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RH车钩结构连接图解

CRH车钩结构连接图解

CRH车钩结构连接图解
CRH车钩结构连接图解

CRH5过渡车钩

CRH2自动车钩

CRH2过渡车钩

CRH2救援连接

CRH2救援风管连接

CRH2救援电气连接

车钩概述

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首先说说车钩。车钩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车钩按开启方式分为上作用式及下作用式两种。通过车钩钩头上部的提升机构开启的叫上作用式(一般货车大都采用此式);借助钩头下部推顶杠杆的动作实现开启的叫下作用式(客车采用)。车钩按其结构类型分为螺旋车钩、密接式自动车钩、自动车钩及旋转车钩等。螺旋车钩使用最早,但因缺点较多已被淘汰,密接式自动车钩多为高速铁路车辆所用。中国除在大秦铁路重载单元列车上使用旋转车钩外,现一律采用自动车钩。所谓自动车钩,就是先将一个车钩的提杆提起后,再用机车拉开车辆或与另一车辆车钩碰撞时,能自动完成摘构或挂钩的动作的车钩。中国铁道部门1956年确定1、2号车钩为标准型车钩。但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牵引吨位的增加,又于1957、1965年先后设计制造了15号车钩和13号车钩。客车使用15号车钩,货车则逐步用13号车钩代替2号车钩。 车钩结构 车钩由钩头,钩身、钩尾三个部分组成、车钩前端粗大的部分称为钩头,在钩头内装有钩舌、钩舌销,锁提销,钩舌推铁和钩锁铁。车钩后部称为钩尾,在钩尾上开有垂直扁锁孔,以便与钩尾框联结。为了实现挂钩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车钩具有以下三种位置,也就是车钩三态:锁闭位置——车钩的钩舌被钩锁铁挡住不能向外转开的位置。两个车辆连挂在一起时车钩就处在这种位置。开锁位置——即钩锁铁被提起,钩舌只要受到拉力就可以向外转开的位置。摘钩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就可以把两辆连挂在一起的车分开。全开位置——即钩舌已经完全向外转开的位置。当两车需要连挂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全开位置,与另一辆车钩碰撞后就可连挂。旋转车钩的构造与普通车钩不同,钩尾开有锁孔,钩尾销与钩尾框的转动套连接。钩尾端面为一球面,顶紧在带有凹球面的前从板上。当钩头受到扭转力矩作用时,钩身连同尾销以及转动套一起转动。旋转车钩现在只安装在专为大秦铁路运煤单元组合列车设计的车辆上。这种车辆的一端装设旋转车钩,另一端装设固定车钩,整列车上每组连接的两个车钩,两两相互搭配。当满载煤炭的车辆进入卸煤区的翻车机位时,翻车机带动车辆翻转180度,将煤炭倾倒出来。旋转车钩可以使车辆翻转卸货时不摘钩连续作业,缩短了卸货作业时间。密接式车钩一般在高速铁路和地下铁道的车辆上使用。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两车钩连挂后各方向的相对移动量很小,可实现真正的“密接”;

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

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 4车辆纵向缓冲与连接技术 概述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是铁路机车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使铁路货车车辆之间,以及与机车实现连接、编组成列车,并传递和缓和列车车辆间在运行或调车编组作业时所产生的牵引和冲击力。简言之,车钩缓冲装置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连挂、牵引和缓冲。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主要由车钩、钩尾框、缓冲器及从板、钩尾销等零部件组成。连挂、牵引功能是由车钩、钩尾框、钩尾销、从板等来实现的,以保证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能够实现连接、牵引。如图1所示。 图1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 车钩作为机车车辆的重要零部件,为了满足运输安全可靠性及提高列车编组效率方面需要,车钩应具有自动连挂功能,既不需要人工辅助就能实现车辆与机车、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安全、可靠的连挂。由于自动车钩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世界各国铁路机车车辆在车辆连挂技术方面均采用和选取了研究及不断发展自动车钩及其连接技术。我国铁路货车同样也选择采用了自动车钩及其配套技术和产品。 车钩按结构作用原理分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AAR标准E、F型车钩为代表的具有三态作用性能的自动车钩,这是除欧洲以外世界各国机车车辆采用的主型车钩,也是世界铁路货车的主流车钩;另一类是以俄罗斯标准CA-3型为代表的具有二态作用性能的自动车钩,主要在符合UIC标准要求的欧洲各国铁路机车车辆上广泛使用。由于两类车钩的作用原理不同、特别是连挂轮廓上存在明显不同和差异,因此,两类车钩不能直接连挂和相互互换。 车钩按连挂后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刚性车钩和非刚性车钩两类。刚性车钩是指两车钩连挂

后不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相对移动,在水平面内也只能产生微小的相对转动,车钩间纵向连挂间隙较小、两车钩联锁成近视为一杆体,要求车辆采用具有弹性支撑功能的冲击座,以适应两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不一致及车辆通过垂直和水平曲线时车辆连挂的要求,如我国提速重载货车使用的16、17型及F、FR型车钩等。非刚性车钩是指两车钩连挂后相互间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在垂直和水平面内能产生小角度的相对转动,以适应两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不一致及车辆通过垂直和水平曲线时车辆连挂的要求,如我国13号、13A、13B型车钩,美国的E、E/F型车钩,俄罗斯的CA-3型车钩等。 钩尾框是车钩缓冲装置的主要受力部件之一,在机车车辆上发挥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其主要作用:一是为缓冲器提供安装使用空间,以利缓冲器充分发挥作用;二是与车钩连接并提供安装使用空间,传递纵向牵引力并保证在牵引工况下使缓冲器发挥作用。钩尾框的结构强度大小、疲劳可靠性高低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及运输效率。不同车辆使用不同作用原理和型式的车钩,不同的车钩必须配套使用专用的钩尾框,目前我国货车常用的钩尾框主要有13号,13A型、13B型、16型和17型钩尾框。 缓冲器是车钩缓冲装置的三大主要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一是吸收列车运行及编组调车作业时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间的纵向冲动能量,缓和车辆间的冲击,降低车钩纵向力,减轻车辆及所运货物的损坏,改善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二是降低由纵向冲击力引起的车钩横向分力和车辆脱轨系数,从而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平稳性,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目前我国铁路货车常用的缓冲器主要有ST 型、MT-3型、MT-2型缓冲器,近几年我国研制开发了几种重载货车用大容量缓冲器,如HM-1型、HM-2型和HN-1型缓冲器。 4.1.1重载提速对车辆连接技术提出的要求 4.1.1.1 车钩强度 由于车钩缓冲装置的特殊作用,车钩强度的大小及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及铁路运输效率。车钩强度要满足三方面要求:列车运行安全性的要求;列车编组时调车作业的要求;方便运用维护及检修的要求。 列车在运行时车钩主要受到与列车牵引重量及车辆编组数量直接相关的稳态牵引力的作用,列车调速时造成的列车内部随机的、交变的纵向牵引力和压缩力的动载作用,以及车辆点头沉浮振动和横向摇摆振动引起的钩高差及附加弯矩作用,不同车辆因载重及运用时间

铁路车辆车钩

车钩 火车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使用的就是插销式车钩 车钩两边都就是凹的,一边设一个连接环,挂车时连接环进入凹口,插销固定插入其中一边并把这边插销锁上就可以了 目前国内在一些矿山与762毫米轨距小铁路上还就是能瞧见插销式车钩的使用。 螺旋车钩 1830年英国铁路又设计出了螺旋车钩,后来欧洲大部分国家铁路都采用了英国铁路设计的(因为欧洲大部分国家的第一条铁路的修建都有英国铁路工程师参与,而且有一阵子全世界只有英国能制造铁路机车,所以欧洲很多国家都使用1435毫米标准轨距与螺旋车钩)。 螺旋车钩通过铁链扣接到两边的铁钩上,然后把中间的把手旋紧就OK了,解挂过程一样但就是就是反过来的。 因为铁链只能传递拉力而不能传递推力,所以车厢连接处两侧设计有缓冲饼来传递推力, 另外螺旋车钩在欧洲国家铁路机车车辆上就是很常见的。

因为螺旋车钩的挂车方式很麻烦,而且列车不能编组太长,否则铁链无法承受太大重量及列车冲动。并且及易发生断钩事故,而且挂车作业中稍有不慎会导致调车员伤亡事故,后人一直在苦苦寻求改进方法。 自动车钩 1868年,美国发明家伊利·汉密尔顿·詹内根据人握手的原理启发,发明出了自动车钩,并获得专利权。后来詹内制作了一批自动车钩给美国各铁路公司试用,根据用户反馈的试用结果,在1873年开发出了改进型自动车钩并第二次获得专利权。(1872年美国铁路正式确定车钩高度标准为838、2毫米,1893年车钩高度标准规定限制为800、2毫米---876、3毫米间) 由于詹式自动车钩在实际使用中性能超过了螺旋车钩,1887年美国铁路车辆技师协会就正式建议各车辆厂在新造车辆时采用詹氏车钩,189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铁路机车车辆采用詹氏车钩的决议条款。命令各铁路公司所有的机车车辆在条款限期内采用詹氏车钩, 到1902年为止,美国铁路机车车辆基本完成了车钩自动化,并在1916年完成了自动车钩设计制造标准统一化。 中国在1890年前后开始引进美国自动车钩与自动车钩制造技术来代替原来的螺旋车钩,到二战爆发前中国铁路百分之90的机车车辆完成了自动车钩化,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代中国铁路完成了所有机车车辆全部自动车钩化、自动车钩设计制造标准统一化与车钩高度统一化( 中国铁路车钩高度标准为880毫米)。

铁路车辆车钩

车钩 火车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使用的是插销式车钩 车钩两边都是凹的,一边设一个连接环,挂车时连接环进入凹口,插销固定插入其中一边并把这边插销锁上就可以了 目前国内在一些矿山和762毫米轨距小铁路上还是能看见插销式车钩的使用。 螺旋车钩 1830年英国铁路又设计出了螺旋车钩,后来欧洲大部分国家铁路都采用了英国铁路设计的(因为欧洲大部分国家的第一条铁路的修建都有英国铁路工程师参与,而且有一阵子全世界只有英国能制造铁路机车,所以欧洲很多国家都使用1435毫米标准轨距和螺旋车钩)。 螺旋车钩通过铁链扣接到两边的铁钩上,然后把中间的把手旋紧就OK了,解挂过程一样但是是反过来的。 因为铁链只能传递拉力而不能传递推力,所以车厢连接处两侧设计有缓冲饼来传递推力,另外螺旋车钩在欧洲国家铁路机车车辆上是很常见的。

因为螺旋车钩的挂车方式很麻烦,而且列车不能编组太长,否则铁链无法承受太大重量及列车冲动。并且及易发生断钩事故,而且挂车作业中稍有不慎会导致调车员伤亡事故,后人一直在苦苦寻求改进方法。 自动车钩 1868年,美国发明家伊利·汉密尔顿·詹内根据人握手的原理启发,发明出了自动车钩,并获得专利权。后来詹内制作了一批自动车钩给美国各铁路公司试用,根据用户反馈的试用结果,在1873年开发出了改进型自动车钩并第二次获得专利权。(1872年美国铁路正式确定车钩高度标准为838.2毫米,1893年车钩高度标准规定限制为800.2毫米---876.3毫米间) 由于詹式自动车钩在实际使用中性能超过了螺旋车钩,1887年美国铁路车辆技师协会就正式建议各车辆厂在新造车辆时采用詹氏车钩,189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铁路机车车辆采用詹氏车钩的决议条款。命令各铁路公司所有的机车车辆在条款限期内采用詹氏车钩, 到1902年为止,美国铁路机车车辆基本完成了车钩自动化,并在1916年完成了自动车钩设计制造标准统一化。 中国在1890年前后开始引进美国自动车钩和自动车钩制造技术来代替原来的螺旋车钩,到二战爆发前中国铁路百分之90的机车车辆完成了自动车钩化,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代中国铁路完成了所有机车车辆全部自动车钩化、自动车钩设计制造标准统一化和车钩高度统一化( 中国铁路车钩高度标准为880毫米)。

HXD3型电力机车车钩结构及操作注意事项

HXD3型电力机车车钩结构及操作注意事项 机车选用内燃、电力机车车钩(下作用式),它由钩舌、钩体、钩舌销、钩锁、钩舌推铁和下锁销等组成。 车钩连挂中心距牵引梁前端面608mm。钩身装入牵引梁车钩箱内以保持钩体位置正确车钩尾部设有扁销孔,以便通过扁销与钩尾框连接。 机车落车后,车钩水平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为(880±10)mm。如出现钩下垂或钩尾框上浮等现象,可在冲击座下方均衡梁上的磨耗板上加调整垫板(最大厚度不超过10mm)或在钩尾框托板上加调整垫板(最大厚度不超过10mm)来进行调整。根据TB456-91 车钩、钩尾框技术条件规定,车钩的"三态"作用应在车钩钩身轴线呈水平的状态下,通过提钩杆,严格检查车钩的"三态"作用是否良好: 1)开锁状态:轻轻提起提钩杆,使锁铁脚支在锁铁座上,放下提钩杆,锁铁仍未落下,钩舌也未移动。此时,将钩舌向外推,能立即伸开,即为开锁状态良好; 2)全开状态:将提杆用力提起,钩舌完全伸开,即为全开状态良好; 3)锁闭状态:在全开状态时,将钩舌缓缓地向钩头里推动,锁铁以自身重量完全落下,使钩舌不能伸出,即为锁闭状态良好。 13 号车钩主要部件的最小破坏载荷如下: 钩舌—2700 kN 以上。 钩体—3400 kN 以上; 钩尾框—3400 kN 以上 HXD1型电力机车是由两节完全相同的4轴电力机车通过内重联环节连接组成的8轴重载货运电力机车,每节车设有一个司机室,为一完整系统。 机车采用交直交电传动主电路形式,可靠性高,易于维护;车体采用中央梁承载方式,便于模块化生产;转向架采用低位牵引杆,基础制动采用轮盘制动,有效提高了机车的可靠性;采用CCBII空气制动系统,电制动采用再生制动,节能环保;机车具有外重联控制功能,装有LOCOTROL远程重联控制系统,司机可以在一个司机室对两台重联机车进行控制。 这款机车是由中外公司共同研发的产品之一,在被命名为“和谐”型以前,被称为DJ4,当中DJ4共有两个款式,第一款是由株洲电力机车及德国西门子研发,编号由0001起;另一款则由大同电力机车及法国阿尔斯通研发,编号由6001起。两款机车均采用交流牵引电动机,使用交直交传动及双机重联,单机轴式为Bo-Bo,即前后各一个两轴转向架。 2004年12月,铁道部与株洲及西门子签约,订购180辆八轴大功率机车,合同总值73.4亿元人民币。这款机车以EuroSprinter系列作为技术平台,采用

机车车钩检修

项目三电力机车车钩及缓冲装置的检修 【项目任务】 1、了解车钩及缓冲装置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组成及类型; 2、了解相关的检测设备及检修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具、工装设备等。 3、熟知电力机车的车钩的钩头、钩舌及缓冲装置的损坏形式及修复方法,学会车钩个装置的限度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技术等 4、掌握车钩裂纹、磨耗的检测方法,熟悉检修的工艺流程及工作过程。 5、掌握车钩及缓冲装置的组装及试验方法。 【项目准备】 1、所需工具: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钢板尺、车钩检查样板尺和塞尺等 2、所需设备:待修品存放架,钩体、缓冲器检查分解台,焊修间,磁粉探伤机,部件清洗机,组装台,检修工具车,手动运转叉车,传输线,上下线机械手,单柱压力校正机,尾框探伤、焊修台,车钩、缓冲器试验台,钩头检修测量台,气电焊设备、“三态”模拟试验台。 3、所需物品:检点锤,钢丝绳,铜锤,角磨机,油光锉,半圆铲,扁锤,手锤,油石,毛刷,锥度量规,钢卷尺。 【项目实施】 一、车钩及缓冲装置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 钩体 钩体由铸钢铸成,是车钩的主体部分,按部位可以分为钩头、钩身、钩尾三部分组成。整个钩体像一个半张开的拳头。 钩头前部空腔用来装置其他车钩部分零件。钩腕,可容纳对方钩舌。钩耳分上下钩耳,安装钩舌用。钩锁腔为钩头中空部,容纳并安装钩锁、钩舌推铁等零件。 钩身:钩身铸成中空断面结构。 钩尾:钩尾分叉并设有销孔,用来连接钩尾框,在尾框内设缓冲器

2 钩舌 钩舌是一个形状复杂的铸钢件,按部位可分为钩舌和钩舌尾部。钩舌是挽钩部分,钩舌尾部是锁铁、开钩的控制部分,并且是车钩承载拉压载荷的部分。在钩舌转轴处,设一垂向销孔,通过钩舌销把钩舌装在钩头上,并可以适当转动,呈张开或闭拢状态,张开时可以进行挂钩,闭拢并锁住后即为连挂好以后的状态。 3 钩舌销 钩舌销是锻钢制成的圆形长销。它穿在钩头及钩舌的销孔内,把钩舌装在钩头上并保证钩舌可以绕其适当转动。钩舌销顶部有凸边,可以防止掉落;下部有开口销孔,以穿入开口销,避免脱落。 4 钩锁 钩锁是一个形状复杂的铸钢件,它有相当大的自重,安放在钩头空腔内,处于钩舌尾部适当位置。当钩舌尾部和钩头空腔内壁之间,转出一个空间,钩锁因自重落下,卡住钩舌尾部,使钩舌不能张开,即成钩锁状态。在钩锁的下端尾部,有一销孔,用来连接下锁销;在钩锁的上部,还设有一个短梁,这是为上作用式车钩连接提锁零件用的。 5 钩舌推铁 它是一个弯曲形状的铸钢件,平置于钩头空腔内,处于钩舌尾部的后面,下部有一短圆销作为转轴。当钩锁被提起时,钩锁推动钩舌推铁的一端,使它绕轴转动一定角度,其另一端则拔动钩舌尾部,使钩舌张开成为全开状态。在挂钩后,钩舌尾部将它转回原位。 6 下锁销载装配

机车车钩(车端)全自动电气连接器的设计选用概述

机车车钩(车端)全自动电气连接器的设计选用概述 摘要:随着铁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应用于新一代铁路行业,电器连接器在新一代机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动车组是我国技术引进的现代化列车,头车车钩采用了集机械、风、电一体化的全自动密接式钩缓装置,电气连接器是全自动密接式钩缓装置中执行车组之间电路自动连通和分解的功能模块,随机械车钩的自动连挂和解钩作用,实现两列动车组电气线路的自动连挂和分离。本论文主要以动车组全自动密接式钩缓装置的电气连接器为原型,通过技术攻关和研制,从而说明机车车端(车钩)连接器的设计与选型,以下重点谈到的是连接器的核心机构,关键点的设计。 关键词:全自动车钩电气连接器;设计;车端连接器;重联;动车组 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在铁路干线电力牵引运行中,一台机车牵引有时往往满足不了运输的要求,就需要多机牵引.采用多机牵引可以使线路的通过能力大大增加,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指标。这样全自动电气连接器作为机车重联设备的一种被优先采用。 1机车重联的作用及使用环境 首先为说明车钩连接器的使用环境,我们引入一个词重联 在干线上使用多机牵引时,可以由几名司机各操纵一台机车相互配合,也可以仅由一名司机在一台机车上操纵,而将各台机车通过机车两端的多芯电缆插头使其电气线路连接起来,实现由一名司机操纵多台机车.我们称后一种运行方式为机车的重联运行.司机操纵的那台机车称为本务机车,非操纵机车称为重联机车。 重联机车由于在电路上相互联接,因此它们应该具有相同的电路,这样才能达到同步运行,减少内耗的目的,也就是说同型机车重联运行最方便。 图1动车组重联 机车采用重联运行显然可以减少乘务人员,在电动车组中一般只有一组乘务人员操纵一台机车即可。在干线电力机车上,由于重联机车较少,因而一台机车故障后,会对整个列车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除一组乘务人员操纵一台机车外,在重联机车上可设专人进行监视,或发现故障时予以及时处理,这样既可以减少乘务人员,又减轻了乘务人员的劳动强度,相应地提高了生产率。在这种条件下全自动车钩连接器就成为重联的重要部件。并且要求自动车钩连接器有很高的对接精度及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防护性能。 2设计实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