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痕迹学

痕迹学

痕迹学
痕迹学

痕迹物证在命案现场勘查中的分析与运用

认真、细致、全面、系统地对命案现场进行勘查与检验,是侦破命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效地对各种命案现场中提取到的痕迹物证进行分析和运用,不仅可以确定整个命案案件的性质,据此判断出“当事”现场是否为第一现场,确定犯罪嫌疑人在整个现场中的作案过程,还可以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或区分犯罪嫌疑人的主次,从而为侦查破案提供必要的方向和范围,为诉讼审判提供强有利的证据价值。

命案现场的勘查是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勘与检查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在刑侦实践工作中,对命案现场中提取到的痕迹物证的分析与运用,不仅有助于确定案件性质,判断“事发”现场是否为第一现场,并据此推断出犯罪嫌疑人在整个现场中的作案过程,甚至可以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或区分犯罪嫌疑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可见,站在刑事科学技术尤其是痕迹检验专业的角度,认真、细致、全面、系统地对命案现场进行勘查与检验,是侦破命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大量涉及侦查破案文艺作品的广泛传播,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日趋智能化、专业化,反侦查能力不断加强,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在命案现场提取痕迹物证的难度也在明显加大。因而,提高痕迹物证的分析与运用是侦破命案的关键所在。

一、痕迹物证的概述

所谓痕迹物证,是指能够以其外表结构、物体增减、位置变动以及状态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存在痕迹。其属性是以其表面结构变化或形态改变而反映出的具体特征。痕迹物证是为区分与文件物证、人身物证和物品物证等而出现的名词。

(一)痕迹物证的种类和形成因素

痕迹物证从宏观结构上可分为立体痕迹物证和平面痕迹物证,根据造痕体不同可以分为人

体痕迹物证(手印、足迹、唇纹、耳廓痕迹和牙齿痕迹等)、器械痕迹物证(工具痕迹、枪弹痕迹、车辆痕迹、纺织品痕迹和开破锁痕迹等)、动物痕迹。由于各种痕迹物证的形态结构不同,形成痕迹物证的条件不同,因而形成痕迹物证的因素也有区别,主要是有造痕体、承痕体、作用力三个因素(平面痕迹还有中介质因素)。

造痕体又称造型客体,

是指留下痕迹物证的人、动物或物体,其表面结构、特征的来源有些是固有的,有些是外加的,在形成痕迹物证时,这些特征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痕迹物证之中;承痕体又称承受客体,是指在造痕体的作用下而出现的客体反映,是诸如木质、金属、泥土、塑料、玻璃等客体的表面结构、特征的反映体。其机械性能的不同,对造痕体特征的反映也不同;作用力又称载荷,是指外力的一种方式,是形成各种痕迹不可缺少的因素;中介质又称介质,是指呈现平面痕迹物证的某种物质,如汗手印中的汗液,灰手印中的灰尘等,形成平面痕迹物证时,介质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二)痕迹物证在现场勘查中的意义

犯罪现场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客观反映,是以痕迹物证为表现形式的。犯罪现场还是一个犯罪信息“宝库”,通过对现场痕迹物证的分析,可以获取大量的犯罪信息,为现场分析提供依据。

1.提供有关犯罪事实的信息。

犯罪事实是指证明一种犯罪发生的那些基本事实。如现场上的尸体、血迹和凶器都是证明凶杀案件发生的基本事实;

2.提供作案方式的信息。

现场犯罪痕迹物品的状况能反映出犯罪分子的作案方式,如进入室内的方法、撬锁的方式、作案目标的选择等,有时还可通过犯罪分子作案方式的习惯性,进行并案侦查;3.提供某人与犯罪现场之间联系的信息,分析犯罪的时间、作案人是否作案的可能性等;

4.提供犯罪分子个人情况的信息,验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书面证据的可靠性。

总之,痕迹物证是整个证据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大量的犯罪信息,分析和利用现场勘查中的痕迹物证,对我们侦破这种案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

痕迹物证在命案现场勘查中的作用命案是最为严重的侵害人身安全的刑事犯罪案件,各级公安机关都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命案的侦破工作中。公安部每年的各种考核都是以“命案”的侦破为基准考核目标,命案现场勘查也成为每一个刑侦人员所追求“命案必破”的主要出发点。

(一)

通过对命案现场中痕迹物证的分析可以确定案件的性质通过对命案现场痕迹物证的收集、提取、分析和检验鉴定,确定他杀、自杀、意外等相关案件的性质,不仅减少了侦查过程中的走访和调查工作,而且还清晰地指明了侦破案件的线索,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2008年1月13日,某市火车司机李某驾驶火车途中发现在火车道边躺有一具尸体。接到报案后,附近公安分局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并对现场进行了细致勘查。经勘查,尸体系男性,尸体呈俯面状态,头东南脚西北,面部与地面接触位置留有血泊。尸体上身穿褐色皮夹克,下身穿黑色裤子,腰部系有一条粗麻绳,尸体头部有严重撞击伤,手部、面部有擦划伤,上衣前面有褐色擦蹭痕迹。在案情分析会上,侦查员在确定案件性质上产生了分歧,部分侦查员认为该现场是他杀或是交通肇事现场案件的第二现场,即移尸现场。但是有的侦查员却认为是自杀案件现场,弄清案件性质成为解决该起案件的关键问题。随后,技术人员又认真勘查了盐场内所有的拉盐火车。最后,在一辆火车的第12节货箱侧面角部发现了擦蹭痕迹和少量毛发及血迹,提取血迹和毛发后检验,确定提取的血迹和毛发与死者的血迹和头发一致,提取12节货箱上擦蹭处物质与尸体上衣前面留有的褐色物质进行比对检验,确定是同一种物质。最终确定该起案件是一起自杀案件。

(二)

通过对命案现场中痕迹物证的分析可以判断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的作案过程我们在勘查每起命案现场时,关键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竭尽全力地寻找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蛛丝马迹,通过这些蛛丝马迹倒视时空,进而呈现出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的整个作案过程。这样,不仅方便了将来的审讯工作,而且还为侦查破案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例如:2003年10月24日10时,某派出所民警接到其管辖地某小区居民刘某的报案,刘某家住在该小区五楼,发现其家楼上有时散发出一股臭味,多次敲门但无人开门。开锁人员将房门打开,在西卧室的大衣柜内发现11个黑色塑料袋,袋内装有尸块。经过对尸块进行拼接,确定被害人为一男一女两人。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详细勘查,发现该现场已经被人清理过,但是技术人员在现场东卧室的西墙上、卧室西南角的电视机和卧室内双人床上均发现细密的喷溅血迹。由此可推断出,杀人现场该在西卧室内。技术人员又在东卧室西门框边下侧发现了少量擦蹭时留下的血迹,从而我们可以判断出,尸体不是在东卧室内肢解的,而是被拖到其他房间进行肢解的。经过尸检,确定被害人是被人用钝器打击头部后死亡,然后用锯和刀进行肢解。第二天又在该楼楼下的下水井内发现一条毛毯及被害人的衣服等物品,经过对毛毯详细勘查,发现毛毯上粘有大量毛发及被锯成片状的骨骼碎片,从而确定被害人是在毛毯上被肢解的。同时又在小区南侧墙角处发现案犯丢弃的作案工具锤子、铁锯和刀。后来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交代整个作案过程与现场勘查时分析的情况一致。

(三)

通过对命案现场中痕迹物证的分析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命案现场勘查过程中,痕迹物证提取至关重要,诸如指纹、足迹、DNA等都能够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有些命案现场的犯罪嫌疑人是第一次作案,在作案时遗留了大量痕迹物证,所以自然加快了破案速度。而有些命

案现场的犯罪嫌疑人却具备较高的反侦查能力,能够破坏现场或是伪装现场,这就给我们技术人员的勘查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然而,犯罪嫌疑人或多或少会在现场留下蛛丝马迹,也恰恰是这些蛛丝马迹成为我们开启案件侦破之门的宝贵钥匙。例如,2001年7月28日,某小区楼内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将门边对应锁舌的位置扣开,然后拨开暗锁进入室内。由于现场是空房,地面上灰尘较多,所以技术人员可以清晰的观察,提取了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足迹,并且根据足迹分布情况,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的活动规律。随后,侦查人员又沿着足迹活动方向进行勘查,并在一下水管内提取到一枚犯罪嫌疑人遗留的“七匹狼”牌香烟烟蒂。此外,侦查技术人员还在被害人东侧地面上发现一个装有半瓶水的“娃哈哈”牌矿泉水瓶,并在被犯罪嫌疑人撕断的胶带纸上提取到一枚指纹。随后,技术人员将现场提取的“七匹狼”牌香烟烟蒂、“娃哈哈”牌矿泉水瓶以及捆绑被害人的绳子全部送到省厅刑科所DNA实验室进行检验,结果在上述三种检材上检验出相同的DNA数据,并且确定是犯罪嫌疑人所遗留。同时,侦查员根据现场提取的足迹开始在市内商场及鞋店排查,最终查出犯罪嫌疑人所穿的鞋为“安踏”牌旅游鞋。侦查员又对市内所有的洗浴中心进行布控,9月11日在市内某洗浴中心内排查到犯罪嫌疑人杨某。技术人员首先捺印了杨某的十指指纹,然后与现场上提取到的指纹进行比对,结果确定现场遗留在胶带纸断头上的指纹是犯罪嫌疑人杨某右手拇指所留。接着,提取杨某血样送至省公安厅与现场提取的“七匹狼”牌香烟烟蒂、“娃哈哈”牌矿泉水瓶以及捆绑被害人的绳子进行DNA比对,鉴定结论同一。在大量证据面前,杨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四)

通过对命案现场中痕迹物证的分析可以判断现场是否为第一现场一起命案可能具有多个现场,每个现场都会隐藏许多信息,我们要查清犯罪事实就必须找到与案件有关的每个现场,特别是第一现场,从而在第一现场中寻找破案线索,划清犯罪嫌疑人的界限。例如2006年1月6日某大街发生一起杀人案件,被害人蔡某被人用刀扎死在某小区楼下小房夹道内,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查。死者呈俯面,腹部有刀伤。死体上身穿黑色羽绒服,下身穿黑色裤子,裤兜被掏出,死体东侧地面上有两枚一元钱硬币。根据现场情况分析,确定该现场不是第一现场,并且应该是被伪装成抢劫案件现场。技术人员从“中心现场”向四周延伸勘查,结果在其西侧100余米楼门洞口处发现了一处滴落血迹,经检验该血迹与死者血迹出自同一人。随后,又在楼门洞西墙上发现少量黑色毛发,经检验该毛发是被害人所留的。此处被确定为第一现场。侦查员对周围进行重点走访时获得一条重要信息,曾有一男一女于半夜11点钟左右在此处发生激烈争吵,侦查人员得出犯罪嫌疑人应与被害人认识这一结论。经过排查,确认与被害人相识的夏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在证据面前夏某供出了全部犯罪事实。(五)

通过对命案现场中痕迹物证的分析可以区分犯罪嫌疑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在侦查聚众斗殴等人参与的伤害致死案件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区分主次犯罪嫌疑人,并划定他们所要承担的责任的困难,甚至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定性和量刑。法医通过尸体检验确定作案凶器是解决该类案件的重要环节。简单的案件可以借用创口形态为依据来区分作案凶器,从而达到区分犯罪嫌疑人的主次、划定他们所要承担的责任的目的。复杂的案件可以应用扫描电镜,通过能谱来分析创口中微量物质的成分,结合创口形态及现场遗留的与作案工具有关的微量物质的鉴定判断凶器的种类,从而达到区分主次犯罪嫌疑人、划定他们所要承担的责任的目的。例如,2009年11月24日某一迪吧内发生一起伤害致人死亡案件,被害人栾某酒后在迪吧内与保安人员发生口角后被多名保安员殴打,栾某进行强烈反抗,结果被人用刀刺死。

案发后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归案,但是均否认扎死被害人。市局法医对被害人尸体进行检验,发现被害人共被刺6刀,其中1刀刺中要害部位,被确定为致命伤,其他5刀刺在上肢和腿部。经过伤口测量,确定作案凶器为两种。根据犯罪嫌疑人供

诉材料获知,有两名犯罪嫌疑人作案时使用了刀具,侦查员也在犯罪嫌疑人的家中找到了作案凶器,并且制作了犯罪嫌疑人的辨认笔录,根据伤口的特征确定了形成致命伤的凶器,从而确定了该起伤害致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主次,并划定了他们所要承担的责任。

三、结语

总之,刑侦工作肩负着预防与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使命。面对日益严峻的犯罪形势和狡猾的犯罪分子,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痕迹物证的采集及其应用已经从服务于侦查破案转变为引导侦查破案。作为一名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在命案勘查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现场中得痕迹物证为基础,充分、认真、细致、全面对所发现和提取的各种痕迹物证进行分析与利用,重视其内在的证据价值与整个命案现场的必然联系。由此,痕迹检验工作在肩负着重大使命的同时,也给我们在命案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无限的契机与曙光。

血迹

血液的基本知识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属于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血液中含有各

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对犯罪刑侦

学来说,血液的凝固速度非常重要。正常情况下,从出血到血凝固需要的时间大约为2~8分钟。

血迹的暗示:血迹就是血液在物体上留下的痕迹血迹可根据其形状分为:

滴落状血迹:血液受重力作用从一定高度呈自由落体滴落于载体上形成的血迹。

一般用于分析加害过程中受伤人员的活动轨迹。如果在离开尸体或加害地点一定距离处发现孤立或成淌的滴落状血迹,则其为嫌疑人受

伤出血所留的可能性极大。

2.流柱状血迹:血液受重力作用沿载体表面向下运动所形成。受载体的形态或位置变动影响,可出现弯曲、转折或者分叉等形态改变。流柱状血迹能客观反映受伤时体位及体位变化情况,一般为被害人所留。

3.抛甩状血迹:沾血的物体运动时附的血液因惯性甩离运动物体而在其他载体上留下的血迹。嫌疑人持械反复加害被害人

时常形成,故可用来分析嫌疑人在加害被害人时所处的位置及挥动凶器的方向。如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手臂受伤出血,

其血液可能混杂于形成的抛甩状血迹中。

4.喷溅状血迹:人体动脉血管破裂所形成的。喷溅状血迹往往提示第一现场,即加害的起始位置。被害人遭侵害后如追赶凶手或本能逃跑,

沿途会形成趟的间断喷溅状血迹,一般为被害人所留。

5.血泊:具有一定体积的血液聚集所形成的血迹。除地面潮湿的稀释状血迹外,常见于嫌疑人冲洗破坏现场地面痕迹,或冲洗清理自身黏附血迹

时所留。

6.浸染状血迹血液在有吸附性的物体(如衣着、纸张等)上所形成的血迹。常见于出血伤口相应的部位衣着上,其形态与

出血量、体位、物质质地、浸染时间有直接关系。

7.溅落状血迹有血液之处受碰撞、打击向四周溅散所形成的点状血迹。常见于嫌疑人持钝器反复击打被害人,此时溅

落状血迹中常夹杂抛甩状血迹。一般是被害人所留。

刑侦探案中常用的化学试剂-----鲁米诺鲁米诺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又叫发光氨。它有一个奇妙的特性:被氧化时能发出蓝光。血液中含有铁,能促使鲁米诺氧化。这种检测方法极为灵敏,能检测只有百万分之一含量的血,即使滴一小滴血到一大缸水中也能被检测出来!

听!现场的血迹在说话

一提到案发现场,大多数人会想到几个形容词:鲜血淋漓、血流成河、血浆四溅、血肉模糊等等,伴随着一种油然而生的恐惧感。若真要置于这种场景中,惊叫逃跑或呕吐是免不了的,有些晕血的可能会直接倒掉。但在专业人士看来,在现场看到血迹不仅不能跑,而且要加倍小心,认真谨慎的倾听,不能有丝毫的遗漏,因为现场的血迹会说话。

让血迹的形状来告诉你血滴的出处

当一满杯水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会溅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水滴。而同为液体的血液也一样,在受到外力会形成血滴。一个带血的物体受到击打或震动时,有些血滴能飞到很远的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时候,尽管现场可能被嫌犯清理过,办案人员可以在一些不经意的角落里找到未及清洗的血迹。只需运用牛顿力学和简单的几何学知识,办案人员就可以合理的推测血迹是从何而来并如何而来的。

血滴同汗水一样,会在受击打时飞出很远

通过使用高速摄影观察时可以发现,一滴血在下落时,基本上是个小球形。当它垂直落到一个平坦的表面时,就会形成一个圆点,并且形成大量的小滴,从中心迸发出来。当血滴落到一个倾斜的表面或以一个倾斜的角度撞击地面时,形成的图案就会被拉长。倾斜的角度或移动的速度越大,图案就会被拉得越长,就像下面图中所显示的那样。同时被拉长的血迹还可以告诉我们血滴移动的方向。

在相同条件下,大的血滴质量大,所以比起小血滴来,更容易克服空气阻力,所以大血滴通常溅得更远些。同时,受力越大,形成的血滴越小。这也就是为什么枪击产生的血迹是雾状的,飞溅距离很短,而钝器击打往往会形成血肉横飞满目狼藉的景象。通过血迹分析,可以大致判断凶手所使用的凶器。不过,这些特征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当受害者如果肺部被刺穿时,所引发的喀血会以相当大的力将血滴射出;或者鼻子出血打喷嚏,喷出细小的血滴。这些现象都与上面说的特征不符。而此时,办案人员则需要根据尸体的特征和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判断。

在侦查中,办案人员有时会用细绳,或用更高级点儿的光束做反向延长,来推测血迹的来源、喷溅方式。用模拟重现的方式来判断凶手使用的凶器和作案手法。一个优秀的血迹模式分析师甚至可以分析出凶手当时的心理状态,与死者的关系等等。(是陌生人还是身边的熟人?是意外、冲动还是蓄谋已久?)那个大名鼎鼎的《嗜血法医》Dexter在白天的工作不就是这些吗?难怪他至今还没被抓住呢。

需要注意的是,用绳子或光束重建现场时,通常假设血滴是沿直线飞行的。而事实上所有物体都会受到重力作用,即使血滴的质量再小,也会受到影响,它实际飞行路线是抛物线。这就决定了如果喷距

离很远的话,反向延长所得到的目标位置会和实际的有偏差(偏高)。

血迹不见了?是谁干的?

如果一张堆放物品的桌面长期无人清理的话,桌面和桌上物品的表面会落满灰尘。但如果这满是灰的桌上有一个圆形的区域却一尘不染呢?那一定是桌上有个什么东西被拿走了,更进一步,如果我们拿这个形状与其他物品进行比对的话,就可以很轻易的得知被拿走的到底是个杯子,还是其他什么的了。不止是灰尘,血迹也一样,在一片血泊或溅血点中,如果突然出现了一块没血的区域,就表明有些东西本应在那里但被移走了。这里的有些东西可能是劫财劫色的贵重物品,还可能是会暴露死者或身份的证件衣物,甚至可能是当时出现在现场的第三者等等。

想想看,让凶手作案以后仍然需要留下来处理的东西,或者让后来者出现在现场,不去报案而一定要去破坏的东西,往往会成为通向罪案迷宫大门的钥匙。但这些留白通常都会比较“抽象”,确实需要办案的刑侦人员细细思考。

真相就在那里

曾经有过由于现场办案人员取证不规范,导致证物污染而使证物无效的案例;也有过由于医务或消防人员的前期工作,大量破坏了现场而使刑侦工作举步维艰的案例。即使没有这些干扰,凶手可能会把现场弄得很乱,使得取证变得很繁琐很困难。

尽管有时候证据本身不稳定,随时都会变化。但有些基本规律永远不会变,例如血液在飞溅时不会绕过固体溅到别处。现象总是很纷繁,而真相总是只有一个。我们能做的,就是全面搜集,多方聆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一、可以通过血迹形态判断血迹形成的方向

1.滴落状血迹毛刺状突起较多的一侧表示血迹的方向,现场上有连续这类血迹的,多表示人受伤后的行走方向;

2.圆形光滑的滴血表示近距离垂直的方向;

3.惊叹号的血迹,其“点”的方向表示血迹的方向;

4.墙上喷溅而成的流注状血迹,上端边缘有小突起的为血迹方向,向下流注的不表示血迹形成的方向,它仅表示血液在物体上流动的方向;

5.涂擦血痕,有拖尾的一侧表示涂擦的方向,或纤维倒伏的方向表示血迹擦拭的方向;

6.衣物上的渗透血迹,如里层颜色深,说明血迹是由内向外渗,反之亦然;

7.对细小圆形血滴难以判别方向的,可结合周围血迹进行判断,对细小血迹为附近大血滴中的血迹时,可根据大血滴的

方向来确定其方向。

二、可以通过血迹形态判断血迹形成的角度

血迹的角度是指血液沾附在载体之前与载体水平之间的夹角,一般以0°~90°来表示。0°表示血液与载体呈水平角度,而90°则表示血液与载体呈垂直角度。圆形的血迹提示直角,椭圆形的血迹提示锐角。椭圆形的长、短轴之间的差距越小,血迹呈圆形;角度越小时,血迹的长短轴差距越大,血迹呈椭

圆形。

三、可以通过血迹形态判断血迹形成的高度

分析血迹形成的高度时,先利用画线的方法,确定出血点的大致位置,然后选择一部分血迹,接下来确定产生血迹的血滴的接触角度、方向,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血迹的末端,固定点位于血迹长轴上远离血滴来源一方端点处,绳子被沿着确定的路径和角度反向延长。几个血迹的延长线的交点可能就是出血点的位置,实际的出血点的位置可能略低于此位置,但决不会高于它。

四、可以通过血迹形态判断出血点、出血量、形成顺序等

通过对现场血迹的形成方向、形成角度、形成高度的分析,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血点的部位(是身体哪个部位出血、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出血量(是多还是少、约占人体血量的几分之几)、血迹形成的时间(谁先谁后、据现在相隔多长时间)、血迹形成的先后顺序、体位、被害人的行为能力及在现场的活动情况等。从而对案件现场进行深入分析,还原和重建案件现场。

第三章血迹形态的种类及血迹形态分析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的运用:

一、现场勘查中,血迹形态可以分为

喷溅状血迹、溅落状血迹、滴落状血迹、流注状血迹、抛甩状血迹、血泊、转移状血迹、擦拭状血迹、浸染状血迹(渗血)、稀释状血迹等十种。

其中:1.喷溅状血迹,是人体动脉血管破裂,血液喷出所形成的血迹。喷溅状血迹喷溅的动力来自动脉的血压,喷溅的节奏与心脏的频率一致,血液喷溅的范围、大小及远近,是由损伤动脉血管的大小决定的:血管越大,血压越高,喷溅的距离也越远。喷溅状血迹是生前出血最为有力的证据;2. 溅落状血迹,是指物体碰撞在表面有血液之处,或者表面沾血的物体与其他物体碰撞时向四周溅散所形成的血迹。如:物体打击出血的创口、出血的肢体坠落与地面发生碰撞等;

3. 滴落状血迹,是指血液呈自由落体运动或平抛运动状态在承载客体上形成的血迹。通常自然状况下,滴落状血迹的血量为0.05~0.5ml时,其形态与血滴和载体接触的角度直接相关,血滴垂直接触时,血迹呈圆形或类圆形;血滴斜向接触时,血迹呈椭圆形。运动状态下的滴落状血迹在运动方向一侧有溅散状的血迹,其大小和范围与运动的速度和血量大小成正比。一般在一定高度,血液滴落在不光滑的载体上时,类圆形的滴落血迹周缘有“毛刺”样的改变,那是血滴受重力影响与载体表面碰撞的结果;

4. 流注状血迹,是指血液受重力因素的影响,沿物体表面向下运动所形成的血迹。典型的流注状血迹形态呈条柱形,上粗下细,上淡下浓,其长度和粗细与血量和物体的斜度成正比;

5.抛甩状血迹,是沾血的物体运动时,物体上的血液被甩出,并沿运动方向滴落在载体上留下的痕迹,其最常见的运动方式呈弧形,如挥动沾血的器械、摆动出血的肢体等;

6. 血泊,是指具有一定体积的血液聚集所形成的血迹,也有人称之为堆积状血迹;

7. 转移状血迹,是指沾血物体的特殊形态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在载体上留下的血迹(有的书上也称之为血印痕)。转移状血迹常见的有血手印(包括血指纹、血掌纹、血手套印等)和血足迹(包括足掌纹、血鞋、袜印);

8. 擦拭状血迹,是指物体以涂抹、碰擦、触摸、擦蹭等运动方式直接与载体接触并遗留在载体上所形成的血迹;

9. 浸染状血迹,是指血液在有吸附性的物体(如纺织物、纸张、土等)上所形成的血迹,通常也称为渗血;10. 稀释状血迹,通常称为血水,是指血液被其他液体混合后形成的血迹。最常见的稀释血液的液体是水,最常见的稀释方式是用水冲洗血迹。

二、血迹形态分析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的运用

依据现场血迹形态可以对案件现场进行如下分析:

1.体位分析

可以依据喷溅状血迹、流注状血迹、抛甩状血迹、血泊等血迹形态对死者被害时的体位进行分析。体位关系的分析主要根据损伤的部位、血迹类型、血迹分布的特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反应加害和受害双方所处的状态和出血者当时所处的状态,借以分析案发时损伤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损伤形成后的情况。

2.次数分析

可以依据现场上的抛甩状和溅落状血迹对现场次数进行分析,这里的次数一般是指钝器打击的次数。根据血迹来分析钝器打击的次数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根据抛甩状和溅落状血迹的方向,其二根据打击工具上粘附的血迹形态特点。3.方式分析

通过现场的滴落状血迹及擦拭状血迹对死亡方式进行分析。方式分析是指我们可以根据血迹的特点反推人体损伤当时的状况,比如说人体上有两种损伤的前后关系,特定的损伤方式能否形成特定的血迹等等。

4.次序分析

次序分析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多人受伤(死亡)时的先后次序;其二,多种致伤手段的先后次序。在此介绍滴落状血迹在推断致伤次序时的作用见案例。

5.心理分析

利用擦拭状和稀释状血迹进行心理分析。心理分析,主要是利用在特定部位或者特定物体上血迹形成的特点,分析出血迹或沾血者的行为和心态的关系。常反映了作案者伪装的意图及心理素质等特征。有的犯罪嫌疑人会蘸着死者的血,在墙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杀人的目的、自己的名字或者想要嫁祸的人的名字等,从这些擦拭状血迹也可以反映出作案人的心理。

6.距离分析

用溅落状血迹中的回溅血迹形态对距离进行判断。利用血迹进行距离的分析,实际上是根据血迹形成的特点,对现场上有关的人和物进行位置确定。7.阻隔还原

喷溅状血迹、流注状血迹及抛甩状血迹可以进行阻隔还原,从而确定原阻隔物。是指利用血迹形成时被某些物体阻隔后遗留的“空隙”,即空白区,判断阻隔物的形状,从而达到局部现场“恢复”原始状态的目的。

8.过程的分析

利用喷溅血迹、滴落状血迹、抛甩状及溅落状等的血迹对作案过程进行分析,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从喷溅血迹的位置和高度判断破损动脉的位置和人体当时的体位,从滴落状血迹的分布和形态判断行走的位置和方向,从抛甩状、溅落状的位置和形态判断被害人和加害人的状态等等。利用血液的凝集反应规律来推断受伤时间、死亡时间,是时间分析的主要内容。

易学常识入门《易书本》

易学常识入门(一) [作者:黄鉴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280 文章录入:yihun ](一)、无字天书 我们在古代小说中常听说有一部无字天书,若得了这部天书,人就无所不知,无所不懂,大家都希望自己能获得这部天书,是不是真的有这部天书?有,确实有,这就是远古时代的“河图洛书”,而现代语言中的“图书”一词也就是由此而来的。河图相传是龙马负图于身从黄河而出,其背上的毛有星点图案,人们把它描下来就叫“河图”。而在洛水出了一只神龟,其背上有规则的星点图案,人们将它记录下来就叫“洛书”。这些星点用黑点白圈表示。“河图”、“洛书”各有其数,而数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河图》位置是一六北、三八东、二七南、四九西、五十中。《洛书》之文,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上述《河图》、《洛书》的数,就是常听说的《河图》数,《洛书》数。《河图》、《洛书》一体一用,一合一分,互为表里,相互为经纬。 下面的图即河图洛书,表中数即河图洛书之排列数。 河图及其数之示意图 洛书及其数之示意图 (二)、八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说话不算数的人,称他说话“变卦了”,什么叫卦?什么叫“变卦”?卦是一种代表宇宙万事万物的符号,可以说是远古时期的一种最简单的文字符号,它总共只有八个符号(、、、、、、、)的图象及它们的相互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这些简单的图象,人们就可以知道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及事物产生的原因、过程和最终结果。这基本的八卦符号就称作“八卦”,

而整个《易经》就是说卦。 (三)、八卦的产生 相传在远古时期,先圣伏羲仰首观望日月星辰天象的变化,低头察看山川泽壑的形态,并时常注意乌兽动物的皮毛文彩,以及千姿百态而又各得其宜的自然奥秘。他近的取象于人的一生,远的取象于宇宙万物,孜孜不卷地追求,将观察的所得结合自己的体验,以融合贯通神明的德性,参悟天地的化育,终于创造了八卦,以此类万物的情状。 (四)、阴阳符号 要学会识别八卦符号文字,首先必须弄懂一个在易学中经常出现的特别名词——爻。爻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简单,只有二个,中间断开的叫阴爻“- -”,中间不断开而连结的称作阳爻“—”,而大家都知道现在电脑技术使用的二进制“0、1”就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研究我国古老的易学文化而得来的,用“0”对应于阴爻“- -”,用“1”对应于阳爻“—”。 什么叫阴阳?这是我们祖先认识宇宙事物的朴素的辩证方法。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不仅把事物一分为二,而且把万物对立的两方面,按其性分为阴阳两大类。万物之阴是相同性,如地、女、母、黑暗、向下、死亡、反面、里面、静、冷、柔、精神、偶、小、零……,这些统称为阴性,都用阴爻符号“- -”来表示。万物之阳是相同性,如天、男、父、光明、向上、生长、正面、外面、动、刚、热、物质、奇、大、整……。这些统称为阳性,都用阳爻符号“—”来表示。这阴阳二爻画,代表阴阳二气,万物的性能即由这阴阳二气演化。 (五)、八卦符号 阴阳二爻只能表示事物的刚柔属性。古人为了认识事物,将阴爻阳爻重叠三次就有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Scratch试卷

六年级上 册信息技 A.重复执行 B. 等待 1 秒 C.在? ? 之前一直等待 D. 如果? ? 那么 一 12. “将? ? 特效设定 为? ? ”这个指令在( B )模块中。 1. 开始运行 Scratch 程序,应采用( A )指令。 A.控制模块 B. 外观模块 A.当绿旗被点击时 B. 当红旗被点击时 C 模块 D. 画笔模块 C.当黄旗被点击时 D. 当蓝旗被点击时 13. 要让角色不走出舞台界限可用( A )指令。 2. ( D )菜单可设置S cratch 使用界面的语言。 A .碰到B. 下一个造型 A.编辑菜单 B. 问号菜单 C.当角色被点击 D. 停播所有声音 C.文件菜单 D. 地球仪菜单 14. 当背景有多个, 想让背景切换到某个指定 背景时, 可用(D )指令。 3.Scratch 的文件在保存时,一般建议扩展名为( A )。 A.下一个背景 B. 当收到消息 1 A.SB2 B.TXT C.清除所有图形特效 D. 将背景切换为? ? C.EXE D.HTML 15. 让角色既唱歌又跳舞,应采用( B )编程手段。 4. (A )不是 Scratch 角色造型的设计方式。 将运算结2 B. 采用多个“当绿旗被点击时” A .对着麦克声音 B. 从本地文件中上传声音 C.重复执行 2 次 D. 采用一个“当角色被点击时” C.在造型区绘制新角色 D. 从角色库中选取角色 16. 想让小猫一直在舞台上移动,采用( C )程序结构。 5. 想使用绘制好的图画作A .重复执行 100次 B . 如果? ? 那么 A .从背景库背景 B. 拍摄照片当做背景 C.重复执行 D. 如果? ? 那么? ? 否则 C.从本地文件中上传背景 D. 在造型区绘制新背景 20. 在“摘苹果” 游戏中, 要想让分数随着摘的苹果数量增多可用 (A )指令。 6. 要使 S c r a t c h 中的角色切换造型,( A )指令。 7. A.将变量“分数”增加 1 B. 播放声音“喵” A .下一个造型 B . 当作为克动时 C.将角色的大小增加 10 D. 移动 10 步 C .将角色的大小增加 10D . 碰到 21.S c r a t c h 是一款( A ),它与所有的编程语言一7.Scratch 中角色旋转模式有( A )种。 用程序。 A.3 B.2 C.1 D.4 A 、程序设计软件 B 、演示文稿 C 、电子表格 8.S c r a t c h 是一款( B ),它可通过鼠标拖拽,将彩丰 9. 22.Scratch 的工作界面可分为 、 、模块区和 脚本区 4 块主要 行搭建,创作出游戏、动画、故事。 区域。( ) A.画图软件 B. 程序设计软件 C. 游戏软件 D. 杀毒软件 A 、舞台区、角色区 B 、编辑区、控制区 C 、放大、缩小 10. 要使 S c r a t c h 中的角色在舞11. 23. 本学期所学的编程软件是( A ) A.将画笔颜色设定 为 0 B. 清空并抬笔 C.将画笔粗细增加 1 D. 落笔并移动 10 步 A 、 12. ()指令可13. B 、 C 、 D 、 A.说 ? ? 2 秒 B. 连接? ? 和 ? ? C.在? ? 之前一直等待 D. 询 问? ? 并等待

2021年全国社会工作硕士(MSW)考试《331社会工作原理》的专用辅导教材-社会学基础知识(圣才出

第四章社会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社会学的对象与功能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之观点一(参考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1.社会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将这个定义代表的观点浓缩,称为“社会运行论”。由此定义,可以将“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看做是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 2.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 社会学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因此,揭示社会学独特对象的根本途径,就是要说明这个决定社会学产生的时代需要。要说明决定社会学产生的时代需要,离不开说明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所引起的社会变化,说明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政治大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正是这些社会变化和社会后果,突出了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即如何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避免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的问题。 3.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1)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 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

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 ①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四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低限度和最小范围之内。 ②社会的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 ③社会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2)现实依据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不仅宏观上如此,微观上也是如此。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它与生产的社会化是一致的。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 推进和维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长远、根本利益,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发挥。但是,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不会自动地、自然而然地到来。这就要求研究我国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并努力创造这种条件,按照这种机制去尽力加以争取。 4.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 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它与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社会运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学术传统长期以来看待社会历史的角度的影响,即注重考察社会的治乱兴衰。 (2)它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社会运行论是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运行状况,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恶性运行状况的反思,再加上严复的具有中

一风水学入门讲义

风水学入门讲义(1) 2009-03-17 19:12:54来自: 圆圆的圆(去云游吧~) 编者按:人类一直在追求和平的环境和健康的体魄,然而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事,却往往联系得如此紧密,大大超出了人类现有的认识水平。对于许多民族和国家的人来说,不会认为自身的健康和自己的住宅以及过世家人陵墓的方位、地势等问题有太大的关系。但在中国,这个问题已经历了数千年的验证。也许用全息论的观点,可以做出一点勉强的解释。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内容繁多,其中包含的“风水学”更显得博大精深,为中国炎黄子孙几千年来的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的发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像一颗灿烂的明珠,永放光芒。自古以来,人们用风水知识进行趋吉避凶、解除病苦和贫困,乞求子孙的繁荣、福禄的旺盛、仕途的顺昌、爵位的升迁等方面,均依赖选择、改变风水来实现。因此,古人总结为:风水之道“夺神功,改天命。”风水知识浩如烟海,笔者只能以所学之微不足道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风水学的基本含义 二、谈风水学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 三、浅谈风水知识的基本内容 (一)形势 (二)理气 四、罗盘的发明和应用 五、风水对人体生命的影响 六、学习风水的现实意义 一、风水学的基本含义风水这一名字起始于中国晋朝托名为郭璞(公元276——324年)所著的《葬书》。

书曰:“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又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夫土者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在这以前人们把风水文化称为堪舆学。《玄灵修真辞典》中说:“堪舆,属传统文化方术之一,堪舆风水之术,在我国民间流传较广,①天地的代称,《淮南子》许慎注:“堪,天道也。舆,地道也。”②即风水,指住宅基地或坟地形势,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还可理解为:堪者仰观天象,舆者俯察地气。《辞源》说:“风水,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辞海》说:“风水。也叫堪舆。……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风水理论的核心是人,它追求的目标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在天、地、人三者之间,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不偏废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注重天时、地理、人和之间的协和自然美。故有人又称风水学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的学问”,也有人称它为“美学”,还有人称它为“环境学”、“元素学”、“软科学”等等。其范围包括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为阴宅,涉及人居住方面的称为阳宅。风水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基址的选择,即追求一种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满足的地形条件;二是对居住形态的处理,包括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房屋的朝向、位置、高低大小、出入口选择,道路、供水、排水等因素的安排;三是在上述基础上添加某种符号(即理气),以满足人们避凶就吉的心理需求(摘《风水探源序》)。风水学有时还叫地理风水或简称地理学,很早以前还有称其为青乌、青乌术的等等。 二、谈风水学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中国人对地理风水的意识产生很早,“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那种危机四伏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先以树木为巢舍,后来在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首先对居住环境进行了改造。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村落——半坡村遗址,“选址多位于发育较好的马兰阶地上,特别是河流交汇处……离河较远的,则多在泉近旁。”西安半坡遗址就座落于渭河的支流浐河阶地上方,地势高而平缓,土壤肥沃,适宜生活和开垦。由此可知,那时的部落对居住环境已有所选择,并且这种选择是建立在对地理环境和风水知识有所认识的基础之上,懂得居住方位与日照和风寒的关系。如半坡中间的房子朝东,围绕大房子氏族成员的房子多朝南,即表现出“喜东南,厌西北”的特点,遗址四周有防御性豪沟;沟北、南有公共墓地,居住与墓地分开(《风水探源》)。 到了殷周时期,已有卜宅之文。如周朝公刘率众由邰迁豳,他亲自勘察宅茔,“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诗经?公刘》)

工具痕迹学教学大纲

工具痕迹学教学大纲 免费免费? 《工具痕迹学》教学大纲 广东警官学院技术系 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 第一部分认识型实验 为配合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一定的实验,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和理解,这样的实验教学属于认识型实验。这类实验课程应采取“观察——体会——理解”的模式,按照奥学内容的知识点,通过实验观察,体会到要搞清楚的东西是什么,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得理解,明确其中的道理所在。 实验课程功能距教学目的和内容的需要设置,制定合适的科目,这些科目的选择,应以加深理解为主,通过观察和体会,达到深刻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此类实验不必过多,但每次实验课的内容不应该太单一,可以把相互关系的几项课堂内容教学包含在一起,指定成为一次实验课的内容,这样即可以有利于课堂讲授的连接性,也可以提高实验课的效率,使学生通过一次实验理解相互关联的若干内容。这了实验应紧跟课堂教学的进度,属必修课。 实验一两类工具痕迹观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了解凹陷痕迹和线条痕迹的形态,掌握两类工具痕迹的结构,掌握痕迹各部位的表现形式。 2. 熟悉凹陷痕迹和线条痕迹的特征样式,掌握不同类痕迹的观察要点,学会评价特征质量,

3. 熟悉凹陷痕迹的特征寻找和确定方法,掌握痕迹特征与工具特征对应关系的分析方法。 4. 理解凹陷痕迹和线条痕迹形成过程中,客体材料的变形性质。免费免费? 免费免费? 5. 养成良好的实验室操作习惯。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线条痕迹的结构,确定痕起缘、止痕和痕迹面。 2. 观察线条痕迹形成的过程中, 在开始、中间、终止三个接触阶段上的痕迹反映的特点,凸凹起伏线痕中峰、谷、腰的具体形态。 3. 观察凹陷痕迹的结构,确定痕壁、痕起缘、止缘和痕底。 4. 观察打击凹陷痕迹在形成过程中,在开始、中间、终止三个接触阶段上痕迹反映,凹陷痕迹凸凹坑丘的形态、线条痕迹中起伏线条的形态及其与工具上相应特征起伏张台相反的性质。 5. 观察、确定线条痕迹和凹陷痕迹的种类特征和个别特征。 三、实验要求 1. 明确两类痕迹的结构,理解三个接触阶段与痕迹的结构的对应关系。 2. 明确两类不同痕迹的特征表现形式及其工具上相应特征起伏相反地性质。 3. 在先天痕迹中寻找若干条粗大、明显、连贯的线条痕迹,再凹陷痕迹中寻找稳定、明确、稀有的凸凹坑丘。 四、实验器材 1. 铁锤、螺丝刀各一件。 2. S 15、150X 200mm勺木板一块,25m M 20mm的铅片一块。 3. 台式立体显微镜及5 倍放大镜。 4. 铅笔、直尺、色笔、作业纸等。

痕迹学概论

第一章痕迹学概论 第一节痕迹学的概念 一、痕迹的概念 (一)广义的痕迹 所谓广义的痕迹指的是在案件现场,由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所引起的一切物质变化,如现场留下的手印、脚印、工具破坏痕迹、枪弹痕迹、文书字迹、血迹、人体分泌物、分离物、脱离物、斑渍、现场物体的变动、翻动、增加或减少等等。广义的痕迹在侦查和审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狭义的痕迹 狭义的痕迹是痕迹学的研究对象。痕迹学所研究的特定的痕迹即狭义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由于实施犯罪行为而遗留在案件现场的据其结构特征可进行同一认定的物质反应形式,如手、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牙齿痕迹、轮胎痕迹、整体分离痕迹、步法痕迹等等。 (三)痕迹应当具备的条件 1有一定的外部结构形态,如凹凸结构、花纹结构、大小、轮廓等。 2这种外部结构形态反映的是某个客体物的外部结构。 3这种外部结构形态能反映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4这种外部结构形态能反映客体本身的动作习惯,如笔迹、步法。 5这种外部结构形态是痕迹学进行同一认定的依据。 (四)痕迹的种类划分 1外部结构痕迹,如手印、脚印、牙印,是痕迹学研究的重点。 2整体分离痕迹,如物质碎裂痕迹、机械被拆卸的痕迹。 3动作习惯痕迹。如笔迹、步法。 二、痕迹学的概念 1运用相关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2研究痕迹及其形成的规律特点。 3研究痕迹的发现、显现、提取、鉴定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节痕迹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痕迹学研究的对象 (一)研究痕迹的形成和分类 (二)研究痕迹的规律特点 (三)研究痕迹的发现、提取、保存及档案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四)研究痕迹鉴定的理论和方法 二、痕迹学的任务 1科学分析案情 2提供侦查线索、方向,缩小侦查范围,指导办案活动 3为查缉犯罪嫌疑人提供依据

民俗学必读书目

1,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顾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大学问家,他的几乎每一篇民俗学方面的文章都是经典,即使有些文章的立论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但他的思想方式仍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2,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先生著作等身,他的学术思想,几乎总是能够站在民俗学的前沿位置上,不断引领学术走向。但我认为,钟先生最有价值的学术贡献是《文集》中的民间文艺学卷,无论从学术史的角度还是从论文的当下价值上来说。 3,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先生著述不多,惜墨如金,自然,惟一的著作的份量也就重了。刘先生以思辨见长,是他这一辈人中极少数的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我认为他的《民间故事的生命树》是解放后难得一见的严格的学术论文,可惜没有来得及收入此书。 4,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这本书还有许多别的版本。看看孔氏的写作方式,如果我们拿到这个选题,我们会怎么做?肯定是这样的:1,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涉案地理范围。2,事件的性质、作为“巫术”的历史流变,以及事件的文化意义。3,事件的起因。4,事态的发展。5,产生的结果。6,事件的社会意义和给予我们今天的启示。中间一定会夹杂许多面目可憎的,可能大家都看不懂的所谓“理论分析(套用)”。(哈哈,我说的是大多数人可能是这样结构,并不表示正在读贴的你就是这样。) 5,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季先生这本小书,许多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但大家手笔,了了数语,论证虽不必尽详,却能给人许多启示。4,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创世纪”。 6,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 ……体现了中国民俗学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本人就是看了此书才立志投身民俗学的。 7,特纳编:《庆典》,方永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此书教人如何理解民俗文化事象的意义。 8,基思·托马斯:《巫术的兴衰》,芮传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此书教人如何分析民俗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 9,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此书教人从社会制度入手理解民俗和宗教现象。 10,史宗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了解当代宗教人类学很好的入门书。 11,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 ……巴赫金使民俗学具有了思想的力量和历史的穿透力 12,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建议自己买一本) 不用解释了吧? 13,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建议借别人的来看) 弗洛伊德著,常宏、徐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经典之一,对口头传播的研究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对民俗学来说,其作用更胜于《图腾与禁忌》之类。 14,《话说民间文化》,钟敬文,人民日报出版社,很薄的一小本,内容精要,值得研究者、爱好者一读。 15,《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钟敬文,中华书局。钟老的民俗学思想体系在这里有充分的展示与表述。

(完整版)Scratch试卷

实验后测试卷 (满分:10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3分每题) 1、编程是(A) A编程就是为解决某个问题而编写的程序,并得出结果; B编程是编写语言; C编程是规定计算机系统的一个特定动作; 2、下列关于变量的说法错误的是(B) A变量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打头; B变量的长度必须大于255个字符;

C变量不能是程序的关键字; 3、下列正确的是(A) A 用画图编辑器画一个你自己的新的造型; B 为一个新的角色选择一个造型–或导入一个完整的角色; C 来个令人惊喜的角色吧; 4、属于动作模块中的是(C) A等待1秒;B鼠标的X坐标;C碰到边缘就反弹; 5、你能够从当前角色信息看不到(C) A角色的名字;B角色的x-y位置及方向;C角色的造型; 6、背景的设置方式不包括(A) A直接点击舞台进行设置或更换; B利用画板编辑器创建或编辑背景; C点击右下方的舞台按钮进行背景设置; 7、“在1到10之间随机选一个数”表示(B) A除了1和10都不能选择其他数字; B在1、2、3……9、10之间任意抽取其中一个数字; C从1到10进行排列; 8、界面分为左中右三个板块。其中位于中间的板块(A) A可以进行舞台中对象的脚本,背景和声音设置; B进行动作、声音等八大模块的选择; C设计好的程序进行运行的位置; 9、对角色1依次使用“移到10步”、“重复执行10”“碰到边缘”、“移到鼠标指针”“说 你好”构成程序(C) A角色1移动10步移到鼠标的指针位置,重复执行10次碰到边缘; B角色1重复10次移到鼠标指针,碰到边缘移到10步; C角色1重复执行10次移到10步,碰到边缘则移到鼠标处; 10、造型的设计步骤为(A) A选定角色—点击角色按钮—切换到造型区域—设计造型; B选中舞台中的角色—设计造型; C选中角色—点击新增角色中的绘制角色按钮—设计造型; 11、表示(B) A如果条件为假,执行部件的脚本模块; B 如果条件为真,执行部件的脚本模块; C如果条件为真,重复执行部件的脚本模块;

法学研究生学习推荐阅读书目

法学类推荐书目 一、民商法学类 1、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八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梅仲协:《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周枏:《罗马法原论》(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4、王利明:《民法总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5、王利明:《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王利明:《民法典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谢怀拭:《外国民商法精要》(增补版)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9、【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莱塞:《德国民商法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0、《拿破仑民法典》商务印书馆 11、王利明:《物权法论》(修订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王轶:《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修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美】科宾:《科宾论合同》(上、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5、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任先行、周林彬:《比较商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张新宝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二、知识产权法类 1、【美】威廉·兰德斯、理查德·波斯纳:《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刘春田:《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匈】菲彻尔:《版权法与因特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4、彭学龙:《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第2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6、孔祥俊:《商标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7、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郑成思:《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曹新明《中国知识产权法典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李琛《论知识产权的体系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冯晓青著《知识产权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三、刑法学类 (刑法哲学部分) 1、(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美]胡萨克:《刑法哲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3、(日)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上海三联出版社。 4、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 6、韩忠谟:《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7、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彻底清除电脑使用痕迹教程精编版

彻底清除电脑使用痕迹教程:[1] 大家都知道Windows系统中的一切操作都将被记录并保存在硬盘中。这个功能是系统设计者为方便用户设置的,但成成为泄露电脑信息的漏洞。窥探者在用户刚用过的计算机中查找一阵后,就会发现大量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可以被电脑高手偷窥,还会被你的上司领导查到卷铺盖走人,也可能会被你的对手看到然后败的体无完肤.清理这些东西你可要用心学了. 方法/步骤 1“我最近的文档”选单 “开始”的“我最近的文档”选单中,以快捷方式的形式保存着用户最近使用过的15个文件(包括网上下载的并已经打开过的文件)。通过它,我们可以迅速打开最近一段时间内编辑的文件。对于使用计算机编辑个人文档的朋友来说,无疑会向他人泄露自己的秘密。清除方法:1)右键单击“开始”按钮,然后单“属性”。2)在“开始”菜单选项卡上,单击“开始”菜单,然后单击“自定义”3)在“高级”选项卡上,单击“清除列表”。或干脆将此功能关闭,即取选中的“列出我最近打开的文档”选单。 2“运行”记录 使用Windows系统中“开始”选单中的“运行”选单项运行程序或打开文件,退出后,“运行”中运行过的程序及所打开过文件的路径和名称会被记录下来,并在下次进入“运行”项时,在下拉列表框中显示出现供选用。这些记录也会向他人泄露,需要清除。通过修改注册表项可以达到清除这些“记录”的目的。首先通过Regedit进行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CURRENT_USER_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 xplorer\RunMRU,这时在右边窗口将显示出“运行”下拉列表显示的文件名,如果用户不想让别人知道某些记录的程序名,将它们删除就可以了。具体方法是:用鼠标选中要删除的程序名,再选注册表编辑口中的“编辑”选单中的“删除”项,“确认”即可。关闭注册表,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刚才删除的项就不会再显示了。 3清除“开始/查找”中的历史列表 你会问这也算历史记录吗?当然算。在“开始/查找”下拉菜单中,有你所查找的所有文件列表,清除方法如下:运行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程序,依

工具痕迹1

一、工具痕迹的概念 (一)工痕定义 广义:工具痕迹是使用工具作用于某承受物体,使承受物体的接触部位变形而形成的形象痕迹。 狭义: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持工具破坏客体所留下的痕迹。 现场常见的工具痕迹,多为作案人撬门压锁、破窗挖洞、砍伐竹木、持械行凶或持械破坏时,留下的痕迹。 (二)工具痕迹的特点 1、多发性 2、多变性 3、立体性 4、多有附着物、遗留物 (三)工具痕迹的作用 1、提供侦查线索,缩小侦查范围 (1)分析作案手段(2)分析作案人职业特点(3)串并案件(4)揭露伪造现场(5)推断工具种类(6)认定作案工具 2、通过检验鉴定,为破案提供线索,为诉讼提供证据 研究工具痕迹的传统检验方法:宏观形象比对法。 工具痕迹的形成,是客体在工具的作用下,作用力超过了客体内力的最大极限,突破了客体内部的组织结构,使客体产生塑性变形或断离的结果。 (二)工具痕迹形成的三因素 1、造痕客体 2、承受客体 3、作用力 1、造型客体——工具 (1)工具的种类 一般工具、专用工具、特殊工具、选用工具。 工具其它分类方法: 按取用工具时间、地点:预先备带工具、就地取材工具。 按工具结构、功能:拉伸压缩工具、扭转工具、剪切工具、切削工具、多功能工具等。按工具成分:金属工具、木竹器工具、其它工具。 (3)工具表面的特征 ①生产工具过程中形成的特征多数是种类特征。 ②使用工具过程中形成的特征 ③工具在存放过程中形成的特征 工具在使用与存放过程中形成的特征通常为个别特征。 工具表面的特征。具有特定性与相对稳定性。可作为检验工具痕迹,认定作案工具的依据。在工具痕迹检验中,越早发现嫌疑作案工具,则工具上特征变化的可能性越小,检验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 2.承痕体——被破坏客体 (1)被破坏客体种类。常见的被破坏客体多是木竹质客体与金属客体 (2)被破坏客体的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客体内部组织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包括硬度、强度、弹性、塑性、刚度、韧性等指标 弹性:客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不超过某个强度而停止后,能恢复原有形态的性质。塑性:客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超过某个强度而停止后,变形仅能部分复原、恢复,而有一部分变形不能消失的性质。承痕体塑性越好,形成的工具痕迹质量也越好。强度:客体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刚度:客体所具有的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 硬度:一客体抵抗另一客体压入的能力。

痕迹检验学_史力民_教学大纲

《痕迹检验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对各种痕迹(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特殊痕迹)的发现、提取、分析方法及常规检验技术。 二、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各种痕迹进行同一认定的方法、步骤。 教学对象: 本科:文检专业方向、视听资料专业方向、交通安全专业。 教学时间: 第三学期,总学时:48学时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痕迹检验学》课讲授大纲 第一章绪论(4学时) 重点: 1.痕迹检验的基本理论 2.痕迹检验的程序 难点: 1.同一认定原理及应用 第一节痕迹与痕迹检验的概念(0.5) 第二节痕迹的形成与分类(0.5) 第三节寻找、发现、采取、记录痕迹(1) 第四节痕迹检验的理论基础(0.5) 第五节痕迹检验的程序(0.5) 第六节痕迹检验的工作原理(1) 第二章手印检验(14学时) 重点: 1.指纹的分类体系及其应用价值 2.手纹特征的种类及其应用 3.手印显现常规方法 4.现场手印的分析步骤及方法 5.手印鉴定的程序、步骤及方法 难点: 1.手纹特征的特定性及稳定性表现

2.手印显现方法的要求和适用条件 3.手印分析中诸特征的综合运用 第一节手印的特点和作用(2) 一、手印与指纹 二、指纹的特点 三、手印的作用 第二节手印的形成与分类(1) 一、手印的形成 二、手印的分类 第三节指纹的特征(3) 一、乳突纹线的形态 二、指头的基本类型 三、手掌乳突花纹 四、乳突花纹的细节特征 第四节现场手印的勘查与提取(3) 一、寻找、发现手印 二、显现潜手印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1) 一、分析、确定犯罪手印 二、分析判断手印的遗留部位 第六节记录提取现场手印与收取样本手印(2) 一、记录现场手印 二、固定、提取现场手印 三、收取样本手印 第七节手印的初步鉴定(2) 一、鉴定的准备工作 二、初步筛选 三、初步比对 四、综合评断 思考题: 1.指纹分类主要分哪几个步骤?各步的意义何在2.手纹的特征有哪些,其价值应怎样考核? 3.寻找、发现、显现手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怎样综合分析手印的手别? 5.捺印手印应注意哪些问题? 6.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 第三章足迹检验(12学时) 重点: 1.赤足的解剖结构、足型特征 2.鞋的生产原料及加工工艺特征、穿用修补特征3.寻找现场足迹的重点部位,常规足迹的发现、提取4.足迹鉴定的步骤及常用特征 难点; 1.局部足型特征

社会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躯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3.社区发展:也称社区发展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区,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区合作精神、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有计划的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4.规则系统: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整套活动规则即规范系统,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相互关系(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等)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 5.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6.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它是与农村社区不同的另一类人类居住空间和生活组织形成。 7.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乃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它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概念。 8.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的,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 9.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它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10.人文区位学:又称人文生态学,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同人群在地域空间上的居住与活动分布,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1.“第三次浪潮”: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人类从农业革命文明,进入工业革命文明,又进入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的文明时期,他称该时期为“第三次浪潮”。也有人称之为“第四次产业革命”. 12.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

痕迹检验中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方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813658905.html, 痕迹检验中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方法研究 作者:李永鑫韦启蒙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7期 (1. 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广东广州 510290 2.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广西环江 547100) 摘要:对于案件现场的工具痕迹检验鉴定能够帮助了解案情,帮助侦查人员了解案情发展情况、了解作案方式、手段等。但是现阶段我国侦查部门对于工具痕迹检验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有效发挥工具痕迹检验鉴定在案件侦查中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工具痕迹;案情推定;还原真相 Abstract: for the scene of the tool marks insp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case, to help investigator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se, understand the modus operandi, means, etc.. But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of our countr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spection of the tool marks, and does not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the tool marks in the case investigation. Key words: tool traces; presumption of case; reduction of truth 工具痕迹是犯罪现场嫌疑人遗留痕迹中很常见的一类犯罪信息遗留,对工具痕迹检验、分析、鉴定能够使侦查人员对嫌疑人犯罪手段、方法有所了解,还能确认作案工具,而作案工具又能够称为定案立罪阶段最有力的物证。但是在目前犯罪侦查、公安实践中对于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很多有利于案情发展的信息没有被利用。 1.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现状 1.1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概念 工具痕迹是基于案件发生过程中使用工具与外部其他客体接触产生的形变或痕迹遗留。是与作案活动直接产生的现场痕迹物证的组成部分。 1.2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的必要性 不存在无痕迹的犯罪,犯罪必定是前后连贯有迹可循的逻辑事件,其现场必然遗留大量痕迹。其中足迹、手印等痕迹在侦查过程中存在被过分重视的问题,相应的工具痕迹鉴定的权重较低。这也是由于工具痕迹的干扰因素较多、工具种类过多、工具结构不固定等复杂多变因素造成的结果,但是忽略工具痕迹的侦查是不可取的。对于最终的案情判断影响较小,但是在案

社会学入门书籍推荐

社会学入门书籍推荐 曹锦清教授推荐推荐书目: 勒庞《乌合之众》 卢梭《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洛克《君主论》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尼采《权利意志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米切尔斯《寡头统治》 英斯卡《统治阶级论》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 王小强《赌博经济》 泰勒《原始文化》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法兰西内战》《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 梅因《古代法》 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 斯塔里斯·阿里斯《全球通史(下)》精读三遍 个人推荐书目: 一、现代以后的理论:现代以后的理论当然是理论综述类的东西 二、经验研究:经验研究也有些编的好的集子 具体书目: 社会变迁 (美)瓦戈/ 2007-04-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40.0 / 平装/ 王晓黎 社会网分析讲义 罗家德/ 2005-04-01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9.0 / 平装 金翼 林耀华/ 2000-4-1 / 三联书店/ 12.00 / 平装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黄宗智/ 2000-06-01 / 中华书局/ 25.00 / 平装 西方文化要义 王曾才/ 2006-8-1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4.8 / 平装 信任论 郑也夫/ 2006-5-1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 / 平装 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 [美]彼得.伯格/著/ 2008.06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4.00 / 平装/ 何道宽/译 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 佟新/ 2005-7-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6.0 / 平装 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社会学经典教材译丛 (美)乔治·瑞泽尔/ 2005-6-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32.0 / 平装/ 杨淑娇 西方作为他者 王铭铭/ 2007年10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 26.0 / 平装

工具痕迹学

何为工具痕迹?工具痕迹在侦查审判中有何作用? 行为人运用工具破坏或者侵害某种客体物,留下的反应该工具外表结构的反映形象 判断案件真假 分析行为人作案的方式手段过程 分析行为人的体力职业用力习惯 找出作案工具 指认作案人 缩小侦查范围,确定侦查方向 为指认犯罪提供依据 影响擦划痕迹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接触力大小 接触多少点线面 接触角的变化前角侧角偏角 如何区别钳类和剪类工具痕迹? 1、根据被破坏线材硬度大小判断。 2、根据断头斜坡面加工花纹不同判断。断线钳粗糙大 3、根据断头侧面形状反映不同判断。钢丝钳两个断头一大一小,立定高直

4、根据咬合方式不同判断。对口咬合错口咬合 5、根据作用力不同在痕迹中的反映判断。断线钳印压明显剪刀剪切明显 锯痕和锉痕 1、断口组合形态不同锯开线T 锉痕V 2、锯痕有阶梯纹,而锉痕没有 3、锯断面的起始端有展平面痕,而锉痕没有 4、锯屑块状切屑多,带状切屑少、锉屑块状少,带状多。 钳类: 1、痕迹特征反应刃口形状、咬合角的断头峰角大小,形状特征。 2、断头斜截面上反映出工具刃口斜面加工方法的纹痕等一般特征 3、断头斜截面上因印压形成的粗大、明显的斜向、横向印痕 4、在痕止缘上因印压发一个刃顶表面形状 5、凹凸特征等为细节特征。 剪类: 1、剪刀痕迹在断头上反映出剪刀刃部形状、咬合角度的一般特征 2、在断头斜坡部上,反映刃口、刃侧特征的单一凸线或凹线痕迹的结构形态。

3、以及剪止缘上出现明显凹凸坑丘等细节特征。 如何发展发现、判别工具痕迹? 1、出入口 2、犯罪中心及其周围 3、破坏的物体 4、可能接触的封闭设施 5、逃跑路线 6、犯罪嫌疑人居所 推断工具种类的依据是什么? 1、根据平时掌握的工具结构,形状分析判断先是自己知道的 2、结合发案地区、单位可能有的工具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是看周围环境可能的 3、根据现场上多出出现的工具痕迹进行综合分析在看现场出现的 4、结合现场其他痕迹综合分析在看乱七八糟的 5、根据附着物进行分析在看细枝末节的

必看的10本法律入门书

必看的10本法律入门书籍 必看的10本法律入门书籍 1、《西窗法雨》 推荐指数:★★★★★ 本书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2、《历史深处的忧虑》 推荐指数:★★★★★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讲述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法律、政治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实行这套制度已付了的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3、《政法笔记》 推荐指数:★★★★ 文稿来自于冯象先生在《读书》开的专栏文字,以文学的笔意,言说政法领域的大小故事,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方方面面的话题,称得上汉语法学随笔的巅峰之作。 4、《刑法的私塾》 推荐指数:★★★★ 本书为近几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周末刑法讨论会的内容实录合集。书中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真实回放刑法讨论会的现场。所选案例,多数是经常困扰刑事司法领域人士的疑难案例,对于司法实践的法律人士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推荐

书单,提升阅读技能,欢迎常到荐书堂来看看~) 5、《博登海默法理学》 推荐指数:★★★★ 本书是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于1940年出版的《法理学》第一版。作者在第一版表达了更鲜明的立场、更犀利的观点和更自洽的思路,与后两版教科书式的叙述风格明显不同。 6、《论法的精神》 推荐指数:★★★★ 本书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关于法律和政治思想的里程碑式的名著,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7、《洞穴奇案》 推荐指数:★★★★ 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借助这个假想公案,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本书既是法哲学专业领域寓言式的经典文献,又是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的理想读本。 8、《波斯人信札》 推荐指数:★★★ 作者以书信的形式,通过波斯人之口,用一种陌生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欧洲文化;不但带领读者领略了18世纪巴黎生活的画卷,更在潜移默化中推行了启蒙思想的教化。 9、《最好的辩护》 推荐指数:★★★ 作者艾伦德肖维茨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法学教授、作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