cp /etc/passwd ./[root@localhost root]# lsah passwd pyh –xh[root@localhost root]# mv passwd file[root@localhost root]# lsah file pyh -xh8.查看file1文件的前二行与最后二行,并记录;[root@localhost root]# cat file[root@localhost root]# head -2 file[root@localhost root]# tail -2 file9.查看/etc/目录下的文件,并记录前两个文件的文件名;10.查看/etc/目录中所有的文件中包含有sys字母的文件并记录;[root@localhost root]# find /etc/ -name “*sys*”[root@localhost root]# find /etc/ -name “*sys*” |more11.查看/etc/目录中文件包含有conf的前两个文件是什么;12.把/test/file文件建一个软链接文件file.soft到/test1中;13.清屏;[root@localhost root]# clear三、实验要求一台安装Linux9.0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项目一安装Linux系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一)目的:1、了解Linux系统的安装方法2、掌握Linux系统安装步骤3、了解Linux系统界面(二)要求:1、熟练掌握Linux系统安装2、熟悉Linux的系统界面二、实验时数:8三、实验器材:计算机、虚拟机软件、Linux光盘实验原理:Linux系统安装是学会使用Linux系统的基础日期:第一周至第二周四、实验内容或步骤:(一)内容:Linux系统安装(二)步骤:1、新建一个虚拟机,选择安装系统类型Linux,选择安装目录;2、放入Linux第一张光盘;3、选择安装向导所用语言4、选择键盘类型5、选择鼠标类型6、选择安装类型,如“个人桌面”7、磁盘分区设置是关键的一步如果选“自动分区”后,点击“下一步”8、引导装载程序配置9、设置网络,如果不清楚亦可以后进系统后再配置,10、防火墙配置一般用途选“中级”就可以了11、选择系统默认语言选中“Chinese(P.R.of China)”简体中文12、时区选“亚洲/上海”13、设置根口令即root管理员密码14、一个慢长的安装过程已经开始,15、第一张光盘中安装完成,插入第二张光盘,完成后再更换第三张光盘16、正确选择核对显卡型号17正确选择核对显示器型号18安装已完成,系统将重新启动,19输入帐号“root”、密码进入系统图形界面了20、观察和了解Linux系统界面。
五、注意事项:1、手动分区时,/SWAP最少为内存的2倍大小。
六、练习项目及思考题(讨论或习题):1、使用自动分区方式安装Linux系统。
2、使用手动分区方式安装Linux系统。
实验项目二 Linux系统文件和目录管理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一)目的:1、掌握Linux系统文件和目录管理方法(二)要求:1、熟练掌握Linux系统命令2、学会Linux系统管理方法二、实验时数:6三、实验器材:计算机、虚拟机软件、Linux系统实验原理:Linux下文件和目录管理有:切换目录、查找对象、浏览对象、新建对象、移动对象、删除对象等。
Linux操作系统实习指导书一、实训目的重点强化shell编程的多种数值计算、条件测试与比较、if语句、case语句以及数组的应用。
重点强化while、for、until循环语句的运用。
二、实训内容【实训1.1】编写一个shell脚本,判断登录的用户是否是某个账号。
#!/bin/bash# 判断登录的用户是否是fz# cut 以某种方式按照文件的行进行分隔# -d自定义分隔符,默认为制表符# -f 与-d一起使用,指定显示哪个区域。
test=$(env | grep "USER" | cut -d "=" -f 2)if [ "$test" == fz ]thenecho "Current user is fz."elseecho "Current user is not fz."fi【实训1.2】编写一个shell脚本,判断分区使用率。
#!/bin/bash# 用来判断sda2这个盘的使用率# 注意awk命令及cut命令的用法及区别,务必熟练test=$(df -h | grep sda2 | awk '{print $5}' | cut -d "%" -f 1)if [ $test -ge 8 ];thenecho "/ is full"elseecho "/ is not full"fi【实训1.3】判断输⼊的是否是⼊个⼊录。
#!/bin/bashread -t 30 -p "Please input a directory: " dirif [ -d "$dir" ]thenecho "$dir is a directory"elseecho "$dir is a not directory"fi【实训1.4】编写一个shell脚本,判断用户输入的是什么文件。
Linux操作系统第一章:Linux简介与系统安装实验一:实验环境搭建一台宿主机(Windows系统)加两台虚拟机(Desktop+Server)要求:(1)掌握VMware虚拟机的安装(2)利用VMware虚拟机安装Ubuntu Linux18.04桌面版操作系统(3)利用VMware虚拟机安装Ubuntu Linux18.04服务器版操作系统(4)从宿主机登录桌面环境和服务器环境(SSH登录)(5)练习涉及到的基本命令,如apt-get、ifconfig、ssh等(6)练习vim编辑文件基本操作等Tips:(1)绘制网络拓扑图(2)把遇到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记录下来。
实验环境设置☐宿主机(Windows)•网络配置VMware Network Adapter(VMnet8)☐客户机•Ubuntu-Server(ubuntu-18.04.6-live-server-amd64)•Ubuntu-Desktop(ubuntu-18.04.6-desktop-amd64)虚拟机安装安装时网络类型选择NAT方式安装完成后的两台Ubuntu虚拟机宿主机:Windows记录宿主机IP地址客户机1:Ubuntu-Server命令行模式记录IP:192.168.126.130客户机2:Ubuntu-Desktop图形化操作方法记录IP:192.168.126.131NAT模式宿主机:Windows192.168.126.1192.168.126.130192.168.126.131客户机1:Ubuntu-Server客户机2:Ubuntu-DesktopSSH服务1.安装SSH服务2.启动SSH服务3.配置SSH服务(可选)4.验证SSH服务Desktop版客户机安装SSH服务Desktop版客户机安装SSH服务: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Desktop版客户机启动SSH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sshDesktop版客户机启动SSH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sshDesktop版客户机端修改SSH配置文件:端口22修改为1022 vi /etc/ssh/sshd_configSSH验证-从宿主机连接Desktop客户机2: ********************.126.131SSH验证-从宿主机连接Server版客户机1: ***********************.126.130Desktop版客户机查看SSH状态:记录监听端口和连接情况Server版客户端1查看SSH状态Desktop版客户机安装 net-tools:sudo apt-get install net-toolsDesktop版客户机查看IP地址: ifconfigDesktop版客户机查看网络连接情况:Netstat -aServer版客户机查看网络连接情况:Netstat -a。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主编教师:王振目录实验一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3)【实验目的】 (3)【实验环境】 (3)【实验重点及难点】 (3)【实验内容】 (3)实验二常用命令的使用(一) (5)【实验目的】 (5)【实验环境】 (5)【实验重点及难点】 (5)【实验内容】 (5)实验三常用命令的使用(二) (9)【实验目的】 (9)【实验环境】 (9)【实验重点及难点】 (9)【实验内容】 (9)实验四VI编辑器的使用 (14)【实验目的】 (14)【实验环境】 (14)【实验重点及难点】 (14)【实验内容】 (14)实验五Linux系统管理与配置 (15)【实验目的】 (15)【实验环境】 (16)【实验重点及难点】 (16)【实验内容】 (16)(一)命令行管理 (16)(二)图形界面管理 (17)实验六shell编程(一) (19)【实验目的】 (19)【实验环境】 (19)【实验重点及难点】 (19)【实验内容】 (19)实验七shell编程(二) (23)【实验目的】 (23)【实验环境】 (23)【实验重点及难点】 (23)【实验内容】 (23)实验八FTP服务器的配置 (25)【实验目的】 (25)【实验环境】 (25)【实验重点及难点】 (25)【实验内容】 (25)实验九NFS服务器 (26)【实验目的】 (26)【实验环境】 (26)【实验重点及难点】 (26)【实验内容】 (26)实验十配置Samba服务器 (28)【实验目的】 (28)【实验环境】 (28)【实验重点及难点】 (28)【实验内容】 (28)实验一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实验目的】1.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2.通过安装,学习Linux操作系统与其他操作系统的区别。
【实验环境】1、Linux操作系统安装;2、虚拟机软件;3、计算机内存配置要求512M以上。
【实验重点及难点】Linux操作系统安装过程。
《Linux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指导实验一Linux系统安装一、实验目的1.掌握虚拟机的配置过程。
2.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过程和简单配置方法。
3.掌握与Linux相关的多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4.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关闭步骤。
5.了解Linux文件系统和目录结构。
二、实验内容1.安装虚拟机软件(如VMware、Virtualbox)。
2.在虚拟机软件中安装Linux操作系统(如RHEL4.0,Fedora、Ubuntu)。
3.配置Linux系统运行环境。
4.正确地启动、关闭系统。
三、实验步骤1.安装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6.0)。
2.在虚拟机软件中新建Linux虚拟机2.1设置内存大小(建议大于256MB)2.2设置虚拟硬盘大小(建议大于8GB)2.3设置虚拟光驱(虚拟方式,镜像文件)2.4设置网络连接模式(建议采用桥接方式)2.5设置共享目录(建议英文目录名)3.在Linux虚拟机中安装Linux操作系统(RHEL4.0 AS)。
3.1选择安装界面3.2检测安装截介质(建议跳过)3.3安装过程中的语言、键盘选择3.4磁盘分区(采用自动分区,总大小与2.2相匹配)3.5引导程序选择(采用GRUB)3.6注意事项(禁用SELinux)4.通过相关命令实现对操作系统的登录、退出与关机5.使用文件浏览器查看Linux操作系统目录结构四、实验思考题1.列出定时关机的命令并作简要说明。
2.linux 操作系统的文本界面和图形界面该如何转化。
3.举例说明Linux操作系统不同目录下文件的主要作用。
4.列出你发现的Linux与Windows操作系统区别。
5.列出你所能想到的虚拟机软件的用途。
实验二Linux常用shell命令一、实验目的1.熟悉Linux操作环境。
2.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
3.掌握有关文件和目录操作的常用命令。
4.掌握有关进程操作的常用命令。
二、实验内容1.熟练掌握登录和退出系统命令。
2.熟悉date,cal,who,echo,clear,passwd,man等命令。
3.在用户主目录下对文件进行如下操作:复制一个文件、显示文件内容、查找指定内容、排序、文件比较、文件删除。
4.对目录进行管理:创建和删除子目录、改变和显示工作目录、列出文件权限、建立链接文件等。
5.显示系统中的进程信息。
三、实验步骤1.登录进入系统,打开shell环境(终端)。
2.使用date,cal,who,echo,clear等命令,了解Linux命令格式。
3.利用man命令查看date,echo 等命令的帮助说明。
4.目录操作4.1在用户默认工作目录下新建目录testdir1。
4.2在用户目录下复制testdir1为testdir2。
4.3在用户目录下删除testdir2。
5.文件操作5.1进入用户默认工作目录。
5.2运行date > testl,然后运行cat test1,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5.3再次运行date > testl,然后运行cat test1,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5.4运行date >> testl,然后运行cat test1,记录观察到的信息并说明原因。
5.5复制test1为test2。
5.6查看test1和test2的文件详细信息,记录并说明其异同。
5.7统计test1文件内容的行数、字数。
5.8显示test1的内容。
5.9建立test1的链接文件test3。
5.10复制test1到上一级目录。
5.11在用户目录下删除test1,删除testdir1。
6.进程操作6.1显示当前系统中所有进程信息。
6.2结束一个进程。
四、实验思考题1.如何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完整路径。
2.举例说明Linux命令的常用格式。
3.举例说明如何使用Linux命令帮助。
实验三vim编辑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vi编辑器的进入与退出方法。
2.了解文本编辑器的三种模式。
3.熟练掌握使用vi编辑器进行编辑、选择及操作文本文件的命令。
二、实验内容1.进入和退出vi。
2.利用文件拷贝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3.在该文件上移动光标位置。
4.对该文件内容执行删除、修改、替换等操作。
三、实验步骤1.在当前用户默认工作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test02”的目录。
2.将文件“/etc/rsyslog.conf”复制到“test”目录下。
3.使用vi 打开“test ”目录下的rsyslog.conf。
4.指出设定umask(类似于“umask 0022”)的所在行号。
5.将光标移到该行,并复制该行内容。
6.将该行内容内容粘贴至最后一行。
7.撤销第6步的动作。
8.光标移到“$FileOwner syslog”,删除该行。
9.存盘但不退出。
10.将光标移到首行,插入模式下输入“Hello,this is vi world!”。
11.向下查找字符串“syslog”。
12.再向上查找字符串“TCP”。
13.强制退出vi,不存盘。
四、实验思考题1.举例说明实验中使用的命令处于何种模式下?2.说明在vi中如何实现字符串的查找,并实现查找结果的自动换行。
3.说明在vi中如何实现行号的显示与关闭。
实验四基本网络配置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IPv4地址的配置方法。
2.熟悉TCP/IP网络配置文件常见配置。
3.熟悉常用网络命令。
二、实验内容1.配置IPv4地址。
2.修改TCP/IP网络配置文件。
3. TCP/IP网络测试。
三、实验步骤1. TCP/IP网络配置的三种方式1.1使用图形化界面1.1.1在顶部面板右侧点击网络管理器→编辑连接→有线,选择“添加”。
1.1.2选择“IPv4”,取消DHCP,选择“手动”。
1.1.3配置IP地址192.168.202.xx,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92.168.202.1。
1.2使用命令行界面1.2.1设置网卡eth0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 sudo ifconfig eth0 192.168.203.xx netmask 255.255.255.01.2.2设置网关$ sudo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203.2541.2.3设置DNS 修改/etc/resolv.conf,在其末尾添加如下两行。
nameserver 192.168.203.5 :配置主DNS服务器nameserver 219.146.0.130 :配置辅DNS服务器1.3手工编辑网络配置文件1.2.1设置网络配置文件:/etc/network/interfaces$ sudo vi /etc/network/interfaces一般情况下会看到如下两行,为本地回路设置。
auto loiface lo inet loopback ;本地回路1.2.2配置动态IP地址时,在其后添加如下内容。
auto eth0iface eth0 inet dhcp ;动态IP地址1.2.3配置静态IP地址时,在其后添加如下内容。
eth0就是计算机的网卡,如果计算机有多块网卡,则还会有eth1,eth2……,均采用类似方法设置。
auto eth0 ;网卡iface eth0 inet static ;静态IP地址address 192.168.204.xxx ;ip地址netmask 255.255.255. 0 ;子网掩码gateway 192.168.204.1 ;网关1.2.4设置DNS 修改/etc/resolv.conf,在其末尾添加如下两行。
nameserver 192.168.204.5 :配置主DNS服务器nameserver 219.146.0.130 :配置辅DNS服务器2.禁用以太网卡$ sudo ifconfig eth0 down3.启用以太网卡并重新读取配置$ sudo ifconfig eth0 up4.检查eth0网卡的IP地址配置$ sudo ifconfig5.重启网络服务。
$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五、实验思考题1.举例说明ifconfig命令的功能。
2.如何实现主操作系统与虚拟机软件中的客户操作系统之间的IP地址访问。
实验五Apache Web服务器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Apache服务器配置过程。
2.熟悉httpd服务配置文件。
3.熟悉挂载与卸载内部命令。
二、实验内容1.设置网络环境。
2.设置httpd服务配置文件。
3. httpd服务测试。
三、实验步骤1.配置TCP/IP网络环境1.1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为192.168.202.5/255.255.255.0,网关为192.168.202.1。
1.2网络服务重启#service network restart2. Apache服务器基本配置2.1察看httpd软件包是否安装#rpm -q httpd2.2启动httpd服务#service httpd start2.3设置httpd服务为自动启动#chkconfig httpd on2.4编辑Apache主配置文件/etc/httpd/conf/httpd.conf,说明如下。
ServerRoot "/etc/httpd" :这是Apache的工作目录,不需修改KeepAlive On :修改为On,使得一次TCP连接可以传输多个文件Listen 192.168.202.5:8080 :修改HTTP服务监听IP地址和端口号Include conf.d/*.conf :/etc/httpd/conf.d/*.conf都是Apache的附加配置文件,不需修改ServerAdmin root@localhost :管理员邮箱,可修改为自己的邮箱ServerName :80 :设置服务器名称,如果没有配置DNS解析,可设:置为IP地址和端口号的组合。
把这一行修改为:ServerName 192.168.202.5:80DocumentRoot "/var/www/html" :这是网站文档主目录,建议保留<Directory "/var/www/html"> :设置主目录的属性Options Indexes FollowSymLinks :允许目录浏览,允许用符号链接建立虚拟目录。
:最好不允许目录浏览权限,即修改为:Options FollowSymLinksAllowOverride None :不允许“.htaccess”文件,不需修改Order allow,deny :访问策略:如果没有明确允许,就拒绝访问Allow from all :允许所有的访问,这两行都不需修改</Directory>DirectoryIndex index.html index.html.var :设置默认文档,可不修改AddDefaultCharset UTF-8 :默认字符集,对于简体中文网页,需要修改为:AddDefaultCharset GB23122.5设置主页文件内容#vi /var/www/html/index.html :添加主页文件,随意输入内容2.6重启Apache服务器#service httpd restart3.测试httpd服务3.1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利用浏览器访问http://192.168.202.5:8080/,测试能否显示主页文件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