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5年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63.50 KB
- 文档页数:9
沉积岩石学)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沉积岩:2、佛罗德数:3、负载构造:4、火山碎屑岩:5、底砾岩:6、晴天浪底:7、毛细管浓缩作用:8、沉积相标志:9、碳酸钙补偿深度:10、前滨: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积物重力流的四种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冲积扇的四种沉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砾、粗砂和细砂的粒级范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专属性的火山碎屑岩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根据形成三角洲的主要水动力条件,海相三角洲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碎屑岩常见的胶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据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将砾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类型。
9、根据礁体的形态有、及与两岸的关系,把生物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三、四、五、六、七题选作4个题(每题15分,计60分)三、图示下列沉积构造并说明这些沉积构造可能出现在什么岩性和沉积环境中?(共15分,每题3分)冲洗层理上攀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正递变层理鸟眼构造四、试述机械与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15分五、图示碎屑岩四种胶结类型?阐述各种胶结类型中颗粒与填隙物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具不同胶结类型储层的质量。
1、有机质成烃演化模式有机质的成烃演化进程和烃类产物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可根据有机质性质的变化和油气的生成来划分有机质的成烃演化阶段。
目前主要按石油生成将有机质成烃演化划分为未成熟阶段、成熟阶段和过成熟阶段,分别与沉积物成岩演化的成岩作用、深成作用和准变质阶段相对应。
(1)未成熟阶段从沉积有机质开始埋藏至门限深度为止,Ro小于0.5%,地层温度小于50℃。
在成岩作用早期,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木质素等生物聚合物,由于细菌作用下的水解和分解,转化为分子量较低的脂肪酸、氨基酸、糖、酚等生物化学单体,同时还产生CO2、CH4、NH3、H2S和H2O等简单分子。
随着埋深的增加,生物化学单体将发生缩聚作用形成复杂的高分子腐植酸类,进而演化为干酪根。
在成岩作用后期,干酪根可产生CO2、H2O和一些重杂原子组分。
该阶段尤其是早期生成的烃类产物,是生物甲烷和少量高分子烃。
高分子烃多是从生物体中继承下来的,一般为C15以上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多具明显的奇数碳优势,缺乏低分子烃。
(2)成熟阶段此为干酪根生成油气的主要阶段。
从有机质演化的门限值开始至生成石油和湿气结束为止,Ro为0.5-2.0%,地温50-200℃。
当达到门限深度和温度时,在热力作用下,通常还伴有粘土矿物的催化作用,干酪根开始大量降解生成石油,后期热裂解生成轻质油和湿气。
此阶段可按照干酪根的成熟度和成烃产物进一步划分为2个带。
油带:Ro为0.5%-1.3%,又叫低-中成熟阶段,干酪根通过热降解作用产生成熟的液态石油,并以中-低分子量的烃类为主,奇数碳优势逐渐消失,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碳数和环数减少,曲线由双峰变为单峰。
轻质油和湿气带:Ro为1.3-2.0%,又叫高成熟阶段,在较高温度下,干酪根和已形成的石油将发生热裂解,液态烃逐渐减少,C1-C8的轻烃将迅速增加,胶质和沥青质逐渐减少乃至消失,石油密度降低,颜色变浅,适当条件下可形成凝析气。
(3)过成熟阶段该阶段埋深大,温度高,大于200℃,Ro大于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历年考研试题(1999-2005)1999年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1、低—未熟油2、相渗透率3、油气田4、圈闭5、生油窗6、油气聚集带7、油气系统8、控制储量9、干酪根二、填空题(1×30=30)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_、____、____所制约。
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_、____、____和过渡气。
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的比值。
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__、_____等。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__等。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
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9、影响泥页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_等。
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
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10)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
(15)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
(10)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
(15)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5)2000年一、名词解释(4×5=20)1、油气藏2、干酪根3、生油门限4、相渗透率5、固态气体水合物二、简答题(7×5=35)1、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同位素特征。
2、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3、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其特点。
4、简述凝析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5、简述盖层封闭作用的主要机理。
三、论述题(15×3=45)1、是从生油母岩类型、油气生成的动力因素、油气生成的阶段等方面论述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烃理论的基本要点。
11-1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综合802考研真题石油地质综合802一.名词解释30分1.叠层石2.三角洲3.地堑4.同沉积断层5.异常地层压力6.石油生物降解作用7.致密砂岩气8.随机建模9.储层非均质性10.地质储量二.填空题30分三.判断题10分这两部分忘了,实在太多想不起来了,核心课程石油地质学的知识考得很少,沉积岩石学和油矿地质学较多,学弟妹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每门功课的同步性,尤其是沉积岩石学,内容最多最繁杂。
填空题考的内容还是很常规的重点,比如碎屑岩的四种胶结结构,计算油气储量需要的物理参数,断层效应,安德森断层模式,粗砂岩细砂岩的粒度半径各是多少,平行不整合,给出一个干酪根四种组分的表判断哪种烃原岩产油能力好,有机质转化程度的指标,深盆气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左行断层伴生雁列式褶皱判断应力的方向。
判断题大家看一看基本上就能知道的,一般错得很明显,但是沉积岩石学专挑偏的考,比如叠层石,竹叶状石反映的水动力条件等等。
即使不会也不要紧,1分一个,随便蒙按概率也能蒙对4到5分。
四.简答题50分1.简述准同生白云化作用的条件、时间、鉴定标志。
2.给出一个区域构造图,判断断层的性质和不整合类型。
3.给出一个同沉积褶皱的图,请写出同沉积褶皱的特点以及该区域构造演化史。
4.分析题,题目大致是某地区的地温梯度的4℃/100m,地表温度为25℃,恒温层厚度为20m,该地层自白垩纪末开始稳定趁机,距地面3100m深的古近系地层的油气藏压力为20MPa,该油气藏中的水盐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5℃。
请用两种方法分析该油藏成藏时的埋藏深度。
5.简述确定有效厚度下限的方法。
五.综合题30分1.鲍玛层序完整论述以及画图表示,何为经典浊积岩。
15分2.给出三个油藏盆地的埋藏史曲线,五个小问题,每个3分,主要是判断哪个盆地能够二次生烃?哪个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好?那个阶段生成的油气更富集重碳同位素,更富集轻碳同位素?12年真题一、名词解释。
构造地质学)一、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25分)1、图1(下图)为某地区地面地质图,虚线为地形等高线,细实线为地层界线,粗实线为断层迹线。
如果断层F1、F2、F3和F4都是平面式断层面,所有断层两盘的地层都是稳定的单斜岩层。
试论述:(1)1、F2、F3和F4断层的产状和性质(设断层位移以倾滑位移为主),并比较断层F3和F4的倾角的相对大小。
(6分)(2)层J和K的产状;岩层S、D的产状。
(4分)(3)简述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史。
(6分)(注:岩层和断层产状只需说明大致倾向,如倾向N、NNE、NE、NEE、E等)2、图2是一地区的地质图,地层单位及其产状见图中标注,其中有一条NE向断层,产状亦标注在图中。
若断层位移以倾滑位移为主,请判断断层的性质,(设地面基本是水平的)。
(3分)3、图3中有A、B、C三口钻井钻到同一地层顶面,钻井旁标注的横线上方的数字为地面高程,横线下方的数字为钻遇该地层顶面的深度,井柱基本是铅直的(井斜距为零)。
假设该岩层为一单斜岩层,且没有被断层破坏,如果在D点、E点设计钻井,已知AO的水平距离为1000米,OD的水平距离为500米;AM 的水平距离为与ME的水平距离相等,请问在D点和E点分别钻至多深可以遇到该岩层顶面,并说明岩层走向、倾向和大致的倾角,在<30°、30-45°、45-60°和>60°中选择。
(6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平行褶皱与相似褶皱2、断层滑距和断层落差.3、生长断层4、褶皱枢纽和褶皱轴迹5、层理与劈理6、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用应力莫尔圆图解和库仑岩石破裂准则讨论流体孔隙压力对岩层破裂的影响,并解释为什么通常是共轭剪破裂面的锐角平方线与最大压应力方向一致。
2、试比较纵弯褶皱作用和横弯褶皱作用及其所形成的褶皱的差异。
3、试述张节理与剪节理的形成条件、节理面与主应力轴的关系以及张节理与剪节理之间的主要区别标志。
200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考试科目:油层物理适用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绘图并说明下列问题1、画出烃类混合物体系的P-V 相图(压力-比容相图),标出临界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泡点线、露点线、等温线。
(8分)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几种岩石的毛细管曲线:低渗分选性好、高渗分选性好、分选性差、双重孔隙物质。
(应表示出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
(8分)3、下列P-T 相图(见图1)中的几条开口环形曲线分别代表了黑油油藏、轻质油藏、反凝析气藏、湿气气藏和干气气藏。
请在答题本上画图,标出上述各油气藏所对应的曲线。
(8分)二、计算下列各题4、某烃类混合物体系由C3、n-C4、n-C5组成,其摩尔组成及各组分在C o68时平衡常数见下表。
试计算该混合物在C o68时的泡点压力。
(9分)组分组成(摩尔分数)气液平衡常数1.704MPa 时1.594MPa 时0.980MPa 时C30.610 1.27 1.35 2.100n-C40.2800.500.5340.782n-C50.1100.2030.2230.3125、已知,某气藏地层温度为C o68,气藏压力为18.0MPa 。
天然气在地下占有的体积为3215m ,若这些气体全部产出,在标准状况(P=1大气压,T=C o 20)下体积为335800m ,试计算:(1)原始气藏条件下的天然气地层体积系数Bg 。
(8分)(2)原始气藏条件下的气体偏差系数Z 。
(8分)6、在一砂岩岩样上测得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如下表。
含水饱和度Sw ,%油相相对渗透率Kro ,小数水相相对渗透率Krw ,小数46.60.0 1.050.00.0360.57455.70.0810.33264.40.1390.16169.90.1840.09181.40.2840.01384.20.3060.0试计算或回答下列问题:(1)若岩心的绝对渗透率185毫达西,求Sw=50%时油、水的有效渗透率。
1999年博士生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2、孔隙结构3、排替压力4、隐蔽油气藏5、生物气6、油藏地球化学7、前陆盆地:位于皱褶山系前缘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它包括从山前拗陷到克拉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
前渊盆地、山前拗陷、山前拗陷—地台边缘拗陷、山前拗陷—地台斜坡等概念都属于前陆盆地范畴。
8、油气藏描述9、控制储量10、流体封存箱: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指沉积盆地内(1分)由封闭层分割的(1分)异常压力系统(1分)。
箱内生、储、盖条件俱全,常由主箱与次箱组成。
有两种类型,一为超压封存箱,孔隙流体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另一为欠压封存箱,岩石基质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
二、问答1、叙述现代油气成因模式,并简要说明我国陆相油气成因理论研究的进展2、举例说明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类型及其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差异3、围绕勘探的任务和目标,试述不同勘探阶段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4、试述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地质因素5、讨论烃源岩的排烃机理6、试评述“含油气系统”,并举例说明7、试论述现代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8、试论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答、(1)成因类型: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
有机成因气包括生物气、油型气(腐泥型气)、煤型气(腐殖型气)。
另外,有人对有机成因气除分为上述几种外,还划分出了低温-热催化过渡气以及陆源有机气等(2)地球化学特征:无机成因气,取决于具体成因,一般非烃成分含量较高,可含少量甲烷。
来自深源的无机气一般含较高的氦、氩等。
生物化学气,成分主要为甲烷油型气:依其源岩成熟程度分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
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油伴生气的重烃气含量高。
过成熟的裂解干气,以甲烷为主,重烃气极少。
煤型气:主要为甲烷。
其凝析油重,常含有较高的苯、甲苯以及甲基环己烷和二甲基环戊烷。
另外,煤型气常含汞蒸汽陆源有机气是指成气母质是介于油型气和煤型气母质之间的过渡型,其特征也如此,是陆源有机质,多位分散III型有机质生成的,现在一般归于煤型气。
构造地质学)一、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12分)1、图1为某地区地面地质图,虚线为地形等高线,细实线为地层界线,粗实线为断层迹线。
如果断层F1和F2都是平面式断层面,断层两盘的地层都是稳定的单斜岩层。
试论述:(1)F1、F2断层的产状和性质,形成时代,并比较断层倾角的相对大小。
(5分)(2)岩层J和K的产状;岩层P的产状;岩层D的产状;岩层O的产状。
(4分)(3)岩层D与S、O的接触关系。
(3分)(注:岩层和断层产状只需说明大致倾向,如倾向N、NNE、NE、NEE、E等)二、名词解释(任选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褶皱的轴面、轴迹与褶轴2、滑距与断距3、纵节理与走向节理4、摩尔圆与应变椭圆5、节理与劈6、左行(旋)、右行(旋)与左阶(列)、右阶(列)7、同生褶皱与同心褶皱8、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9、应力、正应力与剪应力10、松弛与蠕变三、论述题(任选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述纵弯褶皱作用的几种褶皱变形机制及其褶皱的特点。
2、试述安德森断层形成模式。
3、试述孔隙流体压力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如何用它来解释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
4、张节理与剪节理的主要区别特征。
四、读图并描述图面构造特征和构造发展史。
(13分)(注:首先描述图中各种构造的类型、形态特征、产状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讨论构造形成过程和发展历史)构造地质学)一、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25分)1、图1(下图)为某地区地面地质图,虚线为地形等高线,细实线为地层界线,粗实线为断层迹线。
如果断层F1、F2、F3和F4都是平面式断层面,所有断层两盘的地层都是稳定的单斜岩层。
试论述:(1)1、F2、F3和F4断层的产状和性质(设断层位移以倾滑位移为主),并比较断层F3和F4的倾角的相对大小。
(6分)(2)层J和K的产状;岩层S、D的产状。
(4分)(3)简述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史。
(6分)(注:岩层和断层产状只需说明大致倾向,如倾向N、NNE、NE、NEE、E等)2、图2是一地区的地质图,地层单位及其产状见图中标注,其中有一条NE向断层,产状亦标注在图中。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4×4=16)1、原生油气藏与次生油气藏2、油气田与油气藏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4、干酪根与氯仿沥青“A”二、填空题(1×30=30)1、根据元素组成,干酪根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Ⅲ型干酪根与Ⅰ型干酪根相比,其原始H/C 原子比______,Ⅲ型干酪根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____结构,其生烃能力________。
2、有机质向油气转化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互补性。
一般认为,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程度与温度呈_________关系,与时间呈_________关系。
3、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某泥岩层有机碳含量为0.2%,该泥岩是_________烃源岩。
某烃源岩的R0=1.0%,则该烃源岩处于_________阶段。
某烃源岩氯仿抽提物正构烷烃的OEP=1.4,说明该烃源岩处于_________阶段。
通常把烃源岩的R0=0.5%-1.2%,以生液态石油为主的演化区间称为__________窗。
5、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比油型气的δ13C1 _________;随着烃源岩演化程度的增高,其所形成的天然气的δ13C1 _________。
6、与地层不整合作用有关的地层圈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种类。
“古潜山”油气藏的圈闭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类型。
7、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主要产层是_________系。
吐哈盆地的主要生油层系是_________系。
8、某一盆地存在两套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岩层(A、B),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中有机质类型均为Ⅱ型,R0值分别为0.4%和2.3%。
该盆地勘探发现了两种不同特征天然气E、F,它们的CH4含量分别为98%和95%;其中δ13C1分别为-68‰、和-28‰,试判断:E天然气来自于______层源岩;F天然气为________成因类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一、比较下列名词0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02、地层圈闭与岩性圈闭0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04、煤型气与煤层气05、水溶气与气体水合物06、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聚集带07、排替压力和毛细管压力08、油气藏的边水与底水09、地层压力与地静压力10、构造圈闭的构造幅度和闭合度二、思考题01、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与油型气的δ13C1的差别。
01、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比油型气的δ13C1________。
02、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主要类型。
02、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烃源岩氯仿沥青“A”的含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03、烃源岩氯仿沥青“A”的含量与烃源岩有机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以及烃源岩的岩石类型等因素有关。
04、干酪根一般分为三个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其结构中富含什么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什么?其生烃能力怎样?而Ⅲ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其结构中富含什么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什么?其生烃能力怎样,且以生什么为主?04、干酪根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_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其生烃能力________;而Ⅲ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_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其生烃能力________,且以生________为主。
05、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互补性。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5×7=35)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2、油气藏与油气田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4、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5、地层不整合圈闭与地层超覆圈闭6、油型气和煤型气7、地层压力梯度与地层压力系数二、填空题(1×25=25)1、随着天然气源岩成熟度的增加,天然气的δ13C1值_________,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油型气的δ13C1比煤型气的δ13C1_________。
2、盖层的主要岩性一般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少数为_____________。
3、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在England的流体势定义中,主要反映了三种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______区向流体势的______区运移。
5、圈闭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油气比较富集的主要盆地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8、渤海湾盆地属于________________型盆地,其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为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0×5=50)1、简述Ⅰ型干酪根和Ⅲ型干酪根的基本特征。
2、简述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空间发育的主要因素。
3、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主要受哪些地质因素的控制?4、简述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5、简述前陆盆地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四、综合题(20×2=40)1、根据油气藏形成与油气富集的基本原理,论述三角洲相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2、图1为某盆地的白垩系目的层顶面埋深图。
该盆地中间有一近东西向的北倾逆断层,断层活动时为侏罗纪——早第三纪,使得盆地发育二个凹陷A和B。
研究表明,凹陷A主要发育侏罗系煤系源岩,凹陷B主要发育白垩系泥质烃源岩,凹陷A侏罗系煤系源岩的R0为1.0%——1.5%,凹陷B白垩系泥质烃源岩R0为0.6%——1.0%,已发现5个油藏和3个气藏,特征见表1。
白垩系砂岩分布较广,砂体连续性较好,物性也较好。
凹陷A侏罗系煤系源岩主要生油期为白垩纪末,主要生气期为早第三纪末,凹陷B白垩系泥质烃源岩生油期为晚第三纪末。
请回答下列问题:(1)油气藏5和11的压力分别为22MPa和25MPa,油气层分别为92℃和150℃,试根据图2判断地下两油气藏的相态类型。
(2)说明各油气藏中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并指出气源岩的层位。
(3)试分析油藏7和9原油稠化(密度变高)的原因。
(4)分析各油藏的主要成藏期。
(5)原油成熟度研究后发现,油气藏6的原油成熟度相当于R0为0.8%,而4、5、11号构造的轻质油的成熟度相当于R0为1.2%,为什么?与相关构造相比为什么构造6为油藏?(6)在图1中用箭头标出油气运移方向。
(7)如果2、8、10为油藏,分别判断其原油性质。
表1 油气藏和流体特征表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5×7=35)1、干酪根与氯仿沥青“A”2、圈闭与油气藏3、油气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4、地层圈闭与岩性圈闭5、油气田与油气聚集带6、正常地层压力与异常地层压力7、油型气和煤型气二、填空题(1×25=25)1、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要比Ⅲ型干酪根的原始H/C原子比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____结构,其生烃能力________。
2、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主要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盖层的主要岩性一般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少数为_____________。
4、断层的封闭性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天然水合物主要形成于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
天然水合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6、油气资源比较富集的主要盆地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松辽盆地属于_____________盆地,其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为_____________。
8、克拉通盆地主要发育________________型油气聚集带,国内外重要的克拉通含油气盆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0×5=50)1、简述油气生成的主要阶段及其基本特征。
2、简述影响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发育的主要因素。
3、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主要受哪些地质因素的控制?4、简述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5、简述断陷型裂谷盆地油气藏分布模式。
四、综合题(20×2=40)1、根据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应从哪些方面分析盆地中一个构造带的油气勘探前景?每个方面应具体分析哪些内容?2、图1为某盆地的白垩系目的层顶面埋深图。
该盆地中间有一近东西向的北倾逆断层,断层活动时为侏罗纪——早第三纪,使得盆地发育二个凹陷A和B。
研究表明,凹陷A主要发育侏罗系煤系源岩,凹陷B主要发育白垩系泥质烃源岩,凹陷A侏罗系煤系源岩的R0为1.0%——1.5%,凹陷B白垩系泥质烃源岩R0为0.6%——1.0%,已发现5个油藏和3个气藏,特征见表1。
白垩系砂岩分布较广,砂体连续性较好,物性也较好。
凹陷A侏罗系煤系源岩主要生油期为白垩纪末,主要生气期为早第三纪末,凹陷B白垩系泥质烃源岩生油期为晚第三纪末。
请回答下列问题:(1)油气藏5和11的压力分别为22MPa和25MPa,油气层分别为92℃和150℃,试根据图2判断地下两油气藏的相态类型。
(2)说明各油气藏中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并指出气源岩的层位。
(3)试分析油藏7和9原油稠化(密度变高)的原因。
(4)分析各油藏的主要成藏期。
(5)原油成熟度研究后发现,油气藏6的原油成熟度相当于R0为0.8%,而4、5、11号构造的轻质油的成熟度相当于R0为1.2%,为什么?与相关构造相比为什么构造6为油藏?(6)在图1中用箭头标出油气运移方向。
(7)如果2、8、10为油藏,分别判断其原油性质。
表1 油气藏和流体特征表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一、名词解释(3×10=30)1、氯仿沥青“A”2、生油门限3、煤型气4、相渗透率5、异常高地层压力6、油气二次运移7、区域盖层8、圈闭9、凝析气藏10、油气田二、填空题(1×30=30)1、根据苏林分类,油田水可以划分为Na2SO4、MgCl2、NaHCO3和CaCl2四种类型,其中油田水的主要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根据有机质向油气演化的机理和主要产物的特征,可以把有机质向油气的演化过程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3、在无机气、生物气、油型气和煤型气四种主要成因类型的天然气中,生物气富含轻的碳同位素,其δ13C1一般小于_______________;无机气富含重的碳同位素,其δ13C1一般大于_______________;煤型气和油型气的δ13C1介于二者之间,并与天然气的成熟度有关,一般地,随天然气源岩成熟度的增加,煤型气和油型气的δ13C1都随之_________,在相同的成熟度下,油型气的δ13C1值总是_________煤型气的δ13C 1值。
4、衡量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对于一般的湖相泥岩,TOC大于_______________即可作为烃源岩。
5、盖层的封闭机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盖层的岩性主要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在油气初次运移中,石油主要以_________相态运移的,天然气既可以以_________相态运移,也可以以_________相态运移。
7、在England的流体势定义中,包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三种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在流体势等值线图上,油气运移的方向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区域是流体势图上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8、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三种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0×5=50)1、简述Ⅰ型、Ⅱ型和Ⅲ型干酪根的基本特征。
2、简述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发育和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3、简述烃源岩在异常高压作用下的微裂缝排烃模式。
4、简述油气藏按圈闭成因分类的分类体系。
5、简述生储盖组合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四、综合题(20×2=40)1、在勘探实践中,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一个勘探目标油气成藏条件的优劣?每个方面都应研究哪些基本问题?2、阅读下列材料:钻井揭示某含油气盆地发育的地层见表1:下三叠统为三角洲和河流相的砂体为主;中三叠统为一套较纯的暗色湖相泥岩,其中富含藻类和微体浮游生物化石;上三叠统为浅湖和河流相沉积的砂泥岩互层,泥岩为浅灰色和暗紫色为主,下部砂岩较发育,顶部发育一套厚20—40m的盐湖相膏盐层;下侏罗统为一套煤系地层,发育灰黑色泥岩夹厚2—5m不等的煤层;中侏罗统以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其中砂岩较纯分布较稳定;上侏罗统为一套杂色泥岩为主的地层夹薄层粉砂岩。
W1、W2、W3三口井发现4个油气藏(层),三口井的钻井分层数据和四个油藏的的顶面埋深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