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人不是“钢铁侠”,他们只是累而不言、痛而不语,负重前行,拓展和释放自己的潜能。前不久,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墓,“外卖小哥”雷海为一路过关斩将,问鼎总冠军。从在书店读诗、抄诗到成为莹屏中的总冠军,雷海为用13 年时间诠释了一个道理:梦想的征程离不开坚持,坚持后的梦想天空分外蓝。

(1)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

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梦想的征程离不开坚持。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拓.展()潜.能()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天然的桂林山水与人文景观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

B.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

....、见义勇为的中华传统美德。

C.初春,夜色下的北京长安街,车辆川流不息

....,一片灯火辉煌。

D.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的阅读需要断章取义

....,搜集把握主要信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既是实践和方法问题,也是导向和立场问题。

B.《新华字典》“汉格版”是商务印书馆实施的“中国品牌辞书海外传播工程”的项目之一。

C.面对信息时代、多元文化,令当代青年理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创新的意识、敢于实践的行动。

D.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是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4.古诗文默写。(10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范仲淹广阔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被赋予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借“酒”振奋精神。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自己的坚定乐观。

5.走近名著。(4分)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的图表。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 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

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从人置备棺椁盛贮,不负其言,扶柩而往。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

向阳中学九年级(2)班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6.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将下列活动方案补写完整。(2分)

竞猜歌词,走进小说天地→__________ →________ →跨越时空,驱遣文学想象7.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 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走进鲁迅的《故乡》,填写下面的“小说人物档案卡片”。(2分)

9.请你想象一下,杜小康放鸭回家后的命运与未来。(想象推断要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13题。(共10分)

【古诗赏析】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 其用意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文阅读】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①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②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③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④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欧阳修《丰乐亭记》选段)【注释】①窈然:幽暗深远的样子。②滃然:水势盛大的样子。③掇:拾取,采取。④刻露:指秋冬水落石出,草枯山现。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_ (2)耸然而特立:___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俯仰左右,顾而乐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两篇游记都突出了一个“乐”字,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安笠,演绎万般风情》,回答14~17题。(共9分)

安笠,演绎万般风情

①在我国,笠帽的历史悠久,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笠帽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笠帽也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咏“笠”:“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一词中写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江雪》一诗中也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蓑衣笠帽,犹如拆不开的搭档,经常出现在我国劳动人民的身上,同时也是画家喜欢撷取的写意画:屡见渔翁穿蓑衣戴笠帽,驾着小舟在水墨渲染下的水畔柳岸垂钓自乐;身披蓑衣头戴笠帽的老农,赶着老牛手扶木犁在雨天耕田;即便是田园吓唬鸟兽的稻草人,农家人也不忘给它戴上一顶遮风挡雨的笠帽。笠帽,成为一道独特的田园风光。

②在闽南地区有一种外地鲜见、当地人情有独钟的安笠。安笠以细小的竹篾为经纬,在编好的上下两层篾丝网中间衬嵌竹叶,状如硕大的圆锥形大漏斗,远远望去,颇似埃及金字塔。它直径一般为五六十厘米,尖顶、圆边、低垂,戴上它可遮掩半个脸庞;因为锥形,顶部不招风,不易被大风吹落。

③史载,旧时闽南沿海草木稀疏,风沙肆虐,人们外出劳作常被晒得很黑,患眼疾、皮肤病者甚多,老百姓苦不堪言。明代时,闽南沿海人从戚继光军队使用的大藤牌(形似安笠的手持盾牌)得到启示,他们破竹制笠,取名“安笠”,从此染疾者渐少。民间还流传一首《咏安笠》的歌谣:“安笠圆圆戴头端,遮阳挡风又美妆。大人细囝皆喜欢,保健防病渡难关。”④据当地老一辈人回忆说,由于安笠看起来有几分神秘感和奇异感,人们外出山野,途中倘遇老虎,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解下头上的安笠,反转过来像盾牌一样对着老虎,老虎见到就会拔腿退避。

⑤闽南地区沿海的女性特别喜爱安笠,视其为必不可少的生活伴侣,骄阳下,风雨中,滩涂上,随处可见女性头戴安笠辛勤劳作,呈现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安笠的实用价值也得到女主人们的认可:除了遮风挡雨、遮阳防晒,赶集时,想买海鲜山货也不用发愁没有盛器,只要把安笠反转,铺垫菜叶、纸张,就可充当菜篮子使用。

⑥安笠不但实用,名称也很吉祥。“安”字,多么像一个妇女头上戴顶帽子呀! 姑娘们把对安笠的钟爱化成行动,有的涂以桐油使之坚固耐用,有的买来彩线在笠檐、笠尖编织缀以吉祥美丽的图案,把它装点得更加妩媚动人。行走在城镇街市,可见一顶顶新潮笠帽如彩蝶般在女人的头上飞舞,令人眼花缭乱。

⑦对娇羞忸怩的姑娘来说,安笠还是爱情的辅助工具。戴上安笠后,看得见别人,

但别人不易瞅见她的芳容,平添几分神秘感。至于姑娘是否长得眉清目秀,只有慢慢去猜想了。这种朦胧之美,独具一番情趣。

14.文章以“安笠,演绎万般风情”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一般”有何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⑥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厉害了,我的国”》,回答18~21题。(共8分)

“厉害了,我的国”

①一档《辉煌中国》电视纪录片,让“厉害了,我的国”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一组《还看今朝》全景式画面展示,让锦绣河山闪耀荧屏。“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让人流连忘返,引来无数点赞。由此不禁想到国运这个话题。

②国之运在民之心。今年3月,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益普索集团发布了对25个国家1.8万人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人对未来最乐观,91%的人认为国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今天的中国,人们为改革发展而欢呼,为反腐成绩而叫好,为科技进步而击掌。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爱这个国家,愿为这个国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就是人心,就是民心,就是国运兴盛的折射。

③国之运在国之兴。这5年,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奇迹般的宏大工程托举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感慨:“中国一跃成为经济超级大国,确实是历史上最不寻常的故事之一。”有人说,中国创下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两个奇迹。何尝不是呢? 一句响当当的“祖国带你回家”,让多少身居海外的中国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又到强起来的壮丽跨越,国运就在祖国的颜值里。

④国之运在风之正。这5年,一场没有硝烟的反腐斗争打响,一大批腐败分子纷纷落马。这场以“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为特征的反腐败斗争,既是对政治生态的修复和重建,又是对人心的涤荡和重拾。邓小平同志当年曾说:“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如今,历经正风肃纪、反腐倡廉的洗礼,全党全社会风清气爽。调查显示,92.9%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满意。“不信东风唤不回”,党心民心军心的更加凝聚让国运乘风而行。

⑤国之运在势之变。“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国运与世界大格局、历史大变局联系在一起。基辛格说:“当今的国际体系正在经历四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布热津斯基感叹:“全球力量的中心从大西洋两岸转移到了远东”。环顾今日之世界,守成国家在徘徊,新兴国家在奋起,也还有一些国家在战火中煎熬。而中国正如方志敏烈士当年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所憧憬的那样,“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正以更为成熟、稳健的步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是国运昌盛的节奏,是国运彰显的昭示。⑥党的十九大召开,这是决定中国国运的大事。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要爆发出来。拿破仑曾预言:“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觉醒,将会震惊世界。”如今,这头狮子不但醒来了,而且站起来、强起来了。我们为国运昌盛击掌叫好。

18.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文章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 请简述理由。(2分)

前不久,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的青年,评出他们心目中的高铁、支付宝、

共享单车、网购这中国“新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用相同的句式构成段首排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提着手风琴箱的老人》,回答22~25题。(共9分)

提着手风琴箱的老人

①家乡市中心旁边有一个开阔的广场,由于地处商业街区,这个广场养活了不少乞讨者。不论冬夏,经常能看到穿着朴素的年轻人蹲在广场边,手里举着一块纸板或者塑料板,上面书写着自己的凄惨故事,真伪不辨。商业街平日很繁华,路人们总是像看戏一般,看着不少身强力壮的乞讨者“表演”,偶尔发发善心,扔下一些零钱。

②直到某一天,我在这里看到了别样的风景。那是初秋的一个下午,行人和大街一如往常般平淡无奇,而广场上早已有年轻人举好牌子、跪好并低下头,开始了他们的“表演”。这时,走过来一个与众不同的、颤巍巍的身影———那是一位老人。阳光很刺眼,毫不留情地射在他的身上,照得他整洁的旧中山装有些发白。他的左手提着一个大大的硬质黑皮箱子,与他有些瘦削的身形不太成比例。老人有些跛脚,提着箱子一瘸一拐地慢慢走着,一小步、一小步蹭到了年轻的乞讨者中间。我不知道这位老人要做什么,只是从他走到一群乞讨者中间来看,他也是来乞讨的。可我从未见过拿着这么大箱子乞讨的人,这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③在我胡思乱想间,老人已经慢慢躬身放下箱子。或许是年老的原因,老人的动作仿佛是老电影的回播,却不显拖沓,反倒给人几分郑重和怀旧。而此时,这个箱子更仿佛魔盒般,勾起了过路的“潘多拉”们的心。他会以怎样的方式乞讨呢? 开始有人窃窃私语,不时有“家人的照片”“自己的残疾证明”这样的言语传出。老人离人群不远,十有八九是听得到这些揣测的,但他不辩解,而是自顾自地打开了箱子。

④箱子里竟是一把手风琴。这把手风琴有些年头了,即便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色的琴身也看得出有些黯淡了,甚至有几处掉了漆,露出黑黢黢的琴身,原本质地不错的背带也脱落了几块皮。白色的塑料琴键更是泛着旧旧的黄,有点像家乡冬天角落里被人遗忘的积雪的颜色。人群的窃窃私语声大了起来。老人背好手风琴调音时,更是传来一声尖锐的口哨声。老人也并不恼,而是默默低头调音。歌曲的前奏起来时,人群的声响已经很大了。可老人仿佛和人群是两个世界,他静静地摆弄着手风琴。琴的音色有些沙哑,这是年老的铜制簧片们的叙旧声。歌曲进入主旋律时,老人缓缓开口,我听出他唱的是《白桦林》。他的声音并不老迈沙哑,反倒有些低沉,仿佛一列老旧而汽笛轰鸣的蒸汽火车,从中东铁路上缓缓驶过,驶入西伯利亚的方向,只抖落下厚厚一地煤渣。

⑤我听过很多版本的《白桦林》,温柔的、炫技的、飞扬恣意的、故作深沉的……唯独这次的声音,似乎是戈壁上隽永的沙海在说话,歌声不高,却泛着黄、携着尘,渐渐压下了人群躁乱的私语。人群越聚越多,人们早已忘记自己安静了多久,没人敢轻率地发声,只是不时有人郑重地将钱放入装琴的箱子。可不论人群喧哗或安静,老人从未抬头看过一眼,仿佛在思考什么,又像在回忆什么,唯独在唱那句“年轻的人们消失在白桦林”时破了音。他抬了抬眼皮,似乎有泪花在闪动。

⑥一曲完毕,不知是谁开始轻轻鼓起了掌,渐渐地四周都响起了低低的拍手声。老人听到了掌声,终于抬了抬头,向人群微微笑了笑。然后,他又低下头,摆弄起琴键,开始表演他的第二首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箱子里的钱越来越多,我周围的听众换了又换,可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一个广场、一位老人和一段亘长而低沉的歌声,歌声里夹杂着无数个欲言又止的故事。

⑦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第一首歌结束,又或许是第十首歌结束,我抬首发现已

是黄昏。老人蹲下身子,如枯木一样的手指缓缓拂过琴身,仿佛在安抚一位多年的老友。然后,他收起钱,将手风琴放回箱子,跛着脚走出安静了好久的广场,又跛着脚走入喧嚣的人群。

⑧家乡这条平淡无奇的大街上,我见过无数个年轻力壮却跪地祈求的乞讨者,却只见过一位这样的老人。他逆着光,一路蹒跚而行,不曾躬身片刻,任凭夕阳将他手中本就不小的箱子拉出长长的剪影,硕大沉重得如同命运。

22.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开头写那些年轻的行乞者有何用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分析其作用。(2分)

他的声音并不老迈沙哑,反倒有些低沉,仿佛一列老旧而汽笛轰鸣的蒸汽火车,从中东铁路上缓缓驶过,驶入西伯利亚的方向,只抖落下厚厚一地煤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通读全文,说说你对老人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第26题,共50分)

26.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请将文题“原来,我也很”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文题: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

1.(1)评分标准:(2分)用楷体准确、规范地书写(1分);标点符号写在田字格左下角(1分),标点不写或不规范不得分。

(2)tuò qián(2分)每个注音正确得1分。

(3)“墓”改为“幕”“莹”改为“荧”(2分)每个字形正确得1分。只找出未改正不得分。

2.D(2分)(“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与句意不符。)

3.B(2分)(A.词序不当,应把“实践和方法”和“导向和立场”互换位置;C.缺少主语,应删去“令”;D.“的原因”和“是……造成的”句式杂糅,应删去“造成的”。)

4.(1)后天下之乐而乐(2)醉翁之意不在酒(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6)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0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5.①及时雨(呼保义)②示例:怒杀阎婆惜(浔阳楼写反诗)③爱憎分明、直爽率真

④示例:江州劫法场(真假李逵)(4分)每空1分。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

6.示例: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评说人物,神游缤纷画廊(2分)每空1分。

7.示例:提起小说,你一定不陌生。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它们就像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灵魂。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携起手来,再度走进那一片天地。(3分)运用修辞手法1分,表述完整、清楚1分,语言简洁、准确1分。

8.①少年时给“我”讲雪地捕鸟和海滨看瓜的故事(中年时再见,喊“我”老爷,要孩子给我磕头)②勤劳忠厚,但思想麻木(2分)每空1分。

9.示例:杜小康终于上学读书了,他高中毕业后回乡继续养鸭。因为有文化,又有技术,他培育出鸭子的新品种,带领乡亲们一起养鸭致富。(3分)想象符合逻辑即可。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13题。(共10分)

10.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2分)两个典故1分,用意1分。

11.(1)茂盛。(2)独立,矗立。(2分)每个词语解释准确得1分。

12.(1)人们只知道随太守游玩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4分)

每小题2分,要求翻译准确,语言流畅。

13.此中之乐,既有纵情山水的乐趣,也有与民同乐的和谐。(2分)

【乙】文参考译文: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二)阅读《安笠,演绎万般风情》,回答14~17题。(共9分)

14.文章以“安笠,演绎万般风情”为题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文学色彩,表明文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展示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安笠)及其特征(演绎万般风情)。(3分)每点1分。

15.加点词语“一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16.画线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安笠的外形特征。(2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

17.安笠名称很吉祥。(2分)

(三)阅读《“厉害了,我的国”》,回答18~21题。(共8分)

18.为国运昌盛击掌叫好。(2分)

19.第③段。这一事实论据论证的是“国之运在国之兴”的分论点。(2分)

段落位置1分,理由1分。

20.道理论证(引用论证)。论证了“国之运在势之变”的分论点,使论证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分)

论证方法1分,作用1分。

21.用相同的句式、相同的字数构成段首排比,这样写既对每一段起了提挈下文的作用,又使段与段之间相互配合,井然有序。文章层次清晰,整齐匀称,使分论点很醒目。(2分)(四)阅读《提着手风琴箱的老人》,回答22~25题。(共9分)

22.广场上,一位与众不同的乞讨老人用旧手风琴投入地演奏,并深情地演唱,赢得了人们的尊重。(2分)

23.一是为下文老人的出场做铺垫;二是用那些年轻的行乞者与老人的“行乞”方式

做对比,突出老人“行乞”方式的与众不同与高贵。(2分)每点1分。

24.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人的声音比作一列汽笛轰鸣的蒸汽火车缓缓驶过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声音的沧桑与低沉,引起人们的共鸣,直击听众的心底。(2分)25.老人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对乞讨方式有着郑重态度的乞讨者;是一个靠自己精湛技艺乞讨的自食其力者;是一个用技艺赢得尊严感的乞讨者。(3分)每点1分。

四、写作(第26题,共50分)

26.作文等级评定及赋分标准参见中考说明。

小学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学期的期末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合格率、优秀率等)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在积累的量上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的总体水平不很高。下面作具体剖析: 一、试卷评价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点。积累运用占40点;阅读与感悟占30点;习作占40点。试题突出了五年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具体来说,试题体现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调研室提供的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表;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容,从大方面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小方面讲,拼音、汉字、词语、成语、古诗、句子、名言警句、谚语、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机溶合。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及想象能力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特别是仿写哲理性句子,谈理想的价值取向)。 2、贴近生活 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答题信心。如阅读和写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达。 3、注重积累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6~13岁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多积累一点,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基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将“丰富语言的积累”分别列入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但瑕不掩瑜,此试题是对学生全面检测的一好试题,给老师指引了一盏明灯! 二、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还可,阅读、习作部分失分较多。 一、积累与运用 1、判断拼音对错 此题考查了拼音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

级春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

二年级语文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miáo zhǔn bì lǜɡū niɑnɡ jiàn kānɡ()()()() xī wànɡ shǐ jìn shènɡ lì qiánɡ liè()()()() fǔmōxiōnɡèqīnɡtínɡchìbǎnɡ()()()()二、比一比,再组词。(6分) 蓝()恨()绕() 篮()狠()晓() 怕()饺()缓() 拍()咬()暖() 三、选字填空。(12分) 1、诚城 ()市()实长()真()2、列烈 ()日()车()火热() 3、恨狠很

()多仇()()心凶() 四、把不是一类的词语用“”画出来。(8分) 1、妈妈爸爸奶奶老师姑姑 2、春节过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 3、上午下午夕阳傍晚深夜 4、碧绿雪白粉红颜色乌黑 五、你能照样子填一填吗?(8分) 1、例:一(张)纸一()人一()风 一()桥一 ( )茶叶 2、例:认真地(写字) 缓缓地()健康地() 例:明亮的(教室) 绿油油的()暖洋洋的()六、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21分) 1、《春晓》的作者是,诗题中“晓”的意思是,“春眠不觉晓”中“晓”的意思是;这首诗的后两句是:,。 2、照样子,写几个与蚕姑娘有关的词语。 例:又黑又小、、。 3、水里一群的孩子,快乐得好象一样。读了这 句话,我体会到孩子们。 4、风和太阳都说自己的大。读了这篇课文,我明白 了。

5、我从《》这个故事中知道凶恶的老虎被狡猾 的狐狸骗了。 6、谁言寸草心,。这句话出自写 的《》一诗。 7、这半学期我们又学会了很多成语,选择你最喜欢的四个成语写下来。 ()()()() 七、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33i分) (一)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有时累得腰酸背疼,很想松口气,但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 1、这一段话中表现沉香吃苦多的词语有、 。(4分) 2、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写下来。(4分) 3、读了这段话,你想对沉香说些什么?(3分) (二) 猴子在河边玩,看见鱼儿在水里游得那样欢,心里很羡慕。后来,它又看见虾儿、蟹儿在水里也都游得挺好。猴子觉得游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想跳下水试试。

(完整)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一份偏重基础、覆盖面较广的试卷。参加考试学生34人,及格34人,及格率100%,优秀25人,优秀率74%,平均分82.4,最高分95.5.,最低分60。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共分为三大部分:一、基础知识(占40分);二、阅读(占30分);三、习作练习(占30分)。试题突出了本学期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课内外兼顾、注重了积累运用,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卷面分析 二、具体剖析: <一>、知识积累和运用。 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学生对普遍掌握较好,可是对个别容易混淆的“机械”的“械”错误率较高。其原因有:平时学生对词语理解死板,不能在语境中形象的理解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解决这一难题。 2、选择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这一部分错误率不高。 从整体看,此小题错的较多。其做错原因有:⑴对字音所使用哪个的具体语境记忆不牢,区分不清⑵对易错字的读音积累不够。 3、按课文内容填空一题,失分率很低,说明对课本上日积月累的掌握比较扎实,只有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将出自那篇课文,错写成那部作品,导致失分。对于四大名著中,那部作品不是出自明代,并写出两个主人公,由于涉及到上册书中的内容,部分学生记忆不清,“林黛玉”的“黛”字书写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这题失分率较高。 4、用所学名人名言写句话。有个别学生只将名人名言摆在那,而没有写成完整的句子,说明审题不清。 5、古诗积累。名言、诗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没有人失分。 6、按要求写句子。此小题失分率不高,说明学生对排比句掌握的较熟练。 <二>、阅读部分 本题在这份试卷中所占分值为30分,共有2篇短文。第一篇是课内阅读《伯牙绝弦》,由于平时在课堂上知识点已经梳理,所以普遍失分率不高,唯独解释加点的字之后的“你的发现”一项失分较多,原因是:之前没见过这类题型,学生不明白题意。 第二篇短文共有7个小题,在这47小题中,出问题最多的是2、3、7小题,1、5小题失分较少。究其原因,归纳如下: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反思与分析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反思与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那么初三的同学以及教师对这次的考试有怎样的想法呢?语文教师对于考试结果有怎样的总结以及反思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反思与分析,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反思与分析篇一 虽然在考前每位同志都竭尽全力进行了精心的备考,但成绩与上次相比是极度缩水,这对我们备课组来说是空前的考验。面对此情,我们组每位有经验有干劲的同志直面现状,做了如下反思和打算: 根据期末考试的各项数据,分析语文成绩可用“悬殊”二字来概括:1.与上次期中考试在全县的进入率相比退步较大。我们组沉下心来挖掘其中的必然因素。我们组采用了口头讨论,书面总结的方式来追根求源。总的来说很坦诚,很深刻,很具体。现将其概述如下: 一、经过多年的历练,我们语文老师已经能意识到不能从阅卷上找原因。否则,就像自己的错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找理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影响进一步提高的推卸。所有这些是语文老师认识上的一大进步,基于此,我们每个人首先反思了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家都要行动起来,而不是把担子、压力都压在辛苦的班主任身上。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在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突出学科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备课组合作,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把语文成绩搞上来。 二、要有足够的空杯智慧和精神。我们语文组每个人身上都闪烁着独特的优点:留晓干劲大,经验足,利落能干;我能因自己的个性特点施教(jiāo),有开

创不盲从;晓香认真柔韧,虚心上进;张辉像愚公,憨厚的外表下有大智慧。但在我们的反思中都提到缺少足够的空杯精神。经验是好东西,但走向经验主义就会让我们碰壁,所以应清空自己的自足,少说几个从来没有过,根据学情多想几种方法,多讲一点效率,教出个性教出风采。 在我们的反思中还有个性上的:留晓认识到应在认真、落实上下功夫;我认识到应在细心和周密上下功夫;晓香认识到应在速度和力度上下功夫;张辉认识到应在条理上下功夫。我相信只要我们扬长避短,语文组一定能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三、新学年的展望。 1.详略得当完成九年级下册书。因本学年比往年缺少补课时间,而我们却要在一个学年学完一本教材,复习一至六册古诗文、基础知识、课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应根据中考指挥棒大胆取舍,详略得当。 2.专注高效。本学期我们语文组每个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本学科教学,这和管理好班级并不相悖,甚至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信心和向心力。 3.用力并用心教学。在用力教学上,九年级老师已经不需要提醒,所以只有用心才能比出高低。用心教学绝不是一招一式就解决问题,它贯穿在我们教学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例如,昨天林老师做中考题时念叨一个词“山清水秀”,说此词常考、常讲、常错,我就说你这样讲就容易让学生记住:此词可看作互文用法,意为“山水清秀”,学生大多是知道“清秀”的“清”是三点水旁的,出错的几率就大大减小了。有此一小例,体现了用心教学的高效性。总之,有志者事竟成,“有心人”才天不负。

初中人教初二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

初中人教初二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 一、选择题 1.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剧种是 A.二人转 B.黄梅戏 C.越剧 D.梆子、秦腔 2.“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确定当地的气候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3.我国有四大地理区域,下列有关玉树所在地理区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B.人口以哈萨克族为主 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棉花等D.是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4.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有关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沃野千里 B.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一年两熟 C.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D.三江平原的湿地应继续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5.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的是 A.B.C. D. 6.北京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古城,历史悠久,下列事物中能够反映这一特色的是: ()

A.长城、故宫B.明祖陵、周恩来故居 C.外国大使馆、跨国企业机构D.人民大会堂、中关村 7.关于东北三省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向北顺序的是 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B.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C.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增 D.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现象。 B.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北方地区的主要是水稻 C.南方地区熟季为一年两熟到三熟,北方地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农业都以旱作为主地 9.人类活动的明显差异是在哪个基础之上产生的() A.文化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环境D.自然环境10.对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B.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朝鲜为陆上邻国 C.东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森林资源丰富 D.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11.下列关于长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长江为本地区提供灌溉水源,利于农业发展 B.长江为本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C.长江为本地区提供丰富的水力资源,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D.长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滨海平原,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12.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的是() A.哈尔滨 B.沈阳 C.长春 D.鞍山 13.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①天然降水较少②夏季气温高③光照强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台湾与港澳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相同特点是 A.都以博彩业为主B.都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C.都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D.都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15.关于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B.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C.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 D.港澳地区与大陆联系密切,地广人稀16.环渤海城市群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水资源丰富 B.位于湿润气候区 C.矿产资源丰富 D .水陆交通便利17.下列哪些思想或举措有利于北京古城的保护() A.在市中心大力兴建立交桥、快速环线疏导交通堵塞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1、本试卷题型为语言积累与运用题、阅读理解题与作文,分值分别为25分、45分、30分。满分100分。试卷总体难度中等,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一定的分数区分度。 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题目,直接考察学生对书后生字词的掌握,对古诗文的背诵与记忆,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对文字大意的概括,贴合教材与现实的紧密关系。 3、注重考察学生多种文体的阅读理解能力。本试卷中,分为现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和课内文言文、古诗词阅读。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文体,在期末考试中有所体现,同时覆盖学生比较熟悉的记叙文,考察的课内文言文也是近年来中考的重点篇目,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4、作文题目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不少学生能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叙事手法多样灵活,高分作文比较多。 二、做得较好的试题及原因分析 1、纵观学生的试卷,做得较好地试题为:基础部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以及作文。 2、原因分析如下: (1)在本学期教学工作中,始终将字词的理解运用和课内文言文背诵作为重点,经常利用早读课给学生听写课后字词,默写课文,利用正课给学生讲解病句,总结积累知识要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字词功底较为扎实。课内文言文也是教学重中之重,让学生反复记忆,并经常以中考原题佐之,使学生如临实景,增加实战经验。 (2)将随笔融入到学生的日常作业中,使学生形成时常动笔的习惯,做到提笔有话说,看到题目之后心里就能有思路。故而此次作文学生整体进步较为明显。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末考试 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在命制过程中严格依据2018年课标卷《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在题型设置上紧扣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特征,做到高度契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高考语文,把握命题的基本特征,从而实现心中有数的测试目标,全卷总分150分,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以及写作等四个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淀和语文解题能力。通过考试后的成绩分析来看,达到了测试的预期目标,一方面,让学生明确了高考语文试题的基本特征和命题规律,有效检测了学生前期的学习状况,同时为教师了解学情,明确现状提供了依据,为后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答卷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病句、成语题普遍较差,据不完全统计,成语题的正确率不会高于20%,名句名篇默写平均分只有1.35分,如此低难度的题目考试效果却不十分理想,显示出的根本问题在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下功夫去背诵,对语文学习总的时间投入过少。

(2)缺少规范意识。就高考语文而言,许多题目的解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理解句子含义题”,在解题时就要树立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意义等三个角度,着重从关键词语,上下文语境,以及文章主题等三个角度去思考。许多同学在完成该题时缺少规范的表达,甚至于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入手。 (3)应试技巧欠缺。如选择题不少同学选中某项,一见钟情后不再用别的选项来检验,以致出现差错。现代文阅读解题时不知道"回到文中",对于主观题而言,尽量用原文有关词句回答问题,即使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也要从原文找根据,树立起文本意识。 (4)文言能力较差。遇到文言翻译题,要么不会,要么翻译与原文大相径庭,要么翻译出的句子有明显的语病,达不到“信”、“达”的基本要求,该题得分率不到40%,提升空间很大。 (5)写作缺少结构。许多同学的写作毫无章法,不顾应试作文的特点,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结果大大超出了800字的范围,叫人产生视觉疲劳,反而出力不讨好。答题过程中字迹潦草,与整洁美观的卷面要求相差甚远,不仅扣掉显性的卷面清洁分1—2分,而且隐含的文面印象分也大打折扣。 四、应对措施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大多数学生不重视语文学科的状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高一二班、四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期末试卷总体情况解析 期末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高学生语文学习阶段的实际,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重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考卷全部按照新课标高考卷的结、型来出题,答题卷同高考答题卷,力求高一学生尽快适应新题型新试卷,试卷也按照高考形式安排了条形码等流程。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部分:选题有难有易,考虑到学生们是第一次接触新课标题型,故而没有选择很难的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即使这样还有不少学生做错。翻译题,难度都不大,但我们的学生还是没能准确地翻译出来。不少内容是课堂上教师反复强调过的知识,但是学生的做对率还是低。我们的学生文言文的语言功底还是比较薄弱的,这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3.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属于与课文联系不大的诗歌,学生的答题情况较差。即使题目点明了从景中有人,景中含情两方面分析,很多学生还是不能回答完整,部分学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以后的教学要注意长期适当地在教学中增加对诗歌鉴赏的知识传授和方法引导。 4.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全都选自课本,这降低了难度,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得不了高分,很多学生记住了句子,但是致命的是错别字太多。消灭错别字需要从日常做起,今后一定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5.现代文阅读:题目难度并不高,主要是为了接近高考题型。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学生理解基本到位,但是语言表达方面还是能力欠缺。 6.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与组织语言表述的能力。学生依然能力欠缺。 7 作文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卷面反映学生普遍有话可说,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能力,学生写起来基本都很顺手。但显示出生活积累的缺乏;构思立意缺乏新意,显示学生视野和思维不够开阔;字体规范工整有待加强。此外,很多学生写作不规范,漏写标题,缺少字数,潦草书写。作文教学需要讲求长效性和循序渐进性,需要从细节抓起。 三高分学生及普通学生情况分析 语文最高分118分,她总分级部较好,语文保持就不错。前5名语文成绩可以,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曹洼小学语文组 总体情况:参考个数:19个班级参加考试。合格率达标的有19个,达标率为100%;优秀率达标的有17个,达标率为89%。 期末考试顺利结束了,题型基本上是意料之中的,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从 试 2、中年级失分较多的是句子部分,第一小题是因果关系的句子,小部分学生不理解哪部分是原因、哪部分是结果而失分,也有学生没有审清题目,自己写的一句。体现出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培养,有重基础轻能力的表现,对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有所缺失。四年级的第九题按要求改写句子。四年级学生对被字句和缩句以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得分较高。

3、高年级知识积累与运用占的分数较重,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的古诗和名言警句。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写错别字或前后颠倒。 学生失分较多的是选词填空,改换句子说法及修改病句、还有选择正确的朗读语气,这一部分教师平常训练的很多,题型都不陌生,但学生对辨析近义词的能力较差,因此失分特别重。学生对词语的搭配搞不清楚,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对这类型 师平时反复训练学生把话说简洁而且完整!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阅读有畏难情绪。答题非常粗糙,仅仅走马观花,欠全面思考。 (三)习作方面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想象巧妙、新奇,颇有创新意识;三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

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二、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案的。 公开课上往往课型都是阅读教学,但少数教师一节课讲个不停,学生很少有朗读和思考的时间。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 告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末测试,试题题型多样,题型较活。本次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写字认字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句型的转换,语言的积累运用,课内外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较为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末考试,六年级共27人,参考人数27人,总分平均分 分,及格率%,优秀率%,总的来看,考试情况不理想,没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三、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根据拼音写生字词。这部分考查学生认字情况,眷恋这个词语出错较多。个别同学失分较多,书写不够认真,写字随意,还有的学生上了六年级拼音都遗忘了导致拼读能力较差。分析出错原因主要是学习习惯不好,基础不牢固。今后还要加强拼音练习,书写练习,对学生还要严格要求,对基础知识更要长抓不懈。 第二题:按要求写四字词语。这部分考察本学期学习的四字词语,失分较少。独具匠心和雅俗共赏没有写出来。还有个别学生平时不写作业,考试做题时就不会做,今后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养成书写认真的习惯。

第三题:补充诗句并连线。考察的是日积月累部分的内容,失分较少。个别同学懒惰不去背没有掌握,失分较多。还有个别同学审题不认真没有连线,因此造成个别同学大量失分。今后加强学生读题审题能力。关键抓学生的基础要扎扎实实,该会的一定要会。 第四题:写修辞手法并写句子。失分较少,个别同学没有造句造成了失分。 第五题:判断题。这部分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失分一般,失分原因,没有读懂题意,不认真。 第六题:课内阅读,失分较多。考察的是学生对21课的学习情况,失分原因:省略号的应用不理解。主观题的回答不动脑筋,偷懒。 第七题:阅读理解。失分较少,失分原因没有认真读完阅读,没有看懂题意,就慌张答题。致使失分。还有就是阅读量过少造成的。今后要加强阅读训练。 第八题:习作 两个习作的内容:一个是留在心里的……;另一个是建议书。失分较多,失分原因: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把握住文章的中心不偏离题目,在习作时也能够用心去写,文章的结构完整,也能够把要描写的事物写清楚,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在文中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个别地方语句不通顺,造成了习作的分数并不是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质量分析 于传玲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考查范围为七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课文与综实践活动,试卷由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与记忆、课外阅读及写作几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了学生知识积累、分析理解、语言运用等能力。同时,此套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原则,整个题目的设置科学有序,基础知识30分,古诗文阅读19分,课外阅读21分,写作50分,分值分配合理,能够从学生的得分来反馈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师平时教学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的掌握程度,旨在检验老师在教学中是否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综上所述,本次调研考试的命题思路:以教材为蓝本,以课内为重点,强调双基,注重运用,突出考查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综合本次考试,我们发现尽管有许多值得令人欣喜的地方,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课文的例子作用重视不够,对阅读未过好“四关”

古诗文阅读和课内阅读选自课内,从答题的效果来看,部分学生对教材还不能熟练掌握,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也许是老师没深钻教材,也许是教师没很好的把握教材的目标性、指向性。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充分的利用例子来举一反三,那么,这又从何谈起语文读写听说迁移能力的培养呢?因此,教师要在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上下功夫,切忌在教读课文中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把知识点落到实处。将“字词关”、“课文关”、“背诵关”、“练习关” 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2、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差,要在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本次考试阅读理解部分共有40分,能够得到35分以上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5%,大多数学生得分在30分左右。特别是语言概括能力、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尤为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基础,并加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习惯。 3、要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从本次考试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基础并不牢固。从书写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后,还没有从小学的贪玩,马马虎虎的学习习惯中改正过来。因此对学生语文

2018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word

阳长镇2018年春季学期三年级数 期中测试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21分) 1、25的40倍是(),270是9的()倍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3、天安门城楼高350()沪宁高速公路全长274() 一头鲸鱼重150()小明体重30() 4、图书馆每天开放时间是上午8:00~11: 30,下午2:00~6: 30,每天开放( 小时 5、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2018年是()年 &环形跑道一圈800米,小明跑了5圈,共跑了()千米。 7、填“ <”、“ >”或“=” 4300米O 4千米800 千克O 8吨 4吨20千克O 4200千克9 千米一2000米O 7千米 8、填表

9、李师傅平均每天加工50个零件,二月份最多能加工()个零件.

二、巧思妙断。(对的打“/,错的打“X”。共10分。) 1. 1吨铁与1吨棉花一样重。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3、晚上9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21时。() 4、所有的大月都是单月,所有的小月都是双月。() 5、小明家离学校500米,他每天上学、回家,一个来回一共要走1千米。(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平均每个同学体重25千克,()名同学重1吨。 A 40 B 、4 C 、400 D 、4000 2、下面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 每年都是365天。 B 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 C 小明的生日是2月29日 3. 在1964年、1978年、1995年、1996年、2001年、2100年中,闰年有()个。 A 1 B 、2 C 、3 D 、4 4、要使口6X28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A 1 B 、3 C 、4 D 、5 5、与55X 21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 55X20+1 B、55 X 20+55 C、55 X 20+20 D、55 X 20+5 四、计算要细心哦!(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0 X 30= 20 X 50= 3000 33 X 20= 75 - 5= 10+3 X20= 72 - 8 X 9= 40 —40 - 4=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考点明确,结构合理规范,内容科学严谨的试卷。试卷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题型,体现了“稳中求变、适度创新”的特点。 一、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 从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古诗词名句的“默写”、“名著的导读”、“语言的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古诗词名句的“默写”,这是一个重要题型,是学生考试中必考的题目。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写出上句以及要求背诵出某首诗;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写出相关的诗句。答题中出现较多错别字,或者答非所问,乱用另外一首诗的语句的混用现象,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较注重机械的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出现错字率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词语释义题,这是学生的一个弱项,很多学生对成语的整体意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成语中某个字词的理解就能力显得非常薄弱,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语言连贯题。此题着重考查句子内部结构的一致,逻辑的有机联系,上下语言环境的协调等。此类题主要是考查检测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能力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掌握能力。阅读文段选自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黔之驴》。第18题解释加点的字;第19题翻译一句话;第20题是对文中某句话的描写内容及其目的。 第18题,跟第17题类型一样,同是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从答题情况来看,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总的来说,“古诗文阅读”部分得分情况比较理想,学生的得分多数在6分以上,失分主要是第18道题。从中看道现在考试的考查范围虽然比较宽广,不受拘束,但只要还是集中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因此以后在上课时应该尽量具体讲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学生在复习时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总共三个语段,主要考查学生的认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鉴赏与评价能力。命题形式也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体现了语文新课标“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此外,试卷中出现的课后原题,也有助于教师钻研教材,重视课文教学和关注学生的课文掌握程度。 4、作文 作为情感话题作文,考生不会有太大的写作难度,一般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从文字表达上看,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学生必须明确记叙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区别,文章体裁上不能沦为“三不像”,否则体裁不正确,文笔再优美也得不了高分。 二、今后教学建议: 1、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

语文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篇一 一、成绩分析 七年级两个班语文月考成绩很不理想。七(一)班总人数43人,及格率人数20人,考得比较好的是xxx91分,最低是xxx9分;七(二)班总人数32人,及格人数8人,考得最高的是xx89.5分,最低分的是xxx8分。 二、试题分析 本次月考内容分为三大板块:1、积累、课本巩固;2、探究、阅读鉴赏;3、创造、表达分享。 1、积累、课本巩固部分 此题大部分内容都来自课本。如:注音、文学常识、古诗文填空及翻译、阅读课文选段并回答问题等。上课时,我都强调熟读或理解掌握,但只有部分学生掌握,特别是古诗文的背诵,有些诗句还强调要默写并理解释文,大多数学生没有按要求去完成。 失分题最多的是第5、6小题。 第5小题是仿例句写前后语意关联的句子。 钱可以买到﹏﹏﹏,但不一定能买到﹏﹏﹏。 第6小题是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公用电话,长途直播新款手机,震撼上市。

此两小题有点难度,几乎没有学生答全对的。 1、探究、阅读鉴赏 有两道阅读短文,其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据学生反映此短文在小学学过,所以有部分学生答对。另《石榴》短文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审题不透、回答不完整,有些答非所问。 2、创造、表达分享 有两题作文题,一是话题作文,以“幸福”为题;二是半命题作文,补充:那一次。我真的﹏﹏﹏了。 大多数学生写半命题作文,都是写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有一定的真情实感,只是在写作时,叙述平谈,没有突出主题,有的写简短、字数没达标,还有的错别字较多。 三、自我分析 我知道教七年级语文是无言的结局,只怪自己命运捉弄人。四年来我全身投入教历史,语文几乎放弃了。如今又上语文,满脑子历史内容怎能再装下语文!忘却的东西不是一句你能行就轻易捡回来的。现在环境左右我的情感,已不再年轻的我难以再燃起激情。如今的学生考出这样的成绩,我虽然无语,但也知道苦了自己,又害了学生。 我并不责怪学生笨,只恨学生不想学。上课时,我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课堂纪律上,本想讲的内容又生生地咽到肚子里去,望着这群“猴子”只得棍棒侍候,此时的严师不如“狼师”行之有效。 在今后的教学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我得一步一步去抓,如写字、朗诵、背诵、阅读、写作等等,我不能揠苗助长,心急是吃不了热豆

数学期中考试卷Word

数学期中考试卷W o r d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素质教育20××秋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一、填空(每题2分,共24分): (1)若-a=3,则a= . (2)-5的相反数是 。 (3)绝对值为1的数是 。 (4)向西前进200来,记为+200,那么—500来表示 。 (5)一个从数轴是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8个单位长度,这时它表示的数是 。 (6)比较各组数的大小:87 76 , - - (7)5-(-6)= ,4÷(-)= (8)-23= ,(-2)3= (9)5978023保留4个有效数字为___. (10)用r 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周长是_____. (11)当时a=3时,求a 2+2a+3= (12)下列各式中的两个数这间满足某种“默契”的关系。 (-1)×2 1=(-1)+21,(-2)×32=(-2)+3 2;(-3)×43=(-3)+43;(-4)×54=(-4)+54;请你再找出满足这种”默契”关系的两个数,并用等腰式表示出它们这间满足的关系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3、精确到万分位的近似数是( )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A 、 B 、 C 、 D 、 14、下列各数|-2|,(-2)2,-(-2),(-2)3中,负数的个数这( ) A 、1个 B 、2个 C 、 3个 D 、4个 15、有理数a,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b|的结果是( ) A 、a -b B 、a+b C 、–a+b D 、-a -b 16、大于-3且小于4的整数共有(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7、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是b,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一下,所得的两位数为( ) A 、10a+b B 、10b+a C 、a+b D 、ab 18、若a+b<0,ab>0,那么这两个数( ) A 、都是正数 B 、都是负数 C 、一正一负 D 、符号不能确定 19、如果三个连续偶数中最小的数是2n ,那么这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 ) A 、6n B 、6n+3 C 、6n+4 C 、6n+6 20、超市进了一批花布,出售时要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一定的利润,其售出数量x(米)与售价y(元)的关系如表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茨河镇小学2014学年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打开六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现对本次考试进行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素质检测六年级共有人参加考试,总分分,平均分分,及格率为%,优秀率为%,综合指数: 二、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六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四大部分:一、积累与运用、二综合性学习、三、课外阅读、四、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 三、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础知识题:“积累与运用”中的第一、二、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四题学生结合句子意思填四字词语掌握较差,第五题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让学生名人名言,学生的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课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要么写的答案没有一个中心,比较散,因此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 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如阅读: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不敢去做这样的题目,因此他们不理解题意,尤其是对于理解性的题目,如:理解“微笑的魅力”的意思,学生根本不会去理解,有的学生知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

(完整版)语文考试成绩分析

成绩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次考试的重点体现课外知识,拓展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从总体上来看难易适中。 整个试卷共四大题22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重要语句的理解,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判断的能力。 第二大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分析综合能力,对重要语句的分析能力。 第三大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旨在引领并提升学生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 第四大题为古代时文阅读题,重点考查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以及教材相关内容。 第五大题为语言文字运用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六大题为写作题。考查学生语文综合写作能力。审题立意明确,旨在引导考生学会认真阅读作文命题材料,领会命题的意图,熟练掌握常用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7班学生语文成绩100分以上的21人,90——100分的29人,70——90分的16人,分数极低的5人。 学生主要把精力放在重点篇目,而这次考试的侧重点较偏。 另外,他们的学习方式还有待转变,还停留在初中阶段死记硬背的层面上。而高中更注重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更多的需要去理解,

去进行信息筛选,知识整合,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1、现代文大阅读得分率整体不高,答题技巧有待提高。 2、学生在本次作文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审题不清。明明要求写议论文,部分学生写成了记叙文。 立意不高,事实不足。学生的写作功底普遍不高,列举事例不充分。或不能说明论据。 语言表述不够简洁、准确、规范。语言表达过于口语化;部分作文错别字严重、写作态度消极甚至恶劣、套作拼凑等现象的存在。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学生体现出来的问题有: 1、对语文的重视不够。 2、读书太少,主要表现在作文方面没有素材。 3、不会答题,掌握的技巧不够灵活。 三、落实情况 1、对语文的重视不够。老师就要提高讲课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对学生也要多鼓励,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不是没什么可学的。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从而重视语文。 2 、读书太少,主要表现在作文方面没有素材。所以老师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优秀文章推荐,好书大家读,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3、不会答题,学习方式不对。老师就要多练习,在练习中更多的是进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答题,怎样形成语言。 4、基础薄弱。对待基础薄弱的问题,就要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进行基础的夯实。例如多背课文,多默写,多看名句,诗词等等。 5、解决学生的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的问题,强化学生练字。

(完整)小学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试卷试题难易适度,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完善。而且,测试内容多数是学生见过和练过的题目,只要做题时仔细都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7个孩子,平均分91.5分。5个90分以上,优秀率有100%,及格率是100%。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太粗心是主要的弊病。现在就每题错误进行分析。 一、存在问题 试卷共有十大题,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体现在第一题“听读认字”,第二 题“看图识字”,第三题“根据图片写字母”,第四题“连字组词”和第五题“认一认,写一写”,及第六题“比一比,再组词”。由于上述几种题型难度不高,且是练习册中的常见习题,平时训练得也比较多,因此正确率高。在第七题“照样子,连一连”中,有些学生不懂得运用“种、做、听、看”等动词,造成得分率低。第八题“变字小魔术”,帮“大”加两笔变成新的字,大部分学生都写“天”。第九题“我会背,还会写”: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学生书写的错别字较多,如“因为”字写成“因位”,在第十题“快乐阅读”中,部分学生的答题习惯不好,不会独立思考,随意答题,造成失分率高。 二、整改措施 1、虽然拼音上学期已经学完了,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渗透拼音教学,努力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汉语拼音。 2、书写方面。平时每次作业都应该严格要求,对于不认真书写的作业应当坚决要求学 生重写。平时要交给学生一些练字的方法。平时作业要少而精,要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避免学生为了求快而降低质量要求的现象发生。 3、读短文回答问题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培养。 4、教育学生平时学习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让孩子多见一些练习题型,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仔细审题、独立答题、想好了再下笔、完成所有练习后还要认真检查的习惯. 6、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今后努力方向: 1、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良好的读书、写字、倾听、观察、动手、思考等习惯的培养。 2、加强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阅读能力及写的能力。 3、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