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布式网络拓扑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分布式网络拓扑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分布式网络拓扑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分布式网络拓扑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分布式网络拓扑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和应用日益普及和完善,集中式的网管软件面临应用挑战,其拓扑管理的实时性不能满足网络规模扩大后的应用要求。文中分析分布式网络拓扑管理方案,通过有效的网络拓扑分割方式,设计并实现了由拓扑管理主站和嵌入式Linux装置实现的拓扑管理子站构成的、实时性增强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结合系统的实现,进行了实现难点分析和总结,并为下一步的改进完善指出了方法。

关键词: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拓扑管理嵌入式Linux

中图分类号:TP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004-04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电网的新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电力通信网络针对电力行业的应用特点和各种系统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以适应各电力行业应用系统的需要。从总体上,国家电力通信网已经建成以国网骨干网和省一级数据网为核心的IP网络结构。根据国网的省网建设规范,采用分层设计,各省级电力通信网也陆续建成了核心层、骨干层和接入层等三层结构为总体的IP数据网。各地市网络则分别组成四级网结构,接入省网骨干层。

在设计原则上,电力通信网络首先统一了N-1可靠性原则、双出口原则,确保了网络基础结构的可靠性;其次,统一制定了BGP和OSPF为域间和域内路由协议的路由体制,保证了网络联通性和网络应用实时性需求的充分实现;同时,还统一制定了基于MPLS的VPN网络组网体制,以充分满足电力二次安防体制的分区实现技术需求。上述电力数据网络的规划和部署为电力应用的数字化迈进,为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打下了坚实的网络通信基础。

网络管理是电力通信网络必须实现的基本功能,是保证网络安全可靠运行所必须的技术手段。网络管理五大基本功能包括配置、性能、故障、安全、统计计费管理,而根据电力数据网的具体运行管理需求,网络管理还应该包括其他一些功能,如报表管理、告警输出等。

电力行业现有的网络管理软件所采用的是一种集中式管理结构[1],所有的网管功能和软件运行在一个集中的网管服务器或网管系统中,对于电力数据网络应用日益丰富,网络拓扑日益复杂的情况,这种集中式运行的网管系统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电力通信网管应用的需要。本文根据我们所开发的电力应用地市级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实践,对其中的分布式网络拓扑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

1 分布式网络拓扑管理总体方案

一个网络的拓扑结构由若干个节点和这些节点之间的互连关系构成,这些节点和连接的集合称为拓扑域。一个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拓扑域,为了拓扑发现的分布式运行,需要将一个拓扑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子域,每个子域设置一个子站采集装置,采集各个设备的数据并确定其连接关系;然后将所有子域中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主站,由主站将信息汇总并计算,从而得到整个网络的拓扑连接。

电力行业中的大型网络的拓扑域划分可以根据实际网络情况采用两种不同的划分策略:电力系统网络一般会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应用系统,每个应用系统工作于相同的子网中,因此可以直接将各个系统对应划分为若干拓扑子域(如图1所示);另一种网络环境是一个完整的拓扑域通常起始于一个核心路由设备,将该设备的不同端口配置不同的子网,从而有层次地拓展出整个网络,此时可以依据核心交换设备的各个端口划分不同的子域。如果某端口连接的子域网络仍然复杂,则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对该子域进行划分(图2)。

一个完整的网络拓扑管理系统包括拓扑发现模块、拓扑显示模块和报警功能模块等。

(1)拓扑发现模块:获得拓扑所需要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推断网络拓扑结构,并按照一定的格式存储结果。该模块中包含设备确定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信息分析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设备确定模块通过SNMP采集设备名、描述、sysServices和ipForwarding的值确定设备的存在以及设备类型;数据采集模块通过SNMP采集设备的端口表、ARP表、地址转发表等信息;信息分析模块通过对采集的数据的分析确定了各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当网络规模较大时数据存储需要采用数据库,信息存储模块设计数据库接口,将信息分析结果存放到数据库中,实现了信息计算与拓扑显示的分离。

(2)拓扑显示模块:获得拓扑发现模块所产生的反应当前拓扑结构的结果,通过合理的节点布局将该结果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显示出来。

(3)报警功能模块:根据数据库中预设的报警项和阈值,与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比较,确定报警,并通过界面展示等方式处理报警。

2 分布式网络拓扑管理系统主站设计

2.1 主站功能分析

分布式网络拓扑管理系统中的主站是一个中央级的数据中心,它不仅完成从核心交换设备与下一级子站之间的拓扑连接的发现,而且会根据各个子站拓扑发现的结果分析得到整个网络的详细拓扑并展示。因此,分布式网络拓扑管理系统的主站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1)拓扑发现:根据配置的根节点设备,通过SNMP获得设备信息,确定根节点与下一级子站管理的拓扑子域之间的连接关系,同时确定子站拓扑发现的起始节点。

(2)配置下发:根据拓扑发现的结果,分析得到子站进行拓扑发现的条件,如起始节点、子网范围等,通过网络传输至子站。

(3)子站数据接收:主站接收来自于子站的拓扑发现信息,分析并存入数据库;除此之外,完成拓扑发现后,还可以接收子站拓扑网络运行的信息,如线路流量等,用于完成系统的报警管理功能。

(4)拓扑展示:根据数据库存储的拓扑数据,依据设备的类型并合理的布局,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

2.2 主站数据库设计

本文实现的系统中,主站采用MYSQL数据库存储网络拓扑信息和设备运行信息。为了完成该网络拓扑管理系统,主要几个关键数据:设备信息表Devices、设备端口表Ifs和连接关系表Links。表1——3列出了这三个数据表中的重要表项和描述。其中设备信息用于存储拓扑发现的各个设备,并依据采集的信息对设备类型进行判断;设备端口用于描述端口信息,除了表中列出的数据项外,通过SNMP还可以采集端口速度、通信包接收和发送的流量等信息,实现对系统的监控;连接关系具体到一个设备的具体端口,对无法响应SNMP请求的设备,默认其端口号为0。

3 基于嵌入式装置的拓扑管理子站系统实现

分布式系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占主导地位。其核心思想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即管理与控制相分离,主站用于集中监视管理功能,若干台嵌入式采集装置下放分散到现场实现分布式测量与控制,主站与嵌入式采集装置之间用控制网络互连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因此,这种分布式的测控系统体系结构有力地克服了集中式数字测控系统对控制器处理能力和可靠性要求高的缺陷。

3.1 子站功能分析

由高性能嵌入式装置与主站组成对电力系统网络的拓扑发现和管理系统,采用专业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并配备多网口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器,对大规模电力系统网络实现有效的拓扑子域划分。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此类嵌入式子站装置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1)网络拓扑发现:根据设定的子域范围,嵌入式装置通过SNMP协议采集子域内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根据算法确定设备的连接关系。

(2)数据处理与存储:设计数据库接口,嵌入式装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将得到的设备信息和连接信息存入数据库。为了保证与主站端数据的一致性和数据存储的高效性,在嵌入式装置中通常采用sqlite数据库,该数据库中的主要数据表设计与主站中的设计相同。

(3)与主站的数据通信:该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接收主站端的配置数据下发,包括拓扑发现的起始节点、子站管理的网络范围和拓扑管理所需的数据采集项;二是子站采集数据的同步,主要是数据库中的设备列表、连接信息列表以及监控数据项的实时采集数据。要实现高效的网络处理通信流程,必须对通信流程进行优化,实现异步无阻塞的通信模式。所谓非阻塞方式(non-block),就是进程或线程执行此函数时不必非要等待事件的发生,一旦执行肯定返回,以返回值的不同来反映函数的执行情况,而进程或线程继续执行,从而提高代码效率。在Linux平台下,使用Select函数就可以设计和完成非阻塞方式的网络通信程序。

3.2 分布式系统的架构

分布式系统由主站和嵌入式采集装置构成,每个采集装置完成一个拓扑子域内的拓扑发

现,主站根据所有子站以及自身拓扑发现的结果,分析数据得到整个网络的拓扑连接关系,通过合理的布局将实现拓扑结构的图形化展示。一种典型的分布式系统架构图如图3所示。

4 分布式拓扑发现算法分析及实现

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分为逻辑层与物理层,也可称为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逻辑层拓扑发现用来发现路由器与路由器、路由器与子网之间的连接;物理层发现用来发现局域网内部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主机之间的连接关系。

4.1 算法理论基础

目前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都支持SNMP协议,传统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从一个根节点出发,发现效率较低或准确率难以满足应用要求。本文提出的算法通过分布式方案部署,将整个网络划分为多个子域,提高了算法效率和准确性;算法首先确定整个网络中的所有子网,通过遍历子网发现活动网络设备,然后通过采集设备的地址转发表和ARP表,发现一些无法响应SNMP协议的网络设备,如未开启SNMP服务的PC机等,并确定这些设备在网络中的连接。同时,通过采集设备的端口表信息,可以实现对网络设备相关信息的监控和管理。

算法中使用的一些术语含义如下。

(1)节点:网络中的交换或路由设备起到了不断扩展网络的作用,这些设备作为算法中的节点,根据节点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根节点、中间节点和叶子节点。

(2)上行端口:与根节点直接或间接相连的设备端口。

(3)下行端口:从根节点出发到该节点后,该节点继续与其他节点相连的端口。

(4)叶子端口:从根节点出发到该节点后,该节点中只连接了PC机或服务器等非交换或路由设备的端口。

(5)叶子交换机/路由器:该交换机或路由器只具备上行端口和叶子端口,没有下行端口。

4.2 算法流程概述

本文的拓扑发现算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逻辑层的拓扑发现,主要作用是发现网络中的设备、确定设备类型以及确定逻辑层的连接关系,该连接关系主要通过发现的设备上行端口的IP地址属于哪一个子网来实现;第二步是物理层的拓扑发现,主要根据设备的地址转发表,从叶子路由器或交换机开始,层层向上确定连接关系,直至根节点。

算法需要使用多个链表用于存储不同类型的待连接设备及端口,主要包括子网列表N、待处理的交换和路由设备列表D、待连接的服务器上行端口列表SP、待连接的交换设备上行端口DP、待处理的叶子设备列表L、待连接的未知类型端口TP和表征连接关系的队列Link。

逻辑层拓扑发现流程如图4所示。

(1)获取根节点设备信息,初始化子网列表N。

(2)遍历列表N中子网的所有IP,通过SNMP获取IP-MIB中的ipAdEntNetMask项,获得设备端口的子网信息,将发现的新的子网加入N,发现的路由和交换设备加入点处理设备列表D,发现的支持SNMP协议的服务器的唯一上行端口加入列表SP。

(3)根据子网发现的顺序,确定子网之间的层级关系,不断重复直至完成所有子网的遍历。

物理层的拓扑发现流程如图5所示。

(1)遍历设备列表D,通过SNMP获取设备的dTpFdbTable(地址转发表,表明该设备连接的MAC地址信息)、ifPhysAddress(设备端口的MAC地址信息表)和ipNetTo

MediaPhysAddress(设备ARP表,表明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用于完善设备地址转发表)。

(2)根据采集的信息判断设备的类型,将叶子节点存入列表L。叶子节点的判断依据:叶子路由器在逻辑层拓扑发现中不是列表中其他设备的父节点;叶子交换机下行端口的地址转发表中标识的端口均已经加入了列表SP或DP。

(3)处理列表L中的叶子节点。节点的上行端口存入列表DP,叶子路由器的其他端口不处理,叶子交换机的其他端口依据地址转发表分别处理:下行端口从列表DP中得到待连接的子节点端口,从SP列表中得到待连接的服务器,其他MAC地址通过ARP表确定对应的IP地址,这些IP地址均为不支持SNMP协议的PC主机等设备;叶子端口只连接服务器或其他不支持SNMP 协议的设备;未知类型的端口加入至列表TP。将上述已确定的连接关系加入至队列Link。

(4)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队列L和D均为空。完成遍历后,列表TP中的未连接端口根据逻辑层拓扑发现的结果,直接与父节点设备中处于同一子网中的端口相连接。

4.3异常现象处理

在电力系统网络中,有两种常见的网络结构会引起某些拓扑发现算法的异常:一是环网拓扑,即多台设备构成一个圆环,很多拓扑发现算法处理这类网络无法保证得到闭合的连接;二是冗余备份,即某些路由设备的部分端口在同一个子网中,由于拓扑发现的算法多为多线程操作,则在发现过程中会有多个线程同时通过SNMP协议获取设备信息,造成网络拥塞,导致拓扑发现无法顺利完成。

本文介绍的算法可以在逻辑层拓扑发现阶段通过有效的预处理方式,避免上述两种异常现象的发生。在逻辑成拓扑发现过程中,本算法发现的子网首先会确定一个父节点IP地址,该地址对应为某一设备的端口地址,然后在遍历子网过程中发现的活动节点均认定为该父节点的子节点。环形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网络中至少有一个设备存在两个向上连接的端口,即某

一子节点有两个不同的父节点,该设备具有两个上行端口,此类设计保证了从根节点出发拓扑发现汇聚于该子节点,实现了环形网络的闭合。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多个线程同时采集同一个设备造成网络拥塞,增加了一个临时活动设备的队列AP,在遍历队列N中的所有IP之前,通过SNMP获取设备的名称,确定设备是否响应SNMP协议,将活动设备加入列表AP中,然后再对列表AP中的各个设备采集IP-MIB中的信息。由于采集设备名称的SNMP协议仅产生几个字节的数据流量,不会造成网络通道的阻塞,因此该初筛步骤可以保证拓扑发现的顺利进行。

4.4 分布式拓扑管理系统的运行实例

将该分布式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网络中,应用上述拓扑发现算法对某通信机房的网络进行拓扑发现,可以得到如图6所示的拓扑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算法可以发现各种网络设备,包括未开启SNMP服务的PC机,并且正确计算并显示这些设备的连接关系,并且该算法对环网结构以及结构复杂的子网都具有同样的拓扑发现能力。

5 结语

拓扑发现不仅要发现网络中相关实体,而且要得到实体间的连接关系。本文通过获取网络设备的SNMP信息,将逻辑层和物理层拓扑发现相结合,基于叶子节点的概念实现网络拓扑发现。同时结合分布式计算技术,搭建了主站和嵌入式子站装置相结合的分布式系统,实现整个拓扑网络的分层/分块管理,使拓扑发现更加灵活,网络管理和监控更加的实时有效,尤其适用于类似电力行业具有分布式特点的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 刘振山,徐孟春,程玮玮。基于SNMP协议的网络拓扑结构发现[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 Hwa-Chun Lin,YI-Fan Wang, Chien-Hsing Wang,et al.Web-based distributed topology discovery of IP network[J].Information Networking,2001. Proceedings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1:857-862.

[3] D T STOTT.Snmp-based layer-3 path discovery[J].Tech.Rep.ALR-2002- 005,Avaya Labs Research,Avaya Inc.Basking Ridge,NJ,2002.

[4] 姜誉,胡铭曾,方滨兴,等。一个Internet 路由器级拓扑自动发现系统[J].通信学报,2002,12.

[5] 徐敏,周保飞。分布式计算技木的应用研究[J].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 Development[J],2003,116.

[6] Wu J,Li H.On calculating connected dominating sets for efficient routing i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J].In:Proc. of the 3rd Int’l Workshop Discrete Algorith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Computing and Comm.1999:7-14.

[7] 岑玲。基于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的分布式计算技术[J].微型机与应用,2001(7)。

各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姓名:曹永荣 学号:12015241912 2017-3-27

Oracle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美国ORACLE公司(甲骨文)提供的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一组软件产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或B/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比如Silver Stream就是基于数据库的一种中间件。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通用的数据库系统,它具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它是一个完备关系的产品;作为分布式数据库它实现了分布式处理功能。但它的所有知识,只要在一种机型上学习了ORACLE知识,便能在各种类型的机器上使用它。Oracle数据库最新版本为Oracle Database 12c。Oracle数据库12c引入了一个新的多承租方架构,使

用该架构可轻松部署和管理数据库云。此外,一些创新特性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使用率和灵活性,如Oracle Multitenant可快速整合多个数据库,而Automatic Data Optimization和Heat Map能以更高的密度压缩数据和对数据分层。这些独一无二的技术进步再加上在可用性、安全性和大数据支持方面的主要增强,使得Oracle数据库12c成为私有云和公有云部署的理想平台。 My SQL数据库 My SQL: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My SQL数据库系统使用最常用的数据库管理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库管理。由于My SQL是开放源代码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在General Public License的许可下下载并根据个性化的需要对其进行修改。My SQL因为其速度、可靠性和适应性而备受关注。大多数人都认为在不需要事务化处理的情况下,My SQL是管理内容最好的选择 SQL Server数据库 SQL Server是由Microsoft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1988年推出了第一个OS/2版本。Microsoft SQL Server近年来不断更新版本,1996年,Microsoft 推出

集中式网络管理和分布式网络管理的区别及优缺点

集中式网络管理和分布式网络管理的区别及优缺点 集中式网络管理模式是在网络系统中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节点。管理软件和管理功能主要集中在网络管理节点上,网络管理节点与被管理节点是主从关系。 优点:便于集中管理 缺点: (1)管理信息集中汇总到管理节点上,信息流拥挤 (2)管理节点发生故障会影响全网的工作 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是将地理上分布的网络管理客户机与一组网络管理服务器交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管理的功能。 优点: (1)可以实现分部门管理:即限制每个哭户籍只能访问和管理本部门的部分网络资源,而由一个中心管理站实施全局管理。 (2)中心管理站还能对客户机发送指令,实现更高级的管理 (3)灵活性和可伸缩性 缺点: 不利于集中管理 所以说采取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网络管理的基本方向 snmp安装信息刺探以及安全策略 一、SNMP的概念,功能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被广泛接受并投入使用的工业标准,它的目标是保证管理信息在任意两点中传送,便于网络管理员在网络上的任何节点检索信息,进行修改,寻找故障;完成故障诊断,容量规划和报告生成。它采用轮询机制,提供最基本的功能集。最适合小型、快速、低价格的环境使用。它只要求无证实的传输层协议UDP,受到许多产品的广泛支持。 本文将讨论如何在Win2K安装使支持SNMP功能,SNMP技术对于提升整体安全水准是有益的,但也可能存在风险,本文将同时检验这两个方面。另外,除了介绍一些开发工具外,还将图解通过SNMP收集信息的可能用法,以及如何提高安全性。 二、在Win2K中安装SNMP 提供一个支持SNMP的Win2K设备与增加一个额外的Windows组件同样简单,只需要进入"开始/设置/控制面板/", 选择"添加/删除程序",然后选择"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随之出现一个对话框,在其中选择"管理和监视工具", 最后点击"下一步",依照提示安装: OK,现在Win2K就可以通过SNMP来访问了. 三、对snmp信息的刺探方法 1、Snmputil get 下面我们在命令行状态下使用Win2K资源工具箱中的程序 来获取安装了SNMP的Win2K机器的网络接口数目,命令参数是get: 前提是对方snmp口令是public 提供基本的、低级的SNMP功能,通过使用不同的参数和变量,可以显示设备情况以及管理设备。

电信IDC网络解决方案-网络需求和拓扑设计

电信IDC网络解决方案-网络需求和拓扑设计 一、IDC的业务发展和对网络的需求 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是电信运营商运营的核心业务之一。IDC机房建设要求和维护要求很高,许多行业用户无法承担其高额费用,即便有能力建设,也需要向运营商申请高出口带宽,因此国内外的IDC机房大都由运营商来出资建设和维护运营。行业用户则通过租赁运营商机房资源,部署自己的服务业务,并由运营商为其提供设备维护等服务。 当前中国电信在全国各省均建有多个IDC机房,主要运营资源的租赁业务,例如VIP机房租赁、机架或服务器租赁、带宽租赁等,同时也提供例如流量清洗、DDOS防攻击、CDN内容加速等增值服务业务。从IDC的运营情况来看,目前限制IDC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不断上升的电费以及越来越紧张的空间资源。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特别是虚拟化技术的引入,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前的瓶颈,同时也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在许多IDC机房开始逐步建设云资源池,运营例如云主机、云存储、云网络等云业务。开展云计算业务对IDC网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IDC网络云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四点: l 服务器虚拟化要求建设大二层网络 云计算业务的主要技术特点是虚拟化,目前来看,主要是指服务器的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可以根据物理资源等使用情况,在不同物理机之间进行虚拟机迁移和扩展。这种迁移和扩展要求不改变虚拟机的IP地址和MAC 地址,因此只能在二层网络中实现,当资源池规模较大时,二层网络的规模随之

增大。当前IDC机房大力开展云计算资源池建设,对于网络而言,大二层网络的建设是重要的基础。

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1章数据库的概念 [习题1] 名词解释: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答案: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DBMS -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是处理数据库访问的软件。 .提供数据库的用户接口。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带有数据库的整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数据库应用系统,系统构成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习题2] 数据库系统阶段有和特点? 答案: 特点: §有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面向全组织,面向现实世界。 §独立性较强。 §由DBMS统一存取,维护数据语义及结构 [习题3] 结构数据模型三要素是什么,各什么含义? 答案: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组成。 §数据结构----反映数据的静态特性 §数据操作----反映数据的动态特性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反映数据的约束条件 [习题4]试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与两级映象 答案: 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它既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也与具体的应用程序,与所使用的应用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C、Cobol、Fortran)无关。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按照B树结构存储、还是按Hash方法存储;索引按照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存储,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等。 所形成的两级映象 §外模式/模式映象: v定义某一个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各外模式中。当模式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逻辑独立性。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所涉及到的包括网络通信技术、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现代软件开发技术等多方面内容,文章介绍了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同上述内容相关的关键性技术及方法。 关键词网络管理系统;同步数字体系;串口通信;数据库;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0 引言 网络管理的概念来源已久。20世纪50到70年代之间,先后出现了引起传统的网络管理方式进行重大变革的3个事件:直接长途拨号(DDD)、存储程序控制(SPC)交换机和网络营运系统(OS)。网络管理逐渐变为用机器来管理,而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由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刺激和促进了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现在一个有效的和实用的网络(包括通信网络)一刻也离不开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前沿技术。 1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 1.1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设计 通过集中式体系结构将网络管理平台建立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上,该计算机所有网络管理任务,并且系统采用单一的集中式数据库。为了达到安全冗余,一般都设置2个或多个完全一样的系统,其中一个处于工作状态,另一个系统定期地对运行的系统进行备份。而处于运行状态的网络管理系统(NMS)负责处理所有的网络报警和事件,处理所有的网络信息,访问所有的管理应用。通过集中式方案,网络管理员在一个位置就可以查看所有的网络报警和事件,这非常有助于发现并排除故障以及确定问题的关联性。采用这样的结构给管理员带来了方便、易操作和安全的好处。特别是在安全方面,单一的位置,更容易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1.2 网络管理系统的硬件连接方案 网络管理系统的各项管理功能得以实现的首要前提是管理站与被管理站之间的远程通信。根据通信网络的特点,可利用光纤网络或无线电通信来完成。通过专门的协议转换器RS232等同光路、无线电线路相连接,从而实现了管理站与被管理站之间的远程通信。由管理站依次地轮询各个被管理站,被轮询到的站点立即回送响应数据。 1.3 软件设计与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分布式系统的管理

分布式系统论文 报告(论文)题目:分布式系统的管理 作者所在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姓名: 作者学号:

分布式系统的管理 摘要 分布式系统作为网络上的重要软件系统之一,众多学者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由于人们对分布式系统的高可靠性的需求,使得对分布式系统的管理的研究变得相对比较重要。本文详细讲解有关分布式系统管理的相关概念,内容等,希望能为分布式网络系统的使用带来便利。 关键词:分布式,管理,系统 Abstract A distributed system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oftware system on the network, many scholars never stop researching it. Due to people demand for the high reliability of distributed system, it makes the study of distributed system management is relatively important. The article describe in detail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distributed system management, content and so on. We hope that we can bring convenience for the use of the distributed network system. Key words: distributed, management ,system 1.引言 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度的内聚性和透明性,它与传统的网络有很大的不同,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区别主要在高层软件,更多的是操作系统,而不是硬件。分布式系统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个分布式系统是由一组网络连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在一套特殊软件的管理下,整个系统在用户面前呈现为一个透明的整体;一个分布式系统是一组位于网络计算机上的并发构件,这些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任务协调都只能通过信件传递进行,其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由基本的分布式系统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对分布式系统的管理是保证计算机通信可靠性的前提。本文将就分布式的系统管理进行相关的介绍,旨在加深人们对分布式系统管理的理解。 2.分布式系统管理的概念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系统管理?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系统管理是系统管理者在管理环境中,通过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应用,从而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一系列活动。那么,究竟什么是分布式系统的管理呢?通过反复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比较全面的概念:系统管理员通过网络各节点上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全在系统集成的操作环境中,运行管理应用,对系统资源(用户,任务,硬件,软件,网络)进行分布式控制,从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并能充分发挥分布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也越来越快地走近我们,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的支柱。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产生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又使得计算机网络本身运行的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向网络的管理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日趋繁杂,网络管理人员用人工方法管理网络已无法可靠、迅速地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无法满足当前开放式异种机互联网络环境的需要,人们迫切地需要用计算机来管理网络,提高网络管理水平,使信息安全,快捷地传递。于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便应运而生了。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就是管理网络的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就是收集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静态、动态地运行信息,并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做出相应的处理,以保证网络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从而合理分配网络资源、动态配置网络负载,优化网络性能、减少网络维护费用。 (二)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 概括地说,一个典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四个要素:管理员、管理代理、管理信息数据库、代理服务设备。 1.管理员。实施网络管理的实体,驻留在管理工作站上。它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完成复杂网络管理的各项功能。网络管理系统要求管理代理定期收集重要的设备信息,收集到的信息将用于确定单个网络设备、部分网络或整个网络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 2.管理代理。网络管理代理是驻留在网络设备(这里的设备可以是UNIX工作站、网络打印机,也可以是其它的网络设备)中的软件模块,它可以获得本地设备的运转状态、设备特性、系统配置等相关信息。网络管理代理所起的作用是:充当管理系统与管理代理软件驻留设备之间的中介,通过控制设备的管理信息数据库(MIB)中的信息来管理该设备。 3.管理信息库。它存储在被管理对象的存储器中,管理库是一个动态刷新的数据库,它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数据通信的统计信息,安全性信息和设备特有信息。这些信息、被动态送往管理器,形成网络管理系统的数据来源。 4.代理设备和管理协议。代理设备在标准网络管理软件和不直接支持该标准协议的系统之间起桥梁作用。利用代理设备,不需要升级整个网络就可以实现从旧协议到新版本的过渡。对于网络管理系统来说,重要的是管理员和管理代理之间所使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如SNMP,和它们共同遵循的MIB库。网络管理协议用于在管理员与管理代理之间传递操作命令,并负责解释管理员的操作命令。通过管理协议的作用,可以使管理信息库中的数据与具体设备中的实际状态、工作参数保持一致。 (三)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 ISO在ISO/IEC 7498-4文档中定义了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即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与安全管理。 故障管理:其主要功能是故障检测、发现、报告、诊断和处理。由于差错可以导致系统瘫痪或不可接受的网络性能下降,所以故障管理也是ISO网络管理元素中,被最广泛实现的一种管理。 配置管理:其主要功能包括网络的拓扑结构关系、监视和管理网络设备的配置情况,根据事先定义的条件重构网络等,其目标是监视网络和系统的配置信息,以便跟踪和管理对不同的软、硬件单元进行网络操作的结果。

数据中心IRF2虚拟化网络架构与应用

数据中心IRF2虚拟化网络架构与应用 文/刘新民 网络已经成为企业IT运行的基石,随着IT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基础网络架构也不断调整和演化,以支持上层不断变化的应用要求。 在传统数据中心网络的性能、安全、永续基础上,随着企业IT应用的展开,业务类型快速增长,运行模式不断变化,基础网络需要不断变化结构、不断扩展以适应这些变化,这给运维带来极大压力。传统的网络规划设计依据高可靠思路,形成了冗余复杂的网状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网状网 结构化网状网的物理拓扑在保持高可靠、故障容错、提升性能上有着极好的优势,是通用设计规则。这样一种依赖于纯物理冗余拓扑的架构,在实际的运行维护中却同时也承担了极其繁冗的工作量。 多环的二层接入、Full Mesh的路由互联,网络中各种链路状态变化、节点运行故障都会引起预先规划配置状态的变迁,带来运维诊断的复杂性;而应用的扩容、迁移对网络涉及更多的改造,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甚至可能影响无关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传统网络技术在支撑业务发展的同时,对运维人员提出的挑战是越来越严峻的。 随着上层应用不断发展,虚拟化技术、大规模集群技术广泛应用到企业IT中,作为底层基础架构的网络,也进入新一轮技术革新时期。H3C IRF2以极大简化网络逻辑架构、整合物理节点、支撑上层应用快速变化为目标,实现IT网络运行的简捷化,改变了传统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繁冗规则。 1. 数据中心的应用架构与服务器网络 对于上层应用系统而言,当前主流的业务架构主要基于C/S与B/S架构,从部署上,展现为多层架构的方式,如图2所示,常见应用两层、三层、四层的部署方式都有,依赖于服务器处理能力、业务要求和性能、

网络数据管理

网格数据管理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网格的定义及其应用,然后简要介绍了了异构数据访问的必然性和方式,接着分析了数据源的定义和数据源的名称,最后探讨了网格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 关键词:网格异构数据库访问数据源网格环境下数据库系统 Grid data management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grid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then briefly introduces the heterogeneous data access necessity and mode, and then analyzes the data source definition and data source name, finally discusses the database system in the grid environment. Key words:Grid Heterogeneous database access Data source Database system in environment of grid 0引言 随着数据密集型的应用逐渐取代计算密集型的应用成为生产和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数据网格技术逐渐引起各方的重视。 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地质信息方面获得了大量的专业数据,但是目前大批的数据只能在实验室中束之高阁,如何利用这些地学信息资源,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公益性质的服务和商业服务,成为当务之急。针对地质调查的当前情况,国家“八六三”计划大力支持建立资源环境应用网格,以国家地质调查工作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建立领域应用网格系统平台、完成资源评价软件的开发、实现分布式地质资源数据的共享,从而提高地质调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1、网格 网格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中。目前学术界和商业界围绕网格开展的研究有很多,其研究的内容和名称也不尽相同因而网格尚未有精确的定义和内容定位。 随着网格计算[1]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网格体系结构的重要。网格体系结构是关于如何建造网格的技术,包括对网格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功能的定义和描述,网格各部分相互关系与集成方法的规定,网格有效运行机制的刻画。显然,网格体系结构是网格的骨架和灵魂,是网格最核心的技术,只有建立合理的网格体系结构,才能够设计和建造好网格,才能够使网格有效地发挥作用。 OGSA最突出的思想就是以“服务”为中心。在OGSA框架中,将一切都抽象为服务,包括计算机、程序、数据、仪器设备等。这种观念,有利于通过统一的标准接口来管理和使用网格。Web Service提供了一种基于服务的框架结构,但是,Web Service 面对的一般都是永久服务,而在网格应用环境中,大量的是临时性的短暂服务,比如一个计算任务的执行等。考虑到网格环境的具体特点,OGSA 在原来Web Service 服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网格服务(Grid Service)”的概念,用于解决服务发现、动态服务创建、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等与临时服务有关的问题。 网格另外一个显著的运用可能就是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sations)[2]。这种虚拟组织往往是针对与某一个特定的项目,或者是某一类特定研究人员。在这里面可以实现计算

基于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614132412.html, 基于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作者:罗胜荣黎利红 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25期 摘要: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近年来是网络发展的一个热点,越来越高明的技术解决了很 多本来人工进行的操作,而且还增加了操作的准确性,而目前来看,对于企业级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中,J2EE平台的搭建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而J2EE的搭建主要的基础就是JAVA,本文对于基于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JAVA 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014-01 J2EE一种基于JAVA平台,利用EJB、Servlet、JSP以及XML等技术实现的企业级应用开发体系结构,从而有效的简化企业的相关功能开发方案以及相应解决方案的管理等复杂的问题。 1 JAVA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层次分析 J2EE(Java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即基于JAVA2平台的企业版本),它主要是通过一些API组件构成的,简化并且规范整个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部署,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以及安全性价值的一种基于组件的多层应用程序。它的一个非常明确的特点就是分层结构,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软件开发基本做法,通过分层开发,能够使得软件复用程度提升,并且实现更好的可维护性。 软件的分层开发能够实现更为合理的软件框架,从而使得软件功能的实现更为便捷、可靠。因此,在J2EE环境之下,首先解决的就是如何构建一个可维护性以及可复用性都能够满足要求的软件分层开发体系。 GINA是Graphical Ident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图形识别与验证。在Windows 2000/NT/XP操作系统中,GINA是一个由系统进程Winlogon加载的可替换的DLL 组件。GINA模块主要用来实施交互登录模式的验证策略,执行全部识别与验证用户交互操作。机房管理系统正是通过编写自己的动态链接库GINA.DLL替换微软提供的动态链接库MSGINA.DLL,从而取代标准的Windows 2000/NT/XP用户名与口令的验证方式,实现机房管理系统中的学生实名制登录。机房管理系统的登录认证模块可以适用于Windows 2000/NT/XP 操作系统中。 为了实现系统进程Winlogon调用GINA模块,并实现交互的图形识别与验证,微软为GINA模块定义了一些标准的函数接口,当开发个性化的GINA模块时,必须通过导出这些标准函数接口,才可实现与系统进程Winlogon的交互。GINA模块中的主要标准函数,提到的

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试题库完整

填空题 1.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网络可以分为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和环形网络。 2.按照用途进行分类,服务器可以划分为通用性服务器和专用型服务器。 3.防火墙技术经历了3个阶段,即包过滤技术、代理技术和状态监视技术。 4.计算机病毒一般普遍具有以下五大特点: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和激发性。 5.不要求专门的服务器,每台客户机都可以与其他客户机对话,共享彼此的信息资源和硬件资源,组网的计算机一般 类型相同。这种组网方式是对等网。 6.为了保证活动目录环境中各种对象行为的有序与安全,管理员需要制定与现实生活中法律法规相似的各种管理策 略。这些管理策略被称为组策略。 7.默认时,当父容器的组策略设置与子容器的组策略发生冲突时,子容器的组策略设置最终失效。 8.在ISA Server中,防火墙的常见部署方案有:边缘防火墙,三向防火墙和背对背防火墙等。 9.ISA Server支持三种客户端“Web代理客户端、防火墙客户端和SecureNAT客户端。 10.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经授权或异常现象的 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查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 11.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在市电中断时仍然能够为网络设备提供持续、稳定、不间断的电源供应的重要外部设备。 12.物理类故障一般是指线路活着设备出现的物理性问题。 13.在域中,用户使用域用户账户登录到域。 14.一旦对父容器的某个GPO设置了强制,那么,当父容器的这个GPO的组策略设置与子容器的GPO的组策略发 生冲突时,父容器的这个GPO的组策略设置最终生效。 15.软件限制规则有:路径规则、哈希规则、证书规则和Internet区域规则。 16.在ISA Servet中为了控制外部用户访问内部网络资源,管理员需要创建访问规则。 17.在ISA Servet中,为了控制内部用户访问Internet,管理员需要创建访问规则。 18.利用组策略部署软件的方式有两种:指派和发布。 19.网络型病毒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其传染能力强、破坏力大。 20.正常备份时最完备的备份方式,所有被选定的文件和文件夹都会被备份。 21.正常备份时最完备的备份方式,所有被选定的文件和文件夹都会被备份(无论此时其“存档”属性是否被设置)。 22.当以安全模式启动计算机时,只加载了最基本的系统模块和驱动程序,例如:鼠标、监视器、键盘、大容量存储器、 基本视频、默认系统服务等。 23.Norton AntiVirus是杀(防)病毒软件。 24.逻辑类故障一般是指由于安装错误,配置错误、病毒、恶意攻击等原因而导致的各种软件或服务的工作异常和故障。 25.在活动目录环境中,对计算机账户的行为进行管理的组策略被称为计算机策略。 26.在活动目录中,用户账户用来代表域中的用户。 27.如果计算机策略与用户策略发生冲突时,以计算机策略优先。 28.复合型病毒是指具有引导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寄生方式的计算机病毒。 多选题 1.故障管理知识库的主要作用包括(A,实现知识共享)(B,实现知识转化)和(C,避免知识流失)。 2.网络故障管理包括(B,故障检测)(C隔离)和(D,纠正)等方面内容。 3.桌面管理环境是由最终用户的电脑组成,对计算机及其组件进行管理。桌面管理目前主要关注(A,资产管理)(C 软件派送)和(D远程协助)方面。 4.包过滤防火墙可以根据(B目标IP地址)(源IP地址)和(端口号)条件进行数据包过滤。 5.为了实现网络安全,可以在(A物理层安全)(B基础平台层安全)和(应用层安全)层次上建立相应的安全体系。 6.数据库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A,数据库的建立)(C,数据库的安全控制)和(D,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7.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DOS(拒绝服务攻击)术语TCP/IP模型中(B,Internet层)和(C,传输层)的攻击方 式。 单选题 1.在制定组策略时,可以把组策略对象链接到(C,组织单位)上。 2.在制定组策略时,可以把组策略对象连接到(D,域)上。

网络管理员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模拟] 网络管理员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选择题 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通常可以把(1) 称为属性,其值称为属性值,而把(2) 称为关系模式。常用的关系运算是关系代数和(3) 。在关系代数中,对一个关系投影操作以后,新关系的元组个数(4) 原来关系的元素个数。用(5) 形式表示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是关系模型的主要特征。第1题: A.记录 B.基本表 C.模式 D.字段 参考答案:D 第2题: A.记录 B.记录类型 C.元组 D.元组集 参考答案:B 第3题: A.集合代数 B.逻辑演算 C.关系演算 D.集合演算 参考答案:C 第4题: A.小于 B.小于或等于 C.等于 D.大于

参考答案:B 第5题: A.指针 B.链表 C.关键字 D.表格 参考答案:C 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通常可以把字段称为属性,其值称为属性值,记录称为元组,元组的集合称为关系或实例,记录类型称为关系模式。常用的关系运算是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关系代数是用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关系演算是用谓词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关系演算又可按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元组变量还是域变量,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关系代数、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3种语言在表达能力上是完全等价的。在关系代数中,投影操作是从关系中择出若干属性列组成新的关系。对一个关系投影操作以后,不仅取消了原关系的某些列,而且还可能取消某些元组,因为取消了某些属性列后,就可能出现重复行。应取消这些完全相同的行。因此,新关系的元组个数应小于等于原来关系的元素个数。用关键字形式表示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是关系模型的主要特征。 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一种典型的数据库语言是(6) ,对数据库的操作可大致概括成为(7) 和(8) 两大类,对数据库重新组织的基本方法有复制、(9) 和(10) 。 第6题: A.Basic B.Prolog C.SQL D.C 参考答案:C 第7题: A.复制 B.检索 C.更新 D.插入 E.删除

生产网络管理系统设计说明

西安铁路局客车车辆段段修网络系统 系统设计说明

目录 1.引言4 1.1目的4 1.2范围4 1.3读者对象4 1.4参考资料4 1.5术语与缩略语4 2.模块命名规则5 3.模块汇总5 3.1模块汇总表5 3.2模块关系图7 3.3模块详细设计7 3.3.1车辆检修记录7 3.3.2车辆维护8 3.3.3检修台位图9 3.3.4作业延误分析10 3.3.5车次维护11 3.3.6作业延误记录12 3.3.7优质车评定参数设置13 3.3.8客车检修质量记录薄14 3.3.9车辆配件探伤质量记录14 3.3.10车辆上部检修质量记录16 3.3.11转向架检修故障记录16 3.3.12车钩装置检修17 3.3.13空调检修单17 3.3.14段修客车电器检修单17 3.3.15应急电源定期检修18 3.3.16车电机局技术状态卡18 3.3.17电动水泵质量检查19 3.3.18客车检修质量记录汇总19 3.3.19回修通知书20 3.3.20轮轴回修通知单21 3.3.21验收发现问题统计21 3.3.22修浚车完成统计22 3.3.23检修工序对应车种车型修程配置23 3.3.24流程节点对应工序设置24 3.3.25在修车工序配置25 3.3.26功能经管26 3.3.27工作时间27 3.3.28 IC卡维护28 3.3.29故障所属维护29 3.3.30岗位维护30

3.3.31工作日历31 3.3.32流程权限设置32 3.3.33用户权限列表33 3.3.34 用户经管34 3.3.35 角色经管35 3.3.36部门设置36 3.3.37用户权限设置37 3.3.38功能权限设置38 3.3.39台位字典39

分布式坐席管理解决方案图文【最新版】

分布式坐席管理解决方案图文 一、前言 指挥中心里面都会有不同的坐席负责不同的业务,但事实上他们又特别需要协同处理一些信息,或者信息之间需要互联互通。传统的方式处理起来就会比较麻烦,需要人为切换信号。而分布式KVM坐席协作本质就是快速便捷地解决坐席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处理的问题。

根据海量数据处理等场景越来越多,如何实现网站的高可用、易伸缩、可扩展、安全等目标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解决这样一系列问题,大型平台的架构也在不断发展。提高大型项目平台的高可用架构,分布式的应用可以在基本系统架构上扩展节点增加设备,这样更易于理解,输入节点端连接电脑主机、工作站、摄像头以及机顶盒等,输出节点端需要连接电脑显示器、大屏幕、投影机以及键盘鼠标等,现在越来越重视操作便利性和突破空间局限,还可以增加可视化管控的触碰移动端。 二、分布式KVM坐席系统有哪些应用

为什么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被频繁应用在中小型指挥中心等场景?我们可以从它的功能、应用价值、能够为用户解决哪些问题中找到答案。 1. 控制室数据量已呈现爆发式增长,分布式KVM系统拥有强大的信号接入与管理能力,可以同时接入不同分辨率、不同接口等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然后输出至坐席工位显示端、大屏幕或其他设备。 2. 控制室每一个坐席工位承担的工作繁重,常常需要一位坐席操作员处理多个显示器的业务,一人对2屏、3屏、4屏......信号一键切换与分发功能极大增加了操作员的工作效率。

1、采用专属的音视频网络平台、分布式架构、模块化设计。可通过控制平台获取实时状态显示,在线查看系统各节点运行情况,并可对各节点进行远程维护,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使用。 2、提供网络分布式管理,不受空间、距离限制。可以通过分级用户管理模式,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设置不同的访问和管理权限。 3、支持操作坐席与工作站数据间的协作交互,包括快捷键操作、获取、推送、绑定及语音、文字广播等内容,实现高效的数据比对、研判。

计算机网络管理研究现状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管理研究现状与发展 摘要:文章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协议进行了探讨,对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作了介绍,同时分析了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管理;SNMP;分布式管理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和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管理指的是初始化并监视一个活动的计算机网络,收集网络系统中的信息,然后作适当地处理,以便诊断问题,控制或者更好地调整网络的一系列操作。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效率,使之发挥最大效用。网络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保证网络可靠性、提高网络运行效率。网络管理的概念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演变。对于网络管理,目前还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可以将网络管理定义为以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工作效率、管理层次与维护水平为目标,主要涉及对网络系统的运行及资源进行监测、分析、控制和规划的行为与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协议 网管协议就是规范网管通信的约定。在基于TCP/IP的计算机网络管理领域,SNMP占有明显的优势。下面介绍一下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关于网络管理有一个基本原理是若要管理某个对象,就必然会给该对象添加一些软件或硬件,但这种“添加”必须对原有对象的影响尽可能小。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正是按照这样的基本原理来设计的。SNMP发布于1988年。Internet在1990年制订出网管标准SNMP,使SNMP很快变成了事实上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标准。SNMP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尽可能简单,以便缩短研制周期。SNMP的基本功能包括监视网络性能、检测分析网络差错和配置网络设备等。在网络正常工作时,SNMP可实现统计、配置和测试等功能。当网络出故障时,可实现各种差错检测和恢复功能,虽然SNMP是在TCP/IP基础上的网络管理协议,但也可扩展到其他类型的网络设备上。SNMP整个系统必须有一个管理站,它实际上就是网控中心。在管理站上运行管理进程。在每一个被管对象中一定要有代理进程。管理进程和代理进程利用SNMP报文进行通信,而SNMP报文又使用UDP来传送。有时网络管理协议无法控制某些网络元素。例如,该网络元素使用的是另一种网络管理协议。这时可使用委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以此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供云计算业外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参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下面是正文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具有以下7种功能: 一、数据定义 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像以及完整性约束和保密限制等约束。DDL主要用于建立、修改数据库的结构。DDL所描述的数据库结构仅仅给出了数据库的框架;数据库的框架信息被存放在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中。 链接: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人们为数据库设计了一个严谨的体系结构;数据库领域公认的标准结构是三级模式结构,它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它能有效地组织、管理数据,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用户级对应外模式,概念级对应概念模式,物理级对应内模式。从而,使数据库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形成不同的视图。所谓视图,是指观察、认识和理解数据的范围、角度和方法,是数据库在用户“眼中”的反映。很显然,不同级别(层次)的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是不相同的。 链接:数据库的两级映像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结构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正是这两级映像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链接: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数据字典是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源数据的目录。其中,主动数据字典,是指在对数据库或应用程序结构进行修改时,其内容可以由DBMS自动更新的数据字典。被动数据字典,是指在对数据库或应用

网络书城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网络书城管理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网络

第三章 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网络
§3.1 概 述
一个网络至少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个网络至少包括以下几部分
(1) 若干个通信设备 (2) 通信子网,由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组成 通信子网 由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组成 (3) 协议 为在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使用 协议,
工业数据通信网络: 工业数据通信网络
包括DCS网络和设备现场总线 用于传输控制数据 网络和设备现场总线, 控制子网 --- 包括 网络和设备现场总线 用于传输控制数据, 要求实时、可靠 要求实时、 传输企业内部信息和共享资源, 信息子网 --- 传输企业内部信息和共享资源,非实时数据的监视和 生产销售管理

§3.2 网络控制方式
通信模式: 通信模式:
(1)主从模式 通信由主站发起 从站之间不能直接通信 )主从模式: 通信由主站发起, (2)对等模式 依靠令牌或某种仲裁机制获得一定时限 )对等模式: 的总线控制权 (3)混合模式 主从对等同时存在 )混合模式:
对话模式: 对话模式:
(1)轮询模式 ) (2)例外报告模式 ) (3)客户 服务器模式 )客户/服务器模式 (4)生产者 消费者模式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一、环形结构中的控制方式
1、令牌(Token)控制方式 分散控制 、令牌( 分散控制) )控制方式(分散控制
ACK 标 志 目的 地址 源地 址 控制 信息 有效 信息 出错检 测码 肯定 回答 令牌 Token
源节点发出一帧非空信息,绕环传递(使令牌非空),达到目的 源节点发出一帧非空信息,绕环传递(使令牌非空),达到目的 ), 节点后将有效信息复制下来, 节点后将有效信息复制下来,使ACK=1,此帧信息返回源节点。 ,此帧信息返回源节点。 根据ACK=1移走全部信息,并将令牌置空,下一节点即可用此令 根据 移走全部信息,并将令牌置空, 移走全部信息 牌。 按一定顺序在各站点之间传递令牌,谁得到令牌谁有权发送数据。 按一定顺序在各站点之间传递令牌,谁得到令牌谁有权发送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