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课件

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课件

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课件
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课件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个体经营的农业模式B.均田制的推行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下列诗句摘于人民版必修二教材,能够反映宋代是一场“商业革命”的是()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C.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3.下列史料最能反映中国古代市场空间拓展的是()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一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

B.“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

C.“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

D.“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4.晋商票号取名讲究,如“日升昌”、“合盛元”、“协同庆”、“大德通”等。这些票号名称的内涵不包括()

A.兴旺发达的诉求B.放眼世界的胸怀

C.诚实守信的理念D.和气生财的寓意

5.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它()

①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的经济状况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

③表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④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据考古研究表明,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隋唐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而唐都长安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A.时代赋予坊市制度不同的内涵

B.历代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

C.汉代的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

D.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7.2015、2016年分别县农历的羊年、猴年,传统历法由每一年都对应一个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生肖”形象,与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生肖”文化形成关联最密切的是()

A.古代中国畜牧业发达B.古代城市商品货币关系繁荣

C.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D.西方海洋商业文明的传人

8.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男女平等的社会状况B.资本主义萌芽

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10.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纱厂”。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政府扶持,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抵御外侮

1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B.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2.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之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此举()

A.有利于中国近代海军的起步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C.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D.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13.图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其中阐述的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客观因素是()

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

14.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广告业一度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1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贸中心地位

B.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C.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D.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16.小李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形容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那么,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历史时期是()A.洋务运动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人民解放战争期

17.如图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③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④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8.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经济政策 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完全否定D.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19.旧中国是“一个连铁打都需要进口的国家”,为了改变落后状况,新中国决定进行()A.三大改造 B.工业化建设C.“大跃进”运动D.改革开放

20.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标志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2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

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等于

宣布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核心部分﹣﹣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的抛弃。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的史实是()

A.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有市场化取向

B.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原有禁忌

C.中国市场经济抛弃了公有制和计划体制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和创新

22.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商品经济发展──追求贵金属黄金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量增加

C.欧洲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追求贵金属黄金──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23.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①立足于文明史观②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25.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6.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27.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

这是真的吗?其依据

是什么?()

A.真的,新经济政策

B.假的,余粮收集制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D.真的,余粮收集

28.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

家公式。”这一观点()

A.较客观的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B.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D.完全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29.“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

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材料中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

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B.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C.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

D.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30.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该表反映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是()

A.扩大政府开支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善交通事业 D.发展基础工业

31.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

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

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

B.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

C.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

D.解决了私人工厂生产的盲目性

32.有学者认为,美国克林顿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经济政策属于新版的罗斯福新政。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的关系问题

C.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彻底解决了失业问题

D.都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奇迹,消除了经济危机

3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这些规定实质上反映了美国()A.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债权国B.操纵了国际贸易

C.取得了对国际金融的支配权 D.操纵了世界各国货币发行权

34.维克多?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

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从根本上揭示欧洲发展趋势的是()

A.货币一体化B.国家一体化C.经济一体化D.军队一体化

35.“TPP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2015年10月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等12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达成一致,该组织被一些学者称作“经济北约”。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A.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

B.亚太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C.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与集团化的产物

D.战后经济体系化制度化发展的里程碑

二、本试卷包括3道题,第36-38题,36题24分,37题29分,38题27分

36.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中国“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不同

时期的城市折

射出当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材料二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族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更强大的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材料三《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因素。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3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

材料一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惟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

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

(2)依据材料二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3)罗斯福总统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发表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给予了罗斯福总统极高的评价。试结合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际形势,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给罗斯福这样高的评价。

(4)1992年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使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财政赤字递减,经济增长加快,呈现繁荣景象。从罗斯福新政和克林顿改革取得的成效中,你认为政府应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38.16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全新的发展态势。

(1)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影响16~17世纪世界海上航线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概括1800年前后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状况。

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简表

(3)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并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个体经营的农业模式B.均田制的推行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考点】24: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侧重于考查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解答】A.个体经营的农业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B.均田制推行的时间是北魏至唐中叶,故排除;

C.铁器和牛耕使用的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但是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D.“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再结合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所以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故正确;

故选D.

2.下列诗句摘于人民版必修二教材,能够反映宋代是一场“商业革命”的是()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C.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考点】2N:宋朝的商业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选项的分析,结合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解答即可.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商业革命”主要是指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正是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的表现,故D

项正确.

A项反映的是农业方面的史实,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B项反映的是唐朝商业的繁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C项反映的是夜市的出现,是在唐朝,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3.下列史料最能反映中国古代市场空间拓展的是()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一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

B.“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

C.“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

D.“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考点】2R:古代市的变迁.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市的变迁.需要掌握市打破了地点的限制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抓住关键信息“中国古代市场空间拓展”和选项的分析理解.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中国古代市场空间拓展”可知,反映的是市打破了地点的限制,A项强调的是商品要标明价格,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B项强调的是商业经营时间的延长,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C项体现的是市场经营场所的拓展,符合题意.

D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C.

4.晋商票号取名讲究,如“日升昌”、“合盛元”、“协同庆”、“大德通”等。这些票号名称的内涵不包括()

A.兴旺发达的诉求B.放眼世界的胸怀

C.诚实守信的理念D.和气生财的寓意

【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帮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日升昌”、“合盛元”、“协同庆”、“大德通”这些票号名称的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日升昌”、“合盛元”、“协同庆”、“大德通”可知ACD三项符合这些票号名称的内涵,不符合题意.

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不可能有放眼世界的胸怀,故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5.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它()

①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的经济状况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

③表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④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考点】2Z: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需要掌握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的解读与分析,注意表格中居民职业结构的比例.

【解答】从手工工场主和雇主的出现可知,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商品经济的新发展,故②④正确.

表格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经济的状况,故①错误.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是在19世纪60、70年代,故③错误,故C项正确.

故选C.

6.据考古研究表明,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隋唐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而唐都长安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A.时代赋予坊市制度不同的内涵

B.历代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

C.汉代的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

D.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考点】2R:古代市的变迁.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市的变迁.需要掌握汉代和唐朝市的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汉代和唐朝市的状况解答即可.本题的易错点在于:①误解“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隋唐更大”而误选B项;②没有根据题意回答本质问题而误选.

【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汉朝实行抑商政策,东西两市规模虽比隋唐“更大”,但两市不设在城中心,而设在西北角,“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并用墙围起来,以便于官府的控

制和管理,且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不利于商业的发展;而唐朝“长安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反映了封建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对商业管理的相对宽松,由此可知,不同时期坊市制度内涵不同,故A项正确.

市坊制度到宋代开始被打破,故B项错误.

C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D项在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A.

7.2015、2016年分别县农历的羊年、猴年,传统历法由每一年都对应一个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生肖”形象,与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生肖”文化形成关联最密切的是()

A.古代中国畜牧业发达B.古代城市商品货币关系繁荣

C.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D.西方海洋商业文明的传人

【考点】2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需要掌握中国农业的特点以及与农业资源的关系.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传统历法由每一年都对应一个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生肖’形象”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解答】根据材料“传统历法由每一年都对应一个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生肖’形象”和图示,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以农耕文明为主,这些生肖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故C 项正确.

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BD两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C.

8.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2N:宋朝的商业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宋朝的商业发展,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宋朝开创以来,即治坑矿、组织茶盐开发.因而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民间经济受到刺激,突飞猛进,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

【解答】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故①错误;

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故②正确;

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故③正确;

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④错误.

故选C.

9.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男女平等的社会状况B.资本主义萌芽

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考点】26: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但并不是男人只会耕地,女人只会织布.

【解答】通过材料中“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说明男子如果本来就长期重复的做麻缕机织之事,也许有些女子还不如男子熟练;“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说明在耕作方面女子也不一定输给男子,这也说明了当时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

故选C.

10.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纱厂”。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政府扶持,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抵御外侮

【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解答】“天地之大德曰生”“大生纱厂”表明他关注的是民生,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1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B.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考点】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近代中国之前,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鸦片战争之後,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内部的逐渐变革,农村经济中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开始发生解体,出现了“纺”与“织”分离的现象,这种分离体现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解答】联系四幅图片反映的经济现象,可知传统自然经济走向解体,新兴机器工业在中国产生,即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故D正确;

ABC概括不全面,故ABC错误.

故选D.

12.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之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此举()

A.有利于中国近代海军的起步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C.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D.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解答】“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之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有利于

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13.图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其中阐述的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客观因素是()

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

【考点】D1: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1929年经济危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

【解答】A.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时间是1933年,材料中的经济政策,应该是国家对经济进行控制管理,体现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从1935年开始的.B.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也是从1935年开始的.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1937年.

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只有1929年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才会促使当时中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减少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破坏.

故选D.

14.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广告业一度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考点】GJ: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学生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表现来分析材料.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1956年我国广告一度消失,主要是由于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同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国家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定价,不需要广告.并不是由于物资的匮乏.

B.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商品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没有市场竞争,所以不会出现广告.

C.三大改造,只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取缔广告.

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当时是国家统一销售,并不是企业直销.

故选B.

1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贸中心地位

B.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C.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D.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考点】2Z: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需要掌握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实和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各种因素,中国缺乏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土壤、基础.“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指的是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历史2018.7 本试卷共10 页,共100 分。考试时长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45 分) 1.图1所示青铜器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是我国辉煌青铜时代的杰出代表。它铸造于 A.商周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图1 ”这称颂的是 。 2.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 “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A.漕渠B.白渠C.龙首渠D.都江堰 3.《考工记》一书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生产工具、兵器、量器、制革、染色等方面的生产技术,书中不仅有详 备的技术规范,还明确表明从事技术劳动的是“百工” (工匠),百工之上有专职官员管理。这表明 ①先秦时期“百工”地位高②《考工记》有官方色彩 ③先秦时期我国手工业发达④民间手工业的曲折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两汉时期,中国逐渐建立完善以祭祀农神和籍田为中心的农事祀典制度,形式有封禅、请雨、立春礼、立秋 礼、祠社稷等。这反映了 A.当时农业技术的进步 B.“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此确立 C.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 D.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基本特征 探究历史知识内在逻辑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思维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A.耕耙耱技术的普及 B.垄作法的应用 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代田法的推广

6.“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这首诗描述的农具是 7. 北宋前期,在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飞钱 B. 瓦子 C. 交子 D.票号 8.下列各项中,符合元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是 A.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B.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五大名窑 C.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D.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主导 “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禁商犹易,禁寇实难,此诚 9.明朝福建巡抚许孚远上书说: ”据此可知,他的主张是 不可不亟为之虑。 A.开放海禁 B.闭关锁国 C.平定倭寇 D.盐铁官营 10. 图2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图2 11.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1866 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两者都是 A.清政府的官办企业B.近代企业中的典型代表 C.官僚资本主义企业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2.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 A.东南沿海 B.中原地区 C.长江沿岸 D. 东北地区 13.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 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工后, 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 万匹。这说明洋务企业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D.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14.中国近代史上“断发易服”的主张始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期间 C. 戊戌变法期间 D. 辛亥革命期间

2019年最新题库 年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37)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近代最早在中国建立租界的是______国,最早在中国强占租借地的是________国。 2. _____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3. 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________政变,垂帘听政;1898年慈禧太后又发动政变,史称_________。 4. 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革命新的内容,即在反对_________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______的斗争。 5. 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割占台湾及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 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位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言论反映的本质观点是,通过鸦片战争使英国 A.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 使对华鸦片贸易合法化 C. 使对华的正当贸易得到保护 D. 获得倾销商品的广阔市场 2.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清军装备落后 B.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C. 封建制度的腐朽 D. 英国势力的强大 3. 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A. 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B.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变化 4.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建在 A. 南京 B. 北京 C. 广州 D. 天津

5. 总理衙门建立以后,清政府任命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为英国人 A. 赫德 B. 李威利 C. 戈登 D. 华尔 6.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是 (1)阶级矛盾的激化 (2)外国经济侵略的加深 (3)自然灾害严重 (4)西方宗教思想的煽动 A. (1) B. (1)(2) C. (1)(2)(3) D. (1)(2)(3)(4) 7. 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洪秀全称“天王” C. 太平军在永安建制 D.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8. 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的依据是 A. 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 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 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 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9.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 仿制西方武器,振兴清朝 B.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 深入了解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 启迪人民觉醒,摆脱封建牢笼 10. 在书序中明确提出“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的著作是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各国例律》 D. 《瀛环志略》 11. 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B. 它是洪仁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方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Word版含解析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年度高一(上)历史期末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 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丞相自出现时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D.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2.《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朝会的功能:“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贡赋多少;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据此可知,朝会 A.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集中体现 B.在于确认君臣贵贱的等级和秩序 C.旨在君臣平等议事共同作出决策 D.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和君臣关系 3.《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 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材料反映了该制度 A.源于自然法则 B.体现神权思想 C.强调等级对立 D.规范社会秩序 4.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2016年, 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编钟、琴瑟、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大量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文献记载因受编纂者主观影响而价值不大 B.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多种史料相互印证 C.出土文物证明刘贺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粗人 D.史书上“荒淫无道”的记载是对刘贺的丑化 5.唐代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 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 A.考生名望决定结果 B.主要受制于门阀 C.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6.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 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历史必修一期末水平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 2.一名日本人在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5.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制 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 D.寡头制和僭主制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中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 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主体,而美国却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政体,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据此,请回答7、8题: 7.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是高一第一学期必修1(政治史)的总测,是根据当时实际教学进度进行的,它有利于高一师生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夯实基础,为以后学习作知识和能力准备,并且提高人文素养。一、试卷结构本次历史试题总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其中第Ⅰ卷选择题1—25小题共5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26、27、28、题共50分。二、试卷特点1.注重基础,贴近教材,强调对教材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不管三年后的具体高考方案如何,关键还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本次历史学科的命题首先表现在对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如选择题的第1、3、5、6、7、10、11、12、13、15、18、19、20、23、24、25题等,主观题中27题关于西方的政治制度、28题中关于中国在国际的地位和当今国际形势的发展,这些主观题在问题设计上也尽量做到依托教材、落实历史学科知识,让学生有话可写,不会让学生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试卷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的阅读,以夯实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2.突出新的史观,体现课改精神。立足新课程、关注新课改这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与原则。高中历史新课程突出“三大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范式,尤其是文明史观,“从文明演进角度看历史”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内容总纲。因此,突出“三大史观”也将成为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和考试

的重要特点,为此,在本次考试命题设计上也反映了这一特点。除了在试题内容设计上体现新课程理念外,在试题形式设计上也同样彰显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精神和理念。试题材料新颖、多样,图文并茂,表格,各类图片多达9幅,使整套试题洋溢着历史气息;一些主观题在问题、答案设计上也具有开放性特征。 3.关注现实,贴近生活,彰显史学教育功能。 试题着重考查与社会热点、焦点、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等相关联的或能建立联系的知识,进而引导高中学生树立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命运、国家前途和世界发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当然,在考查方式上的选择上可以或显性或隐性、或直接或间接。依据这一命题趋势,对于高一学生生来说,也应从早培养这一意识,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所以,在命题设计上也渗透了这一意图。如选择题第8题关于美国08年总统大选的问题,主观题26题分析当前中国海军远洋护航的任务的目的,27题分析当今中国在国际中重要的表现因素有哪些。三、学生答题分析这次抽取两个考场共80份试卷,最高分98,最低51,平均分为75.30,难度中等。1、选择题部分满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难度值选择题50502440.30.86依据抽样分析,错误率较高的为第14、15、16、24题。第14题学生答题时,审题不清,抓不住主旨容易错选成C。第15题问题出在不能分清选项表达上的错误,主要是基础知识不巩固造成的,第16题是比较性,选择最佳答案,学生主要是比较能力欠缺,错误较多,第24题问题出在不理解生产关系的含义,暴露出学生上课听课不专心,而且基础知识薄弱。 2.非选择题部分题号分值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难度

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符百蔬。”材料可以佐证 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B.铁器的冶炼情况 C.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D.神农氏创造耒耜 2.春秋时已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歌确立;西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首次记载了二十网节气的全部名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A.重视技术的革新 B.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 C.精耕细作的特点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3.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 A.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 B.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C.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 D.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 4.《朱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由此四川地区出现了 A. B.

C. D. 5.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接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 A.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 B.造船业发达的产物 C.重农政策松动的表现 D.丝织业兴盛的体现 6.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即有浙直丝客、江西陶人前往福建沿海参加海上贸易。十七世纪初年,在海上贸易中有手工业者的参加并提供商品。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 B.沿海自然经济解体 C.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融合 D.长途贩运贸易出现 7.明朝万历六年胡肴指出:“四民固最次商,此在古民鲜而用简则然,世日降民日众而用繁,必有无相通,民用有所资,匪商能坐致乎?守令固当加意于民,使商旅而愿藏于市,此恤商之道可见耶!”由此可知,胡肴主张 A.稳固四民秩序 B.实行海禁政策 C.重视商人作用 D.限制人口增长 8.明清时期,淮阳盐商在扬州、苏州建造同林宅地,相互攀比,徽商在徽州建造精美住宅,晋商建造的大院更显示出财大气粗。这可以佐证明清时期 A.建筑技艺日臻成熟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重利轻义成为时尚 D.崇商重利之风盛行 9.清初,从土地分配的总体看,占地100亩以上的地主只拥有全部土地的30%,其余70%的土地则分散在各类农民手里,仅自耕农土地就占总数的60.5%,人数占户工总数的43.5%。这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 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 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 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 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 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 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 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 生产工具 件数 (约) 生产工具所 占百分比 铁农具 件数 铁农具所占 百分比 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 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 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 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

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 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 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 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 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 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 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史料记载没有纯粹客观公正可言 B.孔子形象与儒学地位演变相关 C.人物形象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 D.历史人物的形象难以达成共识 7.漫画能够形象诙谐地反映历史事件。对如图所示汉初历史事件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最终导致了封国叛乱 B.弥补了分封制的弊端 C.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D.解决了君与相的矛盾 8.由亚洲协会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海洋的秘密:唐代沉船与亚洲早期贸易”在纽约展出。以下文物可能出现在展览中的是 A.斜纹提花织物 B.粉彩瓷 C.珐琅彩瓷瓶

上海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60分) 1.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 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2.下图为某同学学习时做的卡片,卡片的主题应是() A、法老 B、佛陀 C、史诗 D、种姓 3.“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新品种,如玉米、西红柿、南瓜、 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其中玉米的培植对人类贡献最大。”“他们”是指() A、玛雅人 B、阿兹特克人 C、印加人 D、雅利安人 4.古代某地先民曾进行如下政治活动,将人名刻于陶片之上,并 流放得票最多的人。参与这种政治活动的人是() A、有法定财产的女子 B、执政官家的男性奴隶 C、有声望的外邦学者 D、城邦成年的男性公民 5.“哲学”一次来源于希腊文,意味“爱智慧”。以下古希腊历史文化名人中属于哲学家 的是() A.、伯里克利 B、柏拉图 C、希罗多德 D、埃斯库罗斯 6.“公民法”和“万民法”的统一适应了古罗马() A、贵族的需求 B、疆域的扩大 C、文化的繁荣 D、基督教的兴起 7.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一个千年帝国依然屹立于欧亚非三洲之间。该帝国是()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查理曼帝国 8.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却留下了() 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9.有位于高处、豪华的领主住所;有简陋的农奴茅舍;有包括教堂、水磨房和手工业者的

库房在内的公共设施;有领主主持的法庭处理领地内部事务;农奴以劳役地租的方式承担义务。这样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中世纪庄园 B、中世纪城市 C、东汉豪强地主庄园 D、门阀士族辖地 10.下列图片反映了12-14世纪西欧政治制度演变。其中正确的表述的是( ) A、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专制转变 B、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C、由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 D、由封建等级制向等级君主制转变 11.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 现的时间距今约() A、一万年 B、五千年 C、三千年 D、两千年 12.某游客造访陕西姜寨遗址,他能看到的情景是() A、大量殉葬的奴隶遗骨 B、琳琅满目的青铜器 C、原始定居的复原场景 D、数量众多的甲骨文 13.商朝历史较夏朝更为可信,最主要的依据是() A、神化传说 B、甲骨卜辞 C、史籍记载 D、口述史料 1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 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5.礼乐制度出现于中国历史上哪一阶段() A、原始农耕 B、方国联盟 C、封邦建国 D、大一统国家 16.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社会转型发生在()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7.“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 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新华社报道,自2 008 年1 月1 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 .郡县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度 2.最近,北京大学出台2009年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八股取士制 3.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推行,突出反映了 A.调整中央地方机构B.相权分散不利于中央集权 C.中央决策的科学化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4.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1)参知政事的设置(2)丞相制度的废除(3)军机处的设立(4)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1)(2)(3)(4)B.(4)(2)(3)(1) C.(2)(4)(1)(3)D.(4)(1)(2)(3) 5.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为了对罗马统治下的各种人实行有效的统治,罗马帝国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习惯法 6.下列事件发生后,使得中国在政治文明的演进中明显落后于英国。这个事件应该是 A.启蒙运动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D.《权利法案》的颁布 7.2008 年又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民主党的奥巴马成为新一届总统。他任职期间 A.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权B.主持国会工作 C.行使最高司法权D.掌握最高行政权 8.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抗战浮雕虎门销烟浮雕A .抵制西方资本主义B .反对外来侵略C .反对封建统治D .维护封建经济 9.2009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中国律师团的追索被法国法院驳回后,不顾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在巴黎拍卖了英法联军从中国圆明园掠走的青铜兽首鼠首和兔首铜像。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掠走兽首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次侵华事件中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指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C.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内政外交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主政治,不断同封建君主专制作斗争。最早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来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的是 A.《定国是诏》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南昌起义 13.右图是发生在20 世纪20 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会师 C.南昌起义 D.湘赣边秋收起义 1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 的直接原因是 A.亟待播撒革命的火种,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战略上需要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 15.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制作了《我的长征》电视栏目,重走长征路。你认为崔永元应该选择哪个地点作为栏目结束的终点? A.江西瑞金B.贵州遵义C.井冈山D.甘肃会宁 16.“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 其中的“从头越”反映了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反动派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了新生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洛阳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观察右图,西周分封时,将同姓诸 侯国与异姓诸侯国交错分布,其 主要目的是 A.分而治之 B.巩固统治 C.论功行赏 D.富国强兵 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秦之所 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 侯。”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 帝采取的措施是 A.频繁更换丞相B.任用亲信和近臣C.建立刺史制度D.颁布“推恩令”3.《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填‘奉行’而已。”这一分工 A.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相互牵制影响行政效率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4.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 A.中央权力逐步加强B.国家机构设置合理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中央官制日渐完善 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6.雅典城邦的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等)在离职时需接受审计监察,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有渎职或贪污行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下列哪一机构会对公职人员进行审查A.五百人议事会B.公民大会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 7.《十二铜表法》规定:要式行为(具备特定的法定形式或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行为)中的证人或司秤如果事后拒绝作证,要受“名誉减损”的处分,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他人也无须为之作证。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A.强调法律至上B.重视个人信用C.提倡人人平等D.注重社会和谐 8. 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 A.目的在于防止国王独断专权B.加强了内阁对国王的控制 C.促进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D.说明国王行政权完全丧失 9. 1787年宪法对联邦权力的规定采用了列举方式,凡未列举的权力均由各州保留,而对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将第Ⅰ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请用蓝色或黑色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2.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 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光武中兴 B、秦统一六国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3.君主专制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C、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D、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 是基于习俗。”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5. 以下有关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城邦内居住的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B、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政治的新方式 C、有利于调动雅典人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D、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 6.自秦汉以来我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不正确的是().A、中央对地方的治理渐趋加强B、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皇权,分散相权 D、强化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7.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内。1.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制,就是余粮制,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这些措施 A.有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苏俄经济的迅速发展 C.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有利于战胜敌对势力的进攻 2.有学者把苏联某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模式归纳为: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符合这一特征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优先发展重工业 3.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这些措施A.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 B.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C.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4.1946年后,由于苏联政府不断增加自留地的农业税额,农民不堪重税,纷纷砍掉自家果树,杀掉喂养的牛猪。为减轻农民负担,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措施是 A.鼓励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种植 B.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C.允许庄员拥有一定自留地

D.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5.1923~1928年间,美国投机收益指数从100增到了400,而 工资指数仅从100增到112。这一现象 A.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B.凸显了消费的不均衡性 C.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D.导致了失业人数的激增 6.1930年,胡佛开始削减税收,并迅速扩大政府消费,进行大量政府投资。1932年,胡佛创建复兴银行公司,政府通过该银行直接借款给公司和银行。这说明胡佛政府 A.开始尝试国家干预经济 B.完全放弃自由放任政策 C.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D.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实践 7.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 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这些抨击主要针对新政中的A.整顿财政金融 B.实行美元贬值 C.规定工资工时 D.调节工业生产 8.二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如鸠山内阁《经济自卫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池田内阁的《国 民经济倍增计划》。这反映了日本 A.开始实行计划经济 B.限制私有企业发展 C.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9.1982年美国股票总值的69%,掌握在2.3%的家庭手中;1983年美国90%的家庭只占有全部股票的10.7%。而10%的家

2016--2017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6--2017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长春十一高白城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世袭制 2.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古代也有类似的巡视制度,下列官职中,行使这种职责的是 A.太尉 B.太守C.刺史 D.司空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4.《明史》:“张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5.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 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 法则的理性精神 6.《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 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

高一历史必修期末试题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08年潍坊市高一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古代中国形成了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回答1—7题 1.《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文中“公田”的实际占有者是 A.周王B.贵族C.平民D.奴隶 2.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自耕农经济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④官府垄断商业的 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②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③东汉精耕细作技术 得到提高④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4.2008年5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考古 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 A.大量白银货币B.粉彩开光花尊 C.五彩镂空云凤纹瓶D.精美的棉布船帆 5.“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 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形成区域性大商帮D.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 6.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私营手工业发达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D.家庭手工业普及 7.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自耕农数量减少 C.国家赋税收入锐减D.土地兼并加剧

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太原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内。 1.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制,就是余粮制,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这些措施 A.有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苏俄经济的迅速发展 C.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有利于战胜敌对势力的进攻 2.有学者把苏联某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模式归纳为: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符合这一特征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优先发展重工业 3.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这些措施 A.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 B.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C.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4.1946年后,由于苏联政府不断增加自留地的农业税额,农民不堪重税,纷纷砍掉自家果树,杀掉喂养的牛猪。为减轻农民负担,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措施是 A.鼓励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种植 B.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C.允许庄员拥有一定自留地

D.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5.1923~1928年间,美国投机收益指数从100增到了400,而工资指数仅从100增到112。这一现象 A.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B.凸显了消费的不均衡性 C.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D.导致了失业人数的激增 6.1930年,胡佛开始削减税收,并迅速扩大政府消费,进行大量政府投资。1932年,胡佛创建复兴银行公司,政府通过该银行直接借款给公司和银行。这说明胡佛政府 A.开始尝试国家干预经济 B.完全放弃自由放任政策 C.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D.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实践 7.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这些抨击主要针对新政中的 A.整顿财政金融 B.实行美元贬值 C.规定工资工时 D.调节工业生产 8.二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如鸠山内阁《经济自卫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池田内阁的《国 民经济倍增计划》。这反映了日本 A.开始实行计划经济 B.限制私有企业发展 C.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9.1982年美国股票总值的69%,掌握在2.3%的家庭手中;1983年美国90%的家庭只占有全部股票的10.7%。而10%的家庭却占有全部股票的89.3%。这说明股票分散化 A.缓和了社会矛盾

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陈仓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规范涂黑。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2.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 A.将公田化为私田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 C.土地兼并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 3.在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中,能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精美的产品的是() 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官商合办手工业 4.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或称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 丝。”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 A.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B.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 C.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D.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 5.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有 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 B.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 C.描写了村民封闭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 D.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公社生活 6.下列关于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B.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禁止一切对外贸易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7.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8.我们认为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依据主要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9.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①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②日本全面侵华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面是民国初年一组火柴商标——火花。其中最能体现当时中国人民的愿望的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