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三重二元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民工荒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_三重二元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民工荒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_三重二元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民工荒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_三重二元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民工荒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本刊网址:http ://jjkx.xjtu.edu.cn ;http ://www.ddjjkx.cn

2012年1月第34卷第1期当代经济科学Modern Economic Science Jan. 2012Vol.34No.1

三重二元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民工荒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

夏永祥,魏

(苏州大学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摘要: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建立在单一的城乡二元经济基础之上,不完全适合解释中国的人口流动问题,尤其不能解释民工荒现象。本文依据中国特殊的城乡和区域双重二元经济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人口流动的特殊性,对传统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新的人口流动模型,并以此分析我国产生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三重二元结构;人口流动;流动成本;民工荒;成因与对策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2(01)-0012-06

长期以来,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作为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被学界奉为解释人口流动问题的圭臬。但是,

这些理论和模型的前提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因而不能圆满解释中国的人口流动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民工荒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暴露出极大的局限性

[1-3]

。因此,有

必要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对它们进行修正完善,来解释民工荒的成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传统人口流动模型及其在中国三元结构应用中的局限性

(一)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1954年,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发表了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首次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刘易斯模型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之上的:第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中都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门:一个是处于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另一个是处于乡村的传统农业

收稿日期:2011-11-2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JL032)和苏州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2011年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夏永祥(1955-),陕西省武功县人,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农村经济;魏玮(1988-),女,江苏省建湖县人,苏州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部门。第二,劳动力无限供给,即相对于现代部门的劳动需求而言,传统部门存在大量超过自身需求的剩余劳动力。第三,

工资水平不变。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将根据需要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中。发生转移的关键在于资本家将获得的利润进行扩大再投资,从而使现代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并将从农业部门吸收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这一发展态势,

将一直持续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被转移到工业部门为止,即出现“刘易斯拐点”。1961年和1964年拉尼斯和费景汉发表论文对刘易斯的不足之处,即忽视农业促进工业增长方面的重要性和工业中吸收来自农业劳动力带来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应问题,进行了改进和延伸,因此,学术界通常把二元经济模型称之为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4]

(二)托达罗模型

29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达罗依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对刘易斯—费—拉尼斯的理论提出了批评意见,建立了自

2

1

己的人口迁移模型。他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动力不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水平的差异,还决定于城市的就业概率,即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水平的差异。这种关系可以具体表示为:M=f(d),f'>0(1)

d=wπ-r(2)

式中,M表示人口迁移数量,d表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w表示城市实际收入,r表示农村平均实际收入,π表示就业概率。

托达罗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如果城乡收入差异过大,则就业概率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将会较弱,迁移速度将会超过城市现代部门就业岗位增长速率,从而出现严重的城市失业问题。其相应政策含义是:取消一切人为扩大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政策和措施,如最低工资保障、城市工资补贴等,这是由于人为地扩大城乡实际收入差异,会引致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城市的失业率更高;应当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鼓励农村的综合开发,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以缩小城乡就业之间的不平衡,从而缓解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5-6]。

(三)中国的三重二元结构国情及传统人口流动模型的局限性

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并不完全适合用来解释中国的人口流动问题,特别是不能解释民工荒问题。因为按照他们的理论与模型,当前我国还存在着明显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且农民工进城很容易找到工作,他们的预期收入肯定大于在农村的收入,但是,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进城打工呢?难道中国目前真的到了所谓的“刘易斯拐点”了吗?并非如此。之所以产生这种矛盾,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人口流动模型的假设前提与中国的三重二元结构国情不符,人口模型中的变量不全。具体表现在:1.经济结构不同

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的基本前提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这个前提下,重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情况,只考虑到城乡人口流动,未考虑到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而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不仅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且存在着地区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国的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提供的就业岗位多,收入水平高,而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提供的就业岗位少,收入水平低。因而人口流动既包括东部地区内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更包括中西部落后地区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地区的流动。这种双重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人口流动的双重跨越,既跨越城乡之间,又跨越地区之间,综合起来看,就是从落后地区农村向发达地区城市的流动,因而空间跨越距离更大。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并未涉及人口的区域间流动内容。

2.社会结构不同

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暗含的另一个前提是城乡一元社会结构,也就是说,在社会管理上,对城乡居民实行同一种政策,他们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享受同样的国民待遇。特别是在人口流动问题上,没有人为的政策限制,可以自主决策,举家自由迁徙,在农村与城市都不会蒙受歧视性待遇。而中国则是一个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通过户口划分,把全社会居民划分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拥有比农村居民高得多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改革开放前,农民不能随便流入城市,失去了自由迁徙权利。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可以进入城市,但是农民身份却很难改变,即使农民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但是却仍然是农民身份,遭受多重歧视。而且,农民流动往往是个人流动,其妻子儿女依然在农村居住和生活,他们仍然需要在家庭与工作地点之间来回奔波。

3.人口流动决策模型的变量不同

由于上述人口流动模型前提与内容的不同,决定了人口流动模型所涉及变量的不同。在传统模型中,由于人口是在本地区城乡之间流动,空间距离短,而且是一次性流动,也就是举家迁徙,进入城市,不用再在老家与工作地之间来回奔波,因而流动成本有限,成本变量就被忽略不计,而只从收入角度分析人口流动原因。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分析人口流动原因时,主要考虑的是实际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托达罗在对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中存在失业的情况,因此他从预期城乡收入差距的角度分析人口流动原因。虽然托达罗模型更加接近现实情况,但是他同样缺少了人口流动成本这一重要变量,未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流动成本,包括交通费用等物质流动成本和家庭分居、遭受歧视等精神流动成本。如果说这种流动在仅限于本地区内农村向城市

31

流动时,因为成本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的话,那么在跨区域流动和经常性来回奔波的情况下,这部分成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而不能忽略不计,必须作为一个重要变量,进入人口流动决策模型。

二、中国人口流动的特殊性

正是在中国特殊的三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产生了中国人口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口的的跨区域流动

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二元经济发展格局下,中国人口的流动在空间上,已不仅仅是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还有中西部内地落后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的跨区域流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省际流动人口4779万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32.4%。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了537万人。人口流动的目的地,主要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天津、福建、山东等东部省市,而人口流动的来源地,则主要是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中西部省份。在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往往有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遥远距离,流动费用是一笔不可小觑和忽略不计的成本。

(二)人口流动的就近原则和长期化趋势

为了节省流动成本,近年的人口流动渐渐从远距离的大跨度流动向近距离的小跨度流动转变,并向长期化转变,以减少来回奔波。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数字表明,我国人口流动呈现就近趋势。北京市的流动人口中,有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市的流动人口中有52%来自安徽和江苏;太原、成都以省内流动人口为主,比例分别为62.5%和87%。深圳的流动人口中,省内流动人口占33.8%,14.8%来自湖南。报告还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停留呈现长期化趋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在流入地停留时间为5.3年。有一半的人停留时间超过4年,近19%的人停留时间超过10年。即使如此,大跨度和短期性流动仍然大量存在,一年一度、持久不衰的春运就是明证。

(三)人口的半城市化流动

《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遭遇“半城市化”的困扰。“半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由于城乡户籍分割,农民工进城后不能享受平等待遇,实现市民化。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面临诸多困境。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现状不佳,仍有39%的流动人口未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险;超过一半的流动人口未参加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异地报销困难,患病后去流入地县以上医院就医者不到70%,近一成选择回老家治疗;仅11.6%参加了养老保险。流动儿童入读公立学校比例较低,大龄儿童在流入地完成义务教育存在困难,正在上学的流动儿童中,在流入地入读公立学校的比例仅69%。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有接触,但是缺乏更深层次的交往,他们在城市的交往圈基本上限于他们内部,主要是老乡之中,没有扩展到城市居民。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绝大多数农村流动人口并没有把自己视为城市居民,把城市社会作为自己的最终归属,同样,城市社会对农村流动人口或多或少也存在歧视[7]。此外,大多数的流动人口属于个人流动,家庭其他成员如妻子、子女仍在农村,造成家庭分割,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让在外打工的人有诸多牵挂,因此,农村流动人口一方面觉得在城市生活和工作有着比在农村更多的好处,但同时也没有从城市社会中找到家的归属感。一年一度、持久不衰的春运同样也是人口半城市化的明证

三、三重二元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

基于中国人口流动的特殊性,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说明中国人口流动的原因,更无法解释当今社会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为此,需要对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加以修正,以起到更好的解释作用。据此,我们尝试构建三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

(一)人口流动的总动力与总原则

本模型对传统人口流动模型一个重要的修正就是引入了流动成本,并基于托达罗模型,即在考虑城市就业率的基础上研究人口流动的新模型,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预期净收入。预期净收入是指城乡预期收入差距与流动成本之间的差额。人们从农村迁徙到城市工作的目的和动力就是为了追求正的预期净收入。因此,人口流动的总动力与总原则是:预期净收入>0,即只有在“城乡预期收入差距—流动成本>0”的情况下,流动才是有意义的,

41

才有可能发生。

(二)人口流动的决定因素

在城乡预期净收入和流动成本的框架下,衍生出下列决定因素与变量。

1.城乡现实收入差距

人口流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城乡现实收入之间存在差距,因此同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一样,城市现实收入和农村实际平均收入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

2.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率

农民工初到城市,并不能一下子找到工作,这一方面与其自身人力资源禀赋有关,自身禀赋越高,找到工作的概率就越大;另一方面与其掌握的就业信息量有关,掌握的信息越多,找到工作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城市就业率是影响人口流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物质流动成本

物质流动成本是一种显性的成本,是农民工来到城市必须支出的部分。它主要包括往返交通成本和城乡生活费用差异成本。其中,交通成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交通路线的长短,即空间距离。一般来说,乘坐相同的交通工具,空间距离越远,交通成本也越大。城乡生活费用差异成本体现在农民工日常生活的吃、住、通讯等各方面,主要由城乡消费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决定,相对价格越高,差异成本越大。

4.精神流动成本

精神流动成本是一种隐性的成本,它并不直接地通过货币形式体现出来,然而却对人口流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不同社会环境给他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城市生活,他们不能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不能照顾子女和老人,会遭遇亲情分离、城市歧视等精神损失。2011年9月,发生在湖南省双峰县的1岁儿童陪伴奶奶尸体7天的事件,令人震惊。此类事件说明农民工外出流动的精神成本是多么巨大。这些因素会导致农民工沉重的心理负担,我们把这种心理负担称之为精神流动成本。

(三)人口流动的函数与决策模型

在充分考虑上述相关变量的基础上,根据它们的内在联系,我们对其进行整合,构建出新的人口流动模型。

1.人口流动的函数关系

用M表示人口流动数量,I e表示预算净收入,I u 表示城市现实收入,I c表示农村实际平均收入,π表示城市就业率,TC表示流动成本,它包括物质流动成本中的交通成本C1、城乡生活差异成本C2、精神流动成本C3。

则人口流动的总的函数关系是:M=F(I u,I c,π,C1,C2,C3)

2.人口流动决策模型

根据人口流动的总原则,可以得到人口流动的决策模型:

M=F(I

e

),F?>0,且I

e

>o

F?表示人口流动数量是预期净收入的增函数,即预期净收入越高,人口流动数量越多;I e>0表示只有当预期净收入为正的情况下,流动才会发生。其中:

I

e

=I

u

·π-I

c

-TC,TC=C

1

+C

2

+C

3π=f(x1,x2),f1>0,f2>0,x1表示人力资源禀赋,x2表示农民工掌握的就业信息量。人力资源禀赋越高,就业信息量越充分,则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率越大。

C

1

=g

1

(L),g'

1

>0,L表示交通路线,交通路线越长,则交通成本越大。

C

2

=g

2

(p

1

>p

2

),g'

2

>0,p

1

/p

2

表示城乡消费品相对价格,相对价格越高,则城乡生活差异成本越大。

C

3

是精神成本,由于精神成本很难货币化,因此,可以模糊理解为:只有当物质收入提高的诱惑力明显大于精神成本时,人口流动才会发生。

四、对民工荒的解释

对于民工荒的成因,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曾经有多种解释,但是,这些解释总是给人故意回避主要矛盾的感觉[8]。依据所建立的上述决策模型,我们认为,近年来,之所以频发民工荒,并且愈演愈烈,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城乡现实收入差距的缩小

一方面,农民工工资多年未提高或提高太慢。珠三角地区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的地方,该地区对农民工的需求很大,然而据有关调查,珠三角地区的不少农民工反映“工资10年没涨”。一些企业近年来规模、效益逐年递增,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还和10年前差不多。这些企业大都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农民工发薪水,这种工资被称为“地

51

板工资”。随着“民工荒”现象的产生,虽然农民工近年来工资有所提高,但是提高太慢,总体水平仍然不高,2010年中国农民工月工资水平约1670元。另一方面,随着农村惠农政策的实施,务农收入迅速提高,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20多年内第一次增长速度超过了城市。使得农民工务农收益与外出打工收入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无疑会降低农民工的流出动力。

(二)流动成本的大幅提高

1.城市生活成本的急剧上升

2010年,通货膨胀、物价水平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2010年一季度CPI上涨2.2%,二季度CPI 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2011年以来,CPI仍然在高位徘徊。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急剧上升。而CPI构成中,尤其以食品价格上涨速度最快,这关系到农民工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此外,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带来的房租水平也日益上涨,农民工只能租住条件较差的房子维持生活。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使得不少农民工宁愿留在家中或就近寻找工作,也不愿外出打工。

2.流出地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

2000年以来,国家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的战略,如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使得中西部地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中国的制造业中心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扩展,导致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就业岗位大量增加,原来的劳动力输出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猛增。许多农民工在家乡周边城市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且中西部地区的生活成本也大大低于东部地区,因此原来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就不愿再到东部地区打工。

3.交通费用的大幅提高

在半城市化格局下,农民工不得不年复一年地在家乡和工作地之间奔波,交通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农民工都是从遥远的中西部地区来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务工城市离家距离较远,交通费用往往会占用他们半个月甚至更多的工资。近年,随着动车组列车、高速列车和高速公路豪华大巴的推出,原有普通列车的班次大大减少,许多农民工要么只能勉强买到站票,要么不得不购买价格高出几倍的动车组和豪华大巴,这使得他们返城的交通费用更加大幅度提高。面对昂贵的交通成本,许多农民工宁愿选择家乡周边工资相对较低的工作,也不愿大范围远距离迁移。

4.精神成本的增加

农民工来到陌生的城市,往往缺乏归属感,他们无法很好地融入城市,当地政府没有重视农民工的福利待遇和生活改善,城市人对他们也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城市歧视的强化使他们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许多企业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如农民工超时加班情况严重,但根本没有超时工资;节假日没有按国家规定放假,但是请假却要扣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接到大批订单时就紧急高价招用农民工,一旦完成订单,又立即裁员,朝不保夕的工作让农民工心生畏惧;此外,不少农民工都有被拖欠工资的遭遇,这让他们气愤不己。不少农民工还不得不忍受与家人的分离,留守的亲人时刻牵动着农民工的心,巨大的精神成本使得部分农民工决定在家乡安居乐业,或者是就近寻找出路。而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则是留城的农民工在沉重的物质成本和精神成本重压下的另一种极端选择。

五、民工荒的缓解对策

(一)大幅度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为了吸引农民工进城,必须有足够高的净收入落差作为动力。应大幅度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以吸引更多农民工进城务工。在国家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中,要把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真正改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的不合理格局。为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经济利益,政府须制定相应规则,完善市场机制,督促企业与农民工之间在公平、透明的条件下签订劳动协议,明确农民工工资待遇。综合考虑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农民工就业的机会成本,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并至少两年做一次调整,督促企业经营者严格执行保障农民工待遇的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监管,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应依法处理,绝不网开一面;协助建立农民工维权团体,加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坚决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发生;倡导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企业应当做负责任的企业,做好自我约束,在成本效益核算基础上,保障农民工工资待遇的进一

61

步提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保障农民工应有的权力,用科学发展的思想让农民工对企业拥有归属感。农民工一方面要进行自我技能的提升,创造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应加强法律意识培养,学会维护自身权力[9]。

(二)放开户籍限制,允许农民工举家入城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对农民工进城务工诸多限制。应当改革户籍制度,承认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保障其拥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合法权益。要允许和鼓励农民工举家流入城市,以减少他们家庭分居的交通费用和精神成本。要制定农民工进城就业、落户城镇的政策,使农民工能在城市安家,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重视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使农民工子女享受同城镇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解决其后顾之忧。通过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农民工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劳动力资源最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三)实现农民工从半城市化到完全城市化的转变

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只能适应第一代民工,现在面临的是第二代民工,或者称为新生代民工,新生代民工不会容忍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对他们的歧视,他们需要的是城市化模式[10]。应加快实现农民工从半城市化到完全城市化的转变。

除了上述提到的改革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能够落户城市之外,还应进一步完善社保体制,加快提高以农民工为重点的社会保障覆盖率。经验表明,农民工是否被社会保险覆盖,对他们的就业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也能使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针对农民工社保体系建立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积极探索农民工参保的激励机制,考虑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企业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均不高,政府应予以一定扶持,并确定合理的缴费比例,提高企业和农民工参保积极性。应根据农民工就业灵活的特点,探索适应农民工的新的保障机制,如解决农民工在不同企业中社保的衔接问题。应加强对农民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风险的社保险种的研究,以更好地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担忧的问题。

为了使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还应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其人力资源素质,帮助农民工在城市找到更好的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和就业制度,但受现行财政体制、农民工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工普遍缺乏职业培训的机会,从而导致一个时期内熟练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政府应当重视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培训课程,提高农民工的整体就业能力。

(四)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空间转移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沿海地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失去了原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产业升级势在必然,产业向外转移的速度将加快。而中西部地区尚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因此中西部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工资相对低廉的优势,可以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政府应当以民工荒为契机,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加快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步伐,共同完成产业结构优化的任务,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蔡昉.“民工荒”现象:成因及政策涵义分析[J].开发导报,2010(2):5-10.

[2]包小忠.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J].经济学家,2005(4):55-60.

[3]方慧,杨玉洁.二元结构论人口流动模型的调整与“民工荒”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2007(2):38-42.[4]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6]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经

济研究,2001(3):75-82.

[7]编辑部.我国流动人口达2.11亿,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面临严峻挑战[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

(10):585.

[8]刘根荣.民工荒的成因及其治理:一个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人口研究,2006(6):47-54.

[9]李文溥,郑建清,林金霞.制造业劳动报酬水平与产业竞争力变动趋势探析[C].全国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

高端研讨会会议资料,2011:59-73.

[10]杨永华.民工荒、半城市化模式和城市化模式[J].经济学家,2010(9):71-76.

责任编辑、校对:李再扬

71

Concept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Social Integration

for Rural-Urban Migrants in China

YUE Zhong-shan1,2,LI Shu-zhuo2,Marcus W.Feldman3

(1.Department of Sociology,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2.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3.Morrison Institute for Population and Resource Studies,Stanford University,Stanford,CA94305,USA)Abstract:We redefine social Integration of rural-urban migrants in China and chart the current status of migrant integration.Social integration of rural-urban migrants includes three dimensions:cultural integration,socio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gration.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gration are bidirection-al,while socioeconomic integration is unidirectional.By introducing an urban resident perspective,our study provides a gauge to estimate rural-urban migrants'social integration,which is helpful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migrant integration.“Integration”is migrants'favorite strategy of cultural integration.The types of“integration”and“assimilation”dominate the psychological integration.Institutional barriers are still the main factor that gets migrants trapped in the 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

Key words:Rural-Urban Migrants;Social Integration;Socioeconomic Integration;Cultural Integration;Psychological Integration

Under the Dual Structure of the Triple Migration Model:

A Shortage of Migrant Workers,a New Research Framework

XIA Yong-xiang,WEI Wei

(Business School,Suzhou University,Suzhou215021,Chi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migration model on a single 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basis is not entirely ap-propriate for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mobility especially the labor shortage phenomenon.Based on the specifics of China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this paper modifies the traditional migration model and propo-ses a new model of population mobility.We then analyze the causes of labor shortage and propos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labor shortage.

Key words:Triple Dual structure;Population Mobility;Current Costs;Labor Shortage

Cultural Meanings of Chinese Guanxi:A Viewpoint of Management Scholars

ZHUANG Gui-Jun

(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Abstract:Guanxi and its functions are considered as a basic factor that influences firms to do business in China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that firms have when doing business in the markets of Chinese culture.Although the literature on guanxi has been accumulated,the links between guanxi and Chinese culture relate are unclear—we do not know for sure how they are connected.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narrowly de-fined culture and the cor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culture,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is ques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management scholars.It searches the cultural meanings of guanxi in China along the aspects of guanxi state,guanxi behavior,guanxi norms,and guanxi orientation,building a more solid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scholars to discuss on the business functions of guanxi.The major conclusion is that,at the three lev-els of culture,guanxi state and guanxi behavior,unfolding the richness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personalized and diverse way,are the manifest cultur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while guanxi norms and guanxi orienta-421

刘易斯模型的解读与评价

对刘易斯模型的解读与评价 刘易斯发展了一个二元经济古典模型,以解释一个自给自足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个分析框架下解决分配、积累和增长等问题。他强调资本主义剩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一、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 发展中国家经济由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组成,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中,两个部门具有完全不同的再生产规律(生产组织和劳动力市场有着本质的差别)。(一)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为代表(现代部门): 1、利润最大化 2、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 3、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 4、存在持续的技术进步 5、就业水平由劳动边际生产力等于工资决定。 总之,二元经济中的资本主义部门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现代部门中的资本主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受短期内劳动和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资本家将他们获得的大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工业部门存在持续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力迅速提高。在完全竞争假设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就业水平和生产量由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等于实际工资水平曲线的交点所决定。 (二)非资本主义部门以农业部门为代表(传统部门): 1、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部门 2、生产投入要素:劳动、土地和技术(以传统经验为基础的简单技术) 3、受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古典经济学中的李嘉图定律) 4、农业人口在达到某个极限之前,具有持续增长的性质,但不可能降低到最低生存费用水平以下(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5、人均收入低水平均衡陷阱:不充分就业劳动力和零值劳动力 二、无限劳动供给 刘易斯模式的提出:1954 《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前提条件:无限剩余劳动的供给(指城市现带工业部门在现行的一个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供给,也就是说,在现行的工资水平上,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是具有完全弹性的。) 无限劳动供给的原因: 1、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传统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 2、据刘易斯估计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约比农业部门收入水平高出30%。 3、城市生活费较高 4、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生活方式有很大改变,心里成本增加 5、为吸引劳动力,需要一部分额外净收入作为刺激因素 6、工会力量促使工资水平提高 三、剩余劳动的流动

框架结构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黑龙江省某市兴建六层商店住宅,建筑面积4770平方米左右,拟建房屋所在地震动参数08.0max =α,40.0T g =,基本雪压-20m 6KN .0S ?=,基本风压-20m 40KN .0?=?,地面粗糙度为B 类。 地质资料见表1。 表1 地质资料 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其标准层建筑平面、结构平面和剖面示意图分别见图纸。主体结构共6层,层高1层为3.6m ,2~6层为2.8m 。 填充墙采用陶粒空心砌块砌筑:外墙400mm ;内墙200mm 。窗户均采用铝合金窗,门采用钢门和木门。 楼盖及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 ,梁截面高度按跨度的 1/812/1~估算,尺寸见表2,砼强度采用)mm 43N .1f ,mm 3KN .14f (C -2t -2c 30?=?=。 屋面采用彩钢板屋面。 表2 梁截面尺寸(mm ) 柱截面尺寸可根据式c N f ][N A c μ≥ 估算。因为抗震烈度为7度,总高度30m <,查表 可知该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轴压比限值8.0][N =μ;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2-2m KN ?,由图2.2可知边柱及中柱的负载面积分别为2m 35.4?和2m 8.45.4?。由公式可得第一层柱截面面积为

边柱 32c 1.3 4.5312106 A 98182mm 0.814.3?????≥ =? 中柱 23c m m 51049114.3 8.06 10128.45.425.1A =??????≥ 如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别为371mm 和389mm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本设计框架柱截面尺寸取值均为600mm 600mm ?,构造柱取 400mm 400mm ?。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标高-2.40m ,承台高度取1100mm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取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梁轴线取至板底,62~层柱高度即为层高,取2.8m ;底层柱高度从基础顶面取至一层板底,取4.9m 。 5.8 m 5.0m 5.0m 8 图1.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3. 重力荷载计算 3.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屋面(上人):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2m 40KN .002.020?=? 150厚水泥蛭石保温层 -2m 75KN .015.05.0?=?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 -2m 5KN .210.025?=? 20厚石灰砂浆 -2m KN 43.020.071?=?

ANSYS 房屋 框架结构模型 命令流 APDL

!********************提示******************************************** !第一步:建立框架结构模型 !第二步:框架结构施加重力荷载 !第三步:框架结构施加活荷载 !第四步:框架结构施加风荷载 !第五步:框架结构荷载组合运算 !第六步:框架结构模态分析 !第七步:框架结构屈曲特征值分析 !第八步:框架结构地震时程弹性分析 !第九步:结束 !采用地震波时间文件为:TIME.TXT !采用地震波文件分别为:AC_X.TXT/AC_Y.TXT FINISH /CLEAR /FILENAME,FRAME_SHEAR_WALL /TITLE, FRAME_SHEAR_WALL !************************************************************************** !************************第一步******************************************** !********************框架结构建模型*************************************** /PREP7 !采用单位为N/m/S 国际单位制 !定义单元类型 ET,1,BEAM4 ET,2,SHELL63 !定义实常数 R,1,0.25,0.0052,0.0052,0.5,0.5 R,2,0.2025,0.0034,0.0034,0.45,0.45 R,3,0.06,0.0002,0.00045,0.3,0.2 R,4,0.25,0.25,0.25,0.25 R,5,0.1,0.1,0.1,0.1 !定义材料参数 MP,EX,1,3.0E10 MP,NUXY,1,0.2 MP,DENS,1,2500 !关键点 *DO,II,1,1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框架结构是当前建筑应用最广泛的结构之一,利用框架结构可以最大化地保证建筑内部的可使用面积,还能够节约材料,有效减轻自重,更重要的是建筑框架的抗震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复杂条件下的使用需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只有确保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才能够保障项目的安全和质量。 1框架结构设计原则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刚性连接而成的承重体系,这种承重体系不仅要承受来自建筑物外部的作用力,还要承受内部的荷载。而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并不承受重量,仅仅起到了分隔的作用。作为受力的主体,一旦框架结构在设计上出现问题,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就得不到保证,为建筑物的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1.1 刚柔并济 建筑物的刚性和柔性是不可调和的两个方面,刚性越大则柔性越差,柔性越大则刚性越差。在自然环境下建筑物框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很多,刚性可以满足建筑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需求,但是在较强的外力作用下,刚性太强意味着变形能力差,无法抵抗建筑物的形变,在外力作用下整个建筑物会出现整体倾覆的情况。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刚柔并济的原则,虽然柔性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但是却很容易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形变,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兼顾刚性和柔性,在刚性和柔性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从而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多道防线 建筑物的稳定性依靠的不是某一结构,而是整体的作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树立多道防线的原则,避免某一结构承重过大,要让整体建筑所有的结构都能分担外力。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而土建结构中多肢墙比单片墙好,框架剪力墙比纯框架好,体现的就是这一原则。 1.3 抓大放小 在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说法,刚性较强的柱子要搭配较弱的横梁,这是因为如果所有的构件都很强,这种结构体系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在建筑框架结构的设置上是没有绝对安全的结构的,组成同一结构的各个构件担任的角色不同,功能不同意味着其重要性也有主次之分。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各个构件之间虽然能够协作抵抗外力,但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必须要保障重要的结构在最后才遭摧毁,而次要的构件要先去承担最大的外力。因而如果建筑物的柱子刚性很强,在强大外力的作用下首先损坏的是建筑物的横梁,而柱子还能够对整体结构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如果首先损害的是建筑物的柱子,整体结构就会瞬间倒塌,横梁也就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在建筑物的结构中柱承担的责任是比横梁要更大的,因而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柱子是在最后倒塌,而横梁起到了吸收作用力的作用,可以减少作用力对于柱子的破坏。如果柱子和横梁是同样的结果,只会产生玉石俱焚的效果。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还要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即有的结构是

8框架结构计算

4 框架结构计算 4.1重力荷载计算 4.1.1屋面上人 3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2?0.3=0.66 KN/㎡ 三毡四油防水层0.4 KN/㎡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2=0.4 KN/㎡ 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3%找平0.04×14=0.56 KN/㎡ 100厚现浇混凝土板0.1×25=2.5 KN/㎡ V型轻钢龙骨吊顶0.25 KN/㎡合计: 5.02 KN/㎡ 4.1.2 各层走廊楼面 大理石面层:水泥砂浆擦缝 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 水泥结合层一道 1.16 KN/㎡ 100厚现浇混凝土板0.1×25=0.25 KN/㎡ 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17=1.7 KN/㎡合计: 5.36 KN/㎡ 4.1.3 标准层楼面 大理石面层:水泥砂浆擦缝 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 水泥结合层一道 1.16 KN/㎡ 100厚现浇混凝土板0.1×25=0.25 KN/㎡ V型轻钢龙骨吊顶0.25 KN/㎡合计: 3.91 KN/㎡ 4.1.4梁自重 b×h=300×500

梁自重: 25×0.3×(0.5-0.1)=3 KN/㎡ b×h=300×600 梁自重: 25×0.3×(0.6-0.1)=3.75 KN/㎡b×h=200×450 梁自重: 25×0.2×(0.45-0.1)=1.75 KN/㎡ b×h=200×400 梁自重: 25×0.2×(0.4-0.1)=1.5 KN/㎡4.1.5柱自重 b×h=500×500 柱自重:25×0.5×0.5=6.25 KN/㎡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0.5×4×17=0.34 KN/㎡4.1.6外墙自重 标准层: 纵墙:0.9×0.2×19=3.42 KN/㎡ 铝合金窗:0.35×2.1=0.74 KN/㎡ 外贴瓷砖: (3.6-2.1)×0.5=0.75KN/㎡ 水泥粉刷内墙面:(3.6-2.1)×0.36=0.54KN/㎡ 合计: 5.45 KN/㎡ 底层: 纵墙:(5.3-2.4-0.6-0.4)×0.2×18=6.84 KN/㎡ 铝合金窗:0.35×2.4=0.84 KN/㎡ 外贴瓷砖: (4.2-2.4)×0.5=0.9KN/㎡ 水泥粉刷内墙面:(4.2-2.4)×0.36=0.648KN/㎡ 合计:9.228 KN/㎡4.1.7 内隔墙自重 标准层: 纵墙: 3 .6×0.2×19=13.68KN/㎡ 水泥粉刷内墙面: 3.6×0.36×2=2.592KN/㎡ 合计:16.27KN/㎡ 底层: 纵墙:(5.3-2.4-0.6-0.4)×0.2×19=7.22KN/㎡ 水泥粉刷内墙面:(5.3-2.4-0.6-0.4)×0.36×2=1.37KN/㎡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分析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分析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尽快完成国民经济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建国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 1、赶超型发展战略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化 受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试图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的,一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十分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匾乏。二是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下,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象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初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的办法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而且由于重工业资本高度密集性的特点,使得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与我国的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矛盾。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依靠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体制。 赶超型发展战略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通过从农业中提取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以及重工业的自身循环所创造的社会需求,克服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这两大难题,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但由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是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这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也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农村隐蔽性失业严重,从而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更加突出。二元结构强度一般用农业与非农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来衡量。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这一差距最大为4 .09倍,而1979年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却高达6.08倍。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反思和改进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反思和改进 周天勇 胡 锋 【摘 要】 文章认为农民的迁移决策是一个家庭理性经济决策行为,农民收入是家庭成员的务农收入和进城务工收入的平均数。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和失业人口在农业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的分布,始终保持一种均衡状况,它是由这三个部门的发展水平和总人口共同决定的。文章主要从上述方面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改进。新模型得出了与托达罗模型相反的结论:发展城市不仅能改善城市失业,而且能提高工资收入,而发展农业只能带来非常有限的收入增加,并会在农村积累更严重的隐蔽性失业。 【关键词】 新托达罗模型 家庭决策 农民收入 失业人口分布 【作 者】 周天勇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胡锋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托达罗模型发表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它认为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取决于城乡就业的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托达罗,1999)。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乔根森等人的二元模型都是假定城市不存在失业,但是实践表明,城市不仅存在失业,并且在高失业率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还源源不断地迁移到城市。托达罗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并得出如下政策建议:发展城市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失业,因此应该发展农业,走农村工业化道路,限制发展高等教育。有人认为这是对刘易斯二元模型的否定。托达罗模型在发展经济学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在中国也引起大量的研究。有的是对模型的检验研究,有的是从影响迁移因素的角度对模型进行修正。这些成果都没有研究发现托达罗模型的根本缺陷。周天勇(2001)曾对托达罗模型的缺陷进行分析,认为城乡人口流动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中国分散发展农村工业成本很高,会带来很多问题,还是要走发展城市的道路。因为城乡劳动力就业行业不同,农村劳动力进入的往往是城市居民不愿意干的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劳动力流入不会加重城市失业。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试图从农民家庭经济决策行为出发,分析农民与流动人口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收入联系,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和改进。我们的模型否定了托达罗模型的结论,认为发展城市不仅不会带来更严重的失业,反而会改进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 一、托达罗模型的基本含义 托达罗模型可用以下两个方程来表示(周天勇,2001): M=f(d),f′>0(1) d=wπ-γ(2)? ? 8 1

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框架结构 目录 特点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和过程 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的区别 框架结构(frame structure) 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编辑本段] 特点 分类 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受力特点 水平方向仍然是楼板,然后楼板应该搭在这个梁上,梁支撑在两边的柱子上,这就把重量递给了柱子,沿着高度方向传到基础的部分,即梁、板、柱构成的承重体系。框架结构的特点非常突出:所有的墙都不承重跟厂房的承重没有关系,那个承重,是板搭在梁上,梁传给了柱子,墙都是后坐上去的用于其他的轻质材料,墙都不会承重,应用的时候都很灵活,如想要大房间不要墙,就要大房间,不想要大房间,想要小的,就可以在其中用其它的轻质材料来进行房间的划分,房间划分成若干个小房间,因此它的墙不承重,及起着一个划分空间的作用,仅起着一个保温,隔热,隔声的部分。注意:框架结构:指梁、板、柱的承重体系。 应用范围 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编辑本段]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框架结构模型

精心整理 模型概况 模型为框架结构,长24m,宽16m,共15层,总高61米。除底层层高为5m外其余各层层高均为4m。使用PKPM2010中SATWE模块按8度0.2g抗震设防标准进行配筋设计和验算,后将设计结果输入SAP2000中进行分析。为便于分析和使用孙新宇的静力试验结果,在SATWE设计结果基础上对标准层和构件进行了归并,结构分为1~8层和9~15层两个标准层。平面布置如图1 所示,构件情况见表1。 图1标准层平面布置 1构件参数表 I r-—' I 表 底层柱最大轴压比为0.62 每层恒荷载2.5kN/卅,活荷载2kN/ m2 模型三维示意图 动力特性分析 PKPM软件在高层模态计算上精度不足,且构件配筋在SATWE计算结果基础上进行了归并, 因此动力特性分析以SAP2000计算结果为准。模型前十二阶自振周期如表2所示。 表2结构自振周期 反应谱分析 为验证接结构设计抗震性能,对结构进行双向反应谱工况分层,层间位移角响应见表3 表3反应谱工况下双向层间位移角响应

由表3可得X、Y向层间位移指标均小于规范规定1/550,结构设计满足抗震要求。时程分析 时程分析选用Elcentro波,TCU115波Y向输入,两种波频谱特征如表4所示。将地震波峰值加速度分别调幅为70gal和400gal以模拟八度多遇、罕遇地震情况。 表4地震波频谱特征 多遇、罕遇状况两种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值见表5、6,层间位移角包络图见图2、3 表5多遇地

图3多遇地震层间位移角包络图 表6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响应值 图4罕遇地震层间位移角包络图 加速度响应 多遇、罕遇状况三种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加速度值见表 7、8,层间位移角包络图见图5、6

框架结构特点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 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 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适用于非抗震设计; 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 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 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 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 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 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整体的侧移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 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故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 滑模 滑模工程技术是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现场场地占用少、 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安全作业有保障、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技术,通常 简称为“滑模”。 建筑层高 建筑物上下两层间的高度差值(一般以楼面高度间的差值或上下横梁间的差值)称建筑层高。 结构层高 结构层高系指房屋上下两层结构层层面的垂直距离。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参考资料:框架变形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它们设置的原因、设置的方法各不相同,有区别也有联系。分 别介绍如下: ㈠伸缩缝 伸缩缝是为了避免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设置伸缩缝时只需断开上部 结构,基础可不断开。

框架构件设计

框架构件设计 6. 3 框架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抗规 一、延性结构的概念 延性:是指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具有承载能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且具有足够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一般用延性比表示。 二、延性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延性越好,结构的抗震能力也就越好。 在大震下,即使结构构件达到屈服,仍然可以通过屈服截面的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避免发生脆性破坏。在大震后的余震发生时,因为塑性铰的出现,结构的刚度明显变小,周期变长,所受地震力会明显减小,震害减轻。 因此在地震区,结构必须具备一定的延性。并且设防烈度越高、结构高度越大,对延性的要求也越高。 二、延性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结构的耗能能力用往复荷载作用下构件或结构的力-变形滞回曲线包含的面积度量。在相同的变形情况下,滞回曲线包含的面积越大,则耗能能力越大,对抗震有利。 梁的耗能能力大于柱的耗能能力,构件弯曲破坏的耗能能力大于剪切破坏的耗能能力。 三、延性框架设计的一般原则 1、强柱弱梁 从抗弯角度来讲,要求柱端截面的屈服弯矩要大于梁端截面的屈服弯矩,使塑性铰尽可能出现在梁的端部,从而形成强柱弱梁。 在梁端出现塑性铰,一方面框架结构不会变成倒塌机制,而且塑性铰的数目多,消耗地震能的能力强;另一方面,受弯构件具有较高的延性,结构的延性有保障。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对工人的管理不亚于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 2、柱子与楼板体系的混凝土应分别浇灌; 3、混凝土的保护层必须得到保证; 4、钢筋的绑扎务必按照规定办理; 5、混凝土的蜂窝现象不可草率处理。 2、强剪弱弯 要求构件的抗剪能力要比其抗弯承载能力对应的剪力强,从而推迟或避免梁、柱构件过早发生剪切破坏。 构件弯曲破坏的耗能能力大于剪切破坏的耗能能力。 3、强节点(核芯区)、强锚固 节点区域受力复杂,容易发生破坏。节点的可靠与否是关系梁、柱能否可靠工作的前提,必须做到强节点。钢筋锚固的好坏是构件能否发挥承载力的关键。 4、局部加强 提高和加强柱根部(加密箍筋)以及角柱、框支柱等受力不利部位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构造措施。

刘易斯模型的评价

刘易斯模型的评价 一、对刘易斯模型的批评 刘易斯模型简单明了, 而且在对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的研究方面很有独创性。然而该理论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11 刘易斯模型基于西方国家历史上的经济增长经验,其假设条件并不适合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实。刘易斯模型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有限适用性是由于它不是和发展中国家, 而是与西方国家历史上经济增长的经验大体一致。这个从西方发展经验出发的模型, 在其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上和当代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实际并不一致, 这表现在: (1) 该模型的第一个不正确的假定认为, 在农村存在着剩余劳动力, 而城市则是充分就业的。这个假定是刘易斯模型得以建立的基础之一, 只有承认了它, 那么, 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才是必然的结果。然而, 实际情况往往正好相反,本没有得到改善。 (4) 刘易斯模型中第四个不现实的假定认为, 现代部门存在着一个竞争充分的劳动力市场, 它保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完全吸收以前, 城市的实际工资总量是不变的。这个假定之所以不现实, 是因为大量事实表明,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其劳动力市场和工资决定中最显著的特点是, 即使在现代部门公开失业不断上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情况下, 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于农村平均收入而言, 城市工资都一直有大量增加的倾向。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工会组织讨价还价的能力、工资级别制度、跨国公司的工资惯 例、西方工资水平的示范作用等等。这些制度上的因素都很容易使第三世界国家现代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上的任何竞争力量失去作用。也正因为这种原因, 使得多数第三世界国家普遍存在着城市畸型膨胀和现代部门公开失业不断上升等问题。 (5) 模型的最后一个不可靠的假定是, 获得超额利润的资本家将增加的利润全部用于重新投资。这个假定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是靠不住的。由于投资环境恶劣、市场不健全和政府机构效率低下等原因, 资本家的利润往往不是全部投入当地经济中, 而是部分或全部以“资本外逃”的形式送到国外或者被资本家自已所有。这种情况在当前的第三世界国家是相当普遍的, 而且这正是说明目前一些第三世界国家, 一方面国内普遍贫困、失业严重、经济增长缓慢, 而另一方面却在发展跨国公司和进行跨国经营的重要原因。资本的本性就是不断的增值, 哪里能实现这一目的, 它就会投向哪里, 资本家只是资本的人格化, 而不是救世主。 21 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实看刘易斯模型的局限性。刘易斯模型理论研究的是通过一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现代工业部门转移来实现该国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 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从这一点来看, 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一种城市化理论。这一理论在现实中的有效性因国家(地区) 的差别而有所不同, 这也就是所谓的局限性。正如前面所述, 在本世纪50、60 年代, 刘易斯以其独创性的理论研究赢得了广泛的支持。那时, 通过资本积累的提高和高速发展现代工业部门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甚至成为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教条。根据这一结论, 只有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工业部门, 解决国内市场需求, 吸收农村中“过多”或“过剩”的劳动力, 才能使欠发达国家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而实践的结果是, 像台湾、南朝鲜、巴西这样一些国家和地区, 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然而, 不幸的是, 认为现代工业部门具有吸收那些来自农村的迁移者能力的预言, 在大 多数国家并未成为现实。 二、评价 刘易斯模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发达经济发展,动力是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它对八九十年代的欠发达的中国特别合适,但21世纪的中国其实很难切合刘易斯模型的条件了,最根本的一点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短缺,而城市现代部门,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资增长缓慢,实际工资甚至是负增长,这就对农民没有吸引力。

建筑结构-多层框架结构习题

第十二章 多层框架结构 一、填空题: 1、常用的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 、 、 、几种类型。 2、框架结构是由 、 组成的框架作为竖向承重和抗水平作用的结构体系。 3、框架的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 、 三种类型。 4、框架结构中,梁的截面惯性矩b I 应根据梁与板的连接方式而定。对于现浇整体式框架梁,中框架梁 ;边框架梁 。 5、框架结构中,梁的截面惯性矩b I 应根据梁与板的连接方式而定:对于装配整体式框架梁,中框架梁 ;边框架梁 。 6、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公式分别为: 、 。 7、多层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方法有: 、 、 。 8、弯矩二次分配法的三大要素是: 、 、 。 9、多层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的计算方法有 、 两种。 10、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侧移由 、 两部分变形组成。 二、判断题: 1、框架结构中,梁的截面惯性矩b I 应根据梁与板的连接方式而定( )。 2、框架结构布置原则中,尽可能增加开间、进深的类型,以使结构布置更趋于灵活机动合理。( ) 3、弯矩二次分配法适用于层数较少竖向对称荷载作用的情况( )。 4、弯矩二次分配法,各杆件的传递系数为3 1( )。 5、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要对线刚度和弯矩传递系数进行调整如下:将各柱乘调整系数0.9折减系数;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3。( )。 6、分层法适用于节点梁柱线刚度比大于或等于4,结构与竖向荷载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多层、高层框架的内力计算。( )。 7、一般多层框架房屋,其侧移主要是由梁、柱弯曲变形所引起的。柱的轴向变形所

引起的侧移值甚微,可忽略不计。因此,多层框的侧移只需考虑梁、柱的弯曲变形,可用D 值法计算。( ) 三、选择题: 1、地震区的承重框架布置方式宜采用( )框架。 A 纵向承重 B 横向承重和纵横向承重 C 横向承重 D 纵横向承重 2、框架结构中,梁的截面惯性矩b I 应根据梁与板的连接方式而定。对于现浇整体 式框架梁,中框架梁、边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应为( )。 A 05.1I I b =、02.1I I b = B 02.1I I b =、00.1I I b = C 00.2I I b = 、05.1I I b = D 05.1I I b =、00.1I I b = 3、框架结构中,梁的截面惯性矩b I 应根据梁与板的连接方式而定。对于装配整体 式框架梁,中框架梁、边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应为( )。 A 05.1I I b =、02.1I I b = B 02.1I I b =、00.1I I b = C 00.2I I b = 、05.1I I b = 4、弯矩二次分配法,各杆件的传递系数为( )。 A 各杆件均取21 B 首层31,其它层21 C 各杆件均取31 D 首层21,其它层3 1 5、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要对线刚度和弯矩传递系数进行调整如 下:将上层各柱乘调整系数0.9折减系数;各柱的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3。( ) A 将各柱乘调整系数0.9折减系数;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3。 B 将上层各柱(底 层除外)乘调整系数0.9折减系数;各柱(底层除外)的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3。 C 将各柱乘调整系数0.85折减系数;各柱的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4。 D 将各柱乘调整系数0.9折减系数,;各柱的弯矩传递系数改取为1/2。 6、分层法适用于节点梁柱线刚度比大于或等于( ),结构与竖向荷载沿高度 分布比较均匀的多层、高层框架的内力计算。 A3 B4 C5 D6 7 、框架结构竖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下列几种方法考虑的计算原则中,( ) 有误。 A 满布荷载法 B 分层组合法 C 最不利荷载位置法 D 逐跨施荷法 四、简答题: 1、常用的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有哪几种? 2、什么是框架结构?有何特点? 框架结构布置原则是什么? 4、框架结构的承重方式有哪几种?特点如何? 5、如何估算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6、在确定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时,如何利用结构和荷载的对称性?

框架结构各种结构构件尺寸经验选定.

柱截面尺寸 柱截面尺寸初选,要同时满足最小截面、侧移限值和轴压比等诸多因素影响。 一般可通过满足轴压比限值惊醒截面估计。 由《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第637条和表637知,当抗震等级为三级时框架柱的轴压比最大限值[卩N为0.9。 由《混凝土结构设计》教材第281页(4-11和式(4-12估算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式(4-12 N = P FgEn其中 N—地震作用组合下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B—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的轴向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等跨内柱取1.2; F—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载面积。 本设计柱网尺寸大部分为7.5m >7.5m,部分8.4m 84m。 gE—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取12-15KN/ m2 ;在此取gE =12 KN/ m2。 n—演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 由式(4-11 N/(fcAc < [ MN]Ac > N/[卩N] X fc 由《抗规》知,框架柱按二级抗震等级设计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在本设计中框架梁和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 C30。 由《建筑抗震设计》教材第四章第七节知矩形截面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以下两点要求: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 ;

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为此对于首层选用800mm< 800mm部分采用900mm< 900mm。 对于其他层,考虑到施工方便,柱截面不宜变化太多。通过初步估算以及PKPM 验算,最终确定框架的截面尺寸为: 首层-八层:选用800mm<800mm部分采用900mm< 900mm。 梁截面尺寸 框架梁(主梁截面尺寸: 主梁截面高度:h =(1/10~1/12 L =(1/10~1/12 8400=(840~700mm,取h =800mm; 主梁截面宽度:b =(1/2~1/3 h =(1/2~1/3 800=(400~267mm,取 b =400mm。次梁截面 尺寸 (1大部分房间次梁布置形式采用一字形,则次梁的跨度与主梁相同,L =7500mm。同理,取次梁高度h =600mm ;次梁宽度b =300mm。 (2在五层学术报告厅抽柱处采用井字形楼盖,相邻次梁间距为2500mm和2800mm (井字梁间距一般在2米左右。 井字梁截面高度:h =L/16=7500/16=469mm,取h =600mm; 井字梁截面宽度:b =(1/2~1/3 h =(1/2~1/3 600=>(300~200mm,取h =300mm。 4.1.3板厚 板厚根据板的跨度而定,次梁布置方式不同,板的跨度也不同,从而板的厚度也不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了确定板厚的方法 简支单向板h/L > 1/35两端连续单向板h/L > 1/40简支双向板h/L > 1/45多跨连续

框架结构模型

模型概况 模型为框架结构,长24m,宽16m,共15层,总高61米。除底层层高为5m外其余各层层高均为4m。使用PKPM2010中SATWE模块按8度抗震设防标准进行配筋设计和验算,后将设计结果输入SAP2000中进行分析。为便于分析和使用孙新宇的静力试验结果,在SATWE设计结果基础上对标准层和构件进行了归并,结构分为1~8层和9~15层两个标准层。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构件情况见表1。 图1 标准层平面布置

表1 构件参数表 (梁柱混凝土C40,纵筋HRB400,箍筋HRB335。板厚均为120mm。) 底层柱最大轴压比为 每层恒荷载㎡,活荷载2kN/㎡

模型三维示意图 动力特性分析 PKPM软件在高层模态计算上精度不足,且构件配筋在SATWE计算结果基础上进行了归并,因此动力特性分析以SAP2000计算结果为准。模型前十二阶自振周期如表2所示。 表2 结构自振周期

反应谱分析 为验证接结构设计抗震性能,对结构进行双向反应谱工况分层,层间位移角响应见表3 表3 反应谱工况下双向层间位移角响应 由表3可得X、Y向层间位移指标均小于规范规定1/550,结构设计满足抗震要求。

时程分析 时程分析选用Elcentro波,TCU115波Y向输入,两种波频谱特征如表4所示。将地震波峰值加速度分别调幅为70gal和400gal以模拟八度多遇、罕遇地震情况。 表4 地震波频谱特征 层间位移角响应值 多遇、罕遇状况两种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值见表5、6,层间位移角包络图见图2、3。 表5 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响应值

图3 多遇地震层间位移角包络图 表6 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响应值

框架结构构件截面尺寸选择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截面尺寸选择 1、梁的截面尺寸 (1) 梁的一般要求 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时,首先要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其一般步骤是:先由梁的高跨比h/l0确定梁的高度h,再由梁的高宽比h/b确定梁的宽度b(b为矩形截面梁的宽度或T形、I形截面梁的腹板宽度),并将其模数化。对变形和裂缝宽度要求严格的梁,尚应按规定进行扰度验算及裂缝宽度验算。 ①梁的高跨比 下表列出了梁的高跨比下限值,该值可以满足一般正常使用下的变形要求。但对变形要求高的梁,尚应进行扰度验算。 梁的高跨比下限值 构件类型/支承情形简支一端连续两端连续悬臂 1/12 1/3.5 1/15 1/6 独立梁及整体肋形梁的 主梁 整体肋形梁的次梁1/16 1/8.5 1/20 1/8 注:1. 表中数值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fy<=400N/mm2的普通钢筋; 2. 当梁的跨度超过9m时,表中系数宜乘1.2; 3. 对比重γ为15~20kN/m3的轻质混凝土结构,表中系数宜乘以(1.65-0.03γ)且不小于1的系数。 ②梁截面的高宽比 梁截面的高宽比h/b对矩形截面,可选2.0~3.5;对T形截面,可选2.5~4.0。 ③模数要求 当梁高h<=800mm时,h为50mm的倍数;当h>800mm时,h为100mm的倍数。当梁宽b>=200mm时,梁的宽度为50mm的倍数;200mm以下宽度的梁,有b=100mm、150mm、180mm三种。 ④主、次梁的截面尺寸关系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主梁的宽度不应小于200mm,通常为250mm及以上;次梁宽度不应小于150mm。主梁的高度应至少比次梁高50mm或100mm(当主梁下部可能为双排钢筋时)。 (2) 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除满足梁的一般要求外,框架梁的截面高度h一般在(1/12~1/8)l0间,截面宽度b可取(1/2~1/4)h;截面宽度b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度和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4,梁净跨度ln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为了确定框架梁的截面尺寸是否选择合适,可在截面尺寸选择后作简单验算:将初步估算的竖向荷载设计值的0.8倍,作用于相应简支梁,进行受弯受剪计算,若其配筋适中,则截面选择合理;配筋过大或过小时,均宜调整截面尺寸。 2、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1) 截面尺寸的一般规定 在抗震设计中,框架柱的截面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的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柱的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3;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 柱截面宽度一般不小于框架主梁截面宽度+100mm,通常在(1/15~1/20)H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特点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和过程 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的区别 框架结构(frame structure) 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特点 分类 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受力特点 水平方向仍然是楼板,然后楼板应该搭在这个梁上,梁支撑在两边的柱子上,这就把重量递给了柱子,沿着高度方向传到基础的部分,即梁、板、柱构成的承重体系。框架结构的特点非常突出:所有的墙都不承重跟厂房的承重没有关系,那个承重,是板搭在梁上,梁传给了柱子,墙都是后坐上去的用于其他的轻质材料,墙都不会承重,应用的时候都很灵活,如想要大房间不要墙,就要大房间,不想要大房间,想要小的,就可以在其中用其它的轻质材料来进行房间的划分,房间划分成若干个小房间,因此它的墙不承重,及起着一个划分空间的作用,仅起着一个保温,隔热,隔声的部分。注意:框架结构:指梁、板、柱的承重体系。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是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同时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同时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①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②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③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④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