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教育家的情怀对待孩子

用教育家的情怀对待孩子

用教育家的情怀对待孩子
用教育家的情怀对待孩子

用教育家的情怀对待孩子

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告诉我们:用教育家的情怀看待学生,意味着一方面必须怀着爱心观察和照顾孩子,另一方面必须全面地、整体地看待孩子的局限性和可能性,把他看作是一个自我成长过程中独特的、完整的人,进而从精神深层次上更多地关注学生。

我不由得想起自己从教生涯中经历的一个小故事。记得我第一次当班主任那年,班上有一个叫凡的学生,上课总是迟到,问他原因不是病了就是睡过头了,每次我都会找他谈话,然后提醒他注意,他也总会诚恳地认错并请求老师原谅。但是有一周他一连三天都迟到,问他原因又是一副支支吾吾的样子,我十分地生气,认为他是故意与班规校纪作对,于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严厉地批评了他。或许是因为愧疚的原因,凡从头到尾一直低着头,默不作声。然而,几天后凡的奶奶来到学校,告诉了凡父母离异的消息,并请我多留意一下凡的动向。知道此时,我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凡迟到的真正原因。后来我虽然主动找凡谈心,他也原谅我的过错,但是明显感觉到我离他的距离反而更远了。

每每想起凡那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样子,我都懊悔不已。如果当时我能静下心来,用教育家的情怀冷静思考,耐心细致地了解、分析事情的缘由,事情也许会是另一番结局!

老师是孩子特别的看护者和观察者,但老师一定不能像路人、警察、朋友那样观察孩子。教师必须从教育家的情怀冷静思考,耐心细

致地了解、分析事情的缘由,事情也许会是另一番结局!

老师是孩子特别的看护者和观察者,但老师一定不能像路人、警察、朋友那样观察孩子。教师必须从教育者的角度,用教育家的情怀看待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表面化地评判孩子,始终着眼于孩子的整体发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班上有个叫然的学生,在毕业前,他送给我一张贺卡,上面写道:“龚老师,您是唯一一个没有瞧不起我的老师。您知道吗?由于成绩不好,我一直坐在最后一排,这儿可是老师们的‘禁地’。上课时,老师总是会在离我一步时就停下、转身,然后离去。只有您,每次都会走到这里,有时还会关注一下我。也许您自己都没有感觉到,但是我感谢您那一小步,让我感觉到了老师的爱与无私,让我坚持将书读完……”看完这张贺卡,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其实,我上课走到那儿,只是因为我发现他学习态度还不错,希望他别放弃!然而,我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却换来了学生的感动!从那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尽量走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因为我知道,有时老师的一小步,或会成为改变学生的一大步。

作为教育者,我们可能都不是教育家,但是我们一定要拥有教育家那样的情怀,平等尊重每个学生,认真地研究和关注他们,用教育者自身的影响力去呵护和帮助孩子,让他们真正地认识自我,成就自我。

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高度

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高度 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高度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上午好!感谢您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学生家长会,说明大家对自己的孩子都十分关心。孩子是您生命的延续、孩子是我工作的寄托、孩子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因此本次家长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我是这本班的班主任老师兼数学老师王老师,可能有些家长还是第一次见面。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康健成长。我知道,有很多家长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学习能力和发展的潜能怎么样?借这次家长会,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长进一步配合老师,做好一些工作,加强你们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学得更好! 一、班级管理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采取了结合协作,互帮互助的管理模式,让他们对困难的学生要伸出援助之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帮助,要树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思想。作为班主任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又要在思想上要引导孩子,既要在行为上辅导孩子又要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我们的管理理念: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培养有理想抱负的人;严格要求;自主管理;康健成长! 作为班主任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又要在思想上要引导孩子,既要在行为上辅导孩子又要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这些都离不开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我们的教学理念:关注班上每一个学生;不仅追求好,更追求进步;关心每个后进生;不看重一时的成绩;希望每个人都有进步。

我作为小学一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我会用我的爱心、责任心,悉心地呵护您的孩子,让他们一点一滴地成长。我会尽我的力量,教他们注意环保,掌握安全知识,与他们一起学知识,学交往,学玩耍。我也孔殷地盼望着能得到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让孩子在家、校这两个生活、学习的主环境里调和、喜悦、蓬勃向上地发展。 二、班级近况 本班共有52位孩子,女生23人,男生29人。总体上说,孩子们非常开朗的,好动的孩子比较多,当然也极其聪惠。近半个学期下来,一部分上课时简易开小差、搞小动作的小朋友现在都渐渐地改掉小毛病,其中秦展、李昭、单晨、赵一好、柴浩然等同学上课表现突出,李静、李博奥等同学进步较大。(学生照片展览) 现在一年级的孩子,回家作业的时候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烦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是家长最佳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我想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晰,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我发现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课堂上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看别人的。这些同学在家里做作业也肯定很拖拉。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这需要老师的教育,家长的配合,自己的努力,社会的关心和影响。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作为学生的老师和家长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我们是他们的直接教育者和影响者,俗话说得好:钱,你今天少赚了,明天可以赚回来。 但孩子的教育你一旦错失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孩子一定会茁壮成长。 三、给家长的建议 因为班级人数多,我的时间也无限,学生年龄也尚小,所以工作中不能面面俱到,实际上,教育学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除了老师的辛勤培育之外,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放学回到家时,您

用宽容教会学生做人

用宽容教学生做人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教师有了宽容之心,也教会了学生做人。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感染了学生,也教会了学生做人。 一、宽容是身体力行 一天早自习,我刚来到教室,发现坐在后排的两个学生绷着脸,红着眼睛在争吵。我走到他的面前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时间是多么宝贵,你们在争吵中把早晨的时间白白地浪费了,多么可惜!”坐在前面的女生说:“张佳佳的文具盒掉在地上了,硬说是我碰掉的,我根本就没有碰着他的文具盒。”我低头一看,确实有文具盒掉在地上。我想区区小事,斤斤计较,既影响学习,又影响团结,实在不值得。我说:“你们二人争吵的目的无非就是要求对方把掉在地上的文具盒捡起来?我替你们捡,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二人不言语。这时,我对那个男生说:“错误在所难免,宽容才是美德。即使是她碰掉的,你躬身去捡,不正说明你原谅了别人吗?”男生点头认错。我对那个女生说:“不是你碰掉的,看见了捡起来也不会掉面子,做点有益别人的事情有何不可呢?”通过我的一翻话,一场纠纷就这样平息了。我对学生的宽容感化了他们,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宽容别人。 二、宽容不是纵容 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也不能在同一学生身上连续几次。记得一次班上的杨洋说把作业忘记在家里了,当我问到她时,她脸上露出了害怕的表情。以为我会狠狠地批评她,没想到我语气平和地问:你的作业呢?她说忘记在家里。我对他说:“明天可得带给老师,今天赶紧上好课。”隔了几天,他又说作业忘记带了,我知道他拖拉作业的毛病又犯了。我牵着他的手来到办公室,对他说:“今天老师要你一下课就来办公室把作业补全,实在来不及就放晚学留下来补,因为你老是忘记带作业,这是坏习惯,老师有责任要帮你和忘带作业的坏习惯改掉。”他眼圈红了,一下课就来办公室补作业。放晚学前终于把作业补上了。我奖给他一块糖,表扬他能放弃休息时间,对自己的“健忘”毛病负责。他眼睛红了,对我说:“老师,以后我再也不忘记作业了,我昨晚没写作业。”我对他说改了就是还学生,老师相信你没有这样的下一次了。有时一次次批评教育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偶然的一次宽容和理解却给了他上进的勇气和力量。可见,宽容也很美丽。 三、宽容也是一颗感恩的心 宽容的前提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教会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我经常引用古今中外的感恩事例,时时发现社会上、学校里、家庭里感恩的故事,一有机会就讲给学生听,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感恩。让他们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谢父母孕育我生命,感谢老师赐予我知识,感谢他人给予我帮助,才让我有勇

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

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 有人说,宽容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生动地道出了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宽容是人类的一种高尚品质,是一种美德,也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这种美德古来有之,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宽容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人总是爱面子的,过分苛刻地对待学生,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更不利于我们的教育。因此,面对错误的学生,我们不要用粗暴与野蛮的态度急于去批判、挞伐、惩处,而应该冷静的对待,要用爱心与智慧给学生一个走出错误与尴尬的台阶,呵护他的自尊,让他感受到教育的宽容和善良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到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呢? 一、要学会换位思考。 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别人的处境。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积极地换位思考就容易做到宽容。 二、要学会主动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当矛盾发生时,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谈,认真耐心地听他们诉说,了解他们的想法,体会他们的情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与隔膜。 三、要投入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有爱心。要真的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心、呵护、疼爱。因为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没有教育者的真情投入,哪里有学生的真情回报?如果一味的逼学生改过,常常会出现阳奉阴违的回应,有时还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对抗情绪。因此,我们一定要以自己的真情去换取学生的真情。 四、要懂得教育机智。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把握教育时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以机智、灵活、幽默的语言和举措,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要学会忘却。 忘却,是宽容和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宽容和谅解,不能祛除情感上的伤口。只有做到真正的不记、不究,即既往不咎,才能做到真正的宽容。 六、要有原则性。 我们所说的宽容,不是对学生的错误不管不问,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而是要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触及学生心灵,唤起他们的良知和自尊,引发自省,从而达到教育好学生的目的。 下面我结合以往在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李林,我班班长,一个初二年级总排名第一的聪明男孩儿。但就是这么一个人人喜爱的学生楷模,居然在上学期月考中抄袭!并当场被老师抓个正着!经过

【家长会演讲稿】家长会家长发言:态度决定一切

家长会家长发言:态度决定一切 尊敬的老师,家长,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王礼庭同学的妈妈,能来参加这次家长会,并作为家长代表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谢谢大家! 首先,我要对尊敬的老师们说:你们兢兢业业的工作,辛苦了! 然后,我对含辛茹苦的父母们说,你们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开会,辛苦了! 我更要说的是:可爱的孩子们,你们夜以继日的努力学习,辛苦了!现在高二快结束了,将要踏上高三的征程了,利用这次发言,我想说:孩子们,态度决定一切,我们要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来面对学习和考试。 第一:学习是快乐的。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人类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学习。”人类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成为主宰,就是因为人类善于学习。能否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需求,一种享受,则取决于主观的态度。 易卜生有句话: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同学们现在是材料,你要成器,就需要时间,需要功夫,需要打磨。现在你们的学习就是在为成器作准备啊,就是为了把你这块器雕琢得更完美啊。这样一想,不就能苦中作乐了吗? 现在你们正青春年少,正是学习的时机,想当初,我们初中毕业上了师范,出来工作要文凭,还得边工作边学习,我记得我怀着王礼庭时还在自考。这样一比,你们能安安心心的学习,不也是快乐吗? 第二:平和心态面对考试

许多同学对高考有一种恐惧心理,克服恐惧的方法就是4个字:解放思想。为自己思想松绑,开阔自己的思维,诚然,考上大学之后接受高等教育这将会对今后的发展大有帮助,但还应该看到在此之外的许多成才、成功的途径,上夜校,上电大,那么多在职从学人员的生活不也同样是有滋有味的吗?亲人、老师的关怀是自己学习、复习过程的一大优势,但是高考并不是报答这种关怀之情的惟一方式,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意义就没有辜负师长们的期望。不要想得太多,,你就可以平静自己的心情而投入有序的复习生活。随着复习的深入和对自己知识水平自信的建立,心情也就更平静了,慢慢就可以走出恐惧感的误区,形成一种平静――复习――自信――更加平静的良性循环。 第三:尽力就是最好 无论将来是怎样的结果,只要我们曾努力学习了,只要尽力了,我们就无愧于心,无愧于他人,无愧于人生。凡事尽力而为,那么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将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懊,就能无悔地说:“我尽力了!” 最后,我想抛砖引玉,把清华大学校长的话告诉大家:未来的世界: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同学们,态度决定一切,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学习和考试吧,你们的前程象阳光一样明媚! 谢谢大家!

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

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 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 上星期学习老师的《如何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学后真的是感受很深。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孩子会还你更多的惊喜。 下午我一到家**就告诉我&ldqu;妈妈我们今天又测验数学了,又犯低级错误,漏掉2题,扣两分。&rdqu; 我&ldqu;奥,漏掉两题啊,很可惜的两分啊。我想**下次肯定会记住这次的低级错误的,我们看看为啥会漏掉两题?&rdqu; **&ldqu;那两题在边上正好让我写字的手挡住了,所以就漏掉了。&rdqu; 我&ldqu;奥,原是这样啊,那下次写完的时候把手挪个地方,再仔细看看那个地方有没有题目好不好?&rdqu; **&ldqu;好的,我以后一定仔细看看。&rdqu;

昨晚吃过饭我告诉**&ldqu;今晚8点半妈妈要上韩老师的,今晚临到妈妈发言了。&rdqu; **&ldqu;奥,那我快点写作业,写完作业去xx家玩,妈妈你好好加油学习!好好发言,不要紧张奥。&rdqu;**做些的真的挺快还很认真,写完作业又读会书,让我打电话问xx妈妈可不可以找xx玩,结果xx妈妈说xx作业还没写完,今晚作业写不完不能玩。 **&ldqu;妈妈,我看阿姨(xx妈妈)不是智慧妈妈?&rdqu; 我&ldqu;为啥说阿姨不是智慧妈妈?&rdqu; **&ldqu;阿姨不学习,不知道帮xx制定这个,妈妈你看xx一张口算卷要写40分钟,我才写分钟,阿姨不会教xx做事要有效率,学也专注,玩儿也专注。所以阿姨不是智慧妈妈。还天天不给xx玩。&rdqu;**边说边指着墙上贴的作息时间表。呵呵,儿子都会评判大人了,看平时我听时**有意无意也听了不少。 我&ldqu;嗯,**说的真对,做事就要有效率,你看这学期**进步很大,写作业又快又好,作业也很少涂改了,上听很专注,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很好,老师都向我表扬你了,妈妈真为**的努力感到骄傲。&rdqu;

家长对孩子作业的态度

家长对孩子作业的态度 1、首先帮孩子端正对待作业的态度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他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都要尽心尽职地完成本职工作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2、努力提高孩子写作业的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但有些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学习自觉性较差,于是他们每天做作业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老师和家长,能拖就拖,能不做就尽量逃避。 对于这类孩子出现的作业问题,父母应当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想办法改变孩子对学习是“大人逼我学”的状态,要让孩子能够变成“我爱学” 、“我要学”的主动学习。 3、培养孩子“一心一意”做作业的习惯 有的孩子写作业时没有专心投入,“附加动作”太多,一会儿东张张西望望,一会儿摸摸这玩玩那,还有的孩子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边聊天边写作业,或者喜欢边听音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如此三心二意当然不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家长应当要求 孩子在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要做与作业无关的事情,孩子的书桌上也不要摆放令孩子分心的东西,在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去打扰孩子: “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 4、帮孩子安排合理写作业的时间 父母应当教会和督促孩子合理地安排和处理每天的作业,比如, 学校里的作业要抓紧,能在学校里完成的就不要都带回家里;放学后不要先去玩个够,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时才去做作业;做作业前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具

家长不良教育心态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家长不良教育心态对子女心理健康的 负面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心理素质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早期性、广泛性和长期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心理素质的形成很关键的取决于儿童时期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作用。父母的心理素质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情绪表现、意志品质以及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直接影响。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曾对1326名中小学生家长及其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发现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很高的相关(子女与母亲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536,与父亲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433)。家长自身有心理问题的,其子女有心理行为问题的达60%,即有一半以上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更为直接。有调查表明,母亲性情平和,做事民主的,子女的性格多表现为热情、直率、有活力、易合作;母亲过分严厉的,子女的性格则较多地表现为反抗、胆怯或粗暴;母亲情绪不稳、反复无常,子女性格则多表现为放肆、无耐心、神经质和责任心缺乏。 所谓不良教育心态就是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恰当心理的总称。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在其心理的支配下有意识进行的,不良教育心态必然产生不当的教育行为,进而对子女的心理素质带来负面影响 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不良心态主要表现为如下心理: 一、过度焦虑心理 (一)过度焦虑心理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所谓过度焦虑就是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可能造成伤害的细节都表现出不必要的担心,对发生在子女身上的各种事件的消极后果有主观夸大的倾向。比如,孩子与小朋友玩耍是否会受欺负?在幼儿园吃得好不好,营养够不够?会不会冷着、热着?在学校会不会与同学打架、被老师批评?路上被车撞了怎么办?孩子的学习如何,将来能上重点中学吗?能上重点大学吗?这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照此下去,中考怎么办,高考怎么办?考不上大学没有工作怎么办?……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孩子百般呵护,送孩子到幼儿园迟迟不愿离开;孩子放学晚回家几分钟就坐立不安、浮想连翩;孩子考试自己比孩子还要担心、害怕:生一点小病就大惊小怪,等等。这种过度的焦虑不仅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也有十分明显的危害。 l、家长的过度焦虑必然表现为教育行为上的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和包办,因而限制孩子的正常、必要的活动与交往,使孩子失去应有的学习、锻炼和发展机会,形成社会、生活技能低下、缺乏想象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依赖性强等个性品质。 2、过度焦虑导致的对子女的高度关注,也会造成子女的自我重要感过强,以自虐自残的方式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致使独生子女易染的“娇、骄”二气、情心匮乏和自私自利等不良心理品质得到充分强化。 3、家长的焦虑情绪,夸大事情不良后果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当行为模式自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使其在长期的感染下习得高焦虑的心理特征和瞻前顾后、谨小慎微、封闭退缩、神经质等不良心理品质。 (二)过度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l、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寄托着几代人的希望。万一在孩子生长发育或生活中出现差错,就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所以总认为在孩子的问题上,考虑得越周到,做得越细致越好,因此有意无意地对子女过分关注并由此产生过度焦虑。

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

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 因为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对小学生来说,更是这样,那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通过宽容之心让他们自觉改正错误。记得班上有个叫余强的学生,从小父母外出打工,上学了也是奶奶照料,没有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学习也落后,上学期期中考试后害怕成绩不好在班上爬不起头,就在考完的当天下午,他约同班上两个学习较差的同学跑了,我得知后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并通知家长协助寻找,我带领学生和其他教师找到晚上九点多还不见踪影,在与其他学生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好像向县城方向去了,我迅速让家人用摩托带着追赶,然而跑了三十多里路也没见踪影,每当拦住过往车辆的司机询问时都说你们跑过了,在后面,而返回再找,还没有,无奈之下,我只好一人步行在公路上寻找,黑暗中,我就静静的站在公路上不动,冬季的寒风冻得我直打寒颤,5分钟、10分钟、3 0分钟过去了,突然发现公路旁的排水沟里黑影一动,我推开手电, 终于看见三名学生在公路旁的下水道里钻出来了,面对这一情况,我什么也没说,学生跟着我向返校的路走去,走到一个商店门口,我买了三包方便面塞进了学生手中,说:“你们饿了吧,赶快吃!”看着我冻僵的手,三名学生留下了眼泪,回校后,家长、教师聚集在一起,面对家长的愤怒、教师们七言八语的批评,我却平静地说,三名学生没有逃跑,他们准备到亲戚家去。面对班主任第一次在家长面前撒下了谎,三名学生心里明镜似的。那个星期我没有回家,而直接去了那三位学生的家。现在余强同学不断表现很好,而且还当上了班长。因此,每次学生犯错误时,我对他们都很宽容,我觉得只要他们能够改正错误,就是好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然而,宽容并不意味对他们放纵,改正错误之后还是要对他们从严要求,做到防微杜渐。从源头上教育他们,制止他们犯错误。

家长的态度会影响孩子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

家长的态度会影响孩子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果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严格,孩子自己就会自然的严格起来。我们要求家长检查孩子作业不是检查作业的对错与否,是检查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看看他们认真写了没有。 拿过孩子作业看也不看就签字完事,像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似 的影响孩子,影响孩子做事的态度、方式、方法。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努力做到最好。对于一件事情,我们先不求结果如何,先问问自己做的如何。

归到底,其实是“认真”二字,认真说起来何其简单,真做起来又不太容易啊。 “认真”去做足矣! ??????? 好的数学课是这样的 始的。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数学老师,要想真正把学生领进数学的殿堂,就必须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应该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我们教育的现状是很多人升学后不想再去读书了,这难道不是

教育的失败吗?好的数学教师应该把每一个学生领进数学的殿堂,并让他们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好的课堂要传递出这种趣味,紧紧的吸引住学生。 他的课堂毫不避讳差错。 课 得,只是里正确还差一小步,要正视差错,在差错中有所收获。课堂教学中真正的生成来自于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的处理和师生的互动。 正如华老师所说:“数学课堂差错资源化的要义是:尊重学生的劳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

错误的免疫力,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培育学生的创造创新意识和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品质。”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利用差错,甚至有意识的去创造差错。 他的课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上一篇┆?下一篇┆文章列表

对待小学生要有宽容之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b7722169.html, 对待小学生要有宽容之心 作者:郭立茹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06期 [关键词]小学生宽容细心 作为教师应具有宽容之心,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是特殊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在这个前提下引导其前进。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称他的学说为:“一言以蔽之,忠恕而已。” “忠”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恕”则是指人与人的理解与谅解,即宽容的问题。无独有偶,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待人也很重视“恕道”,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宽容。 这里的宽容是一个特定概念,这指在中学生范畴内,教育者对非严重违反思想、品德、行为等基本准则,或达不到基本准则的对象,取一种理解、缓和、点拨、教育,等待其自我认识并改正、提高的一种教育态度。 小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和道德观念完善程度都处于动荡的低水平线,其言行认识容易出现错误和过失,且易反复。这与小学生思维认识水平有限,易受家庭和社会影响有关;与青少年生活经验和实践机会少,从而自我控制能力差有关,和学生的自我矫正能力和知识水平有关。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仅要有尺度地批评,更应在信任、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一颗博大之心包容学生,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错误程度,不以偏概全。无论是中学生,中专生,他们年轻、幼稚、好奇,所以我们教师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他们,要有容人错之肚量。但宽容不是姑息迁就,回避矛盾,对学生错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是说教师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学生,把过错上纲上线,或喋喋不休,或挖苦讽刺,甚至体罚等,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 不可否认,现在学生难管,心理问题多,承受能力差等,这是摆在每个教育者面前的实际问题。然而教师工作的对象具有不可选择性,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教师要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用较高的教育效能感动学生,用一颗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这样,教风才会民主,学生才会敞开心扉与你心贴心,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宽容是同细心相辅相成的,宽容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不是无原则的纵容与偏爱。宽容与严格也是相辅相成的,宽容有时降低要求,但只是暂时,策略性的,只是为了达到最终要求。

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五写”参赛叙事论文 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太平中心小学陈建珍

用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太平中心小学陈建珍“陆地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这句名言,诠释了宽容的内涵。宽容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作为一名老师,就要有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宽容,才能进行更为有效的教育。 我们班有一个调皮淘气的男孩—何雄斌,他生性好动,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说闲话,影响周围同学的听讲,大家意见很大;上课时老是坐不稳,屁股老翘上天,读书写字的姿势不端正,当学生们认真的读书时,我发觉他随随便便地坐在座位上,常常是张开嘴阴阳怪气地和同学一起读,搞出一种极不和谐的声音,气得我叫他马上闭嘴。作业有时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准确率不高。做起事情来总是懒懒散散的,课间休息时,他不是和同学追逐打闹,就是和同学发生摩擦,常常有学生来告他的状,让我为此大伤脑筋。面对这样的学生,除了正确的教导之外,还需要好的教育时机。周一早上,他扔垃圾的时候主动把垃圾桶周围的垃圾捡干净,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举动,我看见后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抓住这时机,在班会课上肯定了他的做法,还让他检查教室的卫生,做领队员,他领队也像模像样,有点班干的风范。为此,我又表扬了他,真没想到,他开始改变了,虽然不是变得很好,但是上课起码坐得端正些了,也不乱插话了,字也写得工整了许多,早晨和中午总忘不了去垃圾桶周围检查,在同学中的威信大大提高。看着他的点滴进步,我感到很欣慰,也产生了一些感慨。面对后进生需要一颗宽容的心。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是成长的孩子,难免出错,要允许学生犯错。有时学生认识错误的时机还未成熟,需要教师的宽容和等待。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学生,主要是指那些行为、习惯等有一定偏差的学生。对他们的教育帮助当然可以从他们的闪光点入手,给予鼓励表扬,激发他们追求上进的信心和勇气。对待学生的优点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缩小镜”,真正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把握教育的时机。许多教育的机会往往是稍瞬即逝,如果教师把握不住或者不够细心,过后就要花更多时间来弥补或者错失了良好的教育机会。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一、家长对孩子起伏不定的成绩表示担忧。三次月考的成绩,部分学生起伏变化比较大,导致家长心理拿不准学生到底属于哪一个层次。成绩的起伏在所难免,但比较大的起伏一定要引起关注,但也应该在掌握孩子实情的基础上做合理的分析。 二、家长不能科学地判定孩子的优劣势科目。好多家长仅仅凭借一次的考试就断定孩子的优劣势科目,并督促孩子去上校外补习班。这是一种不理性的做法。月考,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孩子这一个月的学习情况,而每一个板块每个孩子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怎能执意地判定优劣势科目呢? 三、家长的焦虑远远超过了孩子的焦虑。进入高三,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出现一些焦虑是在所难免的心理状态。一般来,只要积极向上的孩子都能自我调解。可是,如果家长再把自己的焦虑附着其上,那可不容易缓解。因为焦虑不仅仅增多,而且变成了双重。 四、部分孩子的学习时间分配不好。据家长反映的信息,部分孩子晚上在家学习时,时间的分配很不合理,主次不分,不能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作业,对作业的质量表示怀疑。这一方面除了家长的引导之外,作为老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应该教会学生合理而有效地分配时间。 五、个别孩子出现了放弃的心理和状态。随着三次成绩的呈现,个别孩子已经觉得高考无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出现了破罐子破摔的状况。对这些孩子应该引导他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为主,不要盲目地去做难题,通过基础题的练习逐步建立信心。 六、鼓励家长抓住教育孩子的契机。部分家长反映,三次月考之后,孩子的学习态度逐步地在发生改变,这既令他们欣喜,也令他们担忧。担忧的是这种状态能否坚持到高考。我告诉家长,这是最好的教育契机,我们不能担忧,应学会抓住契机,积极激励孩子坚持不懈,奋战到底。 七、纠结的校外补课。部分家长对孩子上校外补习班相当纠结,不知怎样的才算有效而理性的补课。我总认为,孩子对自己认识不足,家长对孩子了解不够深刻,直接导致了补课的“纠结”。在补课这一点上,我认为不要盲目地跟风,一定要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不仅仅在学科的学习上,学习习惯和方式上也应该分析。我也认为,家长“纠结”的主要原因是孩子没有取得预期的补课效果。 八、部分家长对教育孩子非常困惑。面对独生子女,作为家长只有这唯一的教育机会。其不可尝试,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可见其难度之大!可是,好多家长不读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不关注教育方面的事例,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危险系数自然会增大。作为家长,应该承认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认真地去钻研实践。 结合这八个方面的情况,家长会后,我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跟部分学生交流沟通。期望通过家长会上了解的信息,再结合实际情况,最终能让学生更上一个台阶。

宽容学生善待学生

宽容学生善待学生 王艳秀 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宽容善待别人。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反思自己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首先,宽容善待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尊重他的人格与自由,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引导他和帮助他。去体验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泄气的心情,去感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 记得去年秋运会,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为了使自己班在“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中占据优势,各班主任十分重视这次比赛。除了体育课还搭上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进行训练。那天下午我顶着火辣辣的阳光来到操场,54名学生早已集合待命。随着领操员一声令下,学生迅速呈体操队形散开,开始做操。反复做了几遍之后我发现整体感觉不错,绝大部分同学动作比较整齐、到位、合拍,就是局部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张某和杜某。张某做操软绵绵的,有气无力;杜某长得太胖,动作总比别人慢半拍。领操员也看到了这一点,发出口令:“张、杜出列,站到一边,不要参加广播操比赛了。”张某、杜某仿佛早有预感,一声不吭,耷拉着脑袋,走出队列,站到了一边。我看了一眼张,他的表情仿佛很委屈,眼里也似乎有泪光。我的心一震:张、杜作为班级的一分子,他们有权参加集体活动,而这种权利却被无情地剥夺了,这是对他们的极大伤害。这种做法无异将他们划为了班级的“另类”,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与同学发生隔阂,与老师形成隔膜。我越想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无论如何不能因小失大。放学后我召开了班干部会,专题讨论了张、杜应不应该参加比赛的问题,最后统一了认识,并责成专人负责训练。第二天一大早,我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一个决定:我班54名学生全部参加广播操比赛。我的话刚落,班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留意观察了张某、杜某,他们的脸红红的,虽然没有鼓掌,但他们的眼神分明投来感激的目光。其实他们无须感激,这本来就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之后我分别找他俩谈了话,言谈之中他们都表示要尽力做好操,为班级争光。活动课上看着我班54张灿烂的笑脸,我想无论比赛结果如何,我已经成了比赛的最大赢家。因为我用宽容之心善待学生,赢得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和拥戴。在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负众望,在年级评比中我班获得第一名,在全校评比中获得第七名。 其次,宽容的内心是爱而不是去对付。善待学生是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每次遇到学生犯错误时,我总是将他叫到一边,平心静气地交谈:问情况,询原因,语重心长地诱导,开释,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批评不是害而是爱,不是整而是亲。这样宽容换来了和谐,学生就会接受老师的批评,主动自省。 例如,我班黄某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又是体育班长。由于家离学校很远,中午只好在学校就餐休息。一天出于好奇,走进了游戏厅,从此就迷上了电脑游戏,只要能

以宽容心包容犯错误的孩子

以宽容心包容犯错误的孩子 低年级的学生常会犯一些小的错误,如上课迟到、课上说小话、作业不认真、课间喜欢追逐等。面对犯了错的学生,以前常常疾言厉色地训斥,还动辄罚站罚抄,甚至请家长。这么做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可实际效果如何呢?学生挨骂受训,不仅不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反而将好心当成了歹意,心里怨恨老师,甚至“明知故犯”,和老师唱对台戏。师生关系恶化。我想,与其这样,不如老师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这些错误,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包容这些错误。告诉他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久而久,相信犯错误的孩子会越来越少!另外,我们还要从正面树立榜样,让错误逐步消失。比如:铃声响了,班上孩子仍在唧唧喳喳的吵闹着,惟有一个孩子坐好了,这时,,我说:“表扬某某某孩子坐得特别端正!”相信其他孩子马上也做好了。早读时,班上只有几个孩子在认真读,大部分孩子还没有从朦胧的睡意中意识过来,我及时表扬“某某某声音最宏亮,奖励红花一朵!”班上的声音顿时亮了起来。 我们班有个男孩子黄子涵,特别调皮,自由散漫,不守纪律,很让人头疼。课间喜欢僻静;根本不听老师的管教。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找黄子涵的姐姐了解情况,原来父母经常不在身边,是爷爷奶奶照顾他,由于爷爷奶奶过分溺爱,犯了错误不仅不批评反而护着他,导致子涵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对子涵这样的学生我以宽容大度来对待。在课堂上,他有时不听课,趴着睡觉;有时钻在课桌底做自己的事情,回答问题不举手,大声喊,对他的行为我是不予理睬,让他觉得无趣,渐渐改掉这些恶作剧。后来有一次,我就让他帮我发作业本,没想到他干得很认真,我在班里大大的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从此,子涵主动帮我干一些活,同时我总要对他进行一番教育,课后与他聊天,慢慢地他能听进我的话了,言行没以前那么不懂事了,渐渐在朝好的方向转变。 我在与子涵触的过程中,发现他还是喜欢学习的,但又苦于学习有些枯燥不肯努力。他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喜欢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在课堂上表现的那么与众不同。通过努力,现在他有了小小的转变,成绩也逐渐进步。 作为教师,每天都应以一种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从心底去赞美学生,多了解学生,多接近学生,多听听学生的心声,用宽容的心去打动学生,多疏导、少堵截。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早教:家长的态度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早教:家长的态度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平台。这些不但仅体现在父母能提供给孩子多少财力、物力,能提供孩子多少能够利用的资源和关系网,而是在日常生 活的点滴之中,父母的眼界、认知世界的方式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 包括琐碎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这些点滴之中透露出的父母为人处事的 态度都会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父母就是孩子成长的肩膀,父母的态度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一、如何做父母 1.合格的父亲应该怎么做 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父亲必须在孩子面 前表现出来的一种质量,就是风度。在什么时候表现风度,尤其要在 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 何表现风度,这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 2.合格的母亲应该怎样做 (1)妈妈要“虚” 很多妈妈很实在,看孩子的时候一眼能看出来三个问题,而且忍 不住很快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 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它的优点需要母亲用良好 的情绪去孕育和保护,只有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 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 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 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就是这 个“虚”没做好,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不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 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就在妈妈的情绪里面包围着。

(2)妈妈要“弱” 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 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吗?学会 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 说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3)妈妈要“柔” 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一个母亲的教育力量,在于面对孩子成长 的过程,如何做到这样一个“柔和”。越柔和的母亲,它在孩子面前 的指挥水平越强,凡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嚷,对孩子叫喊的母亲, 会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这种引导水平。 二、家长内心焦虑浮躁,比孩子学习有问题更可怕 孩子学习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背后的这些 干扰源,这些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更可怕。如何实现家长的情绪自控,也就是孩子稍微出现一个问题,你先不急、不躁,你先平静下来,先把自己的情绪先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 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 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 状态,否则,教育的思考就像水过地皮湿一样,从每个人心里流过。 效果在哪里,在于你能否做到对教育思考的沉淀,沉淀到你的内心,内化为你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个种过程,你听任何教育都是 无效的。没有沉淀的消化,就没有实施教育的资本,也就是没有沉淀 的过程,我们就不可能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自家家庭里去实现。 三、家庭教育的空间一定要留给孩子

要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要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国作家雨果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从语言落实到行动上。把宽容之心带进教育和教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如何处理师生间的关系,尤其是当老师的应如何对待学生的“犯错误”。这能够说是让每一位教师都非常头痛的事,因为老师工作十分琐碎,并不像人想象的那样简单,教师也决非一般人所想的那样每天仅仅坐在一间明亮的大房子里,轻轻松松的备课,悠闲的改改作业,潇洒的讲课就完了,这个表面风光的职业背后其实是需要老师付出很多汗水的。而且,因为教师工作性质的需要,每天都要与学生有大量接触,学生与教师一起的时间甚至比与父母一起的时间还要长,在这样长时间的接触中,教师就不但要负责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更要负责学生的各项安全,还要随时协调学生间及师生间发生的各种矛盾和摩擦。这些看似细碎的问题是几乎每天的教学工作中都要发生的,也是每位教师都不可避免的。不过,这些看似细碎、琐屑的小问题若处理不好,后果是很严重的。例如:可能会有损你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或者会伤害到学生那敏感而脆弱的心,从而使学生对教师失去尊重感和信任感,以至今后的教学工作难以展开。所以,如何对待学生尤其是很调皮,犯错误的学生,是每个教师都必须做好的事。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实话,教育的成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且百年才能树人,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工作效果。正因为如此,教师有时也会杀人于无形。一顿粗暴的训斥,一记响亮的耳光,一句嘲讽的话语,甚至一个蔑视的眼神,都会像一把利剑,将一颗透明的心击得粉碎。我亲爱的同行,请

用宽容的心对待孩子

装订线 用宽容的心对待孩子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对于许多初为人父人母的人来说,又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孩子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家长好的教育导向,往往能够造就一个孩子美好的未来。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我觉得孩子的习惯有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过来的,每个孩子都引导,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是指孩子的本性,即性格、爱好、接

装订线大人,也伤了孩子。许多家长可能都有体会,与亲朋好友在一起都会互相询问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幼儿园表现怎样、在家吃饭乖不乖、饭量如何等等。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人家送孩子去幼儿园,孩子那么乖,回到家里,我就要求孩子也要这样,但是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越来越差,连续两次以后,我开始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从此,我再也不与别的孩子比了,这样急功尽力,既伤了孩子,也伤了自己。 三、父母的教育思想要一致,寓教育于故事中,寓教育于生活中。小朋友一起睡觉,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孩子的问题真的太多太多,也相信总有办法,有能力教育出一个思想行为健康、合群、有能力的孩 意义,让似懂非懂的孩子有一点点模糊认识,慢慢的引导,对于不合孩子的事,每天都精彩无限,每天又都会让你哭笑不得,积极主动

装订线调皮、发脾气及干家务等,实行了一段时间,要她每天都有是非对错的概念,思想上和行动上产生一定的自律行为,孩子也很积极,表现也好多了,交流也增加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发”的情绪要冷处理,而且父母意见要绝对协调一致,不能妥协,等她冷静的时候,尽量转移她的注意力,当她高兴的时候或有些事情表现好的时候,要及时表扬,顺便翻一翻“老账”,讲一讲道理,孩子往往能够接受。 为了让孩子有一定的爱心,我们家里还养过鱼、乌龟、兔子、鸟等 只有自己把自己照顾好了,才能照顾他们的。她就很听的,要先照顾孩子不是温室里的苗,迟早要面对陌生而复杂的社会,所以任何挫为她办好了。

谈父母对待孩子的三种态度

谈父母对待孩子的三种态度 俯视、仰视、平视,这是当代中国的三种教育观。其实,谁都不是谁的皇帝,谁也不是谁的仆人。父母既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平等和自由,同时,也要让孩子承担相应的责任,懂得遵守规则。 问: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对孩子进行“俯视教育”,不把孩子当“人”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三川玲:两种原因造成了这个现象。一是由于经济或工作的原因,不得不远离孩子。聚少离多,使之成为留守儿童,或者认为孩子还小,相处不那么重要;二是看似重视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投入很大,其实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只满足自己的感受,“沉醉”于自己的付出。 父母很少会专门地学习儿童成长中特别重要的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权利等知识。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凭着自己童年的经历,再加上社会阅历,简单粗暴地对待单纯敏感的儿童。 孩子在身体、思想上的不成熟,使很多父母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孩子也拥有独立的人格。他们认为,不用陪伴孩子,反正他也听不懂大人的话;不用带孩子去旅行,反正孩子也记不住什么;不用顾忌孩子的感受,反正孩子的想法很幼稚。 问:什么是“包裹儿童”?这种现象反映出当代父母什么样的教育失误? 三川玲:所谓包裹儿童,就是孩子被当做包裹一样被搬来搬去,看似每个搬运包裹的人都对包裹负责,但其实谁也不会去尊重包裹本身的意愿。 诡异的是,很多看似非常重视孩子,同时家境也很好的家长,其实制造了更多的“包裹儿童”。我知道这样说,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自己委屈,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还被称为包裹儿童的制造者。我曾听到两位妈妈聊天,一位妈妈说,她刚去了孩子的寄宿学校,给了孩子一大沓钱,还送给了老师很多礼物,“那可是最好的私立学校,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才进去的”。 走访过一些大城市之后,我更见识了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超过了我所能想象的极限。他们选取最贵的私立医院,花几十万生育孩子;他们请最贵的月嫂,把婴儿送到高档的育儿中心,去洗澡、游泳和按摩;他们送孩子去几万元课程费的早教中心,让穿着制服的老师,教自己的孩子学爬行、挥手;当然,他们送孩子去最贵的幼儿园,最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