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高中美术学科)

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高中美术学科)

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高中美术学科)
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高中美术学科)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一、考情综述

(一)历年考题分析:

根据现有考题数据分析来看,考试时间为 2 小时,总分 150 分,要完成 26 道选择题(2 分/题),4 道简答题(7 分/题),2 道案例分析题(20 分/题),1 道教学设计题(30 分/题))。

其中,中美史和外美史大约各有 4 道选择题,必有 1 道中美史或外美史的简答题,以中美史居多并且目前没有出现过作品分析考题,难度为中等偏难,有一些对中、外美史细节内容的考查,有 3 道左右的识图题,知识点识记数量非常多;艺术概论为 1 道选择题,难度中等偏难,知识点识记数量相对较多;综合基础知识基本上只会出选择题且不超过 3 道,但是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广泛,识记数量很多;新课标有 4 道左右的选择题及 1-2 道的简答题,教学论占有 8-10 道左右的选择题及 1-2 道简答题,知识点识记数量相对不多;案例分析题共有 2 道,一般一题问教学实施,另一题问教学评价;教学设计(写教案)题会给一整篇的教材(出版社版本不定),所给要求基本一致,很多偏创作课,学习领域不定,知识点识记数量相对不多。

(二)命题规律总结

考试题型、分值固定,知识模块所占比例、考试难度、考查侧重点基本固定。若想通过考试,临阵磨枪式的考前突击复习很难奏效。考试题目注重与美术教学实践相结合,想通过此考试必须具备基本的教师素养。有过教育实习、教学经历的考生,结合考点识记,按照考试规律复习,比较容易通过考试;没有教育实习、教学经历的考生,能在理解基础上灵活应用教学论知识,结合考点识记,按照考试规律复习,通过考试几率也很大;完全靠死记硬背又没有教学经验的考生则很难通过考试。所以,“全面学习+灵活应用

+重点备考”是通过考试的最有效法宝。

(三)重要备考点

考点1·中国美术史

魏晋南北朝:画品:南齐谢赫撰写的《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专著。

唐代:“大小李将军”:李思训、李昭道:山水画发展到唐代,脱颖而出为一门独立画科,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金碧青绿山水画具代表性。明代董其昌称李氏父子的画为“北宗”山水画创立者。

宋代:梁楷(创减笔人物画)、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元代:元四家、赵孟頫。

明代: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清代:清六家(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吴历、恽寿平)。

近现代美术:黄宾虹(黑、密、厚、重)。

三大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考点2·外国美术史

中世纪:最著是名的哥特建筑(巴黎圣母院)。

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代表人物(乔托、马萨乔、波提切利)。

17 世纪:巴洛克代表人物(雕塑家贝尼尼,画家鲁本斯)。

19 世纪:

19 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人代表人物(大卫、安格尔)。

米勒:讴歌农村生活的大师,《晚钟》《拾穗者》《播种者》。

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塞尚、凡高、高更)。

塞尚:现代艺术之父,《静物》《玩纸牌的人》。

凡高:《向日葵》《星月夜》《夜晚的咖啡馆》《乌鸦群飞的麦田》。

现代美术:

马蒂斯:野兽派代表,作品《红色和谐》《生命的快乐》。

立体主义的艺术风格:否定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

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代表人物毕加索,代表作《亚维农少女》《格尔尼卡》等。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和平鸽》《牛头》。

蒙克: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作品《呐喊》。

抽象主义:抽象主义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绘画群体与派别,他是指那些远离现实生活,不去表现自然物

体的表面形象,是以经过抽象的色彩、点线、块面去构成无具体客观形象的美术的总称。

考点3·艺术概论

形式美基本法则:多样与统一、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平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旋律、反复与连续、

统觉与错觉

美术社会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

考点4·美术门类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阿拉伯式园林。

考点5·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色

彩现象: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人体全身长为 7 又 1/2 个头高,人体高度的 1/2 在耻骨联合处,上段为头颈、躯干和上肢,下段为下肢。

考点6·高中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1)

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5)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2)拓宽美

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

问题的能力。(5)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五个学习模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考点7·教学论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最根本特征: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特别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可操作性、适切性三大特征,尤

其注意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即教育性目标、教养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确定

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实施】

教学方法:(1)讲述法(2)讨论法(3)示范法(4)演示法(5)合作学习指导法(6)练习和实践

指导法(7)提问法(8)情境法(9)比较法(10)实地考察法(11)学业游戏法(12)辩论法(13)问题

发现与探究指导法(14)头脑风暴法(15)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的指导法(16)案例学习指导法(17)兴

趣定位与展示法(18)引入相关人员参与教学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接受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

美术教学评价的对象与范围:教学评价的对象是有关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设备、场地和时间等诸多因素。教学评价的范围大致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评价、学校人员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的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

教学评价的原则: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评价和指导相结合原则、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原则。

二、经典例题

一、单选题

1.美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2015 年下半年高中)

A.美术技法

B.美术门类

C.美术风格

D.美术思潮

【答案】C。解析:风格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风格的形成是时代、民族和艺术家在艺术上超越了幼稚阶段,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从而趋向成熟的标志。它主要通过一定视觉形式的特征来体现,但风格不等同于手法,不等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它是艺术品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元四家”的画家是()。(2015 年下半年高中)

A.黄公望

B.赵孟頫

C.吴镇

D.倪瓒

【答案】B。解析: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并称“元四家”。是元代主要的山水流派代表。赵孟頫是元代画坛上的中心人物,其绘画功力深厚,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无所不能,水墨、青绿、工笔、写意诸体兼备。

3.图1 是某绘画作品(局部),与该作品无关的选项是()。(2015 年下半年高中)

A.顾闳中

B.唐代

C.韩熙载

D.五代

【答案】B。解析:《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唯一传世作品。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间在家中饮宴听乐观舞的场面。因此,B 选项唐代是错误选项,与该作品无关。

4.图2 中的作品位于()。(2015 年下半年高中)

A.重庆大足

B.甘肃麦积山

C.山西云冈

D.甘肃敦煌

【答案】C。解析:图中的雕塑作品属于云冈石窟中的昙曜五窟,其雕像雄伟粗壮,面型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映出中亚造像的特色。

5.如图3,该作品属于()。(2015 年下半年高中)

A.文人画

B.农民画

C.工笔画

D.彩墨砖画

【答案】D。解析:该图为魏晋时期彩墨砖画《进食图》。

6.下列选项中,属于18 是末19 世纪初西班牙现实主义画家的是()。(2015 年下半年高中)

A.戈雅

B.伦勃朗

C.彼得切利

D.卡拉瓦乔

【答案】A。解析:戈雅是 18 世纪西班牙浪漫主义美术的伟大先驱,他与大卫同时代,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又充满浪漫主义的战斗激情,并包含讽刺、隐喻、幻想、夸张等因素,对 19 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作《战争的灾难》《查理四世一家》《1808 年5 月3 日夜枪杀起义者》。卡拉瓦乔是 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意大利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品有《女仆者》《基督下葬》《圣马太蒙召》等。伦勃朗是 17 世纪荷兰杰出画家,代表作品有《夜巡》、《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以及大量的《自画像》。波提切利是15 世纪佛罗伦萨画派最后的大师,代表作有《春》《维纳斯的诞生》等。

7.如图4,下列选项中,毕加索创作的立体主义标志性作品是()。(2015 年下半年高中)

【答案】C。解析:C 选项为《亚威农少女》是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这是毕加索早期杰作。画家用独特

的立体主义表现手法,描绘了五个少女形象,她们的身体被几何形体所分割,加上变形的非洲面具式的面部,显得怪诞而离奇。

8.齐白石所言“妙在似不似之间”的视觉形象特征是()。(2016 年下半年高中) A.

幻象 B.意向 C.抽象 D.具象

【答案】B。解析:似与不似,这是中国艺术的一条美学原则,尤其是绘画作品,意思是说绘画作品不能

不逼真,画什么东西不像什么东西,这是对观者的欺骗。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而应该抓住物

象特有的内在本质,发挥艺术想象,或突出或夸张,融入作者的情趣思考,体现于不同其它特象的独有特点。齐白石的观点符合意象艺术的表达,故选 B。

9.汉代书法最有代表性的书体是()。(2016 年下半年高中)

A.篆书

B.隶书

C.行书

D.楷书

【答案】B。解析:在汉代篆、隶、草三种字体都在应用,其中隶书是汉代书法中最有代表性的书体,

蚕头燕尾,《张迁碑》《曹全碑》《乙瑛碑》等。

10.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的画家是()。(2016 年下半年高中)

A.顾恺之

B.曹不兴

C.曹仲达

D.阎立本

【答案】A。解析:顾凯之的绘画理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中”。

11.下列选项中,最能代表唐代工艺品成就的是()。(2016 年下半年高中)

A.蜀锦

B.金银器

C.三彩俑

D.铜镜

【答案】C。解析:唐三彩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白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得名“三彩”,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具有绚丽多彩,

富丽堂皇的特色。

12.下列选项中,表现风俗题材的作品是()。(2016 年下半年高中)

A.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

B.李唐的《采薇图》

C.李嵩《货郎图》

D.李成的《读碑窠石图》

【答案】C。解析:《货郎图》画面中人物的塑造主要依靠线描(钉头鼠尾描)勾勒,细秀的笔划辅以

淡雅的设色,使画面古朴沉着。人物动态鲜明,无一雷同,显示出画家的写实功底。繁而不乱的货物描绘

得一丝不苟,更显示了李嵩“尤长界画”的技巧。

13.关于老彼得·勃鲁盖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2016 年下半年高中)

A.擅长描绘农民生活的“风俗画”大师

B.擅长外光写生和对自然的如实再现

C.擅长描述中世纪历史题材绘画

D.十七世纪伟大意大利画家

【答案】A。解析:16 世纪尼德兰绘画中非常重要的现实主义画家,擅长外光写生的画派是 19 世纪印象派的特点。

14.下列选项中,搭配正确的()。(2016 年下半年高中)

A.蒙克一立体主义画家

B.达维特—洛可可风格风格画家

C.梵高-抽象主义画家

D.库尔贝-现实主义画家

【答案】D。解析:蒙克是表现主义画家,达维特是新古典主义画家,凡高是后印象派画家。

15.安格尔作品《大宫女》的艺术风格属于()。(2016 年下半年高中)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表现主义

D.现实主义

【答案】A。解析:安格尔是 19 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宫女》是其代表作之一。

16.《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倡的对待“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是()。(2016 年下半年高中)

A.理解

B.尊重

C.传承

D.发扬

【答案】B。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理念中的第二条说到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17.在学习了请柬的基本知识之后,适合作为《请柬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教学难点的是()。(2016 年下半年高中)

A.请柬的概念

B.请柬的创意

C.请柬的功能

D.请柬的特点

【答案】B。解析:ACD 选项属于第一课时中学习的请柬的基础知识,第二课时中应该让学生突破的难点在于请柬的创意点。

18.张老师在《由“想法”的现代媒体艺术》一课教学时,请学生对具由实验性质的媒体艺术进行辩论。对该教学活动较为合适的评价是()。(2016 年下半年高中)

A.超出了高中阶段“现在媒体艺术”的范围

B.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正确认识

C.形式比较新颖,只要学生喜欢即可

D.有助于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答案】D。解析:高中现代媒体艺术本来是一门新兴视觉艺术形式,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中的现代新媒体艺术的成就标准中提出“理解现代媒体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运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表达和展示之中”,依据新课标老师所采取的实验性的媒体艺术进行讨论有助于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可以批判思维的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梵.高的基本信息,绘画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2015 年下半年高中)

【参考答案】①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

②他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以高纯度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精确的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里充满饱含炽热情感,粗厚有力、仿佛永远旋转,不停运动着的笔触以及灵动跳跃而单纯强烈的色彩,让人体会到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澎湃的生命激情,形成独一无二震撼人心的绘画风格。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梵高著名的代表作品有《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

2.在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水彩风景写生》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你认为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2016 年下半年高中)

【参考答案】(1)美术教师需要钻研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材料,是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知识信息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源泉。但是,我们不能把教材当成惟一的教学材料。

(2)新教师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知识经验,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很多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那我们就有必要把它们相互整合起来。

(3)设计创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4)拓展延伸: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范例,其中蕴涵了教学的基本思路,弹性很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绝不能生搬硬套教材,而应该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再加以探索,依靠教学智慧对教材进行适当拓展。

三、案例分析

陶老师准备上摄影创作课,却苦于没有足够的摄影器材供学生使用,于是他改上摄影鉴赏课。在教学中,讲解了布列松等大师的摄影作品及其艺术风格。有些同学听课后跃跃欲试也想实现操作。然而陶老师告诉学生,大师的艺术不是可以轻易模仿的,而且需要专业的摄影器材,目前我们学校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2016 年下半年高中)

问题:对陶老师教学活动的优、缺点进行评析,并谈一谈如何在条件欠缺的学校开展相关内容教学【参考答案】优点:

陶老师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改为鉴赏课并且在鉴赏过程中讲解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及其风格,这体现了高中个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拓宽美术视野,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并且通过课程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缺点:

(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而陶老师却因器材欠缺,未达成这一教学目的。

(2)课程标准理念中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而陶老师在学生想动手实践的时候却以“大师的艺术是不可以轻易模仿的”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会使得学生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在资源欠缺的情况下可由三种方式进行解决: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摄影实践的创作,这样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学生很好的进行操作并且也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2)课前准备需加强,可让有条件的学生自带摄影器材,并且在教学中也要进行合理的分组,保证每个学生可以进行操作。

(3)在学生积极性很高的情况下可以选取设置其他的活动,如:教学生制作取景框,并且进行取景的活动,这样在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摄影取景知识的认识。

最新中学美术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三)

2015年中学美术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A.红、黄、蓝 B.红、绿、白 C.绿、黄、紫 D.黄、绿、白 2.写意山水画法的一般步骤是()。 A.“勾”“皴”“染”“描” B.“勾”“皴”“点”“染” C.勾线、罩染、涂色 D.写生、勾线、染色 3.人物画“没骨”画法,由()所创。 A.李公麟 B.恽寿平 C.黄荃 D.曾鲸 4.相传落墨成蝇的东吴画家是()。 A.曹不兴 B.卫协 C.宗炳 D.张僧繇 解析:曹不兴曾事于孙权手下,画艺高超,具有超群的写实能力,画面生动欲活,有落墨为蝇等传说。绘事兼善马、虎、龙之属。故选A。 5.皮影戏的发源地是()。 A.山西 B.陕西 C.陕北 D.潍坊 6.明代中期,书坛声势最大的一个流派是()。 A.三宋 B.晚明四家 C.波臣派 D.吴门书派 解析:明代中期,吴门书派是明代书坛声势最大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是文徵明、祝允明、王宠等。故选D。 7.下图的雕塑杰作,它的作者是()。

A.吕德 B.罗丹 C.米开朗基罗 D.多拉泰罗 8.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下列哪一项不是它的柱式?()A.多利亚式 B.科林斯式 C.爱奥尼亚式 D.多立克式 9.洛可可之风盛行的时代,法国画家()以朴素无华的静物画展现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和趣味。 A.格勒兹 B.夏尔丹 C.华托 D.布歇 10.下图的作者是()。 A.毕加索 B.伦勃朗 C.丢勒 D.巴拉 11.下列建筑中属于罗马式建筑的有()。 A.意大利的比萨教堂 B.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 C.法国巴黎圣母院 D.法国夏特尔大教堂 12.被人们认为“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揉为一体的大师”的是()。

国考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三美术学科高中学段笔试大纲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美术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美术创作和鉴赏的基本方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掌握美术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运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导教学。 2.美术教学设计能力。了解教学设计方法,规范地撰写教案,准确地设定和表述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恰当地选择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美术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准确地表述和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 4.美术教学评价能力。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要的美术人物、美术风格与流派及美术现象,知道美术的基本理论。 ——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美术门类的主要成就。如:陶瓷艺术、青铜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书法篆刻、民间美术、建 筑艺术等。 ——了解西方从原始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如:洞穴壁画、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 后印象派、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各时期的建筑艺术以及现代设 计艺术。 ——知道美术的概念、性质和价值等基本理论。如:造型元素与形式原理、美术创作思想、美术的社会价值等。

2.知道美术主要类别和技法理论,了解美术创作和美术鉴赏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了解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其结果。 ——知道相关技法理论。如:色彩、解剖、透视、材料等知识。 ——了解美术创作(含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3.掌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主要精神和内容。 ——了解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理念和价值; ——熟悉高中美术课程的模块和学时,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知道《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有关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等方面的建议。 4.了解美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并用以指导美术教学活动。 ——理解美术课程的价值与目标。 ——了解美术课程与教材的意义、结构和编写方法。 ——知道高中学生的身心特征与美术能力发展的规律。 ——了解合格美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熟悉美术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掌握基本的美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 1.恰当地设定并清晰地表述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 3.根据美术教材的内容合理地组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环节。 4.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开展教与学的活动。 5.合理选择多种美术教学资源,尤其是当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使教学更有效。 (三)教学实施 1.运用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开展高中美术教学。 2.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对美术的感悟和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大胆创作。 3.准确、清晰地表述美术教学内容,阐释美术概念,演示美术原理和技法。 4.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与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 5.合理整合多种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

2019年上半年高中美术学科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精选(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 年上半年高中美术学科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精选 一、考题回顾 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音频《兵马俑幻想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并思考音频带来什么样的 感受,能联想到什么?学生回答出紧张震撼的感受,联想到千军万马的场景,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以秦始皇的兵马俑为切入点引出课题《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 活动二:直观感知 1.以谈话法的方式,让学生来说一说对兵马俑的了解。根据课前搜集的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学生了解1974 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发掘了史无前例的惊人宝藏——秦岭随葬陶质兵马俑雕塑群。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世界雕塑群之最,是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和伟大奇迹。 2.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并思考:视频中都展现了什么内容?学生观察回答:视频中呈现了8000 件整齐紧密排列的兵马俑阵容及生动写实的兵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将军俑等,体会雕塑群带来的排ft倒海气势。 活动三:形式分析 1.教师出示秦始皇陵兵马俑内景图,请学生思考,从整体来看兵马俑有什 么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ft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2.教师继续追问:雕塑作品都表现了哪些形象?学生们仔细观察得出有将军俑,还有武士佣,他们有的身着盔甲,有的身着战袍,一个个披坚执锐、挟弓挎箭,精神抖擞。 3.教师截取秦始皇陵兵马俑局部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小组讨论兵马俑的人物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并安排小组代表回答:他们颜面表情,尤其是相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美术)

艺术欣赏:是指人们的感官接触到艺术作品产生审美愉悦,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的步骤:1.要依靠健全的器官得到对艺术形式符号的感性认识。2接受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视关照,发挥想象,细致的品味作品,是审美意象更具接受悟性。3主体对艺术品的意想的品鉴渐入佳境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达到“物我和一”。艺术欣赏活动既包括艺术形象也包括欣赏者。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所产生的愉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对艺术家所创造的美的发现。2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透视的基本规律:1凡平行于画面的直线和平面,透视形状不发生变化,仍保持物体原来的比例关系不变。2凡有远近差别和不平行画面的直线平面,都要发生透视变化。3平行变线都消失到一点,即向灭点消失。4平面消失到一条直线,即灭线。5近大远小6近实远虚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高中美术课程目标:“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的创作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阶段目标:美术创作,美术欣赏,学习方法,交流和评价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弥补单一的国家美术课程的不足,发挥学校和地方的资源优势,满足本地区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更好的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 美术课程资源有:学校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乡土课程资源,自然人文景观等。1各校应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置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2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艺术展览,参与社区艺术活动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使课内外的艺术教育得到有机的结合。3在教学改革中应注意把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当地环境紧密联系,因地制宜扩展新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教师擅长教且资料经济充足的学习内容。另外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绘画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摄像机,数码相机进行资源的储存,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一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必然选择二现代教育技术从学生兴趣出发,提高学习效率三美术教学方法越来越依赖现代教育技术首先,现代教育技术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了直观、形象的视听感受其次,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演示提供了直观的操作平台再次,虚拟的教学环境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真题及解析

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20年下半年真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术学属于艺术门类中的()学科。 A.一级学科 B.二级学科 C.三级学科 D.四级学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美术学科的相关知识。 美术学属于艺术学门类中的第一级学科。 2.如图该作品(局部)的名称是()。 A.《簪花仕女图》 B.《列女传仁智图》 C.《挥扇仕女图》 D.《虢国夫人游春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画《挥扇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是中国唐朝画家周昉创作的一幅国画,绢本设色。此画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挥扇仕女图》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作品。全卷所画人物共计十三人,分为五个自然段落。 3. 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创作原则的画派是() A.岭南画派 B.金陵画派 C.新安画派 D.长安画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长安画派。 长安画派的创作思想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4.下列年画题材中,蕴含着祈盼家族世代生息繁衍美好理想的作品是() A.《瓜瓞石榴》 B.《吉庆有余》 C.《女十忙》 D.《门神秦琼》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年画寓意。 在中国传统年画中,石榴取其子多之意,蕴含着祈盼家族世代生息繁衍的美好理想。 5.下列选项中,属于版画作品的是()。 A.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B.蒋兆和《流民图》 C.李桦《怒吼吧!中国》 D.徐悲鸿《愚公移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绘画作品形式。 《怒吼吧!中国》是李桦创作于1935年的木版单色版画。 6. 如图,该作品的作者是()。 A.罗丹 B.贝尼尼 C.吕德 D.多纳太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吕德的雕塑作品。 吕德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在雕塑上,他与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并驾齐驱,与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刻家乌顿、罗丹等人齐名。其代表作即是巴黎人民妇孺皆知的那块装饰在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马赛曲》。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美 术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吴门四家是明代中期出现于( )的画派。 A.浙江 B.金陵 C.苏州 D.扬州 2.董其昌的绘画风格属于( )。 A.松江派 B.华亭派 C.云间派 D.吴派 3.金农属于( )。 A.扬州画派 B.娄东派 C.清六家 D.海上画派 4.19世纪末,后印象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尚、凡?高和( )。 A.马蒂斯 B.莫罗 C.修拉 D.高更 5.艺术中的“模仿说”最先是由( )提出的。 A.法国美学家 B.古希腊哲学家 C.俄国文学家 D.意大利艺术家 6.英国诗人雪莱和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的关于艺术理论的学说是( )。 A.劳动说 B.游戏说 C.表现说 D.巫术说 7.下列不属于美术接受内在过程初级阶段的是( )。 A.完形与弥散 B.错觉 C.差异原理 D.误解 8. 以下属于帛画的有( )。 A.《松岩楼阁图》 B.《步辇图》 C.《人物御龙图》 D.《消夏图》 9.《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顾闳中是( )画家。 A.南唐 B.西蜀 C.北宋 D.唐代 10.保存有大量元代壁画的永乐宫现位于山西的( )。 A.太原 B.芮城 C.稷山 D.永济 11.下列属于明代后期花鸟画的代表人物的是( )。 A.陈洪绶 B.崔子忠 C.陈淳 D.徐渭 12.吴道子与张僧繇的绘画风格被并称为( )。 A.密体 B.疏体 C.繁体 D.简体 13.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是( )。 A.《幽谷图》 B.《清明上河图》 C.《西园雅集图》 D.《秋山行旅图》 14.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理念的改革,也是( )。 A.技能和技法的改革 B.教学目标的改革 C.教学过程的改革 D.教学方法的改革 15.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 )。 A.美术课程标准 B.学生作业 C.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 D.学生学习的兴趣 16.具有地域性特征、针对性特征、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的课程是( )。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艺术课程 D.美术课程 17.美术课程倡导( ),促进学生发展。 A.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 B.发展评价和个性评价 C.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 D.全面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18.美术教师要使美术学习成为培养学生( )的能力,培育高品位的审美价值观的过程。

2018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8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高级中学) (科目代码:414) 机密☆启用前姓名准考证号 2018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选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属于美术学二级学科的是()。 A.美术史论 B.写意画 C.版画 D.教学论 2.下列选项中,属于商代青铜器的是()。 A.毛公鼎 B.青铜莲鹤方壶 C.四羊方尊 D.曾侯乙墓铜尊盘 3.《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A.唐代吴道子 B.南唐顾闳中 C.隋唐展子虔 D.南唐周文矩 4.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的是()。 A.顾恺之《论画》 B.谢赫《古画品录》 C.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D.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5.“元四家”中,创作了《富春山居图》的是()。 A.黄公望 B.吴镇 C.倪瓒 D.王蒙 6.下列建筑中,建于古希腊时期的是()。 A.万神殿 B.提图斯凯旋门 C.帕特农神庙 D.科洛西姆竞技场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27.如图,该建筑样式属于()。 图 A.巴西利卡式 B.拜占庭式 C.哥特式 D.罗马式 8.莫奈《鲁昂大教堂》系列作品的艺术风格属于()。 A.印象主义 B.现实主义 C.超现实主义 D.抽象主义 9.下列选项中,属于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美术作品是()。 A.马蒂斯《红色的和谐》 B.安格尔《大宫女》 C.伦勃朗《夜巡》 D.马格里特《形象的颠覆》 10.下列选项中,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特有的画法是()。 A.罩染 B.点厾 C.分染 D.晕染 11.“墨分五色”指的是中国画的()。 A.笔法 B.墨法 C.皴法 D.章法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西画透视法类型的是()。 A.成角透视 B.散点透视 C.色彩透视 D.空气透视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教学建议要求的是()。 A.依据美术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创造性地开发个性化美术课程 B.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 C.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D.联系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 14.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不属于高中美术课程性质的是()。 A.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B.理解优秀艺术,提高美术素养 C.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D.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15.按照《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教科书设计和编写的依据是()。 A.美术课程基本理念 B.美术课程教学建议 C.美术课程评价建议 D.美术课程总目标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三美术总结

教学设计 创作课模板 一、课题:(给什么课题写什么课题)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_____的相关知识,掌握表现/绘制/制作____的技能(并能创作___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____的观察/欣赏/体验/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创 作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能力/设计能力/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____的乐趣,敢于欣赏和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直接套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丰富视觉、触觉和 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了解XXXX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完成XXXXXX。(参考 知识与技能目标)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XXXXXXX的掌握。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欣赏法、情景法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一段视频/欣赏歌曲/欣赏…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观看视频,相互交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采用…导入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 教师展示……图片,师生共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说一说/谈一谈:“……”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并讲授:“……” 2、深入探究 学生以小组的形势欣赏……,在欣赏的同时思考问题:“……?” 结合课本内容,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总结得出……。 3、拓展思维 继续欣赏作品,引导学生体会:“……。”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畅谈有关……创作的想法。)(设计意图: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欣赏相关图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 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美术学科专业知识总结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美术学科专业知识总结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运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琢、文学、音乐等。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塬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外型表现手腕】外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腕。如绘画借助于颜色、明暗、线条、解剖和透视;雕塑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这些手法和手腕,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构成了这些外型艺术各自独具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并决定了这些艺术各不相同的表现法则,关系到塑艺术形象的成败,以及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艺术家对外型表现手腕的规律性的不断探究,锦上添花,是使艺术创作能够表现新的生活内容和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爱好的必要条件。 【黄金分割】亦称黄金律、黄金比例。在一条线段上,依照最佳长短比例,将此线段分割为长段与短段,或按此最佳长短线段的比例构成一个矩形的最佳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即构成黄金分割。 【二度空间】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和高度(上下)两个要素组成的平面空间。在绘画中为了真实的再现物象,常常借助透视、明暗等外型手腕,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形成纵深的感觉和物象的立体效果,即以二度空间形成自然对像那种叁度空间的幻觉。有些绘画,如装饰性绘画、图案画等,不请求表现强烈的纵深效果,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间中追求扁平的意味,来获得艺术表现力。

2019年下半年高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统考)及解析- 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统考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 )。 A.戏曲 B.绘画 C.雕塑 D.建筑 2.如图1,下列书法作品是哪种字体( )。 A.隶书 B.篆书 C.行书 D.楷书 3.如图2,该作品的作者是( )。

A.徐悲鸿 B.古元 C.刘海粟 D.石鲁 4.中国绘画史上董其昌提出的是( )。 A.南北宗论 B.六法论 C.画山水序 D.写心论 5.如图3,该作品表现的题材是( )。

A.抗日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美战争 D.解放战争 6.如图4,该局部的作者是( )。 A.德拉克罗瓦 B.席里科 C.米勒 D.罗丹

7.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的作者是( )。 A.罗丹 B.吕德 C.米开朗基罗 D.亨利·摩尔 8.吴哥窟所在的国家是( )。 A.越南 B.柬埔寨 C.老挝 D.印度 9.俄罗斯“巡回画派”产生的时代是( )。 A.17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 10.如图5,①②③所标注的肌肉分别是( )。 A.腹外斜肌、臀中肌、臀大肌 B.腹外斜肌、臂小肌、臀大肌 C.阔筋膜张肌、臂中肌、臂大肌 D.阔筋膜张肌、臂小肌、臂大肌 11.如图6,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局部)主要使用哪种皴法( )?

A.折带皴 B.斧劈皴 C.披麻皴 D.荷叶皴 12.如图7,北宋山水《溪山行旅图》运用的空间表现方法是( )。 A.平远法 B.阔远法 C.深远法 D.高远法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选择性必修课程是( )。 A.美术鉴赏 B.雕塑 C.工艺 D.中国书画 1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版)》建议,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 )。 A.10% B.20% C.30% D.40% 15.“现代媒体艺术”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系列之一,所包含的模块是( )。 A.摄影/影视制作、卡通/漫画 B.摄影/摄影、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C.电影/电视、电脑绘画/多媒体 D.摄影/影视、动画设计/网页设计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美术教学论上位学科的是( )。 A.中外美术史 B.普通教育学 C.美术教育史 D.美术教学法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构成美术教学活动要素的是(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设备 D.教学成果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基本原则的是( )。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试讲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https://www.doczj.com/doc/8b7614288.html,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试讲教案: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二、学生讲解,对比欣赏 1.学生阅读本组作品介绍,并讨论总结其风格特点。 2.请每组推选解说员,讲解本类作品特点,本组同学作补充,逐个进行。 3.教师同时投影展示图片。 4.根据学生讲解,总结民间美术的三个特点(板书) 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在这一环节中需对民间美术的各种类的起源、发展、风格、作用,作一概括讲叙。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版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

https://www.doczj.com/doc/8b7614288.html, 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 桃花坞年画: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南北朝时期。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出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风筝是信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风筝的著名产地。 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动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它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传说虎为兽中王,可籍虎威驱赶一切恶善。另外,“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出于这种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间玩具中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很多。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时,虎身上又饰以吉祥花草,表现出吉祥的一面。 刺绣: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如前所述,民间美术的纹样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寓意符号,如:鱼、蝶、鸟、鼠喻男子,花、莲等植物多喻女子。“鱼戏莲”、“蝶恋花”即隐喻男女的爱慕。 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织法种类多样,造型美观、大方,实用结实,粗中有细、净中有色是我国传统编织品的特色。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产品可分为篮、盘、席、篓、提包、帽、鞋、玩具等等。 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结构、巧妙多变的织法,就可领略到这些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工艺品之美妙了。 剪纸: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美术样式。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在我国,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

2018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2018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一、单选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 1.“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葩”指的是()。 A.四羊方尊 B.长信宫灯 C.司母戊鼎 D.马踏飞燕 2.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存世作品有()。 A.《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卷》 B.《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卷》 C.《雪溪图》《江山雪霁图》 D.《簪花仕女图》《步辇图》 3.下图是反映道教题材的永乐宫壁画局部,现存于()。 A.陕西 B.河南 C.山西 D.山东 4.下图所示为四羊方尊,出土于()。 A.湖南长沙 B.湖南宁乡 C.陕西西安 D.陕西凤翔 5.《尸毗王本生图》绘制于(),重点表现了故事发展高潮中有代表性的场面。 A.东汉后期 B.东汉前期 C.北魏后期 D.北魏前期 6.有人评价他“凡画功德人物、花鸟,皆是外国之物象,非中华之威仪”,这位画家是()。 A.阎立本 B.张萱 C.展子虔 D.尉迟乙僧 7.被誉为中国“书法第一法则”的是()。 A.《石鼓文》 B.《宗固钟》 C.《墙盘》 D.《隶书》 8.油画《孟特芳丹的回忆》作者是()。 A.法国莫奈 B.法国柯罗 C.俄国苏里柯夫 D.荷兰伦勃朗

9.《梅杜萨之筏》是19世纪法国画家席里柯运用()手法来表现。 A.现实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10.下图所示建筑的样式是()。 A.哥特式 B.拜占庭式 C.罗马式 D.巴西利卡式 11.画家毕加索的下列作品中,描写战争的是()。 A.《亚威农少女》 B.《三个音乐家》 C.《舞蹈者》 D.《格尔尼卡》 12.《花神》的作者是威尼斯画派的()。 A.乔尔乔纳 B.贝切里尼 C.提香 D.丁托列托 13.高中美术鉴赏课知识量较大,容易枯燥,因此崔老师在上《艺术美和形式美》一课时,采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声光电现代教学设施的配合,模拟出虚拟博物馆,凸显视觉性,营造出了立体的鉴赏教学氛围,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情绪,强化其审美感受,激发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教学效果好。针对这堂课,崔老师主要采用了()为主的教学方法。 A.讲授法 B.情境法 C.演示法 D.多媒体法 14.李老师在上《刀法是完成篆刻的手段》一课时,给学生进行示范单刀法、双刀法等,在示范的过程中学生有一些刀法没有看清楚,李老师反复示范,最后学生终于全部明白,但是也浪费了很长的时间,后面学生练习时间较少,很多学生没有完成课堂作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李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 B.李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环节缺失。 C.李老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错误。 D.李老师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选择很好。 15.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A.美术与人文 B.美术与自然 C.美术与政治 D.美术与经济 16.青少年美术作品是青少年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下列关于青少年美术作品说法正确的是()。 A.着色:用线大胆肯定,内容单纯 B.表现形象随意性大 C.对比强烈而夸张:无拘无束 D.受对象约束,有强烈的主观性 17.美术是一种(),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A.视觉艺术 B.艺术创作 C.美术实践 D.美术表达

教师资格证美术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答题模板(中学)(最新整理)

一、教学评价 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学评价,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订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每一模块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 2.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应该注重表现性评价,运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3.提倡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4.综合性评价。包括分数或等级,综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 二、教学设计 1.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的引导存在不足 2.应将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三者有机结合。 三、优缺点 优点: 0.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内容要求学生应该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2.美术学习活动一般注重对美术作品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 3.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加深对文化(美术)的认识。 5.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 6.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7.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 8.教师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 缺点: 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每一模块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 2.学习内容选择单一 3.学习方法应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四、建议: 老师应该讲授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用美术术语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五、内容标准: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六、直观方法教学手段:观察法、演示法、参观法、示范法 七、分析 [课题]《走进~~艺术》 [课时]1 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了解其主要特征,初步掌握~的技术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赏析与探究,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创

(完整word版)2018下半年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美术学科-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 高中美术《油画艺术的风格》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说一说在视频中见到了哪些熟知的油画作品?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油画艺术的风格》。 环节二:作品赏析 (一)直观感知 1.教师简单介绍油画的材料以及起源:油画是西方绘画艺术的一种,起源于15世纪,用含油质的颜料在布及木板上绘制。 2.教师播放一系列的油画作品(樱桃、红色瓶子、铜水罐)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几件油画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总结油画的流派分类:一类为写实性作品,另一类为表现性作品。 (二)具体分析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欣赏《铜水罐》《红色瓶子》,小组尝试从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 (三)总结领悟 1.小组尝试分析《铜水罐》《红色瓶子》传达的情感。 学生大胆回答,教师总结:《铜水罐》揭示劳动人民质朴的生活;《红色瓶子》追求的是一种纯粹、诗意的表现。 2.提出问题:写实性油画与表现性油画有哪些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20世纪以前的油画风格大多以写实为主,利用透视等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段,真实地再现对象。当代的油画更多的是注重艺术家自身情感的表达,突出画面本身,突出色彩、形状与肌理。如抽象派、野兽派等。 环节三:比较鉴赏 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油画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赏析,并选择喜欢的作品尝试分析。 《静物》构图简洁、平稳,色彩运用平涂的手法,营造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 《穿蓝色衣服的小结》构图均衡,造型夸张,色彩纯度较高,鲜艳明亮。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回顾油画的不同分类及其特点。 2.课下查阅油画的资料,并尝试分析。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油画大师。 【参考答案】 蒙克,是德国表现主义美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长期侨居德国。其油画作品描写了他的亲身遭遇和内心感受,主题大多都与疾病、死亡、性爱相关,呈现出颓唐、不安、悲观、恐惧等世纪末情绪。《呐喊》是蒙克重要的作品,它被视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美术教案模板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美术教案模板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把对美术的学习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绘画课”、“工艺课”、“欣赏课”和“综合实践课”等四项内容。下面对每种课型的教学进行汇总并提供优秀的教学模板。 造型表现课:绘画在普通中学美术课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比例,其本身包含诸多内容,如:国画、彩画、素描等。 教学模板:《花的畅想》 一、导入新课 问题引出课题(花季年龄引出课题,自然联想起花的美好) 师:同学们正值13 、 14岁,能够说是人生最美好的开始,人们一般把这个年龄比喻为什么年龄呢? 生:“花季”年龄 师:为什么不称做“雨季”、“干季”、“湿季”? 生:因为我们就好象是刚刚开放的鲜花一样美好 师:对了,花是美好的,你们就好象一朵朵含苞

待放的鲜花,需要师长的呵护,需要知识的滋养,将来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来。 花季是一个令人鼓舞,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年龄。花儿又是多少文人墨客、诗人、画家赞美表现的事物。面对鲜花我们会抨然心动。好,现在我们就先屏息3秒钟,共同欣赏一组图片,用心感受她们的美丽,找到自己最爱的花! (伴随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多媒体播放,欣赏花卉图片) 二.讲授新课 (1)师:伟大的著名诗人但丁在她的名著《神曲》中就曾经写道“我一看到花脚步就慢下来了。“可见爱花之深。恐怕世界上没有人不喜爱花的。看完了如此心动的鲜花,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呢? 生:美!太漂亮了、好看、美不胜收~~ 师:想不想再看一遍?!这次可要带着任务来看。 板书:1、找到或联想到自己喜爱的花,记住她的名字、形状和色彩。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统考 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 (科目代码:41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 A.戏曲 B.绘画 C.雕塑 D.建筑 【答案】A。解析: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1)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2)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3)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2.如图1,下列书法作品是哪种字体()。 A.隶书 B.篆书 C.行书 D.楷书 【答案】A。解析:隶书,又叫“佐书”、“八分”等。是书法史上继篆书之后的一种字体。这种字体较篆书而言横画有了波折,字形由修长变为扁平。相对于篆书更为简洁和便捷。隶书的写法有“蚕头雁尾,雁不双飞,蚕不二设”的规矩。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是秦代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

石鼓文、简牍书等。小篆是秦代规范化的篆书。 行书:是东汉后期出现的一种字体。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是楷书便捷化的书写形态。具有简便通俗、流动的特点。在行书中,楷书字形明显的叫做“行楷”,行书中草化倾向明显的叫做“行草”。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3.如图2,该作品的作者是()。 A.徐悲鸿 B.古元 C.刘海粟 D.石鲁 【答案】D。解析该作品石鲁的代表作品《转战陕北》。《转战陕北》创造性地以山水为主表现革命主题,毛泽东和警卫员只在山水间占很小的位置。他通过描绘西北的大山大水,塑造了一个大气磅礴的空间,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具体的历史情景之中,唤起了观众的联想。在画面上虽然看不见千军万马,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在大山大壑间隐藏着千军万马,画家用间接的方式暗示出一个宏大的历史场面。 4.中国绘画史上董其昌提出的是()。 A.南北宗论 B.六法论 C.画山水序 D.写心论 【答案】A。解析:明代画家董其昌以佛教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推出了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认为唐以后的山水画分水墨和青绿两种风格流派。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则是李家画的代表,进而崇南贬北,标榜文人画。 5.如图3,该作品表现的题材是()。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美术学科专业知识总结7页word文档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美术学科专业知识总结【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运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琢、文学、音乐等。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塬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外型表现手腕】外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腕。如绘画借助于颜色、明暗、线条、解剖和透视;雕塑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这些手法和手腕,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构成了这些外型艺术各自独具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并决定了这些艺术各不相同的表现法则,关系到塑艺术形象的成败,以及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艺术家对外型表现手腕的规律性的不断探究,锦上添花,是使艺术创作能够表现新的生活内容和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爱好的必要条件。 【黄金分割】亦称黄金律、黄金比例。在一条线段上,依照最佳长短比例,将此线段分割为长段与短段,或按此最佳长短线段的比例构成一个矩形的最佳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即构成黄金分割。 【二度空间】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和高度(上下)两个要素组成的平面空间。在绘画中为了真实的再现物象,常常借助透视、明暗等外型手腕,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形成纵深的感觉和物象的立体效果,即以二度空间形成自然对像那种叁度空间的幻觉。有些绘画,如装饰性绘画、图案

画等,不请求表现强烈的纵深效果,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间中追求扁平的意味,来获得艺术表现力。 【叁度空间】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纵深)三个要素构成的立体空间。绘画中,为真实地再现物象,必须在平面上表现出叁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 【质感】绘画、雕塑等外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各种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如丝绸、肌肤、水、石等物的轻重、软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质的特徵,给予人们以真实感和美感。 【量感】借助明暗、颜色、线条等外型要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几等感觉。如山石的凝重,风烟的轻逸等。绘画中表现实在的物体都请求传达出对象所特有的重量和实在感。运用量的对比关係,可产生多样统一的效果。 【空间感】在绘画中,按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塬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交叉等关系,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体积感】绘画术语。指在绘画平面上所表现的可视物体能够给人以一种佔有叁度空间的立体感觉。在绘画上,任何可视物体都是由物体自身的结构所决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块面所组成的。因而,在绘画上把握被画物的结构特徵和剖析其体面关係,是达到体积感的必要步骤。 【透视】绘画法理论术语。“透视”一词塬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讨透视是採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办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