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建议

浅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建议

浅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建议
浅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建议

浅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建议

摘要: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规模有增无减,这势必给矿产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问题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一、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影响

我国因采矿引起的矿山环境问题类型较为复杂,依据问题性质将矿山环境问题划分为:“三废”问题、地面变形问题、矿山排(突)水、供水、生态环保三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表现出如下特征:

1.“三废”污染

矿山生产伴有大量废弃物外排,这些废弃物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形式,统称矿山“三废”。

1.1固体废弃物污染。我国是个矿业大国,目前矿山固体废弃物占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85%,特别是采煤业居世界首位,国有重点煤矿堆积山累计1500余座,仅碎石一项约有30亿吨,且其中有300余座自燃,排放大量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粉尘等有害毒气和热辐射,污染大气产生酸雨,损害作物生长,污染地下水源,危害矿区及人身健康。

1.2废液污染。矿山生产中的许多生产工艺过程都需要用水,需要排放大量工业废水,其中以采矿、选矿用水量较多,危害最为严重。全国每年采矿产生的废水、废液排放量约为3.6亿吨,占全国工业总排放量的10%,但处理率仅有4.23%,虽然排放量不大,但其处理率低,污染危害严重,不容忽视。除此之外,露天矿、尾矿、碎石等废弃物受雨水淋滤后排出的废水,以及矿区其他工业及生活排放的污水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1.3气体污染。我国每年约有50~60亿m3煤层瓦斯逸散于大气,井下抽排放高浓度瓦斯6亿m3,其中3亿m3放空不能利用(瓦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CO2的20~60倍,因其作用强烈,具有致灾快的特点);煤炭全行业3万余台工业锅炉、窖炉,年燃煤4450万吨,年排二氧化硫57万吨;矿区粉尘排放,污染矿区生产生活环境,严重损害矿区矿工及居民的身体健康。

2.对地形的影响

地下开采常引起地层的变形、裂缝甚至塌陷,此外还有固体废物堆弃,这就对环境造成以下影响: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古老的领域之一。矿业的发展与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人类使用矿产资源历史悠久,中国至少在50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快速稳定的供给。我国虽然是个矿产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仍然很大。我们一定要做好国家矿产资源的宏观预测调控,健全制度,完善法规,转变观念,坚决关闭小矿业,加快技术进步,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开发、利用、保护好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矿业强国”,并最终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业开发,矿业分布与存储,矿业现状,矿业可持续发展 1.中国矿产资源储存分布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资源总量大,一部分矿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中国现在已经发现171中矿产资源、其中已经查明储存量的有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水气矿产3种。面前已经拥有矿产地18000处,大中型的矿产有7000余处,是世界第三大矿产资源国。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第53位,个别矿种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 1.1 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贫富矿兼有,而以贫矿居多,品位低,不能直接供冶炼和化工利用,而矿石在采选过程中,浪费也很严重。开采时采富弃贫,使矿石品位下降,富矿越来越少,选别时技术落后,富集率低,并形成大量尾矿,无法合理利用。 1.2 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的煤炭贮量中,山西省占1/4,内蒙古自治区占1/5,而南方很少。石油也存在这种北多南少的状况,大庆、辽河、华北、胜利等几大油田都集中在北方,有色金属则是南多北少,如钨、锰、镍、铅、锌矿等。这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不相匹配,长期形成了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矿产开发的成本。[1] 1.3 共生、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 中国80%左右的有色矿床中都有共伴生元素,其中尤以铝、铜、铅、锌矿产多。而且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结构构造复杂。中国有色矿产资源中,虽然共伴生元素多,若能搞好综合回收,可以提高矿山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矿石组份复杂,势必造成选冶难度大、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高的现状。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农业生态学课程论文》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农资职31102班张梦瑶 【摘要】:根据统计数据,列举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空气质量恶化与大气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对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与措施。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和谐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开发创造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和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 气候、土壤、生物、水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既是生物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和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全球变化趋势的出现,将进一步加重资源短缺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我国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增强全民的资源与环境意识。在发达国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在我国却有很大差距,其关键是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教育,现阶段的我们就是要了解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增强他们的资源与环境意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 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受其危害的人口近4亿。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全国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二)森林资源锐减 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森林资源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长江每年带走泥沙近5亿吨。由于淤积,全国范围内水库库容量也在不断缩小。 (四)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 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 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钴、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矿产;铀、镭、钍等放射性金属矿产;铊、铟、镧、铈等稀有金属矿产;菱镁矿、滑石等冶金辅助矿产;钾盐、硫、磷等化工矿产;高岭石、膨润土、蒙脱石等非金属材料矿石;各种石料、石灰岩、石膏、石棉等建筑材料矿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玛瑙等宝玉石矿产和地下水(热)资源等。 矿产资源为人类提供了95%以上的能源来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王安建,王高尚,2002),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地质属性,其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有限的。 产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目前,全球已经发现矿产资源200余种。根据王安建等同志的观点(王安建、王高尚,2002),矿产资源空间分布受地质规律控制。液态和气态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大型沉积盆地内,铁、铜、铝等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造山带中,煤则兼有之。具体分布与特点如下。 (一)矿产资源的全球分布 截止2000年底,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421亿吨,各地区储量及其所占世界份额差别很大。人口不足世界3%、仅占全球陆地面积4.21%的中东地区石油储量为925亿吨,占世界储量的65%,是世界所有其他地区石油储量总和的近两倍、亚太地区的15倍和西欧地区的37倍。尽管前苏联地区、非洲、北美和南美洲也分布着相当数量的石油,但其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中东地区的1/7至1/11。全球现有石油资源空间分布的极其不均衡是其自然属性的体现,是地球演化过程中自然地质作用的结果。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的地区分布相对均衡一些。2000年底,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50万亿立方米。前苏联占世界总量的37.75%,中东地区与之相当,接近世界总量的35%,居第二。亚太地区、西欧地区、非洲、北美和南美洲储量变化在5.2至11.1万亿立方米之间,不足世界总量的28%。 全球煤炭资源空间分布较为普遍。2000年底,全球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吨。其中,亚太地区、前苏联地区和北美洲储量相近,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29.7%、26.1%和23.4%。西欧地区分布122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2.4%;非洲和南美洲较少,中东地区几乎没有煤炭。 铁矿床遍及世界各地,空间上主要分布在东欧-前苏联、亚太和南美地区。2000年底全球剩余探明铁矿储量(含铁量)723.5亿吨,其中东欧-前苏联地区和亚太地区,分别占世界铁矿储量的45.6%和31.2%。南美、北美和西欧分别占世界的8%、5.8%和6.5%,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匮乏。

教学案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案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 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的粮食,工业的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关系极为密切。本节教材以鲁尔区为例讲解,首先是因为鲁尔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区,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和典型;其次,我国的许多工业区与鲁尔区类似,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均属资源型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鲁尔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分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从而能正确的进行知识迁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 2.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

在必修模块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而本节课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 【教学重点】 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双层次问题导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美国的匹兹堡、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区、日本的九州,都曾经是工业重地。这些地区的制造业曾经支撑了国家经济的崛起,但重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以及煤铁资源的枯竭。如今,通过发展服务业、新兴工业、创意产业等方式,它们已成功地转型为新的金融城市、文化之都。 德国的鲁尔区可以说是它们中的成功典范。这节课,我们以“乱世崛起—中道衰落—华丽转型”三部曲来学习资源性城市如何发展。 【板书】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础把握】(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 1、鲁尔区位于_____________,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逐渐发展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为核心的世界著名工业区。 2、鲁尔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前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后者则集中在城镇地区。而且,中国不仅受到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同时还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可以说中国的环境问题状况及发展趋势异常严峻。 1、生态破坏问题 1)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滥垦、滥伐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使我国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目前总的状况是:小片治理,大片加重;上游流失,下游淤积;灾害加剧,恶性循环,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根据计算,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约160万平方公里,增长了38%,占国土面积的1/6。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并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据估计,全国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其中仅黄土高原年流失量就达23亿吨,长江流域为22亿吨。其次造成下游河道与水库的淤积,既危及行洪安全,又降低水库库容,缩短水库寿命。水土流失是“自然侵蚀” 与人类活动造成的“ 加速侵蚀” 相互迭加的结果,又由于后者的强度增加而不断发展。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对土地的开发强度会直莱越大,如载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2)土地荒漠化加剧 所谓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温润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其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6%,其中土地沙质荒漠化(简称土地沙化,即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20万平方公里,且沙质荒漠化土地蔓延速度不断加快。 对我国荒漠化成因的分析表明,沙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包括过度农、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措施,继续保持现在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土地荒漠化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3)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 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有限的耕地是制约生产的最主要因素,人地关系始终非常紧张。根据统计数字,我国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自1957年以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目前由于国家基建、退耕造林、退耕改牧等原因,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减少,进入90年代,更由于大搞“ 开发

2020年高考地理练习: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考纲展示]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24页 [基础梳理]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区位优势? ?? ?? 煤炭储量大,经济开发价值高 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 2.发展概况 (1)发展成以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重工业区。 (2)区内的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衰落的原因 (1)廉价石油的竞争。 (2)单一重型工业结构阻碍了经济发展。 (3)技术的发展使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 2.后果???? ? 传统的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煤矿和钢铁企业大量关闭,走向衰落 鲁尔区工业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 特别提示 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除出现传统产业衰落外,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其原因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鲁尔区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 (1)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使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减少,生产效率提高。 (2)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调整工业布局——采取平衡策略 3.治理环境污染

[图文拓展] 1.羊八井地热电站 羊八井海拔4 306米,其地热田地下深200米,地热蒸汽温度高达172 ℃,温度约为145~170 ℃。每年二、三季度水量丰富时靠水力发电,一、四季度靠水热发电,能源互补。 2.达坂城风电场 目前我国最大的风能基地——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厂,位于中天山和东天山之间的谷地,西北起于乌鲁木齐南郊,东南至达坂城山口,是南北疆的气流通道,可安装风力发电机的面积在1 000平方公里以上,同时,风速分布较为平均,破坏性风速和不可利用风速极少发生。一年内,12个月均可开机发电。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24页 考点一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金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冶)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黄金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经研究,确定其指标要求如下: 一、“三率”指标要求 (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露天黄金矿山企业的开采回采率要在矿石贫化率不超过10%的前提下达到90%以上。 2.地下开采。 按照金矿不同的赋存条件,地下开采的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要在设计矿石贫化率范围内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1)。 表1 地下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

、不稳固(Ⅳ级)和极不稳固(Ⅴ级)三类; ○2根据《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规程》和黄金行业特点,将矿体倾斜度按倾角划分为缓倾斜矿体(α<30°)、倾斜矿体(30°≤α≤55°)和急倾斜矿体(α>55°)三类; ○3矿体厚度划分为薄矿体(h≤0.8m)、中厚矿体(0.8m<h≤4m)和厚矿体(h>4m)三类。 (二)选矿(冶)回收率。 根据金矿加工处理的难易程度不同,黄金矿山企业的选(冶)回收率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 选矿(冶)回收率指标要求 等预处理工艺为难处理矿石;低于矿山现行工业指标而圈定的矿化体为低品位矿石。矿石 类型划分可参考矿山的选矿试验研究报告或设计报告; ○5按照生产金精矿或合质金产品的不同,回收率可分别称为选矿回收率或选冶回收率,括 号外为选矿回收率,括号内为选冶回收率。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黄金矿山企业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银、硫、铜、铅、锌等共伴生矿产资源。当黄金与其它矿物共生时,综合利用率不低于60%;当黄金与其它矿物伴生时,综合利用率不低于40%。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和 依赖程度与日俱增。而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存在诸多问题,如矿产资 源勘探步伐跟不上开发利用的速度、违规开发、乱采滥挖现象严重、矿产资源开 发的不合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上述问题严重妨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 发展,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如加快推进地质勘探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合理规制开发行为等,以期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纳言献策。 关键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环境污染 矿产资源作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能源支持,由于其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使 得对其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如何合理的利用和开发矿产资 源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位 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拥有量却不容乐观,并且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依 赖日益加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妥善处理二者之 间的关系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挑战。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矿产资源勘探步伐跟不上开发利用的速度 矿产资源的勘探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而且存在很大的风险,从矿址的定位到对确 定的矿产地的调查评价、普查、详查,再到勘探提交可供开发的储量,是一个极为艰苦的探 索过程,而且成功率平均在百分之五以下。在这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 此低的成功率和艰难的勘探过程,使得我国矿产资源勘探的进程缓慢。而长期以来,我国的 经济一直处于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极高,而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 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由此,造成了矿产资源勘 探与开发利用速度不协调的局面。 2、违规开发、乱采滥挖现象严重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家就矿产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有水快流”的口号,由此开启了 对矿产资源近乎疯狂的发掘、采挖历程,在这期间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矿山、矿区纷纷崛地 而起,分散的、小规模的、毫无章法的开采,造成了矿产资源开发消耗严重,大量优质资源 因开发的不合理、不科学而被破坏。矿区的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损害,尤其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另外,乱采滥挖还给安全生产造成了巨大的隐患,由于没有合乎规范的矿山开采设备, 透水、瓦斯爆炸等矿难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小 规模的违规开发还给正规的大矿开发造成了安全隐患,造成了大矿区开采效率的低下和浪费。 3、矿产资源开发的不合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本身就是一项破坏性极大的工程,如果不加以合理的开发,那么对当 地的资源环境会造成很大的破坏。而在全国范围内因矿产资源的开发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 污染的情况不在少数,我国矿产资源的平均总回收率仅有30% -50%,绝大部分矿山的综合利 用率指数达不到25%,对工业用矿废渣的利用率也仅有29%,如此低的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势必会造成我国矿产资源的浪费。在环境方面,矿产的开发严重的破坏了地表环境,对矿区 周围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矿山废石、废渣、废水的随意堆积排放既造成了耕地 资源的被占用破坏,还污染了当地环境。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1、加快推进地质勘探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因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所有以往矿产资源的勘探大多由国家来组织,而国家对矿产勘 探的垄断,严重的妨碍了社会力量参与到矿产勘探中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应推进地 质勘探工作的改革,推行地质勘探公益性和商业性双结合的勘探模式,充分发挥调动企业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公益性勘探,要着眼于全国性区域地质调查、地质灾害与环境调查、 海洋地质调查以及地学高新知识和前沿理论研究等为基本任务。并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

2简要论述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

简要论述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 1、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①大气污染问题: 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规定的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②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中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黄河多次出现断流现象,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③垃圾处理问题: xx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 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 xxxx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 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④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 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⑤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中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⑥旱灾和水灾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 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 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⑦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⑧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 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化学品之中。 2、环境保护制度 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到现在,我国在积极探索环境管理办法中,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①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通过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 ②xx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通过定量考核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分析

Series No.368 February 2007 金 属 矿 山 MET AL M I N E 总第368期 2007年第2期 曾 海(1970—),男,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地 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610059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 路1号。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分析 曾 海 胡锡琴 匡建超 (成都理工大学) 摘 要 从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指出我国现阶段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着产权公共化、综合利用差、相对成本过低而贴现率过高等不合理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权市场化、对综合利用实施外部补贴、社会成本内部化和压缩贴现率等措施,以求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可持续性 产权 相对成本 贴现率 Ana lysis of Ra ti ona lity i n Explo it a ti on and Utili za ti on of M i n era l Resources Zeng Hai Hu Xiqin Kuang J ianchao (Chengdou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Starting fr om the sustainable exp l oitati on and utilizati on of m ineral res ources,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s ome irrati onal conditi ons in the exp l oitati on and utilizati on of m ineral res ources in China at p resent such as p r operty right publicanizati on,poor comp rehensive utilizati on,t oo l ow a relative cost while t oo high a discount rate,etc.Based on this,counter measures are p r oposed,including p r operty right marketizati on,external subsidies f or the comp rehensive utili2 zati on,s ocial cost internalizati on and discount rate comp ressi on,s o as t o i m p r ove the sustainability of China’s exp l oitati on and utilizati on of m ineral res ources. Keywords Exp l oitati on and utilizati on of m ineral res ources,Sustainability,Pr operty right,Relative cost,D iscount rate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1],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支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稀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矿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成为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重要因素,对个人生活基本需求的满足、国家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开发是一项工业经济活动,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及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开发矿产资源首先要进行技术经济的评价;评价是按照我国现行法规、政策,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计算出一系列指标,并进行论证和分析,进而确定可行性[2],在此基础上找出最优方案实施开发。目前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常用现金流贴现法,评价指标一般为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外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 矿产资源的利用是开发的后续,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的高低涉及到资源的消耗方式和对经济贡献的程度。我国目前的发展依靠的仍然是物质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粗放的增长方式,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为30%,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再生利用量仅占产量的15%~20%,而发达国家达到了30%~40%;我国钢铁工业年度废钢铁利用率约3400万t,仅占粗钢产量的18.6%,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2003年,我国用世界30%的煤、7%的石油、25%的钢材和一半的水泥仅仅创造了占世界总量4%的G DP[3]。 2 不合理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2.1 产权公共化 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实施的选择使用一种经济品的权利,它包括行为主体对资源的使用权、转让权以

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产业结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队伍建设、环境规划、环境投资等方面对当前环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矛盾又协调统一,是相互发展的整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保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经济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GDP中三次产业构成是14.8%、52.9%、32.3%,低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构成平均为24.8%、25.1%、50.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少于中国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对资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消耗巨大,生态环境透支十分严

重。2003年中国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可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付出过高的环境代价,是大气、水资源等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2、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以百分制为刻度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为68.05分。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不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调查数据说明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力度还不够,政府在扩展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活动也有待加强。 3、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末端治理模式,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结果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消耗,中间环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资源废物的排放,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我们知道“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实际上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的成本高,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讲解

1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说课稿 泰顺中学:张英姿 2010 .06 .28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是湘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节的内容。现就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教 学过程、教学效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高一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节的案例教学,区域地理案例教学是教师采用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和总结等教学活动将地理课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串联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典型化,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的案例理解普遍的规律性原理,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地价值建构,使学生获得完整的区域图景。其具有以下特征: (1) 材料的独特性,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第一手材料(2) 知识的建构性,案例教学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来源于真实的事件,便于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实现自身新知识体系的建构;(3)能力的迁移性,案例教学中,学生要从典型事例的个别特点推出同类事物的普遍特征,再由普遍特征上升到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实现知识的迁移;(4)思维的启发性,案例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去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 (2) 二:说课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识记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2.过程与能力目标:学会利用学案自主分析鲁尔资源工业区的优势与不足,并如何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以整治 ,做到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理念 4.教学重点: 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5.难点: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传统工业区的经济腾飞。 三:说学情 区域的概念学生在学习高一必修二的时候就已经涉及过,对这部分内容不会很陌生。但是由于这节课是典型的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以某一区域“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的案例理解普遍的规律性原理,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地价值建构,使学生获得完整的区域图景。就高一学生理解及认知水平而言在教学中有一定难度,所以在备课上我对学生的学情做了充分的分析。

浅谈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浅谈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确实都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一、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随着地球的演化,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人类的诞生使地表环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在人类参与和干预下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与其生存环境辩证发展的新阶段。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一方面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另一方面人类必须要在认识自然,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的前提下从事生产和活动。当人类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时候,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总之一句话: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必须是在环境所能容忍,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的,必须要认识自然,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否则人类必将收到环境的惩罚。 二、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生活生产工艺迅速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随着百年来的高速发展,世界如今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10.城市垃圾污染。 (二)、中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中国人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百年才完成的发展,如此高速的发展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刚刚提到的世界十大环境问题在中国无一不存在。中国面临的环境形势异常严峻 (1)、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总量达。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工厂企业将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当中;高高的烟囱连续不断的冒出各种颜色的废气;早晨起来晨练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味。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历过的。由于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相当严重。山西地区盛产煤矿采煤业发达,由于采煤业的发展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很高,将这些颗粒物质吸入到肺里可以想象其严重后果。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根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将我国地面水划为五类:在这五类水中第一类最好会珍贵第五类最差,只有前三类水可以与人体直接接触。而实际上后两类以及更加差的劣五类占我国所有水体的一半左右。据统计全国有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人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1/3城市空气严重污染。 (2)、由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老问题还未解决,各种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出现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大气SO2及颗粒物污染,水体有机污染等老问题想来人们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这些老问题还未解决新问题开始凸显。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汽车尾气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等。这些新老问题共同发生共同治理使得环境问题愈发的复杂,治理所需要的时间愈发的长,治理的难度愈发的大了。 (3)、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 生态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江河断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失衡,森林草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附件2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 一、“三率”指标要求 (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a当=a k+a1f1+a2f2+…+a i f i 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 a k------主元素铜品位,%; 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 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 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 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 3 -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 二、监督管理 (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现有生产矿山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的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规定要求。对达不到本指标要求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组织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标的矿山企业,不予通过矿产开发利用年度检查。 受地区矿床特征、矿石性质和技术等客观条件限制达不到本指标要求的,矿山企业应说明原因,并提交具备相应设计资质的

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和《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 1〕大气环境 * 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 * 全国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趋势加重。氮氧化物已成为一些大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广州、北京为首,其次是上海、鞍山、武汉、郑州、沈阳、兰州、大连、杭州等城市; *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 * 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1996年我国酸雨区面积迅速扩大,已约超过国土面积40%,对我国农作物、森林等影响巨大。仅江苏、浙江等7省便因酸雨而造成农田1.5亿亩减产,年经济损失约37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54亿元。酸雨频率大于90%的城市有宜宾、衡阳、长沙、赣州;酸雨频率大

于80%的城市还有梧州、厦门、怀化、南昌、图门;酸雨频率大于70%的还有乐山、广州。 2〕水资源和水环境 * 我国水资源紧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 * 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近百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而减少的产值达1200亿元; * 我国著名的5大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的蓄水量都在减少,湖面缩小了1/4甚至一半; * 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工业较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突出; *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次序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从河流的氨氮、高锰酸盐、挥发酚等主要污染参数来看,水质情况普遍不好。有些河流中铜、氰化物、汞有超标现象。城市河段悬浮物超标现象普遍,主要污染物是耗氧的有机物和氯化物等。 * 主要大淡水湖泊污染程度的次序为:巢湖(西半湖〕、滇池、南四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镜泊湖、兴凯湖、博斯藤湖、松花湖、洱海。主要淡水湖泊水库磷、氮污染面广,部分湖泊和水库汞或其他重金属污染严重;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 当今世界上的国家很少有仅靠自身的矿产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的,但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无疑是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主要矿产品进口量逐年上升。1987年我国矿产品及初级加工制品出口创汇62亿美元,而进口则达98亿美元;1988年出口85.75亿美元,进口116.8亿美元,逆差达31.1亿美元。可以说我国已逐渐成为矿产资源进口大国。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很快,主要矿产资源短缺的态势日益明显。1989年我国铁矿石原矿的产量为 1.714 5亿吨,进口铁矿砂1 259万吨。2000年现有铁矿的生产能力将减少10%~20%,因而2000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基本稳定在目前水平。资源缺口增加,每年需进口铁矿砂2 000万吨~3 000万吨。预计2020年铁矿石产量可达2.8 亿吨~3.0亿吨,每年需进口4 500万吨~5 000万吨铁矿砂。 现有铜、铅、锌生产能力2000年减少30%~40%,三分之二有色金属统配矿山主要金属生产也到了中晚期。如果地质勘探无重大突破,21世纪初,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将出现全面紧缺的局面。

2.金属的存在和冶炼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十分丰富,除蕴藏在地壳中的外,还有数量很大的海滨沙矿和海底金属矿藏(如锰结核和重金属矿床等),它们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陆地上可用来制取金属的矿石大约有以下八大类: (1)天然金属矿,如金、银、铂、汞等贵金属,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氧化物矿,如铝矾土Al2O3·nH2O、赤铁矿Fe2O3和锡石SnO2等; (3)碳酸盐矿,如石灰石CaCO3、孔雀石Cu2(OH)2CO3等; (4)硅酸盐矿,如绿柱石Be3Al2Si6O18、高岭石(Al2Si2O7·2H2O)等; (5)硫酸盐矿,如重晶石BaSO4、石膏CaSO4·2H2O等; (6)磷酸盐矿,如磷酸钙Ca3(PO4)2和磷酸稀土矿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