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景观林理论实践及其在国内发展现状

生态景观林理论实践及其在国内发展现状

生态景观林理论实践及其在国内发展现状
生态景观林理论实践及其在国内发展现状

生态景观林理论实践及其在国内发展现状

王定跃(博士后、研究员

深圳市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专家组组长)报告提纲:1. 风景林的概念;2. 生态风景林理念的兴起与实践应用;3. 风景林的分类;4、风景生态林与景观林介绍;5、风景林观赏空间与树种色彩之间的关系;6、生态景观林的构建;

7、华南地区生态景观林主题景观树种介绍;8、生态景观林在深圳的实践案例;9、生态景观林在国内发展现状。

引子 3个风景林各有什么特点与风格, 您喜欢类型?

1 深圳凤凰山

2 南京梅花山

3 深圳梧桐山万花屏

1. 风景林的概念

1.1欧美

Amenity Forest: 指美学措施比较完善的风景林。Secenic Forest:指大面积的天然林,较少采取人工美学措施,一般只进行卫生伐和常规的森林防护。Aesthetic Forest/ Ornamental Forest:指以观赏植物为主体的人工风景林,面积较小,但经营强度最高,一般配臵在城市或城郊的森林公园内。

1.2 国内

孟平等(1995):风景名胜区森林植被景观,由不同类型的森林植物群落组成,在森林的经济分类中属特种用途林之一。赵世伟、张佐双(2001):把范围从风景名胜区扩展至自然风景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认为主要以发挥森林欣赏、

游憩和疗养为经营目的森林。顾金荣(1990):发挥森林的卫生保健、旅游观光为主要目标,它具有美学措施完善、舒适、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具有观赏和游憩价值的天然林或人工林。

点评:上述学者认为欣赏与游憩是风景林的主要功能,实际上将“风景林”和“游憩林”作为统一概念来理解。

王小德(2000):风景林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群落。陈鑫峰、沈国舫(2000):风景林指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并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目标的森林。而游憩林指具有适合开展游憩的自然条件和相应的人工设施,以满足人们娱乐、健身、疗养、休息和观赏的各种游憩需求为目标的森林。

风景林的功能比较单一,给予人们的满足是直接的,如良好的视觉感受和清新的花香等;游憩林功能是综合的,包括观赏功能,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游憩环境。但实践中,欣赏与游憩往往很难割裂,在游憩中欣赏,欣赏是游憩的重要内容之一。于是将2类森林的总称或两者很难界定时,就称之为“风景游憩林”。

2.生态风景林理念的兴起与实践应用

2.1 森林的分类

森林法(1994,1998)将森林分为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五大类,其中风景林作为特种用途林之下的二级林种;

根据国家林业局编的“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技术指标”,按

森林提供的主导产品属性不同,将五类森林重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生态公益林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商品林包括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许多昔日的乡野山林猛然变成城区背景的山地森林,欣赏与游憩的需求自然成为现实的要求,这些生态公益林正在向风景林转化。于是生态风景林的理念应运而生,在实践上得到迅速发展。

2.2 生态风景林理念的提出及其在深圳的实践

1993年在《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率先提出生态风景林的理念。 1997年底深圳市绿委完成《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规划大纲》。

2002年正式启动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2002-2006年投入1.8亿,造林面积14.8万亩;2006-2008年投入4.9亿,造林面积22.8万亩;2008年林相改造投入2.2亿,改造1.4万亩;2009年沿海防护林投入1.2亿,建设0.6万亩。

2.3国内生态风景林的发展

“林相改造运动”:近20年来,全国各地兴起轰轰烈烈的以改善森林组成结构、提高森林生态功效与森林景观水平的林相改造项目。许多大城市城郊,纯粹以防护功能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向以防护功能为主兼具观赏功能的生态风景林转变。

方式:针叶林→阔叶林,纯林→混交林。

案例:1、广州白云山林相改造,1995-2003,改造3万亩,

投入 3400万;2、佛山西樵山2003年林相改造,改造1.2万亩,投入4000多万;3、浙江省2004年起启动针改阔工程项目。其他不一一列举。

2.4生态风景林的理论研究现状

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实践,部分学者仅在生态风景林的造林树种、立地类型、生态效能等专业范畴进行探讨,而对其核心内涵,比如生态风景林的概念研究不多,国内风景林的名称与概念一直是混淆不清的。风景林、景观林、生态风景林、风景生态林、景观生态林、生态景观林、景观防护林等名称,大多数专业人士和研究学者至今仍对这些概念不加区别地随意使用。

2.4.1有关风景林概念的使用现状分析

由于风景与景观都有优美景色、景致之含义,给人以视觉等方面的美感。所以,许有些学者,将风景林与景观林做等同理解,称之为景观林,如蒋有绪(2000)曾将Landscape forest同时作为风景林与景观林的译名,即两者作同义词处理。

景观林与风景林混用,作为一般意义上的风景林看待,仅考虑欣赏与游憩功能,而不考虑生态功效。景观生态林、生态景观林、景观防护林、风景生态林等名词与生态风景林混用,作为兼具生态与景观功能的一类风景林看待。

2.4.2生态风景林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蒋有绪(2000):“生态风景林”被定义为兼有防护功能的风景林,是符合风景林设计要求的具有专门防护功能的林种。

用风景林的概念来定义新的一类风景林,逻辑上陷入循环论证的境地。实际上,它是兼具欣赏功能的生态林,是由生态公益林的一部分转化而来,它更强调生态防护功能,本质上属于生态林。从文字上来看,也许叫“风景生态林”更准确些。

王定跃(2009)重新定义:风景生态林(生态风景林)是以生态功效以主,以地带性顶级群落为目标,兼顾一定美学观赏价值,考虑欣赏功能的一类森林。

3. 风景林的分类

3.1分类现状

按起源分,可分为人工风景林与天然风景林。

按树种组成分,可分为针叶树风景林(包括常绿针叶树风景林与落叶针叶树风景林)与阔叶树风景林(包括落叶阔叶树风景林、常绿阔叶树风景林、竹类风景林与花灌木风景林)。

国外学者以采伐因子进行划分:Vodak(1985) 分为皆伐林、重度间伐林、轻度间伐林与天然林;Hull & Buhyoff (1986)分为未间伐的天然林、未间伐的人工林、轻度间伐的人工林与重度间伐的人工林;Benson (1985) 分为保护性林分、保持性林分、改造性林分与重度改造性林分。

国内学者按林貌特征与层次结构划分:顾金荣(1990)分为3个类型:郁闭型风景林、稀疏型风景林与空旷型风景林,而郁闭型再细分为水平郁闭型风景林与垂直郁闭型风景林;陆兆苏(1994)等则划分为5个类型:水平郁闭型风景林、垂直郁闭型风

景林、稀疏型风景林、空旷型风景林及园林型风景林,增加了园林型风景林;李春干和廖泽钊(1994)再增加灌木型风景林,达6个类型的风景林。

3.2 风景林概念新分类体系的构建

3.2.1按生态功效与景观水平2个因素划分

生态林:只考虑生态功效与生物多样性,不考虑欣赏功能的一类森林,称之为“生态林”。因而不属于风景林的范畴。

风景生态林:以生态功效以主,兼顾一定景观效果,考虑欣赏功能的一类森林,称之为“风景生态林(生态风景林)”。当生态功效与景观效果发生矛盾时,把美学价值放到次要位臵。

生态景观林:以景观效果为主,兼顾生态功效,重点考虑欣赏功能的一类森林,称之为“生态景观林”(景观生态林)。当景观效果与生态功效发生矛盾时,把美学价值放到主要位臵。这是一类新的风景林二级林种。

景观林:只考虑景观效果,即着力考虑欣赏功能,不考虑生态功效的一类森林。其景观效果很佳,但生态功效与生物多样性较差。

分析:从生态林到景观林,越靠前生态功效方面考虑的越多,越往后考虑越少,到景观林,生态功效达到最大的弱化;相反,越往前,景观考虑的越少,越往后,景观考虑得越多。

3.2.2 按经济功能、美学、游憩功能划分

风景经济林:以经济功能为主,兼有美学观赏功能的一类森

林。如部分经济果木林,以经济生产为主要目标,但通过营造大片繁花盛果的自然景象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以满足游人远观的视觉需求。包括风景水果林、风景干果林、风景木本油料林、风景特种经济林等。如油茶林、油桐林、柿子林、柑橘林等。

风景游憩林:兼有美学观赏价值和游憩功能的一类森林。 包括风景保健林、风景采摘林 、风景科普林 、风景纪念林等。

风景林分类如下: 生态景观林风景生态林

景观林风景游憩林:风景经济林:风景水

风景水风景防风景水风景干风景木风景特风景保风景采风景科风景纪风景林: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并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目标的森林的总称。

(景观生态林):具突出的美学观赏价值,重点考虑欣赏功能,兼顾生态功效的一类森林。(生态风景林):

以生态功效以

主,以地带性顶

级群落为目标,

兼顾一定美学观

赏价值,考虑欣

赏功能的一类森

林。:着力考虑欣赏功能,景观效果很佳,但结构极度简化,生态功效与生物多样性较差的一类森林。以满足人们休闲、参与、学习、观赏等多种活动要求为目标的一类森林。以经济生产为主目标,兼顾一定美学观赏价值,考虑欣赏功能的一类森林。

源涵养

林:

以水源

涵养功

能为

主,兼

顾一定

美学观

赏价

值,考

虑欣赏

功能的

一类森

林。土保持林:以水土保持功能为主,兼顾一定美学观赏价值,考虑欣赏功能的一类森林。护林:以生态防护(如防风固沙等)功能为主,兼顾一定美学观赏价值,考虑欣赏功能的

一类森

林。果林:以水果生产为主目标,兼顾一定美学观赏价值,考虑欣赏功能的一类森林。果林:以干果生产为主目标,兼顾一定美学观赏价值,考虑欣赏功能的一类森林。本油料林:以木本油料生产为主目标,兼顾一定美学观赏价值,考虑欣赏功能的一类森林。种经济林:以工业原料、饮料、调料、药材等生产为主目标,兼顾一定美学观赏价值,考虑欣赏功能的

一类

森林。健林:以休闲保健功能为主,兼顾一定美学观赏价值,考虑欣赏与其它游憩功能的一类森林。摘林:以采摘功能为主,兼顾一定美学观赏价值,考虑欣赏与其它游憩功能的一类森林。普林:以科普功能为主,兼顾一定美学观赏价值,考虑欣赏与其它游憩功能的一类森林。念林:以纪念功能为主,兼顾一定美学观赏价值,考虑欣赏与其它游憩功能的一类森林。

搞清楚相关概念后,请大家判断 以下3个风景林分别属于哪个类型风景林?(图片见引子)

4、风景生态林与景观林介绍

4.1风景生态林的目标与特点分析

4.1.1风景生态林的总体分析

目的:重点是森林质量与生态功效的提升,适当兼顾景观效果。

目标:重建地带性顶极群落。

方式:多树种混交。目前广东构建的风景生态林规划设计树种多达200多种,一般作业设计也达到40多种。

结果:混交林,比起纯林群落稳定性与生态效能提升。

4.1.2风景生态林构建公式(王定跃2010)

风景生态林 = 地带性顶级群落建群种(不一定是乡土树种)+ 景观树种 + 本底植被。

(1)顶级群落建群种作为主要造林树种,显然能提高森林的群落稳定性,提升森林的生态效益;

(2)应用大量的树种则能丰富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的景观变化,在构建生态安全方面上具重要意义;

(3)仅应用了少量的景观树种(一般不超过10%),而地带性建群种并一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虽然也有一定的景观效果,但这种美,只是森林一般水平的自然美(即优美)与生态美,并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产生令人震撼的壮美感受。总体效果也很难超过自然次生林的观赏效果。

4.1.3风景生态林优缺点分析

优点:比起改造前的相思桉树纯林,

1、森林质量与生态功效明显提升,群落稳定性增加。

2、风格自然野趣,如注意种植方式可做到无人工痕迹。

3、成林后的维护成本较低。

不足:森林的美学价值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形成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与当年深圳市领导提出想建设类似北京“香山红叶”那样的景观尚有很大距离。

“香山红叶”那样的景观是大家所需求和期待的。汪洋书记2011年曾说:“深圳缺乏有特色、有规模、具震撼的视觉冲击力的园林作品。”

4.2景观林的特点分析

南京梅花山是最典型的景观林,始建于明朝,近千亩上万株梅花的规模,每年赏梅踏青人流如潮,闻名遐尔。是一个以收集各种梅花品种为主的梅花专类园,并补充了桃、樱、李、杏等蔷薇科景观相近的观赏树木以延长花期,少量保留了一些乌桕、马尾松、柏树等衬景大树,下层种植茶树作为背景,地被还有红花酢浆草等,然而大部分地带仍然黄土裸露。

景观林的特点分析:

(1)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从景观效果来看,可以说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相当震撼!

(2)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不丰富、生态功效不高,群落稳定性差。

(3)人工化氛围很浓,风格上不太自然。

(4)维护费用高。

如果您喜欢第1个类型的风景林,那好办,深圳那个森林、郊野公园都有此类森林;

如果您喜欢第2个类型的风景林,只能到莲花山看桃花林,到仙湖植物园看桃花林、二乔木兰林,到……

如果您喜欢既震撼又自然的第3类型风景林,可以到梧桐山去看十里杜鹃,看高山杜鹃景观……

如果您想自己营造第3类型的风景林怎么办?

在了解具体构建方法前,让我们一起了解森林美学、树种色彩与风景林观赏空间层次划分。

5、风景林观赏空间层次划分与树种色彩之间的关系

5.1 色彩与森林美学

5.1.1 森林美的特征

1、规模宏大,既可外赏,又可内观,内外景观不同;既是欣赏对象,又是欣赏环境,主体、客体、环境和谐统一。

2、以绿色为基调,并有复杂结构的特殊生命世界。

3、随时间的流逝和观赏位点移动而变化,具易变性和多样性。

4、森林的功利和美相统一。

5.1.2 森林美的构成

1、以树木为主的森林植物美,包括色彩美、形态美及色彩形象特征与生态习性结合产生的韵味、灵气;

2、森林的动物美,主要是兽类、鸟类与昆虫等;

3、林地山水之美;

4、森林声音美。

以上1-3类均与色彩有关。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情绪状态”。

森林自然美的感知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获得的,但五觉中视觉的感知权重最大。I.L.Fish(1972)的研究表明,视觉一项就占87%。

可见,森林的色彩美是森林自然美中最直接与鲜明的,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

5.2风景林观赏空间层次划分

5.2.1森林景观的3个空间层次:近景、中景与远景。

近景:从林木个体层次上感知景观,可观赏花、果、树干、树冠等特征;

中景:从斑块层次上感知景观,可观赏斑块特征;

远景:从整体层次上感知景观,可观赏植被大背景,群山形状等。

一般风景林主要欣赏的层次是中远景,尤其是中景的林冠层景观。

5.2.2近景、中景与远景的界定标准

5.3植物色彩量化研究

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植物色彩研究均以定性为主。

从2009年起本人指导2名研究生,首次利用激光视距仪与分光测色仪进行植物色彩量化研究。2010 陆敏健南亚热带风景林景观观赏空间层次研究;2011 庄梅梅深圳梧桐山植被景观色彩研究。

5.3.1主要研究方法与结果

L表示照度(亮度),取值0 ~ 100;a表示从绿色至红色的范围,取值-128~+127;b表示从蓝色至黄色的范围,取值-128~+127。色差值

5.3.2不同色彩与树种观赏空间划分

5.3.3量化研究给风景林设计的借鉴意义

1、近景观赏(欣赏姿态、形态、花色等),观赏点与景物之间不超过100-200米;

2、中景观赏(林冠层斑块),观赏点与景物之间不超过450-1200米;

3、红色系、白色系与黄色系树种观赏距离能到700-1200米,适合中远景配臵;而紫色与蓝色系树种观赏距离较小,为450-800米,适合近景配臵。

6、生态景观林的构建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界最美的景观当数春花与秋叶,而日本樱花与北京香山红叶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6. 1日本樱花景观的审美分析

樱花的色彩美:白色、粉色或红色,非常鲜艳;先花后叶,非常醒目;爆发性盛开,非常整齐,易形成花海景象;花期很短,每年形成花季,很让人留恋。

樱花的群体美:铺天盖地、汪洋大海般的美。

樱花的意境美:不仅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经历短暂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场面,来自于那种不滞不沾、随风飘零、转瞬即

逝的凄美。

6. 2香山红叶景观的审美分析

香山红叶色彩美,有橙、黄、鲜红、粉红、猩红、桃红等颜色,层次分明。

香山红叶的群体美:它的规模与气势。满山红遍,层林尽染,蔚为壮观。

香山红叶的意境美:满山的红叶宛如秋天里的一把火,在多种秋色中独有韵味,是秋色中最美的自然色彩,使人产生无限的情思和遐想。

古人写诗称赞“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陈毅元帅诗曰:“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6.2日本樱花与香山红叶景观的群落学分析

山樱花林与香山红叶林共点:

1、建群种是具有明显季相变化,尤其是色彩变化的观花或观叶的景观树种。

群落的季相在色彩上的变化对群落中远景的外貌有很大的影响,群落建群种的色彩变化基本决定了森林群落的色彩变化,其观赏特点基本决定了群落的景观水平或观赏价值。

2、这些景观树种既是风景林的建群种,又是优势种。优势种的色彩变化最能影响群落的季相变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优势种的外部形态,成为群落外貌的最大表现因子。

3、这二个风景林都是自然群落,除建群种外,还有作为衬景的本底植被。

4、景观树种要么是花色鲜艳,灿烂夺目,先花后叶,繁花满枝,整齐开放等特性的观花树种,

6.3生态景观林的构建公式(王定跃2008)

生态景观林 = 景观树种 + 本底植被。

景观树种是指具有明显季相变化与色彩变化,或其它很高美学价值如观形、观姿等观赏树种。是某一时间段风景林欣赏的主角,观赏这些景观树种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自然成为这一时间段的主题。

本底植被是指某一时间段内风景林中除景观树种外的,所有植被的总和,包括乔木层的其它树木、灌木层、草本层以及藤本、附生植物等所有植物。它们作为景观树种的背景,起着衬托的作

用。

景观树种与本底植被的关系

图形视觉心理学的“图-底”关系。景观树种作为风景林欣赏的主角,而成为“图”;其它所有植物作为配角,而成为“底”。据实践观察图的比例以30-80%为宜。

景观树种与本底植被的关系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景观树种在另一时间段内可以成为本底的一分子;反之,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本底植被中的一些树种在另一时间段内却成为景观树种。换言之,这种“图-底”关系是可以变换的。这种变换反映的是风景林景观的时间序列变化,“你方唱罢我登场”。

6.4生态景观林构建公式的扩展

暖温带生态景观林 = 温带、暖温带景观树种 + 暖温带本底植被。

南亚热带生态景观林 = 热带、亚热带景观树种 + 南亚热带本底植被。

其它不同区域生态景观林的构建公式依次类推。

即使是草原地带,也是同样原理,公式可改为:生态景观群落 = 景观植物 + 本底植被。

6.5景观树种的选择标准(王定跃等2008)

观花的景观树种必须是:①色彩鲜艳性:花色鲜艳,灿烂夺目。远眺森林最醒目的颜色依次为白色、黄色、紫红、紫色是不大突出的。②繁花性:繁花满枝,花序密集,近处欣赏易形成

花海景象,远距离欣赏易形成斑块效果。③整齐性:整齐开放有利于形成怒放与爆发性盛开,从而强化景观效果。④满冠性:先花后叶或花开在树冠上层,从而在林冠层上呈现景观;⑤大花性:花朵较大,中远观效果才佳。

观叶的景观树种必须是具备春天新叶或秋天落叶前叶片色彩鲜艳,深红或深黄等颜色的树种。

观果的景观树种必须是具备在冠层硕果累累,色彩鲜艳的树种。

6.6生态景观林的景观模式

如果以四季划分,以叶、花、果作为主要观赏对象,则生态景观林理论上有12个景观模式。

6.7生态景观林景观的形成与维持

河流景观及生态河道

第一讲滨水景观设计 第一章xx 河流改造成风景河道的一些误区 xx 水利局xx 1、当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并蔓延到周围的环境时,河道和滨水地区就遭受着极大地破坏。这些影响意味着生态和经济的代价。例如: 挤占河道断面修建道路、河道改为暗沟用以建房、不修下水道直接将污水排入河道等等;以上几个方面是城市河道的悲剧。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开始对改善水环境的要求不断高涨。将城市河流改造成风景河道,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这个热点,对城市河道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这过程中,如果搞得不好,只注意风景景观,不注意生态建设,就会造成一些误区; 3、这些误区是: 顺直河道、硬化河床、加高堤防、建闸修坝、堆积小品等,现在分别叙 述: 4、关于顺直河道: 天然河道没有一条是笔直的,如果修建一条笔直、而且等宽的河道,它势必等速,等速的河道里水生动植物难以生长。所以整治河道时,要随弯就弯,不要裁弯取直。过去一段时间,很多城市已经把穿城而过的河道改造得面目全非,最近几年如果打算再次整治,一定不要裁弯取直,已经裁弯取直的要改回来,无法改回的,可以按下面的方法做: 尽量避免直线段太长,能宽则宽,用蜿蜒、蛇形、折线等代替直线;在河道转弯时,也不要用一个半徑去完成转弯,尽量多一些变化,甚至弧线、折线共用;请看下面的实例: 左图是奥地利五十年前修建的一条渠道,右图是1986 年改造后的情形,它用蜿蜒、蛇形、不等宽和打掉硬质护坡的手段,成功地将人工痕迹去掉。 当前,有些规划设计院正试探在宽浅河道中,两堤距离保持原状不动(因为不能

动),而将子槽做弯,把景观的文章做到滩地上。 5、关于硬化河床: 硬化河床无非两个目的: 一是防止河水冲刷河坡,二是减少渗漏。很多城市的防洪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城市中建成区越来越大,下垫面硬化,洪峰流量加大,雨水汇集时间缩短;房屋、道路、绿化与河道争地,河道越束越窄,无法拓宽、加深。只好将河坡改成直墙,有的河坡虽未改成直墙,也已经硬化,这种现象甚至发展到河底。水利工程的这种做法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这也逼迫水利工程师在护坡的非硬化材料上费了很多心血。近几年来,代替混凝土和浆砌石的防护材料越来越多,诸如: 空心连锁板、模袋、土工布、草皮加土工网、韩国标准砌块、植草砖、木桩、芦苇丛、任意摆放的大石块等等。以上材料足以应付流速在2—3 米/ 秒范围。 大片花卉与灌木组成的护坡(福州)用石块保护河岸(欧洲)我们并不完全反对直墙,象泰晤士河、塞纳河,但要尽量减少。反对的是为了防渗而将河底硬化。 6、关于加高堤防: 建议将堤防分为两类: 内堤(小堤)和外堤(大堤),内堤可以是子槽上的女儿墙,为保护滩地而设,它及滩地可以被淹没;外堤为保护城镇村庄而设,其高度当然应根据设计或校核洪水位来定,但问题在于堤岸位置的确定,它必须富于变化,两堤间最好不要等距,材料不要划一,尤其城市中的大堤一定要材料考究、做法仔细。郊区河道的大堤不一定要连续,尤其在大片荒地、农田中,无妨让洪水出槽,在荒地、农田中滞留,若能形成湿地更好。另外,城市河流要因地制宜减少堤顶超高,其理由是城市河道上控制建筑物多,,又有现代化的调度、预报手段,容易对洪水进行调节,所以可以降低超高。因此避免了两堤成为高墙,河道成为胡同,从而使滨河景观建设成为可能。 7、有些缺水城市在整治河道时,喜欢在河道上建闸或橡胶坝等拦河建筑物,用于保持一个水面,来减缓洪水或者建成一个景区,这种现象,已开始延续到郊区(为了房地产开发),但是,在建闸或橡胶坝等拦河建筑物时,往往不考虑留有一定宽度的辅助性陡坡输水道(鱼道),这就妨碍了生物的上下游交流;同理,河道上尽量不要做跌

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综述

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综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能源消耗殆尽,能源越来越收到重视。其中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莫过于太阳能。太阳能绿色环保,因此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太阳能已成为新能源领域最具活力的部分,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发展太阳能。本文主要阐述了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太阳能电池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种类;发展现状; Narr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lar Batter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raditional energy will be used up in a short time.Eneygy are being pay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nd the solar energy is the most promising.Because of it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t gets widespread attention. Solar energy has become the most vibrant part among the new energy field,and all countrise tried their best to develop solar energy.This article mainly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of solar battery,the types of solar battery,curent situation of solar battery and its’ prospect. Key Words:solar battery; types of solar battery; curent situation of solar battery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但是石油、煤等不可生起源消耗殆尽,人们开始探索新的能源。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受到了人们的亲睐。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中,太阳能的光电利用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1].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和开发日益得到重视.制作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的光电子转化反应。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①硅太阳能电池;②以无机盐如砷化镓Ⅲ一V化合物、硫化镉、铜铟硒等多元化合物为材料的电池;③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等。不论以何种材料来制作电池,对太阳能电池材料一般的要求有:①半导体材料的禁带不能太宽;②要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③材料本身对环境不造成污染;④材料便于工业化生产且材料性能稳定。基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硅是最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2].这也是太阳能电池以硅材料为主的主要原因.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太阳能电池发展进程,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以及发展现状,并讨论了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 2太阳能电池现状及其前景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保持了2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1992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年生产量只有50万平方米,而到2011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总产量达到5700万平方米。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该产业也成为我国唯一在生产能力和利用规模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随着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竞争态势的日趋激烈,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太阳能企业开始将创新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在核心技术还是外观形象,无论是集热技术、保温技术还是高能效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6月,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起的《高效节能太阳能热水器惠民工程推广实施细则》正式出台。推广期限暂定为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旨在通过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使用,拉动新能源产品的消费。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对洗浴热水的需求增长迅猛。在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随着中高温太阳能热水器的开发以及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日益完善,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领域不再局限于提供热水,正逐步向取暖、制冷、烘干和工业应用方向拓展,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潜力巨大。 另外,受益太阳能热水工程开始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太阳能热水工程技术和产品结构实现突破,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和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我国太阳能热水工程市场增长迅猛,面临巨大的发展商机。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太阳能的定义、特性、利用及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概况,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现状,并对国内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国内主要省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发展、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情况。随后,报告对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做了竞争及营销分析、替代品行业发展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解析了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投资前景与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城市河道景观发展

城市河道景观发展 摘要:本文从城市河道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城市河道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城市河道发展新理念的探索与总结,指出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城市河道从单纯水利建设到综合性城市景观河道的转变的必然性及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利建设;生态;转化;新理念;城市新形象;个性。 引文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各城市迅速确立打造城市新形象的战略目标,不断进行城市景观系统的完善。 对于城市中的水利建设——河道,在城市大发展的过程中,被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内容,不仅需要加快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水体生态保护,使城市更环保、更生态、市民生活更趋舒适,完成水利建设主动适应发展需要的这种变化,从纯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景观水利,并要运用新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滨河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赋予更具有前瞻性的城市个性化定位,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成为城市展示的新名片,以满足城市新功能的需要。 一、城市河道的历史 在城市发展的悠久历史进程中,有着城市文化的积淀,在传统城

市建设史上,水的布局及其周围环境的配置一直是被重视的。水利在城市的发展中,不仅仅是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市并且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从一些史料的记载来看,城市古代水利建设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水利工程建设与园林风景建设相结合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昆明湖,它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又是北京最早的一座人工水库。据《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碑文载;疏挖昆明湖的目的,在于“浮漕利涉灌田,使涨有受而旱无虞”,“其在导泄有方而潴蓄不匮”。显然这是按平原水库来设计的,通过疏挖,扩大库容;通过修建闸坝、堤防,增大运河的调剂水量,从而达到为通惠河漕运用水和扩大海淀一带稻田用水的目的。但是,皇帝并不仅仅是要求达到上述目的而已。乾隆自己说:“盖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临湖,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台缀?”(见《御制万寿山清漪园记》)这个设计指导思想,又明确地把水利工程建设与园林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施工中,将明代古迹龙王庙加以保留,使其成为湖心岛,并从龙王庙迤东建十七孔桥与湖东岸相连;又仿杭州西湖的苏堤模式,修建西堤,沿堤也建了不同风格的西堤六桥;湖南则配置了绣漪闸,成为长河的起点。水库建成后,与瓮山的建筑群谐和辉映,俨然一座皇家园林出现了。 2、把堤防绿化美化成具有特色的风景区北京古代城区水道的堤防绿化历来颇有讲究,特别是堤防植柳,既可防洪固堤,又兼收美化环境之效。象玉河桥东西岸都广植柳树,垂荫水面,明人有诗说:“风飘河上垂垂绿,烟锁桥边濯濯轻”(见(宸垣识略))。玉渊潭堤岸有“万

新泰市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新泰市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一、背景与现状 1、综合基础环境 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西依五岳独尊的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区域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人口140万,辖20个乡镇街道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在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新泰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拼搏实干,锐意进取,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667.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41元。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跃居第22位,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科学发展突出贡献奖,被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第四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绿色名县、全国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县、全国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等荣誉称号。

新泰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地区,开展对外合作的条件优越、前景广阔,是一片理想的投资热土。 2、经济实力雄厚 新泰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667.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41元。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跃居第22位,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科学发展突出贡献奖,被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第四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绿色名县、全国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等荣誉称号。 3、城镇化发展迅速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泰市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3.6%,处于30%-70%区间的加速期,人口、产业将进一步向城市集聚,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生态景观河道如何建设

到了近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河流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严重污染,洪涝灾害等,为了较少这些问题的再发生以及污染更广,很多地区开始对景观河道进行生态建设,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 策略一:岸线形态修复 对城市人工河道形态的修复方法主要有: (1)尽可能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拆除废旧拦河坝,将直立的跌水改为缓坡,设置辅助水道,并在落差大的断面设置专门的各种类型鱼道。 (2)尽可能保持河流纵向和横向流态的多样性。修复河流蜿蜒性,在河床上创建深潭——浅滩序列,重现水流的多样性。 (3)构建包括主河槽和洪泛区在内的多样性断面形态,以扩大河道的泄洪和调蓄能力。通过降低滩地的高程,修改堤线,撤去河岸硬质护坡,给河流更多的空间。 (4)选择适宜的河道治理方案。在河道治导线的选择上,应考虑重要栖息地、有大型深潭的弯道、河畔林的保护及濒临灭绝物种的移植等; 滩地高程的确定,应考虑其灌水频率及水深; 河床坡降的选择,要考虑其对河流冲淤的影响; 河道渠化治理应根据河势,因势利导规划

治导线,尽可能保留天然河道自然弯曲的轮廓,不宜盲目裁弯取直。 策略二:河床断面修复 城市河流中局部河段河床的硬化覆盖可如下处理: (1)拆除以前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恢复河床自然泥沙状态,并根据情况用植石法设置鱼巢。或者硬质挑台下采用生态技术处理,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 (2)部分河段采用复式断面,分级逐步扩宽河道宽度。河道的上部平台和上部护坡过流频率较低,裸露时间长,可以种草或栽植低矮乔木,洪水时期作为临时行洪通道。 (3)慎重考虑河道覆盖与侵占河道。覆盖后的河道作为建筑用地确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缺乏科学论证的覆盖往往导致过洪断面的立体侵占问题。 策略三:水质综合修复与净化技术 城市河道污染物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水质修复与净化应分类区别,方法有: (1)人工增氧技术; (2)复合生态滤床技术; (3)光电反应技术; (4)生物膜净化技术; (5)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2月6日,中国智慧城市论坛提出要“以防疫为契机,全面提升智慧城市”,倡议各地政府要在非常期间,万众一心防疫,齐心协力联控的大好氛围下,以“抗疫“为抓手,全面提升智慧城市。2月10日,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上海市的智慧城市的推进,值得全国各地去学习和参考。 《若干意见》提出,到2022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头兵,国际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枢纽;引领全国智慧社会、智慧政府发展的先行者,智慧美好生活的创新城市。 中国作为第一人口大国,且为了缩短社会贫富差距,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201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60.6%。智慧城市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舒缓人口过于集中带来的医疗、教育、交通资源短缺和环保问题。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迅速主要以智慧物流为主 智慧城市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有两大发展驱动力,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

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全球都在紧锣密鼓的布局智慧城市建设,欧洲、北美、日韩等地区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而中国因为也在积极进行智慧城市试点,形成了多个智慧城市群,中国的智慧城市点项目超过欧州、印度和美国之和。 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最近几年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在中国的智慧城市试点项目中,智慧物流、智慧建筑、智慧政务领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前瞻预测随着“银发经济”的发展,智慧医疗和智慧家居将成为下一轮高速发展的着力点。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中国政府陆续开展和推广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智慧城市相关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同时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加速投入。根据IDC 《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规模为20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5.91%;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预计达到228.79亿美元,相较2018年的200.53亿美元增长了14.09%。 智慧城市是一个在不断发展中的概念,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

我国太阳能发展现状与前景

2010NO.16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高新技术 我国太阳能发展现状与前景 郝钢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1太阳能的发展前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也日益突出。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更是有限。随着21世纪的到来传统能源濒临枯竭,造成能源危机,还会造成全球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燃煤会通过煤渣和烟尘放出大量有化学毒性的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而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其价格不断升高,这将会严重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呼声越来越多,太能能这种情节廉价的资源就因运而生了。 太阳能发电有自己独有的优势[1],主要包括:燃料免费;没有会磨损、毁坏或需替换的活动部件;保持系统运转仅需很少的维护;系统为组件,可在任何地方快速安装;无噪声,无有害排放和污染气体而且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能辐射能够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1万倍。地表每平方米平均受到的辐射可圣朝1700kW.h电。国际能源署的相关数据显示,在全球4%的沙漠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就足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所以,太阳能光复享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潜力十分巨大。 2我国太阳能发展现状 我国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在中国广阔富饶的土地上,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为3340MJ/m2~8400MJ/m2,中值为5852MJ/m2。从中国太阳能总量的分布来看,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好,太阳辐射总量很大。除四川盆地以外,全国其他地区的太阳辐射也相当可观[2]。 我国有这么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是没有得到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太阳能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已经开发了一些小型的太阳能设备。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温室、太阳能制冷与空调、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这些小型的太阳能设备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要,如果要满足一座城市甚至一个省用电量的需要就必须建立一座大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而我国现在在这方面还在起步阶段,已经建立了几个试点项目。而国家对于太阳能的发展现在还没有出台一套很完备的政策、法律法规。而这种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必须得到国家的有力支持才可以继续下去。 3发展太阳能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 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根据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03”的统计,20002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为 94,05亿吨石油当量。截至2002年底,世界石油 可采储量为1427亿吨,可采40.6年;天然气为 1557800亿立方米。可采60.7年;煤炭为9844.5 亿吨,可采204年。[3] 我国能源资源储量不容乐观。根据最新资 料,现有探明技术可开发能源总资源量超过 8230亿吨标准煤,探明经济可开发剩余可采总 储量为1392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总量的 10.1%。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占有两非 常低。而我国所面临的却是能源需求量成倍增 长的严重挑战。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 历史长河中,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 为主的时期,仅是一个不太长的阶段,他们终将 走向枯竭而被新的能源所取代。人类必须未雨 绸缪,及早寻求新的替代能源。研究和实践表 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可以再生,不污染环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理想 替代能源。根据过节权威机构的预测,到2060 年,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会发展 战士节能与构成的50%以上,成为人类社会未 来能源的基石,世界能源舞台的主角,是目前大 量应用的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4] 3.1改善环境 通过使用新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可以减 少因燃烧化石能源而造成的二氧化碳和烟尘排 放量,给环境造成的损失。光复发电不产生传统 发电技术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和安全问题,没有 废弃或噪音污染。 3.2节省空间 光复发电是一种简单的低风险技术,集合 可以安装在任何有光的地方。这意味着在公共、 私人和工业建筑的屋顶和墙面上都有广泛的安 装潜力。在运行中,这个系统还可以降低建筑的 受热,增加通风。光复还可以作为隔声板装在公 路两侧。光复在提供大量电力供应的同时,避免 占用更多的土地。 3.3增加就业 光复发电能够提供重要的就业机会。安装 阶段创造大量的就业产生在(安装工人、零售商 和服务工程师),租金地方经济发展。根据欧洲 光伏发电行业信息显示,生产每兆瓦光伏产品 大约产生10个就业机会,安装每兆瓦光伏系统 创造大约33个就业机会。批发和间接供应可提 供3-4个就业岗位,研究领域提供1-2个就业 机会。所以在整个产业链中可提供50个就业机 会。在未来几十年,随着规模的扩大,自动设备 的使用,这些数据会有所降低。但是,光伏发电 产业不仅仅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 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我过光伏技术及产 业的就业总人数近万。到2020年将达到10万 人左右。按照中或电力专家的研究,2050年,光 伏发电行业将达到装机容量10亿KWp,年生产 和安装1亿KWp,就业人口将超过500万人。 3.4提供农村电力 光伏发电系统结实耐用,易于安装和具有 灵活性等特征,使其可满足世界任何地方的农 村电力需求。 4总结 我国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资源有 限,只有通过扩大天然气、核电、可再生能源的 开发利用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从长远来看,大 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逐步改善以煤炭为主的 能源结构,促进常规能源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 利用,缓解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利 用可再生能源,并建立必要的技术贮备,可以减 少我国对国外矿物能源的依赖,增强国家抗御 能源安全风险的能力。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 具有安全可靠、无噪音、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 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建站周期短、无 需架设输电线路、可以方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 等优点,是常规发电和其它发电方式所不及的。 所以,我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使得社 会能够更稳定快速长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钰川.太阳能原理与技术[M].西安交通大学, 2009,4. [2]刘志章.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发展规划[R].内 蒙古自然能源研究所,2007,9. [3]王长贵,郑瑞澄.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M].中 国电力出版社,2003,7. [4]吕芳.太阳能发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5. [5]赵庆波,单葆国.世界能源需求现状及展望[J]. 中国能源,2002,12. 作者简介:郝钢(1982-),男内蒙古工业大 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2007级 研究生。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能源储备已经不足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我们必须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就是一个可再生能源,它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国的太阳能发展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要走的路还很长。本文只是让大家了解我国太阳能的现状。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化石能源 立新的进渣与排渣的平衡点,在调整操作过程中,极易引起冷渣器故障。因此,对冷渣器进渣进行调整时,应做到谨慎平稳调整,逐步过渡,防止进渣量失控。锅炉正常运行中冷渣器宜采用少量进渣,连续运行方式,并根据锅炉负荷及煤质情况确定冷渣器投入的数量,一般以对称投入为宜。 3.3.3改进后的运行情况 以上改进措施实施后,较好的解决了冷 渣器的堵塞问题,未再次发生结焦现象,保证 了机组的正常运行,改良效果显著。 4结语 冷渣器能否可靠工作,对锅炉的稳定运 行有直接影响。如果冷渣器不能正常排渣,锅 炉只有降负荷运行或停炉。因此改进冷渣机 及其系统,合理控制冷渣器的运行方式,对保 证机组长期连续稳定运行意义十分明显,而 这也就是本文主要的意旨所在。 参考文献 [1]李金晶,王巍,杨石等.滚筒冷渣器传热特性 的实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9-01-15. 13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作为人与自然抗争的直接产物,水利工程从人类社会发展以来就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本文以生态景观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对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规划,对实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城市生态环境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与之相应的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其突出表现在城市水环境方面的日趋恶化。作为城市水源的接收体和运输体,城市河道的建设和生态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水环境的保护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但是,传统的水利工程比较注重河道本身的防洪和泄洪功能,河道断面形式单一,河岸护坡结构坚硬,多采用石块或混凝土堆砌而成,却忽略了河道与周围历史、社会环境的相容性,河道中的生物种类往往单一化,进而带来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从生态景观的角度提出了,以生态景观为中心,建设生态景观型现代城市河道的设计理念。 一.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 现代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基本上都是滨水而立,以水系河网作为城市的血脉,城市滨水岸线作为现代城市中比较突出的自然生态聚集区,是人类与自然共同作用的集中点,也是吸引城市居民的最佳景点。 修正河道环境,建设生态景观型河道是近年来城市河道建设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城市河道建设中最为复杂多变,最具挑战性的项目。由于城市河道的功能涉及防洪、排水、运输、水源储备、城市形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难以想象的。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必须结合生态学、园林景观学等众多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城市河道滨水地带的(环境)生态景观设计 1.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返璞归真:河道建设中优先利用原有的生态护岸,减少石块和混凝土的使用 ②水质优良:对河道存在的生活排水和工业排水进行治理和监督,去污还清,保持河流水质的优良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良好的生态循环 ④立足长远,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⑤充分体现和维持河流当地的文化历史特征,保持当地的民俗风情 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⑦以人为本,降低河岸高度,使人们可以亲近和接触水体,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 2.建造城市河道的生态岸线 水的流向受到河道岸线的影响,具有极高的可塑性。为了丰富水流的平面形态,滨水岸线的设计讲究顺应河流的本性,能弯则弯,能宽则宽,尽量保持河流的原生面貌。从美学角度讲,弯曲的河流比笔直的河流更具美感;从水利角度讲,笔直的河流会导致水流速度的平衡,减少了河道的长度和河水的流动时间,从而造成河流的渠道化;从生态角度讲,等速的水流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也容易使水流的能量几种,形成洪水威胁。 所以,现代城市河道滨水岸线的景观设计要尽量采用蜿蜒、曲折形的设计方案,避免

国内外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这是19世纪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的名言。到了21世纪的今天,作为信息产业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测试测量行业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发展保障。 而测试仪器作为测试测量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测试测量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十一五”期间,由于国家不断增加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旺盛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对仪器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测试仪器市场也正在快速发展。 全球测试仪器市场情况及分析 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在经过一段沉寂后,慢慢开始复苏。产品大幅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通信、广播电视市场的巨大发展,引发了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迅速增长,二是电子测量仪器行业近几年迅速向数字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出了部分数字化产品,因而在若干个门类品种上取得了较快增长。从近期中国仪表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势头喜人的,与全国制造业一样,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仍然保持了向上发展的态势。 尽管中国仪器市场正在快速的发展着,但与国外仪器生产企业比较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主要科研单位、学校以及企业等单位中使用的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同时,国外公司还占有国内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对中国的影响依然非常大。目前,在世界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以往,测试仪器生产厂商主要都将仪器产品的高性能作为竞争优势,厂商开发什么,用户买什么。而今则已变成厂商努力开发用户需要的仪器,并且把更便宜、更好、更快、更易使用的测试仪器作为奋斗目标。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全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人们普遍认为,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前景依然乐观。 国际仪器发展趋势和国内现状 一、国际趋势

太阳能电池片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LED光伏电子项目部 2009/2/22

1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 1.1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典型的太阳电池本质上是一个大面积半导体二极管,它利用光伏效应原理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电池上并被吸收时,其中能量大于禁带宽度Eg的光子能把价带中电子激发到导带上去,形成自由电子,价带中留下带正电的自由空穴,即电子-空穴对,通常称它们为光生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在不停的运动中扩散到pn结的空间电荷区,被该区的内建电场分离电子被扫 到电池的n型一侧,空穴被扫到电池的p型一侧,从而在电池上下两面(两极)分别形成了正负电荷积累,产生“光生电压”,即“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若在电池两侧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负载中就有“光生电流”通过,得到可利用的电能,这就是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伏效应是1839年法国Becqueral第一次在化学电池中观察到的。1876年在固态硒(Se)的系统中也观察到了光伏效应,随后开发出Se/CuO光电池。硅光电池的报道出现于1941年1954年,贝尔实验室Chapin等人开发出效率为6%的单晶硅光电池,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奠定了技术基础,成为现代太阳电池时代的划时代标志。作为能源,硅太阳电池于1958年首先在航天器上得到应用。在随后10。多年里,硅太阳电池在空间应用中不断扩大,工艺不断改进,电池设计逐步定型。70 年代初,许多新技术引入电池制造工艺,转换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硅太阳电池开始引入地面应用,70年代末,地面太阳电池产量已经超过了空间电池产量,促使成本不断降低。80年代初,硅太阳电池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技术进步和研究开发使太阳电池效率进一步提高,商业化生产成本持续降低,应用不断扩大。在太阳电池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先后开发出各种不同结构的电池,如肖特基(MS)电池、MIS电池、MINP电池、异质结电池等,其中同质p2n结电池自始至终占着主导地位,其他结构电池对太阳电池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材料方面,有晶硅电池、非晶硅薄膜电池、铜铟硒(CIS)薄膜电池、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砷化镓薄膜电池等,由于薄膜电池被认为是未来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因此成为太阳电池研发的重点方向和主流,在技术上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向商业化生产过渡,多晶硅薄膜电池和Gratzel电池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成为薄膜电池的研发热点,技术发展比较迅速。 1.2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

中国太阳能发展现状及其前景

我国太阳能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能源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也相应的持续增长,但是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在化石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未来各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介绍我国太阳能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太阳能;清洁能源;化石能源;光伏发电;光热转换 0 引言 化石能源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化石能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显,且这种稀缺性也逐渐在能源商品的价格上反应出来。而且,化石能源在利用的过程中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诸如温室效应,粉尘,酸雨等环境问题。而在全球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的比例达到87%,在我国,化石能源的比例竟然达到了92%![1]所以,在化石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未来各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太阳能的优点 在诸如风能,水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各种新型清洁能源中,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太阳能青眼有加。 首先太阳能具有普遍性: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勿须开采和运输。其次太阳能有无害害性,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其次太阳能总量十分巨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煤,而据世界能源会议统计,世界已探明可采煤炭储量共计15980亿吨,预计还可开采200年,全世界可开采的化石能源总量相当于33730亿吨原煤,所以可以说太阳能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还有最重要的长久性:根据目前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贮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而地球的寿命也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因此,太阳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是面向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现状 我国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在中国广阔富饶的土地上,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为3340MJ/m2~8400MJ/m2,中值为5852MJ/m2。从中国太阳能总量的分布来看,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好,太阳辐射总量很大。我国各省的太阳能资源分布如下表一所示。[2] 3 我国太阳能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大多都是太阳能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大种类,例如,太阳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干燥、太阳能温室、太阳能制冷与空调、太阳能发电及光伏发电系统等。 3.1太阳能光热转换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晨怡热管2008-10-17 23:05:45 一、2005年国际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情况 2005年,世界太阳能电池总产量1656MW,其中日本仍居首位,762M W,占世界总产量的46%,欧洲为464M W,占总产量的28%,美国156M W,占总产量的9%,其他274MW,占总产量的17%。 2004年全球前14位太阳能电池公司总产量达到1055MW,占当年世界总产量的88.3%,近五年来,日本Sharp公司一直领先,2004年产量达到324MW,见表1。

以2004年数据分析,各种太阳能电池中硅基太阳能电池占总产量的98%,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占总产量的84.6%,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占总量的56%,见表2。

2005年,世界光伏市场安装量1460M W,比2004年增长34%,其中德国安装最多,为837MW,比2004年增长53%,占世界总安装量的57%;欧洲为920MW,占总世界安装量的63%,日本安装量292M W,增幅为14%,占世界总安装量的20%;美国安装量为102MW,占世界总安装量的7%,其他安装量为146M W,占世界总安装量的10%。

至2005年全世界光伏系统累计安装量已超过5GW,2005年一年内投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的资金超过10亿美元。现在,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制造太阳能的电池的硅原材料紧缺,尽管2005年全世界硅原材料供应增长了12%,但仍然供不应求,国际上长期供货合同抬价25%。持续的硅材料紧缺将对2006年太阳能电池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预计2006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的增幅将不限制在10%左右。要解决硅材料的紧缺问题预计将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根据光伏市场需求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光伏市场年安装量将在3.2G到3.9GW之间,而光伏工业年收入将达到186美元到231亿美元。 日本和欧美各国都提出了各自的中长期PV发展路线图。 按日本的PV路线图(TV Roadmap 2030),到2030年PV电力将达到居民电力消耗的50%(累计安装容量约为100GW),具体的发展目标见表3和表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