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场所精神理论讲义

场所精神理论讲义

场所精神理论讲义
场所精神理论讲义

课程名称:场所精神理论(The Theory of Spirit of Place)

教学要求及目的:

了解场所精神理论,理解该理论是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并掌握将该理论运用到有关设计中去创造具有独特个性的场所的方法。

课程主要内容:1、“场所”的概念。

2、“场所”和“空间”的区别。

3、场所理论及其在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4、场所理论的应用。

主要参考书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译,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城市设计的维度

Matthew Carmona等编著、冯江等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等编著,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美]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建筑形式论——迈向图象思维

陈伯冲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街道与城镇的形成

[美]迈克尔·索斯沃斯、伊万·本-约瑟夫著,李凌虹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什么是“场所”(Place)?

构成场所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a) 静态的实体设施——the static physical setting

场所的实体建构;建筑物、景观和美学特征的体现。

The actual physical structure of a place. The reality of its buildings, landscape, and aesthetic quality.

b) 活动——the activities

建筑物和景观如何被使用,身处其中的人们如何互动,以及文化习俗如何起到影响作用。

How the buildings and landscape are used. How a place?s people interact with it, and how their cultural institutions have affected it.

c) 含义——the meanings

一个非常复杂的层面。首先是人意向和体验的结果,大多数的场所特征起源自人们对场所的实体和功能方面的反应。

A more complex aspect, primarily the result of human intentions and experiences. Much of a place?s character will be derived from peoples reaction to its physical and function aspects.

场所的这三个基本元素彼此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1.2 “场所”和“空间”( Place and Space)

空间

老子:“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芦原义信:“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这一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但是作为建筑空间考虑时,则与嗅觉、听觉、触觉也都有关。”

空间由三维(潜在的)边界围合而成,作为一个体系,由相对位置表明。诺伯格·舒尔茨(C. Norberg-Schulz)说:“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提到“空间”几乎不可能不用到上、下、前、后或…at?, …in?, …within?, …on?, …upon?, …to?, …from?, …along?, …next?这样的前置词,这些词语标明了空间的抽象本质是拓朴关系。”

诺伯格·舒尔茨(C. Norberg-Schulz)在《建筑中的意向》中提出:“空间的体积的形式和四周包围面的特性同等重要。”

他坚持认为采用狭义但精确的三维空间概念来指称建筑是合适的。“空间”实际上与实体(或称“空间界面”)是不可分割的,这源自格式塔理论的独到观察。他把海德格尔的“空间是从地点,而不是空无获得其存在的”这个观念扩充为“存在空间——建筑空间——场所”。

空间由三个向度的(潜在的)边界围合而成,作为一个体系,由相对位置表明。诺伯格·舒尔茨说:“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提到“空间”几乎不可能不用到上、下、前、后或…at?, …in?, …within?, …on?, …upon?, …to?, …from?, …along?, …next?这样的前置词,这些词语标明了空间的抽象本质是拓朴关系。

“所谓存在空间,就是比较稳定的知觉图式体系,亦即环境意象。”人对世界认识的图式是由中心出发,形成路径,并由路径划分区域,从而获取他所可及的世界的图式。这种图式概念里,不涉及科学定量的意思,而只是拓朴关系,如近体性(proximity)、分离性(separation)、连续性(succession)、闭合性(closure)内-外(inside,outside)等拓扑特性。它们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这些关系只是逐步地整合到图式中,并形成结构化的作为整体的环境意象。上述中心,即场所(place),以人为核心,场所是一般组织化的基本手段。

存在空间总是体现为场所。人的存在具有空间性。是故,说人,其中已说到了空间。

场所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1月第2版):“场所”:活动的处所。公共~、娱乐~。)有人的活动发生,场所(place)就与人关联起来。发生(take place),其本意即占据场所。

场所作为存在空间的具体化,有空间和特征两方面;空间即场所元素的三度布局;特征即氛围,是该空间的界面特征、意义和认同性。

诺伯格-舒尔茨(C. Norberg-Schulz)认为建筑要回到“场所”,他认为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它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特征”。

“场所”是质量上的整体环境。人们不应将整体场所简化为所谓的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和系统等各种抽象的分析范畴。这些空间关系、功能分析和组织结构均非事物本质,用这些简化方法将失去场所可见的、实在、具体的性质。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环境和场所以利用该种活动在其中发生。

我们需要创造的不仅仅是一个房子,一个穿插的空间,而且更应是一个视觉化的“场所精神”,建筑师的任务是去创造富有意义的场所。

每个场所都是唯一的,呈现出周遭环境的特征,这种特征由具有材质、形状、肌理和色彩的实体物质和难以言说的、一种由以往人们的体验所产生的文化联想共同组成。(Trancik, 1986) 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

2.场所理论

2.1 建筑现象学理论

建筑现象学的理论和哲学基础是胡塞尔于20世纪初期创立的现象学和20年代海德格尔运用现象学方法所创立的新本体论以及后期从语言和诗学角度对存在的研究。

2.1.1 现象学

逻辑的思维方式能得到事物的量的方面的信息并获得普遍性,但失去了事物本身的特殊性和具体的生动性。现象学哲学的根本精神就是回到事物本身,进行直接的观照。

现象学是当代西方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潮。胡塞尔创建了现象学,现象学的方法被认为是一种不以任何假设为前提的、达到本真的真理的方法。

在他的理论中,“现象”(phenomenon),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外表之类含义。它是指显现在人意识中的一切东西。只有现象,才是一切合乎理性探讨的普遍基础。

亚里士多德:“凡是不先进入感官的就不能进入理智。”

扬巴蒂斯塔〃维柯:“……人心在从它感觉到的事物中见出某种不属于感官的事物,这就是拉丁文动词intelligere(理解)的意义。”

胡塞尔: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不存在空洞的、没有指向的意识。意识总是指向某一对象,因而意识与意识对象无法分开。

现象学的第一原理:“面向事物本身!”这几乎是一种口号。也就是本质的还原。要面向事物本身,必须将我们一直用来探讨世界的现有知识悬置起来、存而不论。这就是著名的“现象学的悬置”。

在本质的直觉里,在现象中,就有本质,本质即一种现象。

还原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绝对没有前提的知识,它所针对的对象就是客观知识论以及由此引发的科学主义。这里掺进的是“人”的价值,把世界还原到“人的世界”。

这是一种物我整一的存在状况。现象学的悬置和现象学的还原已成为现代西方思想基本方法之一。胡塞尔向现代人指明了一个原始整一的、仅靠理性知识无法触及的领域。

海德格尔把建筑看作是万物所归属的领域,建筑的意义就在于建筑是“提供了场所的物”。

在《诗·语言·思》一书中,他引用了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这首诗成为对诗意的栖居的具有象征性的诠释:

“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同在,

人便会幸福地

用神性度量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愿相信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

2.1.2 诺伯格·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

逻辑的思维方式能得到事物的量的方面的信息并获得普遍性,但失去了事物本身的特殊性和具体的生动性。现象学哲学的根本精神就是回到事物本身,进行直接的观照。

C·诺伯格·舒尔茨以此对建筑作现象学的思考,发展出建筑现象学,把建筑理解为人存在的立足点,其基本精神是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建筑本身。

他认为“栖居”不只是“庇护所”,其真正的意义是指生活发生的空间,是场所。场所、场所精神和存在空间成为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范畴。

建筑的形式结构,即空间与界面(边界),对应着人的在世结构,即定向与认同,并形成场所的精神。

建筑现象学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揭示建筑环境的本质和意义,而这种本质和意义又似乎被归结到场所这个重要概念之中。场所是人们存在于世的立足点,它以具体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经历,以更为明确有力和更有积极意义的方式将人们和世界联系在一起。

建筑现象学的方法具体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用具体而不是抽象和缩减的概念来描述环境现象,即通过这些术语所明示或隐含的具体环境结构形式和意义,将环境与人们的具体生活经历紧紧联系在一起。

另一种方法就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即在由特定的地点、人群、事物和历史构成的环境中,考察人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人们的环境经历中揭示出建筑环境结构和形式的具体意义和价值。

这两种方法都注重从内在的心理和精神而不是外在的物质现象角度上,去考察和描述人们与环境和周围世界的各种联系;从人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中,发现建筑与人们生活和存在的本质关系,进而帮助和指导人们对建筑环境的理解、保护和创造。

建筑现象学“直接面对事物本身”的考察方法即确定了它的基本内容。

从总体上看,这个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建筑环境的基本质量和属性;

2、人们的环境经历及其意义;

3、衡量建筑环境的社会和文化尺度;

4、场所和建筑同人们存在的关系。

2.2 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 (Genius Loci)是一个古罗马概念,原意为地方守护神。古罗马人确信,任何一个独立的实在都有守护神,守护神赋予它以生命,对于人和场所也是如此。在罗马人看来,在一个环境中生存,有赖于他与环境之间在灵与肉(心智与身体)两方面都有良好的契合关系。

由此可以认为,场所精神涉及人的身体和心智两个方面,与人在世间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定向和认同——相对应。定向主要是空间性的,即使人知道他身在何处,从而确立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认同则与文化有关,它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获得归属感。

建筑现象学的构造

诺伯格·舒尔茨提出:“我们呼唤‘场所精神’。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特征。这个特征是如此之强,它往往决定了居于其中的人们对环境的意象的基本性质,并让他们觉得归属于这场所。”

他的“场所精神”包含了下面的陈述:“场所是有着明确特征的空间。自古以来,the genius loci, 或spirit of place,就已被当作真实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面对和妥协事件。建筑令场所精神显现,建筑师的任务是创造有利于人类栖居的有意义的场所。

建筑要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的最为根本的经验。建筑令场所精神显现,建筑师的任务是创造有利于人类栖居的有意义的场所。

2.3 场所理论的本质

场所理论的本质在于领悟实体空间的文化涵义及人性特征。简单地说,空间是被相互联系的实体物质有限制、有目的地营造出来的,只有当它被赋予了来自文化或地域的文脉意义之后才可以成为场所。(Trancik, 1986)

场所理论和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特定城市空间的实体特性的演变有关。它提供了改变建筑环境的途径,指导空间转变到场所。当被赋予了源自文化或地域特征的文脉内涵之后,空间成为场所。

“特征”标明了物质的独特性及空间的秩序,给予特定的场所以唯一性(Jakle, 1987)。诺伯格·舒尔茨指出作为体现场所元素三度布局的“空间”和体现氛围的“特征”是任何场所最突出的特性,它暗示出各自不同的“场所精神”、“场所的个性”或“场所的意义”。

(“一些现象成为另一些现象的环境。”具体地描述环境的词就是场所。场所不是指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有色彩、肌理、形状等材料特性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整体。显然场所具有特征或氛围,有赖于总体把握,故而它是定性的、整体的现象。)

每个场所都是唯一的,呈现出周遭环境的特征,这种特征由具有材质、形状、肌理和色彩的实体物质和难以言说的、一种由以往人们的体验所产生的文化联想共同组成。(Trancik, 1986) (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建筑要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的最为根本的经验,他认为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它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特征"。"场所"是质量上的整体环境,人们不应将整体场所简化为所谓的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和系统等各种抽象的分析范畴。这些空间关系、功能分析和组织结构均非事物本质,用这些简化方法将失去场所和环境的可见的、实在、具体的性质。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环境和场所以利于该种活动在其中发生。我们需要创造的不仅仅是一个房子,一个穿插的空间,而且更应是一个视觉化的"场所精神",建筑师的任务是去创造富有意义的场所。

建筑存在的目的是使得"场址"(Site)成为"场所"(place),即从给定的环境中揭示出潜在意义。

3. 如何把握“场所”?

3.1 静态的实体设施——包括:建筑和空间形式,限定界面的处理、地面的处理和街具。

3.2活动

活动的类型(Difference or mixture of activities);

使用效率(与Flexible Function有关);

生活方式(与culture Behavior Pattern有关)。

扬·盖尔将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一种活动类型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

3.3 涵义

L.kahn 认为“城市始于作为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敞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是城市的本源。”

4 场所理论在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及相关城市设计理论

城市设计是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正是城市设计塑造的这种空间和环境,形成了整个城市的艺术和生活格调,建立了城市的品质和特色。

城市设计范围很广,大至整个城市,一片街区、一个系统;小的可以是一个广场、一条街、一个院落、一幢建筑、一件构筑物或一个城市小品的设计等。

4.1 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变迁

城市设计理论知识对于理解城市结构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城市设计理论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上的;其次,作为行为的依据,它是很有帮助的,原因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协调的、在其基础上思想和概念可持续发展和组织的法则。

两种城市设计传统:

作为“视觉艺术”——强调建筑与空间的视觉质量;

作为“社会使用”——与人、空间和行为的社会特征密切相关。

近年来,上述两者融合出现了第三种传统:“制造场所”。

在过去20年中,“为人制造场所”逐渐成为城市设计的主流观念。

1988年,Peter Buchanan提出,城市设计“本质上是关于场所的制造,场所不仅是一处明确的空间,还包括使其成为场所的所有活动和事件。”

“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进而应从城市空间结构上实现人类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之共存。”(K.Lynch)

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Team 10)

当代的城市设计关注同时作为审美对象和活动场景的城市空间的设计,其焦点是创造成功城市空间所必须的多样性和活跃性,尤其是物理环境如何支持在此处产生场所的功能与活动。随这一观念而来的是将城市设计看作对“公共领域”的设计与管理。

在“制造场所”思路的影响下,已有大量对于成功的城市空间及其“好的”城市形态的相关定义。

英国规划政策导引提出了城市设计的七个目标,每个目标均与场所观念相关:

特征:场所自身的独特性;

连续与封闭:场所中公共与私密的部分应该清晰地区别;

公共领域的质量: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吸引力的户外场所;

通达性:公共场所应该易于到达并可以穿越;

可识别性:场所有清晰的意象和易于理解;

适应性:场所的功能可以比较方便地转化;

多样性:场所功能应该具有多重选择。

Lynch(1981)定义了城市设计的五个功能维度:

生命力衡量场所形态与其功能契合的程度,以及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能力。

感觉场所能被使用者清晰感知并构建于相关时空的程度。

适宜性场所的形态与空间肌理要符合使用者存在和潜在的行为模式。

可及性接触其他的人、活动、资源、服务、信息和场所的能力,包括可接触的要素的质量与多样性。

控制性使用场所和在其中工作或居住的人的创造、管理可达空间和活动的程度。

4.2 Roger Trancik 对城市设计理论的贡献

通常人们认为单纯的城市设计理论很少,大多数有影响的概念和思想都是从其他领域的法则修正而来。(K.Lynch, 1984)

特兰里克(R·Trancik)在此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推出了三则命题大纲,从每个观点中提炼出最关键的特性发展出一种具有“整合方式”的城市设计理论。

图-底关系理论——关联耦合理论——场所—文脉分析理论

4.2.1 图-底关系理论

如果把建筑物作为实体覆盖到开敞的城市空间中加以研究,可以发现,任何城市的形体环境都具有类似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建筑物是图形,空间则是背景。

图-底理论(格式塔理论)关注城市实体和空间的处理和组织。要成功地操作空间体系,虚实之间必须相互平衡。设计中应该不但需要考虑“图”,也需要评估“底”。当实体与构成性质的空间联系起来考虑的时候,建筑物和空间能更有效地共存。(Trancik, 1986)

(格式塔心理学派是20世纪初期在德国兴起的心理学派,也称完形心理学派。其创始人魏特曼、考夫卡和柯勒自1910年起密切合作,成为格式塔学派的核心。他们于1921年创立了该学派的刊物《心理学研究》。在20年代和30年代,他们先后移居美国并吸引了许多支持者。

1912年,魏特曼发表了一篇题为《似动的实验研究》的论文,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开始。格式塔学派主张,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其组成部分来说明。似动现象是一个整体经验,单个刺激的相加并不能说明似动现象的发生。格式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德语中Gestalt(格式塔)的意思是整体或完整的图形。

格式塔学派认为知觉经验服从于某些图形组织的规律。这些规律也叫做格式塔原

则,主要有图形和背景原则、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完美图形原则等。客观刺激容易按以上的规律被知觉成有意义的图。

在格式塔学派建立后的数十年里,其理论被应用到学习、问题解决、思维等其它领域。格式塔学派认为,条件化的重复性学习是最低级的学习方法,学习是对关系的掌握。在柯勒看来,关系的掌握即是理解过程。一旦学习者知觉到特定情境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产生出新的经验,就会出现创造性的结果。这种突然贯通的解决问题过程称为顿悟(insight)。

50年代前后,格式塔理论被推广到人格、社会及临床心理学领域里。60年代,新兴的认知心理学吸取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某些观点,特别是格式塔心理学对思维研究的成果。目前,格式塔学派在个别领域中仍相当有影响。例如,在知觉研究中,格式塔观点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在当代心理学中,格式塔心理学已经不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进行活动了。)

图-底理论的核心,就是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共存关系的组织和驾驭。如果实与空之间的对话关系形成并被体验感受到,那么这种空间网络就可能成功。

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理论中,“逆空间”、“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概念与图-底理论有相似性。

建筑外部空间不是一种任意可以“延伸的自然”,而是“没有屋顶的建筑。”

外部空间设计就是把大空间划分成小空间,或还原,或是使空间更充实、更富有人情味的技术。一句话,也就是尽可能将消极空间积极化。

R.Trancik总结的六种实体-空间类型:

实体与空间的关系藉着建筑物的形状和位置、场地元素(植物、墙壁)的设计、以及运动的方向,形成六种类型模式: 网格状的、成角度的、曲线的、放射/同心的,轴线的和有机的。

城市的“实体”部分

A.公共纪念性的实体部分

B.城市主要建筑实体部分

C.限定外部开放空间的建筑物

城市的“虚体”部分

D.入口“门厅”

E.连接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部分

F.从广场到街道的半过渡空间

G.公园和花园

H.线性公共开放空间,包括河道、滨水地带、湿地等

4.2.2 关联耦合理论(Linkage Theory)

关联耦合理论强调城市环境中功能和视觉上的联系以及秩序感。(耦合——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如两个线圈

之间的互感是通过磁场的耦合。)

关联耦合理论分析的客体是城市诸要素之间联系的“线”。这些关联是由街道、步行走廊、线性开放空间和其他一些联系元素形成的。

一个社会的内聚力和效率的获得,必须依赖于非常方便的流动条件即交流条件,而一个现代城市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各种流动形态的和谐交织。“一个城市,如果真正是一个城市的话,便具有一种错综复杂以各种流动为基础的韵律,即人的、机械的和自然的韵律”。——TEAM 10

这种城市设计方法旨在组织一种关联系统或一种网络,从而为有序的空间建立一个结构,与图-底理论相比,关联耦合理论重点是循环流线的图式,而不是空间格局。它认为,运动系统和基础设施对驾驭外部空间格局具有先决作用。

麦奇在一篇名为“集合形态研究”的论文中,详细讨论了外部空间网络的创作要素问题。他认为耦合性是外部空间最重要的特征。“耦合简言之就是城市的线索,它是统一城市中各种活动和物质形态诸层面的法则,城市设计涉及各种彼此无关事物之间的综合联系问题。”

根据麦奇的研究,城市空间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即构图形态、巨硕形态和组群形态。

构图形态包含了那些以抽象格局组合在二维平面上的独立建筑物。其关联耦合性是隐涵的、静态的;互相之间的张力乃是独立的建筑物形状及其相对位置的产物。在这种构图形态中,建筑物本身要比开敞空间的周边更为重要。

巨硕形态,个别的要素均被集聚组合到一个等级化的、开敞的并且是相互关联的系统网络中,耦合性是通过物质手段强加上去的。例如高速道路网就常成为形态的发生器。

组群形态,诸空间要素沿一个线形枢纽渐进积累的结果。这在许多历史城镇形态中极为多见,这里关联性是作为有机物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演化而生成的。

4.2.3 场所——文脉分析理论

场所——文脉分析理论和方法,关注城市空间与人的需要、文化、历史、社会和自然等外部条件的联系,它主张强化城市设计与现存条件之间的匹配,并将社会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人们驾驭城市环境的体验与物质空

间分析中的视觉艺术、耦合

性和实空比例等原则等量

齐观。

文脉(Context)与场所

是一对孪生概念,体现为每

个场所各自独有的特征。这

种特征既包括各种物质属

性,也包括较难触知体验的

文化联系和人类在漫长时

间跨度内因使用它而使之

赋有的某种环境氛围。

(人们为了发展自身,

发展他们的社会生活和变

化,就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

场所体系。这种需要给形体

空间带来情感上的重要内容——一种超出物质性质、边缘或限定周界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场所感(Sense of Place)。于是,最成功的场所设计应该是使社会和物质环境达到最小冲突,而不是一种激进式的转化,其目标实现应遵守一种生态学准则,即去发现特定城市地域中的背景条件,并与其协同行动。)

4.3 场所结构分析

“小组10”二站后在结构人类学的哲学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城市设计概念的核心主张就是场所结构分析。结构分析可看作是X射线,它旨在透过表面上独立存在的具体客体,透过“以要素为中心”的世界表层结构来探究其深层结构。

场所结构理论认为,现代城市设计思想首先应强调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和聚落生态学的必要性,设计必须以人的行动方式为基础,城市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结构发展而来。

“小组10”建立起住宅——-街道——地区——城市的纵向场所层次结构。

场所结构分析理论的贡献主要有四方面:

第一,明确了单凭创造美的环境并部能直接带来一个改善了的社会;

第二,强调城市设计的文化多元论;

第三,主张城市设计是一个连续动态的渐进决定过程,而不是静态的激进改造过程,城市是生成的,而不是造成的;

第四,强调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连续性。

4.4城市生活单元

邻里

一种系统组织和开发城区的方式。

在邻里布局和物质形态设计中,包含着诸如邻里交往、创造社区感、创造邻里识别性和社会平衡之类的社会目标。

与“社区”概念相比较,邻里更偏重物质形态方面的内容,而社区更偏重社会性。

Perry提出每个邻里单元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一所小学;

一些小公园和运动场;

小商店;

合适的建筑和街道布局,以保证所有的公共设施能够安全地步行到达。

●邻里应该具有可识别性和特色,创造或强化场所感。

●邻里概念为规划都市地区提供了比较实用的方法。

●强调混合使用原则。

不应教条地对邻里概念进行应用,而应将其理解为是针对具体地方环境和当下社会、经济现实而制订的一些优化设计原则。

街道

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总是沿着线进行的,城市中街道担负着特别重要的任务,是城市中最有活力的“器官”,也是最主要的公共场所。

“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充满趣味性,那么城市也会很有趣;如果城市街道看上去很沉闷,那么城市也必定是沉闷的。”——简·雅各布斯

路在宏观上是线,但在微观上却是很宽的面,可分出步行道和车行道,而且也是城市中主要的视觉感受的来源。因此,街道特别是步行街区和广场构成的开敞空间体系,是城市活力分析评判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主要基点和规模单元。

简·雅各布斯认为,现代城市更新改造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街道和街区:“多样性”的活力,而设计必须要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

1.街区中要有一个以上的功能,并考虑设施在不同时间、不同使用要求的公用(混合的基本功用mixed primary uses);

2.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小的街区small block);

3.街区中必须混有不用年代、不用条件的建筑,老房子应占相当比例(不同年代的老房子aged building);

4.人流往返频繁(人口的充分密集dense concentration of people)。

这一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它使城市政府部门和设计者认识到了城市设计在组织社会和生活方面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指出,城市建设是城市社区每个成员都可作出贡献的领域。

居住街区的共享街道理念

欧洲以及其他国外城市的郊区中已经发生了一场在居住街道设计上的重要转变。在诸如荷兰、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以色列这些国家,把交通与居住活动统一在一个空间中的构想,已经激发出新的设计构造,以增加街道上的社会互动与安全,以促进步行活动。

共享街道系统的根本理念是,构造一个统一体,强调共同体和居住使用者。行人、玩耍的儿童、骑自行车的人、停靠的车辆和行驶的汽车都分享着同一个街道空间。今天,“联合街道系统”已经成为全球性术语。

即使这些用途相互矛盾,实际的设计中也要吧驾车者置于一种次要状态。这种状态事实上比普通居住街道的布局更安全。通过重新设计街道的物理表面,为行人开创出社会与物质的支配权。

共享街道把步行活动和汽车行驶统一在一个共享层面上。在这一成果中,街道具备了集居住、草地和会面地的首要功能。它也具备附属功能,即承载交通的通行、提供停车空间,但是这都不是刻意为了满足交通而做出的设计。联合街道系统完全适用于任何居住性街道和各种物理性状。

典型的设计特征:

●它是一个居住性的公共空间。

●它可以是一条街道、一个广场(或其他形式),或者是一个空间的连接处。

●不鼓励交通畅通无阻。

●行人与汽车共享路面,行人在整条街上享有优先权。在每一处都可步行、娱乐。

●它的入口被明确标出。

●没有升高的路沿石区分人行路面和车行路面。

●车速和行车受自然状态的屏障、偏向、弯曲度和波浪形的约束。

●居住住宅前有汽车通道。

区域内设有广泛的景观美化带和街道设施。

一些优化居住街道标准的设计准则

1.支持居住街道的多重用途,包括儿童嬉戏和成人娱乐。

街道的面貌可以通过特别铺装、街道家具、娱乐设备和一体化的绿化区得到加强。

2.为居民的舒适安全而设计和管理街道空间。

T字形交叉路口或交通转盘更为适宜,因为它们比十字交叉路口安全。庭院或尽端路布局能提供最大的交通安全、最多的私密性和安全嬉戏区域。

3.提供一个连接极佳的趣味盎然的步行网。

4.为街道居民提供便利的通道,但不鼓励交通;允许交通通行,但不为其制造便捷设施。

5.以功能区分街道。

街道宽度、绿化带格局、铺装、停车治理和车速可成为强有力的功能指示标志。

6.把街道设计与自然和历史遗址相联系。

7.通过最小化用于建设街道的土地量来保存土地。

有几个因素应当用来形成规则,包括设计理念、街上停车的实际需要、毗连的住宅产生的平均交通量,以及因地形产生的局限。

4.5认知意象分析

1960年代以来,西方的城市规划开始从注重物质规划为主的功能主义思想路线逐步转向注重社会文化的人本主义思想路线。在林奇(Lynch),罗西(Rossi),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hulz)等学者的影响下,从人的认知心理出发,研究人在城市空间与城市环境中的经历和意义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Lynch,1960;Norberg-Shulz,1979;张京祥,2005)。城市设计的文脉性、社会性与公众性、城市设计的累积性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张庭伟,2001)。

奈杰尔·泰勒(Nigel Taylor)认为城市设计的艺术就是创造城市风貌的艺术。指出城市风貌与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是完全一致的,其组成包括:场地自身及其周边环境、场地上的地物、由地物构成的空间场所、使用者的感知、公众的社会行为五个部分(Nigel Taylor,1995)。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塑造对城市居民情感寄托的加强与社区凝聚力的提升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Cornelsen and Franz,1995)。

认知意象分析方法直接建立在居民对城市空间形态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础上。

“意象”(Image)可定义为个人累积的、组织化的,关于自己的和世界的主观知识。

凯文·林奇将“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和意象概念运用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和设计,并且认识到,城市空间结构不只是凭客观物质形象和标准,并且要凭人的主观感受来判定。

可意象性是林奇首创的空间形态评价值标准,它不但要求城市环境结构脉络清晰、个性突出,而且为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人所共同接受。

通过研究林奇概括出今天大家已经熟知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即:

1.道路观察者习惯或可能顺其移动的路线。如街道、小巷、运输线,其他要素常围绕路来布置。

2.边界指不作道路或非路的线性要素。常由两个面的分界线。例如河岸、铁路路堑、围墙

所构成。

3.区域中等或较大的地段,这是一种二维的面状空间要素,人对其意识有一种进入“内部”

的体验。

4.节点城市中的战略要点,如道路交叉口、方向变换处;抑或城市结构的转折点、广场;

也可大至城市中的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

5.标志物城市中的点状要素,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考物,但不能进入,通常是明确而肯定的具体对象,如山丘、高大建筑物、构筑物等。

认知意象分析适用于小城市或大城市中某一地段的空间结构研究。采用实证调查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是一种虚实兼备的城市分析理论,易于在实践中采用。

4.6视觉分析

4.6.1人的审美偏好

自然:自然的环境或是自然因素比建筑因素更优越;

维护:看上去被照料和关心的环境;

开放和被限定的空间:被限定的开放空间,融合了有悦目元素的视野和景深;

意义/情境:激发美好联想的环境;

秩序:有组织协调性、一致性、易识别性和清晰性。

格式塔学派认为知觉经验具有服从于某些图形组织的规律。这些规律也叫做格式塔原则,主要有图形和背景原则、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完美图形原则等。客观刺激容易按以上的规律被知觉成有意义的图。

4.6.2序列视景分析

序列视景分析是一种设计者本人进行的空间分析技术。

两个理论基础:一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它认为,城市空间体验的整体由运动和速度相联系的多视点景观印象复合而成,但不是简单地叠加。其二是人的视觉心理现象,视觉是人最主要的感觉信息渠道,它约占人们全部感觉的60%。

具体过程是:在待分析的城市空间中,有意识地利用一组运动的视点和一些固定的视点,选择适当的路线对空间视觉特点和性质进行观察,记录的常规手段视拍摄序列照片、勾画透视草图和作视锥分析。

4.7 小结

图-底理论:在这种方法中,对城市形式的理解起源于对建筑实体和开放空间之间关系的分析。图-底分析是识别城市结构与空间秩序的有力工具,引发出静态的二维的空间概念。

关联耦合理论: 在这方法中,循环流线成为城市形态的发生器。关联性和运动性是它的主要贡献,但是对空间定义的需要则往往被低估。

场所理论:设计者已经逐渐认识到开放空间的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价值的重要性。文脉主义者强烈反对功能主义者脱离环境的抽象设计。

每一种理论都有它的优点,但是最佳途径是综合三者:理出实-空的结构性、组织相邻部分之间的联系,并且对人们的需要和特定环境的唯一性元素作出回应。整合了这些理论之后,城市景观的实体空间形式就被有效设计出来了。

4.8 实例分析

社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规划改造设计

市政广场改造规划设计

5. 影响场所的若干因素

5.1 可达性( Permeability)

只有使用者能够到达的场所才能提供给他们选择,因此可达性——即有多个可供选择的到达或穿越一个空间的路线——成为使场所具有生命力的中心问题。

任何场所的可达性依赖于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的可选择的路线,但是这些可选择的路线必须是可以被看见的,否则就只有已经了解这个地区的人们才能利用这些路线。因此可见的可达性是非常重要的。

场所由公共交通路线所包围,公共交通网络划分街区的方式、尤其是划分的尺度和形状对场所的可达性有很大影响。

分等级和尽端式的道路减少了可达性。

公共空间常因使用者不同被分隔成不同种类:例如机动车和步行者被限制在隔离开的交通路线,这样可达性就被降低了。在一些例子中,设计了一些不需过早建立的分隔。如果一开始赋予用地较高的可达性,那么此后由更深入的设计或管理可以实现适当的分隔。这给予将来的使用者支配场所的权利,一旦环境发生改变了他们还可以解除分隔

影响可达性的因素:

街区划分尺度

道路等级和尽端路的使用

步行/机动车隔离

公共/私人空间

5.2活力(Robustness)

伊恩·本特利(Ian Bentley)在《建筑环境共鸣设计》中,“活力”一词被表述为“影响着一个既定场所,容纳不同功能的多样化程度之特性”,“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用途的场所比起那些限制他们于单一固定功能的场所,可以提供给使用者更多的选择。能够提供这种选择机会的场所具有一种我们称作活力的特性”。

5.2.1 多用途

不同的用途导致多样的实体形式(室内或室外),并且不同的用途以不同的方式赋予场所多种涵义。

尽管态度不同,开发商和规划者却都希望拥有高效的环境。开发商关心经济效益,规划者希望环境在满足其他条件的同时要易于管理,两者的兴趣都体现在两个主要概念上:专门化和规模经济。总之,这些做法破坏了多样性。

5.2.2 经济

如果场地使用的费用便宜,就容易实现多种用途,反之如果费用昂贵,则用途较单一。

5.2.3 场地边界

空间的边界很重要,因为大多数活动都在那里发生;对大多数人、大多数场所来说,空间的边界才是场所。

有活力的元素通常在周边建筑的地面层。

沿边界布置活动

向邻近的室外开放空间延伸

看与被看

创造适当的调节小气候的设施

5.2.4 机动车与步行活动

只有当机动车交通量小于250辆每小时、且多数车辆的终点在区域内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共享街道”。“共享”概念下的区域内街道距离“普通”机动车道路的距离不应大于500米(1),区域内部的每条街道每50到60米就转换方向(2),一些小的方向转换或许也是必要的(3),为了降低机动车速,应鼓励双向交通。

[美]C.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

模式14 易识别的邻里

在一个社区内,交通越繁忙,把它看作安身立业之地的人就越少。居民不仅把交通繁忙的街道视为缺少个性,而且也感到沿街两侧的房屋同样缺少个性。

小交通量邻里每天2000辆/次

每高峰小时200辆次每小时双向15至20英里

居民在谈论“与邻居相处和互访”时说:

我感到象在家里一样。

在这条街上有许多和蔼可亲的人。

我不感到孤单寂寞。

居民在谈论“家的领域感”时说:

街道生活并不侵扰我的家……从街上带进来的只是一派欢乐。

我感到我的家扩展到整个街区。

中交通量邻里每天6000辆/次

每高峰小时550辆次每小时双向25英里

居民在谈论“与邻居相处和互访”时说:

你看得见邻居,但他们不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除了人们见面互致问候外,你不会再感觉到有任何社区交往了。

居民在谈论“家的领域感”时说:

这是一块中间地带——不需要任何思索。

大交通量邻里每天16000辆/次

每高峰小时1900辆次每小时单向35至40英里

居民在谈论“与邻居相处和互访”时说:

这不是一条友谊街——没有人会提供帮助。

人们上街总是提心吊胆,惴惴不安,因为来往车辆太多。

居民在谈论“家的领域感”时说:

这是没有个性的公共场所。

街上的噪音困扰着我的家庭。

5.3 可识别性(Legibility)

可识别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层次上:造型和使用模式。

一个场所可以在这两个层次上分别加以认知。例如,人们有可能明显地感觉到一个场所的造型,但仅仅是基于欣赏这个场所具有的美感。同样即使不去关注造型人们也可以领会到场所的使用模式。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场所的潜力,实体造型与使用模式必须相互补充。这对于外来的人尤其重要,他们要尽快地了解一个场所。

道路

a)道路的识别性很大程度受其剖面和平面上的围合性的影响;

周边围合元素的连续性影响道路的围合性。

b)建筑立面提供视觉信息,并标示出使用模式;

c) 第二层立面。

节点

a)围合性:与街道相同,节点的可识别性受剖面和平面上的围合性的影响。

入口位置避开转角处,节点可以被更直接地从道路引入。

提高空间限定性可能会造成视觉渗透性的损失

b)周边建筑立面:提供视觉信息、暗示出活动模式。

附录1:1979年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RTPI)提出的关于“好的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

1. 重“场所”(place),而不是重建筑物。

2. 多样性(variety),不仅在形式,也在内容。

3. 连贯性(contexturalism),指在旧城市进行城市设计时敏锐而仔细地对待历史的和现有的物质形体结构。

4. 人的尺度(human scale),以“人”为基本出发点,重视创造舒适的步行环境,重视地面层和人的视界高度范围内的精心设计。

5. 通达性(accessibility),使社会各个部分的各种人(不分年龄、能力、背景和收入)都能自由到达城市的各个场所和各个部分。

6. 易识别性(legibility),重视城市的“标志”和“信号”,这是联系人和空间的重要媒介。

7. 适应性(adaptability),指成功的城市设计应具有相当的可能性去适应条件的改变和不同的使用及机遇。

附录2:美国城市系统研究和工程公司(USRE)提出的城市设计标准(1977):1.与环境相适应(fit with setting),这是一项协调性的评价,包括与历史、文化要素的协调;

2.可识别性的表达(expression of identity),由使用者评价的,空间个性的视觉表达和社会功能的作用,强调视觉上的能够被认识;

3.通道和方向(access and orientation),包括出入口、路径、结构的清晰、安全,目标的方位和标识、指示等;

4.功能的支持(activity support),空间的领域限定,相应功能的明确性,以及与提供的设施相关的空间位置等;

5. 视景(views),研究原有的视景和提供新的视景;

6.自然要素(natural elements),通过对地貌、植被、阳光、水和天空景色所赋予的感受研究,保护、结合并创造富有意义的自然景色;

7.视觉舒适(visual comfort),保护视域免受不良因素的干扰。不良因素包括:眩光、烟、灰尘、混乱的招牌或光线、快速的交通和其他一切讨厌的东西;

8. 维护和管理(maintenance and care),便于使用团体维护、管理的措施,在设计中予以考虑和提供。

附录3:Maslow基于对人类动机研究,将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个阶段:生理需求:对温暖和舒适的要求

安全需求:感觉安全,远离伤害;

归属需求:举例来说,属于一个社区;

受尊敬的需求:感觉受他人尊敬;

自我实现的需求:对艺术表现和实现的需求。

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是要同时实现所有的人类需求,而不是分出先后。

附录4:人的心理距离

依据通常的情况,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

离、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是指两人的身体很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距离,一般间隔在15~45厘米之间,甚至可以紧挨在一起,亲密无间。这一距离适用于情人或夫妻间谈情说爱,也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是很要好的朋友之间谈话。这种距离只有最亲近的人才彼此允许进入,人们会象保护自己的财产一样保护着这个区域。

个人距离比亲密距离稍远一点,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间。其特点是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通常熟人朋友间的交谈多采用这种距离。在社交场合,某些人为了向对方表示一种亲近感也会采用这种距离。

社交距离的范围比较灵活,近可1米左右,远可3米以上。这种距离通常用于与个人关系不大的人际交往,例如小型招待会上,双方隔几步远打打招呼或寒喧几句便又分开。如果双方相互有吸引力,也可以缩短距离,可灵活掌握。

公共距离是指人们在公共场合的空间需求,除了公共汽车、电梯等特定场合外,一般都在3米以外,如公园散步、路上行走、在剧场前厅等候看演出,还有演讲者与听众、教师讲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等等。

新公共服务理论 讲义

一.背景 罗伯特?B?登哈特:现任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公共行政研究院院士并且担任美国许多 州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质量管理、战略规划与公共生产率等方面的咨询顾问。作为国际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登哈特博士曾经担任美国公共行政学(ASPA)会长、中佛罗里达大学公共行政系主任、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以及密苏里州长的生产率咨询委员会主席,她还就是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全国公共服务运动组织的创始人与第一任主席。登哈特博士,著述甚丰,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16本专著,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新公共服务》,《公共组织理论》等。 珍妮特?V?登哈特:现任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她的教学与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组织行为以及领导领域。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含义 1、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2、就是在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与新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 3、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与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替代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 4、就是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与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一种扬弃而非全盘否定。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 1、服务于公民,而不就是服务于顾客 公共利益就是就共同利益进行对话的结果,而不就是个人自身利益的聚集。因此,公务员不就是要仅仅关注“顾客”的需求,而就是要注重关注于公民并且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 (1)传统公共行政与当事人服务 要么就是服务的直接攻击,要么就是对个人行为或社团行为的规制。当事人被认为迫切需要帮助并且政府中的那些人通过公共项目的事实来努力提供她们所需要的帮助。 (2)新公共管理与顾客满意与对公民的优质服务 ·为顾客提供与企业的最佳服务相同的服务,这就是国家绩效评理的一个目标,民主政府的底线就就是责任,而不就是利润或公民满意,而且顾客服务并没有为责任提供一个练好的代表性测量标准。 2、追求公共利益 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就是要找到由个人选择驱动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切地说,它就是要创立共同的利益与共同的责任。 (1)传统公共行政与公共利益 ·在传统公共行政中,公共服务被认为就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技术过程,而且行政官员的权威就就是专长的权威。公务员服务于公众利益的最佳途径无疑就就是着重关注中立、效率以及政治与行政的严格分离。公共利益就是有民选的政策制定者来界定的,尽管行政官员在执行立法政策中解决特殊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时需要注意公共利益,但就是这种观念认为她们的裁量权应该受到限制。 (2)新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 当社会被视为一个市场的时候,那就假定个人对于商品、服务与政策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立的偏好,市场模式因而就没有为我们提供任何谈论人们如何就公共利益的愿景或社会的本质而奋争的途径。人们被视为就是她们自己的利益的最佳裁判,公共利益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它只就是在(作为顾客时)的公民在一个类似于市场的场所做出的个人选择时的副产品。 (3)新公共服务与公共利益 ·新公共服务认为,政府应该鼓励公民关注更大的社区,鼓励公民致力于超越早期的利益的事情并且愿意为自己的邻里与社区中所发生的事情承担个人的责任。倡导行政官员在促进公民界定公共利益与按照公共利益行事时应该扮演一种积极的角色,新公共服务还否定公共利益能够被理解为个人自我利益的聚合,其目标就是要超越自身利益进而发现共同利益,公共丽音并且按照共同利益即公共利益行事。 ·政府的角色在于确保公共利益居于支配地位,确保公共问题的解决方案本身及其产生的过程都符合正义、公正与公平的民主规范。报政府就是为实现诸如公平与公正这种价值的工具,其最重要的含义之一就就是政府的目标从根本上不同于企业的目标,这些差异使得那种仅仅把市场机制与关于信任的假定用作一种自利算计的观点至少就是可疑的,尽管有许多特征可以将企业与政府区分开,但就是,政府增进公民权与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责任则就是最重要

固体理论讲义1-周期性结构

第一章 周期性结构 1. 正格矢与倒格矢 晶体的第一重要特征是原子(离子、分子)的周期性排列 ------可用周期性点阵表示 点阵中任一格点的位置由正格矢决定: 332211→ →→→++=a l a l a l R l l 1, l 2, l 3是整数,a 1, a 2, a 3为点阵的基矢(或基平移)。 元胞:点阵的最小重复单元 1.由a 1, a 2, a 3组成的平行六面体被称为初基元胞。 2.每个元胞中平均只包含一个格点。 3.元胞和基矢的选择并非唯一。 元胞的体积:)(321→ → → ??=Ωa a a 魏格纳-赛茨元胞(W-S 元胞) 它是由一个格点与最近邻格点(有时也包括次近邻格点)的连线中垂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其中只包含一个结点。 它能更明显地反映点阵的对称性。 它具有所属点阵点群的全部对称性(旋转、反射、反演操作)。

倒格矢 由于元激发的状态都是由波矢来描述的----引入波矢空间及响应的点阵,即倒点阵。 倒点阵的基矢是由晶格点阵的基矢定义的: )3,2,1,((0 )(22=?? ?≠===?→ → j i j i j i b a ij i i ) π πδ 可求出: ) (2)(2) (2213132321→→→→→→→ →→ ?Ω =?Ω =?Ω=a a b a a b a a b πππ 在倒点阵中任一格点的位置矢: → →→→++=332211b n b n b n K n (n i 为整数) 称为倒格矢。 元胞的体积: )(321* → → → ??=Ωb b b 布里渊区: 相应的W-S 元胞作为倒点阵的元胞:在此多面体边界上的任意一点可由另一点加上一个倒格矢的平移达到。 当它的中心为原点时,W-S 元胞所包含的区域称为第一布里渊区,用BZ 表示,又称简约区 倒点阵与正点阵的关系 m l n R K i i i l n πππ22) 2(*3 ==?=ΩΩ∑→ → m 为整数 BZ 具有晶格点阵点群的全部对称性。

汽车理论复习资料

汽车理论复习资料 1.影响滚动阻力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滚动阻力系数与路面的种类、行驶速度以及轮胎的构造、材料、气压等有关。 2.轮胎的侧偏现象: 答:车轮都不是刚性的,车轮存在侧向弹性,即使侧向力Fy没有达到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极限,车轮的行驶方向也将偏离车轮平面的方向。 3.汽车在转弯时候和直线行驶阻力是否一致? 答:不一致。转向时受到纵、侧向力,会产生侧偏现象。转向时的滚动阻力f大于直线行驶时的滚动阻力f。 4.说明地面作用在轮胎的切向、纵向和侧向力有什么关系? 答:车辆在行驶中,路面对轮胎既有侧向力又有纵向力的作用。车轮在滚动过程中,地面对轮胎同时作用有侧向力和纵向力。 5.为提高汽车的动力性,4x2型汽车发动机前置时采用前轮驱动好还是后轮驱动好?为什 么? 答:从动力性角度考虑,4x2型汽车的前置前驱优于前置后驱。前置前驱的传动效率高于前置后驱的传动效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驱动力Ft更大。 6.超车时该不该换入低一档的排挡? 答:看情况。第一种是加油时还可以提速的则不换;第二种是油门踩足后速度仍提不起来则换到低一档的档位,因为在相同速度下低档位的后备功率高。 7.何谓汽车的动力因数D?如何利用动力特性图,找出汽车的最高车速和最大爬坡度。 答:动力因数D是一个既考虑了驱动力,又包括汽车重力,还包括空气阻力的综合性参数。其定义式为:D=(Ft-Fw)/G.。 8.什么是后备功率?如何根据汽车的功率平衡图确定汽车的动力性? 答:对应于某一车速V a下的Pe-(Pf+Pw)/ηt称为汽车的后备功率。 9.什么是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是哪些? 答: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完成运输工作能力称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有: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循环工况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10.轮胎对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有什么影响? 答:(1)其他条件相同,驱动力与轮胎半径成正比,而汽车行驶速度与轮胎半径成反比,(2)轮胎结构:子午线轮胎的f下降,普通斜交胎的f上升,子午胎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较好,相对可节油6%到8%,(3)轮胎气压:气压低于轮胎标准压时轮胎变形增大,滚动阻力f急剧增大,油耗上升,FΨ上升,动力性较好。 11.为什么公共汽车起步后驾驶员很快换入高档? 答:主要是减少后备功率达到省油的目的。即汽车起步后换入高档,此时发动机负荷率大,后备功率小,燃油经济性较高。 12.达到动力性最佳的换挡时机是什么?达到燃油经济性最佳的换挡时机是什么?二者是 否相同? 答:(1)动力性最佳的换挡时机:只要Ft-(Fw+Ff)达到最大时换挡。(2)燃油经济性最佳要求:发动机负荷率高,后备功率低。在最高档时后备功率低燃油经济性最佳。13.如何在汽车使用方面来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 答:(1)正确选择行驶速度:接近于低速的中等车速行驶的时候最经济。此时的Ua下降,Ft下降,Fw急剧下降,但负荷率低,油耗增加。Ua上升,负荷上升,但Ff+Fw急剧增加,则油耗也上升。(2)合理选择档位:同一道路和车速下,档位低则后备功率高,油耗增加。而档位高,后备功率低,利用汽车的惯性行驶。(3)挂车的应用:拖挂车后Ff+Fw

公共组织理论作业3(严选参考)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020170 课程名称公共组织理论评阅教师 第三次任务 共五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22分) 1.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机会和收入分配结果是否正当形成的主观判断。(对) 2.对于公共组织来说,它的公平价值体现在社会和组织两根不同的层面上。(对) 3.公共组织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之间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这种对立与统一既体现在社会层面上,又体现在集体层面上。(错) 4.在组织层面上,只有员工具有强烈公正感的组织才会有高效率。(对) 5.效益成为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价值观。(错) 6.经济和效益成为政府应当追求的重要价值。(错) 7.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兴起,是以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为标志的。 (对) 8.效率成为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价值观。(对) 9.公共组织的使命就是一个特定的公共组织对其“为什么存在”以及“做什么”等相关问题的精确、概括性的表述。(对) 10.公共组织的任务就是根据组织自身的使命表述而确定的组织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业务范围。 (对)11.组织的愿景是一个组织对其自身未来发展状况的一种描绘和勾勒,它回答的是组织成员经过努力工作所能够达到的一种未来的状态。(对) 二、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1.效率价值主要体现在( A ),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 A个人层面 B 国家层面 C 结构层面 D 集体层面 2.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弗雷德里克森,将( B )作为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 A 效率B社会公平 C 民主D法治

汽车理论复习

汽车理论复习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汽车理论复习资料 一、 1、汽车的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指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 3、汽车动力装置参数:指发动机的功率、传动系的传动比。 4、汽车的制动性: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的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5、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性的能力。 6、汽车的平顺性: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之内,平顺性主要根据乘员主观感觉的舒适性来评价。 7、汽车的通过性:指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等)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壕沟、台阶、灌木丛、水障等)的能力。 二、 1、汽车的制动性能主要由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来评价。

2、汽车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又受附着条件的限制。 3、车轮的滑动率越小,侧向力系数越大。 4、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其制动效能低,稳定性能好,反应时间短。 5、制动器温度上升后,摩擦力矩显着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热衰退。 6、汽车制动时,某一轴或两轴车轮发生横向滑动的现象称为侧滑。 7、制动时汽车跑偏的原因左右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和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 8、β曲线与I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称为同步附着系数,所对应的制动减速度称为临界减速度。 9、汽车重心向前移动,会使车辆过多转向量变小。 10、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3种类型:过多转向、中性转向和不足转向。 11、轮胎气压越高,则轮胎的侧偏刚度越大 12、由轮胎坐标系有关符号规定可知,负的侧偏力产生正的侧偏角。 13、当汽车的质心在中性转向点之前,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14、一般而言,最大侧偏力越大,汽车极限性能越好,圆周行驶的极限侧向加速度越高。 15、汽车横摆角速度的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16、在侧向力作用下,若汽车前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变动量较大,汽车趋于增加不足转向量,若后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变动量较大,汽车趋于减小不足转向量。

《公共组织理论》教学大纲

《公共组织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公共组织理论》是研究公共组织构成、建立、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公共组织理论以组织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为学科基础,探索公共组织特点与管理规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认识和把握公共组织运行的原理和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实践过程中公共组织的构建和管理问题,并且对于学好本专业其他课程也有较大帮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公共组织理论的基本知识、经典理论和前沿成果,掌握公共组织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并能够灵活运用公共组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剖析公共组织管理与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公共组织理论的基本研究领域,掌握公共组织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了解西方公共组织理论的发展、公共组织的外部环境、公共组织类型与结构、组织权力与运作、组织文化与形象、组织规模与边界、组织绩效与评估、组织学习与变革等内容要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公共组织理论的应用性和现实性,了解当代中国公共组织的发展状况。在实践方面能够对中国社会中的公共组织进行分析,具有基本的组织分析能力,能够对公共组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第一章导论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组织理论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以及对公共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本章重点:公共组织概念与分类;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异同;公共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 第一节组织与公共组织 一、组织概述 1.组织的内涵 2.组织的功能

3.组织的类型 二、公共组织的内涵 1.公共组织的含义 2.公共组织的特点 三、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 1.物质要素 2.非物质要素 四、公共组织的类型 1.政府组织 2.非政府组织 第二节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异同 一、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相同之处 1. 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 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都具有管理的一般职能 3. 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 二、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不同之处 1.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2.公共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3.公共组织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 4. 公共组织的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并受到高度监督 5. 公共组织的政治性倾向以及行为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6.公共组织的目标不易计量及责任的多元化 第三节公共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意义及方法 一、公共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 公共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公共组织 二、公共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 1.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组织理论的需要 2.是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 3.是推动公共组织发展的需要

组织理论与设计培训讲义

第一章 什么是组织:组织是由人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 具体包括以下四点要素:1.是社会实体;2.有确定的目标;3.有精心设计的结构和协调的活动系统;4.与外部环境相联系。 与组织卓越相关的因素:1.战略方向:接近顾客,迅速反应,明确经营重点 和目标 2.高层管理:领导者愿景,行动上偏好,远见 3.组织设计:简单的结构,精简的人员,分权化以增,强创业精神 4.公司文化:信任的气氛,核心价值观的建立 组织的有效性:是指组织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衡量组织有效性的传统方法:系统资源方法内部过程方法目标内 部过程方法 第二章 组织结构的权变因素:战略、环境、技术、规模 机械式组织:也称官僚行政组织,综合使用传统组织设计原则的自然产物。 特点:提倡高度复杂化、高度正规化、高度集权化。 认为组织结构应该象高效率的机器,以规则条例和正规化作为润滑剂;人性和人的判断应该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因为它会产生非效率和不一致,尽量避免模糊性,强调标准化和稳定性。 有机式组织:也称适应性组织,是松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组织结构形式。 特点: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分权化 不具有标准化的工作和规则、条例,员工多是职业化的;保持低程度的集权机械组织与有机式组织的对比:1.机械式组织:严格的层级关系,固定的职责,高度的正规化,正式的沟通渠道,集权的决策 2.有机式组织:合作(纵向的和横向),不断调整的职责,低度的正规化,非 正式的沟通渠道,分权的决策 组织结构的类型:(一)直线制(二)职能制(三)直线-职能制(四)事业 部制(五)矩阵制(六)网络型组织(Network Structure) 第四章 组织结构:组织内部各个有机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亦可称

固体理论讲义二-声子

1. 晶格动力学 本节用经典力学的方法讨论完整晶格中原子(离子)绕平衡位置的振动 -晶格振动 晶体的元胞数为N ,原子质量为M ,原子的位置: )()(t u R t X l l l += )(t u l 则代表此原子的位移。 晶格振动的总动能 z y x u u M T l l l ,,2 1 ,== ? ? ∑αα α α 总势能为 ...)',(2 1 )(',',0+Φ+ Φ+ Φ=Φ∑∑∑ β α α β αβα α αl l l l l l u u l l u l ),'()',(0)(0 '20 0l l u u l l u l l l l βαβ ααβ α αΦ=???? ? ???Φ ?=Φ=???? ???Φ ?=ΦΦ的势能。 为常数,是平衡位置时 由于晶体的平移对称性 )'()'()',(l l l l l l -Φ=-Φ=Φβααβαβ )'(l l -Φαβ代表 l ’元胞中原子沿β方向移动单位距离时对l 元胞中原子作用力 沿α方向的分量,称为力常数 ∑=-Φ' 0)'(l l l αβ 因为当整体作刚性运动(即每个原子均作ααv u l =)时,晶格中任一原子受到其它原子作用力之总和为零;即 )'()'()(''' =? ?? ???-Φ-=-Φ-=?Φ?- =∑∑∑ββαββ β αβα αv l l u l l u l F l l l ------------------------- 略去Φ展开的三次方

∑∑ ∑ ? =-Φ+ = ?Φ+=α α αβ β ααβα α α,,'' ,)'(2 121l l l l l l l l l u M p u u l l p p M T H 由正则方程 可得系统的运动方程 ββ αβα',')'(l l l u l l u M -Φ-=∑?? 利用平移对称性及布洛赫定理 α α0u e u l R ik l ?= 对于确定的k ,运动方程的解表现出下列特征: (1) 各元胞中原子振动的方向相同,振幅相等。 (2) 有特定的相位关系,按l ik R e ?变化 --------- 令α α k U u =0对应于用波矢k 标记的特解 z y x U k D U k k ,,,)(=-=∑?? βαβ β αβα ∑?-Φ≡ l R ik l e l M k D )(1)(αβαβ-------3?3动力学矩阵,为实的厄米矩阵。 其对角化方程为 αββ αβωk k e e k D 2)(=∑ ω为振动频率,由久期方程 0||)(||det 2=-αβαβδωk D 可求出3个本征频率和本征向量 ),,(321;)(==σωωσ σk e k σ k e 满足正交性和完备性条件 t i k k e e U ωαα-~ 结合以上方程可知: ] [1~ t R k i k l l e e N u ωα α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讲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稿) 导语 1.正确理解和对待学习的“知识” 有的知识作为工具,用于谋生;有的知识,是为了净化心灵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越高,与经济利益越远。越来越接近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心灵。 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为我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让我们站得更高,视野更开阔,更好的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 视频资料:马克思的伟大人格风范 这个视频启示,马克思他有卓越的才华,完全可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他却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身于一项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事业,并为此创造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活动。恰恰表明了马克思的无私和伟大之处。 图片:马克思的墓志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60% ?平时成绩占40% 平时成绩衡量指标: ?学习态度表现占10%(出勤率、发言效果、听课状态) ?实践成绩占30%(原创,有新意,格式符合要求) 3.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课堂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共3学分。 教材的结构 包括绪论和七章内容。绪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介绍;后七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讲解,其中,又包括了三个部分。

第一至第三章是哲学部分;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形而上,从现象探究其根本,即追根溯源。如大千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没有规律可循?等等问题。 第四至五章是政治经济学部分;剖析了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即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阶段性爆发的根源,即私有制的存在导致全社会生产存在盲目性,解决的出路是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第六至第七章是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描绘了马克思对未来的理想社会的憧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认识马克思主义从认识马克思开始 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 20世纪末,当人类即将进入新千年之际,开始盘点过去的一千年。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在一千年的历史天空中,风云人物和思想大师如群星闪烁。马克思能被人们看做是其中最亮的一颗星辰,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马克思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 视频资料:卡尔马克思 这个视频启示,马克思被西方媒体先后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最伟大的德国人”“全球最伟大的哲学家”确实实至名归。他有卓越的才华,完全可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他却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身于一项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事业,并为此创造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活动。恰恰表明了马克思的无私和伟大之处。 马克思的墓志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

汽车理论复习资料

汽车理论复习资料 一、 1、汽车的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指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 3、汽车动力装置参数:指发动机的功率、传动系的传动比。 4、汽车的制动性: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的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5、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性的能力。 6、汽车的平顺性: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之内,平顺性主要根据乘员主观感觉的舒适性来评价。 7、汽车的通过性:指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等)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壕沟、台阶、灌木丛、水障等)的能力。 二、 1、汽车的制动性能主要由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来评价。 2、汽车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又受附着条件的限制。 3、车轮的滑动率越小,侧向力系数越大。 4、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其制动效能低,稳定性能好,反应时间短。 5、制动器温度上升后,摩擦力矩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热衰退。 6、汽车制动时,某一轴或两轴车轮发生横向滑动的现象称为侧滑。 7、制动时汽车跑偏的原因左右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和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 8、β曲线与I 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称为同步附着系数,所对应的制动减速度称为临界减速度。 9、汽车重心向前移动,会使车辆过多转向量变小。 10、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3种类型:过多转向、中性转向和不足转向。 11、轮胎气压越高,则轮胎的侧偏刚度越大 12、由轮胎坐标系有关符号规定可知,负的侧偏力产生正的侧偏角。 13、当汽车的质心在中性转向点之前,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14、一般而言,最大侧偏力越大,汽车极限性能越好,圆周行驶的极限侧向加速度越高。 15、汽车横摆角速度的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16、在侧向力作用下,若汽车前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变动量较大,汽车趋于增加不足转向量,若后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变动量较大,汽车趋于减小不足转向量。 三、 1、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发动机发出的扭矩tq T ,变速器的传动比g i ,主减速器传动比0i ,传动系的传动效率T ,空气阻力系数D C ,迎风面积A ,滚动阻力系数f ,汽车总质量G 等。

新公共服务理论 讲义 (1)

一.背景 罗伯特?B?登哈特:现任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公共行政研究院院士并且担任美国许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质量管理、战略规划和公共生产率等方面的咨询顾问。作为国际着名的公共行政学家,登哈特博士曾经担任美国公共行政学(ASPA)会长、中佛罗里达大学公共行政系主任、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以及密苏里州长的生产率咨询委员会主席,他还是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全国公共服务运动组织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席。登哈特博士,着述甚丰,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16本专着,其中有代表性的着作包括:《新公共服务》,《公共组织理论》等。 珍妮特?V?登哈特:现任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她的教学和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组织行为以及领导领域。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含义 1、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2、是在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 3、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替代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 4、是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一种扬弃而非全盘否定。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 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 公共利益是就共同利益进行对话的结果,而不是个人自身利益的聚集。因此,公务员不是要仅仅关注“顾客”的需求,而是要注重关注于公民并且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1)传统公共行政与当事人服务 要么是服务的直接攻击,要么是对个人行为或社团行为的规制。当事人被认为迫切需要帮助并且政府中的那些人通过公共项目的事实来努力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 (2)新公共管理与顾客满意和对公民的优质服务 ·为顾客提供与企业的最佳服务相同的服务,这是国家绩效评理的一个目标,民主政府的底线就是责任,而不是利润或公民满意,而且顾客服务并没有为责任提供一个练好的代表性测量标准。 2、追求公共利益 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找到由个人选择驱动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切地说,它是要创立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责任。 (1)传统公共行政与公共利益 ·在传统公共行政中,公共服务被认为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技术过程,而且行政官员的权威就是专长的权威。公务员服务于公众利益的最佳途径无疑就是着重关注中立、效率以及政治与行政的严格分离。公共利益是有民选的政策制定者来界定的,尽管行政官员在执行立法政策中解决特殊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时需要注意公共利益,但是这种观念认为他们的裁量权应该受到限制。 (2)新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 当社会被视为一个市场的时候,那就假定个人对于商品、服务和政策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立的偏好,市场模式因而就没有为我们提供任何谈论人们如何就公共利益的愿景或社会的本质而奋争的途径。人们被视为是他们自己的利益的最佳裁判,公共利益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它只是在(作为顾客时)的公民在一个类似于市场的场所做出的个人选择时的副产品。 (3)新公共服务与公共利益 ·新公共服务认为,政府应该鼓励公民关注更大的社区,鼓励公民致力于超越早期的利益的事情并且愿意为自己的邻里和社区中所发生的事情承担个人的责任。倡导行政官员在促进公民界定公共利益和按照公共利益行事时应该扮演一种积极的角色,新公共服务还否定公共利益能够被理解为个人自我利益的聚合,其目标是要超越自身利益进而发现共同利益,公共丽音并且按照共同利益即公共利益行事。 ·政府的角色在于确保公共利益居于支配地位,确保公共问题的解决方案本身及其产生的过程都符合正义、公正和公平的民主规范。报政府是为实现诸如公平和公正这种价值的工具,其最重要的含义之一就是政府的目标从根本上不同于企业的目标,这些差异使得那种仅仅把市场机制和关于信任的假定用作一种自利算计的观点至少是可疑的,尽管有许多特征可以将企业和政府区分开,但是,政府增进公民权和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责任则是最重要的差异之一,而且它也是新公共服务的一块基石。

03讲义固体废物的破碎与细磨

第三学习单元第三学习单元(6 课时):固体废物的破碎和细磨3.1 固体废物的破碎,破碎、机械强度、机械能破碎方法 3.2 固体废物的细磨,细磨的原理与方法、细磨设备 3.3 固体废物的低温破碎 本学习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固体废物的破碎方法及设备 固体废物低温破碎的原理及方法 3.1固体废物的破碎 3.1.1导言 1、为什么要学习本单元? 让大家了解破碎的定义与目的、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的概念和破碎方法、破碎方法的选择、破碎产物的特性表示法、细磨原理和方法。 2、本单元学习内容 破碎的定义、目的,机械强度的概念、机械能破碎方法、破碎方法的选择,破碎比、破碎段、破碎流程、破碎产物的特性表示法,破碎机械、细磨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低温破碎、湿式破碎。

3、学习目标 掌握破碎的定义与机械强度的概念,了解破碎机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固体废物破碎的基础理论;了解固体废物破碎的基本方法。 3.1.2破碎的基础理论 1、破碎的定义 通过外力克服固废破坏物体点间内聚力使大块分裂为小块即破碎,进一步分裂为细粉即磨碎。 2、破碎的目的和意义 有利于三化处理。固体废物经破碎之后,尺寸减小,粒度均匀,有助于固体废物的焚烧、堆肥和资源化利用处理;固体废物经破碎之后,体积减小,容重和密实性增加,便于运输、压缩、贮存和高密度填埋及土地还原利用等;固体废物经破碎之后,有助于不同组分单体分选与回收利用。 3、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和破碎方法 (1)机械强度的概念 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是指固体废物抗破碎的阻力。通常用静载下测定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来表示。 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弯强度>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250MPa坚硬固体废物; 40-250MPa中硬固体废物; <40MPa软固体废物。

汽车理论作业汇总(复习资料)

汽车理论 Editor by D_san 第一章汽车动力性 一名词解释: 1、发动机的使用外特性曲线: 带上全部附件设备,将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在最大供油位置),测试发动机转矩,油耗率b和转速n之间的关系。 2、滚动阻力系数:是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 3、附着率:驱动轮所受的地面切向力Fx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Fz的比值Cφ,它是指汽车直线行驶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所需求的最低的附着系数。 4、动力因数:D=Ft-Fw/G 5、汽车的功率平衡图:若以纵坐标表示功率,横坐标表示车速,将发动机功率Pe,汽车经常遇到的阻力功率对车速的关系曲线绘在坐标图上。 二填空题: 1、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附着力。 2、驱动力系数为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3、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它对平均行驶车速有着很大影响。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能力。 4、汽车的驱动力是驱动汽车的外力,即地面对驱动轮的纵向反作用力。 5、车速达到某一临界车速时,滚动阻力迅速增长,此时轮胎发生驻波现象。 6、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分为压力阻力与摩擦阻力两部分。压力阻力分为: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和诱导阻力四部分。形状阻力占压力阻力的大部分。 7、汽车的动力性能不只受驱动力的制约,它还受到轮胎与地面间附着条件的限制。 三问答题: 1.如何用弹性轮胎的弹性迟滞现象,分析弹性轮胎在硬路上滚动时,滚动阻力偶矩产生的机理? P8,一二段,图1-9,1-10. 2.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有哪些?

发动机发出的扭矩F tq ,变速器的传动比ig ,主减速器传动比i 0,传动系的传动效率ηT ,空气阻力系数C D ,迎风面积A ,活动阻力系数f ,汽车总质量G 等。 四 计算题: 1、后轴驱动的双轴汽车在滚动阻力系数f=0.03的道路上能克服道路的上升坡度角为20度。汽车数据:轴距L=4.2m ,重心至前轴距离a=3.2m ,重心高度hg=1.1m ,车轮滚动半径r=0.46m 。问:此时路面的附着系数值最小应为多少? 解:Fz 1=G (b/Lcos α-h g /Lsin α)-G ·rf/L`cos α Fz 2= G (a/Lcos α-h g /Lsin α)+G ·rf/L`cos α φ min =C φ2=Fx 2/Fz 2=F f1+Fw+Fi+Fj/Fz 2=(F z1·f+G ·sin α+m ·du/dt )/Fz 2=(Fz 1·f+G ·sin α)/Fz 2 2、汽车用某一挡位在f =0.03的道路上能克服的最大坡度Imax =20%,若用同一挡位在f =0.02的水平道路上行驶,求此时汽车可能达到的加速度的最大值是多少?(δ=1.15 且忽略空气阻力) 解:α=artan0.2, 汽车能产生的最大驱动力:Ft max =G ·f 1·cos α1+G ·sin α1=G ·f 2+δ·G/g ·du/dt max 上式移项: (du/dt )max = (f1?cos α1+ ?sin α1-f2)·g/δ= 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汽车比功率:是单位汽车总质量所具有的发动机功率。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三方面的问题。 3.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等速行驶工况没有全面反映汽车的实际运行情况,各国都制定了一些典型的循环行驶试验工况来模拟实际汽车运行状况。 4.试分析主传动比i0的大小对汽车后备功率及燃油经济性能的影响? 根据公式u a =0.377·r n /i o i g 知不同i o 时的汽车功率平衡图中的3条线,i o1

固体能带理论综述

半导体物理学 ——固体能带理论综述 班级:材料物理081401 姓名:薛健 学号:200814020122

固体能带理论综述 摘要:本文综述了固体能带理论中的布洛赫定理、一维周期场中电子运动的近自由电子近似、包络函数模型(平面波展开方法)等基本理论。还介绍了采用了包络函数法和近自由电子近似法来计算其能带结构。可以看出,采用包络函数方法外推势能分布为体材料的势能分布时得到能带结构与利用准自由电子近似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另外,外推势能分布近似成为有限深势阱时与用超越方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而采用近自由电子近似方法在外推势能分布为量子阱的势能分布时与直接采用近自由电子近似来处理小带阶的量子阱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能带理论,包络函数,近自由电子近似 一、引言 能带理论[1]是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期,在量子力学运动规律确定以后,它是在用量子力学研究金属电导理论的过程中开展起来的。最初的成就在于定性地阐明了晶体中电子运动的普遍性的特点。例如,在这个理论基础上,说明了固体为什么会有导体、非导体的区别;晶体中电子的平均自由程为什么会远大于原子的间距等。在这个时候半导体开始在技术上应用,能带理论正好提供了分析半导体理论问题的基础,有利地推动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后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能带论的研究从定性的普遍规律到对具体材料复杂能带的结构计算。到目前,计算材料能带结构的方法有:近自由电子近似法、包络函数法(平面波展开法)[2,9,10,13]、赝势法[3,6]、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法[4,5, 7, 8, 11]、 K.P方法[12]。人们用这些方法对量子阱[2, 8, 9,10]。量子线[11,12,13]、量子点结构[16, 17]的材料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取得了较好计算结果。使得对这些结构的器件的设计有所依据。并对一些器件的特性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固体能带论指出,由于周期排列的库仑势场的祸合,半导体中的价电子状态分为导带与价带,二者又以中间的禁带(带隙)分隔开。从半导体的能带理论出发引出了非常重要的空穴的概念,半导体中电子或光电子效应最直接地由导带底和价带顶的电子、空穴行为所决定,由此提出的P-N结及其理论己成为当今微电子发展的物理依据。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具体形态与晶格结构的对称性和价键特性密切相关,不同的材料〔如Si,Ge与GaAs,InP)能带结构各异,除带隙宽度外、导带底价带顶在k空间的位置也不同,GaAs,InP等化合物材料的导带底价带顶同处于k 空间的中心位置,称为直接带隙材料,此结构电子-空穴的带间复合几率很大,并以辐射光子的形态释放能量,由此引导人们研制了高效率的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器,在光电子及光子集成技术的发展中,其重要性可与微电子技术中的 晶体管相比拟。 二、布洛赫定理[1] 能带理论的出发点是固体中的电子不再束缚于个别的原子,而是在整个固体内运动,称为共有化电子,在讨论共有化电子的运动状态时假定原子实处在其平衡位置,而把原子实偏离平衡位置的影响看成微扰,对于理想晶体,原子规则排列成晶体,晶格具有周期性,因而等效势场V (r)也应具有周期性。晶体中的电子就是在一个具有晶格周期性的等效势场中运动,其波动方程为: (1)

《公共组织学》讲义

《公共组织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一)组织与公共组织 1、组织的定义:组织是人们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按照特定的结构方式和活动规律结合起来的开放性的、动态的人类共同体。它是包括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行为和组织环境等基本要素在内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人类组合系统。 2、公共组织的含义:广义的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的组织。狭义的公共组织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1)静态的公共组织结构。(2)动态的公共组织过程。(3)生态的公共组织环境。(4)心态的公共组织意识。 3、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组织人员;(2)物质因素;(3)职能目标;(4)机构设置; (5)职位设置;(6)权责划分;(7)法制规范;(8)技术和信息。 4、公共组织的分类: (1)以组织目标分:互益性组织、营利性组织、服务性组织、公益性组织。 (2)以所拥有的公共权力的强制性大小划分: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3)我国: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政协组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 5、公共组织的特征: (1)公共性;(2)政治性;(3)法治性;(4)权威性;(5)广泛性;(6)独占性。6、公共组织的功能:(1)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2)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人员的归属。(3)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支点。 (二)公共组织的研究途径 1、管理途径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公共组织的:一是从管理功能及过程来考察公共组织,从组织活动的程序和技术上来界定公共组织;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成为公共组织的主要价值。 2、政治途径:(1)多元主义;(2)自主性(3)与立法机构的联系(4)分权 3、法律途径:(1)独立性(2)委员会形式(3)替代性争端解决 4、政策途径:(1)公共治理构成一个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之间不断循环的政策周期。 (2)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是不可分的。 (3)分权的政策执行比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更有效。 (4)政策周期主要是政治过程,而不是管理效率。 (5)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网络比科层组织效率更高。 5、文化途径:从文化途径来研究公共组织,强调人的主观方面的改变。 6、网络途径

物理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目录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 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7)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2)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702) 一、学科简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通过对物质微观结构及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能进行设计、表征、分析,达到对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认识,从而实现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并利用规律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目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物理学形成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等学科方向,这些学科方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 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5年开始与吉林大学等学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权,2001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3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资助学科,2006年被确定为吉林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物理学一级学科2010年获硕士学位授权,2011年确定为吉林省“十二五”期间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高等学校“重中之重”建设学科。物理学科在纳米功能材料、半导体光电子学及器件、凝聚态物质理论、界面物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本学科现拥有吉林省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培育)1个。本学科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教师队伍中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1人。本学科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先后有9人在国外高校访学或攻读博士学位,聘请中科院院士等10余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多次组织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扎实的物理学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术素养,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胜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本专业有关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从事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等领域的教学、科研或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外文文献,能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和论文写作。 4.具有实验室工作的基本技能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