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课程准则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课程准则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课程准则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课程准则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

号课程准则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相衔接,使学生进一步对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基础设备基础知识了解与掌握,与后续课程《车站信号计算机连锁》、《区间信号自动控制》等相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操作员、施工工艺员、检修员、维护员等,主要从事城轨交通通信信号施工、设备检修、维护、实验调试等工作。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确定本课程的建设思路是:遵循系统化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城轨信号系统与城轨通信系统两大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轨通信信号系统基础设备的组成和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检修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目标

2.1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观察城轨通信信号设备正常工作状态及正常工作指标。

(2)能使用常见电工、电子仪表对进行城轨通信信号设备的特性测试。

(3)能够熟练完成信号机、轨道电路、转辙机的日常维护检修。

(4)能够熟练完成列车自动控制ATC设备的运行维护。

(5)能了解无限集中调度系统的应用。

(6)能够完成城轨电话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的日常维护。

(7)能够完成时钟系统的调整维护。

2.2知识目标

(1)了解城轨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的概况及特点。

(2)掌握城轨交通信号基础设备相关知识。

(3)掌握车辆段及正线连锁设备基本结构与操作方式相关知识。

(4)掌握列车自动控制ATC设备的构成、功能和维护等相关知识。

(5)掌握城轨交通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相关知识。

(6)掌握城轨交通电话系统、无线调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及时钟系统相关知识。

(7)掌握城轨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正常工作参数,使学生具有城轨通信信号设备使用、检测和维护等基本技能。

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共享知识的能力,即团队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知识传播能力,即交流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

(6)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分析判断的能力。

(7)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

3.教学内容

依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为通信与信号两大部分,由继电器、轨道电路、信号机、转辙机、车辆段连锁设备、正线连锁设备、ATC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列车自动监控系统、无线集中调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和时钟系统等十六个项目组成,其内容涵盖城轨交通通信信号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具体内容如下:

表1教学内容描述

4.实施建议

4.1师资队伍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教学对任课教师有很高的要求,要熟悉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能将各部分知识融合集中。专任教师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有相关教学、学习经历。建议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讲授。兼职教师要求正在轨道交通企业工作,并且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提供典型案例。

4.2教材及相关资源

本课程建议选用以下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主编贾毓杰,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是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规划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主编王燕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主编张利彪,人民交通出版社,职业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用书。

4.3教学组织模式

4.4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师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辅助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知识全面深入的掌握,进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4.5教学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综合考核的办法,即过程考核加终结性考核。

过程考核包括实验成绩、出勤情况、提问成绩、作业成绩,满分100分

终结性考核为期末闭卷考试,满分100分。

总成绩=过程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课程组

2017年8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