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伦_坡名诗_乌鸦_的早期译介与新文学建设_王涛

爱伦_坡名诗_乌鸦_的早期译介与新文学建设_王涛

爱伦_坡名诗_乌鸦_的早期译介与新文学建设_王涛
爱伦_坡名诗_乌鸦_的早期译介与新文学建设_王涛

收稿日期:2012-11-18

作者简介:王涛,女,1980年生,四川南充人,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博士。

基金项目:四川省外国语研究中心一般项目

“埃德加·爱伦·坡报刊叙事体创作的文化样本意义”(编号:SCWY12-05)。爱伦·坡名诗《乌鸦》的早期译介与新文学建设

涛(成都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21)摘要:爱伦·坡的名诗《乌鸦》在我国的早期译介过程中,受到我国知识分子的文化选

择与文学构建的影响,在我国新文学发展脉络中具有隐含性的前奏意义。《乌鸦》刚译介到我

国,就引起了以《创造周报》、《文学周报》等刊物为中心的翻译大讨论,从

《学衡》、《沉钟》、《真美善》推出的重译和茅盾的“拟写”这些翻译现象中,反映出我国早期知识分子于传统与现代

的种种困惑中不同的文化选择以及在不同的文学立场上建构新文学的努力。

关键词:爱伦·坡《乌鸦》新文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13)01-118-07

爱伦·坡的名诗《乌鸦》刚刚译介到我国,就以其哀婉动人的诗风引起了当时文坛上一些社团的注

意,并很快展开了对《乌鸦》一诗的翻译讨论,以及后续的不断重译,甚至还出现了对其进行拟写的文学

现象。这反映了深层次的含义,从他们的译介立场以及译介策略上,可以从中一窥我国早期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的种种困惑中产生的不同的文化选择,以及在不同的文学立场上建构新文学的努力。这在我国新文学发展脉络中具有隐含性的前奏意义。

一、前奏:有关《乌鸦》的翻译讨论

1922年,玄珠(茅盾)在《文学旬刊》上发表了谈译诗的文章

《翻译问题:译诗的一些意见》。在这篇短文中,茅盾谈了一些诗歌翻译的问题,其中提到亚伦坡(Edgar Allan poe )的杰作

“乌鸦”。他充分认识到了爱伦·坡诗歌中的音韵美,赞其为一首极好的诗,但是又认为该诗难以翻译,并举了其中两节做例

子,说“直译反而使他一无是处”。[1]这应该是国人对爱伦·坡《乌鸦》一诗最早的译介和评价。时隔不

久,《文学周报》百期纪念号(1923年12月1日出版)就刊出了子岩翻译的爱伦·坡的《乌鸦》,这有可能是在我国最早的一首完整译文。但是该诗的翻译,出现了很多错误,质量不高,很快引起了张伯符等

人的批评。1924年《创造周报》分别于36卷、37卷两期刊登了张伯符针对子岩的《乌鸦》译诗而写的

《〈乌鸦〉译诗的刍言(批评)》,从文后附有的写作时间“写于1923年12月26日”来看,这应当是对子岩

译诗做出的最迅捷的批评反应之一。在卷36中,张伯符认为爱伦·坡是“

‘The only American Poet of Significance ’,在近代西洋文学史上,很替不文的美国吐了不少气焰”。[2](P10)这里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学

者对美国文学的认识和接受状况,其对爱伦·坡诗歌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在第37卷中,张伯符在指出

子岩错误的基础上对《乌鸦》一诗进行了重译,并在行文即将结束时,声称“最后我还有一个声明,就是

我的试译,不过是在解意,并不在译‘诗’,因此,如有人说我的试译没有现出原文的Rhythm 时,我甘受

其责,但是意义上我自信还没有笑话。”[2]在张伯符看来,对诗歌的译介中最重要的是准确,他对子岩译

诗的批评也主要在于纠错上,

因此冒着“直译反而使他一无是处”的风险进行试译,自己也坦言试译只8

112013年3月

第1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Journal of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Mar.,2013No.1

求达意不出错,而不在于对诗歌韵律的展现上。

随后,1924年,《创造周报》卷45刊登了《乌鸦译诗的讨论(通信二则)》,其中有露明女士(即赵景深)①《关于艾伦·坡〈乌鸦>一诗的翻译》的来信以及郭沫若的答复。赵景深在这封来信中对张伯符的译诗做了分析,一是指出“Nevermore”在诗中翻译的前后不一致。同时将张伯符译文中的“再没有了”、“再也不会”“再也不”和子岩的“永不”做比较并认为“我以为要该作‘再也不’的缘故,便在于音调上较好,而不在于意思的悬殊。”[3]二是提出将lord译作“传说”。郭沫若就赵景深的来信做了有针对性的答复,其一是“‘Lord’一字呢说的很有至理,张君是过于拘滞了一点;假使由我移译时,我想把那一句译成‘奇古的书史’,还他一个浑涵的情味。”二是,“Nevermore一语张君只求达意,所以译文随意而异。假使要兼顾到音调上时,我想于你所提出的‘再也不’之外有些地方应该译作‘再也没’。这样对于原意可以保存,又因不没音近,原语的面目也还能兼顾。”[3]二者的通信,还是集中在译文意思的准确性,以及诗歌音韵的翻译上。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乌鸦》一诗本来以优美著称,早期对爱伦·坡《乌鸦》一诗的认识上,在承认爱伦·坡诗歌的优美动人以及他在诗歌创作的地位上还是达成了共识。《乌鸦》以其高度的审美共鸣深得人们喜爱,但是又正因为其形式优美,用韵讲究,在翻译上很难做到准确达意,这给诗歌的翻译带来了难度和困惑。这场讨论表面上看是在讨论翻译问题,讨论的中心围绕着“能不能译”以及“怎么译”的话题展开,关注的是诗歌翻译上的直译和意译,以及在直译中以“意思”为主,还是以“音韵”为主等诗歌翻译形式上的问题。但是参与论争者却在对这首诗歌的接受中表现出了他们不同的态度和立场。

以这场论争中主张“不译”的主将郭沫若为例。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也颇为爱伦·坡诗歌的哀婉动人所吸引,但是,他们更倾心于诗歌中的澎湃热情,不主张对韵律过度讲究。郭沫若在论文《由诗的韵律说到其他》中很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更从积极的方面而言,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Intrinsic Rhythm)”,认为不是韵文方面形式上的问题,而是“情绪底自然消张”,“诗是纯粹的内在律底表示,表示它的工具用外在律也可,便不用外在律,也正是裸体的美人。”[4](P281-P283)可见,郭沫若是要脱了镣铐跳舞的人,尽管他也深为爱伦·坡诗歌的抒情风格所吸引,但是又对其诗歌过于讲究韵律的古典诗歌之风,深表不满,他在答复赵景深的信中最后说道:

末了我想写一点我自己对于“Raven”一诗的意见。这首诗虽是很博得一般的赞美,但是,我总觉得他是过于做作了。他的结构把我们中国的文学来比较时,很有点像把欧阳永叔的“秋声赋”和贾长沙的“鵩鸟赋”来溶冶于一炉的样子;但我读诗,总觉得没有“秋声赋”的自

然,没有“鵩鸟赋”的质朴。“Nevermore”一字重复得太多,诗情总觉得散漫了。[3](P16)

在对《乌鸦》一诗的理解中,他很自然地将之和中国古典诗歌做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不如它们。既然这样,自然也不为郭沫若所接受和大力提倡。这是我国早期新文学发展中追求诗歌内在韵律的一种诗学主张的彰显。

二、《乌鸦》一诗的“重译”

在这场争论之后,《乌鸦》一诗吸引了更多的社团和流派的注意,国人陆续推出了对《乌鸦》一诗的重译。1924年9月,《学衡》杂志第45期上又发表了顾谦吾的骚体译文《鵩鸟吟》。1927年《沉钟》特刊上又发表了杨晦的译文《乌鸦》;1929年《真美善》第3期上也刊载了黄龙的译文《乌鸦》。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这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本,分别代表了我国20世纪20、30年代的思想文化界形成的三个

①露明女士即为赵景深。赵景深在回忆郭沫若的文章中有自证身份“读者诸君倘若不会忘记《创造周报》。当可记得第四十五期上有露明女士与沫若的《乌鸦译诗的讨论》。所谓露明女士。就是我的化名。我的字很像女人写的。我的信上说,看到张伯符(即后来在中华书局译文学书的张梦麟。也就是商务出《欧洲最近文艺思潮》的忆秋生的爱伦·坡《乌鸦》译诗的讨论,也想插几句嘴。但我的英文不行。请郭先生不要见笑。信上只写寄自长沙,不曾写地名.沫若信以为真。便覆信给我,连我的信一同刊出;其中说起张先生人很好,还要替我介绍,要我把通讯处告诉他,也许是想替报做媒呢!昔年狡狯。至今想起来都是好笑的。(参见:赵景深,《文人印象》,上海北新书局,1946年4月初版,第203页。)

911

流派,即宣传复古主义、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学衡派”,以翻译与创作并重,艺术旨趣上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新文学社团“沉钟社”,以及聚集在曾朴、曾虚白父子所创办的《真善美》杂志下,推崇欧美唯美———颓废主义文学的“文学团体”。正是通过对他们的翻译立场以及翻译策略的比较,我们可以甄别出面对外来文明,重新建构自己的民族文化时期,早期知识分子身上所凝聚的交织着传统与现代的种种困惑,不同的文化认同感以及自身对文明构建的努力。

(一)翻译立场:“推新”与“承旧”

沉钟社成员杨晦的译文《乌鸦》是在他所在的沉钟社推出爱伦·坡与霍夫曼的作品专辑《沈钟》(特刊)上发表的。冯至回忆《沉钟》杂志的酝酿和编辑活动时提到:“《沉钟》的四个编辑者思想不尽相同,性格更为悬殊,写作的风格也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看法,即艺术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不能调和的矛盾,他们把艺术看作是至高无上的,社会现实则与文艺为敌,处处给文艺艺术布置障碍”。[5](P75)这是对这样一群致力于“艺术”创造的青年人的真实写照。他们热心于文学的“美”,热忱地追求“艺术”。加之,他们都是学外语出身,异域文学中“美”的文学是他们创作和研究中的主要关注对象。爱伦·坡以其怀才不遇的“诗人形象”,独特的艺术风格,很快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而1929年刊载了黄龙译文《乌鸦》的《真美善》,是由在上海开办真美善书店的曾朴、曾虚白父子所创办。该杂志开始为半月刊,后来改为月刊、季刊,一直坚持到1931年7月终刊,前后共出47期。它所集合的撰稿人主要有曾氏父子,后来加入的有徐蔚南、张若谷、邵洵美、夏莱蒂、叶鼎洛等推崇欧美唯美———颓废主义文学的文人。他们所译介的外国文学主要以欧美唯美———颓废主义文学为主。被誉为是三大“唯美主义”诗人之一的美国作家濮爱伦(即爱伦·坡),自然也在其介绍之列。就在1929年第3期《真美善》黄龙译诗后还有编者加的小注。说是1929年5月18日,黄龙“脱稿于cafe renaissance Poe的这篇Raven,本是千古的绝唱,神韵音节决没有那支妙笔可以把他用别国文字表达出来的。”[6](P19)可以看出其对ca-fe renaissance地点的强调中所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见,无论是沉钟社还是聚集在《真善美》杂志下的文人团体,吸引他们的是爱伦·坡诗歌的哀婉动人。在他们看来,爱伦·坡代表着异域“美”的文学,符合他们在审美趣味以及审美追求上的“新”文学的方向。因此,他们不但翻译了爱伦·坡的《乌鸦》,还翻译了他的其他作品。如《沉钟社》刊出了陈炜漠的译作Eleonora即《埃莱奥诺拉》、《黑猫》、《丽姬亚》,还发表了杨晦翻译的《乌鸦》和《钟》。而《真美善》杂志也是大力推荐爱伦·坡的作品,除了前面提到的《乌鸦》以外,还推出过曾虚白译的《意灵娜拉》,黄龙译的《钟》。

作为新文化保守主义代表的“学衡派”,在这一时期也选择了《乌鸦》作为他们的译介对象。《学衡》杂志创刊于1922年1月,自1922年到1926年按月出版,其开篇即有《学衡杂志简章》言其办刊宗旨“论究学术。问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对于《学衡》杂志而言,其核心撰稿人有吴宓,梅光迪,胡先马肃,汤用彤等学贯中西的学者。他们是当时文化保守主义代表,在审美趣味上,仍然是以中国古典诗歌为重。但是他们西学的背景和积极入世的强烈的现实关怀,也促使他们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他们除了引介但丁、雨果、爱伦·坡、雪莱、莎士比亚等作家外,还通过组织专栏,集中介绍有关欧美文坛的重要信息,如第65期(1928年9月)曾推出一组《1928年西洋文学名人纪念汇编》,向中国读者介绍这年去世的一些世界著名作家或他们的生辰纪念。在引介西学方面,《学衡》杂志有两项标准。其一是被引进之本体有正当之价值,其二是被引进的学说必须适用于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之精神不相违背,或者为中国所缺乏,可以取长补短,或能救中国之弊端,而有助于革新改进。①认为历史有变和常,常是经过多次考验而积累起来的经验。这种真理,具有普遍性世界意义,由此也肯定了中国文化。偏重于其与中国文化精神之契合。[7](P28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衡》的价值取向是与前面两个流派完全不一样,他们对经典著作的译介,到对欧美时下新文坛消息的传递,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提倡一种文学趣味,而是着重于知识本身的引介,并服务于中

①梅光迪《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见孙尚扬,郭兰芳编《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021

国固有之文化。

爱伦·坡的诗歌是他们反对新文学的一个武器。胡先骕在《评尝试集》中批评胡适的白话新诗“卤莽灭裂”、“必死必朽”、模仿欧美意象主义等颓废派,指责他诗歌的象征主义倾向,并提到爱伦·坡的诗《乌鸦》“考其新诗之精神,则见胡君所顾影自许者,不过枯味之教训主义,如《人力车夫》、《你莫忘记》、《示威》所表现者;肤浅之象征主义,如《一颗遭劫的星》、《老鸦》、《乐观》、《上山》、《周岁》所表现者。……同为咏物之作,然寄托之遥远,又岂印象派诗人Richard Aldington所作之The popular所能比拟。同一言情爱也,白朗宁夫人之Sonnets from portugese乃纯洁高尚若冰雪,至D·H Lawrence之Fireflies in the corn则近似男女戏谑之辞矣。夫悼亡悲逝,诗人最易见好之题目也,然AmyLowell之Paterns何如丁尼逊之Home they brought the warrior dead与波Edgar Allan poe之The raven,而D·H Lawrence之A woman and her dead husband则品格尤为卑下。”[8](P268-289)在胡先骕看来,爱伦·坡的“咏物之作”,成为“寄托之遥远”、品格高尚之诗歌,与胡适及其效仿的欧美意象派“品格卑下”之诗形成对照。在学衡看来,爱伦·坡诗歌的寓意深刻,这是为新文学所代表的浅露直白所不能相提并论的。而对于当时新文学的星星燎原之势,学衡派发现了爱伦·坡的《乌鸦》与中国固有文化之契合。所谓文化保守姿态的学衡派却以西方现代主义诗人来反对新诗,自然是不难理解的了。其立场在《乌鸦》译文前的《文苑·译诗》部分可谓是一览无遗。译文前有“以其性浪漫。故颇为吾国时派文人所称道。……则阿伦波其西方之李长吉乎。波氏之文与情俱有仙才。亦多鬼气。……顾波氏行虽放诞。然推理之力极强。思致绵密。深入幽怨。观其平生所作。若小说则由果推因。倒装结构。开侦探小说之墙。又严择材料。厚积色情。立短篇小说之法。而其诗亦掺淡经营。完密复整。外似自然混成。纯由天籁。而实则具备格律韵调之美。以苦心焦思,集久而成之。波氏又尝撰文数篇。论作诗作文之法。分明吾人取经之资。”[9]从以上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几点。学衡派选择《乌鸦》一诗作为翻译对象,实际上是向时下文人开火,同时重新树立古代的诗歌创作典范。其一,《乌鸦》在时下为大家所喜爱。“以其浪漫。故颇为吾国时派文人所称道”,有一定的声誉,争夺到了《乌鸦》的发言权,就是为宣扬自己的立场提供了一个平台。其二,《乌鸦》在音韵上非常讲究,与我国古典诗歌的讲究用韵有内在的一致性。“而其诗亦惨淡经营。完密复整。外似自然混成。纯由天籁。而实则具备格律韵调之美。以苦心焦思,集久而成之。波氏又尝撰文数篇。论作诗作文之法。分明吾人取经之资。”符合“与中国固有文化之精神不相违背”的译介宗旨。其三,乌鸦的情感哀婉动人和我国古典诗歌有契合之处。其与李贺的相似性也颇为大众所接受,“则阿伦波其西方之李长吉乎。波氏之文与情俱有仙才。亦多鬼气。”因此学衡派选择翻译《乌鸦》,以显示他们的“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文化使命。[9]

(二)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

翻译策略上,以上社团表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取向。“沉钟社”、“真善美”杂志为代表的文人团体倾向于新文学建设,而学衡派则是抵制的态度。尽管在“沉钟社”成员杨晦及《真善美》杂志上发表译文的黄龙译诗中也采用了不少归化手法,弱化了《乌鸦》一诗原有的象征色彩,使《乌鸦》译诗带有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意味。但是该二者在翻译《乌鸦》的时候,仍然是本着“译介国外文学,为新文学发展方向提供参照”的译介目的,他们均采用了白话文翻译,在翻译上尽量采用直译的方式,力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相形之下,“学衡派”对《乌鸦》的翻译,除了在语言上选择的是与新文学对立立场的“文言文”,在诗歌的翻译上还采用了不少“归化”的译介策略。

其一,采用的是文言翻译,在诗文体例上是以我国古典文体“赋”的文类进行翻译的,在抒发胸怀的时候又融入屈原的“忧愤”情怀,抒发缠绵哀伤之情。

其二,诗中文化意象的归化。诗文标题由原来的Raven(乌鸦)直接译为“鵩鸟”(即猫头鹰)。在译文后有编者按:“又按英文诗中直译Raven作乌鸦。今顾君则译为鵩鸟。昔贾谊居长沙。鵩鸟集其承尘。长沙俗以鵩鸟至人家,主人死。谊因之作鵩鸟赋。夜为恶声。不祥之征。与此篇之情景类似。故鵩鸟之译名甚合。”[9]可见,译者在对原文“乌鸦”的解读中,将之视为不祥之物的象征,并以中国传统文

121

化中将猫头鹰视为不祥之物联系起来,加之,贾谊曾经对这种不祥之物写有赋文,因此译者选择鵩鸟来替代原文中的乌鸦,旨在表达不详之征的类似情景。另外,在这首诗歌中,还将西方的“鬼形象”归化为中国传统的“巫神魔”形象。

其三,原文主题的“道德化”。在译文前附有小言,试图结合爱伦·坡的创作论来解读《乌鸦》一诗的主题。在评述爱伦·坡的诗学主张时,对他的《诗歌原理》有所译介,用爱伦·坡的原话来说,“美女之死无疑是天下最富诗意的主题。而且同样不可置疑的是,最适合讲述这种主题的人就是一个痛失佳人的多情男子。”[10](P457)但《学衡》却将“诗歌原理”中的思想转述为“天下惟夫妇之情最深。而美人夭折其事尤可伤”强行将夫妇之情加入爱伦·坡的《诗歌原理》中。并力图将西方普遍对爱伦·坡《乌鸦》一诗伤悼美人的主题解读为符合中国传统伦理的“经夫妇,厚人伦”思想。同时译者似乎为了符合中国传统的“温柔敦厚,哀而不伤”的诗学原则,又极力否定这首诗歌的哀伤主题,认为《乌鸦》一诗事实上“则固无伤悼之事”,而又言其“故宜但写其人迷离倘怳之心理。而却无人鬼叙谈之事”[9](P9),以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言鬼神”的道德主张。

三、茅盾的“拟写”:《叩门》与《乌鸦》

1922年,玄珠(茅盾)在《文学旬刊》上发表了谈译诗的文章《翻译问题:译诗的一些意见》,应该是最早关于爱伦·坡《乌鸦》一诗的谈论,之后,茅盾还翻译了爱伦·坡的恐怖小说《泄密的心》。

茅盾是将爱伦·坡看作“神秘派”,将之归为“新浪漫主义”中的一员来接受的。此外,茅盾还关注有这种“美”的风格的其他一些作家作品。如1919年他在《解放与改造》杂志上翻译了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的神秘剧《丁泰琪之死》,不久,他又发表了《近代戏剧家传》(1919)、介绍了《神秘剧的热心的试验》,1922年又发表了《霍普特曼的象征主义作品》,茅盾把象征派与新浪漫派的文艺理论和创作推荐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在《少年中国》杂志上推出过两期“诗歌研究号”,对法国象征派的理论与作品进行了系统介绍。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都与茅盾创作风格相去甚远。实际上,对于茅盾来说(当时的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是指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等)一直没有分清楚这三者的关系,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现象。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谈到了我国早期所说的“新浪漫主义”,“几乎囊括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和日本反抗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而起的种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其中包括我们称之为现代派前身的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11](P533-534)。而当时的中国作家又都受着一种文学进化论的影响,茅盾对爱伦·坡的译介和接受就是受他早期这种“文学进化论”的文化观影响。以茅盾一篇谈“译介目的”的文章为例,1920年1月1日茅盾以“冰”的名字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我对于介绍西洋文学的意见》一文。他在文中,首先对这一年的译介情况做了简单的总结,认为,有一定的成绩,但是“却微嫌有点杂乱”,指出当前的译介为了宣传“新思想”,只拣新的译,忽略了文学进化的痕迹。他进而对西方文学的历史进程做了回顾。“西洋古典主义的文学到卢骚方才打破,浪漫主义到易卜生告终,自然主义从左拉起,新表象主义是梅德林开起头来。(易卜生亦有表象之作,详见拙作表象主义篇)一直到现在的新浪漫派;先是局促于前人的范围内,后来解放。(卢骚是文学解放时代),注重主观的描写,从主观变到客观,又从客观变回主观,却已不是从前的主观:这其间进化的次序不是一步可以上天的。”因此主张,“我们中国现在的文学,只好说尚徘徊于‘古典’‘浪漫’的中间,《儒林外史》和《官场现形记》之类,虽然也曾描写到社会的腐败,却决不能就算是中国的写实小说(黑幕小说更无论了),神秘表象唯美等,不要说作才很少(作才本来不怕其少),最苦的是一般人还都领会不来。所以现在为着要人人能领会打算,为将来自己创造先做系统的研究打算,却该尽量把写实派自然派的文艺先行介绍(《新青年》六卷六号朱希祖先生译论后面的附说也是如此主张的),却更宜注意于艺术一方面,因为观察和思想是可以一时猛进的,艺术却不能同一步子。我见现在有许多新文学,包有狠好的理想和观察,却因艺术手段不高,便觉得减色,所以我相信该先从这一方面著手。我们假定用一年的时间,大家一齐努力,也许能把这一段工程做完”。[12](P2-3)依据这种文学进化论的思想,“神秘表象唯美”等应当是文学进化的方向。茅盾做这些文学工作的目的是要将我国的新文学引导到世界文学发展的最新潮流中221

去,这和他一贯的情怀是密切相关的。他的这种想法应该可以代表当时许多激进的文学青年的普遍愿望。此类作品既符合茅盾的文学感觉,同时又是文学发展的必经道路,茅盾自然会对它们进行不遗余力的大力倡导,并且将之深深融合于自己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早在20世纪80年代,盛宁就在他的硕士论文《埃德加·爱伦·坡和中国现代文学(1900-1930)》Edgar Allan Poe And Modern Chimese Litera-ture(1900-1930)以及后来的专题论文《爱伦·坡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学》中,注意到了茅盾在此期创作的作品《叩门》与爱伦·坡的恐怖氛围的营造有惊人的相似,并指出,是受到了其翻译的爱伦·坡的小说《泄密的心》的影响,“《心声》表现了爱伦·坡的‘朦胧的恐怖愈加恐怖;模糊的可怕愈加可怕’,这一主题成为茅盾后来写的《叩门》的种子”[13](P2)。但是笔者在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中发现,《叩门》一文除了其中紧张的气氛与《泄密的心》有暗合以外,二者并未有过多的相似,反而与茅盾曾著文指出很难翻译的爱伦·坡的诗歌《乌鸦》颇为类似。这里列举一段作为比较。

“答,答,答!

我从梦中跳醒来。

———有谁在叩我的门?我迷侗地这么想。我侧耳静听,声音没有了。头上的电灯洒一些淡黄的光在我的惺讼的脸上。纸窗和帐子依然是那么沉静。

我翻了个身,膘肪地又将入梦,突然那声音又将我唤醒。在答,答的小响外,这次我又听得了呼———呼———的巨声。是北风的怒吼罢?抑是“人”的觉醒?我不能决定。但是我的血沸腾。我似乎已经飞出了房间,跨在北风的颈上,音然驱驰于长空!

然而巨声却又模糊了,低微了,消失了;蜕化下来的只是一段寂寞的虚空。、———只因为是虚空,所以才有那样的巨声呢!我哑然失笑,明白我是受了哄。

我睁大了眼,紧裹在沉思中。许多面孔,错落地在我眼前跳舞;许多人声,嗜杂地在我耳边争讼。葛地一切都寂灭了,依然是那答,答,答的小声从窗边传来,像有人在叩门。

“是谁呢?有什么事?”

我不耐烦地呼喊了。但是没有回音。[14](P439-440)

从前一个阴郁的子夜,我独自沉思,慵懒疲竭,

沉思许多古怪而离奇、早已被人遗忘的传闻———

当我开始打盹,几乎入睡,突然传来一阵轻擂,

仿佛有人在轻轻叩击,轻轻叩击我的房门。

“有人来了,”我轻声嘟喃,“正在叩击我的房门———

唯此而已,别无他般。”

……

那柔软、暗淡、飒飒飘动的每一块紫色窗布

使我心中充满前所未有的恐怖———我毛骨悚然;

为平息我心儿悸跳,我站起身反复叨念

“这是有人想进屋,在叩我的房门———

更深夜半有人想进屋,在叩我的房门;

———唯此而已,别无他般。”[15](上编P107)

《叩门》写于1928年末的日本京都,是和当时萧条的时代氛围以及茅盾个人内心的迷茫感相吻合的,在创作形式上,可以说它几乎就是茅盾颇为欣赏的爱伦·坡的名诗《乌鸦》的散文版。作者也同样是被“答、答、答”的叩门声给惊醒,从而对这个怪异的“叩门声”进行追问。但《乌鸦》在茅盾的笔下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异,其一是抛弃了诗歌体,不再拘泥于用韵,采用的是散文诗的写法,但也保留了原诗的分段以及重复之美。二是,更换了个人体验的情感书写,从《乌鸦》原有的伤悼之情转换到了宏大的家国命题中去。他在内容上侧重于对革命的现实图景的勾勒,这与茅盾个人的气质是比较吻合的。

滕固在《论散文诗》中论述散文诗的起源时,追溯到波德莱尔,并论及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福特以及爱伦·坡,这是对爱伦·坡的《乌鸦》比较符合原意的解释。但是在我国早期对《乌鸦》一诗的接受

321

中,还是少有人注意到他诗歌具有的象征主义色彩,忽略了《乌鸦》在诗歌史上对“诗歌”发展方向革新的历史意义,其作为后来影响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远祖,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未为时人所认识。这些都推迟了中国对爱伦·坡这首诗歌的客观认识。但是也正是在早期知识分子在自己的审美趣味以及价值立场上重新书写和解读爱伦·坡《乌鸦》一诗的文学变异现象中,推动了我国早期新文学建设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玄珠.翻译问题:译诗的一些意见[J].文学旬刊,1922(卷52).

[2]张伯符.《乌鸦》译诗的刍言(批评)[J].创造周报,1924(卷36).

[3]露明女士、郭沫若.乌鸦译诗的讨论(通信二则)[J].创造周报,1924(卷45).

[4]郭沫若.由诗的韵律说到其他[A].文艺论集[C].上海:光华书局,1929.

[5]冯至.回忆《沉钟》———影印《沉钟》半月刊序言[J].新文学史料,1985.

[6]埃德加·爱伦·坡.乌鸦[J].黄龙译.真美善,1929(卷4).

[7]胡先骕.论批评家之责任[A].孙尚扬,郭兰芳编.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8]胡先骕.评尝试集[A].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C].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9]顾谦吉译.阿伦玻鵩鸟吟[J].学衡,1925(45)

[10]爱伦·坡.诗的原理[A].刘象愚编选.爱伦·坡精选集[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1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2]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3]盛宁.爱伦·坡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学[J].国外文学,1981(4).

[14]茅盾.叩门[J].小说月报,1929(卷20).

[15]爱伦·坡.乌鸦[A].曹明伦译.帕蒂克·F·奎恩编.爱伦·坡诗歌与故事集[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责任编辑:春晓

The Early Translation of Allan Poe’s Famous Poem The Rave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terature

Wang tao

Abstract:During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and introduction,Allan Poe’s famous poem The Raven was affected by the cultural selection and literatur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It triggered a big discus-sion of translation on periodicals such as Creation Weekly,Literature Weekly immediately after it was intro-duced.The appearance of many retranslated versions and even an“imitated version”by Mao Dun published on journals such as Xueheng,Chenzhong and Zhen Shan Mei,reflects the endeavors of the intellectuals of the early modern time who were puzzled in the cultural selec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and were con-structing the new literature based on different literary standards.

Key words:Edgar Allan Poe;The Raven;new literature construction

421

爱伦坡的乌鸦 赏析

The Raven The Raven was written by Edgar Allan Poe in 1844. As the best known of Poe’s verse, it narrated a story that a man suffering the pain of losing relatives encountered a raven at a lonely and depressed night. The tone of the verse, miserable and suspicious, derived from irreversible hopeless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hopelessness was intensified with “Nevermore” from the raven until hopelessness was hard to see. As the only word of the raven, “Nevermore” was repeated for eleven times. It was th e name of the raven as well as the answer to the author’s every inquiry. The word sounded like irrelevant answer; but it made people think it was very suitable for the situation. It pushed the scene of fantastic dialogue into the philosophic narration on e xistence value. The all that people love most is just like the raven’s noise which will never come back if it is lost. A deep night in December, dark and cold, is the unbearable psychological portrayal of the narrator. It is this kind of mental state attracted the raven which perched upon a bust of Pallas just above the author’s chamber door. The raven conveyed the message from Hades again and again. At the same time, it took advantage of its’ raucous and harsh word—“Nevermore” to peck the broken heart o f the author. In this way, the author’s soul was settled down into low-floating shadow. In my mind, I think the verse does well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Of course, they are worthy for us spending time appreciating it. Firstly, on the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Edgar Allan Poe deeply dug the potential of English on the verse. Except that, he used a lot of alliteration, rhyme and harmonic rhyme. At the same time, he paid much attention on careful arrangement on the sound. In very section, there were a series of short verses composed of a long line. The order of using this way was to change atmosphere for every line. It loyally expressed the author’s sad mood. This way of writing made readers impressive. Secondly, The Raven modeled two important figures: young man and the raven. The sad man lost his favorite female and attempted to be absorbed in the book in order to forget the hurt. But all he did made a futile effort. The more books he read the

The Raven中英文赏析

哥特式文学首先盛行于18,19世纪的西方世界,旨在描述发生在充满神秘与恐怖氛围中的传奇经历。许多学者认为,“哥特元素大都运用于小说创作,而诗歌则由于受到情节、节奏与韵律的限制而缺少叙述哥特故事的基础条件” (Tz vetan 25-26)。但部分学者则坚信“哥特元素不仅存在于小说中,在诗歌当中亦可以分外活跃”(刘守兰:55)。作为美国哥特文学大师与先驱,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以及他的诗作都充满了哥特式的神奇色彩。但是大多数学者仅将研究聚焦于其短篇小说中的哥特研究,而忽视了该元素在其诗歌中也存在的现实。 一、爱伦坡所持的哥特式文学理论 爱伦坡对美好事物的凋零有着强烈的迷恋。追根究底,这还源于他儿时的丧亲之痛,与中年的丧妻之痛。而已逝女子的影子常在他脑海里盘旋,引领他在诗歌王国里翱翔。哥特式风格又恰如其分地被其用于诠释他心底深处的恐惧与压抑。众多作家在描写恐怖情节时,常对外部环境进行大力渲染,而他则更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雕琢。他深信“诗歌的最好主题是死亡,尤其是美丽尤物的死亡,将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具诗意的主题(Poe:133-140)”。他用诗歌践行了自己的写作原则,并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种哀伤的美丽。为更清晰地展现爱伦坡的哥特式写作风格,本文将以《乌鸦》为例并诠释其中所蕴含的死亡之美与哥特式元素。 二、意象塑造 1、人与物的塑造 《乌鸦》塑造了两个重要形象:年轻男子与乌鸦。悲伤的男子刚失去他最爱的女子,他企图沉浸于书以忘却伤痛,但一切都是徒劳,他越看书,越被寂寞与悲痛侵蚀;而象征死亡与不祥的乌鸦却在午夜,飞入这间男子曾常与故去情人蕾诺相会的小屋。此外,诗人还塑造了两个对诗的主旨起重要作用的意象。其一为黑色,“纯色调可使人产生快乐或抑郁之感”(朱立元:489-490)。诗中所连续采用的黑色背景,可使读者感到压抑,从而感受男子心底的恐惧与悲痛。 诗中反复出现的“永远不再”亦可看作一种特殊形象。除该词的原意外,它还具有象征意义。在乌鸦出场时,悲伤的男子问它叫什么名字,乌鸦的回答就是“永远不再”,但当主人翁向乌鸦询问是否有良药以消除他心中对蕾诺的思念时,当他想知道是否能与蕾诺在遥远的天堂再次相会时,以及最后要求乌鸦离开小屋时,乌鸦都是通过“永远不再”作答,也正是这个词,使得男子陷入永恒的悲痛深渊。 2、场景设置 读者可在开篇看到一幅夜半三更的凄厉画卷: 阴森的气氛,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神秘而忧郁的男子,不祥的乌鸦……在阴郁而寒冷的午夜,除寒风的呼啸声与男子翻动书页的声音,周围的一切均可谓万籁俱寂,屋外的世界在夜的面纱笼罩之下,而屋内的狭小空间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忽明忽暗,突然一阵短暂的敲门声在他房门上叩响,但当他打开房门查看时,却不见敲门人,只有无情的黑夜与肆虐的狂风。然而,当他回到屋内,之前的敲门声却再次响起,乌鸦在这时飞入他的房间,并栖息于他房门之上。 但为何选择午夜作为故事发生的时间?午夜意味着恐怖与神秘,各种幽灵与魔鬼总在此时出没。这种令人发怵的氛围,为乌鸦的出场奠定了基调。诗人将故事设置在一所幽僻而狭小的屋子里也是别有一番用心。首先,狭小而封闭的空间对构建孤僻而隔世的哥特式恐怖气氛有着绝对的帮辅作用。第二,小屋正是两位情侣的爱巢,这个屋子依旧如此,然而曾经的欢笑却随着女主人的香消玉殒而一去不

埃勒里·奎因简介

Who is Ellery Queen? 「仅有两名侦探,在我长年如猎人般缉凶的职业生涯中,令我由衷钦佩…他们已经超越了种族的特异性,以及时空的限制…这两个人,以不可思议的能力面对罕见的非真实世界、惊异及事实真相。一位在众着作中出类拔萃;另一位则和坚持正义公理的警探同属一类…没错,我指的正是这两位名垂不朽的大侦探—伦敦贝克街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和纽约市87街的埃勒里?奎因先生。」 ——《荷兰鞋子的祕密》第一部引言 埃勒里.奎因:一对合写小说的表兄弟所用的笔名 正如他们的一部推理小说《暹罗连体人的祕 密》,埃勒里?奎因这个名字其实是由两个不同的 人组合而成。他们是一对同样出生于1905纽约布 鲁克林的表兄弟,一个叫做佛德列克.丹奈 (Frederic Dannay)曼佛雷德.李(Manfred B. Lee)。 这对表兄弟的共通点,即皆是狂热的推理迷。1928年,他们得知McClure’s杂志举办一个奖金高达7500元的推理小说奖,便决定以「埃勒里?奎因」为笔名写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罗马帽子的秘密》。就当两人以为获得首奖时,杂志社却忽然宣布破产,买下杂志社的新老板后来也把首奖颁给别人。索性出版公司仍然愿意付给他们1200元的酬劳,在1929年将这本书出版,卖了8000本,算是差强人意。 这对表兄弟笔下的侦探之名恰巧也是埃勒里?奎因,从1930年出版的《法兰西白粉的祕密》开始,奎因也成了活跃于纽约的名侦探。然而在1932年,一个名叫巴纳比?罗斯(Barnaby Ross)的作家出版了《X的悲剧》,罗斯和奎因开始了一场笔战,甚至互相批评对方小说的缺点。不过三年后谜底揭晓,这位罗斯也是这对表兄弟所用的笔名,这对爱搞鬼又有生意头脑的作家彻头彻尾的把推理小说读者玩弄了一番。 这两位表兄弟虽然合写小说,但合作的模式却也有趣。丹奈负责大纲中设计布局、谜团、角色与题材,而李则是将丹奈构思的骨干铺陈细节。这两人性格虽不同,但却能合作无间地揉合包括范达因等古典推理因子,创造出美国推理小说的黄金时期。 埃勒里.奎因:一个美国黄金推理时代的代表人物 从1929年第一本小说出版,一直到1971年最后一本《美好私密之地》,埃勒里恩昆一共写了三十九部长篇小说以及数百个短篇小说。从国名系列、悲剧系列、短篇小说集等,这对表兄弟笔下的故事,继承了爱伦坡、范达因等古典正统推理的路线,亦即以某个谜样的犯罪事件(通尝试诡谲的谋杀,甚至是一连串的谋杀)为始,复杂的线索及

乌鸦 爱伦坡

Once upon a midnight dreary, while I pondered weak and weary, Over many a quaint and curious volume of forgotten lore, While I nodded, nearly napping, suddenly there came a tapping, As of some one gently rapping, rapping at my chamber door. `'Tis some visitor,' I muttered, `tapping at my chamber door - Only this, and nothing more.' Ah, distinctly I remember it was in the bleak December, And each separate dying ember wrought its ghost upon the floor. Eagerly I wished the morrow; - vainly I had sought to borrow From my books surcease of sorrow - sorrow for the lost Lenore - For the rare and radiant maiden whom the angels named Lenore - Nameless here for evermore. And the silken sad uncertain rustling of each purple curtain Thrilled me - filled me with fantastic terrors never felt before; So that now, to still the beating of my heart, I stood repeating `'Tis some visitor entreating entrance at my chamber door - Some late visitor entreating entrance at my chamber door; - This it is, and nothing more,' Presently my soul grew stronger; hesitating then no longer, `Sir,' said I, `or Madam, truly your forgiveness I implore; But the fact is I was napping, and so gently you came rapping, And so faintly you came tapping, tapping at my chamber door, That I scarce was sure I heard you' - here I opened wide the door; - Darkness there, and nothing more. Deep into that darkness peering, long I stood there wondering, fearing, Doubting, dreaming dreams no mortal ever dared to dream before But the silence was unbroken, and the darkness gave no token, And the only word there spoken was the whispered word, `Lenore!'

浅析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 Comparison between Tess and Hester’s Tragic Destiny 2 英文商务索赔信的人际意义功能分析 3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 4 “Terror of the Soul”:On the Gothic Writing Features in Allan Poe’s The Black Cat 5 公共标识翻译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 6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7 《天黑前的夏天》中女主人公凯特的自我救赎之路 8 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生成语境与基本特征 9 文化背景下英文电影名称的中译 10 浅析狄更斯小说中匹克威克的性格特点 11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12 语言艺术与目的性操纵的杂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13 对“老人与海”中人物的分析 14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 15 《嘉莉妹妹》和《名利场》中的女性的性格及命运对比分析 16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 17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人物形象的特点探析 18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Oxymoron in Advertising 19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20 简析班纳特太太的婚恋观 21 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爱玛》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 22 (英语系经贸英语)成本领先战略与英国易捷航空 23 A Contrast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 24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 25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的写作技巧剖析 26 An Analysis of Snobbery in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Mansfield Park 27 The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28 A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lor Ter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29 我国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30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旅游手册中文化因素的翻译 31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德伯家的苔丝》 32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 33 人力资源管理浅谈 34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35 《哈利波特》中斯内普的人物分析 36 《当幸福来敲门》和《肖申克的救赎》两部电影主人公的对比分析 37 对比研究中西文化中的委婉语 38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 39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40 《荆棘鸟》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寻荆棘的女人

高考优秀作文案例赏析:卷I 材料作文:乌鸦模仿老鹰

卷I 材料作文:乌鸦模仿老鹰高考优秀作文 赏析 优秀案例:2006年全国卷I高考优秀作文:正确估量自己 生活有时像个迷宫,我们在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时针因为某些原因而迷失自我。于是我们开始迷惘,从而无法正确的估量自己。而令我们迷失的原因许多时候都是上点点细小而琐碎的事。而许多人都是在自己的贪恋和物欲中迷失。 当一个人有能力的时候,他会依据自己的能力而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然而,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我们的举动也应该以自己的能力为基底。因此,我们应当学着如何正确的估量自己。 正确的估量自己就是要看清自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弱时,他就不应该强迫自己去做演说家;如果一个人字写的非常难看时,他也不应该强迫自己去做书法家。每个人都有在某方面能力较弱的时候,如果拿自己的弱处去比别人的长处,去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即使再怎样努力,都只会事倍功半,最终说不定不仅没成功,还给自己带来空难。而有些人,能正确的估量自己,看到自己在哪方面能力有限,能力不足时,他就不会去挑战自己那仅有的一点点能力,而是在自己在有把握的地方下功夫。 不过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能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能正确的估量自己。因为当我们看到别人在方面小有成就、小有作为时,难免会发出羡慕的想法;当我们看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时,难免会有那种想要立刻得到的欲望。这种思想和欲望总是会蒙蔽了我们的眼睛,而在此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心态和心理去面对,我们应该好好地考虑一下我们的能力现在有多少,离这个目标是否还遥远,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它或是得到它。如果不能,我们要到达哪一步才会成功。通过理性的看待自己,再决定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做,这样的步骤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评估自己,所以当我们深陷于自己的贪恋、欲望的迷宫时,要理性思考。 也许人人都会走入一个迷宫,当我们走入这个迷宫时,请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用正确的尺度来衡量自己,为自己找到一条走出迷宫的路。

山东农业大学美国文学对于文学大家欧文爱伦坡霍桑简介与评价

Washington Irving(father of American literature)1. He is the first belletrist(pure art writer) in American literature, writing for pleasure at a time when writing was practical and for useful purposes (Franklin). 2. He is the first American literary humorist. 3. He has written the first modern short stories. 4. He is the first to write history and biography as entertainment. 5. He introduced the nonfiction prose as a literary genre. 6. His use of the gothic looks forward to Poe. Writing style Gentility,urbanity,pleasantness Enveloping stories in an atmosphere Vivid and true character Humor smiling while reading Musical language His famous writing The Sketch Book《见闻札记》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睡谷的传说》 The analysis of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The story: It tells the story of Ichabod Crane, a priggish schoolmaster from Connecticut, who compete with Abraham”Brom Bones” V an Brunt, a buff and tough man, for the hand of eighteen-old Katrina V an Tassel. Ichabod Crane: shrewd, credulous, self-assertive, coward, commercial. Theme: one of the great them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American folklore is the clash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between civilization and the wilderness. Influence: The book touched the American imagination and foreshadowed the coming of Hawthorne, Melville, and Poe, in whose hands the short story attained a degree of perfection as a literary tradition. It also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American Romanticism. Edgar Allan Poe: (内容很多自己挑着看) Major Themes 1. Love -- usually of a mourning man for his deceased beloved. 2. Pride -- physical and intellectual. 3. Beauty -- of a young woman either dying or dead. 4. Death -- a source of horror. Paradoxes in Poe

高考赏析题“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燕子”系兴衰习题 四、(23分)2006江苏卷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2)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用得 好,好在那里? (2)“满林残照见归鸦”—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唯草木之零落兮,。(屈原《离骚》) ⑵舍南舍北皆春水,。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客至》) ⑶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

壁赋》) 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 四、(24分)2006湖北卷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促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4分) (2)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4分) (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2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15.填空。(6分) (1)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小说《》途述了主人翁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事。 (2)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小说《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名句。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

爱伦坡的《乌鸦》The_Raven_by_Edgar_Allan_Poe(辰阳译)

乌鸦 很久前一个阴郁的午夜,我感到疲惫而又慵懒 一边沉思着那些早已为世人遗忘的离奇书卷 一边又点头连连,睡意恹恹。忽有敲门声回响在耳畔 仿佛有人轻轻地、轻轻地叩响了我的门环 “这是某位来客”,我嘀咕着说,“在把房门叩击 ——仅此而已,别无它事!” 啊!我至今清晰犹记,那是一个凄楚的冬季 每一块儿将尽而未尽的木炭,依然在地板上幽灵般熰燃 我急切地守候着天亮,并且徒劳地希望 能够在书中聊且把悲伤埋葬,为那逝去的丽诺而哀伤 为那天使称其为丽诺的、明净而又唯一的姑娘, ——而今却永远,无以仿佛其形象。每一个紫色的丝绸窗帘,都发出瑟瑟的低沉哀怨 让我心惊,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莫名惶恐 直到现在,我的心仍旧在不停悸动 “这是某位来客,恳请借宿休息 某位晚归的来客,恳请借宿于此 ——仅此而已,别无它事!” 我的心很快变得坚强,不再那么犹豫而又彷徨 “先生?或者是女士”,我说,“我真诚地向您表达歉意 当您前来敲门儿,正好我正在打盹儿

您轻轻地敲门,是如此之轻盈 以至于我不能肯定,我是否真的听清。”于是我把房门打开 ——但见漆黑一片,空无一物存在 我极目向黑暗中张望,长久地矗立着,恐惧而又迷茫 疑虑、冥思,冥思那些无人敢于冥思的问题 然而沉静依然如故,死寂一如其初 唯一听到的话语,是那低声的私语,“丽诺?” 我这么说着,并听到回声从耳旁掠过,“丽诺!” 仅此而已,别无它事。 转身走入房门,心中犹如火焚 更响的敲门声再次响起 “肯定是”,我说,“肯定是什么东西扰动了窗格子 让我去,让我去探清那里的秘密 让我的心稍事平息,好弄清楚这里的底细。” ——是风而已,别无它事。 当我伸手拉开百叶窗,却看到一只乌鸦振动着翅膀 一只远古传说中的庄严的乌鸦从天而降 没有半点的谦恭,没有半刻的暂停 俨然一位夫人或主人,蹲居于我的房门 恰恰蹲居在我的房门之上,栖息于那尊半身的雅典娜塑像 ——就这样蹲居,就这样栖息,仅此而已,别无它事。我的迷思变成了微笑

评读余秀华《一只乌鸦正从身体里飞出》

原诗: 《一只乌鸦正从身体里飞出》 如同悖论,它往黄昏里飞,在越来越弱的光线里打转 那些山脊又一次面临时间埋没的假象 或者也可以这样:山脊是埋没时间的假象 那么,被一只乌鸦居住过的身体是不是一只乌鸦的假象?. 所有的怀疑,不能阻挡身体里一只飞出的乌鸦 它知道怎么飞,如同知道来龙去脉 它要飞得更美,让人在无可挑剔里恐惧 一只乌鸦首先属于天空,其次属于田野 然后是看着它飞过的一个人 . 问题是一只乌鸦飞出后,身体去了哪里 问题是原地等待是不是一种主动的趋近 问题是一只乌鸦飞出以后,再无法认领它的黑 ——不相信夜的人有犯罪的前科 . 最后的问题是一副身体不知道乌鸦 飞回来的时刻

赏析: 无论在中外文化中,乌鸦都是一种丑陋,恶心,不吉利的象征,在诗歌世界里也是这样,比 较著名的有美国诗人爱.伦坡的《乌鸦》和法国诗人兰波的《乌鸦》 在这首诗的开头,作者即提出了一个悖论:乌鸦的出现,使时间不断向山脊延伸,又或者是,山脊在不断埋没时间。这里的乌鸦,其实是一种隐喻,结合作者自身的际遇,我们可以理解 为一种身体残疾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心理伤害;这里的时间,即指这种伤害的过程;而这里 的山脊,也非实指,更可能是一种世俗的偏见和傲慢。由此作者更进一步提出:“那么,被一只乌鸦居住过的身体是不是一只乌鸦的假象?”即受过这种种不幸的人是否一辈子都要生活在这种阴影中。 第二节,“所有的怀疑,不能阻挡身体里一只飞出的乌鸦/它知道怎么飞,如同知道来龙去脉/ 它要飞得更美,让人在无可挑剔里恐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要把这种因身体疾患引发的心理伤害连根拔去的决心和勇气,以期洗刷掉世俗的偏见给自己带来的耻辱,让世俗在 自己精彩蜕变后“在无可挑剔里恐惧”!接着作者表达了这种期许“一只乌鸦首先属于天空,其 次属于田野/然后是看着它飞过的一个人”在这里“天空”代表自由,“田野”代表领地,“看着它 飞过的一个人”则表达了一种自信。 在第三节中,作者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即那些可怕的伤害被剔除出身体之后,身体本身又 将如何存在?是一种原地等待般的主动趋近【接近于一个正常人】,还是一种无法再回来的“黑”【完全像一个正常人】“——不相信夜的人有犯罪的前科”一句加深了这种追问。作者认为:那些自诩完美无缺的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弱点或缺点,若他们不认清自身,就会有犯 错的可能。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认为自己虽然身有残疾,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加强修养,比 所谓的正常人要活得高尚。 最末一句,即呼应了主题,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乌鸦何时会飞回”,即留在身上的污疤或伤害 是否真的会如前所述一去不回,还是会在未来的某个节点再次光顾自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许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只乌鸦,它或者会被赶走,但随时也可能再回来。 最后评价:清初诗论家叶燮有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限。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中”。在这首诗中,作者一改往日的浅白流畅,充分运用了象征,排比,隐喻,多义等多层修辞手法,将乌鸦这一具有多重抽象意义的事物具体化,从而很好 地拓展了诗意和空间,给读者留下大片空白和更多的回旋余地。这比那些一览无余,一眼到 底的诗篇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华灵 2019/10/29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 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读睡诗社自成立起,发起了一项重要活动:每年为诗友免费出版合著诗集,这项活动得 到诗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关注。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 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版优质诗

爱伦坡《黑猫》英语作文

Symbolism in The Black Cat As an important writer in the 19th century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Edgar Allan Poe exerted certain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 In Edgar Allan Poe’s The Black Cat, symbolism is used to show the narrator’s capacity for violence, madness, and guilt. The symbolism of the first black cat (Pluto), the second black cat, and the white spot illustrates the narrator’s expanding capacity for evil and perverseness.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story is the first black cat. The first black cat is symbolic of the narrator’s evil heart. It starts out in the story as the narrator’s favorite pet and playmate named Pluto, which is the name of the Underworld. On night, after returning home the narrator gets much intoxicated, so his love for the pet seems to fade away. Since the narrator is drunk. The first black cat avoids him. This bothers the narrator to the point where he picks up the cat and frightens it. Afraid of his master, the cat slightly wounds the narrator on the hand with his teeth. Because of the cat’s reaction to his picking him up, the narrator pokes out one of the cat’s eyes. The eye of the cat which is poked out by the narrator is symbolic of the narrator not wanting the cat to get a clear perception of his evil heart. Then suddenly on one morning the narrator hangs the first black cat by a noose from a tree. And finally the archetypal symbol associated with the first black cat is its color, black. The color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well known superstition that black is

乌鸦喝水案例分析

请看《乌鸦喝水》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我觉得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筋,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真好,说明你们认真听讲,认真思考了。还有谁来说一说?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师:对呀,正因为它勤快才找到了水。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向它学习。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师: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很好。还有谁说?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师:你们说的真好! 请你简要评析这个教学案例,并谈谈对你教学的启发。 答:正如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既要重是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此案例中的教师出的问题“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非常好,极具开放性,完全遵从了这一教学理念,尊重了孩子们的个人体验,激发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 “新课标”中对阅读的评价也有相关建议,建议中说:“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及阅读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文课程评价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而案例中的教师在评价的处理上就瑕瑜互见了,首先当四名同学谈到乌鸦聪明、爱动脑筋、勤快、有些不讲卫生时,教师给出的评价很恰当,表扬他们爱动脑筋、想法独特。但最后两名同学说乌鸦愚蠢、叫声烦人,教师竟然也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就欠妥了。教师的评价的确应该以鼓励为主,但当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时,教师一定要恰当的纠正和提示。 这个案例对我有很大的启发,首先语文作为教师一定要读熟新课标,严格遵循教学理念进行常态教学,做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问题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尊重孩子们的独特阅读体验。在教学评价上一定要恰当、科学,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生的发展。(辰昌路小学王洪杰)

爱伦坡短篇小说赏析

一声梧叶一声秋 ——由《人群中的人》浅析爱伦坡笔下的现代社会版权所有:快绿斋主人浙江大学 内容梗概 “我”大病初愈坐在伦敦D咖啡馆的窗前,掌灯时分,观察咖啡馆里和街上的人群。一开始“我”只是总体看,后来开始关注细节,从他们的服饰和举止来判断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我”先观察上流社会的人。他们中有“志得意满”“虚伪夸张”的世袭贵族、有闲阶级和生意人;也有“傲慢”、追逐时髦的低级职员和“体面”的高级职员;还有“假作诚实”的扒手,“印堂发黑”的赌徒,“耍小聪明”的“绅士。 接着“我”观察下层社会的人:小贩、醉汉、乞丐、女工、妓女……随着夜深,他们越来越多。“我”转而观察每个人的面孔。 这是“我”观察到一个老人,他有着极为特殊的表情,充满了矛盾,那表情“包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包含着小心谨慎,包含着吝啬小气,包含着贪婪,包含着冷酷,包含着恶毒,包含着渴血,包含着得意,包含着快活,包含着极度的恐惧,也包含着无比的绝望”。“我”想进一步观察他,于是就开始跟踪他。 老人的衣着也充满矛盾,又脏又破的衣服下竟有一把镶钻的短剑。“我”跟随老人来到一条条街,如果人少,老人就痛苦不安;如果人多,老人就快活紧张。从街巷到集市,从广场到大剧院,最后甚至到了贫民区。当人们渐渐散去,老人脸上是“比绝望还强烈的表情”。 然而他并不停止,又回到市中心,像昨天一样又开始追逐人群。 “我”最终不再追踪,而是径直来到老人面前,但他对“我”视而不见。“我”得出结

论:老人是人群中的人,“我”无法了解他。 作家简介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_1849)是美国19世纪诗人、短篇小说家和文艺评论假。在诗歌方面,爱伦坡可以与弗罗斯特和惠特曼等大诗人一比高下,吟哦他创作了一批以音韵美和悲恸美著称于世的诗篇。在小说方面,他也能与马克吐温和福克纳等大小说家相提并论,因为他开创了美国侦探小说和现代科幻小数的先河,用演绎心灵恐怖的创作手法提升了哥特小数的艺术地位,并以夸张怪诞的方式渲染了讽刺的效果。至于在文学评论方面,他又可以与亨利詹姆斯等文学评论家相比较,因为他推崇“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和易“激荡读者心灵”为目标的效果理论,从而成为美国批评界独树一帜的人物。 《人群中的人》一文是在1840年写作并发表的。当时爱伦坡供职于《格雷姆杂志》,1839年他写出了著名的《厄舍古屋的崩塌》和《威廉威尔逊》两部哥特小说。这一时期是成年后爱伦坡第一次过上了经济相对宽裕的生活。在《人群中的人》后,同年,他又写出了《摩格街谋杀案》,1841年,他写了《大漩涡底余生记》、仙女岛》和《艾蕾奥瑙拉》。【1】 摘要: 本文基于对爱伦坡《人群中的人》细致赏析,结合爱伦坡在这一时期的生活背景,分析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对现代社会的态度和深刻见解及预见性。并联系现实评定这篇文章在现在的意义。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环境、人物两方面分析《人群中的人》;第二部分,结合爱伦坡的世界观和文艺理论归纳出作者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并通过比较几篇爱伦坡相近主题的诗歌进一步体会《人群中的人》想要表达的深刻思想 关键字:现代社会 孤独 爱伦坡 从作家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爱伦坡在这一时期开始尝试新的文体。他刚刚攀到哥特小说的顶峰,就迫不及待地朝着其他高峰进发,比如说科幻小说等。这篇文章在《爱伦坡小说全解》中将其归入道德自省类,是比较合适的。他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让读者对他笔下人物的内心进行解读。虽然,《人群中的人》仍带有与哥特小说类似的文章布局,比如先渲染氛围,着重表达心理的感受,但却没有哥特小说最大的特点:惊悚、恐怖、悬疑。所以说这篇小说无疑是爱伦坡的一个新的尝试。

the--raven-爱伦坡意象浅析

The raven lonely man tries to ease his "sorrow for the lost Lenore," by distracting his mind with old books of "forgotten lore." He is interrupted while he is "nearly napping," by a "tapping on [his] chamber door." As he opens up the door, he finds "darkness there and nothing more." Into the darkness he whispers, "Lenore," hoping his lost love had come back, but all that could be heard was "an echo [that] murmured back the word 'Lenore!'" With a burning soul, the man returns to his chamber, and this time he can hear a tapping at the window lattice. As he "flung [open] the shutter," "in [there] stepped a stately Raven," the bird of ill-omen (Poe, 1850). The raven perched on the bust of Pallas, the goddess of wisdom in Greek mythology, above his chamber door. The man asks the Raven for his name, and surprisingly it answers, and croaks "Nevermore." The man knows that the bird does not speak from wisdom, but has been taught by "some unhappy master," and that the word "nevermore" is its only "stock and store." The man welcomes the raven, and is afraid that the raven will be gone in the morning, "as [his] Hopes have flown before"; however, the raven answers, "Nevermore." The man smiled, and pulled up a chair, interested in what the raven "meant in croaking, 慛evermore.? The chair, where Lenore once sat, brought back painful memories. The man, who knows the irrational nature in the raven抯 speech, still cannot help but ask the raven questions. Since the narrator is aware that the raven only knows one word, he can anticipate the bird's responses. "Is there balm in Gilead?" - "Nevermore." Can Lenore be found in paradise? - "Nevermore." "Take thy form from off my door!" - "Nevermore." Finally the man concedes, realizing that to continue this dialogue would be pointless. And his "soul from out that shadow" that the raven throws on the floor, "Shall be lifted -- Nevermore!" Symbols In this poem,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merican poems ever, Poe uses several symbols to take the poem to a higher level. The most obvious symbol is, of course, the raven itself. When Poe had decided to use a refrain that repeated the word "nevermore," he found that it would be most effective if he used a non-reasoning creature to utter the word. It would make little sense to use a human, since the human could reason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Poe, 1850). In "The Raven"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are already known, to illustrate the self-torture to which the narrator exposes himself. This way of interpreting signs that do not bear a real meaning, i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