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资源

水资源

水资源
水资源

一:什么是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指评价区内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总量,即地表产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不包括过境水量。水资源总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加地下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而得.

过境水量:流过当地的河流水的总量。

二: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是如何计算?

区域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 + 地下水资源量 - 重复计算部分

三:北京水资源短缺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地下水的掠夺性超采。北京处于华北平原,是人口密度极大的生活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非常大,这就导致了地下水的大量利用。由于地下水的掠夺性超采,使华北平原出现了生态恶化,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漏斗形成、含水层疏干、湿地湖泊干涸、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必然反作用于人类,使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

四:解决北京市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水在城市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生存的首要条件。目前,北京市的地下、地表水的承受能力已到极限,怎样解决北京的水资源,已是关系到首都发展命运的重大问题。所以必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目前北京市水资源的这些问题。

1.立足自身挖潜,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

北京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首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水资源供需分析,2005年全市将缺水7.94至16.5亿立方米,2010年将缺水11.82至19.96亿立方米。水资源状况十分严峻。从根本上解决首都水资源紧缺,需要中央决策南水北调引水进京,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必须立足于当地水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以及上游水资源的保护和改善,通过自身挖潜,缓解水资源紧缺。

2.狠抓节约用水,以节水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必须把节约用水当作根本性措施来抓,把北京建设成为节水型城市。一是调整北京的工业结构布局,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主导。二是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三是加强城镇生活用水的管理。四是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3.开发新水源,实行水资源联合调度

重点要抓好污水处理回用和深度开发雨洪。本市目前污水集中处理率仅22%,要多方筹措资金,尽早完成规划中的30多座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同时要搞好配水专用管线和改造使用回水的配套设施。在调度上,丰水年优先安排利用地表水,后安排使用地下水;优先利用调节能力小的水库水源,后使用调节能力大的水库水源。在供水方面,首先保证生活用水、菜田用水,其次安排工业用水和城市环境用水,最后安排农业用水和地下水回灌。

4.调整水价,逐步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

必须改革水价,建立具有首都特点的水价体系。水价改革要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保护水源,防止水污染;有利于供水企业正常发展并进入市场。供水价格应按照成本补偿、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

5.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

要从根本上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水务局对防洪、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生态环境,包括防洪、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处理回用等诸多方面,实行城乡统一管理和监督。水务局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不直接进行水的经营和水企业的管理,而是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对水企业监督管理。

6.制定、完善水法规,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要修订和完善《北京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北京市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北京市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并且严格依照这些规章制度解决北京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五:评价某地区水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是什么?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六:评价原则和方法

1 评价原则

水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资源其评价原则应与其它资源评价有共性的地方, 也应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根据具体实践经验和认识体会, 认为水资源评价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1) 客观性原则。是一切评价原则的基础, 是评价结果不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的基本条件。

(2) 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选择应尽可能定量化, 不能定量化的内容可分等

(或分类) 进行定性分类评价。定性分级不宜过多,一般以3~5 级为宜。

(3) 评价区域不宜过小或过大, 评价指标特性在分区内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致性。

(4) 可比性原则。无论定量指标或定性分级指标, 其评价结果在各区域间要有可比性。

(5) 可扩展性原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会进一步深

化, 可以不断地补充和修改评价指标和标准。

2 评价方法

水资源评价的方法一般可以采取单项指标法、多项指标法和综合评价法三种。单项指标法是针对评价区域内水资源的某一特定属性进行评价。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水资源利用率、水能资源开发程度、开发潜力、管理体制、价值量评价等。单项指标评价是多项指标和综合评

价的基础。单项指标法评价方法、标准(或基准值) 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国家及有关行业部门已经制定, 评价中可直接应用。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标准和方法的内容, 就需要人们重点去研究, 如水资源保护程度评价、管理体制评价和水资源价值量评价等。多项指标法是选择评价区域内能反映评价目标内容的多个特性指标进行评价。首先进行单项指标评价, 然后采用如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或其它数学和技术处理手段, 求出多项指标的综合数值作为多项指标评价的结果。在利用单项指标转化为多项指标综合数值时, 一般应经过无因次处理, 评价时各评价区域的多项指标中的各个单项指标必须一致, 否则缺乏可比性。综合评价法在水资源评价中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适用方法。不妨将水资源评价指标的各项内容进行适当的归纳, 划分为几种类型的指标, 采用多项指标法进行评价, 然后再进行分类评价。这样在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评价区域内水资源评价的综合特征。

3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评价水资源数量评价

水资源数量评价包括评价区内水气量、降水量、蒸发量、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及水资源总量等。水气量评价由于受气象观测资料条件的限制,一般适用于较大范围的评价区域。评价指标可选用水气输送总量、输出总量和净输入量或水气含量指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 向大气要水资源、进行人工增雨已成为干旱缺水地区补充部分水资源的一个新手段。大气降水是人类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降水量是反映区域水资源的重要指标。随着实测降水量资料的增多, 直接统计计算降水量资源已成为可能, 对较大评价区域还可用分时段的降水等值线图反映评价区域降水量资源的时空分布。减少损失、增加径流已成为人们从降水量资源中挖掘可利用水资源的一个新视点。蒸发量是影响水资源利用的重

要因素之一。蒸发量评价指标要求统一用E601 型蒸发皿的观测值, 较大评价区域可绘制蒸发量等值线图, 以反映时空分布特性。对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还可用干旱指数, 甚至绘制干旱指数等值线图。蒸发损失是降水量损失的主体, 如何减少蒸发损失也是水资源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主体, 也是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对象。可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分别统计计算其资源量和地表地下水资源总量, 同样可以用径流深等值线图来描述其时空变化规律。地下水资源量难以用等值线表达时, 可用分区总量表示或单位面积可开采量表示。冰川和海水(含微咸水) 是缺水地区一个潜在的重要水资源, 在干旱缺水地区的水资源评价中不可忽视。

4.水资源质量评价

水资源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是水质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水物质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时空变化规律。水体的物理特性有含(输) 沙量、固体漂浮物、色度、细菌等; 化学特性有pH 值(酸碱度) 、矿化度、总硬度、COD、BOD5 、金属、化合物等。水质评价方法和指标, 现在国家及有关部门均已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标或标准, 评价中可以直接应用。

其它特性评价

水能资源是水物质的重要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水物质的能量主要由它所处的位势决定的, 位置越高势能越大。这种水的势能资源通常用它可转换的电能来表达,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越高, 说明其势能资源利用越充分。水物质形成的水域资源评价可用水域长度、水

域面积、深度和水体水文动力学特性以及生态功能来表述。

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评价复习资料: 1~什么是水资源评价?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评价? (1)水资源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在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特定区域内的降水、蒸发、径流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和转化关系,阐明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需水量调查和可供水量的计算,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寻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优方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服务。 (2)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科学地评价本地区水资源的状况,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资源评价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等的制定等一系列的根本依据就是水资源评价结果。 2~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水资源分区? (1)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把区内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选用相应的特征指标,通过划区进行分区概化,使分区单元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水利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基本一致,便于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2)尽可能保持流域、水系的完整性;供水系统一致,同一供水系统划在一个区域内;边界条件清楚,区域基本封闭,有一定的水文测验或调查资料可供计算和验证;基本上能反映水资源条件在地区上的差别,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基本相似的区域划归一区;尽量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按以上原则逐级分区,就全国而言,先按流域和水系划分一级区,再根据水文和水文地质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划分二级或三级区。 3~水资源评价在水资源规划、管理中有何作用? 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作用,水资源评价对水资源规划具有指导意义,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 4~降水资料的收集与审查:资料收集:在分析计算降水量之前,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比 较可靠的分析成果。因此,除了在水资源评价区域(流域或地区)内收集雨量 站、水文站及气象台(站)资料,还要收集区域外围的降水资料。 资料审查:(1)与邻近站资料比较:具体做法有两种,点绘逐年降水量等 值线图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相关分析法即绘制审查站年或月降水 系列同邻近站(单站或多站平均)的相应系列间的相关曲线图,对离差较 大的点据进行审查或修正。(2)与其他水文气象要素比较:年(时段)降 水径流关系法 5~资料的一致性审查:(1)单累计曲线法(顺时序);(2)双累计曲线法(逆时序) 6~代表性分析:周期分析,差积曲线法,滑动平均值过程线法;稳定期与代表期分析,累计平均值过程线法 7~干旱指数:反映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用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 9~论述题: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1)人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直接影响:我国的用水量以农业用水量为主,故农业水利措施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更大,人类活 动对径流的时程分配以及对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人 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间接影响:水量平衡方程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其他因素必须随 之而变,这种自动的调节变化,就是人类活动间接影响所致,灌溉和排水:大规模的灌溉增大 了蒸发,减少了径流量,灌溉还能活跃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增强“三水”转化,在有地下水 开采系统的地区,年净流量有可能增加,地表径流量则明显减少;水库等蓄水工程:对降水和 蒸发、径流、地下水、泥沙等均有影响;城市化:改变局部的小气候,对水文循环影响显著, 蒸散发的减少增加了径流量,整治河道可以增大泥沙的输送能力,不透水面积增加降低地下水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doc 18页)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doc 18页)

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摘要: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 一、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水资源合理配置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实际上,水资源合理配置从广义的概念上讲就是研究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在中国,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更大的紧迫性。其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二是在地区间和各用水部门间存在着很大的用水竞争性,三是近年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导致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现的。其基本功能涵盖两个方面: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并调整生产力布局,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给方面则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

来社会对水资源利用的权利。因而,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不仅应适合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还应尽可能地满足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 水资源系统与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具有如 图1所示的密切关系。其中一个系统的变化 将会同时影响另外两个系统朝正负两个方 向产生相应的变化。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不 仅提供生活生产材料(a),而且具有气候调 节(b)、水土保持(c)、环境美观(d)、旅游 娱乐(e)等功能;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也具 有很大的作用力.林业、渔业等生物资源掠 夺性开发利用(f)对生态系统的天然平衡会 造成破坏。生态系统依赖于水资源,水源的枯竭会导致植被退化(g)、土地荒漠化(h)、动植物大量消亡(i)等严重生态事件,而水质的退化(j)也会造成水资源使用功能的下降,造成对植被、鱼类等生态系统主体的严重损害。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系统也具有重要的调节、涵养以及水质净化(k)等功能。生图1 人—水—生态三系统的相 互作用

水资源经济

水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解决经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水资源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不可替代的可再生资源。水资源短缺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中诸多矛盾的焦点,如何加强水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虽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匮乏与需水量日益增大这一矛盾越来越严重,人们对于处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保护水资源这一问题更加关注。下面本文将根据已有资料论述,水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关系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 水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水资源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是工农业等一切经济活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投入资源,又是人类消费生活中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消费品,并且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水资源是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环境正在日益恶化,根据1993~1995年水利部组织的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在评价的700余条河流中,水质良好的只占评价河长的32.2% ;受污染的河已占评价河长的46.5%。在全部评价河长中,有2. 5万km的河段水质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1993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达356亿m3,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水污染源。 同时,我国的地下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多个城市的地下水中检测出重金属超标等情况。还存在部分地区过分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海水倒灌,目前,我国广东省这一现象尤为严重,在湛江市,在10年前就出现了海水倒灌导致地下水盐化的现象。现在北方的农村,由于地下水的匮乏,也出现了井越打越深的情况。

水资源合理配置差不多概念

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摘要: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 一、水资源合理配置差不多概念 1.差不多概念 水资源合理配置能够定义为: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实际上,水资源合理配置从广义的概念上讲确实是研究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爱护与治理。在中国,特不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更大的紧迫性。其要紧缘故:一是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二是在地区间和各用水部门间存在着专门大的用水竞争性,三是近年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差不多导致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

现的。其差不多功能涵盖两个方面: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并调整生产力布局,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给方面则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加强治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来适应生产力布局。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进展。 合理配置中的合理是反映在水资源分配中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各类用水竞争、上下游左右岸协调、不同水利工程投资关系、经济与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当代社会与以后社会用水、各种水源相互转化等一系列复杂关系中相对公平的、可同意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合理配置是人们在对稀缺资源进行分配时的目标和愿望。一般而言,合理配置的结果对某一个体的效益或利益并不是最高最好的,但对整个资源分配体系来讲,其总体效益或利益是最高最好的。而优化配置则是人们在查找合理配置方案中所利用的方法和手段。 2.水资源体系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受中国的传统观念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影响,水资源被长期浪费且无偿利用,导致中国人民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不断减小日益短缺,如何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已经成为当代世界人们关心关注的主要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生存的共同使命。 正文: 1. 我国水资源现况: 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27115亿立方米,地下水828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总量是可观的,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上述主要国家,也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如果从单位耕地面积水量来看,也远远小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们用全世界7.2%的耕地,养育了全球1/5的人口,从中可以看到我国的水土资源是多么稀缺。 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人均淡水资源量低,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利用效益差、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不少地区和流域水污染呈现出支流向干流延伸,城市向农村蔓延,地表向地下渗透,陆地向海洋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 64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水资源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短缺资源,成为制约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因此,对我国的水污染防治需给予高度的重视,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从时间分配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雨量充沛,降水量大都集中在5~9月,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且多暴雨。黄河和松花江等河,近70年来还出现连续11~13年的枯水年和7~9年的丰水年。中国地下水补给量约为7718亿立方米/年,其中长江流域最多,为2130亿立方米/年。 我国水资源分布同人口、耕地分布极不协调,长江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流域、浙闽台诸河、西南诸河等流域,国土面积、耕地和人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 目标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努力做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 (2002年4月1日)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刚刚闭幕之际召开的。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中央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江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谈到水资源的问题时,江总书记指出,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除水害、兴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利工作要继续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江总书记的讲话又一次重申了国家新时期水利发展的指导方针。为了贯彻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供求状况的变化,着力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

约和保护等重大问题,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方案,水利部和国家计委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这次会议就是全面启动和部署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提出要求。 这次会议之所以选定在浙江东阳召开,主要是浙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水利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也创造出许多好的经验。特别是在水权、水市场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在海塘建设方面,在城市堤防建设和管理方面,有许多新鲜的经验。与会代表可以亲临其境,学习借鉴。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编制距今已20多年了。20多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对水资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率的提高要求有高质量的水源作保证。最近几年北方地区连续干旱,城镇供水、农村人畜饮水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少地区出现新的饮水困难。二是整个社会对水环境非常关注,要求改善水环境的呼声很高。尤其是近几年沙尘暴频发、水污染加剧和干旱缺水,引起社

水资源高效-参考题

第一章水资源概况 什么是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简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一、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二,如果径流以年径流深表示,则其特点大体上可由年降水深分布情况所决定,即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极不均匀。 什么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1.供需矛盾突出;2.水的有效利用程度低;3.水体污染严重4.管理薄弱 你认为我国水问题的解决出路有哪些以节水为本,强化统一管理 1.以节水为本,应全方位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和潜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减少用水量。 (1)将节水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加强全民节水意识,把加强节水意识同提高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效益结合起来。(2)促进水资源市场化。(4)加大节水科技投入,推广行之有效的节水技术与措施,全面深人地开展节水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水效率 2.建立和强化水资源的城乡统一水务管理,改变水资源管理的无序状态,切实地以水法为依据,提高和完善用水(节水)的科学管理水平。 3.应通过多种途径开源,有计划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新水源。 4.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水体保护、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增加可利用水量。 第二章城市用水 工业生产给水系统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直流、循环、回用(再利用)、循序(或串联) 。 什么是循序给水系统与回用水系统?它们有什么区别?循环给水系统:绝大多数用于工业生产的冷却用水、一部分洗涤用水系统,其基本特点是将使用过的水经冷却或适当处理后重新用于同一生产过程。回用水系统:将使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后用于同一用水系统内部或外部的其他生产过程。循序给水系统:根据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各车间、各工业企业,或者在不同范围内对用水水质的不同要求,将水依次地再利用。 区别:循序给水系统:在于各生产环节的用水水质(也考虑水量)逐级同上一级用水过程水质的改变相适应,而无需对上一段工序、车间、工业企业排水水质进行更多的处理。回用水系统:回用水的水质(也考虑水量)则应按某生产工序对用水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因此循序给水系统也属回用水系统。 工业与城市排水系统一般应分别包括哪些部分?厂区排水管网与城市排水管网、相应的污水或雨水提升泵姑、工业废水回收利用处理装置、城市污水处理厂。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什么标准的规定?一般可按水质将生活饮用水水源分成二级:一级水源水:水质良好,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地下水只需经消毒处理后即可供作生活饮用。二级水源水: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达到GB 5749—85的标准,可供生活饮用。 城市给水系统的水压是如何规定的?城市给水系统应保证按最高日最高时没计流量供水时将水送到城市最不利点建筑物的最高取水点,并保证不小于2m的剩余水头。 工业生产中的用水可以分为哪几类?(1)原料用水(2)产品生产工艺用水(3)生产过程用水(4)锅炉用水(5)冷却用水(包括空调用水) 什么是用水定额?对不同的用水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制订的相对合理的单位用水量的数值。城市用水定额制定的方法主要有哪五种?经验法、统计分析法、类比法、技术测定法、理论计算法(五种)

2020年经典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年经典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年经典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我区的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的状况,或者说水资源对环境的承载力可以用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一是水量状况,二是水质状况。通过调查了解,我区 的水资源状况是这样的: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1.水资源总量年均趋少 降雨量偏少,水资源总量逐年减少,这是近半个世纪来全球气候演变的趋势,我区亦然。水资源量趋少可以通过两项指标来大概反映:一是河道径流量和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减少首先表现 在河道径流量的变少。我区河流几乎都是澧水水系的源头,因而无 过境水量。本行政区域内所产生的降水量,除去蒸发量和流出水资 源量外,即为我区水资源总量。我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0 亿立方米,现状水平年约为 1.6亿立方米,下降了18.7%。经调查,索溪河多年平均流量为2.88m3/s,而现在每到枯水季节,索溪水库 一旦不放水,索溪河基本上是干河一条。黄龙洞断面最枯流量仅为0.19m3/s。其次,可用水资源量不足,尤其是环境生态用水量严重 不足。物体与环境两者相结合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综合体的总体系统中,为防治水污染,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促进具环境属性水资源 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促进国家水安全、生态安全及生态保障体系 的建立,并为不断满足广大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和 社会化高福利公共用水而协调自然生态平衡与发展所需用水,称为“环境生态用水”。不容置疑,其中部分用水与农业用水、城市用水、特种用水是相互交叉利用的。在我国长期供用水制度中,形成 工业、农业、生活传统的供用水制度,唯独环境生态用水没有列入 我国的用水制度。环境生态用水是保障人民生活与健康质量的不断 提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必备用水。武陵源区作为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从理论角度

水资源综合调配概念与关键技术问题浅析

水利水电技术 第41卷 2010年第1期 W ater R esourc es and H ydr o po wer Engineering V ol 141N o 11 水资源综合调配概念与关键技术问题浅析 鲁 帆1 ,蒋云钟1 ,王 浩1 ,王海潮 1,2 ,沈媛媛 1 (1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21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48) 摘 要:考虑自然和人类系统的相互作用,文中分别从水的需求和供给管理角度出发,初步论述了水 资源综合调配的内涵与外延,提出水资源综合调配研究包含的基本环节,并对其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水资源综合调配;自然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可持续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T V21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0860(2010)0120011204 Ana lysis on concept and key techn i ca l issues of com prehen si ve regul a ti on and a lloca ti on of wa ter resources LU Fan 1 ,J I A NG Yun 2zhong 1 ,WANG Hao 1 ,WANG Hai 2chao 1,2 ,SHE N Yuan 2yuan 1 (11China I nstitute of W ater Res ources and Hydr opower Research,Beijing 100038,China; 21Bei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 nstitute,Beijing 100048,China )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iderati on of the interacti on bet w een the natural and hu man syste m s,the connotati on and denotati on of the comp rehensive all ocati on of water res ources are analyzed herein fr om the as pect of the manage ment on both the de mand and the supp ly of water res ources;fr om which the key links included in the research on the comp rehensive all ocati on of water re 2s ources are put for ward ,and then the key technical issues faced by it are analyzed and p r os pected as well 1 Key words:comp rehensive all ocati on of water res ources;nature 2hu man interacti on;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and utilizati on 收稿日期:20092052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50721006);“十 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4A07,2008BAB29B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6C B403404)。 作者简介:鲁 帆(1981—),男,湖北天门人,工程师,博士。 1 引 言 近年来,我国依据可持续发展要求,成功实施了以黄河、黑河和塔里木河为代表的多项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工作,在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修复和 保护、发展民生水利等方面作用显著[1,2] 。与此同时,跨流域调水也成为缓解缺水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布局已经确定,东、中线的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国内著名的调水工程还包括广东的东深供水工程、天津的引滦济津工程、山东的引黄济青工程等。 随着上述调度实践的逐步深入,全流域和跨流域的水资源配置与调度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进行水资源综合调配是大势所趋,但该项研究仍 处于起步阶段[3~5]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论述水资源综合调配的内涵与外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资源综合调配的基本环节和关键技术问题。 2 水资源综合调配内涵与外延解析 水资源配置和水资源调度是水资源分配领域相互 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配置侧重于未来的水资源供需形势预测与合理规划,调度则侧重于水利工程实时运行控制规则及供用水管理,配置是调度实施的基础,调度促进配置方案的落实,两者不可分割。如何将两者综合,建立规划配置与实时调度一体化的水资源综合调配框架体系,以促进水资源的科学分配和可持续利用,一直是水资源领域的研究难点之一。迄今为止,水资源综合调配也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可以考虑自然和人类系统的相互作用,分别从水的需求和1 1

水资源名词解释

附件: 水资源综合规划名词解释 近来,承担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的单位及有关省(区),不断来函询问,在规划中遇到一些技术名词,对其含义、概念不够明确,由于对一些名词各自理解不同,往往使规划过程中对重大问题的处理,出现口径不能统一,甚至给工作带来返工,影响工作进度,降低了规划成果的技术质量。为了进一步明确某些技术名词的概念、含义,请承担任务的单位务必认真学习珠江委颁发的技术细则,同时我们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的有关文献资料,重新选择了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把重要的名词概念比较确切地汇集编印出来,供在规划中参照使用。

降水量 从空中降落的雨、雪、雹等以及由水气凝结的露、霜等的总数量。以毫米计。是雪、雹等应化成水的深度。按时段统计有:以降水起止时计算的一次降水量,以一日、一月及一年计算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及年降水量。由于降水的主要部分是雨或全部是雨,因此降水量又叫做降雨量。一股所说某地年降雨量若干毫米,是包括了所有各种形式的降水。 流域平均雨量 又叫面雨量。水文工作中常需推求整个流域面上的平均降雨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算术平均法和垂直平分法(又叫做泰森多边形法),也有用绘制等雨量线图来推求的。 蒸发 水或冰雪变成水汽的一种物理过程。在水文气象观测中,蒸发是指水分由地表的水面、土壤、植物体逸入空中的自然现象。蒸发的水量以水层深度毫米数计。它是气象、水文的重要因素,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很密切。 水面蒸发 指水面不断向大气蒸发水分的过程。其蒸发速度,可由蒸发器观测而得。以mm/d计。水面蒸发量是指某一时段内的总水面蒸发数。例如年水面蒸发量为980mm,6月的水面蒸发量为125mm。影响水面蒸发的主要因素有湿度、风速、气温及水体大小等。在同一气象条件下,蒸发器的水面蒸发值大于实际水

水资源管理经济手段的选择与运用 (1)

收稿日期:2007-07-10 作者简介:舒俊杰,男,长江水利委员会财务经济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7)11-0105-03 水资源管理经济手段的选择与运用 舒俊杰1 柯学莎 2 (1.长江水利委员会财务经济局,湖北武汉430010; 2.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10)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趋加剧,水资源管理中经济手段的运用日益得到重视和推广。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是经济理论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的产物,从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出发,综合考虑水资源的实际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经济政策,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经济措施和经济手段,对于充分发挥经济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协调主体间的利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水资源管理;经济理论;经济手段;研究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1 水资源的经济属性 (1)稀缺性。经济学中稀缺性是指在既定资源禀赋与技术水平下,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资源的供给是不足的。作为自然 资源之一的水资源,其第一大经济特性就是稀缺性,其稀缺性同时包含着物质稀缺性和经济稀缺性两个方面,并且可以相互转化的。如缺水区自身的水资源绝对数量都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当地的水资源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物质稀缺性,但如考虑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节水、循环使用等技术方法,水资源的稀缺性最终体现为经济稀缺性,只是所需要的生产成本相当高而已。结合水资源的自然特点,水资源的稀缺性又是动态变化的,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水资源的稀缺程度是变化的。 (2)不可替代性。水资源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态和环境的基本要素,也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生产要素,其作用与自然特质决定了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不仅强化了其在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也增强其稀缺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程度。 (3)垄断性。 受自然条件限制,水资源具有自然垄断性,由于气候地理条件等不同,各地区的水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加之由于长距离调水的不经济性,造成了各地区用水的自然垄断格局。 由于水资源的特殊性,为保证社会各阶层和各个方面在用水方面的公平合理,政府必须采取法律、行政等管制措施实施管理,从而使水资源具有行政垄断性。!经生产加工后的水资源是一种特殊商品,流通性相对较差,供需双方不能自由选择,其经营主体一旦确定后,就具有市场垄断性。 (4)准公共物品性。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两重属性,相对于公共物品而言,准公共物品尽管是公共的或是可以共用的,不能够排斥其 他人的使用,但其使用和消费地域、受益范围可能呈现局限性,存在着?拥挤效应#和?过度使用#的问题。水资源具有典型的准公共物品特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具有?拥挤性#,当政府免费提供水资源或象征性地收费时,人们会无控制地过度消费,在大家都可以使用却不能限制别人使用的情况下,极易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即受益的不可排他性导致的资源枯竭与破坏,即造成?公地悲剧#。但水资源的使用又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经过取水设施供应到最终用户的水就变成了商品,属于典型的?私人物品#。 (5)开发利用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对他人造成损害或带来利益,却不必为此支付成本或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外部性分为外部正效应(或外部经济)和外部负效应(或外部不经济),正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对他人产生的有利影响,负外部性则相反。 外部性的存在对资源会产生不当利用情形,导致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失灵。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负效应表现为3个方面: 水资源的代际外部性和代内外部性,也可称之为纵向外部性,即现在的用水行为可能对后来人的福利产生影响,导致后来者可用水量减少; 取水成本外部性,在一定流域、一定时期内,水资源的可获取量是相对稳定的,用水行为对相关联的取水者产生影响,并增加他人取水成本;!环境外部性,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如造成水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地下水位的下降、海水倒灌和土壤盐碱化等降低水资源的再生能力,增加社会边际成本。同时,节水、治污、水土保持及水利工程建设等行为存在外部正效应,降低他人取水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用水效益,进而增加社会总福利。 2 水资源管理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手段 2.1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 第38卷第11期人 民 长 江Vol.38,No.112007年11月 Yangtze River Nov., 2007

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水资源过度开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污染严重,缺乏保护和高效利用,水生态系统退化等,本文从中国当代水资源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提出尊重客观规律,谨慎开采地下水,重视水资源保护和修复,污水和雨水资源化,提高海水淡化技术,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水资源立法等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关键词:中国水资源;水资源现状;措施建议;可持续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曾向世界各国多次警告,由于缺水,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肯定受到制约,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淡水需求量将增加40%,届时将有近一半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一个严重的缺水国家,以人均水资源为例,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已成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随着人口的大量迁移和集中,局部地区高强度需水与水资源天然分布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加剧,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正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以及极端与突发事件频繁等各种突出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俨然成为当今中间乃至世界的重要课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指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系统工程。它需要在水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应用等方面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才能奏效,任何偏颇或缺失都可能事倍功半。面对这一实际,笔者在前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切入,提出一些对于基础现状解决的见解和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1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发展对水需求急剧增加 20世纪80年代中国水需求总量为4400亿m3,20世纪90年代为5500亿m3,2000年增至6000亿m3,2010年需求总量近7000亿m3。预计2030年将增至8200亿m3。目前,中国人口已达13亿,今后,中国人口仍将继续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高峰。2050年,中国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将从20世纪80年代的

论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论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全球的资源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水资源的问题愈发严重,世界各地都存在着缺水问题。所以水资源分布不均与人类社会需水不均衡的客观因素导致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成为必然。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是人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一种重要措施。世界各地都进行过合理调配水资源,并且效益巨大。例如: 1.澳大利亚雪山工程 澳大利亚气候干旱,水资源相对短缺,为 此修建了雪山工程。它在雪山山脉的东坡 建库蓄水,将斯诺伊河的多余水量引向西 坡,在调水沿途利用落差发电。雪山工程 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大型水电工程之一,包 括7个水电站、80公里引水管道、11条 共145公里压力隧洞、16座大坝、1座泵 站、510公里高压电网等,年供水23.6 亿立方米,灌溉总面积26万公顷。它保 证了阿德雷德市和重要工业区“铁三角”(Iron Triangle)的水源供应,大大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农牧业的发展。它所发的电被输送到堪培拉、悉尼,并参与电网调峰。它的16座水库点缀于绿树雪山之间,成了旅游胜地。在它的帮助下,西部水质也大为改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宜人。 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 调水原因: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湿润,萨克拉门托河等河流水量丰富,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70%的河流流量来自北部, 而80%的蓄水量来自南部,为 了合理利用水资源,1957年被 水南调工程启动。 运转状况:目前此工程输水干 线长一千零八十六千米,年调 水量达40亿以上,帮助加州南 部脱离干旱。此项工程不仅缓 解了缺水地区的城市和工农业 用水需求,而且产生了水力发 电防洪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 益,为加州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存在问题:由于每年调水量大,导致北部地区淡水一下子减少,水体质量变坏,海湾生物数量减少,海湾附近地区土地盐碱化。 措施:为解决加州水生动物问题,政府可以重新调整调水路线,也可以迁移部分生物等。 3.利比亚大人工河工程 利比亚南部沙漠地区蕴藏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为了缓解人口饮水和工农业用水

水资源配置作业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大专业 主要任务 (1)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主要包括人口和经济发展预测。 (2) 汉江流域规划水平年需水量预测。需水预测分为生活、生产和生态需水三部分,其中第一产业用水量已知,生活需水量、生产需水中第三产业需水量采用定额法计算,第二产业需水量根据研究区内实际情况采用万元工业增加值法进行预测,河道外生态需水量按城镇和农村生态需水分别预测,河道内需水采用定流量法; (3)汉江流域供水能力预测。这部分作为已知,不受限制。 (4)按照三级分区,以年为单位,按常规方法进行分区水资源配置计算。 一、汉江流域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于武汉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577 km。襄樊以上流向总体向东,襄樊以下转向东南,支流延展于甘肃、四川、河南、重庆四省市。汉江流域水系概况见图1。 图1 汉江流域概况图

汉江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长925 km,占汉江总长的59%,控制流域面积9.52万km2,落差占汉江总落差的90%;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长270 km,平均比降0.19‰,区间流域面积4.68万km2;钟祥以下为下游,长382 km,河床平均比降为0.06‰,集水面积1.7万km2。 1.2 水文气象特性 汉江流域属东亚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欧亚大陆冷高压影响,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有严寒夏有酷热。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00~1800mm之间,年降水量呈现南岸大于北岸,上、下游大,中游小的地区分布规律。汉江上游年内降水有三个集中时段,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春汛;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夏汛;8月下旬至10月为秋汛,其中夏汛时段雨量最大,秋汛次之,但遇降雨天气有异时,秋汛雨量也会超过夏汛。 1.3 人口 2010年末,汉江流域内总人口为3841.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5.24万人(占全流域总人口的38.93%),农村人口2345.92万人。汉江流域现状水平年(2010年)人口统计见表1.1。 从1980年至2000年,汉江流域总人口由3000.70万人增加到3590.70万人,人口在20年内增加了59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9.0‰。汉江流域总人口增长率较高的时段在1985~1990年,年均增长率为18.1‰。从人口组成上分析,城镇人口一直呈增长态势,而农业人口在1980~1985年间基本持平,在1985~1990年间呈增长态势,随后开始迅速下降。 表1.1 汉江流域现状水平年(2010年)人口统计 三级区 流域面积 (万km2) 总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城镇化率 (%) 丹江口以上9.48 1334.97 408.53 30.60 唐白河 2.39 1049.14 371.24 35.39 丹江口以下干流 3.71 1457.05 715.46 49.10 汉江流域15.48 3841.16 1495.24 38.9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名字解释(部分)

1、饱和湿度: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最大的水汽含量。 2、露点温度:在一定水汽含量下,空气达饱和状态是对应的温度。 3、雨水补给:降水以雨的形式降落。 4、河流径流:流域上的降水,除去损失以后经有地面和地下途径汇入河网,形成流域出口断面的水。 5、径流过程:径流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6、径流总量Wt:一定时间段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水量。 7、径流深读Rt:将金流总理狼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深。 8、径流模数M: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 9、径流系数α:某时段内径流深度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之比。 10、蒸发: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反应,是水分子克服了分子间的引力进入空气的过程。 11、陆面蒸发:某一地区或流域内河流、湖泊、塘坝等水体蒸发、土壤蒸发以及植物蒸腾量的总和。 12、植物散发:突然中的水分经植物根系吸收后输送到叶面经气孔逸入大气。 13、干旱指数γ: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寡、进行水资源分析的重要参数。 14、结合水:表面能>水分子自身重力时,岩石空隙中的这部分水就不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 15、重力水:当薄膜水厚度不断增大,固体表面引力不断减小,以至于不能支持谁的重量时,液态水就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自由运动,在空隙中形成重力水。 16、毛溪水:地下水面以上掩饰细小空隙中具有毛细管现象,并形成一定上升高度的毛细水带 17、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空隙(孔隙、裂隙、溶隙)中的水。 18、河流:地表上较大的天然水流 19、流域:河流某断面的积水区域 20、分水线:流域的周界 21、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重合 22、水系:流域各条河流构成的脉络相通的系统 23、河流长度:子河源沿河道至河口的长度 24、落差:河段两端的何地高程差 25、洪水河床:洪水泛滥所及部位,也称滩地 26、基本河床:枯水期水流所占部位,也称主槽 27、河网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标识一个地区河网的疏密度 28、流域长度:流域的轴长 29、流域形状系数:流域平均宽度与流域长度的比值 30、潜水:位于不透水层之上,有自由水面,亦称浅层地下水 31、深层地下水:位于两个不透水层之间 32、坡面漫流:降雨强度超过了土壤下渗能力时,产生超渗雨。沿坡面向低处流动 33、地面径流:坡面漫流超渗雨要把流动途径上的洼坑填满以后,才能往更低处流去。扣除植物截留、下渗、填洼后的降雨量进入溪沟,最后成为流域出口径流。 34、产流过程: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过程 35、汇流过程:净雨转化为河川流量的过程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水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是否能傲立于民族之林。为此我们应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从大自然的循环方面认识水问题,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角度研究问题,并从提高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全民意识入手,才能解决好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键词:水;使用率;沙漠化;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如何处理好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人类尤其是贫水国或准贫水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水问题入手,剖析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解决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些想法。 一、我国当前面临的几个主要水问题及其原因浅析 由于我国水资源、降雨量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加之受历史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面临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及原因浅析如下: (一)旱涝灾害频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七大江河都曾发生过大洪水。进入90年代,我国又连续发生几次大水。1991年江淮流域发生大水;1994年,珠江、长江、辽河和黄河流域均发生大洪水;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又发生大洪水。 不仅是水灾,进入90年代,每年受旱面积竟达0.27亿hm2,比50年代增加一倍半以上,成灾面积增加3 倍。华北平原每年有1/4的耕地遭受干旱之害,1/6耕地沙化严重。我国可利用的草原面积有2.2亿hm2,其中可灌溉的草原仅33.3万hm2。目前全国农村有7000多万人、6000多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城市有300多座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约有108座。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因为我国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年降雨量变化较大,从而导致降雨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枯雨期又出现旱灾。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江河湖堤及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防洪标准低,有些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有些工程在设计、施工中由于人为原因,甚至出现“豆腐碴”工程。其次,由于资金限制,我国许多地方水利工程不健全,建设维护资金匮乏。再者由于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又会影响到气候,从而加大了恶劣气候发生的几率。历史上由于人们不断地围湖造田、修堤防洪,从而导致洪水渲泻和调蓄的空间减小,另外一个方面,加高堤防等于抬高了洪水位,从而使防洪负担和防汛风险进一步增加,万一出事,将造成更大的灾害。 (二)沙漠化触目惊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